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安全主题论文十篇安全主题论文十篇

安全主题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1:07:50

安全主题论文篇1

论坛以“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为主题,围绕如何推动安全生产理念创新,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建设都市、行业和企业安全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届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安全生产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部分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部分国际安全生产领域专家等400余人将出席会议。

一、论坛时间:20*年11月

二、论坛地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报告厅

三、论坛主题: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四、主要议题:

(一)安全文化——提高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的软手段、软实力,兼谈安全生产监管的制度创新、措施创新和方法创新。

选题思路:通过对比“执法监察”等硬实力、硬手段与“安全文化”等软实力、软手段,探讨全社会安全生产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建设,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创新、措施创新和方法创新奠定理论基础。

(二)“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措施和方法——行业文化与安全生产关系研究。

选题思路:通过发掘不同行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法律环境、人员构成、操作惯例、行为习惯,分析安全文化建设在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措施和方法等方面的作用。

(三)国际安全生产经验及其对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借鉴。

选题思路:通过了解国际安全文化研究的现状,特别是通过对德国煤矿企业安全生的借鉴、日本全民安全教育体制的借鉴、英国石油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借鉴,总结国际安全文化建设经验对我国现阶段、我市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参考意义。

(四)城市安全文化建设——国际视野下的首都如何构建“有序、安详、幸福”的安全环境。

选题思路:通过都市视角,分析安全文化对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性大都市的影响,以及在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当中的具体制度和办法。

(五)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从石油、石化行业实践看“健康、安全与环保”体系的建设经验和落实情况。

选题思路:通过石油、石化系统HSe建设的具体例子,分析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以及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企业责任。

(六)危机预警及动员——从汶川地震看危机预警、危机管理和动员能力

选题思路:从汶川地震看危机预警、危机管理和动员能力的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

(七)根据论坛主题,专家自拟课题

五、论文征集

1、热忱欢迎国内外高校、企业及研究院所的安全生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其它科技人员参加会议并提交论文,有意者请填写并以电子邮件返回会议回执;

2、提交的会议论文将编入《第二届北京安全文化论坛论文集》。

3、论文语言:中文

安全主题论文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手段;交互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200-02

随着国际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安全成为关系到信息技术能否成功得到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培养掌握高级信息安全高级人才已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一、国内外现状

关于信息安全的教材,国内外有很多,比如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及williamStallings著的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密码学与网络安全》。这些教材一般都是基于密码学基础,介绍基础的相关网络安全知识和基本原理,比如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数据加密和认证原理技术、入侵与病毒、防火墙原理和技术等内容,比较适合本科生使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技术难度也越来越大,比如可信计算、无线网络安全、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技术及组播安全等理论和模型,而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合适的教材涉及以上内容,适合研究生层次的教学。以上这些理论和技术目前只能在相关科研论文或其他文献中查到,这对我校计算机学院所开设的研究生学位课《高级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教学极不方便,也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

二、课程内容的探索

本文作者从2006年开始,已经连续8年承担计算机学院《高级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具有丰富的教课经验,并已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素材。很多专家和学者也对信息安全和研究生教学进行了探讨和思考。考虑到当前信息安全的多个热点领域和发展方向,该课程内容从可信计算tCG和可信网络tnG开始,深入分析当前信息安全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引出现代信息技术所涉及的信息安全的各种理论和相关技术,包括无线网络安全、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技术、网络流量分析、盲签名/群签名、病毒传播模型及云计算安全等。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论理解,在课程教学中融合一定的实例和案例分析,力求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对涉及领域的研究动向进行全面的综述,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探索

本课程教学最初几年,主要采用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但由于课程涉及内容广,难度大,大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教学效果并不好。通过和研究生多次交流,并不断总结经验,作者认识到: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是该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近五年来,通过对该课程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慢慢总结出以下有效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1.基础知识介绍。我校计算机学院本科阶段,开设了《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密码学与安全协议》、《网络攻防》等课程,为我校毕业的研究生了解、掌握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但我校其他研究生来自全国各高校,有的同学没有修读信息安全相关课程。为了使同学对信息安全基础知识有一个基本了解,在课程开始会利用4个课时对信息安全基础理论和技术做介绍,为后面的专题打好基础。

2.专题介绍及小组选题。信息安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课程教师会总结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前沿较新的、较系统的、具有代表性的十多个研究方向和研究进展,并做简单介绍。教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及兴趣爱好将同学分为十多个小组,每个小组4~8名学生,包括一名组长。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专题。

3.小组学习和讨论。在一定时间内,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对所选专题进行调研、学习和讨论,要求每个成员了解掌握专题主要内容,包括涉及的关键问题、模型、算法及系统实现等四个主要方面。对调研、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经过小组讨论还无法理解,可和教师沟通,得到教师的指导。最后,小组要按规范制作ppt,并发给教师审核。教师给出修改意见,小组再完善修改,直至定稿。这个过程锻炼了研究生的调研、学习和合作沟通能力。通过这个阶段,小组成员对所负责专题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并对小组成员进入导师实验室,对他们开展进一步研究大有裨益。

4.课堂报告。每个小组将根据教师安排,在课堂汇报所负责专题的内容。为了保证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小组学习和讨论,教师在上课时临时指定上台报告的学生,报告学生表现会作为其个人及其小组成员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在报告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小组同学可以随时就相关问题提问,有时对某一个复杂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因为是学生上台报告,并且同学们可以随时参与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大大增强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5.课程考核。虽然每个小组在他们负责的专题上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每个学生需要了解各个小组报告的专题内容。课程讲解、讨论结束后,所有同学还要参加最后的闭卷考试,考试内容来源于每个小组报告的内容。这样,在每个小组课题报告时,其他小组成员还要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讨论。每个同学在课题上的表现和积极性也将作为该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四、小结

本论文讨论的《高级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具有一定新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内外关于高级计算机网络安全专题的教材还没有,本课程对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前沿研究方向进行系统化总结。本课程主要内容既可作为研究生学习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较新和较成熟的科研成果,也可作为课题研究的参考。

2.本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全面,包括可信计算tCG和可信网络tnG、无线网络安全、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技术、网络流量分析、盲签名/群签名、病毒传播模型以及云计算安全等理论和模型。

3.为了加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本课程包含一定的实例和案例分析,力求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教学相长,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某一专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增强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还通过网上交流及讲座论坛等形式开展交互式教学。

参考文献:

[1]马建峰,李风华.信息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2005,(1).

[2]王海晖,谭云松,伍庆华,黄文芝.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5).

[3]景静姝,王玉琨,刘鉴汶.高等院校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理论导刊,2007,(5):97-99.

安全主题论文篇3

首先介绍述职报告的定义。根据国家有关公文写作的规定,报告是向上级机关陈述事项的上行文,属于行政公文中议案、报告和请示三个上行文之一。《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述职报告可以说是工作报告中的总结性报告,是社会组织机关和部门的负责人向上级管理机关陈述自己某一阶段工作情况,进行总的回顾,找出内在规律,以指导未来实践的履行职务情况的口头报告。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公文,属于报告的一种,又与总结和讲话稿相似。

安全工作述职报告的特点

(一)个人性。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报告是积极安全生产责任人自身所负责的组织或者部门在某一阶段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回顾,按照上级规定在一定时间进行,要从安全工作实践中去总结成绩和经验,找出不足与教训,从而对过去的工作做出正确的结论。与一般报告不一样的是,述职报告特别强调个人性。个人对本岗位,或所管理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有职责。自己亲身经历或者督查的材料必须真实。这就要在写作上更多地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还要据实议事,运用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提出主题,写明层义。讲究摆事实,讲道理;事实是主要的,议论是必要的。在写法上,以叙述说明为主。叙述不是详叙,是概叙;说明要平实准确,不能旁征博引。

(二)规律性。述职报告要写事实,但不是把已经发生过的事实简单地罗列在一起。它必须对搜集来的事实、数据、材料等进行认真的归类、整理、分析、研究。通过这一过程,从中找出某种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得出公正的评价议论,即主题和层义以及众多小观点(包括了经验和规律的思想认识)。议论不是逻辑论证式,而是论断式,因为自身情况就是事实论据。如果不能把感性的事实上升到理性的规律性的高度,就不可能作为未来行动的向导。当然,述职报告中规律性的认识,是从实际出发的认识,实践理性很强,其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能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因此述职报告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能是凭空而来,必须进行“扬弃”,即必须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与创新性。而继承性,就是要继承发扬以前工作中好作风、好的方法,去掉不好的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才会有进步。策略性也是规律性的一个方面。策略即今后工作计划,是安全工作述职报告的重点内容。

(三)通俗性和专业性。安全工作既面向群众,又必须有相当的专业性、学术性,因此要在保持相当的专业性的同时,又不失通俗性内容要尽可能明晰准确,结构是格式化的。如果需要在面对听观宣讲,则必须口语化,适应受众的接受心理,拉近讲话者和听众的心理距离,这就特别讲究语言的大众化、口语化。

(三)艺术性。述职报告的艺术性是魅力所在,直接影响着整个报告这一艺术生命体。这样,写作述职报告必然联系整体的讲话活动特点来进行。“述职报告”一词,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看待:“述职”,是主体的实质性道理。“报告”,是呈现表像而又整体的艺术生命体。报告者要两者并重。写作述职报告,最好从上述总的认识出发。

安全述职报告的主题

述职报告是带有艺术性的论说文,正如所有科学文章如议论文、说明文一样,一定要明确树立一个鲜明的主题,即一个判断句,还要在报告中反复突出。主题要概括全文内容即对社会组织公务情况的深刻认识及办事意向。工作的“主张”、目标,在报告中就是“主题”。确定主题,这是写作首要而且最为重要的工作。要总结出一个集中议论的句子即主题句——口号、标语、广告语,深入人心,作为标题并贯穿全文、反复突出。当然,安全工作述职报告离不开“安全”这两个字,其他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应该也相当时髦。

安全主题论文篇4

关键词:大学生;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教育;困境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安全”和“国家安全”两个概念是解读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所谓“安全”是指某一安全指涉对象处于没有危险或者虽有危险但有充分的应对手段的状态,具体包括安全的指涉对象,威胁的来源、应对威胁的手段、应对威胁的行为主体等几个因素,简单地说就是谁的安全、威胁是什么、应对威胁的手段、谁来应对威胁。

“国家安全”是一国最根本的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或者有充分的应对手段来应对危险的客观状态。国家安全的指涉对象是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国家核心利益。

国家安全威胁的来源包括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传统安全威胁指的是外部武装入侵或者武装入侵威胁,应对手段主要为军事、政治手段,行为主体是国家。而非传统安全威胁则包括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等各个领域,如果说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外部敌对军事力量,那么,非传统安全威胁则既可能来自于外部,也可能来自于内部,甚至内部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外部威胁的勾结。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主要手段则为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行为主体也相应的多元化,每个公民、每个企业、每个公民组织都应担负着应对各类非传统安全威胁,以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民族、宗教、国际金融风险、互联网黑客等长期以来被列为“低政治”范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威胁着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国家利益。应对此类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手段亦有所改变,由原有的单一军事手段渐渐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软、硬实力的增强,每个公民,特别是作为信息技术时代主角的大学生都已成为国家安全的行为主体。

面对多维化发展态势的国家安全问题,丰富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势在必行。有效的国家安全教育一方面能够培养大学生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的使命感,使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时刻具备对不同国家安全威胁的警惕性和责任意识,以自己的言行维护国家安全;另一方面使大学生具备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保持警惕的主观意识和客观能力,绝不能成为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助力者。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通过对部分高校学生及教师的问卷、座谈及访问,了解到各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形式及课时等教育现状,同时窥见,新形势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如大学生对我国国家安全常识有大体了解,但个别同学还存在着盲区和误区,暴露出安全常识知识掌握还比较碎片化,不够持久与系统;在国家安全问题多维化时代条件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供给虽然存在但还不足,未能提供足够的理论工具帮助理解国家安全问题,使大学生虽对国家安全热情关注但却无法从高校课程中系统掌握相关知识。以下分别从大学生国家安全常识的了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开展、国家安全意识的养成三方面内部存在的矛盾入手,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展开分析:

(一)大学生国家安全常识――基本了解与理论碎片的矛盾

国家安全常识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对其详细内容缺乏深刻的了解与感悟,一部分大学生未能站在时代背景从当今国际环境角度审视国家综合安全,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认识不足,由于政治与军事与大学生生活存在一定距离造成大学生潜意识中认为国家安全与自己关联不大,国家安全意识不足,缺乏历史使命感与自我责任感。

调查问卷中96.5%的学生认识到国家安全包括传统安全及非传统安全;3.5%的学生将领土安全问题看成是我国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唯一因素,忽略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环境问题、生态问题、金融秩序问题等各个维度的综合安全问题。5.7%的大学生认为当前我国的国家安全威胁是以敌对武装力量入侵为主的传统安全威胁,安全威胁的主要行为体是军队或国家,主要解决手段是军队;而并未认识到民族分裂势力、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洗钱等构成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同时也未考虑到应对每个公民、企业、组织经济实力是就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主要行为体,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社会文化、政治制度的健康稳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等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增强是解决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有效手段。

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理论的核心四要素,即国家安全的指涉物、国家安全的威胁来源、应对国家安全威胁的手段、应对国家安全威胁的行为主体有基本了解,但并未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

(二)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供给不足与两轨平行的矛盾

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必须认清境内外形势,基于地区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探索与运用各种教育渠道,并融合互动,形成新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合力。目前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实际进行过程中诸多渠道各自为阵,在内容实践形式等方面没有实现有效的融合与衔接,缺乏整体目标统筹与详细规划,各活动与各环节错位缺乏有效协调。

大学生国家安全常识之所以不够系统化、理论化与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供给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

调查显示,59%的学生指出自己所在学校并未开展过专门的国家安全知识教育;94%的学生认为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形式仅为开设军事理论课,并未开设专门的国家安全教育讲座;76%学生反映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未能提供足够的理工具来帮助理解传统国家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并未将热点的国家安全问题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立国树人、巩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任,但国家安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轨平行”现象严重。据调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多维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脱节严重,并未完全融入高校教学实践之中,因此缺少为大学生提供持续的、系统的、多维的国家安全教育,使许多学生仅通过网络、电视媒体等途径掌握国家安全教育的碎片化常识。

这一困境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就是尽快按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及特点梳理整合相关内容,结合我国国家安全威胁的新形势、新特点,从情感、理论、历史与现实等各个角度探索将国家安全教育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教学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多维、系统化的国家安全教育,使大学生更全面、准确地看待我国的国家安全问题,并为应对我国所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热情关注与无所适从的矛盾

多元化文化背景、多元化的价值观、高速发展又日益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安全问题本身的敏感性、复杂性,使大学生在国家安全问题上表现出热情关注却又无所适从的内在矛盾,并由此产生诸多困惑。

调查显示98%的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大部分学生对国家安全问题比较关心,认为自己与国家安全有一定关系,但因目前了解相关知识的途径单一、掌握知识碎片化,所以接受效果不好,缺乏系统性与持续性,特别是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不能提供理解国家安全问题的基本理论工具,使大学生出现无所适从的心理。因此,高校应努力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到各门课中,使国家安全教育在内容上应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国家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在认清国内外形势基础之上,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探索与运用各种教育渠道,融合互动,形成新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以]伊曼纽尔.安全共同体[m].阿德勒孙红(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24.

安全主题论文篇5

安全需求是人类发展最基本需求之一,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保证,是其思想进步、健康成长和立志成才的基本条件。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的当下,大学生安全各类问题涌现: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2008年上海商学院的火灾事件、2010年的药家鑫事件、2013年复旦投毒案、2014年跨年夜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等。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依据相关法规政策,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今后走向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法理依据。

2006年9月北京市教委召开“北京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上海市颁布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规定要对全体在校大学生普及安全教育。《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均明确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一直是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也是各高校势在必行并要行之有效的工作重点。

(二)现实诉求。

1.大学生安全现状不容乐观。新时期、新常态下,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显著变化,由此引发的大学生安全问题也纷繁复杂。据对百度新闻案例的整理分析,目前大学生安全事故处于多发期、高发期,其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一是大学生安全事故总量历年增长。案例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安全事故几乎呈现直线式增长。从2010年的11起事故增至2015年的157起,增速极快。大学生安全事故快速增长,安全形势严峻,大学生安全教育亟待改进和完善。二是大学生安全事故普遍存在。从案例发生的地域分布来看,大学生安全问题分布范围广泛,各省普遍存在。400起大学生安全事故分布于我国3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山东、浙江、江苏和广东大学生安全事故发生比例较大。三是大学生安全事故类型多样。对400个案例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大学生安全事故类型多样,自杀、跳楼、溺水、车祸、被骗、失联、中毒、伤人、旅游被困等事故层出不穷。大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亟待维护和保障。四是受害者群体分布广泛,事故后果严重。对事故受害者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受害者年级跨度从专科至本科至硕士、博士均有,学生年级跨度从一年级至毕业生,院校也覆盖了专科、本科院校。此外,在400起案例中,受害大学生人数高达1,953人。

2.“空气式”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空气式”大学生安全教育现象。所谓“空气式”教育主要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大学生安全教育像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即各所高校都有大学生安全教育,但又似“空气”透明,安全教育重视不足。多数学校采用专题讲座和主题班会形式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且安全教育仅为辅助教育,被放置在次要位置。二是指大学生安全教育效果如空气成分,有用氧气占比不高,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安全教育内容有待完善,教育效果有待增强。目前,承担安全教育的主要是保卫和学生管理部门,教师缺乏专业训练、系统知识和教学经验,形式多为理论说教,教育效果较差。此外,大学生安全教育形式、安全教育内容均有待拓展。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剖析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理论基础。

1.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学科属性。安全学科是新兴的综合科学学科,其应用涉及社会文化、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建筑、土木、矿业、交通、运输、机电、林业、食品、生物、农业、医药、能源、航空等种种事业。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单列为一级学科,其下设“基础灾害”、“类别灾害”、“理论安全”、“安全管理”和“安全工程”五大二级学科。其中安全管理学是各行业所共用的用以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二级学科。大学生安全教育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保障大学生安全的学科,属于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范畴,即属于二级学科安全管理学。

2.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理论基础。由于大学生安全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这要求大学生安全教育需要跨学科、跨专业的理论基础。一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理论基础涉及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学的分支,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强制原理、预防原理、弹性原理、故致因理论、控制理论、风险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安全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均可服务于大学生安全教育。二是大学生安全管理是要规避大学生的不安全行为。因此,行为科学的个体行为理论、群体行为理论以及组织行为理论等需要纳入大学生安全教育范畴。三是大学生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大学生安全教育也是个系统教育,安全系统管理学离不开经济学、心理学、信息学、工程学等学科的理论支持。因此,大学生安全教育还需要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支撑.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实问题。识别大学生安全的风险因素、探究大学生安全事故类型是高效、全面、合理设置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先决条件,本文将根据搜集到的400起大学生安全事故分析其面临的风险因素以及突发事件的类型。

1.大学生安全隐患。根据大学生安全事故产生原理,结合400起大学生安全事故分析发现,大学生安全主要受到两方面风险的影响:一是内部隐患,即大学生自身问题带来的风险,如个体身体问题、心理问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带来的风险隐患。二是外部环境隐患。如大学生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周边环境带来的隐患,具体如表1所示。

2.大学生安全事故类型。大学生安全风险隐患复杂多变,这决定了大学生安全事故属于多源并发性安全事故,类型多样,事故涉及大学生人身、财产、心理安全等多个方面。大学生人身安全事故主要表现为车祸、自杀、被杀、受伤、猝死、失联、、禁锢、触电、踩踏事故等。其中车祸、自杀占比较高,分别为29.75%和27.5%。近年来,大学生失联事故呈现多发趋势。大学生财产安全事故主要表现为被盗、被抢、诈骗等,其中诈骗事故占比高达13.5%。大学生心理安全事故主要变现为抑郁、自闭、感情纠纷等现象。此外,涉及大学生的火灾、爆炸等事故也时有发生。

四、结语

新时期、新常态下,大学生安全事故复杂多变,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授课方式等受到巨大冲击。面对新变化和新的大学生主体,本文通过阐述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当前加强在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基础,并针对性提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建议以及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项目等,为目前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方面提供建议和意见。

作者:吴倩倩殷杰单位: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华侨大学旅游安全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蒋夏宁.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7(4):82~84

[2]张继延,潘道广.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效果的路径与方法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2:115~116

[3]黄小欧,李壮.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统计,2015,1:57~58

安全主题论文篇6

如何破解全国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匮乏、经费短缺两项难题?笔者以为下述实践教学可以采用。1.大学生社会调查。1997年,清华大学刘美珣教授等国内首创“大学生假期返乡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法:放假前教师布置给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调研任务,假期学生返乡调查(通过亲友帮助,社会调查容易实施),开学后学生交调查报告,思政课理论教学时联系学生社会调查实际。社会调查已经成为全国高校实践教学最普遍的教学法。在这次问卷调查中,调查全国40所高校,有29所搞学生社会调查,是这些高校采用最多的教学法。有的学校搞假期返乡社会调查,有的学校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社会调查。2.大学生为社会志愿服务。2005年初,为破解全国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开发难题,笔者国内首创“志愿服务”实践教学试点。为防止学生社会实践没有单位愿意接待,笔者设计的实践教学法是:大学生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志愿者”为主题,学生用专业技能或者公益活动假期返乡为家乡基层单位(工厂、农村、学校、社区等)志愿服务。教改试点班级是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3个班级学生,53%的学生用专业技能为基层单位设计、安装局域网,组装和维修计算机;47%的学生为基层单位公益服务,举办邓小平理论和科学普及宣传栏,到敬老院志愿服务等。许多单位给我校写来感谢信,北京佑安医院给我校来信中说,“你校学生为我单位提供计算机技术服务,展示了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此种社会实践值得提倡。”学生为社会志愿服务,社会基层单位自然愿意接待学生社会实践,互利双赢机制突破了实践教学资源匮乏的瓶颈。3.大学生志愿服务结合社会调查。2011年,笔者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周”试点“志愿服务结合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法。学生在为社会志愿服务过程中结合社会调查。学生为基层单位志愿服务,受到基层单位欢迎。与实践单位的实践接待人员熟悉后,在志愿服务中结合社会调查,就容易实施。既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奉献精神,又使学生调查国情和基层,更深刻领会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倍增。4.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展览馆。学生小组课余时间乘公交自行参观免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免费的公益德育展览(例如,“学雷锋展览”“反腐败展览”等),这是很好的实践教学法。学校没有必要租车组织成百上千学生参观。上述四种实践教学法成本极低,并且志愿服务实践教学服务社会,受到社会欢迎。这些教学法可以一定程度改善全国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匮乏、经费短缺的难题。

(二)破解全国高校实践教学师资短缺难题

许多教师受传统的实践教学理念,认为实践教学就是教师组织学生校外参观,一名教师无法组织和管理几百个学生校外参观。如何破解实践教学师资短缺难题?笔者所在学校政治理论教育学院在实践教学上统一调配全体思政课师资的方法可资借鉴。我校实践教学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四门思政课课内实践教学。每门课的1/4学时安排为实践教学,主要教学法是看视频(或DVD、或者观看政治教育影视)后讨论问题,视频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第二部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主要是校外社会实践,专门安排32学时,2学分。校外实践分为个项目与集体项目。个人项目有:学生小组“参观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例如,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参观反映“”的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等),或者参观公益德育展览(例如,“学雷锋”或“反腐败”展览等),或者观看政治教育影视,学生小组任选一项。集体项目有:在校外社会调查、校内调查、校外志愿服务、校外志愿服务结合社会调查、创作和表演德育文艺作品(小品)等实践形式中,学生小组任选一项。通过师资调配,全院思政课教师每学期无论有无思政课教学任务,都要指导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1-2个班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全院四,!门思政课教师统一调配,互相协作,破解了师资短缺难题。

(三)破解全国高校实践教学学生安全难题

如何破解学生校外实践人身安全难题?一是把学生实践教学规模由大化小。把传统的实践教学教师带领大批学生校外参观或参加生产劳动等,分解为学生小组(3-5人)校外参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避免了人多,秩序混乱,有利于保障学生社会实践安全;二是教师指导学生注意社会实践安全。教师在实践教学指导讲座中,首先重点指导和强调学生高度重视社会实践人身安全,注意社会实践的交通安全和实践场所安全。教师指导学生重新学习《大学生安全知识手册》。三是请社会实践单位接待人为学生讲“社会实践安全注意事项”。四是学生小组组长负责与学生互相关照相结合。每个学生小组推选出组长,负责学生安全和实践任务的实施。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内的学生团队协作,互相关照实践安全。学生在小学、中学、大学都持续不断接收校内外安全教育。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成人,具备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一些学生已经在课余时间到校外参加专业实习、志愿服务、家教等形式的社会实践。笔者这套校外实践方法已经实施4年,没有出现学生校外实践安全问题。

安全主题论文篇7

大会热忱欢迎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管理、科研、教学、生产、应用和服务的组织机构和个人踊跃投稿。所投稿件经过专家组评审后,录取论文将在《信息网络安全》(2015年第9期)杂志正刊上刊登,并收录中国知网论文库。《信息网络安全》将赠送国家图书馆等单位作为藏书收藏,并向录取论文作者发放稿费,专委会还将向优秀论文作者颁发奖金和获奖证书。

一、会议主题

2015年是网络强国战略的起步年。网络强国离不开自主可控的安全技术支持,只有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前沿技术和科技水平的赶超,才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真正自主可控,才能实现从战略层面、实施层面全局而振的长策。当前,信息网络应用飞速发展,技术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网络、物联网、智能化、三网融合等一系列信息化应用新概念、新技术、新应用给信息安全行业提出新的挑战。同时,国际上网络安全技术事件和政治博弈越来越激烈和复杂,“工业4.0”时代对网络安全的冲击来势汹涌。我们需要全民树立建设网络强国的新理念,并切实提升国家第五空间的战略地位和执行力。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科技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基础”。

二、征文内容

1.关于提升国家第五空间的战略地位和执行力的研究

2.云计算与云安全

3.大数据及其应用中的安全

4.移动网络及其信息安全

5.物联网安全

6.智能化应用安全

7.网络监测与监管技术

8.面对新形势的等级保护管理与技术研究

9.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体系

10.可信计算

11.网络可信体系建设研究

12.工业控制系统及基础设施的网络与信息安全

13.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内容安全

14.预防和打击计算机犯罪

15.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制建设的研究

16.重大安全事件的分析报告与对策建议

17.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与诉求

18.其他有关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学术成果

凡属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领域的各类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成果介绍均可投稿。

三、征文要求

1.论文要求主题明确、论据充分、联系实际、反映信息安全最新研究成果,未曾发表,篇幅控制在5000字左右。

2.提倡学术民主。鼓励新观点、新概念、新成果、新发现的发表和争鸣。

3.提倡端正学风、反对抄袭,将对投稿的文章进行相似性比对检查。

4.文责自负。单位和人员投稿应先由所在单位进行保密审查,通过后方可投稿。

5.作者须按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统一发出的论文模版格式排版并如实填写投稿表,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电子版的论文与投稿表。

6、论文模版和投稿表请到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网站下载,网址是:.cn。

联系人:田芳,郝文江

电话:010-88513291,88513292

征文上传email地址:

安全主题论文篇8

关键词:当代社会思潮;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进路

作者简介:孙晓晖,广东商学院政治与教育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广东广州510320)

伴随当代经济社会的转型深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各种社会思潮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进入当代社会转型期,除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其他各种社会思潮纷纷登场。不同的社会思潮代表着经济社会领域中的不同利益和价值取向,相互之间交锋激烈,竞相争夺话语权、主导权和合法性,并试图影响现实。因此,它们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形成挑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遭遇冲击。因此,有必要梳理当代社会思潮变动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进路,对深化研究进行前瞻性思考。

一、当代社会思潮变动问题的研究进路

何谓社会思潮?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反映某一阶层的利益要求、以某种理论学说为依据,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潮流。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现象,社会思潮是经济政治生活的“晴雨表”,也是判断一定时期意识形态状况的“风向标”。

1.主要流派

关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由民间形成的社会思潮主要流派。主要有“三大社会思潮”、“四大社会思潮”、“五大社会思潮”、“六大社会思潮”和“社会思潮”五种说法[1]。

“三大社会思潮”说是指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2],还有一说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民族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3];“四大社会思潮”说是指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和[4];“五大社会思潮”说是指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保守自由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5];“六大社会思潮”说即自由主义、新权威主义、新左派、新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6],“社会思潮”说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左派、新左派、民主社会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和新儒家[7](209)。

2.变化转型

社会思潮是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的动态综合,是重要的社会意识现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的深刻变动与社会意识的变化转型不无关系。深化对社会思潮意识特性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当代社会思潮的变动情况。

关于当代社会意识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启动的改革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也使社会意识发生了改变。随着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的生成,国家统治的任务发生重大转移;价值观的转换对原有以群众为基础的社会治理结构形成了冲击,基层政府需要更高的成本去动员群众参与基层稳定治理[8]。大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主导意识从“纯而又纯”向“常识”回归[9],反映着当今的时代精神:社会大众意识在主体性得到增强的同时,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关于当代社会意识的转型。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意识的嬗变过程呈现出三大特征:阶段性、多样性和非理性,究其根源与执政党改革开放的政策创造物质基础、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创新提供宽松空间以及社会各界对“”的反思而寻求新的解释理论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刻转型表现在: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在实践功能、整合方式和追求目标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变,在重大价值信念上作出了明确调整;在相对宽松的思想氛围或文化环境中,民间社会意识形态日益多元化、多样化和多变化;影视媒体、数字化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了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影像化或感性化[10],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并非处于不安全状态,而是进入了空前活跃、繁荣和健康发展的时期。

3.特征趋向

关于当代社会思潮的特征。主要有三种说法:“五大特征”说认为具有理论性、现实干预性、广泛传播性、潜隐性和非主流性等鲜明特点[11];“六大特征”说认为具有空前的多样性、极度的复杂多变性、多元共生相互吸收、更加关注现实利益、更加重视话语权的争夺以及更加平民化等特征[12];“九大特征”说认为具有政治性、群体性、理论性、实践性、运动性、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与地域性、国际性等[13]。社会思潮的一般特征是现实性、流动性、能动性和综合性,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有着自己的特质,即多样化基础上的时空压缩。因此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就更加密切而复杂。

关于当代社会思潮的趋向。当代社会思潮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同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企图影响我国社会的整体走向;同时呈现出着意诠释中国的现代性、以学术策略吸纳民间力量、宣扬知识精英的理性统治以及用唯心史观置换唯物史观的共同特性[5]。事实上,思潮多元化是未来中国民主多元制衡机制的社会先决条件;社会思潮的多元并存,不经意中形成事实上的百家争鸣趋势;中国民间思想的多元制衡格局业已形成。对于出路,应在以批判的精神改良社会体制的同时,更应以哲学的反思精神去进行文化创新。这是因为当代中国虽存在各种社会思潮,但民众没能形成关于改革的共识,导致思想危机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大危机。恰如胡伟希所言,处于21世纪的今天,意识形态对峙与斗争的时代已经终结,曾经影响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社会思想应当达成和解,并且实现由意识形态到社会理论的转变[2]。

二、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进路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安全的灵魂所在。近年来,随着网络社会、风险社会的日益来临以及全球化、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内涵界定

对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内涵界定,从不同的视角可以有不同层面的解读和见解。大体来看,主要有三种界定思路。

一是状态论。即将意识形态安全理解为一种状态或能力,具体是指一个国家主体意识形态地位不受任何威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14]。更具体地讲,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主要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受来自外部或内部因素的威胁、侵蚀以至同化,并能保持稳定存在和健康发展[15]。

二是本质论。意识形态安全的本质,应该站在人的角度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因此,所谓安全的意识形态从理想的角度来看,是指一个群体或集团所接受的思想体系,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能够给行为者带来稳妥的物质生活水平,稳定的人身安全以及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睦相处及互通有无[16]。

三是系统论。作为国家安全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安全具体包括道德安全、舆论安全、理论安全、政治信仰安全等[17]。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包括道德的安全、政治信仰的安全和的安全[18]。在本质论的基础上,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可以概括为四个层面(或层次):与社会客观规律的契合程度、与正式或非正式制度的协调程度、对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良性互动需求的满足程度、与精神世界其他领域的兼容程度。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主要从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方面进行解读,通过“意义论”视角探讨其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9]。

2.面临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面前,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和挑战。从现实来看,主要有来自市场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时代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一是市场经济的挑战。市场本身的缺陷造成了经济与道德、整体与个体价值的冲突,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滋生蔓延,尤其是部分产业工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趋于弱化,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造成极大的挑战。事实上,市场经济建设使国内社会结构出现多层次化,利益群体发生分化;人们的思想意识多样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二是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化时代意识形态面临来自社会主义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内部挑战主要有经济建设的赶超压力、政治领导力量面临考验和文化价值认同出现困难;外部挑战主要有思想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遭到渗透侵蚀、政治上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备受攻击、经济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扩张威胁和文化上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民族精神存在被入侵的危险。事实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化了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攻势,通过信息霸权地位、消费主义、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援助项目等更加隐蔽化的方式,不断推行“文化殖民”政策,导致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和社会价值共识的缺失。因此,全球化形势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可以概括为政治制度和国家政权、文化建设、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三个方面。

三是网络时代的挑战。一方面,网络技术使西方国家占据了“信息强势”地位,为实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便利,同时使我国控制国内舆论导向的难度加大,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种种挑战[20]。另一方面,网络社会在转型中国逐渐生成和发展,日益展现出对实体社会的重构力量[21];网络时代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开放性网络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地位的挑战、信息网络化对我国传统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挑战、网络垄断化对我国意识形态防御能力的挑战等。总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成为我国意识形态的新领域,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使互联网成为一些国家和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攻击的工具;面对网络意识形态多样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遭遇认同危机。

3.维护路径

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如何切实地加以维护。从不同的问题视阈出发,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不同思路和对策。

一是从文化软实力出发加以维护。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形形“中国”的干扰,要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体来讲,应强化“文化走出去”战略,争取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提高现代传媒体系的质量和水平,抢占意识形态斗争制高点;建立健全批判“文化侵袭”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国际意识形态斗争;在多样思想文化并存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从而有效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22]。与此同时,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毫不动摇地坚持主流意识形态。

二是从制度化变迁出发加以维护。尽管我国渐进式的制度变迁是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社会转型形式,但在这一过程中仍须注意把握好舆论讨论准备、标志性事件宣传、人口结构变动、公众注意力调整、群体良性互动架构等方面的事项和规律[16],最终使渐进式的制度变迁带来的意识形态不安全成本降至最低。

三是通过转换思维视角加以维护。面对挑战,如果一味依赖于传统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用躲避甚至拒斥或对抗的做法来保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还会造成意识形态领域的封闭和意识形态功能的弱化。因此必须转换思维视角,重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威,开拓新的主流意识形态要素资源,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相融合,使之切入发展实际,表征新的时代精神[23]。

四是通过建构机制体系加以维护。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需要从运行原则、运行动力、运行途径和保障环境等几个方面完善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实现意识形态安全机制的现代化。具体而言,一是在政治性与社会性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主体意识形态的内在化;二是增强政治安全意识,正确发挥意识形态功能;三是在文化全球化中提高与多元意识形态长期相处共存的能力;四是在国际交往中既要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又要警惕西方的西化和分化;五是在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中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六是让世界了解中国,通过中国文化的辐射扩大自身意识形态的影响力[24]。

三、社会思潮变动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结合研究

近年来,对改革开放条件下社会思潮的变动及其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进路主要围绕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现阶段如何应对各种社会思潮挑战以及如何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等问题展开。

1.相互关系

一是趋于复杂。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相互转换的桥梁,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起着“晴雨表”和调节器的作用;当前社会思潮日益多样化,更加关注现实问题,影响力增强,分化趋势加快,彼此间相互影响增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愈加复杂[25]。进一步讲,社会思潮与社会意识形态同属于社会意识现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而复杂的。这一点可以从二者的构成要素及发展方向、社会地位及作用影响等方面加以证实。

二是有利有弊。社会思潮一方面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某种冲击和威胁,损害、侵蚀它的权威地位和指导功能,甚至动摇其上层建筑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思想材料,使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得以补充和完善,可谓有利有弊。

三是斗争合作。由于彼此间有着共同和不同的诉求,求同排异,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既斗争又合作,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在这场角逐中,主流意识形态凭借政权的力量,无可争议地占据着绝对优势,其他几种主要的社会思潮自由主义、新左派和民族主义力量随着经济政治形势及民众的呼声而此消彼涨。

2.核心引领

一是解读模式。主要有“内部延伸式解读”和“外部推进式解读”两种解读模式[26]。前者从当代社会思潮的性质、特点和影响等问题说起,充分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后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特征及作用分析开始,逐步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必然性。

二是实现路径。引领能力是一种领导能力,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引领能力,首先要增强认知社会思潮的能力,其次要增强理论创新的能力,再次要增强“融入”和“转化”的能力[27]。具体来讲,应增强理论吸引力、扩大理论共识、建构思想观念整合机制、完善公民认同机制,并从宏观上推进引领社会思潮的社会支撑体系建设[28]。

三是战略机制。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功能得到最大实现,首先必须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机制问题,诸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我发展机制、与多样化社会思潮沟通交流的对话机制、多样化社会思潮解读辨析的舆论引导机制、多样化社会思潮存在发展的规约机制[29]。

3.应对举措

一是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学者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选择,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又需要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从战略高度认真谋划意识形态工作[30]。与此同时,不解决社会思潮多样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意识形态的现实危险和危险现实一刻也不会消失;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积极应对国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攻击和国内社会思潮多样化、吸取苏联解体教训的必然结论[31]。

二是变“被动回应”为“主动挑战”。当代各种社会思潮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号召力、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重大理论威胁,对此我们必须承担起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积极转换态度,不仅要“被动”地回应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与冲击,更要有“亮剑”精神,“主动”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批判精神来对待当前的各种社会思潮:既要对其作出准确的分析与说明,又要在挑战当代社会思潮中,真正发挥作为普遍真理的马克思主义的威力[5]。

三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在社会思潮多元化背景下,应该积极探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有效对策。具体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辩证否定社会思潮,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思想阵地。

四、对当前研究进路的检视与思考

1.当前研究的回顾与检视

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可以说,当代社会思潮的变动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中共十七大以来的5年,与社会思潮以及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有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有50多项,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有4000多篇,已出版相关著作40多部[32]。

全面检视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集中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当代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流派特征和转型趋向;二是分析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维护路径及其重大意义;三是探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有效途径和制度保障;四是初步探索当前社会思潮的变动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之间的微妙互动关系,从某一角度诸如新自由主义思潮切入尝试对两者进行结合研究。

2.深入研究的思考与前瞻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学术界大致是自中共十七大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以后才开始逐渐对这一问题给予极大关注并进行广泛研究的。因此,综观当前研究现状,尽管成果丰硕,但仍存在四点不足:重视宣传成果的解读而轻视基础理论的研究,重视官方经验的总结而轻视民间立场的考量,重视价值层面的阐释而轻视实践层面的普及,重视对两个问题的专题研究而轻视对它们的系统研究视角。鉴于此,为推动“改革开放条件下社会思潮的变动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完善与发展,深入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一是厘清社会思潮的谱系图表。如何于庞杂多变的思想场域中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思想脉搏?不仅需要简洁有力的路线图分析,更需要建立一个立体性的思潮分类的谱系图表。理论界不能囿于将各种社会思潮分类划派,更要研究各种思潮划分的标准系统,对诸种社会思潮的来龙去脉、转型趋向作纵深性地分析。

二是深化实证性和应用性研究。如何恰如其分地估量与应对各种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影响?这不仅需要抽象的学理阐释,同时也需要具体的实证分析。当今学术界需立足于社会实践,深入到民间草根,获取全面、真实、准确、有效的实证调查资料,使相关研究成果更具应用性、可行性和对策性。

三是探讨社会思潮的群体差异。如何科学认识不同社会群体意识形态认同的差异性及其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程度?需要准确把握影响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各方面因素。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人群中,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不尽相同。学者们要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人群,全面分析思想文化领域诸多问题的根源,才能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33]。

四是关注意识形态的转“化”研究。如何找到切实可行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方法、教育方法,提高意识形态宣传的实效性和文化产品的思想教育功能?这需要学者们在有说服力的理论支撑和大量事实分析的基础上,努力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感性化、通俗化、生活化转变,在抽象与具体的转化中实现大众化、时代化[34]。

五是考量民间社会的思想脉络。如何不囿于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固有框架,跳出意识形态建设来建设意识形态?做到这一点,不能只有主流,也要有非主流;不能只有官方视角,也需要有民间立场。学术理论界只有紧贴当代中国民间社会的思想脉络,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观真正成为广大民众自觉接受的理论和实践指南。

参考文献:

[1]周兴忠,孙晓晖.十六大以来关于当代社会思潮与社会意识问题的研究述评[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5):171-174.

[2]胡伟希.20世纪中国三大社会思潮及其当代转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8.

[3]李理.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李崇富[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8):2-5.

[4]本刊记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马克思主义的几种主要社会思潮——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周新城[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5):14-23.

[5]刘同舫.在应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威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106-114.

[6]萧功秦.困境之礁上的思想水花——当代中国六大社会思潮论析[J].社会科学论坛,2010,(8):57-77.

[7]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8]樊鹏.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对国家稳定的影响[J].政治学研究,2009,(2):54-67.

[9]徐学福.发展中的冲突与冲突中的发展——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意识结构的变化[J].桂海论丛,2007,(2):46-48.

[10]刘少杰.新形势下的社会意识形态转型[J].学习与探索,2009,(5):88-93.

[11]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的内涵、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7):7-11.

[12]丁祥艳.论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鲜明特点[J].前沿,2010,(15):112-114.

[13]王炳权.论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J].思想理论研究,2011,(1):10-14.

[14]莫岳云.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战略[J].湖湘论坛,2010,(4):11-14.

[15]袁三标.从软实力看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52-155.

[16]王水雄.论制度变迁中的意识形态安全[J].江海学刊,2007,(1):125-128.

[17]陈金龙.文化交流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J].湖湘论坛,2010,(4):8-11.

[18]田改伟.试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政治学研究,2005,(1):28-39.

[19]王勇.近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综述[J].探索,2011,(2):16-20.

[20]牛晋芳,孔德宏.必须重视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J].理论探索,2003,(1):57-59.

[21]朱海龙.人际关系、网络社会与社会舆论-以社会动员为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95-98.

[22]卢新德.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32-137.

[23]袁三标,吴琦.略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思维视角转换[J].求实,2008,(8):74-76.

[24]黄建明,杜阿奇.积极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体系[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4):32-35.

[25]解松,夏宁.社会思潮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J].理论探索,2008,(5):33-36.

[26]龙静云,戴圣鹏,熊富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研究述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中旬),2010,(2):15-17.

[27]杨冬民,许春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对和引领当代社会思潮[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103-105.

[28]陈秉公.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途径——关于十七大报告一个基本观点的深层理论解读[J].政治学研究,2008,(6):11-17.

[29]王永芹.当代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发展态势与引领机制探析[J].河北学刊,2008,(6):132-134.

[30]张国祚.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几个问题[J].求是杂志,2006,(10):46-48.

[31]吕世荣,周宏.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18-24.

[32]王永贵.关于社会思潮新变化与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5):13-16.

[33]叶志清,赵鹏,林清烨.浅谈传统廉政文化视野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2):101-103.

安全主题论文篇9

关键词: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13-03

动物性食品,又称动物源性食品,广义上是指动物肉、蛋、奶等可食性组织及其加工的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动物性食品则多数来源于集约化、规模化饲养条件下的畜禽[1]。肉、蛋、奶作为基本营养物质的供应源,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二英、疯牛病、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兽药残留等事件不仅给畜牧业、食品加工业造成重创,更重要的是直接危及消费者健康,影响我国整体对外形象。因此,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从职业培训式的专业教育,逐渐向全面素质化培养进行转变。当前形势下,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选修课,不仅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更是符合社会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现实需要。《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该门课程以动物性食品安全为主线,概述动物性食品安全有关的基本知识点及关键技术。授课内容要点包括绪论、化学和物理性污染、生物性食物中毒、共患病、公共卫生、食品标准化、食品质量控制、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认证、食品残留分析[2]。在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拓宽学生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一、非生物类专业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的重要性

1.促进多学科交叉发展,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交叉学科是指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综合理论或系统学问。交叉学科并不是简单的多门学科的拼凑堆积,而是依赖于多学科内在逻辑关系且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学科[3]。21世纪是学科交叉大发展的时代,健康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直接关乎人类健康、关乎农业和工业化产业链条的可持续发展。《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涉及畜牧学、兽医学、化学、物理学、医药学、食品科学等专业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涵盖动物健康养殖、动物性食品安全隐患因素及其检测方法、共患传染病及预防措施、动物性食品加工质量控制及标准。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有利于促进农学、工学、理学、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推动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新技术、新方法的产生。

2.强化动物性食品安全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涉及动物饲养、疾病预防、动物性食品加工和流通等环节。从目前我国屡次发生的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来看,国民对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公民动物性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薄弱;(2)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只要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得不到重视,已经发生的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尚未对公民起到足够的警醒作用;(3)动物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普及不足;(4)动物性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尚未全面纳入通识教育体系。我国的动物性食品安全总体形势逐年趋转,但由于深层次问题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仍然较多,也备受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关注。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严重、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进程。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具备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高等院校作为实现高等教育的“载体”,在当前形势下,更应该重视学生对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知识的培养,《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用性强,鉴于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的特点,开设该门课程作为公选课,是非生物类高等教育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补充,是增强国民动物性食品安全意识长远规划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促进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产生的有效途径。

二、《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课程设置

1.确立教学目标。结合目前国内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关于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的最新研究进展,掌握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基础理论知识,能独立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通过学习,主要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畜禽健康养殖的生产模式;(2)掌握影响动物性食品(肉、蛋、奶)安全的理化因素;(3)掌握影响食物中毒的生物性因素;(4)掌握共患传染病病原的种类及预防措施;(5)了解动物性食品标准化和安全生产的质量控制关键点;(6)了解食品安全认证的流程;(7)了解食品残留分析的技术方法。

2.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优选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切合实际。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理解、掌握和应用情况。根据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本身特点确定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分为以下五部分:①畜禽健康养殖关键知识,包括畜禽健康养殖关键技术、无公害功能性饲用添加剂、畜禽重大疫病防控等内容;②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因素,包括理化因素(辐射、兽药残留、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生物因素(细菌性中毒和真菌性中毒);③重大共患传染病种类及防控(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④动物性食品生产标准化,包括无公害动物性食品标准、动物性食品质量控制操作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等内容;⑤动物性食品残留分析技术,包括萃取技术、色谱技术、质谱技术和现代生物检测技术等内容。(2)优化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互动式教学模式统一。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统一。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得以进一步普及,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技术借助图像、动画、声音等形式传递课程内容信息,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巨大的表现力,扩大直观视野,把复杂的变化过程及抽象的宏观或微观世界,以生动鲜明的直观形式展现出来[5]。对于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而言,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以下优势:①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以直观的形式加深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所涉及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容量;②采用Flas、VCD示教片演示动物性食品中共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检测方法、防控措施,无公害标准化动物性食品生产加工的操作流程,以及动物性食品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等,突破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时空局限性,在有限的时间和专业背景下,以生动形象、主题鲜明的特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该门课的教学模式上,采用互动式教学。所谓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双方不是主动和被动,而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6]。《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要规避公选课教学课程中普遍存在的“教师填鸭式教学”和“学生以修学分为主的被动式听课”的问题,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该门课程因实用性较强,与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所采取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强调两方面:①“互”,即在传统的教师启发与学生思考之外,更加侧重于课堂中“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思考解答”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所涉及的相关知识领域,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信息,集中收集问题。②“动”,即学生的动脑和动手。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设专题讲解形式的学生讲授环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次讲授时间20分钟,讲授内容围绕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采取学生自拟题目,教师辅助指导的方式,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改进和完善考核方式。与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相比,开卷考试对于公选课的成绩评价更加客观,也更能反映出学生对所学课程相关知识的搜集和掌握程度。因此,《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课程作为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的公选课,应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试卷结构以主观题为主,形式为问答题和论述题,试题在宏观上要具有“知识点的实用性、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等特点。在考核方式上,公选课的成绩评价不能仅限于单一的试卷测试,合理的成绩评价要从整体上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决定成绩的高低不能仅凭试卷考试,可通过能体现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小论文、专题报告、课堂提问和课外参考书学习,以及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完成作业质量的评价等方式进行综合考核,将各项成绩加权后计入学生的总成绩,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高等院校涉及生物类专业已逐渐开设或完善了关于食品安全或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相关的课程,符合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而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因专业本身的固有特点和学生知识背景多样性的特点,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选修课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强化国民动物性食品安全意识和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倡导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体系做了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1]王成龙.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4):191-192.

[2]祁克宗.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赵伶俐,潘莉.发展交叉学科:21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题和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3,(4):39-41.

[4]杨德广.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严冰,杨建华,牛淑敏等.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综合性免疫学实验课教学[J].高等理科教育,2006,(3):97-99.

[6]刘菁.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互动式实验教学的探索[J].医学教育,2002,(5):35-36.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吉教科合字(2009)第32号,吉教科合字(2010)第21号),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90246,201101004)。

安全主题论文篇10

关键词全球化意识形态安全社会认同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RecognitionofideologicalSecurityissuesintheBackgroundofGlobalization

SUnXiaolin

(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ResearchCenter,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24)

abstractHowdopromotetherecognitionofmembersofthecommunitytothedominantideologyisthekeysecurityissuetheideologyinthecontextofglobalization.Solvethisproblem,thekeyistostrengthenthedominantideologytheory,andoptimizethedominantideologyofthepropagationpathandimprovingpeople'slivingstandards.

Keywordsglobalization;ideologicalsecurity;socialidentity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指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以及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家间相互依赖程度逐渐深化,全球化作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与趋势,从器物到制度再到精神层面,都深刻的影响并改变着传统社会的生存方式、人民的价值取向与理想信念,它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及其强大的影响力也波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基于此,充分认识这种复杂条件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尖锐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总体来看,学界对此已有深入探讨,但其研究成果大多采取自上而下的视角进行研究,防御性研究较为充分。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在自下而上视角的关照下,探讨社会认同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环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其成因并探寻解决路径。

1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问题

在全球一体的生存平台上,处于后工业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倚仗其经济、科技的强大实力,在规则制定、议程设置等问题上构成了对众多现代化后发国家的优势与强权。然而,随着中国等后发现代国家的兴起,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全球化发展呈现出“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向非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由西方对东方的单向扩张转为东西方的互动”、“由经济层面向文化、政治层面整体推进”的新特点。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直接关涉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重要方面,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质就在于维护社会政治指导思想、社会政治信仰和道德秩序以及国家民族精神的安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为我们融入世界发展格局,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以充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结构,传播塑造‘中国声音’、‘中国形象’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机遇”,但全球化不仅呈现为一种客观的历史进程,更是一种主观意识参与的人为过程,其本身就蕴育了强烈的意识形态性。正如同德国前外长克劳德・金克尔所说:“‘全球化’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对共同价值观取得一致的机会”。在这一视角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意识形态领域多样化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的矛盾。经济活动从来都不是孤立进行的,世界各国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都随着经济贸易的过程、产品向他国进行传播与渗透。随着全球化大门的开启,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涌入,这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是长期的、严峻的。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遭到质疑与西方渗透的碰撞。随着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话和竞争中,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遭到质疑。与此同时,西方国家通过传播宗教教育、挑动教派对立等方式进行宗教渗透,严重扰乱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政治信仰。三是旧的道德秩序逐渐瓦解与新的道德秩序尚未建立之间的空缺。彰显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旧道德秩序在个人利益日益凸显的全球化时代逐渐瓦解,而社会意识的多元化又使得新的道德秩序很难在传统道德废墟之上迅速建立起来,这种空缺使我国道德秩序的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四是保持民族精神活力与西方价值观不断冲击的矛盾。我国在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民族精神长久以来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然而在西方“自由”、“民主”等价值观猛烈的冲击下,如何保持民族精神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就构成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重要现实课题。

破解这些问题固然需要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效性与时效性、完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建设,但是也应看到,全球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安全不仅是个由国家主导的治理过程,更是一个由群众普遍参与的建设过程,离开群众参与,单靠国家治理,意识形态安全就可能成为停留在文件政策话语之中的单纯设计,而无法转变为群众普遍自觉的实践活动。因此,只有将国家主导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民众的广泛共识,增强主导意识形态凝聚力、包容力和感召力,才能真正扎牢强大的群众防线。

2全球化背景下主导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挑战

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缺弱是全球化背景下社会认同面临的重要挑战,更是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现实课题,究其成因,主要是由内外两个因素所导致。

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化带来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选择取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优势,在推进资本扩张的同时,以信息为载体,进行政治排挤、文化渗透,宣传资本主义的制度、价值观,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严重影响。企图使非资本主义国家在消费西方产品的同时,逐渐认同并接受他们的价值观,从而达到“西化”、“分化”的目的,这种资本主义文化与价值观的宣扬,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从内部建设来看,我国主导意识形态在自身建设上存在薄弱环节。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国主导意识形态在自身建设进行了内容与话语创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反映时代精神和国情要求的话语表达了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价值取向的理性思考,塑造了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但在主导意识形态的建设和传播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导致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始滋生。一部分人宣扬所谓的“民主”、“平等”、“自由”,其实质是否认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是理论更新速度过快致使现有研究流于表面,难以深刻探寻其理论依据和实践旨归。三是在传播过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较为传统,且过于理性化。而主导意识形态的现有传播普遍属于官方话语体系,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为社会成员所接受,也就难以将其内化为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

3增进我国主导意识形态认同的有效途径

面对全球化、市场化所带来的价值理念、文化样式的多元化,以及个体生存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如何实现作为我国主导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民众心理在核心价值的层面上形成完美对接,如何推进作为一种诞生在西方历史文化序列中的异质性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悠久传统文化良好结合并有效发展,是我们必须慎重处理的重要问题。

加强主导意识形态理论建设,巩固社会认同的根本前提。主导意识形态要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就必须根据时展与时俱进的推进理论建设,理论的彻底性与合理性是增进社会认同的根本前提。一是深化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为主导意识形态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主导意识形态理论建设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果社会成员感到或认为被宣传的意识形态不具有贯通一致性或不能被贯通地加以解释时,就不会认同、接受这种所以意识形态”。因此进行理论创新时,首要任务在于继承并深化现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否则,即使理论再创新也无法增强其吸引力与凝聚力。二是在理论建设过程中突出包容性。尽管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是阶级属性,但作为先进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主导意识形态应具有较大程度的包容性,既能包容合理的思想价值理念,又能够包容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并充分尊重和保护那些具有积极意义的非主导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