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惊弓之鸟教学反思十篇惊弓之鸟教学反思十篇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49:23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篇1

叶圣陶先生再三告诫我们:“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导工作,就是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千法万法,读是万法之大法。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让他们爱读书呢?教师必须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任务是在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第九自然段,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更羸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原因,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以此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明白蕴含的道理。

笔者整堂课的教学始终以“读”为本,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代替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因此感悟必须以充分地读为前提,读得不充分,就很难“有所悟”。熟则能悟,悟则能化。如:教学第九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的原因,笔者以“引读”为主,引导学生用朗读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老师读事情的结果,学生读事情发生的原因,然后师生对换,让学生边读边想边记。通过师生对读,一呼一应,把学生带进了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境地,初步感悟这种因果关系的句式,在此基础上悟出事情发生的原因。这也避免了机械地背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更羸仔细分析、准确判断事物的能力,笔者笔者再利用“引读”,通过师生对话,心灵沟通,充分想象,感悟到更羸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再如:在练习读魏王说的话时,笔者采用了“以点带面”的方法。先指名读,学生评价;再示范读,学生感悟;接着笔者抓住魏王“不相信”和“大吃一惊”、“奇怪”等进行现场指导读,让全班学生练习,读出魏王“不相信”和“大吃一惊”的语气;最后分角色读,读出不同的语气来。这样由点及面,以点带面,学生学习兴趣很高,达到了读中自得自悟的教学境界。读的形式多了,学生对课文也就理解了,文章的表达形式也领悟到了。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笔者深刻地认识到:领悟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它是读者在书中不能直接找到答案,而观点、意境蕴含在较深的情况下,靠自己或在别人的启发点拨下凭借语言文字去思索,去揣摩而获得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要经历从读到想,从想到懂,从懂到悟三个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学,哪怕是微小的领悟,都会感到莫大的兴奋,如果得到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就有更多的同学愿意动脑筋了。这一点笔者还做得不够,课中没注意到差等生。这些人有时对某些问题不可能马上想得出来,这时候就需要加入一种媒介,不能冷落他们。否则,他们将失去信心,当旁听者。因此,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当学生对一些文章不可能立即读懂或领悟时,我们就要耐心辅导和点拨,不能放弃他们。通过点拨为思维架设“桥梁”,为领悟扫清“障碍”,解决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的潜在含义。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篇2

一节完整的语文课上下来是很费时间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它包括识字、扩词、课文分析讲解等几个环节,完全不像数学那般题型之间分得清清楚楚。今天,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语文课的精讲,也就是课文分析讲解。

在准备这节精讲课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想到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状况,例如学生突然的提问,学生没有听说过课文中提到的背景而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我在讲到《邯郸学步》的时候,学生就表现出了极大的不理解,他们真的无法想象邯郸为什么会沦落到学艺不成反而变得不会走路,最起码爬也能爬回去吧?当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当时我都要无言以对了。我对学生说课文中这么说只是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应该注重的是从故事中汲取教训而不是追根究底,但是学生可不是这么想,他们就认为这简直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我明白这是自己备课不足的缘故,也赞叹今天的学生不再是一味地死读书的学生。那么,为了避免出现无言以对的状况,也为了在课堂上适当地引导学生,我认为在备课时有必要做到备教材、备心理。

接下来就是进入课堂了。语文课的精讲关键是要把学生引入情境,让学生在听讲的时候交流和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在讲到《惊弓之鸟》这一课时,我没有像往常那样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是把讲全让给学生。我的办法是分组表演,让学生在课前分组准备,他们一起讨论魏王该怎么演,更羸用怎样的语气来说,甚至一个抱拳的动作,一声大雁的叫声都让他们考虑的很周到,他们的细致和认真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当然在课堂表演的时候我也受到了震撼。表演完毕,我提到了课文中重要的几点内容,由于他们在课前的准备和体悟,这些问题的理解并不难。

课文精讲的方式因人而异,所谓教无定术,有的教师擅长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博古通今,有的教师喜欢引入游戏活跃气氛,有的教师却让学生自主学习、锻炼能力。我认为,在课文精讲的过程中,既要做到知识的渗透,又要尽可能地发挥学生才能,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不仅接受知识,还要引起共鸣。

在课堂的后期,我认为一定不能忽视知识的延伸,这很重要。在《惊弓之鸟》这一课的后期,我就给学生顺便讲到了“打草惊蛇”和“风声鹤唳”两个成语,并且让学生用这两个成语来说一句话,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对“惊弓之鸟”这个词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篇3

数学以简洁为美。罗素有云:我平生只做两件事,一件是简单的事,一件是把复杂的事变简单。如今我们的语文教学却以复杂为美,以复杂为奇,以复杂为高。谁复杂谁就能得奖,谁复杂谁就是名师。譬如上课前准备教学方案,过去一直叫“备课”,不知从哪天开始,人们嫌它不够复杂,变成“磨课”了。谁再说备课谁老土,谁就不够档次,谁就跟不上时代。

据姚宗岭《如何进行磨课》解释,“磨即研磨,磨课是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梳理教材,设计方案,共同探讨,反复推敲,最终生成好课的过程。”

这解释不错,但我以为,还可以有另一种解释:“磨”就是“折磨”――教师先折磨自己,再去折磨学生。语文学科就成了一个折磨人的学科,一个以折磨人为乐事的学科。

本来,那些白开水一样浅显的语体文,学生听都能听懂,何况是读,可是,老师非要在其中挖出一个个陷阱让学生跳进去,且不容易出来,使学生傻瓜化。然后,老师把学生捞出来,让学生明白语文老师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不是折磨人又是什么?

北京光明小学特级教师武琼,在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讲座《阅读教学的设计》中,举了这样一个案例:

课文《惊弓之鸟》中有这样的句子:“更羸并没有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她就开始折磨自己了――这两个“直”意思一样吗?有什么区别呢?折磨了两天之后,她想明白了:“直往上飞”的“直”字,不表示方向,是奋力、拼命的意思;“直掉下来”的“直”才表示方向。她很高兴,于是,开始折磨孩子,“带着孩子重复我自己读的过程。”她自己很得意,说,如果自己阅读时放过去,这个训练点就放过去了,对孩子思维语言训练也就放过去了。

可以说,这是个“磨课”的经典案例。这两个“直”意思的确不同,但因此就应该“折磨”孩子吗?

首先,这篇课文的目标,应该是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来源及其意义、用法,重点是意义和用法。两个“直”的意思无关宏旨,第二个“直”删掉也无妨――地球引力作用下,谁往下掉也是“直”的,不带拐弯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在这个小细节上折磨自己不是咎由自取?即使在教学中有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一查《现代汉语词典》,学生自己就可以搞定。

其次,“直往上飞”中“直”的“一个劲儿……”的用法,就是“他累得直喘气”“她吓得直哭”中的用法,难道学生没用过?难道学生不会用?学生已经用过已经会用的词语,你还折磨学生,不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篇4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导,也是培养高素质语文人才的先决条件。一堂语文课能否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导语很关键。精彩的导语,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优势兴奋中心,激发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

1、"导"要精彩

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探索知识的欲望。因此,教师导入语言必须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高语言的艺术性。只有这样,上课伊始,教学才尽可能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如在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张弓、一把弦、一支箭,让学生一一回答画的是什么,然后又导入说:"大家知道有了弓、有了箭,才能射鸟。可是古时候,有个叫更赢的人只拉弓不射箭,却能把大雁射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学了《惊弓之鸟》这一课就明白了。"从画弓箭入手,既理解了什么是弓、什么是箭、什么是弦,又制造了悬念。言简意赅,引人入胜。

2、"导"要适度

任何事情都有个"度"的问题。导入也要讲究个"度",要导得适度,教师要做到语言精练而不冗长、简明而又准确,体现语言的魅力。通过教师导语的表述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热爱上语文。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可用故事的形式导入:"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警报声。警察迅速赶来,把小偷捉住了。"这样,通过教师直观、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同学们一定会疑云层层: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就发出警报呢?教师精练的导语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渴求更深入地了解新型玻璃的欲望。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情境交融地进入角色,通过耳、眼、脑、口等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成功实现"情感转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1、会听

课堂上学生不仅要认真听教师讲,特别是自己搞得不太懂的地方,而且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特别是与自己思路不同处。

2、会看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应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3、会想

首先要使学生善于想,这除了靠教师的启发点拨外,更要靠教师去"激励"、"促动",促使学生去动脑想问题,教学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4、会说

在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多说,要鼓励学生说,哪怕学生说的是错的。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给他们说的机会、说的自由。

只有为学生提供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条件、机会,才能提高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而创设教学情境,是提供自主学习的好方法。一位哲人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天赋和创造才能,就会使他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例如:一位老师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了什么?有的学生回答说变成了春天。面对学生在求知欲的激发下闪现出的创造之花,教师若能给予肯定及赞赏,一个哈姆雷特将因此而诞生!

当然,我们还应注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主要运用幻灯、音响、录像表演等教育手段,或通过讲述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情中悟理、情理交融,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当然,教师生动、形象、鲜明、富有真情实感的语言、动作、神态,也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不可缺少的剂。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教育教学;锦上添花;绿叶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课堂由教室扩展到了天涯海角,延伸到了上下五千年。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大大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并借助形、声、色的神奇配合,不仅为教师提供了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也同样为营造快乐课堂提供了有效途径。

一、超越时空,诱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求知识、探究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写景的课文很多,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可学生由于受生活经验的限制,缺乏时空的概念,很多景点没有身临其境,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很难让学生与文字产生共鸣,学生也就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巧妙地运用多种多媒体手段超越时空,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转换为鲜艳的色彩、鲜活的画面展现给学生,形成听觉、视觉的冲击。真正领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美景,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五彩池》一文,五彩池不仅形奇,还色奇。尽管课文描述的景色非常美,我也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诱导学生,学生也反复诵读优美的语言文字,但体会五彩池的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还是比较抽象的。不能激发学习兴趣。这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五彩池的风光,再配上优美的音乐及恰当的解说,学生顿时被深深的吸引,高兴得直拍手,他们深有感触地说:“哇!五彩池真神奇呀!今年假期我一定去看看!”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学起课文来也劲头十足。

二、视听并茂,趣化课堂氛围

小学课文文质兼美,渗透一定的科学道理。多媒体课件视听并茂,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小壁虎借尾巴》围绕一个“借”字而展开叙述的童话故事。教材拟人化安排了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情节。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学生了解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动物尾巴的用途。它们的情境相互有联系,段落结构相似,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上课伊始,我直接从尾巴入手,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大自然中,观看体会各种动物的尾巴的不同用处,动物们的形象声音让孩子沉醉其中。这时趁势提出: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动物,他长着特殊的尾巴,你们想认识他吗?这样设计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对动物尾巴的作用特别感兴趣,马上投入自觉的全身心的自主学习中,对探索壁虎尾巴的特殊性特别感兴趣。真是趣味横生。

在读题质疑后让学生观看小壁虎借尾巴全过程的课件演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其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为什么借?向哪些动物借?结果怎样?都能很好的解决。对课文的大致了解后,我为学生设计了给动画配音的环节:小壁虎向动物们借尾巴会怎么说?它们又该会怎样回答?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生活中向别人借东西的经历,将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过程演译得淋漓尽致。真正做到了在乐中学,学中乐。

三、创设意境,丰富审美感受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审美素材,但由于学生对大多数内容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因而影响了审美情操。多媒体技术能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制造课堂结构的小高潮环节,形成一个动静和谐场景,有效的叩击学生审美意识的发散、提炼、深华。

执教《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先播放鸟的天堂的录像片。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了解欣赏了鸟的天堂美丽、神奇的景象,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

四、拓宽视野,激发创造潜力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多媒体电教手段从不同的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形成学生大脑皮层多个兴奋点,达到了多方位激发学生创造潜力的效果。

1.再现情境,培养想象力

如《惊弓之鸟》一课,学生对更羸只拉弓不射击就把大雁射下来不理解。学生初读课文后,运用多媒体演示大雁落下的过程,大雁的嘶叫声及拉弓声响彻教室,学生的观察思考也聚集在这响声。学生对雁落的情况进行了创造性地想象和合理的推测:更羸听到大雁的叫声格外悲伤,才断定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于是只拉弓不射箭,受伤的大雁听到拉弓声后想加快飞行的速度。可适得其反,伤口裂开后摔落在地上。学生观察动画,自己领悟,找寻到了答案,不仅突破了重点,还焕发了学生的创造力,领略到了造创的愉快。

2.提出疑问,发展求异思维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求知欲感悟力好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是:一至二年级不少于5万字;三至四年级不少于40万字;五至六年级不少于100万字。坚持经常性的阅读,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每个人的要求,关系到一个人的知识储备量。“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说的便是课内要严格训练,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逐步使学生达到能运用精读、速读、选读、批注等多种方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此,教师要通过增强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感悟力和培养好习惯等三个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乐于阅读,善于阅读,常于阅读。

一、增强求知欲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知识,就产生了探究新知识或者扩大、加深已有知识的认识倾向,这种情形多次反复,认识倾向就逐渐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求知欲。学生求知欲增强了,就会乐于阅读,把阅读当作自己的事,是生活的需要,是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一)教师创设问题

于永正老师教学《惊弓之鸟》片段:

师:课文“大吃一惊”与“惊弓之鸟”的“惊”有什么区别?生:……

师:(随手板书两个叹号)从这两个叹号也可看出,这里的“惊”是惊奇的意思。“大吃一惊”就是感到非常奇怪。下面还有一个地方能看出“惊”是奇怪的意思。你们往下看,能不能找出来。这一点比较难。

于老师紧紧抓住“惊”这个词在文中的异义,引导学生品词品句。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阅读理解课文。

(二)学生质疑问难

霍懋征老师教学《月光曲》片段:

教师有表情朗读,学生静静地听着,读完后让学生提出问题。生纷纷提问:贝多芬为什么走进那个姑娘的家里去?“他飞奔回客店”,是谁飞奔回客店?他没有谱那个《月光曲》,怎么能弹出来?穷人的家怎么会有钢琴?贝多芬给姑娘弹了一曲以后,为什么还要再弹一曲?贝多芬弹完曲子以后,盲姑娘怎么知道他就是贝多芬?盲姑娘眼睛瞎了,课文里为什么还说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这部分教学,教师让学生充分提问,对于简单的问题立刻解决。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顺学而导”,师生共同带着问题学习下文,重点问题花大力气研究,精讲;一般问题一带而过,略讲。课堂上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所以学生阅读兴趣盎然。

(三)教师推荐书刊

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适时推荐与课文有关的书刊给学生阅读。例如学了朱自清写的文章《匆匆》后,布置学生或搜集朱自清的诗文,或搜集有关惜时的古代诗词、现代的诗歌、名言警句。学了老舍写的文章《猫》后,推荐学生找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他的作品来阅读。学习课文《鲁滨孙造船》后,推荐学生阅读英国笛福《鲁滨孙漂流记》……学生在广泛阅读古今中外作品中提升能力,增长知识。

二、提高感悟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本人去思考。”课标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检和理解。”引导启发学生阅读感悟,提高感悟力,以达到能独立阅读。

(一)在潜心涵咏中感悟

潜心涵咏就是阅读时专心致志地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分析、体会。例如《穷人》课文片段: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儿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学生通过潜心涵咏这一片段,感悟到桑娜抱回邻居孩子的忐忑不安心理:1.决断:她非这样做不可,邻居孩子不能跟死人待在一起。2.担心:恶劣天气丈夫出海的安危。3.矛盾:焦急地盼望丈夫回来,又担心他回来发现两个孩子不同意收留。4.自责:如果丈夫责怪,揍我一顿也好;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了,加上两个孩子今后生活更加困难。由此感受到穷苦的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二)在诵读体味中感悟

诵读体味就是在阅读时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多种器官对语文文字直接的整体领悟。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片段: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在学习描写父子动作、外貌、语言等重点句时,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读中悟语,读中悟情。教师在学生每次的朗读时都提出要求,提升读的质量。使学生感受到巨大的灾难面前,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感悟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

(三)在联系语境中感悟

联系语境就是在阅读时联系文本内部语言文字之间关系、不同文本之间关系、文本与生活之间关系,获得一种整体的准确的感悟。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片段:“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赢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联系上文和时代生活背景,感悟到“我”跟“伯父”对“碰壁”一事理解的偏差。“我”在当时不明世事只能那么天真地理解“碰壁”就是鼻子碰撞大墙壁上。而“伯父”说的“碰壁”是指当时社会黑暗,与反动派斗争时遇到的挫折及反动势力对鲁迅先生的迫害。

三、培养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以为首要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事实证明,不仅许多知识主要不是靠教师教,而是要靠自学自悟得来的;成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主要也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在学习实践中感悟、探索和锻炼出来的。

(一)读与思的习惯

教会学生边读边思考,边读边质疑边解疑。阅读时:了解故事情节,明白感彩;思考作品的意蕴,提炼出人生感悟;品析作品写作特色,学习作者写作技巧。

(二)读与写的习惯

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批注,懂得在书中圈圈点点,写下自己的点点滴滴感悟。可以把文中优美的词句,文笔漂亮的片段,有价值的内容等分类摘抄下来。还可以通过编提纲、谈感想的方式概括文章内容、抒写读书的收获和乐趣。如此,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读与背的习惯

背诵方面课程标准有量化要求:一至二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三至四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五至六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读书时只有做到熟读成诵,才能将文章中优美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语言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逐步提高自己的读写水平。

由此可见,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灵敏的感悟力,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就可以自由遨游于书海中,获取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篇7

20年前,1995年10月,中国、日本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我国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墓地上进行例行考古挖掘,可是,几个月过去了,却一直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就在失望中,考古人员挖开了一座古墓。这是一个两人合葬墓。合葬的两具尸体身上穿着许多衣物,最显眼的是其中一具尸体的右臂上绑着一个鲜艳的织锦。织锦色彩绚烂,文字激扬,纹样诡秘,意蕴神奇,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

没有经过太多的辨认,考古人员就看出织锦上织的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文字织锦系护臂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织锦出土时,是与作为随葬品的弓箭、箭(fú,弓箭袋)、短剑鞘等物品放一起的。在许多已经变得褐黄的且部分已经腐烂的有机质文物中间,织锦鲜艳的色彩和吉祥语的文字,令考古队员们异常惊喜和兴奋,社会各界也对这件珍奇文物充满了好奇、着迷和惊诧。

这件织锦制品是干什么用的?织锦是如何制作的?织锦上的文字是写上去的还是绣上去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上面的珍禽瑞兽是什么象征元素,有何称谓?把文字置入彩锦上的用意是什么?是什么机构织造的?是何时织造的?有什么科学史价值……种种谜团缠绕在人们心中。

“五星”文字织锦制品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面料,边上用白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有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其中3条残断。

考虑到这件文物出土时是和弓、箭、等放在一起,发掘者最初认定它可能是和成套的武器一起使用的。经过认定,“五星”文字织锦制品应该是拉弓射箭时使用的护臂。

o臂,主要是指引弓射箭时保护臂部的护具。经过纺织考古专家分析和鉴定,“五星”文字织锦是由五组经线和一组纬线织成的五重平纹经锦,经密220根/厘米,纬密48根/厘米。平纹五重经的织品在汉锦中也比较复杂,极为罕见,它在织造工艺及技术上都较一般重经织物要高。按照汉晋时期的织锦幅宽“二尺二寸”即约合50―51厘米来计算,制作护臂的锦料只是整幅“五星”织锦的半幅左右。“五星”织锦的纹样题材异常别致,有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瑞兽和祥云瑞草,并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文字巧妙列置其中,表达祈佑祥瑞的寓意。吉祥语文字和祥云、祥瑞花草、瑞兽、瑞禽组成一个上下宽约7.2厘米的图案组合,沿经线方向重复循环。这种风格和题材的图案,在出土的汉锦中是首次出现的。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从何而来

考古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后认定,织锦上织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吉祥语文字,是我国古代先民通过对五大行星的星占学考察,逐渐总结、归纳出来的占辞术语。现存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汉书・天文志》《晋书・天文志》等正史中也见相同的内容。

五星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东方”是我国古代星占术定的天穹位置,“中国”指黄河中下游的京畿地区及中原,是一个地理概念。“五星出东方”是指五颗行星在一时期内同时出现于东方天空,即“五星连珠”或“五星聚会”现象;“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就是说,出现五星共见东方之天象,则有利于中国地区的军事行动。由于五大行星周期性围绕太阳公转时间不同,五星聚合一处天象出现的概率甚少,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案有什么意义

关于“五星”文字织锦上的各种图案,考古人员辨认了多年,有多种说法,最终也趋于统一。那就是,汉晋时期祥瑞被强烈关注,对照历史文献,织锦上织出的祥瑞图案,自右至左依次可以称为:凤凰,鸾鸟,麒麟,白虎;围绕这些“大瑞”纹样的则是景云、嘉禾等。

见诸正史的官方的祥瑞记录,反映了当时祈求祥瑞太平社会文化、风俗背景和观念的取向。

关注天象的历史和中国文明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由于中国古代星占和天文历法由皇家史官专门掌管,而且中央王朝对历法和天象拥有着绝对的解释权,所以能够使用这些星占用辞作为织锦吉祥语的,只能是皇家织造官府――织室。汉晋时期文字织锦织造用工,存在较为严谨的工序和要求,因此吉祥语文字织锦多用于政治色彩极强的封赏赐赠,具有极其特殊的属性和价值。丝绸输出和使用上的逾制和民间乱禁,明显是有禁断的。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织锦由于其特殊的设计思想和祥瑞内容,加之特殊的祈愿目的。其设计织造,应当是汉晋皇家织室、服官生产制作的,其使用可能也存在极为特殊之处。

五星聚会奇观还会再现

最让考古人员感到兴奋的是,与“五星”文字织锦同时还出土了一件“讨南羌”织锦残片。经比对,是从与“五星”锦相同的锦料上裁剪下来的一部分。根据对具体史实的研究和图案的缀合分析显示,织文可以连续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这句织锦文字的产生,无疑是汉王朝为了祝祈讨羌大事在政治上军事上顺利和成功,而将天象占辞与“讨南羌”之宏愿结合起来,以图祥瑞的实际见证。

考古人员经过寻找,找到了与这条吉祥语可能有联系的史事。《汉书・赵充国传》记载的西汉王朝的一次讨伐西羌的战争,汉宣帝曾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星占术语教条地用在了督促、鼓励对羌人作战的诏书里,可见皇家对五星天象的绝对话语权及当时的天文星占对汉帝国军国大事决策所起到的作用。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篇8

一、以读激情,感悟文本

有位外国文学家说:“对少年儿童来说,文章是一种富有魔力的密码,他们很想学会这种密码。”而解开这密码的关键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感是读的动力,文章萌发靠情感这棵种子的内核,文章的诞生是靠情感的波澜的冲击,情感能唤起读的粘力。为了力求读出整体感受、读出感情基调、读出个性感悟,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我们可想方设法创设情境。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美丽的景象,美好的情愫,美妙的人生,美满的生活,无不在文学作品中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桂林山水》一文中,写山的一段:“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段文字音调优美,意境深远。整段字仿佛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曲,读起来琅琅上口,令人感到一种音韵美,对称美。只是看文章,桂林山水的美境已经尽收眼底,给人以无限遐想,通过美读,学生与作者的情感更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文学作品的美感。

二、浓缩精华,读进文本

“读了课文,课文当中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了课文,课文哪些句子深深地打动了你,找出来反复读一读?”等。此种感知课文内容的方法不错,能让学生加深印象,还能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深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它富有情感激励性、导向性,我也经常使用且效果也不错。但我也总在思考,能否有这样的设计,把识字、词语教学连同整体感知(文章思路、作者情感等)结合在一起,发挥读的多重功能。

三、张扬个性,创意阅读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点点文学常识的,都听过也了解这一句名言。阅读教学,尤其是有文学色彩的课文,尽管与欣赏文学不同,但同样要求有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受问题,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认知不同,当然这种感受也肯定是各不相同的。

记得在与学生一起讨论《惊弓之鸟》这一课的时候,我激励学生踊跃表达自己意见,说一下自己不同于其它同学的感受。在大部分学生根据课后思考题,对高手更羸经验之谈以示认同和赞扬之后,有一位同学却有自己特别感受:“我认为更羸的行为不值得学习与赞扬,缺少人道主义。那只鸟不能再受惊吓了,他是心知肚明的,可是尽管在这种情况下,他只是让国王见识到自己的高明,不顾及鸟儿的感受,故意拉弦,让那只受伤的鸟儿再次受到精神上的打击,掉在了地上。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也代表的是一个鲜活的小生命,更羸的做法未免点太残酷无情了。我认为不值得赞扬和学习。”她有自己独到的想法,竟从保护动物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这是很多同学没有想到的,她的思想体现了女性同胞注重感情,爱惜和同情弱者的心理。同样,不仅学生没有想到,这样的感受内容教科书上也是没有的。虽然有的学生认为此说有点牵强附会,但她能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且句句在理,这点就一定值得得到充分肯定。我带领所有学生鼓掌鼓励。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日后的语文课堂中,学生们越发踊跃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甚至会面红耳赤的进行争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诸多不同思维相互碰撞,让整个课堂氛围有些混乱,但我却是发自内心地高兴——这不正是我期望达到的教学目的与效果吗?

四、朗读感悟,积累运用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篇9

主题词:三星堆宗教巫术

大自然天地间有许多未知未解之谜。很多奇妙事实的不理解,导致了人们对客观天象与地理的神秘感。对生物界的动物、植物,以及异族人也难于理解。呼异族人为夷、蛮、戎、狄、鬼方、天方,视之若鬼怪妖魔。原始巫术的交感与致感实际上是人们对现实改造的期望与。巫术是人们认识、理解、期望和人际间特有的感情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迷惑、误导、热情、求助与自拔的幻觉。巫术在中国具有"天人合一","万物大同","仁恕合群","人际整合"等善良而又神秘的特色。

古老的大肚怀孕女神(红山文化),蛙神鱼蛇多子的画图(仰韶文化),都揭示了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红山猪婆龙与仰韶鱼蛇龙都以水为生命之源。

水中产子的蛙与鱼以水为命,水为生之源又演化出众鱼(蛇)之神物--龙。至少有华夏(黄帝与夏禹;仰韶文化与良渚文化),匈奴等族。大陆群山的兽类最为原始人所了解。虎豹熊罴最为凶猛。于是有餮饕食人之虎头(兽面纹)。有"吞口"辟邪,"石敢当"却鬼,夏商周三代古器物的"兽面纹"实即虎面。最显著的兽图标是姜(羌人)族的青羊、白羊、黄羊。也有蜀山(岷山、崇山、蒙山、钟山……)的文马(或写作:吉量、乘黄、吉光、麒麟)。马有多种。"车如流水,马如龙"不仅是文学的夸饰,神马出自龙种(天马)。nFDa8)

(从马)是狐;九尾

狐又错为九尾凤。"骞林"又可写作"饈林",从马与从鸟相同。麒麟原是龙马或马鹿,汉后译音为"开明",译意作白虎。文马变成"白虎",是马马虎虎,又称为岷(汶)山蜀族的"开明兽"。今甘肃、青海、四川"俄洛"地区有"黑虎女神"与’不周山"。兽类无红、兰色,虎亦似羊似马,有黑有白。颛顼大巫师裔孙之国以鸟王为主皆是"使四鸟,虎豹罴"。三代之前,黄帝之后,在陕、甘、川的番冢山(大蒙山)的鸟王颛顼神权教化下有许多兽部族。鸟王下的四大分部"虎豹"与"龙龟"(熊罴似误写或误记),正是姜姓(虎)与姬姓(龙)两母系。这正是昆仑鸟母(凤)亚婚族,姬姜皆入赘(古母系男儿从母配姐妹)于骊轩女。此古丽山女为"天子"者当即"西王母"西貘族。黄帝"妃"嫫母,周穆王访西王母,汉武帝和于文山西貘,皆西疆女国鸟族(凤母)。

蜀山西陵氏以瞿堆(离堆)大鸟为氏,西犭莫以鸟母坐龙虎*=座。文山的黑马(虎)称为骓(隹、鞟)。事实上是"黄帝"有两母,二妃,黄帝入赘于两个互婚鸟部。龙凤呈祥,姬篯偶。夏禹学于"西王国"也是回归其母"崇伯鲧"蜀山西陵貘族(蒙、山文)。

凤鸟有多源:商为乙鸟(燕);山东有龙山鸟系;河姆渡有东南凤皇;蜀山(文山)有瞿上、鱼凫、白鹳、杜宇;还有"骊山女"大有出中亚鸟之迹。研讨"鸟"文化,具有世界普遍意义,有如巨石文化遍亚欧。但神龙、奇蟒、灵虎(麒麟、开明)怪兽则是中华独特。龙、虎、凤三母系互婚变为父系"一娶二女"却为华夏特色。三星堆的凤鸟主体文化(昆仑天鸡文化)是原始宗教的再现。

人间昆仑山当在今川、青黄河第一曲的山原俄洛地区。此区本属考古学仰韶文化地区(播及川西岷汶)。昆仑先民(仙人)必需首先有衣食,蚕丛与农业奠定了生活的基础。农业必需订"四时八节"。这就是《山海经》中的"掌握日月"的测天女和月母之国。此区野鸡繁衍,雉鸟蛋补充农业为最佳食品。"阿细的先鸡"可能即姬姓祖源(先周人祀鸡)。古神话"执天之道"(日月黄赤之道)的女巫即正副两执天象之女。这就是以大树(巨格之桑)观日月,用十二山头测日时,凭北斗以定农时的"西王母"。西王女系本为凤母,又以西貘称,或称西陵、瞿唐,道教神格中唯一大神"斗姥"(西灵圣母斗姥元君)即此神。昆仑化为须弥,斗姥也化成"摩利支天"。三星堆宗教内含极为丰富,值得探讨。

一、祭祀神坛。

这个三层神坛似与楚帛画的天、人、地类同。是中国"天人合一"的根源。下层两神兽既是兽又有翅尾,或是虎凤复合体。中层花冠神巫是沟通天地的巫师。他们手握树枝或与通天神树有关?上层两神鸟特立。人面及面围的装饰合成虎首(兽面纹)。最上层的虎面人似可联系荆州"大武(越)"铜戈上的珥蛇大巫师;琉璃阁战国铜壶上的羽人。这一类型是中国神仙的共性。三层坛给探索者联想很多:

(1)昆仑三层与佛教的须弥山一致。两山为"独山"(蜀山),"天柱"。两山乃天神所居。天柱独撑与"天目"独眼慧观又有联系。

(2)彩陶上的碯字纹,三星堆的五旋纹两相近似。三十年代认为楚国立鹤莲花壶的莲花是印度文化的代表,中国也有古莲。三星堆挂饰莲瓣铜铃等似有中印文化交流。

(3)道教神斗姥与佛教引入的摩利支天同为三头八臂,莲座前有七支猪代表北斗七星。中印文化交流,中亚与西疆文化交流,在天文二十八宿考订上谁早谁迟难定。从濮阳蚌壳堆塑龙虎中的七星看北斗崇拜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肇自黄河源昆仑山的斗姥(西王犭莫凤族)道教却是以太乙(北极星),九皇(北斗),五斗(在七星中)为根蒂的。夏禹,张陵同是北斗精灵所化生。

(4)原始佛教(释迦牟尼所述《阿含经》)出自"塞种",并非印度土著(荼罗维图综色人),亦非东欧迁来的雅利安白人。中亚游牧白人译为:徐西亚、斯基泰。称为西北利(亚)与鲜卑时已是白黄混血民族。这一系西亚族当与"戎、狄"有关。

二、神树(通天树)。

神树最初当是原始山林的巨木,看太阳在巨木何方以测日。称之为若木、建木、矩格之桑、扶桑,已经是加土观测日与月的标志。祭祀活动中心的社树了。

三星堆铜神树是神殿中祭祀中心树。正是用鸡代表太阳的"十上十下"的测天神树。树顶的凤皇是由鸡(雉)变来的。是野鸡的神化,而不是汉朝以后传入的孔雀。神树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日月运行)的测天量天的原始天文测量台。是"西和月母"二女浴月的母系西王犭莫的宗教中心。神树以雉凤为主,树根部还有一条中华龙。树座是三角形很重要。昆仑三角:西为西王犭莫(西陵即蜀柱山)可能有斯基泰白人文化,骊轩女为天子文化,戎与狄文化。东麓是北姬(氐、龙),南姜(羌、虎)。

三、太阳与眼睛。

许多圆轮中以内五角星圆为多。它们代表天上的日和月。人们的眼睛也是人身的日月。"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阴符经》。阳符的解释书名《天机经》。)此处之"物"作族标(图腾)解。心(思想、灵感)来自族微之神物。关键在两眼与天道日月相感应。水中龙眼是筒形的,澳洲怪神亦筒眼。天空鸟眼是圆形的,如蜀之瞿堆、瞿上皆指大鹏鸟(或鹰)。陆上的虎眼作棱形(兽眼)。二里头所见夏文化中的"目"字与蜀人的"nFDe7)"字,其形意皆指独具支眼的"天目"慧眼(神灵化的"松果体")。蜀字与厦字皆含独立意,就是根基于人体前额松果体这支直立的第三支眼睛。中印神像很多立眼却为亚洲古神的特色。铜面具额上空格也许就是留来嵌天目的。额饰与鼻前中饰必具神话意识。

四、群神头面。

可称为混合群神的万象神宫中千姿百态。筒眼,大耳,鼻饰的"杜鹃"瞿灵,鹤腿鸟王,各式大巫,金面天神,虎脸神,各显神通。特别是还有西方高鼻人种(塞种?)。这些神头都没有神身。也许他们是插在木柱上(树桩),用麻衣或兽皮为身服。杜鹃头和立人像是天上鸟母和人间大巫。这样的万象神宫不亚于商周王朝规格档次。也许正是蜀山承继中夏文化的具体象征。无怪乎三星堆玉器与中夏一致。三星堆坟器与良渚文化却具有相同模式。金杖上的并列三人与楚帛画四方十二生肖图中的三头人近似。又与双流机场战国时蜀人铜矛上的三头人类似。特别值得一提的跪坐,发自后反卷向前,棱眼人像。他与良渚文化中的骑虎人像完全一样。足以说明良渚骑虎人与此同一属系。五、龙、虎、凤。

中国的龙虎凤的主导意义似不宜完全比照"图腾"模式框范。三大神物按海、陆、空三界总归复合,不似一个部落、部族的族微,而是众神之神的吉祥"物"。禹铸"万物"于九鼎,却是标志万国的族标(物)。

①上古母系社会从姐从妣、篯、姚、女员、妊、女井、娄、*=、婪、女辛、嬴、姬、姜不可能用统一族微。

②男系地域性部落联合的"氏"更不可能各部全用统一族微。

③在广大地域江淮河济诸水群山地区难于统一标号(只可能联祭坛上的"百神"与"万物"。

④源自美洲易落魁图腾所用"部族","部落","氏族"的人数有多少?能否与中国古"国"相当比对。

⑤明显古有蛇、龟、鱼、鸡、马(多种马)、鹿……归入了龙(姬周)。黄羊、白羊、青羊归入了虎坛。众鸟归入了凤或瞿、鹏。

⑥古氏族的父母两系分合发展及迁徙造成的宗族分布是非常杂的。a如鬼方在殷代是犹族。周代称为狄,又称有易。*=、女贵是鬼方的姓。*=姓女娲是赤狄(龙);姬姓伏牺是白狄(凤)。B禹、禺、兕、蜀本为纵目(慧眼曰目)一系。禹号文命,蜀号岷、汶(民为刺目,蜀亦刺目)。

⑦黄河源之昆仑有虎神,长江中下流亦有虎神,这种虎(饕餮,吞口、大面、兽首)决不是甲骨"虎方",宝鸡虢国能概括的。红山文化玉尤猪婆龙;仰韶文化的蛙蛇鱼综合龙;姬周的龟龙("我姬出自天鼋");各有渊源。花蒂(华)纵目(夏)综合龙才成秦汉龙样。由龟龙麟凤变为"龙虎龟雀",显然麟误译成白虎。此"白虎"本为马或鹿神化的"吉良、乘黄、开明兽";误"兽"为虎。变神鸡为朱雀。拙作《道教鸟母与昆仑山文化的探索》(见《成都文物》1996年一、二期)说:

(1)西王母与姬姜是互婚的昆仑山原三大部族。

(2)"西王"女系多女皆称"(西)王夫人"。其男嗣王方平(战国秦汉神仙)创立"鹄(白凤)鸣神仙治"。方平名远,说他的神道来自"月氏"(或即塞种斯基泰)。

(3)道教鸟母(玄母、玄女)人头鸟身。

(4)鸟王颛顼(高阳氏、楚祖)有易(狄)。有两女子曰琬曰琰(女和、月母)掌日与月(易)之运行。

(5)以昆仑三角为中心的神仙"五岳"是:东岳广桑(扶桑?),南岳长离(隹离),西岳丽农(郦陇),北岳广野(大漠)。

(6)蜀山神系和蜀山神鸟瞿。

(7)斗姥(西王犭莫)与蜀天文。

(8)昆仑

三恪互婚中的鸟母(西王母),龟山西灵圣母)。这篇探索似可为三星堆昆伦神树的人面鸟身神作一序言。拙写《中国龙凤虎文化考古新发现》一文在李复华学长指导下,发表于《四川文物》一九九九年第一期。这篇简要的提纲中谈到:蜀山崇伯鲧剖腹而生夏禹;夏禹之母"崇伯"即蜀山之西陵氏(犭莫母)。屈家岭至大溪文化这一彩陶与黑陶复合文化(西疆彩陶与龙山黑陶、良渚玉饰)很可能与巴人蜀人有关。屈家岭陶纺轮上的颠倒双鱼形"太极图"却系"岷山丹法"《太清金液龙虎丹经》的标准图象。仰韶文化的庙底沟阶段(公元前2800左右)已出现广大地区的文化统一体。略后的龙山文化期(至少在公元前2000年前)整合同一更加明显。到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公元前1900到1500年)已经是夏商蜀(崇、蒙、岷)的青铜美玉时代。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初探》、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等书深具卓见。

①古周原有玉鸡之祭;凤翔、麟游之见。巴人贡比翼鸟,蜀人贡文翰,皆是野鸡(雉)。

②宝鸡弓鱼国与鱼凫,阆中古鱼城,弓弓头虎子(躴人)以及中山国似有文化或族人的联系。

③三星堆文化受二里头文化影响明显突出。与良渚玉器同源。

④杜金鹏《封口繹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1期)论夏文化的传播与夏民南迁。在四川,禹娶于涂山山;夏桀伐岷山得琬琰二女;禹学于西王国;似蜀山西陵氏即西王犭莫。黄帝有二妃(西陵与犭莫母)实西山一嫁二女。道教《太平经》说的一男二女相配。

⑤龙虎凤三神物皆有额饰"",似皆夷狄之辛族,而又互为姻亲。⑥良渚兽面图实为虎首(见《中国文物报》1998年9月9日第三版)。楚王冠以"今酉"(熊)号实鸟王颛顼下的虎豹龙龟分部。

六、鸟母(凤)与众鸟。

三星堆鸟类最多。虎有几件(若兽面是虎则多十余件)。龙只见于巨树下侧;龙形柱饰。人头鸟身像立于柱顶必是此间(昆仑神山)大神。是否与*%26lt;冢山鸟王颛顼大巫有关?凤鸟是鸡神,有许多凤皇皆自雉变来,皆有冠似为雄性(是否西王母戴"胜"的""。还有鸟头,鸟形饰,鸟形铃,标准的有冠雄鸡,神鸟。兽冠人像参照最大的"杜鹃"头,应是鸟冠(虎口)。特别值得探讨的"鹤腿"下半鸟神立人像,似为有别于昆仑雉凤的"神人踏鸟"。还有许多鸟纹和铜器肩上的鸟饰,神坛顶层的双鸟。这正是《山海经》中的凤皇乡,食卵民(野鸡蛋)。姜世碧《成都出土铜鸟考》(《成都文物》1998年第三期)卓有识见的讨论和考证了铜鸟,值得细读。成都市博物馆收藏的两件青铜鸟器物是巴人用鱼凫捕鱼的形象。时代是战国。下延到汉代画像石亦见鱼鸟画像。还有山东的鹳鸟御鱼图,湖北红花套(白庙文化)曾出土相当于二里头文化的残陶船(长7.2厘米)。陶船可能是巴人用船棺葬和水上生活的祖源。湖北宜昌中堡鸟出土的"鸟首形器柄"又见于四川的阆中,成都十二桥,广汉三星堆等处。它就是鱼凫的象征,沿长江自湖北、奉节直至成都平原都有"鱼凫"的地名。四川战国铜器上亦有各种鸟纹。川江的瞿堆(从骓)、瞿唐、瞿上及离堆、魁雀、都是神鸟对偶的神鸟崖。黄帝的妻族(犭莫母即西陵氏)本凤皇系。汉画像鸟母坐于龙虎座上。蚕丛(*#)、伯鹳鱼凫,杜宇,开明(虎与雄雉)似皆奉鸟神。

三星堆未全面揭露。今见文化似仅其一小部分。三星堆文化已成为国内外的热门,取得可喜的成绩,从概观到专题皆有论述。但对整个三星堆文化的研究尚须努力。**①对长江文明的论述;三星堆周邻文化;三星堆与二里头(夏)文化;三星堆与良渚文化,皆有识见。但从红山孕妇与祭坛,龙山祭祀,良渚祭礼等宗教研究还有待比对与深入。

②神物与龙虎凤等的生物认定与神化物分析还要再认识。从生物说、神化的九头鸟是真实存在的(《文史杂志》1994年第4期〈九头鸟之谜〉。)从神格神物说《庄子》的鲲鹏可否混合成三星堆大耳筒眼面像龙凤合塑?

③三层神坛下神兽是凤虎合型,上层双凤与中间人面(虎鸟脸),似提供了虎凤合配的信息。民俗龙凤,龙凤呈祥外还有虎鸟配合。

④昆仑天文的北斗九星崇拜,已有吕子方《中国科学史论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中国天文考古录》(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为我们开路。论濮阳水西坡墓中龙虎卓越。

⑤陆思贤《神话考古》(文物出版社1995年版)对鸟鱼牛马,伏牺女娲有精到的论述。芮传明《中西纹饰比较》(上海古籍书店1995年版)更提供了世界性的鸟蛇虎(饕餮)树等纹饰的比较研究。

⑥昆仑地点有邓少琴《山海经昆仑之丘应即青藏高原巴颜哈拉山》(《山海经新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86年版)。西王母与蜀山问题郑杰文《穆天子传通解》(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川青甘藏走廊古部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丝路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⑦民族问题亦有论文多篇。

⑧专题考证如:眼睛,日轮,神树皆有篇章。

⑨巴蜀古史研究已见多篇论著。尤其是对古蜀蚕丛,柏鹳,鱼凫,杜宇,开明诸王朝的论述很多。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篇10

关键词:先秦射箭运动弓箭制作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24―03

和其他运动项目不同,射箭运动的完美表现不仅需要运动者的良好素质条件,而且需要良好的中介手段,即得心应手的弓箭配备。由此,当我们考察先秦射箭运动之所以能蓬勃发展的同时,弓箭制作问题必然成为我们需要认真关注的又一重要研究内容。正如遗传和变异构成了一部生物进化史,无论东方西方,丰富多彩的科学技术发展也无一不是继承和创新的历史。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有一段不可磨灭的溯源,那就是以《考工记》为代表的先秦工艺和科技发展。

一部《考工记》记述了当时官府手工业的30个工种,不仅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而且在整个生产流程中有统一部件名称、严格材料选取、规定生产工艺、实行产品检验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这显然不是针对一般民间手工业的私人作坊,而是具有国家生产企业性质的技术流程制度。其中与先秦射箭运动直接相关的工种有三个,分别是“弓人”、“矢人”、“梓人”。

弓箭在先秦时期,既是军事斗争的重要武器,也是学校教育、社会礼仪和休闲娱乐的器物用具。蓬勃发展的射箭运动导致了社会弓箭需求量的增加,需要从国家的层面来考虑保障供给。这就使得弓箭的制作在先秦出现了以国家统一管理为手段,通过物质保障这一途径,来确保射箭运动持续、健康发展的特殊历史背景。同时,先秦射箭运动的多功能、多目标性,又决定了弓箭制作过程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1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弓箭制作理念

《考工记・总序》中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就是说,要制作精良的器物,必须顺应天时、地气且具备材美、工巧的四大制器原则。这是一种“和合”的思想理念,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造物原则和价值标准。先秦的弓箭制作,同样坚持了这种原则。

1.1依照季节进行材料的选择

先秦射箭活动中“力贯七札”的典故,不仅说明了射箭者需要有很大的力道,而且也反映了弓的制作需要有相当高的质量要求,即强调了弓的承受能力大小应是弓箭制作中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由此,对弓的选材就成为重要的先决条件。所以《考工记》说:“凡取干之道七:柘为上,次之,严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次。”这是说选取弓干材质时,可将质量标准分为七等:一等为柘木,二等为桅木,三等为严桑,四等为橘木,五等为木瓜,六等为荆木,七等为竹子。这段史料不仅介绍了细致考究的选材标准,而且凝结着当时手工业制造者长期实践积累的伟大智慧。

先秦的工匠不仅知道“凡选择干材,要颜色赤黑而敲击声音清扬的”。甚至已经懂得如何根据不同季节要求,进行材料的取舍和整治。“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体,冰析淆。”然而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冬季剖析干材,就比较容易治理好;春季煮治角,则较易使角柔韧;夏季治理筋,就不会紊乱;秋季再用胶、漆、丝组合干、角、筋三种材料,则坚固而严密。冬寒季节固定弓体,张弦时就不再变形;隆冬冰冻时检验漆纹,就较易确定环形的漆纹是否符合要求。

又如凡选择“角”,秋季宰杀的牛角质厚,春季宰杀的牛角质薄;小牛的角直而润泽,老牛的角不直而干燥;久病的牛角里就会受伤而洼陷不平,瘦瘠的牛角不润泽。角要颜色青白而末端粗大的。这里不仅介绍了最佳材料的选择,还指出了其他不入选的原因,说明了工匠们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

《考工记》还说:凡选择胶,要红色而干燥的。漆要清,丝要像在水里煮练时的颜色。凡选择筋,要小筋成条而长,筋端的结要大而润泽。小筋成条而长,筋端的结大而润泽,有这种筋的野兽一定行动迅疾,用它的筋制作弓,射出的箭就能如同兽的迅疾。从这一选筋过程也不难看出,先秦工匠是怎样通过对自然界事物的观察而在实践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弓箭制作理论。

1_.工艺制作流程的中庸之道

中国古代有物极必反的成语,它告诉人们的基本道理就是:一定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所谓“《坎》与《兑》险,说至於过极,皆凶之道也。”因此,中庸之道便成为中华民族心理结构的一种长期积淀。它在养生上的指导是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认为喜怒哀乐太过,均会损害人的健康。中庸之道在先秦弓箭制作工艺流程方面,同样有所表现。

比如《考工记》说:用火糅制弓干,要熟而不要过熟;用火糅制角,要熟而不要烤烂;拉筋要尽量伸展,而又不要拉断纹理,损伤它的力度;煮胶要熟,而所用水火恰到好处。这样制成的弓,放在干燥的地方不变形;放在潮湿的地方,也不变形。但是如果有技能低劣的工匠,必然会趁角、干潮湿易糅时进行揉制,只图外表好看,而变化的因素隐藏在内,即使能做到外表好看,内部必然发生变化,外表再好也不可以成为良弓。

这里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弓箭制作过程中一种技术理论的传授,一种职业操守的强化,其实它更强调的是一种“不偏不倚”的中华哲学理论。

2以人为本、人器合一的弓箭制作要求

历经远古的图腾到古代奴隶社会青铜的狞厉之美,从摆脱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到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主义。因此,有关人本的思想认识早在夏代就已经萌芽,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是这一时期人们的基本认识。春秋以后,随着对“天”的权威的打破,其人本的思想不仅更加明确,而且已经广泛运用于社会学理论,其中的“仁者爱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时人心中普遍认同的伟大真理。然而令人惊叹的是,先秦时期的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存在于理论界,而且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包括先秦的弓箭制作工艺。事实上《考工记》在打开先秦科技文明的大门同时,也更加倾注“人文关怀”,更从心理学的角度注入“工效学”的思想,从而在弓箭制作上达到器物和人的身心最优化设计高度,并在人、弓、矢的合理搭配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2.1弓箭制作与自然人体的吻合

在人、弓、矢,与“的”的配置上,射手因性情、体形和气血等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配备。分别有了最优和最劣的弓箭制作要求:胖而矮,性情宽舒而举动徐缓,这样的安人要为他制作劲疾的危弓,而危弓需配以柔缓的安矢,刚毅而敏捷,暴躁而迅疾的危人,要为他制作柔缓的安弓,柔缓的安弓,需配以劲疾的危矢。

一般认为,如果人的性情柔缓,他的弓也柔缓,箭也柔缓;那么,射出的箭就不能迅速中的,也不能深入。同样,如果人的性情急躁,他的弓也劲疾,那么,射出的箭也不能谨慎命中。所以在人、弓、矢的组合上,有八种配备的方案,即:安人一危弓一安矢;危人一安人一危矢;安人一安弓一安矢;危人一危弓一危矢;安人一安弓一危矢;安人一危弓一危矢;危人一安弓一安矢;危人一危弓一安矢;危人一危弓一危矢。

这种组合使我们看到了当时人们所追求的弓箭制作中的最优化设计。而在人、弓、矢的搭配上,通常应将以上第一、二种设计,理解为是最优化设计,是最佳结合。

此外,在弓箭制作与自然人体的吻合上,还考虑到身高与弓长的最佳搭配,可以使人在身体力行的范围内把能力发挥到极致。如《考工记》说:弓长六尺有(又)六寸,称为上制,高个子的人使用;弓长六尺三寸,称为中,中等身材的人使用;弓长六尺,称为下制,低个子的人使用。

除了考虑不同身高以外,在对象与弓体方面,当时也已总结出以下制作理论。弓体向外弯曲的弧度大,向内弯曲的弧度小,成为夹、臾之类的弓,利于射侯和弋射飞鸟。向外弯曲的弧度小,向内弯曲的弧度大,成为王弓之类的弓;利于射革甲和椹板。向外和向内弯曲的弧度相同,成为唐弓之类的弓;利于深射。

从以上这些技术参数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人们对人体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弓箭制作中“人器合一”的强调。

2.2弓箭制作与社会人群的吻合

先秦弓箭制作中的以人为本思想不仅表现在对自然人体的理解和把握,而且表现在对社会人群的理解和把握,即强调弓箭制作应为满足不同社会人群的需求服务,从而体现出弓箭制作中的社会属性。例如《周礼》说:“张皮侯而栖鹄,则春以功。张五采之侯,则远国属。张兽侯,则王以息燕”。侯,就是射箭用的靶子。在社会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即使是制作射箭用的靶子,也要考虑到对于不同人群应采用不同的制作标准,从而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意识,始终贯穿在弓箭制作的过程中。

又如关于矢的制作,要求是“矢人为矢。缑矢参分,矢参分,一在前,二在后。兵矢、田矢五分,二在前,三在后。杀矢七分,三在前,四在后。”这就是说,矢人制作矢。把缑矢的长度分为三等分,把杀矢的长度分为三等分,一等分在前,二等分在后。把兵矢、田矢的长度分为五等分,二等分在前,三等分在后。把矢的长度分为七等分,三等分在前,四等分在后。均是为了确保前后重量的相等。又说,凡矢,枉矢、矢利于结火而射,用于守城或车战。杀矢、缑矢用于近射或田猎。矢、矢用于弋射飞鸟。恒矢、庳矢用于(礼射或习射等)散射。

以上不仅提出了对矢的制作,要考虑射箭的目的和功能不同,而且也包括了弓箭制作中对不同身份应有不同的制作要求内容。

3器以藏礼、不同差异的弓箭制作规范

肇始于先秦时期的礼仪文化,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核心,是蕴涵着独特价值观念和人文理念的文明体系。先秦无所不在的礼仪制度不仅是实行社会管理、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思想动力。《左传・隐公十一年》日:“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由此,使礼仪的规范和要求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一部《考工记》不仅记述了弓箭制作时材料的选择,工艺的流程,还向世人展现了“器以藏礼”的深刻内涵。例如在制作弓箭时,强度和外观均应有差异,而这种差异都是以使用者身份来确定,由此向人们传达了一种“礼”的观念。即以弓箭实物为载体,既营造礼仪活动中的神圣氛围,也呈现出行礼主体的身份地位,以及他们与之交往的对象(无论是人还是神)的特定感情。

3.1弓箭制作强度上的差异

以弓载礼的形式,首先体现在制作不同等级人物的弓力强度上。例如天子之弓,合九而成圆;诸侯之弓,合七而成圆;大夫之弓,合五而成圆;士人之弓,合三而成圆。这里主要通过不同数字成圆造成的弓弧不一样,而反映弓的强度大小不同。如天子之弓合九而成圆,其弓弧当是40度;诸侯之弓合七而成圆,其弓弧当是51度;大夫之弓合五而成圆,其弓弧当是72度;士人之弓合三而成圆,其弓弧当是120度。借用数学语言表示就是:合弓愈多,弓的弧度愈小,则弓的强度越大;反之,弓的弧度愈大,则强度越小。因此,天子之弓为强度最强,士人之弓为强度最弱。

此外,先秦时期在弓的类别和使用效能上也有区分,所以有“王弓、弧弓、夹弓、度弓、唐弓、大弓”六弓之说。其中王弓和弧弓两种是最强的,夹弓和度弓两种是最弱的,唐弓和大弓两种是强度适中的。

这种弓箭制作中等级的划分,其实是把弓箭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承载方式,来表达当时社会强调的个人身份与地位,以制约人的行为,维护社会统治的礼仪制度。

3.2弓箭制作外观上的差异

《荀子・大略》曰:“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这是说先秦弓箭制作中,还通过外观上的差异以显示使用者的等级和身份。如天子的弓,是绘有花纹的、精美的弓;诸侯和大夫的弓,则只是漆有红色和黑色的单色弓。这种外观上的差异,无非是想通过直观的效果而影响着尊卑高低的等级观念,使人们时刻生活在礼制的躯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