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民营企业意见十篇民营企业意见十篇

民营企业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38:26

民营企业意见篇1

(一)提升一个品牌:认真筹备并办好第三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暨中意中小企业博览会

连续两届会的成功举办,更坚定了我们进一步办好第三届会的信心与决心。要认真贯彻落实总理关于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把会办成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更好地促进中国中小企业与国际中小企业的合作与发展”的指示精神,借助前两届会所打下的良好基础,第三届会的基本目标是进一步提升会的国际品牌形象:着重增加外国参展企业数量,着重提高参会客商、参展企业质量,真正把第三届会办成一个国际性的展会,为全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我省的中小企业搭建一个走向国际的平台。目前,组委会已决定将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更名为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增加国家银监会作为主办单位,与意大利合办,有关协调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当中,预计全国的动员文件将很快下发。希望各市经贸和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密切注意第三届会的进展情况。要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安排,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调动各方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既要发动更多的中小企业参展参会,更要发动各行各业的重点企业和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中国名牌、省名牌的中小企业以及产业集群、专业镇、特色镇的中小企业抱团参展参会;既要发动具有“名、特、优、新”产品的中小企业参展参会,也要发动大企业、大集团参展参会;既要推荐生产性中小企业参展参会,也要组织商贸流通企业参展参会。及早宣传发动,及早组织准备,及早安排落实,切实做好第三届会招展招商的准备工作。

此外,在积极做好第三届会筹办工作的同时,省中小企业局还将组织中小企业参加明年5月在青岛举办的第三届apeC中小企业经贸洽谈会。希望各市经贸和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积极发动本地区的中小企业踊跃报名参加。

(二)落实六个抓:抓政策落实、抓服务到位、抓信用担保、抓企业成长、抓培训提高、抓典型引导

张德江书记在今年12月6日召开的省直有关部门座谈会上指出,“今年我省私营企业户数比开会(指*年初的民营经济工作会议)时翻了近一翻,现在户数已经位居全国第一位。民营经济贡献很大,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扩大出口、增加税收、促进就业发挥了很大作用。民营经济发展好了,广东末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可考虑明年再开一个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对搞得好的给予大力表彰”。为此,我们将适时建议省委省政府召开第三次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就进一步加快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进行再部署、再发动。全省各级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主管部门都要深刻领会张德江书记的讲话精神,认真总结本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研究解决本地区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并要以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主抓以下六项工作。

1、抓政策落实: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和《决定》及12个配套文件。继续贯彻实施好《中小企业促进法》,推动《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尽早出台,把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要对照《若干意见》,加快修改完善与《决定》相配套的12个配套文件,并尽快出台。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并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领域。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尤其是一线窗口工作人员和广大民营企业要真正了解和掌握《若干意见》和《决定》的有关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到位。

2、抓服务到位:认真贯彻实施好《关于推进我省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加强和改进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推动政府转变职能,推行政务公开,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推动各市加强对县(区)、镇(街)和省有关部门加强对窗口单位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和《决定》及12个配套文件的情况进行检查,解决一线岗位截留政策问题。二是扩大综合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提高综合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挡次。推动各市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发挥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的服务功能,扩大全省中小企业信息网的履盖范围,建立技术支持服务平台,完善提高业已初步建立起来的综合服务、信用担保、人才培训、信息咨询四大服务平台,并引导其贴近企业,扩大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水平。三是疏通行政渠道,为中小企业获得服务提供保障。重视和发挥各级发展民营经济联席会议或者协调机构的决策作用和受理投诉机构的监督作用,认真处理好民营企业投诉。

3、抓信用担保:认真实施《关于加快我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壮大信用担保体系。一是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信用担保机构发展。支持管理规范、业绩好的担保机构加快发展,支持经济发达地区的信用担保机构到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开展业务。二是要建立完善担保机构评价体系,加快研究推进再担保体系的形成。三是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育成体系。四是不断探索推进债券融资、租赁融资、典当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

4、抓成长型企业:积极引导成长型中小企业做强做大做优。一是利用广东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研究的成果,开展对全省中小企业的成长性进行评价。以评价成果为主要依据,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专、精、特、新”、有较强创税和新增就业岗位能力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重点在产业集群和具有产业优势的地区推动中小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支持中小企业成长。三是评选*年度百强民营企业。各级经贸和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百强民营企业评选,积极宣传评选出来的百强民营企业。引导百强民营企业创立品牌、创新技术、改革体制、规范管理;鼓励其创立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其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发展成为主业突出、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

民营企业意见篇2

一、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

针对大中型和小微型民营企业不同法律服务需求,围绕重大项目建设、重点税源企业,组建法律专家、律师服务团队和“双创”法律服务中心,搭建“法律服务助企、法治宣传惠企、预防纠纷稳企”三个平台,通过开展法治宣传、解答法律咨询、出具法律建议书等方式查找隐患漏洞,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和管理。

二、建立民营企业家法律服务团队。

依托律师事务所有效整合公证、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组建民营企业家依法维权团队,加强与工商联、行业协会、外阜商会的沟通配合,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及企业家依法维权。

三、拓展涉民营企业公共法律服务。

开辟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依托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创立民营企业咨询服务窗口,方便民营企业进行涉企法律咨询、申请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办理公证事项等法律服务,实现优先接待和受理。选择优秀的律师、优秀调解员组建法律服务专家库,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权益保护等法律服务,参与调解涉及民营企业的重大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经营风险。

四、帮助民营企业开展法律培训。

围绕民营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组织法律专业人员开展“送法进企”活动,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授课,帮助企业提高依法决策、经营、管理能力。开展针对性法治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企业法务工作者和重要岗位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

五、强化普法宣传实效。

通过司法专版、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强民营企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及政策解读,突出典型案例宣传报道,提高民营企业依法经营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推动形成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

民营企业意见篇3

近期目标,到2013年,全区民营工业总量规模加快壮大,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6.5%;民营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年产值超30亿元的企业达到2家,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20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家;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达4个,市级以上各类研发中心达34个。

中期目标,到2015年,全区民营工业在总量规模、社会贡献、品质水平等方面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8%;民营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年产值超30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25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家;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3%,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达5个,市级以上各类研发中心达40个。

二、发展方向

每年扶持15-30个在范围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财务会计制度健全、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民营企业(单位)。重点扶持符合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导向、符合我区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符合我区产业升级方向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的投资项目建设和中小企业成长;对重大产业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另行扶持。

(一)鼓励做强先进制造业。按照传统产业高端化、成长型产业集群化的要求,立足产业做大做强,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加强产业链梳理,积极引进重大产业投资项目,引导民营企业投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和关键缺失环节,建立完善产业服务公共平台。

纺织鞋服业:重点支持碳纤维、ptt纤维、竹纤维、复合差别化纤维等高新技术纤维;超细绵纶、抗菌防臭、导湿快干等新型高端纺织面料;智能型土工布、医疗卫生用和交通工具用纺织品等产业链延伸项目;重点发展专业类别运动鞋和体育用品等产业链关键项目。

机械汽配业:重点支持液压工程机械整机生产、特种专用汽车装配等等装备制造业龙头项目;大功率工程机械轴承,制动系统、牵引传动系统,四轮一带、汽车紧固件、扭力胶芯等关键零部件项目;环保餐具生产设备、针织机械、纸制品生产设备、医用材料生产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优势项目。

(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要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作为突破口,积极鼓励和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项目,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光电产业:重点支持太阳能电池、逆变技术与半导体照明(LeD)新技术,培育LeD和太阳能光伏新兴产业。

微波通信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通信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数字对讲机、数字视听等产业项目;争取在射频电路设计与系统芯片二次集成、数字化温补晶振器等重大技术项目取得关键性突破。

其它高新技术产业: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项目;

高新技术服务业: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发展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服务、检验检测等高技术服务业。

(三)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科技计划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导向作用,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促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主体、科技研发主体和承接科技资源主体。立足产业和科技基础,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并申报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中心;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工程机械智能化关键技术和关键功能部件、关键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大型精密模具、核心芯片设计技术、tD-Lte关键技术、射频技术、纺织鞋服产业新型功能材料、高档功能性服装面料、新型产业用纺织品等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开展核心专利技术转化,开展重点新产品的开发及其相关标准制定,促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工程化、产业化,推进产业链整体发展;以江南高新园区为依托,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项目、由科技领军人才主持的产学研项目、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鼓励民营企业对照产业高端指标,制定技术改造路线图,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引领行业产品、技术、管理大幅度提升,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重点支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强化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支持光伏产业进行超高亮度LeD外延片和芯片制造技术、高性能LeD封装技术、高效太阳能电池制备以及太阳能电池LeD应用系统的技术升级;支持微波通信产业进行数字对讲机关键技术、芯片技术、产业技术体系等方面的技术改进;支持纺织鞋服产业进行新型纺织面料、新型纺织品、高性能鞋材等方面的提升改造;支持机械汽配产业进行汽车关键总成件、零部件等方面的生产应用;支持企业进行生产智能化、装备智能化等信息化技术改造。支持企业节能、节水、环保技术改造,支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五)引导中小企业提升成长。确定一批具有较好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开拓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促其转型成长、发展壮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输送后备力量。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档次,壮大企业规模;支持中小企业采用现代化管理的方式方法,提升管理水平;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加强与品牌企业的配套、贴牌等协作,发展网络营销;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促进各类公共服务平善服务功能。

三、设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扶持资金

设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2012年专项资金规模5000万元,今后逐年提高,扩大规模,专款专用。其中,产业引导资金2500万元、科技三项经费800万元、技术改造资金500万元、中小企业成长专项资金1000万元、节能循环经济专项资金200万元。对市级扶持项目,我区按1:1.5比例配套。

(一)资金使用原则。通过整合部门管理的区级产业引导、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性资金,集中形成统一的专项扶持资金,统筹调配使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的安排一律打破部门、产业和企业界限,不做数量分配和限制,不搞平衡照顾,好项目、大项目多,获得的扶持资金就多。扶持项目评选要坚持广泛征集,科学比选,好中选优,宁缺勿滥。提高单个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大项目、好项目需要扶持资金量大的,可以分年安排,连续多年扶持,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二)资金支持方式

资金支持方式为贷款贴息、无偿资助、以奖代补。

1.贷款贴息:对产业链龙头、产业链关键缺失、产业链延伸等项目,优先采用贷款贴息或比照贷款贴息的方式扶持。

2.无偿资助:对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提升和科技领军人才主持的产学研等项目,采用无偿资助的方式扶持。

3.以奖代补: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过程中购买生产性设备、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项目,根据项目性质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补助标准,实施以奖代补。

(三)资金拨付方式

1.对确定给予的贷款贴息、无偿资助和以奖代补的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财政局审核认定后报区政府批准,由区财政局拨付给项目承担企业(单位)。

2.专项资金采取分批拨付方式,区财政根据下达的年度资金使用计划先预拨50%的资金,项目完成后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各行业主管部门组织项目验收合格后,区财政局拨付剩余50%的资金。

3.企业(单位)收到财政贷款贴息、无偿资助或以奖代补资金后,应设立经费专账,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财务会计处理,并专款专用。

四、项目申报、评选程序

(一)区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本意见确定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支持重点,制定相应的扶持项目评审办法和评审要点;每年年初确定当年专项资金扶持重点,编制并年度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二)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单位),按照申报指南的要求,编制符合规范要求的项目申报材料,向所在街道提出申请。

(三)各街道汇总把关后,分别向区各行业主管部门报送,区行业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初审筛选,提出候选项目。

(四)区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对候选项目进行评审。候选项目分为重点推荐扶持项目、一般推荐扶持项目,并纳入项目库管理。其中,重点推荐扶持项目将重点向市行业主管部门推荐,优先申报市、区两级专项扶持资金。

(五)区行业主管部门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提出备选项目和资金安排建议,并上报区专项资金管理协调联席会议。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专家对备选项目进行联合考察,提出考察建议意见。

(六)区专项资金管理协调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和资金安排。

(七)区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区财政局根据联席会批准的项目、资金安排方案,报区政府审批后,下达资金使用计划。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一)建立转型升级专项扶持协调联席会议制度

由区领导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区发改局、经贸局、科技局和财政局为成员,联席会议负责统筹推动本意见实施,对各部门的实施情况进行考评;负责审定扶持项目评审办法和评审要点,决定扶持项目和资金安排,协调解决专项资金运作管理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区发改局,负责协调区发改局、经贸局、财政局和科技局等部门开展项目申报、评审、扶持资金安排建议、项目建设进度监督检查以及项目绩效评价等工作,负责汇总扶持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

(二)落实各部门工作职责

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负责在本行业组织实施本意见,确保工作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区直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的职能作用,将组织实施本意见与本部门工作相结合,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的行业指导、管理和服务。各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协同协作,形成高效协调的工作机制。

区发改局为产业引导资金项目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项目申报指南;组织项目的申报(核准、备案)和项目库管理;组织开展对项目的评审和立项,扶持资金安排建议、建设进度监督检查、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工作。

区经贸局为技术改造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技术改造和中小企业成长项目申报指南,组织项目的申报(核准、备案)和项目库管理,组织开展对项目的评审和立项、扶持资金安排建议、建设进度监督检查、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等工作。

区科技局为科技创新项目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科技创新项目申报指南,组织项目的申报(核准、备案)和项目库管理,组织开展对项目的评审和立项、扶持资金安排建议、项目进度监督检查、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等工作。

区财政局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的监管部门,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确定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方向、组织项目的申报、评审及下达项目的资金计划;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审计局对资金使用情况实施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区工商局、工商联、公务员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组织实施本意见,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行业指导和服务。

(三)强化监督考评

1.建立项目报告制度。项目承担单位应于每季度前十日内向所在街道和区主管部门提供项目进度报告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进度报告内容包括:项目简述、项目总体进展情况、资金筹措与使用情况、项目组织与管理情况、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与处理意见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进度的调整情况等。

2.建立项目检查制度。区行业主管部门和区财政局每年会同所在街道联合对专项资金扶持的项目进行检查和监督。检查和监督的内容主要为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计划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

项目承担单位对区行业主管部门、区财政局和所在街道检查监督中指出的问题,要提出书面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并积极整改。对不能提出整改措施或不积极整改的,区行业主管部门、区财政局和所在街道将对其通报批评,并取消该单位今后年度专项资金申报资格。

民营企业意见篇4

一、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市场导向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公平竞争与规范经营相结合、营造环境与科学管理相结合,进一步优化环境,加强服务,全面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之成为我省科技创新、出口创汇、资本扩张的重要生力军。到2010年,全省超百亿元规模的民营科技企业(集团)10家,超亿元的800家以上,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在全国保持前列。

二、鼓励各类机构和人员创办民营科技企业

鼓励有条件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校办企业和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转制为民营科技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创办或进入民营科技企业工作,其在民营科技企业工作期间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今后考录或招聘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缴费年限可合并计算为工龄。高等学校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创办民营科技企业的,可保留学籍3年。在境外取得永久居留权的留学人员,在省级民营科技企业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营科技园区工作期间取得的合法收入依法纳税后,可以全部购买外汇,按规定携带出境或者汇出境外。

以高新技术成果和专有技术投资兴办民营科技企业,其成果经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科技评估机构评估后,作价出资额占企业注册资本的比例可不受限制,由投资各方协商约定。

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经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企业名称可以冠省名。

三、支持民营科技企业进入新市场领域

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允许民营科技企业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与其他企业实行同等待遇。在国家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具备资质的民营科技企业依法平等取得矿产资源的探矿权。允许民营科技企业按有关规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以及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

四、规划建设好民营科技园

支持已有一定基础的工业园区通过整合提高,发展成为民营科技园。民营科技园要通过推进公共资源共享,提高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培育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促进以中小民营科技企业集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健康发展。重点支持省级民营科技园,促进民营科技园成为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特色产业集群和产学研合作示范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措施予以扶持。山区和东西两翼14个市要用好省财政3000万元专项资金,加快民营科技园和民营企业园的发展。

五、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增加科技开发投入

民营科技企业享受《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国发[*]6号)。

民营科技企业用于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按实际发生额计入成本。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技术转让以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与技术转让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培训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免征所得税。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但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采取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政策。对符合《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和《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生产项目,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按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和配套件、备件,按国家规定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六、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

鼓励民营科技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自办或合办技术开发机构,进行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省支持在年产值超亿元的省级民营科技企业中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鼓励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参加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竞标。省要再选择一批主要由民营科技企业承担、能够做大做强的科技产业化项目,纳入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民营科技企业资助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符合税收政策规定的,其资助支出可以全额在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七、支持民营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以专业镇、民营科技园为依托,实施技术创新项目,推广先进标准和先进适用技术,建立健全开放式信息和共性技术服务体系,推动民营科技企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有选择地在iC设计、生物技术、现代制造业、软件产业、生物医药研究等战略性领域或重点行业建立行业技术创新中心,构建为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平台。

省财政从*年起5年内,在原来基础上每年再增加安排的5000万元科技三项经费,主要用于扶持民营企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中试,省级民营科技园的规划、论证,科技服务体系、信息网络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省民营科技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和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各级政府有条件的应安排相应资金,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八、完善民营科技企业服务体系

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民营科技企业、外资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创建综合或专业孵化器,经省科技行政部门认定,各类孵化器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各类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中介等机构,要把培育和服务民营科技企业作为重要职能。

九、推动风险投资资金支持民营科技企业

引导风险投资资金投向民营科技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处于初级阶段,属于核心技术开发,具有产业化背景的项目或企业,可优先列入政府的科技计划项目给予支持。

十、加快建立民营科技企业贷款担保体系

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成立担保机构,开展担保业务。担保机构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有关优惠和扶持政策。担保机构对负连带责任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发生的担保损失,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允许在税前扣除。

十一、引导民营科技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省、市知识产权部门对民营科技企业单位或个人申请国内发明专利联合给予资助。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好一批省民营科技园、民营科技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工作制度示范试点,支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十二、推动民营科技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省、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协助各地民营科技企业建立以企业生产管理标准为基础、以产品质量标准为核心、以检验检测标准为保证的企业标准体系。鼓励民营科技企业主动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十三、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制度创新

支持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按照《公司法》进行公司制改造。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好一批民营科技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民营企业意见篇5

按照全省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安排部署和四平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我市从20*年开始实施民营经济三年腾飞计划。在具体工作中,将实施民营经济三年腾飞计划与全省乡镇企业“创业杯”竞赛活动及全民创业带就业暨全民创业活动相结合。要把民营经济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经过三年努力,到2009年底,全市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比20*年翻一番,年均递增32.5%;民营企业户数由20*年的271户增加到974户,年均增长54%以上;个体工商户由20*年的4188户增加到7960户,年均增长25.9%;从业人员占全市职工和城镇个体劳动动者总数比重由20*年的53%增长到76%;创业指数由20*年的1.75提高到8;规模以上企业由20*年的26户增加到50户,超亿元企业由20*年的2户增加到4户;初步形成2个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占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的10%;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20*年,全市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94,000万元,同比增长37.4%;私营企业户数达到491户,新增私营企业220户,同比增长81.2%;个体工商户达到656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2372户,同比增长56.6%;从业人员占全市职工和城镇个体劳动者总数比重达到61%;创业指数达到6.87;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2户,超亿元企业达到3户;民营经济基础上缴税金实现4150万元,同比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5亿元,同比增长51%。为确保完成20*年民营经济发展目标,要强化责任落实,市政府与各乡镇街签订目标责任书。市民营局要会同相关部门强化对各乡镇(街)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指标的调度督查,并做到半年考核通报,年终考试评比,考试结果作为乡镇(街)一把手年度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工商局要强化服务职能,20*年要将50户个体工商户注册为私营企业,免收防洪基金,促进小企业的的生成与发展。

二、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

我市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255公顷,相关部门要对工业集中区建设制定具体开发规划,更好地发挥工业集中区载体和平台作用。要加大集中区对项目的吸引力,降低企业创业成本,20*年力争开发50公顷,20*年,每个乡镇(街)都要在工业集中区摆放一个5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为确保创办500万元以上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乡镇(街)在工业集中区内创办500万元以上项目实现市级领导包保。同时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对完成任务的乡镇(街)领导班子给予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

三、培育壮大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和专业村镇

20*年,要逐步培育壮大辽东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茂林畜牧养殖加工业集聚区和玻璃建材业、畜牧养殖加工业两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8个专业村镇:(1)东明镇前太平村稻米加工专业村;(2)红旗镇郝家村花生种植加工专业村;(3)玻璃山镇巨宝村育肥牛养殖专业村;(4)王奔镇三江村育肥牛养殖专业村;(5)双山镇五棵村棚膜蔬菜种植专业村;(6)新立乡双龙村养猪专业村;(7)永加乡永加村养羊专业村;(8)新立乡新立村蛋鸡饲养专业村。在产业扶持方面,鼓励和引导各乡、镇(街)和市直各部门以及创业人员在辽东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创办农产品加工型项目,在茂林畜牧养殖加工业集聚区创办畜牧养殖加工业项目。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全民创业、工业集中区、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提供政策支撑

(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推动全民创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及《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全民创业加快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尤其是充分发挥100万元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扶持和激励作用,重点用于扶持服务体系建设、技术改造、创业人员贷款贴息及设立20万元全民创业奖励资金。

(二)从培育壮大工业集中区、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出发,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和吸引力的更加优惠的政策,特别是在以下土地政策、资金政策、收费政策等方面实现突破。

1、在辽西工业集中区创办1000万元以上工业加工型项目所需占用土地,由政府统一征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通过担保贷款垫付土地出让金。在企业投产后,担保公司垫付的土地出让金,由企业上缴税金市级体制所得部分逐年偿还。对在辽东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茂林畜牧养殖加工业集聚区创办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加工型项目,其土地出让金纳入市级体制收入部分由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先行垫付,在企业投产后,担保公司执付的土地出让金纳入市级体制收入部分,由企业上缴税金市级体制所得部分逐年偿还。土地出让金纳入省级体制收入部分由企业自行交付。

2、在辽西工业集中区、辽东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茂林畜牧养殖加工业集聚区内创办1000万元以上工业加工型项目,按国家规定,适合租赁方式使用国有土地,从用地之日起,5年内所缴土地租金市级体制收入部分全额返还企业。

3、在辽西工业集中区、辽东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茂林畜物养殖加工业集聚区内新创办1000万元以上工业加工型项目,收取的土地租金缴入地方留成部分,用于返还企业后剩余部分的50%由市财政返给工业集中、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产业集聚区所在的乡、镇(街),用于工业集中区、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

4、在辽西工业集中区、辽东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茂林畜牧养殖加工业集聚区内新创办工业加工型企业,用地管理费、土地初始登记费、土地变更登记费实行先缴后返,全额返还给企业。

5、金融机构要完善商业银行授信管理,对工业集中区、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产业集聚区所在地的基层金融机构授予一定的经营权,扩大对创办企业的信贷业务审批权,减化贷款程序,扩大贷款规模。

6、到工业集中区、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产业集聚区创办企业免收市政以用设施配套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消防设施建设费、防雷测定费、散装水泥专项基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防洪基金(经省批准)、地震安全性评价费、动迁管理费、质检费、定额测定费、工程预算审查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

7、工业集中区、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产业集聚区内新创办企业所需交纳的中介服务(经营性)费用,按物价部门核定的下限减半征收。如规划设计费、规划测绘费、定桩费、验线费、招标服务费、图纸审查费、房产评估费、土地评估费、土地测绘费、国有资产评估费、价格评估费等中介服务(经营性)收费。

8、工业集中区、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产业集聚区内新创办的企业投产后发生的行政事业性费用,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下限减半征收。如职业安全检测费、特种设备检验费、产品质量检验费、计量测试检定费、环境监测费、卫生监测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

四、强化创业基地建设

20*年全市再创建2个全民创业基地。一是在辽西工业集中区投资建设小企业创业基地,规划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970平方米,其中创业大厦3250平方米,创业孵化厂房7212平方米,产品展示销售中心2508平方米。创业基地总投资1259万元,建设资金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吸引社会资金839万元;二是争取国家项目专项资金70万元;三是政府投放资金350万元,分三年到位,不足部分由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通过担保贷款先行垫付。创业基地建设用地由政府划拨。创业大厦主要为全民创业人员和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信息咨询、法律维权、技术支持、人才引进和对外合作等服务。创业孵化厂房和产品展示销售中心主要为小企业提供免费的创业场地,提高小企业创业成功率。二是按照全市创业带就业暨全民创业工作会议上要求,市建设局、工商局今年要规划建设一处面向“4050”人员的免费创业基地,为创业人中提供优质服务和创业空间,以此带动特困群体实现就业与再就业。

五、强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尽早争取到位国家开发银行软贷款3000万元,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资本金达到4000万元,担保贷款力争达到1.5亿元。其中,用于工业集中区征地和灯泡厂等改制企业闲置土地收储担保贷款5000万元;用于工业集中区新上项目担保贷款5000万元;用于产业集聚区、专业村镇和全民创业等常规担保贷款5000万元。与此同时,争取作为国家开发银行融资服务试点县,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基础搭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做好融资服务。

六、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务开展创业辅导和培训等服务

积极开展创业辅导,帮助创业人员掌握创业知识和有关政策法规,提高创业技能,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创业项目,并实行全程跟踪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20*年,结合实施民营经济三年腾飞计划需要,计划开办八期不同内容的培训班,培训2000人次。重点开展创业基本知识和创业技能、项目谋划与运作、企业融资、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品牌塑造、安全生产等培训,不断提高创业人员创业技能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同时,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工人短缺等问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做好职工职业技能鉴定和“蓝色证书”考核认证工作;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网”网站建设,围绕中小企业和全民创业人员的需求,增加信息量,拓宽服务领域,提高网站的服务功能;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全民创业人员的法律维权服务力度,维护其合法权益;对中小企业和全民创业人员开展代办证照、起草各种制度、章程等服务。

七、塑造企业名牌,提高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市场竞争力

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乡镇企业争创名牌,提高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20*年指导企业争创国家、省级名牌产品2-4个;要利用省农博会和会等展会平台,展示和推销*的名牌产品,提高企业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八、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力度

一是利用石英玻璃厂、灯泡厂等改制企业现有土地、厂房等存量资产和地毯、造纸、白酒等优势无形资产,通过招商引资上大项目,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打造*优势产业;二是抓好现有计划项目开发,重点强化对计划总投资1600万元的年产400万平方米玻璃制镜生产线、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的中药饮片加工和提取生产线、计划总投资35000万元10万吨乙酸、乙酸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的年产1万吨白酒生产线、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的粉煤灰制砖生产线、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的年产30万吨粉煤灰水泥生产线、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的200万套轴承生产线搬迁改造、计划总投资1120万元瑞鑫机械铸造有限公司搬迁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的扶持和服务,使其尽早开工建设和投产。

民营企业意见篇6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创新驱动的产业,从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查的结果来看,创新最活跃的是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高技术企业。民企相对于国企,最重要的差异在于创新内在激励机制不一样:民企的高新技术创新决定其生死,而国企内部的管理体制和短期化的考核使得其缺乏有力的创新激励机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企业抢占先机进行技术研发,开创新的商业模式。同时,新兴产业中的不少高成长性行业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都是较好的投资方向。如何进一步发挥民企的作用,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极为关键的一个问题。

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一些无法直接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小民营企业,也要勇于和大企业搞配套,这样才能有生存发展的空间。比如宝马、奔驰、丰田等大企业,靠的就是这些中小企业的专研创新,在背后给他们配套。再比如华为、联想以及百度、阿里巴巴主导一个行业,其他不能主导某一行业的中小民营企业就要勇于给他们配套,这是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也是个挑战。

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变革时代,在经济领域,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面临的一次重大任务。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由于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能源供应紧张、人民币升值、环境约束加大以及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已逐步进入高成本时代,并将可能成为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笔者认为,未进行结构调整前,企业家投机偏多。正所谓企业老板诞生存在偶然性,社会转型、发展壮大存在盲目性,从业人员存在复杂性,管理人员具有江湖性,企业先天诞生,后天发展都存在问题。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后,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终将耗尽潜力,且不足以支撑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家整合政策、资源、资金、技术、人员配备、自身能力等多种生产要素,顺应社会转型。民营企业多年后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仅看得懂市场,同时还看得懂官场,会依政府需求行事。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市场主体,介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途中,民营企业还是受到了一些阻碍,主要有:第一,我们国家科研成果,尤其是高新技术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进行产业化需要一个过程,从实验室专家的成果真正转化为企业批量化生产,成功率只有不到5%,在技术筛选上更需要专业团队鉴别;第二,管理能力上,过去民营企业的管理是粗放型,地产商、煤老板的70%精力都用来跟政府搞关系,但是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对企业家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老板个人行为变为团队行为,对企业老板来说是一种挑战;第三,自身团队综合素质,过去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农民工、初高中文化的职工居多,而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知识密集型团队;第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要求高;第五,企业家心态调整,之前进入房地产、挖矿等行业后,短期投入就能有回报,而且是暴利,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从战略角度考虑长远的利益,不能希冀一夜暴富,这就要求要有一批相对成熟的民营企业能及早进入这个行业。

为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瓶颈,使得民间投资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积极投入,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国家提出了若干意见,积极排除障碍、清除“玻璃门”,降低准入门槛,通过政策大力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进入新兴产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民营资本的结合步伐。2010年5月份,国务院颁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即“新36条”;同年10月份,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1年8月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已经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以及各部委、各省都在积极落实,对于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寄予很大的希望。

民营企业市场触觉很敏锐,往往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很多行业的发展机会,但看得见,却难进去。《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快清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的准入条件,制定和完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相关管理办法。除必须达到节能环保要求和按法律法规取得相关资质外,不得针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在注册资本、投资金额、投资强度、产能规模、土地供应、采购投标等方面设置门槛。

《实施意见》提出的相关要求,正是为了解决民营企业最为苦恼的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大量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而民营企业资金亦不够雄厚,因此往往被相关部门所设门槛“绊倒”。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资金等公共资源对民营企业应同等对待。各相关部门和各地发展改革委要规范公共资源安排相关办法,在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财政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资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资金以及协调调度其他公共资源时,要对民营企业与其他投资主体同等对待。

为保障民营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制定,各相关部门和各地发展改革委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配套政策、发展规划时,要充分吸纳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在笔者看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是民间资本的好去处,而且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快发展,也急需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这类具有较好运作机制的资金介入。

民营企业意见篇7

随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抓紧编纂民法典,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

无须赘言,这些都是对民营企业的极大鼓舞。

“贵国有,贱民营”之弊

一直以来,民营企业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其产权受到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进一步导致民营企业固定投资意愿降低,民间资本外流加速。

由于国企、民企在资源、融资、税收、债权保护等各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很多民营企业家普遍认为国企、央企才是亲儿子,而民企是抱养来的干儿子。

经济学家常修泽表示:“实践上有些部门并没有把民营经济当成国家的亲儿子,而仍然看成是‘庶出’,其骨子里是这个思想,但未必说出来。由于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社会上存在一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形成了在处理国有与非国有之间关系方面‘贵国有,贱民营’的弊端。”

常修泽早在2013年就指出“国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民间投资发展的思路是明确的。但也须看到,现在是太爱大儿子,对小儿子虽也开始爱,不过关键时刻还是认为他野性十足,很淘气,不喜欢。实际上,往往是淘气的孩子有出息。”

“中国的民营企业是有‘家国情怀’的。”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表示,“绝大部分民营企业都热爱这个国家、热爱这片土地。他们把企业做好,是作为自己幸福感最主要的来源,而不是拿了钱去享受。我也有一些朋友,很有钱,到了海外之后,我问他们过得好吧?他们说,过得不好。离家离乡,再有钱,幸福感也很低。”“国有和民营都是共和国的亲儿子,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两者完全可以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相得益彰。”

除了2016年整体经济形势偏弱的因素,民营企业在当下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当中的一些困惑和信心不足,也导致了2016年民营经济投资的减速。在这个大背景下,2016年8月30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并于11月27日正式。

“10条意见里面,有一半讲的是民营企业的保护,其他也有很多涉及到民营企业平等保护的内容,可以看出来这个文件的重点就是保护民营企业。”著名法学家江平在《意见》出台后说道。

2016年12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6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先进个体工商户代表,特别强调了“要依法保护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家产权”,并指出,“党和国家会始终关心你们、爱护你们,保护你们的合法财产。”表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保护民营企业产权的决心,给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民企产权频受侵害

逐利是商人的本性,当获得了一定的资产,如何合理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就成了商人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重要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指出,“如果资金持有者,感觉a国制度、体制和机制不安全,风险较大,不确定性程度较高,必定会将资金转移出a国,进入较为安全、低风险的B国。除非a国闭关锁国,不对外开放,否则,资金的这种转移,不以国的价值观及个人的好恶意志而改变。”

很多民营企业家计划转移资产的主要原因就是认为自己的财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近几年存在较多疑点的民营经济类案件让民营企业家坚定了资产转移的想法。

引起社会、学界广泛关注的顾雏军案是近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件之一。顾雏军案始于2004年8月份的“郎顾之争”,经济学家郎咸平公开指责顾雏军在收购科龙的经济活动中有侵吞国有资产的嫌疑。进而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顾雏军于2005年7月底被正式拘留;2008年因虚报注册资本、虚假财会报告罪、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罪一审获判有期徒刑12年,执行10年;2009年4月,终审法院宣判,维持原判;2012年9月6日顾雏军提前获释出狱。

2012年9月14日下午,顾雏军在北京朝阳区举办新闻会,其出场方式引发一阵惊呼――头戴白纸做成的高高的帽子,上面写着“草民完全无罪”;2014年1月17日,广东省高院已经正式受理了顾雏军对于佛山中院和广东省高院判决的申诉;2015年8月17日下午14时,顾雏军在北京梅地亚召开新闻会。他宣布海信科龙、海信集团,要求后者赔偿其个人及格林柯尔系巨额经济损失,合计489.61亿元。在公开报道中,这是近30年中国大陆最高的民事索赔。

顾雏军案在学界也引起强烈反响,著名法学家江平曾表示,顾雏军案是对民营企业家“欲加之罪”的典型例子。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也公开呼吁,顾雏军案有必要重新审视,以重树民营企业家信心。

除此之外还有曾成杰、兰世立、龚家龙、李途纯……太多的民营经济案件让民营企业家危机感倍增,每个家庭的悲惨遭遇都让其他企业家感同身受。对于自身财产的不安全感让民营企业家――尤其是已经完成前期资本积累的企业家,产生如何保护自己财产的考量,移民和海外投资成了民营企业家保护财产的主要途径。

常修泽表示,“过去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时,曾经存在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混同的情况。针对此,应严格区分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这两种不同的财产关系:一方面,自然人违法不能随意牵连企业法人;另一方面,企业法人违法也不能随意牵连自然人,做到‘井水不犯河水’”。

严格区分违法所得与合法财产,处理违法财产不能牵连合法财产。尤其是,在处理产权和经济纠纷时,要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企业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兼并重组中涉及的经济纠纷与恶意侵占国有资产的界限等等。

在此背景下,《意见》无疑给民营企业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对于减少民资外流,必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产权纠纷不容忽视

侵害民营企业产权的不只是公权力,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以及民营企业间的产权纠纷也给民营企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这家国营企业是我们的主要客户,由于货款数额比较大,尾款的拖欠让我们有些难以承受(早已远远超过合同规定时间)。前期付给我们的货款除去缴纳各项税费和人员工资,根本不足以支付原材料的成本费用,所以我们也只能拖欠上游原材料厂家货款。”

大连某民营企业家向《中国民商》记者抱怨,“如果继续拖欠尾款,我们只能停产。”

债务问题是民营企业运行中一个影响到企业生死的重要问题。“如果是我们民营企业拖欠国营企业货款数额如此巨大、时间如此之长,估计早就引起政府的注意了。”这名企业家认为民营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从最初的行业准入、资金筹集,到后期的税费缴纳、债务维权和国有企业相比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公平。

民营企业产权受到的不仅仅只有国有企业的侵害,民营企业之间的产权侵害也屡见不鲜。在民营企业中很多企业表示更喜欢和国外的企业交易,因为国外的企业很少有拖欠货款的现象发生。一般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利润并不是很大,它需要不断地垫资生产进而完成交易才能获得利润,而存货的积压和货款尾款的占用就使得此类企业很难再有富余的资金进行再次投入生产。

“对传统制造商来说,应收账款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你不接受应收账款,你就接不到业务。这是标准的行业做法,即便没有人喜欢它。”上海彩生色料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虞幸芝表示,“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向上游(供应商)延迟付款。”而且中国供应链的密集程度超过欧洲或者美国,而且往往集中于某些地区,这意味着数月收不到货款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迅速传导至整个产业生态系统。

如何解决非公权力导致的民营企业产权受到侵害,也是产权保护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知识产权更需要保护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维迎指出,企业家的基本功能有两个:第一个是发现不均衡,第二个是创造不均衡。如果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就没有利润;只有当市场处于不均衡的时候,才有利可图。企业家就是利用不均衡赚钱,最后推动市场的均衡。

由此可推出企业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发现不均衡”并利用这种不均衡获得利润的套利型企业家,另外一种是“创造不均衡”的创新型企业家。随着互联网的急速发展、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的便利,套利空间在急剧缩小。张维迎指出“未来的企业家一定要做成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如果你还是和别人一样的东西,那估计你是没有希望的,你是赚不了钱的。”这个“不一样的东西”,就是创新。随着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创新必将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但是创新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创新需要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长久以来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是民营企业不愿意加大投入进行研发创新的主要原因。“我为什么要花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研发创新?我研发的新产品只要一投入市场,第二天就会出现大量的仿制产品。由于没有前期投入,他们的产品价格只有研发产品的1/3-1/5。这就迫使我们降价出售,不然完全没有销路,但是降价的后果就是利润率压低,研发资金长时间无法收回,甚至出现亏本。而仿制我们产品的厂家赚得盆满钵满。”一位民营企业家如是说。

而我国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民企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十分薄弱,“我有一个做知识产权开发的公司,现在受到了来自国际企业巨头和国内恶劣竞争环境的双重挤压。”云盟集团董事长云关秋说,“现在国内商标权的盗用问题让我们目瞪口呆,甚至想放弃……我们有3个关于商标权盗用的案件全部胜诉,但是仅有1例得到了执行,另外两例法院的判决成了一纸空文,没有得到一毛钱的赔偿。”

正如云关秋所言,当前对产权保护薄弱的领域就是民营企业,而对民营知识产权的保护又恰是民营企业产权保护中的最薄弱环节之一。对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是薄弱之中的薄弱,这应该成为有关部门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像木桶原理一样,补长最短的木条,才能起到最有效的效果。

对此常修泽表示:“随着实践的发展,产权内涵在逐步丰富和扩展。现在的‘产权’概念,不仅包括经济领域大家熟悉的物权、债权、股权等,而且包括跨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环境资源领域的知识产权、各种无形财产权(如人力资本产权),以及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等等。因此,今天讲‘产权’,不仅涉及经济体制,而且涉及社会体制、文化体制和资源环境体制等,并对政治体制产生重要影响。”“从这个高度研究问题,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不仅是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而且也是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资源环境体制等‘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的基石。”

应该上升到立法层面

《意见》的表达了政府对民营产权保护的重视,《意见》中引用的“有恒产者有恒心”源自于《孟子・滕文公(上)》,“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常修泽指出,事实确实如此:人们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并得到保护,是稳定社会秩序、维持“善良习惯”的必要条件。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对稳定心理预期、增强人们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意见》的出台,有学者在积极认同的前提下提出质疑,认为虽然《意见》的提出从主观层面上表达了对民营企业产权的保护,但是在执行层面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其并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也没有相关细则出台,在具体执行时或许会有一定的困难。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李曙光表示,产权保护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漫长的制度建设和体制完善,关键还是政策的执行和落地,需要各方积极落实。

在《意见》的第二天,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和《关于依法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工作实施意见》别提到,要客观看待企业经营的不规范问题,对定罪依据不足的依法宣告无罪。对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因经营不规范所引发的问题,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从无、从旧兼从轻等原则,依法公正处理。对虽属违法违规、但不构成犯罪,或者罪与非罪不清的,应当宣告无罪。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作出的涉及重大财产处置的产权纠纷以及民营企业和投资人违法犯罪的生效裁判,当事人、案外人提出申诉的,人民法院要及时审查,认真甄别;确有错误的,坚决依法纠正。

通过相关专家对最高人民法院的两个意见的解读,可以了解到“中央下定决心要抓紧甄别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剖析一批侵害产权的案例”。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认为,经济案件中的错案冤案应依法予以纠正,尤其是对社会反响较大、存在较多疑点的案件。换句话说,这一轮的产权保护,必然伴随着一批错案冤案的,而且中央下定决心全力推进。

民营企业意见篇8

一、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

(一)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用地问题。市直、各县区每年在省安排年度工业用地指标中不少于30%,用于解决民营企业发展所需用地。

(二)产业转移工业园优先安排主导产业特色明显、掌握核心技术,产业链长,税收好的民营企业进园,对该类有困难的企业购地款的30%可缓交1年。

(三)经市经贸、科技等部门认定在孵化期内处于创业期的研发、设计、创意型民营企业,其租用厂房的租金在1年内由当地财政给予20%补贴。

(四)构建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厂房、土地供求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公布全市新供用地的规模、区位、产业引导要求等信息。

(五)除房地产开发项目外,民营企业可以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兴办各类工商企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出租、转让、转租和抵押按照《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00号)办理。

二、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六)建立融资担保机构风险补助机制。凡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规范有效的融资担保,当地财政按每年月均担保额的0.1%给予补贴。

(七)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积极为民营企业创造条件,提供优质服务;重点培育5—8家上市后备企业,力争5年内有2—3家民营企业实现上市融资。

(八)引导创业风险投资参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支持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创业投资机构,对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发展前景好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三、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和名牌战略

(九)鼓励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对创立国际、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民营科技企业,在每年市级切块安排的科技三项费用指标中分别按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安排专项补助。

(十)鼓励民营企业建立自主研发机构。凡达到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标准的研发机构,由当地财政分别给予20万元和10万元的资金支持。

(十一)设立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实施名牌战略和自主创新等。从*年起,市、县区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作为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

对利用银行资金进行技术改造项目的,由专项资金适当安排贴息支持。对获得发明专利并形成生产规模的民营企业,给予5万元的资金资助。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的民营企业在每年市级财政安排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奖励资金中分别一次性奖励10万元和5万元,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四、大力推动全民创业

(十二)创优发展环境。认真贯彻国家及省市有关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落实企业投诉机制和机关办事责任追究机制,为企业提供金方位、保姆式的服务;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大对发展民营经济的宣传力度,激励民众刨业和促进企业发展。

(十三)建立民营企业创业辅导基地。通过政府出资建设、政府与企业合作建设和企业殷份合作建设等形式,加快建立民营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对企业合资建设的,政府应优先安排建设用地。

(十四)鼓励科技、专业人才创业。凡博士、硕士、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进入民营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创业的,在2年内由同级财政给予厂房租金5%的补贴。

五、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十五)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市县区政府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订立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推动骨干民营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结成对子,提高企业的科研能力。

(十六)实施民营经济考核。民营经济发展指标列入当年经济考核,对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入库税收增速排名前列的县区实行奖励。

(十七)建立民营企业联系制度。市县区领导挂钩联系本地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密切关注民营企业发展,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

(十八)鼓励兴办投资融资、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等专、世服务机构为民营企业服务。对为民营经济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服务机构,给予优先考虑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

(十九)大力开展民营企业人才培训。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为企业家提供较高层次的专业培训;实施“紧缺人才培育计划”,每年组织成长型中小民营企业定向培育一批紧缺人才;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组织企业培训高素质经营性管理人才;举办改制、国内外上市政策法律法规解读等专题培训,培育企业资本运作专门人才。

(二十)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招聘服务。开展民营企业和技工学校的定向交流,通过订单培训、送教上门等形式,为民营企业招聘、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服务。帮助解决民营企业中高层管理、技术人才家属户口迁入、子女入学等问题。

民营企业意见篇9

为进一步强化全省中小企业诚信意识,打造河南信用品牌,塑造河南企业新形象,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融资环境和发展环境,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3号文件精神,鼓励支持与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企业诚信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决定20*年继续组织开展"河南省诚信民营企业"评审工作,同时对20*年度186家诚信民营企业进行年度复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年诚信民营企业推荐工作

(一)推荐对象

河南省内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已组织开展诚信民营企业评审活动的省辖市,原则上应从省辖市诚信企业中推荐;未开展的按豫中小企117号文件要求推荐。

(二)申报程序

按照企业自愿的原则,由民营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向当地中小企业工作部门提出申请,经省辖市中小企业工作部门、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资格审核后,按要求报省中小企业局。省中小企业局会同人行郑州中心支行进行资格认定后,报河南省诚信民营企业评审委员会组织评审。

(三)参评内容和基本条件

河南省诚信民营企业评定工作,按照《河南省中小企业诚信工程实施方案》和豫中小企〔20*〕117号文件制定的中小企业诚信工程10项主要内容和基本条件进行。申报企业基本条件:20*年末资产总额或销售(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最近连续两个年度盈利,且净利润在100万元以上。

各省辖市推荐20*年诚信民营企业不受名额限制。

二、20*年诚信民营企业复审工作

(一)复审对象

20*年度186家河南省诚信民营企业。

(二)复审程序

由各省辖市中小企业工作部门会同当地人民银行在各诚信民营企业自查的基础上,提出认定意见,并按要求将复审材料报省中小企业局。省中小企业局会同人行郑州中心支行对各省辖市复审合格的企业进行审核,报河南省诚信民营企业评审委员会组织复审。

(三)复审内容

河南省诚信民营企业复审工作,按照《河南省中小企业诚信工程实施方案》制定的中小企业诚信工程10项主要内容和基本条件进行。

三、要求

1、各省辖市中小企业工作部门、人行各市支行要高度重视,严格把关,认真组织好企业申报与复审,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2、申报企业应提供真实、准确的基本情况,如实填写《河南省诚信民营企业申报表》(附件1)和《河南省诚信民营企业部门审核表》,不得漏填,严禁弄虚作假。如有不实,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评资格,且3年内不得再申报。对年度评审结束后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且已取得称号的企业,取消其称号,并予以通报。

各省辖市20*年以来命名的诚信民营企业,凡符合本通知要求的,只填报《河南省诚信民营企业申报表》(附件1),不再填报《河南省诚信民营企业部门审核表》(附件2)。

3、复审企业填写《河南省诚信民营企业复审表》(附件3),报当地中小企业工作部门,由中小企业工作部门会同当地人民银行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后提出复审意见。无故不参加复审的企业,视为自动放弃。

4、"20*-20*年度河南省诚信民营企业"有效期已经届满,应按规定重新申报。

民营企业意见篇10

“坚持旅游业向民间资本全方位开放”,这是国家旅游局近期出台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开宗明义第一原则。《意见》涉及吃住行购等传统旅游业所有核心领域,包括旅行社服务,海陆名胜景区,餐饮饭店业等。

在很多民营投资者看来,《意见》的出台为那些早年以各种方式“曲线”进入旅游业的民资正名,也为更多民间资本扎根旅游业提供了政策空间。

“在实际操作中,中国旅游业民间资本已经超过政府与国企投资之和正在成为旅游业的投资主体之一。”

某旅游地产投资商告诉记者,旅游业产业链很长,直接涉及产业超过90个,也是国内开放最早,最充分的领域之一。因此很多民营企业都有涉及旅游业,且业绩不俗。如他们公司在几年前就已经涉足旅游地产的开发,在政策没有开放的情况下,小心翼翼打政策的球,经过几年的积累,斩获也颇多。

他认为《意见》的出台与我国旅游业战略地位的日益巩固密不可分。2011年,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都有两位数的大幅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元,增长20.8%。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的日益凸显带动了旅游投资的持续增长。2011年,中国旅游项目投资总额累计达到2.67万亿元,当年实际完成投资2064.26亿元。从投资结构看,民间资本占39%,居于民营企业投资之后的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分别占25%和13%,合计38%,其余投资为银行贷款。民间资本超过政府投资、国有企业投资之和,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投资主体。

在这个背景下,《意见》的出台可谓正逢其时。

体现三大亮点

“全方位开放”是此次《意见》体现的最大亮点。从此以后,那些以前对民资不放开的各类地质、森林、风景名胜、水利、文物、城市公园、科教、工农业、湿地、海岛、海洋等旅游资源,民资都可,对于那些有旅游利用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医疗健康旅游等,民间资本均可依法采取多种形式开发利用。

对于长期受人关注的风景名胜景区,国家旅游局明确指出鼓励民间资本经营和管理区,且特别强调,“对于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旅游景区”,一律允许民间资本采取适当方式参与经营管理,切实保障其经营管理权益。

民间资本办旅行社,面临的最大压力是民间旅行社缺乏做大做强的机会。对此国家旅游局强调支持民间资本兴办旅行社。消除制约跨区经营障碍,推动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小型旅行社网络化,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批发零售分工体系。

其次,在“全方位开放”传统领域的同时,《意见》还明确提出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挺进旅游业。

保持旅游产业常新的秘密就在于与新技术不断结合、参与产业融合、应对环境变化、科技发展挑战。国家旅游局提出,支持民营旅游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引导民营旅游企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强对新产品、新业态研发应用。加快旅游业专利技术转化步伐,鼓励运用信息网络、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节能减排等现代科技成果,积极推动“智慧旅游”和“绿色旅游”发展。

我国旅游业今后的最大看点之一,就是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反复强调的旅游装备制造业。这一领域既是旅游业新增长点,又是装备制造业新领域。民间资本将得以投资旅游装备和用品制造业,包括投资旅游房车、邮轮游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宾馆饭店专用产品。

最令民营企业称道的是,《意见》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旅游业,不仅跨部门,而且动真格,在很多方面都支持民营资本可与国资平起平坐,给民营一个公平的身份。

比如,《意见》强调支持参与国有旅游企业改制重组。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旅游企业改制重组。旅游业发展有两大瓶颈:金融、土地。为此,国家旅游局强调加大对民间旅游投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对民间旅游投资用地保障力度。

国家旅游局还明确强调,对民间资本,要落实“允许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的规定”、“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属于最为给力的表述。

此外,《意见》还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在不影响公共服务公益性和功能条件下,可结合地方实际,招标选择民间资本进行合作。对于民间资本参与旅游公共服务项目,在政策上与国有投资平等对待。

民间资本还将同国有企业一样,在“走出去”方面也获得前所未有的支持。国家旅游局强调,支持民营旅游企业“走出去”,在境外投资开设旅行社、旅游饭店等经营项目。支持民营企业之间、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组成联合体,共同开展境外旅游投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利用驻外旅游办事处等网络,建立对外旅游投资咨询服务体系。

真正落实新政仍待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