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十篇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十篇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4:40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篇1

关键词:归纳;词汇;语法;话题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0-0108

在英语中考复习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其词汇、语法点和话题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总结,将分散在各册课本中的语言知识归纳起来,系统复习。使学生能把书读薄,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日趋提高,而且增加了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时间和效率。下面是笔者的几点做法。

一、词汇的归纳复习

结合中学英语课本的实际,引导学生对有关词汇进行必要的分析归类。将旧知识重新组合,找出规律,抓住共性,可以达到进一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深化、记忆和运用的目的。复习单词时,根据音、形、义等方面的特点尽量将过去学过的单词串联成“家族”,启发学生寻找词汇间的共同之处,总结新旧词之间的有机联系。一般涉及同音词的归纳、词形归纳、词义的归纳、词类的归纳、构词法的归纳等方面。以词义的归纳复习为例,有一词多义,即相同的一个单词,其词性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意思,如stop作为动词是“停止”的意思,作为名词却是“停车站”之意;有一义多词,当复习到see时,把表示视觉的一类动词(see,look,watch,noticeetc)联系起来,并逐个分析比较其用法。有同义词归纳:如:friendly-kind,begin-start,rest-break,difficult-hard,arrive-reach,famous-well-known,etc;有反义词归纳:如:up-down,above-below,good-bad,man-woman,both-neither,before-after,in-out,buy-sell,open-close,etc.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因为学生只有把所学的知识归纳、总结,才能使复杂的语言知识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我们在教学中要将不同的知识按不同的方法去指导学生归纳整理,这样会更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语法的归纳复习

语法集中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语法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对容易混淆的语法知识进行比较,如能合理使用,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归纳法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降低学生学习困难,弱化学生学习焦虑。

采取趣味归纳法能提高记忆效果,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材料,能大大丰富感知。常用的有做手势、想数字、编故事、顺口溜等,例如在学这一组in/on/under/beside/near/behind介词时,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做手势,边做边读边记:左手握成一个松拳头,相对固定不动,右手五指伸入左拳内,读作in;右手平掌于左拳上,读作on;右手置于左拳下,读作under;右手紧挨左拳旁边,读作beside;右手稍远离一点,停在左拳附近,读作near;右手放在左拳之后,读作behind。用这种方法学生就会对这几个介词一目了然。教此语法知识时,笔者编了一个小故事:一个瘦子(thin)长胖了(fat,big),很高兴(glad),但怕热(hot),一热就脸红(red)流汗,浑身湿透(wet),真难受(sad)。通过这样做,把语法知识寓于诙趣的故事中,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奇特的联想中接受知识难点,很受学生欢迎。

通过比较法,可以突出各种语法点的异同,避免混淆,通过图示和表格进行比较归纳更是简明扼要、层次清楚,使学生一目了然,易于掌握。如初中英语常用的不规则动词有很多,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记忆这些不规则动词确实很困难,为了帮助学生记住不规则动词,我们可以把教材中出现的不规则动词分为几个类型,每个类型中又把它们分成若干组,尽量找出每组中各词变化形式的共同点,归纳其结构,列成表格,进行集中比较,以帮助记忆。

通过这些归纳方法复习语法,可以减少学生学习语法带来的枯燥感,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实践的兴趣,使他们更容易了解中学阶段的语法应该掌握哪些,哪些自己已掌握,哪些还需进一步复习。最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三、话题的归纳复习

在Goforit中,我们不难发现,该教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教材每单元设计一个话题,使英语教和学的过程始终以“话题”为主线,交际功能的实践都围绕着话题而展开,语言结构的学习和掌握融入综合语言运用活动中。教材所涉及的话题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材内容广泛涉及校园生活、交友送礼、餐饮烹饪,影视音乐、日常事务、兴趣爱好、体育运动、交通运输、文化生活、健康人生、人物春秋、生活目标、观点建议、旅游度假、风俗礼仪、邻里关系、个性外表、郊游野餐、科学发明、决策制定以及购物、环境、天气、动物、闲聊、职业等。这些教学板块都极富鲜明的时代特征,大大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复习中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按单元复习的观念,按不同的话题一块一块复习,这样可以避免重复,为学生的复习节省很多时间。

Goforit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话题,同一话题随着学习的深入,内容不断充实,通过“滚动”呈现学习,不断深化。如Food话题在7aUnit6,7BUnit8和8aUnit7均有呈现。(上接第108页)Vacation话题在7BUnit10,8aUnit3,8aUnit8,8BUnit9,9aUnit7和9aUnit14中都有出现。再如,dailyactivities在7aUnit11,7BUnit5,7BUnit9,8aUnit1和8aUnit11中均“滚动”呈现。支持话题的“任务”和“活动”也不断“升级”,伴随着语言学习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贯穿于教材始终。

以上谈的是初中英语复习课教学中运用“归纳法”的几点做法。采用系统归纳的方法,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所学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二可以使学生理清各种知识结构,明了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掌握记忆,费时少,收效大,从而培养他们驾驭语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总之,可以大大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

但同时也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在教学中要归纳整理的东西很多,注意要及时有效,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要善于引导,尤其是在初中阶段,不要让学生吃不饱,要让学生对英语有一种渴望感。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趣味性和主观能动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其能把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参考文献:

[1]窍明.如何上好初中英语复习课[J].英语教师,2009(3).

[2]刘冠军.浅谈如何进行九年级英语复习[J].新教育,2010(Z1).

[3]江震芳.浅谈初中英语复习[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5).

[4]朱芳芳.2011年中考英语复习三大法则[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1(9).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篇2

随着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英语命题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单纯考学生语法知识的试题已逐渐减少,但是许多题目缺少语法知识又解答不了,也就是,要求语境考题,考语法。高中阶段的语法教学是必要的,关键是方式问题。把语法教学中放在一个什么位置和我们要通过语法教学培养什么能力是有关系的。这应该是将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结合起来并以隐性教学为主,显性教学适当地辅助。然后,在真实语境中呈现语法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发现其特点并进行归纳,接着组织学生进行语法项目演绎,然后安排实践活动,最后布置语用练习。当然作为老师,一定要。确定语法教学的重点、 难点、疑点,尽量用英语讲练语法。由于教师采用了情景法、对比发、归纳法、启发式等方法来教语法,学生是在一定的生活情景中,从练入手学习语法的,如果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往往能理解并自行归纳出有关语法规则。

另外,在语法教学中,我们还应该将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学生的学习风格。有的学生是分析型的学习风格,有的是体验型的学习风格,两者对语法教学要求不同。在设计语法教学活动时必须注意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仅要各教材、备知识,还要备学生,看看这些学生是属于哪种学习风格,语言智能有什么差异,教学活动设计要丰富、要适合、要多样。

为了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语法知识,通过启发式语法教学可以使高中学生掌握语言规律,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实践,培养在实践中正确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1.在听力中启发学生归纳语法规则。语法包括词法与句法,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当我们对一个词的词义或用法难以把握时,一般求助于词典或语法书。但是,一般语法书里讲的用法比较烦琐。这时,最有效的途径的是听。要启发学生去听活生生的语言,即英语本族人讲的英语,而且要听现代英语,如最新的广播电视新闻、当代电影对白、英美人士的talking等等。借助这些语言材料,我们就不难把握那些词是常用词,那些语法现象是常见的。这样,我们就能重点掌握一些常用的规则及其运用了。尤其在高考时效性很强的今天,在当今大众媒体高速发达的情况下,获取最新信息最便捷的渠道就是听。

2.在口语活动中启发学生归纳语法规则。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具体的句子,然后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出语法规则,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语法知识。比如,在教学动名词作主语这一语法项目时,教师可先在黑板上给出例句: noddingtheheadmeans“yes”andshakingtheheadmeans“no”,学生会立即理解其意义,但教师先不要说明语法点,而是呈现更多的句子,以检验学生对这一语法点的理解。如:

pointingatothersisn'tpolite,

Goingtobedearlyandgettingupearlyisagoodhabit,

watchingtoomuchtVisbadforourhealth,

之后,让学生归纳这些句子的共同点,学会自然找出其中的语法;动名词作主语;动词加-ing变为名词在句子中作主语;然后再反复进行口语操练,培养学生的语法感,使得学生做到活用及自然流露。

然后让学生总结句中过去分词的用法,通过归纳,学生会总结出:句中过去分词均作状语,并且可作时间状语,原因状语,条件状语,方式状语,伴随状语或用在连词后。这样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过去分词的用法要好得多。

这样的语法归纳教学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

3.在阅读语境中启发学生归纳语法。语法教学也应遵循语言规律,教师应利用丰富的资源为学生学习语法知识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让他们在生活化的氛围中领悟语法规则的内涵并运用语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现行的高中新课程英语模块学习中,学生阅读的各个单元的Reading部分,大部分以阅读文章的形式,接触大量的感性材料,形成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进而对材料进行加工,最后就根据上下文语境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新课程标准提倡的高中语法教学与词汇教学一样,要从用的角度出发。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发展学生比较强的语法意识。也就是说,语法教学不能局限在语法的范畴内,必须与逻辑思维联系起来,与人说话的意识联系起来(比如时态的用法就与认得意识有关),与篇章语境联系起来,与题材、体裁联系起来(比如省略的用法与体裁有关),与词汇的用法联系起来,与文化联系起来等。 教师启发学生采用这种方法学到的语法,即可以学到较系统的语法知识,又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进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篇3

【关键词】中考;初中英语;复习方法

学生与教师辛苦了初中三年,能否获得满意的回报,中考前的复习辅导至关重要。那么教师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用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取得令人满意的复习效果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中考英语复习谈一些个人方法。

一、研究题型,归纳总结

初中三年的英语知识涵盖范围广,单项选择题中考查知识点多。复习阶段切忌对所有的知识点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需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结合近三年本地市的中考题分析,总结各种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归纳答题技巧,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纵观往年的中考试卷,“宾语从句”是中考试题中的热点题型,同时由于其考查的多样性,也是中考失分率较高的题目。而在研究宾语从句的考试题目后,也可以归纳出它的考查目标。因此练习过程中的研究与总结,能发现问题的异同点,归纳出普遍性,在多次练习中把握知识。

二、紧扣教材,夯实基础

教材是中考命题的基础和重要依据,教材是“源头”。在复习过程中要紧紧依据课本,复习教材要充分体现以下四性:“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透彻性”。(1)目的性,即做到复习什么心中有数,这是前提。所以教师首先应在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明确的复习目的。(2)针对性,这是关键,复习前教师要研究学生,找出薄弱环节,引导学生事先预先,明确目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地复习。(3)系统性,复习过程是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的综合总结过程。通过复习,将学会的知识分析、综合、概括、抽象,上升到理论认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复习应讲究系统性。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教材时,要全面,包括句型、课文、词汇、语法等等,对相关知识点要广泛的联系,以care为例,可以复习care的形容词careful、副词carefully、及其比较级morecareful/carefully。最高级mostcareful/carefully;复习被动语态时,应与各种时态紧密结合,全面掌握。(4)透彻性,“透”要贯穿在复习教材的始终,教师对教学大纲、教材要吃透,弄清各个知识的重点、难点,弄清重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对“四会”要求的知识点要深入充分掌握,不能“蜻蜓点水式”复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知识,弄清知识之间的相互区别,进行系统有序的总结归纳,使之成为知识网,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因为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三、专项训练——分类归纳,掌握技巧

尽管在第一轮复习时已经接触了大量的语言点,但给学生的印象还是零散、不系统的。这时教师应带领学生把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归纳,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例如,语法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化整为零,分散在各课中,我们在专项复习时就将它们进行综合归纳,把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八种动词时态放在一起复习比较,表示相近意义的结构放在一起进行识别,提醒学生归纳总结不同的时间状语。例如:Hereadsbookseveryday;Heisreadingbooksnow;Hereadbookslastweek;Hewasreadingbookswhenhismothercamebackhome;Hewillreadaninterestingbooknextmonday;Hesaidhewouldreadaninterestingbookthenextmonday;Hehasreadabout200booksbynow;Hehadreadabout200booksbytheendoflastmonth。这样归纳,不仅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实践的兴趣,使他们容易了解中学阶段的各种时态,哪些自己已经掌握,哪些还需要进一步复习,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这一轮复习时,同时应侧重解题技巧的归纳指导,让学生看到什么题就知道做这种题的要领,并能举一反三。针对中考题型,分别就每类大题的解题技巧进行归纳、总结,并配套发放练习进行训练。教师通过批阅练习,发现学生存在的易出错的地方,及时进行反馈,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穷根溯源,直到真正掌握为止。

四、加强听力训练,提高语言的反应能力

听力考试不但是应试需要,也是提高英语综合素质的需要。听力也是能在短时间内最容易突破的技能。当然突破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所以,每天坚持听说英语20~30分钟,给自己营造一个语言氛围,保持耳朵对语言的敏感和熟悉程度,以便考试时尽快进入状态。因为听力的题型和分值有变化,所以在冲刺阶段的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要讲究针对性。另外,还要坚持天天与英语有约,坚持每天阅读两篇文章,坚持每天练习写5~10句话(既要练习简单句的六种基本句型,也要练习并列句和复合句;还可以围绕纲要上的某个话题来练习写作);坚持每天背20个单词,弄清意义、搭配和用法;还要坚持背诵一些优秀的、热点话题的范文,既积累了语言知识,又培养了语感,还能应对考试,何乐而不为呢?

五、考前指导与综合性训练复习

主要目的是适应中考要求,提高应试技巧。本轮侧重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同时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从而使复习达到良性的循环:知识——能力——知识。因为有了前面的扎实的基础复习和专项训练,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所以要求教师全力投入到综合性的复习。具体做法是(一)根据今年中考考点和要求自编中考复习试题。对学生进行适应性的操练,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二)对以前考生易做错的题,再次以试题的形式出现,让考生再做再练。(三)在后阶段对考生进行心理培训和调节以及答题时应注意的细节。

六、查漏补缺、反思提升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拓展归纳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55-01

广博是语文这门学科最显著的特点,它不仅涉及到古今中外的文学知识,还渗透了其他学科的很多知识。由于知识面广,内容庞杂,学生们掌握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经常有学生反映,语文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复习起来却又不知从何下手,很是为此发愁。为了增强教学效果,便于学生温故知新,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运用拓展和归纳的方法。

为了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以便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内容,教师要善于发现拓展点,及时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比如我在完成了《荷塘月色》的教学任务后,适时给学生补充了一点常识:清华园中的荷塘本是极为平常的一泓静水,一片荷花,但一经朱自清先生的描绘,这里的荷塘便可以和徐志摩笔下的康桥相媲美了,这足以说明艺术的美能使自然原型增加魅力。清华大学是我国最著名的学府,肯定也是我们很多同学仰慕已久的地方。它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源自《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简单的解释了这两句话的意思后,学生们不但明白了选这两个词做校训的用意,而且很容易地就掌握了对这两句话的背诵。在以后的作文中,有的学生很自然的就用上了这两个句子。在一次模拟考试中,这两个句子以名句填空的形式出现了,学生们很容易地就答出了这道题。

鉴于语文知识博杂的特点,在模块教学中归纳的作用就不容忽视了。一个模块告一段落后,一定要及时归纳,以帮助学生理清复习思路,巩固所学知识。如高中第五册书的第六单元选的都是孟子的文章,我在完成了单元教学后,把孟子的名句带着学生们归纳了一下,从初中课本上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一直到刚学过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复习完了学过的句子,又用投影仪打出一些课文中没有涉及到但又很重要的名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等等。通过系统的归纳和必要的拓展,学生们对孟子的名句掌握得就比较牢固了。

又如,在讲过《孔雀东南飞》之后,为了印证封建社会对纯洁爱情的戕害,我给学生们拓展补充了梁祝化蝶和《钗头凤》的故事。为了达到对知识点的掌握,不是由我单纯地给学生们讲故事,而是给学生们印发了晚唐张读《宣室志》中一段短文,“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知。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鄞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临冢号恸,地忽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我带着学生们一起翻译赏析,再辅以习题,这样既达到了对《孔雀东南飞》的深化,也复习了相应的文言文知识,一举两得。

在介绍《钗头凤》的故事时,我先带着学生们复习了大诗人陆游的文学常识,再给他们讲了这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并用课件的形式展示了陆游的《钗头凤》和唐婉的和词,再辅以配乐诗朗诵,学生们被凄美的故事感动,也被这两首优美的词作吸引,效果非常好。而且陆游的母亲和焦仲卿的母亲这两个人物很相似,都拆散了儿子的美满姻缘,都是封建家长的代表。通过这个故事,就达到了更进一步深化《孔雀东南飞》的作用。学生们还对两首《钗头凤》进行了鉴赏,这对于古诗词学习又是一个收获。最后,又用课件的形式带着学生们复习了一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书愤》两首诗。这样,通过对《孔雀东南飞》的学习,学生们对陆游及其作品也有了较完备的掌握,可以说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我认为必要的语文知识应随着课文的特点随时拓展,不要把应掌握的知识点都留在高三总复习时再补充。这样,语文能力的形成也比较容易。比如,高中第五册书第五单元是高中阶段的最后一个古诗单元,在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之后,我把有关古诗的常识带着学生们复习了一下,然后针对课后古诗对仗的常识拓展补充了对联的知识,使学生掌握了对对联的基本方法和有关声律方面的基本常识。我告诉学生,对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古代的文人一向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而且学会对对联在应考上也有实际作用,因为这种题型在高考题中已经出现过。除了在课堂上做了一些练习外,以后我又以各种方式定期的进行练习。比如在历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都有送春联的活动,送出的春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极具地方色彩,涵盖了很多人文知识和地理知识。我抓住这个有利的素材,放寒假前给学生额外布置了从电视上和居民区收集春联的作业。为了督促检查和温习对联的知识,寒假开学后的第一节语文课就拿出一段时间和学生们品评欣赏一番。在赏析收集到的春联的过程中,不仅温习了对联对仗的手法的应用,也进一步印证了对联平仄相对的手法。不少同学发现,很多人家的春联上下联贴反了,贴反的原因是没弄清平仄。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们对起对联来兴致勃勃,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到高三总复习讲到对仗和对联的知识时,就是复习课而不是新授课了,学生接受就很容易了。

现今的语文教学,承载着极为丰富的知识,面对着灵活万变的高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运用好拓展和归纳的方法,在拓展中丰富学生的学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归纳中理清知识线索,有助于学生巩固提高。

参考文献

[1]晓苏.语文教学与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篇5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文言文;教学;调整;预习;归纳和积累

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阅读的教学,将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意识和兴趣,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生的努力。文言文阅读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现阶段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并不高,理解能力也不强。教师也苦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其目的是“使学生增强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为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我们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阅读的教学。

一、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到底是是古代汉语的学习还是古代文化的传承,文言文教学是“文教”还是“言教”?对此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使得文言文教学价值取向模糊不清。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一味强调记忆、背诵,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教学过程模式化。?教师的“言传包办”不能代替学生的“意会认知”,有限的文言知识的“言传”也不能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使得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沉重,因袭文言文教学必须寻找新的思路。

二、纵观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中所选文言文阅读材料,可概括以下几个特点

1、所选材料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与官职、法律有关的内容。

2、所选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般肯定赞扬所记人物,弘扬正义,贬斥邪恶。

3、所选的材料篇幅较短,400字左右,文后有一定量的注释。注释往往给阅读提供一定的信息,有时是重要的信息。

4、涉及到的实词和虚词及考题中的例句越来越贴切教材。

三、文言文教学的调整

文言文教学需作“三多二少”的调整。“三多”即:文言文的学习要重视多读,努力扩大阅读量;减少文学常识教学比重,让学生与文本多进行对话;重视文言文背诵,强调熟读成诵,反复涵泳,增强文言语感。“二少”即:少讲,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化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少机械性太强的客观化、标准化的练习。

四、文言文阅读的教学

1、课前预习: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放手让学生去对照注释,理解疑难字词句,翻译文本。此阶段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养成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把学习、互助、分享的权利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情感世界。

2、教师引导:

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师重视学生主导地位,但并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相反,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问题,会有争议,教师要尊重学生意见。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朗诵文本、理解内容、掌握重点,进行审美感知。

文言文因字少意深,音单义广,更需教师的引导。首先,朗读要求要与理解联系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读的作用。其次,教师应对学生认为疑难的字词句及文本知识的重点、难点作一个点拨指导,以期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好文言文。

3、归纳和积累:

文言文教学中,归纳和积累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典型句式及重点词类,在分析比较中找出规律,把握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字、词、句式的归纳和积累。首先要理解、掌握每课训练重点中所列字词句。课堂上,教师要以这些字词、句式的教学为主进行教学,结合整体语境,通过板书和小结归纳,引导学生掌握训练重点所列的字词句。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联系、比较,对文言词语和句式进行归纳。

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常见文言句式,了解它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

文言文知识比较多且比较琐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比较容易遗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有助于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的内容。文言文学习中,积累越丰厚,其阅读分析能力也越强。

以上只是我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悟。相信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只要我们继续努力,用心探索,高中文言文教学定能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张启燕《文言文教学以“言”为本》,《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1期

[2]王珏.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再认识[J].语文教学之友,2001,6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篇6

关键词 语法教学 课程改革 交际功能

1 英语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1语法学习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中必须掌握比较系统的以语法知识和语法能力。没有一定程度的语法知识和语法能力,势必阻碍语音和词汇学习,会影响学生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的可持续发展。

1.2语法是掌握语言必用的工具

语法是对语言中存在的规则性和不规则性所作的概括描述。其形式是一套规则,其作用是将负载语音的词汇组合成语言并生成言语。因此语法是学习者掌握语言的完善而有价值的工具。

2 语法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教师要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在教材与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把抽象单调的语法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教材实际等结合起来,使语法教学情景化、形象化、交际化,以优化教学设计来达到优化语法教学的目的。具体方法归结为以下几点

2.1归纳、演绎法

归纳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推理方法,是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归纳具有概括、总结的特征,同时具有发现事物某些新现象的功能。归纳有观察一分析对比一归纳几个步骤。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方法,就是从已知的事实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新的结论。

2.1.1归纳法程序

首先,观察,提出语法例词或例句,使学生理解例词或例句;接着分析与对比,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例词或例句在形式上或用法上的异同;再归纳,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自己说出有关的语法规则,然后由教师予以肯定或补充;最后,进行有关语法点的操练或产出性实践。

2.1.2演绎法程序

先呈现语法规则,教师提出并讲解语法规则,而后举出例词和例句,教师提出例词和例句,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分析和对比。接着解释语法规则。教师先用一个例词和例句解释有关的语法规则,再让学生用其他例词和例句解释语法规则,以加深印象。最后巩固练习。语法教学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交替使用归纳法或演绎法,或归纳之后再演绎,或演绎之后再归纳。

2.2口语活动法

口语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是调动学生进行言语交流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学习语法知识和提高语法能力。活动的方式很多,诸如:

2.2.1调查活动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在交际活动中完成调查任务。如在学习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时,教师结合功能项目“makingcomparison”要求各小组选择某-话题(如food,seasons,sports,co]ours,months,music等),通过调查活动,写出调查报告或完成相关调查表,然后进行小组汇报。

2.2.2课堂讨论教师针对所教的语法项目,给出话题,学生在讨论中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口语学语法是现行教材中提供的主打活动项目之一,这类活动针对性强、以任务式和小组互动为主导,非常适合于低年级学生的语法学习,但是对于中、高级的仅仅靠口语活动还不够,应当配合书面形式的语言输出活动以及语篇理解的训练。

2.3任务学习法

任务学习法是把一个语法点作为学习的任务,通过一系列小组活动的形式,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在语法教学中运用任务式教学法能增加学生语言操练机会,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质量,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语法听写法

语法听写法是以篇章为基础、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的一种教学法,旨在帮助学生在篇章基础上学习、运用和掌握语法。语法听写法包括准备阶段,听写阶段,重写阶段,分析、纠正4个步骤。

2.5系统复习法

系统化复习是将一定量知识相关联的语法点集中起来加以复习的方法,它有利于知识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提高学习效益。

系统复习法适合于复习阶段的教学,不一定适合接触新知识阶段的学习,否则会出现“线索过载”现象。

2.6CR活动法

外语习得是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学习者只有有意识地识别目的语的特征,才能获得目的语的规则系统。认知心理学认为,CR活动(consciousness-raising“增强意识”)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展示和观察,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形式和意思上,引导他们观察这些形式和意思在情景中是如何运用和表达的;第二个步骤是操练,让学生有机会练习所观察到和所理解的语言内容;第三个步骤是言语产出,通过交际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对所掌握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加以运用。CR活动采用的是oHe(observation-hypothesis-experiment)模式,而不是ppp(presentafion-practice-production)模式,其实质就是加强学习中的有意注意,促进学生的语言意识和敏感性。CR活动有三种功能:把学习者注意力吸引到语法形式上来,提高他们对特殊语法形式及意义的理解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如何在不同语境中正确运用语法形式。

3 语法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1注意系统性

系统论认为,一个严密合理的事物系统,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没有对整体的综合感知,对部分的认识必然是孤立的,片面的。因此,在语法教学中,一定要把“学生所接触过的某一类语法现象的点点滴滴进行归纳,由点到面,建立系统”。

3.2注意层次性

一个语法项日有很多内容,很多例外,不能把这些内容和例外一股脑儿全部教给学生。讲解语法不仅要注意有系统有条理,还要注意层次性,由一般到特殊,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3注意趣味性

首先,注意讲解方式的多样化,避免单一化。要想方设法使你的讲解摆脱传统语法教学的套路,增加新颖性。

其次,注重语法的交际功能也可以提高语法教学的趣味性。教师不能为语法而教语法,教语法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不仅要把合乎语法的句子教给学生,还要注意营造真实的交际语境,以达到教学目的。

3.4注意简约性

有些教师喜欢讲一些脱离实际的语法理论,把语法弄得高深莫测,使学生望而生畏。例如现在大多数语法书和教材都不再区分现在分词和动名词了,而是把二者看作一种形式,即-ing形式。但是不少教师还是按照传统语法的划分,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来讲解二者的区别。这种区分对理解这种形式在句中的作用没有任何帮助,只会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篇7

1、思想状况

在学习中,同学们对语文学科比较爱学,能主动找一些课外书籍,课外资料来补充和丰富自己的水平,能主动购买一些有关写作知识的书籍来丰富自己写作水平,学生情绪高涨,积极主动。

2、知识水平

多数同学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口语交际能力,能写记叙文、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及应用文。

3、智力非智力因素

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思想教育

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5、知识传授

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

6、能力培养

教学中,课堂上学生能答的问题尽量让他们回答,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还要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联想和想象力、尤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总之,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造精神。

2、知识结构

本册书共分的单元数如:第一单元(记叙文、几课时)、第二单元(文言文、几课时)、第三单元(说明文、几课时)、第四单元(议论文、几课时)、第五单元(综合、几课时)。

3、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巩固归纳记叙文的有关知识;第二单元:进一步学习文言文的有关知识;第三单元:复习归纳说明文的知识;第四单元:巩固议论文的有关知识;第五单元:归纳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总结出不同文体的阅读规律,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篇8

【关键词】英语语法;措施

语法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它同时也是一个漫长而单调的过程。相比于英语的其他方面,语法学习更需要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之后,总结出有效的英语语法学习方法,奠定扎实的英语语言学习基础。

一、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

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语言基础方面,大部分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在语言学习态度方面,由于基础的薄弱造成大部分学生语言学习不积极,没有热情,还有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存在。通过历年的大学生英语a、B级考试成绩及其他各项英语能力测试的调查研究,反映出在针对语法的考察所涉及的题项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的得分是相对较低的,这说明他们在此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语法的措施

1.提升学生的语法学习意识

“提升语法意识”是指提升语言学习者对具体的、特定的语法结构或特征的意识。对此,国内外众多学者都有过研究。其中,SandasFotos还提出:如果学习者为了输出正确的语言形式和恰当地使用目标语言,那么提升目标语言的语法意识是十分必要的。错误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不知道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或是忘记规则,而更多的是因为对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的意识不强。比如,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主谓一致的语言点,学生在学习后都能够理解什么是主谓一致,但是在运用上,却经常忽视会忽视掉主谓一致。这说明学生的语法意识不强,或者说不够敏感。而对于语言基础薄弱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讲,此问题更为严重。因此,提升他们的语法意识是成功地进行自主语法学习的关键。学生只有在日常自主语法学习中,时刻注意培养并提升自己对语法的敏感度,才能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做到自纠、自查、自我完善。

2.运用学生已有知识通过预习做好自学准备

任何新知识的习得,都是基于对旧知识的认知之上。而语法的学习更是一个循序渐进,温故知新的过程。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上态度不积极,一部分因为薄弱的基础,另一部分也因为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无法彻底消化,而导致了畏难情绪,学习进而产生了惰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找到新旧知识的融合点,适当降低教学目标,设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对旧知识的再回顾和扩展,先一步对于新知识有个大概的认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使得学生从整个学习过程的一开始,就已经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引导学生积极的面对学习。

3.运用归纳法进行语法自主学习

Decoo对归纳法下定义为:归纳法是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即先是语言的真实使用,而后从中归纳句子模式并做总结、概括。由此可知,归纳法强调学习主体是学生,通过学生对于语言的使用,从中发现语法规则,即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因为学习时间的限制,学生往往对于语法知识的学习停留在浅表阶段,更糟糕的是在还没有完全理解的基础上,就开始对语法规则的死记硬背。因此,若学生可以运用归纳法进行语法学习,那么,就可以在详细理解语法现象之后,自主归纳出语法规则,从而得到长久的记忆。正如Bastone所说:“Grammarlearningisbasicallyalearner-centeredbusiness.”

4.通过网络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

大学里的课程设置及安排,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网络,这一更开放的知识平台。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真实语境下的语言材料。如:影视、各类语言学习开放课程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完全主宰自己的学习状态,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自己的学习时间。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自主学习。这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语法学习的积极性。而高职高专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的辅助,能够更快的提高自己的语法水平。

三、结束语

语法学习从来都不应该是“填鸭式”的。通过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法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有效的辅助有限时间内的课堂教学,使得语法这项繁复的项目不再“教的苦,学的累,进步慢”。

【参考文献】

[1]王晖.高职英语语法教学方略[J].技术与教育,2009,(1)

[2]汪子入.自主环境下的高职英语语法教学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8,(11)

[3]吴浩然.高职高专英语语法学习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篇9

从课程的重要性上来看,韩语topiK课程作为服务于韩国语能力考试的一门课程,课程讲授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能力考试的通过率。其次从课程特点上分析,这门课程又是最繁琐的一门课程,因为牵扯韩语词汇语法、写作、听力、阅读四个方面,涵盖知识点多,怎样合理开展好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韩语topiK课程教学研究

韩语topiK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韩语专业二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韩语语言基础,但仍然存在韩语词汇语法积累不宽泛、听说读写能力不均衡、韩语思维能力受汉语干扰强、语言文字驾驭能力差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语言学习的规律,采用精讲多练、专项练习、分阶段讲解、循序渐进的形式深化教学内容,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

(一)教学内容从课程内容上看,针对韩语能力考试对于素质和能力要求,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课程设置规律,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能力证书评价的重要性,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分阶段开展专业能力培训指导,结合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学情将韩语topiK的教学内容整合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结合每阶段topiK考试特点按照topiK考试介绍词汇·语法领域解析写作领域解析听力领域解析阅读领域解析真题讲解模拟训练等顺序实施教学。在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以基础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考试辅导训练作为教学重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同时通过定期仿真模拟套题训练,使学生明晰自身语言能力薄弱环节,有效把握自身学习能力缺陷,及时调整复习策略,达到词汇语法、写作、听力、阅读各方面均衡拓展。

(二)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融汇贯通所学知识,全面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的教学中采取多种有效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学生练习情况重点讲解困难知识点。在讲授的过程中教授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整合知识点的方法。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发掘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困难知识点采取小组讨论,内部消化处理的策略,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战练习法:结合题型特点,分领域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进行实战练习,提高学生合理分配时间、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

4、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提取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培养学生对于资料的分析、归纳、判断等综合运用能力。

5、案例分析法:结合历年真题中的典型例题进行案例分析,交给学生研究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仿真模拟实训法:为了使学生真实感受体验韩语能力考试,通过3小时计时模拟再现topiK考试流程,让学生真实体验考试氛围,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以更好的应对能力考试。

由于学生、水平等原因,某一种教学法很难在所有情况下都奏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上述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各取所需、取长补短。在韩语topiK的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做‐讲‐练”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以历年真题为依托,从词汇语法、写作、听力、阅读四大领域进行分类讲解、疑难解析和针对性练习,全面覆盖韩语能力考试考查的重点知识点。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配合课程内容适当补充韩语惯用语、初中高级常用词汇等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加深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在词汇语法领域:结合词汇语法试题分析试题类型,归纳考核知识点,同时通过讲述法、实战练习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练习中的疑难进行解析。在写作领域:结合历年写作真题分析试题类型,归纳写作部分主客观题型解题技巧,通过讲述、例文分析讲解韩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及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结合学生练习中的疑难进行解析及不同文体的写作练习。在听力理解领域:结合听力理解真题分析试题类型,通过讲述法、案例分析法讲解韩语听力的技巧归纳考核知识点,结合学生练习中的疑难进行强化练习。

在阅读理解领域:结合阅读理解真题分析试题类型,通过讲述法、案例分析法讲解韩语阅读的技巧,归纳考核知识点,结合学生练习中的疑难进行强化练习,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快速阅读提取核心信息的能力。在真题训练方面让学生依托所掌握的词汇·语法、写作、听力、阅读领域的考核知识点,运用相应的解题技巧进行实战练习,在真题练习中不断扩充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发现欠缺知识点并及时弥补,全面提升学生听力理解、书面表达、阅读理解等韩语综合技能。在模拟实训阶段,通过词汇·语法、写作、听力、阅读四大领域仿真模拟训练和计时套题仿真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利用所学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将所学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不断加深学生各方面解题技巧的训练,通过加强对真题中易错问题针对性训练强化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通过上述“做‐讲‐练”相结合、“教‐学‐练”一体化的教学过程,针对性地拓展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专业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指导学生顺利考取韩语能力等级证书。

(三)考核方法

根据高职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弱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在韩语topiK课程的考核方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加大平时的考核力度,将每一次真题模拟实训和听写的成绩记录在平时考核成绩中,并逐步推行“以证代考”的制度,实行凡是在该学期内参加并通过topiK考试的同学期末考试免试的原则。

三、总结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篇10

一、做好词汇归类

(1)按基本构词法归纳。(2)按动词的搭配和惯用法归类。将动词与副词、名词及介词等的搭配归纳起来,特别是一些每年高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要重点归纳。(3)按词的语法特点归类。如带双宾语的动词、带宾语+宾语补足语的动词、带宾语+宾语补足语、不定式不带to的动词、后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语的动词、后接动名词作宾语的动词等。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在学词汇的同时让学生们组词造句,能增强词汇的运用能力,为语法题、完形填空题、阅读理解题、改错题和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阅读理解是高考试题中的重中之重

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就无法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首先要注意内容的广泛性,阅读题应涉及日常生活、人物传记、新闻报道、文化教育、史地知识、科普作品等。其次在阅读中,要慎重选材。选材要适合学生水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积极性。另外,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要不断地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步地使学生养成达标的阅读速度和具备娴熟的阅读技巧。在实践中,应着力培养五个方面的能力:快速的浏览能力、巧妙的猜词能力、独立的分析能力、准确的捕捉主题句的能力、合乎逻辑的判断能力。

三、重视试题改错和书面表达

短文改错的知识点涉及语法、习语、行文逻辑、单词拼写等方面,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语言基础知识、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冷静的头脑。此类题目难度较大,学生对此往往会有畏惧心理。因此,教师应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保证一定量的训练,减少盲目性。学生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就会慢慢了解命题人的思维和避免“习惯”出现的错误,从而减少盲目性,做到看准问题有的放矢,提高正确率。

四、认真做好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近似于翻译的“写话”,要求学生从表达信息的角度组织文字,将信息嵌入英语特定的框架(即句型结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