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一年级数学十篇高中一年级数学十篇

高中一年级数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2:02:41

高中一年级数学篇1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湖北教育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32开

国际刊号:1005-6351

国内刊号:42-1356/G4

邮发代号:38-16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高中一年级数学篇2

关键词数学思维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学会学习就是主动学习和善于学习。它不仅指学习者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机强烈、学习态度积极,学习中能克服困难并能持之以恒坚持;更强调学习者要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将思考与创新精神贯穿于具体的学习活动及整个学习过程中,从而实现有效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1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确实,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逐步形成辩证型思维。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就要求第一,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第三,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类别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再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第四,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2不良的学习状态

(1)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学生依赖于套用教师提供的题型“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由“参与学习”转入“督促学习”。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思想松懈。有些学生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己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存有这种思想的学生是大错特错的。中考的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拔性,但高考就不同了,目前我国还未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可以说还是属于一种精英教育,只能选拔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因此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拔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就会后悔莫及。

(3)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学生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学生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等多个方面。

高中一年级数学篇3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能力

所谓口算是一种不借助纸笔,通过思维运转直接得出计算结果的计算方式,也是我国小学常年以来较为重视的教育要求之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如果能够较好地掌握口算这一计算形式,就能够大大提高自身的数学问题计算速度与正确率,所以对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夯实数学基础

在小学低年级的口算学习中,相关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使低年级小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与2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与退位加减法,而小学生能否掌握这些内容,关系着其日后数学学习的具体展开。所以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一定要通过自身的相关教育为其夯实数学学习的基础。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低年级小学生的加减法教学中,对其进行10以内数字组成的训练,例如,将10分成6和4,将9分为2和7,等等,以此提高低年级小学生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能力。此外,相关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凑10法与破10法进行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训练,以此提高其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保证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切实提高。

二、重视算理教学

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中,相关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只要求小学生掌握教育部门所要求的口算能力指标,更应该在对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中使其掌握相关的数学算理。例如,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简单乘法的口算能力培养中,相关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仅满足于相关学生快速准确地说出结果,更应该要求学生将自身对乘法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刚刚计算的思考过程进行详细叙述,以此确定相关低年级小学生是否真正对小学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乘法教学有所领悟,以及其是否彻底掌握乘法的算理。如果相关低年级小学生所叙述的内容没有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夸奖,并继续对其口算能力进行培养;而当低年级小学生出现对乘法算理与解题思路含糊不清、理解错误等情况时,小学数学教师一定注意不要对其进行批评,而是首先要对低年级小学生思想的开拓性进行鼓励,并对其进行相关乘法算法原理的讲解,以此保证低年级小学生能够切实拥有口算能力并掌握口算原理,为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诱使发现规律

在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中,这一培养过程不能够通过死记硬背保证其口算能力的增强,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相关资料诱使低年级小学生发现口算的相关规律,以此提高其本身的口算能力。例如,在相关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低年级小学生的乘法口算能力培养中,当面对7×8、7×80、7×800的口算练习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使其发现这三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诱使其首先进行第一个问题的计算,在得到结果后使其自然而然地将这一结果与后两个问题进行联合思考,最终使低年级小学生总结出整十、整百、整千等数字的口算快速计算规律,以此提高其本身的口算能力与口算练习兴趣的增加,最终为低年级小学生打好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

四、提高口算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第一推动力。因此为了较好地进行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想办法通过提高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式,提高其对口算的兴趣,最好能够养成其主动进行口算能力培养的习惯,保证小学数学教师口算能力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来说,相关数学教师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兴趣的提升,而这种竞赛活动能为低年级小学生带来成就感,所以通过这种竞赛手段就能够有效地促使低年级小学生自发地进行口算能力训练,保证了其自身口算能力的提高。例如,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有关口算的个人赛、团体赛、接力赛等种种形式的口算能力比拼大赛,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应参考自身执教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与爱好,制定能够适应其兴趣需要的比赛形式,并为低年级小学生事先准备好能够引发其兴趣的物质奖励与荣誉奖励,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口算能力竞赛,低年级小学生对数学口算的学习热情将大大提高,为其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本文就我国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具体研究,提出了四点能够切实应用在小学数学口算能力培养中的策略,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小学中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保证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高中一年级数学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13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1.090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尤其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无论是在数学知识的选编上,还是在体系框架的构成上,都体现了时代的特色,是需要高度重视的。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还有一些问题尤为突出,比如数学教师对于数学知识的讲解不透彻,小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题占比较高,但是小学生的解题思路不正确;高年级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因此,本文将通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经验进行论述。

一、创新数学教学的方式,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创新数学教学方式,给小学高年级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小学生,让小学生具有发言权和主动权,从而形成高效的数学课堂氛围。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学习数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因此,数学教师应该选择具有引导性和知识性的教学内容,重点改善小学生的薄弱环节,争取使全体小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比如,在讲小学数学“简易方程”时,教学的目标是让小学高年级学生了解方程的基本性质,知道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会判断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课件,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清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那么一杯水共重多少克?学生回答是(100+X)克,然后在天平的右边放了25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问水重多少克?请根据题意列一个方程。这时小学高年级学生都能够准确地说出100+X=250。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从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入手,引出方程的课题,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不断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二、巧妙运用激励手段,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重视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掌握多种激励手段,能够巧妙地运用激励手段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增强小学生对数学课堂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数学教师更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激励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向小学生渗透数学思想,让小学生可以找到学习数学的方向和动力。我经常用到的激励方式有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口头激励、负激励等,不同的激励手段具有不同的作用和适用情况。比如,当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时,我会给他们发放一些小礼物,以激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有更大的进步;当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不注意听讲、交头接耳时,我会教育他们课堂时间是宝贵的,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而且说话会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帮助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听课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当小学高年级的后进生数学成绩上升较快时,我会在班级中进行表扬,并鼓励他要继续努力,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三、注重对应用题的讲解,增强小学生的解题技巧

应用题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需要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应用题不仅考查小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还考查小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很多小学生一提到应用题就会感到厌烦,他们认为应用题太难了。其实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并不难,只要小学生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并辅以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就一定可以轻松自如地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应用题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小学生突破心理的障碍,并且找到正确的学习策略。学习“分数乘法”时,这节课的知识经常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需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充分重视,能够借助转化的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比如,小明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已经看了3天,还有几分之几没有看?当小学生看到题目后需要先仔细阅读,找到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本题小学生需要知道每天看,那么3天就一共看了然后就很容易求出答案了,即还有十分之七没有看。

四、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贴近生活的练习

要想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效率,还要求数学教师能够设计出个性化和多样性的课堂练习,帮助小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小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设计的练习题要么过于复杂,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数学感到厌烦和无趣,要么过于简单,得不到小学生的重视和配合,这样的练习都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新时期,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特点,选择贴近小学生生活的练习内容,调动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小学生乐于学习数学。比如,学习了小学数学“负数”以后,我设计了许多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练习题,让小学高年级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一包盐上标净重(500±5)克,表示这包盐最重是多少克,最少有多少克;淘淘向东走48米,记作+48米,那么淘淘向西走60米记作什么;如果淘淘向南走36米记作+36米,那么淘淘走-52米表示他向哪个方向走了多少米?

高中一年级数学篇5

陈健华,男,1970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现任教于南海区第一中学,1991年6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系,1991年7月至1994年6月在广西平南大安高中任教,1994年7月年至今在南海区第一中学工作。1997年获得中学数学一级教师资格,至今已满六年,根据有关规定,现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资格。

二、申报理由

本人从1991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近12年,一直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并任班主任5年,级组长7年。其中1991-1994年在广西平南大安高中任教,1994年起至今于南海区第一中学任教。1997年获得中学数学一级教师资格,同时被聘为中学一级数学教师。

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极强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在政治思想方面,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文选》,深入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精神,坚决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于199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十分注意加强师德的修养,注意在遵纪守法、做人、治学、劳动等方面为学生起表率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教育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其为日后成为四化建设的主力军、合格的社会公民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教学工作方面,我注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钻研教材,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经常总结和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改正缺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力求把每个知识要点以最佳方法正确传授给学生,教学效果良好。

现把任职中学一级教师以来的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1997-1998学年度任教高三级303班、304班,担任高三级级组长。

1998-199年度任教高一(6)班、高一(7)班,担任高一级级组长。

1999-2000学年度任教高二(3)班、高二(4)班,担任高二级级组长和高二(4)班班主任。

2000-2001学年度任教高二(6)班、高二(7)班,担任高二级级组长。

2001-2002学年度任教高三(7)班、高三(8)班,担任高三级级组长。

2002-2003学年度任教高一(15)班、高一(16)班,担任高一级级组长。

1997年主持南海市第一中学数学提高小组课外辅导工作,成绩明显,论文《数学竞赛辅导初探》获南海市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由于表现突出,被评为"佛山市优秀教师"。

1997-1998学年度,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的探讨,刻苦钻研教学大纲,结合高三复习课的特点,狠抓学生的双基训练,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效果显著,所带的慢班会考合格率达98.5%,高于年级平均水平96%的2个多百分点。每次考试均有学生进入理科数学单科成绩的前10名。由于成绩突出,年度考核评为"优秀"。

1998-199年度,我在所任教的高一(6)班和高一(7)班进行素质教育教学改革试验。

目标是:

(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提高教学质量。

方法是:

(1)、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做法:a、上课前请学生谈前一天作业或学习数学的心得。B、提问后暂缓给出结论,而是由学生谈自己的看法。C、课堂练习有时个别提问,有时一题多解,之后请学生判断优劣,最后老师评点。D、上讨论型、自学型的新授课。

(2)减轻学生负担,大量减少课外练习、作业,只留一些易混淆的题,对比认识。

由于在教学中我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重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因此我上的课课堂气氛活跃,很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很好。高一(6)班入学成绩数学平均分排在全级九个班中的第八位,上学期中段考升至第六位,下学期中段考升至第四位。高一(7)班上学期末平均分排在全级第九,下学期中段考升到第四。"希望杯"数学竞赛第一试,36名获奖者中,高一(6)班、高一(7)班共11人,约占总人数的1/3,大大超过平均比例,其中汤锦威同学更以102分的绝对优势获第一名。

1999-2000学年度,我担任高二(3)班和高二(4)班的数学科教学任务。在1998-199年度的试验基础上我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这是两个政治班,基础较差,自学的能力不强,缺乏讨论交流和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实验一度受阻。但我不气馁,继续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少讲精练,通过"交流--互动"来实现教学目的,再辅以"一练一评一测"和"课堂限时速度训练"做法,收到了较好效果。三次大考中,高二(3)班和高二(4)班平均分居同类型班两第一,一次第二,高分层(90分以上)人数最多。

2000-2001学年度,我担任高二(6)班和高二(7)班的数学科教学任务,这是两个理科平行班,基础较好,适逢学校开展了"主体式教学"和"分层教学"试验,我积极支持并亲自参与了"主体式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带领学生进行了《自学--总结学习》模式的探索。总结出了《自学--总结学习》的一般模式、层次和方法。同时,由于网络的介入,信息技术又对我的教学产生了新的冲击,我开始对在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思考,产生了新的教学理念。

我立足教材,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学问的研究者,方法灵活,贴近学生,我的课受到了学生充分的肯定,在学生评教中我名列第一。同时我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讲座"寻找数学美"受到学校和数学科组的高度评价。这一年年度考核评为"优秀"。

2001-2002学年度是我教师生涯中第四次带高三。我任高三(7)班和高三(8)班的数学科任。

高三实施分层教学,物理班按数学、物理、英语成绩分班,面对B班,我犹豫过。但我还是选择了迎难而上,我通过找学生谈话,测试摸底等方法调查,对教学定位,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努力在B班挑出几个基础和能力都略好的学生进行培优,通过定期检查练习,面批面改,加开小灶,谈话鼓励等办法,使一批学生数学成绩稳步提高,在上学期连续三次向a班输送优生之后,下学期还有学生能在模拟考中考出数学单科年级前十名的成绩。培优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数学优生的进步带动了整个班级学习数学的良好风气,因此班级的数学成绩提高也很快!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我对高考的认识,我举行了"高考大题考什么?"、"立几对策"、"规范作答在解答题中多拿几分"等专题复习,很受学生欢迎。高考成绩在同班五科中排第一。由于成绩突出,年度考核评为"优秀一档"。

2002-2003学年度我担任高一(15)班和高一(16)班的数学科教学任务,在前几年教学试验比较成功的激励下,我在高一(15)班和高一(16)班开展"自学--总结学习"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我在"题组练习"、"变式研究"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构题过程",并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也选题、编题、命题、讲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连作业都是学生自己出,自己讲解的,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尊重,我也深得学生的喜爱,在两个班的学生评教中,我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

教研是教学进步的动力,更是教学特色形成的根本途径;因材施教,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手段、方式、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多年来我坚持在教研中教学、在教学中探索,在探索中教书、在思想的升华过程中育人。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开展了"主体式教学"、"分层教学"、"尝试法教学"、"自学--总结学习"的尝试和"多媒体环境下多师教学法"、"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淡化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模式的探索,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教学个性的教师。论文《走出"练"的误区》在《广西教育》2003年第6期第36页发表,论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探》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社会科学版·教育研究(增刊))第87页发表。本学年年度考核为"优秀"。

21世纪的教育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继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我积极参加省、市及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不断追踪教育科研信息,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动态,利用工作之余自学教学法、现代教育理论。先后完成了《数学思维教育学》、《教育评价》、《计算机应用》、《数学素质教育学》、《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概论》、《生活中的数学》、《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数学建模与中学数学教学》、《管理教育专题》等科目的学习,成绩良好。

使用多媒体手段和借助数字化信息辅助教学是现代高水平教师的重要标志。有了这个认识,我于1998年开始学习电脑操作,当年就能熟练使用word编印试题,到1999年已经掌握了excel和powerpoint的使用,2000年学习使用authorware制作简单课件,同年通过了"计算机初级考核",2001年学习Flash软件,2002年学习photoshop和网页制作,现在已拥有个人主页--华韵数苑,2002年通过了计算机中级考核。

做为一级教师,我负起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先后与多个青年教师结成对子,一方面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他们提供一些宝贵的教学素材;另一方面我也虚心向他们学习。这几个青年教师进步非常快,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且能胜任高一至高三的数学教学工作,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德育工作能面向全体学生,我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德育大纲精神,充分利用班会课进行学生品德情操教育。善于在与学生的广泛接触或个别谈心中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解决他们的思想症结、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多年的班主任、级组长工作使我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带领班主任探索班级管理新模式,在"量化管理"、"民主治班"、"创建先进班集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总结出了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的深层次活动系列。论文《笔谈--余味无穷》在中华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1999-2000学年度我担任高二(4)班班主任,走过了由"跟班管理"到"量化管理"到"民主管理"的路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班级的班风正、学风浓,学生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进取心,每次大考进步人数之多居全级之最,每月都被评为"文明标兵班",高二(4)班团支部还被评为"佛山市红旗团支部",成绩显著。

由于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我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评价,获得很多荣誉:1997年被评为"佛山市优秀教师",2000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受到南海市教育局党委的表彰。2001年被评为南海市优秀教师。2003年当选为南海区中共党代表。

三、晋升后的工作设想

1、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研究教与学规律,注意总结教学经验,大力进行教学改革,争取成为一名学者型教师。

2、参加继续教育,力争在教科研究方面有突破性的成绩。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高中一年级数学篇6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

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已经不能起到积极作用,这就需要通过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加以支持,因此,在这一环境下加强教学理论的研究就比较关键。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作用和教学问题

1.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作用分析

小学的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解题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通过教学应用题就能够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结合学生的发展特征以及学习情况,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培养,能够让学生通过应用题的学习,在数学问题的概括能力方面得到有效的培养。在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题中的关系以及补充条件的训练,就能逐渐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另外,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的解题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教师能够在一些应用题的设计中加强学生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也能起到加强作用。

2.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我国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应用题教学现状来看,还有诸多方面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化。受到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对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应用题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就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的激发产生诸多不利,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以及数学能力的培养也有着诸多不利。

再者,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过于看重,这也会影响学生对应用题的灵活性思维的发展,但是由于理论知识以及解题的技巧层面没有受到重视,又会使学生在数学概念以及公式等应用上比较僵化,不能有效的渗透应用题中的思维逻辑方式。

另外,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没有充分重视教学策略的及时转换。教师在对应用题的解答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对题目的解答灵活运用,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会有很大的影响,学生也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要充分重视策略的应用。题目的层次要能划分清楚,并能充分对应用题的题意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样才能准确掌握应用题所要表达的内容。首先要认真读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题目进行详细的阅读。要能明确问题中的条件以及问题是什么,能对应用题的题目层次进行有效的划分,并对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加以重视。

教师在进行应用题的教学时,要能充分留给学生时间以及空间,让学生对应用题有详细的分析、理解时间,这样才能为学生解决应用题提供有利条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诱导来让学生明确应用题中的内容关系。让学生能主动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

具体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要能在题目内容的基础上,将生活化的一些内容与之相结合,让学生对应用题的内容产生共鸣。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形成独立的教学方法,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对应用题的解答产生新鲜感,不断促进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还要能充分的重视趣味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这样在实际问题的解答效率上就能得到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答教学中,通过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学生能有选择的余地,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适合的方法下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在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应用下,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运用到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也比较重要,能够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良好的条件。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水平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高中一年级数学篇7

——2015年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教学反思

在去年数学教研组研讨会上,我代表高二数学备课组作了新晃一中2015年高二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备考研究即《把握学考脉搏,实现高效复习》的报告,主要从分析湖南省2011—2013近三年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复习轮次时间安排,各轮次各类班级所用复习资料以及应达目标要求,培优补差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经过高二下学期近一个学期的认真备考,2013级学生在2015年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了我校近几年最好的成绩,全年级仅5人不及格,一次性合格率达99.15%,优秀率达49.79%,为本年级完成学考任务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为使我校数学教研教学水平能进一步的提升,我代表高三数学备课组向各位同仁从下面七个方面分析在学考复习中我们所获得的经验,与大家共同交流分享。不足之处,请大家谅解。

第一、年级统筹规划,科学分班为学考复习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保障。高二下学期开学年级按高一年级,高二上学期三个学期的成绩对全年级学生按文理科进行了科学分班,理科分a班2个,B班1个,体育特长班1个,C班2个,一个学考班;文科分一个a班,2个B班,2个艺术特长班,、一个C班,一个学考班,科学分班后,年级给每个层次的班级下达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完成合格率的任务主要由2个学考班,3个艺体班,3个C班后部分学生来承担,完成优秀率的任务主要由3个a班,3个B班来承担。

第二、年级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为年级全体教师全力投入学考复习提供了动力。如学考班一次性合格率达80%,每位任课教师奖励1000元,艺体班一次性合格率达90%,每位任课教师奖励200元,C班一次性合格率达100%,每位任课教师奖励200元,a、B班除完成100%的合格率以外,还要完成年级下达的优秀人数才能得奖励等。

第三、年级学科组之间的协调统一,为数学学考复习提供了时间保证。如年级原安排一个星期的晚自习时间数学只有一个晚上,经我们组老师的积极争取,年级行政结合各学科的学习实际,协调各学科组,给数学增加了2节晚自习,让数学复习在时间上充裕了一些。其他学科的教师也会在他们上晚自习的时候协助我们督促学生及时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第四、月考认真细微的科学分析,激发了我们组8位数学教师的斗志。毛翼老师每一次月考后都会对年级每个班各科成绩进行认真细微的统计分析,让全年级每一位教师都明确年级学考成功之关键是数学,如毛翼老师所言“成也数学,败也数学”。因此年级必须统一步调,强抓数学,这使我们全体备课组教师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重大,为了出色的完成任务,我们从教学常规入手,严格要就自己,切实抓好各个教学环节,做到有针对性的高效复习,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对点的辅导,备课组每位教师经常利用中午,第九节自习,晚饭后时间督促学生完成作业,背记知识要点,解答相关问题等,正是我们的辛勤付出,才换来了学生满意的成绩。

第五、认真开展数学备课组活动,做实集体备课,为数学学考复习指明了方向。在集体备课会上,我们每次解决一个重点章节的复习方案,分享交流各自的复习经验,取长补短,解决凝难困惑,讨论复习建议,优化复习方法,如在一次备课会上,康海明老师提出了周考不搞单元试卷测试,采用综合试卷测试的好建议,使章节复习和滚动全面复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和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反复出现不断刺激学生,让学生加深印象,在成功克服遗忘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康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备课组命制了12套周考试卷,并有效地进行了使用。

第六、根据《学业水平考试考纲解读》、《考试要求》和年级学生的数学实际水平,有取舍的使用复习试卷。年级征订的复习试卷有几种共二十几套,每一种试卷来了之后,备课组教师分工合作,筛选出适合学考复习的试卷,保证知识点的全面覆盖和试卷的难度,对太难不适合的试卷坚决舍弃掉,不做无用之功。

高中一年级数学篇8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作为小学与初中之间的过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高年级数学而言,此阶段难度明显加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日益明显,学生在兼顾学校作业的同时,还要承受小升初、兴趣班等多重压力,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压力非常大,对学习的态度转变也非常大。因此,针对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兴趣的提升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兴趣提升的原因

1.1小学数学教学理念与年级特点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教师不得不将成绩的提升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与激发,从而使得学生被动学习,降低了学习效率,打击了学习兴趣,学生自然而然不愿意对预习数学。同时,小学高年级学业繁重,数学、英语、语文三门科目都会布置一定量的作业,挤压了数学预习时间,而小学生“爱玩”的天性使然,自然无法养成预习数学的习惯。

1.2小学高年级所面临的升学压力

小学高年级不同于小学教育中的其他阶段,教师在高度重视的同时,不少学校的管理者也会相应取消高年级的文艺活动,以减少对高年级教学的“影响”。另外,当前不少小学高年级学生是独生子女,很多父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思想,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很多的时间、精力,以上多种因素都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在心理上转变了对学习的态度,认为学习是痛苦的,学习是为了父母、老师,对于数学预习则看成了学习任务,如此都造成了对学习兴趣的打压,造成数学预习的学习兴趣不高。

1.3小学高年级数学本身难度增大

小学高年级数学的难度是前所未有的,从形到数、从理论到实际,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要求。同时,高年级的很多内容都是对过往学习知识的汇总,而在难度、数量上有了提升,对于之前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都造成了一定的畏难心理,对数学预习兴趣出现下降。例如,在六年级上的“分数四则运算”的学习中,将之前学到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联系能力,有的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有的学生则深陷泥潭,其中原因是复杂的,既包括教师教学方式的差异,又包括学生在自身存在的差异性。

2.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兴趣方法策略

2.1以课堂带动课下,以课下促课上

通过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化的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减轻对数学学习的压力。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对班级中存在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实行“多帮一”、“组带一”,在课上形成良好的互动,在课下可以做到良好的监督。将课上的学习情趣保持到课下,教师需要设置具有吸引力的作业任务,使学生爱上做作业,避免具有较大惩罚力度的教学语言,减少学生学习压力,为学生的预习兴趣做好基础。在课上,教师需要将过往内容与当前所教内容有机结合,为学生预习不断烘托,告知学生学习都是对既往学习的重复与更新,新知识只是占其中很小一部分,降低预习难度。

2.2教师、学校、家长密切配合,降低学生心理压力

教师应作为“降压行动”的主体,同各科学科教师相互沟通,为学生正确适宜的课外文化活动。同时,与家长密切沟通,降低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外时间。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出现的紧张、恐惧等心理及时干预,从而为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应使家长认识到当前高年级数学学习阶段的特点,保证学生成绩出现下滑时,能够降低学生受到家庭方面的压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朋友圈信息等多渠道,告知当天数学学习的复习与预习内容,从而协助与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3转变传统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教师、学校、家长三方都应该正确认识自身,科学利用教学规律,正确认识当前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宜的方式帮助学生成长,避免拔苗助长。例如,教师与学校应降低“成绩”、“分数”在教学目标的比重,牺牲短期利益,获取长期利益,为学生全面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校方可以联合多所学校,加强数学学习兴趣研讨会,着重讨论预习兴趣提升的论题,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为学生提高预习效率与兴趣创造大环境。另外,家长应自主降低对学生的期望值,转变传统观念,学生成长自有其规律,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减少干涉学生自由成长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3.结束语

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日趋成熟,独立意识增强,年级学科任务量与难度都在递增,学生间的差异日趋明显,教师的管理与引导难度增大,多种因素相结合,对小学高年级数学的预习造成影响。因此,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预习兴趣都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世江.以苏教版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3):212

高中一年级数学篇9

【摘要】基于文献研究,文章提出“数学阅读有利于提高中高年段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同的数学阅读方法对中高年段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不同”的研究假设,采用自编问卷《小学生数学阅读方法与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问卷》调查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支持了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兴趣、数学阅读方法与数学学习兴趣之间的关系的推论。

关键词数学阅读;数学阅读方法;数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51-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及的数学阅读能力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但是目前数学阅读并未引起广泛注意,在笔者的文献资料中,只有少量文章与其相关。内涵方面:孙俊勇认为数学阅读就是通过数学阅读资料,激发学生自觉开展数学阅读。陈芳芳认为个体的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和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余芙娇将其定义为学生根据已有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为便于测量,笔者选用喻平老师的定义:“数学阅读包括对教材的阅读、问题解决中对题目的阅读以及课外数学材料的阅读。”数学阅读方法方面:许世红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数学阅读类型:机械接受式阅读、意义接受式阅读、意义指导发现式阅读和意义独立发现式阅读。邵光华认为数学阅读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阅读。数学学习兴趣方面:彭勇从兴趣概念出发提及数学学习兴趣。李琼将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作为考察数学学习观的一个维度。蔡晓领在比较中美小学生数学学习时,发现中国四年级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要明显高于美国小学生。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前对数学阅读的研究较为宽泛,但大多停留在理论探索上,缺乏必要的数据论证,可以进一步改善。

二、研究设计

1.分析框架。基于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理论,结合许世红对数学阅读方法的分类,本研究建立了如下框架:

2.研究假设。

(1)学生对数学阅读了解不多。

(2)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兴趣显著相关。

(3)数学阅读方法与数学学习兴趣显著相关。

(4)不同年段选用不同的数学阅读方法。

(5)不同的数学阅读方法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不同。

(6)探究式阅读法与数学成绩的相关程度高于吸收式阅读法。

(7)独立探究式阅读法与数学成绩的相关程度大于指导探究式阅读法。

(8)意义吸收式阅读法与数学成绩的相关程度大于机械吸收式阅读法。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的问卷是整合已有问卷并进行补充,包括基本人口信息、数学阅读情况、数学阅读方法和数学学习兴趣四个基本维度。实际发放问卷93份,回收9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83份,有效回收率为89.2%,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

4.数据采集。本研究采用便宜抽样,选取了苏州市吴江区某小学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为增强样本的代表性和与总体的匹配度,本文将男女及年级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选择三年级和五年级是为了避免升学压力较大的六年级,同时考虑到中高年段的差异,在进行调查时,研究者在三年级和五年级各选一个班发放问卷,请班主任协助,对小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尽量为其创造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

三、实证分析

本研究对使用的调查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得分均显示合理,保证了研究结论的可信与客观。为方便统计,又鉴于各变量的量纲一致,研究者对问卷中反映同一维度的题目进行求平均数处理,新增了数学阅读情况、数学学习兴趣、机械吸收式得分、意义吸收式得分、指导探究式得分和独立探究式得分这6个变量。

1.数学阅读情况。经过描述统计分析,有72.3%的小学生选择了熟悉,可以认为大部分小学生对数学阅读较为熟悉,故而拒绝假设1。在数学阅读的内容中,“喜欢读数学题目”的均值为3.265,远高于其它两类,可以认为在数学阅读中小学生最喜欢的是阅读数学题目,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最常接触的就是阅读数学题目。

为探究数学阅读熟悉度有无年级或性别的差异,本文首先对数学阅读熟悉度进行年级的差异性检验,如表3,p=0.002<0.01,即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数学阅读熟悉度上有显著差异,又因为三年级学生的均值大于五年级,故认为三年级学生比五年级学生对数学阅读更为熟悉。这可能是因为五年级学生即将面临毕业考试,所以对数学阅读有所忽视。对数学阅读熟悉度进行性别的差异性检验,p=0.209>0.05,由此可见小学生数学阅读的熟悉度无性别差异。

2.数学阅读方法。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发现,小学生在四类数学阅读方法上的得分都较高,可以认为小学生对四类阅读方法较为熟悉。

对数学阅读方法的年级差异进行检验,如表4,发现意义吸收式、指导探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则假设4成立。分析均值,在意义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上,三年级学生的得分高于五年级学生;在指导探究式阅读方法上,五年级学生的得分高于三年级学生。可以认为三年级学生倾向于使用意义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五年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指导探究式阅读方法。对数学阅读方法的性别差异进行差异性检验,发现无显著的性别差异。

3.数学学习兴趣。在反映数学学习兴趣的题目中,被试的平均得分均大于3(最高分为4),可以认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年级差异进行检验,p=0.597>0.05,故认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无明显的年级差异。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性别差异进行检验,p=0.050,故认为数学阅读熟悉度的性别差异呈边际显著,比较均值发现女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大于男生。

4.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兴趣。对数学阅读情况和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双变量相关性检验,发现两者在p=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即可认为数学阅读对数学学习兴趣有显著影响,即假设2成立。为了解哪部分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兴趣相关程度更大,将数学阅读的三个内容和数学学习兴趣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F=4.090,p=0.009,即此方程有效;R2=0.134,r=0.367。在三个自变量中,只有“喜欢读题目”这一变量的p=0.041<0.05,故认为对数学学习兴趣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数学题目的阅读,又因为此变量的回归系数β>0,故认为越重视数学题目的阅读,其数学学习兴趣越高。

5.数学阅读方法与数学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兴趣与数学阅读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如表4,发现除指导探究式阅读方法外,其它三类阅读方法均与数学学习兴趣显著相关,故认为机械吸收式、意义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显著影响。所以拒绝假设3,接受假设5。

为了解哪类数学阅读方法对数学学习兴趣有更大的影响,本文将四类数学阅读方法与数学学习兴趣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F=7.038,p=0.000,即此方程有效;R2=0.268,r=0.517。在4个自变量中,只有机械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的p<0.05,故认为对数学学习兴趣影响最显著的是独立探究式和机械吸收式阅读方法。而根据β的大小,可知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更大。基于此,我们接受假设6,拒绝假设7和假设8。

为进一步探究与数学阅读方法相比,性别和年级是否对数学学习兴趣有更大的影响,本文将性别、年级、四类数学阅读方法与数学学习兴趣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F=5.117,p=0.000,即此方程有效;R2=0.290,r=0.539。在六个自变量中,只有机械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的p<0.05,故认为数学阅读方法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高于性别和年级。

四、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结合数据分析,本文接受假设2、假设4、假设5和假设6,拒绝假设1、假设3、假设7和假设8。具体来说:小学生对数学阅读较为熟悉,特别是阅读数学题目,且中年段小学生更加熟悉数学阅读。中高年段小学生在意义吸收式、指导探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的使用上有显著的年级差异:中年段小学生倾向于使用意义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高年段小学生则更倾向于使用指导探究式阅读方法。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女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略大于男生。在相关关系上,小学生的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兴趣显著相关,特别是数学题目的阅读。采用不同的数学阅读方法会影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种影响大于性别和年级。采用机械吸收式、意义吸收式和独立探究式阅读方法会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特别是独立探究式和机械吸收式阅读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便宜抽样,所以在样本量及其分布上都有所欠缺,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是通过班主任发放问卷,所以问卷结果是否反映了被试的真实情况也有待研究。笔者对数据的处理说明还不够深入,一些无关变量未进行剔除,如果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可能会对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兴趣的关系有更准确的说明。

参考文献:

[1]孙俊勇,苏桂芹.让“阅读”成为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新方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2,(S2):314-416.

[2]陈芳芳,谢广田.小学生数学阅读的缺位及其指导策略[J].课程与教学,2010,(4):26-30.

[3]余芙娇,余招才.浅谈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

[4]许世红,罗华.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验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82-84,91.

[5]邵光华.关于重视数学阅读的再探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9,(10):7-9.

[6]彭勇.着力课改教改培养数学兴趣——分析学生心理推进数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3,(9):149-151,153.

[7]李琼.小学生数学学习观:结构与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63-68.

[8]蔡晓领,顾海根,CarlaStevens,叶仁敏.中美四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0):24-29.

(编辑:朱泽玲)

陕西省开展2014年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安全应急管理培训

高中一年级数学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适度性原则;探讨分析

适度性原则在小学数学的高年级教学中可谓是非常关键,因为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由于高年级数学较低年级阶段,不论是在难度还是在内容数量方面都有了一个陡然的提升,这必然会引起学生一定的不适感,而且高年级阶段作业数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更压缩了学生原本的课余时间。很多学生在刚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时候确实表现的很不适应,甚至有很多学生非常逆反,表现出很大的抵触情绪。这就导致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

因此,教师在高年级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先要充分的考虑到教学环境的变化给学生带来的心理感受,从而更好的体会学生出现的不适感。坚持适度性原则,帮助学生做好这个过渡阶段的情绪和状态的调整,以便能够适应未来更高年级和更高难度的数学学习。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现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关于适度性原则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一、控制教学进度

有很多教师在进入高年级阶段之后就开始加快教学的进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节约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另一方面也是迫于教学任务的紧迫,不得已而为之。但是,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过快的速度必然难以保证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教师固然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执行了既定的教学计划,但是教与学是一个相依相生的过程,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做得再完美也是徒劳。

因此,教师要在这方面加以格外注意,在教学进度方面要更多的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合理的把握教学进度与稍事停歇之间的平衡。在赶进度的同时也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来消化和吸收之前学到的数学知识。

二、把握课堂练习数量

虽然课堂练习能够非常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但是凡事过犹不及,这一点在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因为学生在学到知识之后,必然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而很多教师一味的要用课堂练习来填满这个过程,认为反复的练习就会提高这个过程的效率。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过度的练习不仅起不到让学生巩固知识的作用,反而会让学生产生疲劳,甚至出现短暂的知识认知上的真空。这时候教师不妨让学生在集中的知识学习之后稍作停歇,在这个停歇的过程中可以是自行的反思,还可以是分组的讨论,也可以是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把自己内心之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将知识充分内化的过程,而且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准确的把握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实的知识掌握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练习,进而巩固和夯实学生的课堂学习。

三、合理控制课后作业的数量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很多教师为了有效地巩固课堂教学的质量,刻意地将课后作业安排的较多,以求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保证其课堂学习的效果。但是这样的做法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感受,可以说学生完全被当成了学习的工具,学生在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的共同压力之下,显得力不从心。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年龄还较小,不应该承受如此多的学习压力,而且过大的学习压力也会压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强制力作用得越久,学生的抵抗力也就越明显,而且这种强制性的作用往往都是暂时的。诸多的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学生在强制作用之下进行的学习虽然会在短时间之内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这样的作用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显然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以来终身教育的理念。

四、正确把握教学任务的适度性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任务的适度性也要加以合理的控制和把握,正是因为很多教师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才会给予学生过多的压力。因此,对于适度性原则的把握还是应该从教师方面入手,正确地把握教学任务,在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时不能一味的下压给学生,而是要采用适当的策略和措施来分化和消解教学压力。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度,严格遵循适度性原则,正确把握课堂教学任务的适度性,合理控制教学进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感受,而不是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另外也要注意把握课堂练习的数量,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来完成知识的内化,并且在课后作业数量方面也要遵循适度性原则,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维持学生在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