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山的诗句十篇关于山的诗句十篇

关于山的诗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6:23

关于山的诗句篇1

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

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

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2、《黄山行》清·释弘仁

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

倾来墨沈堪持赠,恍惚难名是某峰。

3、《山中问答》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关于山的诗句篇2

“空灵”与“模糊”是诗歌的审美特征之一,诗歌的审美在于怍者所创作的诗境,所谓“诗中有画”很形象地说明了诗歌的境界,读一首诗就像欣赏一幅画,中国绘画就具有“空灵”与“模糊”的特点。李白的《望天门山》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都可谓“诗中有画”的典范之作,只是各自所创设的诗境不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把两首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诗放在―起,意在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风光。

诗境的空灵是确定的判断,也是自然的再现。《望天门山》开头两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首句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借山势写水的汹涌;次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力,借水势写出山的奇险。两句诗充分展现了作者创设的空灵意境,再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天门山的雄姿,诗立脚点在孤帆上,尤其是一个“出”字,让人如身处其境,逼真地再现了舟行江中望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最后―句传神地展现了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全诗一句一个画面,诗句流畅似脱口而出,全无刻意修饰,但深入体味便觉意味隽永,这正是诗歌创设的最佳空灵境界。

模糊之境则使人似坠云雾之中,诗境创设的形象本身先已模糊,其内涵也单一而不确定,往往使人做出多种不同的理解,它不是唯一的、确定无疑的审美判断。《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两句写出了西湖水光山色、睛雨姿态。首句写太阳照射下荡漾的湖波,次句写雨幕笼罩下的山影。两句所描摹的正是当天先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真实景观,创设了一种空灵秀美的西湖胜景,显得更加真实优美。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成为描写西湖的千古绝唱,然而作者表现的意境又恰恰是非常模糊的、不确定的,西湖到底有多美,作者把她比作西施,而谁也没有见过西施是怎样的美,事实上是你认为有多美就有多美。可见诗境的这种模糊、朦胧和不确定性,并非是西湖的自然再现,而是诗人的艺术创造。特别是“淡妆浓抹”与上两句诗的“晴”与“雨”对应,“总相宜”与“晴方好”“雨亦奇”相呼应,充分展现了西湖的优美风姿。作者用“西子”比西湖,在诗境创造上,二者之美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通感妙喻,在于神似而不是形似,因为两者的美都是不确定的模糊美的艺术创造,既给读者的审美再创造以极大的诱发力,又为读者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

诗境的空灵美和模糊美,既相关联又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空灵侧重于“内隐外露”,其内在意蕴虽然隐深,其外部形象却是豁朗的。《望天门山》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气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诗意是豁朗而确定的,但作者内含于心境的意义是隐禽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作者所表达的诗意却是内外隐含,虽然迷蒙不清,但使人读之韵味无穷,创设了一种模糊朦胧的美。这两首诗选编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个单元,是有目的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诗歌的意境创设,引导学生学好诗歌并对诗歌产生兴趣。

关于山的诗句篇3

中古文人诗兴起以后,由于对诗歌特质的理解的偏差,出现一种语意繁复的壅塞现象,妨害纯净的诗境的形成。从南朝至唐对此现象的清除过程,也就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为高度自觉的艺术创造的过程。以语言浅显、意境明净、韵味悠长为特色的盛唐诗歌便以此为前提而产生。

【关键词】南朝至唐代/诗歌艺术/壅塞现象/诗境的构成/创作与阅读

南朝诗歌在中国诗史上的意义,近些年来逐渐得到较多的肯定。在追求“新变”的时代风尚下,南朝诗人作出了各格各样的尝试,从而为诗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其成败得失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也成为唐诗在艺术上的大幅跃升的基础。但由于将唐诗的成就放在与南朝诗歌相对立的地位上加以描述的态度由来已久,迄今对自南朝至唐代诗歌艺术发展具体过程的研究并不能说是充分的。本文即试图就其中的一个问题稍作探讨。

关于本文的论题,首先想提出两个有趣的例子。

一是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此篇《艺文类聚》所录为如下六句:

积峡忽复启,平涂俄已闭。峰峦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这实际是类书中常见的片断摘录,但明人钟惺、谭元春编选的《诗归》却作为完篇来看,并对其篇制短小的特点大加赞赏。对此,同时代的周婴在其《卮林》卷七“诠钟”一节中给予了辛辣的讥刺:

《诗归》载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云……。钟云:六句质奥,是一短记。谭云:他人数十句写来,必不能如此朴妙。又云:如此大题目,肯作三韵,立想不善。诠曰:江淹《杂体诗》注(按指《文选》注)引谢《登庐山诗》曰:山行非前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盈缺。盖即是篇发端也。不经昭明所选,代久篇残,何知“霜雪”后更无数十句乎?耳目难遍,胸臆易生,亦论古今之一大病也。又康乐游览诗绝无寂寥数语者,读其集自得之。[1]

此篇残文,《北堂书钞》尚另存“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二句,在“积峡”句前。逯钦立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录,即是以上几个部分的合并。

钟、谭所论,从学问上说固未免轻率荒疏,但就诗歌鉴赏而言,人们或许不难发现:他们误认作完篇的片断,确实可以视为一首不错的短诗;尤其是,如将现存的另六句加在前面,诗不是变得更好,反而变得更糟了。如周婴所说为“是篇发端”的四句,只是作者对其游览经历的一个交代,实无诗意可言。

另一例是东晋释子帛道猷的《陵峰采药》诗,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五《道壹传》所录如下: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

逯钦立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的也就是这一种。其实据宋孔延之的《会稽掇英总集》和张淏的《会稽续志》,这诗后面还有四句:

开此无事迹,以待竦俗宾。长啸自林际,归此保天真。

而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记》(沃洲山是道猷栖居之处,在今浙江新昌)中提及这首诗,却仅有四句: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

又宋施宿等《嘉泰会稽志》所载与之相同,唯“千里”作“十里”。明杨慎《丹铅总录》评述说:“此四句古今绝唱也,有石刻在沃洲岩。按《弘明集》亦载此诗,本八句,其后四句不称(笔者案,《弘明集》实未载此诗,杨氏盖误记)。独刻此四句,道猷自删之耶,抑别有人定之耶?”

杨慎疑四句的一种或出于帛道猷本人删改,是无根据的臆测;套用周婴的说法,晋代文人也没有这样写诗的。至于改定者是白居易还是之前另有其人,则不可知。但经此一改,诗显然有了一种“唐韵”;称之为“古今绝唱”或觉夸张,置于晋、宋时期,却实是难得的佳构。

诗当然不是说短的总比长的好。但上述二例却明白地揭示出:某些在诗人看来是必要的表达。却使诗意受到了破坏;从较为完美的结构来看,那些表述是多余的。这里存在着一种我称之为“壅塞”的现象,它妨害诗意的纯净和意境的形成。而这种现象在晋宋诗中相当普遍,许多诗虽不是说像上述二例那样经过简单的删削就能发生显着的改变,但其毛病则属于同样性质。仍旧拿大诗人谢灵运来说,其名作《登池上楼》的开头,“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作渊沉。进德知所拙,退耕力不任。xùn@②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整整八句,虽不乏修辞之美,意蕴却非常单薄,节奏也因而显得拖沓。清人汪师韩在《诗学纂闻》中专门列举了大谢诗中众多的“累句”、“鄙句”,不少与此有关。而从齐梁到盛唐诗歌的发展变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这种“壅塞”现象的清除。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并不只是关于诗歌应如何写得简洁的问题。所谓“壅塞”现象的产生,大抵并非缘于诗人的才力上的欠缺,而是缘于他们对什么的诗才是真正的好诗——用理论化的语言说,即对诗的特质——的理解上存在着某种偏差;这种偏差又并非是个人性的,而是具体时代性的。追求诗的艺术特质,使诗更成为“诗”,这本身构成了一个文学史的过程。

建安以前的诗歌,以歌谣为主流,包括《古诗十九首》一类,实亦是类似歌谣的作品。这类诗歌抒发的感情是公众性的,不是有鲜明的个人特征。自建安文人诗兴起以后,情况开始改变,诗歌与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发生密切的关联,诗人在这里更多地表达了其个人化的生活内容、思想与情感。上述变化使得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内涵深化了,面貌也变得丰富多样;但我们所说的诗意壅塞的现象却也是与之相伴而生的。

歌谣大抵集中于情感的直接抒发,它或许常有稚拙、粗糙的成份,语言一般却是清浅明朗的。而文人诗由于作者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并且以诗歌为表现此种素养的场所,其语言在转向精致、典雅、华丽的同时,每有繁复累赘的情形。大概而言,建安诗歌虽已渐超华美,但尚多歌谣气息,至晋宋诗中这一问题就变得突出了。名诗人中,像陆机、潘岳的“缀辞尤繁”(《文心雕龙·熔裁》)、“缛旨星稠,繁文绮合”(《宋书·谢灵运传论》),颜延之的“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南史》本传引鲍照语),谢灵运的“冗长”(萧纲《与湘东王书》)而“颇以繁富为累”(钟嵘《诗品》),可以代表总体的时尚。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可以说是由于文人对辞藻的耽迷和炫耀才学的心理。丰富而华美的语言,成了他们的精神性的装饰。

但所谓“繁复”、“冗长”不只是表现于藻饰。若以潘、陆、颜、谢这几位在《文选》中最受重视的晋宋诗人为代表,可以看到他们的诗作出现了大量的叙述与议论性的内容。无论是就自己的某一种人生经历、生活遭遇发表感慨(如潘岳的《河阳县作》之类),还是记一次游览的过程(如谢灵运众多的山水诗),都要依着事件、思绪或两者交杂的线索,从头到尾一一道来。像前面提及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的开头,就是交代他怎样游庐山、游了多久。确实,谢灵运不会像钟惺他们误认的那样,凭空地从“积峡忽复启,平涂俄已闭”下笔,因为游庐山作为他生活中的一桩事件,那样写是不完整和不明不白的;也可以确信,这首诗正如周婴所推测的那样,不会在“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结束,因为他还没首对这次游览作出具有思想性、哲理性的结论。我们再用一首完整的诗作例子: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超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登江中孤屿》)

谢灵运诗典型的形态便是如此,起因、过程、结论,都是不可缺少的。

上述以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诗,形成一种非常明显的线型结构,它的中心线索便是作者本人的行动与感受。在这种诗里,我们时时感受到诗人的在场。换句话说,诗人充分地占据了诗歌的空间。再以前面提及的帛道猷《陵峰采药》诗为例,在开头“连峰数千里”以下写景的六句中,我们尚未强烈地意识到诗人的身影和意志的存在,从“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开始,他清楚地出现了;而到了“始知百代下”等末尾六句议论之笔,诗人最终彻底实现了他对诗歌空间的占有

这里隐涵着更深的和更具有诗学意义的问题:当诗歌趋向个人化以后,诗人与他的作品到底构成什么样的关系?诗人对他的作品拥有多少权利?诗歌的艺术个性应该怎样理解?

诗是什么呢?如果诗只是诗人个人行动和思考的记录,它本不需要这种特殊的高度美化的语言形式;如果诗是一种为了表现情感而精心制作的艺术品,诗在写作时就隐涵了对阅读的期待并且一旦写出就不再属作者个人所有,那么诗人就不能够过度地占有诗歌的空间。

由于未能找到恰当的概念,我想把诗歌的空间称之为一种虚构性的公共空间也许是合适的。读者对一首诗歌感兴趣,是因为在它的特殊的语言形式中包含了能够激发我们自身情感的东西;凭借着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享有一首诗并在其虚想的空间中体会到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生命的某一种状态。虽然一首诗被写出是基于作者的情感经历,但在阅读中它成为我们的经历;诗歌中必然包含着诗人所经历的某些生活事件的细节,但只有这种细节有益于诗境的构成时,它在诗中才有存在的价值;也许我们会因为对于诗的兴趣而关心作者,但终究谢灵运遭迁斥的牢骚或李白喝一次酒花了多少钱那是与我们无关的事情。所以,当诗人在诗中过度凸显其自身的存在、过度占有诗歌的空间时,就已造成了对阅读的排斥。正是那些不能引发读者的兴趣而仅与作者有关的叙述、仅属作者的议论,造成了诗歌的闭塞感,令诗境显得阻隔狭隘。所以像帛道猷那首诗,若以白居易所录四句成篇,就有可能成为或接近于“古今绝唱”;若以《高僧传》所载十句成篇,则已是稍含佳句的平常之作;若以《会稽掇英总集》所载的十四句成篇,那真是不可忍受。

至于说诗歌的艺术个性,那根本上是指诗人独特的创造性而言,它虽然跟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却并不是由于记录了这种经历而形成的。

美国着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2]一书中曾以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诗作为例证来来阐发其符号学美学理论,但她的某些分析用在这里也是颇为合适的。原诗如下: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苏姗·朗格强调说,即使是从脱离了原来诗律的译文来看,“这也是一首诗,而不是关于李曹离去的报导。诗中所提及的事物,构成了一个全然主观的境况,而常识意义上的诸多事宜(疑当译为‘事项’)如友人所往、行程几何、何以成行以及偕谁而行等等,则被彻底芟除。洒落在江上、帆上和遮挡视线的树上的微雨,最后化作流淌的泪珠。”她说,其中一切都是“诗的因素”,“在整个诗歌中,没有不具情感价值的东西,也没有无助于明确而熟见的人类情境之幻象的东西。了解更多的情况,譬如实地了解所提及的地点,进一步考察李曹某人的生平及品格,或者注明诗的作者以及作诗的环境,对于形成那种幻象毫无裨益。这类补充只会以不相干的信息将描述生活的诗的意象弄得杂乱不堪。”

虽说苏珊·朗格似乎并不懂中文,但她对《赋得暮雨送李曹》一诗的诠释却是不错的。像这种带有纪实因素、社交功能的诗(它记录了一场实际发生的送别活动,并作为朋友间友谊的传达和纪念而促进了相互间的关系),在中国古诗中为数众多。但作为诗而言,它必须成为艺术的构造,必须避免以朗格所说的“不相干的信息”填塞在要求纯明的诗境里。当然,这是艺术上已高度成熟的唐诗,中国古典诗歌还要经过一段行程才能抵达这里。

从南朝到唐代,诗歌艺术最重要的发展就是不断探寻完美的表现形式,努力创造纯净明朗而又内蕴丰厚的诗境,就是更明确地把诗当作艺术品而不是当作向社会传达个人信息的凭借。人们在理性上的认识也许并没有那么清晰,但创作活动却有力地趋向于此。

与此相关的一个变化,首先表现于对诗歌语言的要求上。从沈约提出“文章当从三易”即易见事、易识字、易读诵(《颜氏家训·文章》),谢眺主张“好诗当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筠传》引),到萧绎以“吟咏风谣,流连哀思”为“文”的表征(《金楼子·立言》),萧子显将“言尚易了,文憎过意”、“不雅不俗,独中胸怀”作为理想的诗歌的条件(《南齐书·文学传论》),齐梁文人对晋宋诗歌过度趋向书面化的典雅繁褥的语言风尚作出了反拨。这方面的问题多年以前我和贺圣遂合作的《谢灵运之评价与梁代诗风演变》一文中曾有过论析[3],兹不赘叙。须稍加说明的是,齐梁尤其梁代诗歌重新向歌谣汲取养分、向浅易流畅的语言风格靠拢,却也并非是回到歌谣的路子上,而是追求浅易而又精致、既不同于口语又不同于书面语的特殊的诗歌语言。这种追求经过后人的不断努力,其最终效果充分地展现于唐诗之中。

同时诗歌也在逐渐减少妨害诗境形成的过度的叙述与议论,并摆脱以作者实在的行动与思考为中心依次叙述和议论的线型结构。

议论的减少在写景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与谢灵运同时代的鲍照的诗中,已经很少有抽象哲理的阐发,有时虽用某种人生感慨作为诗的结束,也只是一发即收。像《行京口至竹里》诗,在描绘寒冬时节旅途景色和旅行生活的艰辛之后感慨说:“君子树令名,细人效命力。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其情绪完全是自然涌发后出,所以它可以给读者某种触动,却不会造成诗意的封闭。而在谢眺诗中,常常连这种明显的感慨也很少。据叶维廉《中国诗学》[4]介绍,日人网佑次在其《中国中世纪文学研究》一书中对南朝山水诗中描写与陈述句的比例作了一番统计,得出的结论是山水诗总体上趋向于纯粹的写景。其书一时未能找到,此处转录叶氏书所作的“抽样举例”,大体可见其概况:

作者诗写景行数陈述行数

湛方生帆入南湖46

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166

鲍照登庐山164

谢游东田82

望三湖62

沈约游钟山之二全景

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全景

王融江皋曲全景

孔稚游太平山全景

吴均山中杂诗全景

山水诗转向纯粹的写景,并不一定意味着哲理内涵的消失,而只是取消了由作者强加给诗歌也是强加给读者的关于“意义”的限定;换句话说,这是对诗的闭塞状态的打开。优秀的诗人尽可以在纯粹的写景中直接通过意象的喻示,令读者自行寻获诗人未尝言说的哲理。到了盛唐时代,王维就成为这方面最杰出的代表。譬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山之中虚渺的人语之声,黄昏时候透过深林在青苔上暗淡的浮动着并且正在静静地消逝的阳光,引人渐渐沉潜到世界不可言说的幽深之处。

诗歌中抽象议论和解说的减少,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而叙述的减少,其意义则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尽管诗歌大抵是因诗人的情感受具体生活事件的激发而写成,不能完全避免对事件的交代,但在抒情诗中夹杂大量关于自身行为的叙述,就会强行牵制读者的视线、思绪,妨碍他借诗激活自己的情感。其对诗境的破坏同样是严重的。像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的开头:“朝旦发阴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回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究窕,环洲亦玲珑。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这还是交杂着写景的纪游之作,但诗人一心要把自己的行动过程说清楚,我们的视线只能随着他的行动急促地转换,无法感受景物的氛围并展开想象,所以只能以比作者更匆忽的态度从那些语辞上滑过。正如前言,诗歌应该是公共空间,当作者的对之占有过度时,读者就会放弃它。

南朝在这方面带来显着变化的诗人应首数谢tiǎo@③吧。他的诗总是将叙述的成分尽可能减少,而最佳的写法是将必要的叙述融化在景物描写中。像《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开头:“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至于《和王中丞闻琴》则是更纯粹的诗境,一切可有可无的说明与交代全都省略了:

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蕙气入怀抱,闻君此夜琴。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

之后何逊诗也是沿着这方向发展的。他的《望新月示同羁》开头四句完全以写景代替叙述:“初宿长淮上,破境出云明。今夕千余里,双蛾映水生。”两个月夜,既各自为一美景,又在对比中暗示了时间的流失和旅程的漫长。唐代诗人对谢tiǎo@③、何逊格外赞赏,正是因为他们在一些关键性的诗歌要素上为唐人开了先路。

至于诗歌结构的变化,律诗的形成也许是最好的说明。而一般谈到律诗形成的过程,常常只是由声律、平仄着眼,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众所周知,在永明声律说初兴之际,所谓“新体诗”是没有长短规定的,但渐渐地、自然而然地,格律诗向着八句为一首的篇制靠拢,到了梁代简文帝时间,五律的体制已基本定型[5]。在没有预先约定、也未有谁特别提倡的情况下,律诗以八句一首有什么根据呢?研究者提出过各种意见。但有一个道理是至为简单的:以南朝诗人普遍认可的各种要素的结合为准,八句一首的体制最能体现恰当和均衡的美感。依惯例,律诗的首尾两联为不对仗的散句,中二联为对偶句(当然有例外);散句的一联,二句间形式关系松散而意思连贯,常常二句构成一个完整的长句;对偶的一联正相反,二句间形式关系密切而意思各自独立,各为一短句;散句和对偶句在传达和表现上各有所宜。这样的四联组成了在变化中求得均衡的完美整体。如果是六句一首,对偶句与散句的关系无论怎样都会失衡;如果是十句一首,将会出现三联对偶,而由于对偶句中联与联、句与句之间的意义联系不紧密,诗会显得松散。总之,律诗的文字格式极其精致,再加上严格的声律,遂成为高度形式化的诗型。

这和本文的论题是有关的。首先,一种高度形式化的诗型,在未被运用于写作之先就强烈地预告了诗作为精美的艺术品的性质,它对实用性的写作意图具有抵抗力;其次,在这种短小精致的诗型中,过度的叙述与议论不能被容纳;再次,它也自然而然地消解了过去诗歌中常见的诗意连绵承接而下的线型结构。在不能够任意延展而又需要表达丰富的生活与情感内容的情况下,诗人通常会在律诗的联与联之间、句与句之间采用跳跃式、并列式的连接。留下大量的空白,则需要读者依赖诗句的内在关系以及诗句所提供的暗示去想象。以何逊的《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为例:

客心愁日暮,徙倚空望归。山烟涵树色,江水映霞晖。独鹤凌空逝,双凫出浪飞。故乡千余里,兹夕寒无衣。

中间对仗的两联是并列的,它和首尾联之间情绪或者意义上的联系很不确定。在不同的读者那里,可以产生不同的感受。这一类诗的流行,当然会对改变人们对诗歌的理解,对清除诗歌的壅塞现象起到很大作用。

壅塞是由作者对诗歌本文的强烈占有欲造成的,那种情形下作者至少是不自觉地相信可以凭借愈多的语辞说出愈多的东西。而壅塞的消除则意味着诗歌更为自觉的艺术化过程,在这过程里诗人通过减少语辞来增加诗歌的空间。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实是本文和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被经验的结果”而非“被解释的客体”[6],对抒情诗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信的。

南朝诗人在上述各方面所要追求的目标到唐代才真正得到充分实现。在盛唐,出现了许多语言浅显、意境明净、韵味悠长的杰构,被举为“兴象玲珑”。但人们也不应忘记文学史上的重要演变是很长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前面所作的论析是以短篇的抒情为主要对象的(这类诗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重要和最精致的部分)。就在格律诗兴起的同时,也发生了诗型的分化,不同的诗型各自分担起不同的功能。拿何逊的诗集来看,其中写得短小的一部分成为律诗的刍形,而另有一些较长的诗篇则保存着叙述和议论的成分。用后世的分类来看,这就是五律和五古的区别。而后来长篇的五古将纪事、写景、抒情、议论混融一体,又自有特色。不过,从南朝到唐代诗歌类型的分化及与之相应的功能的分化,是需要另做文章来说的问题,这里无法说下去了。

【参考文献】

[1]《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本无此文.

[2]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复旦学报》1983年6期.

[4]三联书店,1992.

关于山的诗句篇4

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作者简介:

陈子昂(659~700),唐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

(今属四川)

人。少任侠。开耀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

麟台正字,

转右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击契丹。后解职

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

死于狱中。

写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训,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遗万人作前驱以击适,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课文赏析:

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问题探究:

1.《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

3、诗人为什么“独怆然而涕下”,“独”字有什么作用?

4、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5.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课堂练习:

一、按要求填写。

1、诗歌中抒发诗人对明君的渴望之情的诗句是:

2、诗歌中抒发诗人怀才不遇,悲伤凄凉的诗句是:

3、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人生悲歌。

B、一二句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明君和贤臣。

C、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乐观积极的思想感情。

D、第三句登楼远眺,写空间的辽阔无限和感叹生命的短暂。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俯仰古今,既写出时间的绵长,又表现了诗人要承前启后干一番事业的抱负。

B、前两句缅怀古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期待来者,感慨自己怀才不遇。

C、第四句用一个“独”字,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

D、后两句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是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营造出一种苍茫孤独的意境。

《登幽州台歌》导学案参考答案:

1.《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作者孤独地站在幽州台上,仰首责问苍天。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

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的境遇,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3、诗人为什么“独怆然而涕下”,“独”字有什么作用?

诗人想到宇宙浩大,个人渺小,更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内心无限感慨,涕泪纵横。“独”字,正是诗人寂寞、凄凉、苦闷的心境。

4、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5.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见所感,

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

课堂练习:

一、按要求填写。

1、诗歌中抒发诗人对明君的渴望之情的诗句是:

前不见来者

后不见古人。

2、诗歌中抒发诗人怀才不遇,悲伤凄凉的诗句是:

独怆然而涕下

3、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人生悲歌。

B、一二句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明君和贤臣。

C、诗人通过书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乐观积极的思想感情。

D、第三句登楼远眺,写空间的辽阔无限和感叹生命的短暂。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一、二句俯仰古今,既写出时间的绵长,又表现了诗人要承前启后干一番事业的抱负。

B、前两句缅怀古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期待来者,感慨自己怀才不遇。

C、第四句用一个“独”字,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

D、后两句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是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营造出一种苍茫孤独的意境。

《望岳》

一、预习、自学(独立完成)

(一)阅读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1)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代表作:“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2)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给下列字词注音

(1)岱宗(

)(2)未了(

)(3)决眦(

2、掌握系列加点词的意义,帮助自己理解句意。

(1)齐鲁青未了(

)

(2)造化钟神秀(

)

(3)阴阳割昏晓(

)(

)

(4)阴阳割昏晓(

)(5)荡胸生曾云(

)(6)会当凌绝顶(

)

(7)会当凌绝顶(

)

3、熟读全诗,借助翻译书理解句意,把你理解的句意写在诗句的右面,划分节凑,掌握诗歌大意。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课堂研讨,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1、本诗写出了泰山的哪些特征? 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提示:抓住各联的关键词)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归纳诗歌的主题。(提示:运用“这首诗歌通过写……(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的句式表达。)

三、品味语言。

(1)

“造化钟神秀”中“钟”字使用精当,请作简要赏析。

(2)“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作简要赏析。

四、拓展思考:

《望岳》这首诗以哪个字为线索? 诗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五、当堂检测。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2、“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的特点,“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___

__

_的特点,

3、理解性默写。

(1)《望岳》中______

____,_______

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望岳》中____

_

_____,____

___

__两句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3)《望岳》中_____

__

____,__________

__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参考答案

二、课堂研讨

1、(“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2、神奇秀丽

高大雄伟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广阔、景色秀美、高大雄伟,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通过描绘泰山壮丽的景色,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

4、品味语言

(1)泰山是什么样子?(1分);

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或高大雄伟)(1分),

苍翠的山色中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2分)。

(2)“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3)“割”字炼字极好,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或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4)“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5)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我明白了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三、课堂练习

1、望

高大雄伟

2、神奇秀丽

高大雄伟

3、示例: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细望。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气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示例:虚实相生,“造化钟神秀”是虚写,“阴阳割昏晓”是实写,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示例:烘托手法,以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登飞来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中所蕴含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文学常识: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朗读节奏: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预习测评:

1.重点字词:

⑴千寻:

(2)闻:

(3)不畏:

(4)浮云:

(5)眼:

(6)缘 :

(7)最高层:

2.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

,

3.《登飞来峰》是一首七言绝句,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本诗作者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而又深刻地表达了诗人

三、巩固测评:

1.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

3、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

4.对应精炼: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4)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四、交流总结

《游山西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律诗常识,能够背诵、默写古诗。

2、能够在领会古诗意境的基础上赏析诗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感受淳朴的民风民俗,陶冶自己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操。

【知识链接】

1、关于律诗:

古诗中,八句的称为律诗,律诗中每两小句为一联,共四联:1、2句是首联,3、4句是颔联,5、6句是颈联,7、8句是尾联。每一小句诗中有几个字就称为几言。一般有五言和七言之说。如:杜甫的《望岳》是五言律诗。

2、关于写作背景:

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今绍兴)镜湖的三山村。这首诗作于次年春。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

《己亥杂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3.领会作者的爱国之心。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韵味,领会作者的爱国之心。

学习过程

一、导:

由龚自珍简介,写作背景而导入: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这一年由于作者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他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诗是其中的第五首。请同学们带着和作者同样的愤然辞官但又坚定爱国的心情去朗诵这首诗歌。

二、学:读诗歌,注重方法。

1、读准诗歌。

2、朗读诗歌,划分节奏

(方法提示: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

三、析:精读诗歌,分析研讨。

1、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浩荡”一词既写出了诗人的愁绪之深,又写出了愁绪之广。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有何言外之意?怎样理解龚自珍的“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的顽强精神。诗人以落红自喻,将国家喻为花。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已辞官,但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仍是一样的关心,自己仍要为祖国效力。)

4、你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中你联想到什么?我们应该学习什么?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不正是这两句诗的最好印证吗?学生讨论,反馈。)

四、练

1、背诵默写这首诗歌。

2、诗歌中写诗人奉献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歌。

五、课堂小结

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环节

学习内容

学法指导

互动

策略

展示

方案

随堂笔记

自主学习

1、阅读课下注释,了解陆游。

2、阅读知识超市,了解律诗,了解写作背景

3

给加点的字注音:

腊酒浑

足鸡豚

箫鼓

拄杖

对组互考。

组内展示。

自主合作

3、朗读古诗,体会诗意:

学习提示:大声朗读这首诗三遍,边读边体会诗句的意思。

4、小组探究: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意境,如果能借助图画进行描述的奖励加分。

温馨提示: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与散文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

3、请充分体会本诗的意境,激情展示朗诵。

自主学习6分钟先对组互说,再小组合作探究。

组长指定代表展示

问题探究

1、这首诗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你认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富含怎样的哲理?

自学5分钟

小组讨论。

口头展示。

拓展

延伸

1、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在节日来临时,我们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

小组讨论

口头展示

达标测评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写出富含哲理的名句:

对子互判,错字用红笔修改

训练一

1、

,衣冠简朴古风存。

2、从今若许闲乘月,

3、《游山西村》是一首

言律诗,诗中颔联是

二、发展题:

1、《游山西村》中写山西村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

2、《游山西村》中蕴涵豁然开朗、绝处逢生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关于山的诗句篇5

关键词:松尾芭蕉王维俳句绝句意境

唐诗中的五言绝句是一大特色,常常是以小见大,以少见多,有着平仄押韵的韵脚,流传广泛,一直被世人所传诵。俳句是中国文学中最为简短的一种韵律题材文学诗歌,是日本文学中的一种传统形式之一,在日本的文学艺术形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的绝句诗歌和日本的俳句都对世界的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各自国家的文学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诗歌更是以简短凝炼的语言营造出了深邃的意境美,传递出深刻的主题思想,一直被后人所称颂,下面我们将从诗人松尾芭蕉和王维的个人生平谈起,选取各自的代表作诗句,对其中营造出的山水田园诗歌的意境美做出详细的探讨。

一、有关俳句和唐诗绝句的基本常识

俳句是日本格律诗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题材,也是诗人通过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等用凝炼的语言通过十七个音节表达出来,律诗一般采用五七五的格式,非常简短,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适合伴乐演唱。唐诗中的绝句又称为断句,常常“截取律之半”,主要是为了方便吟唱。唐诗中的五言绝句常常是节奏紧凑,一二四押韵。亦有仄起,平起二格。唐代的绝句诗歌起源于汉代的乐府诗歌,深受六朝民歌的影响,一直到了唐代,和近体律诗成为了孪生姊妹、并蒂双花,凭借其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了中国的诗歌文坛之上。因此,俳句和绝句都有言短意赅、适合吟唱等特点。

二、有关松尾芭蕉与王维个人生平的相关概述

诗人不同的人生经历对于诗歌的创作都会有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左右诗歌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当我们对某一个诗人的诗歌作品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诗人的个人生平做出有效的分析,在具体分析俳句和绝句诗歌的意境美之前,我们先对松尾芭蕉与王维的生平做一个简单的概述,从而加深我们对两位诗人诗歌中意境美的把握。

(一)松尾芭蕉(公元l644-1694),伊贺国上野人,原名宗房,早期号桃青,而后改为芭蕉,又名曰钓月轩等。少年时代的松尾芭蕉成为了其嫡子主计良忠近侍。良忠自幼酷爱文学。宽文七年(1667年),良忠因疾病而夭折,当时宗房二十三岁,这让宗房对人生更是感慨万千,于是辞别了王家,进入到京城季吟的门下做了一名谋士。元椽七年(1694年),在结束了两年的静居生活以后,芭蕉再次开始了自己的长途旅行,途经伊贺,奈良,大阪等地,在罔女亭的文会上突然病发,尽管有门人的精心照顾,病情还是毫无起色,十月十二日病逝在大阪的客舍。芭蕉正是因为“町人”的出身和个人的生活经历才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让他的创作更加贴近生活,迎合了俳句被广为流传的要求,这也正培养出了他俳句之中意境优美的灵感和特点。

(二)王维(公元70l-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附近)人。王维九岁就知属辞,和自己的弟弟王缙齐名。王维在年满十五岁以后就已经做了很多出名的诗歌,主要有《题友人云母障子》、《过秦王墓》、《洛阳女儿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开元七年(719年),王维十九岁,便进京兆府试举解头,《李陵咏》、《桃源行》、《清如玉壶冰》等这些著名的诗歌都是在这期间进行创作的,王维个人精通佛学,擅长绘画和音乐。在王维创作的自然山水诗歌之中,经常有着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意象玲珑。王维一生创作的诗歌颇多,被后人所传诵的诗歌也是多之又多,例如《汉江临眺》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送邢桂州》中的“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过香积寺》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最为出名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为《新晴野望》和《魏川田家》,其中都描绘出了深邃的意境美。

三、对松尾芭蕉与王维诗歌中意境美的解读

在松尾芭蕉的俳句和王维的绝句均对自然景色进行了描写,以静写动,用动衬静,用词恰到好处,给读者营造出一种意境深远、回味悠长的闲情雅致。诗词语言细腻生动,让人充满了幻想和憧憬。二人诗歌的字面意思基本相同,根据这种模式进行创作的俳句占据了松尾芭蕉诗歌的绝大部分。比如:静寂的池塘,青蛙蓦然跳进去。水的声音呀!(译文)这一首是松尾芭蕉俳句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在日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对于这首诗词,正冈子规是这样进行评论的:“芭蕉经常独自一个人居住在深山的茅草屋中,一直苦心钻研世间流行的俳谐。因为逐渐走向了陈腐的状态,这为贞德俳谐的兴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在贞门也同样陈腐以后,谈林俳谐就凭借着诗词中独特的意境也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然而谈林也只不过是流行一时,最终还是没有永久流传下来。俳谐提倡新的改革,创作中开始使用长句法,中间夹杂着汉语,逐渐去除了贞门俳谐中的滑稽和洒脱。我门下的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俳谐诗句,有时候我也会进行这样题材的创作,可是长期使用这种题材进行创作,久而久之不免会觉得厌烦,然而此时俳谐的创作也不能重返谈林的鄙俗,更不能效仿贞门的乳臭而蹈袭连歌旧套,必须使用一种新的题材才可以让读者和作家更为喜欢。那么在创作中首先要减少聱牙的汉语,要使用那些显而易懂的国语,然而国语音多意少,所以要想运用这十七个字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那就需要尽最大限度地减少那些无用的事物和言语。可是究竟应该如何进行俳句的创作呢?芭蕉的脑海就像是蒙蒙的大雾一样,怅然而思,经常为此寝食难安,这时突然从窗户外面传来了青蛙跳进古池之中的声音,这时候就在芭蕉的耳旁响起了‘蛙跃入水声’这样一句。芭蕉这才恍然大悟,稍微低头沉思以后就满脸的欢笑。”这是一段关于对芭蕉创作这一段诗句时心情的猜想。松尾芭蕉也把这首俳句作为新诗的第一句,营造出了一种优美的意境,从这首俳句中我们可以联想到: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某个地方的千年古刹之中,庭院里面有一口千年的古池,古池中的睡莲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显得更加娇脆欲滴,古刹的周围是那样的寂静,静得那样出奇,甚至连一丝风声都不存在,突然有一只青蛙“扑通”一声跳进古池之中,水面发出的声响是那样地让人心醉,此刻之境连水中的仙女都会被深深地打动而惊醒,这也许就是松尾芭蕉俳句所营造的意境美所在吧。

此外还有一首“秋日今向暮,枯枝有鸟栖。”从诗词的表面上看仿佛是一首消极色彩的暮秋诗词,然而当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这首诗词解读时,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首吟咏春光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在寂静的天地之中别有诗意活泼洒脱的生活趣味。“伊良古崎冬日到,喜见只鹰击长空。”(译文)这一句写出轻快的动作,表现出了松尾芭蕉旅游途中的愉快心情,尤其是在伊良古崎(地名,在爱知县)一带,满山的松树,这一句可以让读者联想到晴和的冬日,苍鹰在松林之上盘旋的雄伟景象,给人一种精神振奋的感觉,意境优美,让人回味无穷,也说明了松尾芭蕉细致入微的观察。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描绘的是一幅山村傍晚雨后的景色,让读者在一派清新宁静并且生机盎然的山水之中感受到幽静的甜美,在王维另一类的山水诗中,则是通过对远离尘嚣、清幽宁静的大自然的描述,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空寂的禅意和人生追求,例如《辋川集二十首》中,在高度宁静的山水意境中表达了诗人自甘游乐在山水之间的情怀,在《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诗歌中则体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寂静的大自然中对空静之美的感悟,同时王维还善于在动态之中捕捉自然的景色和风光,并且在诗歌中营造出色彩的层次感,诗歌的意境,体现了人景交融的特点。在王维的笔下,山水田园的风光明净,峰峦叠翠,田园生活也安详悠闲,是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眼中的田园,例如《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用远处传来的人语声和夕阳在林中青苔上的光影来对山林中的空寂清幽进行描绘,可以说是有声有色,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向读者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让人回味无穷,余情浓浓。

四、结语

俳句和绝句都属于诗歌的特别题材,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深远影响。本文我们选取了日本松尾芭蕉和中国王维的若干山水田园诗歌为载体,对诗歌中诗人所营造出来的意境美进行分析,从中我们或许可以获得创作的启迪和灵感,为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同时也是为同行日后的同类型研究提供借鉴,加深对中日诗歌的研究,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沅君,陆侃如.中国诗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2]谢六逸.日本文学史[m].日本:东京堂,1991.

[3]彭恩华.日本和歌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

关于山的诗句篇6

⑴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不敢髙声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空山不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吹草低见牛羊。

⑹孤舟蓑笠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⑽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

⑿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阴照水爱晴柔。

⒁春种一粒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⒂,忙趁东风放纸鸢。

⒃牧童骑黄牛,。

⒄知有儿童挑促织,。

⒅窗含西岭千秋雪,。

⒆在课内课外,你一定学了不少古诗词,请你用积累的古诗句来表达下面的各种感情。

①写春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夏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秋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冬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属于汉乐府的是()

a.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B.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D.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3.下列词人,属于豪放派的是()

a.辛弃疾B.柳永C.秦观D.晏殊

4.《天净沙o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a.张养浩B.马致远C.元好问

5.李白的《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下句是()

a.轻舟已过万重山B.孤帆一片日边来C.似曾相识燕归来

6.下面哪一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的名句?()

a.春潮带雨晚来急B.春江水暖鸭先知

C.春来江水绿如蓝D.春风不度玉门关

7."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髙。"这里的"三父子"指的()

a.苏洵、苏轼、苏辙B.曹操、曹丕、曹植C.班彪、班固、挺超

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中,"红"是()

a.红色B.花C.树叶D.树枝

9.下列写月的诗词中,写中秋"月"的一句是()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D.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0.下面诗句属于劝人珍惜时间的一项是()

a.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1.下面对诗句描写的季节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夏)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秋)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

12.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是"比"的意思,唐代诗人杜牧《》中"__________"(诗句)中"于"字,也是"比"的意思。

1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于借对__________的吟咏,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道德追求。

14."水光激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写的是西湖的______________;最后两句则把西湖比作"____________"。这首诗诗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朱熹在《》一诗中以"活水"为喻,告诉我们要想使知识愈来愈渊博,就需要不断吸取新知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16."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中的"潜"的意思是_____,"润物"的意思是______。这两句诗写出了春雨______的特点。

17.当人们说起一个人年纪轻轻就才华出众、引人注目的时候,往往引用杨万里《小池》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开发大西北,我们实现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绿色战略,可以料想,不久的将来,古人吟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生态环境必将在大西北重现。(用《敕勒川》中的诗句填写)

19.《望岳》中最能表现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果有人浪费粮食,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劝导他。

21.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_______,_______"这两句古诗。

22.当我们即将远行,念及母亲的深恩,又觉得难以报答时,常会很自然地吟诵起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的《》。

23.俗话说:*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____________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4.现在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来表达对离别好友的祝愿。

25.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说他:。

26.写出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及诗歌题目。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季节诗歌题目《》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季节诗歌题目《》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季节诗歌题目《》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季节诗歌题目《》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季节诗歌题目《》

27.结合注释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

唐o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②青未了。

造化③钟④神秀,阴阳⑤割⑥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⑦入归鸟。

会当⑧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岱宗:泰山别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②齐鲁: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国名,这里泛指山东一带。③造化:指天地、大自然。④钟:聚集。⑤阴阳:阴指山北,阳指山南。⑥割:分割。⑦决眦:形容极力张大眼睛远望,眼眶像要裂开了。眦,眼角。⑧会当:一定要。

关于山的诗句篇7

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2、(广东省广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3、(内蒙古赤峰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应用你的知识体验,说说前两句诗歌蕴涵了怎样的自然现象。

(2)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述表达效果。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儿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2)在钱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恋的是“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5、(江苏省南通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6、(山东省淄博市)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下面题目。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7、(湖南省娄底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8、(浙江省温州市)古诗文阅读

送友人

薛涛

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的景象。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9、(四川省乐山市)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①“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②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10、(浙江省金华市)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1、(山东省济宁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下面的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2、(江西省)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菩萨蛮

[宋]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①,高寒滟滟②开金饼③。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注释]①瞑:昏暗。②滟滟:月光摇动的样子。③金饼:比喻圆月。

(1)这首词的上阕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阕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中体现了季节特点的词语有哪些?

(3)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3、(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

早梅

[唐]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

14、(湖北省仙桃市)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下面问题。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曲中描写主人公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的主题____________。

15、(山东省菏泽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中汉江时所作。

(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6、(浙江省嘉兴市)认真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题目。

伤桃源薛道士

刘禹锡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1)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词表现了薛道士死后凄清冷漠的氛围?

(2)诗的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7、(四川省达州市)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这首诗和《愚公移山》都以山为喻,蕴含了对困难的认识和态度。试结合诗、文寓意,说说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

18、(湖北省黄石市)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第(1)一(2)题。

【甲】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乙】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借景抒情是诗文中一种常用的抒情方式。甲乙两诗都借景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之情。

(2)甲诗侧重写眼前景,一个“欲”字妙在采用了

手法,化静为动,赋予花朵以动态美;乙诗既写了眼前景“____________”,又写了_____________“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9、(贵州省遵义市)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淮上与友人别

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找出体现情感基调的词语及与友人握别后各奔前程的诗句。

(2)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

20、(海南卷)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2)请你说说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1)高、直、陡、险(答出两点即可)

(2)要做一个刚正不阿(正直、顶天立地)的人、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2、(1)示例:“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①这两句诗的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几经探寻,前面柳暗花明处发现了一个村落。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途渺茫时,往往会绝处逢生。这两句诗,道出世间事物变化的哲理,超出了自然景物描写的范围,因而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②这一句表现作者在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教育后人要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③这句诗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在山水之间寻找,忽然眼前一亮的惊奇与惊喜之感,并且后来从中引申出了在绝境的尽头,往往是另一个美好的世界的哲理,具有很好的励志的作用,因而被人们广泛引用。

3、(1)地理位置的差异,对花开的先后具有一定的影响。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归”“觅”“转”三个动词,赋予了春天具体可感的形象。

4、(1)“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2)绿杨阴里白沙堤(3)第二联主要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静态方面进行描写,如从动物的变化、植物的变化角度回答也可。

5、(1)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2)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6、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

7、(1)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怀古伤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8、(1)苍凉(悲凉凄凉凄清)

(2)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

9、(1)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

(2)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10、(1)天冷、声杂、城孤。

(2)思乡之情。

11、(1)写出了秋夜的漫长。(意思对即可)

(2)凄清孤寂。寂寞幽思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12、(1)上阕写待月的心情下阕写赏月

(2)桂花西风

(3)作者开始时的心情是欢快、开朗的,后来心情就变得愁苦起来。

13、(1)“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14、(1)望西都,意踌躇。 (2)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或: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意对即可。)

15、(1)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

(2)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

16、(1)巢空、闲行(2)抒发了作者对薛道士的怀念之情(或写出了物在人亡的悲伤之情);以乐景衬哀情(或对比)。

17、人生之路是不平坦的,必然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困难,我们要做好面对克服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并坚信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充满信心,勇敢面对,坚持不懈,直至胜利。

18、(1)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2)拟人化巴山夜雨涨秋池想象景(未来景)

19、(1)词语:愁(愁杀)诗句:君向潇湘我向秦

关于山的诗句篇8

一、注意诗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阅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的题目结合起来理解。

如北宋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一诗,从题目就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春天登楼远眺所见之景,抒的是怀念家乡之情。“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这首诗出现在2005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中,要求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从“聊”到“惊”的感情变化。如果我们注意了诗的题目,就不难分析出这是眼前之景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再如唐代诗人张旭的《山中留客》,诗题点明了这是一首挽留客人的诗,诗的内容便是诗人留客的话:“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诗中最后两句描写高山云深、景色奇妙,表达的是以美景留客之情。如果不注意诗歌题目,就可能误解成只是诗人自己对美景的留恋之情。

二、抓住关键词(句)

诗歌中那些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例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作于作者被贬谪黄州后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由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诗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显然是作者那种超然于物外的淡泊心境的真实反映。

三、注意作者的身世及其所处的朝代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有的诗歌试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如南宋诗人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试题中加了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这一关于诗人所处朝代的信息,提供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南宋后期,国家衰亡已无可挽回,这让许多爱国诗人伤痛之极。诗人登高远望,昔日大宋的江山都已沦丧,痛苦得不忍心再看,以致希望有高山挡住视线。这种想看又不忍看的矛盾心理,将诗人因国家败亡而生的无尽伤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同样一件事用散文的语言来写,会是很长的一句话或者几句话,而诗歌却只用几个字。如“高楼聊眺望”,若是写散文,会先交代作者某年月日在某地登上一座怎样的高楼,然后再写极目眺望远处的情景,而诗句只有5个字。

诗歌语言也富于跳跃性,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很多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做补充,还原诗歌的场景。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但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这就在句与句之间留下了空白,需要我们读者去想象补充。

五、注意诗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含义也具有了稳定性

常见意象一般都具有约定性的含义。但这些常见意象有时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含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含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六、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七、注意识别比喻中的“暗喻”与“借喻”

暗喻与明喻不同,其表现形式是比与被比的对象之间没有比喻词,而是用“是”、“为”、“当”、“化”等词连接。如《孔雀东南飞》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以“磐石”和“蒲苇”作比,表达一种对爱情的坚贞之心。借喻,根本不露比喻痕迹,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或者没有连接词。譬如“花间鼻祖”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描写一位贵妇迟起床后,梳妆打扮时的娇懒神态,辞藻浓艳绮丽,用比处的形象生动。鬓如云舒,腮似雪白,眉若蛾秀,面象花美,贵妇懒起梳妆的形象通过比喻,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关于山的诗句篇9

一、文学价值

《黄氏补注杜诗》对杜诗从内容思想到艺术形式都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释。首先,揭示杜诗思想内容。如卷六《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余时忝诤臣,丹陛实咫尺。相看受狼狈,至死难塞责”两句,黄鹤笺曰:吴公以谏而黜,杜公同在言路,不能辨其屈,徒作诗以自责。异乎范文正公以谠直去国,而余襄公上疏论救亦贬。尹师鲁、欧阳公相继论说,又皆贬降。此亦见本朝养成士气,可使沉默偷安者为之愧死也。又如,卷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黄鹤笺曰:唐自天宝之乱,民不得其居处者甚多。公因茅屋为秋风所破,遂思广厦千万间之庇。其为忧国忧民之念至矣。再如,卷三十二《东屯月夜》“抱疾漂萍老,防边旧谷屯”句,黄希曰:公在羁旅中,犹能屯谷以防边,可见忧国之深矣。以上分析到了杜甫“一饭未敢忘君”的忠君思想和正直无私、仁民爱物的伟大人格。其次,揭示杜诗的艺术手法和风格。杜甫诗艺精湛,各种艺术手法在杜甫手中都能运用得炉火纯青,其中比兴手法的运用最为后人所称道。《黄氏补注杜诗》也关注到杜诗中的比兴手法。如卷三十《八月十五夜月》:“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句中,黄希笺曰:公于诗中亦多用转蓬字,偶于此发,公自伤之意耳。杜甫晚年漂转巴蜀、荆湘间,故常有身世悲凉之感。又,卷三十五《登岳阳楼》一诗,黄鹤笺曰:唐子西云:“过岳阳楼观子美诗,不过四十字耳,气象闳放,涵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余谓一诗之中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一联尤为雄伟。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次豁达。

短短几句话就对杜甫此诗的艺术性做了很精到的揭示。再次,鉴赏和点评相结合笺释诗意。《黄氏补注杜诗》在笺释诗意的同时,还对一些好词妙句进行品评。如卷十九《奉和》“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句,《黄氏注本》引余葵注曰:“《百斛明珠》云:‘七言之伟丽者,杜子美如此二句后寂寥无闻。’”又如,卷三十《十六夜玩月》“关山随地阔”句,黄希笺曰:“公于月诗多用‘关山’字,如曰‘关山空自寒’、‘关山同一照’与此是也。盖本乐府有《关山月》,又王褒诗‘关山夜月明’。”此外,《黄氏补注杜诗》注引的文献资料非常丰富,其中经、史、子、集无所不包,内容包罗万象,有经史传记、百氏杂书、考古博物、山川风土、鱼虫草木、诗词评论、奇闻怪事、问卜星象等。并保存了大量的文学史料。首先,《黄氏补注杜诗》引用了许多唐代以前的文献资料,其中有许多的唐前文献已经在流传中散佚,即使存者也或多或少的有残讹,因此黄氏注本所引文献无论从辑佚,还是校勘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魏晋时期的其他文学总集逐渐亡佚,而《文选》的影响越来越大。早在隋代就有萧该为《文选》作注,发展到唐代李善注《文选》,成为集大成者。李善注一直为后世所关注,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版本。《四库全书总目》在李善注《文选》的题解中称:其书自南宋以来,皆与五臣注合刊,名曰《六臣注文选》,而善注单行之本世遂罕传。此本为毛晋所刻,虽称从宋本校正,今考其第二十五卷陆运赠兄机诗注中,有向曰一条、济曰一条,又《赠张士然》诗注中,有翰曰、铣曰、济曰、向曰各一条。殆因六臣之本削去五臣,独留善注,故刊除不尽,未必真见单行本也。①其下又引用了很多的例子证明李善注《文选》未曾有单行本,现流传的李善注本是从“六臣注”中析出整理而成。然而,这种说法并不符合事实。首先,宋代的各种书目,如《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等文献均同时著录过李善注和“五臣注”,而无有“六臣注”。到《直斋书录解题》著录的“六臣《文选》”,已经是李善注本流行后好几十年的事了。②其次,李善注和“五臣注”分别流行的例证还存在于宋代其他的文献中。黄氏注本中就分别引用到李善注和“五臣注”的内容。其次,《黄氏补注杜诗》保存了许多两宋时期的文学作品。如卷二十七《宴戎州杨使君东楼》“重碧拈春酒”句,洙曰:一作酤。苏曰:欧阳文忠公曰:“酤”当作“拈”。赵曰:“旧本作‘酤酒’,非也,善本作‘拈’……黄鲁直在戎州时,‘王公权家荔子绿,廖致平家绿荔枝’诗,‘试倾一杯重碧色,快擎千颗青红肌’。”“轻红擘荔枝”句,鹤曰:“山谷在戎州有《和任道食荔枝》诗云:‘六月连山柘枝红。’又有《廖致平送绿荔枝》诗云:‘能与同此绝滋味,唯有老杜东楼诗。’盖本此诗‘胜绝惊身老’之句也。”按,以上所引的诗句分别出自黄庭坚的《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三首》(之二)与《廖致平送绿荔支为戎州第一;王公权荔支绿酒亦为戎州第一》两首诗。《黄氏补注杜诗》还保存了许多两宋时期的文学活动以及文学思想。如卷十八《送蔡希曾还陇右寄高三十五书记都尉》“身轻一鸟过”句,引余注曰:“《欧公诗话》云:初,陈舍人从易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至《送蔡都尉》诗‘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下’,莫能定,后得一善本,乃是‘过’字,陈公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从此条资料不仅可以得知杜诗在宋代的流行状况,而且也能了解宋人校勘杜诗的情形。另外,《黄氏补注杜诗》引用了大量宋代诗话、笔记材料,如蔡启的《蔡宽夫诗话》、佚名的《漫叟诗话》、惠洪的《冷斋夜话》、马永卿的《懒真子》、黄朝英的《缃素杂记》、邵伯温的《邵氏见闻录》、严有翼的《艺苑雌黄》、程泰之的《演繁露》、吴虎臣《漫录》、胡元受《丛话》等,有些文献如吴虎臣《漫录》、胡元受《丛话》等均已散佚,即显得弥足珍贵。《黄氏补注杜诗》还保存了宋代其它文史资料。如卷二十《山寺》“鹦鹉啄金桃”句,黄鹤曰:“崇仁饶焯景仲与余言,尝见武林有金桃,色如杏,七八月熟,因知《东都事略》所记外国进金桃、银桃种,命植之御苑,即此也。”饶焯为何人,史无载,也无其它资料可考,但黄氏注本却保存了关于其人的材料。诸如此类的文人轶事、文坛掌故,在黄氏补注杜诗中还有不少,十分珍贵。

二、文献学价值

1.校勘、考订价值。黄氏父子对杜集诗歌作了许多校证工作,而且大多论据充分,考订精确。如卷七《投简成华两县诸子》一诗,梁权道编在上元二年(675)成都时作,以为“成华”是成都、华阳两县。黄鹤以为梁权道所考有误:此二县,《唐志》故云此次赤,然诗云:“长安苦寒谁独悲。”又言“南山之豆”、“东门之瓜”,皆长安京兆事,当是天宝间在长安作。今以“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自然弃掷与时异”之句,意是十年召试后送隶有司参选时作。疑是与咸阳、华源二县“,咸”误作“成”也。黄鹤根据诗中的赤县、长安、南山之豆、东门之瓜等一系列有关长安的事物,确定成、华为咸阳、华源两县,而梁权道的成都、华阳之说有误,并考定此诗作于天宝十年(751)之长安。卷一《游龙门奉先寺》“天阙象纬逼”一句中“阙”的校勘,黄氏补注本引入宋人校勘:王洙注曰:“一作阅”;伪苏注曰:“‘阅’字当作‘阙’或作‘阔’。蔡天启云古本作‘闚’,王介甫云当作‘天阅’。蔡絛云当用‘阙’。”黄希综合诸家,考订为“阙”,云:《广记》凡舆地有石者,皆以门名之,故彭州有天彭山,两山相对,其形如门,谓之天彭门,亦曰天彭阙。按龙门本阙塞山,又名伊阙山,则以龙门为天阙无疑矣。黄希的考证为后来注杜者接受,钱谦益《钱注杜诗》笺曰:“韦应物龙门游眺诗云:‘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阙。’又云‘:南山郁相对。’此即杜诗脚注也。宋人妄改,削之何疑。”③仇兆鳌《杜诗详注》也以阙为是,曰:附考:杜诗各本流传,多有字句舛讹,昔蔡伯世作《正异》,而未尽其详。朱子欲作考异,而未果成书。今遇彼此互异处,酌其当者书于本文。参见者分注句下,较钱注、朱注,多所辩证矣。如此诗“天阙”诸家聚讼约有八说:蔡兴宗《正异》依古本作“天窥”,有《庄子》“以管窥天”及鲍照诗“天窥茍平圆”可证。杨慎云:“天窥”“云卧”乃倒字法,言窥天则星辰垂地,卧云则空翠湿衣,见山寺高寒,殊于人境也。蔡绦及《庚溪诗话》皆作“天阙”,引韦述《东都记》“龙门若天阙”为证,言天阙迥而象纬逼近,云卧山而衣裳凉泠也。朱鹤龄从之。姜氏疑“天阙”既用实地,不应“云卧”又作虚对,欲改作“天开”,引《天官书》“天开书云物”为证,则属对既工,而声韵不失。张綖谓“天阙”乃寺门观,“云卧”犹言云室。《杜臆》解“天阙”为帝座,以《宋志》角二星十二度谓之“天阙”也。王介甫改作“天阅”。旧千家本或作“天阔”,或改“天门”,俱未安。④又如,卷二《丽人行》“珠压腰衱稳称身”句,明杨慎《升庵诗话》中载:松江陆三汀深语予:“杜诗《丽人行》,古本‘珠压腰衱称称身’下有‘足下何所着,红渠罗袜穿镫银’二句,今本无之。”⑤仇兆鳌曰:“今按:两段各十句为界限,添此反赘。”⑥钱谦益也认为“编考宋刻本并无,知杨氏伪托也,今削正”⑦。可见由于宋元刻本去唐未远,更能够接近作者原文风貌,故在校勘中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2.辑佚价值。历经唐五代的战乱,隋唐五代的别集亡佚情况非常严重。《宋史•艺文志》(集类四艺文一)云:“离乱以来,贬帙散佚,幸而存者,百无二三。”就杜甫诗文而言,其在唐代就散佚了不少,大历年间,樊晃《杜工部小集序》记载:“文集六十卷,行于江汉之南”。《旧唐书•杜甫传》也称“甫有文集六十卷”。而樊晃的《杜工部小集》六卷,收诗仅290首,这与六十卷的记载相差甚远。而且杜甫在《进雕赋表》中自称:“臣幸赖先臣绪业,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馀篇。”现存杜甫四十岁之前的作品仅仅三十多首。可见杜甫诗文散佚的情况非常严重。宋初流传的杜集皆是“亡逸之馀,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矣”⑧。宋代,从孙仅开始对杜集进行编辑、整理,之后的杜集整理不断趋于完善,其中包括对杜诗的辑佚活动。宋代的各家注本对所辑的杜甫逸诗,都标有“新添”的标志,而逸诗的来源有许多,有别集、总集、笔记小说、诗文评、类书或史书、方志、石刻等。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云:“余家有唐顾陶大中丙子岁所编《唐诗类选》,载杜子美《遣忧》一诗,……世所传杜集,皆无此诗。”⑨钱谦益《钱注杜诗》列“朝奉大夫员安宇所收”⑩。杨伦的《杜诗镜铨》注曰:“集外诗,下三首俱见郭知达、黄鹤本。”輯訛輥可见黄氏注本所新添的《遣忧》一诗可能就是辑自于流传至宋的唐顾陶所编辑的《唐诗类选》。黄氏父子在其所新辑到的佚诗下面均标有“新添”的标志。黄氏注本中标有“新添”标志的诗共有30首輰訛輥,其中23首为杜甫作,其他5首中,《寄左省杜拾遗》、《同前》是岑参作,《同前》为王维作,《早朝大明宫》是贾至作,《酬别杜二》为严武作。有学者经过与现存宋代的其他集注本比较,发现其中《遣愁》一诗,诸家注本几乎漏收,唯有南宋郭知达本、黄氏注本有收录。《黄氏补注杜诗》不仅对杜甫诗歌有辑佚价值,而且对保存宋之前文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对唐前文献的保存。《黄氏补注杜诗》引用了大量的唐代之前的文献资料,其中许多的文献在流传中已经全部或者部分的散佚,因此《黄氏补注杜诗》保存的这些材料就有辑佚价值。如黄氏常引的《本草》陶注,当是指南朝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原书已佚,现有敦煌石室所藏的残本。此书中的内容,可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等其他文献材料中见到。《黄氏补注杜诗》中引用的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材料也可作其书的辑佚之用。其次,对宋代文献的保存。《黄氏补注杜诗》卷四收录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其中“犹疑照颜色”句,黄氏引王彦辅注曰:《西清诗话》云:“太白历见司马子微、谢自然、贺知章,或以为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或以为谪仙人,其风神超迈英爽可知。后世词人状其风貌者多矣,亦间于丹青见之,俱不若少陵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熟味之,百世之下,想见风采,此与李太白传神诗。”蔡絛《西清诗话》成书于北宋末,在南宋时仍然有流传,宋元之际散佚。故黄氏父子所注引的材料应该说是非常可靠。今诸家辑佚而成的《西清诗话》,卷数参差不齐,规模各异。如罗根泽据各书辑出107条。郭绍虞亦采诸书得112条。而且罗、郭二人在辑《西清诗话》时所据的《苕溪渔隐丛话》、《能改斋漫录》等书也不过成书在南宋时,因而黄氏的注引材料就其辑佚和校勘价值可见一般。又如上述黄氏所引的王彦辅注文,《集注杜诗姓氏》云:“凤台王氏彦辅《和注子美诗》四十九卷,自号凤台子。”《宋史•艺文志》著录有王彦辅《凤台子和杜诗》三卷,这说明王彦辅有《和杜诗》三卷、《注杜诗》四十六卷,然两书都不见传本,而正是《黄氏补注杜诗》等宋代杜诗的集注本保存的佚文、佚句,才可以窥视到王氏注本的风貌。

关于山的诗句篇10

一、整体感知诗意,应从诗题着手

诗题就是古诗词的眼睛,也是古诗词心灵的窗户,正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只要我们从诗题入手,就可以具体感知到诗的大概内容。例如从《赠刘景文》一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秋天美景的描绘,从而抒发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从《山行》一诗中,我们可了解到这也是诗人对山中美景的赞美之情;从《回乡偶书》一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诗人抒发热爱家乡的千古名诗;从《赠汪伦》一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成功地写出了汪伦对李白的情深义重,从而抒发了作者十分珍惜友情之感。其它如《夜书所见》《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词、诗题与内容也有关系,因此,古诗词教学必须从诗题着手,我们应舍得在诗题上下功夫。具体的可以通过诗题,让学生在课前整理资料,了解诗人写诗时的时间、地点、与他人的关系,包括描写对象的相关材料。

二、抓住诗句中的重点字词,理解诗句。

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浅显易懂,一般来说,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只要借助于书中的注释,借助于字典、词典,自己应该会懂,我们这里讲的重点字词,提的就是那些需要教师指点的,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疑难字词,还有就是一些虽然是常见词,但在特定语境中有特殊的含义的那些字词。如:“停车坐爱枫林晚”这一诗句,教师应有意识帮助学生弄清“坐爱”的意思,“谁言寸草心”重点应放在解释“寸草心”这一词。请看下列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找一找,诗中体现诗题意思的是哪句,请认真读一读,体会它的意思。

生: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你们知道“坐爱”的意思吗?“红于”又是什么意思?

生:“坐爱”是因为喜爱的意思。

生:“红于”就是比什么还红的意思。

(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红于”深秋枫林的画面,让学生形象感知)

师再出示文中插图,让学生“寒山”“白云生处”的地理位置。

师问生:你这样标出的根据是什么?

生: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说“寒山”,白云飘浮的地方。

学生从这两个重点词的解决,较好地理解了这两个诗句的意思。

三、品赏佳句,体会意境

古诗词中有许多名词,这些名句如同镂精绣,炫转荧煌,让人玩索不尽,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它们有的想象丰富,情感饱满,如“一年美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有的清疏泉永,激人联想,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有的哲理深蕴,耐人咀嚼,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句子脍炙人口,神韵悠远。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吟读,领会其意思,并熟读成诵。如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教学,我们可以还诗句从为一下几个具体景物,具体形象,具体画面:江河两岸上猿猴的叫声清晰悦耳,江中的小船却飞快地向下奔流,早已绕过一座又一座数不尽的大山了,虽然两地远隔千里,但坐船却一天就能一个来回,这些画面可以让学生脑中有诗人目驻神驰的情态,从而体会到诗人官复原职的快乐的心情。又如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教学,可以通过解决“诗人拿什么跟什么比较?”和“诗人为什么会感到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天里的鲜花还更红艳?”两个问题,来体会诗句的哲理意蕴,小学教材诗词中的佳句是不可少,如“野火烧不尽,春天吹又生。”“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目边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山村水路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些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却需要我们教师给予指点迷津的,让学生多读多背,铭记于心。

四、吟诵诗词,体味声律美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了吟读诗词的重要性,古诗词讲究用韵,特别是韵律诗,对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还有严格规定,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声,琅琅上口。对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大声吟诵来体味其中韵律的和谐之美,教师指导朗读时,重点应放在怎样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韵,为此我们可以结合看图,边读边联想,感悟诗句中的含义,在诵读中,结合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诵读时,必须注意把握好停顿,把握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一般地说,七言绝句诗要把握好四、三停顿,五言绝句诗要把握好二、三停顿。

如: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对小学生而言,指导朗读还要注意读的方式要多样化,比如,全班读、分组读、男女生对读、分角色读、范读、领读、配乐演读……等等。

五、拓展学习空间,博闻强记在心间

中华上下五千年,古诗词浩如烟海,璨若繁星,文本中那些古诗词只能是沧海中之一粟,仅仅依靠书本中那几首诗词的学习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把古诗词教学置于古典文学的大文化背景之中,注意对课堂广度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优秀古诗词,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古诗,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古诗词阅读,如下面的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再读读《无题》,把你由此想到的告诉给大家,(先读古诗,看插图,联想)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生:我想到了李清照的《秋思》,(接着高声地读了起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师:你读得真是太棒了,把它写在黑板上。请你领着同学们读一读,好吗?

(这位学生领读了几遍,学生达到人人能背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