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李时珍夜宿古寺十篇李时珍夜宿古寺十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47:28

李时珍夜宿古寺篇1

师:请大家再读读这一段话。(点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之前,我们已经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了,谁再来说说?(从这两个词中可知,他们察访药材之艰辛!)

师:课文哪些内容是与这两个词语相对应的?(傍晚寻宿、生火谈话、月下记录)

师:像这样的段落,是先总的说一说他在修订《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所受之苦,再以一天的事例来展现具体的情景,给读者完整而具体的感知,更形象、更深刻地体会到他为民造福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四、从段落的背后线索上,进行段的训练

每篇课文,尤其是叙事性的课文,总有严密的线索体系,而线索正是贯穿情节发展的脉络。

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中“傍晚寻宿”这部分内容时,我们不仅仅抓明线“一心赶路”,更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一心察访药材”这一条“暗线”。

师:正是为了修订《本草纲目》,他历经千辛万苦。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夜宿于古寺中。怎么会住在古寺里?这又是怎样的一座古寺呢?请同学们默读第2~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词句。(生默读画线)谁先说说怎么会住在古寺里?抓住“一心”,什么意思?专心,心里只想着一件事。他只想到――,没想到――(体会“一心”)。

师:是呀,长时间的长途跋涉,并没有减缓师徒俩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眼看夕阳西下,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放眼望去,这地方――,是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这就是下文夜宿古寺的原因。

一明一暗,在体会语言背后含义的同时,也进行了段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抓背后的线索,体会段与段的联系。

作为小学生习作教学的启蒙阶段,中年级的教学更应该侧重段的训练,侧重在段的训练中,渗透语文多种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区第三小学)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它突破了小学语文教学受到时空限制的这一缺点,将教学情境变得更加客观和真实,通过播放微视频,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辅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解决课文中的疑难问题,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巩固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乐用微课,激发兴趣

微课的到来,让教学充满生机活力,开启学生智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识字是让学生从口头语言的运用,过渡到书面语言运用的一座桥梁。但是,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可是,学生对于图像、色彩、声音的记忆是比较深刻的,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教学识字时,利用微课,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境中,图文并茂地讲解,生动展示汉字的起源以及演变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汉字演变的奇妙,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微课的教学,解决了识字的疑难,并且方便了学生对汉字笔顺进行记忆。同样,了解了字的本意,对于如何准确使用汉字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教师利用微课视频《象形字归类识字》《会意字归类识字》《偏旁归类识字》《同音字归类识字》,给学生营造一种有趣的识字教学的氛围,这样能够调动起学生对于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由被动识字变为主动识字,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

李时珍夜宿古寺篇2

生:我觉得那只绿蝴蝶表演“穿过树林”时,没有从树林中间穿过去,而是从旁边绕过去的。

师:看来,你明白“穿过”的意思了。“穿过”就是――

生:就是从中间经过。

师:对,是从中间透过,通过。请“绿蝴蝶”再表演一下“穿过”树林,好吗?(生再次表演,讲评)

生:我觉得小蝴蝶们“越过”小溪没有表演出来。“越过”一定要离开水面,不然会打湿翅膀的。

师:你真是位好导演!请你演示一下,怎样才是“越过”?(学生演示)

师:(顺势指着这位同学)他的动作就叫“越过”。表演得这么好,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学生再次动情地朗读课文)

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穿过”“越过”的理解,感受到了蝴蝶跋山涉水的情景,和它们在春天到来时的兴奋快乐,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很大。

三、以换促思、揣摩品味

3.教学例谈。在教学苏教版二下《台湾的蝴蝶谷》一文第2自然段时,我认为“赶到”是一个重要的语感训练点。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朗读这句话时,我故意将“赶到”读成“来到”。学生发现我读错了,我又紧追一句:“‘赶到’和‘来到’意思一样吧?”学生通过细读课文,开始比较这两个词语:“不一样,‘赶到’能表现出小蝴蝶很着急到蝴蝶谷去,而‘来到’表现不出着急的样子。”“因为小蝴蝶在路上克服了那么多困难,所以要用‘赶到’。”“我也觉得小蝴蝶很想快点到蝴蝶谷,得用‘赶到’。”……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其实,这就是一种最初始化的指导学生进行词语比较、揣摩品味的方法。在学生理解词语,融入意境的时候,我又跟进朗读指导:“你看,作者用词多妙啊!让我们把他们迫不及待的心情读出来吧!”学生的朗读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以上三种词语教学策略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实现乐学与会学的统一,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在趣学中发现、研读、品味,把理解词义与朗读课文融合起来,真正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实践中,在一系列丰富的活动中,理解思想内容,感悟词语含义,积淀内化语感。

这三种策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也可以穿插并用,互为补充。实现课文文本情趣、教学情境情趣、学习主体情趣的交融,使学生在趣味化的学习中理解与感悟、体验与思考。“形象生动地画,动之以情地演,严谨缜密地比较”,将语言发展、思维训练、情感陶冶交织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确保教学的优质高效。

一、抓重点词语,进行段的训练

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赏析,无疑是段落教学的重要内容。当然,这种词语的教学是离不开段落的,与单纯的词语教学是不同的。

《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为修订《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引领学生体会人物的品质是教学的重点,而整篇文章有三个地方恰当运用关键词语,突出表现了李时珍的高贵品质,是指导学生精读的重点所在。

如教学第1自然段时,可以抓住“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两个词语进行导练片段:

1.为了修订《本草纲目》,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出示第1自然段引读)

2.自由读读这段文字,你能感受到什么?

3.交流:(1)点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突出词义理解。(指导逐字解释,连字释词;抓住“晓”字,选择字义,解释词语)带着理解朗读词语。从这两个词中,可知他们察访药材之艰辛!再读,还从哪里看出艰辛?(2)走过的地方多,路途遥远。引述:安徽、河南、湖北……足迹几乎遍及大江南北。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引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3)时间久。指导朗读,突出“好几个月”。这好几个月里,都是――(引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仅仅是几个月吗?据史料记载,为了编好《本草纲目》,他花了近30年时间。30年哪!他已从生气勃勃的青年,变成了白发斑斑的老人。这30年里,他几乎都是――(引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这两个词语可以说是概括了李时珍整个的生活状态,集中表现了他为编写《本草纲目》而受的苦。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拓展想象,更加深了印象,增强了对人物精神的感悟。

又如课文第4自然段:这一段具体描写了李时珍夜宿的古寺破败。其中“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青苔”“厚厚的蜘蛛网”等关键词,都突出体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这里也是通过环境烘托,来表现李时珍以苦为乐,甘于付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段落教学也应该紧扣关键词,引导学生想象词语背后的画面,对比自己的舒适生活,更深切地感受李时珍的崇高精神。

二、引导段落划分,进行段的训练

李时珍夜宿古寺篇3

三起三落少林寺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建。“净供法衣,取给公府”。所以,跋陀应该是少林寺的开山祖师。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南天竺高僧菩提达摩从海路抵广州,最后寓止少林寺,面壁九年,首传禅宗,被尊为中国禅宗初祖。少林寺也就成了禅宗祖庭。

北周建得三年(公元574年),武帝废佛,少林寺被毁。大象年间(公元589~公元581年)北周静帝恢复佛教,流亡外地的少林寺僧众又回到少林寺,少林寺复兴,并改名为陟岵寺。隋文帝崇尚佛教,仍改回少林寺之名,赐田100顷。

隋末唐初,少林寺13棍僧为秦王李世民助战,博得赏识,晋爵封官,赐庄田40顷。自唐初至开元年间(公元618年~公元714年),在唐朝诸帝的护持下,少林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妙楼香阁,俯映为林,金刹宝铃,上摇清汉”,楼台殿阁5000余间,僧徒达2000余人。一时高僧云集,帝王游幸,文人忘返。少林寺作为唐朝王家大寺,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元朝是少林寺的中兴时期,元世祖忽必烈命曹洞一代宗师福裕大和尚主持少林寺,统领全国寺院。“震旦之少林,其西竺之灵山乎?”少林寺再次成为海内名刹。

明朝,少林寺的武术已显赫于世。嘉靖年间(公元1522~公元1566年),少林寺多次派遣僧兵,协助朝廷抗击倭寇有功,屡受嘉奖,并获得盛大重修。明代的王子先后有8人到少林寺出家为僧。明末少林寺因曾经参与过镇压农民起义而遭到起义军的报复,以致在40年间,屡受劫难,异常冷落。

清朝康熙帝重视少林寺,亲手题写了山门的匾额,今天我们看到的挂在山门前的“少林寺”就是康熙帝的真迹,也是镇寺之宝。乾隆十五年游幸于此,夜宿方丈室,并亲笔题词:“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

1928年,军阀石友三一把火烧了少林寺,200多间殿堂,以及珍贵文物俱化为灰烬,少林寺自此残垣断壁,再次败落。

新中国建立后,少林寺得以恢复。“”期间又遭毁坏。电影《少林寺》取景时均是在未被毁坏的前殿和后半部分。1983年,少林寺被列为全国重点寺院。此后,香火极旺,现在,有文武僧人200余人。

常住院里故事多

我们通常所说的少林寺是指它的常住院,也就是和尚们日常生活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从进得山门的第一步开始,少林寺千年来的历史故事和传说真是一步一个。

刚进山门,就见古树参天,石碑林立,这里人称小碑林。参天的银杏树,也是历史的见证。

其中一棵单株银杏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少林寺最古老的银杏树,因单株生长,只开花不结果,所以人们叫它罗汉树。走近仔细一看,树干上有许多小坑,莫非是树生病了?不是,这是少林寺的僧人练金刚一指禅和二指禅时留下的痕迹。

少林寺的常住院除了山门之外还有7座大殿,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重建的。一进山门就有一尊迎宾佛,它的背后是护法金刚韦驮菩萨,手拿降魔杵拄着地。据说,这降魔杵的拿法也是有讲究的。朝上,说明寺内只管住不管吃;朝下,是只吃不住;双手托着,是不管吃也不管住;放在双臂上最好了,又管吃又管住。

在寺内,我看到有一口三人合抱才行的大铁锅,想必是粥锅了。陪同的延禅法师说这是以前少林寺和尚炒菜用的最小的炒锅,是明朝万历年间的,重达1300公斤。少林寺的僧人炒菜也有故事,那时,这口锅的上方有一个横梁,炒菜时,和尚就来个倒挂金钩,拿着铁锹来回翻炒。据说,少林寺的和尚炒菜很省盐,就是因为净往锅里掉汗珠子。当然,倒挂金钩的这套本事还得是武功高强之人,所以说,在少林寺能进入厨房的都是高僧。

过了大雄宝殿再往后走上台阶就是方丈室,这是少林寺最高领导的办公室和宿舍。传说当年达摩来到少林寺在山洞之中面壁9年,他回到寺里以后,修大殿的僧人征求他的意见,给他盖一个住处,达摩便说,一丈见方就行。所以佛教寺庙里的管事的一般都叫方丈,主要主持对外的事务。住持是二把手,主管内部事务,用现代的说法,就是董事长与总经理。

少林寺里的立雪亭有一点像程门立雪的故事。相传二祖慧可为向达摩求法,屡屡不成。当时下大雪,二祖慧可站在达摩诵经的屋外,积雪没膝,慧可仍站在那里。达摩出来见到说除非天降红雪方可传法,二祖便断臂明志,终于感动达摩,传授衣钵,光大禅宗。后人立此碑纪念。两边的对联是:禅宗初祖达摩僧;断臂求法立雪人。据说,少林寺的和尚都是单手行礼,就是为了纪念二祖慧可,他们披的红色袈裟和露出的一侧肩膀也是为了纪念慧可。

最后的一座大殿是千佛殿,又名“毗卢阁”,殿内最有名的就是那48个深浅不同的脚窝。它们共有4行,前后左右相隔2米有余,最深的有50厘米。这些脚窝是千百年来少林寺的和尚们练武踏成的。

少林寺最著名的传说要数“13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了,这也是电影《少林寺》中的主要情节。在少林寺白衣殿内的墙上,就绘有壁画,看来这并不是传说而是确有其事,并且还有证物。在大雄宝殿前,有李世民当年亲笔签署的圣旨,就刻在“太宗文皇帝御碑”之上。上面清楚地记载着李世民当皇上之后对少林寺僧的封赐项目和13棍僧的法名。碑上还有李世民草签的“世民”二字。据《少林寺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十三僧救驾的时间,发生在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当时,李世民被王世充的兵马围困洛阳,少林寺的13个武功高强的僧人,连夜救驾,因此传为佳话。少林寺也是从此招起了僧兵,练武之风大兴。“地从梁魏标灵异,僧自隋唐好武名”。

少林寺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佛儒道三教合流于少林。在地藏殿内,有儒家的24孝图,在天王殿内有道家的哼哈二将,而且在大雄宝殿前还立起了一块“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的碑。汇合诸家之长,这也是少林寺长久兴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石头写就的宗教史

塔林,位于少林寺院西约300米处,因塔散布如林,故称塔林。

李时珍夜宿古寺篇4

|关的百年名巷有忠武巷、仁和里、尚义巷;而北关的澄源巷、西方寺巷、十方堂巷显然与19世纪西方宗教盛行天水有些瓜葛;西关是天水老城中心,唐宋以来一直商铺如云,民居弥望,数百年以上的古巷更是如织如网:飞将巷、织锦台、玩月楼巷、古人巷、折桂巷……纵横交错,里勾外连,如古城的血脉,吐故纳新,迎来送往,咀含了上启秦汉、近及明清的万千气象。

士言巷和飞将巷

被鳞次栉比的古老宅院簇拥着的小巷,原本是城里百姓进出行走的普通街道。忽然有一日,自这小巷深处走出的某个人中举、做了官,或拼着性命在外边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这寻常小巷便名声大振,平日里为柴米油盐累得愁容难展的左邻右舍,也都平添了自矜和自豪的神采。于是这巷便建起了堂皇的牌坊,高悬起了一块乌黑发亮的雕漆大匾,沿用了几辈人的巷名被一个名字、一句警世格言,或一个古诗意境取代,小巷也如开创了新纪元,一夜之间脱颖而出,成了满城的荣耀。

位于西关伏羲庙路南的士言巷,原来叫“南巷子”。清同治年间,这巷子出了位官至户部主事的进士任士言。任先生品高行端,不甘与腐朽官场同流合污,“告老归里”后主持天水书院,成了名振陇上的陇南文宗。他去世后,百姓感戴他对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便取其字“士言”,改他居住过的南巷子为“士言巷”。一个世纪以来,不论世事如何纷乱,士言巷在天水百姓心中,永远都是一个蕴含了诗意和华美文采的地方。

一片古旧屋舍,几座朱红大漆门庭,正南正北地簇拥一条碎石铺地,狭窄仅容三两人并肩行走的小径,这便是天水古巷常见的格局。

小巷临街,巷口车水马龙,市声喧天,进了巷道,却又是另一番天地。悠悠的巷道把你领向曲径通幽处,两旁古老宅院便显得壁立高大起来。重重叠叠的屋檐自长满青苔的深墙上伸出来,把天空切割成一条窄窄的蓝色飘带,幽幽地在头顶飘着。巷子渐走渐深,巷口的喧闹不知被抛到了何处,凉嗖嗖、阴森森的寂静迎面扑来,恍惚间,你会有一种穿越幽深古道的感觉。如果你不收住脚步,继续往巷道深处走,原本平直的巷道忽然急急地转了个弯,你会觉得如置身清风拂面的魏晋,或雍容华贵的汉唐时代。那种愈走愈深沉的宁静和寂寞,以及偶然从巷道另一头悠闲踱来的一两个行人,会使你陷入一种迷茫,你无从知晓自己到底是身处闹市,还是在天高地远的乡村漫步。

在司马迁笔下,汉飞将军李广既是一位开疆拓土、功高盖世的大英雄,更是司马迁理想人格的偶像。李广故居一直被认为在伏羲庙附近的李家巷,大约在李广死后一千多年的宋代,故乡人民改李家巷为“飞将巷”,并在巷口立起一座牌坊,植下两棵槐树,为屈死千里沙场的英雄招魂。我第一次寻访李广故里时,“汉飞将军故里”牌坊早已不知去向,并不幽深的巷子里不见一座起兽飞檐的豪宅,巷口唯一能让人感怀逝去的千古岁月的门楼残败之至,门檐上长满了萋萋青草,不过守护巷口的那两株千年古槐却老枝苍劲,昂首云天,为巷子带来一地凝重而爽朗的绿荫。

面对古老、破旧的飞将巷,我倒觉得,对于在司马迁眼里“悛悛如常人”的李广来说,身前和身后都怀抱令人隐痛的遗恨,也许是他的宿命。好在有了这条小巷,有了冷月夕照下始终与小巷相依为命的乡亲父老,李广孤独而高贵的灵魂也就沐浴在永恒的人间温情中了。

旗杆巷和织锦台巷

汉唐以来,天水一直是长安西行之路上一座孤独的边地小城,是官场失意者、流浪者、守边士卒和远涉西域的商人告别长安之后最后一盏温暖而苍凉的明灯。于是,这曲折延伸于古城腹地的幽幽古巷,便成了古城千年沧桑默默的见证者。

旗杆巷是天水城区众多古巷中并不出名的一条小巷,但作家杨闻宇一听这个名便感叹道:“这巷子应该是造旗杆而不是插旗杆的,专门有一条街为作战的军士制造旗杆,这天水的战斗气氛该多么火烈,多么浓郁,多么迷人!”杨闻宇先生这种推断应该是成立的。历史上,天水一直是西域少数民族东进中原的第一道屏障,胡汉杂居,战事频繁,即便是大唐盛世,杜甫在天水时所看到的,依然是一派“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的临战景象。两千多年间,天水一带到底发生过多少战事?从天水西征远行的戍边将士到底把多少白骨留在了漫漫沙场?史书方志没有记载,但旗杆巷脚下的泥土,肯定至今还浸染着首尾相接、列阵西行的戍边将士的鲜血和泪水。

李时珍夜宿古寺篇5

什么是阅读?什么是阅读教学?笔者以为,阅读就是通过有声的朗读或无声的阅览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本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事物特点、思想情感、人生哲理、写作方法、语言风格等。阅读教学就是教给学生提取这些信息的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李时珍》一课主要讲述了李时珍立志为穷人治病,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编写《本草纲目》的事情,表达了李时珍刻苦钻研、勤于实践、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课文后列了两道思考题:第一,《本草纲目》这本书是怎样编写出来的?第二,第四自然段写了哪几件事?找出主要的几个词语。

下面是朱凌燕老师的教学过程,共有五个环节:

(1)学生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从哪些词句感受到李时珍特别喜欢学医。(学生围绕下列内容进行了交流: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父亲一时想不出的药方,他能及时说出古方。)

(2)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标注记号。(旧药物书的缺点有: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不全;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性状和生长情况,不详;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不准。其中,“不全、不详、不准”,都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概括得出。)

(3)为了完善药物书,李时珍做了哪几件事?用刚才的方法在第四自然段中标注。(组织学生交流,归纳出:采药、品尝、访问。在此基础上,概括第四自然段的段落大意,总结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4)出示自学提示:默读李时珍写书过程的三件事,在感受深的词语下面标出“”,想一想:这些词语让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李时珍?用一两个词语写一写。(组织交流。抓住这一段中的关键词句品味,如“山高路远、严寒酷暑、亲口品尝”等,并播放下雨、下雪的视频,补充李时珍品尝“曼陀罗”药的文字资料,体会李时珍的品质。)

(5)默读第五自然段,用一个词说出对李时珍的印象。(结合“二十七年”、“一百多万字”、“一千八九百种”等数字,品味“伟大”一词。)

《江苏教育》杂志主编张俊平等专家将京派教学风格概括为:扎实、严谨、稳健、厚重。笔者以为,朱凌燕老师的课体现了京派教学风格,而这节课所体现的教学风格又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相融合。

朱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教给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方法。学生从文本中提取的信息包括:李时珍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他发现了旧药物书不全、不详、不准的缺点,通过采药、品尝、访问来完善旧药物书,最终完成了伟大的《本草纲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培养了学生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等。这样的训练过程扎实、严谨。教学过程不急不躁,显得稳健;教学内容丰满,显得厚重。

听了北师大实验小学朱凌燕老师的课,笔者想到了江苏的课以及苏派教学风格。国家督学成尚荣等专家认为苏派教学风格是:清简、灵动、精致、厚实。反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上,苏派十分重视朗读训练,重视写字指导,重视品悟人物特点和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重视教学设计的精巧。当然,现在还重视品悟文本的表达方式。

笔者以为,京派与苏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上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下面以《李时珍》为例:

一、教材编排方面

个人以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上要比苏教版难一些。《李时珍》编排在三年级下册,而苏教版在四年级上册编排了《李时珍夜宿古寺》。《李时珍》主要采用了叙述的方法,逻辑性很强;《李时珍夜宿古寺》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方法,抓住了师徒的对话,故事情节更浓些,文本更生动些,在理解上相对容易些。就是同一个文本,两种版本安排也不同。如《装满昆虫的口袋》,北师大版安排在三年级下册,而苏教版则安排在五年级上册。巴金的《给家乡孩子的信》,北师大版同样安排在三年级下册,而苏教版则安排在六年级上册。可见,北师大版教材的难度要大于苏教版。笔者以为,北师大版教材更加符合“跳一跳,够得到”的理念。当前,使用苏教版教材的教师觉得教学难度增大了,因为不少课文学生读了一两遍就能理解,这就给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带来了困难。因此,不少课堂教师所教的往往是学生已懂的,或学生能够顺利学懂的。而北师大版教材因有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就能容易地捕捉到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内容,即比较容易确定教学内容。

二、朗读指导方面

苏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很重视朗读指导。通常情况下,朗读占课堂教学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有的甚至达到一半时间。苏教版教材,几乎每课的练习都有朗读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面简称2011年版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但不等于所有课文都要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并不适合于所有文体,比如说明文、议论文。《李时珍夜宿古寺》适合有感情地朗读,而《李时珍》一文主要是叙述,不宜提“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朱凌燕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是以默读、自由读为主,是符合文本特点的。这样的课,如果让江苏的教师上,会有不少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且花的时间不会少。这是需要警惕和正确对待的。

三、写字教学方面

苏教版教材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都安排了描红,教材还编写了与课文相配套的仿影、临写作业本。江苏省对写字教学是十分重视的。现在,几乎在每天的小学语文课上都安排了写字指导与练习环节,这就将2011年版新课标规定的“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的要求落在了实处。北师大实验小学朱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缺少了写字练习与指导这一环节。笔者以为,这个环节是需要补上的。时间从哪里来呢?应减少教学内容分析的时间,减少非主要内容的教学时间,如:让学生用“不怕……不怕……”句式说话,过渡句的认识,李时珍尝“曼陀罗”药这一补充内容的阅读与分析等。

四、能力培养方面

苏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尤其重视对人物特点和情感的深入感悟,即更加注重品悟关键字词的“微言大义”,往往使人产生“过度”之嫌。这需要警惕。朱老师的课务实、简朴、稳健,课上,没有过多地挖掘人物品质的伟大,而是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着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教师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激昂的情感抒发,从容,沉稳,但学生学得扎实。苏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感悟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情感的能力,但对提取多种信息能力的培养显得不够。反映在教学方法上,往往就是一个“读”字。事实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仅仅用一个“读”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也不能仅仅剩下朗读指导与练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同样需要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朱老师所执教的《李时珍》,在思维能力训练上是扎实的。

李时珍夜宿古寺篇6

到了那里已经7点了,所以妈妈爸爸决定在这里住一晚上,明天再来参观这里的一草一木。就在门口拍了几张相片就去寻找附近的“农家乐”住下来,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而且在河边,听那位“农家乐”周阿姨说:“这里很多东西以前是不要钱的,现在有人‘住山靠山’现在门票都是20元……”不要小看这二十元钱哦,我妈妈加我,再加我爸爸和姨妈姨爹总共就是100元,还有停车费,过路费,住宿费,油钱……加起来不是700多块吗?

晚上在船上吃晚餐,悄悄告诉你吧!这里的菜都是纯天然的,都是自家种的,连猪都不是用食料喂猪,都是用猪草喂的。鱼也是等我们来了后划着渔船去打的鱼。

哇!好好吃哦,谁说农村比城市差,我呸,农村比城市好的唯一就是这里——纯天然绿色食品。

吃完饭,大人们聊着,我却抬头看星星。

啊!这是?哦!肯定是北斗七星,因为老师很久就告诉我们了。它像勺子一样。

其他星星像一盏盏小电灯,在空中闪烁。我认为星星是一支火照亮了静而无风的黑夜。星星是一束鲜花芬芳了黑而遥远的天河。星星用火的温暖,花的甜美:让黑暗的夜晚闪烁光明,让孤单的夜晚不再寂寞,让冷漠的心灵绽放花朵。

我固执地数着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可是怎么都数不完,满天密密麻麻的小星星,落在镜子似的河面上,像珍珠玛瑙,闪闪发光。这一切是大城市不容易看见的,所以我好希望在这里生活哦!

第二天,我们很早就起来了。收拾好行李,吃完早饭,就继续参观。

我们到了二佛寺,里面现存全国最大的禅宗石刻摩岩造像群,保存完好的主要龛窟有42个,全部造像计1700余樽,其中主佛像释迦牟尼佛(即二佛)通高12。5米,不仅为全寺造像之冠,而且也是国内着名的大佛之一。

李时珍夜宿古寺篇7

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天文地理、名人典故、自然景观、人生哲理、诗词联画、情感意志、伦理道德、古典文明、科技成果等均容纳其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特点,利用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口语交际演习。

凭借课文插图。低、中年级的课文基本上都配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直观性非常强,往往能激发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的兴趣。教学中要善于借助课文插图的话题材料,比如《自己去吧》一课,文中配有两幅形象生动的插图,教学时可以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戴上小鸭、小鸭妈妈和小鹰、小鹰妈妈的头饰,同桌两人或全班分角色表演对话。期间,教师可巧妙地运用清晰、生动、形象化的言语把学生带入一个特殊的情境,这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想象,也为口语交际提供了极佳的话题材料。

拓展教材“空白处”。作者常常运用“留白”的艺术进行创作,余留一些内容让读者去填充和想象。教学时,教师就可充分利用这些“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不仅对感悟文章主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在想象、表达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例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中,李时珍说:“但我们修订好《本草》,让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教师挖掘出信息:“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让万民得福,吃了哪些苦呢?”在这个“空白处”,学生们想象种种生活场景,踊跃参与表达,在交流过程中也更深地体会到“李时珍为造福万民不怕吃苦”这一主题。

利用教材延伸点。教材是我们学习的一种载体、媒介,在课堂上我们更多的是要利用教材提供的范例,进行延伸、扩展。如《小熊住山洞》,最后写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这里就可以延伸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想想森林里会有哪些动物?它们会跟熊爸爸、小熊说些什么?接着再让学生戴上头饰进行表演。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角色扮演中,既锻炼了交际的能力,也学会了文明礼貌,知道与不同的对象说话所用的称呼也是不一样的。

二、利用生活选择话题

贴近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例如看电视争遥控器、奶奶不让做家务怎么办、爷爷生病了等等。

李时珍夜宿古寺篇8

关键词:编者视野积极语用小练笔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B-0013-0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叙述方便以下将“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简称“四者”)(2011版)语文课标与2002“实验稿”相比,增加了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的维度,进一步确立、彰显编者的作用。解读编者的语用观、揣摩编者的语用意图,是阅读教学的应有视角。笔者称之为“准编者视野”。

语言文字运用(简称“语用”)是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词汇之一。积极地听、说、读、写、思,即为“积极语用”,是一种由情感助推的自觉语用,是一种“思视听读说写评”的全语用,是一种突破平庸表达的深度语用。阅读教学中的“写”――小练笔,作为“积极语用”“深度语用”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当下阅读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回到编者立场:审视阅读教学中“写”的目标

“积极语用”的训练点在阅读教学中非常丰富。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是综合“积极语用”最好体现方式之一,其切入角度多是基于文本的几个关键词、一个中心句、一句重点语句、一个过渡段、一幅插图、一个课后思考题等等,“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积极语用”的高度外显。对《李时珍夜宿古寺》“小练笔”设计范例,进行目标审视,以求得“小练笔”形式的最佳基点。

(一)情境续写型

[案例一]1.数九隆冬,。2.三伏盛夏,。3.突然狂风大作,。此“小练笔”设计依托于文本中的环境描写,创设了三个环境的场景开头,让学生续写,此设计称为情境续写型。

审视:情境续写,温故当新,弱化目标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到“情”“采”两字,“情”就是思想感情,“采”就是语言文字表达。“小练笔”若“情”“采”合一,教学就会充满智慧。此类设计起点低,坡度小,能迅速地将学生以前的知识储备唤醒,与学生以前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轻松,但温故当新,此种续写能力的达成相对于本课的“语用”目标降低了,虚“采”弱“情”,“积极语用”价值大打折扣,致使“追求热闹”弱化目标。

(二)内容拓展型

[案例二]运用下列词语写一段话。(夜幕降临隐隐约约飞鸟归林山风呼啸皎洁轮廓大好月色晓行夜宿皓月当空)根据文中提供的关于环境描写的关键词语来写出对李时珍的感受,属于文本内容的延续,称之为“内容拓展型”。

审视:内容拓展,扣词仿句,夯实目标

此“小练笔”在课文内容上进行拓展,既可写出对人物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融通课文的内容,又可把环境描写的渲染与人物品质联系起来,让技与法、言语训练与思维训练得到和谐的统一,言意共生,文采合一。从教材的系列来看,每篇都有训练重点,每生都有新收获,夯实目标基础,实现编者意图,一课一得,知识自成序列,“语用”能力自行建构,人文底色越发丰厚。

(三)方法迁移型

[案例三]呈现“小练笔”的四个场景开头,运用下列词语写话。1.太阳落山,。2.夜幕降临,。3.皎洁月光,。4.寺外山风呼啸,。(a.夜幕降临飞鸟归林隐隐约约B.露出轮廓大好月色晓行夜宿C.皎洁月光山风呼啸D.路灯亮了一条火龙眨眼的星星)此“小练笔”设计将环境描写的方法由课内引向课外,给学生更多的可能性发展,称之为“方法迁移型”。

审视:方法迁移,移花接木,提升目标

此设计因内容选择的丰富性,课上时间的紧迫性,使“写”的分量与难度加大,与“小练笔”的“小”的形式、要求发生了矛盾;同时使本课主旨游离,重“采”略“情”,重“文”轻“道”。

(四)情感升华型

[案例四]你想对李时珍说点什么呢?此设计基于学生对文中主人公的命运产生共鸣而不吐不快之时的情感表达,属于审美范畴,称之为“情感升华型”。

审视:情感升华,流水无痕,虚化目标

此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李时珍这个人物产生感情的基础之上,酝酿至“痴然如醉”的浓郁程度,思维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待发时机,才会有“情如泉涌”“语如已出”酣畅淋漓的,才会相约“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令人陶醉的境界。但“此设计”重“情”略“采”,多会出现“干瘪”的言语交流现象,流水无痕,使学生入宝山空手而归,虚化了“语用”的目标要求。

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因课而设,因点而练,或多或少带有“仿写”的性质,其会因教者体会编者意图偏向而使“小练笔”价值目标有所损益,也会因“学情”而有所变化。“目中有人”,才应是编者的初衷、“小练笔”训练的基点。

二、审视编者意图:探寻阅读教学中“写”的路径

(一)关注理论,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寻找差距

1.把握教材特点,树立整体观。

教材作为载体,是编者、教师、学生对话的媒介,是教与学的基础。教师必须了解、整体上把握教材,走近编者,思考教材提供实施目标的途径,才可能高屋建瓴,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性。教师必须研读教材。编者意图是基于儿童的认知规律,兼顾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利于学生“语用”发展的。全套教材成为一体,分册展现,知识呈现有序列,技能要求有层次。教师要树立教材的整体观,处理好并达成每一课的既有目标要求,让学生的“语用”能力有序并优质发展。

2.言语思维并重,树立全面观。

思维能力与言语能力的发展同等重要。吴永军教授曾指出“深度思维训练的忽略与教材的编写是有关系的”,如苏教版教材四下第7课《人类的“老师”》课后习题5: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此问题只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属于事实性的问题;而设计“你能否通过仔细观察某个动物,设想一个仿生学的产品?”问题就能启发学生深入地思考动物与人类有哪些相关的地方,密切联系并实践文中语言的表达方式,综合性创造性的问题能高效地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

3.融合“四者”视野,树立整合观。

编者选编的教材是一个对话的媒介,需要“四者”的视域融合,教师整合,才会收到理想的实效。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不是一张白纸,自学文本会形成自己的视野,“四者”视野融合形成的最小境域,即学生视野的融合域,这才是“四者”之间可能对话的真正基点。此过程中学生视野的融合域呈动态的变化过程,教师要整体、个人兼顾,编者与文本统领,促使学生视野的融合域形成张力,不断调整并生成新的融合域,选取最佳的“积极语用”练习路径。

(二)省思经验,在应用与操作之中发现切口

1.适度“练笔”,“训练要求”步步高。

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练笔”是进行“积极语用”能力培养的好方式,但不能“喧宾夺主”,应注意“小练笔”训练的频数与时长,且不能是没有明确目标指向的单纯的机械的“写”的训练,应每次都有新的要求,求质的变化;适度的基于特定目标的训练才是必要的。

2.把握“节奏”,“整体发展”生生慢。

阅读课教学兼备很多教学任务,“小练笔”占用的时间不宜长,量不宜大,面不宜宽,这是由“小练笔”“小”的特征决定的。但必须兼顾全体学生的“积极语用”能力的发展,做到学生接受“面”尽可能大,“小练笔”书写“质”尽可能高,这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需要教者用“慢”的教学思维,把握好课堂的教学节奏,面向全体,关注个体,扎实训练,整体发展。

3.扣准“语用”,“体系构建”密密缝。

当下课堂教学中有学生“语用”能力发展的零散与不平衡现象。“语用”能力的培养在苏教版教材中是一条隐线,编者在选编教材时根据课标的要求将其分散到各册的选文当中,这从每册教材的连贯性系列要求中可以发现。因为教师个体对全套教材的整体把握不够,对“语用能力”发展要求缺失通盘考虑,使“语用”能力的培养零散,没有连续性,缺乏联结点;更因为没有“语用”能力发展的量化评价指标,使“教师与教师”“级段与级段”之间割裂,学生的“语用”能力在低谷徘徊。教师一定要基于编者、基于教材,找准学生的“语用”学习点,让学生密密地缝织、慢慢地建构“语用”大厦。

(三)回到实践,在丰富与提升之中找准节点

1.文本与练习:推敲揣摩,找准“小练笔”切入点。

编者在选编文本时,多会编排“课后习题”以达成目标要求。从课后习题切入,是揣摩编者意图的有效途径。但并不是所有的“意图”都适合“小练笔”设计以发展“语用”能力。如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钱学森》课后一道练习要求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应该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编者的意图旨在引导学生体会文本倒叙的表达方式,习得谋篇布局的知识,是基于“篇”的要求,若作为“积极语用”而设计的“小练笔”明显是不合适的。当然,每篇课文中的编者意图不唯一,可择意而设,随需而练,并非得是“小练笔”的“语用”练习。

2.单篇与单元:统整提升,契合“小练笔”训练点。

“单元”是编者匠心独运的表现之处,一般都是根据内容编排“主题单元”。比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该单元的课文分别是《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前三篇都是写“人”的叙事性文章,《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论说文。《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小练笔”的训练点是运用文后习题2中的词语写一段关于人物的典型事例,其编排在后为学生写人物典型事例提供素材,让学生对前三篇课文的人物经历进行“概括”表现“水滴”的精神,既扣住关键词语进行“语用”训练,又培养学生“语用”的深度思维,兼顾了“论说文”选择典型事例作为论据的方法,可谓“编意”深远。

3.学年与级段:纵横比照,提升“小练笔”层次点。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乌申斯基语)苏教版教材既有不同文体,需要审视不同文体的特点,进而选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也有同一文体的不同类别,需要审视同种文体的不同要求。例如,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天火之谜》和六年级下册的《夜晚的实验》同属写实验的叙事性文章。编者为什么将其编排在不同的年级并且将《天火之谜》编排在前呢?经过比较发现,《天火之谜》写的是一次完整的实验过程,而《夜晚的实验》写的却是四次实验,编者的意旨在“语用”能力发展的要求上有了层次性的提高,在编排上体现了梯度性。再如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与六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等单元中的环境描写对“语用”能力发展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苏教版教材中同类文章有很多相似点,便于学生学习,但同时又有不同点,唯有教师体悟编者意图,教出“不同点”,把握“小练笔”的层次训练节点,才能走出“语用”能力发展的徘徊之境,才能让学生的“语用”能力扎实发展。

参考文献:

李时珍夜宿古寺篇9

丝绸之路在兰州市榆中县的节点,当以甘草店镇车道岭为始,经清水驿、三角城、定远、和平进入兰州,说是官道。另一路,过接驾嘴经许家台、下彭家营、夏官营、岳家巷、金崖黄家庄,沿苑川河北,过七锨口,到黄河南西行,经来紫堡乡西坪村、大水洞、桑园子到兰州东岗。

丝绸之路在榆中的故事就像曾经路过这里的骆驼和骡马脖间系着的铃铛一样,欣然作响、清脆悠远。那一曲曲绵长的背景音乐,如同苑川河的气息,经风一吹,迅速向四方飘荡开来。每一个湿润的分子,更像一本泛黄的线装书,随便翻一页,一些显赫的人物就翩然而出……

丝绸古道多高僧

在距今1600多年前,东晋高僧法显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巍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取经,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来到榆中。在法显所著的《佛国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初发迹长安,度陇至乾归国,夏坐。”《佛国记》是法显对自己取经历程中见闻的记载,又名《法显传》,而其中所提及的“乾归国”正是当时在榆中建立国都的西秦。“夏坐”则是佛教徒每年雨季在寺庙里安居三个月的一种佛事行为。如此看来,法显在榆中逗留的时间当在三个月左右。

时光荏苒,法显之后又过了400多年,另一位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又重走了这条路,匆匆而行,他就是玄奘。

榆中金崖镇黄家庄村73岁的老支部书记徐临发整理了不少当地传说故事,其中一条就与玄奘有关。他说:“唐僧西天取经时,从甘草店镇车道岭下来,进入榆中地界,沿苑川河行至金崖,又从金崖镇骆驼巷到了定远,在定远驿站住宿一夜后,沿官道过兰州西行而去。骆驼巷走定远的这条路叫旧大路,将榆中境内东、西两条丝绸古道连接了起来……祖祖辈辈的老人们流传说,当时正是夏天,老祖宗们见到的玄奘身着短裤,脚登麻鞋,背一遮挡风雨的布篷,布篷前檐挂一盏夜间照明的灯笼,人们对这种装束都很好奇,其实,用现在的话说,那是古代上层僧人的标配……”徐临发老人很健谈,也很幽默,谈及玄奘途经榆中的故事时,他如数家珍。当我们再次追寻玄奘的足迹时,发现了一幅宋人所作的《玄奘负笈图》,这幅名画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图中所画的玄奘身背经笈,脚蹬麻鞋,似与徐临发老人之言暗合。且不论徐临发所讲的传说是否真实,既然它能够代代流传,于今仍然生生不息,定然是有其根基的。

可能连玄奘自己都不会想到,他途经榆中之后,又会在千里之外,再次与榆中结缘。事情还得从一位具有榆中血脉的国王说起。

L文泰,唐代时高昌国国王,祖籍甘肃榆中,高昌延和二十二年(623)嗣位。其祖上L嘉出生于甘肃榆中县城关镇的朱家湾村,L氏一族从L嘉开始主政的高昌国,是汉族在西域建立的佛教国家之一,位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之哈喇和卓,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地当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为丝绸之路往来之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之一。

当年,玄奘西行至高昌国时,得到了国王L文泰的盛情接待。《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这段历史作了详细记载。

却说L文泰闻听唐朝高僧玄奘前往天竺取经,在玄奘临近高昌国时,遂派贵臣带着几十骑人马前去迎接。玄奘于深夜时分到达高昌城,虔诚的L文泰和王妃熬夜相候。玄奘抵达后,L文泰竭诚欢迎,拜问甚周。次日,高昌王L文泰又携王妃及众臣前来拜望,请玄奘移住毗邻王宫的寺院中,并一再挽留玄奘常驻高昌国,L文泰承诺,情愿携全国臣民做玄奘弟子,终生供奉为法师,被玄奘婉言拒绝。玄奘在高昌国逗留几日后,欲辞行L文泰,L文泰再次执意挽留,玄奘只好以绝食来表其西行之决心,L文泰无奈,只好请玄奘再多留一月,为其臣民讲解《仁王般若经》。开坛讲经当日,L文泰亲执香炉迎接玄奘入帐,并屈尊跪地,让玄奘踩其背入法座。榆中人L文泰对佛教的虔诚之心,于此可见一斑。

玄奘离开高昌国时,高昌城的僧侣、百姓以及大臣等倾城出动相送,国王L文泰拥住玄奘恸哭不已,亲送数十里后方折返而归。L文泰还为玄奘赠送法服、黄金、绫绢等物,并派遣随从僧侣25人、马30匹,一路护送玄奘继续西行,同时写信给龟兹等24国,恳请各国国王为玄奘法师一路保驾护航,妥为接待。

显然,丝绸之路东来西去,还是一种传播宗教文化的通道。

交河郡夫人魂归来

谈及高昌国,就不得不提及位于榆中朱家湾村的交河郡夫人墓室。交河郡夫人,名慕容仪,字辅贤,出生于昌黎鲜卑族慕容氏家族,其身份为交河郡王L崇裕的夫人。L崇裕是L氏高昌创始人L嘉的第十代世孙,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明派兵征讨高昌国,L文泰病逝,其子L智盛继位,面对唐朝大军压境,L智盛不战而降,唐王李世民遂收高昌国为交河郡。天授元年(690),L智盛之孙L崇裕被武则天册封为交河郡王,慕容仪被命为交河郡夫人。

交河郡夫人墓发现于1973年8月的一个午后。当时,在朱家湾村砖厂西南侧100米处的半山腰,一位取土的农民发现了一座墓室。当地村委会得知情况后迅速向县文化馆反映,文化馆文物组工作人员张孝贤立即前往现场进行勘察,发现了这座砖室墓。

之后,当地政府组织专家对该墓进行了发掘,出土石棺长2.38米,宽1.27米,高1.02米,由六块石质板材雕琢而成,棺盖呈龟背形,四壁分别浮雕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尤以青龙最为形象生动,其四肢矫健,气宇轩昂,腾云吐雾,是难得的唐代石雕艺术精品。出土的墓志铭残片则详细记述了墓主人交河郡夫人慕容仪的生平。交河郡夫人墓的出现,弥补了兰州地区地下唐代文物的空白,为地方史志的编纂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依据,是甘肃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以山为陵的唐代贵族墓葬。

发掘石棺墓的过程中,在墓室中还发现了一枚唐代金戒指。戒指重20.55克,直径1.5厘米,戒面正中嵌红宝石一枚,红宝石左右各嵌一颗较小的紫宝石,紫宝石两侧各有两个更小的嵌宝缺口。戒指质地纯正,工艺精良,造型奇特,明显带有西域首饰的风格和阿拉伯文化特质,从它高贵的气质中依稀还可以看到唐王朝的强盛开放和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

自古以来,离开故土的人,不论官爵高低,路途遥远,都要讲究认祖归宗,交河郡夫人慕容仪最终沿丝绸之路魂归故里,落叶归根,在那一程漫长的丝绸之路上,如此沉重的石棺,不知经历了多少颠簸劳顿……巧合的是,慕容仪是鲜卑族后裔,而榆中又曾是鲜卑族立国的国都所在地,慕容仪的魂归榆中,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作为交河郡王的L崇裕,将自己的妻子葬于故土,那么他自己是否也落叶归根了呢?这只是一种猜想,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某个偶然的契机,会成为这个猜想的有力佐证。

公主夜濯万眼泉

无独有偶,正是在高昌国臣服于唐朝的那一年(640),崛起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吐蕃族首领松赞干布遣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献金5000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促成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一段历史。次年,文成公主在太宗族弟夏王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护送下,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向吐蕃西行。为了保证文成公主一行一路休息,沿途建立了很多寺庙,相传,榆中夏官营、金崖、来紫堡的萃英寺、弥勒院、妙乐院、长寿寺就是专门为文成公主修建的。据金崖镇黄家庄村72岁的施玉仑老人说,当初的萃英寺飞檐卧廊、气势恢宏,修建规模最大,从老人们那里一直流传说,萃英寺曾在清同治三年(1864)毁于一场火灾,大火殃及周围民舍,整整烧了一月有余,可见当时的萃英寺规模之大。而文成公主在行经榆中时,不知什么原因,并没有住在萃英寺,而是住在了苑川河南岸的长寿寺内。文成公主的送亲队伍十分庞大,一路浩浩荡荡,从头望不到尾,队伍大概是在晚饭前抵达长寿寺,文成公主、夏王李道宗、禄东赞以及随从近侍人等入寺修整,护卫兵将在寺外就地安营扎寨,将长寿寺围于核心之内,方圆1里多地,旌旗蔽日。听说,侍从还取来了万眼泉的水,让文成公主洗去风尘……

如今,萃英寺、弥勒院、妙乐院、长寿寺皆已拆毁,萃英寺在清代重修,后被改建为学校,现仅存一座建于清代的大殿,位于萃英小学校园内;长寿寺几经波折,易名为清水龙王庙,现存大殿三间,亦为清代建筑;弥勒院、妙乐院皆已修整为现代仿古建筑,古迹荡然无存。唯有文成公主濯漱的万眼泉水,千百年来依旧如故,夏日,无数细流从石崖间隙中倾垂而下,如流银滴玉般形成一道道清丽的水帘,崖下细流淙淙,在迷眼的草色间逶迤穿流;冬季,一支支晶莹透亮的冰柱悬于岩壁之下,一片静默肃穆之感。

于人类来说,似乎只有那些经流于民间的传说故事,才能与自然有着同等强大的生命力,榆中县清水驿镇至今还流传着另外一个有关文成公主的传说。据传,文成公主一路西行,距故土长安愈来愈远,想着自己孤身一人远嫁几千里之外的吐蕃,此生再也难以回还,惆怅之情不禁弥漫心头,当她进入榆中地界时,眼见大地逐渐荒凉,情绪越发低落,为能在大唐土地上多留些时日,便放慢行程,在清水驿逗留了数日,期间,文成公主茶饭不思,侍女百般劝慰后,方才勉强饮下一碗清水,饮完水后,文成公主长叹一声,幽幽地说:“唯有此地清水最为甜美。”言罢,似略有释怀之感……从此以后,这里就被人们称为清水驿了。想必,西行之路上的公主,饮及故土的每一口水,内心都是甜美的。而公主无意间的一句言语,却成就了“清水驿”这个地名,并流传至今。

晚清重臣叹清水

时光演进至1200多年以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二十七日,林则徐一行乘大车七辆,载大量书籍、宣纸等物下车道岭,过甘草店,来到清水驿,眼见日已偏西,林则徐便吩咐属下人等下榻于此。

此时的林则徐遭鸦片战争后投降派诬陷,被革职遣戍新疆伊犁,这位受世人尊敬的中国禁毒之父,曾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在广州虎门销毁鸦片230多万斤,多次击退英军挑衅,而今却要跋涉近万里的路程,西戍边陲。

在清水驿极其简陋的小客栈里,林则徐透过窗户望去,满眼尽是苍凉,不禁感慨万千。此时的林则徐,定然不是一碗清水就能聊以安慰的,相较于文成公主,他内心里不但有远离故土的悲戚,更有政治失意、壮志难酬的悲凉。

寂静的夜晚,一弯冷月孤独地挂在枝头,林公摊开一本书,却又无心看下去,便不由自主地记起了自己此次远行之前写的那首诗:

力微任重久神疲,

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

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

试吟断送老头皮。

林公想,自己能力低微,而担当重任已久,早就感到筋疲力尽,加之现在年老体衰,平庸之才,定然支撑不住,应该好好休息休息了。想想自己禁烟抗英,为国家而不顾生死,全力以赴,从来都没有计较过个人荣辱祸福,如今招祸,去边塞做一个戍卒,倒还落得个清闲自在……思及此处,林公不禁摇了摇头,好像是在自嘲,又好像是内心里有什么不舍之情。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林公禁不住将这句诗吟出了声,他想到了自己的结发妻子,陪伴自己碌碌一生,而今,自己远戍伊犁,两地相隔,有生之年,是否还能再见上一面,都是很难说的事情。不觉间,泪水早已打湿了桌上的信笺,林公恍然回神,奋笔疾书,写了一封家信,信中只言自己旅途顺利,一路游山赏水,好不自在,慰藉家人切勿思念……

许是客栈被褥单薄,又有老鼠半夜侵扰,林公竟是一夜未眠,第二日清晨早早起床洗漱完毕,便立即启程,至中午时分到三角城,晚上又宿于定远驿(今定远镇),二十九日才抵达金城兰州,在兰州逗留八日之久。

有道是宦海沉浮,世事难料。五年之后,林则徐又被清朝政府重新启用,任命为陕甘总督,任职期间沿旧路再次来到兰州,此次来兰,自然有各地官绅争相接驾,衣食起居,一应都照顾得分外妥当。这样一位晚清重臣,两度途经同一条路,两次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截然不同呢?

孤品《帝王出行图》

《帝王出行图》其实是一张气质不凡的地毯,构图是莫高窟第220窟一幅并不起眼的壁画,画面描绘唐太宗李世民出行时的壮观场面,气势恢宏,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就连千百年肀诨上形成的斑斑驳驳也分外逼真。地毯为羊毛质地,天然染色,纯手工制作。立于近前,一股植物染料与羊毛混合的清新之气扑面而来。那种沉着温润、内敛含蓄的色调,蕴含着中国古典艺术特有的张力。

这张地毯出自位于榆中县定远镇的“汉毡居”。这个看似并不起眼的手工作坊,却掌握着中国传统地毯制作的核心技艺,其家族式传承距今已有128年的历史,完整地保留了中国汉代以来的地毯栽绒法制作技艺。

张力新,已年过花甲,在他身上透出一股同龄人少有的朝气和自信。从管理、运营、外交、采购、宣传、销售到作坊一线的绘图、捻线、配料、染色、裁织、修剪,他几乎都事必躬亲而且样样拿手。张力新当年是兰州大学外语系高才生,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日语,在多年的打拼中,足迹遍及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多个发达国家,对中西方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共性和差异熟稔于心。

谈及《帝王出行图》,张力新说,这张挂毯构思的时间比“汉毡居”的招牌还老。20世纪80年代,刚刚大学毕业的张力新在敦煌莫高窟担任导游,专门负责接待外籍游客,颇具艺术天分的张力新,被一幅幅精美传神的莫高窟壁画所震撼,特别是对第220窟的《帝王出行图》尤为喜爱,几乎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他在脑海里一次次品味图中的每一个细节,体悟古代艺术家的每一次勾勒和印染,也就在那时,张力新心头萌发了要用自家的制毯技艺表现《帝王出行图》的念头,也正是因为这个念头,他毅然决然地辞去那份在当时来说很体面的工作,继承了祖上的制毯技艺。

“莫高窟是我们的国宝,传统地毯制作技艺也是国宝,莫高窟动不了,外国人只能来中国看,可是我们的地毯却是活的,我要让更多外国人看到我们的国粹,让他们了解泱泱中华5000年的璀璨文明,thisismyChinesedream!”张力新有点激动,多年的国外生活经历,让他的言语中时不时会夹杂一些英语,这也正好符合他本人的气质,“是的,这就是我的中国梦!今天,我的梦想已经得到了小小的实现――外国人对我们的地毯非常感兴趣,我们的产品制作工艺不比“LV”、“香奈儿”、“芬迪”、“埃斯普利特”差,我们的产品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含量的支撑。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卖的不光是产品,还有文化,在参加一些国际地毯博览会时,我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大声说:‘it’smadeinChina!’”

张力新的自信来自于中国文化的自信,也来自于他对“汉毡居”制毯工艺的自信。2003年,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墨尔本时代报》记者专门来榆中县定远镇采访“汉毡居”地毯的制作技艺,并于当年在两家报纸同时刊发专访文章《染在羊毛上的传统》。美国、日本、英国等多家时尚杂志也陆续刊发了“汉毡居”地毯专题。在国内,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树青先生于2003年为“汉毡居”地毯题写字号,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肖燕翼、陈丽华以及宫廷部苑洪奇一行于2005年考察“汉毡居”……对于这些荣耀,张力新似乎并不在意,他的内心早已认定――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潜下心来,保证用传统工艺做好每一张毯子,自然会有人上门。

这张《帝王出行图》是“汉毡居”的得意之作,从最初酝酿到2003年开始绘图,2006年制成。在这些年里,“汉毡居”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发展成一个在全国各地具有几家分厂的成熟企业,如今已经成为国家商标局批准、日内瓦国际鉴定中心认定的国际品牌,在日本及欧美市场销售产品2.5万多平方米,产值过亿元。这其中经历了多少崎岖坎坷,或许只有这幅《帝王出行图》知道,它的每一针每一线都记录着张力新的一次次挫折、委屈和失落;每一个经纬的节点都记录着他的欣慰、鼓舞和欢悦。在打开《帝王出行图》时,张力新好像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在抚慰一件上帝遗落于人间的珍宝,或者更像抚慰自己年幼的子女。张力新说,每当自己绝望时,就会请出这张地毯,静静地躺在它旁边,给它诉说那些无法解决的困难和疑惑,等说完了,他自己也似乎释然了,神奇的是,没过几天,那些困难和疑惑都迎刃而解了。在一次中国香港举行的国际地毯博览会上,有人出价300万人民币要买这张《帝王出行图》,张力新摇了摇头,那人追问:“那您到底要卖多少?”张力新答:“无价!”在张力新的灵魂深处,这张地毯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价值,它的文化含量从中国古典艺术具象到了对中国传统地毯手工技艺的继承者――“汉毡居”,它已成为张力新最知心的亲人,和“汉毡居”这个品牌最有力的代言人。

“唐承禹贡连西域,汉举孝廉富毡居。”这是史树青先生为“汉毡居”亲笔题写的对联,也算是他对“汉毡居”产品品质的一次肯定和定位。当我们进一步深入到“汉毡居”的制作工艺时,才真正感受到那种精良的品质所带给人的美感和惬意。

在“汉毡居”的档案室里,我们发现了一大摞特殊的卡片――色线卡,这种卡片用编号方法详细记录了每件作品的图案、用线的颜色以及销售地域,体现出非常人性化的售后服务。30多年来,虽然只接到了两个修复的单子,但“汉毡居”依然坚持做着这件在旁人眼里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或许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才造就了今天享誉世界的“汉毡居”。

李时珍夜宿古寺篇10

杨状元,姓杨名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1488年11月初6日生于京师(北京)孝顺胡同。父亲杨廷和是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为武宗、世宗两朝宰辅。杨慎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自幼聪颖,七岁时他的母亲便开始教他读唐人绝句,十一岁就能够吟诗,其中有一句“一盏孤灯照玉堂”,他的父亲看了以后,觉得诗句虽然好。但是太孤寂了,心里有些忧郁。认为杨慎年纪轻轻就写出这样的诗句来,注定了他一生的孤独与寂寞。1499年,杨慎十二岁时祖母叶太夫人去世。闻到噩耗。他便随父亲回到四川新都老家安葬祖母叶夫人,并在家为祖母守制三年。这时他的叔父廷仪、廷宣也回家守制,他便向叔父廷仪学习《易经》。在这期间写成了《古战场文》,其中有这样的句子“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当他的父亲与两个叔父看到这篇文章时都吃惊不小,称他为家中的贾谊。一天他的父亲与两个弟弟——廷仪、廷宣观画,叫他题一首诗,他随便背诵了元微的诗。叔父廷宣对他说。这首诗不见得好。你另作一首吧!杨慎马上拿来纸张笔砚。一挥而就,写了这样一首题画诗:“会心山水真如画,名手丹青画似真;梦觉难分列御寇,影形相赠晋诗人。”两个叔父看了,称赞说,此四句比前人的好多了。

到了1501年。守制期满。他的父亲要回京师复任,杨慎也跟随着转回京师。他将途中的所见所闻写了《过渭城送别》、《霜叶赋》、《咏马嵬坡》。其中《咏马嵬坡》这样写道:“凤辇匆匆下九天,马嵬西去路三千。渔阳鼙鼓烟尘里,蜀栈铃声夜雨边。方士游魂招不返,词人长恨曲空传。蛾眉尚有高丘在。战骨潼关更可怜!”这首诗技巧娴熟,意境空灵。这时他才十五岁,就能吟出这样有思想高度的诗来。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了。其诗起句拔地而起,富有浪漫气息,笔锋直接切入安史之乱,唐明皇携杨贵妃仓皇入蜀。在途中遭马嵬驿兵变,杨贵妃被迫缢死。后来在白居易《长恨歌》中,唐明皇思念杨贵妃心切。请方士招杨贵妃的魂魄归来,也枉费心机。但是杨贵妃还有一杯黄土覆盖,更可怜的是潼关之下为安史之乱而战死的士兵枯骨却没有人掩埋。悲悯的同情心跃然纸上,读了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共鸣!

杨慎回到京师后,李东阳见了他的《黄叶诗》,便称赞。这首诗的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他是我的小朋友啊!从此杨慎便进入李东阳门下。李东阳在这期间是明朝的文坛领袖,他做过礼部、户部、吏部尚书及文渊阁、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还是明朝的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文典雅工丽,其诗影响所及形成“茶陵诗派”。能够得到他的赏识是何等的荣幸!

1505年,杨慎陪同父亲杨廷和参看考试的试卷。发现崔公铣的试卷分在考官刘武臣帘下,刘武臣认为崔公铣的试卷雕刻深邃,没有录取。杨慎看见了。认为是篇好文章,便把试卷呈送给父亲杨廷和,这才将崔公铣录取在《诗经》科的第一名。后来崔公铣知道了此事。称杨慎为小座主,他们竟成为了平生知己。

1507年杨慎回四川参加乡试,督学刘南峰认为他是个奇才。即使达不到欧阳修学识,也能够追赶得上苏轼。这次考试中他果然中了《易》科的第一名。也就是在这一年杨慎娶妻王氏,结婚时婚礼简朴得与平常人家一样。婚后杨慎返回京师,到礼部工作。第二年参加春试,不幸,他的试卷因被考官的灯烛失火烧掉,失去了被录取的机会。然后进入国学读书。

1511年礼部考试为第二名,殿试则考了第一名状元。读卷官李东阳、刘忠、杨一清称赞他说:“海涵地负。大放厥词;共庆朝廷得人。”授翰林修撰。到翰林院主编国史。这时杨慎二十四岁。他到京师。一去四、五年没有回到四川老家。妻子王氏思念他。便寄了一封信到京师。有关这件事在大理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佳话,说:王氏寄去给杨慎的这封信是一首诗,翰林院的学士们早已经听说杨慎的夫人王氏富有诗才,便相互传阅,但是谁也没有读通。这封信里有十二个字,杨慎把信接过来略有思索,便朗声读道:

夜长枕横意心歪,月斜三更门半开。

短命到今无口信,肝肠望断无人来。

原来整首诗是以字的写法来会意才能读通。第一句的“夜”字写得长,读作“夜长”,“枕”字是横着的,读作“枕横”,“意”字的心字底歪在一边,读作“意心歪”。这三个字连起来便读作:夜长枕横意心歪。第二句的“月”字写成斜的,读作“月斜”,三个“更”字写在一起,读作“三更”,“朗”字是繁体字的一半。另外的一半不见了,就是半开着,所以读作“門半开”。这三字连起来读作:月斜三更门半开。第三句的“命”字写得短,读作“短命”,“今”倒着写,读作“到今”,“信”字没有口,读作“元口信”,连贯起来读作:短命到今无口信。第四句的“肝”字写得长。读作“肝长”。“望”字中间断了,读作“望断”,“木”字是繁体的“來”字两边没有人,读作“无人來”,连起来读作:肝肠望断无人来。

杨慎将这首诗朗诵给翰林学士们听了以后,他们不仅对杨慎佩服得五体投地。更佩服王氏,将王氏称为奇人、奇才,此诗被称为奇诗,从此传为佳话。在这首诗里,可以读到王氏的内心世界,她对杨慎的思念是何等的刻骨铭心啊!一个人在凄楚孤独的漫漫长夜,熬过了一夜又一夜,对着深更的月亮。半掩门扉。守候着夫君的归来。可是盼来的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复一年的失望,连个口信也没有盼到。最后她只有痛心地咒骂了。这种“咒骂”的口吻表现出她对夫君的思念之切,将肝肠都盼望断了。在这首诗里读到的是一个痴情对夫君的真情表白,读后深深地受到其真情感染,催人泪下。直到了1517年杨慎为殿试掌卷考官,与其他的考官意见分歧,向正德皇帝建议,皇帝没有采纳。便以养病为由回到四川新都时,夫人王氏因思念杨慎积郁成疾,已经病到膏肓。杨慎虽为她精心医治,遍请良医,但是,不久王氏还是告别人世了。杨慎在《送终安人王氏葬恩波阡》体现了极端悲痛的心情。

石流何湔湔,湟潦增其波。

天阴日勿晚,旷野悲风多。

严霜下乔木,零雨泫柔柯。

萧条我行野,伤心悲如何。

中道失嘉耦,送此山之阿。

凛凛岁方宴,谁与同啸歌。

加看彼鸟雀,各自安其窠。

我们试想想杨慎此时的心情,一边受到朝廷同僚的排挤。一边受到痛失爱妻的打击。

诗的开头就从杨慎目前的处境说起:江流遇到了石头的阻止。激起浑浊的波浪,偏偏又是天气阴暗,夕阳将晚,旷野刮起了令人悲伤的寒风。严霜摧残着树木,飘零的雨水就像伤心的泪水挂在柔嫩的枝条上。在这萧条的旷野走行,悲伤的心情到了什么地步啊!在人生的中途失去了爱妻,把她送葬在山的旁边。寒风凛凛的一年即将要过完了,有谁能够与我一同以歌相合,发泄心中的哀怨!再看见那些成双成对的宿鸟,各自回到了安乐的窝巢。悲呛啊!我连雀鸟都不如,无一个安身之所。

在这首诗里,我们不仅读到了杨慎与王氏的感情之深。还读到了杨慎对王氏刻骨铭心的爱。王氏的离去,让杨慎像一个无家可归的人,在冬天的暮色里独自徘徊,寒雨霏霏,清泪涟涟,一副无助的画图呈现在眼前。他的心灵没有寄托,没有栖息之处,此时他的心境到了这个地步,令人为之寒颤。

在这样的情景下。杨慎在1520年娶了遂宁(泸州)黄氏之女黄娥为继室。婚后一年,他返回京师复职。他的性格历来刚正不阿,在殿试受卷官任上,为经筵的主讲。向皇帝进谏以《尚书》赎刑之章。说:用金钱来赎罪的制度,只能用于一般犯有小过错的人,给罪犯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若所犯是大奸大恶的人,不可以用金钱来赎罪。他之所以提倡重犯不能用金钱赎罪,是针对当时的太监张锐、于经等人所犯的都是大罪,然而他们向皇帝交纳大量金银得到了赦免。

到了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嘉靖皇帝与朝臣们就“议礼”发生了争执,因为明武宗朱厚照死后。他没有子嗣,又是单传,为此事皇太后与杨慎的父亲杨廷和决定,由最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熄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嘉靖。嘉靖是兴献王朱佑杭嫡子,从嘉靖的主观角度来讲,他是外藩来继承皇位,不希望以过继给孝宗皇帝当养子的身份来人继大统,便提出追封自己的父亲朱佑杭为皇帝。这个观点违背了孔子的礼教,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一时间朝中形成了拥护嘉靖观点的“议礼派”和反对嘉靖观点的“护礼派”。杨慎就是护礼派的骨干力量。由于嘉靖皇帝支持议礼派。那些原来是护礼派的人也逐渐倒向议礼派,议礼派的力量不断扩大,双方争斗逐渐趋向激烈,终于爆发了“血溅左顺门”事件。1524年的嘉靖三年七月,朝廷的大臣共二百余人。全部跪在左顺门外。大声喊叫明孝宗。哭喊声震天。嘉靖皇帝看到这样多的大臣反对他,顿时起了杀心,便下旨召宫里的锦衣卫迅速赶来,抡枪使棒,将左顺门前的大臣们打得血迹斑斑,没有一个幸免。左顺门事件几天后。被逮捕的大臣受到了处罚。四品以上夺去俸禄。五品以下受杖,受杖者一百八十多人,其中十七人被创死亡,另八人编伍充军。杨廷和已经在这之前被迫辞官,所以未受其害。杨慎便充军到云南。

当时的大理,寻常老百姓不知道杨慎的字号,只是知道杨状元。民间有着这样的传说:杨状元在朝当官时,金銮宝殿上有两只玉桶,皇帝十分珍爱。满朝文武都知道杨状元聪明过人,而且鬼主意多。便与他打赌,要他将玉桶打烂一只。杨状元口中没有答应,心里却有了主意。到了第二天上朝时。杨状元出班奏道:圣上,这金銮宝殿摆着两只玉桶,有着不吉利的象征……杨慎说到这里便将话语止住了,观察皇帝的表情。皇帝问他:怎么不吉利了?杨状元说:圣人说“一桶(统)江山,如今有两只桶……”杨状元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是皇帝听懂了,便命将玉桶打烂了一只。众大臣便附和着说:杨状元奏得对啊,现在圣上是一桶(统)江山了。隔了一久,在候朝时又有大臣对杨状元说:状元公聪明过人,谋略出众,你能否再将那一只打烂。杨状元笑了笑没有出声。当皇帝坐朝,杨状元又奏道:圣上,微臣真是笨啊!皇帝问:状元公如何笨了?杨状元向皇帝奏道:圣上一桶(统)江山,其实那天微臣的话还没有说完。圣上的江山应该像铁桶,再也打不烂。皇帝又听懂了杨状元的意思。便命将剩下的一只玉桶也打烂了,换上一只铁桶。

大理民间还有一则有关杨状元的故事。说皇帝与他的嫂子关系暧昧,满朝官员无有不知。杨状元有心要羞臊皇帝。便在他当值的日子。在街上特定购了两把大扫帚拿到金銮宝殿上。这两把大扫帚没有办法用手捏着扫,只能抱在怀里扫。这天皇帝上朝来得早。见清洁工抱着大扫帚在扫地,便说:你们怎么用这样大扫帚来抱着扫(嫂),搂着扫(嫂)。皇帝刚刚问完就知道自己上当了,怀疑是有人特意安排了这样两把大扫帚来让他出洋相的。便问:是谁让你们用这样大的扫帚?清洁工回答说:是杨状元。皇帝便对杨状元怀恨在心,找了个机会把杨状元充军到了云南。

在皇帝发配杨慎充军时,大理民间还有这样的传说。金銮宝殿上,杨慎害怕皇帝将他充军到新疆,便向皇帝求情说:圣上,我“愿充塞外三千里,莫充云南碧鸡关。”皇帝听了问他:为什么?杨慎说:云南碧鸡关的跳蚤有四两,壁虱(臭虫)有半斤,蚊子要割草喂。皇帝心里想:你怕去云南,我就偏偏把你充军到云南碧鸡关更远的地方。杨慎被充军到云南永昌(保山),因为云南的知识界都尊敬他博学多才,又是当朝状元,更尊敬他有气节,所以他在云南如鱼得水,到处都把他当做座上宾客。几年以后皇帝对他还是不放心,就派两个差人到云南来查看,到底云南的环境是不是像杨慎所说的那般凶恶。杨慎知道了这个消息,便请他的朋友监视好从京师通往云南的各个路口,巧布机关。当皇帝派来的两个差人到达碧鸡关,这时正是八月问,天气已经晚了,他们找了客栈住下。到了夜里杨慎安排的人早已做好了准备。待他们睡熟以后,就悄悄地在他们的房间里放了一窝马蜂。马蜂在房间里散开,逢人便蛰。两个差人被马蜂蛰得无处躲藏,惊叫不止。他们不敢在屋里待了,只好跑到房外。还好云南的气候不冷。好不容易等到天亮,差人内急,到了外面清净的地点解手,解手以后,身上没有带草纸。见身边有嫩油油的一丛树叶,就顺便伸手摘来揩屁股。哪里知道一把抓住树叶,就像抓住了红火炭,甩都甩不赢。马上手心又红又痒,瞬间肿了起来。差人哪里知道,他抓来揩屁股的是大荨麻。他们被昨夜的马蜂蛰得皮泡脸肿,浑身又痒又痛,没可奈何地启程赶往永昌。走出不远路程,遇见有个村姑在拔牛筋草(当地人叫做蚊子草),一个差人问:小姑娘,你拔的什么草?村姑回答说:是蚊子草。两个差人心想:难怪,昨天夜里的蚊子有那么厉害。原来还要拔草喂呢!他们又走了一截路,看见两个村妇在撬野菜。一个差人问她们:两位嫂子。你们在撬什么?其中的一个村妇回答:我们撬的是壁虱菜。两个差人听了伸伸舌头,心想:不得了,壁虱也要撬菜来喂。幸好,昨夜的客栈里只是遇到蚊子,还没有碰上壁虱与跳蚤呢。要是昨夜加上壁虱与跳蚤。还不把我们咬死才见怪呢。两个差人遇到这样的奇怪现象,再也不敢前往永昌了。只好回京师向皇帝复命。如实说:云南不但有蛮烟瘴气,而且壁虱有半斤。跳蚤有四两,蚊子有一寸多长。不管哪一样咬着人都不得了。

其实。杨慎不是民间传说中这样刁钻刻薄的人,他秉性正直。晓通大义,绝对不会做出民间所传的事情来。民间所以传说他的这些故事,无非是借用杨状元来奚落皇帝,发泄对皇帝不满的情绪而已。

言归正传。杨慎被贬到云南是公元1524年,这时他三十七岁。因为他受到的廷杖很严重,伤情还没有痊愈,也只得带着伤势之身,开始了万里行程。他在旅途中虽然遭到身体的疼痛折磨,但意志驱动他一边往前行,一边服药医治。有几次在途中几乎死去,幸好,杨慎精通药理,自己开处方医治,才渐渐好起来。只要能够行走,又继续踏上充军的道路。他拖着病体,冒着风吹日晒,越过千山万水,终于1525年正月。在巡抚黄衷的严厉督促之下到了永昌。沿路风光虽然好,满眼的新奇,可是此时的杨慎没有心情吟诗。这时的杨慎已经病残得没有人样了。巡按郭楠爱惜他的才华,从多方面袒护他。没有把他编排到军营。还安排了馆驿让他住下。并且上表朝廷,乞求皇帝宽恕护礼的大臣。为了此事郭楠也被牵连下狱。

杨慎到了永昌一年半时间,正是六月天气。接到家中来信说,他的父亲病情危险。可能命在旦夕。杨慎看了来信,泪水涌了出来。尽忠,被皇帝贬到千里之外;尽孝,不能侍奉老父一杯茶水、一碗热汤。甚至父亲卧病倒床,也不能早晚侍候。他向卫所请了假,单身匹马赶回四川。沿路马不停蹄日以继夜,餐风食露,经博南古道,过大理,越四川凉山。三四千里路,十九日回到新都老家。杨廷和见了儿子的归来,心里得到了安慰,病情马上好了。父亲的病好以后。杨慎因为是罪臣之身。不敢在家停留,怕皇帝加罪。七月携带了妻子黄娥以及子女赶回永昌戍所。这一次在旅途中,他的心情比上一次舒畅多了。在经过弥渡白崖时正是秋天,便吟了一首《白崖》:

云开远见彩云州,一片烟岚鸟外浮。

还见前年山下路,密蒙花发艳新秋。

我们在这首诗里可以读到杨慎此番的心情。眼前已经云开雾散了,极目远望。看到了彩云下边的地方。这里的“彩云州”,一方面是以彩云作为理想。另一方面还有写实的一面。“彩云州”即是祥云。还看见了山岚之上,鸟在自由地飞翔,寓意自己此时的心情像鸟一样自由。还见到了前年在差人押送过的路途边,漫山遍野。让人看不清的野花开艳了秋天。新秋即是初秋,它象征着诗人种下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趋向成熟了。人生的路途再不是长满荆棘。翻越了白崖(弥渡红岩)后面的昆弥岭进入赵州(大理凤仪),沿路偕妻携子款款而行。到了龙尾关(大理下关),这里一年四季海风激荡。空气中湿度很大。吹到人身上凉悠悠的。特别在人们远途跋涉疲劳之时到达这里,吹着这样的风,便是一种享受。身上的鞍马劳顿,就会被风吹走了。但是到了龙尾关的天生桥地段,风又有所不同了,这里两岸悬崖壁立,北边的点苍山,南边是哀牢山。两座山在这里明明断了筋骨,偏偏天生桥又将他们气脉接续起来。江水从天生桥下面流过。谷底不过十几丈宽,是海风出入的紧风口。杨慎到达这里时正遇到大风刮来,便吟诗记录了当时的状况:

苍山峡束沧江口,天梁中断晴雷吼。

中有不断之长风,冲破动林沙石走。

咫尺颠崖迥不分,征马长嘶客低首。

这首诗气势很大,将天生桥的自然险峻,以及风势如雷霆之力展现笔下。起句从点苍山与哀牢山之间撕开一条口。说。苍山峡谷是绑扎着江口的袋口,风从这里放出来。而这个江口是洱海流出之口,即今天的西洱河,但是西洱河流入漾濞江以后到了云县汇入澜沧江,所以把洱海的出口——西洱河比喻为沧江口。巍峨的苍山来到这里就如晴空一个雷声把它震断了,所以有狂风不断地从这个峡口里无休无止地吹来;冲破了树林组成的墙,摇撼着树林,飞沙走石。即使是相隔数尺之外的悬崖也看不清楚,坐下的马匹被风吹得长声嘶鸣,马背上的远方来客。为了抵御风沙。只能弯腰低头俯首马背上,抵御着迎面逼来的狂风。诗人借以天生桥的狂风来比喻自己的遭遇。在人生的峡谷里顶着逆风艰难的前行。

杨慎不仅以诗抒怀写了这首诗,还在《滇程记》里写下了从天生桥到漾濞记载:“下关八亭而达样备(漾濞)。关西为天生桥口,石梁中横,下临无极,当苍山之冲,多暴风,贯四序不息,偃树走石,人骑辟易,至碗水哨,籁乃平。又西为四十里桥。”

当他走过了西洱河经过四十里桥从平坡溯漾江北上,这是古时到永昌走博南古道的必经之路。到了今天漾濞县的金牛村。见路边有一巨石拟像石牛,触景生情写了一首古风《石牛诗》:

怪石生来恰是牛,不知经历几千秋。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洒周身似汗流。

绿草如茵难下嘴,圣人施鞭不回头。

只因鼻上无绳线,天地为牢夜不收。

诗里把自己比成石牛。牛是对主人忠心不二的,这种忠心的秉性是从几千年就遗传下来的了,任随风吹雨打都是坚定不移。虽然眼前绿草遍地,但是非分之物不食。比喻自己清廉不贪。只要坚定了信念,一直就往前走下去,即使皇帝怎么鞭打我,也不会改变初衷。现在被贬到边塞,就像牛鼻子上拴着的绳线已经没有了,将天地作为牛圈,任我畅游,夜里也没有必要回到圈里。这首诗与杨慎倔强的性格十分吻合。如果我们不与他的遭遇处境联想,停于诗的表层去理解,那么这首诗仅仅只是一首写景咏物的诗。

在金牛的靠东方一公里左右。就是漾濞有名的石门关。石门关位于苍山玉局峰与龙泉峰西麓,是大理最险奇的旅游胜地。杨慎几经博南古道去永昌(保山),多次从石门关脚下经过。他游石门关时留下了这样一首诗:

为爱石门关,归途日已斜:

隔江闻犬吠,灯火两三家。

从这一首诗里我们可以读到,杨慎的内心世界,是多么地恬淡。心里已经看不出有什么压力了。不像是他第一二次经过这里时的心情,应该是后来移居大理时写的。

再说杨慎经过漾濞,吟了《石牛诗》,沿着博南古道,到了过澜沧江时,写了《兰津桥》。这首诗里读到他的心情还在沉重、矛盾。他的《兰津桥》是这样写的:

织铁悬梯飞步惊,独立缥缈青霄平。

腾蛇游雾瘴氛恶,孔雀饮江烟濑清。

兰津南渡哀牢国,蒲塞西连诸葛营。

中原回首逾万里,怀故思归何限情。

兰津桥就是霁虹桥,它为什么叫做兰津桥呢?因为《汉书》记载有:“汉德广,开不宾,渡兰津,为他人。”里有“兰津”二字。在这首诗里,我们还不难看出。杨慎在此时还有壮志凌云之心。把江上横渡的铁索桥比作到达云霄的梯子,更体现出兰津桥之高。在兰津桥上走过,自己好像独立在青云之上,下看人世间,鱼龙混杂,善恶混在一起。毒蛇在云雾中翻腾,吐出口中瘴气,孔雀在沙滩上饮水。勾画出了一幅原始生态的画面。过了兰津桥就是古哀牢国的地界了。汉朝时候在哀牢区域内设置了哀牢(云龙县槽涧)、博南(永平)二县,澜沧江从两县之间流过。那些江边的蒲草掩埋了道路,一直连接到遥远的诸葛营。诸葛营遗址位于保山城南四公里的诸葛营村(又名汉营),为云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汉代建筑遗址。站在兰津桥上,回望中原大地已经远隔万里之遥了,怀念亲人,思念家乡,那种想回家的心情真的是无边无际啊!

1528年永昌瘟疫大作,杨慎为了躲避瘟疫,到洱海边上的大理寄居,时间很短。当地有一沐英的后人,是大理的望族叫沐世勋,特地上门探望,并且对杨慎多方面地照顾。与沐世勋同来探望的还有大理的镇守太监杜唐。这时杨慎有一只脚生病,他诗句中有这样的句子。就是在这个时间写的:“半人嘲凿齿,一足笑虞夔。”“凿齿”是古代原始部落的习俗,也嘲笑打折牙齿的人。“夔”是传说中的独角兽。前句是衬托,后句是自嘲。

杨慎得到了沐世勋、杜唐的帮助。1529年8月寓居赵州。在空暇之时游了九鼎寺,写了一首叫做《九鼎寺》的诗:

路向羊肠转,云从马头开,

半崖交草树,绝壁依楼台。

碧涧鸣函玉,丹秋问劫灰:

佛缘甘吾寂,僧行厌喧豗。

野鹿啣花过,山禽蔫果来。

独邻尘外趣,人世莫相猜。

这首诗写了到九鼎寺的路像羊肠一样曲折盘绕。云雾遮住了上山的路。要等到骑坐的马逐渐前行,云雾才逐渐让开。半崖上草与树木杂生在一起,楼台修建在绝壁之上。碧绿的山问泉水发出敲击玉一样的声音,在这树叶红遍的秋天,来寻求禅意的燃烧,要将我心里的杂念化为灰烬。但是与佛结缘要耐得住寂寞,僧人最讨厌俗事干扰。就像释迦牟尼在雪山苦行修定一样,左边野鹿衔花。右边猴子送果。杨慎是借这样的比喻来表达,佛门圣地与自然界的野鹿、山禽和谐相处。体会到了离开红尘的情趣。进入这样的境界。人世间谁也想不到啊!

我们从这首诗里读到了杨慎此时的心理活动,前途渺茫,举步维艰,在佛与人之间犹豫。在这秋风萧瑟的八月。接到老父杨廷和讣告。便迅速奔往昆明。向巡抚欧阳子重报告。并呈上了回家安葬父亲的请示。经过巡抚的准假,他回四川新都安葬了父亲,尽了责任,于当年的十一月返回。

杨慎的政治生涯虽然十分坎坷。结发妻子王氏是一个痴情,而且多愁善感的才女,继室黄娥也是个富有诗情的大家闺秀,精通诗词曲律。生活中充满诗情画意,夫妻俩随时唱和应答。婚后感情融洽。本应该幸福美满,但是她嫁给杨慎一年多的时间,杨慎就带着她进京复职。从1520年到1524年他们夫妻之间过着短暂而幸福甜蜜的生活。到了1524年杨慎因议礼事件充军云南。黄娥毫无怨言,殷勤安慰。从内心里表达对杨慎的同情和理解。精心照顾杨慎遭到杖责的创伤。在朝廷的催促下,黄娥陪伴杨慎从京师前往云南,沿路饱受风霜劳苦,踏上了千里迢迢的道路。这年的十二月十五日他们到达湖北江陵(荆州)驿站时,骨瘦如柴的杨慎不忍心看到肌体消瘦,疲惫不堪妻子再陪他前往云南。便强行劝阻黄娥,让她回四川新都老家。在分别的时候他填了一首《临江仙》——戍云南江陵别内:“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何洲?今霄明月为谁留?团圆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这首词描写了分别之情。别离之苦,凄苦的感情发自肺腑,催人泪下。首句说明了离别的地方在楚地要塞,湖北江陵的长江边上,从这里往西去连接着巴蜀(四川)的山水。到这里的行人(杨慎)切莫登上江边的高楼远望。害怕看见那些颠沛流离的外乡人,在道路上骑着马,在长江上划着船,他们的前途是多么渺茫,他们到底要向何方?到了向远方流去的长江边上,分别时两人依依难舍,痴痴相望,但还是不得不上船分别啊!这时诗人看到了沙滩上的鸟儿,双宿双飞向着江边的绿洲。可是自己却与心爱的妻子不能双宿双飞。就在这江边分别了;人还不如这些自由的鸟儿啊!在这离别的夜空。天上的月亮又圆又明。到底它是为谁这样明亮地留在天空呢?古人常常以月亮的圆。来象征人间的团圆。可是月亮是又圆又亮了,但是偏偏照着的是别离的愁绪!

黄娥带着满腔的忧虑回到四川新都。在桂湖边想起她与杨慎新婚的头一年,与杨慎在桂湖边的情景,触景生情,写了一首古风《寄外》:

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日归日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这首诗以比兴的句式,说大雁不曾飞度到衡阳之外。因为衡阳以南即使在冬天气温还比北方夏天的气温高,不适应大雁的生存。古时有鱼和大雁寄信传书的传说。想用白绢写封信让大雁带到永昌,但是大雁连衡阳也不肯飞过。它有什么理由帮我送信到永昌呢?一封书信也无法寄到永昌。诗人只有惋惜自叹了。正是春风年少,像三春的鲜花与柔嫩的杨柳丝一样,充满青春活力,花柳还能享受春风的抚爱,但是自己的命薄,比花柳还不如啊!想来,我在家乡思念杨慎。杨慎在六诏故地的风烟里也在思念我,也会肝肠寸断了。她与杨慎是多么地心心相印啊!多少次盼望夫君回来。年初盼到年底,年年如此,盼来的都是失望。一次又一次,心里被阴雨打湿了心扉一样。就是盼不到朝阳的温暖。她曾经与杨慎立下永不分离的契约,就像佩刀与刀环连在一起永不分离。哪一天皇帝才能开金口大赦天下,让我的夫君回来团聚呢?“何日金鸡下夜郎”句,是引用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赦放回。”古时遇有大赦时。要举行一种仪式:把将要被赦的罪囚召集在皇宫面前,用长杆上面顶一只金鸡,然后宣读赦令,正式释放。李白是参与永王李麟事件而遭到流放到夜郎(贵州北盘江一带)的。这时杨慎的遭遇与李白相同,但是李白还没有到夜郎就被大赦了。而杨慎何时才能赦放回家啊?此诗,感情十分真挚,那种无奈的心情跃然在字里行间。后来,黄娥在杨慎的父亲生病时。杨慎赶回家看望父亲。曾与杨慎远涉山水到了永昌,并在戍所住了一个阶段。便回四川新都了。这次杨慎回家奔丧,又才与他团聚。夫妻短期会面以后,杨慎将返回戍所。临别时,黄娥写了散曲,《罗江怨》与升庵送别:

青山隐隐遮,行人去也,羊肠鸟道几回折?雁声不到,马蹄又怯,恼人正是寒冬节。长空孤鸟灭,平芜远树接,倚楼人冷栏干热。

青山渐渐遮挡住了离人的身影。离别的人去了,已经见不到踪影。想来,他正走在羊肠小道,鸟也难以飞过的曲折迂回的山尖。那鬼地方啊!大雁飞不到,听不到大雁呜叫的声音。那危险的道路上,马蹄每踏一步都小心翼翼,更使人烦恼的是这个寒冬季节。离别的人已经走不见了,就像空中飞翔的孤鸟不见了踪影。只见荒芜的大地一直延伸。与远方的树林相接。在楼上以目远送的人,身上已经被冬天的寒冷浸透了。但是握着栏杆的手。将栏杆都握热了。此诗从细微处写来,字字入神,把一片离别的心情烘托在纸上。言简意赅,意在言外,言尽而意未尽,凄婉动人。

杨慎1528年8月回家安葬父亲。于该年11月返回云南,住到了感通寺的班仙楼。

感通寺又叫雁荡山寺。地点在大理市观音塘村后,苍山圣应峰麓,莫残溪北岸。该寺建于南诏初年。相传为南诏高僧李成眉所建。当年在建寺选址时李成眉来到这里。看到这里风水很好,就把他手中的樟木禅杖插在地上说:若此地能建寺。就让禅杖成活。果如所言,禅杖就地生根、发芽。便在这里修建寺宇。该寺在元朝时期扩建,而兴盛于明朝。明朝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感通寺高僧无极禅师率领僧徒入京觐见。献山茶一株。龙马一匹,《征南赋》一通,进观诗二章。上御殿面圣那天,忽然骏马呜叫,茶花绽放,明太祖朱元璋大喜。御书《乘春诗》二章,进观诗二章。并敕令在荡山建造“大云殿”,创三十六院。还让无极主持大理的佛教。由此无极成为大理寺僧门之首,感通寺也就显赫一时,寺前所立的十八块御制诗碑,御制龙章,独冠诸山。高僧担当有联云“寺古松森,西南揽胜无双地;马嘶花放,苍洱驰名第一山。

杨慎刚住到感通寺就有大理名流李元阳慕名来访,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只嫌相见恨晚。李元阳(公元1497年-公元1580年),字仁甫、号中溪,云南大理人。因为在他的母亲怀他的时候,梦到有蛟龙背着太阳投入怀中而生,所以取名元阳。他于1526年,中进士,初授翰林辽庶吉士,后来因为仗义执言,受到同僚的排挤。因此借故归家赋闲。1531年复出,官授江阴县令,在任期间,外抗击“海寇”,内施惠政于人民。后升为户部主事,监察御史,再次因直言而被贬为荆州知府,政声显著。最终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回到大理老家隐居。虽然李元阳在1526年考中进士时。杨慎已经于1525年被充军云南了。但是杨慎刚正不阿的性格。以及才华誉满京城都令李元阳由衷地钦佩。从此他们结成了莫逆之交,常常在一起畅游名山胜景。诗词相和。因为有杨慎住在感通寺的班仙楼,在此楼上校注六书转注,并写千字音韵,著《转注古音修》一书后,改班山楼名为“写韵楼”。这里的《感通寺》一诗应该是杨慎刚来到感通寺时写的:

岳麓苍山半,波涛黑水分。

传灯留圣制,演梵听华云。

壁古仙苔见,泉香瑞草闻。

花宫三十六,一一远人群。

诗的开头便说,感通寺在圣应峰麓的半山腰。波涛黑水分;原指金沙江为黑水,来借喻佛教圣地泾渭分明。下面写出诗人刚到此地,对感通寺充满好奇心,便迫切地在夜里点着灯去浏览朱元璋御笔为感通寺所题的诗、匾。在观看朱元璋御笔的时候,耳朵里还不断听到了和尚讲解华严经的声音。还见古老的墙壁上生着青苔。闻到了泉水带来仙草的芳香。这里雕龙画凤的宫殿有三十六座,每一座都远远地离开了凡人居住的地方。在这首诗里,诗人简单地介绍了所见所闻,以及他脱俗的心情:追求恬淡的社会环境。

下面的《感通》四首,我们可以看到了杨慎已经沉醉于名胜山水之间,以及良朋好友的欢聚。

《感通》四首:

飞瀑悬泉百丈,禅枝意树千年。

桥板遥通绝涧,藤萝上合诸天。

宝地三千色界,苍山十九云拳。

樽酒此时相聚,烟霞何日重逢。

璈响云中孔雀,钟鸣霜里华鲸。

龙树七人共坐,虎溪一呋相迎。

流水高山唱咏,明月清风主宾。

尘土不惊幽梦,轧坤自有间人。

瀑布从空中飞下来。挂在悬崖之上。感通寺周围的千年古树天天听到和尚念经,也悟通禅意了。走在山溪上架着的木板桥通向山涧的尽头。树藤就像张开了绿色的网,遮蔽了天空。在这佛教圣地。一切色相都虚无缥缈。唯有苍山十九峰耸入云端。我们此时在这里饮酒,聚集在一起,但是此时以后。我们都像烟霞一样各自散去。哪一天才能重逢欢聚呢?莫辜负良辰美景,奏起动听的乐器。璈管的声音传到云雾中,就像孔雀的鸣叫声一样。听寺里的钟声在黎明前下霜时飘了过来,与木鱼之声混合在一起。我们七个人在龙女花树下畅饮,通宵达旦,溪水的声音像虎啸一样迎着我们传来。我们的诗歌唱和都是心灵相通的。就像钟子期与俞伯牙一样的知音。天上的明月,地上的清风就是我们的主人啊!此时人世间烦恼干扰不了梦幻般的境界,天地间只有我们在一起。

崇圣寺在感通寺北边不远的地方。初建于南诏劝丰佑年间(公元824-859年),大塔先建好后,再南北小塔。三塔呈三足鼎立之势,所以叫做三塔寺。杨慎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到这里,写了《崇圣寺》这首诗:

尘刼非人境,烟霞是佛都。

山开银色界,海涌玉浮图。

追蠡形犹壮,伽蓝迹已芜。

经函飘粉蠹,画壁剥天吴。

零雨颓墙草,惊风废井梧。

禅心随夜寂,旅望对委孤。

远目穷千里,倾怀倒百壶。

狂歌意无极,感此岁云徂。

诗人开宗明义地说出了崇圣寺是佛门清净之地,不能把佛门以外的是非带到这里;这里是烟霞缭绕的佛都圣地。苍山的白雪展开了银色世界,是一尘不染。多么地纯洁。寺庙与三塔的倒影在湖水里面,就像凡人向往的天界。我多么想学范蠡在杭州西湖上带着西施逍遥五湖。可是我还没有范蠡的胆气啊!但是眼前的崇圣寺没有了伽蓝的保护,寺院已经荒芜。看啊,那些经书上飘下了蠹鱼将经书咬碎成粉末,墙壁上人面兽身的天吴画像已经剥落。雨淋着颓墙上的衰草,风突然吹来,废井边的梧桐树像收到惊吓,抖落的梧叶随风飘零。看到眼前崇圣寺荒芜衰败的景象。禅参的心情突然黑夜一样沉寂下来,满怀希望来到这里,寄心于佛门。但是令我失望了。这种失望使我心里感到孤独无助。抬头向远处望去,虽然能够看到千里之外,寄予的希望落空了。还不如喝酒消遣啊!酒中自有我的世界,醉了以后任随我狂歌喷发心中怨气。感慨于此。岁月在眉梢像流云飞逝了,无影无踪!

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读到杨慎的心理活动。他一心向往佛门,想摆脱尘世的纠缠。但是到了崇圣寺,看到了一派衰败景象,他的那股热忱一落千丈。彻底失望了,只有借酒消愁。

杨慎的《游三塔寺晚登鹤山之麓》,在杨慎诗集的几个版本里,都将它作为一首。但是我们从它的韵脚来看,应该是三首五言诗。如果是一首,它的韵脚就不押韵了。在这里我把它分作三首,既不引向诗的原意,每首诗也就押韵了。

置酒三塔下,聘望三塔尖。

三塔不可伤,杳在白云天。

朝望苍山岭,又上苍山址。

苍山不可穹,日落悲风起。

欲骑仙人鹤,共看仙人骑。

仙骑不可上,仙人去及时。

第一首。写了在三塔下饮酒欢聚,仰望三塔之高。高到了不可攀登的地步。已经插到白云之上的蓝天。第二首写的是,看到了苍山的山峰接到了云天,激起了登高的欲望,才攀登苍山,可是苍山高到了穹庐之上。还没有到达山上。日落时的寒风刮了起来,阻止了攀登的行程。实在令人悲叹啊!第三首。诗人攀登的是鹤云峰。便与鹤能飞翔于九霄联系起来,想乘坐仙鹤飞上苍山之巅,所以说“欲骑仙人鹤”。便与登山的朋友一起寻找仙人的坐骑。但是现在诗人就在鹤云峰的半山,骑在“仙鹤”之上了,还是上不去。这里诗人就产生疑问了,仙人去得很及时啊!要是现在就是骑在“仙鹤”之上,这“仙鹤”也飞不去了!

在这三首诗里。我们读到了诗人借以从鹤云峰来抒发他的某种追求,但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太远了,便有了上天无路的感叹。无奈的心情贯穿在三首诗里边。读着这三首诗,使读者有一种失落感。

下面。诗人的游无为寺诗。抒发了同样的情绪,已经逐渐摆脱了阴影。《无为寺》这样写道:

凉雨敞金天,暝峦凝紫烟。

复有兔鹿径,斜通龙象颠。

余霞带飞阁,流波澄远川。

危磴三休至,层台四望悬。

佳游惜落景,愁思怯离弦。

非关兴尽返,良为怀抱牵。

凉飕飕的雨滴从金色的天空洒落下来。黄昏的山峦上凝聚着紫色的云烟。山上有兔子、马鹿走的小路,斜斜地通往佛界修炼的高峰。这里借用龙象来比喻;即使自己是山间兔子、马鹿这样的平凡动物,只要经过苦苦修炼,也能够达到佛的境界。看啊,傍晚的霞辉挂在无为寺的飞阁之上,那霞辉像流动的水波飞逝到远处的山川。攀登无为寺的石阶又高又陡,休息了三次才登到顶上,在寺顶向四面遥望,好像自己悬在了半空。这样好的美景还没有游玩尽兴,可惜太阳已经落山了,天空暗了下来。忧愁啊!担忧太阳将落,它还是像离弦的箭一样落下去了。这次游无为寺,不是欣赏够了风景才返回来。而是天色已暗。无法再欣赏了。在无奈之下才回来的。即使回到家好久,还在为没有欣赏够而遗憾!这首诗里诗人不仅抒发了自己的胸臆。还把感情赋予物象,用物象反衬出来诗情画意。使读者与他进入名寺名山里畅游,好景空前,遐想一番。最后还是空空而返。

杨慎在《观三塔寺龙女花》里还是有着同样情调:

天女来看龙树花,空香随步惹瓶沙。

烟花点缀慈云薄,韶景留连慧日斜。

鬘髻晓露三昧雨,罗绵夜炻六铢霞。

偷唧野鹿羞尘世,共命巢禽隔海涯。

水泛暗通金母岛,风飘曾到玉皇家。

谁教愽望来西域,不并蒲桃上汉槎。

在龙女花开花季节,杨慎来观看。这首诗里诗人自喻为天女。花的清香随着他的脚步,他走到哪里,花的清香就到了哪里,就连观音菩萨手里的玉净瓶沾了香气,小沙弥(小和尚)也沾了花的香气。寺里香烟以及龙女花的馨香点缀了慈云薄暮,美丽的景致使我流连忘返。但是天上温暖的阳光已经西斜。到了拂晓,头上的发髻沾三味雨露,止息了杂念。身上的罗绵衣也嫉妒龙女花美丽如彩霞的六铢衣。即使想偷龙女花的野鹿见了龙女花,也会羞愧得无地自容。叫所有的雀鸟隔离这里。远飞天涯。这里的泉水从暗地里通向瑶池金母的仙岛,花香曾经飘到凌霄宝殿上。谁叫你带着厚望从西域而来,为什么不将蒲桃(葡萄)一起带来在汉地的树枝上呢?最后一句设问。是表达诗人追求的因果关系没有得到统一。

杨慎在大理的知音,非李元阳莫属。下面有两首赠李元阳的诗:《四月八日观李中溪(元阳)》

浴佛会

三花宝树下,八水香池边。

鹫岭玄宗启,鱼山清梵传。

日华明震旦,云彩丽诸天。

染衣岂尊宿,铿佩尽儒仙。

虚界一那刹,实际万由延。

伊予漂戎旅,同君登法船。

浴佛会是佛教节日。相传释迦牟尼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四月八日。由于诞生时天雨花香。九龙吐水为他沐浴,后来佛教弟子为纪念他的诞生。每年在四月初八举行浴佛庆典。大理盛行佛教,年年在四月初八举行浴佛会成为了传统。这一天杨慎来观看李元阳参加浴佛,吟下了这首诗。这首诗用典很多,如果不懂这些典故,那么读这首诗就如走进了云里雾里,连雾里看花也看不清晰。诗的第一句就用了两个典故:三花,即道教的“三花聚顶”。它是指人的精、气、神,诗人把佛教的“宝树”连在一起,只是借喻有花必有树。“宝树”是佛教的多宝树。所生之地是佛教信徒向往的极乐世界:“八水”是佛教用的“八功德水”,用来超度众生。“鹫岭”有多重说法,这里所指的应该是佛陀讲经的地方。佛经:“象岩鹫岭,开解脱之玄宗。”佛陀讲经使弟子彻悟了,佛教教义的根本,走出了迷津。“渔山”有神女智琼与掾弦超的一段爱情故事。西晋文士张华根据此写下了著名的《神女赋》,“清梵”是僧尼诵经的声音。“日华”是太阳的光环;“震旦”是指传说中的“天龙帝国”,它在遥远的东边,太阳从那里出来。“尊宿”指年老而有名望的高僧。儒仙:是对容貌慈祥的长寿老人的尊称。法船:喻佛法。谓佛法如船。可以拯救沉溺的众生渡过生死苦海。到达“彼岸”。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诗人来到了三花宝树的下面,八水香池的旁边,参加了浴佛盛会,就好像在聆听释迦牟尼在讲经。开辟了玄宗教义。受到了启迪,走出了迷津。仿佛到了渔山,听到了僧尼唱经的声音。这是多么好的节日啊!太阳带着五彩缤纷的花环从遥远的东方升起来。缤纷的云彩靓丽了整个天空和所有参加浴佛人的衣服,他们身上佩戴的珠玉发出叮当的声音;他们一个个都是慈祥长寿的老人。人们的寄托进入了虚空极乐世界的一刹那时间,就像在现实中很多寄托都在伸延。虽然是浴佛。实际也使我漂洗干净了耻辱的身心。登上了法船,到达苦海的“彼岸”。这些都是诗人在此时由心而生的理念境界。寄予了超脱自身的想法。

杨慎去春游。观看樱花盛开,因为没有李元阳的陪伴,便有了《大理春市因忆利仁甫》:

海国樱桃市,春山兰蕙游。

青丝盘腰裹,红颊醉扶留。

狼荒金莫辨,鲛宫珠暗投。

佳人眇天末,因之问阻修。

这首诗应该是写于1532年到1536年期间。因为李元阳已经1531年复出做官去了。没有知音相伴,在春天郊游显得黯然失色。海国即是洱海边的苍山脚下。樱花盛开。来观赏的人热闹得像赶集市一样。兰蕙可以理解为结伴到山上春游朋友,古人有结拜金兰;也可以说是山上的兰香馥郁。诗人将头巾揭去,头发盘绕在腰间,潇洒畅游。樱花映红了脸颊,像喝醉了酒,已经足不胜体,需要搀扶着才能行动。在这荒远的边地,就像龙宫里的明珠投于暗处。被蒙上了灰尘。放不出光彩:也暗指李元阳是一颗明珠,怎么会投到昏暗的朝廷政治之中呢?就像绝色美人,变成了瞎子,看不到遥远的未来,还在问被阻隔的道路还有多远啊!也暗喻李元阳即使再有才华。朝廷的政治黑暗。就像瞎了眼睛,再也不会重用你的,你的理想被阻隔着,能否达到呢?诗人叹息自己。也为李元阳哀叹!

杨慎沉醉于大理的名山胜水之中,写了一些吟咏大理的诗。是诗人在无奈之中聊以自娱。并且歌颂了大理的山水。我们可以看出在此期间他的心情较为放松。

《龙关诗》

鹫头峰古接仙氛,龙尾泉香石榴分。

焚妇洗酥凝白雪,樵童叫笛响青云。

清海桥下海波凉,月白风清木叶黄。

惊鹞联翩穿远树,沉鱼拨刺避呜榔。

双洱烟波似五津,渔灯点点水粼粼。

月中对影遥传酒,树里闻歌不见人。

其一:诗人借以鹫头峰来比喻苍山,说。苍山的山峰有着仙境的气氛。斜阳峰下龙尾关的温泉弥漫着温馨的香气,冷水、热水就像石榴子之间的隔层一样各自分开。白族妇女在这里沐浴,他们的肌体如酥软的白雪一样耀眼。山上砍柴孩童吹着叶笛,声音回响在青云之间。

其二:清清的洱海水从天生桥下流过,水波激起了一派清凉。在月白风清的夜晚还能够看见树叶的枯黄。因为夜间有人的到来,惊动了树上栖息鹰鹞;它们联翩着穿过树林飞向远方。沉睡在水深处的鱼儿被我敲着船舷歌唱的声音惊动了。它们忽然跃了起来,发出划开水面的声响。

其三:双洱,即指龙首关与龙尾关之间的洱海。这里烟波弥漫就像长江上繁华的五个渡口。渔船上的灯火星星点点地在粼粼水波上闪跃。在这月光照耀下,一个人对着影子饮酒,要想邀请朋友对饮,只有举着酒杯向遥远的地方传递心意了,这时听见树林里传来与我相和的歌声。但是只能听见歌声,为何不见人啊!

在这三首诗里勾画出了洱海夜间的景致,宛如世外桃源。诗人沉醉山水之间,但是因为有李元阳的离去,显得孤独,但是并不寂寞。

杨慎游蝴蝶泉写的《蝴蝶戏珍珠》,更是绝唱,至今没有一首吟咏蝴蝶泉的诗能够超过这首诗。这首诗不能翻译,不能解释,不论怎样翻译、解释都会损坏它的原意。只能让读者自己去品,自己去领悟诗中的玄妙之处。

《蝴蝶戏珍珠》:

漆园仙梦到绡宫,栩栩轻烟袅袅风。

九曲金针穿不得,瑶华光碎月明中。

这首诗隐喻庄周漆园化蝶的典故。诗人将自己化作了蝴蝶,飞到了美丽的龙宫(蝴蝶泉)。在那里栩栩如生的蝴蝶如轻烟一般飘浮。清风一般缭绕。它们交尾着一只连着一只,像五彩缤纷的花辫从树枝上垂到了水面。即使用金针串联也达不到这样的漂亮。它们戏耍着泉底冒出来的“珍珠”,恍惚似月光碎在了泉水里。这首诗,使人读来如梦如幻,陶醉于诗人的笔底,自己也化为蝴蝶融入其中了!

杨慎还到邓川拜访了杨南金。杨南金,字本重,号两衣,明代玉泉乡(今邓川旧州)人。1499年进士,初任江西泰和县令,秉性刚直为官清廉,多有惠政,后擢升文林郎,江西道监察御史。在诗人拜访杨南金时对他的自然环境。放弃功名。隐居田园多有赞赏。

《邓川杨少参两依庄》

名公妙年辞京华,飘然归来乘云槎。

天上乌啼御史府,海边龙卧神仙家。

东山老子兴不尽,南华真人生有涯。

空余蟠胸济世策,日对邻叟谈桑麻。

诗的开头就说。杨南金不愿在朝为官,正当青春年富便辞官回到家乡,像是从九天乘坐云做的筏子,飘然回来。乌鸦鸣叫着从你的府第上飞过,你像一条卧龙躲藏在海边,——这神仙住的地方,就是老子游到这里也不会尽兴。华阳真人(庄子)也没有到过这里。你空有满腔济世的良才,可惜啊!英雄无用武之地,每天与邻居的老头谈论种庄稼的事情。

这首诗里不仅道出了杨南金赋闲家乡。还描写了他的家乡如人间仙境,读了令人向往。

杨慎游了邓川以后,到了凤羽。凤羽是个四面环山的盆地,西面的高山叫做罗平山。罗平山的高峰梭镖山区域就是有名的鸟吊山,其山脉从南边的苍山向北,一直到了剑川的老君山。梭镖山的分支向东方作羽毛状辐射而下到了凤羽坝。帝释山就在白石江南边的山脉尾端,山上有寺庙。诗人便写了《帝释山》记下了旅游的踪迹:

帝释山头云满溪,东庵飞雨西庵泥。

碧潭照眼石鲸动,翠微当面林莺啼。

濛濛香雾花层湿,漠漠生烟树点齐。

傍险银鞍应未怯,玉壶春酒为君携。

帝释山头的云雾填满了山涧。雨水淋下来将屋顶的泥土化作稀泥漏到了屋里。山涧里的积水映进了巨鲸一样的影子,在水潭里晃动,苍翠的树林里传来了黄鹂的叫声。山野里濛濛香雾打湿了花瓣,寂静的云烟覆盖在树林上面。傍山的路是多危险,还是没有动摇我攀登的信念。我壶中的美酒就是为你帝释山而准备的。我们就作为朋友。相对而饮吧!诗人到了鸟吊山上。在他眼中的景象是这样。

《鸟吊山》

鸟吊山头鸟道微,梧叶陨黄青蕧稀。

九苞文彩谁得见,千古画图知是非。

诗人叹道:鸟吊山山上的道路很少有人来了,树叶已黄,鲜花已经开败,凤凰(九苞即是凤凰)的美丽谁人见过?千古以来的美丽传说。到底是真是假啊!

诗人游了凤羽,便北上去浪穹(洱源),才见浪穹海子(茈碧湖)就被迷住了。于是诗兴大发,写了《泛浪穹海子》两首诗。按诗意的内容,应该是其二作为其一才符合顺序。现在我把《浪穹县志略》中所录,颠倒过来,其二作为其一。

《泛浪穹海子》

峯头才见一泓幽,沙尾惊看四岸浮。

沅水罗文堪并色,嘉陵石黛迥添愁。

秦源欲问桃花渡,楚望浑迷杜若州。

亦有沧浪旧歌曲,晚来乘兴更扁舟。

才爬到了山头,就看见一片青幽幽的湖水,海周围的山在水里浮动。即使是沅水细腻的波纹也不可以相比。嘉陵江边黛色的石壁见了也会羞愧,为了躲避而发愁。到了这里何必去寻找秦朝时期的桃花源,也不必在楚国地方迷恋杜若州。这里有沧浪之水可以洗濯心灵的污浊,时间虽然晚了。我还是乘兴划着小船到风景如画的海上。其一,是写了看见泛浪穹海子(茈碧湖)的向往心情,其二,是到了海边,泛舟的感受。

凫雁唼喋菱荇光,翡翠嬉游兰苕芳。

古寺双林带烟郭,平湖十里通春航。

远梦似曾经此地,游子恍惚归故乡。

桃园仇池到处有。浮萍梗泛悲苍茫。

野鸭和鱼儿争吃浮藻。渐渐地将菱草荇菜吃光了。在这里翡翠色的湖面泛舟。闻到了兰苕的芳香。看到了古寺在两山怀抱中,墙郭上缠绕着云烟;自己却在风平浪静的湖面,乘兴在春风的抚爱里航行。以前在梦里好像曾经到过这里,使我这个游子在恍惚中回到了故乡。像桃园、仇池这样的地方到处都有,可叹啊!我像无根的浮萍到处漂泊,眼前一派苍茫。即使来到了世外桃源,它也不是我落脚的地方!

接着诗人观看了茈碧湖里的水花树,写了《观宁湖跃珠》:

手挈青丝白玉壶,青山游遍属狂夫。

灵峰树绕云千壁,茈谷花深雪满湖。

龙女镜中梳石发,鲛人波面掷明珠。

挥毫却忆千年事,醉归烟绡看水图。

手里提着青丝线系盖的白色酒壶。放纵于山水问的确是狂妄无知啊!山峰上的绿树缠绕着流云,就像千丈高云壁。茈碧湖深处泛起的水花就像雪下到了湖里,或者是湖中的龙女梳头溅起的水珠,又像美人鱼在水波上面撒掷明珠。提起笔来便想起了千年以前的神话传说,被这美丽的风景迷醉了回来,眼前的美景还在像透过烟沙不断浮现。

杨慎饱餐洱海周围的风景大餐以后。到了1537年李元阳从中原回来。两人相邀到鹤庆府的沙溪(今剑川县沙溪)逛石宝山。途中经过海西海,在风平浪静的时候见到了“海映山奇观”:海西海中有“有竹修修然,参差于老树间,问放梅花一两枝,似可以手探取”。

二人便找了铁钩。系上绳索。把铁钩放沉海里,去探取海中的竹叶。到绳子放完了,还没有探到竹叶,收绳来量,已经有六十丈。二人只好叹为观止。杨慎提笔写下“澄潭竹树”四个大字,并作诗一首:

一鉴连空碧似银,四山环抱竞嶙峋。

渊鱼适意堪论道,野鸟忘饥自习人。

岸柳未雕经岁雪,陇梅先放隔年春。

拂衣得道来栖息,何必桃园去问津。

莲花山从三面环抱海西海,山上怪石嶙峋。山虽然不高,但是非常秀丽,湖面清波妩媚。所以诗人说:海西海像一面镜子连着天空。一片银白。镶嵌在四面秀美山川的环抱之中。到海边可以与水里的鱼交流谈心。山上来。野鸟忘记了饥饿跟随着人飞来飞去。岸上的杨柳经过了冬雪还呈现绿色,海边的梅花绽放迎接春天。拂去身上的尘土来这里居住。何必再去寻找世外桃源呢?诗人一心想跳出尘寰,将自己融入山水。但是现实是多么地残酷。只能允许诗人的心理对自然的追逐,寄以片刻的心灵栖息之地!

杨慎与李元阳到达石宝山下沙溪坝,暂栖于兴教寺。见兴教寺里有两株海棠正在盛开,杨慎便联想到了自己遭遇,写了《咏兴教寺海棠》:

两树繁花占上春,多情谁是惜芳人?

京华一朵千金价,肯信空山委路尘。

诗人将自己比喻为海棠花;现在虽然繁花似锦占尽了春天的风头,但是这么美丽的花朵,谁人又能对她产生感情。来爱惜她。呵护她呢?好比我当年考中状元独占鳌头。青春年华也这般美丽过。只是昙花一现啊!现在的我就像这两株海棠花。花朵马上就要枯萎凋谢了,飘零于空旷山野的道路上,被人踩踏为泥土。诗意消极低沉,有着穷途末路的伤感!

读了此诗。我们会被诗人真情而感动,对他的遭遇而感到叹息!当李元阳读了杨慎的诗。便马上和了一首《和杨太史兴教寺海棠》,示以安慰鼓励:

国色名花委路旁,今年花似去年芳:

莫言空谷知音少,也有题诗玉署郎。

李元阳告诉杨慎。以前的国色名花虽然凋谢了。就让它成为过去吧,现在的花比去年还开得美丽芬芳。不要说在这荒僻的山谷里没有知音啊!还有我与你吟诗唱和嘛!

这次的石宝山之行。对李元阳来说,真的是刻骨铭心,永远难忘。在三十年后李元阳来到了兴教寺。更是触景生情,想起了杨慎当年与他在这里的情景,写下了《兴教寺海棠感旧》怀念杨慎:

太史成都杨摘仙,昔游同赋海棠篇,

今日重来花树老,回首春风三十年。

三十年中人事改,升庵垠溪皆不在;

纵然拈笔更题诗,山水萧条失光彩。

第一句将杨慎比为李白,表明了李元阳对他的崇敬心里。昔日我们在这里吟咏海棠诗,今天我再来到这里。海棠树已经古老了。回想起来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里人与物都改变了:纵然提笔吟诗。眼前的美景也黯然失色了!

杨慎也到过蒙化(巍山)游垅圩山。写下了《游垅圩山》一诗:

二妙此日携,双林押逐栖。

禅僧香雾窟,樵子碧云梯。

宝树飚埃净,昙花色相迷。

有为应叹法,诗句续灯题。

垅圩山是南诏的发祥之地,而今当他来到这里时,已经是一派衰败景象。连题诗作画的地方都没有了,只能在树下栖息,曾经是僧人烧香念经的地方,而今成了樵夫上山砍柴的梯子。那佛教圣地的繁华被狂风刮洗干净,好像昙花一现。还谈什么为色相着迷呢?为了把我的感叹书写出来,只好在灯下写完这首诗了。

杨慎从1528年寄居大理到1532年间。几乎没有到过别处,一直居住在感通寺的班仙楼。为了研究白族古籍,他向当地人学习白族语言,在这一方面,他最好的老师莫过于李元阳了。李元阳是土生土长的白族人。又是精通汉语的学者:还有他的学生杨士云、董难对他的帮助也不少。在这期间他翻译了白语书籍《白古通记》、《玄峰年运志》,并参照这两本书,编写了《滇载记》。最重要的是他把倪辂等人的野史著作编辑成《南诏野史》,成为后人研究南诏历史的重要著作。在他1532年离开大理之后。也曾经于1536年回大理访杨士云:1537与李元阳游剑川石宝山:1546年游到大理暂居。与他的学生董难游浪穹(洱源)罴谷山。他一生进出大理,从1528至1546年,历时十八年,对大理的汉文化传播及贡献,是历史以来的第一人。即使在他离开大理以后,也始终没有忘记大理的山水。以及大理的朋友,就是在梦里也没有离开大理。大理对于他来说。简直是魂牵梦绕。是一个解不开的诗书情结!

现在我们用杨慎的《梦游感通寺简诸友》来结尾:

李白题诗寺,文箫雁韵楼。

海光浮树杪,山翠滴床头。

热想寒泉濯,春曾媛谷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