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立夏的诗十篇关于立夏的诗十篇

关于立夏的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6:14

关于立夏的诗篇1

舜柏森森拂绛霄,薰风瑟瑟动云璈。琳房遍设沉榆席,金檠齐燃绿桂膏。秘册十行开凤检,灵辉三烛驻霓旄。香飘员峤空歌歇,北斗阑干月殿高。——刘筠《立夏奉祀太一宫》

3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文天祥《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江上茅堂柳四垂,又逢旅次过春时。雨多苔蚀悬琴壁,水满蛙生洗砚池。风浦萧萧帆过疾,烟空漠漠鸟来迟。避喧心事何人解,窗下幽篁许独知。——张掞《立夏日晚过丁卿草堂》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陆游《立夏》

堤边树子最无情,恰则春归第一程。舞向南风浑不住,叶间羞损旧啼莺。——项安世《立夏日南风大作二首》

前回马首络青春,春我相逢皆故人。今朝出门忽失笑,春如五日之京兆。莺痴蝶騃不知愁,惟有杜鹃啼到晓。春到园林邮传哉,藤阴次第庇莓苔。愿春长在人长健,何惜与春归去来。——王迈《立夏前王日出郊送春》

青梅未了已朱樱,春尽曾无十日晴。稍欲出城问蚕麦,生愁城外杜鹃声。——方回《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陆游《立夏前二日作》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赵友直《立夏》

黄梅青李夏方装,新绿池塘浴小凫。此日猫头寒百玉,他时鸿喙煮明珠。白头偷果从渠乐,绣眼穿花不我虞。更有长愁无遣处,只今细柳映新蒲。——舒岳祥《三月二十九日立夏喜晴稍有自适意有自旧京来》

关于立夏的诗篇2

也许,当一个胖女孩,能感受更多,更懂得尊重朋友,更懂得生活还有更多比苗条和美貌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心灵美好。

胖女孩温雯

“我,我叫夏晓诗。”

夏晓诗如愿办了转学,但即

使是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她也并没有完全松一口气,因为她竟然在教室的角落看见一张熟悉的脸。

“哪个同学愿意跟新同学同桌?举手。”老师环

视了下面的同学,他们都毫不掩饰自己的惊讶,对着夏哓诗异常臃肿的身材指指点点,掩着嘴巴议论纷纷。

“好胖啊,怎么有人会比温雯还胖?”

火烧云立刻染上了夏哓诗的脸颊,没有人举手,那些讶异的目光投射在她的身上,就像一根根小刺突然扎进肌肤,火辣辣地疼。

“老师,我愿意。”那个熟悉的身影从教室的角落缓缓站起来,身体的肥胖让她的起立都那么困难,甚至因此碰倒了自己的椅子,这个笨拙的动作让全班同学都笑了,可是她丝毫没有介意同学们的窃窃私语,仿佛习以为常,只是扬着一张明媚的笑脸,好像在欢迎夏晓诗。

夏哓诗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到了温雯的身边,偷偷打量着她。

“你好,我是温雯。”没等夏哓诗坐下来,温雯就友好地伸出了手。

温雯,这个遥远却熟悉的名字。

“你好,我是夏晓诗。”现在的夏晓诗只祈求她真的不记得自己、不认识自己了,因为曾经的回忆会让她更加厌恶现在的自己。

幸好,温雯真的没有记起来。

少管我的闲事

洗手间里,夏哓诗躲在单问里不敢出来,因为外面的同学一直在讨论自己和温雯,她知道其中一个女生是董琳。

“夏晓诗根本就是温雯的救星嘛,她一来,温雯就成了第二胖妞。”

“如果我是温雯,我也恨不得跟夏哓诗同桌,衬托啊衬托。”

许久,直到那些风凉话都停了,夏晓诗才从单间里走出来,她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到洗手池边,余光看到那些刚刚讨论她的同学脸红的样子,胸腔里的怒火怎么也不敢往外喷。她必须忍,因为董琳也在这些人里面。

“对了董琳,”夏晓诗强颜欢笑地看着身边那个最漂亮的女生,

“我知道你很擅长服装搭配,周末我们一起去买衣服好不好?”

夏哓诗私下调查过董琳,知道她很有号召力,如果能跟她成为朋友,不但不用受到排挤,还可能跟全班同学搞好关系。

“怎么办呢,我还从来没有帮过你这种身材的女生搭配衣服,我可是未来的服装设计师,以后设计的衣服都是给苗条的模特儿。”事情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即使是面对面地邀约,董琳也可以骄傲地一口回绝,未了,她翻了个白眼。

“这个死胖妞,她难道没听说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吗?她怎么好意思跟我们做朋友?”董琳暗暗想到。

“你就当我是减肥前的模特吧。”夏晓诗继续装傻,说出了她早就准备好的王牌对白,自嘲必杀技。她明白这些漂亮的女生都喜欢和比自己丑的人在一起,因为这样可以衬托她们的美丽,这已经是夏晓诗想到的最糟糕的计谋了。

“你真可爱。”董琳眯起漂亮的丹凤眼,伸手捏了捏夏晓诗脸上的赘肉。董琳笑了,这个学校里的女生没有一个比她漂亮,她们都是自己的陪衬。这个笨笨的夏晓诗难道不知道陪衬也是要有水准的吗?像她这样的陪衬,顶多就是贬低了和你在一起的人的身价。

“你还是找你的同桌温雯逛街吧!你们在一起比较适合。”说罢,董琳优雅地擦干净自己的手,装作是不小心把湿漉漉的纸巾丢在夏晓诗脸上,“哎呀,真是不好意思,我手滑了。”

董琳的其中一个朋友也一脸幸灾乐祸,在心里暗暗想着“夏晓诗,你也把董琳想得太善良了吧,活该”

“喂,走路不上眼啊?”董琳刚转身撞上了温雯,她皱着眉头想要绕路,可是一向温顺的温雯,竟然伸手拦住了她,“怎么,你还想打劫不成?”

“董琳你好像忘了件东西”温雯伸手把夏晓诗脸上皱巴巴的纸巾扯下来,轻拍在董琳脸上,“我记得你的东西都很贵,请收好,因为我们这些不是模特的人是赔不起的。”

“你!”董琳的脸涨得通红,却不好当众发飙,只好跺着脚愤愤地离开。

温雯,夏晓诗,你们欺负我董琳是要付出代价的!

温雯看着董琳因为生气而微微发抖的背影,偷偷笑了起来。

夏晓诗缓缓地转身看着镜子里被羞辱后显得更加狼狈的样子,温雯走了过来,她温柔地伸手,想帮夏晓诗收拾下脸上残余的碎纸巾,却被夏晓诗拾手打掉。

温雯的关心似乎显得有些多余。

“夏晓诗,你怎么了?”尽管如此,温雯还是很关切。

“死胖子,离我远一点!我跟你不一样,你少管我的闲事!”夏晓诗没好气地朝温雯吼了一声,掉头就走。

温雯莫名其妙地愣在原地。

和温雯同桌是迫于无奈,夏晓诗不甘心这样被同学排挤,她拼命想融入这个新集体中。可是夏哓诗发现,无论她怎么暗示自己要自信、要像以前那样谈笑风生,但只要看见那些苗条的女生吃着零食说着减肥的时候,自己的心就很难受。

万恶的pS风波

夏哓诗刚踏进教室第一步,就看见了第一排的同学偷瞄自己又拼命忍住笑的尴尬表情。皱眉,然后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座位,没有任何恶作剧的痕迹,她松了一口气,回到了座位。

“看样子,夏晓诗还不知道那件事。”

“哈哈,她也真悲哀,我们都快看习惯她胖了,居然有人突然爆出减肥前后的对比图,太恶搞了!”

刺耳的议论声让夏晓诗不得不停下了手里的笔,她拾起头来看了一眼议论声传来的方向,那两个麻雀一般的小女生立刻闭嘴,装模作样地看起书来。

“怎么了?”温雯用胳膊肘捅了捅夏晓诗,关切地问。

“没事。”夏晓诗掩饰着自己慌乱的情绪,可是手心里却全是冷汗,她在心里暗暗想着:该不会是自己一直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吧?

下课铃终于响了,夏哓诗好不容易在煎熬中度过了上午的课程,一个人拿着饭盒走过操场,准备去食堂。一个完全不熟的同学走了过来,挤眉弄眼的很是奇怪,嘴里还说着什么“到底是pS还是双胞胎呢”之类的话。

夏晓诗讶异地盯着那个人看了一会儿,暗示自己要淡定,又继续往前走,嘈杂声从操场的另一端传来,夏哓诗不禁停住了脚步。那里是学校的宣传栏,很多学校的通知或者学生会的活动什么的都会在那里公布,但是同学们都习惯了那些无聊的通知,不会停留太久,可是今天却格外热闹。

“哇,真人秀耶!”不知道从哪个人的嘴里突然冒出了一声惊叹,围在公告栏的同学们都迅速回过头,在看见不远处的夏晓诗时又同时开始议论纷纷。

“果然是她耶。”

夏晓诗的脸霎时红得像番茄,她想逃开这些并不友善的目光,可是双腿却像灌了铅一般迈不动,况且,她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事情让学校对自己做处分,所以,应该理直气壮地过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才好。

抱着这样的态度,夏晓诗咽了咽唾沫,壮着胆子走到了公告栏前面。

上面竟然贴着一张照片,不,是好几张照片。

其中一张照片是她生病前纤细漂亮的样子,而另一张,则是她现在又胖又丑的样子,照片下的批注很恶搞地写着:究竟是pS、双胞胎的差别,还是减肥前后,请各位同学自行判断。

夏晓诗突然觉得头晕目眩,她想解释,可是找不到理由和借口。这个公告栏里的内容如此戏剧,让她想要安安静静度过高中生活的愿望被彻底撕毁。

“都给我让开!”温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拿着亮晶晶的一串钥匙,手在发抖,却强迫自己镇定着打开公告栏的玻璃窗,然后把那些照片都撕掉了。

温雯一连串的惊人举动让夏哓诗和其他同学都有那么一瞬间的愣住。

药物性肥胖症

药物性肥胖症,一个足以令原本窈窕纤细的女生为之抓狂的医学名词。此刻,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噩梦正降临在夏哓诗身上。

夏晓诗再次鼓起勇气站在镜子面前的时候,已经是那场大病痊愈后的一周。

“妈妈一”

镜子里映着一个穿着宽松病号服,正捂着嘴巴,眼睛睁得极大的女生。漂亮的眼眸有些湿润,眼神流露出一丝惊恐。

“镜子里的那个球一样的胖妞是我吗?”夏晓诗连连摇头,不敢相信那就是康复后的自己。虽然在治疗的过程就感觉到原本的手指逐渐变得圆润,但是并没有预料到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发生,自从偶然听见了医生和妈妈的对话里,提到“药物性肥胖症”这个陌生却让人莫名害怕的名词,夏晓诗就拒绝照镜子,她坚信,自己痊愈后会恢复娇小可人的身材,但是她的自欺欺人显然敌不过残酷的现实。

“小诗,以前你太瘦了,现在胖一点反而显得圆润啊。”妈妈把担忧隐藏得很好,握着夏哓诗肉呼呼的手,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对于任何一个母亲来说,孩子的健康都比漂亮的脸蛋和窈窕的身材重要一千一万倍。

“你懂什么啊?”夏哓诗咬着下唇,拼命忍着眼泪,“妈妈,胖子这个称呼有多令人厌恶。我……我要转学。”

刚上初二的夏晓诗正处于女孩子刚刚萌生爱美之心的青春期,她无法理解母亲看似安慰的话,更无法让现在胖得像一头小猪的自己去重新面对那些熟悉的同学们。

令夏晓诗万万没想到的是,即使是转学,也还是不可避免地碰见曾经的同学。

看见温雯的第一眼,夏晓诗就觉得格外眼熟,直到听见她的名字,才明白原来她真的是自己的小学同学——那个曾经被频频奚落的胖女孩“包子妞”。

而夏晓诗小学时的绰号是“豆芽妹”,和“包子妞”形成鲜明对比,现在,却成了两个“包子妞”的握手重逢。

“包子妞”这个有些戏弄意味的称呼,不正是夏晓诗在小学的时候偷偷给她们班当时最胖的那个女孩取的绰号吗?现在,因为莫名染上的肥胖症而变得臃肿无比的夏晓诗,似乎没有资格去嘲笑当初的包子妞了。

夏哓诗甚至忘记了包子妞的真名,只是清楚地记得她曾经和其他同学一起偷偷嘲笑过包子妞浑身上下的肥肉,还悄悄偷拿了她的健康体检表公诸于众,让她在全班面前出洋相。

夏哓诗永远不会忘记那张哭得稀里哗啦的脸,包子妞的哭声很大,脸上的赘肉不断蠕动着,不得不承认那非常难看。但是出于做贼心虚的心理,当时的夏晓诗拿了一块绣着自己名字的手帕递给了包子妞,那一瞬间,包子如停住了哭泣,感激地接过了手帕,连连道谢。

体育课是胖子最讨厌的课程

体育课是胖子最讨厌的课程,真是一点都没错。

夏晓诗记得自己最喜欢的就是跳远,当初还是很瘦弱的时候,自己就可以破校记录。可是现在,她看着自己身上加大码的运动服,再看看前面排队考试的同学一个个身轻如燕的身影,竟然害怕起来。而温雯就排在夏晓诗的前面,她突然觉得温雯和自己差不多臃肿的身影格外亲切。

温雯在同学们“期许”的目光中跳了个勉强及格,她擦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转过头大声对接下来考试的夏哓诗喊加油。

夏晓诗闭上眼睛奋力朝前面一跳,心想着横竖都是一死,豁出去了。可是夏哓诗高估了自己的协调能力,突然变胖的身体还没有适应这种高难度系数的运动,于是她在腾空一点点之后笨拙地摔在了沙地上,被沙子硌到不算,还扭伤了脚踝,关节处撕心裂肺的痛楚让她瞬间掉了眼泪。

同学们都慌了神,赶紧围了过来。体育老师是个女生,刚大学毕业,没上几节课,还没有真正处理过突发事件,霎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来送夏晓诗去医务室i”正在大家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随着肉呼呼的手臂拨开了拥挤的人群,把摔在地上疼得不能动弹的夏晓诗一把背了起来,二话不说就往医务室跑。

大家看着那个健硕的身影,顿时肃然起敬。

那个人自然是唯一能背得起夏晓诗的温雯。

胖女孩,请你自信一点

夏晓诗趴在温雯软软的背上,胸口突然堵得慌。一种叫做感动的感觉充满了她的心房,眼泪也不再是疼痛惹出来的。一声“谢谢”混着眼泪,含糊不清地从嘴里说出来。

温雯只是顾着往前跑,上气不接下气的,没回答。到医务室的时候,两个人都已经大汗淋漓,校医看着两个胖妞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湿了,很是惊讶。

“行啊,小妹妹,助人为乐,真棒!”校医拿来药棉和止伤药的时候还不忘竖起大拇指夸奖温雯一番,让一边的夏晓诗脸更红了。

“以后……以后我再也不上体育课了。”夏哓诗看着温雯,半天才憋出这么一句话。

“那怎么行?体育课的运动量大,减肥效果比节食好多了

”温雯好不容易喘过气来,坐在夏哓诗的病床旁,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就开始擦汗。

“可是我……”夏晓诗为难地低下头,正想说自己不想再次摔倒出洋相这句话时,余光却注意到了温雯手里的那块手帕,好熟悉。

咦,这不正是自己小学五年级那年递给温雯的那块吗?上面的“夏哓诗”还是她妈妈亲手绣的,绝对没有错。她居然一直留着,还随身带在身上。

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笼罩了夏哓诗。

“这块手帕……”看着温雯重新把手帕塞回口袋里,夏晓诗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这、这是我的一个好朋友送给我的,”温雯想了想,微笑着再次拿出了那块手帕,“我记得她以前是个很苗条很自信的女孩子,可是她最近好像变得很低落。我希望她能记得当初她对我说过的鼓励的话——‘没关系,哭过以后,胖女孩也要鼓起勇气过自己的生活’,她也许不知道,那句话对我来说鼓励有多大,现在的我,之所以那么自信,也不讨厌自己肥胖的身体,都是因为她的鼓励。”

说完,温雯低头摩挲着那块手帕,思考良久后,把它塞到了夏哓诗肉呼呼的手心里,“现在,包子妞想把这份自信和鼓励还给‘豆芽妹’。”

夏哓诗一直听着温雯说话,嘴巴张得大大的,几乎要塞进一个鸡蛋。她没想到,温雯不但留着这块手帕,还一直记得自己,甚至一字不落地记住了自己当时因为心虚而随口胡诌的安慰。

一个拥抱落在两个胖女孩之间。

夏晓诗抓着那块手帕,抽泣着说:“谢谢你,温雯。”

夏哓诗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许多,温雯一直隐瞒自己曾经的身份是出于保护自己的自尊心,而她却一直没有领会。这些鼓励和温暖,也许是她作为“豆芽妹”时一直无法体会的。

关于立夏的诗篇3

关键词:唐宋诗词;节气;景物;闺怨;思家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于这些浸润、涵养着中华文化精髓的节气,唐宋诗词中多有记载和描写,“节序词不仅在数量上于词林蔚称大宗,亦为词家创作的重要题材。”[1]节气为诗词创作提供了素材,而诗词创作也为这些节气平添了诗情画意。

一、唐宋诗词中的节气之景

二十四节气与一年四季的变换紧密联系,每一个节气都代表了一段独特的物候。在唐宋诗词中,对每一个节气的景物均有描绘,文人墨客用诗词诠释着节气的独特美景与气质,将一幅幅节气的画卷铺就在我们眼前,展现诗情画意的岁时雅趣。

立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初绽的春意散发着活泼的气息。正如罗隐的《京中正月七日立春》:“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整首小诗歌清新活泼,嫩芽、归雁、游鱼都在这天迫不及待地想与春天接触,“游鱼迸冰”展现了冬末立春之时的勃勃生机。立春,是冬春的分界点,“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张九龄《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冬天还意犹未尽,春天已悄悄到来,冬雪与春花的融合之美在立春时节完美地展现着。春季是生命的初绽之时,而夏季则是万物的繁茂之节。“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江南的农历四月已进入“小满”,绿意盎然,烟雨蒙蒙。而到了夏至,“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这时,树木葱翠,绿荫静寂,翠竹和荷花昭示着盛夏的到来。炎热的夏季过去,便是凉爽的秋天了。杜甫《崔氏东山草堂》云:“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里,总会让人感受到“一枕新凉一扇风”、“满阶梧桐月明中。”(刘翰《立秋》)的凉爽与明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冬季给人沉寂、萧寒之感,但“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杜甫《小至》),在冷寂的冬日中正孕育着新春的力量。

“客观世界孕育了自然美,又促进诗词作家用饱蘸激情的笔墨创造出色彩纷呈的艺术美。”[2]在唐诗宋词中,节气不再仅仅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们已被赋予了审美的情趣与雅致。

二、唐宋诗词中的节气之状

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因此,在唐宋诗词中,对各个节气中的农事生产和生活也有较多的描绘。如梅尧臣《田家四时》:“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蚕女应自念,牧童仍我随。”“春雷响,惊蛰至”,人们进入了春耕季节。“农事不可迟”表现了节气之于农事的重要性。为不误农时,“农夫”、“蚕女”、“牧童”纷纷投入到自己的劳动中。“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杨万里《插秧歌》)诗歌向我们展现了“小满”时节农事劳动的紧张、繁忙。

在唐宋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各个节气的农事活动,还可以了解到不少有关节气的生活场景。如:?刘辰翁的《鹧鸪天(立春后即事)》:“旧日桃符管送迎。灯球爆竹斗先赢。鹿门乱走团栾久,才到城门有鼓声。梅弄雪,柳窥晴。残年犹自冷如冰。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立春,代表着春天的降临,春色虽然未满人间,但人们“换桃符”、点“灯球爆竹”,热烈地迎接新春的到来。

在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清明”最受文人的青睐,清明时节的活动也总是被写进诗词当中,因为它不但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节日,包含着很多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宋代高菊卿在《清明》诗中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反映了古人扫墓的情景。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写出了清明踏青流连忘返的心情:“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清明春风拂柳之际,女子三五成群荡秋千于郊野树下,正如韦庄的《长安清明》诗云:“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诗歌描绘了一幅“少女秋千图”,着实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唐宋诗词中,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清明活动都得到了再现。

三、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情

借景抒情总会出现于唐宋诗词的创作中,面对各色景物,诗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展现着四时景物的特色与变迁,也总会勾起敏感女子的伤感。春燕秋叶、秋雨冬霜都会引发女子的闺怨情怀。对于情感细腻的女子而言,二十四节气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浸润着她们的酸楚孤独。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欧阳修《踏莎行》)春分时节,百花齐放,风光旖旎。但女子却无心欣赏这盎然的春意,诗人用“新燕成双”、“薜荔依墙”、“莓苔满地”与女子的孤身一人形成对比,显出了女子的孤独。用“敛皱眉山翠”表现了闺阁女子的蹙眉愁容。春光虽好,但女子心里却有万般孤独,春分时节万物成双的景物不但没有使她感到愉悦,反而更显她的孤寂。

春色满园的生机让闺阁女子感到自己的孤独,但待到春意渐消时,她们又对春天的逝去感到悲伤。“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李清照《点绛唇》)清明、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两个节气,雨水打落春花,催促着春天离去。“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更深的情。”[3]李清照借花寓情,表现了女子看到暮春落花时,不禁自伤薄命,感叹青春易逝,芳华不再的悲伤之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在夏末秋初之时,闺阁女子已心怀愁绪。处暑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道:“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时,“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马上就要进入深秋。“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仇远《处暑后风雨》)深秋虽未至,但一场秋雨一场凉,此时暑意已消,纨扇已无用处。窗外的疾风急雨不禁让女子忆起欧阳修笔下凄凄切切的秋声,与心中的悲凉相互唱和,显出几分悲苦与寂寥。

于内心敏弱者,春盛也愁,春逝也怨,夏去也忧,又逢寂寥凋零的秋,更添新愁。“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到了“白露”,湿气渐重,露水的寒凉让身着单衣的女子感到冷意,但即便如此,她也不想进屋。一句“心怯空房不忍归”把女子心中对独守空闺的寂寞与胆怯展露无遗。

唐宋的诗人、词人用二十四节气中景物的特色来述说女子的闺怨,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景与情对比、或情与景照映。闺阁愁怨在节气之景中得到抒发,也为节气增添了一些细腻、柔软的人文气质。■

参考文献

[1]黄杰.宋词与民俗[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2]赵爱平.唐宋诗词中的色彩美[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9(03):8-9.

关于立夏的诗篇4

关键词:莫友芝 夏同 诗文 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1-107-112

独山兔场莫氏有莫友芝闻名于世,莫友芝娶麻哈(今麻江)高枧夏氏第十二世祖夏鸿时之小女夏芙衣为妻,两家结成姻亲关系。麻哈高枧夏氏也有一人闻名于世,那就是贵州历史上仅有的两名文状元之一、中国近代法政的开拓者、教育家、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夏同,莫友芝是夏同的姑曾祖父。

独山莫氏和麻哈夏氏是世交。夏氏十二世祖夏鸿时与莫友芝的父亲莫与俦是“总角交”,因两家相隔较远,莫家在独山,而夏家在麻哈,两人能自小相交,表明他们的父辈早有往来,但彼此关系到何种地步,是否早已有亲戚关系,还不得而知。两家入黔始祖都来自江苏南京上元,夏家人黔在明初洪武年间(1389),莫家人黔在明弘治年间,比夏家大约晚了一百余年,但毕竟是来自同一个地区的“同乡”,两家渊源的开始或许即缘于此。

嘉庆三年(1789)八月,夏鸿时与莫与俦一同参加了贵州乡试同时中举,随即二人结伴同行前往北京参加第二年春在北京举行的会试。贵州至京城路途遥远,一路舟车劳顿,途中夏鸿时不幸患病,莫与俦照顾三天三夜不曾合眼。“同年友夏公鸿时同舟北上,病喉委顿三日夜,公调候,亦未尝暂合眼”。后夏鸿时落选,他把所有的钱都留给了通过会试的莫与俦,“罄囊资先君(莫与俦)为留一月”,从而使莫与俦能顺利参加后面的殿试、朝考,最终莫与俦得进入翰林院选庶吉土。经历此番考验,莫与俦和夏鸿时的友情更加深厚,两家的关系也更加亲密起来。

道光元年(1821年),夏鸿时在独山兔场莫家见到了时年仅十一岁的莫友芝,见小小年纪的他手拿《尚书》,“教授府君友夏辅堂先生鸿时过而异之,谓他日必以文章名世,以女妻之”。当即决定要将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他。

道光十二年(1832)春,莫友芝“与夏鸿时季女夏芙衣完婚”,两家由此结为姻亲。

莫友芝成为夏家女婿对夏家来说极为重要,他留下的关于夏家的诗文是重梳高枧夏氏历史重要的历史依据。由于特殊历史原因,麻江高枧夏氏留下的文字历史资料极少,传承有序的《夏氏族谱》也不知所终,如今对夏家历史的了解除了夏氏历代墓碑及由夏氏后人于1996年根据夏氏墓碑所编的《夏氏族谱》外(该族谱因系后人依据墓碑及回忆和参考其他资料所编,相关史实还有待考证),莫友芝诗文是重要的资料来源。

一、莫友芝诗文明晰了高枧夏氏入黔史。

莫友芝是一位学者,具有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敏锐的历史嗅觉。黎庶昌《莫征君别传》有言:“君生平志存文献,思为黔之一书,润色边裔,道光中与子尹同撰《遵义府志》,博采汉唐以来图书地志、荒经野史,披榛剔陋,援证精确,体例矜严,成书四十八卷。时人以配《水经注》、《华阳国志》,又综明代诗歌,因诗存人,因人考事,翔实典要,为《黔诗纪略》三十三卷。贵州文献始然可述。……”

作为学者型诗人,莫友芝诗文的纪实特征明显,极具历史价值。对于高枧夏家来讲,正是莫友芝诗文使夏氏家族长达六百年的入黔史得以明晰。

莫友芝关于夏家人黔史的资料主要见于他为岳丈夏鸿时所写的墓志铭:“其先永昌,明初自南京上元从征来都匀,授卫指挥世袭,遂居麻哈长官司之高枧堡,后以司置麻哈州,即世为州人。”此段话提供了如下信息:

1、人黔始祖名为夏永昌。据我们实地考察,在麻江县高枧村附近,找到了夏氏入黔始祖墓,墓碑正中书“入黔始祖”四个大字,未见有夏永昌名,结合莫友芝《夏鸿时墓志铭》和由1996年所编《夏氏族谱》,可确定人黔始祖名为夏永昌。《夏氏族谱》同时指出夏永昌卒于明景泰六年(1441),享年七十三岁,由此可知夏永昌生于1368年。

2、夏氏祖籍地是江苏南京上元,入黔原因是“从征”,也即“随军出征”,出征时间在明朝初年。《夏氏族谱》中对相关情形的描述与《墓志铭》相同,且《族谱》中指出了夏氏人黔的具体时间是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由此可知夏氏入黔距今已达620年。

3、高枧是一个至少有五百年的古地名,高枧村是一个至少有五百年历史的古老村庄。夏永昌人黔后,定居于“麻哈长官司之高枧堡”,据民国《麻江县志》载:“明太祖洪武十六年(1383),置麻哈长官司”,麻哈长官司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明弘治七年(1494)五月置麻哈州”,也就是说高枧这个地名至少在1494年设立麻哈州之前即已存在,距今已达500余年,夏家人黔六百年的成长发展始终与高枧这个古老村庄休戚与共。

除关于夏氏入黔情形的叙述外,在《夏鸿时墓志铭》中还叙述了高枧夏氏历代先祖情形。

以莫友芝对夏家人黔史的叙述为中心,再参考其他资料如莫庭芝著《夏之雨妻王氏墓表》、胡安铨著《夏长春墓志铭》、《夏氏族谱》、《清代官员履历折汇编》等资料,一个移民贵州长达六百年的家族的历史脉络基本清晰起来,这对研究夏氏家族发展史和状元夏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莫友芝诗文还原并丰富了夏家相关历史人物

因为与夏家的姻亲关系,同时两家又是世交,浓郁的亲情、友情加上一生笔耕不辍的勤奋,莫友芝写给夏家相关历史人物的诗文翔实而情感真挚,这使我们得以丰富对夏家相关历史人物的认识。

1、为官清廉的岳丈――夏鸿时。

夏鸿时是他这一族人辉煌的起点,对于族人来说,他的重要性不止在于他的学风、官风,更在于他以家学渊源为标准有选择的为子女联姻。除将小女嫁给莫友芝外,其长子夏之雨娶都匀举人王梓材长女王氏为妻,这就是清末状元夏同的曾祖父母;其二女儿嫁人麻江著名书香官宦之家艾家,艾家有著名史学家、教育家翰林院庶吉士艾茂,艾茂曾主讲贵山书院二十余年,当时此书院可与岳麓书院齐名,同时艾茂与独山颇有渊源,乾隆《独山州志》即为他所修。

自夏鸿时后,高枧夏家便被包裹在浓重的文化氛围之中,受书香门第熏陶,高枧夏家不断涌现出走出大山,让族人骄傲之人。鼎盛时期当从夏鸿时曾孙辈也即夏同父辈开始,而夏同金榜夺魁则将这个家族的荣耀推向顶峰。

在莫友芝《夏鸿时墓志铭》中,对夏鸿时事迹有较为详细的描述:

夏鸿时,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嘉庆戊午年(1798年)中举人,其后又多次会试,均未中,但他为人豁达,毫不气馁。道光丙戌年(1826年),中举二十八年后,时年已五十八岁的夏鸿时终于等来了大挑二等,选任印江县教谕。

道光甲午年(1834)九月,夏鸿时远赴陕西省石泉县出任知县,夏鸿时只带了一个孙儿到任上,关于为什么不带上自己的家眷,夏鸿时有精辟的见解:“古人云,俭可助廉,俭非徒自奉也,以眷属习官气,势将有不能

俭者也。”妻儿家眷若沾染不良习气,必定会使为官者受到影响,很难做到廉洁。

对于百姓,夏鸿时也有自己的见解:“官一分好,民之感即不止一分,奈何执成见,任胥吏者,辄号于众曰:‘民悍且顽也。’果诚然哉?”道光丙申年(1836)五月当地水灾,夏鸿时把自己的养廉银全部拿出来赈灾。是年,夏鸿时离开石泉时,人们“皆洒泣不忍别”。

离开石泉,年近七旬的夏鸿时来到陕西洛川县任知县,依然秉承一贯节俭的作风,道光丁酉年(1837),古稀之年的夏鸿时,带着孙儿告老还乡,回到老家麻江高枧。

夏鸿时对才华横溢的莫友芝颇为赏识,莫友芝对清廉正直的岳丈也是敬重有加。除《墓志铭》外,莫友芝还有多首诗词写给夏鸿时,如《暗香,呈夏辅堂外舅方致洛川县归》、《留别外舅夏辅堂先生五首》等。二人在科举场上有着相似的境遇,夏鸿时中举后多年屡试不第,而莫友芝也是参加多次会试不中,这使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情话五宵晨,拉杂信倾吐。鸡鸣不许睡,恐我遂却去”。因为担心莫友芝一觉醒来要离开,夏辅堂(鸿时)老先生竞不许他睡觉,翁婿情感可见一般。夏鸿时对莫友芝参加科考的鼓励和自己科考的经历对莫友芝是有积极影响的,在随后的若干年中,莫友芝多次会试不第,但每次的游历,使他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结交了众多名流显达,其学识的影响力也更趋扩大。

2、一生相守的妻子――夏芙衣

从道光元年(1821)夏鸿时来到独山看到莫友芝决定要将小女许配给他时起,到道光十二年(1832)迎娶夏芙衣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一年。此时莫友芝随父亲居住遵义,婚后的夏芙衣即随夫远赴遵义。

有着良好家教传统的夏芙衣知书达理,温柔敦厚,嫁人莫家后,虽莫友芝仅为一介书生,生活清贫,但毫无怨言。甚至在莫友芝因无钱购买《通志堂经解》时,用自己的首饰为莫友芝买回来了这套书。她积极支持丈夫,全心全意教养儿女、操持家务。莫友芝对妻子的付出多有感触与理解,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夏芙衣四十岁生日时,为她写了一首诗歌《芙衣四十生日》:

岁华如水去无痕,往事悲欢那可论。

纵我强年难学仕,劳君弱骨且持门。

秋心共倚中庭月,远目徒悬西崦村。

政恐嫦娥笑岑寂,亟呼儿女更开樽。

“岁华如水去无痕,往事悲欢那可论”。从1832年结婚,17年间芙衣共生四子三女七个孩子,但存活的只有两子一女,有四个孩子不幸天亡,其中幼子莫绍孙就在芙衣归宁麻哈的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冬夭折,仅两岁。17年里,有得子之欢,也有失子之悲,悲欢之间强烈的内心感受或许只有丈夫莫友芝能够理解。

“纵我强年难学仕,劳君弱骨且持门”。自与芙衣结婚以来,莫友芝一直致力于科举仕进,道光十三年(1833)、道光十六年(1836)、道光十八年(1838),莫友芝连续三次赴京会试,但都未中。道光二十一年(1841),莫友芝父亲莫与俦去世,莫家搬出教授署,另外租房居住,生活日见艰难。道光二十七年(1826),莫友芝第四次进京会试,但依然未中。仕进无望,生计艰难,芙衣毫无怨言,以一个女子的柔弱之身支撑起一个几十口人的大冢庭。

“秋心共倚中庭月,远目徒悬西崦村”。夏芙衣的生日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而今年这个中秋节芙衣还在麻江高枧老家,并没有和莫友芝在一起。两人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在这中秋月圆之夜,只有仰望苍穹,共赏明月。极目远望,只看见落日西沉,此时的诗人莫友芝该是怎样的期盼妻子身影出现,对妻子的思念不言自明。

“政恐嫦娥笑岑寂,亟呼儿女更开樽”。没有母亲和妻子的中秋节显得如此冷清,赶紧呼唤儿女过来,把酒打开。夏芙衣归宁麻江高枧是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距离上次归宁已经过去了八个年头,所以芙衣在高枧待的时间较长,到第二年八月十五生日时仍在高枧未归。这次回娘家芙衣只带了莫绳孙一个孩子,其他孩子都留在了遵义。

整首诗歌风格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对妻子的理解、怜爱和自己不能仕进,未能尽负家庭责任的愧疚。平淡的叙述中深埋着诗人对妻子最深沉的爱与思念。莫友芝一生四处奔走,与妻子是聚少离多,但夫妻感情深厚,除此诗外,莫友芝还有多首写给芙衣或者提及芙衣的诗歌。

同治十年(1871),莫友芝再次离家搜书,病逝江苏兴化,后归葬贵州遵义。光绪七年(1881),夏芙衣去世,与莫友芝合葬,患难与共的夫妻终于可以长相厮守。

除上述外,“夭亡高枧的长子――庚儿”、“不嫁村夫的奇女子――培喜”都是莫友芝笔下生动鲜活的夏家历史人物形象。

三、莫友芝诗文是目前再现昔日高枧的唯一历史资料,是状元故里开发建设的重要参考

高枧作为状元故里,作为屯堡人后裔繁衍生息六百年的古老村庄,它发展和变迁的历史对贵州移民史的研究具有典型意义,值得深入探究与分析,高枧自古就是交通要道,一次次历史变革或者革命的洪流都会对这里形成冲击。在莫友芝诗文中记载了一场对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影响深远的战争,战争从1854年到1872年,历时十八年,史称“咸同之乱”,又称“咸同起义”。无论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对百姓来说,都是一场灾难。据莫友芝诗文记载,“扶携负载满山谷,问之不答驰匆匆”,很多地方的百姓都走上了逃亡之路。夏同的祖父夏长春为躲避战乱,带领家人离开生活了500年的高枧逃到了母亲娘家都匀。不光夏家,逃离高枧的应该还有很多其他村民,这次离开到底对高枧这个原本就不大的小村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还不得而知。但在今日高枧,几乎找不到任何昔日高枧的影子。所幸在这场战争来到之前,莫友芝曾多次往返高枧,并留下了关于高枧的诗文,借助这些诗文,使我们得以管窥昔日高枧的影子。

1、狮山。

夏同铄状元自号狮山山人,古人取号,一般是自己喜欢的某种东西、景物,表达取号人自己的一种心灵的境界。夏同以家乡之山为自号,并在许多社会活动中,多以“狮山山人”号自居,既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也客观上让狮山得以异地扬名,正好印证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古语。

狮山紧邻高枧状元第,状元第背靠狮山,莫友芝多篇诗文提及狮山:

师山

连山迤欲断 斗起何苍雄 盘回度绝尘 飘渺乘高风

幽石媚密筝 长云守孤松 五岭西极来 蜿蜒界天东

中原尽桑麻 万里青 未知北户外 焉用南车通

落叶淡霜堡 衰芜倚残烽 倘非际承平 可许长从容

得兴恣游眺 且勿悲转蓬

根据莫友芝诗歌记载,作者前往狮山寻找历史遗迹,发现山顶人工构筑痕迹明显,人工平台和夯土层仍依稀可见。结合高枧历史,我们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军事设施遗迹,这从《师山》一诗中有“落叶淡霜堡,衰芜倚残烽”句可以得到佐证,此处“堡”字应指高枧堡,“烽”字应指狮山顶上原先残留的烽火台类的军事遗迹。莫友芝到高枧时恰值冬季,山中杂草丛生,也即“衰芜”。我们踏访时也恰是冬季,衰草与人同高。

在《高枧归期不果,寄家》一诗中,有“师子林边散客襟,梅花无赖白云沉”句,《高枧除夕》中有“散策梅花林”句,这表明昔日狮山曾有梅花林,是莫友芝常去散步的地方,但在今日狮山,部分山地已被开垦为农田,已无梅花林踪影。

1846年莫友芝在岳父夏鸿时的极力挽留下,在高枧过年,“爆竹翻震雷,对面遽相失”,如雷般轰然作响的爆竹腾起的烟雾浓浓,让两个近在咫尺面对面的人都看不见对方,如此热闹的除夕夜,却不能让莫友芝释怀,对远在遵义家中妻子儿女的思念使他似乎产生了幻觉,“犹疑师山影,正傍湘流”,似乎这狮山的影子正依傍在遵义的湘江边,自己恍惚间像是回到了家乡,狮山成了莫友芝感情的寄托,正是莫友芝诗文,使狮山成为高枧村最富于人文气息的地方。

2、姊妹井

1846年初春,莫友芝到高枧省亲时曾与其妻兄,也即夏鸿时第二子夏之蕖②同游姊妹井,各作诗一首如下:

姊妹井

姊妹盈盈双碧 姊妹花开红覆床

嫩寒薄晓启妆镜 袜尘欲度春波香

年年花发仍金井 解佩无人风月冷

朝华汲得不忍煎 为有当时可怜影

姊妹井

姊妹山头红欲燃 姊妹井边春欲阑

美人破晓理修绠 鹿庐伊轧愁春寒

春寒春暖等闲过 修绠长瓶可奈何

安得荣华如井水 年年无减亦无多

根据莫友芝诗歌记载,找到了位于高枧村北,距离状元第约500米的姊妹井。诗中展现姊妹井之美,已是今非昔比,让人怅然时光易逝,岁月无情。1996年由日本援助在姊妹井修建马隆坡水厂,将两口井中的一口井作为水源,修建水房,现水厂已废弃不用,姊妹井未恢复原样,但姊妹井水清澈如故。

3、金盆山

莫友芝有一首描写金盆山的诗歌:

金盆山

南风吹野心 古寺报幽翠 软径无崎行 嫩日启新态

开门黄雀引 拂槛苍鼯坠 云度半山阴 香萦一龛腻

作客鲜佳怀 登楼益愁思 百里徒故园 皇皇叹生事

关于立夏的诗篇5

6月28日,法国著名葡萄酒生产企业酩悦轩尼诗对外宣布,其在宁夏的起泡酒酒庄竣工实现运营。据了解,2011年5月,与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夏桐酒庄,共同开发宁夏农垦旗下的67公顷葡萄种植园,生产高端起泡葡萄酒。

大兴土木

酩悦轩尼诗夏桐(宁夏)酒庄坐落于贺兰山下,总面积6300平方米,拥有发酵酒窖、专业品酒室以及访客中心。这一现代化的酒庄由全球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map设计。酒庄配备有国际一流的起泡葡萄酒生产设备,将于2014年推出首批产品。

而在此之前的5月10日,其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华泽集团的红酒合作项目在德钦县阿东村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将在海拔2500米的高原地区种植约30公顷葡萄园,并建立一个面积为4.8公顷的世界顶级红酒酒庄,生产品质上乘的高端红酒。

据了解,早在2009年,轩尼诗公司全球总裁即公开宣布,中国成为其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2011年,酩悦轩尼诗的全球销售收入达到了3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93亿元),其中亚洲市场贡献了26%,而中国市场又占据了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所以,该企业对中国市场一直非常重视。

而此番也并非是轩尼诗在华的首个大动作。早在2007年,酩悦轩尼诗酒业集团即与剑南春集团达成协议,控股文君酒厂,在高端白酒市场上留下身影。

其实,不仅轩尼诗加紧了对中国市场的进驻,其它众多国际红酒品牌也纷纷布局中国。南非葡萄酒及烈酒龙头企业迪思特集团借助收购位于广东中山的思捷洋酒有限公司60%股权的方式,大推源自法国的百事吉干邑抢滩国内高端酒市场。国际顶尖葡萄酒的代名词,拉菲高管去年一年多次访华,透露出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并且将其在继阿根廷、智利之后的全球第三家生产基地落户中国山东省蓬莱市,实现拉菲的“中国造”。

近距离接触中国消费者

据了解,2004年,在法国葡萄酒进口国中,中国尚排在20名之外。但是,从2005年至2009年五年间,中国的法国葡萄酒进口量上升了近6倍,占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的41.8%,中国也顺理成章的位列法国葡萄酒十大进口国之列。

而在中国高端葡萄酒市场,仍然是国外品牌的天下,特别是以法国名庄酒为代表的高端红酒品牌。有调查显示,2009年中国有1900万名葡萄酒爱好者,而其中有1400万是进口葡萄酒的消费者,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攀升至2100万人,增幅50%。在2009年至今全球葡萄总产量下降,葡萄酒消费持续下滑的态势下,中国市场一枝独秀。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世界著名葡萄酒厂商将目光聚焦到中国了。

去年开始,受三公消费等因素影响,国内高端酒市场遭遇滑铁卢,销售疲软,市场面临新一轮调整,而国外洋酒品牌却蠢蠢欲动,似乎迎来一个抢占消费市场的契机。贝靖康表示,酩悦轩尼诗旗下产品的销售并未受到政府整顿奢靡之风事件的影响。

“酩悦轩尼诗专注于高端葡萄酒的生产和销售,基本上是通过星级酒店、高档餐厅等渠道,德钦酒庄生产的红酒也会有类似的渠道,同时,我们也会更多的和国内一些葡萄酒收藏家直接沟通,因为在国际上我们就是这样,把红酒推荐给国际上高端红酒的收藏家。”贝靖康告诉记者。

加速布局

从2007年控股文君酒,到2011年成立夏桐酒庄,再到今年德钦酒庄破土动工和下个月的夏桐酒庄建成,种种迹象均表明酩悦轩尼诗在华发展提速。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内资本投资海外酒庄的同时,国际葡萄酒品牌在华建立庄园也成为一种趋势。在华建设庄园的国际葡萄酒品牌前有拉菲,今有轩尼诗,由于中国高档葡萄酒市场的不断扩大,其对国际葡萄酒品牌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国际葡萄酒在华投资酒庄也正是为了缩短与消费市场距离,进而更好地把握中国市场、占领中国市场。

他认为,国际葡萄酒品牌在华投资酒庄主要是看重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无限潜力,当然适宜的气候及优良的土壤条件也为其在华建立酒庄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虽然中国具备葡萄酒优质原产地的自然条件,但是其能否成为世界级的优质原产地,还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庄园的管理水平等。

关于立夏的诗篇6

关键词:女郎夏洛特拉康三界理论心理结构

1.引言

“桂冠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享有极高声誉的诗人之一。《女郎夏洛特》是丁尼生基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传说,取材自伊莱恩因得不到朗斯洛特的爱而死去的故事,将其改编成诗,于1883年发表。这首诗在当时受到了同丁尼生一样关注亚瑟王传说的前拉斐尔派的热烈欢迎,如威廉・霍尔曼・亨特在其画中描绘了女郎夏洛特在去见朗斯洛特途中的情境,而丹特・加布里埃尔・罗赛蒂则是描绘了朗斯洛特称赞她的美貌的情形。当笔者在阅读该作品时,对诗中的“镜子”形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试图用雅克・拉康的三界理论,通过分析女郎夏洛特的心理结构来解释其走向死亡的原因。

2.女郎夏洛特的主体构成

拉康认为人的主体心理构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想象、象征和实在。所谓主体,是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的统一体。

2.1想象界――虚幻的自我

基于镜像阶段的想象界是充满形象和想象、欺骗和诱惑的世界。处于想象界的女郎夏洛特住在高塔上,只能通过镜子看到外界的事物。在想象阶段,她所看到的都是虚幻和不真实的事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现实世界的镜子只能反映呈现在其面前的事物,而女郎夏洛特的魔镜却能生动地反映外面世界的活动,这已表现出了其虚幻性;二、镜中所呈现的内容本就是虚幻的,正如夏洛特自己所说,它们只是“影像”;三、女郎夏洛特经常把她镜中看到的神奇景象编织到她的魔网中,因此,魔网之中的图像也是不真实,只是镜中虚幻之景与夏洛特自身想象的产物。

在此阶段,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意象,即镜子,这是拉康镜像理论中最重要的媒介物。他指出,在镜像阶段,婴儿通过镜子发现了镜中形象与自身的相似之处,从而错误地把镜中的形象与自身等同起来,完成了对“我”的身份认同。也就是说,自我通过对他人(即镜中形象)的认同而形成,首先要认同他者(或者说相似者),然后才能认同自身。这里面的他者在拉康看来是小写的他者,不涉及语言。它“起初是镜像中那个无语的‘我’的镜像,以后是母亲、父亲和其他亲人的面容,还有一同玩耍的小伙伴的行为和游戏”[3](p123)。因此,小写的他者与“我”看到的相关。

在诗中,镜子是夏洛特看到外界的唯一通道,也是夏洛特自我形成的助力。呈现在镜中的人们是夏洛特的相似者的“碎片”,比如“粗鲁的庄稼汉”、“去市场的村妇”、“小羊倌”和其他住在卡默洛特的人。作为与女郎夏洛特一样的生物,这些人正如拉康所说是一个个破碎的,杂乱的个体,让女郎夏洛特在一次次观看中慢慢拼凑碎片,渐渐产生认同。在所有的相似者中,朗斯洛特是与夏洛特最相似的人,他对夏洛特最终自我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他们都外表俊美。朗斯洛特在诗的最后夸赞夏洛特“她的脸长得很美”[1](p32),这表明夏洛特拥有美丽的外貌。而在夏洛特眼中,朗斯洛特亦是非常英俊。在她第一次看到镜中的朗斯洛特时,她觉得朗斯洛特就如同是“一颗拖光尾的流星出现,/掠过宁静的夏洛特”[1](p29)。这足以体现朗斯洛特的出现对夏洛特的震撼。其次,他们都唱歌。在诗的第一部分,夏洛特独居于孤岛之上,在卡默洛特的人们根本无法看到她,更不必说认识她了。只有收割人可以听到她的歌声,并根据她所在的小岛――夏洛特岛称其为“女郎夏洛特”。透过镜中看到这一切的夏洛特认识到唱歌是可以让别人知道她的存在的唯一方式。因此,当她听到朗斯洛特开口唱歌的时候,她觉得在朗斯洛特身上找到了共鸣,找到了自己。这一发现让夏洛特如同婴儿般欣喜若狂,以至于她不顾诅咒,一下子离开了房间,快步走向窗口往外看。

在这个与她最相像的相似者中,女郎夏洛特得到了完整地自我认同。英俊的朗斯洛特对于她来说就是一个“理想的我”,是她的欲望对象。夏洛特看到的朗斯洛特是穿着金色铠甲,骑着战马,驶向卡默洛特。这一身戎装是力量和权力的象征,是男权社会中女子无法得到的东西,也是无意识的夏洛特及其他女子所渴望的东西。但是,当夏洛特走向窗口望向卡默洛特的时候,镜子碎了,魔网飞走了,她意识到了诅咒已经降临了――她想要以一个自由女性的形象进入到男权社会的欲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其实并没有说夏洛特爱上了朗斯洛特,诗中只是表现了夏洛特看到朗斯洛特后离开了房间,决定出走。但是基于该诗的背景是伊莱恩为爱而亡的故事,一般都把她的冒险行为看作是为爱痴狂,但是就拉康看来,这不过是一种自恋的表现。拉康认为,在镜像阶段,自我和小写的他者的关系实质即自恋。正如迷上了自己水中倒影的美少年那喀索斯和在镜子前“举步趔趄,仰倚母怀,却兴奋地将镜中影像归属于己”[4](90)的婴儿,夏洛特不过是在朗斯洛特身上看到自身的相似处而与之一见钟情,这正是体现了自恋的特征。

2.2象征界――被缚的主体

拉康的“象征界”是同语言相联系的,并通过语言同整个现有的文化体系相联系。当儿童形成了他者的观念并将自我与他者认同时,他就开始进入了象征界。这里的他者是大写他者,是由语言和话语构成的。张一兵指出,“大写的他者一定不会是经验中的具体的人,而是一台客观运作中的象征系统”[3](279),比如说风俗习惯、社会文化、国家机器和道德规范等。与朗斯洛特发生认同时,夏洛特就进入了象征界。她所处的文化社会就是受大写他者支配的象征的世界。在诗中,卡默洛特就是这个文化社会的缩影,是支配主体夏洛特的他者,也是无意识夏洛特渴望进入的地方。

象征的作用就是人的社会性与文化性的实现,使幼儿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起初,在小岛上的夏洛特是一个自然人,处在一个封闭的自然坏境中。她所居住的夏洛特岛与处于人文社会的卡默洛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比如岛上种着象征着纯洁和梦幻的百合花,而卡默洛特种的却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大麦和黑麦。一条河将自然的夏洛特岛和人文社会的卡默洛特隔离开来,将女郎夏洛特包围在一个小小的自然世界之中,杜绝了她与人文社会的来往。但是,魔镜的存在为夏洛特提供了一个了解外界的媒介,让她可以听到来自人文社会的声音,如收割人的低语“那是成仙的夏洛特”[1](p26),以及朗斯洛特啦啦的歌声。在象征界,只有自我不断地同大写他者建立联系,并逐步地认同他者,才可以开始以主体的形式存在。而镜中来自“大写他者”――卡默洛特的声音以及朗斯洛特的歌声深深影响了夏洛特,让她感受到了文化社会的气息,并逐渐产生认同,这使她脱离了原本自得的自然状态,开始以一个社会人的形式存在。

进入象征的表现就是语言,而全诗夏洛特只说过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我可讨厌这影像”[1](p28),第二句话是“我呀已在劫难逃”[1](p30)。前一句话表明夏洛特已经厌倦了幻想,产生了进入文化象征社会的欲望;后一句话表明她已经意识到了诅咒的降临。从前面对诅咒的不关心到现在感慨自己的命运,说明语言对她已经产生了作用,那便是进入象征界的象征。

拉康指出,人要进入社会,就必须要领到社会通行的语言的身份证,即他就必须学会自己的名字而自我命名,这就是异化的开端。对于夏洛特来说,既然她终日独自被锁在高塔之中,没有进入文化社会,那么她在这一想象的自我阶段根本不需要名字。但是,一旦她选择要离开高塔,进入文化社会,那她势必需要一个名字来向他人甚至自己表明身份。因此,在夏洛特离开岛的时候,她在船舷上刻下的自己的名字“女郎夏洛特”。那么这个名字是从哪里来的呢?独居已久又从来没有与人交流的夏洛特为什么独独选择了这个名字呢?在诗中,除了作者在不断地说那是女郎夏洛特外,我们只能从收割人的话中明确看到他们称其为女郎夏洛特。那么夏洛特选择这个名字的理由很可能就是她通过镜子听到了收割人的话,然后采用了他们的话作为其名字,“女郎夏洛特”。可见,这个名字根本不是夏洛特自己取的,而是社会强加给她的。这种命名本质上来说也不过是他者对自我的侵凌,是象征阶段的主体身份的一种表现方式。

名字是社会给夏洛特贴的标签,同时在这个标签中还要特别点出“女郎”这个词,点出夏洛特女性的身份,这对于那些给她贴标签的男权人士来说,无疑是对女性身份的强调和蔑视,是将女性排除在社会之外的标示。而对主体的夏洛特来说,她接受了他人给予自身的身份,正是暗示女性对于男权社会的妥协。但对想要进入男权社会的无意识夏洛特来说,这也可以理解成她对自身女性身份的一种强调,她渴望以一个女性的身份来进入这个社会。最终,她的尸身飘到了卡默洛特,对骑士们造成恐慌,这便是她对男权社会的挑战。

2.3实在界――致命的无意识

拉康认为,实在界是超越语言范围的东西,它处在与“象征界”相对立的位置上。用拉康的话说,“实在就是绝对抵制象征化的东西”[5](p66)。一方面,它说明这是一个与语言世界相对立的、不可被言说的世界;另一方面也说明,它在言语之前就已存在。

实在界是无意识主体所在的主观世界,是与客观世界相对的。它是被象征世界排斥的东西。无论是从维多利亚时期来说还是亚瑟王时期来说,夏洛特所处现实社会都是一个男权社会,那么与客观相对的主观实在世界就是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夏洛特的无意识一直在为主体夏洛特与实在相遇而努力。无意识的夏洛特明白诅咒是什么,为了达到它的目的,诱使夏洛特看着镜子的画面和朗斯洛特,让她陷入了欲望中,不顾诅咒往外闯。文中的卡默洛特作为无意识夏洛特无限向往的地方,就是男权文化社会的象征。若是夏洛特最终能活着达到了卡默洛特,则是标志着她作为一个自由女性的形象进入了文化社会。但是她最终还没到达便死去了,这意味着在当时的男权社会女性是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理想的。

此外,既然实在是与象征对立的,是超越语言到达范围的地方,那么唱歌作为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也预示了她是无法与实在相遇的。唱歌对于夏洛特来说十分重要:一方面,唱歌是她唯一可以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可以让收割人听到她的歌声;另一方面,唱歌也是促成她进入象征界的原因:她在朗斯洛特的歌声中发现了相似处,从而陷入自恋中,不可自拔,最终决定离开高塔,去卡默洛特。因此,她直到快死了还要唱歌。但是,要回归实在,必须要放弃语言,而唱歌作为语言的一种,也恰好将夏洛特拒绝在实在之外。

3.结论

总之,拉康把人的主体心理构成分为三个阶段:想象、象征和实在。所谓主体,是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的统一体。人的主体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在想象界并不存在主体,只存在自我。而且,主体也不是必要的存在,它的存在是由象征界的正常运作决定的。象征界的失常会导致实在界的无意识侵凌主体,使之逐渐丧失其地位。在男权社会,女性都是被排斥和被边缘化的对象。作为一名女性,无意识的夏洛特渴望进入男女平等的主观实在世界。但是,现实是高墙、孤岛将其隔离在文化社会之外,而诅咒则将女性绑缚在高塔之中。这种诅咒正是男权社会加注在女性身上枷锁,是象征界中文化社会的体现。通过镜子和网,夏洛特首先进入了想象界,在观看镜中的形象,以及自己编织的虚幻之网中看到了朗斯洛特身上与自己的相似性,从此一见钟情并不顾诅咒离开小岛。这种自恋式的为爱和欲望而自杀的行为正是受无意识的驱使,而逐步丧失自我和主体我的过程。

女郎夏洛特最终的悲剧是注定的:对夏洛特来说,在无意识的驱使下,在当时维多利亚时期男权社会中追求女性的自由平等无疑是一种自杀的行为,是无法受到社会认可的。在诗的结尾,朗斯洛特见到夏洛特尸体后对其容颜的简短赞美就是对夏洛特这次行为的最大讽刺,反映了当时的男性根本不在乎女性的努力和付出,他们评价女性也不过是在其容貌而已。可以说,是无意识的主体将夏洛特推出了她的安全之地――高塔,将其逼入了绝境。而主体与无意识之间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夏洛特的死亡。

参考文献:

[1]丁尼生,黄杲译,丁尼生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24-32.

[2]张丽,从《女郎夏洛特》看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困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4):65-67.

[3]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拉康,褚孝泉译,拉康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关于立夏的诗篇7

在2015年8月底的上海书展上,《悬崖猎人的哀歌》终于与中国读者见面了。这本书曾经在国内的文学杂志上刊登过几个章节,但它的全译本却到今天才完整出版。这是两位作家的谈话录。钦吉斯・艾特玛托夫是吉尔吉斯斯坦诗人,他的作品被翻译成100多种文字,对当代中国作家有深刻的影响;穆赫塔尔・夏汉诺夫是哈萨克斯坦作家,获得过很多国内外奖项。两位诗人虽不是兄弟,却胜似手足,夏汉诺夫亲切地称艾特玛托夫为兄长。两位精神上高度一致的挚友的对谈,为我们留下了这部优秀的作品。

在谈话的开头,夏汉诺夫提出,每个人除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还有四位母亲。他用诗歌如此表达:

除了自己亲爱的母亲之外,/每个人还应当拥有四位母亲,/她会使你的生命拥有主心骨,/她会一路激励着你鞭策着你。/故乡是你的根基,你的光荣,/母语是你的教养,你的骄傲。/习俗是你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支柱,/它会一路为你洒下灿烂阳光。/还有那母族艰辛悲壮的历史,/尽管回忆起它是多么地痛苦。

两位诗人围绕着故乡、母语、习俗、历史这四位母亲,展开了他们在世纪之交的谈话。

切克尔是艾特玛托夫的故乡。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艾特玛托夫的父亲托热胡勒被打为“人民公敌”,被捕前夕,托热胡勒让妻子带着孩子们回到了故乡切克尔,正是故乡庇护着“人民公敌”的妻子和孩子们活了下来。夏汉诺夫的父亲也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但父亲总是抱着不到9岁的夏汉诺夫,给他讲述先祖抗击成吉思汗、保卫沃特拉尔城的故事。母亲问父亲,年龄尚小的夏汉诺夫能懂吗?父亲坚定地回答,他必须懂,因为不能植根于沃土的树终将短命。1992年,沃特拉尔为夏汉诺夫举办了文学创作庆祝晚会,三位老奶奶把用白绢丝手帕做成的护身符挂在了夏汉诺夫的脖子上,里面装着一g故乡的黑土,这成了夏汉诺夫最为珍贵的礼物。就像诗人所说的那样,骆驼刺扎根于地下几十米,在干旱的沙漠依然顽强地生存着,而无根的蓬蓬草却注定只能随风飘摇,一个人永远不能忘记自己的故乡,否则他将无法认识生活的意义。钦吉斯・艾特玛托夫

两位诗人没有专门谈到民族的习俗,但从他们讲述的故事里,却处处可以看到中亚民族的风情和神秘的中亚习俗。比如他们提到,在中亚广袤的草原上,各民族有一个习俗,七代之内不准通婚,因为他们认为近亲结婚不利于民族后代的茁壮成长。曾经有一对表兄妹相爱了,母亲无法阻止,只得写信请求夏汉诺夫劝说他们不要做出破坏民族习俗的事,因为夏汉诺夫是他们最崇拜的诗人。在龙卡吉尔人的部落里,男主人甚至希望客人和自己的妻子过夜,以此来让民族的基因更加多样,让民族的后代更加强壮。中亚也有诗歌朗诵的习俗,诗人重点介绍了几位朗诵吉尔吉斯民族的英雄史诗《玛纳斯》的诗人,让我们看到了吉尔吉斯人对于民族文化的热爱。哈萨克族有200多种禁忌,但现在却越来越少地被人们遵守了,诗人对此感到痛心,因为民族禁忌是民族特征、文化、语言和信仰的标志,实质上是民族意识形态的作用重要组成部分,忘却民族习俗也就失去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性。

两位诗人在追溯民族历史的时候提到了民族的母语。突厥民族最早的文字是鲁尼文,比欧洲文字产生的时间更早,对此两位诗人都很自豪。可是自阿拉伯人入侵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都是以阿拉伯文为官方文字,直到1930年才改用俄文。中亚出土了很多碑刻,却因为保护不够而损毁,上面记录的各种文字也无法辨认,对此两位诗人又深感痛惜。民族母语的缺失和古代石刻的破坏,造成了中亚民族历史的断层,不得不从外族和周边国家史书的记载中去探寻自己民族历史的踪迹。由此可见民族母语作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的重要性。没有母语或忘记母语的民族很难呈现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保护母语就是在保护一个民族的文化。

我们不得不佩服两位诗人丰富的学识,他们谈到了突厥民族的历史,从两千年前到现在,两位诗人如数家珍般讲述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侃侃而谈不同部落之间的纷争。他们谈到了伟大的作家穆赫塔尔・阿乌埃佐夫,谈到了诗人江布尔和英雄夏布丹之间的崇高友谊,也提到了著名的学者乔汗・瓦利汉诺夫……通过两位诗人的讲述,一个个民族伟人更加鲜活、真实地站在了读者面前;不同部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共时的和历时的,都如地图般清晰地跃然纸上。正如艾特玛托夫所说,对于民族的历史,如果不能真实客观地描述,这将是无法原谅的罪恶,只有将本民族的历史和别国的荣辱兴衰史相比较,才能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两位诗人对民族历史的把握,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自己抗在肩上的民族责任。

对于历史上的统治者,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治理一个庞大的国家,将各类人群聚拢在一起,寻找共同的利益,维护民族统一,发展民族文化,稳定内外政策,增强国力――这是艰辛而又崇高的职责,不一定每一位国家元首都能胜任”。无论贤明或昏庸,无论贡献卓著还是骂名昭著,统治者都会在民族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两位诗人在对谈中提到了几位中亚国家的领导人,他们有的振兴了国家民族,为民族国家的独立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有的因为战略性失误,让国家在动乱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作为统治者,他们最终会被千千万万的中亚人民记住,时间和历史会给出公正的评判。

说起历史,便不得不提成吉思汗。现在一些人盲目崇拜成吉思汗,两位诗人对这样的现象感到担忧。成吉思汗扫荡了亚欧大陆,他的西征成为所有突厥民族的苦难。成吉思汗所到之地无不是残崖断壁、哀鸿遍野。诗人反对神化成吉思汗,担心这样会带来战争的危险,战争是惨无人道的。因此每个民族都应该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去重新认识自己的历史。他们的思考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我们赞扬成吉思汗是伟大的君主,甚至以元代版图最大而自豪,却忽略了战争的残酷,忘记了征讨过程中的血腥屠杀。两位诗人对成吉思汗的评价,从一个受压迫民族的角度,向我们描述了成吉思汗西征途中给突厥民族带来的深重苦难,让我们突破狭隘的民族主义视角,站在世界性高度,深刻反思通过杀戮来扩大国家版图的非正义性,重新评论成吉思汗的是非功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正反两面正确地认识和客观地评价成吉思汗,反思战争的残酷和非人道,才会更加珍视当今世界和平局面的来之不易,为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指明方向。

除了对历史的回看,两位诗人也关注着现实。他们谈到了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危机,死海问题是夏汉诺夫为之呐喊的一个生态对象。他们的言谈之中充满了“万物有灵”的色彩,认为自然界的每一个物种、每一个生命都有像人类一样的灵魂,所以人类必须善待生命。他们也谈到了中亚国家青年人的精神现状,提及了一种叫“曼库尔特”的酷刑。古时部落纷争不断,被捕获的战俘会充当奴隶去放牧,但他们常常伺机逃走。为了防止战俘逃走,“曼库尔特”酷刑被发明了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在战俘的头上裹上一层骆驼皮,用绳子扎紧,然后把战俘拉到烈日下暴晒,骆驼皮因干燥而收紧,战俘的头被紧紧包在里面。战俘的头发由于无法向上生长而倒扎到头皮中,加上骆驼皮收缩的压力,会严重破坏战俘的脑神经,他们要么痛苦地死去,活下来的则不再妄图逃脱,成为一个“曼库尔特”。受到这种刑罚的人将会忘记自己的历史,永远受到精神的奴役。而当今的很多年轻人,也正在遗忘自己民族的历史,很少思考自己的生活,只是学着别人的生活方式,以至于变成了现代的曼库尔特。对于这样的情况,两位诗人颇感忧虑。一个没有思考能力的民族,不是一个正常成长的民族,这样的民族终将会慢慢走向衰亡,成为曼库尔特民族。这不仅仅是对中亚民族的悲思,也是对整个人类的悲思,当人类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整个人类也将变成一个曼库尔特。年轻时的艾特玛托夫

最后,两位诗人还谈到了伟大的爱情――艾特玛托夫与布布萨拉的爱情,夏汉诺夫与库兰达的爱情,虽然他们没有进入婚姻的殿堂,但伟大的爱情却足以感动所有读者。布布萨拉是著名的歌剧演员,把一生献给了艺术;艾特玛托夫则是真正的诗人,把一生献给了文学。两个人一见钟情,精神层面的高度契合产生了伟大的爱情并相爱一生,直到十几年后布布萨拉因病去世。进入剧院,艾特玛托夫常常会想起过世的布布萨拉,哀婉欲绝。他们的爱情是纯粹的爱情,不是肉体的欢愉,而是灵魂的相悦。相比之下,夏汉诺夫的爱情则更凄惨。两个年轻人情投意合、两情相悦,他们的爱情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就在要修得圆满、喜结连理之时,库兰达在坐火车时出了意外,惨死在车轮之下,从此夏汉诺夫郁郁寡欢,心情久久无法平复。两位诗人都遇到了伟大的爱情,而坎坷的爱情之路又为人生平添了几番曲折。此外,他们还回忆了历史上的女性,回忆了历史上的爱情。没有爱情的生活是平淡无奇的,只有真正的爱情才能让生活变得伟大,这是两位诗人得出的结论。

关于立夏的诗篇8

夏明翰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夏时济做过清户部主事,为退休京官。因夏明翰出生于1900年农历八月初一,祖父为图吉祥,特给孙儿取名桂根。夏明翰父亲名绍范,字孝琪,清诰授资政大夫,赏戴花翎。夏绍范是清末一个阅历广,而又不墨守陈规的地方官员。他希望子女都能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以振兴中华,强国富民。他不赞成儿女只上私塾,只读那几部“四书”“五经”,主张孩子们攻读“新学”。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夏明翰幼小的心灵里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1913年举家迁返衡阳之后,夏绍范不顾顽固守旧的父亲反对,送明翰进石鼓高等小学堂读书,毕业后又进了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堂就读。

夏明翰的父亲病逝后,大家庭的局面由其祖父维持。顽固守旧的祖父规定大家闺秀不许进学堂念书,而只能在闺房中识字吟诗,男女间不能吟诗唱合,不能成立诗社,更不许自由来往,甚至将夏明翰六妹珠蕾房间通向外面的门也闭死不开,只允许从其后娘姨太太房里经过。那才华出众、自编诗集两本、还常在北京《又新日报》发表诗作的珠蕾,怎肯接受如此封建礼教的束缚,结果竟招来咒骂、鞭打,不给吃、不给穿,最后被包办婚姻,终致受折磨而死。夏明翰为此悲恸、愤懑到了极点。

1920年的春末,爱国反帝和驱逐张敬尧的运动风起云涌。衡阳城里那些奸商绅士,及其洋奴官僚,群起大骂学生,特别是对夏明翰这位学生运动领袖,更是恨之入骨。他们纷纷找三甲工的校长和夏明翰的祖父告状,企图制止夏明翰,瓦解学生运动。

深夜,夏府厅堂里灯光惨淡,全家老少列坐在夏时济的两旁。夏时济身着长袍马褂,背着双手,在厅堂里踱来踱去,偶尔几声干咳,使周围的气氛更加显得寂静和阴森。他瞅着夏明翰的大哥雷根:“怎么还没把那败家子叫来?”

此时,夏明翰正双手抱着一捆赶印好了的传单,一边迈着大步进来,一边唱着爱国歌曲:“同胞同胞须爱国,爱国爱国须团结。团结起来到明天,光华世界永不灭……”这歌声像芒刺一样刺着夏时济的神经。他停止踱步,厉声喝道:“跪下!”

“我犯了什么罪?”夏明翰理直气壮地问。

“哼!”夏时济怒不可遏,“你,你中了邪说,抛头露面,煽动民心,图谋造反,是国家的祸患,家庭的败类,亡父的逆子,还说没罪?”

夏明翰毫不畏惧,泰然自若地回答:“爱国学生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卖国贼,抵制日货,倡卖国货,何罪之有?当前,洋人跋扈,政府腐败,社会黑暗,人民困苦,谁甘心为奴,谁残害青年,谁就是犯罪!”

“畜生!你……”夏时济万万没想到自己钟爱过的孙儿,会如此羞辱他,他大声叫喊:“雷根,你长兄当父,给我把他关起来!”接着,他还恶狠狠地吩咐:“再不老实,就拿他去沉潭!”

夏明翰被关进夏府的牢房里,妈妈和弟妹们都非常同情他,偷偷地给他送书报,送食品,也都担心地劝说他。但夏明翰丝毫不打算屈服。

一天晚上,夏明翰把自己要和这个封建官僚家庭决裂的想法告诉了前来探望的弟弟夏明震。夏明震开始感到愕然,后来也觉得势在必行,又仿佛从珠蕾、明翰的遭遇,看到了自己明天的处境,他赞同说:“好,你冲出去,以后,我也跟你去!”

这天午夜过后,夏明翰接过夏明震从母亲那里要来的几吊钱和悄悄摸来的一把砍柴的斧头,把窗棂砍了,纵身跳了出来。他抚着弟弟的头说:“你告诉妈妈和明霹、明衡,不要挂念我!”

夏明翰趁着暗淡的月色,沿墙靠壁摸到后院,抡起斧头,对准那颗被夏时济看成官运享通、兴旺发达象征的桂树猛力砍去,这棵树夏时济平时连枝叶也不准任何人攀摘。夏明翰砍倒它,表明自己誓与封建家庭决裂的心志。

夏明翰出了牢笼,心情激动地找到正驻衡阳的驱张代表团公民代表何叔衡,把事情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何叔衡兴奋地鼓励他说:“好!你这是一个勇敢、正义的举动。革命青年就要有这种同封建势力决斗的锐气。”何叔衡后来还给夏明翰写过一首这样的诗句:

神州遍地起风雷,

投身革命有作为;

家法纵严难锁志,

关于立夏的诗篇9

传说的英雄时代,炎帝与黄帝战于阪泉之野(今山西运城盐池一带),最终融合成“炎黄”。炎帝于上党地区“尝百谷,制耒耜,兴农耕,创医药”,嫘祖养蚕织布,仓颉创造汉字,后稷教人稼穑,农耕文明开始,从而使河东地区成为华夏祖先最宜居住繁衍的地区。尧、舜、禹相继于此建都立邦,点燃了华夏文明之光。夏商周三代以降,大政治家如殷商“中兴名相”傅说、“五羊大夫”百里奚、晋文公重耳、魏文侯等各领。傅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纪年的殷商王武丁的宰相,君臣相辅50年,他由奴隶一跃而为宰相,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改革,使“商祚中兴”;他还发明了“版筑法”,传《说命》3篇,成为我国奴隶制社会治国安邦之鉴,导开了孔子儒学思想的先河。傅说是我国第一个荣膺“圣人”称号的历史人物,比孔子的“圣人”称号早了近800年。百里奚相秦,使秦国从一个西部小国走向强大,最终统一天下。晋文公在外流亡19年,即位后开创了长达百余年的晋国霸业。“魏绛和戎”,首开中华民族“胡汉和亲”融合的先河,使其后的华夏民族融合、壮大,有了除战争之外的第二条途径。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大解放、百家争鸣中,山西是法家思想的发源地,涌现出李悝、韩非、申不害等大家。其它各种思想流派与学说,也在此交汇激荡:“秉笔直书”历史的“良史”董孤,深得孔子推许;卜子夏以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身份设教河汾,开孔子后学学派之一的“子夏之学”,从而与段干木、田子方一起被誉为“河东三凤”;荀子以其“人定胜天”思想,成为儒学在战国时期的集大成者;猗顿、白圭、计然等一大批殖富巨商和经济巨擘,则为山西成为经济发达之区贡献颇多。还有“合纵连横”的张仪,“将相和”的廉颇、蔺相如,以及“乐圣”师旷和赵简子、李牧、尉缭、介子推等等,使春秋战国之际的山西成为英雄辈出与人才喷涌的荟萃之地。

秦汉三国之际,山西更多涌现的是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霍光、郅都等,为汉武盛世的出现竭尽聪明才智。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大将军、宰相霍光秉政达30年之久,“拥昭立宣”,保证了西汉后期政治的稳定。张辽大战逍遥津,使敌闻风丧胆,以至关羽出世,威震华夏,义炳千秋,成为中华民族顶礼膜拜的“武圣”,与山东“文圣”孔子相呼应,使“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说法有了真凭实据。而“东国人伦”郭泰,以其人格魅力和文化领袖号召天下,成为无愧于天下的楷模。

魏晋南北朝,山西是民族融合的主要场所和大熔炉,各民族于此尽展个自的风采。山西在提供政治历史大舞台的同时,贡献给历史的是一个个豪门大族,如闻喜裴氏,裴氏一门,以59个宰相和59个大将军在历史上出尽风头,至今无一姓可匹敌。这又给“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说法提出了历史性的修正,即山西不仅出将,山西更出名相,裴氏一门就使山西将相平分秋色。河东柳氏、太原王氏、祁县孙氏、温氏、河东贾氏、卫氏、以及以忻州秀容川为基地的尔朱氏、高欢父子和刘渊、石勒等,这些山西的优秀儿女,尽情张扬个性,如一颗颗耀眼的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大放异采。在其他地区还以出现个别历史名人欣然之时,山西已经开始以家族形式向历史推出各类名人了。这实在是他方难以匹敌的!而佛教文化则因数百年的历史动荡颤变,成为山西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主流,慧远、昙鸾、法显等佛学大师,艰苦弘道说法,开宗立派,从而使五台山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成为中国的“佛都”和世界著名的文殊道场。

唐及五代,是山西人最为辉煌的时期,是山西人集编、导、演于一身,上演了近3个世纪之久的大唐历史文化的辉煌大戏。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及各类杰出人才,受山西这方水土的滋养,如火山爆发、地泉喷涌般跃上历史大舞台,上演着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时代悲喜剧。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太原,靠山西的精兵强将,充实粮秣弓马,360余天创立大唐王朝,刘文静、裴寂、温大雅、武士等,仅是大唐开国功臣中的部分代表,而隋朝大儒王通,把温彦博、杜淹、房玄龄、魏征、李靖、温大雅、杜如晦等一大批杰出人物紧紧联系在身边,一起贡献给了李唐王朝,奠定了唐初各类人才的基础。等王、温彦博、裴矩、裴炎、裴行俭、薛仁贵、“门神”尉迟恭等共襄唐太宗李世民创造出“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不久,武则天以历史上惟一的一个女皇帝,割李唐之命,创立武周政权,执政近50年,“劝农桑,薄赋徭”,把中国女性的才华尽情挥洒。而狄仁杰等成功运作,又使武周政权重归李唐之手。“安史之乱”爆发后,王缙协助李光弼固守太原,首次遏制了叛军不可一世的锋芒,“汾阳王”郭子仪才得以从容平叛,成为“唐室再造”的历史功臣。等“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成为唐后期政治的重大顽疾时,柳宗元参与“永贞革新”,而裴度、白居易、武元衡、王播、李光颜、郑注等名相大宰积极“削藩”抑宦,终使李唐王朝再次“中兴”,并因晋王李克用的存在,延缓了唐王朝的最终灭亡。唐王朝有22位皇帝,史书所载皇后名妃21人,有5名出自山西,如武则天、杨贵妃等,使唐朝故事更加美丽动人,增添了不少光彩。在以唐诗为集中代表的唐文化发展史上,山西诗人更是无法胜数的,王勃、王维、王之涣、白居易、柳宗元、王翰、聂夷中……边塞诗、山水诗、七言五绝,中国格律诗在他们手中成熟完善,咏诵不绝的佳句名言纷纷出自他们的笔下。最后总结唐诗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仍是山西人司空图。《唐诗三百首》中涉及诗人87位,其中山西籍诗人达16位,录诗65首,分别占18.4%和21.7%。温庭筠不仅是著名诗人,同时他还开创了词创作的先河――花间词派。

宋辽金元时期,山西是南北对抗的前沿阵地,“杨家将”、“呼家将”、狄青等军事家有了用武之地,而在文化建设上山西又推出了一个人才辈出的高潮,元好问金元“独步”,司马光编写出《资治通鉴》,马远一家皆画手,米芾父子以书法艺术纵横天下,吕思诚以大学者为元代90年间无出其右者,其他如萨都剌的诗以及“平阳刻书”。“曲圣”关汉卿的元曲,真正使山西成为中国戏曲的摇篮。

明清之际,山西成为“晋商”的舞台,票号“汇通天下”,而平遥则成为“晋商”最为集中的地方,号称中国的“华尔街”,使山西人成为全世界除犹太人外最会经商的人。今天晋中的大院文化,就是晋商昔日辉煌的明证,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用之不竭、常掘常新的文化宝藏。“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康熙字典》的主编陈廷敬,小说家罗贯中,理学大师、河东学派代表人物薛、范鼎镐,大学者傅山、魏家枢、阎若璩、张穆,以及以寿阳祁隽藻为代表的祁氏家族,为商业发达的山西闪烁出各行各业唱尽风流的一代代人杰的光芒。

山西人才之杰出,从上面按年代顺序挂一漏万的叙述中已可窥全豹,若从一个横断面来比较,则更显优秀和突出。“春秋五霸”,山西有其一,而晋文公居其冠,其晋国霸业长达百余年。“战国七雄”,山西有其三,而赵是当时惟一可与强秦对抗的大国。孔子之后有学派,“子夏之学”为一派,而子夏是孔子七十二个学生中文学上之佼佼者,孔子极其赏识其文学之才。中国法家思想发源于山西,商鞅变法是从山西出走入秦才得以成功的,李悝变法、魏文侯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也是极其成功的范例。向外输出思想和人才是春秋战国时期三晋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最大的贡献。三国鼎立时期,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而山西推出的是超凡入圣的“武圣”关羽。卫夫人不仅著书法理论《笔阵图》,还培养出“书圣”王羲之。闻喜裴氏,以59个宰相和59个大将军彪炳史册,从三国两晋南北朝以至隋唐,数百年独领,形成“天下无二裴”的局面。“史学三裴”又是以祖孙三代更添一世风流。中国有三大石窟,山西云冈石窟居其一,而龙门石窟则是云冈石窟的延续。中国有四大佛教名山,山西的五台山不仅居于首位,且号称“中国佛都”;而交城县的玄中寺,则又是佛教净土宗的祖庭。历史上仅有的一个女皇帝即出自山西。“初唐四杰”中,王勃赫然榜首。“唐初四大名相”中,王名列其中,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3人,皆是“文中子”王通的学生和门人。“初唐四大书法家”中,薛稷占一位,“时称买褚得薛,不失其节”。祖国医学宝库中的“双璧”,即《千金方》和《外台秘要》,其中《外台秘要》即出自山西人王焘之手。天下“门神”有二,即尉迟恭和秦叔宝,尉迟恭即山西人。唐诗中有三座高峰,即“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白居易,白居易即山西人,也有人称白居易为“诗圣”的。而“诗佛”王维作为状元诗人,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他还有王之涣、王昌龄、王翰等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中山西占3席,即卢纶、苗发和耿。大唐名相裴度,奠定“宣和中兴”;三任宰相的狄仁杰,人称“北斗之南一人而已”,他以断案如神、桃李满天下而号称“东方的福尔摩斯”;“唐宋家”中,山西的柳宗元名列其中。“五代”5国中,有3国是山西人建立的。就连人们常说的“八仙”之中,也有山西人吕洞宾,今芮城永乐宫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道教宫观。中国“史学两司马”,司马光创编《资治通鉴》,至今仍有学者认为司马迁也是山西人。而马远“一门五代皆画手”,其“马一角”画法技巧,至今影响不减。有“二米”之称的米芾父子,使米芾成为“宋四家”之一家。“元曲四大家”,山西占3席,即关汉卿、郑光祖、白朴。而元好问则“独步金元”,成一代大师。明清四大小说,山西人罗贯中写成第一部《三国演义》。其他如被梁启超称为“大(黄)河之北第一人”的思想巨子傅山以及享有“华北一枝笔”称号的赵铁山、目录学家耿文光等,均可谓灿若星辰。而晋商纵横500年,创造出了中国各地商人无法企及的奇迹,难怪大清银行第一任行长非山西人贾继英莫属,也使孔祥熙成为民国四大家族之一。五台人徐继最早“睁眼看世界”,写出《瀛寰志略》,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碑就是因他而建立;“戊戌六君子”,山西人杨深秀杀身成仁,用鲜血为维新之路奠基。阎锡山组织发动太原起义,成为响应辛亥革命的惟一北方省份,从此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大开国元帅中,就有山西人……

关于立夏的诗篇10

“……怀尔明德”曷?诚谓之也;“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诚命之也,信矣。卜子曰:此命也夫!文王虽欲也,得乎?此命也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见于《大雅·大明》,则很明显前“怀尔明德”亦当为引文,《诗论》此简是引《诗》文而论《诗》。从“诚命之也”对应“有命自天”之形式来看,“怀尔明德”前当有一“谓”字,与“诚谓之也”之“谓”对应。《大雅·皇矣》有:“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一句,与此较接近,只是“予怀明德”与“怀尔明德”不同。当然,前面残缺之简文也有可能是“帝谓文王,予”几字。事实表明,这种猜想有其根据。

《墨子·天志(中)》有:

曰:将何以为?将以识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也。《皇矣》道之曰:“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帝善其顺法则也,故举殷以赏之,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誉至今不息。[1]

《墨子·天志(下)》有:

非独子墨子以天之为仪法也,于先王之书《大夏》之道之然:“帝谓文王:予怀而明德,毋大声以色,毋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此诰文王之以天志为法义,而顺帝之则也。[2]

两相比较,不难发现两段文字文意相近,所引之诗相对于《毛诗》即是《大雅·皇矣》。唯《天志(中)》所引同于今《毛诗》;而《天志(下)》所引多了一个“而”字3;两“不”字作“毋”;《天志(下)》所引称《大夏》而非《大雅》。

《文物》杂志1989年第4期,载有两篇考释江苏丹徒背山顶春秋墓出土钟鼎铭文的文章。铭文中“我台(以)夏台(以)南”一语,考释者已对照《小雅·鼓钟》、《周颂·时迈》“以雅以南”指出:“夏”即是“雅”4。荆门郭店楚简《缁衣》中,简7与简35、36两处两次先后引大、小《雅》,其“雅”字皆作“夏”,裘锡圭、张春龙先生已指出:“夏”字“楚简文字习见,在此借作‘雅’”5。可见《天志(下)》所引《大夏》即是《大雅》。

而“尔”与“而”古通。如《易·颐》: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6。

马王堆汉墓帛书本“尔”作“而”7。又如《左传·宣公三年》:

予,而祖也8。

《史记·郑世家》“而”作“尔”9。更明显者为《尚书·吕刑》:

在今尔安百姓10。

《墨子·尚贤下》引“尔”作“而”11。可见,《诗论》简的“怀尔明德”同于《墨子·天志(下)》的“怀而明德”;《墨子·天志(下)》所引之诗与《诗论》所论之诗,至少在这一句上有同一师本。而且,下文将证明这个版本是合理的。

方授楚于《墨学源流》一书中曾指出,《墨子》中“引《诗》多散文化,《兼爱(下)》……云:‘先王之书《大雅》之所道曰:无言而不雠,无德而不报。’今《大雅·抑》篇无两“而”字也。凡此改《诗》为散文,以就当时口语之体,昔人多未达其故。”12《天志(下)》此处也是有一个“而”字,但据《诗论》来看,这个“而(尔)”字并非“以就当时口语之体”,而是一个实词,不能去掉。《墨子·天志(下)》两“不”字作“毋”,这只是通假字的问题,如鲁诗便“‘不’一作‘弗’”13,并不影响文意。多或少一个“而”字,则大关文意。今《毛诗》对于这一句作如下解释: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传:怀,归也。

笺:天之言云:我归人君有光明之德,而不虚广言语,以外作容貌,不长诸夏以变更王法者。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此言天之道,尚诚实,贵性自然。

疏:毛以为,天帝告语此文王曰:我当归于明德。以文王有明德,故天归之。因说文王明德之事……郑以为,天帝告语文王曰:我之所归,归于人君而有光明之德……14

孔疏已发现毛、郑之不同。其实,补一“尔”字,文从字顺,即是:天帝告语文王曰:我心中怀藏着尔之美好德行——不虚广言语,以外作容貌;不长诸夏以变更王法;“虽未知,已顺天之法则”15而行之。正因为此,所以才有下文“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兄弟。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16。如果天帝告语文王的只是要归于明德,文王尚未有所表现,何来立即命之“伐崇墉”?如果以“伐崇墉”为考验文王能否为“我之所归”,那么天帝似乎过于残忍,万一文王不合所愿,天帝恐怕只好另请高明,再起刀兵了。总之,有“尔”字义胜。

不过,《中庸》文末有:

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曰:“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17

所引《皇矣》没有“尔”字!

子思所引之诗句不太可能是先有“尔”字,而后儒从《毛诗》或三家诗删改。后人多將子思所引之《诗》归为齐诗,这是用反溯之方法研究已失传的齐诗,然而将郭店简本《缁衣》引《诗》与今本对勘,异文不少18,恐不能将之定为齐诗。依一直流传的《毛诗》来看,《中庸》多有引《诗》与之不同者。譬如《中庸》中有:

《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19

所引相对于《毛诗》,出自《大雅·假乐》,今《毛诗》作: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20

有四字不同。《坊记》中有:

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诗》云:“尔卜尔筮,履无咎言。”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让善。”《诗》云:“考卜惟王,度是镐京;惟龟正之,武王成之。”21

所引相对于《毛诗》,出自《卫风·氓》、《大雅·文王有声》,“履”字今《毛诗》作“体”;“度”,《毛诗》作“宅”;“惟”,《毛诗》作“维”22。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皆未改回。当然,改字与删字不同,上面的佐证并无力反证《中庸》原文本身绝对无“尔”字。若果有之,则注3所引吴毓江所谓后人据《诗》删掉《天志(中)》之“而”字之说倒可谓卓识;但后人并未删掉《天志(下)》中之“而”字及改“夏”为“雅”,则吴毓江之疑恐非是。而且即便有人改动《诗》文,这与本文所得之结论也并不矛盾。

此处子思有可能是截引《皇矣》,转换《诗》文,《中庸》中不乏其例,如: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着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23

所引相对于《毛诗》,出自《卫风·硕人》。疏云:

案:《诗》本文云“衣锦褧衣”此云“尚絅”者,断截《诗》文也24。

又如前引《中庸》文末之: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所引相对于《毛诗》,出自《商颂·列祖》,《疏》云:

《诗》本文云“鬷假无言”,此云“奏假”者,与《诗》反异也。25

此外子思亦因文意而直接引《诗》入《中庸》,不加“《诗》曰”,如前引《中庸》文末之: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相对于《毛诗》,出自《大雅·文王》,子思直接引入文中。

子思于《中庸》文末之意是想说明以声色、以德化民,不如上天化民之至境。因此“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当是截引,“予”并不用《毛诗》“帝”之义,而是紧接上文指“君子”,以《诗》文来形容君子,用“不大声以色”来代表“笃恭”,用“天下平”来说明怀有明德之效。《毛诗》以“予”为“帝”,释“怀”为“归”放在此处显然是不合文意的,因为《中庸》后文又说到“上天”。一般认为,殷周之际“天”与“帝”在表示至上神之意时,是一个概念26。因此,子思所见《皇矣》当有“尔”字。

子思之截引《皇矣》,如何反与后来的四家《诗》文及《墨子·天志(中)》一致了呢?书阙有间,现在笔者只能推断说,可能因《中庸》引用该《诗》,而后文又有“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一句,后人遂以为《诗》本来是孔子所引27,《诗》之原文如此,因而改从之。据《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28

虽然所谓的子夏至毛公一系《诗》说没有间断地流传了下来,而且可能是孔子真传,但“儒分为八”,每一儒家别派都可能有其《诗》说乃至传颂的《诗经》版本,《毛诗》说所宗的《诗经》本文,有可能在流传的过程之中,有所改变。因为古人经、说分开,各自单行,《诗经》由于讽颂、传抄特别是音假、方言等缘故,小有差别,在所难免(由此遂至四家《诗》多有不同),至秦末又逢焚书,有所疑惑,无从改正。而由于孔子、子思的身份关系,况且儒家八派中有“子思氏之儒”29,《汉书·艺文志》还列有《中庸说》30,这一派影响当很大,在《诗经》出现问题时,从《中庸》确实是较好的选择;而子夏虽以《诗》闻名,但《汉书·艺文志》中未见《卜子》,其《诗》说可能有变迁,后人无法取其文作为佐证。

但是,《皇矣》的两种版本见于《墨子》,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天志(中)》所引与今《毛诗》完全一样,虽不能说就是《毛诗》,但它与《天志(下)》一“而”字的区别,却足以说明当时的墨家受儒家的影响很大。我们知道,墨家弟子也常常称引《诗》、《书》,今本《墨子》中引《诗》达12处,为先秦非儒家诸子书中,引《诗》最多者,说明墨家也以《诗》、《书》教。这并不奇怪,因为据《国语》等古籍的记载,《诗》、《书》一直是当时流行的启蒙教材。但是从墨家引《皇矣》有文字不同这一有趣的现象可以看出,不论墨家是在用哪一种《诗经》版本来教导弟子,墨家至少有一派在用儒家的《诗经》。因为儒家的教材偶有了小变化(没有“尔”字),墨家便跟着变(《天志(中)》也无“尔”字)。儒墨之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本文原载《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

(作者为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硕士生)

--------------------------------------------------------------------------------

[1]见吴毓江《墨子校注》306页,中华书局1993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2]见吴毓江《墨子校注》323页,中华书局1993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3吴注:“‘而’字毕本无,旧本并有,今据补。”见《墨子校注》335页注94。另:吴于《天志(中)》注80认为:“《毛诗·大雅·皇矣》篇文与此同。下篇‘怀’下有‘而’字,疑《墨子》引《诗》原文如此。此无‘而’字,疑后人据《诗》删之。”见《墨子校注》306页,中华书局1993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4见《文物》1989年第4期53、59页。

5见《郭店楚墓竹简》132页注[二二],135页注[八六],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6见《十三经注疏》41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7见《文物》1984年第三期《马王对帛书〈六十四卦〉释文》第2页。

8见《十三经注疏》1868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9见《史记》1765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10见《十三经注疏》249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11见《墨子校注》97页,中华书局1993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12见《墨学源流》46页,中华书局、上海书店1989年《中华文史精刊》本,据中华书局1934年版复印。

13见王先谦《诗三家义疏》858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14参看《十三经注疏》522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15从《荀子》杨倞注,见王先谦《荀子集解》34页,中华书局1988年“新编诸子集成”本。

16见《十三经注疏》522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17见《十三经注疏》1635——1636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18参廖名春《郭店楚简〈缁衣〉篇引〈诗〉考》,《华学》第4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版。

19见《十三经注疏》1628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20见《十三经注疏》540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21见《十三经注疏》1620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22见《十三经注疏》234、527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23见《十三经注疏》1635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24见《十三经注疏》1635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王先谦等以为齐诗作“衣锦絅衣”,若如此则亦无齐诗传人改动《中庸》。

25见《十三经注疏》1466页,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王先谦等以为齐诗作“奏假无言”。

26参看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13页,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10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今人为子思之作品如《坊记》、《表记》等加标点时,引《诗》、《书》之文亦算作孔子原话,如此恐将取消“子思作”之意义。然此习惯或即本于尊孔。

28见《史记·孔子世家》1938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