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十篇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十篇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8:38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1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材;生物词汇;高词频;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55-03

abstract:thejuniorhighschoolbiologyplaystheroleofsubgradeinbiologystudyinthefuture.teachingmaterial,oneoftheimportantresourcesforteachingandlearning,isbasedoncourse.theauthorobtainfourcopiesofelectronicUyghur'sjuniorhighschoolbiologicalteachingmaterials'contentbyscanningandneatening.thenusestatisticalsoftwarestatisticsthewordsanditsfrequencyinfourcopiesoftheteachingmaterials,afterthat,getthebiologicalvocabulariesfromthembymanualstatistics,choosethebiologicalvocabularieswithhighfrequency,refertotheministryofeducationcurriculumstandardpublishedin2011,analysisthejuniorhighschoolbiologytextbooksinlinewiththedegreeofknowledgepointsthroughthewordfrequencyofprofessionalvocabulary,combiningwiththecharacteristicsoftheUyghurlanguage,givingsomesuggestionsaboutthefourcopiesinUyghurjuniorhighschoolbiologyteachingmaterials.

Keywords:Juniorhighschoolbiology;teachingmaterials;Biologicalvocabularies;Highfrequency;Curriculumstandard

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重要的课程,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材中的专业词汇及应用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有教材是否符合教育部课程标准要求。

笔者通过对纸质版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进行扫描和整理,得到电子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使用统计软件统计得到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和词频,参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书编纂办公室审定的生物词典,经过手工处理从中提取出生物词汇,对提取出的生物词汇进行词频统计,从中选取高词频的生物词汇,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分析现有教材中的专业词汇是否符合教育部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阶段重要知识点,然后结合维吾尔语言的特点,对现有教材提出了改进建议。

1概念界定

本研究中的生物词汇是指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出现的生物学领域的专业词汇,是笔者参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书编纂办公室审定的生物小词典(该生物词典中包含中学教学的生物专业词汇),从获得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所有词汇中筛选得到的。

本研究中的词频是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词汇、生物词汇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生物词汇词频的高低反映着其在教材中的重要性,并且,其重要程度与它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成正比。因而,本研究通过选取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高词频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分析与之对应的教材中的知识点,与教育部的课程标准要求进行了比较,从而推断出现有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的符合程度。

2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在课程内容方面,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每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科学探究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过程;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细胞的知识,初步学习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方法和技能;生物与环境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圈等概念和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生存需要的条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知识;生物圈中的人这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人体的器官,组织,结构,系统,各大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动物的运动和行为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动物的运动形式,动物的行为,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等知识;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人的生殖发育,动物的生殖发育,植物的生殖,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知识;生物的多样性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的分类,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等知识;生物技术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及其分类,发酵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知识;健康地生活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有关青春期生理和保健,传染病和免疫,医学常识等知识。

3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词汇的词频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于维吾尔文初中生物的四册教材。笔者首先对纸质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的四册教材扫描和整理,得到电子版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由于oCR文字识别软件不完备等原因,使得获取的电子版教材文本中存在错误和缺失现象(扫描后的语句不完整,字母有遗漏、错写等),因而,需要对语料中的错误和缺失的信息进行手工处理。处理完成后,再使用统计软件统计四册电子版教材中所有的词汇及其词频,由于维吾尔文中存在词缀和时态等问题,还需要对同一词的不同时态、不同词干的表达方式进行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词汇及其词频的统计和汇总,最终得到了教材中所有词汇以及生物词汇和词频的统计结果。对于复合生物词汇,其词频是对已有的电子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语料进行手工统计得到的。统计时是将生物词汇的词干作为标准来进行的。

3.1生物词汇统计

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总量和生物词汇数量进行统计,得到生物词汇在所有词汇中所占的比例,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词汇数量约占词汇总量的15.1%,其中七年级上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5%左右,七年级下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6%左右,八年级上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8%左右,八年级下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3.3%左右。从比例分布上来看,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词汇相对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四册教材中。

3.2高词频生物词汇对应的知识点分析

笔者对维吾尔语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进行了各种校对、筛选处理,得到维吾尔语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4000多个生物词汇,对所有的生物词汇进行分析比较耗时且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因而笔者从四册教材的生物词汇中分别选取了词频最高的20个生物词汇,共80个高词频的生物词汇作为样本,分析得到教材中与之相对应的知识点。

以下是选取的样本生物词汇和频次:

由以上高词频生物词汇分析得到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如下:

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由以上知识点分布图可以看出:

1)七年级上册教材所有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细胞,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生物圈、生物、环境、生物的种类、生物体、细胞、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组成部分以及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水、空气、光)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三部分内容。

2)七年级下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血,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人体器官、人类生存需要的环境(水、空气)、疾病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圈中的人这部分内容。

3)八年级上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动物,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生物的几大分类(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对应课程标准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这三部分内容。

4)八年级下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疾病,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人与动植物的繁殖、繁育以及人体健康(疾病,传染病),此外还包含基因、染色体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健康地生活这两部分内容。

从总体来看,四册教材中的高词频生物词汇中都包含水、环境和人,充分说明了水这个概念在整个初中教材中的重要性,符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水是万物之源,任何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这一概念的要求;生物的生存需要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万物。

由知识点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存在不完善之处:(1)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细胞这部分内容属于微观层面的知识。对于刚接触生物知识的七年级学生来讲,难以理解和接受。(2)七年级下册的主要内容是人体器官,八年级上册跳转到生物的几大分类等,到八年级下册又跳转回来,学习人体疾病和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使得这两部分关联性较强的知识点没有很好地衔接。

4结论及改进建议

4.1结论

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词频统计,从中选取部分高词频生物词汇进行分析,得到教材中与之对应的知识点,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1)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词汇相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四册教材中,每个学期需要学习的生物词汇总量基本相同,有利于知识的分步掌握。

2)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根据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选取的高词频生物词汇分析得到的知识点分布图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基本涵盖了课程标准中包含的课程内容。

3)从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来看,教材内容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

4.2改进建议

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分析,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结合维吾尔文语言学的特点以及维吾尔族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笔者针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给出如下改进建议:

1)从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方面考虑,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细胞这部分微观层面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建议向后续学期调整。

2)从维吾尔族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方面考虑,在教材内容设置上,应该增加一些维吾尔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等作为示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从每一册教材内容的衔接方面考虑,应该将七年级下册中人体器官这部分内容调整至八年级上册,使其与八年级下册中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很好的衔接在一起;将八年级上册中生物的几大分类(动物、植物、细菌、真菌)调整至七年级下册,使其能够与七年级上册中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部分的内容衔接起来。这样调整以后,方便学生将知识点关联起来学习。

5结语

本文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并从中选取部分高词频的生物词汇进行分析,通过统计结果证明了现有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的内容围绕着教育部的课程标准进行,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对知识点的学习要求;综合考虑维吾尔族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然环境以及初中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理解能力,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针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能够通过对教材的改进和完善,提高维吾尔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维吾尔语初中生物教材,2011.6.

[2]吐尔根・依布拉音,袁保社.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研究与应用[J].中文信息学报,2011(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http:///link?url=-zwJlwUeSJw0Fr34Ln7qnje62gyfFY4RptQnlfizUhqHwXal2BVao3ry-b9ts6krHozvoHDC-SKhdBR_tB_uaaYnesklHghcoZmRmg5poca.

[4]生物小词典[m].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5]现代维吾尔语统计软件系统.新疆师范大学网络信息安全与舆情分析重点实验室.

[6]汪京芳.学好初中生物的策略[J].生物技术世界,2013(11).

[7]吴丽莹.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下的新课标教学理念[J].中国校外教育,2014(4).

[8]陈坚,范新新.从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看概念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7).

[9]王金刚,崔鸿,李娟.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科学探究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5月.

[10]艾孜尔古丽,李晓,玉素甫・艾白都拉.中小学维吾尔语文教材用词数据分析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3).

[11]谢元花.语料库与词汇研究[J].外语教学,2002(5).

[12]李镗.中小学语文文本字词分布统计及应用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00(3).

[13]常红.现代维吾尔语基本词汇研究概述[J].语言与翻译,2013(3).

[14]宋矗马德元.现代维吾尔语词汇构成途径新探[D].新疆大学,2006.2.

[15]郭锐.词频与词的功能的相关性[J].语文研究,2001(3).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2

关键词:历史材料;地图插图

一、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地理插图资源

初中历史教材中每幅地理插图都有着其重要的作用,它再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趋向,是教材中文字的有益补充,是文字无可比拟的。地理插图作为历史课文的辅助系统部分,广泛地分布于各篇课文之中。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地理插图分部如下:七年级上册14幅、七年级下册共11幅、八年级上册14幅、八年级下册3幅、九年级上册24幅、九年级下册13幅。包括历代疆域地图、军事地图、文化地图、民族地图、经济地图、水利地图、都城示意图等等。

二、地理插图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1.利用地理插图叙述、补充历史

让学生直观地根据地图,按照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全面回顾材料内容。以九年级上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为例,可以通过此图叙述历史,让学生明确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及国家的组成,可以复述欧洲战场态势(战线位置及对阵国家,分析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对德国的影响)和战争进程。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它是课文内容的一种叙述也是一种补充。

2.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历史地图与文字材料相辅相成,互相配合,是历史教材重要组成部分。倘若在历史教学中不能让学生形成历史的空间概念,那么我们就无法正确把握历史问题。历史教材中,能够准确、清晰的展现历史空间概念的就是历史地图,教学过程我们有必要结合教材地图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更加有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例如七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介绍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存在着中原王朝和多个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到杂乱无章,通过《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学生形成空间概念更好掌握相关知识点。

3.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

历史地图可以弥补文字内容的不足之处,能形象地反映了历史事件过程。加深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与认识,学生因此能够理解历史,体验历史事实的情感。例如,在讲解九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讲解战争的爆发与扩大时,可以利用《1939―1942年德意在欧洲的扩张》插图,可以较为容易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争爆发与扩大过程,较为直观感受到法西斯对外侵略及影响。

三、地理插图在历史教学中运用

1.辅助学生理解、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教师在展示图片时,应该要贯彻历史事件,尽量让学生从感观上出发,再对历史进行理解,以达到记忆深刻的作用。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一课为例,要求学生能够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相关史实。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先采取自主学习,让学生利用课本《三大战役示意图》,让学生通过插图掌握三大战役的基本位置、每次战役起止时间、歼敌人数等基础知识。接着结合《三大战役示意图》讨论以下几个问题:辽沈战役为什么关键是打锦州?淮海战役为什么选择以徐州为中心?平津战役采取怎样的战术?三大战役分别取得怎样的成果,有怎样的历史意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较为容易掌握三大战役发生的过程,理解三大战役所带来的影响。

2.通过历史地理插图整合教学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一课,通过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三场战争,让学生认识到战争是古代文明传播与发展的一种方式。由于三次战争都是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三幅历史地图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

希波战争可以利用教材《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插图,这幅图明显可以看出波斯疆域广阔,实力强于希腊,但希腊却取得胜利,学生能够理解此战争为以少胜多的战争,当然简述过程中可以加一幅战争图,学生容易理解。对于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亚历山大大帝国》插图,说一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过程以及亚历山大帝国包括哪些文明?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代战争客观让促进文化的交流。对于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罗马的扩张》插图,让学生了解罗马扩张的过程和罗马帝国疆域最大规模达到哪里?掌握基本知识后,可以补充适当材料让学生感受罗马帝国时期的文化传播。最后可以让学生比较三幅插图,让学生直观认识到三个帝国地理位置上的相同与不同,疆域内包括的哪些地区和文化。

3.以两幅地理插图比较为核心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中有两幅地理插图分别是《辽、北宋、西夏形势力图》和《金、南宋对峙形势图》。我们可以借助两幅插图进行比较的方式,梳理基础知识

首先通过两幅插图,让学生熟悉三个少数民族政权和北宋、南宋建立的时间、位置、都城等基础知识,让学生知道当时多个政权并存局面。接着利用两幅插图的比较和变化,让学生寻找两幅地图变化的原因,了解这段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理解两宋时期政治格局和民族关系的特点是各政权并立,国家不统一。最后利用两幅插图中北宋变成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的变化,让学生理解当时的南宋军民多么想击败金军,回到北方故国之心情,更能明白抗金英雄岳飞为什么深受后人敬仰。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3

对于程度较好班级,可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回答,对于程度较差的班级,教师应提示、启发,引导其回答,最后进行小结。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1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任初一(5)、(7)、(8)班历史科教学,经过两周的观察,学生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5)(7)班学习兴趣较浓,组织纪律性较强,(8)班同学反应相对比较慢,学习氛围一般,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针对这一点,在本学期要在课堂上课下多花时间鼓励,做好培优扶困的工作,缩小后进面。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整体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出版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真正反映了课改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该书主要以人类文明史发展为主线,该教材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建立了新的评价机制。该书图文并茂,生动规范,单元,课和子目的设计合理规范,更注意吸收当代文化的变化发展,对历史的分期历史发展的动力,民族关系等重_学问题进行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把握和处理。

初中七年级上册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课型设置上,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教材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与探究”课,在栏目设置上,出现了许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式学习栏目,而图文资料的有效运用,大大增强了历史知识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同时也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半坡聚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区别

4、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直到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5、说出西周分封制主要内容,直到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6、通过商鞅变法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认识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7、了解“百家争鸣”主要史实,以都江堰等为例,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8、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9、列举汉武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0、了解“四大发明”,名医华佗,张仲景,李时珍以及祖冲之和《九章算术》。

1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主要史实,《史记》和《资治通鉴》。

12、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人口南迁河民族交往。

13、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

14、《水经注》、《天工开物》等著作,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四、教学改革的设想:(教学具体措施)

1、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即把历史科的地位提升到主科地位。

2、抓好课堂纪律,充分利用“45分钟”。

3、多讲述名人历史故事,与历史典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或历史博物馆,让学生增长见识,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5、多组织一些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6、每天布置适当的作业和练习,巩固知识,大约80多次。

7、做好“培优扶困”工作,提高两率临界生的成绩。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习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莲山课件]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

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

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五、周活动安排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3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4一、教学知识目标及能理培养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用运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需3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习课需要2课时。

三、背景分析依据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中国历册,在全面贯彻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以下几点:一、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三、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整体情况分析:学生从小学升入七年级,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10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70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五、教学任务和奋斗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4、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_,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六、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半学期中,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5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_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学进度安排:

初一《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40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九月份:第一、二单元

十月份:第二单元

十一月份:第三单元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4

[关键词]问卷星网站;初中信息技术;多维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8-0039-02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

一、多维评价的含义

1.传统评价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传统的评价方式。首先,传统的教学评价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评价的主体只有教师,这种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在评价时易上手,比较容易完成课堂评价任务,而作为课堂真正主体的学生并没有参与进来。其次,传统评价只重视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评价学生最后完成的作品,忽视了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小组合作等情况。最后,传统的教学评价只采用人工方式的定量评价,对学生形成分数式的评价结果,缺乏对学生进行评语式的定性评价,而且人工评价也比较麻烦。

2.多维评价的含义

多维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以多种不同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从多种维度来对学生进行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评价标准,如下图。

二、多维评价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实践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不能只是对学生作业进行简单的评价,而应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为基本原则,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去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初中信息技术课不仅要教学生一些基本的电脑技能,还要培养他们评价电子作品的能力,懂得辨别信息的真伪,形成一定的审美观。

2.实践意义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要采用多维的学生评价机制,改变原来一直只是单一的教师评价的状况,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让评价不仅起到督促作用,更起到激励作用。

三、多维评价的建立

通过实践操作,笔者发现无需另外找软件公司开发一套多维评价软件,也无需另外购买网络服务器及租用网络空间,通过问卷星网站就可以方便地实现初中信息技术多维评价。问卷星网站是一个比较普及的网站,是作为网络问卷调查工具免费供网友使用的,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多项功能的综合性网站。下面主要从多维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和手段多样化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利用问卷星网站来实现多维评价。

1.评价主体多元化

为实现多主体评价,在评价工具的选择上,一开始采用完全共享的可多用户同时编辑的excel表格来进行全班评价,但是,学生评价时可能会出错,且该方式无法满足课外多用户评价。采用问卷星作为网上评价方式,方便了课内外、校内外多用户评价。教师在问卷星网站上注册一个账号后,通过向导的帮助,就可以免费且方便地在问卷星网站上供不同评价主体使用的评价问卷,如:有供教师用的“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教师评价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评价”,供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用的“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课前评价表”“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课间评价表”,供学生和学生家长用的“七年级上册第一课课后评价表”,供学校校长用的“七年级上册各学科评价表”等。各种不同的评价主体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访问问卷星提供的网址,就可以方便及时地进行网上评价。当评价主体在限定r间内评价后,教师可以通过问卷星后台的问卷管理回收问卷,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功能,自动把评价结果以各种图表的形式导出。如可以导出word、excel格式,方便教师进行评价结果数据的存档整理工作。

2.评价内容多维化

评价内容里不仅要有结果性评价,还要有过程性评价,不仅要有作业考试评价,还要有学生的平常表现以及能力方面的评价。学生各有所长,不能单独从一个方面去评价,而应综合各方面内容对其进行评价。

问卷星设置的评价表内容,不仅要有结果性评价,更应该有过程性评价。学生到机房上课,在上课前,可以对坐在自己同个座位的上一名同学进行评价,评价其是否正常使用电脑设备、是否保持好机房座位的卫生;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过程性评价,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听讲和发言,是否违反了课堂纪律,是否积极地完成小组合作等;上课即将结束时,进行结果性评价,教师评价学生是否及时提交了作业、作品质量如何,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在课后,由学生进行补充评价,或由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以及任课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这样,评价结果就会更加准确和公平。

3.评价手段多样化

根据评价方式不同,可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价手段不同,可采用人工评价和计算机自动评价。在多维评价中,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要相结合,在一些过程性内容方面,多采用定性评价,应该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语言为主,从正面给予引导,让学生更加自信,对教师所教学科感兴趣;而在一些知识点测试时,可以采用定量评价,方便教师统计数据,分析学生的情况。在多维评价中,人工评价和计算机自动评价也要相结合,在一些知识点测试时,多采用计算机自动评价,方便教师统计成绩和分析数据;在课前、课间及课后评价时,多在问卷星网站上进行人工评价,这种方式比较灵活、自由。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5

初二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2017年初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17年初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本班是刚刚接手,对班上学生不了解,从原科任老师处得知:优生不多,但后进生却较多,有少数学生不上进,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二章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三章实数。从平方根于立方根说起,学习有关实数的有关知识,并以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五章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

四、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017年初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两班比较,83班优生多一些,但后进面却较大,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84班学生单纯,有大多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平行线是在七年级上第七章提出平行线的概念、画法后的延续,这章将继续学平行线的有关判定和性质;教学时把握证明难度,避免概念超前,加强形的建模。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说理的过程仍以填空为主,注意避免综合性较强的说理出现。

2、要避免证明、命题、定理、公理等词的口头出现,课本是以判定方法、性质、结论来描述。

3、要注重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情景抽象为相交线、平行线等数学图形的建模过程。

4、还应注意画图、探究性题的教学。

另外对教材中

(1)p8例2出现了添辅助线的说明方法,教师需根据实际情况,不要作深入展开,

(2)p20第5题:不是很明确其意图。

第二章特殊三角形是在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和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进一步熟练几何符号语言的表达、书写;教学时要控制证明的综合难度,侧重计算与形状的判定。本节与以往教材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1、加强了对等边三角形的学习要求;

2、强化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3、淡化了30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4、p28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明、p36例3,教师可简单提出辅助线的作法、作用、要求,但不要藉此来提高难度。

5、可以在勾股定理的知识上,让学生去研究探讨,增强数学人文性教育。

另外教材中的

(1)p24—4、5两题的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教师要作提示、作小结;

(2)教师最好还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30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

(3)勾股定理这节中出现了不少“定理”一词,是否在教学时可改。

第三章直棱柱是从七年级上册提出立体图形概念后第一次对立体图形的研究,与原浙江版义务教材相比,是较新的一章(原教材有立体图形直观图的画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也是为高中阶段立体几何中棱柱的学习做准备;教学时要借助实物、课件的展示,逐步构建空间想象基础能力,教材重点落在两处:

1、直棱柱特征及表面展开图2、画三视图,关键要理解“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法则。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1)充分利用实物、课件、实际动手操作等途径,使学生能慢慢的在实物与空间想象之间找到一些转换的经验,

2、在教学时对解答过程、说理过程不作过高的要求,避免过高的严密的要求挫伤学生学习本章的积极性。

第四章样本与数据分析是在学习了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收集与图表的基础上,对科学取样、数据分析、合理化决策的研究学习,是实用性较强的一章;教材以生活现象为导入背景,以解决问题为达成目标,教学应注意

(1)避免对样本、总体、个体的定性的描述;

(2)增加了对某一事件研究抽样与普查的方法选择;

(3)加强了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这些数据处理方法的决策判断,

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在掌握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及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学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教学时应注重与方程、等式的迁移类比,发挥数轴工具性,建立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习惯

第六章图形与坐标是函数知识学习的开始,与老教材比较也是较新的一章,重在突出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与运用,其中也有一部分知识与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图形和变换相关;教学时应重视场境模拟,降低坐标表达的抽象,侧重变换图形的坐标描述。当然更应注意多利用实际场景图示,降低点的位置表达的抽象性,增加点与有序数对的对应性。

第七章一次函数是在第六章建立直角坐标系后通过对实际生活中变量间变化关系的刻画,侧重了函数是刻画现实生活的又一数学模型。注重函数建模,降低函数抽象图形分析,融合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统一,教学中应做到1、突出了函数是生活中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刻画。很多问题是以实际生活背景为载体。

2、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教学顺序做了调整。

3、要加强函数基础知识的练习,要注重解题时从应用中来到应用中去的理念。

要充分利用合作小组讨论,有足够形成建模的时间,切忌分析模式化,练习呈式化。

另外,本书的设计题(p95,p181)切合学生实际,容易操作,要好好利用,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题学习p181-182《怎样选择较优方案》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建议作为一堂较重要的方程、不等式、函数综合应用课来讲。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

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

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

所谓的信息技术,是指能传递各种信息的技术,它包含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也逐渐提高,它广泛应用在各个方面,目前教学方面也大量引用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信息技术使数学教学的内容变得直观化、教育方法多样化、学习范围扩大化,引进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更加有利于学生探究式的学习。

一、多媒体技术让数形教学更直观

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几何图形、轴对称图形时感觉最困难的是让学生如何把数形的概念结合起来。通常教师可以用一些图形、图纸直观的把边、角、高度、中心等等指给学生看,然而数形教学中要涉及的图形太多,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专门准备所有的图形,只能挑几个有代表性的图形讲讲;同时数形教学中要涉及的概念太多,教师要让学生把每一个概念都详细的弄清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引用多媒体技术后就能解决这些难题。比如教师在教学初中初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轴对称图形、第三章中心对称图形时,可以引导学生去看多媒体。多媒体用生动的画面把每一个图形的特点用详细、直观的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直观的动画,动画中的图形时而对折、时而旋转,它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把图形的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学生非常喜欢这种会动的、又能让他们一看就明白的教学方式,他们被多媒体画面牢牢吸引住,因此对概念的记忆也非常深刻,以后再出现数形概念时,他们脑中自然会出现那些生动的画面形象而不会犯下概念的错误。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数形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图形,这种化繁为简的方式让学生喜欢数学,这是他们愿意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基础。

二、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展交互式学习

在教学概念性、逻辑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中,教师通常感到很烦恼的是怎样用最适当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这些内容。比如教学初中数学苏教版七年级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式、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勾股定律和平方根、八年级上册第五章一次函数等等内容时,它们的概念性太强,而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感性思维为主,其理性思维的方法还没建立,让他们了解这些比较抽象、逻辑性又很强的内容他们很难理解。如果他们反复的学习还是难以理解,或者记错概念、或者应用错误时,学生心理上就会受到挫折而失去探究的兴趣。

专门为数学教学开发的软件能解决这类难题。比如在网络上有专门为初中学生学习方程式开发的软件,教师可以去挑选合适的课件引导学生学习。通常这些课件有非常生动的动画,在学生开始使用交互学习时,学生点击自己想要学习的范围,软件就从例题讲起,然后开始让学生做习题。当学生做得对时,它给出非常亲切的鼓励,学生做得不对的时候它会给出幽默的抱憾语句。学生在做完一组习题后,它会总结评估学生错误的基本范围,并帮助学生强化学习短板,直到学生完全理解方程的内容。在学生学习简单的题目后,它会提示学生要不要学习更复杂些的题目。.由于计算机软件生动性强、亲和力好、学习范围具有针对性、学习方式有可进阶性的特点,学生往往没有感觉到自己在学习,而是自己在通关一场很有趣的游戏,学生在憋足劲一次又一次通关的过程中已经掌握软件需要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计算机软件把枯燥的数学教学变成闯关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有极大的学习动力,它们让学生有极大的热情学习数学。

三、网络数学库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料

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知识时,有时需要大量的做数学练习才能熟练的掌握解题技能。特别是在教学初中数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式、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式、八年级上册第五章一次函数、八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第八章分式等非常需要掌握解题技巧的内容时,学生更是需要大量的做练习题才能熟悉技巧。过去教师为了给学生找适合的数学题常常到处找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辅导书然后鼓励学生一起去买自己去做题。海量的数学资料书让教师很难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题性,学生也不乐意把钱花在大量的学习资料里。

网络数学库的建立改变了这些难题。目前一些专业的数学教学网站里存储有海量的数学试卷、代表数学题型等。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数学网站有专门针对分式内容的数学题库,学生自己选取需要学习的范围,挑选网站推荐的经典题型,学生学完之后可以自己对比答案,如果错误可以看解题的思路讲解,海量的学习资料给学生探究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只要想自主学习就能找到学习资料。

信息技术突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优良的学习环境、有趣的教学方法、直观的教学效果,它构成一个非常适合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学习环境,通过信息技术学习数学,学生也不再觉得学习是件苦事儿。可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教学方式具有信息量大、教学方法良莠不齐、多媒体技术直观性太强让学生可能着迷于看动画而不注意学习知识的弱点,因此,学生在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探究式学习的模式下有可能会迷失学习方向,教师要加强自己的引导作用。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适合自己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知识内容、挑选合适的课件等方式让学生能更好的探究式学习。教师必须意识到,信息技术为载体仅仅只是给学生更好的学习环境,要让学生更好的探究式学习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高建军.计算机与初中数学教学[J].科学之友.2010(10)

[2]陈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性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

[3]曾仁平.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6)

[4]杨世江.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群文天地.2011(10)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7

【关键词】课堂精彩感恩生活数学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0016-02

细细想来,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已经七年了。七年,说长很长,我从一个懵懂的小丫头变得成熟了,思考问题全面了,能够担当学校里交给我的重任了,能够与家长快乐的交流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了;七年,说短也很短,觉得自己的学生时代就在昨天,自己昨天还立志成为一名教师,今天就已经站来这个讲台上了。七年了,有辛酸,也有快乐,有困惑,也有收获。我把所有的困惑与收获串成了一串属于我自己的“果实”,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一、我爱妈妈

教材:青岛版一年级上册《8的认识》

师:妈妈买来了8块糖,要小明分给自己和弟弟吃,该怎么分呢?

生1:每人各4块,因为这样公平。

生2:给表弟5块,自己3块,因为表弟年龄比自己小。

生3:我2块,表弟3块,还剩3块留给妈妈,因为妈妈很辛苦。

……

当这个孩子说完,全班同学都沉默了一会,继而都这样说:我也要留给妈妈,我的妈妈最辛苦了。

反思:这样的说法是我在备课时没有设计到的,但这节课,我真的被孩子们感动了,其实,在某一方面,作为老师,真的该向学生学习。所以,我觉得,这节课,不只是一节数学课,而是一节感恩课。孩子们,谢谢你们,让老师也学到了很多。

二、我的前面是老师

教材:青岛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前后》。

师:找一找你的前面在哪里?

(学生用手指)

师:前面就是我们的脸所面向的位置。后面就是与前面相对的方向,也就是背所对的方向。下面就说说你的前面和后面都有谁吧!

(交流间,一名学生高高的举着他的小手,很着急的想要对老师说点什么。)

我快步走过去,,正想问他有什么问题。他却骄傲的对同桌说:“我的前面是老师!”

反思:孩子们都能很顺利的说出他们的前后都有谁,只是有的孩子苦于前面没有人而没法说,这个小家伙灵机一动,解决了自己的困难。是啊!作为教师,该为学生考虑到这一点啊!

三、操作了,就学会了吗

教材: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

师:(出示一些图形)由于时间关系,老师没来得及把它们剪下来,你能自己动手把它们剪下来吗?

学生都在剪图形,剪完后学生发现是沿着边剪的。

师:这一周边线的长就叫周长。

课后评课:学生知道的边线,仅限于他们手中的图形,他们能明白其他图形或物体的边线进而找到它们的周长吗?

师:大部分能找到,有少部分还不能弄明白。

评课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不是部分,可否换一种方式进一步巩固一下吧!

于是我做了如下改动:

(一)学生动手剪图形,明白是沿着边剪的;

(二)用手感受一周的边线。

(三)动手摸课桌面一周的边线。

(四)出示:课桌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课桌面的周长。

反思:我发现,在讲解完之后学生能找到图形或物体面的边线。同样的知识,同样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效果就不一样了。所以,在备课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备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动手、动脑、动眼三者结合,这样将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四、老师,我想做那只奔跑的小兔子

教材:一年级上册《认识位置》(第二次教一年级,我重新备课。)

师:运动场上,小动物们正在奋力向终点冲刺,你知道小松鼠的前面与后面是谁吗?同桌两个人相互说一说。

(一只小手高高的举起,自信满满)

师:你来说说你的看法。

生:老师,我想做那只奔跑的小兔子。

说到这,我愣了一下,这完全与课堂无关啊!于是我问:“孩子,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老师,我想变成小兔子是因为小兔子可以玩,也可以学习。”

反思:听到孩子这样说,我的心为之一颤,我们每天都在喊着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我们做到了吗?孩子们每天都是快乐的学习吗?

五、你做的很对,但你是最棒的吗

教材:青岛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

(充分认识完1角=1/10元=0.1元后,要求学生完成练习题3角、6角可以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吗?)

生:3角=3/10元=0.3元

6角=6/10元=0.6元

师:自己说出来了,说说理由吧!

(学生能做出来,但是理由却说不出来。)

反思:做对了,但却将不明白。在讲1角=1/10元=0.1元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发现,充分讨论,这样学生就会由浅入深,真正明白1角=1/10元=0.1元的关系。从现象到本质,所以对这个结论的理解就更深刻了。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就容易多了。如果教师真正弯下腰来,与学生肩并肩,就会觉得让学生建立分数与小数的练习其实并不容易。

六、我的班级我做主

教材:青岛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

(欣赏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三角形,提出问题: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三角形呢?)

学生在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后,出示思考题:

明明同学是个非常关心班集体的孩子,他发现班里的许多凳子摇摇晃晃,很不稳定,他特别想把这些板凳修好,但又不知道怎样下手,你能帮他想出办法吗?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板凳上面几个拐角处用木条或铁条钉个三角架,板凳就稳了。)

于是我因势利导,对学生说:“几个同学合作,利用今天所学知识做一件有益的事。”

第二天,我惊讶的发现,班里几个原本摇晃的凳子、桌子都被钉上了三角架,变得稳稳当当。

反思:数学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啊!我从内心感到了教育的力量,这样利用教学内容渗透情感教育,不但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受到了一次热爱集体、关心班集体的情感教育。

以前,也许真的是忽视了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于是,从今天起,我告诉自己,相信孩子们,放手让孩子们去做,他们的潜力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后记:弯下腰来,与学生站在同一角度,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确实很难,但只要勇于尝试,把每一节课的可取之处找到,应用于下一节课,你会发现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还是挺容易的。

有时在学生身上发现的问题,也许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放下教师的架子,没能听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对老师而言,错过一次教育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而言,可能错过一次成才的机会。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8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围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目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以市教研室与学区工作计划为指导,特制订以下学区教研教研计划

二、工作重点

1、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本学期开始,对第七册教案和故事资源进行整理,按内容重点进行分类,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市实际情况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建议30条,并将优秀教学设计整理成册,建好品德学科教学资源库,与大家共享资源。

3、教师要学会通过提示去整体把握教材,既可以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三、工作计划

月份

工作安排八月份

1、参加学区教研组长会议。

2、布置落实各校的教研工作任务

九月份

1、进行期初常规检查。

2、小学学科教学规范实施情况调研。

3、第七册品社教案资料收集与整理。

4、第七册品社故事资源的修改、整理及补充。十月份

1、学科指导小组菜单式服务行动(待定)

2、《县域小学教学质量检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专题研讨。

3、学区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品德35周岁以上)

内容为(a、叙述“我的教学故事”b、分享“我的教学感言”c、展示一堂品德课(课例自选)十一月份

1、参加市级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

2、《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成果交流活动。

十二月份

1、各校根据学校实际安排活动。

一月份

1、学期评价与质量评估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市教研室与学区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目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品德学科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能,努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营造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使我们学校的品德教学队伍素质更上一层楼,使品德学科的教学水平能更上一个台阶。

二、工作要求: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切实抓好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的建设。

2.本学期开始,对十一册教材教案进行整理,按内容重点进行分类,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市实际情况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建议30条,并将优秀教学方案整理成册,建设品德学科教学资源库,在次基础上探索教学方式的革新和评价标准,从而逐步完善本市品德学科从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的完整的、可行的课程体系。我教研组将积极参与,并组织优秀教师参加教案撰写,教学故事筛选。

3、加强网上教研活动。可结合本校开展的各类活动,及时上传优秀课例、理论学习资料、活动通讯稿等,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让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通过开展校级课堂教学评比,以评促研,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本学科的教学研究。研究课可结合一至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生活实际,自定教学内容。

三、具体活动安排:

八月份:

1、参加市教研组长会议。

2、学区教研组长会议。

3、制定本学期学区教研组计划。

九月份:

1、推进实施《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建议30条》,并提出修改意见。

2、申报参加小学品德学科指导组菜单式服务行动。

3、六上教材教案整理。

十月份:

1、参加小学品德学科指导组菜单式服务行动。

2、学区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

3、六上故事资源整理、筛选。

十一月份:

1、参加市中年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

十二月份:

1、学习教育理论,进行博客、qq等网上沙龙,写体会。

一月份:

1、学期工作总结。

2、期末质量评估。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改的思想精神,推进基础教学改革,进一步发挥品德教研组工作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现代化中的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和自身素质。

二、工作思路

1.学习反思聚焦,促进有效教学;

2.立足常态课堂,提升执教能力;

3.加强校际交流,实行资源共享。

三、工作重点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灵活运用多种教法进行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9

【关键词】简单性处理七年级数学

一、如何创造数学

1.创造几何。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我就让学生通过欣赏生活中的丰富图形,有著名的建筑物,有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也有简单的立方体、圆柱体等图形,让他们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把图形更简单的表示在纸上,从而引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归纳它们的共同点,得出更简单的点、线、面等几何术语,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创造出几何。

2.创造数。小学学的正整数、正分数已经不够用了,在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中,我们就需要引进有理数。在引导学生如何创造负数、有理数时,我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的不够用,让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去创造他们认为可行的负数的表示方法。通过比较各种各样的表示方法,最终达成一致的负数表示方法。创造了负数后,引出有理数的概念。这种创造性教学方式让学生觉得负数就是他们创造的。那么创造的数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就必须引入数轴和绝对值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他们创造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与小学学的整数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学生学会创造数、应用数,知道创造过程标准应用的重要性。

3.创造代数。我们所有的数要一一写出觉得很费事,有没有更简单的处理办法?学生在创造了有理数后,尝试到创造数的快乐,那么对于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表示数自然而然就有了创造字母来代替很多数的欲望。引入代数式概念后探究代数式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何不同,得出合并同类项等规律。

4.创造可能性。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玩福利,玩转盘游戏。大家都相信那是运气,用什么数学来描述这种运气呢?这些运气有没有一定的规律?能否通过某种方法来创造这种可能性呢?我在教学中先通过了大量的简单的游戏让学生切切实实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让学生创造可能性,发现可能性的规律。

二、如何选择数学

1.选择几何。我们在学习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就是要让学生从生活常识中总结出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有关概念;七年级数学下册第2章《平行线与相交线》,让学生探究平行线的特点。这实质上是选择了欧式几何学习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让学生比较非欧式几何与欧式几何的不同,让学生选择学习目前生活中用处最大的欧式几何。

2.选择数。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生活中的数》,与通常的数比较,选择科学记数法、统计图等方式更直观、形象的表示数,让学生明白数来源于生活。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选择对我们有用的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明白数在生活中够用就可以了。

3.选择代数。代数在数的世界里意义是非凡的。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就是通过选择代数来表示生活中具有等量关系的式子来解决实际问题,引入解方程概念。让学生发现选择代数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是相当管用的。继续研究字母表示数。

4.选择概率。可能性如何用数学的语言描述?7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概率》引入概率概念,并简单的探究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特点。

三、如何应用数学

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采取创造数学,选择更简单的处理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大大推动了人类进步。数学的简单性处理在物理中得到大量应用,这种简单的思考方式也深刻的影响着现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仅从几方面举例简单性处理在七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1.应用几何。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三角形》平行线选择欧式几何的应用,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研究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对称美。

2.应用数。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课题制作“人口图”,统计图的选择,各种表格的应用,就是为了更加直观、形象的描述生活中的数。

3.应用代数。解方程能够大量简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于是继续研究。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两个表示数的字母的关系。探究温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为今后学习物理、化学打下坚实基础。

4.应用概率。初中七年级数学没有学习概率的进一步应用。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概率却很多,要让他们明白不要相信运气,运气中有数学。要戒赌,德育思想贯穿数学教学。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而初中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关键阶段,因此,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成为各学校一直关注的问题。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还能帮助教师和学生减轻课堂的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可以说,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受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许多教师一直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基础知识,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使得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浙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为例,教材很注重教学内容与实践的关系,对数学实践与探索进行了专门讲解。然而,在现阶段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沿用过去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套公式解答问题,没有很好地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受以往教学习惯的影响,现阶段的许多教师仍然采用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听和记笔记的教学方法。然而,课堂教学的改革对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显然,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例如,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讲概率,教师往往单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教学,缺乏灵活运用实例来讲授概率知识,课堂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如果在课堂中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个抓阄游戏来讲明概率知识,课堂教学效果将得到显著提高。

二、构建初中数学高校课堂的方法

1.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事物的好奇心是激发浓厚兴趣的源泉,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并利用这种好奇心将其凝聚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成为学习的驱动力。例如,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教材中,讲到轴对称这一部分时,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往往不易理解。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照镜子,人和镜子里的投影就是轴对称的。轴对称的特点是什么,可以让学生通过照镜子的方式自己进行总结,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解释此现象的理论知识的探索。又比如,在讲全等三角形时,为了增强学生的记忆,可以提出如何判定全等三角形这样的问题可以给学生准备不同的道具,让学生自己去试验,激发学生证明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的兴趣。这种抓住学生好奇心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而兴趣的培养是构建高效课堂、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的首要任务。

2.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不断创新。考虑到初中数学的抽象性和学生角色的转变,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以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和引导学生适应初中阶段数学的学习为任务,将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在讲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平移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过程展示出来,将旋转前和旋转后的图形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将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性质讲授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制作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作图。除了多媒体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联系实际生活给学生创设情境的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例如,在讲到浙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任务,回家帮助父母算账,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讲解这一部分时,让每位学生将算账的内容汇报一下,如一件衣服7折销售的售价是63元,那么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从中引出要讲的内容。这种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或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