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23:00

人琴俱亡篇1

1.1整体感知全文,翻译了解课文大意。

1.2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品味课文中所体现的深厚兄弟情谊。

2.教学过程

2.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由刚结束的重阳节引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齐背,引出“兄弟情深”这一话题。(板书课题)

2.2出示目标,齐读目标。(1分钟)

2.3出示“导学思考一”,初读课文,准确朗读。(6分钟)

导学思考一: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课前预习要求: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标出句子中不认识或者容易读错的字的读音,试着朗读课文5遍。

课前自学成果展示:

(1)(出示容易读错的字)请两个小组的4号同学为大家读一读,看谁读得准确,优胜者有奖分。本小组组长评价自己的组员表现。(课件出示)

(2)(出示课文)请两个小组的1号先读,其他同学评论;然后另两个小组的3号再读,由本小组的组长评价,并给予优胜者奖分。

(3)请同学们试着自己放声朗读课文。

(4)全班学生齐读。

2.4出示“导学思考二”,翻译课文内容。(15分钟)

导学思考二:解释每句中的重点字词意思,翻译全文。

自学要求:

(1)把课下注释以及工具书查到的重点字词意思在文中作标注。

(2)不会的、有疑问的和同桌讨论。

(3)两个同学都弄不懂的小组内讨论完成。

(4)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提出疑问,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5)全班共同的疑难,老师讲解。

个人、小组成果展示:

(1)(热身抢答)很快说出带有这个字的句子,并解释字意:笃、索、舆、径、素、卒、而、了、既、俱

(2)(小组竞赛)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翻译重点字词以及句子意思。(课件出示)

2.5出示“导学思考三”分析内容,掌握中心。(10分钟)

导学思考三: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王子猷和王子敬是什么关系?

(2)子猷为何久不闻子敬消息?

(3)为什么子猷久不闻子敬的消息就认为子敬已经死了呢?

(4)子猷明白自己的兄弟已死时,为什么“了不悲”“都不哭”?

(5)子猷用什么方式悼念他的弟弟呢?

(6)“弦既不调”的原因有哪些?

(7)开始时“不悲”“不哭”,为何弹琴后竟“恸绝良久”?

自学要求:

(1)第一大组完成1、2题的思考,第二大组完成3、4题的思考,第三大组完成5、6的思考,第四大组完成7题。

(2)小组内先讨论,大组间互通答案,然后人人组织语言,能够完整回答。

小组成果展示:

(1)每个大组选出代表,能够组织语言,完整回答问题。

(2)其他大组同学补充完善。

(3)个人对发言同学的答案以及个人表现给予评价。

(4)老师最后补充并给予激励评价,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他们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

2.6完成【达标训练】(6分钟)(课件出示)

2.7落实完成情况。(2分钟)

幻灯片打出正确答案,组长负责,小组内检查答案,老师落实完成情况。

2.8课堂小结。(3分钟)

(1)(出示幻灯片)人们常用“人琴俱亡”这个成语来比喻什么?

(2)(出示幻灯片)这些成语你知道吗?

望()止渴渐入()境

()名思义管中窥()

()立鸡群口若()河

应接不()一()情深

学生回答。师引导学生了解《世说新语》这本书,并激起他们阅读历史书籍的兴趣。

(3)文章中心:(学生概况)

通过子猷对子敬的独特方式的悼念,反映了兄弟间深厚的情谊。

(4)写作启示:从选材、语言角度谈。(学生试着回答归纳)

人琴俱亡篇2

哀毁骨立

黯然销魂

悲不自胜

悲欢离合

悲喜交集

触目恸心

怆地呼天

摧心剖肝

悼心失图

风木含悲

呼天抢地

狐死兔泣

狐兔之悲

乐极生悲

美人迟暮

剖肝泣血

凄入肝脾

泣下沾襟

穷途之哭

热泪盈眶

人琴俱亡

丧明之痛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司马青衫

痛入骨髓

兔死狐悲

物伤其类

芝焚蕙叹

哀毁瘠立

踣地呼天

楚囚相对

触目崩心

触物伤情

捶胸跌脚

捶胸跌足

捶胸顿脚

夺眶而出

鸟啼花怨

风木之悲

呼天叩地

见哭兴悲

老泪纵横

乐极哀来

乐极悲来

乐极悲生

乐极生哀

乐极则悲

乐尽哀生

乐尽悲来

泪流满面

呕心抽肠

剖心泣血

凄然泪下

泣不可仰

泣数行下

泣涕如雨

抢地呼天

情凄意切

人琴俱逝

人琴两亡

涕泗横流

涕泗纵横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琴俱亡篇3

2、痛之入骨: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3、痛哭流涕: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

4、泪干肠断:形容伤心到极点。

5、泣下如雨:眼泪象雨一样。形容伤心到极点。

6、泪如泉滴:形容触动伤心事,眼泪象泉水一样流出。

7、五内俱崩:伤心得连内脏都破碎了。形容极度哀痛。

8、如丧考妣:丧:死去;考:父亲;妣:母亲。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9、哽咽难言:因感情激动难以说出话来。形容很伤心痛苦而说不出话来。

10、号恸崩摧:恸:哀痛之极,大哭;崩:死亡;摧:伤心。放声痛哭,异常悲伤,几乎昏死过去。形容极度悲伤。

11、哀痛欲绝: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12、痛切心骨:伤心悲痛已到了骨髓内。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13、透骨酸心:形容极度伤心。

14、泣不成声: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15、哽咽难鸣:因感情激动难以发出声音。形容很伤心而又不能痛痛快快地放声大哭。

16、悲痛欲绝: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17、痛心刻骨:伤心悲痛已刻入到了骨髓内。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18、痛心拔脑:形容伤心到极点。

19、大放悲声:放声痛哭。形容非常伤心。

20、抹泪揉眵:眵:眼屎,此指眼睛。擦着眼泪,揉着眼睛。形容落泪伤心的样子。

21、痛心入骨: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22、额蹙心痛:极度忧愁伤心的样子。

23、流涕痛哭: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

24、呜呜咽咽:指人伤心哽泣的声音。

25、疾首痛心:①伤心到时极点。②痛恨到极点。

26、肝肠寸断:肝肠一寸寸断开。比喻伤心到极点。

27、感物伤怀:感:感动;伤怀:伤心。因见到某种事物而感动伤心。

28、人琴两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29、恸哭流涕:恸:哀痛;涕:眼泪。形容极其悲痛伤心。

30、心寒齿冷:张口叹气的时间长了,牙齿会感到寒冷。形容对于挫伤感情或伤心的事的感叹。

31、抱璞泣血:比喻怀才不遇上,伤心悲痛。

32、抱头痛哭: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

33、目断魂销:目断:竭尽目力所见。指竭尽目力而看望不到,因而内心悲痛。多形容因离别而伤心之极。

人琴俱亡篇4

听,听啊,好动听的琴声。是谁,将岁月的琴弦拨动?叮咚,叮咚,小溪在唱歌呢,花瓣飘落溪中,这,就是秋花留下的痕迹吗?花落去,暗香附水向东流,溪未涸,香亦不断。

生命,就如同一场历程,人生,就是一棵长满了花苞的树。梦想就是一朵花,一朵,傲然绽放的花。逝去的岁月,远去,那安然睡在记忆中的花痕,是否,留给我们美好回忆?

只要留下了痕迹,就够了,即使再小,也仍然可以,自豪地微笑。

尽管最终,留下的只是满树的花的残萼,只是空中难以捕捉的一缕幽香,这就足够了,足够了。曾经的繁花满树,红影幽香,都会绽放在古老的历史的长河中。足够了,只要留下了痕迹,只要让一个人为你留下的痕迹笑了,发自内心的笑。花开无花期。

人琴俱亡篇5

万籁俱寂,漫漫长夜,相伴竹堂,唯一盏孤灯。古人道,月下读书,可解长夜之苦。淡淡月光轻柔飞的彩带,忽起忽落,曼妙的舞姿只应天上有。想到辛弃疾那句“谁共我,醉明月?”一定要有友人相伴才可赏月么,李太白不是吟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么?邀明月共舞,好不醉人,更何况,身边还有好书相伴,这是历代名士与我相伴啊,怎能不让人其中陶醉其中。

滔滔大江,盔甲铮铮闪银光,旌旗杆杆向天狂。将军独坐大帐,手捧兵书,一刻不敢懈怠,他要把历代战争的经验教训都记入脑中。君王委任他讨伐敌寇,国家存亡、百姓安危的重任压在身上,手中的书卷似有千钧重。夜已深,无法入睡的将军信步来到江边,忽然感叹;正如书中所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我们只不过是那大江中飘摇的小舟,在历史的长河中瞬息而逝罢了。将军释然,夜中枕书而睡。次日,打破敌军。

绿意苍苍,野径古亭。执琴着抚琴于亭内,悦耳的琴声在山谷中回荡。亭内坐一位手拿诗书的文人,在琴声下沉浸于书中,山有情,水有趣,草木皆有生命,书中的诗如同有了生命一般,生动无比。读书人完全沉醉在书与自然交融而成的境界里,浑然忘我。

人琴俱亡篇6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翻译;艺术;人文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280-01

多年来,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只把入选的文言文当做语言文化知识的范例来讲。教师认为,只要系统地讲清文中的字、词。句、篇,语、修、逻、常即可,往往忽视了文章的艺术和人文因素。审美和鉴赏只是走过场,甚至干脆弃之不顾。

其实,只要细读《课标》就能看到,它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特点作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落实到文言文教学中,就是:要讲语法,但不是孤立地讲,而是以读带讲,以讲促读;也讲人文,但不是教师越俎代庖地说教,而是以读带悟,以悟促读。在“读”中,既体会语法和修辞的含义和作用,又领悟艺术和人文的精髓。所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文言文教学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视思想情感的领悟和内化

文以载道,文亦藏理,帮助学生透过言辞文句提炼出蕴含的道理、哲理也应是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

文章是作者的思想情感、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等的“集成块”,是一个活的整体,而不是各种语言材料的“堆积物”。一切文章,古文也好,现代文也好,语言之所以值得揣摩咀嚼,是因为它是作者思想情感等等的载体;如果只着眼于词句本身的学习,而忽视甚至舍弃了它所承载的丰富的内容,那叫“买椟还珠”,结果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

教材中的文言文典雅、简洁、内涵丰富,虽年代久远,却香如陈酒,其中的文化意蕴深厚醇美。在流传已久的文学精品里,具有审美特质的文字比比皆是。三峡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之高,富春江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之清,北部边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壮,哪一种景不长留脑际;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忠,欧阳修“乐其乐”之乐,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忧、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愁,哪一种情不撼人心魄!

“游山玩水”,领悟中国人的山水观。古人将自己对山水的认知与感悟记录在许多篇章中。君子比德,天人合一,就是中国人的山水观。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种君子比德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深深浸透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因而我们理解了富春江上吴均的淡泊,庐山瀑布前李白的浪漫,岳阳楼上范仲淹的旷达。

苏轼夜游承天寺,见庭中月辉清澈,竹柏摇曳,他就像悠游于“空水积明”中的鱼儿,自由自在,他忘怀人间得失,胸襟如同月光那样澄澈。当他慨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时,我们懂得他的心声:何时、何处无良辰美景,然而有“闲情”欣赏它们的人太少了。苏轼的欣喜和感慨相交,正是人的精神生活丰富的一种表现。王子猷悼念亡弟“了不悲”,“都不哭”,子猷知道子敬平素喜欢弹琴,想以独特的方式来悼念,琴弦此时仿佛也有了灵性,明白自己的主人已死,弦音也不协调了。子猷真是悲从中来,终于压抑不住内心的悲伤,大叹“人琴俱亡”,失声痛哭。痛不欲生。琴声为心声,知音为知己。“人琴俱亡”饱含多少凄凉!这就是在体味生命意蕴。散步古人庭院,认知古人社会生活。教材中的文言文,窥片言只语,可知古人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学生从中悟得在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里,学会忙里偷闲,在审美世界中驻足,时常欣赏世界,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这样的生活才是诗意的生活,即高品质的生活。

二、重视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的领悟和内化

教师在指导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诵读和鉴赏中,请不要忘记,古诗文同样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宝贵资源。如在组织《钱塘湖春行》教学时,整个课堂教学主要分为“朗读”、“从写作角度品读诗歌的内容”和“尝试写作写景短文”三大部分。其中“朗读”部分,运用“自读――范读――学读――比读――赛读――背读”的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从写作的角度品读诗歌的内容”部分,讨论了诗歌景物描写的顺序,观景的方式,所体现的季节等角度品读诗歌的景物描写特点。在“尝试写作写景短文”部分,要求学生以本诗歌为蓝本,以第一人称“我”为叙事视角,将这首诗歌该成现景短文,学生练笔后,在全班交流。这样从写作角度切入阅读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诗文的内容、意境、主题,是对读的有力升华。

学习文言文是吸纳写作养料的重要途径。文言文是一座储存丰厚的艺术宝库。凡是在写作方面,表现能力强、表达典雅、底蕴丰厚的学生,很多都是喜爱文言文、认真学习文言文的学生。文言文行文简练,文字表达精练,遣辞造句考究,注重语言的锤炼。例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贾岛“推敲”典故的产生,都说明了这点。例如,以“谦让”为题作文,可用孔融让梨、将相和、田忌赛马等素材。学习《与朱元思书》一文,积累写景的方法:间接、直接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多角度、多感官描摹。

人琴俱亡篇7

裴铁侠一生搜藏古琴不少,其中除唐代大、小雷琴外,还有宋元明清各代古琴二十多张,均属上品,如:唐琴“古龙吟”、宋琴“龙嗷”。裴铁侠将大、小雷琴与“古龙吟”、“龙嗷”并称为四唐琴。现考证:“龙嗷”为宋琴,现藏四川大学博物馆。“古龙吟”据说现在上海。

《今虞琴刊》中,对裴铁侠其它藏琴亦有记载。

四张唐琴,两张知道下落。另两张呢?后文继续为我们说出: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成都解放,长期蛰居,使裴铁侠对世事置若罔闻。面对如此巨大的变革,裴铁侠甚感徨惑,忧虑不安。时值长子裴惕生久病卧床不起,次子裴元龄尚在国外未归,三子裴元随军起义后,集中某处学习(1951年被错杀,现),四子裴默痕为谋生计下海唱竹琴,其余子女尚幼。在没有任何开导劝解的情况下,裴铁侠自感生活的窘迫将危及视若性命而珍藏的雷琴,便萌生自戕之念,终于在1950年6月某夜与继室沈氏将双雷琴击碎后,同时服毒自尽。后在裴铁侠房中书案砚台见到字迹工整的一纸遗嘱:“本来空寂,何有於物;去物从心,立地成佛”十六个大字,另旁有小字一行:“大小雷琴同登仙界,金徽留作葬费,余物焚毁,铁叟绝笔”。

不久,查阜西先生由北京发来电报,邀请铁侠携双雷琴前往北京参与古琴研究工作。可叹人琴俱亡,成千古憾事矣。

上引文中提及“《今虞琴刊》中,对裴铁侠其它藏琴亦有记载。”据《今虞琴刊》所记:当时裴铁侠报上琴会的琴有三张:计是大、小雷琴和“诵余”琴。(见附《今虞琴刊》269页)既然大小雷琴都为裴氏所毁。那么裴铁侠报上琴会而尚幸存天壤者,就只有“诵余”一琴。

1955年四川博物馆曾征集一同名仲尼式古琴,诵余两字是作篆文,但该琴和当时琴刊记录的尺寸及款铭都不符,仅是同名琴而已。

据琴刊所记。裴氏藏“诵余”琴是仲尼式,桐木为面,梓木为底,通体蛇腹纹。螺钿徽,岳山及焦尾皆紫檀。在凤沼内左边刊有:“石介园张崇之珍藏”,右边刊“徐锦堂监修”。另有“天启辛酉仁和金永叔斫”、“乾隆甲子古吴王硕扶重修”之款。另外在纪录中,裴氏有自注:“张崇之疑即张岱宗子与尹芝仙同时有琴名”。“岱”为泰山,即泰岱。“崇之”为别字配合。古吴、仁和都是苏杭地区。天启年间该地区只有张岱和尹芝仙为古琴高手,所以裴氏的推断不为无理。

裴铁侠与“诵余”古琴

数年前,忽在朋友书斋中得见此琴,因该琴经徐锦堂重修,徐是乾隆年、司的修琴名手,所以“诵余”虽然历尽沧桑,但未减明朝名琴的本色。而在琴底,却刻有裴铁侠的两首诗:

诵余失而仍归 将失前数日 羽音倏不鸣 若有宿通 感而赋句

秋来春去亦荒唐

物我应知无尽藏

名士有人识荀季

乘风端入李膺堂

小弦廉折失清音

岂料当时别恨深

海吝己销思痛定

山居从此伴长吟

人琴俱亡篇8

――其智商超过爱因斯坦、霍金和比尔・盖茨

维多利亚・考伊,一位长相俊俏的英国女孩,通过智力测试,维多利亚一下子引起全球瞩目――她的智商达到162,超过爱因斯坦、史蒂芬・霍金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更令人吃惊的是,她还是罕见的全能型神童。

维多利亚因此步入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门萨俱乐部。她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和法语都相当棒;还是小小的“超级音乐家”,会弹奏多种乐器:大提琴、高音竖笛、钢琴、萨克斯;她还喜欢诗歌,爱听CD,从巴赫、贝多芬的音乐,到嘎嘎小姐以及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她都爱;在数学方面,从心算到数独(一种以数字排列为基础的拼图游戏,不仅涉及计算学,还需要运用推理及逻辑思考去找出答案)她都擅长;还爱游泳,玩篮球、网球,也擅长足球……可以说样样精通。她说:“我喜欢科学,最喜欢的是生物学,我很喜欢动物,长大后我想当兽医。”(崔向升)

高个子政客更容易获得选票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政治家的体型和身高会影响他们的政治生涯,大个子政客更有可能赢得选举,这或许就是奥巴马赢得上届选举的原因。研究人员发现,从1789年到2008年,高个子候选人赢得了美国58%的总统选举,因而这一趋势也被称为“总统身高指数”。

得克萨斯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在本州私立和公立学校共选取了500名学生,要求他们分别描述和画出一个典型市民和理想中的国家领导人的形象,结果显示64%的参与正画出的领导人形象高于公众形象。

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对身材高大的领袖有一种独特的偏好,这或许是长期进化的影响。从远古时期一直到原始社会,人们倾向于选择高大威猛的人担任领导,认为这种人可确保族人生命,带领族人过上更为稳定、富饶的生活。这种对高个子领导者的偏好,随着进化和时间的流逝渐渐保留了下来,就如很多人普遍对蛇或蜘蛛有一种天生的恐惧,这很可能是因为远古人经常受到毒蛇或蜘蛛的威胁。

菲律宾现世界最矮人18岁身高56厘米

菲律宾北三宝颜省,年满18岁的菲律宾人巴拉文,身高仅56厘米,创吉尼斯最矮人世界纪录,打破之前67厘米高的尼泊尔人马加尔的纪录。他看起来就像个一岁大的孩子。他勉强能走路,但是不能久站。

巴拉文一家居住在菲律宾一个非常偏远的地区,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就医都是件困难的事。在他两岁的时候家里人就发现不对劲,也积极地治疗过,但是都没有结果,时间一长也就不了了之了。目前他的几个弟弟妹妹(都比他高多了)都在上学。对于能成为全球第一矮人这件事,他还是很高兴的,说这挺酷的。希望全球第一矮这样的记录,能改善一下他们的生活水平吧。

科学家称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粉红色!

深具女性气质的粉红色是许多女性最钟爱的颜色,市面上很多产品只要推出“粉红色”就会被抢购一空,因为人们早已把它与温柔、舒缓及可爱联想到了一起。可是,粉红色是怎么来的呢?红色+白色?错,科学家说,自然界中根本就不存在粉红色!这是为什么呢?

以光学的角度来看,其实在反射大自然光线的彩虹里面,粉红色根本就不存在。也就是说,自然界当中并不存在所谓“粉红色的光”,人们用肉眼感知到粉红色,其实只不过是一种视觉盲点而已。

科学家指出,粉红色实际上是由红光和蓝光构成的,当我们的眼睛同时看到红色和蓝色的光线时,就会把它们结合成粉红色。

那么,如果粉红色根本就不存在,我们应该怎么称呼它呢?“减绿色。”科学家回答。

世界上最小的台式电脑捏鼠标都困难

从目测来看,这台pC的大小和拇指差不多,我们暂且叫它为拇指电脑吧。有意思的是,这款机器还搭载了windows系统,而且可以正常运行。从系统运行的开机画面来看有点像windowsVista,如果真的是Vista,那么说明这款机器应该是CpU频率在800mHz左右、系统内存512mB左右。

世界各地丧葬习俗

人琴俱亡篇9

那时,我当上妇产科医生还不到两年。一天,一名虚弱的孕妇来到我的办公室,说她因为第一次生孩子而感到格外紧张。虽然她的家世很好,但是有轻微的精神病,怀孕之后更是紧张得万念俱灰。在我不断鼓励之下,她渐渐鼓起了信心。产前例检表明她的胎儿是臀位在下。这样的胎儿死亡率比较高,我没有告诉她这个结果,我怕她会情绪波动。

终于,临产的时刻到了。我轻轻拉出婴儿的一只小脚,然后试图抓住另外一只。然而,我却摸不到另外一只脚!我再一次轻柔地、一点点地向外拉着已经出来的那只脚,旁边的护士轻压着产妇的腹部。婴儿的身体又出来了一点儿,我看到这是一个女孩。然后,我非常吃惊地发现,这个小家伙的一条腿从踝部到膝盖的那段“失踪”了!那只脚甚至无法够到旁边那条腿的膝盖。我从来没见过这样奇怪的缺陷!

我顿时陷入激烈的心理斗争中。我意识到这个残疾儿对于这位有轻微精神病的母亲会造成严重的打击。我预感到这个家庭将会因为她而陷入情感与物质的困境。我甚至仿佛看到了当其他女孩子欢笑、舞蹈、奔跑和玩耍的时候,她只能在一旁忧伤地坐着……我忽然意识到我必须阻止即将带给这个家庭和这个孩子的悲痛。

每10个臀位胎儿中会有一个由于无法迅速分娩而死亡。现在,如果我不那么抓紧时间,如果我的手脚放慢,如果我推迟短短的几分钟,世界上没有谁会知道这个婴儿有机会活下来。即使是孩子的母亲,在受到死胎的打击之后,也会庆幸没有留下带有这样缺陷的孩子。在一两年过后她可能会再次怀孕,这样的悲剧将不大可能重演。

我向护士示意把早已准备好的毛巾拿过来,这条毛巾是用来包裹婴儿用的。但是这次,毛巾仅仅是为了蒙蔽周围护士的眼睛。我看了一眼墙壁上的挂钟,原定七八分钟的分娩时间已经过去了3分钟。产房里的每一双眼睛都在看着我,我希望他们没有察觉到我在那一刻强烈的心理斗争。在我的从医生涯中,我第一次摈弃了被教导的正确方法,而按照自己认为更好的方式去做。

就在我等待婴儿生命终结的时候,婴儿的身体突然强烈地震动了一下,这一动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她太有活力了!我不能这样阻止她的出生!终于,我将这个仅有一条好腿的可怜婴儿完好地接到了这个残酷的世界。

然而,母亲不能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她的精神一下子崩溃了,在医院继续住了好几个月才出院。后来,我还见过她两次,她又变得和以前一样神经质了。我还时不时听到有关她们的传闻,一切都如我当时在产房预感到的一样,残疾儿的家庭陷入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困境……最终我完全失去了她们的消息。

时间过去了很多年,我一直为自己没能阻止那场分娩悲剧而强烈地自责。

医院在这一年圣诞节的时候,照例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演出。舞台上的幕布缓缓拉开,我看见了3名像天使一样可爱的年轻音乐家,他们用竖琴、大提琴和小提琴合奏。

我被那位演奏竖琴的姑娘迷住了。她演奏得非常投入,仿佛竖琴就是她的爱人一般。她那纤细的手指划过闪烁的琴弦,那张茶褐色头发映衬下的面容显得格外美丽。

节目结束时,我依然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忽然,一名我不认识的妇女向我冲过来。她激动地张开双臂来到我的面前。

“啊,你看到她了!”她大声喊着,“那个演奏竖琴的是我的女儿,我看见你一直在看她。你肯定认识她。她是你接生的婴儿。你还记得那个只有一条好腿的婴儿吗?”望着我惊愕的神色,她继续说道:“我们尝试了一切所能做的,现在她那边的整条腿都是人工的,你没看出来是不是?她能走路,她能游泳,她几乎能翩翩起舞。但是,最棒的是,她学会了更好地运用自己的双手。她的理想是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竖琴演奏家之一。现在她是如此的幸福!她是我的骄傲!”

当我们说话时,姑娘已经静静地走到我们身旁。“亲爱的,这是我们的医生!你出生时见到的第一个人。”女孩的母亲说道,她的声音明显在颤抖。

我冲动地将这个孩子抱在怀中,透过她那温暖的、年轻的肩,我看到了多年前产房里那只缓慢爬动的钟,我再一次想起了那个可怕的时刻――当我决定让她的生命夭折在我手中的时刻。

人琴俱亡篇10

经典名曲《我的路》连夺6命

唱歌,是个很好的减压方法。在卡拉oK房里,我们如果碰到唱歌热情洋溢,跑调跑到天上去的人,大概只会一笑了之。但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在菲律宾,在K歌房跑调可是件大事,特别是在唱美国巨星法兰克・辛纳屈的名曲《我的路》(myway又译《我的方式》)时,轻则伤身,重则丧命。《我的路》这首名曲,竟然成了菲律宾的KtV避之唯恐不及的“死亡之歌”。

《我的路》原是菲律宾卡拉oK的热门点播歌曲之一,讲述的是一名即将离开的老人向身边的朋友回顾自己的一生,如何坚强、自信面对人生的挑战。匆匆岁月中,他很少后悔,他为自己的一生自豪,走出了自己的人生路。

但过去10年来,菲律宾至少有6人在演唱这首歌时被杀,因此还建立了“我的路血案”的犯罪档案。

1998年5月29日晚上,在马尼拉市东部圣马特奥小镇的一家歌厅内,29岁的洛米・巴里古拉出事前正高唱《我的路》。一曲尚未唱完,歌厅内43岁的保安洛比里托・奥特加突然冲着他怒吼起来:“跑调了!”巴里古拉不予理睬,继续高歌。奥特加突然拔出手枪朝巴里古拉射击,当场将其打死。

2003年6月,一名25岁男子在马尼拉参加一个生日舞会时,被要求高歌《我的路》,但唱至中途,一名48岁的宾客突然持刀冲向前狂刺唱歌男子。事后目击者称,该宾客其实是受害者的邻居,因听到他走调而大感愤怒,更为此痛下毒手。

演唱《我的路》为何会无端引来杀身之祸?菲律宾一位63岁的卡拉oK爱好者说:“《我的路》带来的麻烦,在于每个人都知道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也有人认为,这首歌的歌词轻狂傲慢,会让某些人“看不顺眼”。这些杀人案大多发生在演唱者跑调、引发其他人嘲笑后发生,加上菲律宾有超过百万人非法携带枪支,因此,在KtV等娱乐场所容易引发更多血案。

披上了神秘面纱的《黑色星期天》

《黑色星期天》,也叫《忧郁的星期天》,是匈牙利钢琴手鲁兰斯・查理斯遭遇爱情失败后于1933年写下的乐曲。歌中描述了一个不幸的男子无法将其所爱的人重新召回身边的经历,该曲情调极度哀伤。

第一个因为《黑色星期天》自杀的人是英国的一位军官,他在家里一个人安静地休息,无意中开始听邮递员送过来唱片,第一首乐曲就是鲁兰斯・查理斯的“黑色星期天”,当他听完这首曲子以后,他的灵魂受到了极为强烈的刺激,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下来。不一会,他拿出家中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枪声响起的同时,还正放着那首“黑色星期天”,这也是他留下的唯一死亡线索。

警方经过彻底调查和推测,结果得出一个结论:他确是属于自杀,但这首“黑色星期天”是间接杀手!并警告人们不要去听这首乐曲――因为警方在听这首乐曲的时候也差点有人自杀!接着这件事就轰动了整个欧洲,人们感到不可思议,惊恐而好奇,不少自认为心理素质可以的人好奇地到处搜集并亲身体验,去探险。

无独有偶。美国纽约市一位开朗活泼的女打字员与人闲聊时,听说《黑色的星期天》如何使人伤感,便好奇地借了这首乐曲的唱片回家听。第二天她没有去上班,人们在她房间发现她已自杀身亡,唱机上正放着那张《黑色的星期天》的唱片。她在遗书中说:“我无法忍受它的旋律,这首曲子就是我的葬礼曲目。”

在华盛顿,有位刚成名的钢琴演奏家应邀参加一个沙龙聚会,并为来宾演奏。席间一位来宾突然接到她母亲车祸身亡的长途电话,因为那天正好是星期天,便请钢琴家为其母演奏《黑色的星期天》以示哀悼。钢琴家极不情愿地弹了这首曲子,刚演奏完毕,便由于过度悲伤,导致心脏病发作而扑倒在钢琴上,再也没有起来。

在意大利米兰,一个音乐家听说了这些奇闻之后感到困惑不解,他不相信《黑色的星期天》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便试着在自己客厅里用钢琴弹奏了一遍,竟也死在钢琴旁,并在《黑色的星期天》的乐谱上写下这样的遗言:“这乐曲的旋律太残酷了,这不是人类所能忍受的曲子,毁掉它吧,不然会有更多的人因受刺激而丧命。”

《黑色的星期天》当时被人们称为“魔鬼的邀请书”,至少有100人因听了它而自杀,因而曾被查禁长达13年之久。

音乐到底为何杀人

《黑色的星期天》这首歌带着重重悬疑与诡异的色彩流传至今,那么,其中的魔力到底是什么呢?

有人分析说,因为当时正值二战期间,由于金融和战争危机,再加上这首曲子过度悲伤,人们对生活充满了绝望。也有专家认为,这首曲子的音阶超过了人类所能承受的极限,再就是这首曲子表达的悲伤情感给人带来共鸣,让人越听越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

物理学家也解释了其杀人原因:《黑色星期天》只是一首普通的曲子,只是最后一段加入了次声,人类是无法接受次声的,因为次声会和人体内脏发生共振,让人精神恍惚,有失控、自杀的念头,如果次声太强,甚至可以直接损伤内脏导致死亡。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心理暗示的作用,暗示性非常高的人,很容易接受相关的刺激,当他接受相关的刺激之后,就会调动肌体所有的防御系统,这种状态下,人们对事情发生的危险性处于一种过高的估计状态,因此会对这样一个刺激产生一种过度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