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十篇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十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51:37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1

[关键词]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解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35-010

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了“四能”目标的要求,即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专题课是教师实现“四能”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加入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内容,渗透策略意识,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经历从现实情境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到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一、教材内容分布

对教材进行梳理和统计,苏教版教材在三到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一共有17课时,详细内容见下表:

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分布情况表

以上表的课时数为依据,每个年级的教材都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三年级主要关注从条件或问题着手解决;四年级主要关注用列表、画线段图解决两积之和差、和差问题;五年级主要是用一一列举和转化法解决实际问题;六年级主要是用替换和假设法、转化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编排意图解读

苏教版教材三到六年级的修订专家表示“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的编排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四能”,并实现三个目标:一是通过现实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寻求解决途径的愿望;二是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题目转变成简单的题目;三是在解题中强调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1.展现解决问题完整的解题过程

苏教版教材编排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单元系列课,能让学生经历完整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的过程和步骤:通过读题明白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答案并且检查答案是否正确。与老教材相比,这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为培养学生的“四能”提供可供参考的教学设计和案例。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例1首先出示了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提出问题“你知道‘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旨在要求学生掌握读题的方法,了解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接着出示“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旨在要求学生把题目中有用的条件和问题进行筛选,寻找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连接点;最后通过列表法呈现解答过程,还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体会,借助验算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以及养成检查的好习惯。这样完整过程的展现在苏教版教材中比比皆是,它既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流程范本,也为学生的自主预习提供了模仿的范本,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2.以单元为主要体现承前启后

苏教版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既包含了解决现实中的生活问题,又复习了之前的计算知识,实现了“生活数学”与“数学知识”的完美融合,起到“承前”的作用。有时,“解决问题的策略”只是简单呈现,到另一册时又继续出现,这就是“启后”的作用。

比如,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借助文字、线段图从问题想起,这与三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借助文字、线段图从条件想起相似,起到了“承前”的作用。“启后”体现在,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涉及了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学生已经能列出两个分步算式并正确计算,而第四单元的“混合运算”不仅把前面掌握的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还能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供理论基础。

又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转化”,由图形的转化过渡到计算中的转化;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转化”,是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转化,这又是转化思想的“承前启后”,让转化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并且不断深入。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当进行系统化备课,把编者想要传递的教学价值发挥到极致,也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3.呈现多样化的解题策略

不同的学生解同一道题目会有不同的解题策略,虽然有的解题思路繁琐,有的解题思路简单,但是这都是学生思考后的产物,教师可以尝试将复杂的解题思路引到简单的解题轨道上。因此,苏教版的教材编者在编写时注重学生的学情,贴近学生的学习起点,这样的编排意图在每个单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中都有所体现。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计算题“■+■+■+■”,教材先是呈现了学生马上能想到的通分方法,再呈现通过把正方形看作单位“1”建立起算式和图形之间的联系。这样,不同解题方法、不同思维水平的呈现,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又为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提供了机会。

再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例1,教材呈现了列表和列式计算两种方法,还出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中间问题”。这样低起点、高跨步的教材编写形式,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学生的自主预习指明方向,为小组合作提供思路。

又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例1,教材从学生最能想到的“摆一摆”入手,再呈现用列表法寻找面积最大的长方形,最后还把运用列举策略的所有问题罗列出来,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教材这样的编排体现了“重视过程和结果”的理念,让学生能踏着巨人的肩膀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策略。

4.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

数学语言一般可以分成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图画语言三种。有的学困生不能正确解题,关键原因就是不能把题目中的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或者图画语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把思考分析和解答过程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

“说数学”的结构化训练在苏教版教材中也有大量体现。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例2就为训练学生“说数学”提供了模板。首先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从题目中知道的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把题目中的书面语言转变成图画语言;再建立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提出“中间问题”;接着根据每一步的问题列式解答,最后验算。

随着年级的升高,题目难度的加强,教材“说数学”的侧重点也有变化。比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例1,教材编者就更加强调说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和“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把书面语言转变成图画语言,将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具体的图形,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也渗透了图形的简洁美。

教师长期坚持让学生“说数学”,不仅能了解学困生的困难所在,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外显,思维过程更加清晰。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2

[关键词]孔子学院;《长城汉语》;对外汉语

[中图分类号]H1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4-0046-03

孔子学院成立至今已走过八年的历程,全球的汉语热潮持续增温,现今全球已有400家孔子学院和500多家孔子课堂。苏丹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08年,距今也有五年的历史。

中国和苏丹两国虽然在地理位置上相隔较远,但是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实现稳步显著的发展,文化输出已是大势所趋,中苏两国政府都在加强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也在此时应运而生。从2007年筹办开设孔子学院至今,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发展迅速,汉语教学逐步在苏丹普及甚至扎根,各种文化活动有声有色;HSK考试人数连创新高;汉语课逐步纳入当地正规教育体系而成为当地中学的必修课;2013年,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更是在苏丹司法部、文化新闻部、总统府培训部、内政部等多个政府部门开设汉语学习班。但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汉语教学在苏丹推广的一些不利因素,例如苏丹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教学设施简陋、缺乏针对阿拉伯国家的对外汉语教材、汉语学习者年龄分层较大等,这些因素导致了实际教学中的一些负面效应。

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从初级到高级阶段的教学采用的汉语教材均为《长城汉语》系列教材。《长城汉语》系列教材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组织的重点研发项目是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开发的新型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全球91个国家有349所孔子学院(课堂)申请《长城汉语》账号或单机版,进行长城汉语课堂教学。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也采用《长城汉语》教材进行汉语教学,但受制于当地落后的教学条件,教学时较少使用多媒体,基本采用面授。本文将调查总结苏丹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初级教学时使用的教材《长城汉语》第一册,结合笔者在苏丹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实际经验,旨在发现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希望能为苏丹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及中国国家汉办提供直接而真实的数据及参考资料,从而进一步提高苏丹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的教学质量。

一、《长城汉语》第一册教材分析

由于孔子学院学员的特殊性,比如学生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性别和年龄差异较大等,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应与系统学习汉语的学习者有所区别。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材问题已经成为各所孔子学院汉语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亦是制约汉语快速高效推广的瓶颈。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现在所选用的教材为《长城汉语》系列教材。

《长城汉语》教材是由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规划、组织、研发、运营的重点项目,是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开发的新型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是为海外教学机构及广大对外汉语学习者提供的教学资源与课程。①

经问卷调查,学生对《长城汉语》第一册教材的看法如下:“不喜欢”的人数为5人,占总人数的10%;“一般”的人数为8人,占总人数的14%;“喜欢”的人数为12人,占总人数的24%;“很喜欢”的人数为25人,占总人数的50%。

该教材分课本及练习册,整本教材共10个单元,每单元共三篇课文,课文主要围绕八名中国人及七名外国人所发生的故事而展开的对话。每课生词不超过37个,生词部分还配有英文翻译,课本的最后还配有以首字母分类的生词总表。

笔者和不少苏丹的汉语教师都拥有使用《长城汉语》教学的经验,几乎所有教师都已使用《长城汉语》第一册教材教学超过六个月,完成过整本教材教学内容。通过对《长城汉语》教材的使用,当地的汉语教师认为该套教材有自身明显的优势为:课文通过几个不同人物之间的对话所展开,风趣幽默且通俗易通,贴近真实的生活;每单元词汇量适宜且基本成阶梯状分布,难易程度适中;配套练习册中的练习多样化,起到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教材配有mp3听力资源,为学员在课后自学提供便利;整套教材分六级,不同级别针对不同级别的HSK考试,方便学员学习结束后直接参加HSK考试。但不少汉语教师也反映该教材的不少问题和缺陷,以下将重点分析。

二、《长城汉语》第一册无完整汉语拼音教学方案

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发音的主要手段,学好汉语拼音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而《长城汉语》第一册教材中没有汉语拼音教学的部分,只在练习册中分单元出现,不利于集中学习汉语拼音。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的一级班采用先集中进行拼音教学再过渡到课本的方式。一级班的前10~14个课时均为汉语拼音教学,采用自制拼音课本,完成拼音后方才进入《长城汉语》第一册教材的学习。《长城汉语》显然无法满足这种教学需求。

三、《长城汉语》第一册中的英文翻译问题

《长城汉语》教材是中英双语教材,为零起点的学生学习中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英文翻译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举几个实例:

其一,第七单元中生字“接”翻译为“topush”,文中的例句为“我现在去接你”,这句话的意思是“iamgoingtopickyouupnow”,“接”应译为“picksomebodyup”。

其二,第七单元中生字“电话”翻译为“telephone”,文中的例句为“电话是82194675”,这句话的意思是“thetelephonenumberis82194675”。文章中并没有出现“电话”一词的本意,而是“telephonenumber”的意思。

其三,第七单元中生字“饭店”翻译为“restaurant”,文中的例句为“长安饭店”,这句话的意思是“ChanganHotel”。“restaurant”应译为“饭馆儿”,而不是“饭店”。

其四,第七单元中生字“我们”翻译为“our”、“we”“us”,文中的例句为“我们学校有个健美操比赛”,“我们”正确翻译为“we”、“us”没有“our”的含义,文中只省略了“我们”与“学校”之间的“的”。

四、《长城汉语》第一册中缺乏关于中国文化的介绍

语言与文化有着共生、相属、相依的密切关系。②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语言的理解包含着对文化的理解,语言的理解需要文化的理解,故教授语言的同时也会无形之间传播文化。从问卷调查的学习动机选项可以看出,接近一半的学生因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而学习汉语,而在《长城汉语》第一册教材中完全不涉及关于中国文化的介绍板块,使得整本教材只有生词与课文两个部分的内容,显得过于单薄、简单。由此可知,需要汉语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加入文化部分的内容。在实践教学中,不少汉语教师会自行组织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其中包括饮食、习俗、历史、服饰等方面的内容。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为视频展示讲解,如观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种为实物展示讲解,如品尝传统菜肴、使用筷子等。但这种自行组织的文化体验是在没有理论指导的情况下进行的,在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上还存在漏洞,尽管这些课堂活动大多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为了提高文化教学的效率,我们还是提倡有专门的教材来做指导。

而现今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的图书阅览室内并无完整的、系统的文化教学教材,亟需一线汉语教师收集、整理、完善并出台相关文化知识点的文本,以帮助汉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系统化、条理化。

五、《长城汉语》第一册汉字书写的弱化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的甲骨文。”③汉字历史悠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语言,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想要学好中文就必须学好汉字,汉字教学的重要性也由此突出。

《长城汉语》第一册教材中不涉及汉字教学板块,只在练习册中分单元出现,主要介绍了基本笔画、结构和课文中出现的部分汉字。主要问题为介绍的汉字内容较少,每一单元所要练习书写的汉字难易程度不成阶梯状分布,显得杂乱无章。如在第一单元中一出现“我”字这一复杂架构的汉字;在第一单元出现“他”、“她”二字,却在第二单元出现“也”字。

认识到《长城汉语》这方面的不足,很多汉语教师都不按照《长城汉语》练习册中汉字讲解顺序进行教学,主要参考《新编基础汉语・写字篇・常用汉字部首》(张朋朋著,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年版)。该书编写有三个特点:第一,以笔画入手。汉字的构件是由笔画构成的。因此,学习汉字构件要从笔画入手。本书介绍了八个基本笔画,对每个笔画还介绍了它的几种变形写法以及笔画的名称和笔顺规划。第二,以部首为纲。本书介绍了108个最常用的部首,按照由易到难,即从笔画少到笔画多的顺序排列。对每个部首,本书介绍了它的名称、意义、作用、来源以及它的写法和笔画数等多项内容。第三,在每个部首下介绍几个带有同一偏旁的合体字。对每个合体字不仅介绍了它的字音、字义,而且突出介绍了它和构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构件组合的结构类型。

虽然整合教材的能力也是一个优秀汉语教师所必须的能力,可是我们还是希望教材能够弥补自身的缺陷,为广大汉语教师提供便利。

六、《长城汉语》第一册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

“《长城汉语》多媒体教材中出现了240个与留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场景,如邮局、车站、银行、饭店、宿舍等,240个场景通过声音、图像、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传授知识点,强化学生记忆,是《长城汉语》系列教材的最大特色。但苏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计算机技术尚未完全普及,部分学生至今未接触过电脑,多媒体教学在苏丹受到阻碍。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现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不能满足教学的全部需要。且很多学员没有电脑,不能在课后利用多媒体进行复习和预习。在苏丹,教师希望看到教材纸质文本本身能够表现出寓教于乐的优点,而不是依靠令当地学生无法企及的方式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效率。

七、《长城汉语》第一册中的教材印刷问题

上表为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一级学生的年龄层次分布,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年龄差距较大,有10%的学员为中老年人。这些学生由于年龄较大,在看书时,有时看不清楚书中的文字。因此,建议在印刷时加强《长城汉语》教材中的文字对比度,选择更清晰的颜色,同时加大字号。

八、结语

苏丹作为非洲的穆斯林国家,母语为阿拉伯语。关于阿拉伯语的汉语教材相对较少,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图书阅览室现存有五种中阿汉语教材,分别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实用汉语课本》和《汉语乐园》、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快乐汉语》和《跟我学汉语》。其中《快乐汉语》、《汉语乐园》、《跟我学汉语》这三套教材主要是针对儿童或青少年编写的,不适用于孔子学院的成人汉语班级。而《新实用汉语课本》和《当代中文》两本教材编写细致,信息量大也不适用于孔子学院的短期汉语课程班级。鉴于没有适合苏丹的中阿汉语教材,亟需编写适合孔子学院的中阿对外汉语教材。而如何编写适合阿拉伯地区的对外汉语教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注释]

①格桑央京:《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的进展与深化――以“长城汉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为例》,《民族教育与研究》,2009年第2期。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3

关键词:开放教育学籍管理信息化

“学籍”专指符合招生规定条件被正式录取,并按规定办理注册手续后所取得的学生资格。而学籍管理则是对学生从招考人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的学籍注册、课程选择、学习成绩的评定与迁移为中心的考核与管理。成人教育同普通教育一样,学籍管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又和普通教育不同,成人教育的学生相对分布松散,学生层次差异较大,使得成人教育的学籍管理较普通教育管理难度更大。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重视学籍管理,明确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内容,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学籍管理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手段使得传统教育向教育的开放性、广泛性和终身性发展。目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就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一种模式,其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意味着:教育对象的开放;教育观念开放;教育资源开放;教育过程开放。正是由于这些特点电大的开放教育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具有允许学生自主选课,选择学习时间及个性化考试等特点,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化服务的教学管理制度。但正是这种教学管理模式给传统的学籍管理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开放教育学籍管理主要内容

1.新生人学注册管理:学生人学参加电大统一的人学测试,经过资格审核后报教育部学生司备案,同时将新人学的学生基本信息导入教务管理系统统一生成学号,建立开放教育学生基本电子学籍档案。

2.学籍异动工作管理:所谓学籍异动是指学生因工作调动,搬迁等原因申请的转学、转专业。学籍异动经学员自己提出申请,经过教学点和省电大批准上报中央电大备案同时建立电子异动记录档案。

3.课程注册管理:学生人学后每个学期在专业规则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本学期需要学习的课程进行注册学习。各教学点根据学生的课程注册信息开设课程并将数据汇总上报省电大,省电大汇总各地市数据上报中央电大。课程注册是每个学期教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教材征订,教学、考试安排及收费的基础和依据。

4.毕业、学位审核:指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后,达到毕业年限由教学点上报到省电大进行毕业资格审核,省电大审核后将结果上报中央电大进行终审,最后由中央电大为学生颁发毕业证书,达到学位条件的学生授予学位。

二、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的主要特点

1.个性化管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是教育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教学上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资源,教学形式上由原来以教为主变成以学为主,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等。根据上述特点电大目前的学籍管理制度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允许学生自由选课,淡化了传统的班级管理,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的班级管理到学生的个别化管理。

2.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电大学籍管理工作中充分地利用了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开发了多个教务管理和学籍管理的系统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转变了管理观念、改革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实现学籍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三、目前电大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开放教育的学籍管理使用了先进的管理手段,但是由于实行学生自主选课,个别化管理,也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

1.入学注册数据带来的问题:人学的电子注册数据是学籍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教育部实行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后,人学的电子注册数据是学生人学资格、毕业审核、学历上网的主要数据来源和依据,但是由于招生人学时间紧,教学点分散,操作人员疏忽等原因带来了人学电子注册数据的不准确性。数据的不完整、不准确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证书的颁发和学历证书的网上认证,给后续的一系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1.自主选课和课程注册带来的问题:完全学分制允许学生自主选课打破了传统的班级管理的方式,但是部分学生自主选课时不根据专业规则要求存在多选、漏选、误选的情况。另外由于开放教育办学层次、专业和课程的多样性,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规则中的学分和收费标准的不同给学籍管理的选课和注册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学籍管理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统计、核实和修正学生的选课注册数据。由于课程的设置和专业规则制定的不科学、不严谨性,使得课程注册工作流程过于繁琐,制约了完全学分制的实行。

2.成绩和毕业审核的问题:开放教育的教务管理实现了考试过程和成绩管理工作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大大减轻了考试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但是由于办学层次和专业的多样性,出现部分相近名称课程的iD(课程代码,iD不同则代表不同课程)不同但是试卷相同的情况,而计算机系统只认iD不认中文名称,造成部分学生考试完后成绩得不到认证。这给学籍管理中的毕业审核工作带来了麻烦也影响到了毕业证书发放的进度。

四、通过对开放教育学籍管理工作分析,我们从实践出发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利益的思想对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改革意见和想法。

1、学籍管理规定的详细化、公开化和透明化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个涉及部门比较多的岗位,涉及的因素也很多,各部门的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对学籍管理制度了解不深,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按管理规定的要求,使得管理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制定一套符合电大成人开放教育特点的详细学籍管理规定和相关文件汇编,另外建立专门学籍管理制度和文件查询网站供学生和教师查询,组织相关人员以各种形式学习文件精神,特别是提高学生对学籍管理和专业规则中的相关内容的了解是减少错误的必要手段。达到规章制度人人熟悉,文件精神深人人心的效果,做到制度的详细化、公开化和透明化。

2、规范课程的设置和专业规则的制定

对开放教育的课程开设进行严格的审核,包括必修和选修课,尽量做到能合并的课程进行合并,同一课程在不同专业应使用同样的教材和试卷等,避免引起混淆。规范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学分设置等。对专业规则的制定严格把关,做到相对稳定。逐步使课程注册工作由过去的按年级专业制定收费标准过渡到以课程为收费标准。

3、加强学生选课工作的辅导和检查制度

完全学分制后允许学生自主选课,但是学生对专业课程不甚了解存在先选和误选情况。应该建立完善的选课制度,不是把这个工作简单地交给学生,而应在每个专业设立多位专业教师作为辅导员,公开联系方式,在公开网站上对所有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对课程学习的先后顺序进行说明,使得每个学生在详细了解本专业课程设置以后再安排专业辅导员指导他们进行选课。另外每个教学点的管理人员要详细核对学生的选课结果,如有错误及时进行修正。

4、加强学籍档案资料的管理

学籍档案包括个人档案和整体档案。个人档案是为每个学生设立的档案信息如学生基本信息表、学籍卡等,整体档案是针对某个年级专业的学生设立的档案如录取花名册和毕业生花名册、成绩册等。学籍档案管理是学校教务管理的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因此保存好原始资料并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库是学籍管理的重要工作。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每个学期派专人收集学生的纸质档案材料并归类编号按顺序存放,同时根据纸质档案通过开发的系统管理软件建立和完善电子档案以方便信息的查询和。

5、改革毕业审核工作流程

毕业审核环节处于教务管理工作的“出口”位置,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由于中央电大系统学生数量庞大,每个学期毕业证书办理日期都较长,为使毕业生在最快的时间拿到毕业证书,改革毕业审核工作流程,加快毕业审核进度是学籍管理的重要工作。

因此每个学期考试结束后,应立刻对当期需要毕业的学生进行毕业初审,将名单尽快发放到教学点核对,同时梳理相关问题,与考务和专业规则管理部门制定专门的毕业审核工作流程制度进行联动,发挥系统和技术的优势,对反映的问题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理。开设专门的绿色通道加快毕业审核信息的上传和下达。

6、不断开发管理软件,加强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人。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组织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情况的汇总和系统分析,联合开发部门及时地制作处理相关任务的软件项目,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例如我们专门制作了“教务信息系统”、“教务数据上传和下载系统”、“毕业生信息核对系统”、“在籍学生基本信息核对和修改系统”等。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知识和相关软件使用的培训,使每个部门的管理人员熟悉业务流程和软件的操作流程是提高学籍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4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当地学生数最多的一所小学,每学期学生数都近3000人,平均每个年级八九个班,每班学生数60人左右。学校有两间电脑室,从三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每班每周一节课。学期初,各班班主任会按照学校的要求,按学生的座号整理好“点名册”,以便每位任课教师的使用。这种“点名册”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在班级的座位,特别像信息技术这类的学科,一周老师仅和学生见一次面,往往一个学期结束了,还有许多学生的名字叫不出口。于是,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一份电脑室专用“点名册”。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学习,于是在“点名册”中,我将学生按照在班级中的组别及座位,分成了八个小组,每组组员为6~8人,每组设一小组长(小组长的名字为斜体,加粗),这样易于组织学生课堂分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爱护电脑,正确使用电脑的良好行为和习惯,我把学生姓名与相应的电脑机号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避免了学生“抢”电脑的不良行为,又让学生多了一份责任感。同时在每个班级的“点名册”后,我都特意多留了一两页白纸,做为记录页。

课前,由于学生在电脑室的座位是不变的,我按“点名册”很快就看出了谁缺席,并及时与班主任联系,确认学生缺席原因,确保学生的在校安全,同时在缺席学生的姓名后画上“o”。课上,我看着“点名册”,能大声地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或是演示操作,而不必担心是否叫错学生姓名。一个学期下来,每个班的学生名字竟也能记个“八九不离十”。课后,我对学生在一节课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在表现优秀的学生或优胜组的组员姓名后加颗“”,并在第二页中予以详细记录表扬。对于个别的“问题”学生,我在他们的姓名后先用铅笔画上“?”,再利用课间时间进行交流沟通,如若这些学生在下节课有所进步,我将擦去“?”,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及荣誉感,课堂纪律明显好转。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5

考试简介:注册会计师简称Cpa(Certifiedpublicaccount)是中国一项执业资格考试,1991年开始实行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1993年起每年举行一次,适合准备在国内从事会计职业的高级人才。注册会计师考试成绩合格后,具有2年以上从事独立审计业务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可申请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后有权签署审计报告。

主考机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报名时间:由各地考试委员会在每年5月份内确定。

报名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中国公民,可报名参加:(1)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2)会计或者相关专业(相关专业是指审计、统计、经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考试时间:每年9月份。

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

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考试简介: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从事会计工作,并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考。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合格者,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财政部用印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从获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中择优聘任。

主考机构:国家财政部、国家人事部。

报名时间:考试上一年度的10月中旬至于11月底。

考试条件:(一)初级: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4)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以上学历。(二)中级:除具备报考初级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5)取得博士学位。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考试年度的5月第三个星期六、星期天。(以当年公布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为准)

考试科目:初级科目包括《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中级科目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

三、高级会计师资格

考试简介:人事部、财政部共同负责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扩大试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试点考试由国家统一组织,评审工作仍按现行办法由试点省组织进行。实行高级会计师考评结合试点的地区,申请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的人员,须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评审。财政部、人事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会计考办”)负责确定考试科目、制定考试大纲、组织命题和阅卷、确定合格标准。试点地区的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工作,在当地人事、财政部门的领导下,由省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组织实施。

主考机构:国家财政部、国家人事部

报名时间:每年5~6月开始报名。

报名条件:申请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高级会计师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各地具体规定有所不同,请查阅当地的报考条件;(2)经省级人事、财政部门批准的申报高级会计师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破格条件。

考试时间:每年9月份左右。

考试科目:《高级会计实务》。

四、注册税务师(Cta)

考试简介:注册税务师简称Cta(Certifiedtaxagents)是中国的一项执业资格考试。1998年开始时实行资格认定考试,自1999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适合企业内从事税务工作的人员、税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税务专员等。注册税务师是一个前景看好的职业,其证书含金量较高。

主考机构:国家人事部、国家税务总局。

报名时间:报名时间一般设在考试年度上一年的12月份,按属地管理的原则,一般按地区为单位进行组织。

报名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参加全部科目考试的报名条件:(1)非经济类、法学类大专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八年;(2)经济类、法学类大专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六年;(3)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第二学士或研究生班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四年;(4)经济类、法学类第二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硕士学位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两年;(5)取得经济类、法学类硕士学位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一年;(6)获得经济类、法学类博士学位;(7)在全国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评聘了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和法律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会计、统计、审计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者,从事税务业务满一年。

考试时间:每年6月最后一个周末,从周五的下午开始,每半天考试一个科目。

考试科目:《税法(一)》、《税法(二)》、《税务实务》、《财务与会计》、《税收相关法律》。

五、注册资产评估师(CpV)

考试简介:资产评估师(CertifiedpublicValuer)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的资产评估人员,考试工作由人事部、财政部共同负责,日常工作委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承担,具体考务工作委托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实施,考试每年举行一次。目前,市场对此类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适合正在从事或准备从事资产评估工作的人员。

主考机构:国家人事部、国家财政部。

报名时间:每年的3月至4月(以当地人事考试部门公布的时间为准)。

报名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参加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1)取得经济类、工程类大专学历,工作满5年,其中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满3年;(2)取得经济类、工程类大学本科学历,工作满3年,其中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满1年;(3)取得经济类、工程类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工作满1年;(4)取得经济类、工程类博士学位;(5)非经济类、工程类专业毕业,其相对应

的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年限延长2年;(6)不具备上述规定的学历,但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经济、会计、审计专业初级资格考试,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并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满5年。

考试时间: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末。

考试科目:《资产评估》、《经济法》、《财务会计》、《机电设备评估基础》、《建筑工程评估基础》。

六、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

考试简介: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associationofCharteredCertifiedaccountants,简称aCCa成立于1904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国际会计师组织。aCCa的国际地位举足轻重,联合国于确定其环球课程时,亦是以aCCa的课程作为蓝本。

主考机构: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

报名时间:学员注册后,在二、三月份/八、九月份会收到aC-Ca的考试报名通知。每年7月31日为中国学员参加同年12月份笔试的注册最后截止日,每年12月15日为中国学员参加下一年6月笔试的注册截止日。

报名条件:(1)具有教育部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既可以报名成为aCCa的正式学员;(2)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在校生,且顺利通过第一学年的所有课程考试,既可报名成为aCCa正式学员;(3)未符合以上报名资格的申请者,而年龄在21岁以上,可以遵循成年考生(mSeR)途径申请入会。该途径允许学生作为aCCa校外进修生学习,只须在前两年的四次考试中通过1.1和1.2两门课程,便能以正式学员身份继续参加其它课程考试。

考试时间:考试每年举行两次(六月初和十二月初)。

考试科目:从2007年12月起,aCCa实施新的考试大纲,新大纲共有十六门课程(学员需通过十四门),分为两个阶段,每次最多允许考四门,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员可以免考其中2门。主要包括:第一阶段有《会计师与企业》、《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公司法与商法》、《业绩管理》、《税务》、《财务报告》、《审计与认证业务》、《财务管理》、《高级税务》、《高级审计与认证业务》;第二阶段有《专业会计师》、《公司报告》、《商务分析》、《高级财务管理》(选修)、《高级业绩管理》(选修)、《高级税务》(选修)、《高级审计与认证业务》(选修),其中选修课只需选择二门。

七、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

考试简介:Cia是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eRtiFieDinteR-naLaUDitoR)的英文简称,它不仅是国际内部审计领域专家的标志,也是目前国际审计界唯一公认的职业资格。Cia需经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nStitUteoFinteRnaLaUDitoRS简称iia)组织的考试取得。考试每年一次,适合准备进入大型跨国企业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主考机构: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报名时间:每年6、7月左右;报名具体时间、地点及其他有关事项参见各考点的报考简章

报名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报名参加考试:(1)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2)具有中级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3)持有注册会计师证书或非执业注册会计师证书;(4)Cia考试期间本科院校的审计、会计及相关专业四年级学生。

考试时间:每年11月第3周的周六、周日举行。

考试科目:《内部审计在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实施内部审计业务》;《经营分析和信息技术》;《经营管理技术》四个部分。

八、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Ga)

考试简介: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ertifiedGeneralaccountantsassociationofCanada,以下简称CGa-Canada)是经加拿大国会批准成立的会计专业团体,是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iaSC)、泛美会计学会(iaa)、亚太会计师联合会(Capa)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四个国际性会计师组织的活跃成员。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专衔享有极高的国际公信力,协会会员可在加拿大执业,独立签署审计报告;或在世界各地从事高级财务及企业管理等工作。

主考机构: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

报名时间: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份(一门课程结束即注册报名下一门课程)。

报名条件:通常由各省确定,通常包括:(1)大学以上学历;(2)修满规定的会计课程学分(51分);(3)参加各省协会或授权大学举办的教育课程。学员必须完成每门课程的作业后才能参加考试。每门课程授课结束后,学员将参加CGa协会在世界各地安排的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必须达到65分以上方可通过;考试成绩在50~64分之间可以补考一次;低于50分或补考未及格的学员必须重新选修该门课程。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6

即将做出修订,甚至可能退出舞台的现思想品德教材都有哪些版本,这些版本的教材都有哪些特点,这些版本的教材对于今后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又有何启示?下面就初中思想品德多版本教材进行深入而理性的分析。

一、现有主要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版本的基本情况

从版本上看,现有教材主要有(版本不齐,只作重点说明,排名不分先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北师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陕教版)、广东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粤教版)、人民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民版)、江苏人民出版社(以下简称苏人版)、山东人民出版社(以下简称鲁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以下简称教科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都师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湘师版)等不同的版本。这些不同版本的教材虽然都依据同一个课标编写,但又各不相同,异彩纷呈。

从结构编排上看,不同版本教材各具特色。例如:十套主要版本教材单元平均数是22单元,课的平均数接近65课,单元数最多的是教科版,最少的是陕教版,课数最多的是都师版,最少的是陕教版;粤教版、湘师版等版本教材每单元课数数量相等;苏人版七、八年级上下学期单元数相等,课数相等,但是单元之间的课数不等,最少的三课,最多有六课;教科版、都师版教材每册书的单元数不等,每单元课数也是不等(教科版两课、三课或者四课,京师版三课或者四课)。另外,都师版五册书的名称不同于其他版本教材,其他版本教材称为“七年级上册(或者七年级上学期使用,下同)”、“七年级下册”等,都师版教材称为“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湘师版每个单元后面都安排一个“单元活动设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鲁人版的教材有两套,一套5本是用于六三制学校的;还有一套7本是用于五四制学校的,两套教材在总课数上是相同的,内容也基本相同,只是根据学段的不同,对于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的编排。

二、各版教材的主要特点

1.依据课程标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这几套教材都依据2003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编写,比如,教材的内容都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各版本教材虽然在编排结构上有所不同,但内容都严格按照“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和“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安排章节。在内容的编排上也大多将“成长的我”(包括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和学法用法的内容)放在了七年级,将“我与他人的关系”(包括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放在了八年级,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包括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的内容)放在了九年级全一册。

各版本编著者在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的同时,也不失灵活性和个性。例如:十个版本的教材大多将学法用法的内容放在了八年级的下册,但也有三个版本的教材将这一内容放在了七年级的下册,还有一个版本的教材将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放在了七年级上册。

2.取材乡土资源,彰显浓郁的地域性。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人、造就一方情。在我国,地域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具有特定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表现。苏人版、粤教版、湘教版、陕教版、山东版等版本的教材都能利用本地区的地域文化,取材乡土资源,给学生带来了亲切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乡土情感。

例如:北师大版在九年级第3单元第9课《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各抒己见”栏目中就举了京剧的例子;湘师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与友同行》“善交益友”的内容就选用了青年时代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结交蔡和森、向警予等十几个益友的事例,还在事例的旁边配上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插图照片。苏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行为与后果》第二目《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知识点时就列举了“有情有义的徐州人”――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王集村农民工小张认为自己感染“非典”,主动隔离的事迹。粤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人生多彩》的“在劳动创造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使用了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南山院士的工作照片。

3.突出育人功能,凸显鲜明的德育性。思想品德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德育课程,而承载这门德育课程的重要载体的就是思想品德教材。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每一个版本的教材都注重对学生进行自觉纪律教育、劳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理想教育等德育内容的教育。可以说,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凸显了鲜明的德育性,起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例如:人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第三课《我的自律宣言》明显是在对学生进行自觉纪律教育。湘师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利益》、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第三课时“创建新集体”、苏人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善于交往》第九课“众人划桨开大船”、粤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中学》第三课“融入新集体”、鲁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热爱集体融入社会》第四课《我与集体共发展》等都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苏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立自强》第一课《好习惯受用一生》中“受益一生的好习惯”就包括“勤于劳动的习惯”。同时,各个版本的教材就用大量的篇幅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传承、法治意识的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的德育教育。

4.注重创新再造,力求个性的差异性。虽然各版本的教材都依据一个课程标准编写,但是任教过多版本教材的教师会惊喜地发现,编著者可以编写出这么多异彩纷呈的不同版本教材出来,让人眼前一亮,心里一喜。每一个版本的编写都是一次创新的过程,各版本教材各具特色。各版本教材在内容安排、单元设计、课数安排,活动设计等方面亮点纷呈。

例如:湘师版每个单元后面都安排一个“单元活动设计”,初中三年共有25个“单元活动设计”,每个“单元活动设计”里一般又设计了三至五个活动供学生选择完成。“单元活动设计”里的活动有撰写“进入中学”主题小论文、中学生活适应情况调查、“夸夸我同学”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寻找成才故事、采访成功人士、制定意志锻炼计划、收集名人名言、讲述伟人明星艰辛历程、介绍好朋友、周日我当家、采访老师、辩论大擂台、查找法律资料、调查乡规民俗、给心理老师写信、庆祝爸妈生日、谈谈看法、写诚信日记、观赏诚信影片、建立诚信档案、演讲比赛、集体讨论、写观察记录、格言创造、时政沙龙、手抄本评比、写科幻小说、参观科技博物馆、设置梦想瓶、听报告会等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德育效果的实效性。

5.贴近学生生活,蕴含明显的人文性。人文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不论哪个版本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就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出发,做到以学生为本。各个版本的教材都选用了大量的人文素材作为教材的资源,不管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选取的素材都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有的版本的教材在某个教材上直接选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这些事例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更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教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在分数的背后》第十四课《分数之外的收获》在列举“在考试与分数之外,我们有广阔的生活空间,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时运用了八张照片作为例证。这八张照片有整理房间、踢足球、滑雪、插秧、工厂参观、街头清洁、开学军训和推轮椅车老人过马路等。这些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再熟悉不过的事例,有些图片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其倍感亲切,同时也升华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值得一提的是,编著者在选图的时候既考虑到了男生(如踢足球)又考虑到了女生(如整理房间);既考虑到了北方的实践活动(如滑雪)又考虑到了南方的实践活动(如插秧);既考虑到了城市生活的学生(如推坐轮椅车的老人过马路)又考虑到农村生活的学生(如插秧)等。可以说,图片的编排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三、对现有版本教材的使用感悟

1.做一名“知者”,认真研读课标。首先,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出来的。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材的使用和把握,都不得不研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已经一年多了,此版课程标准较上版课程标准而言,更加符合现在的教学,更加注重探究,更加符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叙写方式,但是是否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老师都仔细研读过,是否每一位思想品德老师都已经将2011版课程标准与2003版实验稿课程标准进行了比对,是否每一位思想品德老师都对2011版课标较之与实验稿课标在哪些方面作了调整有较为详细的了解?

其次,“教材编写要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因此,除了课标之外,每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编著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地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再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指出,排在2013年各项工作之首的是“要深入推动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十精神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首先就要准确把握十的基本精神,这是学习和贯彻的前提。因此,无论是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编著者还是使用者,都要认真学习了解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灵魂的十精神,用党的十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党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2.做一名“智者”,学会善用教材。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通过各个不同版本教材的介绍,老师们可以发现,“唯教材是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教师应该成为教材的主人,不要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要学会利用教材而不是被教材利用,更要学会善于活用教材。

有的教师在熟悉了某一版本的教材后,对于新任教的“新”版本教材有很大的不适应。感觉自己在上一版本教材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的资料和教学经验好像再无用武之地,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本领恐慌”,不知该如何进行教学。其实,这完全是个误会。

例如:对于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内容,各版本教材是这样安排的。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中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粤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中的第三课《维护消费权》;人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法律在我心中》的第八课《做合格的消费者》;苏人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与法同行》中的第十六课《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鲁人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依法享有人身权、财产权、消费者权》中的第三课的第三课时的《做个聪明的消费者》;都师版教材第四册(八年级下学期用)第二单元《法律维护权益(上)中的第六课《消费者的权益》;湘师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关注经济生活》中的第三节《做理智的消费者》。由此可以看出,除陕教版和教科版等版本教材没有编排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内容之外,其他版本教材都在相应章节编排了这个内容。在教材版本更换时,初中思想品德老师完全可以将原来任教的版本中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加工,甚至进行再创造,可以说是已经“有备而来”。笔者在教消费者权益的内容时,喜欢将教材的课时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将这部分内容放在3月15号前后学习,效果相当不错。

3.做一名“执者”,善于搜集素材。教材上的素材也许在编写进去的时候是最新最近发生的时事,但是教材里的素材毕竟要经过编写、印刷、分发等程序,最终到达使用者手中,也许这时,教材里的素材已经变成了旧闻,不再是时事了,甚至已经不再适合放在教材里使用。一个执着于把书教好的教师,会用心地去搜集和书本有关的材料。

例如:笔者任教初中思想品德多年,养成了喜欢搜集素材的好习惯。在电脑不普及的年代,看到了对思想品德教学有利的素材,往往喜欢剪贴,甚至用手抄的方式将有关于教学的素材记录下来。有了电脑以后,特意在电脑中设置了专门的文件夹,用于存放搜集来的教学资料。在全国一些同行的热情帮助下,有幸收藏阅读了人教版、粤教版、陕教版、人民版、苏人版、鲁人版、教科版、京师版、湘师版等多版本教材。在阅读的同时,将这些版本教材中的素材进行了归并整理,分类存档。对于还能够继续使用的素材进行了梳理,这给我任教现在的版本教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7

关键词:电子白板;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96-1

电子白板作为一种高科技教学工具,它在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同时,又保持了普通黑板的优点,其强大的交互功能对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丰富了课堂教学,搭建了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平台,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辟了新的途径。下面就结合自己在听交互式电子白板课感受和自己在上交互式电子白板课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小学数学的有效整合。

一、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探索兴趣

【案例描述1】苏教版(国标)三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导入

《平移与旋转》导入创设情景环节教学中,出现了很多图片:铁轨延伸、正在展开的扇子、汽车的方向盘、钟表等,通过学生的观察,利用电子白板的绘画功能,然后选中圈出的对象移动,很快就能使同学在脑中建立并形成平移、旋转的概念表象,为认识平移、旋转概念扫清了障碍。

【案例描述2】苏教版(国标)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导入

《认识三角形》这一课,老师首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教科书上斜拉桥的实物图,让学生找找图上有没有角?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三角形,对三角形也有了一些认识,学生很快找到了隐藏在斜拉桥中的三角形。教师:“同学们从实物图上找到了三角形,如果把这些三角形画下来会是什么样的呢?”这时,老师就借助电子白板绘画和拖放功能,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说明这些都是三角形,从而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三角形的概念。

【反思】电子白板的引进,既能帮助教师优化教学环境,又能让学生迅速地进入状态,从而更好地获取信息。教师利用电子白板操作工具有的拖放、隐藏、拉幕、涂色、照相即时反馈、回放记录等功能,都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电子白板配套的资源库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教师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提供了方便。利用电子白板整合的教学资源,能促进学生概念的深入掌握,同时教学也变活了。

二、利用电子白板优化教学设计,突破教学重难点

【案例描述3】苏教版(国标)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

教学《角的度量》时,数学概念比较多,又几乎没有旧知作铺垫,学生操作程序复杂(顶点和中心点重合,分清内外刻度,正向、反向旋转的和不同方位的角、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等等),更难的是怎样读数。虽然教学时候有口诀,但很抽象,孩子们不知道量角器里的角在哪儿,怎样摆是正旋转看度数,怎样摆看反旋转读数。老师在实际教学时有困难。于是我直接调出电子白板工具栏中“量角器”,并放大,让学生从大屏幕上跟着老师一起找角,找出了量角器里的角,再尝试用量角器里的角去度量不同摆放位子角,教师先示范,学生跟着操作,起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案例描述4】苏教版(国标)三年级下册《观察物体》

在苏教版(国标)三年级的教学中,都有在《观察物体》这一课,需要学生应用小立方体搭建不同的立体图形并从不同角度观察。虽然在平时的教学时,我们也要求学生亲手操作,搭一搭,看一看,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逐个检查,既不能体现学习反馈的及时性,也没有效率,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中的拖动、旋转功能让学生从前面、上面、侧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的摆放,画出平面图形,既直观又形象。

【反思】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很多知识需要学生看、观察、感知、想象。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老师在演示时,既花时又花力,达不到预期效果,实物教具的演示或模拟课件的演示虽然已经让难点得到一定的突破,但是仍然有局限性,而这节课应用电子白板,让教师有了自主发挥的空间。教师可以选自电子白板上自带的图形,通过拖动、克隆、旋转的方式,让学生直接在白板上从不同方向观察的立体图形,直观演示了小立方体的搭建过程,不但学生们兴致勃勃,一个个都想上台演示自己的搭法,便于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浅出地将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操作的形式展开,达到让学生感觉到难点不难的效果。

三、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资源平台的优势,体现电子白板特有的交互

【案例描述5】苏教版(国标)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

在《认识周长》一课教学中,我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游泳池、树叶,请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描一描、画一画它们的边线,然后再请学生拖动抽象出这些边线,在以上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解周长的含义。

【案例描述6】苏教版(国标)一年级年级下册《认识钟表》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8

关键词:教材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56-02

教材分析是教师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教材分析对教师教学的意义十分重要。

2001年国家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了达到课改的目的,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我国的教科书编制从过去的“一标一本”渐渐转变为“一标多本”。

每个地区都实行多种版本,宁夏中卫市九年级化学教材在2015年由人教版改为了科粤版,两版教材在编写上都各具特色,若能很好的结合两种教材进行教学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对科粤版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对比分析如下:

1两版教材单元编排比较分析

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教科书共有十二个单元,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有七个单元,下册有五个单元。以“单元――课题”的形式划分,每个单元由3到4个课题组成,全书一共有33个课题,有8个实验活动。

九年级化学教材“科粤版”教科书共有九章,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有五章,下册有四章。以“章――几点几”的形式划分,每个章由3到5个点组成(第八章有5点),全书一共有37个点,并且同时还设置了“精要回放”,“练习题”环节。

通过比较发现“人教版”的课题少,“科粤版”的章节多,看似“人教版”的单元多,“科粤版”的章节少,其实“科粤版”把很多内容放到了一个章节里,增添了章节的难度。

2两版教材目录的比较分析

两版教科书目录编排如下:

通过对比发现两版教材有很多的相似处:(1)两版教科书都是从身边的化学开始,这样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和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能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两版教科书都是由宏观到微观,先学习了空气进而讲解了分子和原子,这样可以使得过度自然,降低难度,适合学生学习。(3)两版教科书中上下册内容设置相同,在上册中都讲了化学世界、空气、氧气、物质的构成、水、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碳和碳的氧化物、燃料。下册中讲了金属、溶液、酸碱盐,化学与生活。可以看出上册内容多而重,下册内容少而精,九年级要面临中考,如果下册内容设置过多可能导致复习时间过短,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

两版教材有很多的不同之处:(1)人教版中将“化学方程

式”、“碳和碳的氧化物”、“盐化肥”单独列为一单元。“化学方程式”这单元中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内容不但多而且也是中考中的重c。“碳和碳的氧化物”涉及到了“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知识。“盐化肥”不光体现了盐的性质还包括了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把这三个单元单独列为一单元来学习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方便同学总结归纳。(2)“物质的构成”在人教版中放在“空气”之后“水”之前,而在科粤版中放在空气之后,氧气之前。空气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种物质,学生都知道空气中有氧气,空气内容学完之后学习氧气是顺利成章的,若是把空气和氧气分开讲就如吃了饭没有喝汤一样不舒服。物质构成涉及到了微观世界,九年级的学生很难想象,空气本来就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到的物质,若是此时再安排更加抽象的微观粒子,学生就更加难以理解。

3两版教材中实验的比较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离不开实验,所以两个版本中对实验都特别重视,但是在安排上也有所不同。

(1)两版教材涉及实验活动的数目不同。人教版中设计了八个,而科粤版中只有六个。虽然数目不同,但是两个版本的教材都落实了新课标对基础实验的要求。

(2)两版教材涉及实验活动的内容不同。人教版中有: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③燃烧的条件;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⑤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⑥酸、碱的化学性质;⑦溶液酸碱性的检验;⑧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科粤版中的实验活动有:①化学简单的基本操作;②氧气实验室制取、性质与物质燃烧的

条件;③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⑤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⑥溶液酸碱性检验与酸、碱的化学性质。

数目上看似人教版的多,但实质上人教版涉及到的实验科粤版都有,并且还多了一个,即化学简单的基本操作,可以看出科粤版更加重视对对基本实验的操作训练。

(3)两版教材中的实验表现形式不同。以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的实验活动为例(人教版九年级课本24页,科粤版化学课本297页)。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注重实验步骤,强调问题的提出,侧重学生思考与交流。科粤版教材首先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实验步骤,现象,理解或解释。其次在这些内容里又以填空的形式让同学思考并填空可以给学生以提醒和方便学生预习。最后以照片的方式出示了实验实物图,可以使实验更加形象。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9

摘要:本文选取现今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数量、注释、课后习题设计这三个方面分析教材编写者在编选外国文学作品时的依据,以及分析编者通过这些外国文学作品的呈现希望学生获得何种知识与技能。苏教版在选择外国文学作品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缺陷,笔者试图为苏教版提供可能性建议。

关键词: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外国文学选材;编者意图

当前,影响语文素质教育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语文教材就是诸多的影响因素之一。随着新课改的启动,新教材的全面推广,语文教材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通过对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编者编写教材时,在抓大方向的同时也不免流露出个人的思想和意识。那么究竟编者在编写时流露出了怎样的思想呢?

一、选材数量

为了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来看待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编选的情况,笔者通过对苏教版与人教版两个版本的选文总数、外国选文总数作了一个对比。之所以会以人教版作为参照教材,是因为人教版作为资格最老的教材版本,在教材的编写上较为成熟,其他教材在编写时都从人教版中获得过启示。可以这样说,人教版教材为其他版本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参考。苏教版,相较于人教版教材,编写上更显灵活和新颖。两种对比度较高的教材进行比较,会更突出各自的优点与不足。

从纵向上看,整个教材编写呈现了一致的趋势,即外国选文占选文总数的比重明显增加。1983年版通用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共24篇,占总篇目(198篇)的126%,2000年版通用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共52篇占总篇目(324篇)的145%。而如今单独看人教版或者苏教版中的一个,都发现了外国文学的比重在增加。这说明教材编写者在编写这套教材时是顺应了课改的历史发展趋势的,同时严格执行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目标。

但是,通过横向与纵向这两个维度,我们也可以发现苏教版在外国文学数量上的选编上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根据1983年的外国文选数24篇到2000年的52篇,我们可以发现2000年的外国选文总数是1983年的一倍还多,这个幅度的变化是巨大的,但是2001年的苏教版只有30篇,幅度的份额较小,所以编者在外国选文数量上偏少。

二、课文注释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注释的内容一般包括三块。第一块是作者的生平简介,第二块是文中词语的注解,第三块是文中涉及到的人名、地名、事件等的简单概括。在作者生平简介中,作品出处、作者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获得的重大奖项、代表作是其包括的主要内容;词语的注解主要是指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或重点词汇给出注音、释义;对人名、地名、事件等的简单概括指将课文中出现的某个伟大人物,或理解文章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人、地、事单独列出来以示强调,比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斜塔上的实验》,编者在注释中将课文中出现的“伽利略”、“希波克拉底”、“盖伦”、“欧几里得”、“阿基米得”、“亚里士多德”单独拿出来,用一句话介绍了他们在历史上的身份或地位,编者还对文中出现的“比萨斜塔”做了简单介绍,将其高度、修建年代、倾斜原因列了出来。

其次,编者提供的注释中比重最大的要数对词语的注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对于词语的理解需要将其放在句子中,需要把握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反观苏教版外国文选,编者给出的解释是唯一的,这样单一的注解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把握,不能帮助学生学会迁移。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编者在为外国文选提供注释时出于了系统性的考虑。苏教版初中三年六本教材中有两篇外国文选的作者是同一人,即苏联作家高尔基。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编选了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编选了他著名的《海燕》。在《童年的朋友》这篇课文的注释里,介绍了高尔基的姓名、国别、身份、代表作等,在《海燕》的注释中并没有重复介绍作家高尔基的生平信息,而是编者直接针对文中的“海燕”,介绍了海燕这种鸟的特征以及在文中的象征意义。这样编写避免了重复劳动,给学生补充了新的知识,使整套教材充满了流动的生命力。

三、课后习题设计

从课后习题中,我们可以推断编者希望学生习得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实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标准,布卢姆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心因动作技能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被进一步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

理解是指领会所学语言知识,并能初步复述和解释。这在苏教版中十分常见。譬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斜塔上的实验》课后练习四的要求是这样的:“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最后四段,并抓住一些重要词语,口头复述内容。”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松鼠》的课后习题一的要求:“松鼠漂亮、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你最喜欢小松鼠的哪些方面?还可讲讲喜欢的原因。”这类理解题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普遍出现,难度适中,可见编者有意顾及到绝对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

应用指在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里使用抽象概念,即能把理解和记忆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中。比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七颗钻石》课后习题三:“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这就是一道属于应用的练习。

综合指能把所学的语言知识综合组织,并有深刻、全面理解,即重新综合成一种新的完整的思想,产生新的结构。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窗》课后习题四“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请你发挥想象力,续写一段情节。看看哪位同学写得最有创意,而又切合小说的中心意思。”让学生重新对小说《窗》的思想进行综合。

分析指将整体分解成各种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弄清各种概念的有关层次或弄清所表达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

评价是根据一定要求对材料价值进行判断的能力它包括评价书面材料的逻辑意义,评价证明结论的材料是否适当、充分,以及作品价值的评价等。

总的说来,苏教版的习题主要是理解、应用、综合的水平,尤其以理解和应用为主,而在分析与评价上涉及较少,这也是今后编者需要注意的地方。(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初中六册).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9-41,32-34.

[3]王小明.教学论——心理学取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吴罕砚、张晓帆.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材对比研究.探索教育,2010:137-139.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10

导语:金秋时节,景色宜人,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英语教学计划,供您阅读参考,更多关于英语计划的文章尽在,欢迎浏览:

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遵循四个“有利于”思想,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学生知识能力习惯态度分析

四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遇到困难,学习兴趣会随之减弱。尤其从这学期开始,对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所以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材简析:

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供小学1—6年级的学生使用。本册教材的特点是:1.强调语言运用。2.注重能力培养3.突出兴趣激发4.重视双向交流5.融合学科内容6.重视灵活扩展7.实现整体设计。

本学期使用教材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英语(第四册)》(peppRimaRYenGLiSHStUDentS’BooK4),本册教材分为六个单元,两个复习单元。本册教材强调语言的运用,注重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兴趣的激发,重视双向交流,融合学科内容,重视灵活扩展,实现整体设计。

四、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目的任务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初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整洁、规范。

6、养成响亮清晰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认真模仿语音、语调,以培养语感。

7、能在完成某个任务(如涂色,小制作)的过程中学会相关的词句,并且培养动手能力。

8、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五、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材重点难点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初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整洁、规范。

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主要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将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七、四年级上册英语课时安排

Unit1myClassroom6课时

Unit2mySchoolbag6课时

Unit3myFriends6课时

Recycle13课时

Unit4myhome6课时

Unit5whatwouldYouLike?6课时

Unit6meetmyFamily!6课时

Recycle23课时

每单元安排一次练习:8课时;复习、考查: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