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杨善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30:35

电影杨善洲篇1

"燕子南迁,地旱天干"杨善洲看着满天成群南飞的燕子担忧地念叨。杨书记从一个迁徙现象中,看到的不是自然的风景,而是保山的万亩旱地和当地农民的忧患,这让我看到了一个无时无刻不在思虑工作,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民生的干部楷模。我正式参加工作已近一年,曾经只是信奉并不断实践着培训老师所说的"快速熟悉工作环境、掌握工作技能"的要求,但真正投入工作才发现,仅仅"能工作"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种工作的"敏感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心系工作、心系责任,不等到问题出现才被动地接受工作,而是能一叶知秋把工作坐在前头。

工作并不能单凭一腔热血和一股不管不顾的冲劲,更要讲究做事的方法。电影中,两个县为了开闸放水的问题发生争执,双方剑拔弩张。杨善洲到场后,只是看似轻巧地建议双方县长"换一下位置",两位县长互相考虑了下彼此的处境,最终握手言和,问题迎刃而解。杨善洲退休回到家乡大亮山,尽管指数的想法在他脑中早已形成,但并没有立刻发动群众上山植树,而是以一部当时风靡一时的电影《庐山之恋》,唤起了大家心中要改变山区面貌的激情。杨善洲正是在工作中秉持着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的理念,不仅在职期间创造了一个"滇西粮仓",而且在退休后创造了一个"绿色大亮山".

杨善洲带头办起了大亮山林场,但从不从林场领取报酬,只拿几十元补贴,不仅如此,杨善洲甚至还经常要给林场贴钱。树苗要钱买,他就带头下山拣别人吃剩后吐掉的果核。在大亮山上,杨善洲的全部家当寥寥可数,吃食也只是黑乎乎的窝窝头和红薯。他在林场二十多年,无偿奉献了二十多年。而在移交林场时,他不沾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长诗《公仆本色》的题记里写道:"善洲,善人;善德,善行;善始,善终。挚爱,无限;大爱,无言;博爱,无疆;"是呀,清贫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坚守了一辈子这位老人就是"善"与"爱"的化身。他用质朴的言行诠释着党性,用执着的追求书写着对党的忠诚,用无私忘我的拼搏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他的善行、他的作风、他的精神,长成了一棵顶天立地的"雪松"!

草帽连纱帽,平凡铸伟大。杨善洲同志一生为草如兰,一尘不染香到骨;为木如松,两袖清风昭汗青。杨善洲用他的一生,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为每一位党员干部树立起光辉的楷模。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二)

我看了电影《杨善洲》后,心灵震撼了,被他的的事迹感动得泪眼模糊,我是一个不善于写电影观后感的人,但这一次,我怀着感动和崇敬的心,写了如下文字,不为别的,只为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太缺少这种精神的人——一种有着像他哪样有着如此家、国情爱的人,缅怀逝者,警示生者。

杨善洲,一位云南保山市老地委书记,退休之后,放弃了到大城市安度晚年的机会,回到家乡植树造林,没要国家投资一分一厘,全部自己筹资,承包大亮山,临死之时,他把自己经营20多年,现值1亿,林木成材后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地捐赠给国家。这种奉献精神,不正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的真实体现吗?从杨老苍老的背影,我仿佛看到了我们共产党员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繁荣昌盛的最基本原动力,从杨老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共产党员的品质和国家的希望。

杨老是一个对党绝对忠诚,对人民绝对热爱的,他一生坚守信念,公而忘私,有着"先国后有家"理念,公道正派,从不,胸怀天下,只有这样的境界,才能坚持数十年放弃功名利禄,默默上山承包荒山,植树造林,杨老一生淡泊名利,惟有此,他一生光明磊落,不为权、利、私情为困,活得堂堂正正,心底无私天地宽,试想,一个人如果整天围绕一个"私"字打转,整天被房子、票子、车子,位子搞得焦头烂额,他有这样的境界和气度来造福人民,我想恐怕会沦落成为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成为历史和人民的罪人,有人说,杨善洲一生确实是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可他对不起自己的家人,说此话者,恐怕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和荣誉观,或许你根本就没有杨老那种包容万物的伟襟,杨老虽然没有给妻子儿女留下什么可以值钱的东西,但留给儿女们那种清正廉洁、艰苦创业,甘于清贫,永恒坚持的人格精神胜似黄金白银,比房子位子值钱千万倍,杨老,你不要对自己的亲人感到愧疚,因为你给了他们比物质财富更加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将会从中受益一生,何况在你的心上,你深爱的大地是你的母亲,我们都是你的子女。

通过对杨善洲先进事迹的学习,我们要学习他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态,只有心态平和,才能有高远的境界,才能有天下为公的气魄,在实际工作,我们要立足自身岗位,着眼当下,做好本职,职业无高贱,做到极致就是事业,只有普通的岗位,没有平凡的人生,要像杨老那样活得有感天动地,不可浑浑噩噩一生,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的人,当你老年回首往事时,最起码还有一二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到那时,你会在心底里发出"自信人生数十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迈,不然只能庸俗地行尸走肉肉地白来世一遭。

我们要学习杨老那种坚韧不拨的品质,人生有不同选择,这本无可厚非,但一旦选定目标,就要不畏艰难险阻,坚定自己的意志,顽强拚搏,心态不能浮躁,勤恳耕耘,终能收获,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要热爱自己现在的本职工作,不能好高骛远,坚持不渝,艰苦奋斗,阳光总在风雨后,朝秦暮楚的人永远达不到人生与事业的成功。

当然,杨老身上的优良品质远不止如此,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从他先进事迹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来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杨老瞑目吧,我们会继承您的遗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让大地永远山青水秀。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三)

电影《杨善洲》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党员干部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由始至终奉行和履行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而恰恰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退休之后还想着为家乡父老深山造林,真正做到老有所为,为党旗添彩,为子孙后代留下无形的财富。看完影片后我感触颇多,以下就我看完影片的个人想法和思想认识;

一、在思想上认清自己,深化自己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看电影发现杨善洲同志从政时间不算短,但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准则时刻鞭策自己。虽然在退休前贵为地方的一把手,却从不为私某一分私利,哪怕面对子女的不理解也在所不惜。而恰恰是退休之后的那种舍小家而顾大家,为国家和家乡事业上不留余力,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虽然我作为一个普通党员,必须深刻的认识自身的不足,做一次深刻的检讨,学习杨善洲同志为公为民的那种无私奉献精神,积极向上,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在工作岗位上时刻忘以一个带头人的作用带动身边的同事积极努力的开展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想干事,会干事,能共事,干成事还要不出事。

二、珍惜每次工作的机会,把每次的工作当作学习的过程

作为一个供水人容不得我们出错,每一个错误都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品——自来水,它会对来自千家万户健康状况得不到保障。我们只有时刻严格把关,严记我们是一名合格有责任心的供水人才能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并把每次工作都作为学习的过程。通过关心和爱护身边的人,能力所能及为其排忧解难,才能真正形成一条绳,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才能在行业中处于优势。

三、进一步优化安全生产

每个人都知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了安全生产不一定有了一切,而一旦没有安全生产就会没有一切。而在这当中我们就要学习杨善洲同志的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防止各项安全事故的发生,严格按照各项生产规范操作,把不安全的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努力提高自身的执行力,明晰自身的价值所在,充分理解自身的使命和责任。在岗位上尽心尽力使自己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前进道路上一个普通推手。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四)

全体组工干部一起观看了电影《杨善洲》,这是我时隔3年后再次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观看这部影片,感触颇多。

首先是感动。虽然杨善洲老地委书记的先进事迹已是耳熟能详,但再次重温他的一言一行,内心深处仍然充满了感动和钦佩:"救济粮再难吃也得吃,老百姓的饭碗比咱们的脸面重要!"、"不靠天,不靠地,我们要自己当龙王!"、"不行,定的规矩什么时候都不能破!"、"人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我死了以后,骨灰分成三份,一份扔在清平洞,那是我革命的起点;一份扔在大亮山那个雪松下,那是我工作的终点;再一份你们替我保管好,最后把它和你们的妈妈搁在一起,我就可以永远和她在一起了……"从老书记的一言一行,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实事求是的作风,什么是战天斗地的魄力,什么是廉洁自律的表率,什么是谦虚谨慎的品质,什么是公而忘私的情怀……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对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过去没有过时,现在没有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

其次是感触。电影《杨善洲》以"找水"开篇,以"送水"结局。这里的"水"既是解干旱之水,更有暗喻人民群众之意。唐太宗李世民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杨善洲作为一名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从任职时千方百计带领老百姓抗旱救灾,到卸任后带领一帮子人义无反顾上大亮山植树造林,建造了一座永不干涸的循环水库,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一片片绿水青山,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崇高品质和弥足珍贵的精神激励!实践证明,我们党只有深入群众才会"鱼得水",如果脱离群众必然"树断根",群众路线就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无论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还是在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群众呼声当作努力方向,把群众支持当作力量源泉,把群众满意当作最高标准。唯有这样,党的事业才会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电影杨善洲篇2

电影中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不退志,坚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乡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令我受益匪浅。这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力量,也是杨善洲老人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这些党性的、人性的崇高,在杨善洲老人身上得到集中呈现,散发出怡人的芳香,折射出夺目的光辉,足以让人感动,催人奋进。高山仰止,杨善洲老人的境界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的,从他破除“等、要、靠”思想方面,就值得细细品味、慢慢咀嚼。

“不靠天,不靠地,我们要自己当龙王!”这是电影《杨善洲》中抗旱片段的台词。说明当时农民“等天下雨、要人帮助、靠天吃饭”的思想还存在,改变靠天吃饭的能力还不强。但是杨善洲这句话却在提醒人们要改变这种“等、要、靠”的思想现状,当时客观条件虽有不及,但得从主观上却有了深刻认识,慢慢改变的观念。

“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杨善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虽退休而不休息,而是给自己定下更为艰巨的任务——在海拔2千多米的大亮山上植树造林,在承受风吹霜冻、风餐露宿、日晒雨淋、伤筋动骨之后,终于培植就了几万亩林场,为当地群众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并带来了经济收益。相比之下,有些人对自己份内的事都拈轻怕重,等待观望,更不说主动奉献、“自讨苦吃”了。在杨善洲面前,自己的那点苦还真是没有推脱逃避的理由。

杨善洲恪守“权力是人民的,我只是为人民来行使”的信条,绝不因私事私情而动用权力。群众最厌恶的是、“走后门”,最欢迎的是廉洁奉公、“走正门”。他的二女儿二欢,因为作为地委书记的父亲不肯帮自己调动工作,不能解决与家人两地生活的现状而对父亲深怨。每次二欢萌生“等、要、靠”的思想恳求父亲时,都被杨善洲柔中带刚的强势否决给压回去。二欢屡次受挫,却终经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后,最终实现了心愿。调动工作的领导对二欢说:“回去告诉你父亲,你是凭自己考上的。”

电影杨善洲篇3

“事”很感人,听着影院里的一片唏嘘之声,看着观众们走出剧场时的红眼圈,电影《杨善洲》的细节塑造很成功。但是如果观众仅仅停留在、满足于对“事”的感受和观照,就把《杨善洲》看小了。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些“事”只是主人公为实现“势”而采取的手段而已。

岗位轮换

对本位主义的彻底根除

在电影《杨善洲》中,第一个情节就是,西南大旱,群众红白喜事送“水份子”,农民看着干枯的麦苗心如刀割、干部开会为是否开闸放水争执不休,两个县委书记各自带领一班人为“抢水”即将展开械斗,值此危急之际,杨善洲出现了。作为地委书记,他首先了解了情况,然后他没有采取常规的思想教育手段――批评这个、安抚那个,说一通大道理,他只是做了一个决定,两个人岗位轮换。这貌似轻易的一个决定,暗含的是高超的领导艺术。面对天灾,两个县委书记都从各自的处境、各自的人民生活去考虑,有点“小九九”、有点“本位主义”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级领导干部,如何从全局的角度去判断形势、处理矛盾是个大问题。杨善洲用岗位轮换之法,最简单、最直接地对本位主义进行了坚决回击、彻底根除。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新闻:处于某条水域上游的某座城市,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建立多如牛毛的小水库、小发电站,截留水源,其结果是让曾经的鱼米之乡一个个离我们远去;富含某些矿藏的地域,为了替企业节省一点排污费,把我们的天池、把我们的鄱阳湖、把我们的长江变成死水、死湖、死河……。抢水、抢资源、抢名人故居……每当看到这样的事件被报道,笔者就想,能否把这两地的官员轮轮岗,让他们换位思考一下,也许很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打造滇西粮仓

抓住问题的关键

“口中有粮,心里不慌”。在杨善洲为官时期,即上世纪60~80年代,中国还处于短缺经济时代,“吃饭”是个大问题。这是杨善洲对“势”的判断。支持种子研究、推广直线插秧法、召开现场会、停建办公楼筹集资金等等,这些都是手段,都是布局滇西粮仓必须经过的路径。

民以食为天。当前全民关注Cpi数据就是从另一个角度表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米袋子”、“菜篮子”一直都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密切关注、重点关注的领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如果中国无法解决粮食自给自足的问题,我们将不得不面临两个难题:一个难题是以中国庞大的十三亿人口需求,买什么涨什么,作为民生之基的粮油涨价将煽动“蝴蝶”的翅膀,带来通胀的高企;另一个难题是对于一个“缺衣少饭”的国民而言,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都将是水中月、镜中花,何谈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向小康社会全面迈进,中国企业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正在做大做强、力求基业长青,中国公民正在感受着时代变迁、科技进步的成果,修正着个人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这就是当今时代中国面对的“势”。如何顺势而为,抓住问题的关键?对于政府而言,促进经济发展、解决通胀难题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企业而言,努力自主创新、解决好交班问题是基业长青的基石;对于个人而言,面对车轮下的“小悦悦”不再冷漠、在“乔布斯”们的创意中修炼自我方为解决之道。

批绿大亮山

基业长青的根本

“有些干部只是吃群众的饭,不给群众办实事,那不是白吃群众的饭吗?”“以后咱们要不靠天、不靠地,自己做自己的龙王。”退休后的杨善洲带领群众艰苦创业,经过22年的努力,建成了占地面积约5.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把一个荒山变成了一座树木成荫的绿山。影片只用了一句实现“帮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点明了杨善洲“批绿大亮山”的初衷。

“实事”是什么?在杨善洲眼里,实事是抓住教育的根本,用知识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而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正是这件实事让我们看到杨善洲终于走了一次后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民办教师转正。

“实事”是什么?在杨善洲眼里,实事是自己做自己的龙王,通过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命运,而农业是民生之本。在2010年春天那场百年一遇的旱灾中,人们真正体会到杨善洲造林之举的功德无量。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中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面对矛盾和困难,愿不愿解难题是对各级领导干部个人品德的检验;敢不敢解难题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魄力的检验;能不能解难题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检验。

“为官避事平生耻。”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任其职,就要尽其责;在其位,就要谋其政。直面矛盾,破解难题,把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作为为人做事的根本动力。把直面矛盾、破解难题的勇气体现在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上,为加快发展创造条件;把直面矛盾、破解难题的勇气体现在着力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焦点问题上,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把直面矛盾、破解难题的勇气体现在着力解决影响民生民利的热点问题上,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关注期盼的问题。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基业长青的根本。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曾于3月9日专门批示:“希望能把电影《杨善洲》拍成感动群众、教育干部、塑造人格的大众片。希望能在建党90周年纪念日之前上映,以与‘七一’前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相呼应。”我的理解,身为主管组织人事工作的首脑,他要我们学习和感受的绝不仅仅是杨善洲的“事”,而是杨善洲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对客观现实的判断、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把握,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杨善洲的战略思维和眼光。

电影杨善洲篇4

【关键词】 家庭观传统道德伦理变迁

在我国的电视剧发展史上,家庭伦理题材一直是作为影视剧的主流被一再演绎。历数国内电视剧的发展历程,从1958年的《一口菜饼子》到80年代末引起万人空巷的《渴望》。乃至到今天电视屏幕中宫廷剧,谍战剧,警匪剧纷杂的情形下,家庭剧(又称亲情剧)依然保持着它的主流地位,并逐年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如《新结婚时代》、《结婚十年》等作品。而平民导演杨亚洲在国产家庭剧中的地位不可小觑,尽管在早期的创作道路上,他也拍摄过讲述战争与人性的《血色童心》和关注改革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大厂》、《小镇》等。但是从他的第一部电影《没事偷着乐》开始,到2002年的成名作《空镜子》,再到近几年厚积薄发的《家有九凤》《八兄弟》《美丽的事》等,都始终如一的贯穿着主流伦理道德意识中独特的家庭观。我们知道。家庭作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电视剧中最常表现的,中国电视剧的家庭剧的传统在杨亚洲关注亲情人伦的作品中被传承了下去,他更关注当今社会中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中国传统观念的冲突和融合,其作品思想最终回归家庭的温暖与爱。真情是他的作品恒久不变的主题。

2002年的电视剧《空镜子》,对杨亚洲而言至关重要,甚至有外国评论家认为“中国的电视剧始于《空镜子》”,从该剧在影视美学上取得的成就来讲。这种说法并不为过。国产电视剧在此之前之前从来没有像这样几无波澜地以“生活流”方式平淡叙述普通市民生活。万方的小说原著《空镜子》讲述了北京四合院内性格迥异的两姐妹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平淡到几乎没有冲突。而杨亚洲在改编时也充分的尊重原著,不像其他的影视改编对原著大删大改而至面目全非。在充分尊重原著“生活流”叙事的基础上添加进自己对于家庭。亲情。爱情的观点。使电视剧脱离小说的那种悲剧基调,流露出杨亚洲作品所特有的温暖质惑。《空镜子》,《浪漫的事》这样的亲情剧所取得的现实主义成就就更高,因为他们不是表现一个纯粹的核心家庭的价值观念,而是更多的反映了社会的创伤。包括这种创伤对家庭、亲情、血缘关系的冲击,也包括中青年人在社会变迁中感受到的苦恼,价值观念相对多元些……”剧中人物孙燕,感情受挫,事业默默无闻,生活上不争不抢,是真诚善良的平凡人,但最终也获得了一份普通人的幸福。她的姐姐孙丽是新时代的女性,在她的身上看不到贤妻良母式的中国女性的身影,杨亚洲关注这类女性,却并未提出传统的道德批判。《空镜子》之后的几年间。杨亚洲在家庭伦理电视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先后创作了诸如《浪漫的事》)《爱情的滋味》、《家有九凤》、《大浴女》《八兄弟》,《没有语言的生活》《美丽的事》等剧。尽管当前的电视荧幕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家庭剧,可杨亚洲作品自成一派,艺术风格和内在观念的统一。他的作品中关于家庭主题的书写,与当前热播的一些电视剧相比,充满了脉脉温情。这与杨亚洲一直以来对家庭的关注,对人性的关怀所不可分割。他愿意在电视剧中传播一些真情的东西,给人以希望和温暖《浪漫的事》讲述母亲和三个女儿的故事。尽管三个女儿在感情上各有各的不幸,并没有对人生失去希望,杨亚洲摒弃灰色的,不健康的内在《大浴女》也是从铁凝的小说改编而来,和原著不同的是,杨亚洲将主角定位为倪萍扮演的母亲章妩。将一个讲述婚外情和背叛的故事拍得沉郁悲凉,以男性导演的视角讲述了女性的自我毁灭和自我救赎。

电影杨善洲篇5

[关键词]榜样艺术感染力

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退休后坚持植树造林20多年的感人事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神州大地广为传诵。他的一生是平凡而又伟大,他发挥余热在青山绿水间树起了一座丰碑,被亲切的称为人民难以忘怀的好党员、好干部。2011年,楚雄州民族艺术剧院彝剧团决定把杨善洲的事迹搬上舞台,希望用艺术的手段来宣传和学习杨善洲精神,教育、鼓舞广大党员牢记党的宗旨意识、矢志不移的信念、淡泊名利的作风、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在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不断的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英雄人物,榜样模范人物更是不少。把杨善洲搬到舞台上,用彝剧的形式演出,艺术效果如何让我产生疑虑。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今天,榜样能产生什么样的效应?会不会成为一个过场戏?这些在我心中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当大型彝剧《好大一颗树——杨善洲》上演后,我带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剧场。看完全剧后,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久久难于平静。这是榜样的正能量冲击着我的心灵,也是艺术的感染力让我精神上得到了洗礼。最终我得到了这样的论证:榜样﹢艺术﹦感染力!也让我深深的感到之前的顾虑真是“杞人忧天”。

一、杨善洲作为榜样的力量

杨善洲的一生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可以选取的创作素材非常的多,也很难取舍,完整的展现他的一生。但是该剧的编剧不是去渲染杨善洲“做官”的那段历史,而只选取了杨善洲退休后上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二十多年艰难的历程。这让我为剧作者的切入点暗暗叫“绝”,因为戏剧作品讲究戏的写作角度。一个的角度,是写好一个戏的开始。中国的领导,不论是大官还是小官,退休后安享晚年的古今都有之。而像杨善洲同志退休后的22年中,义务造林面积达5.6万亩,价值3亿多人民币且无偿上缴国家,这样的人就非常少见。所以说,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敬佩,这样感天动地的创举让人感动。我觉得,这才是共产党人真正的榜样,真正的模范人物。

编剧对“榜样”的感悟是独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如果过多的去写杨善洲做官这段历史,无形中会带有政治色彩或口号式的台词。而通过22年,植树造林5.6万亩的感人事迹,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的认识、了解杨善洲。把一个榜样树立在舞台,不仅让观众可信,更重要的是要让观众觉得可亲可佩。杨善洲作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的事迹无疑是非常感人的。而大型彝剧《好大一颗树——杨善洲》更是运用了艺术的感染力而倍显真实和深刻,催人泪下发人深省。英雄原自于真实的生活,榜样是生活中的楷模。而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当生活与艺术完美结合,无疑将是一部好作品。它不仅突出了“榜样”,更使“榜样”鲜活,有血有肉。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会更加巨大。杨善洲能感动中国,成为全国道德模范,那是他对中国共产党一生保持信念,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始终坚守着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二、大型彝剧《杨善洲》的艺术魅力

大型彝剧《杨善洲》能催人泪下,在于剧作者把杨善洲事迹与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通过了电影、舞台戏剧、歌曲等艺术形式传颂着、感动着、鼓舞着几代人。这就是艺术产生的巨大能量。所以“榜样”的树立,同样需要艺术的渲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追求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对物质、金钱的追求远远大于对精神的追求。有不少领导干部纷纷落马,那是他们忘记了入党誓言,把人民赋予的权利作为敛财的工具。唯有杨善洲无论是做普通职工还是走上领导干部岗位的40多年里,从未私自动过一分公款。退休后的20多年里,把自己亲手创造出来价值3亿的财富无偿交给了国家!这种精神这种境界在当今社会里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难怪楚雄州民族艺术剧院要把保山地区的老书记杨善洲搬到楚雄的舞台,并且用彝剧来演出。榜样没有界线,榜样的力量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资产,而艺术则是催化剂,它能使“榜样”更加震撼人的心灵。

大家都知道杨善洲是一个舍小家顾大家的人。他经常用自己的工资资助困难的群众,而自己的家人得不到呵护,三个孩子中只有一个女儿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考上教师外,其他的家人都是农民,一辈子在田地里刨食度日。一个地厅级领导干部——杨善洲做到了!即便是在过去的“农转非”政策的年代,他有这种资格,更有这个权利让家人吃上供应粮。但他却把一次次的机会,让给了其他有困难的干部家属。在创作上,这部戏不拘泥于所选取事件的真实,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提升,力求使杨善洲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的生动感人。编剧利用原始的创作素材,经过艺术的加工,编写了非常感人的一场戏。

《杨善洲》的第三场戏,让很多人感动得潸然泪下。杨善洲对子女的歉疚,子女对杨善洲的埋怨,编剧写得很仔细。我们通过剧中的这场戏,就可以了解到艺术作品是如何通过提炼加工,去塑造一个个感人的角色形象。第三场讲述的是女儿杨慧琴为让自己的奶奶、妈妈在有生之年能住上新房子,借5万元盖了一幢面积不大的小楼。为还所借之债,向父亲要钱还帐,没想到一个工作了40年、一个保山地区的地委书记,存折里确只有9800元钱。在女儿对父亲不满、抱怨的台词与唱腔中,让观众认为这种抱怨合情合理。在矛盾冲突中编剧作者巧妙的把“钱”转化为“情”,让人看到了杨善洲一生为官,勤政为民的高尚品质。让观众看到了杨善洲在生活中也同样是有血有肉有亲情的好丈夫、好父亲。

第三场为此后剧情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我们通过这场戏可以了解到杨善洲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昔日的大亮山,寸草不生。而杨善洲在1988年退休后的第三天,就返回家乡就上了大亮山,住茅草棚、修山路,在荒芜的大亮山种树,这一干就是22年。今天的大亮山森林面积达5.6万亩。近年来,云南省连年干旱,唯有大亮山及周边几十个村寨不缺水。农田绿油油,大小春年年丰收。这些都是杨善洲带领全林场的职工忘我的工作,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群众丰衣足食,风调雨顺的好生活。当地有这样一个民谣:“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这就是家乡人民对杨善洲一生的肯定和怀念。编剧把这段民谣不加修饰的用于幕间曲,让人产生了一种质朴的亲切感。

把生活的真实和舞台艺术较好的结合,把真实的人物用艺术手段烘托,使榜样更具人性化,让事迹更有说服力。整部戏以小见大,刻画了一个生动的杨善洲的形象,也刻画出杨善洲的家人、林场的职工等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我想这也就是《杨善洲》成功的另一个因素。

三、大型彝剧《杨善洲》的艺术感染力

生活中的杨善洲,在领导岗位上工作了三十多年,没有给家人捞上一本“农转非”的户口册,不图名、不图利、不谋私、守得清贫。像一面旗帜,更像一棵大树,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却是永恒不变的。把生活的真实与艺术有机结合起来,榜样更能让人读懂、记住,同时一个艺术作品也才更具感染力。

大型彝剧《杨善洲》始终把一个“情”字贯串全剧。对家乡的情、对父老乡亲的情、对家人的情。杨善洲从一个贫苦孩子一步步成长过程,都离不开党的教育、父老乡亲的支持、妻子的默默奉献、家人的理解。作为感恩,杨善洲把这个情字看得很重,就像唱词中所说的“自幼家境多贫寒,全靠相亲人帮忙。情深似海难忘怀,这份恩情记心上……”。“榜样”的感人之处在于“情”。文艺作品的感人之处更在于情。巧妙的把一个“情”字用来树立一个榜样的形象,更让人可信、可亲、可佩。编剧把这个情字作为一个亮点,把剧情一步步展开去塑造一个舞台上的杨善洲。毫无疑问,确实起了“点睛”的作用。

“榜样”是一个时代造就的英雄人物,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时世造英雄”。而要把英雄塑造在舞台上,有着剧作家对人物的看法和认识理解。写作方法各异,但用“情”塑造英雄的确不多见。《好大一颗树——杨善洲》的编剧避开了杨善洲三十多年的领导干部生涯,用重墨描写他退休后的创举,把真实事件与舞台技巧有机统一,形成了一部独具风格的文艺作品让人耳目一新。

电影杨善洲篇6

他奋斗一辈子,掏心扒肺让老百姓的日子富起来,自己却两手空空而去,而把价值几个亿的森林送给了大山里的群众。

他,就是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杨善洲。

一辈子的赤子之心,把生命最后的霞光,化为家乡大亮山上永恒的春天

1988年3月,杨善洲退休了。一头牛,卸了架,该休息了。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选择了另一种活法。这是一次还债,也是最后的报恩。

地处施甸县南边海拔2619米的大亮山,是杨善洲家乡最高的山。在风风雨雨的岁月里,杨善洲亲眼看到曾经长满大树的大亮山,一点点变秃变荒,乱砍滥伐,曾成为一个时代的隐痛。他当地委书记期间,曾带人风餐露宿,徒步24天,详细了解大亮山的土壤、气候、地理环境,一个“种树扶贫”的梦想在他心中萌芽。

从不为家人办事、不为家乡办事的杨善洲,对家乡的人说:“退休后,我会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

现在,他退休了。

杨善洲婉言谢绝了按规定到昆明安家休养的厚意,说服了家人希望他回家团聚的愿望,留下一句滚烫的话:“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说过的话就要兑现,我要回大亮山种树去!”

3月8日,杨善洲退休的第三天,他卷起铺盖,当晚就赶到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第二天,他带领着从各方调集的15个人,雇上18匹马,驮着被褥、锅碗瓢盆、砍刀镢头,一鼓作气上了山。

杨善洲的大亮山植树造林就这样开始了。

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中,住下来,成为第一考验。最初用树枝搭的窝棚,不到半年就被风吹烂了。他们又修建起40间油毛毡棚,冬天冷,夏天闷,碰上下雨,被窝常被淋湿。上山几年,杨善洲患了严重的风湿病和支气管炎,夜深人静,人们常常听到他阵阵咳嗽声从毡棚里传出。

1992年,林场建起了砖瓦房,职工们首先想到了杨善洲,可他死活不住,他说:“我一个老头子住那么好的房子干什么?”最后硬是把房子让给了新来的技术员,自己仍住在油毛毡棚里,一住就是9年,直到全部人搬进了砖瓦房。

没有路,他们往山上运苗子和物资都是马驮人扛,杨善洲常常一边赶着马,一边挑副担子,在山里一走就是大半天。

1990年,杨善洲跑到省上要了一笔钱,林场开始修路。有人主张请专业设计部门来做公路规划,他不同意:“林场现在没有多少钱,有钱也得用来买树苗呀,我们自己干!”他找来一些仪器,每天背上一袋干粮出去测量,常常天不亮出发,摸黑回来,14公里的山路,不知跑了多少趟,哪里有个窝窝,哪里有块石头,一清二楚。最后,全部路修下来,平均每公里只花了不到1万元钱。

买树苗资金不足,杨善洲就经常提个口袋下山到镇里和县城的大街上去捡别人吃果子后随手扔掉的果核,桃核、梨核、龙眼核、芒果核……有什么捡什么,放在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用马驮上山。他说:“捡果核不出成本,省一分是一分。”

有认识他的人说:“你一个地委书记,在大街上捡果核,多不光彩。”他说:“我这么弯弯腰,林场就有苗育了。等果子成熟了,我就光彩了!”

如今,杨善洲捡回来的果核,已成为大亮山上郁郁葱葱的果林。

1999年,杨善洲在山上用砍刀修理树杈时,一脚踩到青苔上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很多人都想,老书记可以留在山下好好休息了。可半年后,他拄着拐棍,又走进了大亮山。

22载辛勤耕耘,大亮山重新披上了绿装:5.6万亩人工造林、1.6万亩杂木林、700多亩茶叶、50亩澳洲坚果、100亩美国山核桃……

一辈子的生命坐标,心永远贴在群众的脉搏上

杨善洲从20多岁起担任县领导直至地委书记,他始终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群众之中。

保山有5个县,99个乡,每一个乡都留下了杨善洲的脚印。龙陵县木城乡地处中缅边境,不通公路,是最远的一个乡,很少有领导去。杨善洲上任不久,便徒步4天,进了木城乡。

在一间破旧的茅舍前,一位农民把他引进屋。一张用竹竿捆扎的床,一张草席,火塘旁放着一只破瓦罐,杨善洲把手伸进瓦罐,抓出一把干瘪的包谷。他走到那位农民面前:“老乡,对不起,我没有当好这个地委书记……”

当夜,杨善洲召开乡干部会议,他说:“我得先做检讨,你们这里的山是荒着的,地是闲着的,人的肚子是瘪着的,袋子里是空着的,我没尽到责任。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帮助父老姐妹铲除贫穷的根子,让他们都过上幸福的日子!”

第二天,他从木城出发,又徒步3天,跑遍了周围的几个乡,十几天后,保山地委做出了改变边境贫困乡村面貌的实施方案。

他专门在保场乡种了半亩粳稻试验田,试验“三岔九垄”插秧法。一亩地可以提高产量三四百斤。为让群众熟练掌握这一种植技术,他常年跑田间地头,亲自示范推广。

1982年的插秧季节,龙陵县平达乡河尾村的几个农民正在地里忙活。

一个农民打扮的老者走了过来:“你们插秧的方法不对,村干部没跟你们讲‘三岔九垄’插秧法吗?”

农民们以为他是路过的农民,没好气地答:“你会栽你来栽嘛!”

杨善洲二话不说,卷起裤脚就下了田,一边讲一边示范。插秧是倒着插,越往后插得越快,农民们惊奇地发现,很快他就跑到最后去了。

直到现在,保山当地群众插秧还用这个“三岔九垄”。他还种了“坡地改梯田”、“改条田”、改籼稻为粳稻等各种试验田。1978年至1981年,保山的水稻单产在全省一直排第一,1980年,全国农业会议在保山召开,保山获得“滇西粮仓”的美誉,杨善洲则被人们称作“粮书记”。

一辈子的精神品格,用手中权力老老实实为人民办事

1985年,保山地委建办公大楼,第一层已经建起,这时,昌宁金华乡发生水灾。杨善洲立即赶往灾区,看到老百姓受灾严重,十分难过,回到保山,命令办公大楼在建项目马上停工,把资金拿来救灾。有人想不通,认为可以从其他地方调动资金。杨善洲激动地说:“如果眼看着人民群众在受苦,我们却安逸地坐在这么富丽堂皇的大楼里,悠闲地办公,你不觉得有愧吗?”

在杨善洲的心里,对人民群众永远怀着一种谦卑与敬重,他们真正是主人,他是公仆。

他下乡,总像一个三人战斗小组,司机、秘书,一辆212吉普,其他随员一个不要。上路,直奔田头。碰上饭点,老百姓吃什么,他吃什么,吃完结账,绝无例外。

杨善洲用钱“散”是出了名的。走到哪里,看到困难的人家缺衣少被,遇上哪个群众买种子、买牲口少钱,他就从自己兜里往外掏。有人劝他不必,他说:“我是这里的书记,老百姓有困难,我能看着不管吗?”

用钱“散”的杨善洲,自己的生活却“抠”得很。他常年住在办公室旁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张木桌,一张木板床,床上一个草垫子和草席;穿的总是一身发了白的灰色中山装,夏天草鞋,冬天胶鞋。他走到哪里,谁也看不出他是个大干部,曾经闹出几次去宾馆开会被服务员挡在门外的笑话。

杨善洲更“抠”的是,他绝不允许自己占公家一丁点便宜。

他的家在保山施甸县姚关镇大柳水村,离保山有100多公里。他回家从来没用过一次公车,都是自己买车票坐班车回到施甸县城,往下的路当时不通车,他就徒步走回到大柳水村。他的理由很简单:“回家是私事,不能用公车!”

在杨善洲眼里,权力是人民的,行使的标准,就看符合不符合人民的利益。多少年来,杨善洲把“后门”关得紧紧的,但他的“前门”总是敞开的。群众说:“老书记‘后门’上的那把锁是没有钥匙的,但是他帮助干部群众解决困难的钥匙却揣了一大串!”

一辈子的为官情怀,宁愿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与群众一道,承担起通往幸福生活路途上最后的艰难

环抱在山洼洼里的大柳水村,是杨善洲这辈子从未起过根的家。他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在这里娶了媳妇成了家。又后来,他跟着共产党的工作队走了。

然而,对于这个家庭,走出的男人身份的改变,丝毫没有影响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一家人的人生轨迹。他们和大山里每一个农民一样,至今依然过着地里刨食、山上找钱的艰辛生活。

看过去很普通的几间砖瓦房,是2008年才建起的。村里人说,他们家原先的房子是全村最差的。

1967年,老房子破得挺不住,一到下雨,满处漏水。妻子张玉珍看着婆婆和娃娃在雨水中躲来躲去,无奈之下去了保山,找到当家的说了家中的难。杨善洲听了,半晌无语,摸遍全身,找出仅有的30元钱:“你先拿这些钱去姚关镇买几个瓦罐,哪里漏就先接一下,暂时艰苦一下。”

妻子回到家里,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爹爹确实没办法,他很穷,我们以后再也不能给他添麻烦了,家里的日子我们先凑合着过吧。”

多少艰难困苦,张玉珍靠着山里女人石头一般的坚韧挺了过来。3个娃子上学,当家的捎回的钱不够,一到秋天,她就每天跑十几里山路去采野果子,背到集市上去卖,一背篓能卖2元钱。

早在1964年,杨善洲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组织上就提出把他的妻子孩子转成城镇户口,他谢绝了。

1988年,家里人想在施甸县城附近建个房,为他下山进城办事方便,家里人也可多照顾他。他同意了,心底里更多是为弥补多年来对家人的愧疚。于是儿女先借下5万元钱,买了地,盖了房。老伴找到他:“能不能凑点钱,帮娃娃们还还账?”

杨善洲东拼西凑只凑到9600元。老伴问:“9600块,能还5万?”账还不上了,为了不拖累儿女们,杨善洲做主,房子还没住就卖了。

这件事在保山广为流传,人们编成了顺口溜:“施甸有个杨老汉,清正廉洁心不贪,盖了新房住不起,还说破窝能避寒”。

有人问过杨善洲,作为一个儿子、丈夫、父亲,你对家人有愧疚吗?

他点点头,低声地说出两句话:“自古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啊!”那一刻,他眼里有泪。

这个秉性忠厚质朴的山里人,何曾没有一腔儿女之情?!

母亲早年守寡,他是母亲的孝子。每年,他都会花钱从保山买一包补药,煨给母亲吃几天。母亲89岁那年,他回去探望,原打算第二天就走,看到老人家病重在身,便留下来,日夜侍奉,整整住了9天。这是他离家几十年中,回来住得最长的一次。老母亲是在他的怀里去世的,他抱着母亲的头失声痛哭:“娘,不是儿子心肠硬,只因为您儿子是人民的干部!”

他疼爱妻子。每次回家,哪怕住一晚,他都会下地,把要做的农活做了,把家里的水缸挑满了。他23岁娶了她,那会儿穷,没给她点什么物件。他出去了,可这事一直没忘。直到1997年,他省吃俭用攒下500块钱,塞到她手上:“替我给你买个戒指吧。”

他是慈祥的父亲。3个女儿都是他给起的名――惠菊、惠兰、惠琴,爱树爱花的父亲,把女儿们在自己心里种成了三棵美丽的花。女儿惠兰总忘不了,有一次爹爹给她梳头,扎的两根小辫子就像两只小牛角。

一辈子天高地阔的豪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杨善洲病了。他得了肺癌。尽管家人瞒着他,他心里明白,这一回,是过不去了。其实,对于死亡,他并不在乎。重要的不是死,重要的是如何生。他欣慰,这一辈子选择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即使在人生最后的年月,他依然没有愧对自己的心。

作为大亮山5万多亩林场的指挥长,他除了拿自己退休后的一份退休金,在林场拒绝拿一分钱工资,只接受每个月70元钱的生活补贴,后来随物价水平,涨到了100元。林场曾多次要给他一个月500元补助,他总是一句话顶回去:“我上山是来种树的,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不仅不要钱,他还倒贴钱。

他下乡、出差都是自己掏腰包,22年里,他在林场从没开过一张发票,没报过一张单子。

上级部门考虑他年纪大,上山下山不容易,给他配了一辆吉普车,他还是老规矩,私事不用公车,用了就要交钱。他老伴去医院看病,用了4次车,他一共交了370元的汽油钱。

对自己严上加严的杨善洲,对林场职工关怀备至。有一个工人得了肝硬化,大量腹水,生命垂危。他一家子都在农村,拿不出钱医治,家人边哭边为他准备后事。杨善洲得知后,连夜赶到县城医院,找到医生说:“我们这个工人够苦了,没享过一天福。你们要全力抢救,只要对病人有用,要什么药就尽快去调,医药费,我负责!”医院第二天调来了特效进口药,工人的命保住了。杨善洲去医院探望他,这位工人抓住老人的手,泪落如雨。

有人曾问,杨善洲凭了什么能拢住十几个铁杆追随者,在一片荒山秃岭上造出这么大一片森林?

林场的人说,我们就是冲着老书记这个人,再苦再累,跟着他心甘情愿!

大亮山就这样在杨善洲带领的这支队伍手中变样了。

树苗儿一片片扩展,一年年长高,长成了林子,汇成了5.6万亩的林海,林海招来了云,蓄住了水,昔日干涸的大亮山在水的滋养下“活”起来了。

多少年,喝水靠马驮人挑,婚丧嫁娶送礼要送两担水的山里人,第一次在家门口喝上了甘甜的水。有了水,农民种起了蔬菜、蘑菇、茶叶……拉到集市上换回了钱。

多少年,山里人出门没有路,如今,林场的一条大路串通了村村寨寨,山里跑起了大大小小的运输车。

多少年,山里人没有电,如今,林场的电拉到了七岭八坡,夜晚的大亮山如同掉下一片星星。

大亮山成了聚宝盆。

有关部门算了一笔账:整个林场约有1120万棵树,按每株30元的最低价算,总价值也有3亿多元!林子每年成长,又是一笔可观的绿色存款,至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无法估量。

杨善洲笑了。

这时他才感觉自己老了。老了,就要做老了的安排。

2009年4月,82岁的杨善洲作出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把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他说:“这笔财富从一开始就是国家和群众的,我只是代表他们在植树造林。实在干不动了,我只能物归原主。”

施甸县政府决定奖励杨善洲10万元,被他当场谢绝:“我早就说过,自己办林场是尽义务,不要报酬。”

保山市委市政府决定给予他20万元的特别贡献奖。经再三劝说,他接下了。转过身来,给保山第一中学捐出10万元,给林场建望哨捐出3万元,给山下老百姓修建澡堂捐出3万元。

他最终留下4万元。因为,他想到了老伴,一个一辈子含辛茹苦、给他撑起整个家、没享过他一天福的老伴。决定把这4万元留给老伴百年之后,让他一生愧疚的这个好女人安安稳稳,一路走好……

2010年,杨善洲突然病倒。他预感到,他真的要走在老伴前头了。他躺在病床上,老伴来看他,俩人都说不出话,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两双眼睛都在淌泪……她懂他。病床边起身,她轻轻留下一句话:“病好了,就回家……”

他终于要回家了。

2010年10月10日,杨善洲告别人世。

他留下话:不开追悼会,不办丧事,遗体火化……

这是大亮山最悲伤的秋天,层林如挽,长风当泣……

成千上万的百姓扶老携幼,涌出家门,为他们的老书记送行……

“一尘不染香到骨,两袖清风昭汗青”……哀思如潮,挽联如织。

电影杨善洲篇7

故事还得从19年前说起。1995年5月,杨彦到一位朋友家做客,看到架子上摆着一个木雕头像,头像刻的是一个非洲少女,面部饱满,睫毛长长,透出一股青春活力。杨彦对这个木雕爱不释手,半开玩笑地说:“这个木雕很传神,送给我吧!”朋友郑重地说:“君子不夺人之美,这个木雕我可是不送人的!”杨彦放下木雕,似是玩笑又像是赌气地说:“不送算了,我以后要找个鲜活的非洲姑娘做老婆!”朋友以为他在开玩笑,哈哈大笑,并未在意。

从那天后,木雕上的非洲少女深深地烙在杨彦的脑子里,时间一长,他生出浓浓的非洲情结,看到黑人就觉得异常亲切。然而,15年过去了,杨彦苦苦寻觅的“木雕女孩”始终未能出现,52岁的他也一直保持着单身状态。

2010年12月,杨彦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个来北京多年的颇有名气的非洲女孩,名叫玛丽亚。杨彦托她帮自己找个非洲女孩当妻子,玛丽亚爽快地答应了。几个月后,玛丽亚打电话给杨彦,说她要回塞拉利昂参加国庆活动,她的国家虽然不大,但风光旖旎,那里的姑娘纯朴、热情,说不定能遇到你的梦中新娘呢!杨彦一听来了兴趣,决定跟随玛丽亚一同前往。

杨彦和玛丽亚踏上了飞往塞拉利昂的航班。到达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后,在玛丽亚的安排下,杨彦参加了几次活动,结识了一些当地的年轻姑娘,她们个个热辣奔放,能歌善舞,却未能打动杨彦的心,因为这些女孩都不似他梦中的“木雕姑娘”。

一天晚上,玛丽亚又约了几个朋友陪杨彦一起吃饭。其中有个叫爱达的女孩让杨彦眼前一亮:爱达身材苗条,面部饱满,眼神纯净,最让杨彦动心的是,爱达的睫毛竟然是金色的,简直就是“木雕女孩”的翻版。杨彦当即下了决心:这个女孩就是自己一直寻觅的“木雕姑娘”,如果错过了,他不会再动结婚的念头了。

看到杨彦注视着自己,爱达对中国客人友好地笑笑。玛丽亚悄悄地告诉杨彦,爱达在弗里敦一所大学读大三,父亲是一所大学的校长,她喜欢踢足球,能歌善舞,还主演过三部电影,艺术方面很有天赋。杨彦听后,对这个叫爱达的女孩更是情有独钟。

杨彦关注爱达的同时,爱达对这个蓄着白须、面容和善,有气质的中国客人也颇有好感,她觉得这位中国大叔笑容里透着温暖,目光里的期许让她怦然心动。玛丽亚把杨彦来非洲寻找新娘的事情悄悄告诉了她,问爱达对杨彦印象如何,如果有意的话,第二天可以单独相处,爱达羞怯地答应下来。

第二天,杨彦和爱达在宾馆里待了一天,两人虽然语言不通,却通过手语和电子辞典谈得非常投机。杨彦给爱达比划着讲述了他十多年前从朋友家见到那座木雕开始,就希望找个非洲女孩做妻子的想法,现在,他终于梦想成真了。“爱达,你就是我要寻找的非洲新娘,请你嫁给我吧!”看到杨彦那么喜欢自己,爱达也表达了对他的好感及爱意。

这时,杨彦提出给爱达画个像,爱达非常顺从地摆好姿势,杨彦廖廖几笔便勾勒出爱达丰满、热烈的少女形象。看到自己传神的画像,爱达欣喜地扑到杨彦的怀里,杨彦抚摸着爱达乌黑的卷发,心都醉了。

第三天,爱达邀请杨彦到海边去玩,两人换上泳衣扑进大海里畅游,游累了,他们在海边依偎着休息。几个黑人孩子吮着手指看着他们手里的点心,杨彦比划着让他们过来,把手里的食物分发给他们。他手里的食物很快分完了,此时又围过来几个孩子,他们中有的孩子没穿衣服,身上脏兮兮的,杨彦丝毫没有在意,又跑去买了些好吃的分给他们,还请他们教自己跳舞。看到杨彦这么喜欢孩子,爱达感受到了这个中国男人的善良,更加认定了他。

整整一天,两人在海边游泳,然后买衣服、逛商场,相处得非常开心。让爱达感动的是,杨彦特别喜欢和她的同胞一起互动,看到路边有人载歌载舞,他就不由自主地加入进去,扭动着和他们舞在一起。在杨彦身上,爱达似乎感觉不到年龄的差距。当天晚上,当玛丽亚打电话询问她对杨彦印象如何的时候,爱达果断地说,他是个好人,我愿意和他结婚!

第四天,爱达瞒着父母,在几个哥哥、妹妹以及众多亲友的参与下,和杨彦按当地风俗在海边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有趣的是,举行婚礼时,两人没有戒指,婚礼主持人把自己的戒指摘下来,借给爱达,爱达的哥哥则跑到一家小商店,向店主借了个纯银的戒指,亲自戴到杨彦的手指上。接着,杨彦、爱达被簇拥到了中间,亲友们围着两人跳起了狂放热辣的舞蹈,为这对新人献上最诚挚的祝福。

婚礼结束后,爱达把自己的衣服以及其他物品赠送给亲友,义无反顾地和杨彦踏上了回中国的航班。

非洲媳妇痴迷中国琴棋书画

回到中国后,杨彦为爱达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中式婚礼,婚礼上不乏邓亚萍、姜昆等明星人物。此时,爱达才知道,丈夫在中国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画家,爱达热爱艺术,她觉得有个艺术家丈夫,会让他们的婚姻生活更加美妙。

第一次来到丈夫宽大的画室,爱达兴奋地惊叫起来。而她最欢喜的还是丈夫创作中的那种状态,杨彦画画时,将全部精力及情感都沉浸其中,让爱达也深受感染。

看到爱达跃跃欲试,杨彦给她铺了张宣纸,任由她发挥。当时画桌上有一堆画笔和一把锥子,爱达竟毫不犹豫地拿起锥子,醮着墨汁及各色颜料,花了两个多小时,画出一幅塞拉利昂地图来,在画首都弗里敦时,爱达在上面画了个黄橙橙的大芒果,色彩明亮。杨彦知道,爱达为了爱,追随他来到遥远而陌生的中国,甚至都没有告诉父母实情。现在,语言不通加上文化差异,让爱达深深思念起了家乡。

为了安抚妻子的思乡之情,杨彦带着爱达游走在国内名山大川之间,边走边创作,爱达也拿起了画笔,她最爱画的是家乡随处可见的芒果树,喜欢用浓墨重彩展现芒果树的不同生长阶段。

2011年9月,在成都附近的青城山,杨彦、爱达发现了两株缠绕在一起的巨大柏树,两棵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缠绵悱恻,故名“夫妻柏”。在杨彦比比划划的讲解下,爱达费了好大劲儿才把这两棵柏树的寓意弄明白,她十分喜欢“夫妻柏”这个名字。

回到北京的家里,爱达铺上宣纸,以“夫妻柏”为题材开始了创作,她想画好这幅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中国丈夫的爱和忠贞。杨彦很支持爱达的举动,耐心地在旁边加以指导,关键的时候,还亲自画上一两笔。爱达悟性很强,很快就掌握了作画的技法。

一天夜里,杨彦很晚才回家,看到画室里灯火通明,他走了进去,只见爱达仅穿着内衣在几十平米的画布上奋笔作画,画的仍是未完成的“夫妻柏”。杨彦看到妻子的画作雄浑大气,虽然色彩搭配有些别扭,但整幅作品基调拙朴,极具感染力。

杨彦被妻子的创作热情所感动,下楼把刚入睡的母亲叫醒,让她一同来欣赏爱达创作时的情景,婆婆也被爱达的执着和灵性感动了,鼓励儿媳成为第一位画国画的非洲人。

在杨彦的调教下,爱达的艺术功力日益精进,她把和丈夫一起创作当成两人交流和沟通的最好方式。一个深夜,爱达一觉醒来,发现丈夫不在身边,画室的门关得紧紧的,她知道丈夫在作画,就起床悄悄来到画室,当时,杨彦正在创作一幅梅花三弄水墨画,这个题材古往今来许多画家多有佳作,其神韵、意境颇难把握,杨彦为了画好这幅作品,特意选在有灵感的午夜作画,等到爱达睡熟后,他才悄悄来到画室。妻子来到身边,他竟浑然不觉。

爱达看到丈夫全身贯注投入到创作之中,没有打扰他,而是在一旁凝神观摩,她看到丈夫画笔下,一簇簇灿若云霞的花朵争艳斗芳,不由被迷住了。杨彦画了两个小时,爱达在旁边看了两个小时。杨彦画累了,坐在椅子上甩着发酸的手腕,爱达忙递上了一杯水。杨彦这才发现了妻子的存在。

杨彦润了润喉咙,比划着给妻子讲,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傲骨,在中国人心目中地位很高。这让爱达一下喜欢上了这种花儿,杨彦专门带妻子去了趟京郊的农庄,让她欣赏到了真正的梅花。此后,爱达痴迷地创作起梅花来。

冬去春来,爱达的作品越来越丰富。2012年5月,杨彦为爱妻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此后,爱达的作品在很多的活动中亮相,一些收藏家和画廊买下她的作品,业内人士评价,爱达画中的那份朴实与纯粹让作品分外出众。

除了中国画外,爱达非常喜欢唱中国歌。嫁给杨彦前,爱达对中国的认识仅限于成龙、中国功夫以及长城。在塞拉利昂和杨彦相识时,宾馆里的电视能收到中央台,当时正播放纪念邓丽君的专辑,其中一首《小城故事》引起了爱达的兴趣。

杨彦对爱达比划着说,唱这首歌的女子在中国知名度很高,她的歌也很受欢迎。电视节目一闪而过,正巧杨彦手机里有《小城故事》这首歌,爱达就一遍遍地听,一遍遍地跟着唱,一天不到,她唱得居然韵味十足,音准恰到好处,让杨彦感叹爱达的艺术天赋果然了得。

爱达还很喜欢中国古典音乐,杨彦给爱达请了位古琴老师,三个月不到,爱达居然能弹好几首曲子。如今的爱达,正向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方向发展。

夫妻用翻译机吵架

爱达初到中国时,面临着语言不通、气候差异、生活习惯等诸多难题。好在她拥有一位通情达理、包容的婆婆,使爱达很快融入了中国的家庭。

爱达在非洲习惯用手抓饭,嫁到中国后,对筷子比较生疏,仍用手抓饭。婆婆没有介意,为了让爱达感到她的善意和友好,婆婆也把手洗净了,和非洲儿媳一个盆里抓饭。爱达和丈夫出去应酬,或到饭店吃饭,看到中国人都是用筷子吃饭,她也努力学着使用筷子。

嫁到中国半年后,爱达迎来了北京的第一个冬天。爱达的国家处于热带,一年四季都是穿裙子、打赤脚。而在北京铺着木地板的家里,尽管备有多双拖鞋,爱达仍嫌麻烦,她喜欢光着脚走来走去。夏天、秋天光脚还可以,到了冬天,爱达仍光脚楼上楼下地跑。北京人都懂得“寒从脚下起”的道理,婆婆怕爱达赤脚会对身体不利,就善意地拿来一双拖鞋让她穿上。爱达认为婆婆不尊重她的生活习惯,很不高兴,仅穿了半天的拖鞋,觉得别扭,就又不穿了。婆婆出于好心,再次提醒她穿上鞋,这让爱达更加生气。

那几天,杨彦不在家,爱达心中的苦闷无处诉说,整天郁郁寡欢。婆婆不知儿媳为何生气,也挺纳闷。直到杨彦回到家,爱达才向她倾诉自己心中的不满。杨彦等妻子发泄完怨气,又找母亲了解情况。

杨彦向爱达解释说,妈妈这么做,并非是想改变你的生活习惯,而是从健康的角度对你表示关心,是发自内心的爱。听了丈夫的解释,爱达才恍然大悟,第二天,她向婆婆诚恳地道了歉。

2012年春节后,爱达怀孕了,杨彦和家人喜上眉梢,对爱达的生活起居格外关照。按照中国女性怀孕的习惯,杨彦带着爱达到医院建立孕检档案,爱达起初很配合,但她只到医院去了两次,就再也不愿接受半月一次的检查了。

爱达两个多月没到医院接受孕检,医院打电话催了几次,也没见她前来。负责给爱达孕检的大夫失去了耐心,直接给杨彦打电话:“你们不来可以,以后出了问题,医院概不负责!”这话让杨彦非常担心,可是爱达不以为然,在她看来生小孩没什么大不了的,一切顺其自然就行了。

看儿媳孕期不按时到医院做产检,还楼上楼下地乱蹿,婆婆坐不住了,提醒儿子,怎么着也得让爱达在怀孕期间注意些。杨彦也有些顾虑,但他经过认真考虑,还是顺从了妻子。当初,在塞拉利昂举行婚礼前,朋友提醒杨彦应该和爱达到医院体检一次,在中国人看来,非洲很多国家霍乱、瘟疫横行,艾滋病患者更多,检查一下还是应该的。杨彦却相信爱达是个纯洁、干净的好女孩,就毫不犹豫地牵了她的手。生孩子这方面,他还是尊重妻子的意愿。

2013年2月,爱达产期临近,住进了医院。对于是否剖宫产这个问题,爱达一句话把大家逗乐了:“我踢过足球,爬树也是好手,这样的身体生孩子很容易!”

如爱达所说,她在医院很顺利地产下一个男婴,杨彦为混血儿子取名杨和平,寓意儿子肩负着中非友谊、世界和平的大任。中国女人在月子里享受着家人无微不至的呵护,爱达却不以为然,她喝冷水、吃冰淇淋依然如故,婆婆提醒她多休息,爱达笑着对婆婆说:“妈妈,在我们国家,生完孩子的女人还爬树去摘芒果呢!”

因为年龄、文化上的代沟和差异,爱达与杨彦也会发生争执。刚到中国时,两人语言不通,沟通起来较为困难,要使用翻译机进行交流,常常一件小事争论出个结果就要耗费两三个小时。一般是杨彦向妻子服软,这件事情才算画个句号。杨彦觉得,爱达不远万里嫁到中国,把终生托付给他,又比他小这么多,作为一个大男人,就应该处处包容她。

电影杨善洲篇8

今天,看了《杨善洲》这部影片,被老书记的事迹再一次感动,泪水湿润了双眼。回到家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又到网上看了电影的主角李雪健对角色的感悟,他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对老书记的人物印象,我觉得,我也被老书记再一次深深的震撼和感动着。

李雪健是老牌明星,对角色的阐释入木三分,他扮演的老书记不但形似而且神似。李雪健说"我就是杨善洲",就是在充分揣摩角色的背景和内心后,怀着对老书记的尊重和爱,想要把老书记演活,而做出的庄严承诺。

影片中,杨书记的女儿结婚后和丈夫因为工作单位不同,两地分居,已有七年之久,他的女儿是一名老师,通过考试本早都可以调到中心小学,但因为缺少一个盖章,一直没有调走。所以女儿哭着请求父亲帮帮她,把这个章盖了,但杨书记就是不同意。于是,女儿对他说,你帮这里的代课老师转正都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这里的孩子不能没有老师,是公事!公是公,私是私,二者就是不同的概念嘛!杨书记心平气和地说。嚎啕大哭的女儿见说不动父亲,只好生气地走了!

老书记在家里对三个女儿交代自己的后事时,说要把自己的骨灰分为三份,一份撒在清平洞,那是他开始革命的地方;一份要撒在大亮山的雪松下,那是他工作结束的地方;还有一份要交给女儿们保管。在交代这些事的时候,他的神情平静而安详,似乎只是要出远门一趟,而不是永久的诀别。

电影杨善洲篇9

当记者问到李雪健演出成功的感想时,他激动地说:我要感谢妻子,是她让我焕发了第二次艺术生命――

57岁的李雪健出生于山东菏泽巨野县的一个小镇,19岁参军入伍。随后,考入空政话剧团,成了一名演员。

团里有个叫于海丹的北京女孩,不仅人长得漂亮,演技也很出众,她对李雪健颇有好感。不过,李雪健对这桩恋情却不太自信,因为于海丹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姑姑于蓝是著名表演艺术家,表兄田壮壮是位出色年轻导演。

当于海丹得知李雪健的顾虑后,坚定地说:“只要我们情投意合,其他阻力都不是问题!”

1983年8月,在亲友们的祝福声中,李雪健和于海丹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为了让丈夫专心演戏,于海丹独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并调到了一家机关图书馆工作。虽然退居幕后,但她对丈夫的演艺事业却十分上心。

1989年,李雪健加盟《焦裕禄》剧组,并出演焦裕禄这一角色。于海丹为了帮丈夫更好地塑造焦裕禄的形象,找到了有关焦裕禄的数十本书籍,并为丈夫写出人物形象分析。《焦裕禄》公映后,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焦裕禄的夫人徐俊雅也被感动了。她感慨地说:“雪健这孩子,真的难为他了!”凭着焦裕禄这一角色,李雪健同时获得电影“金鸡”、“百花”最佳男演员奖。

1990年,《渴望》剧组邀请李雪健出演男主角宋大成,习惯饰演英雄人物的李雪健对这个普通角色不感兴趣。于海丹看过剧本后郑重地对丈夫说:“这个角色你要是错过,肯定会遗憾终生!”李雪健听妻子这么说,把剧本粗略读了一遍,立即被宋大成这个角色吸引住了,遂决定接受《渴望》剧组的邀请。

果然,随着我国第一部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的热播,李雪健饰演的邻家大哥宋大成,深深植入亿万观众的内心。凭借对这个角色的成功塑造,李雪健拿下电视“飞天”、“金鹰”双奖。

领奖回到家,李雪健感激地对妻子说:“没有你的慧眼,就没有我的获奖,军功章也有你的一半!”

1999年5月,李雪健拍完新中国成立周年献礼片《横空出世》后,开始筹拍我国首部以航天为题材的电视剧《中国轨道》。出发到拍摄地西安的前两天,李雪健摸着脖子后面的一个疙瘩对妻子说:“不知啥时起了个小东西,不痛不痒的!”于海丹也摸了摸,随口说:“可能是上火了,多喝点水就好了!”

丈夫去西安外景地一个月后,于海丹夜里突然做了个梦,梦见丈夫向她求助。天亮后,她越想越不对劲儿,简单收拾了一个行包,就坐飞机赶到了西安。看到丈夫脖子后面的疙瘩越长越大,她有些担心,就拉着丈夫在西安一家医院做检查。

李雪健患的是鼻咽部肿瘤,已到了中晚期。

李雪健知道真相后,镇静地说:我是主角,这个时候退出,前期投资的几百万元就打水漂了,我不能放下剧组不管,就是死也要把这部戏拍完。经协商,剧组转场北京,边治疗边拍摄。

就这样,于海丹上午带丈夫去放疗,下午陪他到剧组拍戏。终于熬到丈夫拍摄最后一场戏了,此时也是李雪健反应最痛苦的时候。一连拍了几个分切镜头后,导演怕李雪健累着了,就说可以了。李雪健却摇着头说:“不太理想,你们把镜头跟上,我再来一遍!”

导演红着眼睛,指挥镜头跟上,于海丹大气也不敢出地盯着丈夫。李雪健说台词的时候,有些吃力,也有些哽咽,说完最后一句台词,随着导演的手势,摄影机停止了转动,李雪健强撑着的精神世界也随之坍塌,当场晕倒在地,于海丹哭着扑了过去……

拍完《中国轨道》后,于海丹把丈夫送入医院,并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幸运的是,李雪健的癌细胞没有扩散,医生给他制定了保守治疗方案。

经过几个阶段的化疗之后,药物产生的生理反应逐渐显现出来,李雪健纵有钢铁般意志,也禁不住癌魔日夜不停地折磨。有段时间,他的口腔溃烂到了真皮层,每天只能吃些流食。

为了掌握更多的医疗信息,于海丹加入了癌友俱乐部,向那些坚强达观的癌症患者求教如何调理饮食,安排作息。她把学来的方法一一记下来,并根据丈夫的病症专门制定出详细的护理时间表,一日三餐的菜谱,进食的分量,就连睡眠时间、排尿排便时间也记录在案,李雪健像个孩子似的享受着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

最后一期化疗结束,医生拿着检查报告单,欣喜地对李雪健夫妇说:“从病理学上,你体内的癌细胞已经消失,这是个奇迹。不过,你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你还要面对1年、3年、10年3个复发期的考验。不过,有这么用心的妻子陪着你,你肯定能战胜一切困难!”听了大夫的话,李雪健感激地紧紧握住妻子的手,眼里闪动着泪花。

在妻子的精心照顾下,李雪健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每当打开电视,看到有自己参与拍摄的影视剧时,他都显得烦躁不安,于海丹看出了丈夫的心思,她知道演戏就是丈夫的命,这样让他在家里闲坐着,更不利于他的康复。

一个月后,李雪健坐在阳台上发呆时,妻子给了他一个出其不意的礼物――《历史的天空》电视剧本,李雪健顿时来了精神,一口气读完了剧本,并决定出山。2004年,《历史的天空》在央视首播,收视率连创新高。

此后,李雪健的创作潜能再次释放出来。7年来,他先后参与了《搭错车》、《唐山绝恋》、《杨善洲》等二十余部影视剧作品的拍摄。

2011年6月30日,电影《杨善洲》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影片中李雪健饰演的杨善洲感人至深,完整地展现出了这位老地委书记的工作和生活,并彰显出主人公的崇高思想境界。

电影杨善洲篇10

绘画师承名家生动有趣

邝炜利先生的作品《狭路相逢》很有趣:边缘点缀细细的柳枝,在静谧的水面上,一段浮木位于中央;上面,一只长脚鹬与一只红耳龟正在对峙,空灵之中顿生紧张之感。画中龟鸟表情、形态都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得知邝炜利先生师承岭南画派大师杨善深先生,方才大悟,能画出如此真实而巧妙的鸟与龟,是得大师的真传。

当代中国动物画坛中,无论是徐悲鸿先生画的马、或是吴作人先生画的骆驼、还是潘天寿先生画的鹰等等,可谓名家迭起、各具特色。但要像杨善深先生这般画过如此多动物的画家,确实寥寥无几,他画过的动物有:鸡、鸭、鹅、猫、狗、猪、马、牛、兔、猴、羊、虎、狮、豹、鹰、蛇、鱼、鼠、鸦、鹤、鹧鸪、蜻蜒、蚱蜢、蟋蟀、八哥、飞雀、燕子、白鹭、青蛙……从翎毛到走兽,从游鱼到草虫,从大动物到小动物,门类齐全。

跟老师杨善深先生一样,邝炜利先生同样喜爱描绘动物、擅长花鸟画,其题材同样广泛。如作品《猫鼠》,他将经常出现于传统作品中有生命的猫,与现代生活中无生命的鼠标一物巧妙地结合,把猫与鼠标共处的场景画出来,结合题目,产生一种让令人会心一笑的幽默,意蕴深远。

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学画的邝炜利先生,早年毕业于艺专西画系。“我从小就蛮喜欢艺术,从事多年专职油画工作后,我想我们中国的艺术家,学好中国画也是必要的。”后来,通过亦师亦友胡凯评师兄的关系,认识杨善深先生,并拜其为师。

在杨善深先生指导下、加上有西画素描美术的基础,邝炜利先生对中国画越来越喜爱,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中国画,绘画技巧日渐提高,直到今日,他已可在中国画领域中挥洒自如。

邝炜利先生还在香港“南山画院”、“春风画会”、华人现代艺术研究会等绘画团体担任要职,希望通过跟各位画友相互交流、分享绘画心得。

“春风画会”则是由杨善深先生创办的,定期举行画展,不久前,邝炜利先生和该会五十多名会友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及广州艺术博物院成功举行了“杨善深老师百年诞辰纪念暨弟子作品展”,展出大量作品,各国弟子踊跃参加,包括在美国、加拿大、澳洲、德国、台湾等地画友,作品多达200多张,并设立“杨善深老师作品”专馆展出,场面热闹。

月前,邝炜利先生也获邀参与多个团体之交流展,包括香港、江门、清远三地美术作品巡回展于江门市李铁夫美术馆展出;岭南春风穗、莞、港三地交流邀请展于广州高剑父纪念馆展出;喜庆十“黄河情”,香港、澳门、台湾、临汾、两岸四地书画联展于临汾博物馆展出;临汾艺术家西部采风创作展等。多年来积极参与画艺界和外地举办画展,能与各地不同画风的画家交流,取长补短,眼界大开,获益良多。

绘画三十多年,邝炜利先生渐渐成为岭南画派重要的一员,他还曾在多年前教授徒弟绘画。现在,他已经不收学生了,以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为的是实现他“喜欢画画就是喜欢画画”的兴趣。

摄影专业真实质朴快乐

“每一张作品,我都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画画是这样、摄影也是——画画跟摄影是分不开的。”同样是视觉上的艺术,邝炜利先生喜爱绘画,也很喜欢摄影:“我看到什么就拍出来,是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为此,他总是随身带着照相机,碰到自己喜欢的场景即马上调整焦距、揣摩构图,以最快的速度按下快门……目前,邝炜利先生有几万张摄影作品:“我拍的作品有平日拍的、也有工作时拍的,这些作品我都比较满意。”

邝炜利先生从学校毕业后从事过策划的工作、学过专业摄影,至今他的工作也是专业摄影师。每当给新婚夫妇拍摄婚纱照时,他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工作。对作品精益求精的邝炜利先生,为了让新人们能表现得自然点、拍出效果好一点的作品,他会在拍摄时尽量做好沟通工作,他也会根据构图需要,为新人们提供关于动作等方面的建议:“拍出来让人们开心,我也开心。”因此,给一对对新人留下美好的记忆。

无论平日还是工作,邝炜利先生都把自己看到最美的场景定格在相机中。跟他的绘画爱好一样,野生动物经常成为他摄影作品的主角。有摄影经验的人都知道,拍摄动物最大的难题就让动物们保持自然的、不受人类影响的动作,需要用到长焦的镜头、也需要拍摄者足够的耐心。因此,邝炜利先生总结了自己多年的经验,提倡在拍摄动物时,最重要的是拍摄者手和眼要配合好、动作要一致。

今日,电脑软件的发展让照片后期加工越来越容易,邝炜利先生建议摄影者在顺应这个趋势的同时,也尽量不要依赖照片的后期制作。因为给作品进行太多的加工会让画面失真:“摄影者要控制好相机,而不是让相机和电脑控制自己,好像画家要控制画笔运行一样。

邝炜利先生一边憨厚地笑、一边又滔滔不绝继续说着自己摄影的经历;他还喜欢拍风景照,去旅游时都会拍照。欧洲的罗马、意大利、法国、巴黎、英国、瑞士、荷兰和比利时;亚洲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美景,邝炜利先生都拍摄过。其中,他最喜欢香港的夜景,经常会带上三角架到尖东,拍下这迷人的景色。

爱好摄影,让邝炜利先生认识了许多朋友,他服务香港青年会属下的青年会摄影学会二十多年,曾担任会长、名誉主席、国际沙龙主席、国际沙龙评审等要职。每个月他们会举行一次活动“灯光人像摄影”,邀请一些资深摄影家对会员上交的作品再进行评审,根据构图、颜色、主题的趣味性等为作品打分,选出冠、亚、季、优异等奖项,让会员经过比赛的磨练、实践,对摄影技巧的运用,对事物的观察,更加深入,如绘画中要多写生,才能在作画过程中,胸有成竹,挥洒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