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春天的谚语十篇关于春天的谚语十篇

关于春天的谚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41:44

关于春天的谚语篇1

1.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2.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3.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4.春时东风双流水,夏时东风旱死鬼:春天如果刮东风,将是阴雨天气,地上将雨水横流;夏天如果刮东风,将出现严重的旱情。

5.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于寒冬与盛夏之交,这时南方气候开始暖和,而北方还在寒冷中,南北温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汇冲突,发生了气旋,天气便转为阴雨。气旋过后,天又转晴,这好像小孩子破涕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6.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7.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8.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9.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10.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1.春雨贵如油。

12.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

13.春无三日晴。

14.早春晚播田。

15.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16.春到三分暖。

17.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18.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19.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20.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21.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22.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23.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关于春天的谚语篇2

1、春到三分暖。

2、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3、春雨贵如油。

4、一年四季春为首。

5、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6、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7、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8、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9、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10、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11、春占冬十日。

12、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1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4、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比较早。

15、早春晚播田。

16、五月走山

1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18、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19、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20、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21、正月展春流

22、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雨,则病人少。

23、立春晴,雨水均。

24、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25、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26、四月初八太子尿。

27、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28、春风如醇酒,着物物不知。

29、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30、早春晚播田

31、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32、二八好行船。

33、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34、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35、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36、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37、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38、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39、一年之计在于春。

40、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41、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42、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一场空:春天要是刮东风,那将是春雨绵绵;夏天要是刮东风,将雨水短缺,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

43、正月花,二月柳,三月冻脚手。

44、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45、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46、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47、未惊蛰先耳真雷,四十九日乌。

48、清明谷雨,寒死虎母。

49、春天后母面

50、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51、春寒雨那溅,冬寒叫苦旱。

52、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耕田

53、春无三日晴。

54、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立春落雨至清明

55、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56、春天三日晴。

57、三月三月,一日剥皮,三日盖被。

58、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59、二八乱穿衣,三九褴糁穿;三月穿三样,四月穿蚊帐。---指春季天气多变。

60、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于寒冬与盛夏之交,这时南方气候开始暖和,而北方还在寒冷中,南北温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汇冲突,发生了气旋,天气便转为阴雨。气旋过后,天又转晴,这好像小孩子破涕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61、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

62、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63、春稻十八难。

64、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65、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66、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67、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

68、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69、春时东风双流水,夏时东风旱死鬼:春天如果刮东风,将是阴雨天气,地上将雨水横流;夏天如果刮东风,将出现严重的旱情。

70、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71、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72、春分豆仔伸。()

73、立春晴,雨水均

关于春天的谚语篇3

释义:表示六畜不安。

2、正月展春流。

释义: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3、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释义: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4、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

释义: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5、春分,日暝封分。

释义: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6、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

释义: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7、春分有雨病人稀。

释义:春分日若下雨,则病人少。

8、谷雨补老母。

释义:谷雨日要为母亲进补。

9、谷雨鸟儿做母。

释义:形容鸟儿此时大量交配、繁殖。

10、正月展春流。

释义: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11、春到三分暖。

释义:一到春天气温就开始回升转暖。

12、春无三日晴,夏无三日雨。

释义:春夏的天气反复无常。

13、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

释义: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14、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释义:春天人们要早起准备播种,过了播种季节就无法有好收成。

15、一年四季春为首。

释义:做什么事春天是开始的时候,就是一年之际在于春。

16、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十有收。

释义:清明日若有南风吹,可卜有大丰收之年。

17、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

释义: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比较早。

18、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释义: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19、立春落雨至清明。

释义: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关于春天的谚语篇4

关于冬至的谚语1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湘、桂、云)

冬至无雪刮大风,来年六月雨水多。(藏)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没打霜,夏至干长江。(湘)

冬至打霜来年旱(湘)。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冬至有霜,腊雪有望。(浙)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有霜年有雪。(苏、鄂、川)

冬至无雨一冬晴。(皖、鲁、川)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关于冬至的谚语2【湖南冬至谚语】

冬至没打霜,夏至干长江。

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

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

【山东冬至谚语】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

冬至阴天,来年春旱。

冬至无雨一冬晴。

【山西冬至谚语】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

【湖北冬至谚语】

晴冬至,年必雨。

冬至有霜年有雪。

【广西冬至谚语】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

【陕西冬至谚语】

冬至有雪,九九有雪。

【浙江冬至谚语】

一年雨水看冬至。

冬至有霜,腊雪有望。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

阴过冬至晴过年。

【黑龙江冬至谚语】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

【江西冬至谚语】

冬至无雨过年雨,冬至下雨过年晴。

【广东冬至谚语】

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

【西藏冬至谚语】

冬至无雪刮大风,来年六月雨水多。

【辽宁冬至谚语】

冬至晴,春节阴。

关于冬至的谚语3阴过冬至晴过年。(浙)

冬至阴天,来年春旱。(鲁)

晴冬至,年必雨。(鄂)

冬至晴,春节阴。(辽)

冬至晴,明年阴雨多。(桂)

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皖)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湘、桂、云)

冬至无雪刮大风,来年六月雨水多。(藏)

冬至没打霜,夏至干长江。(湘)

关于春天的谚语篇5

茶谚,是我国茶叶文化发展过程中派生的又一文化现象,所谓“谚语”。用许慎《说文解字》的话说,“谚:传言也”,也即是指群众中交口相传的一种易讲、易记而又富含哲理的俗话。

茶叶谚语,就其内容或性质来分。大致属于茶叶饮用和茶叶生产两类。是一种关于茶叶饮用和生产经验的概括或表述,并通过谚语的形式,采取口传心记的办法来保存和流传。所以茶谚不只是我国茶学或茶文化的一宗宝贵遗产,它又是我国民间文学中一枝娟秀的小花。茶谚不是与茶俱有,而是茶叶生产、饮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我国饮茶和种茶的历史十分久远,但是。关于茶谚的记述,直至唐代末年,苏广的《十六汤品》才见。

在我国整个古代茶书和其他有关文献中,基本上都未提到植茶的谚语。就是制茶和茶叶收葳方面的谚语,也直到明清期间,才有“茶是草。箬是宝”,以及《月令广义》引录的“谚日:善蒸不若扇炒,善晒不如善焙”这样两条记载。在古代条件下,茶叶的收藏防潮,主要用竹箬,以箬封口,剪箬置于茶中较埋储“烧灰”或存放焙笼等办法,要省事得多。其后一条谚日,所谓“善蒸不若扇炒”,就是说蒸青不如炒青;“善晒不如善焙”,是指晒青不如烘青,其实这条谚语仅仅反映一些地区或一部分人对各种绿茶的推崇和喜好而已。不过,这两条茶谚,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当时,对茶类生产和茶叶保存,还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的。

其他,我国关于茶的生产技术方面的谚语,特别是浙江、湖南、江西,还是较多的。这里不妨以浙江的茶谚为例来剖析―下。

如提倡和劝种茶树方面的谚语。有“千茶万桑,万事兴旺”。浙西开化一带,有“千杉万松,一生不空,千茶万桐。一世不穷”等等。这些茶谚,都较古朴,虽然搜集于本世纪中期,但是,与种橘植果的一些谚语对照,就其风格来说,很像是明清间或更古的茶谚。浙江全省采摘茶叶的谚语面广量大,单以杭州一地这方面的谚语为例,最具代表性的谚语,如“清明时节近,采茶忙又勤”;“谷雨茶,满地抓”。“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立夏茶,夜夜老,小满过后茶变草”。以及“头茶不采。二茶不发”。“春茶留一丫,夏茶发一把”。“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等等,就都体现了这一采摘指导思想。必须指出,在唐代以前,从史籍记载来看,似乎是不采制秋茶的,唐代特别是唐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茶业的蓬勃发展,秋茶的采制才逐渐盛行起来。所以。“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的谚语。是一条流传较早的古谚,其主要的含义,是提倡和鼓励人们采摘秋茶,并不真正说秋茶的质量就比春茶为好。

关于春天的谚语篇6

立春的谚语1)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2)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3)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4)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5)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6)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7)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8)立春晴,雨水均

9)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0)一年的开端、寅月的开始。

11)春打六九头,农民不用愁。(鄂鲁)

12)春打六九头,耕牛满地走。(苏)

13)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白米;春打六九头,家家买黄牛。(鲁豫)

14)春打五九尾,累得耕牛张开嘴。(鲁)

15)在头好,立春在尾暖得早;立春在中,播种在中。(桂)

立春节气谚语1)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2)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3)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4)行下春风望夏雨。

5)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6)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三个八。

7)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8)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9)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

10)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11)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2)春早不宜早,春迟不宜迟。(川)

13)夜立春,好年景;日立春,反年景。(浙)

14)春前十日暖,春后十日寒。(湘)

15)晴,暖一春;立春雨,冷。(赣)

关于立春节气的谚语1)立春暖一日,惊蛰冷三天。(赣)

2)立春暖,回暖快。(吉)

3)立春冷。(新)

4)立春不冷寒。(桂)

5)立春寒,阴雨连绵四十天。(桂)

6)立春寒,一春暖;立春暖,一春寒。(桂)

7)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8)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9)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10)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11)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12)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13)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1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5)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16)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1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18)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关于春天的谚语篇7

关于农作物的春分谚语: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小麦拔节,棉田耙耪不歇;

小麦孕穗,棉种下地;

小麦抽穗,棉种生脚钻锥;

小麦开花,棉苗出土两夹;

小麦灌浆,间苗定苗治虫带松耪。

追肥浇水跟松耪,三举配套麦苗壮。

要想粮棉丰,土地早平整。

灌溉不整地,等于白费力。

沙压粘,变良田;粘压沙,好庄稼。

碱地压沙土,一亩顶二亩。

白土掺黑土,一亩顶二亩。

碱地盖上沙,强似把粪加。

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九尽花不开,水果挤破街。

九尽花不开,果子压塌街。

花开九不尽,果价要跑人。

花开九不尽,果子没人问。

春分雨多,有利春播。

麦怕春旱,谷怕急雨。

春季雨丰不歉,冬有大雪多面。

碱地压沙土,保苗不用补。

瓜地铺石沙,结得箩筐大。

春分有雨是丰年

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浇水不整地,费水费工又碱地。围堰不平地,也是白费力。

地不平带来五不平:温不平,水不平,肥不平,庄稼高矮不平,产量不平。沙压碱,黄金板;

关于昼夜的春分谚语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麦到春分昼夜长。

预示天气的春分谚语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春分不冷清明冷

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春分西风多阴雨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春分大风夏至雨

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关于年景的春分谚语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无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降雪春播寒

关于春天的谚语篇8

1、秤能称轻重,话能量人心。

2、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

3、不磨不炼,不成好汗。

4、当着矮人,别说矮话。

5、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6、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7、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8、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9、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10、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11、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12、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13、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14、常赌无赢家。

15、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16、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17、馋人家里没饭吃,懒人家里没柴烧。

18、船头坐得稳,不怕风来颠。

19、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20.雪后易晴。

21.冬有三天雪,人道十年丰。

22.雪姐久留住,明年好谷收。

23.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24.大雪不寒明年旱(冀)

25.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26.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

27.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

28.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苏、浙、鲁、湘、粤)

29.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麦子好(甘)

30.大雪纷纷是丰年(川)

31、春鸡腊鸭子(抱窝)。

32、春季的游牧走得远,黑心肠的人朋友远,黑暗的放晚影子远。

33、春季多流汗,秋季歌儿唱不完。

34、春来多捉一个蛾,秋后多收谷一箩。

35、春冷冻死牛。

36、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37、春前一道粪,粮食堆满囤。

38、春天比肥堆,秋天比谷堆。

39、春天出现在盛天的花卉里,秋天出现在丰硕的果实里。

40、春天多一锄一遍,秋天多打一面。

41、打铁看火候,庄稼赶时候。

42、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43、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44、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45、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46、天上掉下馅饼来。

47、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48、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49、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50、勤劳是个宝,一生离不了。

51、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5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54、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55、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56、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

57、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58、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59、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

60、朋友千个少,敌人一个多。

61、满瓶不动半瓶摇。

62、离家十里路,各处各乡风。

6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64、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65、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66、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67、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

68、人怕胎里瘦,苗怕根不肥。

69、丢两头,种中间,玉米棒子没空尖。

7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71、有事叫公公,无事脸朝东。

72、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省。

73、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74.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75.邻居好,赛金宝。

76.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77.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78.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79.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80.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相关文章:

1.经典的小学四年级谚语大全

2.2020年风趣的小学四年级谚语集锦

3.小学四年级中华谚语集锦

4.关于小学生四年级天气经典谚语

5.小学生常用的谚语大全

关于春天的谚语篇9

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麦润苗,桑润条。

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不知哪块云彩下雨,躲雨跳到河里。

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朝虹雨,夕虹晴。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大水无雷,浸崩屋。

大头大头,落雨打头,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大雨前兆蜻蜓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东边日出西边雨,阵雨过后又天晴。

东闪空,西闪风,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

饭时雨,下四指。

风里来,雨里去。

干打雷不下雨。

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鸡鸣雨,下不长。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久雨必有久晴,久晴必有久雨。

久雨见天星,明朝雨更猛。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开门雨,关门睛。

开门雨涟涟,晴朗在午前。

老夫活到八十八,未见阵头东南发。

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雷声大,雨点小。

亮一亮,下一丈。

淋了伏头,下到伏尾。

六月雨千遍。

落滴起泡定阵雨。

落雨落得慢,近日雨不散。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蚂蚁搬家要下雨。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篷。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天东雨,隔堵墙;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

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

水来蓄满塘,用时不慌张。

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

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

水是金汤玉浆,灌满粮囤谷仓。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人靠地养,地靠粪养。

会耕会耪,无粪不长。

粪是庄稼宝,离它长不好。

待要庄稼好,底粪要上饱。

地里铺上粪,家里座上囤。

春天粪筐满,秋天粮仓满。

春天比粪堆,秋后比粮堆。

更多热门文章:

1.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农谚:雨水

2.关于雨水的农谚【二十四节气】

3.关于雨水节气的气象谚语(汇编)

4.二十四节气之雨水谚语【汇总】

5.小学二年级雨水节气谚语

6.关于雨水的谚语

7.2016有关雨水节气的谚语

8.2016关于雨水的农事谚语

关于春天的谚语篇10

[关键词]谚语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128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谚语,可以精炼、形象地描述地理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很多地理谚语大家都听过,但并不知道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些谚语进行分析,思考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这对培养学生宏观、缜密的地理思维是很有帮助的。

一、谚语与地理知识的联系

(一)谚语与气候

描写天气的谚语有很多,例如江南农谚:“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这句农谚揭示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要求农民在生产过程中要因时制宜,如果违反农时,就会造成农业减产。横断山区相对高度较大,所以垂直方向上气温变化特别大,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是对我国云贵高原地区的描述,当地是喀斯特地貌,受流水侵蚀作用使得地表崎岖不平,并且该地常年受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降水天数较多。

(二)谚语与地形

描写地形地势的如:“远看成山,近看成川。”这是对青藏高原地形的真实写照,突出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较高,但高原内部起伏较大,冰川广布。“山前桃花山后雪”此句既能表示坡向对气温的影响,又说明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以南为亚热带,以北为暖温带,因而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

(三)谚语与河流

如“黄河百害,唯富河套”这句,“害”指的是黄河下游因为是地上河,经常决堤带来洪涝灾害;“富河套”指河套平原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成为富庶的农业区,使之与宁夏平原并称为“塞外江南”。“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一碗水,半碗泥。”前两句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前的黄河经常决口改道;后两句因黄河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使得黄河中下游的泥沙含量剧增。

(四)谚语与地理环境

南疆过去自然条件恶劣,可以说“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现在因油气资源丰富变成“地上不长草,肚里净是宝”。以前描述内蒙古高原上草原一望无际,牛肥羊壮的地理景观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西北草原地区因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土地沙化,鼠害大面积发生,可以改成“天苍苍,野茫茫,老鼠跳过露脊梁”。

二、诗歌谚语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用谚语导入新课

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加入谚语,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讲到“西北地区”的时候,我会先问他们我国什么地方“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学生就会好奇,急于想得到答案。于是带着求知的心开始听课,我想这样的课堂效果是不会差的。

(二)用谚语丰富教学语言

语言是师生间思想交流的工具,是知识信息传播的载体。教材一般以抽象概括的语言叙述一件事物,虽然文字简练,但是缺乏生动具体的形象,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谚语的加入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语言,而且提高了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教材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进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讲中南半岛地形时,教材中只简略指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征。如果我们用一句谚语“仰望山接天,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见要一天”来形容,一幅美妙绝伦的人景交融的地理景观立刻映入眼帘,无须多费口舌,其地形特征自然就被学生掌握了。

(三)用谚语记忆知识

中学地理知识内容丰富,如果一味死记硬背,不但会增加学习负担,还会降低学习兴趣。如果能把枯燥的知识融入生动的谚语中,那么对知识的记忆将变得轻松有趣。如描写东部季风区气候的一句谚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春季气温开始回升,南方暖气流活动逐渐加强,这时的锋面多为暖锋。暖锋过境时产生降水,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因此“一场春雨一场暖”。深秋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冷气团活动逐渐增强,当它南下时,与前面的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冷锋过境时产生降水,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因而“一场秋雨一场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