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尚的人作文十篇高尚的人作文十篇

高尚的人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34:34

高尚的人作文篇1

邓远宇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

现在,人人都在抱怨这世上真诚的人越来越少,冷漠的人越来越多。其实,只是我们没有去留意它,更没有用心去发现。有时,他就在你身边,也许就是你的同学、你的邻居、你的朋友,甚至可能是素未相识的陌生人。

他俩长得实在是太普通了,普通到就算你已经见过他们几次,但在火车站这样人流量多的地方,也不一定能再次将他们认出。可在我心目中他俩的形象是那样的清晰:其中一位叔叔瘦高瘦高的,头发有些杂乱,皮肤也有些干燥,一看就是长期在外打拼的农民工;另一位叔叔皮肤有些土黄,一副乡下人老实憨厚、饱经风霜的样子。但他俩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心地善良、淳朴的老实人。

记得那是春运期间,我们全家从老家马角坝坐半小时汽车,来到到了江油,准备转乘火车回成都。一路上我们背着几十斤的腊肉,非常的艰辛。走到离火车站还有几百米时,由于要赶时间,爸爸扛着沉沉的两大袋腊肉往前跑,刚开始还能够坚持,可后来体力不支,步伐也越来越艰难,到最后已累得快虚脱了。当我们从他俩身边经过时,他们正在饶有兴趣地在讲话,无意间看到了爸爸疲惫不堪的样子,便迅速地跑过来伸出了援手。由于是陌生人,我们觉得很过意不去,连忙推辞。他俩为了打消我们的顾虑,热情地解释道:“让我俩来抬吧!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听了这话,我非常的感动,一瞬间感觉空气中也充满了温暖,亲切多了许多。我发自肺腑地说了一句:“谢谢,真是太感谢了!”“没有关系,我还想试试自己的力气到底有多大呢!”其中那位高个叔叔幽默地答道。妈妈关切地问:“需要什么饮料吗?”“不需要,不需要!”另一位叔叔连忙摆手回答。只见他俩双手一提,把肉分别搭在了棍子两端,然后弯下腰,将肉扛在了肩上,嘴里还哼着小曲,摇摇晃晃的上路了。走了几十米,我看见在太阳的强烈照射下,他俩额头上冒出了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急忙跑去买了两瓶饮料,递了过去。他俩拧开瓶盖,一饮而尽,喝完后,道了几声谢谢,我心里美美的。接着,他俩又继续帮我们把腊肉抬到了火车上。爸爸非常感动,连忙从裤包里掏出了一张百元大钞,强塞进他们手里,高个叔叔忙说:“不要,不要,我们只是帮忙而已,谢谢了。”接着他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风快地跳下了火车。遗憾的是此时火车已经要开了,全家人只好眼睁睁的望着他们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看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想到他们一路走来是那样的辛苦,并且素不相识,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却伸出了援助之手。而当我们想用世俗的方式回报他们时,却断然地拒绝了,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一幕就像底片一般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

虽然他们的外表非常的平凡,非常的普通,但是在我心目中他们的形象是如此的高大,他们的行为是如此的高尚。要是人人都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了。

天涯石小学昭忠祠分校六年级二班

高尚的人作文篇2

“修伞、补鞋、回收电器了!”楼下忽然传来一阵叫声。我想起妈妈常在我耳边唠叨道:“你什么都不做,你知不知道你已经十一岁了。”今天妈妈不在家,我非要办件事让她瞧瞧。

我想起来家里有一把快烂的伞,就拿着伞匆匆跑下楼去。我看修伞的是个朴实憨厚的农村人。我对那修伞的人说:“您看看这伞能修吗?”他拿起伞仔细地检查一遍亲切地说:“小朋友,这把伞的架坏了,得回去换,要不我明个再给你送来!”我爽朗地答应了。中午,妈妈回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把修伞的事告诉了妈妈。我心想:妈妈准会表扬我!没料到妈妈却大发雷霆:“你懂什么,那修伞的人会给你送来吗?”我瞬间愣住了。本想作件事给妈妈瞧瞧,没想到......

一下午我就想这件事。想起修伞人朴实憨厚的模样,我觉得那修伞的人一定会把伞送来的。一下午转眼就过去了,天越来越暗,我的希望也渐渐落空了。

我再不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晚上,我无精打采地去楼下取伞。当我走到他早上为我修伞的地方时,他把伞递给我,转身就走了。我当时很惊讶:他为了送伞,竟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他早上为我修伞的地方。

这件事让我很感动,一把伞不算什么大事,修伞人的行为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但就是这样一件小事让我看到了修伞人的诚实、善良、诚信,这也应该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我应该好好学习的。

高尚的人作文篇3

我的奶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她有一头花白的头发,乌黑眉毛下面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个不高,身体微胖。她总是忙忙碌碌,不是养养花就是浇浇树,一刻也不休息。

奶奶家屋后有的几棵杏数,她总是很热情的把杏摘下送给邻居吃,所以两家关系很好。有一年冬天,我到奶奶家去玩,奶奶正织着一件毛衣。我想奶奶的毛衣并不少,为什么还要织毛衣那?经过问奶奶我才知道原来奶奶在为邻居家织毛衣。奶奶说:“邻居家小芳要去考大学啦!亲手织一件毛衣送她!礼轻情意重吗!乖孙女,你也要好好学习,奶奶也给你织一件!”奶奶织完毛衣后又往袖子里塞啦三百块钱,奶奶说,“邻居家挺穷的,共个孩子上学更不容易。这钱当给他家补助吧!”这就是我奶奶,乐意助人的好奶奶。

奶奶很“小气”,妈妈给她买的新衣服她舍不得穿,买的新助听器她舍不得戴,买的手机她舍不得用。奶奶还总说:“我一个乡下老太太还用什么手机?”奶奶的衣服裤子坏了她也不舍得扔,留啦起来。奶奶也很“大方”四川地震时奶奶把平时省吃俭用的300块钱全捐啦,这虽然不是一个大数字但对奶奶来讲,多捐一块钱,都能挽救一个生命!奶奶还经常捐钱给福利院,她说:“孩子就是祖国的花朵,要精心培育这些花朵!”还有一次,乡村修路,村长让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奶奶不仅捐钱,还号召年轻的小伙子为乡村出力,这样的工程竟然一个月就修好啦!大家乐得合不拢嘴!村长给奶奶颁发啦个《最勤劳村民》的锦旗。奶奶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们每个人都改为家乡做出贡献!”这样短暂的话却包含着哲理!奶奶我该有多么爱您那!

高尚的人作文篇4

二五班李娜

古有: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今有:奉献自己,让生活更美好。古往今来,高尚的人格历来都是人们称赞的对象。无论生活在繁华的时代抑或萧条的岁月,高尚的人格犹如湮没的金子,虽然默默无声,但依然闪闪发光。高尚的人格令人称赞,令人敬佩。

含苞的花蕾盛开之后,人们会惊艳与它的魅力,蛰伏的桑蚕化蝶之后,就会自由飞翔于蓝天,而高尚的人格一旦锋芒毕露后,则可流芳百世。

人淡如菊的陶渊明,一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一个内在美的为人。他走出黑暗的官场,走进阳光的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他不空叹人生的无奈,且用美丽的心情去看待人生上最简单却不一样的美,这样恬淡的生活,这样宁静的内心,又有多少被名誉熏昏头脑的人能够体会到?可见人性的光辉拥有的不只是点点滴滴,高尚的人格更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养成的。陶渊明的人格令人赞叹,毕竟能够做到这样的人已不多了。

高尚的人格可以散发其独特的芳香,即使不刻意去展示,也会芳香弥漫于人们的心田。

用生命托举歼-15的罗阳。罗阳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罗阳担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的现场指挥。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在航母上,他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数据,观看每次起降过程,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若罗阳没有离开,拥有高尚人格的他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他而奏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罗阳和文天祥的人格是一样的伟大,即使粉身碎骨也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高尚的人作文篇5

黑化(六),读《光辉的旗帜》读后感,让我感动的一件小一个高尚的人后

娇艳的朝阳,已从东边群山背后跳了出来,万屡红霞四溢,和山谷中缓缓升腾的晨霭交融,变幻着五光十色的光环。一个高尚的人后

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大纪元

雨点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滴一串地掉在雨水汇成的水洼上面。春雨纷纷,染绿了山,;染绿了水,染绿了石板小路。星期天,我去排队买米。在我前面的是一个男青年,他算不上胖,但也够健壮的了。圆圆的脸庞上,两道细眉,一双大眼睛,配上稍小了点的鼻子,也还算匀称。就是嘴唇厚了点,像非洲人似的。母”(转载),抗日战争英雄人

高尚的人作文篇6

【关键词】时尚文化高校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044-02

时尚文化,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在一个时期内,许多大众社会人都在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新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式。大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往往追求眼下最时髦、流行的生活及消费方式,部分人甚至把幸福生活更多地理解为时尚生活,大学生自然就成为了时尚的“易感人群”。近年来,一波又一波的时尚文化不断冲击着平静的大学校园,外界时尚的元素早已挤进了原本属于“课堂教学”、“学术报告”的场所,也挤进了校园文化的领地。

一时尚文化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原因

时尚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流行有其深刻的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背景。大学生容易片面追求感官式、简约式、“快餐式”的文化消费,是时尚和娱乐的追逐者。有的学生渴望从时尚文化中寻求刺激,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大众传媒的膨胀,使得原本相对单一、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被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所取代。因此,大学生特殊的心理发育阶段、大众传媒的大肆宣扬、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以及教育影响的弱化给了时尚文化得以渗透的机会。

二时尚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时尚文化作为大学生完成社会化的载体之一,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1.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人生虚幻的想象

作为一种消费性、娱乐性的文化,时尚文化产业竭力追求商业利润,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等都被各种非现实的方式加以呈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认知偏差,以梦想代替现实,用时尚文化产品中获得的虚幻景象代替对人生意义、社会现实、民族忧患等的理性把握和深入思考。这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

2.导致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迷失,道德的偏离

大学生已无法区分或不愿意区分哪些时尚文化是社会生活所必需、哪些是未来发展所必备,出现了人生价值目标的迷失或偏离。无论是在思维方式上,还是行为习惯上,大学生都极易被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所侵蚀。同时,时尚文化追求感官刺激和个人的随心所欲,某些旧的道德规范正在被遗弃。时尚文化在讽刺旧观念和旧习俗的同时,排斥和销蚀着某些崇高的道德信念与理想。

3.不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时尚文化中崇尚自我、张扬个性的价值观,使得不少大学生集体主义、奉献意识、艰苦奋斗精神日趋淡漠。在时尚文化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按照市面上的流行模式包装自己,只注重感官的享受而忽略了内在素质的提高,这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优秀品质的养成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将降低其趣味与品格,甚至阻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消除时尚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教育对策

面对时尚文化对大学生成长产生的负面影响,政府、社会、学校应共同承担起责任。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管理和引导,从而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积极健康的环境。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美育和艺术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时尚文化对高校文化教育与德育的影响和冲击,主要是通过争夺和征服大学生的文化欣赏和文化消费趣味与格调实现的。人们的文化欣赏和消费趣味与格调,主要取决于自身的人文素质。提高人文素质要通过大量吸收中外优秀文化的营养来达到,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中外文化经典,以课堂教学为主导,作为必修课开设,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而扎实的教育。

美育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精神境界的功能。通过开设美学、文学、艺术作品赏析等相关课程与讲座,让大学生在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赏析中领悟美学精神、激发审美情感;通过音乐会、美术、摄影、设计等艺术展演活动,让大学生在审美愉悦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推荐优秀的电影、音乐等作品,使大学生在互动情境体验中提高审美情趣、审美修养、审美品位,走出流行时尚的“以洋为美、以俗为美、以丑为美”的审美误区。

2.加强闲暇教育和闲暇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大学生闲暇时间文化生活的质量

大学生对时尚文化的消费多在闲暇时间进行。目前,闲暇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很薄弱,致使大学生的闲暇文化生活多处于一种散漫自由、盲目无序的状态,很容易投入时尚文化的怀抱。因此,高校应明确将闲暇教育与闲暇文明建设纳入到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日常安排中。要使学生珍惜并合理利用闲暇时间,把休闲、娱乐与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潜移默化地从课余文化活动中“受益、得道”。高校要积极探索文化多元化条件下大学生课余文化活动的新方向、新规律,组织开展更多格调高雅、形式多样,为当今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校

园文化活动。

3.弘扬文化精品意识,精心营造崇尚精品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在长期的传统文化和学术氛围的熏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高校要坚持弘扬文化精品意识,精心营造崇尚精品的校园文化氛围,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广播电视、报纸期刊、学生社团、读书讲座、学术报告等各类校园宣传资源的文化引导与熏陶功能,既要有一种宽容的文化心态和宽松的文化环境,又要保证文化的健康发展。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崇尚精品的校园文化精神,不仅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引领潮流的文化心态,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时尚文化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4.对时尚文化的消费,“堵”不如“疏”,“疏”不如“导”

当代时尚文化花样繁杂,其中的鲜活内容和新颖风格对充满青春朝气、求新求变、求美求乐心理很强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而时尚文化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对休闲、娱乐和交往的需要。因而,对其采取简单否定、一概排斥的态度,甚至拒其于校门之外,让大学生远离时尚文化,显然既不现实,又不合理。对时尚文化的消费,“堵”不如“疏”,“疏”不如“导”。在大力倡导、扶持、创新和普及先进文化、高雅文化的同时,也要积极组织力量加强对时尚文化问题的理论研究,深刻把握时尚文化的本质、特点、发展规律和发展动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形形的时尚文化进行甄别,选择那些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雅俗共赏的时尚文化加以欣赏和消费。

参考文献

[1]袁洪群.大学生时尚文化与高校德育融入的新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11(2)

[2]许瑞芳.德育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

[3]刘晶、张翃滔.外来时尚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状况调查[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5)

高尚的人作文篇7

【关键词】时尚观;传播观;时尚

作为人类文化现象的时尚,与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过往的不少研究也偶有涉及传播的视野的(如将服装视作一套语言体系来研究的)。笔者受此启发,从两种传播观入手对时尚进行研究,归纳出与此相应的两种时尚观;同时,希冀对时尚的研究能反过来照亮传播研究,达成一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势。

一、“时尚”的界定

历史学家们认为时尚开始于14世纪中期的欧洲,在此之前,人们的着装变化很小。[1]而真正将时尚发扬光大的则是17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2]在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传统贵族对于奢华生活的向往也提到了更高的高度。为了满足贵族们的需求,当时巴黎出现了一些专为贵族服务的所谓的“couturehouse(高级时装定制室)”,专门为贵族们定制奢华的、昂贵的服装。到了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全面发展,欧洲形成了以巴黎为中心的全球性的时尚工业。也正是在18世纪初期,欧洲政府停止了对于反奢侈法(sumptuary)的更新,任何阶层的人们第一次被允许穿一些时尚的、奢侈的衣服——只要他们买得起。[3]

自此以后,时尚就呈现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特质:成为不断变化的、以新颖为特征的、渗透进许多领域的一种现象、一种体制甚或一种理想。时尚有了现代层面(modernsense)的意义即所谓的现代时尚(modernfashion),这也是大部分学术研究中所限定的“时尚”,也是本文所特指的“时尚”。

二、两种时尚观

直接将时尚作为现代社会每个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加以研究是由西美尔开始的。正是从西美尔开始,关于时尚,特别是关于时尚的动因,或者说时尚的机制(mechanism),可以归纳至各种滴渗(trickle)理论。

作为符号的时尚:上、下渗理论(trickle-down)。这种理论以西美尔为代表。如果将凡勃伦的有闲阶级的研究也视为有关时尚研究的话,那么凡勃伦也是持此观点者。[4]下渗理论认为时尚是社会的较低阶层对较高阶层生活趣味的一种模仿,是较高阶层用以区别较低阶层的一个手段。如果一个社会中,存在着一种其他方式彰显社会的阶层,那么在这样的社会中,时尚就没有可能存在。同时,一般社会中的最高阶层,如统治者,由于其铁定的权力等级,不需要依靠别的手段就可以彰显其社会地位时,也不需要时尚。而“一旦一种时尚被广泛地接受,我们就不再把它叫做时尚了。……因为它的发展壮大即它的广泛流行抵消了它的独特性”[5]77。为此,较高的社会阶层就会另找一种东西让其成为时尚。总之,下渗理论认为时尚来自社会的较高阶层,并由较高阶层向较低阶层渗透,并且在独特性的驱使下让时尚不断前行。

从下而上的时尚主要在于推崇一种类似于艺术家一般的生活方式,以某种颠覆性的力量来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在这个意义上,或者说在某个反文化运动的初期,这暂可以称为一种“反时尚”。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时尚的创新元素可能来自较低的社会阶层,来自一种反文化的力量——所谓的“反时尚”,但这些来自草根的或者说反文化的创新元素,只有被社会的主流阶层采纳或至少接受时,这才成其为一种时尚。就如朋克的元素被Vivienwestwood采纳后,才成为一种时尚。

因此,上渗理论相对于下渗理论,只是探讨了时尚元素的源头所在,并没有提供一种不同的时尚观。西美尔早就说过时尚也可以通过走向它的反面来达到:“追求个人的引人注目可以借社会模仿的颠倒而达到。”[5]80总之,上、下渗理论都是将时尚视作阶层的某种符号,或用以彰显优势,或用以表达反叛。一句话,上、下渗理论将时尚视作一套在垂直的阶层间流动的符号。

作为社会过程的时尚:漫渗理论(trickle-across)。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HerbertBlumer)被认为是持此观点的代表与先驱。他在分析了巴黎时装秀后,发现最终总是有那么几套衣服会被所有的买家看中。而事前,这些买家根本就没有沟通。为此他观察了买家与设计师,发现有某种共同的东西在驱使大家走到一个会合点上,他称之为集体选择(collectiveselection)。时尚正是通过这种神秘的、不为人知的共同选择过程展开的。西美尔的研究在布鲁默看来错过了时尚机制最为关键之处,那就是要时尚(tobeinfashion)的共同愿望。因此时尚在布鲁默的漫渗理论之下并不是阶层区分的一种需要,而是一种对于“要时尚”的共同响应,一种不落后于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不断出现的新品位的表达。换句话说,时尚的动因在于要时尚,于是时尚是一种“自我推动的社会过程”[6],而且正是这种社会过程整合着社会,产生着社会秩序,“在一个否则会极其碎片化的世界中,时尚引入了一个让事物一致与统一的显著办法”[7]289。因此布鲁默对“时尚是什么”的回答可以概括为:时尚是一种集体选择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社会赖以整合的一个中心机制。

三、两种时尚观与两种传播观

若是在传播的视野下进行观照,两种时尚观事实上关联着两种不同的传播观,即传播的传递观与传播的仪式观。

作为符号的时尚观与传播的传递观。垂直渗透理论视时尚为表征较高社会阶层的一种符号。这种符号通过社会的垂直的阶层体系,加以渗透、传播、更新,从而推动时尚的进展。如果从符号学的角度层层分析的话,可以认为时尚作为能指,其一级所指为新奇;而后新奇又作为二级能指,其二级所指为独特;独特又可视为三级能指,其所指则是较高的社会阶层。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正是传递观之下的传播。套用最经典的五个w模式,可以将此垂直模型下的时尚解读为:较高社会阶层(who)通过社会的阶层结构(where)向较低的社会阶层(whom)传递一种可称之为时尚的符号(what)。当然,时尚作为一种符号,要具备流动性与传递性,是需要落在一些相对具体的物什之上的。但为何落在“这些”物什之上,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只是较高的社会阶层选择了它们而已。因此,较低的社会阶层看起来模仿的是这些具体的物什,但事实上他们之所以模仿这些物什是因为较高社会阶层设定的时尚。较低阶层看中的是这些具体物什之外的符号意义,即时尚的符号意义。更进一步说,在这个时尚观念中,“时尚”是否称为“时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符号作为所指的意义。相应地,从传播角度来说,就是指一件事或一个信息用法语、汉语还是阿拉伯语进行传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符号承载的内容——信源的意义。这正是后来被凯瑞所批判的传播的传递观在时尚领域的翻版,持此观念者总是认为事物的意义是先验的存在的。

作为社会过程的时尚观与传播的仪式观。作为社会过程的时尚观认为并不是什么阶层创造了时尚,时尚本身是一种社会驱动整合的动力。人们加入时尚,是为了在时尚中共享“要时尚”(tobeinfashion)的意愿。人们选择时尚,只是因为时尚够时尚。“要时尚”是时尚的中心机制。人们通过这个意愿来完成一次又一次的集体选择过程,从而推动一些时尚的具体现象生发而后死亡,另一些时尚的具体现象又涌现,继而走向死亡。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时尚不仅是传递一些所谓的时尚信息,更重要的是维系时尚本身,分享人们“要时尚”的意愿。而社会则通过时尚而生生不息:时尚俨然是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机制。这种自发、自满、自驱的机制驱动着社会、联结着社会、区隔着社会。

这不正是凯瑞的传播的仪式观吗?“传播的‘仪式观’并非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指共享信仰的表征。”[8]这样的时尚观念与凯瑞的传播的仪式观是心心相印的,持此观念者都认为意义是共同创造出来的,不存在不可变更的先验的意义,而社会正是通过共同的意义分享而得以整合的。

四、比较及结论

时尚的符号观依然还是时尚研究中主流的观点。尽管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当代社会日益呈现出平面化、碎片化、去中心化的趋势,但是与权力、控制相关的垂直型的结构依然在不少领域存在。只要有控制,时尚的符号观将依然是适用的,与这种时尚观相关联的传播将依然是传递观之下的传播。虽然巴纳德(malcolmBarnard)认为将传播仅仅看做信息的传递不能理解作为传播的时尚,因为在此传递过程中无法确定谁是信息的发送者,从而也无法确定一个物件的先验意义是什么,[9]但是在这里,笔者以为巴纳德忽视了此类时尚观所赖以存在的特定的社会结构。在具有垂直结构的社会中,等级制度或者说一种垂直结构赋予了时尚以意义。这样的等级制度就是巴纳德没找到的那个信息的发送者,或者说信源。当然,现代社会的阶层结构已不是如西美尔所描述的、那么简单地从上至下的线性结构了,但是因权力分配的差异而导致的各种控制无所不在,因控制而强加于时尚之上的意义也无所不在。正是这种控制让时尚具备了符号的意义。如果落实到衣服,蒂安娜克兰也认为“服装在伪装社会地位时是有用的,可以作为打破社会地位的限制,让个人呈现出比实际有更多的社会或经济资源的一种手段”[10]。这样的视角就是一种符号论的视角。而这种视角如果脱离了赋予符号意义的权力结构,那么将无从追寻符号的意义从何而来。时尚的符号观先验地假定时尚符号的意义,而这个意义正是时尚作为符号可以流通的前提条件。只是我们或许可以将西美尔笔下的社会等级制度更抽象一点,抽象为一种权力控制。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看时尚的机制观,则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时尚观是将作为符号的时尚赖以存在的社会垂直结构整个地抽离了,从而假定社会是一种完全平面的、不存在控制的状态。在此前提之下,时尚于是缺失了传递的管道,也缺失了信源,就等于缺失了外在的动力。而时尚依然还存在,那么只能是一种自我推动的过程,或者说作为人类“生活的理想”[11]。

指引着社会,这样的时尚观事实上更多地表达了一种民主的思想,能够解释一些特定的时尚现象,但忽视了人类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控制。视时尚作为人的完全自主的一种意愿,多少有点理想主义色彩。依此逻辑,再来观照传播的传递观与仪式观,就可以看到传播的仪式观抽离的正是传递观之中的层层控制,而将传播作为一种纯粹的、远离社会垂直结构(或说来自各种权力的控制)的一种交流与互动,从而与作为社会过程的时尚观相类似,将传播视作人的一种基本“意愿”或“理想”。但正因为忽视了现实中有可能存在的各种控制,传播的仪式观亦多少具有乌托邦色彩。

参考文献

[1]Lindawelters(2007).introduction.inLindawelters&abbylillethun(2007).theFashionReader.Berg.p.1.

[2]川村由仁夜.时尚学[m].陈逸如,译.立绪文化,民98:6.亦可参见oelkers&DottyBoen(2004).marketingFashion.South-western.

[3]KimberlyChrisman-Campbell(2007).FromBaroqueelegancetotheFrenchRevolution1700-1790.inLindawelters&abbylillethun(2007).theFashionReader.Berg.p.6.

[4]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77.

[6]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m].向建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90.

[7]HerbertBlumer.Fashion:FromclassDifferentiationtoCollectiveSelection.theSociologyQuarterly,10:289.

[8]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G].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9]malcolmBarnard(2002).FashionasCommunication.Routledge.pp.30-31.

高尚的人作文篇8

【关键词】时尚文化;服装设计;相互影响

当前世界范围内,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对时尚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期得出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在文化方面、设计方面、灵感方面相互契合之处。

一、时尚文化概论

艺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充分迎合了人们在审美情趣上的要求,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以及情感方面的需求,充分体现了文化的相关内涵,因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一般来说,时尚文化是社会一小部分人(潮人、艺术家、非主流人群以及歌星、影星等社会知名人物)所创造和倡导的,迅速通过现代媒体的传播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现象。时尚涉及到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说在情感方面、行为方式方面、生活方式方面等。

从某种角度看,时尚文化是当下最为流行的文化的精髓部分,能够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换句话说,时尚是当前社会风尚中的乡里巴人部分,不是艺术家所匿藏的阳春白雪。时尚文化能够将社会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在思维方式方面、情感方面以及心理方面联系更为紧密。当前,年轻一代人(特别是八零后和九零后一代人)在期望获得社会认可方面以及在实现个人价值方面有很多的共同之处,他们的价值意思、个人成长规划上与老一辈人有着深刻的不同,很多观念上的差异以及行为上的诉求导致他们对于文化的理解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而时尚文化成为他们生活总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他们本身的思想、行为也构成了当前时尚文化的一部分。

在我国文化建设的大潮中,时尚文化很自然地成为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要在维持整个社会文化健康成长的基础上,处理好传统与叛逆、古板与情趣、规矩和个性等方面的矛盾十分重要。时尚文化从某种角度上看,难以捉摸,但是确是切切实实地改变着这个社会。大家都知道,服装设计过程中设计到很多元素,其中艺术元素、文化元素的融入更是使服装设计成为大家追求时尚文化的有效载体,分析当前时尚文化和服装设计之间的关系就很有必要了。

二、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的共同性

服装设计和时尚文化在很多方面有着共同性,而且在很多方面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分析下来,主要有如下几点共同之处。

1.商业性

无论任何文化元素都需要必要的市场操作才能体现文化本身的商业价值,时尚文化也是如此。在当前市场经济充分发达的今天,众多的文化形式都需要通过各种文化衍生品实现商业价值的获取,而这些文化衍生商品由于有各种文化的嵌入,更能够满足社会大众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在情感方面的需求,从而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促进了商品的销售,而商品的销售又推动了文化元素在社会更为深入的推广。

在当前,时尚文化元素已经成为很多产业前进的内在动力,为这些产业带来了巨额的利润。比如说日本的漫画文化、泰国的人妖文化,已经成为推动这些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我们在将话题回归到服装设计上来,服装的设计工作最终是要为了服装的销售服务,因为服装产业的直接目的在与盈利而不是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所以当前的服装设计师必然在设计时考虑服装的受欢迎度,以期望获得更为高额的商业利润。

2.时效性

时尚文化是某个时间段社会时尚元素的集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产生、发展、衰退和消亡。和传统文化相比,时尚文化就如昙花一现一般:来得快、影响大、消失快,有着内在的时效性。时尚文化没有所谓的“保质期”,它在一定时期内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是很快就会被新的时尚元素所取代。很多过往的时尚文化或许在老一辈人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会被他们时常回忆,但是却不能取代当前的时尚文化。当前社会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加上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加重,导致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以及获利方式上更为功利。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服饰也是如此,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流行元素,时尚文化在服饰上的体现就是新颖元素的不断加入,老旧概念的迅速消亡。服装设计和服装概念对文化是十分敏感的,一旦过时,相应文化的服装产品就将迅速过时,失去了市场购买力。

从根源上看,时尚文化以及服装设计的时效性来源于社会大众内心无穷无尽的欲望。人们总是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感,而这种好奇感驱使着人们不断追求新鲜事物,一旦他们成功,又会将注意力集中到新的事物上去。所以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类是之所以是一种群居性生物,是社会性事物,根本原因除了对繁衍要求很高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天生的好奇性,西方神话中夏娃吃禁果反映的就是这一观点,而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正是推动我们整个社会前进的内在动力。

3.群体性

从时尚文化接纳程度来看,对时尚文化接纳程度最高的是女性群体和青年群体,这个两个人群也是时尚文化的忠实支持者,是时尚文化产业的忠实支持者和消费者。这两个群体对时尚文化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和认同,他们消费时尚文化衍生商品,并通过日常生活的演绎推动着时尚文化的普及,从而形成一个循环。服装设计具有很强的群体性,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不同风俗习惯的社会人群在服装设计上也各不相同。

三、时尚文化与服装设计的相互影响

1.时尚文化催生这服装设计的风格定位

某个特定时期某个特定社会范围内,服装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尚文化的影响。从本质上说,这是由于这一时期内设计师本身会受到周围环境时尚文化的影响,会将时尚元素融入自己的设计中来;另外一方面,只有符合当前时尚文化风格的服饰产品才会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

2.服装设计引领这时尚文化的潮流

高尚的人作文篇9

一、民办高校时尚文化现状分析

时尚就是在一定“时间”里或长期的“时间”里“崇尚”,能够使人倡导或示范的某些事物,它包含“为时尚早;长时崇尚”这两种意思。“为时尚早”就是流行时尚。而高校时尚文化是指在高校当中流行的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和传播的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高校时尚文化就是在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实验、而后来为大多数大学生所崇尚和仿效的文化活动。从极简化的意义上阐述,高校时尚文化就是短时间里大学生所崇尚的行为方式。当今大学时尚文化是指自21世纪初开始流行于中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中间的娱乐活动以及相关产品和消费方式,其中包括街舞、DJ等文化形式;滑板、轮滑、BmX小轮车等体育运动项目;电子游戏、动画漫画以及相关的cosplay、形象装扮等新娱乐文化形式;以新的面貌出现的流行舞曲和R&B等音乐风格;还有这些文化元素所特有的服装、饰物、装备等产品。这些文化形式大多易受外国流行文化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的大学生迅速融入国际潮流,融入到这些文化活动之中,使其成为他们一代人最喜欢的时尚。与此同时,伴随这些时尚文化而来的流行服饰、消费电子产品、网络电子消费,甚至语言和行为也都为这些新一代的青少年所喜爱和追逐,形成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

二、传统人文学院学院文化的现实特征

浙江树人大学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民办高校,学生生源以浙江省内生源为主,来自企业主、个体经营户家庭的学生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家庭环境较优越。人文学院有汉语言文学、社会工作、新闻学、文秘和茶文化五个专业。受专业和传统影响,人文学院学院文化具有以下特点:①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与以理工科为主的其它学院不同,人文学院更注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自2005年始就以“快乐人文”作为学院推崇的口号,倡导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学院“人文大讲堂”品牌活动经常会邀请一些来自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演讲,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②以文化活动主导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方面,“闻新社”、“追光摄影工作室”、“茶艺社”、“焦桐文艺社”等社团充分发挥人文学院的专业优势推动文化活动的开展,人文承办的部分校园文化科技节和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也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活动能力。③因专业不同学院文化呈多元化表现。学院五个专业各有特色,与文化传播、社会工作、教育、服务等各行各业皆有联系,学生尽管在大的学院文化的背景下呈现重人文素养的特征外,因专业的分别也各具特点,文化传播行业所需的博学、社会工作所需的博爱、教育所需的严谨均有发展。

三、时尚文化对学院文化的影响

1.学生对时尚文化的接受度、接受面和内化程度

目前,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学生以浙江省内生源为主,极少数为省外生源,学生以1989年-1992年出生的学生为主,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所有的被调查人中,46.42%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是受时尚文化影响的,51.79%的学生表示自己并非时尚文化的追随者,然而,从是否觉得民办高校需要时尚文化角度来讲,91%的大学生投了赞成票,因此,虽然从接受面上来讲,时尚文化还未从行为方式上完全引领大学生,但是从思想上还是侵入到绝大部分学生的认识中。对于高校时尚文化的引领者问题,95%的学生认为应该有学生而不是教师来把时尚文化带入高校,这与学生对时尚文化的认识有关,这说明在大部分学生的认识中时尚文化还是与校园传统文化相区分的。对于时尚文化大学生尽管采取保守的认识态度,但是行动却走在了心理认识之前,这从他们的消费习惯上可以得到印证,对于大学生出去购物的消费调查购买服饰类产品的占到了64.29%,而服饰是当今时尚文化一个非常鲜明的载体,95%的学生也通过手机类的电子产品来与时尚接轨。

2.时尚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尽管在时尚文化引领者问题上,大学生的态度让高校吃了闭门羹,但是对民办高校时尚文化应采取何种态度的问题上,大学生群体还是采取比较理性的态度,53%的支持率说明对于时尚文化尽管已经实际侵入大学生生活,但是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大学生还是采取谨慎认同的态度。对于时尚文化进校园的有利之处,41%的学生选择了尊重学生兴趣、25%的学生选择了深化教育改革,这说明学生更多的是从平等、尊重的理念和教育改革上来看待大学生时尚文化的深层次体现而并非一味地跟风。传统人文文化的自由、博学、思辨的精神在调查中得到了体现,对于时尚文化追求的同时,大多数学生采取理性的方式进行认识,尽管54%的学生推崇时尚文化进校园,但是80.4%的学生表示不会将非主流意识带进课堂。

3.时尚文化对学院文化的负面影响

时尚文化尽管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是大多情况下却是以着装、电子类产品消费、运动等行为方式作为载体来加以表现的,然而这些行为大多都需要经济的投入,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经济来源主要以父母供给为主,在对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500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31%的学生来自个体或私营企业主家庭,家庭收入8万以上的比例的学生占到全体学生的46%,较优越的经济环境给与了学生更多的经济自主权,47%的学生的每月零用钱在1000元以上,如此一来,学生有了更多的经济支配额,只有14%的学生会用这些可以支配的零用钱来购买学习用品,更多的是用到诸如网购、社交、时尚电子装备的消费上,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形成奢侈浪费的习惯与院推崇的“快乐生活、简朴勤奋”的理念有悖;另外,同学之间的攀比也是时尚文化对学院文化的不利冲击,学院向来注重学生奖励、资助工作,鼓励优秀、资助困难群体,但是,时尚文化的追潮思想在这部分学生中也有渗透,学生用奖学金、助学金购买手机、摄影机、旅游和购物,这与传统校园文化鼓励优秀所想实现的愿望出入很大。时尚文化带入学院,势必会造成现代化元素的融入,科技产品的加入。电脑、网络在增加同学们社会接触的同时,会使各种各样不同的文化一并带入。不良网络文化会将负面观念间接的传输给大众,继而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造成百害而无一利的局面。

四、时尚文化与学院文化的交融

高尚的人作文篇10

关键词:学校;尚美文化;建设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8-007-2

灌云县第一中学是一所具有60年建校历史的省三星级高中。学校地处风景秀丽的国家4a级风景区苏北第一神山——大伊山东麓,素有“苏北水运中枢”之称的古老盐河将学校紧紧拥抱,这里以新石器时代的石棺墓、汉代摩崖石刻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和近现代繁荣的淮海文化而著称于世。

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历史文化的积淀,神山灵水的滋养,造就着一中人对自然美、历史美、人文美的挚爱和追求。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有世界著名肝胆移植专家董家鸿院士,有蜚声海外的著名画家王洪喜先生,有著名中医专家潘朝曦教授,有全国著名硬笔书法家戴鸿涛,有身残志坚、自学成才并受到原副总理邹家华亲切接见的电脑程序专家王苏青,也有因抢救落水儿童而献身的“赖宁式”好少年赵虹烈士等。他们以不同的人生轨迹实现着“真善美”的人生理想。学校育美传统薪火传承,绵延不绝,并逐步形成了学校的“尚美文化”办学特色。

“尚美文化”特色建设主要是指以尚美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师生科学认识美的内涵和价值,培养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陶冶审美情操;把“尚美文化”建设的内容渗透到学校制度、课程建设、师生规范、德育工作、校园环境等各个方面,使崇尚美、追求美、创造美、塑造完美人格、创造美好人生,成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学校的“尚美文化”特色建设有着坚实的历史基础。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号召,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卓有成效的教育效果,在全市都有一定的影响。2005年开始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触发了学校认真思考学校的办学方向与办学特色。在总结60年办学经验教训、广泛征求师生和社会各界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学校决定把“尚美文化”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来抓,为此编制了“尚美文化”特色建设规划,将美术、音乐、健美操等作为“尚美文化”教育的特色课程加以开发建设,并搞好“尚美文化”的渗透,引导师生去创造美。2010年学校搬入新校区后,进一步完善“尚美文化”特色建设规划,加大“尚美文化”特色建设的力度,把“尚美文化”作为精神追求和教育信仰,形成校园尚美文化体系,引领师生追求完美人格,创造美好人生。

一、精心构建彰显“尚美文化”特色建设的教育哲学

一是在传承历史与创新发展的统一下,确立“诚于心、立于信”为学校核心理念。“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人无信不立”。我们认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始终如一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因此,诚信就是对美的最好诠释,是行为美、道德美、心灵美的最高境界。所以,我们把诚信教育作为“尚美文化”的内核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加以演绎,旨在引导师生追求人生的完美人格,实现求真至善尚美的理想人生。

二是在广泛讨论、精心梳理、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确立“诚信修身,博学立世”为校训。诚乃是树人立品、成就人生的基石。博学乃立世之道。“诚信修身、博学立世”既是学校对传统美德的承载和精神象征,又体现了一中的独特气质和风范。校训对师生提出了品行养成的修身训诫、博学广才的立世要求,既体现了一中人的崇德尚美精神,又体现了一中人对至美境界的追求。

三是为了便于师生更好去体现尚美价值,确立“诚朴育美,崇真日新”为校风。从人生理想的角度看,求真、求善从本质上讲都是追求美好人生的一种手段。学校大力弘扬诚信之风,展现师生淳朴自然的精神风貌,鼓励教师为人师表,不断完善自身的形象美、言行美、品德美,崇尚真理、真知、真诚、真实、真情,使师生以诚信之心态处世为学,追求生命的本真,达到完美境界。

四是为了引导教师更好完成尚美教育,确立“雅诚垂范,严谨施教”为教风。雅、诚是师德的集中表现,是对教师人格魅力和行为美、心灵美的一种很好的体现,要求教师身正为范,以独特的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美的典范。严谨施教:要求教师用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实自己,尊重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人格及个性差异,高标准、严要求,为自己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为了挖掘学生的尚美潜力,确立“笃学至诚,自主有恒”为学风。笃学要求学生专于学,厚于学,脚踏实地,不断丰盈学养,达到“至诚至美”的人生境界。自主,旨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乐学会学,以取得理想的成绩。有恒,即持之以恒,要求学生不断丰富知识,提升品格素养,展现自己的潜能与特长,使自身不断走向完美。

核心理念、“一训三风”是“一中人”的哲学思考和价值取向,也是“一中人建设“尚美文化”的行动指南。“一中人”就是这样笃行自己的哲学,追求自己的理想,建设”尚美文化”的办学特色。

二、强化“尚美文化”特色建设的措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