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古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21:21:50

梅花的古诗篇1

首先先理解《梅花》这首古诗的意思,再套入当时的创作背景,背起来就容易多了。《梅花》一年级必背古诗。译文是:墙角处有几枝洁白的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傲然盛开。远远看已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一阵阵清香飘来。

(来源:文章屋网http://www.wzu.com)

梅花的古诗篇2

关键词:梅花;园林;景观效应;诗意造景

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贵花木,其栽培历史已有3000多年。梅花姿态美丽,香气袭人,清秀高雅,不仅在我国古典园林中长期独领,而且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我们展现了无限的诗情画意。

1梅花的景观效应

中国是梅花的故乡,栽培区域广泛,花期从南到北,可盛开5个月之久;梅花也是我国传统名花中最长寿的木本花卉,寿命可达几百到上千年。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傲雪凌霜,凌寒独放”、“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被称作“天下尤物”。梅花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梅花的姿、色、香、韵无一不美。

梅花的花色丰富多彩,绚丽缤纷,白的似雪,粉的似霞,红的似火。白梅花香浓郁,冰清玉洁,古人常将白梅与雪相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片植白梅,极易形成“雪海香涛”的园林景观,营造出如梦如幻的人间仙境。

梅花花香清、幽、寒、冷,漫步梅林,暗香浮动,更有“风递幽香出,禽窥素颜来”、“一种清香,占断百花香”之感慨。

梅花的姿怪奇,绿苔封身,却老当益壮,争荣竞秀。《潜确类书》称:“梅有四贵,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枝条稀疏,却洒脱自然;老干虬枝,却古朴苍劲;含苞待放,却生机勃发。

梅花最可贵之处,还是它那“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的风姿神韵。历代的文人墨客被梅花之美所倾倒,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咏梅赏梅、以梅咏志的不朽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北宋时期人称“梅妻鹤子”的林和靖了,他一生不娶不仕,隐居孤山植梅养鹤,他写的《山园小梅》也成为描绘梅花最著名的诗句,“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尤其是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上句写临水梅花神清骨秀、不折不屈、高洁灵动之姿态,下句写月下梅花妩媚淡雅、俏丽幽香、卓尔不群的神韵,实在是咏梅的千古佳句,也是梅花景观效应的生动写照。

2梅花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诗意造景

我国园林中运用梅花的历史悠久,梅花在我国皇室园林、第宅园林、寺观园林、梅花专类园及城镇绿化中都曾被广泛应用,留下了一处处诗意造景。

梅花品种繁多、姿态优美,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造景素材。历代帝王宫苑多种植梅花。2000多年前,汉修上林苑,种有多种梅花。梁简文帝作梅花赋”,谓“灵苑之中,奇木万品,而梅花特骚”。南唐金陵园中种植梅花千树,建“梅岗亭”,宋政和初年,作艮岳于禁城(在今开封市境内)之东,建飞来峰,腰径百尺,植梅万本,曰“梅岭”。明代罗伦描述北方宫苑梅花“玉堂不让孤山趣,雪里冰肌封紫薇”。

梅花很早被选作城镇绿化树种,西汉杨雄作《蜀都赋》,谓成都“被以樱、梅、树以木兰”。宋代陆游也曾赞美成都域内至西郊,沿途梅花“二十里中香不断”。杨万里则留下“一行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天”的梅花诗句。

历代士大夫的和园和民间住宅中选用梅花美化环境也常见,各地建成梅花景点异彩纷呈。如扬州的“梅庄”,杭州的“孤山探梅”,南京僻园的“梅屋烘睛”,瞻园的“岁寒亭”,常州红梅阁的“红梅春晓”,苏州狮子林的“问梅阁”等等,不胜枚举。

3梅花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园林的不断发展,中国梅文化深厚的底蕴使梅花在中国园林中运用相当广泛,成为中国园林特色之一。现代园林应充分借鉴古典园林中梅花诗意造景的一些艺术手法,运用梅文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建成优雅惬意的景观,让人赏心悦目。

3.1建立梅花专类园

以梅花为主体植物,在一定范围内采用群植、片植的形式栽于重要位置,宏观欣赏梅花的群体美。同时宣传丰富多彩的中国梅文化,使之成为园林建设中极富中国特色的专类花园。梅园造景宜体现植物自然美,园中建筑数量不宜过多、过密,应疏密有致。可根据梅花的品种不同,按花期搭配栽植,也可按花色分片栽植,花开之时,梅园里红一片,绿一片,白一片,对比鲜明,绚丽多彩。

3.2梅花与自然景物的组合

梅石相配,刚劲简洁。铁骨梅花借石更艳,奇峰怪石因梅而活,别有一番韵味。

梅花配草坪,给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观赏视野,还可席地草坪欣赏风姿各异的梅花个体美。把严冬时节傲霜斗雪,屹然挺立的松、竹、梅混栽,形成“岁寒三友”图,也可把梅、兰、竹、菊相互搭配成寓意深远的“四君子”。

总之,梅花不论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还是现代园林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不管是以梅造景,还是以梅借景、点景,都能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只要因地制宜把梅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巧妙用于现代园林中,就能创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景观,把我们的环境建设得更加美丽芬芳。(收稿:2014-05-03)

梅花的古诗篇3

一、读懂诗题

古诗中每个字词都经过了诗人的千锤百炼,诗题更是诗人深思熟虑的结果。教学中,教者有意引导学生抓住“诗题”,细细品味,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和用语的精妙。如《望洞庭》一诗,教者抓住诗眼“望”字,先引导学生自己“望”,并和“看”对比,领悟作者所望到的“湖光”、“秋月”、潭面如镜,然后再从作者的视角深切感受“白银盘里一青螺”如画的和谐景色。再如《墨梅》一诗,梅花在寒冬时节,傲雪开放,清香四溢,古人常把它当着品格高尚、气节坚韧的象征。自然界中的梅花有白色、红色和粉红色。引导学生质疑:作者写的墨梅是黑色的梅花吗?初读诗歌,引导学生找出墨梅的颜色“淡墨痕”,再通过欣赏王冕的《墨梅》图,学生明白:墨梅是水墨画的梅花,学生再次质疑作者为什么赞美自己的墨梅,赞美它什么,在反复地追问与探究中,学生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反复吟诵诗歌,透过诗题,读懂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二、想象诗情

古诗教学不能“见槐是槐,见柳是柳”,只有以想象为翅膀,用自己的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进行对话,才能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古诗的语言有较大的跳跃性。教学时要通过想象把其中的留白填补起来或加以联想,从而获得全诗的完整形象。如《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中“问童子”,问的是什么?诗中留下了空白,但可从“言师采药去”的回答中想象出问的是“你的师傅去了哪里?”这样想象,诗就完整了。古诗词意境的营造借助丰富的想象,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作者借烟花、孤帆、碧空长江、天际等意象,营造了苍茫、雄阔、渺茫的意境。又如在古诗《游园不值》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之前,将春天的景色描述一下,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在春天时的活动。然后渗入到《游园不值》中,针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红杏”进行探讨,继而引入春天的活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古诗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吟诵诗情

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的古诗是积累审美经验的绝佳材料。通过诵读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对于小学古诗教学来说应该尤为重要。一首诗,首先要将它读通,这是基础。然后在理解诗句大致内容的基础上读出感情,这是重点,也是古诗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例如《赠汪伦》一诗,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读,然后加上自己的补充,引导学生想象作品所描写的场景:小船飘荡在水面上,诗人登上了小船就要离去,而好友汪伦却没有来相送。诗人这时不免有点失望。突然,岸边传来熟悉的歌声。诗人惊喜,发出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也没有汪伦对我的感情深啊!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就不难理解李白与汪伦之间感情之深了。古诗文的教学,要以“读”为本,应体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这样一个渐进的朗读层次;要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欣赏、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品味诗情

梅花的古诗篇4

单元教学总览

【教材分析】

1.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是围绕“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个专题编排的。由《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三篇精读课文组成。《暮江吟》一诗构思精妙,摄取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一幅是弯月初升、夜色朦胧;《题西林壁》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借景说理,揭示了一种生活哲理;《雪梅》咏物说理,咏物贴切自然,合乎情理,说理精辟深刻,富有启示性;《爬山虎的脚》细致观察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和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向上爬的,启发学生深入观察周围的事物;《蟋蟀的住宅》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经过,这是通过作者长期、深入地观察得知的,启示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在观察中发现自然的奥秘。

2.单元重点

(1)了解观察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了解观察的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古诗三首》一文的学习中,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作者在古诗中表达的感情,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赏析诗歌的能力和想象能力;《爬山虎的脚》一文鼓励学生,要通过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蟋蟀的住宅》一文教学中,学习作者认真观察的方法,能引导学生根据细致观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2)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本单元安排了习作《写观察日记》,通过引导,让学生运用好眼、耳、心等感官,懂得关注现实、仔细观察、积累生活素材的道理。理解写观察日记要围绕写作中心,联系广泛、多角度思考,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该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对所介绍的新鲜事物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课堂上肯动脑筋,但缺少深入、细致观察的经验,且大多数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于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滞后于直观感受。本单元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有益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观察力。

【教法建议】

1.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赏析古诗

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从位置、数量、形状、颜色上来仔细观察,具体描写的。运用比喻句显得更生动、形象。

3.通过观察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它长年累月不断修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4.口语交际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激发学生的习作乐趣。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把握观察的方法。结合课文提示对习作进行指导。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表达习作。

6.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课文

9.古诗三首

2

10.爬山虎的脚

2

11.蟋蟀的住宅

1

口语交际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1

习作

写观察日记

1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2

合计

9

9古诗三首(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暮、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等13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古诗三首的自然美和语言美。

3.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4.

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5.理解古诗的意义,并从中体会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古诗《暮江吟》的自然美和语言美。(重点)

3.背诵古诗,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重点)

4.理解古诗的意义,并从中体会生活哲理。(难点)

【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教师口述:同学们,唐诗是祖国语言文化中一朵瑰丽的奇葩,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我们学过的古诗当中,有一些是写景的诗,谁来背一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首写景的唐诗——《暮江吟》。(板书

《暮江吟》)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二、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代表作有《琵琶行》《忆江南》《长恨歌》等。

三、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方法指导:古诗词的思想感情一般含而不露,蕴藏在字里行间。有些诗词中

(1)

(2)

(3)

的个别词句明示着思想情感倾向,阅读时对这些可贵的信息应圈点出来,结合全诗加以体会。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暮江吟

瑟瑟

重点指导生字:暮:“暮”和“幕”“墓”是形近字,不要混淆;

吟: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jīn”,右边是“今”,不要多加点。瑟:“瑟”和“琵”是形近字,不要读成“pí”;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可爱。

瑟瑟

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可怜

珍珠

真珠

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3)

指名读古诗,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想象: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四、学习“会写字”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暮”,上下结构,上小下大。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暮”,学生练写。

暮:中间的撇捺要舒展,下面是“日”不是“曰”。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4)

(5)

(6)

(7)

五、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愉快,写下了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

预设:

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江:大河。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

暮江吟:傍晚在江边的吟诵。

2.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生听课件中范读)

3.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是什么意思?

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铺”是什么意思?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

“射”可不可以?

铺:把东西展开或摊平。体会到了夕阳的温暖和柔和。“铺”换成“照”

“射”不好,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实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照”和“射”都不及“铺”字形象、灵动。

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出示课件)

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板书

露水

月亮)

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

预设:打比方。

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预设:把露珠比作珍珠,把月亮比作弯弓。

小结: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

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板书

景色美丽)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想象全诗意境,大家闭起眼睛想一想。

在月色朦胧的夜晚,仿佛我们来到了江中的小岛上,看到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弓一样的月儿,月儿倒映在水中,草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像珍珠一样可爱,你们看到了吗?

7.指导朗读全诗两句。

请同学们有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诗人对傍晚时分江面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8.背诵全诗。

六、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1)作画

景色的美体现在哪里?诗人用他的妙笔给我们描绘了几个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诗意,把诗人笔下的美景画出来。

一道残阳铺水中

可怜九月初三夜

半江瑟瑟半江红

露似珍珠月似弓

(2)写话。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人笔下的美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展示,提升对课文的理解。】

七、课堂小结

1.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夕阳西下时江上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让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听配乐朗诵)

2.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

八、当堂检测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九、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17)

(18)

(19)

(20)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重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自然美和语言美。(重点)

3.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重点)

4.

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难点)

5.理解古诗的意义,并从中体会生活哲理。(难点)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图画导入。

教师口述: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在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有一座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它就是山清水秀的庐山。

今天,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

这里山高水深,这里云雾弥漫,这里古树参天,这里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板书

《题西林壁》)

【设计意图:图片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庐山,同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代表作有《饮湖上初晴后雨》《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卢钺,字威节,一作威仲,宋代诗人。

三、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1)

(2)

(3)

(4)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只缘

未肯降

骚人

输梅

阁笔

费评章

(重点指导生字:缘:“缘”和“椽”是形近字,

不要读成“chuán”;

降:是多音字,在“投降”中读“xiánɡ”,在“降落”

中读“jiàng”在本课读“xiánɡ”逊: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sūn”;输:区分“输”和“愉”形近字,不要读成“yú”。)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

西林

因为。

书写,题写。

诗人。

骚人

服输。

同“搁”放下。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评章

不及;比不上。

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3)指名读古诗,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学习“会写字”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峰、侧、缘、输、降、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费”上下结构;“费”,上大下小;“题、庐、阁、逊”,半包围结构,书写时要注意笔顺。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半包围结构的字“庐”

、左右结构的字“缘”和

(5)

(6)

(7)

(8)

(9)

(10)

上下结构的字“费”,学生练写。

庐:里面是“户”不是“尸”。

缘:笔画较多,右边的撇要匀称。

费:上宽下窄,下面是“贝”不是“见”。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一)学习古诗《题西林壁》。

1.解诗题。

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

预设: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抓字眼,明诗意。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预设: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板书

峰)(板书

变幻莫测)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板书

低)(板书

千姿百态)

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因为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板书

从不同角度观察)

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识”是什么意思?“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的原因是什么?

识:认清。是因为“我”就在山中。

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3.多诵读,悟诗情。

(1)多诵读。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11)

(12-14)

(15)

(16)

(17)

预设:作者喜爱庐山。

小结: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

你们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读出诗人对庐山的赞美之情?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悟诗情。

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老师有一个地方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4.背诵古诗。

小结:《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二)学习古诗《雪梅》。

1.看图片、赏雪梅。

(1)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说得对!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

(板书

《雪梅》)

(2)介绍题目。

“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

2.读古诗、诵《雪梅》。

(1)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

(2)听老师读,注意节奏。

(3)男女生接读。

(4)齐读。

(5)背读。

(18)

(19)

(20)

(21)

3.品诗句,悟道理。

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

(1)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

(3)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4)一起说诗意。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5)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这两句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雪白

梅香(教师板书:雪白

梅香)。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教师板书: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读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4.谈雪梅,拓诗词。

古往今来,很多诗人都曾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这是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一诗。

(找同学背诵《梅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课件)

5.指名朗诵。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题西林壁》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美丽景色,通过对庐山各个面点所得到的景象也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看事物必须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从各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雪梅》中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别的花都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

精神品质。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

君子”之首。希望我们向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好吗?

(22)

(23)

(24)

(25)

七、当堂检测

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诗的意思的。

八、课后作业

1.推荐阅读有关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完成《点拨》1+x阅读攻略的练习。

2.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板书设计

9

古诗三首

《暮江吟》

白居易

露水

月亮

景色美丽

《题西林壁》

苏轼

变幻莫测

从不同角度观察

千姿百态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雪梅》

卢钺

雪白

人各有所长

梅香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的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

2.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较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时,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

3.我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维活动,自主合作,带着问题,由浅入深地学习理解诗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梅花的古诗篇5

【关键词】梅尧臣;咏梅诗;探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235-01

梅花,自古就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被誉为“国花”。随着魏晋文学自觉时代的来临,审美认识蔚然兴盛,自然美的兴致亦更是空前,在相关题材上不断拓展,梅花也开始成为歌咏的对象之一。随着对梅花审美认识的发展,梅花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花卉审美对象和一种精神品格的代表而存在。咏梅文学展示了梅花审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意趣,揭示了梅花形象的审美意蕴,使梅花从此有了崇高的文化形象和精神品质。

一、梅尧臣咏梅诗的主要内容

梅尧臣被尊称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据粗略统计,梅尧臣约有30首咏梅诗,还有许多咏物诗中亦有捉及梅。文章根据梅尧臣所写梅之内容与审美意向,将其咏梅诗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内容:

(一)描绘梅花的色与香

梅花在寒气凛冽的冬雪天开放,花色似雪,沁人清香,因而其香与色就显得尤为独特。梅之花香沁人心脾,诗人的咏梅诗中有多首对此予以了抒写。如《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夭桃裱李不可比,又况无此清淡香。”在诗人眼里,清淡的梅香沁人心脾且非他物可比,诗人从梅花的整体形象感对其色香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二)赞美梅花独立寒霜的品格

梅花较之其他花卉不同之处在于其凌寒冒雪,先春而独发,使人见之而生怜爱敬佩之情,于是诗人调用各种手法,用诗的语言来抒写梅花,赞美梅花。如《梅花》一诗:

已先群木得春色,不与杏花为比红。薄薄远香来涧谷,疏疏寒影近房栊。全枝恶折憎邻女,短笛横吹怨楚童。坠萼谁将呵在鬓,蕊残金粟上眉虫。

梅花凌寒先开,诗人通过群芳、群木、杏等物正衬或反衬烘托出梅花的与众不同,进一步强化了梅花明艳冷峭的形象。

(三)借梅花寓自身境况和托兴微之叹

诗人歌咏梅花,其凌寒独开、先秋而凋零的特点常常能引发诗人对自身境况的感叹。如《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中:

难开密叶不因寒,谁翦鹅儿短羽攒。犹是去年惊目艳,不知从此几人观。重重好蕊重重惜,日日攀枝日日残。我为病衰方止酒,愿携茶具作清欢。

梅花尚能凌寒绽放霜姿,而自己却已短发衰颓“虽爱千枝竞繁密,还嗟短发已衰颓”,梅前的自己是感慨万千的。诗人在歌咏梅花时还常借历史人物和典故以托兴微之叹。梅花的不与时同、清香高洁的品格寄寓着诗人自己的人格,他的咏梅诗就是其人生情性与生命状态的映射,并常常包含着身世沉重之感。

二、梅尧臣咏梅诗的主要特点

在宋代之前对于梅花的描写,更多的是偶然的抒写,多着眼于色香两个基本的浅层次,且对梅花的审美认识侧重在时序物色的感性激发上。宋初林逋发现梅花的“疏影横斜”之美,林逋对梅花的审美认识抓住了梅花形象美的核心。受林逋的影响,梅诗不但注重梅花色与香,更注重梅花的品格与精神。将其归为如下三个特点:

(一)表现为对梅花的自觉歌咏

在宋初文坛,虽然林逋、晏殊等士人有爱梅之意,写了一些咏梅的作品,但当时咏梅却未蔚然成风,时人对于咏梅诗的欣赏更多的是注重写物的表现艺术,在梅的象征意义上并未达成广泛共识。梅尧臣咏梅诗的大量出现,可窥知宋代初期文人对梅之态度及咏梅诗发展之趋向轨迹。检索《梅尧臣编年校注》,除了三首直接以梅花为题外,其他的咏梅诗皆是唱和之作,如:《依韵和叔治晚春梅花》、《和梅花》、《依韵和吴正仲重台梅花》、《依韵答僧圆觉早梅》等。梅尧臣如此大量的和诗咏梅之作,已突破晋唐时人的偶然倾向,他将梅花放之于吟、赏及席上唱和,表现出了对梅花的更深入欣赏和更多主观活动的意兴感咏。他对梅开、梅香、梅枝、梅影的大量集中描写为我们展示了北宋初期文人写梅的一些基本视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梅之树枝形态与梅花之色、香一起成了诗人关注描写的内容,而且越来越得到重视。

(二)表现出对梅花神韵的整体把握

梅诗承前人咏梅传统,并有所发展。他写梅之香,突出其“清”、“冷”,从中我们可以略知其审美情趣及崇尚清瘦的审美心态。梅诗所写内容虽非首创,但从整体而言,却显示出了咏梅诗从宋前大量的具象细节的刻镂向韵味神理的整体体味:“清香莫把荼蘼比,只欠溪头月下杯”、“犹是去年惊目艳,不知从此几人观”,其所写之景都是围绕自身之情感而发。正是这种审美感觉的有机把握建立起了梅花整体的形象特征。但梅诗写的是“有我之境”,有着自己独特的传情方式,对于北宋后期梅之审美内容之拓展即写梅枝疏影方式的发展定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表现为语言的清丽平淡

魏晋时期,陶渊明形成了质朴淳厚的诗风,梅尧臣对此非常推崇,他曾说过:“唯师独慕陶彭泽”(《答新长老诗篇》),在创作中有意地学习陶诗。在诗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诗无古今,惟有平淡难”。他的咏梅诗将诗之内容与语言的平易结合起来,“顺物玩情”,以物象为基点自然兴感,着重情与物的适度交融,随物宛转,妙契自然。如《梅花》、《京师逢卖梅花五首》、《依韵和叔治晚春梅花》等,主要咏梅开之早、梅花之色香。语言显得清丽平易,如“曾无莺蝶恋,空被雪霜侵”、“夭桃裱李不可比,又况无此清淡香”,信手拈来,自然而不矫作。

梅花的古诗篇6

【关键词】王冕;墨梅诗画;道家文化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绍兴诸暨人。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梅叟、煮石道者、老村、梅翁等。著有《竹斋集》。元代诗人、文学家、书画家。据宋濂《王冕传》所载,幼时放牛,常潜入村塾听人诵书,听后默记。曾参加进士考试,不中,遂决意科举,放浪江湖。读古兵书,戴高檐帽,被绿蓑衣,着长齿木屐,或骑黄牛,手持《汉书》以读,人皆以为狂生。同时四处游历,“游历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长期的游历生活,使他广泛的接触到社会各阶层的状况,预感元代社会即将出现大动荡,次年秋回归故乡,携妻隐居会暨山。

王冕晚年隐逸山林,与花卉中矜赏竹梅。早年屋舍周围茂竹密敝,环境优美,遂以竹名斋。自称“平生爱梅颇成癖”,晚年嗜爱尤笃。宋濂《王冕传》,其“隐于九里山,种豆顷亩,粟倍之。种梅花千树,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早在浪游四方时,王冕便有了:“便欲筑山之幽。断桥流水无人处,添种梅花三百树。直待雪晴冰满路,骑驴相逐寻诗去。”这里可看出王冕是何等潇洒自如。

当时元朝正处在一个道家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在这样社会大背景下,也影响了元代画家的绘画,而王冕也深受这样思想的影响。一般而言,在一些诗画中如果以青山白云、野鹤孤道、渔独舟等这类的内容,可以说这有道家风骨的再现。而王冕对素有“梅妻鹤子”之称的宋初林和靖十分敬佩,在他的咏梅诗句中有这样写到:“和靖门前雪作堆,多年积得满身苔。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不下来。”又如“昔醉西湖处士家,酒痕吹上水边花。东风狭碟迷香梦,一树珊瑚月影斜。”林和靖在孤山植梅放鹤的生活以及他放狂自然、高逸超尘的野逸追求都深深让王冕着迷,孤山的梅花,西湖的风景这些都让他迷恋,因而他对孤山梅、西湖水有着难以忘却的情怀,在其诗画作品中反复的描绘吟唱。在诗歌《下直沽》:“拍河健橹比长驱,百尺飞帆下直沽。浩浩碧天秋气萧,堂堂明月夜窗虚。旗两岸芦花影,鼓三声海浪趋。淡烟荒草是幽都。”《江山渔隐图》:隔山青欲流,江云洗尽江风秋。幽人小艇江上游,碧波万顷无白鸥。我知幽人爱潇洒,岂是机危鸥不下?⑦《云麓渔舟图》“大山小山无寸青,长江万里如明月。楚天不尽鸟飞绝,老树欲动风无声。何人方舟顺流下?草衣箬笠俱潇洒。蓬舟有儿能读书,不是寻常钓鱼者。玄真子,陶朱翁。避世逃名俱已矣,后来空自谈高风。我视功名等尘垢,何以忘言付杯酒?武陵岂必皆神仙?桃花流水人间有。”从这些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出王冕向往的生活态度,不为权贵挣扎,一心希望自己过着幽静、雅意的隐士生活,而这些生活态度又淋漓尽致的表现在他的诗画之中,从中能看出他对道家思想的应用。

在王冕留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作品有着道家的静意。道家讲究清静无为,比如说,以清体静、以远体静、以野体静、以幽体静、以孤体静、以寂体静、以空体静、以古体静、以寒体静、以凉体静、以枯体静、以疏体静、以隐体静等等。角度虽然不同,但用意一致。比如王冕的《墨梅图》现存于日本宫内廷。提款为:王元章为敬安作,并提七言绝句一首:“霜花浮影月娟娟,恰作西湖雪后天;清气逼人禁不得,玉箫吹上大楼船”。从这副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以枯、凉、幽、寒来表现静意。而他的《南枝春早》作品是王冕密梅风格的代表。题诗一首,后题[会暨王元章自南作]。题诗:侯仙人学道成,欲乘黄鹤见三清;明月独立天坛上,雪域衣裳玉佩聋。其中“黄鹤”在道家看来是仙友的意思。而《南枝春早》图则是以枯、寒、阔表达静意。

另外王冕的《幽谷先春》图也有静意的表达。《幽谷先春》全名[集古名绘],印一,竹斋书画。提款:[元章],字山农。此副也是王冕存世墨梅画中的精品。其图的名字就体现了静意,幽、空、野淋漓尽致的表达了静意。此外,另有王冕的《照水古梅》,左中央部位则题提款:[乙末秋八月望前一日会暨山农王冕],钤印三:王元章、竹斋书画会暨佳山水。从题目中可看出古、幽、清的静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古人常常把梅花和太极联在一块,这就为梅花题材加了一层神秘感,因而也就促使了元代一大批咏梅爱梅之士,而王冕就在这样的时代熏陶下咏梅画梅,而梅花又被道教视为太极符号,有“一花一太极”之说。元代田园诗人黄镇成(1288-11362)有《题梅花太极图》诗云:“太极在物物中,不独梅也。而梅开冬熟夏,得六阳之纯气,华得受采之全色,实得曲直之正味,是梅为植物之尤异着,中明绘为十图,以见太极之初终。万里江天欲雪时,石梁斜路枕寒漪。山翁拟觅春消息,踏遍青苔未有诗。”诗人视梅花为带来“春消息”的使者,因其花得“六阳之纯气”,“受才之全色”为“太极之初衷”。⑩这些都明显涉及道家的一些理念,而王冕也被这些隐士的道学思想影响着。

参考文献:

[1]宋濂.《王冕传》王冕《竹斋集》附录

[2]徐勉之.(未署)《保越录》

[3]宋濂.《王冕传》

[4]王冕《竹斋集・续集》

[5]王冕《王冕集》

[6]《程氏遗书》卷一一

梅花的古诗篇7

岁暮天寒冰雪里,一枝冷艳舞翩翩。

据于先生回忆,这是30年代他在上海学画时的诗作,因题于40年代的《白梅手卷》中便与画一起流传了下来。这虽仅是一诗一画,却已成为研究于先生早年画梅几乎惟一的资料。画以淡墨为宗,与诗中所抒写“岁暮”、“冷艳”、“静缘”之意同趣。由此可说,中国传统的“四君子”画及其以花卉竹木喻文人节操品性的美学曾深深地影响过他,同时那“移来三百梅花树”的豪言也足见他与梅之特殊情缘,他也确曾得寒假之便多次在江南访梅,在与梅花亲接之中体味到梅我两忘的精神境界—“说实在的,在30年代,我已爱上了梅花,好象与梅花之间有了一种共同的语言,以至每次探梅总是留连忘返,依依不舍。此时才一开始体会到陆放翁‘二十里中香不断’、‘曾为梅花醉似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等诗句的真谛。”由此可见于先生的梅缘已有60年之久,其早年画梅基本上是传统文人画家以梅喻人的思路。

进入50年代,在全国普遍发动的新国画运动中,继世纪初的美术革命,文人画再度成为批判的对象,“四君子”们自然也在劫难逃,尽管梅花还在那山野里自在地开着,但却很少有人画的机会。壮年时代的于先生倒还颇有胆量,60年代初曾公开地展示过墨竹,单独的梅花我没有见过,只记得有一张《双清》,一枝墨竹一枝梅,相互呼应着舒展着自己的身姿,观众喜欢,先生自己也极宝爱。彼时梅花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因了《卜算子·咏梅》词的发表而获得了特殊的机遇,这首词作于1961年12月,最早发表于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诗词》。词曰: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该词系作者“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忍,以梅花傲然于风雪之中的精神和俏不争春的品格,与陆游笔下孤寂清高的文人情怀判若霄址二遂成为当年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出典范,也为梅花这一画材由旧文人画向新国画转换提供了从情思上推陈出新的参照。于先生也再度倾心于梅花,借此打开了不能画梅的,1965年创作的《山花烂漫》、《俏不争春》、《漫天飞雪》等数幅梅花无不缘自词意。“”期间,先生被迫辍笔,直到1973年方恢复作画,当然也只能画红梅。其实,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境是更接近陆游词意:“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很少有人能抗拒失误的历史,于先生和他的同代人处在对的无限崇拜和因发动“”而受难的矛盾之中,画梅也只能按照一种思维。但《咏梅》词确曾解放了梅花,也指点了画梅的方向,一直到1977年8月,于先生在诗中还透露出这种意思,诗中说:“梅兰竹菊四名家,最爱东风第一花。铁骨铮铮饶画意,《咏梅》指点看天葩。”诗中所言《咏梅》即那首着名的词章。

“”被粉碎之后,中国进人了新时期,于先生由社会的解放而获得了人的解放和思想的解放,并由此进人了艺术创作的盛期。他虽然获得了为百花写照传神的自由,但“”中只能画梅的经历却变为索性将梅画到极致的愿望而坚持下来,又由此成为新时期一位真正的梅痴,并将中国画画梅的历史推向了新里程—他实现了由古代文人自喻人生理想与品格到现代文人将梅魂、人魂与画魂、国魂融为一体的观念的转化,也是在美学上由清雅之美向阳刚之美的转换,在结构上则呈现出由折枝向巨树型的演化。这其中不无《卜算子·咏梅》词意的影响与推动,但于先生却经过了自己的消化与体验—他在数度探梅中与梅结为知己并进人物我两忘情状;他在历史遗产的研究中吸收了古人画梅的历史经验,并找到了突破古人、寻找自我、走向现代以及将传统与现代连接起来的契合点;他经过艰苦实践创立了自己的一系列笔法、墨法、章法和设色技巧。丰富了古今画梅的技巧,取得了“新枝老干任横斜”的自由,并以其画梅声着于当今画坛,辉耀于丹青历史。就让我们以以上儿点为路径,走进于先生的梅花世界。

于先生梅花画得好,首在与梅有缘。自谓“相思未了有奇缘”。如前所述,他30年代就曾多次在江南访梅,其后由于社会的原因使他与梅花的情缘阻隔了40多年,1977年起始得再度探梅,并且在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十数年间,多次到南方如余杭超山、姑苏邓尉、杭州灵峰、无锡梅园等梅乡访梅,可谓与梅结下不解之缘。古今以来,画梅者甚众,但像于先生这样深人梅花世界者却甚少。尤其是古人将画梅的技巧程式化之后,文人画家们大多是由画谱启蒙而疏忽了外师造化,那心源也便不再那么真切。于先生不然,梅花不仅仅是他研究与描绘的客体,而是将之化人了主体。他是把梅花视为亲人、友人、情人、哲人、诗人乃至导师,而且在与梅花的交往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精神往来的境界,那么,他对梅花的表达亦即是自我的表现。他在《超山邓尉探梅述怀(古风)》一诗的小序中写道:

……余七至邓尉,四临超山,与梅相处,如对

诗翁,如遇哲人,如逢契友,低回把晤间,心神交

流,亲情倾注,难以言喻。十数年来,徜徉乎梅林

之中寻诗觅画。株株老梅,灵犀相通,依稀高士良

师,仿佛心传身教,开我诗思画意,导我新径独

辟。

以上短短数语,可见于先生与梅“心神交流,亲情倾注”的关系,正如其诗句“我念梅花梅念我”以及“我爱梅花梅爱我,新枝老干任横斜”所言,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指涉主客观关系时在于先生与梅花的交往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与梅妻鹤子的典故,与“一树梅花一放翁”的比喻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一脉相传。于先生还在这篇小序中记述了见老梅碟掠惨状,遂“为古梅一哭!为后人一哭”的情感爆发,继诉道:“然文人之悲,夫复何如!今而后惟有以褚墨为息壤,为之留影,为之传神”,此关爱老梅之心正是画梅之动机、画梅之冲动的内在底蕴。此外,于此小序并可见先生“徜徉于梅林之中寻诗觅画”的创作情状,也就是说,他的诗画构思是直接来源于梅林之中,而不是纯粹纸面上的推敲和主观的思维,在这个意义上,梅花又是画家“开我诗思画意”的老师,还是“导我新径独辟”的启迪者。或者说,于先生画梅的创新得益于在梅林中的直接体验,如其不拘折枝多以梅树人画即自写生中来,其巨幅大嶂老梅树皆有速写为本,其造境、造势,乃至笔墨色彩之发挥无不是源自大自然且善于迁想妙得的结果。重视直接经验而决不限于机械唯物主义的复写,重视天人精神感应而不陷于主观遐想,此正是于先生梅缘所悟,并因有所悟而益发思梅念梅,时有“梦里观梅影不离,魂驰墨舞绕神思”,“思君长夜难淇睡,偶人甘眠即梦君”的境界,可谓梅缘至深,80年代更治“梅痴”一印以自况,90岁时犹自带病扶杖为老梅写照不己,仿佛不断重复地说:我即梅花梅即我。

于先生是位学者型的艺术家,将画梅当一门学问来作,是先生的学风,也是他画梅取得突破的学术基础。1989年5月,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论画梅》,全书分五章:第一章为“画梅在中国绘画史中的发展概况”;第二章为“学习传统,立足创新”;第三章为“几个问题的讨论”,其中有关于梅花的精神气质,关于意境、笔墨、构图等课题;第四章为“画梅技法”;第五章为“图例类析”。此外,还有三个附录:一是:“作者画梅题诗与题跋选录”;二是“历代梅花作品选”;三是“历代画梅名家传略”。览此纲目即知此书非一般技法书,而是史论兼具又有实践经验的论着,并兼学者与画家一身者莫能为。如果说于先生数度访梅、探梅之举可见他是一位不见真梅不画梅的现实主义者,那么《论画梅》的编着则证实了他不把历史传统摸清不下笔的历史主义态度。或者说梅缘促动他走进为梅写照、着史的治学领域,而对画梅历史与经验的梳理总结则进一步深化了他的梅缘。

《论画梅》的价值不仅在于第一次理清了自唐代至清代画梅的历史,将历代画梅专着一一作了介绍,更重要的是由此明确了传统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于先生认为:“中国绘画的全部历史,就是在一代代不断的变革中创新形成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住正是根据这一规律,他主张以“立足创新”的态度去“学习传统”,“我们的创新也必须融化在民族传统的巨流里,推陈出新,以反映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思想感情和新的审美观念”。笔者近年主张以创造为主导构成继承与革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对时代的重视,实与先生创新意识的影响有关。于先生不仅重视传统笔墨技巧的拓展,还更重视传统精神的发扬,如他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主客观关系的名言视之为“民族绘画创作的金科玉律”,他一贯重视人品修养和文思,认为画家人品与梅品相距甚远,不可能表达梅的精神气质。于先生独钟情于梅,即是其精神品格与梅相近的缘故,因崇尚其精神品格而凝神于梅,又因画梅进一步陶养自己的精神,这正是中国画家与表现对象主客观统一的哲学,也是中国画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依据,是中国人的一种活法,一种体验,一种精神的生活方式。于先生的梅缘证实了“四君子”不仅可以切人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而且在现代精神、人文层面上显示出其不朽的生命活力。

正因为于先生重视精神性的表现,如何理解梅花的精神气质成为他研究的重点,成为他创作中立意的出发点。他根据前人的经验和个人的体会,提出了梅花的精神气质是骨气、生气、清气的“三气”说。他认为,骨气缘于梅干之铁骨铮铮,更在于冒雪冲寒、萌花报春的精神,为此他往往以燥笔干墨塑老干如铸铁、如顽石的质感,如苍龙盘屈的折转之力,尤喜画雪梅以现其铁骨冰魂的气质。他认为生气在于抽条、气条(即梅鞭)之势,亦在于冰雪之中犹自吐蕊的勃勃生机,为此他注意强化抽条屈而上仰的生命活力,或在主干上生出同向的梅鞭,或着意营造“雪欺花更红”之境界。他认为,清气是梅的素质,古人所谓“梅得其清”、“简淡冲雅”是进一步将梅人格化的表示,为此他尤喜画白梅、雪梅,或以青色、淡褚色渲染,益增清雅高洁之质。当然骨气、生气、清气难于截然分开,往往互相映衬,相辅相成,共同呈现出既富生命活力又具清雅素质的品性。于先生认为这骨气、生气、清气正体现着时代精神,也体现着人格追求,他的每一度画梅都“以我心取事物之内质”,既是他将梅魂与人魂、国魂熔铸的过程,也是他的座右铭“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的精神境界、人文境界的深人。

于先生画梅除着力研究梅花的精神气质之外,还注意于意境的创造。他认为:“意境的创造是主客观各方面因素熔铸的产物。”因此,他往往在梅林、梅海中深人生活,体察炼意,更象古人踏雪寻梅那样,在特殊境界中寻诗觅句,创造意境。他继承了中国艺术讲究文思、注意修养的传统,更在主客观关系中强调主观修养的主导地位,强调时代精神的主导作用,故同一客观生活、同一梅花在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笔下有精神倾向的差异和意境深浅的不同。他理解金农何以创造“云阶月地”、“消受冷香”的意境气何以画梅题“寄人篱下”四字,也理解李方膺题墨梅诗“冰花雪蕊家常饭,满肚春风总不饥”所隐含的高雅与清苦他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联系中认识了文人画梅孤傲、清寂意境的时代性,又反观自我与时代的关系,因真诚地热爱这个时代,理解这个时代,而创造与现时代中国相谐与人文精神相谐的奋发向上、坚忍顽强的精神境界,并因意境之新谱写了画梅史的新篇章。

艺术观念、艺术思想的革新无疑是重要的,因其涉及艺术的精神指向。但只有观念的转变又是不够的,还赖于艺术语言、艺术技巧的革新,赖于自家艺术语言的完整性和完美程序。就中国画而言,又集中表现于笔墨问题。唐张彦远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后世画家将笔、墨并列看作艺术之归宿,挥南田认为“气韵藏于笔墨,笔墨都成气韵”。于先生继承发扬的正是这种内美与外美、精神与笔墨的统一观。他认为:笔墨的运用“既是画家的基本功,又是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直接与画家的人品、胸次、个人特征、文化修养、丰富的生活等密切有关”‘他还主张笔墨技巧的运用要服从意境。这些主张体现了笔墨与意境的统一,也体现了笔墨与人的统一,在画梅中则体现了笔墨与梅魂、人魂的统一。看于先生画梅之作,笔墨存灵般地与客体、与主体,与气韵、意境、精神化为了一个整体。老干新枝凝厚如铁,刚柔相济奔蛇走,或枯笔勾皱复点淡淡湿墨,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韵,既是形式美,亦是内在美,既是笔墨的丰富变化,亦是梅之骨气、生气、清气的生动体现,更是老画翁精神品格的迹化

当你从若干画梅作品中一眼即可辨出于先生的作品时,这种艺术的独特性除了内美、意境、章法、造型等因素,其中诉诸视觉的重要因素乃笔墨的独特性,这种笔墨的独特性缘于与内在精神的独创意识一致的笔墨创造意识。比如说,为了强化梅花的精神含量,他经常以整株梅树人画,为此必须突破简笔折枝惯用的笔法,七八十年代始将山石破擦之笔法用之于老干,至80年代后期形成了浓淡、千湿、焦清、虚实自如的横笔皱擦法为特征的独特技巧,至90年代又创造了纯用焦墨枯笔顺势勾皱复略点淡墨这一更为老到、更为纯化、更为独特的样式。80年代为现雪意枝干阳面以枯细虚笔为之,阴面则大面积皱擦渲染,至90年代则以枯笔飞白的意象效果为之而更趋神妙,2001年又有新样古人绢本的白梅或雪梅一般以淡墨渲染背景,于先生则喜用花青横染云天,或用淡青绿点基相衬,似有一阵清气扑面而来。类似语言创新之处不胜枚举,但总是为了实现骨气、生气与清气的统一,为了实现国魂、画魂、人魂的统一。

在探索画梅的过程中,于先生与梅花的情缘益深,颜其居曰:“劲松寒梅之居”,实与梅情笃更甚。晚年诗兴大发,1996年由荣宝斋出版诗草,集诗300余首,其中咏梅诗几占半数之多,与画中梅花比例相仿。所以,晚年的于先生不独以画梅着世,而又是一位咏梅的诗翁。其咏梅诗思几乎与其访梅、画梅同步,即自1977年以后的连续几年,七次去江南探梅,感其铁骨凛概、寒香冰魂、傲然伟姿,“油然而生敬意和诗思”,这是讲大自然、造化触动了诗情;另外,他认为诗比画自由,表达主体情感的需要自然地驱遣他拿起了诗笔,自谓“绘画作品在画面上受时空的制约很大,难以倾其所思,而诗则恰恰可以补此不足,所以作诗的兴趣便盎然不能自已了吃。再者,他自青年时代,受到黄宾虹、潘天寿等前辈的濡染熏陶,虽毕业于新兴艺术院校,但艺术上却步履文人画的道路,自称“我的绘画道路是沿着诗、书、画、印相融的艺术道路走的,相互借鉴,相互融会,互为因果补充”就诗与画而言,他认为:

……我的诗常常是绘画内容的补充,它可以

为“画龙点睛”开光,也可以开创作之思路在这

方面我从寻益到受益,从立意到创意,丰富心灵,

迁想妙得,从突破前贤思路到突破自己思路,诗对

我恩惠特多。

由此看来,咏梅诗已成为启动他画梅不断深化文思、不断创新突破的金钥匙,也是他画梅从构思到完成不可缺少的因素,梅缘—诗思—画意已构成他精神生活的灵魂。今录其有关赏梅、爱梅、画梅之诗词三首,略可见其梅缘之一斑。

姑苏看梅

姑苏路上人如织,四海争看岭上枝。

我念梅花梅念我,神驰忧惚尔扶持

吊超山宋梅

怀抱一腔虚心,第四次访超山浮香阁前“宋梅”及青莲寺前古梅等,孰料均了无踪迹,萧萧离去,难言其伤感,因赋句。

订约两年期四晤,暮云春树念超山

何人劫我心中友,逼我吞声忍泪还

锦堂春慢·医榻梦梅

飞雪频频,寒柯挺素,冰魂玉洁天然。把笔凝

思,为教晚景鸣弦。病里不知春去,榻上寻觅云

烟.)奈万山过后,月浸余香,任谱新篇.

敬君名传千古,遍天涯海角,老少诚虔梦里

南枝召唤,格外流连。与蕊微微亲吻,谈不语,含

带心泉(。莫道人生易老,韵里坤乾

梅花的古诗篇8

关键词:古诗词;意象;托物言志;鸟语;花香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8-0038-03

古诗词中意象林立、争奇斗艳,许多诗词正是借助特定意象传神地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情感,由意象而意境,从而构筑了古诗词的独特神韵。在众多诗词家耳、鼻、口、眼乃至心中,造物本身就是极具美感的,“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乃至无生命的物体只要是创作需要,都可以信手拈来,遇灵感而为神奇,成就一首首颇具生命力的好作品。本文试从古诗词为数众多的意象中撷取“鸟语”、“花香”等意象片段加以浅析,竭力为读者呈现古诗词的意象之美、意境之美、艺术之美。

一、古诗词中的鸟语

“鹊噪鸦啼,并立枝头谈福祸;雁来燕往,相逢路上话春秋”。古人对鸟的吟咏,往往是借物抒情、言志,难免会把一些动物人格化,情绪化。但正如一首颇有意趣的诗中所写:“鹊噪非为吉,鸦鸣岂是凶。人间吉凶事,不在鸟语中。”鸟与人的爱恨祸福,本来是没有直接联系的。所不同的是,通过人们的触景生情、写诗作词,因生灵的生机,触发心灵的升华,也正因生物的多样性才造就了人类文化的丰富性。既然,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也可以说一切鸟语亦情语了。

(一)鸿雁

史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19年之久,昭帝即位了解到实情后,就派使者出使匈奴,言说:“汉朝天子猎到一只北来的大雁,雁腿上系着一封信,写着苏武正在北海牧羊。”单于见谎言被拆穿,遂放苏武归汉。“鸿雁传书”一词即由此而来。在古诗词中,鸿雁作为一种常见意象,大致有三种情感寄托。

1.借雁抒离思。鸿雁的季节性迁徙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和羁旅愁绪。杜甫的“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亦唱道:“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每见鸿雁则情景相生,其情不堪。

2.借雁叹孤苦。蒋捷《虞美人》上阕:“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好一个“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少年的风流,壮年的颠簸流离、晚年的孤寂……人生的悲欢离合,时光的倏忽而逝在孤雁的声声哀鸣之下更显沉重无奈。李清照《一剪梅》上阕:“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秋雁南来、空余相思,国破家亡、漂泊何依?

3.借雁表忠贞。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小序:“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地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二)乌鸦

乌鸦,今人无端地认为乌鸦是凶鸟,斥之为“乌鸦嘴”。其实,古人曾把乌鸦作为慈鸟、孝鸟,甚至祥禽来看待,因为它们“母哺六十日,反哺六十日”。只是在后来的古诗词中,乌鸦才多和荒凉颓败的意蕴联系在一起。

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把离人的一怀愁绪,点染的淋漓尽致。霜月乌啼,渔火愁眠,已经构成一幅幽寂清冷的画境了,处闹市而泊客船、卧闻山寺夜钟,孤舟客子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再后来,乌鸦在诗歌中多变为“暮鸦”、“哀鸦”了,一句“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写出了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营建的行宫江都宫、显福宫和临江宫的颓败,批判了历史上荒淫无度、穷奢极欲的君王,对他们的亡国行径给予了嘲讽。至此,乌鸦的意象也就固定与荒凉颓败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三)杜鹃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月下杜鹃的啼鸣,正是思乡情结心灵里的一声声思归的呼喊,李白《相和歌辞・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子规“不如归去”的悲啼,把太白苦恋巴山蜀水的痛楚之情渲染到了肠断还不罢休的地步,落花枝上杜鹃的苦苦挽留,清朗月夜下子规的楚楚呼唤,就是算千言万语也要在这般叫声下逊色,杜鹃的啼鸣就是离别时最贴切的表达。

北宋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抒写谪居的凄苦与幽怨。诗人有意识地将杜鹃的原有象征与黄昏的意象有机结合,使人从生理到心理都感到寒冷。本来“雾失楼台”,“桃源望断”就已使作者生愁,凄苦难耐,又怎忍受得了“孤馆”、“春寒”、“鹃声”、“斜阳”的多面夹击!作者被贬郴州时的孤独处境和屡遭贬滴而产生的不满之情由此可知。

宋人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这首诗写暮春三月的景象,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诗人以此表达珍惜并竭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愿望,又显示出自信和努力的态度。

二、古诗词中的花香

古诗词中鸟儿酬唱相和,惹人情思,而同样在遍是鲜花的诗词王国里徜徉,扑鼻而来的还有阵阵花香。这里仅选择较有代表性的几种略作表述。

(一)梅

梅花常用来比喻凌寒傲雪、坚强不屈的品格。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香因风布远,又含蓄地道出梅色纯净洁白,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格的赞赏,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非凡魅力。

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其实也正是作者一生孤标傲世,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骨的真实写照,故历来为后人称颂。

北宋诗人林逋更是有“梅妻鹤子”之雅号。其《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传神地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二)菊

因陶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一吟成名,尽显其高洁淡泊、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素心如简,人淡如菊,这“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之物,便一直得到文人骚客的青睐。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尚品格的追求。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落英缤纷。故诗人一般都赞赏其凌寒的品格,枯而不陨是其生物属性,但在朱淑真笔下:“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却赋予其倔强性格和反抗精神。

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隐含志气、霸气乃至杀气。

李清照笔下“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用“瘦”菊喻己,抒发内心对久别丈夫的刻骨相思。

诗人笔下之菊姿态风骨各异,而其作品正因诗人的内心呐喊和真挚情感才具备了传世价值。

(三)莲

有了花中四君子,莲也就称得上是名门之秀。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她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千百年来,其绰约风姿,开放在文人墨客的心里、梦里,不远不近,若即若离,让人驰怀骋想,令人心旷神怡。

高洁若莲。贺铸的《踏莎行》借莲感叹自己的际遇:“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莲长于偏僻柳塘,无人知道,无蜂蝶采摘,它的“芳”就在于孤芳自赏,自嗟自叹;“当年不肯嫁东风”,莲花高洁,不肯嫁春风,实是贺铸不肯阿谀权贵的写照。最后莲之“无端却被秋风误”,与贺之不为世所容,郁郁终生也是吻合的。

田田莲叶。“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在汉乐府这首极为清新优美的小诗中,“莲”既实指莲花,又是“怜”的谐音,在秀美的江南水乡,采莲的男女主人公摇着小舟,自由地唱着纯洁美丽的爱情,这是一幅多么优美的图画!王维的《山居秋暝》的精妙所在也正是那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妙笔生花,以“动”衬“静”,着力表现幽静的意趣,生发出摇曳多姿的美丽。

枯荷雨声。“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李商隐的诗句,《红楼梦》里林黛玉说她最不爱李商隐的诗,但却偏偏只喜欢这一句。试想,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那凄清、错落有致的声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枯荷秋雨韵,谁解其中味?残荷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颓废,一旦它与人的心境共鸣,便是一种悸动、一种凄美。

无论莲作为意象表现的是何种情感,看到莲,就看到了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

花鸟本是自然界普通一物,然而情感深挚、富于想象的诗人们往往因此激发创作出五彩斑斓的文学作品。他们借助这些花鸟表达自己情感心志,从而收到蕴藉含蓄的艺术效果。这种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某种意义或表达某种情志的方法,就是象征。例如鸿雁象征思念,乌鸦象征颓败,杜鹃象征愁别,梅象征坚强不折,菊则象征隐逸从容,莲象征坚贞高洁。这些文化符号,已经成为中国诗人的心灵密码,具有十分丰厚的美学意蕴,诗人借助它们表达出深厚宽广的思想情感,成就了古诗词中的奇葩。

参考文献:

[1]杨汝福,廖学新.咏鸟诗选[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梅花的古诗篇9

龙泉古观里天蓝如美玉,一树古梅花蕊娇白,疏密错落得恰到好处,在枝头或含或放,微风过时,自然飘落下数蕊,让花树下的吃茶人感慨不已。此情此景,岂能无诗文记之?

于是,古梅下早铺就了淡灰的画毡,笔墨也已备好,手卷落墨处的佳句足够教人回味半晌。杨凯兄的“千岁梅花千尺潭,腊八茶约笑冬寒。廿岁四喜开门庆,江南黄芽伴雪煎。”“千岁梅花千尺潭”暗喻了黑龙潭植梅千树,一潭碧水岁岁年年的典故;“廿岁”是指今日开喝的福禄寿喜方砖的茶龄(新年第一次茶会,杨凯兄特意提供了寓意吉祥的福禄寿喜熟砖);最末一句说的是乌蒙山雪水瀹的德清黄茶。千里之外,冰雪在密林深处银白皎皎,茶人魏成宣一勺勺将它盛在桶中带回昆明,才得今日回味无尽的茶汤。

才女宇波的“听泉梅枝下,吃茶一水间。春风等不及,入盏先尝鲜。”颇有兴味,“春风等不及,入盏先尝鲜。”两句尤为生动。时值腊八,龙泉观里暖风拂面,确有春风早至之感,诗句把春风也喻做一位嗜茶的妙人,急急忙探入茶盏嗅香品汤。

“云茶探梅待梅香,潭院试茶杯影藏。乌蒙山雪煎玉蕊,龙泉观里得清凉。”是龚志琼茶席上所作。“云茶探梅”本为茶席名,巧妙入诗皆指云茶会与云南普洱茶,绘出龙泉观里的清凉茶意,点题应景。吴涯兄亦得诗“冬暖寒梅树,人聚一席中;不知春色早,疑是侍茶人。”吃茶数盏,又吟得一阙:“问道普洱龙泉宫,春满枝头驭晓风;茶圣陆羽今犹在,一树梅花一席中。”

又有一首“龙泉梅蕊新,滇中茶人会。梅开望春来,腊八依古庭。庙古茶意清,琴幽人欲醉。寒友一盏熏,琥珀得昧归。”是我的席上所联。结句轮到乐骏,他用琥珀汤喻美茶汤,总结全诗,收关得味!

昔日,故人有西园雅集,诗心文韵,流芳百世。那西园里的古松、青竹,画案上清供的花草,盏中玉色的茶汤,一并在岁月里黯淡成蕴意古典的背影。而今时的茶境,是熟识的老友、是心气相投的知交、是少年时就一年年看惯的梅花与龙潭。茶境亦是人和之境,应和天时之境。

醇香的熟普洱、清润的德清黄茶、蜜兰香单枞,在温暖的冬日有如久别重逢,有的又似意外偶遇的投缘人,和风中的絮语满是早春的温暖气息。茶会上意外地来了不少未邀之客,席位也有些拥挤,席主们取出多备的杯盏,却辛苦了备水的茶人。茶会虽少了些许清寂,但多有一些与茶结善缘的人岂不亦是好事一桩?磬声如令,席主同时投茶瀹茶,亦是同时把自己、把席前的佳客一起沁润在茶香中。不要轻易说一盏即可以清心、即可悟道,其实吃茶本是平常事,当下一刻与平日吃茶并无不同,才是吃茶最本真的态度,是事茶人以本真面对自我、面对他人的境界,亦是我一直追寻的人文茶席内涵及“无上清凉云茶会”所提倡的事茶态度。行茶间歇,熏一炉终南山如济老师专为此次茶会所合的“菩提”“禅心”香。半个月前与如济老师在此煎水吃茶,如济老师取梅瓣少许,说欲合梅花香以助茶会雅兴。回终南山后他修合香谱、调梅之韵,得“菩提”“禅心”二香。和这两款香一起从千里之外而来的还有如济老师的“南山体”诗笺:“绿萼尚怀怯,红芙已展颜。从来高洁士,岂畏冰雪艰。浮生多感慨,涕泪湿青衫。”茶会当日,图片传到新浪微博,如济老师见茶会所联诗句,又遥题“绿萼发寒香,滇中腊日长。佳茗醉佳客,残墨写幽芳。”

柳州的茶友亦来参加茶会,后以“梅花知己”记述当日茶会;“古人不逢知己不弹琴,而梅花素有‘知己’之誉,当引得高山流水,三籁俱齐。”老梅树下,琴音清旷,廖大坤道长的太极在琴音中刚柔相济,行云流水。茶末,每人一碗腊八腊梅粥,应和腊八节气,是茶会尾声温暖甜蜜的回顾,这里面的梅花滋味,想必会令人回味许久。

癸巳大寒于昆明一水间

茶席释意:

王柏香积处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龚志琼云茶探梅

千岁梅花千尺潭,瑞雪丰年彩云南。

花影俏枝幽香境,只待云茶探梅园。

裴芮无限佳丽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王迎新遥香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尚高德汤点疏影春

寒腊竹炉火正红,疏影暗香早春浓。

仿宋点茶待佳客,水韵丹青醉汤琼。

魏隐萍一枝春

梅花的古诗篇10

一、月亮

月亮在我国古诗词中一般是思乡或恩人的代名词。例如李白的《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之月已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深情的意象了。又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同样,王建的《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等诗句,大体上也表达了望月思乡或恩人的感情。

二、

作为傲霜之花,一直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的《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表现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元稹的《》:“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沽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无疑成了诗人人格的写照。

三、梅花

梅花和一样受到诗人的敬仰和赞颂。陈亮的《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香的因风布远,又含蓄的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四、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乏吕龄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只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用梧桐破题,烘托出一种萧瑟冷寂的氛围。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梧桐更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都是如此。

五、杜鹃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