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我的世外桃源十篇我的世外桃源十篇

我的世外桃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8:15

我的世外桃源篇1

我有我的世外桃源,也有我的乌托邦。梦想着,梦想着,自己却早已进入梦想。我的世外桃源,你又是多么渺茫!

我的世外桃源也只是一个梦想。那里没有“孤雁”的别离,也没有人世的沧桑,那里只是一个蓝天普照下的一条小溪,是用心用爱垒成的围墙。风是那样暖暖洋洋,不像狂风肆虐,也并不彷徨。我也想拥有一个不大却又温馨的小房,不要冷清的别墅,也不要无知的草房,有如一个盆景,漂亮足已,其余又有何妨?现实的生活,无疑冲淡了我心中的那个梦想。那个早已勾画好的世外桃源的景像,在我的梦中,那是多么美好的地方。没有诗人笔下的“东风无力百花残”,也没有“爱的东西不要离得太近”的柔弱之音,永远在我的记忆中留下那个小小的框框。

总在想,那一片广阔的大草原,那一片晴朗的天空,那找不到边际的大海,可能合在一起,就是我那世外桃源的美景吧!不过,此时的阳光是那般和煦,不必用悲观的心情看待一切,何须去憧憬那些无谓的美好的明天呢?我相信,哪怕最终身无是处,那个世外桃源,依旧在我心中,你说不是吗?

我的世外桃源篇2

春天,桃花还没发芽。我就安安静静的看着美景。

夏天,桃花盛开满园。我折取一枝戴在头上。

秋天,桃花慢慢凋谢。我在花海中翩翩起舞。

我的世外桃源篇3

关键词:桃花源记;外人;解读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梦想着世外桃源,那里的景物优美雅致,气氛宁静融洽,生活有条有理,人们共享欢乐。桃花源人的生活就是我们的理想生活。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般的课本都注释为:“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全文“外人”皆如此注,笔者认为不妥。

首先,让我们试想一下桃花源村人的历史渊源:秦朝末年,战祸纷起,于是有人(也就是桃花源村人的祖先)带着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隔绝了往来。从那时起,至晋太原中约五六百年,桃花源实际上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社会体系而存在的。由于村中生活平静和谐,所以较多地保留了淳朴的民风。祭祀、服装一些标志社会特征的习俗也较多地继承了古人的传统。试想在两个互不关联的社会里,生活五六百年这样长的时间,服装居然完全相同,这是不可思议的。虽然《桃花源记》并非写实的文章,但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作者是要把握的。

其次,从《桃花源记》的出处来看,本文是《桃花源诗》前面的小序,后来才被看成独立的文章。《桃花源诗》中写道:“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俎豆,祭器也。古法,古人的样子,古代的方法。“衣裳无新制”,当然沿用旧制了。所以说穿戴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是不足为信的。可行的说法只能是:从渔人的角度观察,桃花源中男女的穿戴,完全像世外之人。因为此时的桃花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已经和外界隔绝太久了。

第三,从情感选择来看,桃花源中的人分明代表着陶渊明的理想与追求。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风俗人情,都融汇了太多的人文关怀,倾注着陶渊明强烈的情感体验。这是在现实生活中苦苦寻觅,蓦然回首时发现的一片净土。所以,陶渊明眼中的桃花源人也就是他心中的世外之人。这些“外人”的出现,让陶渊明曾经迷茫的心豁然开朗,也让那些为名利所累,为暗箭所伤,为纷繁俗务烦扰的芸芸众生获得顿悟。让我们一起沐浴桃花源温暖的阳光,享受如桃花源人一样的美好理想。

至于下文所说的外人,因为出自桃花源中人之口,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就理所应当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相对论的角度来讲外人可以归纳如下:渔人眼中的“外人”为世外之人,桃花源人口中的“外人”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参考文献:

[1]卢洪昭.论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创作基础.抚州师专学报,1988(02).

[2]万福明.文质兼美情境俱佳: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现代语文,2009(04).

[3]阮氏明红.汤汉注《陶靖节先生诗》研究.丽水师专学报,1998(01).

作者简介:

黄友福,男,1972年2月出生,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石首市首届教育科研学术带

我的世外桃源篇4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经过认真研究本文文意及古代服饰变迁历史,认为教材简单地将三处“外人”注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有失偏颇。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如下两点加以佐证:

一、三处“外人”提出的视角不同

①处的“外人”是渔人从自己生活世界的角度对桃花源人进行的观察。渔人眼中的桃花源人与他生活的时代——东晋中的人不一样,在他眼中,桃花源人像是世外之人,这个“外人”是相对于渔人生活的时代——东晋而言的,应当理解为东晋社会以外的人,意思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外星人”相近,而不是注释里所讲的“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东晋人。

②处的“外人”是桃花源人从自己生活世界的角度提出的。他们所说的外人是相对于“桃花源”的世界而言的,应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这个“外人”,应当涵盖从桃花源人的祖先生活的秦代至渔人生活的东晋时代这一期间在桃花源世界以外生活的人。

③处的“外人”也是桃花源人从自己生活世界的角度提出的,但又与②处不同。桃花源人是在对渔人做最后的交代,所说的“外人”应指当时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即渔人的生活世界——东晋社会中的人。

二、东晋与秦代的衣着不可能相同

从秦代到东晋,历经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五个朝代,约500多年的历史。尽管古代经济的发展速度比不上当代,但要说50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的衣着打扮毫无变化,这恐怕是连小学生都不能接受。

教材将①处的“外人”注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也就是在断言桃花源中的人的衣着打扮与桃花源外面的人的衣着打扮完全相同,在肯定秦代人的衣着打扮与东晋人的衣着打扮完全相同。这样理解显然是有悖事实的,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据中国古代服饰变迁史记载:

秦汉时代,男子的外衣是袍,袍身有长大的下摆,袖子宽松;女子穿连体的深衣或分体的襦裙,式样与男装差别不大,但多是深色。

魏晋时代,男子的服饰以衫代替了袍,衫袖比袍袖更加宽大,大到“一袖之大,足断为两;一裙之长,可分为二”的地步;妇女服饰崇尚褒衣博带,有的把裙摆放长,裁剪成三角形,有的在肩臂间搭一帔帛。但服饰颜色已经多是浅色。

其间,汉代实现了冠制的确立,也证明东晋与秦的冠制是不同的。

我的世外桃源篇5

【关键词】陶渊明;桃源世界;文化特征

陶渊明是古代田园诗派的创立者,自他的《桃花源诗并序》问世以来,对我国的文学诗坛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作者针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而主观构想出来的一种幻境社会,这个幻境社会与复杂的客观现实相隔绝,脱离实际,试图让人们回到无欲无求的世界中。他生活的时代正是一个政权交替的时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大分裂的黑暗时期,战争连年不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不安定,吏治腐败,租税和徭役繁重,民不聊生,士族与庶族矛盾尖锐。东晋的皇帝大多数都昏庸无能,哀帝司马丕封建迷信,信奉神仙;废帝司马奕终日沉迷于酒色;简文帝司马昱爱好道术,一心信奉佛法;安帝司马德宗“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他们名义上是皇帝,实际上都是傀儡政权,手中没有实权,实权大都掌握在强势的大臣手中。东晋的徭役也极为繁重,孝武帝时“殆无三日休停”。

东晋沿用了西晋的“九品中正”制,重视门第出身。这就使得九品中正制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意义。当时的东晋政权,急需要一批优秀的贤能志士挽救国家,但是腐朽落后的官僚制度将真正的贤良拒之门外,使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正直文人报国无门。正是由于在政治上、经济上士族与庶族极其的不平等,他们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陶渊明崇尚自然,不喜欢被世俗束缚。他的好友颜延之曾说他:“薄身厚志”。所谓“薄身”就是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不奢求荣华富贵,不羡慕达官显贵。“厚志”就是对于自己的志向绝不含糊,无论何时都要坚守自己的志向。这是陶渊明一生信守的原则。他喜爱山林,热爱自然,在《归园田居》中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陶渊明极端憎恶充满心机伪诈的现实,吸收老庄的自然观构建自己理想的社会生活蓝图,与丑恶的现实相抗衡”。这首诗中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与寄托,这首诗也最符合诗人理想中的生活境界,宁静和平,自然和谐,与世无争。在这里,没有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没有沉重的税赋带给生活的压力和无奈;没有战争引起的兵荒马乱和人心惶惶,这里简直就是现实中的桃花源。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不大的田园中不仅有着美好的田园场景,还有诗人精神上的寄托与倾注,这一方田园代表了诗人崇高的精神境界。我们说,陶渊明对古代社会的追忆,对田园生活的迷恋和对桃花源理想的追求,具有与污浊现实对照的意义。这个被称为“桃源世界”的理想式社会,有四个特征:

(一)远离尘世

这是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社会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世外桃源作为艺术典型对后代产生永久艺术魅力的特征之一。《桃花源记并诗》中设置了一个特殊的环境――桃花源。桃花源中生活着的一个社会群体,以其与外部世界完全不同的特征,构成了一个独立的社会,在时间和空间上完全与外部世界隔绝。时间上的隔绝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离开外部世界的久远。从秦代“赢氏乱天纪”开始,直到晋代太元年间,与外部世界隔绝了近六百年。以至外人闯入后,问及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中人对历史变迁一无所知,对政坛风云全不了解。其二,不采用外部世界的纪时历法。桃花源中生活的人们全不知岁月、朝代,“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他们也不需要外部世界的时间,“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空间上的隔绝,表现在桃花源的独立性与神秘性上。独立性是其存在的基础,“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的人们进入该地后,早已“往迹浸复湮,来迂遂芜废”了。神秘性是其存在的条件,也是其作为虚幻理想形象的艺术魅力之所在。武陵渔人偶然才发现了这一世外桃源,“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尤其是,渔人惊于这一世外桃源的生活情景,欲违背桃源人的告诫将这一世外社会告之天下,在回来的路上做了记号,“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但回来后,复去寻找,却再也找不着桃源。扑朔迷离,虚幻玄妙,乃是桃花源能够长世与外界隔绝的条件,也是构成桃花源从因避难世所形成的现实世界上开到隐逸的理想世界的艺术逻辑联系。现实世界已没有一块安宁之地,人们只有在理想中才能追求这种完全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唯其如此,这一世外社会才真实可信,才能不断打动后人,成为后人寻求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世界的楷模。

(二)平等自由

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是世外桃源的第二个特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虚幻的世外桃源获得了一定的现实意义,并达到了我国中古时代空想社会理想的最高境界。桃花源中,人人都参加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按照季节种植各种庄稼,“寂梭随时艺”,政治上没有压迫,经济上没有剥削,“秋熟糜王税”,没有封建的宗法等级观念,“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到处一派升平景象,大家都享受着欢乐、丰足的生活,“桑竹垂冷阴”,“鸡犬互鸣吠”,“怡然有余乐”。显然,在人人参加劳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富裕、人人享受的社会中,政治统治便消逝了。没有王税,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不交地租,而表明了对封建王朝政治统治的否定,没有纪历法,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记年代,而表明桃花源中的人们否定封建王朝,不用朝廷的年号,过一种完全自由自在的生活。

(三)仿效古法

这是世外桃源的又一特征,也是陶渊明政治理想的又一重要表现。桃花源里的人们:祭祀,按照上古的法度进行,“姐豆犹古法”,衣着,也按上古的装饰,“衣裳无新制”。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描写。古时的祭祀和衣着,可不是一般的宗典活动和外表打扮,而是代表政治制度、宗法制度、社会等级制度的社会行为。宗法庙堂及祭祀,是上古社会以来的宗法关系、等级制度表现和权力的象征,衣着服饰是贫富、贵贱、等级和权力的象征。“姐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表明陶渊明否定现实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宗法等级制度,而崇尚上古的制度,即指农耕社会形成初始时代的原始“大同,社会的古制。

(四)优美环境

作为一种理想社会,不仅在经济状态和社会组织结构方面须有特色,也应有外部优美的环境与之相称。桃花源里所展现的环境,正是一种优美的农耕时代的农村环境。桃花源外部,是一个自然风景区,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里面,则是一片农村庄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汗陌交通,鸡犬相闻。原野平整宽阔,房屋整整齐齐,四周是肥沃的土地,清澈的池塘,以及人们所培植的大量桑树、片片竹林,道路纵横交错,家禽家畜鸣声不断,这一切,构成了桃花源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富庶的经济物质基础。作为理想世界,衬以环境描写,具有渲染气氛的强烈效果。陶渊明的环境描写,除了隔绝于世的虚幻性以外,其余都是实实在在的具体描写,这使虚幻的理想社会获得了强烈的现实感。

【参考文献】

[1]钟优民.陶渊明论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2]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万福明.文质兼美情境俱佳――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4).

我的世外桃源篇6

一、并非“避秦时乱”者的后人

有人认为,桃花源是“避秦时乱”的人们开辟的,“桃源人”(渔人进入桃花源所遇之人)是“避秦时乱”者的后代,理由是:

(一)《桃花源记》中,渔人偶然进入桃花源,应邀到“桃源人”家中做客,听到他们讲述自己的来历:“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二)在《桃花源诗》里,作者也写道:“赢氏(秦王朝)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由此看来,“桃源人”的来历似乎已经很清楚了,不该再有什么疑义;但是如果据此认定“桃源人”就是“避秦时乱”者的后人,未免有些轻率。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其实只要稍作分析,便不难发现《桃花源诗并序》中颇多耐人寻味之处。略举一二如下:

其一,“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一群与世隔绝长达五六百年之久的“山里人”(桃源人),他们的话(方言),渔人能听得懂吗?如此漫长的岁月,汉语的发展变化自不必多说,即使是同一历史时期两个不同方言区的人初次相逢,彼此都能听懂对方的话吗?能够进行深入交流吗?

其二,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看到了什么呢?“……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外人”怎么理解?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p170课下注释:⑨{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对渔人来说,这“外人”自然是指东晋太元年间的世人。这就更令人感到奇怪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源人”怎么会和东晋人穿着一样的衣服、从事着同样的“种作”呢?况且,《桃花源诗》中不是说过桃源人“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吗?如果“桃源人”的礼法真的沿袭古制,衣服也依旧保持先前的样式,那么渔人目睹桃源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又该做何解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这些问题都在表明:桃花源并不是“避秦时乱”的人们开辟的,“桃源人”也绝不是他们的后代。至于说”桃源人”与世隔绝五六百年,更是无稽之谈。那么“桃源人”究竟是一群什么人呢?他们又为何来到这里?

二、云开雾散,水落石出

纵观渔人的行踪及其见闻,可以得知:

(一)“桃源人”与渔人及太守有着共同的语言

何以知之?且看文中描述:(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可见渔人与“桃源人”使用的应该是同一种语言。那么,渔人见到太守又如何呢?“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可见无论是桃源人、渔人,还是太守,他们都在用同样的语言进行交流。否则,渔人与“桃源人”说话使用一种语言,见到太守又该使用另一种语言了。然而文中描绘的情况并非如此!

(二)桃源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也就说,在这块安宁、幸福的乐土上,“桃源人”每日的劳作、他们的衣着服饰都与当时外面的东晋世人完全相同。(这是渔人亲眼所见的)。

相同的语言,相同的衣着,相同的“往来种作”,如此种种,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吗?不,这是作者的着意安排,其用心的良苦也体现在这里!作者正是要通过隐晦曲折之笔,含蓄委婉地暗示读者:生活在桃花源中的,并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东晋王朝统治下的一群贫苦不堪、流离失所的难民。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诚如斯言:避乱。当然,他们不是“避秦时乱”,而是避“晋时”乱!这样,所有的疑难便可迎刃而解了:一群饱受战乱和徭役之苦的东晋百姓,为了避难,为了生活,不惜背井离乡,逃进这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在这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的环境中,他们互相帮助,辛苦劳作,过着平等欢乐、和平宁静的生活。因为与外界相隔时间并不久远,所以渔人才会看到桃源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渔人和“桃源人”才会有共同的语言进行顺利交流。

袁行霈教授在谈到《桃花源记》的故事时也指出:“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2]陈寅恪先生《桃花源记旁证》则指出:“至其所避之秦……与始皇、胡亥之嬴秦绝无关涉。”[3]又是一个例证。

关于百姓逃亡一事,《晋书》《宋书》都有明确记载。据《晋书·刘毅传》载:东晋末年,战乱频仍,江州一带,民不聊生,“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自非财殚力竭,无以至此。”[4]到刘裕篡权,晋宋易代之际,人民逃亡的情形更为严重。据《宋书·荆州蛮传》记载:“宋民赋徭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因“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所在多深险,居武陵者……所居皆深山重阻,人迹罕至焉。”[5]这些史实便成为陶渊明虚构桃源仙境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也是解开“桃源人”之谜的一把钥匙。

那么,“桃源人”为什么没有向渔人说明他们的真实身份呢?他们这样做,自有其道理:一是为了保护桃花源这块“乐土”不受外面乱世的袭扰与破坏;二是为了表明他们与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势不两立的决绝态度。他们起初的逃亡也许只是为了生存,但在桃花源过了一段“儿孙生长与世隔,只有父子无君臣”的生活之后,他们开始追求人人平等、人人劳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所以,尽管他们曾是东晋王朝的百姓,但是现在他们却引以为耻,更不屑与世风浇薄的“外人”为伍。

至于作者在《桃花源诗》中也称桃花源是“避秦时乱”的人们开辟的,自然是有一定用意的:

1.与《桃花源记》中“桃源人”自述其来历在内容上保持一致,使“诗”与“记”互相补充说明,做到前后照应。

2.讽今不宜,聊以托古。这样既揭露了晋宋易代之际社会的黑暗现实,抒发了作者美好的政治理想,又避免了可能因此招致的文字冤狱。“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些也许正是作者的“欲辨之言”吧。

真假虚实,扑朔迷离,使桃花源变得更加神奇莫测,“桃源人”因此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许,越是神秘的东西,越具有吸引力,越能激起人们对它的热切向往。“桃源之说诚荒唐”,“惹得诗人说到今”就是最好的证明。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彭黎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散文赋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4][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我的世外桃源篇7

在金健米業20xx年中國湖南桃花節

開幕式上的致辭

桃源縣人民政府縣長鄭弟祥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在這桃花盛開,春意盎然的美好時節,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20xx年中國湖南桃花節。在此,我謹代表中共桃源縣委、縣人民政府和桃源人民,向應邀光臨本屆桃花節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和各界朋友,表示熱烈歡迎!向全縣人民致以美好的節日祝願!

桃花源以其秀麗的風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而馳名中外,是人們心馳神往的人間仙境。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運用桃花源這塊旅遊品牌,以花為媒,以節會友,走出了一條旅遊興業、旅遊強縣的成功之路。本屆桃花節我們以展示桃源形象、張揚旅遊品牌、擴大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發展為宗旨,將通過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向世人展示一個開放文明、美麗富饒的新桃源。

桃源的發展靠開放,開放的平臺在旅遊。我們將倍加珍惜桃花源這塊品牌,乘桃花源成功晉陞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東風,大力發展旅遊產業,以此廣交天下朋友,擴大對外交流,加速建設全面小康。我們熱切期待各級領導、各界朋友對此給予更大的關注和支持,讓“世外桃源”不斷走出湖南、走向世界。

最後,我衷心祝願大家在桃源度過一段美好時光。

謝謝大家!

在金健米業20xx年中國湖南桃花節

開幕式上的講話

湖南省旅遊局副局長熊健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歡慶一年一度的桃花佳節,這是桃源政治經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湖南旅遊發展史上的一大盛事。在此,我謹代表湖南省旅遊局向本屆桃花節的勝利開幕表示熱烈祝賀,向常德特別是桃源人民致以節日問候!向桃花源成功晉陞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表示熱烈的祝賀。

湖南是一個旅遊大省,充分挖掘好旅遊資源,發揮好旅遊優勢,對推動全省經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桃花源是湖南乃至全國旅遊市場上的一大亮點,近此年來,桃源充分利用這塊旅遊品牌,大興旅遊產業,加快開放引進,成功地促進了縣域經濟的長足發展。

桃花節已經連續舉辦了十三屆,影響一屆比一屆大,效果一年比一年好,這充分體現了桃源縣堅持旅遊興縣的堅強決心,體現了桃源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我們堅信,只要桃源堅定不移地實施好旅遊興縣,開放興縣戰略,桃源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旅遊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黃金”產業,我希望桃源人民搶抓一切有利機遇,進一步開發好以桃花源為龍頭的旅遊資源,做大旅遊產業,發展旅遊經濟,為湖南旅遊事業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最後,祝本屆桃花節圓滿成功!

謝謝!

金健米業20xx年中國湖南桃花節開幕式主持詞

中共桃源縣委書記魏立剛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在這春風送暖、百花爭艷的美好時節,適逢桃花源晉陞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際,金健米業20xx年中國湖南桃花節隆重開幕了。我謹代表本屆桃花節組委會對蒞臨桃花節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向桃源人民致以節日的問候!向桃花源成功晉陞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表示熱烈的祝賀!

金健米業20xx年中國湖南桃花節開幕式現在開始。

一、儀式開始。

二、鳴炮,奏《春暖桃花源》。

三、請桃源縣政府縣長鄭弟祥致歡迎詞。

四、請湖南省人大副主任龐道沐宣讀桃花源晉陞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文件。

五、請20xx年中國湖南桃花節總冠名企業領導湖南金健米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宋模致賀詞。

六,請中共常德市委副書記劉本主講話。

七、請湖南省旅遊局副局長熊健講話。

八、請湖南省建設廳副廳長肖常錫講話。

我的世外桃源篇8

现在的人都生活在一个科技高速发达的时代,人们对社会的依赖已远超过人们自身所想,真要会到自然之中又有几人能生活下去呢?世外桃源——真是人们所追求吗?还是只是一种幻想,一个难得的梦?

瞧那原始社会,人们难道不是生活在一个原生态的大自然之中吗?可有谁觉得它好呢?我想应该没吧,去个亲戚家,稍远一点就够你走个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哪有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来得方便。你真会希望到那种只有花香鸟语青山绿水,其余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在你想去远游的时候,没有交通工具;想看娱乐,体育节目的时候,没有电视电脑;想吃蛋糕冰淇淋的时候,没有相应的电器可供你使用……这种日子,你过得去吗

过惯那紧张繁忙的生活,一时间变得十分闲逸。没有安排得满满的课程,没有人整天唠叨着要你作功课,从此以后,像海子的诗写的一般“喂马,劈柴”,不,他还有个“环游世界”,而你只在一个小小的“世外桃源”,没有外来人物的来访,仅仅只是原有的那几个所谓“村民”,时间一久难免觉得无聊,我们现在所说的“枯燥乏味的生活”莫过于此了,没有竞争,也就没有前进的动力,社会会停滞不前,那无异于清朝后期的闭关锁国,终究会别世界所淘汰。世外桃源,不过不顾后果的追求,说直一点,便是异想天开,有点可笑。

在许多人心目中,世外桃源是个理想的居住场所。我干接触《世外桃源》,也曾一度痴迷于它,可对着社会接触越深,你愈发现童年的确是那般纯真无暇,想问题总是那般单纯,不顾一切。

放弃吧,世外桃源只能是一个美丽的梦,它并不真实存在,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你会过得比世外桃源的人好上几千倍。生活因你的热爱而变得更美!

我的世外桃源篇9

间美好生活―世外桃源。

笔者从读初中时就接触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且熟读成诵,从参加工作至今,从教数年,经历了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的多次删减,无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都保留了《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由此可见该文不但文辞优美,而且成为久读不衰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文。桃源里的人没有虚伪的人情世故,而是热情好客、生活味、人情味都很浓厚。无论从时空还是政治上都具有深远意义。

堪称“田园诗人”的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由于当时政治黑暗,使他愤世嫉俗,于是躬耕自居。在他躬耕自居日子,也给他创造同农民广泛接触的机会,这就使他爱上了田园生活。他对山水田园的热爱、对山水田园诗的钟情,以及他特有的不愿同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便跃然“田园诗”上了。

《桃花源记》表现了一个诗人明朗清新、朴实自然的文笔。笔墨不多,着实让人百读不厌。文章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美好生活图画――世外桃源。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制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使神秘的桃花源在人物的恍惚中出现,同时也为下文“不复得路”作了铺垫。你看,“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句子无不是为“世外桃源”的出现渲染气氛――“夹岸数百步”,极言桃林之长;“中无杂树”,说明尽是清一色的桃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则是形容环境之幽雅、风景之美妙。这一切无不在引诱和迷惑着渔人的好奇之心,使之更加迷惘。不然,渔人何以“便得一山”?随后又何以找到那个世外桃源呢?如此安排,绝非偶然,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历史是不可以改写的,只能创造历史.历史的发展也有“初及狭,才通人,最后是豁然开朗”的新局面.不仅如此,这些前奏曲还增添了故事的神秘感,预示着必定会有“绝境”出现。我们不能不说这个铺垫是颇具匠心的。作者在描写桃花源时,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表现其自然环境的美好,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其社会生活的平静美好,以“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表现人们安居乐业。作者运用朴实自然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淳美的农村山水画。这不仅是在展示美景,更重要的是作者旨在以此来批判当时社会的黑暗,反映劳动人民厌恶战乱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愿望。作者并没有满足于对桃花源环境的刻画,而是进一步以“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来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以及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的关系。同时也表现出桃花源人的人情味、生活味及其浓厚的一面,又借村中人之口谴责了“秦时乱”,斥责了当时的战争残酷与混乱。

文章结尾再次为“世外桃源”抹上神秘色彩。如海市蜃楼,虚无缥缈,时隐时现,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求的感觉。陶渊明虽则成名于“田园诗”。但其《桃花源记》足可以代表其田园诗的风格,亦足可体现出他否定黑暗现实社会,探求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桃花源记》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对以后的田园、山水诗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也从陶渊明茫茫田园诗海中撷取一朵小小诗苑,也可从《桃花源记》中窥视出陶渊明诗作的艺术风格。还可以从《桃花源记》中看到历史发展的必然.

如果说《桃花源记》在艺术方面有很高价值的话,那么它在政治上产生的影响更能显示其历史价值。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而陶渊明笔下的“仙境”表明了“空想社会主义”在中国古代早已存在。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对于陶渊明的进步,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批评作者说,他把理想的实现寄托于老子的所谓“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那是脱离现实的“绝境”。并说这种思想是复古倒退,逃避现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历史地、辩证地去看待。作者处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决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他所描绘的乐园,是一个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社会矛盾的平等社会。它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政治理想,鞭挞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在那等级森严、情伪万端的社会里,作者以隐居不仕的形式参加政治斗争,以要求“复古”的口号来歌颂劳动、歌颂淳朴和善良。应当说,这是为历史的进步摇旗呐喊,并非“逃避现实”!

在《桃花源记》中,作者不仅无情地鞭挞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更重要的是目空今古,大胆否定了君权。桃源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是生活得挺好吗?《桃花源记》所表现的政治思想,便是作品的历史价值。

虽然我们认为作者的思想是进步的,但作者所处的时代毕竟太久远,由于历史所限,作品也表现了一定的局限性。作者虽发现并提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而只能描绘出如此的“绝境”来作为寄托;同时作品没有也不可能找到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也找不到一条实现理想的正确道路,“不复得路”就表现了作者思想的含糊。这也算是作者思想消极的表现吧。

我的世外桃源篇10

首先,不合情理。正如《桃花源诗》所云:“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从桃花源人的先世为“避秦时乱”而“来此绝境”,到渔人闯入时的“晋太元中”,时达五百余年。此时,桃花源外的社会在生产、生活诸方面皆已发生了重大变迁,包括“种作”“衣着”等,均无例外。而文中却云“悉如外人”,岂不怪哉?

其次,不合诗意。《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文,是为该诗作诠释和补充的,在说法上理应与其保持一致,可是该句却与诗的有关内容相左。《桃花源诗》云:“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明确指出桃花源人在祭祀、衣着等方面保持着古制,意即与外界迥异。而此文却云“悉如外人”,岂不抵牾?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吕氏春秋》)作者为何采用这种“逆情悖理”之说?用意究竟何在?进一步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正是作者在构思上的用心良苦之处,可谓大有深意存焉。具体言之,其用意和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暗示主人公的来历。在本文中,桃花源人是故事的主人公,渔人仅是旁观者和见证者。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乐园里的桃花源人是一群什么人?他们从何而来,又为何而来?渔人在与其接触交流之前,毫不知晓,一头雾水,文章开头也并未作任何交代,读者未读下文时也会纳闷。但作者通过这句话分明在暗示读者:桃花源内外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具有难以割断的历史渊源。源内人不是什么原始部落或蛮荒异族,不是什么天外来客或海外奇人,而是与源外人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的群体,甚至可能就是源外人的一部分。聪明的读者可能也会由此有所领悟。同时,这句话又与下文桃花源人对自己身世和来历的自述形成了前后照应,并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作铺垫,作伏笔,使源内人的自述更为“可信”;后者又为前者作诠释,作解答,说明源内人何以如此(即“悉如外人”),从而为读者消弭了疑问,揭开了谜底。那么,强调桃花源人来自外界有何意义呢?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即:作者欲以此表明,是外界频繁的战乱、严酷的剥削和压迫让广大百姓走投无路、流离失所,甚至家破人亡,将他们“逼上桃源”,逼上“绝境”。正如汉末曹操《蒿里行》所云“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晚唐杜荀鹤《山中寡妇》所云“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陶氏也认识到,战乱和苛政皆猛于虎,只有逃至与世隔绝之处,才能躲避人世间的灾难。

其二,暗寓与外界的对比。既然“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就说明桃花源人与外人是相同的,两者是同一种人。然而,他们的境遇却是天壤之别,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外界存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吗?存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吗?应该说,少有。与之相反,频频出现的却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战乱惨象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悬殊。而且,两者境遇之悬殊既非“种作”“衣着”方面的差异所致,那就一定是另有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原来,桃花源里无战乱,无压迫,无剥削,人人劳动,个个平等。正如《桃花源诗》所云:“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换言之,是社会制度的差异,使两者的境遇迥然不同。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桃源行》中亦云:“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道出了桃花源里没有君主统治和阶级差别的实质。与此相应,此说也暗寓着作者的幸福观:和平自由的劳动生活,即为理想的幸福生活。比如“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并非要像剥削阶级那样整日不事稼穑、寻欢作乐,那是一种空虚无聊、寄生虫似的生活;更遑论要像神仙一样超脱尘世、不食人间烟火,那也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幻想。正如作者曾经发出的宣言:“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这也委婉地表达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朴素愿望。

其三,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基于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作者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构思是独具匠心的:既要暗示故事是虚幻的,又要表明故事是真实的,最终欲达到亦幻亦真、亦虚亦实的艺术效果。所以,其情节是按照真幻融合、虚实相间的思路来设计的。在文中,桃花源起初让人感觉是“洞天福地”,神秘无比,但随后出现的却是一幅活生生的、平凡普通的人间生活的景象,并无什么神秘性可言。尤其是这句“悉如外人”的叙述,十分突出地表明,他们并非什么殊异之人,而是一群与外人相同的普通人,两者毫无二致。如此就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甚至给人一种亲切感,从而营造了亦幻亦真、亦虚亦实的氛围,也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所以,在文中,读者可以看到,虽然源内人“见渔人,乃大惊”,而渔人见源内人却并未“大惊”,甚至欣然接受邀请,前往各家做客。魅力所及,使后世很多士大夫对这个亦幻亦真的桃花源饶有兴致,心向往之,甚至深信不疑,积极探访,并留下了诗词之作,寄托景仰之情,抒发难寻之憾。对于陶渊明虚构的这个世外桃源,亦曾在《登庐山》一诗中遥问道:“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对陶氏的理想寄寓了深切的认同,并含蓄地表达了建设新社会“桃花源”的决心。陶渊明如此渲染故事的真实性,可谓苦心孤诣,寄托了对桃花源这种理想社会的热切向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悉如外人”之说虽然“逆情悖理”,却体现了作者的诸多写作用意,并具有诸多表达效果。或问: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作为诗序的记可以如此叙写,而诗本身却未如此表述呢?两者的说法为何如此大相径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