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语文技巧方法十篇高中语文技巧方法十篇

高中语文技巧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50:06

高中语文技巧方法篇1

0引言

?o论是语文阅读还是阅读,其阅读材料包含着作者想表达的所有信息。但是,在这些信息里,并不是每一个文字所负载的信息都是同等的,它需要读者细细的品味、斟酌,才能充分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语文阅读作为高中生涯中的重要学习内容,掌握其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的学习成绩,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对文学的赏析水平。因此,对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探索,有利于提升高中时期的语文素养。

1把握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对历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进行分析发现,高考语文试题对学生语文阅读的考察要求比较严格,不仅需要高中生了解文章使用的什么表达技巧,同时,也需要学生了解运用该种表达起到的作用。为了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对国内的文学作品进行广泛研究与分析,了解作家写作运用的写作原则、方法和规律,通过作家塑造的文学形象和文学内容,分析写作方法、原则的主要作用,并将总结归纳的内容运用到语文阅读理解中进行解题。

2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2.1辩名析理,把握文体主旨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尤为关键,这关系着我们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是否正确。因此,在语文阅读理解过程中,需要明确阅读材料的文体,看其是叙述类的题材,还是抒情类的题材,从而确定其文体的特点,在文章阅读过程中,依据文体特点,对其展开细致的阅读与分析。

2.2阅读方式的选择

在做语文阅读理解题时,阅读者的精神是否集中,对阅读效果的影响十分严重。通常,人们在安静的环境下,周围环境不会对人体产生过多的影响,默视时,视觉中枢会将所看到的文字素材传送到大脑中枢,这样,人们可以从容的进行思考,保证阅读质量。相反,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的运动语言中枢会对视觉中枢产生一定的干扰,使得阅读者无法集中精神,在阅读过程中周围嘈杂的环境会影响大脑对阅读素材的判断。因此,在阅读过程中,适宜选择默视的方法。

2.3视距大小的确定

在语文阅读过程中,阅读速度、阅读效率是影响阅读进度的主要因素。阅读视距的选择对阅读者的影响比较大。因为,据相关研究表明,人们的眼球活动并不是持续性的,而是有一定的活动周期:眼停识字、眼动转向后面的文章内容。眼停时所看到的字数即为文章中的“视距”。一般情况下,人们阅读时,眼停的时间较少,眼动的时间较长,因此,视距的大小直接影响者阅读者的阅读速度。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阅读过程中,不断训练自己,以此来尽可能多的增加视距,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2.4避免阅读回视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碰到各种体裁的文章。一般抒情或叙述体裁的文章比较浅显易懂,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的速度与回视率也有所保障。但是,对一些议论文,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就需要进行仔细阅读,把握文章整体,避免在阅读过程中,看了后面、忘前面现象的发生。“回视率”作为影响文章阅读速度的另一因素,其停留或视线扫视都会影响阅读进度。对此,在文章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对自己进行阅读训练,尽可能地降低阅读中的回视率,从而保障阅读的时间与质量。

2.5高中集中注意力

在阅读过程中,只有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才能保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不会出现走神的现象,从而保证阅读的效率。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为了保证阅读的质量,我们还应该学会区分材料内容的重点与非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不会出现理解偏差。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要明确阅读的目的,带着问题阅读。

2.6正确处理阅读材料中的数字、时间

在阅读过程中,一些作者为了给自己的论点增加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常常会加入某个研究或报道的数据,尤其是在科技文中,其对数字的要求比较严格。为了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差错,我们在阅读过程需要将稳重出现的数字、时间等内容进行标注,这样在解题过程中,若与数字有关,我们能够很快的查到相应的文字内容,提高解题速率。

2.7抓住每个章节的关键语句

一个文章,要想保证其内容的紧凑与条理性,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都需要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来写,然后以每一个章节为节点,提炼相应的小标题,已达到相互呼应的目的。如:在文章中,只有部分词语是关键的,有经验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并不是对每一个对文字、语段平均用力,而只抓住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其他内容则依次带过。只有这样,阅读才会有张有弛并达到一定速度;否则,在阅读过程中把注意力平均分配到每一个词语、句子上,不仅抓不住重要信息,还会造成视觉和脑力的疲劳,进而影响阅读速度。

高中语文技巧方法篇2

关键词:英语翻译技巧应用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我国的入世,使得社会对人才的英语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的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都开始寻求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争取获得更多、更优势的国际资源。而这一切都需要有涉外的人才进行交易和洽谈,这使得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英语人才的翻译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翻译能力不再是翻译家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同时也成为了大部分企业人才都具有具有的基本能力。基于此,为了使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各高等院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

一、提高英语翻译技巧的意义

英语翻译技巧的提升能够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都得到有效的促进。首先,翻译技巧的提升必然能够促进翻译能力的提升,从而对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印象,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通过英语翻译技巧的逐渐积累以及反复的练习,能够使学生找到英语单词记忆以及翻译的规律,从而不断的丰富学生的单词词汇量。最后在英语翻译技巧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更好的发现自己英语学习的短板,并进行具体的完善,从而使英语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完善学生的英Z知识体系。同时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功能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英语阅读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对英语语法以及句型的记忆[1]。此外,英语翻译技巧的提升还有助于学生在将来职场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英语翻译技巧与方法应用分析

(一)省译法的应用

省译法是省略翻译方式的简称,也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性的去掉一些不必要的短语或者词句等,从而使得翻译更加明确简洁,避免译文的繁冗、赘余。在省译法的应用过程中翻译者不能随意对译文的词句进行删减,必须要保证译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而删减的部分需要是一些不符合语境或者组成繁复的部分。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修辞以及语法来对删除的部分进行选择。我们主要介绍从语法方面来说的省译方式。在翻译中我们可以适当的省略一些代词,非人称代词、连接词以及冠词等。正如我们汉语语言的表达中,如果在前句提到主语,下一句就可以对这个主语进行省略。Hedoesn'tlookhappy,butalsoalittlesad。我们翻译为他看起来不高兴,而且有一点悲伤。同时一些具有泛指意义的代词做主语时,没有具体意义也可以适当的省略,比如weliveandlearn.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可以省却we的翻译,直接译为活到老,学到老。

(二)增译法的应用

增译法是与减译法相对应的翻译技巧,是指在汉语翻译的过程中,通过增加一些词语或者句子使语义表达与原文更加详尽。汉语语句中无主句的语法比较普遍,但是在英语的应用中,除了特殊的几种语句外,其他的语句都必须要有明确的主语。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表达语句的意思,必须要采用增译法,并根据具体的语境来补充句子,使其更加完整[2]。英语与汉语在名词以及代词的使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英语中代词的使用率特别高,只要在前文中提到一个主语,在后面的表述中在该事物前加一个代词即可。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添加物主代词,进而保证句子的连贯性。

(三)转译法应用

转译法指的是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使译文能够与目标语的表达习惯相符,对原句的语句因素进行转译的一种翻译方式。换言之也就是对词性的转换、句子成分的改变、语态的更改以及句型的转换等,比如iamcoadminisbyourdepartmentmanagersandcustomers.我受我们部门经理和客户主管的双重领导。又比如,wedon’thavemuchtimeleft,dowehavetogotothemeeting.译为时间不早了,我们还要赶着开会,这是句型的转换。

(四)拆句与合并法的应用

拆句法与合并法在翻译的方式上是恰好相反的翻译方式。拆句法是指将一个复杂而且较长的句子通过拆分的方式将其分成几个简单的短句,这种翻译方式在英语翻译中应用的比较广泛;而合并法则是指将几个简单的短句,翻译整合成一个长句子,这种方式在汉译英的过程中比较常见,这是因为英汉语表达的侧重点有所区别,汉语重视的是对意思的表达,使得句子的意思能够表达到位,所以在语句表达中一般都会应用一些短小而简单的句子;而英语则更重视语句的表达形式,因此应用的长句较多[3]。这就要求在英译汉的过程中,需要将连接词以及复杂的语句进行拆解。比如,cooperationwithothercompaniesisinlinewiththeinterestsofthecompany.可以翻译为与其他公司合作,符合本公司的利益。这是将一个长句翻译成两个短句。又如我们学校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主要以农业学科为主,其他的学科还有语言学、医药学以及文学等。可以翻译为ourschoolisacomprehensiveuniversity,mainlyagriculturalscienceandotherdisciplines,medicine,literatureandlinguistics,etc这是合译的方式。

(五)直译法的应用

直译法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下,保证译文与原文的形式和内容一致。但是直译并不是严格强译。比如nothingcouldbesay应该翻译为无话可说,但是不能翻译成无事被说。同时hefoundakitestandingonhishead.也不能被直译为她发现一个风筝站在他的头顶。这也表明在直译的过程中,既需要保证句子意义的完整性,同时也要使译文能够完整的表达出原文的语义,从而使得译文更加准确和完整。

(六)意译法的应用

不同的语言在表达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词汇、语法结构以及表达习惯。因此直译法有时难以准确的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这时候就可以通过意译法来进行表达。意译法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受原文形式以及结构的限制,只要翻译的意思与原文相符即可。比如abadthingneverdies.可以翻译为坏事永远不会消失。也可以翻译为遗臭万年。后者的翻译就没有受到英语语法形式的限制,表达出与原文相同的意思。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翻译的技巧和应用不仅对学生学习英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将来的英语应用也有着非常的意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但是在众多英语翻译技巧的应用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合理的翻译技巧,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多种翻译技巧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翻译,提升学生的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郭文娜.试论英语翻译技巧与方法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2]余艳.试论英语翻译技巧与方法的应用[J].校园英语(上旬),2014,(11).

高中语文技巧方法篇3

关键词:英语翻译;常用技巧;现状;改进;分析

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国内的大学教育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针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考试主要是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试分笔试和听力两部分,力求全面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但是在英语翻译的教学上,大学英语尚不能够更理性的去认识,许多大学的英语注重词汇量的增加以及听力水平的提升,这使得大部分学生仅仅是擅长于看懂英语和听懂日常对话,但是在翻译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学生不能准确的把握英语所表达出的意思和内涵,这在研究生阶段进行专业外文期刊阅读时尤为明显,绝大多数的学生不能理解专业外文期刊中的语句内涵,这就充分说明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在翻译技巧方面的教育存在缺失,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更清楚的认识大学生英语翻译现状。

一、大学英语翻译常用技巧分析

大学英语翻译技巧并没有固定的方法,都是在长期的翻译过程中根据汉英语言的特点总结而来的,常用的技巧有以下几种:

1.1转性翻译。在汉语的表达式中以动词为核心,因此汉语的描述中带有大量的动词,但是英语主要是通过名词和介词组合的方式来实现动态的表达,也就是用静态的方式进行表述。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这点,将汉语翻译为英语时要将动词转换为名词加介词的组合,在英语翻译为汉语时应将静态的组合转换为动词,比如talktive直译是健谈的,虽然这样翻译并无错误,但是如果译为滔滔不绝就会显得更加生动,也更加贴近汉语的表述习惯。

1.2转态翻译。在汉语的表述中以主动形式的陈述为主,而在英语的表达中则被动语态居多,所以汉语中省略主语的祈使句非常多,而英语中则不然。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结合语境灵活转换语态,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所表达出的意思相同,但是其内蕴的情感色彩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汉语讲某人已经离职,在英语中就应该表达为somebodyhasbeenfired。

1.3增译与减译。增译指的是在翻译的时候根据语境和连贯性的需要适当添加助词或者是介词,为省略句添加主语等,为的是使翻译的文字更加通顺连贯。而减译则是在翻译时适当去掉与语境关联不紧密的部分。无论是增译还是减译,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文字的可读性,但是其前提是不能影响原文主旨的表达。

1.4具象与抽象转换翻译。具象与抽象转换翻译主要是基于汉语的具象特征以及英语的抽象特征总结出的翻译技巧,汉语中的表达常常会利用具象的事物来表达事件,而英语则倾向于抽象表达,比如汉语中对朋友的及时帮助会用雪中送炭来表达,而翻译成英语则需要舍去具象的雪中送炭这一情景式成语,直接翻译为timelyhelp,也就是及时的帮助,显然翻译成汉语时也需要将及时的帮助修正为雪中送炭。

二、导致大学英语翻译技巧薄弱的原因

造成大学英语翻译技巧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以及领导层面对翻译技能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更为注重的是日常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英语翻译更多的是视为专业翻译的学习范畴,所以除了个别英语翻译专业进行大量的翻译技巧学习,大部分学生的翻译技巧并未得到培养;其次是国内现行的英语教学教材中并没有针对翻译设置独立的课程,一般的大学英语教材分为普通教材和听力读本,这就意味着学生只能学到阅读能力和听力练习,至于翻译练习仅限于课后的个别短句翻译。

3大学英语翻译技巧的培养举措

3.1加强翻译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时间限制,大学英语课上,教师只能简单地进行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的介绍和讲解。绝大多数低年级英语专业学生没有或者很少接触过翻译理论和技巧,翻译实践也少,因而,翻译理论与技巧的介绍,不要走在实践之前,而要引导学生先实践再总结相关翻译理论和技巧。

3.2提高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想尽快的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就需要利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翻译兴趣,可以是提供丰富多彩外文读物的方式,也可以是提供社会翻译机构兼职的机会,或者是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对翻译技巧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活动达到。首先,布置和检查预习预习是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第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其次,精讲多练,机会留给学生。再次,翻译形式多样化,可以设计多种活动,如pairwodk,groupwork等,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里进行翻译。

3.3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翻译能力鉴定考试。如果学习时能够有较为明确的目标,那么学习的动力往往就比较大,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的翻译能力鉴定考试,通过考试结果明确自身的英语翻译能力级别,进而起到督促和鼓励学生进步的目的。或者是通过帮助学生定期向刊登优秀译文的刊物投稿来鼓励学生更多的学习翻译技巧,提升自身翻译能力。

3.4丰富教学模式。改进单一的教师讲解、学生笔记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课堂讨论或者是分组学习的方式来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翻译学习兴趣。

分组教学这是针对班集体和个别学习而言的,采用小组评分的方式,鼓励学生团队合作、相互讨论,对于同一个题的翻译,分享各自的翻译技巧,再评出最好的翻译技巧,以之鼓励其他同学再接再厉。

课堂讨论这是学生和学生之问或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方法。这两种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英语翻译技巧。

三、结语

虽然当前大学在英语教学中对翻译技巧的培养不够重视,大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也普遍低下,但是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英语教学模式,应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逐渐增加英语翻译技巧的教学比重,并利用恰当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英语翻译的兴趣,改善英语翻译教学氛围,如此才能更好的提高我国大学的英语翻译技巧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年红,孟庆生.汉英语言中的重复现象对比与翻译[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1,9(2):249-252.

高中语文技巧方法篇4

是最重要的语言输入。英语阅读技巧训练需要讲求一定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训练素材的选择与训练方式需要任课教师按照学习规律与兴趣特点精心策划。分析英语阅读技巧科学训练方式将对阅读

教学与学习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英语阅读阅读技巧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广大高校英语教师不断的探索改革教学模式,以改善英语教学效果。很多教师发现英语阅读课程教学方式有待改进。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建立在以下几种模式之上:学生课

下读文章,老师课上问问题;学生课下做阅读练习,老师上课核对答案;教师课上边读边讲解文章及自己对文章相关的理解等等。

一、阅读技巧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阅读技巧能够增强理解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很多文章的难度对于阅读者的水平而言并不是一一对照的。在这种情况下,阅读者需要通过分析、判断及推测来获得需要的有效信息。在这过程中,阅读者不知不觉地运用了技巧,而通过运用阅读技巧

学习者提高了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无论学习、工作还是考试甚至娱乐阅读中,读者都需要一定的效率。要高效的完成英语阅读获取有效信息,阅读者必须根据阅读的具体情况运用阅读技巧,比如,略读、搜索阅读加快速度,推测词句技

巧能提高效率。但对于没有经验的学习者来说,阅读技巧的运用需要学习与练习。

(二)阅读技巧有利于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英语阅读技巧并非单纯的做对题的计策,而是结合了词汇构成、句子逻辑判断、阅读方法、做题方法等等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准确度的方法。因此在阅读技巧的学习与练习过程中,无疑会

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影响阅读教学的相关因素

(一)语言基础

语言基础通常指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阅读技能乃是言语技能的一部分。各种言语技能之间各有自己的特点又存在着密切的内部联系。英语阅读技能的培养不同于本族语阅读技能的培养。本

族语总是先掌握口语再掌握笔语,即先会说,后会读。英语阅读则不然,一般在本族语的环境下不可能先会说,往往是先发展阅读能力。英语阅读技能是可能通过语言学习来掌握的,即通过掌握语言知

识和语言材料来掌握。因此,明智的英语教师总是从提高学生的语言基础着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智力和兴趣

智力是学生学习和使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阅读是一个认知、思考的过程,所需阅读技能和背景知识,都要经过学习才掌握。智力水平高低不同,必然导致学习效果的不同。但每个学生天生具有一定的智

力潜力,而这种智力潜力的发挥又受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有的环境促进智力的提高,有些则限制其发展。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有关,兴趣是阅读爱好者的内在动因。

(三)社会文化背景

学生的文化背景,主要是周围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知识层次,对阅读学习的影响尤为显著。如果学生父母文化素质较高,有一定外语基础,注意随时扩大子女的知识面,就能为他们的阅读学习提供知识、

经验,减少学生阅读各种题材作品可能遇到的障碍。反之,文化素质不高的父母,对子女在文化知识方面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很小。孩子获得阅读背景知识的渠道很少,阅读显得知识贫乏,理解也就

困难重重,阅读效率必然不高。

三、英语阅读教学及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一)导读法

导读是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的指导。在阅读中,每个人必然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障碍,比如生词、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风俗习惯、历史人物、科学技术、环境保护、自然灾害、文学艺术、人权、政

治等各个领域。这些拦路虎严重的影响了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程度。而导读就是要帮助学生克服这种种障碍,为他们成功的理解,获得篇章信息铺路架桥。在导读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启发手段,让学生适

度了解话题内容,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参与意识,激活学生记忆中相关的知识网络,激发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和欲望。

(二)寻读法

寻读又称为“检索读”或“扫描读”,也是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即快速扫视几行文字、一个段落或者整个篇章,以最快的速度从一个文章中披沙拣金,寻找所期望得到的某个细节,比如查找一个人名、

地名、某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或其他类似的材料。在寻读过程中,可以先看问题,再看文章。也在看问题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对文章进行粗略的了解,另外也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有的放矢,对一些内容进行

有针对性地阅读,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必须说明,掠读是学生事先对材料一无所知,而寻读则是在对阅读材料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比较有效的寻读应放在掠读之后。反之,就会大大增加

探索重要细节的盲目性。

(三)猜测词义

阅读时有可能遇到一些生词。解决生词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扩大词汇量。有些学生在阅读时一遇到生词就不知所措,总是求助于词典,结果影响了阅读速度,使阅读量大打折扣,没有达到阅读的目的和效果

。事实上,个别词不认识,并不一定影响理解文章表达的主要信息,或是与应答问题关系不大。有的生词的含义也可以从上下文或利用构词法知识大致判断出来。猜词义阅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

行:其一,根据构词法理解词义;其二,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其三,根据句子结构理解词义。

总之,阅读作为一种语言活动,是通过书面语言来获取信息的过程。其本身是一种理解行为,更是一种领悟能力,是学生阅读技能、理解能力、提取信息能力的综合反映。行为可以通过锲而不舍的阅读

实践加以规范,能力也可以通过各种阅读手段加以提高。但问题是英语阅读属于跨文化交际活动,除语言因素外,它还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除了具备足够的词汇、语法知识和较宽

的知识面外,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一些良好阅读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华蕊.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海外英语,2013(4).

高中语文技巧方法篇5

一、强化课前预习方法指导

一直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并没有充分注重预习环节的作用,小学、初中乃至高中阶段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将教学的环节局限于课堂和课后,没有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活动。这样的语文教学模式最为明显的缺陷是课堂互动性受到制约,因为学生对新授内容不够熟悉,学习过程中懵懵懂懂,一些基础性知识掌握也不够熟练,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化学生的预习技巧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笔者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状况,对学生进行预习技巧指点,帮助学生提高预习效果。在每一课的教学之前,都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基础性知识应当在课前进行预习,利用查阅工具书、相互讨论等形式,将这些内容的掌握放在课前环节来完成,将课堂时间用于难点探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笔者还注重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技巧,提高预习效率。如向学生推荐“四步预习法”,第一步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字词、文学常识等方面的问题,扫清学习障碍。第二步对照预习要求进行独立思考,尝试去理解问题。第三步是按照习题内容做一做,检查一下自己的预习效果,分析学习重难点。最后一步是将自己在预习活动中的难点内容筛选出来,便于在下一步的学习活动中有的放矢。

另外,笔者还定期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方面的技巧与心得,将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好的预习方法进行提炼,进一步完善学生的预习方式,提高预习效果。

二、强化课堂互动技巧指导

课堂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战场与主阵地,师生互动能够为教学活动增添活力,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理解效果。过去一段时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以灌输方式为主,以适应应试模式的教学需要。如今,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人心,教师应当注重课堂互动技巧的指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抓住学习的重点,攻克教学的难点,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改变“单打独斗”的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冥思苦想,要善于和同学进行合作学习。笔者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合作小组,每一小组在人员数量上保持均衡,人员组成方面也体现好中差相结合的原则,在这样的集体之中开展学习研究,更能够体现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提高学习研究的速度与质量。

其次,在自主讨论的学习环节,笔者指导学生畅所欲言、百花齐放,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和小组间讨论交流两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思维与智慧成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内交流环节,笔者要求牵头学生发挥好启发引导作用,将小组内每位成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对照教师提出的思考提纲进行阐述,然后全体成员一起进行完善与补充,集中全组成员的智慧完善学习成果。在小组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各个小组进行学习成果交流,在全班层面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与完善,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性和全面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课堂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主地位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同时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技巧与能力,对教学效率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强化薄弱环节巩固指导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应当特别强调针对性,因为教学时间紧、进度快,做无谓的重复劳动只会降低语文教学成效。因此要抓重点、抓薄弱环节,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针对性效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新授与回顾同步的方式,指导学生及时巩固和深化理解语文知识点,达到扎实有效的目标。

首先,指导学生学会制作“难点分布图”,将新授课教学中尚未完全掌握以及已学内容中不够扎实的知识点分析和筛选出来,将自己在语文学习中学得不够扎实的知识点凸显出来,以便于在下一步的语文学习中突出重点,以最短的时间取得最佳的复习巩固效果。

其次,指导学生学会制作“路线前进图”。每一轮复习的时间间隔对于学习效率方面的影响较大,间隔时间过短,属于浪费,过长则影响记忆效果。人脑在语文学习中的记忆规律是有章可循的,尤其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一成果得到了广泛运用。语文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合理安排语文学习难点和重点的间隔时间,首次复习、二次复习以及再次复习之间要科学安排,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成效。

再次,指导学生学会制作“记忆联动图”。良好的记忆方式是提高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许多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死记硬背,效果不够理想,制约了教学成效的提升。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记忆方式,如将关联知识点联合进行记忆的“框架结构记忆法”,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记忆和把握语文知识点。通过将枯燥知识点与形象事物联系起来的“联想记忆法”,能够缓解学生记忆的枯燥性与乏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四、强化课后拓展学习指导

课后环节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抓好课前预习、课内探究的基础上,还应当将学习技巧方法指导的触角向课外进行延伸,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具趣味性。

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外学习活动中提炼方法技巧,结合教师推荐的先进学习方法、同学的学习技巧,加上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整理总结出自己最为成功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内进行语文学习技巧交流,让他们拓宽眼界,接触到更多、更实用的语文学习方法,丰富自己的语文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趣味性。

其次,教师不仅对学生提出“量”与“质”的双重要求,还应将“速度”作为重要的指标,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可以采取以赛促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运用自己的学习技巧提高效率,如在规定时间内开展古文背诵比赛,指定材料作文竞赛等等。在这样的竞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要求学生进一步总结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方式方法。

高中语文技巧方法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程阅读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06-5962(2013)03(a)-0194-01

1.初中英语新课程阅读教学的误区

随着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许多学校都对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英语课程标准》在英语阅读方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大意。近些年来,阅读理解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也较高,同时题材、题型和内容日趋丰富。比如题材上包括新闻报道、广告、故事等;题型上则有选择题、填空题等;阅读理解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涉及到英美国家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习俗和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1.1教师教学观念的偏差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多年,但不少教师并没有真正了解素质教学的含义。他们没有意识到阅读教学的意义,忽视了阅读教学,而只是将阅读当做是单纯的做题目,拿分数。

1.2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的问题

不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有的教师过分重视阅读中语法等的讲解而忽视了对整篇阅读的把握和理解;有的则是重阅读理解书面的内容,而忽视了材料中所传达的文化信息,这些都使得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

1.3学生的学习心理没摆正

阅读理解是一种分值大、不确定性也很大的题型。有的学生对阅读理解抱有恐惧的想法,一见到文字多的阅读就头疼,更别提认真耐心地做题了。长此以往,学生会更加害怕、甚至是厌恶阅读理解。

2.解决的策略

2.1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正如我们所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真正对英语阅读感兴趣了才有可能将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在阅读之上,所以学校应当将眼光放长远,一改过去只重视成绩和分数的教学评价方式。要想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就应当多下功夫在备课方面。比如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当选取一些有趣味性,且容易被学生理解的浅显的材料。初中生的英语水平还很有限,词汇量也不丰富,对英语的学习也更多的是停留在兴趣层面上,所以阅读材料的题材最好能吸引学生,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使之将阅读作为一种打开未知大门的钥匙。

2.2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发现不少学生不懂怎么去做阅读理解,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也不强,这除了与学生自身的阅读理解感悟能力有关,也有阅读技巧缺失的原因,因此阅读技巧的培养也应当成为教师教学关注的内容。良好的阅读技巧往往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感悟。

在笔者看来,关注阅读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着力培养学生阅读技巧、英语理解思维、猜词技巧以及解题技巧等。首先是阅读方法,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和内容等,学生应当选择略读、细读等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其次是阅读思维,也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英文材料的过程中始终以英语的思维来直接地理解文章内容,而不是将其翻成中文再转化为英文;最后是有效的解题技巧的培养,即根据命题特点来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以增加解题的正确率。

比如,在九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Starsigns的“Reading”部分的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我要求学生利用细读、略读等方式来理解文章内容,并将其大意概括出来。此外,还建议学生先不看单元的生词表,而是根据上下文内容和构词法等对生词作词义猜测,再与生词表进行对照比较;最后我再让学生完成了“ReadingB”“Characteristics”中的练习题。

2.3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包括略读和精读在内的多种阅读方法。略读就是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悉文章的大意,文章里的具体细节则不要求学生一一掌握的一种阅读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略读方法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指导学生从文章的标题、副标题等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指导学生阅读文章的起始段落和结尾一段,起始段落中作者往往会提出自己即将谈论到的内容并会对此事物作以简介,而最后一段常包含着作者的观点总结和态度。此外,每一段落的起始句子往往也是略读需要关注的对象,这些句子常是整个段落的统领句,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高中语文技巧方法篇7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法填空解题技巧能力培养

现如今,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利于教学的完善。多年来,有关高考的改革不断提出,新的考核思路也确立了语法填空的重要性,题目的复杂度和难度也有了增强。据调查显示,我国很多高中生对语法知识的学习都相当头疼,不同于单词考查,语法富于变化,难于理解,不利于学生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针对这样的现象,本文就结合我国高中英语语法填空题目,从解题技巧和能力上对学生展开培养,为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高中英语语法填空解题技巧

高中英语中的语法填空题目属于较为传统的题型之一,需要学生具备全面的知识素养,在全文阅读文章的基础上,通篇做出分析,对主旨开展判断,然后结合句子类型和样式,根据上下文填好答案。由于这种题型的难度较大,需要教师掌握语法的解题技巧,多角度分析问题。

1.打好英语功底。从根本上而言,英语考试的基础就是单词,词汇是构成句子的前提,语法知识考核也需要单词量和最基本语法内涵的积累。因此,学生必须夯实基础知识储备,对常用的短语、语法进行了解,能够区分相似短语和相似句子,分辨有可能出现混淆的易错知识点,例如,anyone与anyone.也只有将基础打牢固,才能真正降低在学习中的阻力,树立学生的自信。

2.利于好上下出推断。英语语法知识的填空不是单独存在的,很多知识点的考核与选择都与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境有关,通断全文、找准中心思想,才能合理的对语言环境做出判断,根据一些提示性词语帮助解答问题。例如,当文章中有However这样的转折词汇,则下一个句子则必然是这一句的总结。

3.学会分析复杂句子。高中英语教学已经具备一定的难度,出题人有时候还会故意选择复杂的句子当做考点。面对难度大的句子,很多学生会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针对此类现象,学生要学会对复杂句子做出分析,找出主谓宾,简化句子成分,通过抓住主干句来解决问题。

二、高中英语语法填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对高中英语教学进行完善,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能力,在长期的积累中养成他们正确的学习习惯。

1.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在解答英语题目时,良好的英语语感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帮助,解答很多英语语法上的问题。当然培养英语语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长期的进行积累,多阅读、多练习,形成英语阅读习惯,在充分阅读的基础,培养准确把握文章意思、解文章所述内容的能力。另外,学生还要利用好自己的业余时间,多阅读课外英文篇章,与同学可以用英文对话,设置学习的环境氛围。当学生的英语语感到达一定程度后,很多时候在无法完整理解一句话的基础上,也能快速通过对于语感的把握大致了解到此句话的语义,对解答题目提供帮助。

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散发出来的一种内在动力,高中英语中的很多题目较为复杂,学习难度很大,想要提高答案的准确率,就必须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也要勇于挑战。具体而言,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升解题自信,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打牢基础,然后再逐步提高题目的难度,并针对学生的弱项做到因材施教,强化学生的理解力,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

3.积累足够多的词汇做基础和解题技巧培养。语法学习虽然与英语考核中的其他内容不同,但是仍需要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只有夯实他们的词汇基础,掌握英语中常用的句子,才能学好英语,才能在解决语法问题的时候提供帮助。对此,学生要多进行课外知识补充,有目的地进行学习,累积更多的词汇。

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要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让学生梳理好自己的思路,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也能够按照顺序,一点一点的做出解答。比如,学生要充分了解词汇的关系,表逻辑关系的so,therefore,thus;表转折关系的however,but,bytheway;表层次关系的first,second等。其次,还要考虑英语语法的语态、时态,并鼓励学生多使用英语沟通交流,达到良好的培训目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英语语法填空是教育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最困难的地方。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语法填空解题技巧进行培训,梳理他们的知识脉络,通过实际的沟通交流来增强学生的语感。此外,还要对学生的能力做出培养,强化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小荣.浅谈高中英语语法填空解题技巧与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2,02:228+218.

[2]游爱萍.基于高中英语语法填空的解题技巧和能力培养分析[J].海外英语,2016,02:59-60.

高中语文技巧方法篇8

关键词:护理沟通技巧;儿科护理;影响

现代医疗水平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而逐渐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迎来挑战,护患间沟通尤为重要[1]。儿科中患儿年纪较小,其语言表达能力与自理能力尚未成熟,无法准确描述心理及生理需求,治疗难度增加[2]。护理人员必须采取合理的沟通技巧,以此更好地促进患儿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患儿,根据患儿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以包括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在内的护理沟通技巧。其中,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6.6±2.3)岁;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7.2±2.1)岁。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儿行以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对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行以护理沟通技巧,具体包括语言沟通技巧及非语言沟通技巧两种。

1.2.1护理语言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为患儿实施护理服务时必须使用礼貌性语言,在患儿及其家属对治疗产生疑惑时及时为其解答疑问;护理人员必须对患儿予以安慰或鼓励性语言,最大限度关系体贴患儿,以鼓励性语言缓解患儿焦躁等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实现治疗目的;护理人员可以对患儿及其家属使用指导性语言,在表达这种语言时,护理人员语调尽力保持沉稳,语气尽力保持肯定,以此增强患儿及其家属康复信心。

1.2.2护理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技巧包括副语言沟通、面部表情、肢体接触、空间距离及仪表仪容等。副语言沟通即为辅助语言,护理人员在与患儿沟通时,必须合理调节语气,以免激发患儿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亲切、真诚、自然的面部表情,消除患儿内心陌生感与紧张感,以便于尽快取得患儿及其家属信任;护理人员可以利用如抚摸患儿头部等肢体接触缓解患儿情绪,注意患儿病情,避免触摸患处;与患儿交谈时,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儿身高降低自身高度,取蹲位等与患儿保持平视,缩短与患儿的空间距离,以此避免患儿产生疏远感;护理人员必须保持衣着整洁、态度和蔼、妆容得体,可使患儿产生美感,便于增加沟通交流。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评估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不满意、一般,总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过程中,采用版本为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患儿所涉及的数据资料。其中,选取百分比(n,%)表示两组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服药依从性对比

将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服药依从性进行对比,研究组完全依从85.71%(30/35),依从8.57%(3/35),不依从5.71%(2/35),总依从率94.29%(33/35),对照组完全依从62.86%(22/35),依从14.29%(5/35),不依从22.86%(8/35),总依从率77.14%(27/35)。研究组患儿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4.200,p=0.040<0.05)。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将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组满意80.00%(28/35),一般11.43%(4/35),不满意8.57%(3/35),总满意率91.43%(32/35),对照组满意54.29%(19/35),一般17.14%(6/35),不满意28.57%(10/35),总满意率71.43%(25/35)。研究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对照组(χ2=4.629,p=0.031<0.05)。

3讨论

作为现代家庭主体,孩子的健康深受全家关心[3-4]。因此在对患儿实施治疗时患儿家属通常对护理人员及其工作质量要求甚高。患儿往往年纪较小,无法将自身诉求表达准确,极大影响护理工作[5-6]。由此可见,与患儿取得有效交流是儿科病房中提高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有效方法[7]。改进沟通技巧与途径可以使护患和谐互动交流,患儿由于年龄局限,内心脆弱,对治疗概念无法正确理解,极易产生哭闹等不良行为,对治疗顺利进行产生影响,护理人员必须与患儿取得有效沟通,以此更好了解患儿需求,及时掌握患儿病情,实施针对性护理及治疗措施,更好促进患儿康复[8]。本文为进一步验证护理沟通技巧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有效性,选取70例患儿行以不同护理方案实施研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组患儿护理满意度(91.43%)高于对照组患儿(71.43%),显示应用护理沟通技巧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儿快速康复起到积极作用。研究组患儿服药依从性(94.29%)高于对照组患儿(77.14%),表明应用护理沟通技巧可以成功提高患儿服药依从性,更好使患儿接受治疗,从而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儿康复。除此以外,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用护理沟通技巧,可以与患儿建立正面良好的护理-患儿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调节患儿负面情绪,鼓励并指导患儿家属对患儿表达关心与重视,有效缓解患儿负面情绪,积极关注患儿病情进展[9]。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儿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儿,进一步验证儿科在临床护理中结合护理沟通技巧有效提高患儿服药依从性,促进患儿康复,具有可行性。综上所述,对本院患儿行以护理工作时应用护理沟通技巧应用效果显著,护理人员有效与患儿取得沟通交流。对研究组患儿行以护理沟通技巧有效缓解患儿不良情绪,提升患儿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而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孙玮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儿科中心

参考文献:

[1]郭利方.肢体语言沟通对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5,16(5):77-79,84.

[2]许逢非.非语言沟通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J].医疗装备,2012,25(2):88-90.

[3]张继伟.儿科护理工作群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1):6689-6690.

[4]王倩.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1):1578-1579.

[5]郑静,黄承益.实施护患沟通前后儿科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39-40.

[6]林艳,马敬香,陈文琼,等.儿科专科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8):16-18.

[7]何文杰,邓范艳,王江.在儿科护理操作中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的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8):2795-2796.

高中语文技巧方法篇9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技巧案例

在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掌握一定的英语阅读技巧,能够有效提升英语阅读理解的程度和英语阅读的速度。开展英语教学的目标就在于培养高中学生书面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口头运用英语的能力。下面,笔者就对高中英语阅读技巧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高中英语阅读的接收

人们对英语能力和英语水平的判定主要通过读、写、听、说这四个方面来实施。高中英语中,阅读理解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理解技巧的掌握,能够有效增加和巩固词汇量,进而为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语词汇等奠定坚实基础。所以,高中英语教学必须注重阅读理解的教学,英语阅读理解同样是高中生获得训练阅读技巧、培养英语阅读能力、获得英语语言知识最为主要的渠道。英语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了英语综合技能掌握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方面,英语阅读能力标志着一个人的英语能力和英语水平。在高中英语阅读中,接收主要适用于英语听力技巧和英语阅读技巧。接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第一,高中英语阅读的预测技巧。所谓的预测技巧就是指学生对于课文大体的内容进行预测,一边阅读一边理解自己预测的内容是不是符合课文的内容。有的时候,学生对于课文的预测并不准确,但是,这是一个学生和课文内容之间的互动过程。第二,快读技巧。所谓的快读技巧就是指将某个信息提取出来。第三,略读,也就是要求学生稍微读一下文章,掌握全文的大意。第四,对文章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进行推测。第五,根据英语阅读文章的上文和下文推断文章的意义。第六,识别技巧,所谓的识别技巧就是指对文章中的提示词、语篇结构以及语法功能进行识别,对文章的论点、论据、种类进行识别,对文章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词进行识别。比如,当文章中出现“inotherword”的时候,文章的作者一定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对一个概念进行表达。

二、高中英语阅读要坚持略读和精读结合

近些年来,在我国高考中,逐渐增加了英语的阅读量,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阅读速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教师必须在平时的英语阅读训练中鼓励学生将泛读和精读进行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如,略读主要是为了对课文表层意思进行理解,这样的阅读必须要快,引导高中生快速找到主题句,获得文章的大意,并且要找出文章中每一个段落的主题,如果这个段落没有主题,就要引导学生关注段落之中的衔接句子,依靠句际关系来对段落大意进行分析、概括和推断,进而达到对段落大意进行整体理解的目的,最终获得文章想要表达的信息。而精读就是指慢一些阅读,旨在对课文内容进行准确把握和理解,对课文的深层含义进行理解。不管是精读还是略读,都要对阅读时间进行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英语阅读的速度。

三、高中英语阅读要准确处理词

在高中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的难易程度、题材以及学生的水平,来充分运用英语阅读的技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英语写作和英语阅读进行整合。阅读其实就是一种语言不断积累的过程,这中间学生通过对内容进行感悟,对字句进行理解,把阅读材料的语言资料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知识来进行充分运用。英语阅读必须对词进行准确处理,鼓励高中生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意思来猜测出词的意思,不要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词就查词典,教师必须注重培养高中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过程中对于词的判断能力,采用构词法来对合成词、记忆派生词的词性、词类进行判断。与此同时,还必须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这一学习词汇的原则,根据文章的上文和下文来对熟词生意以及一词多义等情况进行处理。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注重一些关联词以及关联词的功能,比如that、thatis、or、referto、means等,根据这些词组或者词来对英语阅读过程中的生词进行解释。

英语阅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要求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培养。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接收、坚持略读和精读结合以及准确处理词这三个方面对高中英语阅读技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胡郑辉.英语阅读教学和Cai(英文)[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高中语文技巧方法篇10

1.阅读技巧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1.1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有些英语阅读文章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阅读者的水平又是不能与之相对应的,在这种情况下,阅读者要想提取文章的有效信息,就需要通过分析、判断和推测等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运用的就是阅读技巧,通过这些阅读技巧的运用增强了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

1.2提高阅读做题效率

提高阅读效率对于初中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是很重要的,为了能够高效的获取有效的阅读信息,阅读者应该根据阅读的内容和具体情况适当的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阅读的效率上去了,做题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1.3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阅读技巧的运用并非单纯的是指做对题的策略,其中不仅涉及到词汇的构成和句子逻辑判断,还包括阅读的方法和做题的习惯等等,因此在运用阅读技巧的过程中也就是学习和锻炼学习者的英语运用能力的过程。

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技巧优化策略

2.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改变英语教学效果。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大多采取的是学生课下做练习、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对答案;教师一边讲一边与学生对答案等模式。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有着严重的弊端,假如学生没有提前完成练习题目,教师课堂讲解过程中就会听得一头雾水,使教学效果大大的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手段只是适用于短篇的或者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并不能针对所有类型的英语阅读讲解。经过不断的探索,教师终于意识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技巧更能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

2.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技巧优化策略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优化策略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三部分,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

(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前引导策略

优化阅读教材。阅读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料,合理而恰当的利用阅读教材对于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传统的阅读教学对教材的利用是单纯的,并没有将教材中蕴含的深层次的内容开发和利用起来。为此教师应该加强教材的整合优化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教材内容中蕴含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积累等,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和规律。另外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讲解和教材内容相结合,合理开发教材资源,并且使之成为对课本教材的有机补充,弥补教材的不足之处。

重视文化积累。语言具有很强的民族和地狱文化差异性,为此即使有些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是仍然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和正确率。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对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英语阅读内容与英语运用地区的文化有着很大的联系,只有增加文化积累,了解英语运用地区的文化才能正确的理解英语阅读内容;另外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更加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并且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学习能力。

(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凸显主体地位。学生才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为此教师应该及时的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将每一位学生都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愿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努力的挖掘出课堂学习的潜力,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升自我意识。课堂教学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挖掘学生的自我意识,而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效率,只是帮助学生做对题是不正确的,应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阅读的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运用激励机制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

尊重个性差异。每一位学生在阅读水平和思维方式以及阅读习惯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必须正视每位学生的个性之处,并且能够因材施教,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差异性,争取为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学习创作机会和空间。

(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后优化策略

写阅读笔记。课堂学习之后写阅读笔记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写阅读笔记的督促。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英语阅读笔记交流会,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教师要求学生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写阅读笔记,相互之间传换,使全体学生获得发展。

开设“英语角”。将英语阅读教学置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增强听说读写的融合。开设“英语角”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利用英语角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或者是利用学校的网站等信息交流平台,开展英语阅读技巧交流会,从而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例如在讲过关于兴趣爱好的主题阅读后,可以让学生在英语角进行简单演讲,可以是教师的命题,“myfavoritesport”、“thetimeafterschool”等,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这样在把握好阅读内容之后也实现更大的提高。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