首页范文孔子名言名句十篇孔子名言名句十篇

孔子名言名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50:49

孔子名言名句篇1

1、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4、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6、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7、不学礼,无以立。

18、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9、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2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3、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5、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0、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3、匹夫不可夺志也。

34、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经典语录)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35、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8、小不忍则乱大谋。

3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4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名言名句篇2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8、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3、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6、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9、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0、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3、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6、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27、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8、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9、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31、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3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4、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35、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36、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名句篇3

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4、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5、巧言令色,鲜矣仁!

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不迁怒,不贰过。

10、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2、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礼之用,和为贵。

1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8、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听其言而观其行。

2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2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8、过,则匆惮改。

2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3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9、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3、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4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4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6、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47、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8、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4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5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5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5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54、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55、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57、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5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59、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60、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6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6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3、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6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65、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6、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67、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6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69、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70、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7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7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74、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75、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7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7、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78、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7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0、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8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2、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8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8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86、不学礼,无以立。

87、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88、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8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90、不迁怒,不二过。

9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9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9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4、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9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9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99、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00、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0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02、吾日三省吾身。

10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05、小不忍则乱大谋。()

106、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07、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108、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孔子名言名句篇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刚、毅、木、讷近仁。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克己复礼,为仁。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名言名句篇5

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2、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名句

5、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

6、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7、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9、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0、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孔子语录

1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13、“君子无所争”者,言君子之人,谦卑自牧,无所竞争也

14、有教无类。

15、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名句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7、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9、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1、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2、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2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4、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5、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孔子名言

26、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8、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9、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0、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名句

31、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3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3、礼之用,和为贵。

3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35、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孔子名言

36、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语录

37、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8、过,则匆惮改。——孔子名句

3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0、不迁怒,不二过。

41、道不同,不相为谋

42、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4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4、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45、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6、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孔子语录

4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8、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4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名言

50、听其言而观其行。

51、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52、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53、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54、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55、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56、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5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60、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61、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6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6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4、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名句

6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66、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67、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8、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69、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0、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语录

7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72、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名句

7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74、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语录

7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7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77、不学礼,无以立。

78、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79、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孔子语录

8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82、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孔子名言名句篇6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从30岁开始一直从事教育。相传,孔子有三千名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个出名的人,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孔子是一位品学兼优、虚心好学的人,他从小就十分崇尚礼制,读书也十分勤奋、谦虚,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提出要不懂多问。

孔子是一位思想家创立了儒家学派,他劝君主要以“仁”治国,要爱护老百姓还要讲礼仪,孔子说“国君要像个国君,臣子要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

孔子一生有远大的抱负,但他却不得志。孔子在二十岁就立志想成为大官,但是由于敌国的诋毁,使得他在50岁时才做了一个小官,叫大司寇。

孔子名言名句篇7

[关键词]《论语》;《孔子家语》;“六十而耳顺”

[中图分类号]H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48-02

在《论语・为政》里,记载了孔子说过的一段很有名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杨伯峻先生在他的著作《论语译注》里,将此段话翻译为:“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①以上的翻译中,除“六十而耳顺”一句外,其他都译得较为精准。杨伯峻先生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在注释“耳顺”一词时又进一步解释道:“这两个字很难讲,企图把它讲通的也有很多人,但都觉得牵强,译者姑且作此讲解。”②

为什么杨伯峻说它很难讲呢?我们查一些较为权威的《论语》注本中有关“六十而耳顺”的解释即可知晓答案。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里把此句翻译为:“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③这个解释属于理解层面上的解释,还不能够证明这是不是孔子说这话的原意。

《论语注疏》中是这么解释的:“郑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正义曰:‘六十而耳顺’者,顺,不逆也。耳闻其言,则知其微旨而不逆也。”④此处应当是古代有关于《论语》的注疏中,把“耳顺”之意讲得最好的了,如其曰:“顺,不逆也。”从训诂学的角度,就“顺”字而言,固然就是“不逆”的意思了,但其最后一句“耳闻其言,则知其微旨”却又讲得模糊了。

康有为在《论语注》中对“耳顺”一句解释道:“耳顺者,神气风霆,闻声皆,通于人天也。耳顺之文甚异,孔子神人,诚非浅儒所能测。”⑤从中可以看出康有为对“六十而耳顺”这句话也很费解,所以才说“耳顺之意甚异,孔子神人”之类的话,当然这也道出了文人们的普遍感觉。

近年来,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开始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尤其是孔子学院在很多国家已经开设,将《论语》翻译成各国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著名翻译家林戊荪的译作《论语新译》就属于很多《论语》英译本中的集大成者。林戊荪在《论语新译》中将“六十而耳顺”一句翻译为“at60,iwasabletodistinguishrightfromwronginwhatotherpeopletoldme”。⑥中文的意思就是“到了60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林戊荪在翻译《论语》时,虽然是在吸纳和纠正前人的基础之上,也参考了古今《论语》各类权威注本,但有关“六十而耳顺”的翻译很显然还是承袭了杨伯峻先生的观点。

那么,孔子所讲的“六十而耳顺”究竟是什么意思,有没有更为权威的证据来解释这句话?说到这里,有部重要的文献资料就不得不提,那就是同样记载了孔子言行的《孔子家语》。《孔子家语・六本》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也正是这句话中“逆耳”二字让我对于“耳顺”之意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可否通过已熟知其义的“逆耳”来推出词义仍模糊的“耳顺”之意呢?孔子是春秋后期的人物,而早在春秋前期,“逆”与“顺”就已经是一对反义词了,《左传・隐公三年》记载了卫国的大夫石劝谏卫庄公时所说的一段话,石列举了针对性较强的“六逆”和“六顺”的例子来警醒庄公不可因“去顺效逆”的做法而快速招惹祸端,原文如下:“石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⑦由原文中例举的“贵贱”、“少长”、“远亲”、“新旧”、“小大”、“淫义”等反义词便可推测出至少在春秋前期“逆”与“顺”已是一对反义词了,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逆耳”与“耳顺”也应是反义无疑,我们知道“逆耳”二字就是话语“不中听”、“不好听”的意思,那么“耳顺”的意思自然就是话语“中听”了。

《孔子家语》一书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凡20卷,是由孔子门人所撰。由于《孔子家语》原书早佚,故有学者认为现存《孔子家语》是后来儒者的伪作,王柏的《家语考》、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范家相的《家语证伪》、孙志祖的《家语疏证》均认为《孔子家语》是伪书,而朱熹的《朱子语录》、陈士珂和钱馥的《孔子家语疏证》序跋、黄震的《黄氏日抄》等则持有异议。

近几年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表明,《孔子家语》不仅保存了一大批比较原始的文献资料,有许多地方明显地胜于其他相关古籍,具有重要的版本、校勘价值。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王承略的《论〈孔子家语〉的真伪及其文献价值》(《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也有学者不仅研究证实了《孔子家语》的真实性,而且提出《孔子家语》是“孟子以前遗物,绝非后人伪造所成”。此说详见庞朴的《话说“五至三无”》一文(《文史哲》,2004年第1期)。

退一步讲,纵使《孔子家语》里有部分内容是后世伪作的,但绝不能否定其全部内容的真实性。例如《孔子家语・六本》中的这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应当就是原本《孔子家语》保留下来的内容。早在西汉前期司马迁的《史记・留侯世家》中就已记载道:“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原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⑧从文中就可以知道,生活在战国末期的历史人物张良已经熟练地引用这句话来劝谏,而且是脱口而出,可见这句话在当时就已经是流行的名言警句了,说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确是散佚之前的原本《孔子家语》中就有的内容。理由如下:第一,由于司马迁是西汉前期的历史人物,故可以推测出,至少在西汉前期,《孔子家语》中的一些经典语录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写文章及说话的口头语。这些经典的口头语可能是被口耳相传地保留下来,有幸没有随着文献的损毁而流失。第二,西汉武帝之时,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那么有关儒家的一些经典便有条件被广泛地搜集和整理并且流传,所以司马迁引用《孔子家语》中的名言也是符合情理之事。第三,《史记》是中国古代最权威的信史之一,作者司马迁身为西汉初期的史官,是能够大量接触和阅读西汉王室秘藏史书的,故司马迁对西汉初期史料的搜集相比同时期的其他历史人物而言就更为权威。《史记・留侯世家》中沛公与张良对话时所引用的“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很明显司马迁是不持怀疑态度的。这也就充分说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口头语在刘邦、张良时期已经相当盛行,而刘邦、张良则属于战国末期的人物,这就更加说明了“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这句话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流传的很广了。

所以,“忠言逆耳利于行”中的“逆耳”二字是可以用来推敲“耳顺”之意的。很显然,在“忠言逆耳利于行”一句中,名词“耳”字被活用作动词“听”了,所谓“逆耳”就是“逆听”的意思。逆者,不顺也。那么“忠言逆耳”的意思就是忠言听起来不顺耳、不中听。反之,“耳顺”之意就是“听顺”、“中听”、“听起来顺耳”的意思。那么孔子所说的“六十而耳顺”其实就是“六十而忠言耳顺”的省略,由于“忠言逆耳”在当时已经人人皆知,故省略“忠言”二字以后,当时的人们也能理解孔子所说“耳顺”表达的就是“忠言耳顺”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我)60岁的时候,任何忠言,都能听得进去了。”这也就精确地反映了60岁的孔子在拥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已经能够清楚地辨别哪些话属于“忠言”、哪些话是“利于行”的了。且退一步讲,对于60岁的孔子来说,无论听到的这些话是否是忠言或者中听与否,已经没必要去作什么激烈辩解了,因为60岁的他已经心如明镜,对利益的追求已如浮云般淡泊,俨然是一位慈祥而又睿智的老人,与世无争,举止之间尽显包容天地的广阔胸怀,又能有什么话会让这位老者感到不顺呢?这也许就是孔子之所以说“六十而耳顺”的原因吧。

[注释]

①②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页、第13页。

③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6页。

④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⑤清・康有为:《论语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页。

⑥林戊荪:《论语新注》,外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

孔子名言名句篇8

意动用法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谓语、或具有谓语的性质、状态。作意动用法的词语处在句子中谓语的位置,意动用法即一个词加上一个宾语,在意义上是“认为(宾语)是什么”“把(宾语)当作什么”“以为(宾语)是什么”“感到(宾语)是什么”。这里面有两重含义。第一,意动用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句子中主语和宾语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作意动用法词语的存在维系了主语和宾语的关系,表现了很强的主观性。比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小”在这里不好解释,我们可以结合这个语境来分析:孔子登上了东山就像杜甫在《望岳》所说的“会当凌绝顶”,会有什么感觉呢,当然是“一览众山小”,那么这里的“小鲁”,“鲁”是鲁国,是客观的,这个“小”很明显就是在孔子登上了高处后对于鲁的一种感受。那么这个“小”就具有作者很强的主观色彩了。

第二,意动用法具有复指性。因为有了这个语境下和作者的主观感情,这两个词语,从内容上来说,指向是相同的。如上面的这个例子中的“小鲁”,“鲁”是鲁国,“小”是小的事物事情,在这个语境中是指在孔子登上了东山后的感受,这个“小”是指鲁国,而此时的鲁国由于主语的主观感受也具有了“小”的特征。“小”的事物和这里的鲁国指同一个事物。所以意动用法中的活用的词语和后面的宾语具有复指性。

由此可见,文言意动具有的二重性是指居于谓语位置的词语具有主观性和复指性。意动用法根据活用的意动的词语本来的词性可分为名词意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和动词意动用法三类。下面就这三种意动用法来作具体分析。

(一)名词意动用法

有些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并带上宾语,就活用为动词。活用的名词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这是名词的意动用法。那么句子中主语和宾语存在客观上的关系,而活用的这个名词是主语对宾语的主观感情表达,那么这个关系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在这强烈的主观感情中,主语认为宾语就是这个名词,这个名词在此时就是客观上的宾语。即是这个活用的名词和后面的宾语指同一事物。比如:“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韩愈《师说》)“师”本是名词,老师之意。而这里的“师”字,处于句子中谓语的位置,很明显是活用为动词。再看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他们作为一个个体本没有这个关系,如果我们知晓他们的关系:孔子曾向他们问道。再结合“师”这个词,很明显就是孔子把他们当做老师,这是孔子的主观上认为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这个语境里老师也就是郯子之徒,郯子之徒也就是孔子的老师。老师和郯子之徒在此语境中是等同的。

再比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苏轼《前赤壁赋》)句中的“侣”,也是个名词,伴侣之意。客观存在的是吾与子、鱼虾和麋鹿,因为作者寄情于山水,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亲密了,成为了伴侣。侣是吾与子的强烈的主观意愿;在作者的情感中,这里的鱼虾和麋鹿就是作者的伴侣,作者的伴侣也就是鱼虾和麋鹿了。侣和鱼虾麋鹿具有复指性。

(二)动词意动用法

文言动词作意动用法,这样的动词在现代汉语里一般不能带宾语。用作意动用法的动词,体现主语对后面的宾语有着很强的主观色彩。主语发出的这个动作,是源于宾语,甚至可以说产生这个动作的内容是后面宾语,而宾语也具有能让主语发出这个动作的特性。在这种意义上二者是同一的。如:“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羞”字,这个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后面的“之”字作宾语。这个“之”字根据语境是指廉颇扬言要侮辱蔺相如这件事情,这件事对于平常人来看是不能接受的一件事,所以对这件事是不能容忍的,是感到羞愧的。这里面的“羞”就是感到羞愧,是主语的主观感受。而主语认为羞愧的内容,也就是平常人认为蔺相如被廉颇侮辱这件事情,也就是说感到羞愧是蔺相如被羞辱,蔺相如被廉颇侮辱是羞愧的事情。“羞”是事物的特征,“之”是具体事物。他们指向同一个事物。

再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悦”是快乐,感到快乐,这是对亲戚之情话的主观上的感受,也就是说具有“悦”特性的事物是亲戚之情话。亲戚之情话是“悦”的内容,同时也具有让人快乐的特性。

(三)形容词意动用法

句子中形容词处于谓语的位置,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这是形容词意动用法。主语和宾语在句子中也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客观关系。而称当谓语的形容词,是主语对于宾语的主观评价,认为宾语具有这个性质或状态,它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那么再从具体的内容上来说,这个宾语在主语主观意识中,具有谓语那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谓语的形容词代表的事物也就是宾语。也就是说谓语形容词指向的事物和宾语,指向同一个事物。比如,“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这里的“奇”是形容词,奇异之意。这是主语将军邓骘对张衡的才能做出的评价――奇异,有很强的主观性。然而奇异的事物是张衡的才能,而张衡的才能也具有奇异这个特性。奇异是张衡才能的特质,张衡才能是奇异这个特质的对象。在将军邓骘看来这两者是同一的。

孔子名言名句篇9

关键词:《诗经》思词性意义

“思”字于《诗经》原文中出现107次[1]。就词性看,“思”字有虚实之分,作实词有动词、名词之分;作虚词,有语气助词和音节助词之分。就其在诗句中所处位置看,“思”字所处位置多变,前后有倚助词、名词、形容词、动词者。

若“思”字句末,则又有入韵不入韵之分。《正义曰》:“……之、兮、矣、也之类,本取以为辞,虽在句中,不以为义,故处末者,皆字上为韵。……亦有即将助句之字,以当声韵之体者,则‘彼人是哉,子曰何其’,‘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是究是图,其然乎’,‘其虚其徐,既亟只且’之类是也。”依孔氏言,若“思”处句末,且韵脚在“思”上一字,则“思”为虚辞。但也有以助词为声韵者。观其例举,句末两字皆虚词,组成复语助词,如“是哉”“何其”之类,则处末之虚词也有可能是韵脚。

“古代诗乐合一,《诗经》本是一部乐歌总集”[2](p22)。现在的民歌中的还保留了很多衬词,探之源头,当是上古乐歌中助词的遗留。乐歌重章复沓之特性也在《诗经》中体现,使上句此位置字之词性经常与下句同位置字之词性相同。古人解《诗》,多“以史证诗”或附会经学,而曲解助词。

以上,均可作为讨论“思”的依据。下面以“思”字分布情况分别进行考辨。

一、“思”作动词

1.“思”位于名词前,则“思”作动词,充当谓语,构成动词谓语句。

a.有以“我”或“子”作主语的主谓句,例如:

(1)我思古人,俾无i兮。(《邶风・绿衣》)

(2)莫往莫来,悠悠我思[15]。(《邶风・终风》)

(3)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邶风・泉水》

(4)我思肥泉,兹之永叹。《邶风・泉水》

(5)子惠思我,蹇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郑风・蹇裳》

以上5例,以“思”为“思念”之意。

例(1)、(3)、(4)、(5)“思”后跟名词、名词性词组或代词作宾语。“子惠思我,蹇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意为“如果你爱而思我,则揭衣渡溱水来看我;如果你不思念我,会有别人来的,你不要太狂妄了!”上有“子惠思我”之陈述,下有“子不我思”之反问,若上“思”为助词,则上句言“子爱我”,下句言“子不思我”,诗意不连贯。

例(2)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思”后虽无宾语,实为“我悠悠然思念他”之意。例(5)“子不我思”句,“我”作“思”之宾语且前置。

b.省略主语的有17例

其中9例,“思”后跟名词性词组或代词作宾语,例如:

(6)静言思之[16],寤辟有俊#ā囤风・柏舟》)

(7)愿言思子,中心养养。(《邶风・二子乘舟》)

(8)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卫风・氓》)

(9)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卫风・伯兮》)

(10)无思远人,劳心忉忉。(《齐风・甫田》)

(11)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唐风・蟋蟀》)

(12)不思旧姻,求尔新特。(《小雅・我行其野》)

(13)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小雅・谷风》)

(14)无思百忧,只自U兮。(《小雅・无将大车》)

例(11)、(13)、(14)“思”作“思考”意,其余6例,作“思念”意。

例(6)、(7)、(9)句法相类。“静”“愿”作状语修饰动词“思”“子”“伯”“之”均名词作宾语,“言”作句中助词。例(8)、(10)、(12)、(14),“不”“无”为否定复辞,“思”作动词,“其反”“旧姻”“远人”“百忧”为名词性词组作宾语。

例(11),“职思”之“职”,若依《传》,以“职”作“主”,首章“职思其居”犹可谓“主思于所居之事”,训“职思其外”“职思其忧”则于意未协。《尔雅・释诂》“职”有二训,一曰常也[3](p8),一曰主也[3](p10)。此处当取“常”意,作状语修饰动词“思”,犹曰“常思其居”“常思其外”“常思其忧”。

例(14),“忘我大德,思我小怨”为对文,“忘”与“思”在此为反义词,均动词作谓语,“大德”与“小怨”为名词作宾语。

有7例,动词“思”所依存的宾语在句中省略,据诗意析出,指“卫国”“你”“我”或某件事。

(9)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卫风・氓》)

(15)云谁之思[17]?西方美人。(《邶风・简兮》)

(16)有怀为卫,靡日不思。(《邶风・泉水》)

(17)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墉风・载驰》)

(18)岂不尔思[18]?莫远致之。(《卫风・竹竿》)

(19)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

(20)其谁知之,盖亦勿思!(《魏风・园有桃》)

例(17)作“思考”,其余作“思念”。

例(9)“反是不思”句和例(19)(20),均有否定副词“不”或“勿”修饰动词“思”。分别意为“反反复复不思过去之事”;“怎么能不想念你?”;“大概都没有想念我啊”。

例(15)(18)为自问自答句,意为“思谁?”“岂不思尔?”“思”依存的宾语前置。“靡日不思”意为“没有一天不思念卫国”。例(17)用所字结构,“所”与动词“思”组成名词性词组,意为“你们千百次地思考这件事,不如我想得周全”。

(二)还有2例,“思”位于同义动词前后,形成复语[4](p110)动词作谓语,表双重强调。

(21)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周南・关雎》

(22)鼠思泣血,无言不疾。《小雅・雨无正》

例(21),毛以“服,思之也”。郑以“服”作“事”,为比附后妃乐得淑女之事,失诗之本义。《正义》曰“王肃云‘服膺思念之’”,是以“思”“服”二字均作动词,“服”亦“思”也。如《尚书・康诰》“王有言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孔安国《传》曰:“……服膺思念五六日……”[5](p203)。孔安国以“服念”为“服膺思念”。“思服”类于“服念”,两字都当作“思念”意。“寤寐”是动词性短语作状语修饰“思服”二字。

例(22)历来多从郑玄,以“鼠思泣血”为“忧思泣血”。但“思”字何意,终不明了。《尚书・盘庚》“汝不谋长,以思乃灾,汝诞劝忧”[5](p131),其“思”作“忧”,忧灾患之事也。《礼记・乐记》曰“亡国之音哀以思”[6](p663),犹云哀以忧也。“鼠”“思”二字同“担忧”意,表示“忧思过甚”。“泣血”是动宾短语作补语修饰“鼠思”。

二、“思”作名词

“思”作名词时,有“思绪”“理念”两意,多有形容词或名词修饰,组成定中短语,“思”作中心语。

1.“思”字定中短语作主语,后跟动词性成分作谓语。

(23)先君之思,以勖寡人!(《邶风・燕燕》)

(24)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视尔不臧,我思不s。(《墉风・载驰》)

(25)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大雅・下武》)

例(23)意为“先君的理念,勉励着我啊!”例(24)《正义》曰:“我视汝许大夫不施善道以救卫,由此故我思不远于卫”。“视尔不臧,我思不s”,意为“我思不能闭矣”。考之诗意,是以“思”为思绪之思。例(25),“孝思”作“维则”之主语,又作“永言”之宾语。

2.“思”字定中短语作宾语

(26)虽则如云,匪我思存。(《郑风・出其东门》)

(27)虽则如荼,匪我思且。(《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是一首爱情诗,男子表达对所爱女子的不二之心。《易・乾》“可与存义也”,孔颖达《正义》曰“可与保存其意”[7](p14),“存”为留存之意。《老子》第六十六章“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王弼注“且,犹取也”[8](p170)。“存”“且”皆动词作谓语,“匪”相当于“不”为否定复辞,“我思”为定中短语作宾语且前置。两句意为“不能留存我的思绪”“不能取走我的思绪”。

三、“思”作虚词

1.“思”作语气助词,一般在句首或者句末。

a.“思”在句首,句中已有非“思”意动词作谓语,有非“思”意的名词作主语或宾语,则“思”作语气助词,表感叹、称颂意。此部分诗都出自《雅》《颂》古代学者多以这部分“思”字为动词,作“思念”或“愿”,未重视这部分诗颂赞乐歌多感叹、感彩浓厚的性质,失《诗》之本义。

“思”在名词性成分前有6例。

(31)间关车之r兮,思娈季女逝兮。(《小雅・车r》)

(32)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大雅・文王》)

(33)思齐大任,文王之母。

思媚庄姜,京室之妇。(《大雅・思齐》)

(34)思文后稷,克彼配天。(《周颂・思文》)

(35)永言保之,思皇多祜。(《周颂・载见》)

(36)思无疆,思马斯臧。(《鲁颂・o》)

例(31)―(35)“思”字句以“思+形容词+名词”形式的定中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除例(33)为名词谓语句,余下4例为动词谓语句。

例(33),《传》曰“齐,庄也。媚,爱也”,两字为形容词,修饰作主Z的专有名词“大任”“庄姜”“文王之母”“京室之妇”为定中短语作eZ。意为“庄敬的大任是文王的母亲,仁爱的庄姜是京室的宗妇”。首章言大任、大姜、大姒,皆为论文王之德渊源有自,是颂文王的铺垫。若如笺首章直言常思念大任、周姜、大姒,;或如姚舜牧于《诗经疑问》所言,“思齐母道,思媚妇道,便自有徽音之播,而大姒一一以效之,一一以嗣之……周家女德于斯为盛”[9](p811),首章美大姒之能承先人之美誉,偏离之主旨。故从项安世“思,语辞也”[10](p41)之说。

历来解《车r》,多据小序,以“思孪季女”为“思得美好之少女以代褒姒”“思”作动词。今观其诗意,首章言“间关车之r兮,思娈季女逝兮”,五章又言“鲜我觏尔,我心写兮”,六章言“觏尔新婚,以慰我心”,当是一位送嫁之人抒写对出嫁女的祝福。则知“间关车之r兮,思娈季女逝兮”意为“在车轴转动的声音中,美好的少女乘车而去啦”。若以“思”为实词,于句意有碍。

《小雅・采芑》与《小雅・斯干》都有“朱芾斯皇”一句。“斯”“思”作助词时通用,如《毛诗正义・小雅・我行其野》“尔不我蓄,言归斯复”,唐石经中作“言归思复”。此“朱芾斯皇”一句,即“斯皇朱芾”,与“思皇多士”“思皇多祜”句法相类。句首冠虚词“斯”“思”“皇”“多”“朱”形容词,“芾”“士”“祜”为名词。“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意为“啊!济济多士美矣,降生王国啊”。“永言保之”中代词“之”即指代“思皇多祜”,意为“啊!又多又美好的福气,永远地保留它”。例(34)意为“啊,有文德的后稷能够与天相配!”

例(36),《笺》云“臧,善也。僖公之思遵伯禽之法,反复思之,无有竟己,乃至于思马斯善,多其所及V博”,是以《o》槊蕾夜之作。从诗意直解,此诗为颂马之作,应以“思”为句首语辞。“思马斯臧”意为“马很好啊”,名~“R”,形容~“臧”,成形容~^Z句。“思无疆,思马斯臧”,以“无疆”为“臧”之状语前置,则可解为“马好得没有边界啊”。《o》中的“思无期,思马斯才”“思无期,思马斯作”“思无邪,思马斯徂”都当如是。

“思”在动词性成分前有3例。

(28)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大雅・公刘》)

(29)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颂・泮水》)

(30)思媚其妇,有倚其士。(《周颂・载芟》)

例(28),《传》曰“思辑用光,言民相与和睦,以显于时也”,是以“思”为虚词。而郑《笺》言“思在和其民人,用光大其道”,是以“思”作愿想之义。但《大雅・公刘》叙述公刘迁豳之事。“思辑用光”句,是对前半章有条不紊的出发准备工作的总结,感叹人民和睦齐心能显于时。若作“思在和其民人,用光其大道”,则此句表目的,此与公刘为避战祸而迁居的历史不符。

“思枫水”“薄采其芹”对偶。“乐”“采”均动词,“泮水”“其芹”均名词性成分,“薄”“思”均作句首语气词。且《礼记・礼器篇》引此诗作“斯乐泮水”[6](p468),“斯”亦辞也。

例(30)“思”“有”均句首助词;“媚”作喜爱之意,“依”作倚靠之意,均动词作谓语;“其妇”“其士”作宾语,言“丈夫爱妻子,妻子倚靠丈夫”,是田间劳作时,两相慰劳也。

b.“思”在句末作语气助词。

“思”字在动词后有7例,所在句多为“(名~性成分)+动~+思”结构的主谓句。

(37)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周南・汉广》)

(38)今我来思[19],雨雪霏霏。(《小雅・采薇》)

(39)翩翩者x,a然来思。(《小雅・南有嘉鱼》)

(40)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小雅・白驹》)

(41)慎尔优游,勉尔遁思。(《小雅・白驹》)

(42)尔羊来思,其角纭#ā缎拧の扪颉罚

(43)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大雅・抑》)

例(37)主语省略,直解为“不可以追求啊”“不能游泳过去啊”“不能划船过去啊”。

例(38)―(40)及例(42)句法相类,主语俱在,“来”作动词,“思”作句末语气词,意为“来啦”。“a然”“贲然”作状语修饰动词“来”。“a然来思”意为“翩翩的x一群群地来啦”;“贲然来思”意为“洁白的马光彩地来啦”。

例(41),“勉,抑止之辞”[11](p197),类于否定副词,否定动词“遁”,意为“你不要离开啊”。例(43),“格”“度”“射”均动词。“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之意,可引孔颖达说,“神之来至去止,不可度知啊,况可于祭末而有厌倦乎!”

“思”在形容词或副词后有4例。

(44)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小雅・南有嘉鱼》)

(45)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周颂・敬之》)

(46)敷时绎思,我徂维求定。(《周颂・贲》)

(47)时周之命,于绎思。(《周颂・贲》)

例(44),频率副词“又”作“式燕”的状语,意为“又燕饮嘉宾啦”。

例(45)例(46)(47)均是以“思”作韵脚,压之部韵,韵脚为“之”“思”“哉”“兹”“止”[12](p397),均为句末语气助词。例(45)意为“天是光明的啊”。例(46),“绎”作“敷”之状语后置,意为“不断地颁布这政令啊”。例(47)“时周之命”作主语,“于”作句中音节助词,形容词“绎”作谓语,“思”作句末语气词,构成形容词谓语句,意为“这周国的政令连续不断啊”。

2.“思”位于句中,无实义,作语音节助词,补足音节。

a.“思”在名词性成分后,有3例。

(48)汤孙奏假,绥我思成。(《商颂・那》)

(49)既载清酤,赉我思成。(《商颂・烈祖》)

(50)兕觥其p,旨酒思柔。(《小雅・桑扈》《周颂・丝衣》)

《释言・释言语》“成,盛也”[13](p195)。“绥”“赉”为动词,“我”做指人宾语,“成”作指物宾语,主语省略,构成特殊的动词谓语句。“绥我思成”意为“安我以盛世繁荣也”“赉我思成”意为“赐我以盛世繁荣”。

“兕觥其p,旨酒思柔”,朱熹《诗集传》“p,角上曲貌”[14](p631)。“p”“柔”,均形容词修饰主语,“兕觥”与“旨酒”为名词作主语,“其”与“思”相对,均为语辞,作补足音节用,构成形容词谓语句。

b.“思”在动词后,有3例。

(51)讯予不顾,颠倒思予。(《陈风・墓门》)

(52)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大雅・文王有声》)

(53)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周颂・闵予小子》)

例((51),郑玄笺云“予,我也。歌以告之,汝不顾念我言,至于破灭。颠倒之急,乃思我之言。言其晚也”,后人多从郑笺之说,以“思”为想,增加了过多字句外的内容,不符合诗本义。《墓门》“知而不已,谁昔然矣”句,“已”,动词;“矣”,句末语气词,压之部韵;“训予不顾,颠倒思予”句,“顾”,动词,“顾”与“予”压鱼韵。[12](p235)此“予”当作句末语气词。句末语气词“予”入韵,则韵上一字“思”也是助词,类于“焉哉”“何其”,构成复语语气助词。此句意为“训诫你,你却不顾及,你太颠倒了!”。

例(52),“无”表“没有”意,作动词,“不服”意“不服者”作eZ,意为“天下没有不信服之人”。

例(53)后人多从郑孔,以“思”为思念之思,诗意拖沓。《周颂・烈文》“于乎先王不忘”,意与此句同,均是不忘先王之意。是以“不忘”为补语,修饰“继序”“思”作语辞也。

通过以上讨论,“思”在《诗经》中的使用情况可以归纳为七个义项:a.动词,思念;B.动词,思考、想;C.动词,担忧;D.名词,思绪、想法;e.语气助词,表示感叹;F.音节助词,无意义。义项a、义项B和义项C用作谓语。义项D主要句法功能为作主语和宾语。义项e出现在句首或句末,作语气词。义项F出现在句中,起衬足音节的作用。

注释:

[1]本文“思”字统计数字,依据嘉庆二十年刊本《毛诗正义》计算。参见毛亨传,郑玄笺,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阮元校刻:《毛诗正义》(卷十六)之一,影印清嘉庆二十年(1815)江西书局刊本,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年版。以下引《诗经》中诗句若据此本,则不再出注,下引毛亨《毛诗故训传》、郑玄《毛诗笺》、孔颖达《毛诗正义》也均从此本,不再出注。

[2]洪湛侯著:《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3][晋]郭璞注,[宋]刑m疏:《尔雅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年版,影印清嘉庆二十年(1815)江西书局刊本。

[4][清]王引之:《经义述闻》《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5][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年版,影印清嘉庆二十年(1815)江西书局刊本。

[6][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年版,影印清嘉庆二十年(1815)江西书局刊本。

[7][魏]王弼等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年版,影印清嘉庆二十年(1815)江西书局刊本。

[8][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9][明]姚舜牧撰:《重订诗经疑问》,台北:_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10][宋]项安世撰:《项氏家书》,《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11]余冠英撰:《诗经选读》,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2]王力撰:《诗经韵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3][汉]刘熙著,任继p纂:《释名汇校》,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

[14][宋]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集》(第一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2年版。

[15]“悠悠我思”句,在《邶风・雄雉》《郑风・子矜》《秦风・渭阳》都有出现,分别为“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青青子矜,悠悠我思”“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16]“静言思之”句,在《卫风・氓》也有出现,为“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17]“云谁之思”句,在《邶风・桑中》也有出现,为“云谁之思?美孟姜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

[18]“岂不尔思”句,在《王风・大车》《郑风・东门之》《桧风・羔裘》都有出现,在此不赘述。

[19]“今我来思”句,在《小雅・出车》中也有出现,为“今我来思,雨雪载涂”。

参考文献:

孔子名言名句篇10

【关键词】论语;名句;理解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在口语甚至书面语中引用《论语》的名句时,有严重曲解其意义的现象。举几例,并略作解说。

一、学而优则仕

【解说】此句出自《论语・子张》,原文为“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平时理解时大都把句中的“优”理解为“优秀”。其实《论语》成书及之前的时代,官职爵位一般是世袭的,所以祖上没有官位或爵位的人是不太可能通过求学达到做官目的的,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求学与当官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句中的“优”是“宽余,余力”的意思。子夏是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小孔子四十四岁。儒家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故子夏的意思是说:做官有余力就应该加强学习以提高水平更好地为天下百姓服务,学习有余力时(不能归隐山林而应该)入世做官为天下百姓服务。不论是求学还是做官其归结点都是为“兼济天下”。

“优”作“宽余”之意还出现在《论语・宪问》:“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句子的意思是:孔子说,依孟公绰的才能,他做晋国大夫赵氏、魏氏的家臣绰绰有余,但不够格做滕国或薛国的大夫。

二、三十而立

【解说】出自《论语・为政》,原文是“子曰:‘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人们容易把“三十而立”理解为“三十岁成家立业”。

其一,孔子虽幼年丧父,少年丧母,但他在谋生的艰难经历中,不仅掌握了多种谋生技能,还磨练出坚强意志,并“发愤忘食,乐而忘忧”地刻苦治学,约二十岁时因其博学多能已成为著名的儒者,开始收徒讲学,其间还在鲁国当权者季氏手下当过称为委吏、乘田的小官。孔子十九岁娶亓官氏为妻,次年生子孔鲤。也就是说,孔子二十岁时就已成家立业了。

其二,原文中的“十五、三十……”应是约数,须理解为“约十五岁,约三十岁……”

其三,《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中“立于礼”就是用“礼”来规范约束人的言行,使人能进退自如,堂堂正正地立于世上的意思。

故原文是孔子用以概括自己一生不同时期的人生境界的,应理解为“我少年时就立志学习人生大道;三十岁左右言行符合“礼”的要求,堂堂正正地立于世上;四十岁前后对人生大道有了清醒的认识,能自如地处理各种事务;五十多岁时已明白谋事应尽最大努力而成败须听由“天命”;六十多岁时已达到从容平和地面对一切称讥毁誉的境界;年过七十,我已觉解人性天道,达到“仁”的境界,可以听凭心性做事而不会违背天理人伦了。

三、是可忍孰不可忍

【解说】此句出自《论语・八佾》,原文为“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人们一般都把“忍”理解为“忍受”。

“佾”音yì,古代舞蹈队列名称,一列八个人就叫“佾”。当时按礼制规定,天子、诸侯、大夫、士分别享受八佾(64人)、六佾(48人)、四佾(32人)、二佾(16人)的舞蹈定制。季氏当时是鲁国的大夫,只能享受四佾的舞蹈定制,但他却享受着八佾(天子级别)的舞蹈定制。季氏的这种行为孔子把它定性为“僭越”,任其发展就可能轼君篡位。孔子时代“礼崩乐坏”,诸侯征伐,社会混乱,孔子主张通过“正名”(按名分享受权利履行义务)来恢复社会秩序,所以这句话应是孔子指责季氏做事不符合礼制的,句中的“忍”应解释为“忍心”。

可供参考的理解是:孔子对季氏说:“你在自家的庭院用六十四人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你都忍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你会不忍心做呢?”

四、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解说】此句出自《论语・雍也》,原文为“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句中的“知”是“智”的通假字。此章无文字障碍,似乎通俗易懂,但人们在理解时容易把“智者”与“仁者”对立或者并列。在《论语・宪问》章中孔子还说君子之道有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再结合前面第2例中的“……四十不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可以看出“知者”和“仁者”应是递进关系,仁者的境界是智者境界的升华,不经过智者的境界是达不到仁者的境界的。

所以此章可这样理解:智者能象水一样以变应变(如:用什么形状的容器装水水就变成什么形状),仁者已超越智者的境界,达到象山一样以不变应变的境界(无论外界怎么变化,我自岿然不动);智者以变通外形(动)适应外界,而仁者以修正内心(静)顺应外界;智者能洞察幽微,审时度势,所以可以心舒气顺,平和快乐,而仁者已觉解大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能真正享尽天年。

五、朝闻道,夕死可矣

【解说】此句出自《论语・里仁》,人们往往把它理解为“早上学习了大道,晚上就可以去死。”这样理解显得肤浅残忍,其实句中的“朝”“夕”是形容时间短,是为了强调学习“道”的重要性,故如下理解可能会更好些:一个人,他只要通晓天理人伦,掌握了大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不再忧生怕死,能坦然从容地对待死亡了。

六、文质彬彬

【解说】出自《论语・雍也》,原句为“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随着时空变迁,“文质彬彬”已演化为成语,但有必要将其原意说一下:“质”是指内容,具体指内心须有“仁”的素养,“文”是指形式,具体指外在行为须合乎“礼”,“野”指粗野,“史”指浮华,“彬彬”是“均衡”的意思,所以全句可理解为:只讲究内容(“仁”的内心修养)而忽视形式(合乎“礼”的行为),就会显得粗野,过分追求形式不在意内容,就会显得浮华,形式和内容达到均衡,才能内外完美统一,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七、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解说】此句一不小心就会理解为古代的学者为了自己,今天的学者是为了别人。此句出自《论语・宪问》:“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其实句中的“学者”是“求学的人”,“为己”、“为人”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别人”的意思,前者应理解为“为了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修炼自己的人格”,后者应理解为“为了得到别人的重视,得到别人的欣赏,得到别人的称赞”。所以全句应理解为: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修练自己的人格;今天求学的人是为了得到别人重视、称赞从而获得物质好处。

八、唯女子与小人难养

【解说】这句话往往被人们用来形容女人和小人是最难对付的。原文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其中的“女子”指婢妾,“小人”指仆人,“女子”与“小人”是特指家中的仆妾;“孙”通“逊”;“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可理解为:亲近他们,他们就表现出不谦逊;疏远他们,他们就埋怨你。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6.

[2]李里.论语讲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