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生作文我的发现十篇小学生作文我的发现十篇

小学生作文我的发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46:56

小学生作文我的发现篇1

有次,我们科学课刚上宇宙这个单元,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太陽照在地球上,地球就会亮,而照在月球上,只能发光,站在上面还是黑的呢?为什么地球和宇宙有条界线,冲进界线,马上就会进入地球,月球怎么没有?为什么站在地球上,看不见边,人变得很渺小?而月球上为什么抬头就能看见宇宙,站在月球上也很像站在球体上,地球怎么不是这样?我怀着这些疑问回了家,股脑儿的全倒给爸爸妈妈,他们被我问得脸茫然,结果还是解决不了我只好翻书,书上也没有,谈随着科学课趟趟上下去,我这些疑问也就慢慢解决了。

还有次,我在吃早饭,早饭是面包,我发现面包外面的皮厚些,并且面包里还有小孔。这是为什么呢?

我马上吃完面包,立即去翻书,终于在本书上找到了。书上说,硬皮是因为面包里的淀粉起了作用,因为面团中含有淀粉,已经烘烤就结成硬皮,便成了面包。

关于为什么面包里有小孔,书上说面团放进烤箱里,面筋加热就变干了,松了,用来拘束二氧化碳的口袋破裂,二氧化碳就跑了出来,小孔数二氧化碳气泡留下的痕迹。

小学生作文我的发现篇2

一、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什么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显然,所谓“小学生作文”,是指小学生为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而完成的习作练笔,它与成人的写作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写作的目的不同。成人的写作,大都是“有所为而作”,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效地交流,这种交流往往是超越时空的。通过交流,达到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目的。这种交流,往往有着一定的社会价值。而小学生习作练笔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进行有效地交流夯实基础。

2、文章表达的要求不同。成人的科学论文是对某一学科领域科学规律的揭示,是对人类真理的探索和发现。在内容上,必须具有科学性、学术性和独创性的特点。在表达要求上,必须以丰富而翔实的材料为基础,以严密的逻辑论证为手段,把自己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样,成人的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现实的客观反映。在创作时,作者必须以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为基础,充分运用虚构和典型化等手段,对众多个别的、特殊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和提炼,使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受他们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的习作练笔,只要求将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景和物如实地写下来就行了。

3、评价的标准不同。我们在评价成人的科学著作或文艺作品时,要看是否适应科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具有科学价值,是否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是否做到思想性和完美的表现形式的统一,等等。但是,我们在评价小学生的习作时,主要看《大纲》中规定达到的作文基本功是否已经过关。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主要看是否达到:字词运用准确,句子通顺连贯,有中心,有条理,内容真实具体,标点正确,字迹工整。显然,这个标准,对搞研究和创作的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对小学生来说,需要进行五、六年严而有格的训练才能逐步达到。明确这一点极为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小学生作文文学化和评价小学生作文“标准过高,评分过严”的不良倾向。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什么

小学生习作练笔的活动,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在这个认识活动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习作的内容是认识的客体。学生在习作活动中,需要借助语言文字这个重要的中介手段,在观察收集习作素材和进行习作构思时,需要有语言的参与,习作构思的结果更需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在人脑反映外部现实的生理――心理的机制中,语言担负着第二信号系统的职能。对刚刚上学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尚未掌握语言文字这一重要的认识工具。小学生习作活动中认识主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主体尚不能独立地进行习作活动,必须有教师的引导,于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学活动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独特的“三维结构”(教师、学生、习作内容),这就引出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问题。我认为,所谓“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显而易见,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教”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

为了正确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师“教”的对象,更是习作练笔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走出“教师导,学生作”、“奉命作文”、“应试作文”的怪圈,充分发挥学生习作练笔时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让学生围绕习作要求,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积极思考,获取习作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尝试练笔,发现疑难之处,并做好质疑的准备;让学生通过尝试修改,领悟修改的方法,享受成功的欢乐,等等。可以说,能不能把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是衡量小学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2、要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练笔中的主导作用。我们强调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是否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恰恰相反,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由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决定的。要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⑴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主动习作练笔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喜欢练笔、乐意练笔;⑵能否针对学生积累、构思、修改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让学生实现由“不会练”到“会练”的飞跃;⑶能否根据班级学生在知识和智力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小学生作文我的发现篇3

按照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的要求,7月份,我们要写出研究课题的阶段研究报告。

暑假期间,我调来了各个实验学校的所有材料——实验的数据统计、学生的作文、老师的实验心得笔记。然后,我坐在电脑前,开始写实验的阶段报告。

从学校做的一些数据统计、学生的习作和教师的心得体会来看,我觉得,研究性作文的实验嘴然时才起步半年多,但是,学生的写作兴趣、习作质量、老师的观念等方面,还是发生了预想中的变化。

于是,我按照开体报告的思路,整理出了研究的阶段报告。

“小学研究性作文教学”研究报告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高启山

内容提要:

“小学研究性作文教学”基于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将“提出问题、观察、读书求知、实践探索、产生生活与情感体验”与学生作文时“主动搜集、积累作文素材和体验、产生写作冲动与书面交际需求”统一;将“主动探究新知、有所发现、产生新体验后主动进行表达交流、展示成果”过程与“主动作文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相统一;使“作文”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工具,有效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探究生活的意识”,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研究性作文教学 研究性学习 写作 真实的交际

课题的提出: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不能适应社会和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作文教学观念上,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文学性写作”倾向,“训练文体单一,不重视实用文体的写作,使作文变成脱离社会需要的教学”(祝新华《从学生作文心理角度开展作文教学改革》原载《课程.教材.教法》2001、3p21)。在对待作文的态度上,我们的教学仍然停留在一种“为写而写”的层面,教师的教学为了学生“写好作文”;学生的“写”——包括观察、实践、体会生活、文字表达、读书学习等,都是为了一个“写好”的目的。作文教学没有能够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学生的“作文”也没有真正成为“交际的工具”——用语言文字的表达来交际、学习的工具。

课题假设

“小学研究性作文教学”能够切实为小学生创设真实的、需要书面交际的情景,激发起学生书面表达欲望,促使学生在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同时积极主动地、自主从事写作交际实践,切实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同步发展。                             

课题的界定

“小学研究性作文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作文教学;是将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提出问题、观察、读书求知、实践探索、产生生活与情感体验”的过程转化为学生“主动搜集、积累作文素材和体验、产生写作冲动与书面交际需求”的过程的作文教学;是将“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探究新知、有所发现、产生新体验后主动进行表达交流、展示成果”的过程转化为“小学生写作需求产生的环境和主动作文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过程的作文教学;是不但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切实将“作文”转化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工具、有效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探究生活的意识”,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                       

创新能力”的作文教学。

与本课题相关的国际国内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国外:

美国的小学作文教学理论提出:“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由为自己写逐渐转化为为读者而写作”(《美国小学作文教学一瞥》张良田),提出了学生习作要考虑读者、考虑对象的生活化要求。美国还兴起了一种新的写作实验方案“为学习而写作”,(《美国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些特点》张孔义)把写作作为其它课程的学习工具。该方案认为,写作不但是写作课上的一种练习,而且是学习其它课程的一种手段。日本语文教学界“生活作文”思想代表人物村山俊太郎提出了调查作文的概念:即作文不仅在于观察自然,还应以社会为对象。他指出:儿童的生活作文必须是使学生科学地认识生活现象、因而应重视观察、调查、分析、比较、考察等方法。具体包括:自然观察、.生活调查等,以社会科学的方法,调查农村和现实社会的关系,从中取得认识。野村芳兵卫从课程的角度考察学科教学,把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扩展到整个学科教学,认为通过生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写出“我们的理科”、“我们的算术”、“我们的地理”、“我们的历史”等等的书,这是学生自身体验、自我思考、自己掌握而产生的记录。(《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思想》方明生《外国教育资料》1996)

国内

叶圣陶老先生早就在《叶圣陶论语文教学》中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强调了作文的两个前提:一是有所积蓄,打算发表;二是交际环境的需要。魏占峰在《真实的写作: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中强调:作文时“学生为真情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为交际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

上海、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等地研究性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已经探索出成功的经验。其中,书面表达交流是重要环节之一。

实验的基本思路

在单元教学之初,先安排基于学生兴趣、指向学生生活问题解决的“小学生研究性作文学习”活动。在活动当中,指导学生观察探究生活、解决问题,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指导学生为表达交际而完成作文。

实验的阶段性成果:

一、探索出了小学生“研究性作文学习活动内容”的基本类型。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的研究性作文学习活动的内容类型如下:  对感兴趣事物现象基本情况的了解、把握。如:“我们的长辈住什么样的房屋?”等。这类问题多以“是什么样的?”的问题形式出现,需要学生通过观察、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来完成。  对感到新奇、疑惑的各种自然、社会和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比如“彩虹为什么是圆的?”等,问题多以“为什么”的方式出现,研究的结果是对“疑问”的解释,具有一定的知识探究性,一般可以通过查资料的方式来完成。

对自然、社会和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比如“怎么样才能去掉铝壶里的水垢”等,问题一般以“怎么办才能达到某一目的”的方式出现,研究的结果是解决了自然、社会或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有一定的功利性。

对自然、社会或学生生活中所遇到的多种对象之间关系的解释。本类问题需要对多个(至少是两个以上的对象进行观察、甚至反复试验、经过探求多方面的原因才能得出结论)如“怎样才能让爸爸妈妈高兴?”等。

知识产生背景与过程探究。如:“是谁发明了造纸术,他是怎样发明的?他为什么发明造纸术?”等。这类问题多源于课堂知识,随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也逐渐产生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之中。专门知识实践应用。这类内容有几种情况:a、学生学了课外内知识,由于对其感兴趣,自觉地运用知识进行课外的试验、制作;b、教师在引导学生学过了某些知识以后,以“实践应用的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从所布置的多项作业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完成。”c、学生所学知识诱发了学生对解决过去问题的兴趣。这几种类型的学习结果有一定的成品性。

综合类型。学生要解释的现象、要解决的问题、要探求的知识背景、要应用某种知识在某一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可能是一种甚至几种类型的综合。

二、探索出“小学研究性作文学习活动”基本模式流程。

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选择学生能够在短期(一般两周)完成的“项目”,并按照分四个阶段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指导。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按照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在教学开始,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学习参观访问、进行信息交流、介绍案例等方式,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激发研究动机,选出全班同学或小组同学共同感兴趣、有能力开展研究的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实践体验、获取作文素材阶段。

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地查资料、阅读、书籍、实地考察、参观访问、调查、动手操作实践、记录、比较、思考、想象、交流讨论,与所制定的目的计划进行对照,解决问题,总结整理资料,形成纪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响、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

书面作文,整理自己的研究心得或成果。

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实物和书面材料。全班交流展示阶段。

包括:研究报告或研究体会的张贴(在班内墙上的固定位置)、固定时间的宣读交流、出版学生个人、小组和班内的研究报告与研究体会专辑、推荐发表等。

三、摸索出了比较有效的小学研究性作文学习活动的指导方法。

1、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发挥合作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个人的观察、资料查阅、试验、操作、思考要以笔记的形式做好记录,小组内各成员定期围绕共同的专题,进行研究过程中的交流研讨。

2、教师对学生的“笔记”进行随机性的“检查”,针对笔记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指导,这样,笔记成了“求得教师指导”的一种凭借。

3、针对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写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写作技能训练”和个性化的指导。。      

具体操作时,我们重点采取以下方式:

(1)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资料笔记,与学生进行交谈,挖掘学生活动过程中没有记录的闪光点,指导学生记录下来。

(2)针对学生笔记出现的“内容与问题单一性”问题,指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如学生过于单一地记录试验的现象、数据等,教师题是学生记录以下研究过程、如何操作、态度、情感变化等。

(3)在学生进行成果加工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写作指导。4、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注重过程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产生成功感。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作文的评价者有教师、学生个人、学生小组,也有家长,还有与研究性学习开展内容相关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

(2)、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学生作文过程中,评价的内容通常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参与研究性作文活动的态度;在研究性作文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研究和作文学习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3)、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学生的作文评价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四、学生作文能力提高较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逐步形成。

第一:丰富了学生习作的内容,作文使学生有话可说。以小学语文第六册《记一种小动物》。教学为例。实验班学生用研究性作文教学的方法县组织学生开展了研究性活动,然后写研究报告;对比班只布置学生观察,然后课上指导学生作文。(两个班均为50人)。结果,实验班学生人均观察笔记7篇,查资料1.8篇,对比班人均记观察笔记0.6篇,查资料0.4篇;作文字数,实验班在600以上的12人,400-599的26人,200-399的12人;对比班,400-599的6人,200-399的,15人,200以下的29人。

第二、丰富了学生的个性体验,激发了学生的习作欲望,学生习作表达了真情实感。四年级实验班教学《写一种工具》,教师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工具进行调查,邱江同学专门回到农村老家调查“镐头的变迁”。在调查笔记中,他有这样两段话:“(4月13日)听说我要调查镐头的变迁,老叔马上对我说:‘现在谁还用这个,都用拖拉机了!’是啊,农村的变化可真实太大了——镐终于可以进博物馆了!”“(4月14日)我不知道全中国的农村究竟有多少镐头,在我的老家,我发现了三种:窄刃镐、双叉镐、宽刃薄镐。他们各有个的用途。这不能不说明我们的农民祖辈是那样的能发明,值得自豪。但是,自豪之余,我想到了它们在种地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现代化的机器取代——我们的自豪将被外国人的发明取代。这又不能不感到一点心酸。我想对我们的同辈说——我们有责任呢!”我们对三所学校五年级实验班共160学生进行了这样一项调查——从实验开始到第六次研究性作文实验中,作文课前,哪些学生能够先将作文写下来。结果如下:第一次:0;第三次,20;第六次;108。以上数字说明,仅仅经过几个月的实验,在研究性作文教学中,“写”已经成了全班大半数以上的学生想做、愿作,能主动来做的事情。

第三、激发起了学生读书、探究生活和写作的兴趣。

下面一组数据是以所实验学校小学三、四、五年级五个试验班实验前期和实验四个月后几项调查数据对比:平时自觉主动坚持写日记:34:158;平时自觉、主动坚持坚持读课外书:94:166;平时总能在生活中发现一些问题:68:128;发现问题以后,能够主动思考并想办法解决:67:123。在实验班级,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读书的习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正在以良好的势头发展。而且,我们所期待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也随着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开展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小学生作文我的发现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措施

语文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的小学语文教育逐渐趋于系统化和规范化,各学校以及各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也有自己的思考和形式,总体看来,语文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不足:比如:语文教师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难以起到表率作用,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教学理念比较陈旧,教学方法落后,这种思想观念的落后必然导致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落后;第三,过分强调考试的结果,应付考试的弊端依然存在。

那么,如何将语文教育落到实处呢?

针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教师角度、学校角度以及社会角度论述了小学语文教育的问题,真正的将小学语文教育落到实处。

一.小学语文教师角度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具备相当的小学语文方面的知识,这是站在讲台上的最基本的条件。小学语文教师自己要认识到语文教育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用心却经营自己的讲台。做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有几个年头了,我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耕耘着,将自己全部的热情奉献给了这几尺讲台,将我所有的关爱洒向每位学生,从站在讲台上的那刻起,我就在为如何上好每节小学语文课而努力。

当然,做一名受学生尊敬、受同事夸赞的语文教师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就深有体会。拿到新的小学语文教材和新的课程指标后,我都会大体的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仔细的研读教材和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安排的课堂数量制定出一个详细而周全的课程计划,计划中不仅包括课堂内容还包括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等等,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现计划有不合理之处,我会及时的与其他老师和我的学生们做好沟通,积极听取其他老师和学生的意见,经过实践,我发现由于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而极大地提高了上课的效率。

在语文课堂上,我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相结合,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认为,老师教、学生背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了,我根据新课标的指示,自觉地转变了观念,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导地位,我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每节课都是我爱心的结晶,我非常重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媒体、电视、录音机等都可能出现在我的课堂上,有需要的话我还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言类活动等,让学生们体会语言的美。此外,我觉得启发式教学既能尊重孩子的个性化,还能够活跃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师生互动也是不错的选择,而在检查作业的时候,则是以鼓励和赞扬为主,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

二.学校角度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我认为学校应该重视小学语文这门课程,完善学校各项基础设施,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积极吸纳新的语文教师,为学校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建立课外兴趣小组,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开阔视野,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社会角度

从社会角度来看,政府应该加大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资金投入,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语文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同时,定期举办与语言相关的活动,对于那些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激发全社会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作文我的发现篇5

一、童真

小学生因其生理结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方面的局限性,呈现出幼稚与天真,也正因为其“小”而可爱,所以我们在平时的作文中,要求学生在言人行、吐人言、品人性中,透露出原汁原味的拥有“孩子”气的作文,让他们的文中多一些无拘无束、无猜无忌的童言,少一些陈腐老到、谙于世故和成人腔。同时,让稚嫩的小手描绘出纯真与可爱,描绘出属于孩子心田的那份真挚与朴实。

小学生正值少年儿童阶段,年龄在六七岁至十二三岁,生理、心理发育均未成熟,他们与成人在观察行为、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均表现出很大的差别。如一个学生写道:“这两天我成天在想,小猫捉老鼠吃,吃了就去睡觉,从不刷牙,口腔多脏呀!今天让我给它来刷刷牙,清洁一下口腔……”读到这儿,我想你也一定会为学生的奇怪想法而啧啧称赞吧!“我百思不得其解,一到冬天,人们忙不迭地一件一件把衣服往身上穿,可树儿们为什么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去,让自己变得呢?难道它们不怕冷吗?”说实在的,也正因为他们是孩子,才有如此天真、直率的想法和洞察力。因此,我们不应刻意追求“写生动、写形象”,写得“有血有肉”,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潜能,这样才能让小学生的作文向健康的方向迈进。

二、真实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做人求真,那么教学生作文,真实更应该是作文的生命。

在传统的教学和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小学生作文曾一度与《优秀作文选》《作文大全》《作文宝典》等各级各类作文辅导刊物为伍,内容虚假,材料失真。学生所写的全然不是自己的真实经历或所见所闻所感,而是套用现成的材料,或复制或克隆,然后再按照老师的要求和考试的需要任意编造故事,虚构情节,进行杜撰,致使学生作文偏离了航向。有的教师为谋求高分而不惜让学生背范文。殊不知,没有学生真心倾注的作文、脱离学生实际的作文是没有任何感染力的,这样的“假、大、空”反而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致使学生作文能力提高滞缓。

面对现实,审视新课程教育的今天,我们提倡写“真实习作”,让作文“返璞归真”。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发掘、感受生活的魅力,感受人性的美,会没有心理负担,没有畏难情绪,产生自由表达的愿望。如一学生写道:“我走进房间,轻轻地坐在床头,发现妈妈睡着了,心想:我生病时,妈妈坐在床头陪我,今天我哪儿也不去了,我也要陪着妈妈。爸爸不在家,我就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这份挚爱从一个小学生的笔尖淌出,即使心如磐石的人我想也不禁为之潸然泪下,为之动容的。我想只要学生的心中拥有真实,文中必然会开出灿烂的真实之花。因为它真、它纯,学生才能从热爱生活,关心社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中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才能产生创作的冲动,这种火花才能令小学生的作文更生辉。

三、真情

人是感情动物,当你把真情注入到语言文字中时,读者才能从字里行间体悟到你的真情实感,才能产生共鸣。小学生作文应提倡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想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抒写评价自己的生活,对发生在周围的和自己熟知的事物发表自己真实的、独特的想法。我们应鼓励学生激趣,张扬健康的个性,人人表达真性情。提倡学生写生活作文、写生活日记,定格“生活镜头”,调查“生活家园”,采访“生活中的人”,亲近生活,享受无限的乐趣。

如在一次作文课《合作添画赛》中,我让学生以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为底形,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图画并凭图撰文:学生由梯形创作了环保车,表达了环保的意识;学生由三角形想到了友谊之伞,体现了同学及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学生用正方形绘成了长城,从而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学生由平行四边形想到了书,认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一切皆源于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也因此造就了学生创作的“蓝本”。

有个学生在《历史是一本标点集》中写道:“历史是一本标点集。省略号……是白骨累累,具具血尸,不计其数,是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是遇难同胞的与哀号。省略号,你可是冤魂的泪水,点点滴滴都是仇恨……”如此酣畅淋漓的形象比喻,渗透着小作者对历史的缅怀,凸现出自己独特的理解,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小学生作文我的发现篇6

关键词:文化育人视野;小学德育;现状问题;途径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各项事业也随之不断发展,特别是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培养人才的关键部门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德育教育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品德的养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育人视野下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问题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若干所小学文化育人视野下德育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将其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途径单一,无法实现拓展教学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和相关政府教育部门不断从国际上引进大量先进的教育教育理念来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的发展,相关部门开始在教育行业的发展中进行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小学德育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就,但是在其总体的发展上仍然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教育途径过于单一、无法实现拓展教学是其中较为严重的问题。根据笔者的一系列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小学的德育教育基本上都是以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唯一的载体,教师通过对书本课程的单一讲解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德育教育的内涵和真谛,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境中去,学生对于德育学习的理解往往只是单纯的停留在书本阶段,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除此之外,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我们还发现,很多学校在其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书本知识的考察上面,因此将其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对于理论知识的考察上面,并没有真正在丰富学生学习途径的基础上去让学生们加强对于德育学习的认识,最终导致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行为能力断裂现象出现。因此,该种情况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改变,将会对学生的德育品质的培养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忽略了教育环境的重要影响

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和属性,外因决定事物发展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内外因所共同影响的,在教育行业中内外因的共同影响力更为巨大。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都非常不成熟的,因此其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对其产生的干扰,这也就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教学环境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调查研究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学校对于教学环境的营造方面存在很大的弊端,特别是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国策在我国的全面推进,大多数家庭现在都处于独生子女状态,甚至有很多家庭是“六个大人、一个小孩”的状态,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生长难免会导致孩子产生自私、自利性格,如果不能及时对其进行调整,那么对其今后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除此之外,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脚步的日渐加快,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们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对其成长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以上种种都导致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缺乏良好的环境,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品质也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文化育人视野下的小学德育途径研究

本文结合上文所属现阶段在我国文化育人视野下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参考国内外先进的德育教学案例,将其改进途径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文化育人为主,尊重小学生个性发展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德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调查研究发现,传统的应试教育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仍然根深蒂固,学生很难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往往处在一种相对被动的地位之上,因此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除此之外,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还发现,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过分地照搬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全新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了对这些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教师应该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因材施教”,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让学生们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切实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将现代化的“以儿童生命为目标”的教小学理念深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学生的切实感受,不段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拓展学科教育

所谓拓展学科教育主要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仅将某一课程的教学拘泥到某个内容之中,而是将其逐渐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对于小学的德育教学来说更是如此,其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将其渗透到各个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去,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三)提升德育文化的软实力

为了有效提升小学德育教学效果,相关部门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精神去进行入手,帮助学生建立充分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渗透全新的,让学生们能够充分了解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其良好德育品质的形成。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德育教学水平,学校还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们能够迅速的对现阶段国家和社会所弘扬的全新的精神理念有所了解,以便于其更好的渗透到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去,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四)完善德育教育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作为小学德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关部门应该对其给予更多的关注,不断从教学环境改良方面入手,添置相应的教学设备,安排专业的人员负责学校宣传栏的制作和定期更新,不断对其教育功能进行加强。

(五)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学生的德育学习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在教学氛围的营造上付出更多的精力,例如:为了有效的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可以开设一些文化活动节等活动。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多带领学生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的感受到社会实践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们感受到生命和文化的力量,促进其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小学生作文我的发现篇7

一、展现自我,激励学生表现真实的情感

学生的作文是展示自己生活的舞台,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是自己鲜活个性的展现。但是现在的小学生作文却跟这个目标相差甚远,学生的作文严重脱离生活现实。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当再现儿童纯真的性情,飞扬的灵性,表现真实的自我。这里的“真实”包括内容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

1.写自己的事

大话、套话、假话只会扼杀学生个性思想话语的活力,淹没作者本人的声音,消磨学生的个性。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教师不能要求学生立意高、析理深。学生习作只是一种书面语言的简单表达,只要能做到我笔写我心,我口诉我情,尽情释放心灵,写出童真、童趣来,将意思说清楚、写明白就可以。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习作个体差异”,“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对自己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我们应该以此为导向,写作前创造条件让学生扬起天马行空的个性化行文的理想。

2.抒自己的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唯有真实的才是美丽的”。古人有“我手写吾心”的说法,现代有“文章得失不由天”的警句,都强调文章要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出个性。在习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拓宽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唤起他们心底的真、善、美,鼓励学生怎样想就怎样写,诚实地描述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的个性品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心灵放飞,倡导放胆习作

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有赖于自由宽松的环境,在压制和禁锢的土壤里不可能培育出创造性人才。作文教学要促进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就要创设自由表达的氛围,必须倡导学生大胆习作,无拘无束地“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不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1.写作内容自由

写什么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学生动笔之前,如果先有框框――硬性地规定习作内容,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说,习作就不是学生自由倾吐的乐事,而是应付教师的苦差。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允许并鼓励学生依照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一定非要“有意义”,哪怕是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缕淡淡的心绪都应允许学生在笔下自由表现。既可写真善美,也可写假恶丑;既可写生活的真实,也可写自己的想象。

2.表情达意自由

其一,是要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生活观察、活动体验和阅读发现是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但无论是生活观察、活动体验,还是阅读发现,教师都要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在润物细无声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二,是要让学生有安全感。对学生的作文,尤其对初学作文的孩子应该多给予鼓励和赞誉。霍懋征老师说:“发现学生作文的美比发现学生作文的毛病要好得多。”对学生的作文,我们应该像霍老师一样,多一点宽容和尊重。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有表达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其三,是要让学生的表达有心灵的自由。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展示丰富多彩的个性,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各自幼稚离奇的经历和想法,给予他们心灵自由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作文才能感受到无拘无束的轻松、一吐为快的满足和自我实现的愉悦。

3.表现形式自由

在习作的表现形式上,应顺应学生天性,引导学生摆脱习作程序化束缚,力求习作构思的“与众不同”,使其作为一个有不同阅历、不同思维特点的活生生的个体去选择最能抒发内心独特感受的表达形式,真正符合课标中提出的学生自由倾吐的要求,使他们的个性能够更加自由地去展示。

三、个性化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个性化评价推动个性化作文

促进学生作文个性化水平的提高。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不论我们采用哪一种作文评价方式,都要本着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此,我们在实施个性化作文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综合性评价。

(1)学生撰写写后札记,完成自评。

(2)小组评价。在学生撰写写后札记及自评的基础上,把全班同学分成4人小组交流评价。

(3)家长点评。家长点评学生习作架起了家长与学生、老师沟通的桥梁,也成为我们推进个性化作文实验的一条纽带,形成了家校互动参与、共同促进教学的良好局面。

(4)教师评价。老师独具个性化的评价就是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以此来提高孩子作文的兴趣,让他们先乐于作文、敢于作文,然后到善于作文。

2.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对小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目前最常用的是等级或分数评价方式。其实,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多种多样的激励形式。

(1)符号评价。即通过一些特定的符号,来激励小学生。如画上“大拇指”,描上“五角星”,盖上“红旗”章,送上“小笑脸”等表示。

(2)语言评价。即用语言进行描述性的评价,分为口头评价和文字评价两种。口头评价,主要是指通过个别交谈,当众肯定,具有鼓舞和促进作用。文字评价要着眼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第二人称书写评语要亲切,态度要真诚,体现激励性和指导性,传达出对学生的喜爱之情、信任之情,以激发小学生不断超越自己的内驱力。

小学生作文我的发现篇8

关键词:作文教学;有效性;兴趣;写作素材

中年级作文,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作文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日后是否会对作文感兴趣、作文学习质量是否能提高息息相关。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高度重视中年级作文教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强大的动机,写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感悟,对提高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谈一些看法。

一、檠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作文的要求是:“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中年级的作文教学,需要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进行自由表达。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所采取的方法是给学生规定好题目与写法,学生的思想被禁锢在单一、机械的模式枷锁中,学生自己的想法被条条框框所限制,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写作的动机和兴趣,作文教学效果也一直处于不理想状态。鉴于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摒弃给学生设定好框架的传统做法,而是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为提高中年级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例如,在给学生布置的写作主题“妈妈的爱”时,不同学生的表达方式就不同,如:

1.妈妈给我的爱很特别

从开始上小学,妈妈就教我叠被子、洗碗、拖地。每天上学前的一切事都是我自己做,吃过晚饭后,碗筷也是我收拾。周末的时候,甚至还让我自己做早餐。每当我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发出抗议时,妈妈总是认真地对我说:“如果你的亲人都不在你身边,谁来帮你做这些事呢?不得你自己做吗?”虽然我不是很懂妈妈说的话,但是从内心深处还是觉得妈妈是为了我好才教我做各种事情。

2.妈妈给我的爱是无微不至的

有一次,大半夜我发起了高烧,爸爸不在家,妈妈让我吃了退烧药,一会儿摸摸我额头,一会儿给我量体温,但是体温一直降不下去。妈妈特别着急,决定送我去医院。出门后,妈妈怕我冷,把她的外套穿在了我身上,顿时,一股暖流流进了我的心田,可妈妈,却冷得直打哆嗦。

这两位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表达了妈妈对自己的爱,显示了学生不同的个性化特征,自我需求得到了满足,写作兴趣也得到了激发。

二、指导学生做好积累工作,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得越厚实,学生的写作基础就越深厚。对于还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所以在中年级作文教学阶段,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养成随时积累的良好习惯,使他们的写作素材得以丰富,为中年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充足保障。

例如,我们要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可以说,生活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库,我们要教会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人、事、物进行观察,对其深刻的内涵进行挖掘,如父母关系、家庭生活、朋友之情、校园生活等。或者,我们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举办跳绳、踢毽子、掰手腕比赛等,这些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内容真实、情感丰富。

三、注重作文修改环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修改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学生要学习修改作文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因此,重视作文修改和提高学生作文修改能力至关重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修改环节,要注重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改作文的习惯,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这些习惯和能力的养成和提高,对于学生来说会终身受益。

例如,在学生完成作文之后,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换作文,并对其进行评改,将作文里自己觉得用得好的词句用笔勾画出来,对于认为还有待于改进的,也及时标注出来。完成之后,大家在班里进行交流,再由教师对学生的评改做出科学评价。这样,通过这种互评互改的方式,既能帮助学生发现平时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也能使学生学习他人的长处,学会一些良好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高度重视中年级作文教学,并且积极探究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强大的动机,写作能力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小学生作文我的发现篇9

我校自开展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效课堂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研究》研究以来,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活动,我们对教师布置作业的情况和学生做作业的情况做了一次书面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目的

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激发学生做语文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作业质量,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打造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培养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在农村小学中,学生语文作业的负担依旧十分沉重。

200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那么,学生的课业负担减下来了吗?我们仅以作业去为例看看。通过调查,我们看到农村学生的作业负担依旧十分沉重。例如,在语文作业中,25%的学生认为完成语文作业所要花费30至60分钟,有8%的学生认为要用1至2小时完成作业。众所周知,在小学开设多门课程中,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例,完成一次作业要用1到2个小时的时间,那么,学生每天至少要花费3到6个小时完成作业。试问长期在这种沉重的作业负担下,学生能快乐吗?面对这种沉重的作业负担,作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吗?

(二)学生写语文作业时态度不端正、不认真,是当前农村学生写语文作业的存在的普遍现象。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90%的学生还是喜欢做作业的,他们中有85%的农村学生已能清楚地知道写作业十分重要,能帮助他们学习,提高语文成绩。但是由于每天作业量大,刚开始的作业书写很认真,随着时间增长,学生就感到烦躁,到以后学生就没有任何感觉了。在这样恶性循环下,学生做作业的兴趣逐渐下降。基于这种原因,在调查表中,只有43%的学生能每次认真完成作业,有47%的学生能经常完成语文作业,有10%的学生偶尔、很少完成语文作业。在调查表中我们还看到在农村小学,已经有27%的学生开始对作业感到厌烦,对做作业没有感觉了。

(三)教师布置的作业两极化,是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的又一普遍现象。

在本次课题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布置的作业比较难的达到了17%,比较容易的达到了40%,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要么十分难,无从下手;要么非常简单,仅限于书面作业,更有甚者让学生停留在大量机械地重复上。曾经在一次低年级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有位学生在写教师布置的作业――抄写20遍“人”字时,该学生先写了20个“撇”,再写了20个“捺”,问及为什么这样,学生说:“这个字太简单,老师却要写20遍,我这样写得多快呀!”我不禁要问,这样的作业对学生有什么帮助?还不如还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尽情地去玩耍。

(四)作业一刀切,一个模式,是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的突出特点。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也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在现实工作中,试问有几位教师能做到的。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是大工厂生产的零件,他们拥有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可我们教师布置作业时考虑到这些了吗?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82%的学生填写了教师统一布置作业,这种一刀切、一个模式的作业设计,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够及时,评价方式单一,是学生对做作业缺乏兴趣的一大特点。

对学生作业进行有效评价,表明教师对学生作业的看法与态度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从调查的数据来看,有53.57%的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进行了评价,有46.43%的老师对学生的作业有时评价,有时不评价。由此看来,在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教学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对小学生作业的评价更多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通过作业有效性评价帮助小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有效地发展。

(六)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是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的重要特点。

从调查的数据来看,练习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有44.6%的学生的正确率达到了90%,有39.3%的学生正确率达到了70%。从而说明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是也要看到16.07的学生正确率达到了50%,这样的效果,可能跟平时的作业训练有一定的关系,训练不到位,该分层的没有分层,该批改的没有批改,该有提高的训练没有提高,该有拓展的没有拓展,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不到位,这样学生的成绩肯定不理想。有时要求不到位,学生也容易产生一些不因该产生的错误。

曾有一位专家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在讲评试卷时,有两位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一位教师一道题一道题地讲解,花了两节课,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却在下面昏昏大睡:另一位教师让小组讨论,把自己不会的让小组长讲,全班都不会的老师才讲,讲完试卷后仅仅只用了25分钟。”这个故事不光运用在课堂,我认为更适用于农村小学语文作业上,优等生已经把相同的题做得滚瓜烂熟,生字记得都能按照生字表默写下来,还有必要去一遍一遍地去抄吗?班级中的后进生连最基本的生字都不认识,课文也结结巴巴、读不熟练,还有必要去进行阅读、习作吗?

对于当前农村小学生做作业的现状,我们这些农村的一线教师应该进行深刻反思,不要老去抱怨学生写不好作业,完不成作业,应该去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除了我们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外,我们更应该想到:班级授课的一个极大的弊端就是缺少独立性、自主性。在规模较大的农村小学,每班至少有30人左右,由于在学生成长中,又受到家庭、个性、教育等多重影响,致使水平参差不齐。因此,统一设计一份作业显然是不能满足当前课程发展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去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为我们农村小学的语文作业设计指明了前进的道路――给学生分层设计作业、多元化设计作业。只有教师分层设计、多元化设计,才能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作业真正为教学服务,真正实现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的目标。

小学生作文我的发现篇10

学生为什么要作文呢?这要用问,多少年来,我不是一直把培养作家当成作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吗?还有,为了将来能够写信、写总结……作文对将来很有用途呀。不过,对学生来讲,这一次又一次的作文,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小学作文教学真的是为了培养作家吗?我开始回忆自己的教学经历。

头脑里,一个过去的我,一个现在的我,开始了激烈的辩论。

这么多年来,我切切实实把培养未来的作家当成了自己的职责。我给他们讲作家的故事,按照作家写作的过程来实施作文教学的过程,我指导他们读小说,写笔记,连观察,连思考,连立意,我做了多少工作呀。这么多年来的工作,也很有成效呀?那么多的学生发表习作,那么多的学生习作获奖。丁立泉、吕春霞、王陆、王璐、王亚萍、刘晓卉、杨小明、刘大元、刘瑞梅,那么多的学生,在作文方面名胜很响的,自己不也是因为这些而小有了一点名气吗?

脑子里面,过去的我站了上风。

不是吧。现在的我开始反驳。你是培养了一些在当时写作很不错的学生。不过,你再看看他们的现在。丁立泉原来就不喜欢写。他素质好不错,但是,没你逼者写,能够出成绩吗?到了初中他就不写了。高中的时候几乎不想学习。后来,怎么样?子承父业,大老板!吕春霞但是不错,初中的时候,作文还得了市里的一等奖。可是现在如何?在给别人打工,做服装。王璐,对了,这么多学生重,就是王璐最后走上了新闻岗位。可是,为了写作,差点误了学业——高二的时候,还没卖力气地写小说。你不觉的她高考成绩受了写的影响吗……

你说,你要培养作家,呵呵,你培养出了几个呀?那么多的学生怎么办?他们对作文如何?

现在的我直指要害。

过去的我不服气——没当作家,但是,我的学生的作文水平是高的,很多学生都讲自己小学阶段的作文基础好,对后来续西有很大的影响。这,不是事实吗?高振玉就是典型!(此时,当年的学生高振玉就在上海一家外企发展。他常讲,他的作文,主要是小学打下的底子,受益很大。——到上海以后,他把我接到了家中,聊了很长时间。)这又怎么说?

现在的我马上还击:这正好说明了:小学作文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作家,而是为了培养学生较好的写作素质。

……终于,关于“小学作文教学为什么”的讨论,告一段落,过去的我不的不承认:作文,不是为了培养作家。

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大纲、作文教学研究理论又是怎样的呢?

这一阶段重,我认真地翻看了过去的教学大纲、许多本过去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专著。93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的规定:以写记叙文为主。对作文教学的研究专著上面,这样写道:小学一些记叙文为主,也要学习写应用文。不过,对教学过程的研究、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介绍,都是“以记叙文为例”了。那些叙述是什么内容呢?呵呵,文学。再看一下小学作文刊物,发表的都是些什么呢?呵呵,“少儿准文学作品”。好要说什么呢?过去,我们从理论、到实践,从大纲要求,到教师把握,几乎都放在了“准文学”的记叙文上面。

可是,我们小学阶段培养的学生重,有多少人将来会成为文学家呢?他们更多地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