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运动会秩序册十篇运动会秩序册十篇

运动会秩序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6:24

运动会秩序册篇1

地点:待定

时间:2021年1月

一、组委会名单(内部领导)

组委会主任:

组委会副主任:

下设竞赛活动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_______担任,副主任由_________但任。成员由以下人员组成:

二、工作组名单

组委会下设综合协调组、宣传报道组、竞赛调度组、后勤保障组和竞赛仲裁组

(一)综合协调组(内部)

组长:

成员:

(二)宣传报道组(内部)

组长:

成员:

(三)竞赛调度组(内部)

组长:

成员:

(四)后勤保障组(内部)

组长:

成员:

(五)竞赛仲裁组

裁判长:

仲裁委员会:内部x人+外聘x人员

裁判:x外聘人员

检录处:外聘人员

记分处:1名外聘人员

三、运动会流程

(一)运动员签到

8:30-8:50:指定地点签到

8:50-9:00:运动员集合,各代表队成纵队集合

(二)开幕式

9:00-9:20开幕式

第一项:各代表队以分列式入场,分列式中主持人向大会全体人员介绍各代表队的情况。各代表队入场后面向主席台,x支代表队成x支纵队(入场式前播放人民公安向前进,入场式播放运动员进行曲)

第二项:奏国歌,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第三项:组委会领导为运动会开幕式致辞

第四项:组委会领导宣布运动会开幕

(三)竞赛安排

9:20-9:30暖场活动

9:30-9:50十拿九稳

9:50-10:10齐心协力

10:10-10:30旱地龙舟

10:30-10:50蜈蚣竞走

10:50-11:10滚滚向前

11:10-11:30愤怒的小鸟

11:30-11:50拔河比赛

11:50-12:10闭幕式

(1)裁判长公布各个队伍成绩,竞赛办公室主任公布获得三等奖,二等奖,与一等奖的团队。

(2)组委会领导分别为获得前三名的队伍进行颁奖,以第三名、第二名、第一名顺序。

(3)组委会领导总结致辞。

(4)组委会领导宣布闭幕,各代表队有序退场。

(具体时间会依现场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四、比赛守则

(一)裁判员守则

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体育事业,热爱裁判工作。

2.努力钻研业务,精通规则和裁判法,从实践出发,努力完成裁判工作。

3.严格履行裁判员的职责,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

4.作风正派,不徇私情,坚持原则,敢于同不良倾向作斗争。

5.裁判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团结一致。

6.发扬民主,爱护运动员,不准打骂和侮辱人格。

7.服从领导遵守纪律,执行任务时精神饱满,服装整洁,仪表大方。

(二)运动员守则

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体育事业。

2.积极参加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3.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胜不骄,败不馁,尊重裁判,尊重对方,尊重观众。

4.团结友爱,关心集体,严于律己,反对自由主义。

5.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道德,守秩序,守纪律。

6.衣着整洁大方,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

7.虚心学习,互相交流,增进友谊,全面发展。

五、运动会项目介绍及参赛规则

(一)十拿九稳

【参赛队员】每队8人,4男4女

【比赛器材】充气球拍、瑜伽球

【比赛方法】比赛前,4名男队员站在起点处。裁判发令后开始计时,起点处队员拿起球拍并托球跑向接力点与另外四名女队员接力然后跑向终点。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

【比赛规则】运球过程中,球不允许掉下来,掉下来要原地暂停调整,发现一次违反规则加时3秒。

(二)齐心协力

【参赛人数】每队7人参加,4男3女

【活动器材】大脚板道具

【活动介绍】所有人站在大脚板上,听到裁判哨声后,开始往终点前行。

【比赛规则】中途所有人不能离开板子,违反规则加时3秒,用时最短的队伍获得胜利。

(三)旱地龙舟

【参赛人数】每队12人

【比赛器材】充气龙舟

【比赛方法】比赛前,6名参赛队员在起点骑在龙舟上,裁判发令后,同时双脚撑地,齐心协力到达30米外接力点进行接力与另外6名队员接力,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

【比赛规则】中途龙舟不能在地面拖行,所有人必须骑在龙舟上,不能掉队,龙舟必须全部过线方可停表,发现违规,每次加时3秒。

(四)蜈蚣竞走

【参赛人数】每队5人参加

【比赛器材】充气软瑜伽球

【比赛方法】比赛前,参赛队员立于起跑线后,所有人中间用身体夹一个瑜伽球,手顶一个瑜伽球,待裁判发令后向前行走,行走中间所有队员要夹紧瑜伽球,不能掉。

【比赛规则】统一的起点出发,中途参赛队员的不能把球掉地上,不能手肘夹球,如掉地上要原地调整好再前进,如违反规则,每发现一次加时3秒,有效的赛道内,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

(五)滚滚向前

【参赛人数】每队8人,6男2女

【比赛器材】充气床,及充气圆柱

【比赛方法】开始时,所有队员从起点出发,借助充气圆柱为前行车轮,挑选两名队员坐于充气床上,其余队员辅助前行,最快到达终点的队伍获胜。

【比赛规则】项目开始时,所有队员不允许掉地上,且充气床不允许触及地面,如违反上诉规则一次加时3秒。

(六)愤怒的小鸟

【参赛人数】每队4名队员

【比赛器材】大弹弓,炮弹,架子,桶

【比赛方法】参赛队员站在弹弓架前,射手3人,每人3发炮弹,将炮弹装上往后拉,安排1人拿着小桶在弹弓前接球。

【比赛规则】炮弹发出去必须接到才视为有效,其他未参赛队员不允许对场内进行干扰,全队队员接球总数记入总成绩。

(七)拔河

【参赛人数】每队12人。

【比赛器材】拔河绳。

【比赛介绍】所有队伍进行抽签,选出第一轮pK淘汰,获胜队伍进行小组pK,进行晋级赛,依次选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六、参赛队组成

竞赛共组成_____支代表队,具体如下:

(一)_____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领队:________联络员:________(电话号码)

(二)_____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领队:________联络员:________(电话号码)

(三)_____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领队:________联络员:________(电话号码)

(四)_____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领队:________联络员:________(电话号码)

(五)_____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领队:________联络员:________(电话号码)

(六)_____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领队:________联络员:________(电话号码)

(七)_____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领队:________联络员:________(电话号码)

(八)_____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领队:________联络员:________(电话号码)

七、记分原则

(一)入场式精神风尚打分,从以下五方面打分,各项20分。1.队伍整齐,秩序良好,人数符合全员参与要求;2.服装整齐,统一美观,有创意,能够体现团队特色;3.精神饱满,动作标准,协调统一,经过主席台有创意互动;4.口号声音整齐洪亮,能够体现团队特色;5.整体表现。

(二)速度竞技类:十拿九稳、齐心协力、旱地龙舟、蜈蚣竞走、滚滚向前等五个团队项目根据每个队用时排名,单项取得第一名100分;第二名80分;第三名70分;第四名60分,第五名至第八名50分。

(三)技能竞技类:愤怒的小鸟根据每个队伍项目累计进行排名,单项取得第一名100分;第二名80分;第三名70分;第四名60分,第五名至第八名50分。

(四)拔河比赛:拔河比赛采取淘汰赛,第一名100分,第二名80分;第三名70分;第四名60分;第五至最后一名50分

(五)总分:各项目单项成绩累计分数,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评出比赛名次。若同一奖项区间因成绩相同有多出的队伍,则按照第一个项目十拿九稳的成绩高低作为晋级与淘汰的决定条件。

八、各队参赛项目及人员名单

8支参赛队伍各项目参赛运动员名单

(一)十拿九稳(每队8人,4男4女)

(二)齐心协力(每队7人,4男3女)

(三)旱地龙舟(每队12人)

(四)蜈蚣竞走(每队5人)

(五)愤怒的小鸟(每队4人)

运动会秩序册篇2

一、我国商标秩序的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商标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概括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商标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既与国际规则衔接,又具有中国特色。第二,商标注册和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商标工作基本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第三,商标注册、管理和法律服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形成了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有力地保证了各项商标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第四,全社会的商标意识不断增强,涌现出大量知名、驰名商标,一些国内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第五,我国的商标注册申请量、审查量、注册总量、有效注册量均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商标大国。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商标秩序运转良好、充满活力、成绩斐然。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的商标秩序在一段时间里、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恶意申请、恶意转让、恶意异议、恶意侵权等情况屡禁不止

一段时间里,个别企业、个别人基于牟取非法利益、进行不正当竞争的目的,采取抄袭、模仿等各种手段,恶意抢注他人在先使用的知名、驰名商标,既严重损害了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对商标法的公正性、权威性构成了挑战。也有的人在不具有实际使用意图和能力的情况下,盲目跟随社会热点,将新闻事件中的名词、热播影视剧的名称申请注册商标,甚至用恶搞公众人物姓名、电视台栏目名称的方式申请注册商标。

这些恶意申请注册商标的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在先权利,制造了大量的商标垃圾,并且严重浪费了国家的商标审查行政资源。有的企业或个人采取伪造申请书件等手段,恶意申请转让他人的注册商标,引发了多起纠纷。有人利用商标申请人急于取得注册商标以开拓市场的心理,滥用程序权利,对他人经商标局初步审定的商标恶意提出异议,借机勒索高额“和解费”、“撤诉费”。近年来,虽然工商机关对商标侵权假冒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基本遏制了假冒伪劣商品的恶性蔓延以及成规模的公开制假售假行为,但是,商标侵权假冒现象还普遍存在,依法保护商标专用权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二)商标注册申请、异议及评审案件数量连年剧增,商标审查与评审周期过长

审查人员的数量与之不相适应,造成商标注册申请与确权案件一度积压严重。到2007年底,商标注册申请积压已达180余万件,审查周期超过3年;商标异议和商标评审案件的积压量均已超过5万件,商标异议案件从受理到审结平均长达4至5年,商标评审程序中涉及双方当事人的案件从受理到审结长达6至7年。商标确权周期过长已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瓶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不满,甚至损害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形象。

2008年,国家工商总局将加快商标审查、评审列为重点工作之首,提出“三年解决积压、五年达到国际水平”的“三五目标”,采取增设商标审查、案件审理处室,实行绩效管理,增加辅助人员,签订《目标责任书》等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快商标审查、评审进度。至2010年底,已提前彻底解决商标审查、评审积压问题,取得了“一个根本性转变、两个突破百万、三个世界第一”的重要成果。一是2008年审查商标注册申请75万件,审查量8年来首次超过当年申请量,从根本上开始扭转商标工作的被动局面,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二是继2009年我国商标注册年审查量突破百万大关后,2010年商标注册年申请量也突破了百万大关,达107.2万件,是中国商标史的重要里程碑。三是截至2010年底,我国商标注册累计申请829.5万件,累计注册商标562.8万件,有效注册商标460.4万件,均居世界第一。近三年共审查商标注册申请363万件,审查周期已由加快审查前的36个月以上缩短至1年之内;共裁定商标异议案件6.6万件,审结评审案件10万件,评审周期缩短至12至18个月。

自2010年11月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以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商标局、商评委)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审理涉及恶意注册商标的案件,特别是加大对恶意抢注涉外商标、驰名商标的审查工作力度。商标局、商评委针对恶意注册商标并进行转让的申请人主体多为自然人的情况,在商标异议、异议复审以及争议程序中集中处理了一批自然人恶意抢注涉外知名商标案件,保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在先权利。例如,自然人叶某2005年以来向商标局申请注册522件商标,至今有233件商标被他人提出异议,其中包括爱马仕、登喜路、普拉达等大量高知名度涉外商标。申请人明显出于非诚实使用意图,抢注他人商标,“傍名牌”恶意明显,严重扰乱了商标注册秩序和市场竞争秩序。目前,商标局已依法对上述案件裁定异议成立,对已进入异议裁定程序的235件商标均不予注册,其余63起异议案件加快审理,近期内将依法作出异议裁定。商评委针对自然人黄某申请注册的指环王zhihuanwang及图商标、自然人王某申请注册的Ford商标以及宝姿实业(深圳)有限公司申请注册的法兰宝姿商标等抢注涉外知名商标的异议复审案件、争议案件,分别作出驳回裁定和撤销裁定。

国家工商总局采取的上述有力措施,迅速扭转了商标工作的被动局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国内外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二、和谐商标秩序的基本特征

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的商标秩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缩影,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商标秩序,应当同样具有上述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商标秩序的前提和保障

民主法治,就是在各项商标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如果没有民主,和谐商标秩序的构建就会失去人民群众支持的根基,成为无源之水、元本之木;如果没有法治,和谐商标秩序的构建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陷入混乱无序的局面。

(二)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商标秩序的宗旨和灵魂

在商标工作中体现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使经营者之间、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基于商标而产生

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市场主体的正当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个别不法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得到有力制止。制订、修改、执行商标法律法规,应当以实现公平正义为根本出发点。例如,在考虑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同时,也应当考虑防止给外国申请人超国民待遇;在处理商标纠纷时,不仅要追求个案的公平,更要有大局观,要全面、系统、历史地看问题;在解释和适用法律条文时,不仅要从学理出发,更要从实践出发,着眼于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裁决结果不仅要能自圆其说,而且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三)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商标秩序的道德基础与内在动力

要构建和谐的商标秩序,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的规范是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恶意申请、恶意转让、恶意异议、恶意侵权等现象之所以屡有发生,在某些时候还颇为猖獗,根源就在于诚信的缺失。政府部门要引导企业遵守诚实信用的基本道德准则,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申请注册和使用商标都注意避让他人的在先权利,防止误导消费者,自觉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商标制度的运行成本,减少商标纠纷,节约有限的国家行政与司法资源,促进商标事业和谐有序的发展。

(四)充满活力是构建和谐商标秩序的直接目的与客观要求

商标法律制度建立与运行的宗旨在于通过保护商标权,促进创新活动,促进公平竞争,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样,我们构建和谐商标秩序的目的也在于此。只有建设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和谐商标秩序,而不是波澜不兴的一潭死水,才能使市场主体的各种积极性与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五)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商标秩序的基础工作与关键环节

所谓安定有序,就是商标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广大经营者与消费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平稳祥和、安定团结,商标的注册、使用、管理与保护等各方面工作扎实推进、有序运行。商标执法部门应当力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注意保持执法标准的一致性,使市场主体对商标法律制度的实施充满信心,对商标权的取得、行使与维护能够产生合理的预期,也使一些不法分子打消钻法律空子、搞程序投机、打球的企图。从而切实维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利,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样也是构建和谐商标秩序的终极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举世瞩目,但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也是不容忽视的弊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强调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规划了未来五年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而大力开发和利用商标资源,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构建和谐的商标秩序,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有力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如何构建和谐的商标秩序

五年来,国家工商总局党组顺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监管服务的新任务、党和人民的新要求,适时提出了努力做到“四个统一”,大力加强“四化建设”,积极推进“四个转变”,牢牢把握“四个只有”,全面实现“四高目标”等重要论断,是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在完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指导工商行政管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商标注册与管理工作中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商标秩序。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局党组提出的“五个四”、“五个更加”等工商行政管理新理念,以法制、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为核心,以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为保障。

(一)进一步完善商标法律法规,为构建和谐商标秩序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当前,我国《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工作正在进行。笔者认为,此次修法的重点就在于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给商标法律制度带来的突出问题,简化确权程序,提高审查效率,方便商标申请人,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服务;强化诚实信用原则在商标注册、使用与保护中的指导作用,建立公平合理、张弛有度、严密有力的法律规范体系,切实加强对恶意申请商标、恶意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完善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协调解决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及其他权利之间的冲突,促进商标战略的实施,使我国的商标法律制度能够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新形势。

(二)完善、创新商标注册管理体制机制,为构建和谐商标秩序提供制度保障

“三年解决商标审查评审积压”的目标虽然已经提前圆满完成,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缩短并保持合理的商标审查和评审周期,保证并不断提高商标审查和评审质量,是商标局、商评委面临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从根本上说,形成商标审查评审积压的直接原因在于商标工作人员的数量未能适应商标申请量大幅攀升的局面。商标局和商评委一直面临着编制不足、人员短缺的问题。目前商标局285人的编制,主要是基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审查任务测算的。当时的年商标注册申请量仅为十几万件。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商标注册申请量猛增,基本上每年都要增加10万件左右,2010年的商标注册申请量更是突破了百万大关,达到107.2万件。但人员编制。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严重制约了商标审查能力的提高。虽然我国商标审查员高效率、超负荷地工作,人均年审查量达到3000多件(现在又有大幅增加),是美国、欧盟同行的3倍、日本的2倍,但在审查人员的数量未及时增加的情况下,仍难以适应连年攀升的商标申请量。如何不断提升商标注册、管理与保护能力,全面提高公众服务水平,促使解决商标审查评审积压工作由突击性、专项性整治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进一步完善商标确权机制,建立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商标审查和评审长效工作机制,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运动会秩序册篇3

当前,利用自己的形象从事商业广告活动,为企业做广告、做企业形象代言人的“形象大使”已形成一类庞大的群体。笔者认为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孕育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市场经济中运行,提出了应把其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范畴的观点。通过对“形象大使”在广告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分析,证明了“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活动中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从经济社会发展、依法治国、经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商管理部门管理和广告受众、形象大使及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等角度,论述了把“形象大使”纳入注册登记范畴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工商管理注册登记形象大使管理

注册登记管理是国家规范和管理市场主体设立、变更、终止,确认其市场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的行为,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的基础和保障。当前,影视名星、歌坛名星、相声名星、小品名星、体育名星及其他一些中外名人等,在市场经济中将自己的“形象”作为资本,做企业的代言人,为企业做形象宣传,为企业生产、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进行商业广告宣传等等,获取经济利益。笔者认为,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孕育出的新型经济形态,应把其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的范畴,规范其行为,为其营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在监督管理中健康发展。

一、“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活动中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

透视“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可以清楚看出,是“形象大使”将自己的形象或以往积累起来的,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印象,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形象”,卖出去获取投入特殊资本的利润。这是一种抽象、独立、特殊的商品交易行为,是一种新的、独立的经济形态在市场中运行。

(一)“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活动是把“形象”作为商品的经营活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形象大使”本人与一般人一样,都是人,没有什么本质或根本的区别,只有他们的“形象”与其他人不一样,在商业广告活动中人与人的“形象”不同,产生了不同广告效应,不同的广告效应产生了经济效益。“形象”是产生经济利益的基础和根本条件,“形象大使”只有把自已的特殊商品—“形象”推销出去,才能获得经济利益。

(二)“形象大使”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设计者、制作者)、广告者,在广告活动中的关系是经济合作关系,法律地位平等。“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活动中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平等互利的契约结成的经济合作关系,法律地位平等。“形象大使”在广告活动中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的地位是平等的经济合伙人,不是雇用的工人。他们在商业广告活动中从事的不是一般劳动,投入简单、极少,获得的经济利益丰厚。“形象大使”在网上公布的的合作报价,一则广告一年都要以数十万或以百万、千万为单位予以计算?。

(三)“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活动中起的是广告作用。“形象大使”的“形象”是商业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自己的“形象”附加在广告主生产、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上,使生产、销售的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相对提高,产生的是潜在经济效益,只有将商品或服务销售出去,“形象大使—广告”才能使广告主得到经济利益。从“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中所起的作用上看,与其它商业广告的属性一样是“广而告知”,不能独立为广告主创造出经济利益。

(四)“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活动中是独立的交易行为。从“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中获得的经济利益看,“形象大使”获得的经济利益依赖于商业广告,而不从属于商业广告给广告主带来的经济利益。因为,广告主在利用“形象大使—广告”获得经济利益之前,“形象大使”已从商业广告活动中获得了自己契约中约定应得的经济利益,即广告制作完毕就得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经济利益。“形象大使—广告”未起实质性作用之前,“形象大使”的契约已履行完毕,从商业广告中脱离出来,交易活动结束。“形象大使—广告”无论将来能否给广告主创造出经济利益,无论为广告主创造的经济效益多、还是少,“形象大使”都要获得经济利益,而且数额都是一样的、约定的利益。

特别是,我国《食品安全法》第55条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表明国家已认定“形象大使”在广告经营活动中是个独立的经济个体。

二、把“形象大使”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的范畴是客观要求

当前,“形象大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在经济生活中空前活跃,并且呈现快速发趋势。为使“形象大使”健康发展,更好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用,客观上要求国家把其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范畴。

第一,把“形象大使”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的范畴,是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没有必要的法律规范就没有秩序可言。面对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新形势,客观上要求用健全的法律依据,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形象大使”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规范有序的经济秩序客观要求把其注册登记管理范畴,确认市场主体的的法律地位,规范其经营行为。

第二,把“形象大使”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的范畴,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没有法制就没秩序可言,也就不可避免地有挑战法律行为出现。依法治国理念是逐步使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人们的各个方面行为用法律加以规范。依法治国的理念要求将“形象大使”纳入注册登记管理的范畴,让其受到法律的约束,使其经济活动中符合社会主义法制要求,使在市场经济中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违法违章行为、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第三,把“形象大使”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的范畴,是推进经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我们已步入信息时代,消费者和用户购买商品往往是靠广告、认品牌,是所谓印象交易。当前,有些“形象大使”唯利是图,在商业广告活动中明知自己的广告行为会发生危害后果,而放任后果的发生。对明知设计广告内容违法,生产、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质量一般,甚至质量低劣,信誉极差的情况下,为自己获取经济利益,背离伦理道德,丧失良知和人格和尊严,“纵”、“横”为信誉极差的企业,为劣质商品、劣质服务叫“好”。甚至编造谎言,贬低与广告主同行业的经营者及商品,诋毁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的良好信誉。使用绝性语言,采用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侵害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形象大使”在商业广告活动中是否能一以贯之,坚持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要看其遵守法律、法规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用其信用记录来衡量,如果其没合法的市场主体资格,工商部门就无法为其建立经济户口、建立信用档案,客观上要求把“形象大使”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的范畴,促进社会经济信用体系日趋完善。

第四,把“形象大使”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的范畴,是广告受众的要求。广告主是通过“形象大使”的广告,刺激广告受众产生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欲望,得到自己销售商品或服务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形象大使”的广告行为直接影响广告受众的思想意识和生产、生活行为方式。在市场发达的欧美国家,均视名人代言为“证言广告”和“明示担保”,消费者可据此担保索赔。美国更是要求做广告的名人必须是此产品的直接受益者和使用者,一旦查出不实,就要处以重罚②。广告受众需要广告内容真实,有真实可靠的广告信息来正确引导自己生产消费、生活消费、实用消费、理性消费、眼前消费和长远消费。因此,广告受众要求通过把“形象大使”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的范畴,确认其市场主体的合法地位,来明确与其的民事关系、法律关系和责任、权利、义务关系。

第五,把“形象大使”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范畴,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的要求。“形象大使”与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共同完成了广告,共同从广告中获得了各自的经济利益,达到了自己的经济目的。因此,广告主、经营者、广告者要求把“形象大使”纳入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管理的范畴,确立其合法的市场主体地位,当商业广告行为产生的危害后果时,让“形象大使”承担相应由商业广告活动引起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等法律责任。

运动会秩序册篇4

一、组织领导

县局决定成立*县工商局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副局长任组长,行政执法科、注册登记科、检查大队、*消费者投诉台、消委会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专项整治工作由行政执法科负责牵头,各业务科室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对口负责指导、检查、协调工作,相关部门根据任务要求,分工负责,密切协作,共同抓好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各工商所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及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于*月*日前上报县工商局行政执法科。

二、查处重点

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是:房地产企业的虚假出资、抽逃注册资本(金)、合同违法、霸王条款侵权、虚假广告、非法中介等违法违规行为,狠抓一批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社会反响强烈的大案要案。各工商所、检查大队要查办一批房地产违法合同案件和房地产其他违法案件。

三、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自查自纠与督查阶段(*年*月—*年*月)

各工商所要总结整顿治理房地产交易合同不平等格式条款专项执法行动成果,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板报等媒介向社会广泛宣传开展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的意义,公布投诉电话号码。

*、召开企业座谈会。各工商所要组织召开企业座谈会,宣传专项整治工作的意义和目的,要求各类房地产企业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积极主动配合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同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督促企业自查自纠。各工商所要根据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组织力量,全面摸底,督查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和物业管理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发现问题的,要求自行整改;对屡教不改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揭露点评违法违规典型案例。以县工商局为主,对房地产交易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典型案例进行点评和曝光,鼓励消费者举报违法房地产交易行为,形成政府监督、企业自律、社会参与、舆论引导的执法氛围。县局在报刊、媒体上刊登的点评或曝光文章不少于*篇;各工商所的宣传报道工作由县工商局根据具体情况统一安排。

(二)综合整治阶段(*年*月—*年*月)

各工商所集中行政执法力量,综合运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重点查处房地产交易、中介服务中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利用不平等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权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三)总结经验巩固成果阶段(*年*月)

各工商所总结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整理和点评典型案例,于*月*日前书面或oa网报送县局行政执法科。

(四)推进长效机制建设阶段(*年*月—*年*月)

总结房地产交易秩序整治的工作经验,研究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工作,推进房地产交易的制度建设,建立房地产交易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职责分工

(一)行政执法科:一要加强商品房交易合同的管理,规范房地产买卖行为。宣传引导房地产企业和消费者自觉使用《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运用《*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及《关于查处利用合同进行的违法行为的暂行规定》等法规重点查处利用房屋买卖、房产中介合同中的不平等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严厉打击房地产销售、中介服务、物业管理中利用合同进行的违法行为。二要加强房地产展销登记管理,规范房地产中介行为。要加强对房地产展销会的审批管理,规范房地产展销行为;加强对房地产组织和经纪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监督、指导、检查、规范经纪活动;依法查处非法中介行为,不断提高中介机构的执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三要加强房地产广告管理,依法查处违法广告。要把加强房地产广告管理作为集中整治广告市场秩序的重点,查处不具备销售条件的房地产广告;含有虚假、夸大宣传内容或含有升值、投资回报承诺的房地产广告;对住房面积、价格、用途、位置、交付时间、周边环境、配套设施等内容做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房地产广告。

(二)注册登记科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经营主体管理,把好房地产市场准入关。企业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严厉打击虚假出资、抽逃注册资本(金)、无照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从事房地产开发及房地产中介的经营行为。

(三)县局*投诉台和消委会要认真履行维权职能,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各工商所要充分发挥*投诉网络和消费者委员会职能,保证房地产投诉信息渠道的畅通。各工商所应将辖区内每月涉及房地产交易秩序的投诉举报情况报县局行政执法科。

(四)检查大队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有力打击违法房地产交易行为。检查大队要充分发挥行政执法主力军作用,主动与各职能部门配合,认真梳理分析举报投诉线索,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通过案件的查处,教育房地产企业,宣传工商监管职能,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五)各工商所要切实履行对辖区房地产市场监管职能,在开展日常巡查落实段、片长责任制的同时,要善于收集和发现房地产市场违法案件,认真接待受理群众投诉,积极开展查处房地产交易违法案件,及时完成上级机关移交的查处合同违法案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各工商所、各相关业务科室应充分认识开展打击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查处房地产企业的违法行为,努力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房地产市场交易环境,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要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及重要意义的认识,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抓好落实,确保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顺利进行,取得成效。

运动会秩序册篇5

县局决定成立××县工商局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副局长任组长,行政执法科、注册登记科、检查大队、_____消费者投诉台、消委会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专项整治工作由行政执法科负责牵头,各业务科室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对口负责指导、检查、协调工作,相关部门根据任务要求,分工负责,密切协作,共同抓好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各工商所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及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于__月__日前上报县工商局行政执法科。

二、查处重点

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是:房地产企业的虚假出资、抽逃注册资本(金)、合同违法、霸王条款侵权、虚假广告、非法中介等违法违规行为,狠抓一批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社会反响强烈的大案要案。各工商所、检查大队要查办一批房地产违法合同案件和房地产其他违法案件。

三、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自查自纠与督查阶段(____年__月—____年_月)

各工商所要总结整顿治理房地产交易合同不平等格式条款专项执法行动成果,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板报等媒介向社会广泛宣传开展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的意义,公布投诉电话号码。

_、召开企业座谈会。各工商所要组织召开企业座谈会,宣传专项整治工作的意义和目的,要求各类房地产企业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积极主动配合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同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_、督促企业自查自纠。各工商所要根据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组织力量,全面摸底,督查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和物业管理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发现问题的,要求自行整改;对屡教不改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_、揭露点评违法违规典型案例。以县工商局为主,对房地产交易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典型案例进行点评和曝光,鼓励消费者举报违法房地产交易行为,形成政府监督、企业自律、社会参与、舆论引导的执法氛围。县局在报刊、媒体上刊登的点评或曝光文章不少于_篇;各工商所的宣传报道工作由县工商局根据具体情况统一安排。

(二)综合整治阶段(____年_月—____年_月)

各工商所集中行政执法力量,综合运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重点查处房地产交易、中介服务中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利用不平等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权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三)总结经验巩固成果阶段(____年_月)

各工商所总结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整理和点评典型案例,于_月__日前书面或oa网报送县局行政执法科。

(四)推进长效机制建设阶段(____年_月—____年_月)

总结房地产交易秩序整治的工作经验,研究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工作,推进房地产交易的制度建设,建立房地产交易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职责分工

(一)行政执法科:一要加强商品房交易合同的管理,规范房地产买卖行为。宣传引导房地产企业和消费者自觉使用《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运用《××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及《关于查处利用合同进行的违法行为的暂行规定》等法规重点查处利用房屋买卖、房产中介合同中的不平等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严厉打击房地产销售、中介服务、物业管理中利用合同进行的违法行为。二要加强房地产展销登记管理,规范房地产中介行为。要加强对房地产展销会的审批管理,规范房地产展销行为;加强对房地产组织和经纪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监督、指导、检查、规范经纪活动;依法查处非法中介行为,不断提高中介机构的执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三要加强房地产广告管理,依法查处违法广告。要把加强房地产广告管理作为集中整治广告市场秩序的重点,查处不具备销售条件的房地产广告;含有虚假、夸大宣传内容或含有升值、投资回报承诺的房地产广告;对住房面积、价格、用途、位置、交付时间、周边环境、配套设施等内容做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房地产广告。

(二)注册登记科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经营主体管理,把好房地产市场准入关。企业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严厉打击虚假出资、抽逃注册资本(金)、无照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从事房地产开发及房地产中介的经营行为。

(三)县局_____投诉台和消委会要认真履行维权职能,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各工商所要充分发挥_____投诉网络和消费者委员会职能,保证房地产投诉信息渠道的畅通。各工商所应将辖区内每月涉及房地产交易秩序的投诉举报情况报县局行政执法科。

(四)检查大队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有力打击违法房地产交易行为。检查大队要充分发挥行政执法主力军作用,主动与各职能部门配合,认真梳理分析举报投诉线索,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通过案件的查处,教育房地产企业,宣传工商监管职能,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五)各工商所要切实履行对辖区房地产市场监管职能,在开展日常巡查落实段、片长责任制的同时,要善于收集和发现房地产市场违法案件,认真接待受理群众投诉,积极开展查处房地产交易违法案件,及时完成上级机关移交的查处合同违法案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各工商所、各相关业务科室应充分认识开展打击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查处房地产企业的违法行为,努力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房地产市场交易环境,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要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及重要意义的认识,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抓好落实,确保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顺利进行,取得成效。

运动会秩序册篇6

注册会计师事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注册会计师的鉴证服务作用,不仅是财政监督职能的延伸和拓展,而且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显示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作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财政部门,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好注册会计师的职能作用,构建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新体制,是摆在各级财政部门的一项十分重要紧迫的任务。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财政部门高度重视注册会计师事业

(一)党和国家极为重视和关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并寄寓厚望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都十分重视注册会计师事业。总书记作出了要培养30万优秀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指示。朱总理也多次强调,会计事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培养注册会计师是千秋万代的事业,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国家“十五”规划中对加强社会中介机构的建设也作了重要的阐述,提出“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现代服务业要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带动整个服务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国务院在《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中,将中介结构的整顿列为8项整顿内容的第5项,指出:“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实行中介机构市场准入制度。整顿经济鉴证服务市场。严肃查处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资信证明、虚假评估、虚假鉴证等不法行为,对严重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和人员实行禁入制度。”这一切,无不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注册会计师工作的重视,也表明注册会计师制度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会计服务市场的开放与社会需求的变化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入世后,一方面会有利于加快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国际化步伐,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会计市场的竞争又将是极为残酷的。企业必须在国家法律、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运作,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外国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主体为保护自身的利益,也是迫切要求中国的会计市场能够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为他们提供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以便进行科学决策。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上市,资本市场的开放和规范,必然要求有规范的注册会计师服务。

(三)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现实迫切要求我们树立发展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注册会计师行业经历了“两会”联合、行业清理整顿、体制改革、上规模、上水平,在改革、规范、创新中不断前进。据湖北省36家报备制度试点的事务所统计,20__年审计1869户的年度报告,要求客户调整了5200笔会计分录,审计调减资产22亿元,调减利润9323万元,维护了审计的权威。但湖北省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质量和水平与国家的要求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从湖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处20__年组织的全省业务质量检查情况来看,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如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串通一起共同作假;有的事务所专业判断能力差,不能对所出报告的真实性作出恰当的判断,无保留意见比比皆是;有的事务所审计证据不充分,收集的证据不实;有的事务所风险意识淡薄,不讲职业道德;有的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三级复核流于形式;有的事务所与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搞所谓的联合办公,业务收入分成,行政干预执业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事务所脱钩不彻底,明脱暗不脱。如果我们不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发展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研究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那么我们就会坐失良机,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鉴证服务作用,健全财政监督管理职能

(一)注册会计师鉴证服务作用,不仅是财政监督职能的延伸,而且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微观领域,企业的经营活动与注册会计师工作是紧密联系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这种依赖的程度在不断增强。在宏观领域,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也需要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比如国务院要求审计署也要借助注册会计师来加强政府审计工作,国有企业、金融、证券等行业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对社会审计也日益重视。前不久,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同志在中央党校给省部级干部作报告时说:“入世后,原来很多由政府部门审批的事情,将由中介机构来完成。”此外,一些准政府、行业组织和机构,也在寻求与注册会计师的合作,来考察相关活动的质量。无论从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鉴证作用,还是从健全和完善财政监督职能,财政监督的职能都离不开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从《注册会计师法》和财政部门有关规章制度来看,财政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再监督,这样可以确保注册会计师监督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消除不必要的担心。

(二)要切实保证省级注协和市州注册会计师管理中心管理职能的到位,充分履行监管职责

这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对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监督。财政部门要主要通过省注协和市州注册会计师管理中心,监督注册会计师对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工作规则的遵守情况、业务工作制度的执行情况。通过业务监督,督促事务所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出具独立的审计、验证报告,客观地评价经济活动,从而达到财政监督的目的。二是对违法违纪的处理。包括对注册会计师违反工作规则的处分和事务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工作规则等事项的处理。对事务所违反法律、法规和工作规则的,要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暂停执业、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和撤销事务所的处罚。文秘站版权所有

(三)加强部门配合,发挥整体联动效应

要发挥好监督管理职能,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省注协和各地注册会计师管理中心要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与沟通。特别是做好与审计、司法、证券监督管理等部门的通力协作,把会计信息质量的抽查与审计业务检查结合起来;把事务所的检查与对企业的检查、税收稽查结合起来;把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与《会计法》执法大检查结合起来,形成整体联动的合力,同时也可以减轻事务所接受多头检查的负担。同时要借助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力量,建立起大要案曝光制度、举报奖励制度,共同促进行业的规范和发展。

三、适应注册会计师管理新要求,加大行业管理力度

(一)把落实市州注册会计师管理任务与健全机构职能结合起来,抓好机构的组建工作

目前,湖北全省有事务所311家,执业注册会计师3237名,非执业会员2832人,从业人员近万人,遍布全省各市州县。由于许多市州的注册会计师管理机构没有建立起来,靠省厅注协秘书处的力量,已越来越不适应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按照“服务、监督、管理、协调”的职能要求,抓紧健全或充实市州注册会计师管理中心,完善其职能已迫在眉睫。

(二)把整顿和规范中介市场秩序与开展“不做假账”活动结合起来,规范注册会计师及其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

建立规范的中介市场秩序,既是保证当前经济正常运行的迫切要求,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与朱总理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视察工作时所提“不做假账”的校训,其实质是一致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落实到我们注册会计师行业,就是要“不做假账”,不出假报告。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站在国家安危、民族兴衰和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整顿和规范中介市场秩序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运动会秩序册篇7

为确保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支队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迅速进行动员部署,大队领导按照要求,认真分析摩托车、砂石料车交通违法趋势及对交通安全形势的影响,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职责,全警出动投入专项整治工作。各地重点针对当前摩托车、砂石料车辆行驶秩序较混乱、违法行为频发的现象,要求各中队迅速行动,切实加强对重点道路、施工工地、砂石料场、水泥销售点、货运站场、工业区及周边道路等重点部位的巡查管控,全面加强对摩托车、货运车辆尤其是是砂石料车辆的检查和行车秩序的整治。

二、科学布警,强化措施,全力整治。

一是科学安排警力和勤务。各大队结合辖区实际,科学调配安排执勤时间,通过日常路查路检和组织统一行动等形式,抽调精干警力组成突击小分队,定期不定期深入辖区重点省道、县乡道路、城区道路、各施工工地、砂石料场、水泥销售点、货运站场等重点场所进行清查,切实加强对摩托车、货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查处力度。

二是摸清底数,强化信息管理。中旗交警大队在XX年排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对注册的摩托车、砂石料车及驾驶人档案,对已经报废或者丢失等不能使用的摩托车、砂石料车,及时予以清理,在车驾管系统中注销有关信息,确定准确的摩托车、砂石料车保有量。

三是加强台账管理。磴警大队指派专人,对被检查的所有砂石料车辆、查获的交通违法行为和查扣车辆逐辆逐宗进行登记造册,填报《检点车辆登记表》、《重点车辆专项整治日报表》和《暂扣车辆登记表》,每日一报。中旗交警大队在加强摩托车、砂石料车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广交通管理社会化经验,充分依靠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组织交通民警、协管员、派出所民警、治安员深入乡村,开展摸底调查,进一步摸清辖区各乡镇摩托车数量和摩托车驾驶人人数,掌握辖区摩托车、砂石料车注册登记率、按期检验率、驾驶人持证率等基本情况,完善摩托车、砂石料车及驾驶人数据台帐。

四是实行目标量化管理。杭后交警大队对各中队专项整治工作实行目标量化管理,由办公室派专人负责收集、汇总各中队工作情况并进行排名,定期通报。对工作积极、成效显著的中队进行表扬,对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中队进行提醒,力争在队伍中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五是加强管控,严查严处。临河交警大队针对摩托车、砂石料车违法行为发生的规律特点,科学布警,大队采取流动巡查与定点设卡相结合的方法,加大对中午、夜间等重点时段的管控,在城乡结合部,偏僻小油路等摩托车、三轮车、农用车经常出没的地点,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查控。对有嫌疑的要严格检查,努力做到一个也不漏过,一个也不放过。并安排城区执法中队在夜间20:00-24:00进行巡逻检查,并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依法从严处罚。

六是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有机结合。五原交警大队在支队的安排部署下,将打击摩托车、砂石料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与涉牌涉证、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和创建交通秩序示范公路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于8月6日、7日和8月10日开展了2次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统一行动,严厉打击无证驾驶、酒后驾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砂石料车无牌、套牌、疲劳驾驶、严重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通过严格的日常管理与集中统一行动,不给违法行为可乘之机,进一步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护广大人民群众交通安全利益。七是强化源头管理。临河交警大队车管所严把摩托车、三轮车、农用车驾驶人考试关,对参考人员加强安全行车教育,同时加大对摩托车挂牌、注册登记的审核力度,实行责任追究倒查制度,严禁给不合格摩托车辆上牌、办证,并严格执行车辆报废注销制度。

八是协调各部门综合整治。后旗交警大队协调运管、城管、公路等相关部门对摩托车、砂石料车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综合整治。加大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巡查与处罚力度,发现一例,纠正一例,处罚一例,做到“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同时充分利用电子警察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监控、抓拍,进一步提高违法行为的查处率,增强震慑力。

三、宣传铺路,营造声势,为整治工作助力。

运动会秩序册篇8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产业兴县”战略,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州关于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和联合整治道路交通秩序的有关规定,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大力开展集中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运输环境。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路面专项治理与源头长效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部门协作与乡镇联动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相结合的原则;

(四)坚持治理力度与社会可接受程度相结合的原则;

(五)坚持依法行政与服务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六)坚持宣传先行与稳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建立健康、规范、公平、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维护良好的车辆使用管理秩序、运输生产秩序和道路交通秩序,确保全县列养公路无超限超载运输,确保公路的完好和安全畅通。

通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理,使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车辆基本杜绝,道路运输行为规范,运价合理,逐步建立起开放、公平、健康的道路运输市场。

四、工作重点

(一)严厉查处无牌无证、假牌假证、假冒军车、悬挂非法标志等行为,维护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和运输市场秩序。

(二)严厉查处车辆“大吨小标”、非法改装,杜绝新的“大吨小标”、非法改装车辆出现。

(三)严厉打击闯关逃费、阻碍交通、干扰执法、抗拒检查、暴力抗法等违法行为,实现道路交通秩序的根本好转。

(四)加强车辆出场(厂)出站源头企业的监管,严禁超限超载车辆出场(厂)出站。

(五)严厉查处其它公路交通违法违规行为。

五、工作措施

(一)限载通告。

依据《公路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道路交通限载通行通告。严格执行统一的超限超载认定标准,所有车辆在装载时,既不能超过下列第1至5种情形的超限标准,又不能超过下列第6种情形规定的超载标准。

1、二轴车辆,车货总重不超过20吨;

2、三轴车辆,车货总重不超过30吨;

3、四轴车辆,车货总量不超过40吨;

4、五轴车辆,车货总量不超过50吨;

5、六轴及六轴以上车辆,其车货总重不超过55吨的;

6、虽未超过上述五种标准,但车辆装载质量超过行驶证核定载质量的。

(二)整顿运输秩序。

1、查处非法改装车辆的违法行为,对擅自改变车箱长度或拦板高度的货运车辆,依法拆除加装的车厢墙板,并依法从重处罚。

2、清理整顿假冒军车,严禁军车从事民营货物运输。

3、加强对汽车修配企业的监督管理,严禁汽车修配企业非法改装车辆、加装车厢墙板。

4、完善营业驾驶员和货运企业的信誉档案。对于超限超载违法事实超过3次的营运驾驶员,取消其营业性运输从业资格;

对于有超限超载登记的营运货车的运输企业,要责令其停业整顿。

(三)加强站点执法。

1、超限检测站对进站检测超限的车辆一律实行登记备案,登记项目包括车主姓名、车牌号、车型、运输货物名称、载重、超重及源头企业名称;对超限车辆责令车主自行卸载,对拒不卸载的予以强制卸载,保管货物三天,三天后仍不运走的,按规定变买,扣除相关费用后,通知当事人领取,逾期不领取的,按照有关规定上缴财政。

2、在超限检测站设置电子监视探头,对超限超载车辆的记录资料完好保存,作为处罚的依据。

3、对以不接受检查或卸载、恶意堵塞209国道、检测引道的违法人员,由公安机关依法从重处罚。

(四)强化源头治理。对生产性企业和运输装卸企业实行源头监管。各相关主管部门与生产企业、运输企业、码头等签订货物装载不超限超载协议,严禁超限超载车辆出场(厂)出站。

(五)规范运输市场价格。召开矿山及物资运输企业座谈会,规范运输市场价格,对故意扰乱市场价格的行为依法查处。

(六)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凡举报矿山、码头、水泥生产等允许超装车出场(厂)的企业、在道路上行驶的超限车辆,以照片、影像形式举报,经查证属实的,一次给予200元的奖励。举报方式可以是实名,也可以是匿名。设置举报电话,由公路段、公安局联合对举报进行调查核实。严厉查处对举报人的打击报复行为。

(七)加强新闻宣传。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超限超载的危害、治理的意义和目的、治理标准与措施以及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社会治理环境。要及时报道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宣传典型事迹,曝光暴力抗法或冲岗的行为,震慑不法经营者,争取社会各界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营造共同遏制超限运输蔓延的强大声势和社会氛围。

(八)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严把车辆注册、市场准入、市场管理等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超限超载行为。严格车辆注册登记工作,掌握车辆注册一手资料,车管、交通、公路部门要及时沟通车辆信息,确保车辆参数核定的严肃性和准确性,杜绝“大吨小标”及只注册行驶证而没有缴纳交通规费的车辆上路行驶。集中整治过后实行“三个不减”,即力度不减、人员不减、经费不减,建章立制,建立长效机制。

六、明确部门职责。

公路段:(1)负责全县国省县道上设置流动超限检测点,开展流动超限检测,以遏制超限运输;(2)负责检测站设备维护和管理;(3)负责货运机动车辆进行超限检测;(4)负责货运车辆通过检测属超限的依法收取检测费和公路超限运输赔(补)偿费,并责令超限车辆自行卸载;(5)负责指导乡镇人民政府对乡道、村道进行超限运输治理。

公安局:(1)负责维护治超秩序,确保治超人员的人身安全,接到超限检测站报警后十五分钟内赶到现场处警;(2)对妨碍执法的违法行为从重从快查处,治安案件一个月内结案,并将查处的结果在新闻煤体上予以曝光。

公安局交警大队:(1)负责指挥引导货运车辆进站检测;(2)负责维持检测站交通、卸载秩序等工作;(3)协助公路部门对超限超载车辆按规定进行卸载;(4)负责对堵塞国道、检测引道的违法行为依法从重处罚,并强制疏导交通;(5)负责拆除货车非法加装车厢墙板,对擅自改变车箱长度或拦板高度的货运车辆经营者,依法从重处罚;(6)负责对超过车辆行驶证核定载质量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安监局:负责对煤矿企业货物装载的监督管理,严禁煤矿企业放行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出场(厂)。

国土资源局:负责非煤矿山企业的监督管理,严禁矿山企业放行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出场(厂),协助安监局对煤矿源头货物装载的监督管理。

工商局:(1)加强运输市场主体资格的监管和无照经营的查处力度;(2)协助运管所对修配企业非法改装车辆的行为进行清理整顿。

交通局:负责对码头装卸等企业的监管,严禁水运物资超限超载车辆出场(码头)。

人武部:负责对军车从事民营运输的查处,对假冒军车进行清理整顿。

运管所:(1)加强对运输企业货物装载的监管,与运输企业签定不超限超载协议;(2)对于超限超载违法事实超过3次的营运驾驶员,取消其营业性运输从业资格;(3)对于有超限超载登记的营运货车的运输企业,责令其停业整顿;(4)负责对县内汽车修配厂进行清理整顿,严管非法改装车辆、加装车厢墙板的修配企业。

商务局:负责对水泥厂、石油公司、盐业公司等货物装载的监管,严禁超限超载车辆出场(厂)。

发改局:负责协调运输市场价格,指导货方与承运方签订运输协议价,对故意扰乱市场价格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质监局:负责称重地衡进行校验和计量检定,每年不低于2次,出现故障后,一小时内赶到工作现场。

广电局:负责治超宣传工作,大力宣传超限超载的危害及其案例,对恶意超限和暴力抗法等行为进行公开曝光。

监察局:负责监督各成员单位是否依法履行职责,对治超工作中出现不作为、循私舞弊、等行为予以查处。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县道、乡道、村道行驶车辆超限超载的治理。

七、加强领导,严肃纪律,依法治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超限超载运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全县联合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工作任务。

(二)强化部门联动。各相关部门要按照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依法行政,公开执法,严禁不作为或乱作为。要加强信息调度,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和整治进度,及时防范和妥善解决各类突发性事件。各相关部门既要履职尽责,又要加强协调配合,不得相互推诿、失职渎职,确保治超工作取得实效。

县财政对治超工作给予适当的经费保障。

(三)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执法过程中,要按照“统一口径、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的要求,严厉查处超限超载车辆。对拒绝、妨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特别是暴力抗法的,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自觉做到规范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四)妥善处理应急事件。在超限超载集中治理期间,县公安局负责制定《*县超限超载集中治理期间堵塞公路、集体闯卡和围攻执法人员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安排一定警力,维护道路交通和治安秩序,确保社会稳定。

(五)加强监督和责任追究。在开展治理期间,县纪委监察部门将对有关部门和执法人员加强监督,严格执行“八不准”规定:1、不准;2、不准为超载车辆和违规企业说情;3、不准简单粗暴执法;4、不准对执行方案软拖硬抗;5、不准泄露举报人的有关信息;6不准乱收费、乱罚款。7、不准随意认定超限超载;8、不准私自放行未处理的超限超载车辆。县监察局专门行文,对部门执行本方案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纪委监察机关严肃查处,决不姑媳迁就。在县公路段设立超限超载车辆行为举报电话(4331773),在县监察局设立超限超载车辆治理工作监督电话(4333809),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八、方法步骤

从2007年11月19日至2008年底,共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11月19日—11月25日)

1、安监局牵头,国土、发改、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配合,11月19日至25日召开矿煤企业座谈会,与煤矿企业签订限制超载超限协议书。

2、交通局、商务局牵头,发改、运管等有关部门配合,11月19日至25日与码头、运输公司、水泥厂、石油公司、盐业公司等企业签订限制超载超限协议书。

3、公路段牵头,11月24日至25日对治超人员集中学习整顿,签订目标责任状。

4、公安、交通部门牵头,通过宣传车、电视、网站、通告等形式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在重要交通要道设立醒目限载标志。

5、县治超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牵头部门签订超限超载治理责任状。

(二)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11月26日—12月11日)

公路段牵头,公安局、交警大队、茶店子派出所等有关部门按照上述措施和要求进行整治,初见成效。

运动会秩序册篇9

关键词:审计审计风险规避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财务信息呈现复杂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使财务内部审计风险日益增加。审计作为一种专职的经济监督手段,在保障经济秩序正常运行、维护财经纪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审计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与压力,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正确认识和评价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的,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保障经济秩序正常运行,维护财经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提高我国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党政廉洁建设、推动经济建设的有序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

一、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审计风险的涵义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认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洞,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未发现或者失察,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结果是根据被审部门提供的账本记录、原始材料,通过职业审查和专业判断得出的结论。其中被审部门提供的原始资料正确与否、审计人员的素质高低、审计程序和方法的选择运用等都会使审计结论发生偏离的可能,从而决定审计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导致审计人员需要对审计后果承担责任,审计风险还会给利用审计服务的各方带来损失。因此,审计风险是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的结合体,只有对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本质有正确认识,才能积极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发生。

(二)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因素

首先在审计实施过程中由于审计内容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不可能将需要审计事项逐条查证。因此审计只限于抽样,抽样本身存在着缺陷。有些虚假或欺诈账目很难判断,因而审计人员也很难发现财务报表或单据中全部错误项目,所以,存在审计不能发现的错报账目的风险。

其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存在漏洞、管理粗放、制度不完善等;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不准确,作假账,或实行两套账,用虚假会计报表掩盖实际账目、会计报表产生不真实或故意舞弊行为;被审计单位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缺乏内部监督控制手段等。这些因素都会加大审计风险,使注册会计师正确判断审计结果的难度增加。

另外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使交易项目日趋复杂多变,财务范围不断扩大,会计报表记录也日趋多样化。会计记录中出现账目分类不正确的可能性加大。在审计过程中这种不正确的记录很容易被掩盖。也为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带来了更多风险,从而加大了审计的潜在风险。

(三)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

(1)审计人员经验和能力有限,知识结构单一,缺乏销售、法律、管理等专业知识,不具备过硬的审计及财务专业知识,不具备综合分析与评价被审计部门经济管理状况的本领。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对国家新出台政策法规的理解,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审计人员的能力和职业判断力直接影响审计风险的发生。而审计人员原有的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达到审计风险管理要求的水平。

(2)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对审计结果相当重要。审计人员思想水平不高,态度马虎,,以审谋私,敬业精神不强,执业不规范,随意签字盖章,或在利益驱动下,不能保持客观、公正、独立的立场,随波逐流,就会加大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

二、规避和控制审计风险的分析对策

首先应建立健全审计风险责任制,明确审计权限和职责范围及组织内部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责。在审计过程中做到有专人指导监督和负责考核,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出来,并能分清责任。这样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在审计实施过程,要针对审计项目进行分工、分项管理,制定审计方案要有针对性且科学合理。对审计的内容、范围、程序和审计重点等要作出详细的规划,并对审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审计过程的盲目和失察的可能性,从而规避审计风险。

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严格保持独立性,具体地说明本次审计的目的和范围,在对审计结果做出判断时不屈从于外界的压力和影响。对审计结论的表述要准确清晰,因为抽审的原因对审计的结果不应绝对化,要有限定有范围地发表意见。对存在问题做出揭示要处理合规、结论正确、建议可行,减少行政和社会关系的干预,保证审计的公正性。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对现有注册会计师经常地进行后续学习,有机会学习新知识吸取新的经验,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复杂多变,新政策新法规不断出台,使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内容和对象不断进行修改。因而注册会计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审计效果的正确性。还可聘请经济、法律等相关行业的专家做顾问,使审计人员在做出正确判断时,有专业人士参与指点,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三、结束语

审计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审计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在保障经济秩序正常运行,维护财经纪律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分析研究审计风险的成因,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运动会秩序册篇10

中国的社会团体在短短的20年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与秩序的复杂关系。本文从韦伯和哈贝马斯等人关于合法性的理论引申出一组可以有效分析社团兴起和运作的操作概念,分别从社会合法性、行政合法性、政治合法性的层面解释社团何以能够在与法律不一致的情况下"正常"地存在并开展活动,最后探讨了社会团体管理条例以法律合法性作为核心整合社会合法性、行政合法性和政治合法性以便要求社团具备充分合法性的问题。

一、社会团体的四种合法性

在50至70年代,由于国家对社会高度的垂直整合,中国人基本上都是通过作为"纵式社会"的基层组织的单位或社队参与社会过程的。人们的社会活动一般是代表单位(城里人)或社队(社员)的活动,或者是在单位或社队内部发生的活动。近20年的改革开放使城里人不再完全依附于单位,使农村人从社员变为村民,于是,个人的归属(客观的)和认同(主观的)在制度上具有了从单一性向多样性变化的条件。人们不仅在单位的围墙里工作,还能够不用单位介绍信,自己就到单位外面与其他单位的人或没有单位的人结成某种组织,如形形色色的学会、校友会、协会、基金会或民间传统的秧歌队、钱会、花会、香会、同乡会等等。越来越多的人超越单一的单位归属,横向地参与社会组织,以一种新的机制参与社会过程。这种社会事实所包含的趋势就是社会团体(社团)的兴起。

社会团体在近20年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它们现在已经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层次。从全国性的统计数字来看,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团法人曾经有20万个,其中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社团大约有1800个(康晓光1997:第630页)。从基层的统计来看,社团的数量也是很大的,一个县级市的市级社团就可能有上百个(王颖等1993:第15页)。从个人尤其是专业人士来看,相当多的人至少加入了一个社团,许多人加入了两个乃至三个社团。除了这些正式的法人社团之外,各地民间还有大量非正式的社团即民间会社,像花会、香会、庙会、钱会、老人会以及民族地区以议榔、词牌、理老和"款"为形式的民间会社在近20年又在各地恢复起来了。仅以我们自己的调查资料为例,在北京,与妙峰山进香庙会有关的民间花会就有上百个,散布在各个街道的秧歌队就不计其数了;在河北赵县的一个村,村民组织的"龙牌会"在一年里就与周围村庄的57个同类组织进行过像亲戚往来那样的交流。

各种社团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与秩序(法律秩序、政治秩序、行政规范、社会惯例等)的复杂关系。从法律秩序来看,有人把目前实际存在的社团分为四类:1)合法登记注册的社团,2)无法人地位的次级社团,即挂靠在合法登记的社团之下,实际上独立开展活动的社团,3)以企业法人身份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社团,4)不进行注册的"非法"社团,如各种以"沙龙"、"论坛"、"俱乐部"名义活动的团体(康晓光1997:630)。我们在此基础上把社团分为三类:注册社团、挂靠社团、非法社团。注册社团是指履行了完整的登记程序的社团;挂靠社团既包括挂靠在合法登记的社团之下的团体,也包括挂靠在各种企事业单位之下的和在单位之内活动的团体;非法社团除了康晓光所举的那些活跃在大城市的类别之外,还有广泛存在于城乡各地的传统型的民间会社。

这三类社团都程度不同地与法律秩序构成紧张关系。非法社团完全置身于法律秩序之外的现状在此毋庸赘言。挂靠社团总的来说是一只脚在法律秩序之内,一只脚在法律秩序之外,其种种超越法律的表现可以列举如下:第一,一个自主活动的社团有挂靠单位,但不履行登记手续;第二,在企业的名义下进行社团活动,例如,近20年以来许多气功组织("中功"尤为典型)以这种模式开展传功集会和练功活动;第三,许多因定位于单位内部活动而准予免于登记的社团实际上也在社会上开展活动。即使是注册社团,虽然大致可以说是立足于法律秩序之内,但是也会不时地突破法律秩序:第一,有些注册社团在不履行年检的情况下又成了挂靠社团,那么它们在程序上就出了问题;第二,注册社团也会超范围活动,如医药协会通过收费进行"名医"认证活动。

可是,不论这三类社团各自与法律秩序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它们大都在社会上各行其事,甚至大行其道,公开地、"正常地"或"好好地"运转着。不合法律或不尽符合法律的事实并不必然迫使它们成为秘密组织,进行地下活动。这无疑说明它们的存在和运行是符合某种秩序的,只不过其秩序不限于或超过了法律范畴。有鉴于此,我们在此引入"合法性"范畴,并且将要讨论,在理解社团的实际状况与社会秩序的关系的时候,合法性(legitimacy)是一个比"合法"(legality)更优的范畴。

"合法性"是一个内涵非常复杂的概念。它的形容词legitimate(合法的或具有合法性的)有七条基本的义项:1)根据法律的,符合法律的;2)合法婚姻所生的;3)以继承权的原则为依据的;4)与既定的规章、原则、标准相一致的;5)符合推理规则的,有逻辑的,并因而有效力的;6)正当的(justified);7)正常的或通常类型的。"合法性"概念被用来表明具有这些属性。概括地说,"合法性"表明某一事物具有被承认、被认可、被接受的基础,至于具体的基础是什么(如某种习惯、某条法律、某种主张、某一权威),则要看实际情境而定。

"合法性"概念在社会科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中的使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合法性概念被用于讨论社会的秩序、规范(韦伯1998:5-11;Rhoads1991:167),或规范系统(哈贝马斯1989:211)。狭义的合法性概念被用于理解国家的统治类型(weber1968:212-216),或政治秩序(哈贝马斯1989:184)。

广义的合法性概念涉及到广泛的社会领域,比法律、政治更广的范围,并且潜含着广泛的社会适用性。韦伯所谓的合法秩序(alegitimateorder)是由道德、宗教、习惯(custom)、惯例(convention)和法律(law)等构成的(莱因斯坦1998:38)。有人曾概括说,"总而言之,韦伯所认为的合法秩序包括这样一些在经验上有效力的规则,它们由于实施方式的差别而分为惯例和法律"(Rhoads1991:168)。那些由专门人员和机构保证人们遵从的规则是法律,社会自然遵守的规则是惯例。合法性是指符合某些规则,而法律只是其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规则,此外的社会规则还有规章、标准、原则、典范以及价值观、逻辑等等。因此,合法性的基础可以是法律程序,也可以是一定的社会价值或共同体所沿袭的各种先例。一个组织是否具有合法性,那就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定位于某种合法秩序,具体地说就是能否经受某种合法秩序所包含的有效规则的检验。

合法统治是合法秩序的多种形式之一,因此在这个范围对合法性概念的使用是狭义的。由于韦伯在本世纪初对合法统治的三个类型(合理型、传统型和魅力型)的经典理论的影响,以及哈贝马斯在70年代初开创性地对这一理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有效性的证明,80年代以来关于统治的合法性的著述不断大量出现(RigbyandFeher1982;Connolly1984;murvar1985;Dogan1988;Saward1992;RangerandVaughan1993;alagappa1995;Simmons1999)。这些著述无论研究的对象是西欧、北美,还是非洲、东南亚或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使用合法性概念讨论政治组织或政治共同体之内权力的支配者与被支配者的关系何以能够建立,其机制就是被统治者对统治的承认。哈贝马斯说,合法性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以及事实上的被承认(哈贝马斯1989:184)。统治能够得到被统治者的承认,是因为统治得以建立的规则或基础是被统治者可以接受的乃至认可、同意的(Beetham1991:14;Saward1992:34)。

由此可见,合法性概念无论在广义还是在狭义的用法中都包含着同一要旨:由于被判断或被相信符合某种规则而被承认或被接受。合法的统治体现的是公民对政府或群众对政党的承认,是一种"下"对"上"的承认。合法性概念在一定条件下也适用于平行的承认和"上"对"下"的承认。从圣奥古斯丁同意世俗公民身份的合法性来看(基恩1999:288),当"合法性"概念在古罗马初次出现时就可以用于"上"对"下"的承认。政治共同体特别是民族国家(或其政府)之间相互承认合法性在近几百年里越来越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实际上就是通过平行的承认而具有合法性的例证(Buchanan1999)。近几年关于文化多元主义的讨论已经把表征合法性的承认的多向度引申到群体与群体的关系(平行的承认)、当权者与被统治群体的关系("上"对"下"的承认),这种关系构成了一个共同体内异质文化群体的"承认的政治":特定的文化或者具有特定文化的群体通过这种过程获得自己的合法性(泰勒1998)。此外,90年代国际学术界兴起的与统治术不同的治理理论也注重共同体内多向度的协商机制,以此达成相互妥协、承认、一致,作为社会行动的基础(斯托克1999)。这些理论倾向都支持我们从多向度的承认来看待社团的合法性。

从理论上说,社会现象由于具有合法性而得到承认,可是,从社会学研究来看,社会现象由于得到了承认,才见证它具有合法性。这种以承认为指标的研究方式,对我们理解中国当前社团的合法性具有方法论的借鉴意义。于是,我们从社团获得的承认来分析社团的合法性时,可以把表达承认的主体界定为国家、政府部门及其代表人物,也可以界定为各种单位、社会团体,还可以界定为社会上的个人。国家、政府部门的承认是与同意、授权社团开展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的承认是与合作、提供资源联系在一起的。个人的承认则是与个人的参与联系在一起的。社团活动是一种群体的或组织的公共活动,这三种主体赋予它的合法性是它开展公共活动的基础。

与合法性相伴生的一个概念是"合法化"(legitimation)。它的最基本的意思是:显示、证明或宣称是合法的、适当的或正当的,以获得承认或授权。韦伯的合法性概念本身就包含着一方对合法性的宣称和另一方对合法性的相信(merquior1980:4,133),因此"合法化"本身就可以从"合法性"引申出来。"合法性"表示的是与特定规范一致的属性,似乎在表明一种客观性。"合法化"表示的是主动建立与特定规范的联系的过程,明显在强调一种主观性,一种有明确意图的主观努力。合法化可以理解为在合法性可能被否定的情况下而对合法性的维护(哈贝马斯1989:184,186),也就是说,合法化是指合法性的客观基础被质疑的时候达成关于合法性的某种共识的努力。

合法化概念对于分析一个变动中的并且不断分化的社会的新兴事物与规范、秩序的关系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只有在不自动具备合法性的条件下才需要合法化,而合法化是要表明我们的行为符合你的或共同的规范,尽管看起来(或者实际上)恰恰相反。合法化的运作机制在于:第一,社会的价值分化达到的结果是已经不存在单一的、普遍的规范,有关各方只能在异中求同;第二,社会过程同时是一个对话过程(Rhoads1991:180),在复杂的行为之上必须有一种表述在各方之间达成某种共识;第三,创新行为在实际上是突破既存秩序的情况下却能够得到秩序的认可。因此,合法化是一个引申秩序、重构秩序的过程。

我们梳理的这种关于合法秩序的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当前的社团是如何存在和运作的。我们从许多方面都可以看到,中国当前的合法秩序是复合的,是多样性和多元性并存的。1)从时序来看,新生的、存在已久的与往昔的规范并行于世,一方面不断有新的规范产生或被制定出来,例如新颁行的有关社团活动的法律、条例;另一方面,在作为改革对象的既有规范中,一些被放弃了,但一些仍然在延续;更为复杂的是,一些过去完全被否定并且在社会中一度消失的规范现在又复兴起来,在一定的范围内行之有效。例如,民间走会,只要组织者按照老规矩举行仪式,老百姓就会承认其活动的正当性。这种时序上的复合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突出特性。2)从空间分布来看,以乡村为背景的活动与以城市为背景的活动所遵循的规范有差别,而城市中以单位为基地的活动与以街道为基地的活动所遵循的规范也不尽相同。3)从社会层面来看,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行政以及文化等领域从高度整合到相对疏离,自成布迪厄所说的那种具有一定的独立逻辑、规则的场域(布迪厄、华康德1998:134)。来源于一个领域的合法性不一定符合另一个领域的规范,村民按照传统习惯承认的庙会、香会不一定能够得到基层政府的承认;即使那些得到了基层政府承认的民间信仰组织也可能没有履行法律手续。正是由于当前的合法秩序或秩序的合法性是依赖场域的,社团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就必然是复杂的。

为了有效地分析社团与这种复合的合法性的关系,我们拟把合法性分解为社会(文化)合法性、法律合法性、政治合法性和行政合法性,建构一组操作概念。韦伯曾经把社会秩序的合法性基础划分为1)传统,2)感情的忠诚,3)对绝对价值的信念(对价值理性的信仰),或者4)对秩序符合法律的性质的承认(weber1968:36)。我们的划分既参照了他的划分,也参照了前述七条义项的内容,当然也进行了一点务实的调整。第一,社会(文化)合法性对应于他所谓的传统和前述第七条义项,表示社团由于符合文化传统、社会习惯等组成的民间规范而具有合法性。第二,法律合法性与他划分的第四项和前述一至三条义项是一致的,表示社团由于满足了法律规则而获得的合法性。第三,政治合法性相当于他划分的第三项,可以包括前述第六条义项(正当性)的内容,表示社团由于符合国家的思想价值体系而被承认享有的合法性。第四,行政合法性与前述第四条义项有关,表示社团由于遵守行政部门(国家机关或具有一定行政功能的单位)及其人掌握的规章、程序而拥有的合法性。考虑到行政机关和官员在中国的法规体系和社会运作中特别重要的作用,行政合法性单列是十分必要的。行政合法性的内容虽然不在韦伯的这一划分里,但是完全可以从韦伯对科层制和政府行政的论述中引申出来。现代政府是以行使合法管辖权来执行其职能的,因此政府或其人承认、同意、授权的组织也相应地被视为合法的(韦伯1998:42)。我们的四种合法性都包含承认者肯定的感情态度,所以我们就不再把韦伯划分的"感情的忠诚"进行单列。

社团有四个获得合法性的场域,实际上一个社团可能只在其中的一个场域获得了合法性,也可能在四个场域都获得了合法性。也就是说,一些社团获得了比较充分的合法性,一些社团只获得了有限的合法性。这些场域在过去近20年里对社团的合法性要求是变动的,而社团在兴起和发展过程中对这些场域的依赖程度也是变动的。本文下面将从我们划分的四个方面来讨论社团组织者的生存智慧:利用局部的合法性得以兴起,谋求充分的合法性以利发展。

二、社会合法性

社团的社会合法性在于:因为符合某种社会习惯、文化传承而能够在当地社区赢得一些民众、一定群体的承认乃至参与。社团的社会合法性主要有三种基础,一是地方传统,二是当地的共同利益,三是有共识的规则或道理。一个社团要在一个地方立得住,至少应该具有其中的一个根基。对于民间会社来说,传统具有无可质疑、不容否认的正当性。我访问过的一个狮子会的组织者曾经对此有一段雄辩的表述:这是老辈子传下来的,又不是我自己弄出来的。一辈一辈传下来,能够在我这辈断了吗(高丙中1998:3)?在这里,传统本身就具有不证自明的合法性。

民间会社在当今能够存在,往往在于它们在上述三个方面都具有社会共识。我们在华北农村调查过一个"龙牌会"。这个会由范村农民组织,据说有很长的历史。50年代末人民公社化后其公开活动遭到制止;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一切活动都消失了。村民大概在1979年重新供奉龙牌,并从1987年开始举办龙牌会。"龙牌"是一个上书"天地三界十方真宰龙之神位"的牌位,平日供奉在一位会头家里(共有19位会头,每年轮换一家),农历二月二日前后移到临时搭建的大棚里供来自方圆百里的十多万民众朝拜,形成持续四天的庙会。人们每年捐献的香油钱(以烧香和点灯为名义的捐款)和还愿钱都是一笔很大的款项,90年代初的几年都在8万左右,近几年都在4万以上。各位会头都以对龙牌的信仰廉洁自律,管理庙会的理事会声明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把这些钱主要用于招待前来表演的花会和客人,接济困难户,改善本地学校的办学条件。龙牌会是一种传统,村民在开始恢复它的时候就具有了韦伯所说的那种传统合法性。龙牌会在开展的过程中形成集市贸易,为当地的民众提供了经济交往的便利,因此它是有公益基础的。龙牌会的收支符合社区公认的规则,在合理地运作。所以龙牌会以其充分的正当性赢得了当地民众的认同和参与,证明了自己的社会合法性。

民间会社在成立的时候大多没有履行法律手续,它们在不具备法律合法性的情况下能够出现在社会上,那是因为它们通过传统的仪式获得了社会合法性。北京传统花会(如开路老会、太狮老会、清茶老会、五虎棍会、秧歌会、中幡会等)到目前已经有近百家,它们在面世之初都要经过传统的"贺会"仪式。过去走过会的老北京人在恢复原来的花会的过程中,先要备齐各种道具,如狮子会得有狮子,高跷会得有高跷;再要有一班人马,能够熟练地使用道具,例如,玩狮子或者玩高跷,在技艺上都有相当大的难度。等到万事俱备,会头们不会想到去民政部门注册,而是择吉日请几位尚在世的老会头和几位熟识或相关的会档的会头光临指教,名曰"贺会"。传统的花会不能自己说成立就成立,必须有这些人到场见证,表示同行的承认。贺会仪式过去能够赋予民间花会充分的合法性,而现在只能发挥赋予社会合法性的功能。

社会合法性在现代民族国家的位置对民间会社提出了新的要求。民间会社活跃在基层,它们正是因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合法性,所以才能成立起来,并开展一些活动。但是,现代民族国家对暴力的垄断和符号的垄断使社会只具有相对的自治性。中国当前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使民间会社的社会合法性降为有限的合法性,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并以有限的方式进行活动。这类社团面临着其他合法性要求的压力。

一个香会、花会或庙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或水平之后,自然会在其他方面合法化。如果它们只是出现在村里或街道内,也许社会合法性就足以保障其顺利开展活动。但是,如果它们要在更大范围里进行活动或者产生了大范围的影响,它们就要获得其他方面的合法性。否则,它们就会与行政的、法律的或政治的力量发生冲突,受到它们根本承受不起的打压。

社会合法性不仅对那些因此而兴起的民间会社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也是其他一切社团开展活动的基础。中国青基会宣扬的教育观念获得了社会的广泛承认,它实施的希望工程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政府不再直接拨款给任何社团的条件下,一个社团如果得不到一定社会范围的承认,就没有资源开展活动,甚至连注册需要的基本资金都无以筹措。

三、行政合法性

行政合法性是一种形式合法性,其基础是官僚体制的程序和惯例,其获得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有机构文书、领导人的同意、机构的符号(如名称、标志)和仪式(如授予的锦旗)等。社团的行政合法性在于某一级单位领导

以某种方式(允许、同意、支持或帮助)把自己的行政合法性让渡或传递过来。他们的承认往往自然延伸为参与,他们的参与当然表示他们的承认。他们参与的方式是很灵活的,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符号的,如名誉会长。如果社团组织者按照逐级汇报请示的行政程序和打招呼的惯例使活动安排经过了有关单位或部门的领导,他们就能够在单位内部和单位的有效影响范围构成的社会空间里开展活动,哪怕这些社团实际上并不具有法律合法性。如果社团组织者本身就是相当级别的行政领导,那么,这种社团就具有天然的行政合法性。

行政合法性对于中国的社团及其活动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中国的社团管理是以单位为基础的行政体系的延长。另一方面,尽管社团的成立实质上是为了超越单位,但社团近些年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对单位资源的利用。我们前面曾经从法律的角度把中国的社团分为注册社团、挂靠社团和非法社团。我们也可以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相应地把现在的社团分为法人社团(因注册而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社团(限于在单位内部活动的)和民间社团(既没有单位作为依托,也不登记的)。行政合法性尤其是法人社团和单位社团的命根子。

行政合法性是社团法人的前提条件。从《社团管理条例》的条文来看,一个社团必须先找到一个主管单位,然后才能够申请成为法人,那么,行政或者准行政性质的主管单位是社团在法律上能够成立的一个要件或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一个单位同意赋予行政合法性,一个筹建中的社团就连申请成为法人的资格都没有,更不用说被赋予法律合法性了。

行政合法性对单位社团更加重要,因为法律还授权单位全权管理自己内部的社团,这种社团可以免于登记。对这类社团来说,单位实际上是政法合一的管理系统。大学是单位社团比较多的地方,规模比较大的学校有数十个学生社团。一些大学为了加强管理,还专门制订了内部社团管理条例。这类条例显示,单位对社团活动实施的是行政式管理。例如,一所著名学府的《学生社团组织管理条例》(1994)第十三条说,"社团在举办各种活动之前,须向校团委提交申请报告,经初步审核同意后提交一份活动经费预算报告,全部活动方案经批准后方可活动。活动结束后,社团负责人必须向校团委进行口头或书面的总结汇报"。第十五条说,"社团举办与校内其他单位或校外团体、单位的联合活动,须事先征得校团委同意后并报合作单位的证明材料及活动方案,由校团委报上级机关或有关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这类社团开展活动从头到尾都被纳入了行政程序,它们的动议、方案都要通过行政机制获得合法性后才能实施。与法人社团相比,单位社团具有更低的自治性,并且对行政合法性的依赖程度更高。

行政合法性对于普遍缺乏法律合法性的民间社团也具有实际意义。民间社团因为只在基层拥有一定的社会合法性,所以只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活动。但是,各级行政部门在自己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它们的参与,结果在客观上帮助它们超越了草根社会的局限。民间花会或香会、庙会的歌舞班子,一般只能在街道、乡村活动,可是,一些行政单位组织的活动使它们走上了更大的舞台。我们在河北赵县看到,文化局每年组织花会比赛,给优胜队颁发奖状。这些花会在参加可能有非议的庙会仪式时,打着这些奖旗以壮行色,间接起到了证明行政合法性的作用。在北京,春节期间崇文区政府组织龙潭湖庙会,东城区政府组织地坛庙会,朝阳区政府组织东岳庙庙会;农历四月门头沟区政府组织妙峰山金顶进香庙会。这些庙会通过行政手段把散布各街道的花会纳入自己的框架,而这些花会把参与这些活动的凭证(如照片、锦旗)延续为一种模糊的行政合法性(或行政合法性的印象),作为公开进行活动的正当性的一种依据。一些组织者相信并试图让世人也相信,他们的社团因为参加了一些具有合法性的活动而使社团本身具有了一定的合法性。

把社团的行政合法性与社团活动的行政合法性区别来看可以进一步认识行政合法性的重要作用。一个社团的行政合法性可以一次性地从一个单位获得(如法人社团的挂靠、单位社团获准成立),但它的活动的行政合法性可能要一次一次地去争取,因为社团活动的空间可能是在单位之间变化的,可能是跨单位的(社团对垂直隶属的单位而言本来就是横向的)。由此看来,无论是法人社团还是单位社团,如果它要开展活动,它就要不断地与各种单位打交道,努力赢得有关领导的认可乃至支持。

四、政治合法性

政治合法性是一种实质合法性,它涉及的是社团的内在的方面,如社团的宗旨、社团活动的意图和意义;它表明某一社团或社团活动符合某种政治规范,即"政治上正确",因而被判定是可以接受的。社团可能订立自己的宗旨,并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阐发活动的意义。这些表达如果被接受,尤其是被党委系统接受,社团就由此获得了某种合法性。

政治合法性对于社团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国的公共空间的任何存在都要首先解决政治合法性问题。中国的社团管理偏重于采用行政模式,把社团视为国家单位体制的延伸。单位行政管理首先在于维护政治秩序。因此,一个社团要找到挂靠单位,必须满足政治规范的检验:从消极的方面说,不能违反;从积极的方面说,最好对现存政治秩序发挥建设性作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单位领导才有理由让社团使用行政资源,才能把行政空间让与社团开展活动。然后,社团才有可能申请成为法人。即使一个社团已经是法人,各个单位掌握着资源的领导在与它打交道时,也会不断地评判其活动的政治合法性,并做出适当的反应。而对于民间社团来说,在尚不具备法律合法性和行政合法性的情况下,它们一方面用社会文化的合法性进行内部的诉求,另一方面则用政治合法性来回应行政和执法部门的压力:我们没有经过你们的同意,也没有登记,但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如果它们的这种合法化努力取得成效,它们往往因此而免于被追究。

惟其重要,社团必须具备某种政治合法性。社团是一种群众自治的组织,可是,它们大都主动地使自己兼具一种国家政治单元的功能,负起一定的政治责任,以此奠定自己的政治合法性。国家颁布的社团管理条例对"政治上正确"是一种消极的要求,即"不违反"的要求。可是,绝大多数明文记载的社团宗旨都定位于一种积极的政治态度。例如,1984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校友会章程把宗旨定为:"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发扬北京大学的优良传统,为母校的发展、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祖国统一、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1998年通过的中国民俗学会章程把宗旨定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白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团结全国广大民俗学工作者,调查、搜集、整理、研究我国各民族的民俗,为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民俗学,为移风易俗、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丰富世界文化宝库,做出贡献"。社团的政治表现比国家的底线高得多,这突出地表明社团是多么需要政治合法性来支撑自己。

社团要在这样一个不断分化的社会保有政治合法性,总是需要通过非常复杂的操作。"政治上正确"是一种主观的判断。只有这种判断成为有关人员的共识,它才能成为合法性的基础。达成这种共识的最简便的模式自然是上列的宗旨陈述。可是,对于社团活动的判断,问题就复杂了。在社会阶层和文化价值急剧变动、分化的国家,对于同一活动的政治意义的解读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际上,社团及其活动的主要的或直接的方面可能与当前的政治规范有相当大的距离。共识很难自然(或自发)形成。于是,社团不得不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生产(或造成)这种共识。通过这种合法化过程,一些原本在合法性问题上模糊的、矛盾的、负面的活动变成正面的了。

社团一直在生产"政治上正确"这种共识。它们采用了各种发掘、引申、诱导的方法。中国青基会实施"希望工程",募集社会资金,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基础教育。这本来是一项补救国家教育政策的缺陷的工程,它能够实施的前提是通过唤起人们的同情心而得到捐款,于是,它揭露了大量的失学现象和有关儿童的悲惨处境,隐含着对社会不公正的政策批评和政治批判。可是,它的巨大成功恰恰有赖于它在争取到政治合法性的情况下对行政资源的利用。它的组织者没有公开检讨政府工作的失误,而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项工程的关心,并且提炼出希望工程对国家的各种正面的政治价值加以宣传。结果,人们广泛接受的是其正面的政治意义,而它则从党政部门获得了充分的政治合法性。

我们还可以从一个民间会社谋求政治合法性的努力来见证这种复杂的操作。范村的龙牌会所供奉的龙牌可能是土地爷牌位,也可能是众神的牌位。在1990年前后,随着龙牌会的规模越来越大,龙牌会的文化人(村民和外来的知识分子)逐渐统一口径说龙牌供奉的是勾龙,是"龙的传人"意义上的龙。组织者印刷龙牌会简介、向客人介绍龙牌会渊源都讲述这一内容,并在聚会场所悬挂"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之类的硕大横幅。这些宣传已经在当地形成了比较广泛的共识。我们先后在1998年和1999年分别对范村村民和来参加庙会的外村人进行问卷调查,72%的范村人、50%的外村人认为龙牌爷是中国人的祖先。"龙的传人"是加强中国人的凝聚力的口号,在近些年被赋予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政治含义。龙牌会的组织者通过意义和认同的再生产(重新解释并加以传播),使自己的信仰活动由原本可能完全不被外部世界接受,变成了大家不得不在政治上承认其正确性的东西。外部世界(包括国家)接受他们的合法化可能产生积极的后果。龙牌信仰本是一种地方性的信仰,他们把龙牌与国家历史中的龙图腾联系起来,是在努力在自己的观念世界里建立对国家的认同,是在努力改造原本狭隘的旧文化。国家承认他们的合法化,就等于在鼓励他们的努力。承认意味着拉近他们,对双方可能都是有益的。

政治合法性是硬性要求,但运用哪一条政治规范以及判断与规范符合的程度如何,却是弹性的。政治合法性是一种限制,但实际上也通过新的解释为新事物提供政治借口,结果是保护了一些社会活力。我们观察各种社团对政治旨趣和政治意义的表达,注意到它们从多方面说明自己与政治秩序一致:第一,显示与意识形态、国家推崇的价值(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致。第二,显示与国家目标、尤其是中心任务(如经济建设)一致。第三,显示与国家的政策(如统战、维护稳定)一致。政治合法性并无固有的尺度(Saward1992:33),因此,关键不是做什么,而是说什么。政治上的合法化尤其依赖沟通过程。

五、作为整合核心的法律合法性

我们为了理解社团的实际运作,分别从社会合法性、行政合法性和政治合法性的范畴分析了它们存在的基础。许多社团在产生的时候只具有其中的一种合法性,并且它们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也能够依托单一的合法性在社会上畅行无阻。一群北京的市民想成立一个朝拜妙峰山娘娘的花会,大旗一树,找几个民间权威做见证,自己就成立了,因为它们具有社会合法性。从一个学校毕业的校友要成立校友会,让几位有行政职务的校友出面张罗,请几位退休或在职的地方高官做名誉会长,校友会就可以成立起来,因为它们具有某种行政合法性。它们都没有履行法律手续,但是它们都可以获得被承认的存在。它们可以长期不履行法律手续,但是它们总是有办法堂而皇之地开展活动。在这种状况下,法律合法性是滞后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要求。

可是,形势发生了变化,社团现在在合法性上遇到了新的压力。社团被要求具备充分的合法性,否则,它们要冒很大的法律风险。国务院在1998年实施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质上对社团提出了综合的合法性要求:政治上达标,行政上挂靠,符合法律程序,得到社会支持。一个筹建中的此类组织或者一个已经存在于民间的社团,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之后,要经过政治合法性的检验才能获得行政合法性,成为有业务主管单位的组织,最后在登记管理机关履行必要的法律程序,成为法人。哪一个方面都不可缺少。

法律合法性的要求相比之下可以说是刚性的。新的《条例》规定,社会团体必须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得到法律的认可,成为合法组织,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注册登记是一种程序,是硬性的。一个社会团体办了这个手续,就是合法的,没有办,就是非法的,一点也不含糊。法律合法性不像其他几种合法性具有合法化努力的余地。一个社团其实主要是成员之间互惠的,但可以宣称自己的宗旨是为两个文明的建设服务,从而具有政治合法性。一个社团本来没有行政依托,但可以假借地方官员或退休的官员的名望使自己在行政上不受质疑,从而具有某种行政合法性(尽管这种合法性有时显得似是而非,但在社会上常常很管用)。可是,一个社团没有履行登记注册手续,法律就不能承认它是合法的。

为了促使社团满足充分合法性的要求,法律合法性实际上被设计为整合这几种合法性的核心。现在的《条例》在要求社会团体获得法律合法性的同时,也要求(或保证)它们具有政治合法性、行政合法性和社会合法性。《条例》第九条规定,"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由发起人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本条要求拟议中的社会团体应当经过主管单位的审查同意,表明社会团体要先经过政治合法性和行政合法性的检验。《条例》第十条规定社会团体要拥有一定的资源和民事能力(如相当数量会员、固定的住所、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3至10万元的活动资金等),而社会合法性是达到这些条件的前提。一定数量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一定数量的财产和资金,这些都要从社会上获得,而赢得社会大众的基础则是社会合法性。显然,这三种合法性既是法律合法性的前提,也分别是国家和社会发挥各自的影响的渠道。国家通过单位的党、政力量掌握政治合法性、行政合法性的赋予,民众通过各自的利益选择决定社会合法性的赋予。

一些社团能够满足现在的法律要求,如中国青基会、中华茶人联谊会,它们都有很充分的资源。一些组织只能够勉强应付,其中注册资金一项就不知难住了多少学会的秘书长,即使是一些原来很规范的全国性学会现在也处在艰难的适应过程之中。

另一些社团,如民间会社,难以按照现在的管理条例获得法律合法性。《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申请筹备成立社会团体,发起人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一)筹备申请书;(二)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三)验资报告、场所使用权证明;(四)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五)章程草案"。对于北京的民间花会来说,要达到申请条件是非常困难的。其中最困难的是找业务主管单位。龙潭湖和地坛春节庙会、妙峰山庙会用得着它们,可是,主管庙会的崇文区、东城区和门头沟区的宣传部、文化局、旅游局或文化馆都不会为它们承担经济的、政治的风险,自然不会让它们挂靠。龙牌会有很好的经济基础,却包含着政治风险。在组织者的政治合法化努力下,地方党政部门可以不深究,但不会当它的业务主管承担政治风险。按照龙牌会现有的组织状况,没有人能够为它拟出一个既符合国家标准又切合它的实际的章程。尽管龙牌会在当地进行得轰轰烈烈,它现在要获得充分合法性是根本不可能的。

从推理上看,这样的社团管理将造成这样的事实:一个社团要么同时具备这四种合法性,要么不存在。但是,我们所谓的民间会社和非法社团范围内的许多社团实际上还会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各种方式继续存在。几种矛盾的秩序同时存在,社会必然存在以妥协为内容的默认机制(韦伯1998:11)--我们无法断言韦伯概括的规律是否在此适用。但是我们可以相信,这里面潜含的问题会层出不穷,需要我们进一步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

引用书目

布迪厄、华康德,1998,《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高丙中,1998,"民间文化的复兴:个人的故事",中国民俗学会年会(1998年12月23-26日,北京)论文。

哈贝马斯,1989(1974年作为会议论文首次发表),"现代国家中的合法化问题",见《交往与社会进化》,第183-213,重庆出版社。

哈贝马斯,1994(1973年德文初版),《合法性危机》,陈学明译,台北:时报文化初版企业有限公司。

基恩,1999,《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马音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康晓光,1997,《创造希望--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研究》,漓江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莱因斯坦,1998,"导论",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1-45页。

斯托克,1999,"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华夏风译,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19-30页。

泰勒,1998,"承认的政治",董之林、陈燕谷译,载《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北京:三联书店,第290-337页。

王颖、折晓叶、孙炳耀,1993,《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中国发展出版社。

韦伯,1998,《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alagappa,muthiah,ed.,1995,politicalLegitimacyinSoutheastasia:

theQuestformoralauthority,StanfordUniversitypress.

Beetham,D.,1991,Legitimation,London:macmillan.

Buchanan,allen,1999,"RecognitionalLegitimacyandtheStateSystem",

inphilosophy&publicaffairs28,no.1,pp.46-78.

Connolly,william,ed.,1984,LegitimacyandtheState,oxford:BasilBlackwell.

Dogan,mattei,ed.,1988,ComparingpluralistDemocracies:StrainsonLegitimacy,Boulder:westviewpress.

Gutmann,amy,1994,"introduction"ofmulticulturalism:examiningthepoliticsofRecogniti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merquior,J.G.,1980,Rousseauandweber:twoStudiesinthetheoryofLegitimacy,London:Routledge&Keganpaul.

murvar,Vatro,ed.1985,theoryofLiberty,Legitimacyandpower:new

DirectionsintheintellectualandScientificLegacyofmaxweber,London:Routledge&Keganpaul.

Ranger,terenceandVaughan,olufemi,eds.,1993,LegitimacyandtheStateintwentieth-Centuryafrica,Hampshire:macmillan.

Rhoads,JohnK.,1991,CriticalissuesinSocialtheory,the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press.

Rigby,t.H.andFeher,Ferenc,eds.,1982,politicalLegitimationinCommunistStates,newYork:St.martin’spress.

Saward,michael,1992,Co-optivepoliticsandStateLegitimacy,DartmouthpublishingCompany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