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路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3:46

不言路遥篇1

这是中国千百万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心中的梦,终于实现了,媒体陷入了狂喜,国人陷入了狂欢。它来得这么晚,这么及时,这么突然,似乎还有点没准备好,忽然来了,甚至作家们都有些不知所措了。全世界的目光汇聚到高密,那个被称为莫言文学王国的地方,莫言成了中国文学的代表、新闻的焦点、舆论的中心。

我预言,在2012年的这个秋天,若干年后能记住的,可能除了十,就是莫言了。我坚信,莫言的获奖对中国文学来说,是绝对的正能量,毫无疑问会推动中国文学的进步。可是,莫言的作品,又有多少人了解呢?在莫言获奖之前,其作品的发行量一直不温不火,比不上实和路遥。实因电影《白鹿原》的上映,再次大火了一把,连带小说又热卖数十万册。路遥作品的销量也早过了百万,他的《人生》、《平凡的世界》成了励志教科书,读者口口相传,影响了许多人。

今年是路遥逝世20周年,高玉涛社长准备出版一期纪念路遥的专刊,并发起主办一个纪念会,会上还要展出他约请一些艺术界人士为纪念路遥所作的书画。总之,他要为路遥做点什么。

高玉涛社长与路遥是陕北同乡,他为路遥做点什么的想法,早就有了。四五年前他就经常跟我提起路遥,拿出路遥写给他的信给我看,讲他跟路遥的交往、路遥对他的帮助、路遥对他的影响。我们常常一起谈论路遥的小说,还有那篇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他说自己读了不下十遍。李建军主编的《路遥十五年祭》出版时,他一下子买了几十本,送给很多朋友。当时高玉涛说,过几年自己也要出版一本纪念路遥的专辑,并要为他开纪念会。

现在,纪念路遥逝世20周年的专辑已在2012年第11期《收藏界》面世,纪念路遥的书画作品也都征集到位,就差一个纪念会了。为了这个会,高玉涛社长没少费心思。

高玉涛社长原想纪念会在路遥的忌日—11月17日召开,并且开会的时间就定在中午,以契合路遥的那句名言“早晨从中午开始”。为此他提前两个多月就起草了方案,分送几家单位,争取联合主办。最早落实的合作方是鲁迅文学院,因为该院的常务副院长是路遥的好友白描,白院长对活动全力支持。活动场所定在哪里呢?9月下旬,我曾向高社长推荐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希望能联合人大文学院一起主办,这样既能解决场地问题,也能解决观众问题。为此,我把方案发给了人大文学院院长孙郁先生。时值人大举办75周年校庆,孙先生是大忙人,百忙之中给我回话说,活动不错,等过了十一再具体商量。没想到,十一之后等来的结果却是活动已排满,无法参加。随后高社长又与北京大学联系,希望活动能在北大举行。他说北大同意参与主办,合作方是北大团委、学生会,连地点都定好了,时间就是11月17日。开会的日子一天天迫近,筹备工作正有序进行,北大方面突然通知高社长,因召开十,活动推迟。看来,17号是不行了,尽管对此变动有些遗憾,高社长还是同意了。十过了,何时开会呢?当高社长与北大落实开会日期时,没想到北大方面变卦了,说因该校团委书记工作变动,活动取消。无奈之下,高社长再次找到白描院长,并将活动地点改在鲁迅文学院。这时,离开会日期只有5天了。

我之所以这么详细地记录会议的筹备过程,不是想突出高玉涛社长有多大功绩,而是想让大家了解举办这样一个活动是多么不容易,尤其是民间自发举办的活动。实际上,高玉涛碰到的困难一定比这要多,我只是列举了自己知道的一些,从中也可见一斑。其实,有些困难就是人为设置的障碍,那些手握权力的人说过的话可以随意更改,他们不会考虑这样做的后果,更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

路遥与莫言本来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尽管他俩都是中国当代最为杰出的作家,但是因为高玉涛要举办的这个纪念会恰巧与莫言获奖赶在了一起,使人不得不把两人联系起来。《南方人物周刊》在报道路遥的文章中还印上了两人1987年的一张合影,并说“莫言的获奖解决了路遥当年所发出的疑问:‘为什么不理会中国当代文学这些成就?’”因此,可以说莫言获奖也是遂了路遥一个心愿。如果路遥在世,也会为莫言感到高兴的,确切地说,是为中国文学感到高兴,因为世界的目光终于看到了中国,而这正是路遥等中国作家所深切期盼的。

路遥英年早逝,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与思考。按照诺奖委员会只给活着的作家评奖的原则,路遥此生已与诺奖无缘。我们不能说路遥那近于疯狂的创作就是为了摘取诺奖,但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更多人的喜爱,甚至走向国际为中国文学争光,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有人说,在这段时间内,除了莫言,任何关于中国文学的话题都是苍白的。随着图书排行榜莫言小说的一统天下,人们在恶补莫言小说的过程中,在民间故事、历史、魔幻与现实的来回穿越中,不断享受着感官的饕餮盛宴。连带着,被莫言推崇的马尔克斯、福克纳的作品也跟着热销。我敢说,在2012的这个秋冬,包括我在内,有许多中国人都窝在家里消费莫言,阅读小说成了一次文化的洗礼。我希望这种状态能持续更长时间,因为它总比充满焦虑、无所事事要好。

那么,在莫言热的背景下,举办关于路遥的纪念活动,意味着什么?

谈到莫言与路遥,不能不提他们的文学之路。

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作家,他们有不少的共同性:出身农村,了解农民;少年时期都遭受过饥饿的折磨;挚爱脚下的这片土地;深切地关注身处社会底层的百姓;作品中渗透着对现实的批判与关怀。

同时,他们又有着明显的不同:路遥选择的是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对城乡社会进行全景式史诗般的描述,挚爱黄土地,发掘人性的美好。路遥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人文关怀,真善美是他作品的灵魂。阅读路遥,仿佛在听一首咏叹调,在悠扬的旋律中感悟生活的美好。莫言则是带着对传统的颠覆冲向文坛的,他的作品充满对大自然的敬畏,在思想的自由与平等中挥洒描写万物生灵,在血腥与暴力中拷问人的灵魂。莫言的思维是跳跃的,在古今与虚实中交流穿梭。他不断解剖人性,在冷酷中最终走向温暖。阅读莫言,仿佛坐在4D影院里观看星球大战,随时可能飞来一个星体,在心惊胆颤中体验着日常生活中所不曾有的刺激与。路遥写苦难也透着温情,莫言写快乐也透着冷酷。

文学具有多样性。长空搏击,殊途同归。无疑,路遥与莫言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两个地标。

高玉涛社长来电话说,开始还为请嘉宾的事犯愁,没想到,临近开会,请到的重量级嘉宾越来越多,大家一听说是纪念路遥的会,都愿意参加。特别是路遥的女儿路茗茗,多年来很少露面,这次也答应到场。路遥的胞弟王天笑,近日肝病发作,本来计划29号住院手术的,现推迟住院专程来京出席这个活动。来自陕西、山西、山东等地的几位企业家听说要举办纪念路遥的活动,专程赶来,他们是路遥的读者并深受其作品的影响。高社长说,活动现场展出的名家书画准备邀请几位企业家收藏,所筹集的款项全部交给天笑,作为他这次住院手术的费用。而高社长已经为这次活动花费了十几万元,他说,为路遥做事,值得、应该!

我想,明天的纪念活动一定会很热闹,一是因为路遥,这是一个有号召力的名字,嘉宾云集,况且现场还有一批艺术家的作品,立体展现路遥作品的魅力。二是因为莫言,再过几天他就要去北欧领奖了,文学界的这次聚会肯定少不了关于他的话题。三是因为倪萍,她义务主持这次追思会,并作画和写了文章向路遥致敬。

诺奖来了,莫言热了。路遥走了,他并未离去。有了他们,文学之路不再遥远。

不言路遥篇2

一颗智慧的头颅终止了异常活跃,异常深刻,也异常痛苦的思维。

这就是路遥。

他曾经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文学大省里的一员主将,又是我们这个号称陕西作家群体中的小兄弟,他的猝然离队使得这个整齐的队列出现一个大位置的空缺,也使这个生机勃勃的群体呈现寂寞。当比他小的小弟和比他年长的大哥以及更多的关注他成长的文学前辈们看着他突然离队并为他送行时,诸多痛楚因素中最难以承受的是物伤其类的本能的悲哀。

路遥从中国西北一个自然环境最恶劣也最贫穷的县的山村走出来,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创造了绚烂的篇章。这不单是路遥个人的凯歌,它至少给我们以这样的启迪,我们这个民族潜存着义无反顾的进取精神和旺盛而又强大的艺术创作力量—路遥已经形成的开阔宏大的视野,深沉睿智的穿射历史和实现的思想,成就大事业者的强大的气魄,为实现理想而坚韧不拔和艰苦卓绝的耐力,充分显示出这个古老而又优秀的民族最优秀的品质。

路遥深切地关注着生活演进的艰难进程,真切地关注着整个民族摆脱沉疴复兴复壮的历史性变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巨大痛苦和巨大欢乐。路遥并不在意个人的有幸与不幸,得了或失了,甚至包括伴随他的整个童年时期的饥饿在内的艰辛历程。这是作为一个深刻作家的路遥与平庸文人的最本质区别。正是在这一点上,路遥成为具有独立思维和艺术品格的路遥。

路遥的精神世界是由普通劳动者构建的“平凡的世界”,他在当代作家中最能深刻地理解这个平凡的世界里的人们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他本身就是这个平凡世界里并不特别经意而产生的一个,却成了这个世界人们精神上的执言者,他的智慧集合了这个世界的全部精华,又剔除了母胎带给他的所有腥秽,从而使他的精神一次又一次裂变和升华。他的情感却是与之无法剥离的血肉情感。这样,我们才能破译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里那深刻的现性和动人心魄的真血真情。路遥在创作那些普通人生存形态的平凡世界里,不仅不能容忍任何对这个世界的过去和现在、历史和现实的解释的随意性,甚至连一句一词的描绘中的矫情和娇气也决不容忍。他有深切的感知和清醒的理智,以为那些随意的解释和矫情娇气的描绘,不过是作家自身心理不健康不健全的表现,并不属于那个平凡世界里的人们。路遥因此获得了这个世界里数以亿计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沟通了这个世界的人们和地球人类的情感。这是作为独立思维的作家路遥最难仿效的本领。

我们无以排解的悲痛发自最深切的惋惜。42岁,一个刚刚走向成熟的作家的死亡意味着什么?本来,我们完全可以自信地期待,属于路遥的真正辉煌的历程才刚刚开始。我深沉的惋惜正是出自对一个文学大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事业的无法弥补的损失。一切已不能挽回于万一,所以期待即使是自信的有把握的,也都在1992年11月17日那个早晨被彻底粉碎了。然而我们就路遥截止到1992年11月17日早晨8时20分的整个生命历程来估价,完全可以说,他不仅是我们这个群体而在更广泛的中国当代中青年作家中,也是相当出色相当杰出的一个。就生命的经历而言,路遥是短暂的;就生命的质量而言,路遥是辉煌的。能在如此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造如此辉煌如此有声有色的生命高质量,路遥是无愧于他的整个人生的,无愧于哺育他的土地和人民的。

以路遥的名义,我们寄望于每一个年轻或年长的弟兄,努力创造,为中国文学的全面繁荣而奋争。只是在奋争的同时,千万不可太马虎了自己—这肯定也是路遥的遗训。

路遥同志,你走完了短暂而又光辉的“人生”之旅,愿你的灵魂在“平凡的世界”里的普通劳动者中间和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得到安息!

不言路遥篇3

根据策划,向谁约稿、请谁题词、邀谁作画?我心里虽有一份名单,不过,如今这个年头,地球人都知道,尤其在中国,凡事是要用钱来说话的,否则,难!我行事有个习惯,往往带点唯心,比如联系某人某事情之前,首先对时间、地点包括姓名等作一番考虑,反复权衡和判断“可能性”后,方才或短信或电话或邮件与之联络,有时则需要双管齐下甚至面谈。总之,以合适、可能为宜。尤其是第一个、第一次避免出现“no”。否则,会有不顺利的感觉。假设同样是好友,如史、李、张、刘姓等,那么,首先选张姓。为什么?油画家张谧诠先生是我朋友中颇具智慧的一个人,他曾指点说:“和张姓之人交往最好,开张了!”哈,真逗。说者有意,听者也有心。于是我首先发信息向张贤亮先生约题词,果然,没过几天,就收到了先生的快递。看着贤亮先生对路遥的深情厚意跃然纸上,我的眼睛顿时热了。瞬间想起一个难忘的情景。2007年底,贤亮先生被《收藏界》等20家主流媒体推选为首届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他手拿奖杯说:“昨天CCtV封我一个中国十大财富人物称号,我觉得自己不够资格。今天收藏界又给我颁发了十大收藏家奖,我也感到受之有愧。不过,人要识抬举……”我听了,甚为感慨。在场的许多人,亦有同感。如百岁寿星文怀沙老和年近古稀的阎正先生就击掌称赞!

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是家喻户晓的少儿文学畅销书当红作家。出版社约稿、全国各地书市做嘉宾、应邀当评委及出席各类文学活动等等,加之喜好书法和收藏,忙的不亦乐乎。可是,一听纪念路遥的活动,立即放下手头上的一切,挥毫赋诗:“……思君君已远,青青杨柳丝。”抒发了对路遥深切的怀念。罗杨先生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掌门人,平时公务繁忙。作为著名书法家,其作品市场润格每平尺1万多,接到约稿信息后,当天夜里写就一幅四尺整纸,表达了对路遥及其作品的敬意。享有“国姐”盛誉的著名主持人倪萍,近两年一边痴迷于绘画,一边不得不忙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尽其名人义务。约她自然很不容易,没有特殊事,我是不忍给她添乱的。没想到,约稿信息发她后即复言应允。两周后,她让去取稿,还说将阎正先生创作的大画“群贤毕至”带来,补上她去年答应的“空白”。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日,我约上阎正先生和路遥女儿茗茗,一起来到她家小区,倪萍穿着拖鞋下楼迎接,“真抱歉,拖了这么长时间才叫你们。”她客气又热情,我们老少爷们仨都感觉像回家一样亲切。到客厅入座后,她边沏茶边说,“儿子打球去了,助手上学补课,保姆外出不在,你们随意啊。”看着她,一会端茶一会递苹果精神爽快的样子,我们仨同声夸道,“您怎么越来越年轻了?!”阎正先生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一口假牙差点掉了出来。我调侃说,“您淡定点好吗?看激动的!”惹得茗茗和倪萍哈哈大笑。此刻,我才正式介绍说,“这是茗茗,原来叫远远,是路遥的宝贝女儿。”倪萍啊了一声,“是吗?这么大了!太巧了,我昨晚画了幅画,画的就是你。不过,你们别笑话,画人物不是我的长项,但我有我的画法,画不了正面画背面,画不了眼睛画侧面,画不好嘴就来条围脖,挡挡呗,瞧,不也神形兼备吗?”哈哈哈!真诚、豪爽、大度、才气,她身上散发出的气场即令人敬重又感到阳光般温馨。

进了倪萍画室,我们惊呆了,简陋、面积小不说,竟然是用卫生间布置的。“您的画都是在这儿画的?”“是啊,怎么样,我牛吧!”“呵呵,您太牛了,太了不起了,太让人佩服了!”茗茗禁不住连声赞叹。本来,并没有向倪萍约画。因为荣宝斋今年3月给她办画展,每平尺1.5万的百余幅作品被一抢而空。她的画等于钱。所以,怎么能谋画图财呢?可她不仅写了纪念文章,而且含泪画了远远想爸爸这幅画。我们仨看了甚为感动,心生敬意。蒋为民先生是当红的人物画家之一,他的画市场价每平尺达3万元,一向忙得不可开交,除了中办交给他的“国画”任务外,主要是老板送礼定画数量一再增加,于是他像“牛一样劳动”,全然牺牲了正常人应有的正常生活,两个字“忙、累”!当提出请他为纪念路遥活动作画,他一口答应,不仅不谈钱,还应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特别提名,亲自组织荣宝斋画院自己所带的刘大为国画高研班的专业画家们,将路遥作品中典型人物形象,用绘画的语言进行再创作,以此纪念这位文学大家。阎正先生已迈入古稀行列,因牙口被某医院整体“治残”,只能进流食,身体虚弱不说,还欠着一屁股画“债”。一位大领导,想求他一幅藏獒,时过三年多了,尚未兑现。不用问,他也忙!但纪念路遥的画,他说,“你啥时要,我啥时画。”著名学者苏叔阳(抱病写了书法)、《中国报告文学》社长周明、著名作家高建群、陕西省作协党组书记雷涛以及著名作家犁心,收藏家高为华、文物鉴赏家刘亚谏先生等,都挤出宝贵时间或泼墨挥毫或写诗撰稿,抒发对路遥文学精神的敬佩之情。

不言路遥篇4

关键词路遥小说社会影响

对于路遥和他小说的研究一直是个比较热门的课题,国内外出现了多种的观点,基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其中不乏有比较深刻、新颖的观点。例如《深沉宏大的艺术世界—论路遥的审美追求》《路遥小说中的时代意识和政治意识》《评析路遥论作家修养》《生存困惑与乡土中国的必由之途—路遥的启示》《论路遥作品中的三个男性青年形象》等等。这些研究角度大多是从路遥的成长经历入手,来探讨他的风格的形成以及审美追求受到的影响;从他的小说的时代背景出发,来探讨社会对于人们的生活和人性的改变的作用;从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着手,来探讨人生的意义和特定时期下的人们的心理状态;从小说的特色风貌分析,来展现黄土高原上的独特文化和特色人群。

一、路遥个人的特质

1.路遥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

1949年12月13日路遥出生在陕北清涧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他7岁时因家里生活困难被过继给了延川县的伯父,这种改变并没有使他摆脱生活上的困境和精神上的空虚,就像这贫瘠的黄土地一样,路遥的童年是在贫乏与饥渴中度过的。进入延川县县立中学后,他才体会到只有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才能忘记所有的痛苦,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充实幸福,但是残酷的现实将他的希望击的粉碎,在的十年浩劫中他不幸的遭受到了冲击,于1969年告别了学堂回乡务农,此时的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就像《人生》中的高加林一样,感到无助和迷茫,也许从此将和他的父辈们一样,在这贫瘠的黄土地上度过平淡的一生。

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对于路遥而言,生活中的羁绊和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知识的渴求欲得不到满足,这种农民式的生活方式对路遥来说并不痛苦,因为他“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也正是这种农村生活的背景使他的意志得到了极强的锻炼,使他深刻的体会到了黄土高原上的人们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而这种农村生活的经历也对他在思想上的成熟和稳健起到了关键的培养和熏陶作用。以传播学上的人际影响和媒介效应来说,路遥以自己的经历和在苦难中所体现出来的某种精神,向人们展示了在困难的日子里所应该拥有的意志品质,并通过文字符号的形式,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利用大众媒介的传播力量,向社会公众传递出了一种亲切的、深刻的,能够引起共鸣的信息。因此,路遥便在一定程度上被塑造成了在苦难中奋斗不息的形象。

2.路遥的创作精神

在笔者看来,路遥笔下的一切魅力都是建立在他那废寝忘食和自我折磨的创作精神的基础之上的,正如著名作家朱鸿先生所说“路遥对文学事业的那种神圣感,以整个生命去打造自己的文学,”这正是对于路遥的创作态度的最好诠释。路遥曾经说过“在某些问题上,我是一个放任自流的人,”[4]如果把这某些问题归结到他的生活习惯上的话,他的确是个放任自流的人。他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状态变得混乱,也可以毫不在乎的改变自己的生活规律,他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不图名利,只求能在有生之年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学,让世人从中得到某种精神上的认知,并以此实现作为一个作家所应该拥有的价值。

3.路遥的人生态度

路遥的一生是痛苦沉闷的,他不断的经历着生命中的灾难,不停的遭遇着人生中的大风大浪,黑格尔说“如果你生活在无法抗拒无法改变的痛苦里,那么这种痛苦将是你的幸福!给自己一个希望和勇气,大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慷慨的说句大不了就是一死。”黑格尔的这句名言正是路遥一生的写照,他的一生始终伴随着苦难和痛苦的阴影,起初他感到压抑难受,看不到未来的一点希望,就好像站在故乡的毛乌素沙漠里一样,找不到一条走出去的道路,辨不清前进的方向,看到的只有满眼的黄沙和阵阵的大风。开始创作以后,他的痛苦仍然没有消失,反而更加的剧烈,这种痛苦就像一把尖刀,深深的插入了他的心里,刺痛着每一根神经。他享受着这种痛苦中的幸福,就像是扑向烈火中的飞蛾,虽然在痛苦的燃烧中走向了死亡,但却是一种幸福的归宿。

二、路遥作品的特质

1.路遥小说的整体风貌

路遥小说对现代人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小说的整体风貌上。在他所构筑的文学王国里,很少有大篇幅的故事和情节发生在都市的热闹与喧嚣之中,而是将主要笔触放在了贫穷落后的农村,但城市与农村之间并没有因此而割断联系,始终有一条或是几条线索在两个世界之间建立着某种联系,城市和农村或是城乡交叉地带作为路遥笔下故事的发生地,恰好符合当今社会一些人在成功前后的生活路径的变迁。

在人物身份的安排上,更是体现着路遥的个人特色,在他的小说里,主人公大部分都是农民出身,即便是城里人,也与农村和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他出身农民,在农村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农民和农村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着农民血统的儿子,也曾立志要为在黄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书写他们自己的史诗。

2.路遥小说的人物心理

在小说中,有关于人物的分析包括很多方面,最为重要的应该是人物的心理分析,包括某一种心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情况等等。人所作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某一种心理状态的支配下产生的,通过人的心理变化的过程也多少可以看出人生遭遇的轨迹,解读出一些外在的东西。《人生》中的高加林在心理活动上是非常丰富的,在进城卖馍的一段中,就有着非常精彩的心理描写。他一面害怕被人认出来丢了面子,一面又想把馍卖了挣些钱不让爸妈失望,矛盾的心理一直纠缠着他,使他不知所措,半遮半掩的在城里瞎转悠拿不定主意,最终虚荣心占了上风,他挎着篮子垂头丧气的从城里退了出来。而巧珍却不顾什么面子不面子的,在她的心里,只要加林哥好,让她做什么都可以,她不由分说的提起篮子奔向了县城,用自己积攒下的钱替高加林的虚荣心买了单。这一系列的心理描写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有血有肉,毕竟谁曾没有过虚荣心,没有过为此而产生的心理斗争。

参考文献:

[1]雷达.路遥研究资料.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14日第一版

[2]孟子.孟子·告子下.上海.中华书局.2006年9月24日第一版

不言路遥篇5

【关键词】stm32;蓝牙通信;红外遥控

1.前言

在电器设备高速发展的今天,每家都有多台可控设备,而每台设备一般都会配有一个遥控器,由此导致的“一机一遥控器”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家电的一体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万能遥控器”应运而生,但“万能遥控器”并不是万能的,它仅是将部分家电的控制信号集成到一个芯片上,这样的做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下智能手机的飞速的发展,使得其越来越普及,并且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通过手机来控制家电已经成为家电发展的一种趋势。如今三星、小米的手机均已支持遥控功能,可是它不能确保控制家中所有电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这种做法和普通红外遥控器一样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红外线不能穿过或绕过人和物体。在进行信息传输时不能阻挡红外线的光路,在实际使用中还是会造成一些麻烦。

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了一种结合蓝牙和stm32单片机的遥控系统。本系统保留了普通红外遥控器传输信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在此基础上,利用蓝牙在短距离无线传输时只有距离的限制,而不受外界物体干扰的的特点,解决了普通遥控器在传输信息时,要对准方向并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的要求。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在屋中不同房间控制家中的电器。并且本遥控器系统不像传统的遥控器那样,只能发送预先固定在遥控器内的遥控指令信息。而是在单片机快速的处理能力和运算能力的基础上,将用户家中多种遥控器的按键信息学习下来并加以保存,把多个遥控器合成一个,即“学习遥控器”的功能。然后在利用单片机将信号进行发送。极大的方便了用户使用家用电器。

2.总体设计

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结合智能手机,使手机成为家用电器的控制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简单快捷的控制家中的各类电器。为了实现具体的功能,整个系统分为两个部分。android平台控制部分和遥控器部分。android平台主要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发送用户指令。遥控器部分主要功能为接受用户指令并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控制家中家电。总体设计图如图1所示。

图1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3.系统实现

本节主要描述了遥控器部分的实现细节,分为硬件和固件两个方面。

3.1硬件设计

硬件原理图如图2所示,主要由复位电路、时钟电路、电源电路、红外发送电路、红外接收电路、JtaG电路以及蓝牙模块电路组成。下面将分述几个主要模块电路的具体功能及原理。

图2硬件原理图

1)单片机模块

本系统选用的控制芯片是stm32f103单片机。stm32f103属于中低端的32位aRm微控制器,该系列芯片是意法半导体(St)公司出品,其内核是Cortex-m3,内含128kb闪存,指令执行速度快,运算处理能力强。并且其内部具有明确的中断优先级分组方式和快速度中断响应能力,能对突况快速做出反应。

遥控器部分的设计是以stm32f103单片机为中心,其主要电路由复位电路、时钟电路和JtaG电路组成,时钟电路用到了一个8mhz晶振和一个32.768Khz晶振。8mhz的晶振经过单片机内部的锁相环电路和软件设置后被提高到72mhz,为系统提供了高速的运行速度,正是利用了其高速的运行速度和强大的计算能力,才得以确保各个模块的更加平稳的运行。

2)电源电路

由于本次选用的单片机和各模块都采用3.3V供电,所以采用2节aaa电池供电。在节能方面,考虑到遥控器不是每时每刻都必须要运行的设备,所以系统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没有接受到指令,将会自动进行睡眠模式。大大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其中使用2节aaa电池供电可以不受外界部供电条件的限制,使用户可以根据家中家电的具置来摆放遥控器,方便使用。

3)红外发送电路

红外发送模块主要利用了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单片机通过对三极管的控制来开关红外二极管将信号发送出去。电路图如上图Send模块电路所示。

4)红外接收电路

红外接收模块用HS0038接收头来接收外部红外信号。HS0038为黑色环氧树脂封装,不受日光、荧光灯等光源干扰,内附磁屏蔽,功耗低,灵敏度高。在用小功率发射管发射信号情况下,其接收距离可达35m。它能与ttL、ComS电路兼容。HS0038为直立侧面收光型。它接收红外信号频率为38kHz,周期约26μs,同时能对信号进行放大、检波、整形,得到ttL电平的编码信号。具体电路图如上图Receive模块电路所示。HS0038接收头将解码的红外信号通过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功能发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

5)蓝牙模块

由于本系统要通过蓝牙进行android平台和遥控器端的通信,而现在大多数智能手机都采用蓝牙2.0或2.1版本,所以本系统选用了2.0版本,具体型号为HC-06从模块。采用2.0蓝牙模块不仅可以支持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智能手机,而且它传输数据量比较大。在与单片机通信时候,采用了串口通信协议,具体电路如上图Bluetooth模块电路所示。

3.2固件设计

遥控器端程序主要功能主要为接收android平台发来的指令,对外部红外信号进行学习、保存及发送已经保存的红外信号等。所以在设计遥控器部分程序的时候要考虑android平台和遥控器端的通信问题,和对接收到的进行信号解码及模拟信号发送的功能的具体实现。

android平台和遥控器端的通信主要以蓝牙为桥梁。通过蓝牙的配对接受手机发送的指令,在通过蓝牙发送给单片机。其中蓝牙和单片机为串口通信协议,具体参数为,9600波特率无校验位,8位数据及1个停止位。

现在家电遥控器的编码格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neC格式,一种是RC5格式。所以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的时候要考虑到两种信号的不同。neC发送数据的格式为:引导码,8位的客户码,8位客户码的补码,8位的按键值,8位按键值的补码及最后的结束标志。RC5发送数据的格式为:起始位(1位)+验证位(1位)+控制位(1位)+系统码(5位)+命令位(6位)。其中neC格式的引导码为9ms低电平和4.5ms高电平而RC5格式的起始位为1位高电平。所以在设计红外学习功能的时候可以根据接收到起始信号判断是哪种模式在具体进行解码。

发送信号是根据接收到指令判断出是哪种数据发送模式和数据的具体类型,将保存的信号通过单片机的引脚模拟出来,以红外二极管为媒介发送出去,达到控制家中电器的目的。

遥控器端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

图3遥控器端程序流程图

4.android平台

android平台主要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并通过蓝牙向遥控器端发送指令。android平台app利用eclipse平台开发,主要实现了将手机蓝牙和遥控器端蓝牙连接并进行数据的收发。android平台和遥控器部分进行通信的程序具体实现为:android平台通过蓝牙向遥控器端主要发送两大类指令,一种是学习指令,另一种是发送指令。

图4android平台程序流程图

当遥控器端接收到学习指令后进入学习模式,将外部信号进行保存,并把保存的信息与接收到的按键信息进行绑定。当遥控器端下次接收到发送指令后,通过将接收到的按键信号和所保存的信息比较来确定发送的具体信息。android平台软件的程序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根据android平台发送的指令,遥控器端进行信号的学习和发送,从而实现控制家中各类电器的目的。

5.实验成果

本系统硬件电路通过altiumDesigner进行设计并做出实物。遥控器部分的软件设计用keil4编译器,通过C语言进行开发。android平台软件设计使用eclipse平台,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最终将编译产生的可执行代码文件写入芯片。经过测试可以成功接受手机发来的指令,并按照指令将信号进行发送或学习。达到最终要求。实物图如图5所示。

图5实物图

6.结束语

本系统在普通家用遥控器的基础上,利用了单片机和蓝牙技术,实现了远程遥控和学习的目的。最终可以使用户通过手机来控制家中电器设备,并且还可以学习家用电器遥控器按键信息,达到一对多的控制功能。解决了用户家中多种遥控器并存的现象以及普通遥控装置只能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控制受控设备的弊端。在实际使用中基本可以达到最终要求,但是对于特殊发送信息格式的遥控器,暂时还无法进行学习,这是亟待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杜春雷.aRm体系结构与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JosephYiu.theDefinitiveGuidetotheaRmCortex-m3[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3]金纯,许光辰,孙睿.蓝牙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4]汪爱丽.基于aRm和蓝牙技术构造智能家居控制器[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07.

[5]苏长赞.红外线与超声波遥控[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张伟业,男,大学本科,现就读于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控制、嵌入式系统。

不言路遥篇6

史诗般品格的现实主义著作《平凡的世界》一举拿下了中国文学最高奖――茅盾文学奖(第三届),最近这部小说再度火了起来。据说,《平凡的世界》已连续三年蝉联浙江大学图书馆图书借阅排行榜冠军宝座。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也在多家卫视上星播出,更是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2015年3月5日,同志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后,和代表聊起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好几个频道都在播”,并透露“下乡时跟路遥住过一个窑洞”!

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孙少安这两个艺术人物身上有着作家路遥的影子。其中,孙少平的一些经历就源自路遥的生活经历,比如出生在农村贫困家庭,在“县中”读过书,务过农,教过书,在煤矿“下过井”。孙少平在平凡的世界中奋斗,“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达到道德完善”(《路遥传》作者梁向阳语)。路遥也是通过读书、写作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理想,成为当代中国杰出作家。

作家路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也很有启发意义。新时期如何教好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孙少平的“平凡的世界”启示我们,应该实践课程标准理念,“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小社会”与“社会生活大语文”中“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正文

大语文观由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孝纯较早提出,他的“大语文教育”观的核心是确认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契合。这一点与课程标准理念相一致,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阐释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明确要求:“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一、教师层面:“大课堂小社会”的大语文观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育要充分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和教育机会,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语文教师要用好文本、用活资源、用足手段,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1.用好文本

“大语文观”首先体现为用好课文和其他相关文本。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一般都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适合学生学习。通过文本来学习语文、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是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小说中的孙少平读了不少文本,包括文学名著、报纸、杂志等文字资料,在平凡的生活中拥有了自己不平凡的精神世界。如果说小说反映的只是一种艺术真实,那么现实生活中,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的阅读量也佐证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当时路遥在准备创作《平凡的世界》时的第一步是开列近百部长篇小说的阅读书目,并找了大量的从1975年到1985年这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等报纸杂志。

语文教育应该要像路遥的创作阅读和孙少平自发读书一样有效才行。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用好语文教材,用好文本,处理好课文,从而引导学生在语文的天空翱翔。教师要通过解读课文,使学生增长知识,接受文化熏陶,认识社会,提高文化品位。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处理教学文本的基本要求。

2.用活资源

孙少平的自发读书,在感悟中提高了素养,这与路遥自己在创作时用活了从阅读文本中的知识是一致的。《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是路遥版的《创业史》,而大段引用《人民日报》等官方报纸的社论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活用资源”在创作中的作用。

语文教育不是文学创作,但可以借鉴创作的灵活性来用活资源,让语文课成为生动活泼的天地。实际上,语文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弹性,其他可以用来进行语文教学的资源也很多。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辑要求有明确规定:“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语文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为语文教师用活教材奠定了基础,多年开发和积累的语文教育资源也为语文教师用活资源提供了条件。遵行语文教育规律,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有效地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因文悟理,融情入理,从而引导学生“文化习得”,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鲜活的、有效的。

3.用足手段

语文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师只有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能打造高质量的语文课堂,创造高水平的语文教学效果。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语文教师要成为一个高明的组织者、高超的表演者、高深的引导者。

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可以说是殚精竭虑,想尽了一切办法精心构思小说、深入体验生活。他在山上放过羊,在田野里过过夜,在延安市东关揽工干活。“揽工时,肯吃苦,肯出力,名声好,工头喜欢”的孙少平,其原型就是路遥和他做了记者的四弟王天乐。语文教学虽然不如史诗作品的创作,但作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教学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二、学生层面:“大社会小课堂”的大语文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学习不应该局限在语文课,应当引导学生把大社会当成小课堂,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学习生活中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1.学会交流沟通

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交流沟通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这是对过去过于注重语文的人文性的完善,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小说有这么一个情节:在一般人看来具有明显优势的高朗却遭遇了爱情的滑铁卢。一个出身贫困家庭,为了生计冒着生命危险下井挖煤;面对和她一起进省报同在城市工业组的同事高朗,田晓霞的爱情天平却倾向了大牙湾煤矿工人孙少平。对于有抱负和精神追求的田晓霞来说,相比灯红酒绿世俗平庸的物质生活,那些燃烧的激情、浪漫的爱情、心惊胆战的经历更能让她觉得新奇和陷入着迷。小说在第三部中写高朗机场接了田晓霞,还请她到鼓楼旁边“黑天鹅”酒店吃饭,葡萄美酒红鲤鱼,美味佳肴红地毯,温柔语调音乐会的票,换来的是田晓霞抢着用自己的钱结了账,田晓霞不买他的账――还要去看他情敌的妹妹孙兰香。这无疑是高朗的沟通出了问题。如果高朗懂得田晓霞的精神心理,能满足田晓霞的精神追求,和她一起追梦,那孙少平注定要成为高朗的手下败将。毕竟,“一个井下干活的煤矿工人要和省城的一位女记者生活在一起?这不是梦幻又是什么!凭着青春的激情,恋爱,通信,说些罗曼蒂克和富有诗意的话,这也许还可以,但未来真正要结婚,要建家,要生孩子,那也许就是另一回事了!”少平和晓霞最终的关系开头是喜剧,结局是悲剧。现实生活中,作者路遥的爱情婚姻也是如此。小说生动地告诉我们,“懂”比“爱”重要,沟通能突出自身优势。

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交流沟通,这不正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么?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让学生在文本中接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社会这个“语文课堂”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感悟,要比教师在语文课堂的说教更有效果。从文本的角度来说,向学生推荐阅读《平凡的世界》,有时要胜过教师几个小时苦口婆心的教导。“路遥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传达出的向上、向善的力量历久弥新。中国只要有城乡差异、有社会等级,只要有奋斗者,路遥的作品就不会过时。他作品中展现了小人物只要有奋斗就有成功的可能性,已经也会继续鼓舞一代又一代人。”(《路遥传》作者梁向阳语)让学生走进孙少平的“平凡的世界”,感受那一种源于内心、自强不息的自发与自觉,无疑可以让学生接受健康向上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不只是路遥的作品,阅读海明威、泰戈尔等文学巨匠的作品同样对学生有益,这些名著中的经典名句可以让学生拥有一个不平凡的精神世界。语文课程就是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3.有意识地健全人格

美国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指出,人格是人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真正构成一个人特征的、从而使个人与他人区别开来的各种心理特质的总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也就是说,语文学习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学习课文中汲取精神营养,从阅读课程标准推荐的作品中接受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情操的熏陶,完善自己,健全自己的人格,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和体验,运用课堂所得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得到提升,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路遥的作品中的“‘真善美’触动几代人”,艺术作品(小说《平凡的世界》和同名电视剧)中孙少平的“平凡的世界”传递出一种温暖、励志、真诚、向善的精神力量,能够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类永恒的感情与精神”。

结论

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平凡的世界中,即从文本中和生活实践中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不平凡的精神世界。学生要积极主动地从“语文课堂小社会”与“社会生活大语文”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言路遥篇7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陕西当代文学外来影响路遥实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陕西当代文学的外来影响及对陕西文学发展的启示研究”(编号:09JK01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不同文化、文学之间的交流、影响、融合已经日益频繁而深入,民族文学之间互相碰撞、互相影响,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在新时期的陕西当代文坛上,无论是成名已久的老将,还是初入文坛的新秀,在全球化的氛围中都受到了明显的外来影响,并使其创作烙下多元文化的印痕。这种情况在路遥、实、贾平凹等作家的创作中得到了清楚的表现。

路遥作品中的世界性因素

路遥虽然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但毕竟生活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中,明显地受到了来自外民族异质文化的影响,并在其基础之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文学创作。

1.路遥作品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借鉴

路遥酷爱外国文学,认为有必要“借鉴一切优秀的域外文学以更好地发展我们民族的新文学”[1](p262)。为此,他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路遥也曾坦言,“也许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司汤达……等现实主义大师对我的影响要更深一些。”[1](p262)正是在这些作家现实主义创作观的影响下,路遥认为:“作者只是力图真实地记录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发生了什么……作者真诚地描绘了生活,并没有‘弄虚作假’,同时还率直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认识,这一切就足够了。”[1](p285)正是这样一种创作原则,使他坚定地走上了现实主义的正道。

在创作中,路遥力图完成对整个社会和时代的真实反映,表达出作者对社会和生活的态度,而这种态度,“看似作者的态度,其实基本应该是那个历史条件下人物的态度”,亦即对特定的环境下社会、时代和人物的生活进行真实的描写;而且,“作者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真正体现巴尔扎克所说的‘书记官’的职能,”[1](p265)通过自己的创作去反映整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在路遥的创作中,即就是描写普通的日常生活和男女之间的爱情,“也常常顺应了人物命运和性格的发展而折射出丰富的时代内容”。[2](p44)同时,受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影响,路遥的作品包含着强烈的“编年史”意识,某些作品前后相连,成为一组系列作品。《平凡的世界》,“以放射性结构形态集社会政治史、经济史与人的命运史于一体,从而全方位,全景式摄录了平凡世界的全貌。”[3](p63)正是由于这种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才使得路遥的某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从广阔的角度为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转型期留下了史诗般的历史画卷。

2.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安排方面的外来影响

路遥还从托尔斯泰、司汤达等现实主义文学大师那里受到影响,注意到了典型人物和社会、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努力在作品中塑造具有社会意义、反映时代特点、体现时代脉搏的典型人物。路遥强调,文学形象必须具有高度的典型性,而作家的全部工作就在于要把生活中的一般事件变成具有巨大社会意义的事件。这样,就可以通过对具体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反映出广阔的社会和时代。事实上,路遥通过他作品中马建强、马延雄、高家林、孙少平等形象,确实真实地反映了那个特定年代广阔的社会生活。

此外,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安排方面,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无疑给路遥的创作以巨大的影响。在人物的安排上,《人间喜剧》使用“人物再现法”,让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路遥在构建《平凡的世界》时,似乎也借鉴了这种方法,尽管二者在规模上相差甚远。路遥说:“所有的人物应该尽可能早地出场,以便有足够的长度完成他们。尤其是一些次要人物,如果早一点出现,你随时都可以东鳞西爪地表现他们。尽管在每个局部他们仅仅可能闪现一下,到全书结束,他们就可能成为丰富而完整的形象。”[1](p270)基于这种考虑,作者就必须使人物尽可能早地出场,而这和托尔斯泰的安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战争与和平》中,开始部分通过安娜·帕夫洛夫娜·舍列尔举行的晚会使主要人物纷纷登场;而在《平凡的世界》中则通过王满银因卖老鼠药而被劳教的事件,“大约用了七万字的篇幅,使全部主要人物和全书近百个人物中的七十多个人物都出现”了。[1](p270)据统计,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孙少安、润叶、晓霞、田福堂、田福军等十余人有专章进行集中描写,而其余次要人物在不同章节中均有所提及,至于有些重要人物则在几十章当中都曾出现。这样,在整部书中,作者就有足够的篇幅去表现他们不同阶段的不同性格侧面,并最终给我们留下一个丰富、完整的形象。比如孙少平,就有艰难求学时的孙少平、村办中学教书时的孙少平、在家务农时的孙少平、黄原揽工时的孙少平、组织暑假夏令营的孙少平、铜城煤矿做矿工的孙少平……这许多阶段的性格侧面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孙少平。此外,路遥的创作在结构设计、对典型性格的刻画、通过几条平行发展又时有交错的线索达到对广阔社会生活的描写等方面,也受到了外国文学明显的影响。在此不再赘述。

实创作的外来影响

实也一直喜欢阅读外国文学。自从实上初中时阅读了第一部翻译小说《静静的顿河》后,便产生了喜欢欧美小说的偏向以及对“俄国和苏联文学的浓厚兴趣”。[4](p79)

此后,实将他所能找到的外国文学作品尽数阅读,并深入地“研究当代的、现代的、各流派的”作品。不仅如此,实在和路遥等作家的讨论中,“话题总是集中到苏联作家和作品的阅读感受上,艾特玛托夫、舒克申、瓦西里耶夫,还有颇为神秘的索尔仁尼琴,等等。”[4](p90)实发现“欧洲作家创造的这些不朽作品,和我的情感发生过完全的融会”[4](p88),并激起了他更大的阅读兴趣,以至于面对“欧美以及拉美几乎所有流行过和正在流行的文学流派”,都能够兴趣十足地阅读。这对实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实对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阅读和接受,是最具代表性的。

实是我国接触《百年孤独》最早的读者之一。早在《百年孤独》尚未出版之时,实就从一个编辑朋友郑万隆那里看到尚待出版的中译本。这次阅读经历,使实对《百年孤独》产生了极高的评价。“一旦目触奥雷连诺那块神秘的‘冰块’,我就在全新的惊奇里吟诵起来”,尽管《百年孤独》的叙述形式他还不完全适应,但他已经“十分专注地沉入一个陌生而神秘的生活世界和陌生而又迷人的语言世界”之中[4](p92)。

上述阅读经历使实的创作观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现实主义转向了‘开放的现实主义’,吸纳了强烈的现代生命意识和诸多现代小说技法”[4](p59)。在此基础上,“现实主义者也应该开放艺术视野,博采各流派之长,创造出色彩斑斓的现实主义。”[4](p32)创作观的转变直接影响了《白鹿原》的创作,使其在创作方法、语言形式、情节安排、艺术技巧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创新性,最终创作出了一部死后可以垫棺作枕的著作——《白鹿原》。在此,仅从对广阔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的描写以及魔幻手法的成功运用方面入手,探讨其对《白鹿原》创作的影响。

1.对广阔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的描写

作为一部当代拉丁美洲的百科全书,《百年孤独》通过对马孔多小镇的兴衰以及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命运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演变和现实生活。马孔多就是拉丁美洲的缩影,透过作者描写的马孔多小镇,我们看到的是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社会生活画面。与此相近,《白鹿原》作为“一个民族的秘史”,也通过浓缩了时空的白鹿原以及白、鹿两大家族的三代子孙几十年的恩恩怨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恢宏的、动态的、纵深感很强的关于我们民族灵魂的现实主义的画卷”。[4](p137)《白鹿原》中,白鹿原偏居西北一隅,相对狭小、封闭。但也必然无法摆脱社会历史事件的影响。透过白鹿原人们的生活我们能够清楚地感受到的却是历史脉搏的跳动和时代风云的变幻,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一幅作为人们生活大背景的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画面。《白鹿原》表面上是写白鹿原上白、鹿两家的兴衰史,但实际上上演的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表现的却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广阔的社会生活,融注于其中的还有对中华民族厚重历史文化的深入思考。

2.对魔幻手法的成功借鉴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创作方法和技巧上,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美各国的现实生活,把神魔、鬼怪、巫术、幻境等内容插入到对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作品既表现出强烈的现实性,又带有明显的魔幻性。

在《百年孤独》中,作者通过魔幻的手法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奇异世界,为其蒙上了一种强烈的魔幻色彩。而在《白鹿原》中同样能够看到明显异于现实生活的魔幻性。比如,白嘉轩的第六个女人胡氏曾经诉说了她梦见的鬼怪——白嘉轩之前娶的五房女人,但是“令嘉轩大惑不解的是,胡氏并没有见过死掉的任何一个女人,而她说出的那五个死者的相貌特征一个一个都与真人相吻合”[5](p16)。更奇特的是,为了驱邪,白家请来的法官在经过一番动作后,“最后从二门的拐角抓住了鬼,把一个用红布蒙口扎紧了脖颈的瓷罐呈到灯下,那蒙口的红布不断动弹,像是有老鼠往外冲撞。”[5](p17)最终,在把抓到的鬼“煮死再焙干”之后,白嘉轩家里“此后果真不再闹鬼”。[5](p17)这些情节打破生与死、人与鬼、人间与冥世的界限,看似荒诞不经,却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为小说平添了一份魔幻色彩,能够明显看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其的影响。贾平凹曾坦言,“我近年写小说,主要想借鉴西方文学的境界。如何用中国水墨画写现代的东西……”[6](p299)而这“实际上是把西方的东西拿来,破碎在自己的创作中进行再度整合重构,产生出一种崭新的观念、崭新的风格、崭新的书写”[7](p20),这在《高老庄》、《土门》等作品中都有一定的体现。

总之,我们认为,陕西当代作家的创作受到了明显的外来影响,使得陕西当代作家的创作具有了较多的世界性因素。

参考文献:

[1]路遥.路遥文集(1、2合卷本)[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2]王海.从爱情描写看路遥的现实主义精神[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2.

[3]王春云.论路遥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0,2.

[4]雷达.实研究资料[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5]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6]孙见喜.贾平凹前传[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3.

不言路遥篇8

生活在风沙侵蚀的黄土坡之间,千百年来维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传统,文明的触角似乎一直延伸不到这里,就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圣人也是西游而不入秦土,荒蛮与本真就在这样的土地上并驾齐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黄土风情。这一切对于路遥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从清涧到延川的过继并不曾改变他周围贫瘠的物质与精神家园,但却给了他认识、感知甚至于思索这土地满怀慈爱与血泪的机会。

当一个稚童从咿呀学语走过步入而立之年的成熟,始终未走出黄土遮天蔽日的旧景,反复萦绕在心头终而成为一个无法解开的心结。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作家心灵情感外化的的载体,一个纠葛于内心的结在辗转反侧时都无法抹去时,普通人往往在复杂的矛盾与折磨中消耗时光,而作家则往往将它揉进自己的每一个笔迹中,路遥即是这样多感的作家,和着自己辛苦耕耘的汗与泪藏进自己的作品里。

路遥,终其一生应该算不得是一个多产的作家,除了成名作《惊心动魄的一幕》外,最能代表其呕心沥血之作的就只剩下《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一如他毕生的履历:平凡的世界里不甘沉沦,如同鲁迅先生笔下的孺子牛一般默默耕耘,要以平凡的血肉之躯完成自己不朽的人生价值。在他的数卷里可以时时窥见这种萦绕心头的黄土情结。

假如谈及路遥小说的特点,凡是读过他小说的读者都能道出他笔下广阔深远的黄土家园,这是其黄土情节的第一体现,在浩瀚如海的文字里总是有着相似的架构,一个近乎重合的社会背景,将故事主人公的物质家园建构于穷山恶水之间、横亘于广袤无边的黄土高原之上。

那个饱含梦想与激情的高加林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困顿生活中成长,在教书的营生被人暗地里卸去无所依存时,贫瘠却厚实的土地接纳了他;在进城经历过理想与现实的煎熬无路可退时,多情而慈爱的黄土地接纳了他;在满怀着良心与道德的谴责心力交瘁时,温暖且仁厚的黄土地接纳了他。尽管作为《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之一的孙少平最终走出了大山的束缚和局限,可促使他完成独立生命旅程,支撑他脚踏实地走完探寻自己理想力量的仍是脚下的黄土。

他亲手为那些主要人物重塑了一个真实而又理想的物质家园,形形的质朴村落,相互关切的乡土人情,一步一个脚印的耕耘生活,淋漓尽致的将陕北黄土风情蕴含其中,亲手为主人公铺垫最原生态的家园。

这其中的细腻与深情不能不说是路遥黄土情结的体现,这种隐含式的表达往往不足以表达作者内心弥不断绝的情感,于是在路遥的小说中他更多的时候直接跳出在读者的面前,以代言的方式来向读者揭示、去阐发自己的情感与哲思。对于路遥而言他笔下的不仅仅是一部作品,那些穿插架构在小说中的家庭与村庄更是他对于自己所赖以生存的黄土地的热情讴歌。

外乡人不曾到过陕北是无法确切体会它独特韵味的,日日夜夜的辛勤耕作和残酷的现实环境对抗,在历史的长河与文明的交替过程中,位于黄土高原的陕北腹地往往可以偏安一隅,不管外界的纷扰和混乱,这里的人们总是能以一种习惯使然般的力量使他们近乎乐天安命的过着自己与世无争的生活,但这并不代表这一群人没有他们的信仰与精神。我相信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陕北人身上都有这种精神面貌的体现,无所谓冷酷无情的现实,总要脚踏实地的用一双手为自己去创造,只要黄天厚土在哪里停驻,哪里就永远饱含着生存的希望与热情,我相信路遥的心中亦是如此,不然那一页页黄卷之上不会有那么多的亲切脸庞。

在文艺学的范畴当中时常会提到一个概念叫“精神的家园”,在物质的家园构建完成之后,随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便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他所该出现的那位置,同时隐含在文本深处的人物精神面貌开始凸显,伴随而来的则是一个精神家园的突起,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且富有生机。毫无疑问路遥的文学作品当中这种手法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他不仅仅是在创造一个个停留在书本中的僵硬呆板的人物,更是将自己心中乃至于千万个人心中陕北黄土高原之上朴实而又自强不息的黄土精神一点点灌注其中。对于高加林的描写确乎是给予了他最好的安排,他不甘于沉沦在日复一日的俯首劳动中,一心只向往着城里的别样风景,那种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以及任劳任怨的耕耘精神是他改变自己命运的惟一途径。

不言路遥篇9

【关键词】路遥小说;村庄形象;美学蕴含

自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提出乡土文学这一概念以来,乡土作家笔下出现了不同的村庄形象。《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村庄是农民聚居的地方。而“文学的村庄是一个实在性的空间名词和一个象征性的内在文化表征的结合体,所以关于村庄的叙事是纷繁多样变动不居的”[1]。路遥在农村生活多年,加之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艰苦历程,其作品绝大多数以农村为背景,书写村庄里的故事。如双水村、高家村、张家堡等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故事,并呈现出独特的美学蕴含。

一、荒凉凄苦与优美恬静的村庄风貌

对每个人而言,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的家乡,作为人的生命之根是无法抹去的生命记忆。路遥记忆中的村庄多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山山川川沟沟峁峁”。但这却是路遥一直追寻和钟情的精神栖息地。其笔下的山水景观多是荒凉、凄苦、伤感的,但在这背景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却是积极向上、顽强奋斗的,这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传统观念不谋而合,其实路遥要展示的就是这种在艰苦环境条件之下人的一种动力和精神。

“县城周围的山野,光秃秃的,再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绿颜色。”(《在困难的日子里》);郑小芳前去种植固沙植物的农场是光秃秃的,一片荒凉(《你怎么也想不到》)。卢若琴来到陕北黄土高原上看到漫山遍野的荒凉与单调(《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村庄的街道是“一条约莫五十米长的破烂街道。”(《平凡的世界》)。街道无论大小与贫富,先进与落后,都是一个地区的中心地带,都是周边农业、工业、商业的集合地,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地。狭小拥挤的乡镇老街不仅是当地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的反映,也是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开化程度的综合反映。在路遥看来越是恶劣的环境越能磨炼人的意志,当路遥“在精神上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走向毛乌素沙漠”[2],只有在这种沙漠般的黄土高原上,他才能找到那种属于自己的归属感与存在感。

土地、庄稼和打麦场构成了村庄另一幅画面。土地和庄稼是农民生存的根本,是村庄形成和建立的基础,有土地就有一切。路遥多次对土地和庄稼进行描写,其实这也是作者对主人翁的一种精神寄托。打麦场是中国农村特有的景观,在路遥的作品中屡次出现,有喜有忧,有痛有乐。姐姐小杏和准姐夫高立民恋爱期间在打麦场热吻(《姐姐》)。高大年高考落榜后在打麦场等来了小丽无情的分手,复读考上北京的名牌大学后他来到打麦场宣泄内心的激动与痛苦(《痛哭》)。打麦场还是人们喜迎丰收、弹唱说笑的幸福之地(《人生》《平凡的世界》)。打麦场景象告诉我们,生活中无论是挫折,还是得意,我们都应抱着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态度去对待他,做生活的强者,做人生的智者。

二、心胸宽广而封建懦弱的乡村民众

路遥说过“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的工作”。他笔下的农民也有这样一颗平静的心态,更有一幅宽容的胸怀。路遥不惜笔墨展示他们宽容大度、慷慨大气、仁慈善良,富于想象,无拘无束的优良传统和人情人性。如高广厚不记妻子刘丽英的背叛,和其复婚。高大年面对小丽的感情伤害采取“随它去了”的态度。郑小芳对薛峰的背叛也采取宽容、谅解的态度。杨启迪面对危险英勇救起“情敌”。六婶子一心为公却终被公家伤了心。田润生不嫌郝红梅曾为人妻现为人母,用一颗善心和爱心感动着她。这些故事都揭示出要“把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刻在石头上,把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写在沙滩上”,唯有如此,这个世界才是和平的,这个村庄才是幸福的。

但作为接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的路遥,其社会责任感使他不留情地去揭示村民的落后愚昧面。马建强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上高中原因是“我”老爷爷的坟墓中一棵老榆树的根须把棺材抬架到了墓穴的半空中。孙玉厚的母亲得了急症却拒绝前往医院,请来“神仙”用“法术”“驱鬼”。当高加林和刘巧珍从县城买来漂白粉,同几个年轻人洒进“老母猪躺在里面洗澡”的“茅坑一样”的水井中,结果招来一群“榆木脑瓜”村民的恶言恶语。封建神鬼论已经深深地扎入老一辈人的心中,在这里只能是以愚昧无知对抗现代文明。

当现代城市文明冲击着落后的乡村文明时,“传统乡村观念的强大力量显然是现代科学观念无法比肩的,在被乡村认可的权威和和启蒙话语训练后的权威之间,后者无疑处于劣势地位。”[3]高加林被高明楼排挤出教师队伍,父亲高玉德只能长叹一句“老天爷总有一天要睁眼呀”,并且嘱咐儿子以后见了高明楼“脸不要沉,要笑”。姐姐和副省长之子分手后,爸爸说道“这土地是不会嫌弃我们的”。康庄背叛冯玉琴是因为吴所长给他找了一个“铁饭碗”,让他从此告别了“根本不是人住的地方”的农村。贺秀莲与孙少安在新婚夜的对话,也充分暴露出贺秀莲也是一个感到自卑的人。无论是高玉德,还是“麻木不仁”的“爸爸”,或者是贺秀莲,他们都不愿意和当官的、有钱的人进行斗争,并且认为自己高攀不起对方。这是因为“中国农民对城乡差别以及自己卑微身份的无可奈何的认同和接受。这是当代中国农民对自我的否定,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对自我的否定,同时也是对中国农业和乡村的否定”[4]。

三、乡村发展坎坷曲折却前途光明

一个旧时代的结束总是以另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为标志的,只有敢于打破常规和传统,勇于挑战新事物的人和集体才有可能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为人所称颂的美名。在路遥笔下的双水村、高家村、张家堡的发展也离不开孙少安、孙玉亭、刘立本、马栓、张志高等人,其为农村的发展堪忧,为农民发展所操心,他们的发展道路其实就是中国农村发展的缩影。

不言路遥篇10

关键词:Stm单片机;微型四轴飞行器;piD算法;pwm输出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8.247

0引言

微型四轴飞行器属于旋翼式飞行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设计成本低等优点,在军事探测、信息采集、增强通信节点等方面应用广泛。系统主要由机架、mCU、传感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电机和遥控器等部分组成。

1微型四轴飞行器的结构及原理

微型四轴飞行器属于多旋翼飞行器,四支旋翼安装在电机上,通过分别控制四个电机的转速达到飞行器前进、后退、转向、爬升、下降等效果。微型四轴飞行器的机械结构多采用“十字架”型,四个端点安装电机中间部分放置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等。为保证飞行器机械结构平衡,本设计中电路板的外形使用CaD软件绘制,绝对的规则对称。元器件摆放位置既要考虑布线方便也要考虑机械结构平衡。

2微型四轴飞行器的硬件设计

本设计的硬件结构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飞控板和遥控器。

飞控板采用Stm32mCU作为主控芯片,控制电机驱动模块、mpU6050六轴运动传感器及nRF24L01无线传输模块。飞控板上还包含电源模块,使用XC6209稳压芯片为主控芯片提供电压,电机由电池直接供电。飞控板上设有SwD下载模块,方便下载程序和在线调试程序。

遥控器部分也采用Stm32mCU作为控制芯片,该芯片具有性能高、功耗低、成本较低等特点。遥控板上还有蓝牙模块、nRF24L01无线通讯模块,方便与上位机进行通信。本设计遥控器部分采用摇杆控制油门,通过摇杆油门控制更加线性。同时增加了微调按键,可以更好的控制油门和机身方向。

3微型四轴飞行器的软件设计

本设计的程序主要包含两个部分:遥控器程序和飞控程序。分别都使用Stm32芯片作为主控芯片。因为Keil5的在线调试对飞行器参数修改十分方便。所以使用keil5软件编程,编程语言为C语言。

3.1姿态分析及卡尔曼滤波

本设计飞控板上使用的mpU6050六轴运动传感器,3轴加速度计3轴角速度计。其体积小巧、功耗低、精度高、成本低,被运用在智能手机、运动感测游戏、3D遥控器等众多场合。微型四轴飞行器采集到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数据后,经过数据融合、卡尔曼滤波,将两种数据融合在一起计算出精确的姿态角数据,再将数据通过串口发送到由匿名科创提供的上位机软件,将三轴姿态角用3D效果图直观显示出来,并修改飞行器的参数。

3.2nRF24L01无线通信

nRF24L01是常用的无线收发芯片,体积小、低功耗、工作温度范围大、通道多等特点。常用于无线鼠标、遥感勘测、工业传感器等场合。本设计使用两个nRF24L01模块,一个用在遥控器上发送控制电机的数据,一个用控板接收遥控器的油门信号。

3.3piD控制器

在模拟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最常用的控制规律是piD控制。本设计采用位置式piD,在设计中,外环采用角度环进行pi控制,内环采用角速度环进行D控制。设置这样的串级piD可以使飞行器在大角度偏差时修正速度快,小角度偏差时修正速度慢。外环期望角度为设定值,如悬停的期望值为0°,而实际角度值由卡尔曼滤波后的角度数据提供。外环pi控制器的输出值作为内环D控制器的期望值,内环角速度实际值由传感器mpU6050内部的陀螺仪提供。

4系统测试

4.1硬件测试

遥控器和飞控板焊接完成后需要检测每个焊盘是否虚焊、短接。上电后用手触摸各个芯片、元器件是否发热,如果有不正常发热及时断电。经过检测,遥控器和飞控板的电路正常,可以使用。

4.2软件测试

⒊绦蚍直鹣略氐揭?仄骱头煽匕逯小o炔馐苑煽匕遄颂检测是否准确,观察上位机显示的数据和飞控板姿态是否同步。在检测遥控器和飞控板之间能不能正常通信,给一定的油门量看电机是否有反应。检测发现程序可以正常使用,但需要继续优化。

5总结

本设计主控使用Stm32芯片,用mpU6050姿态采集,采用nRF24101无线模块和蓝牙进行通信控制,以及SwD调试模式。最终经过对软硬件的调试,实现微型四轴飞行器的人工遥控。系统涉及知识比较多,很适合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1]常国权,戴国强.基于Stm32的四轴飞行器飞控系统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