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十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十篇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1:40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篇1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优美的汉字》(了解一下即可)

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

隶书是两汉时通行的主要字体,笔画平直,略有波浪起伏,书写简便。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使用连笔,书写快捷,但难于辨认。

行书出现在东汉晚期,楷书产生后,逐渐演变成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易书写,比草书易辨认。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汉魏之际形成,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字体,一直使用到现在。“楷”有“规则”之意,字形方正严整,笔画平易圆转,更便于书写。

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和合体之分。独体主要是以图形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象形字”“指事字”;合体是以独体字为基础而构成的,包括“会意字”“形声字”。

关于汉字的形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现代学者认为:六书前四种是构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书法与篆刻为汉字插上了艺术的翅膀,使一个个平实的方块字灵动起来。

《奇妙的对联》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对联由上联、下联组成。字数多少无规定, 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形相同,结构相当。平仄协调,要求平仄相异。平声舒缓,仄声短促,上联最后一字必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为平声。

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必修二

《诗经》两首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离骚》

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2.《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孔雀东南飞》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

2.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作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

3.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古代美女的通称。

4.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5.床:古代的坐具。

6.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7.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8.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9.六合: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六合。又指东、西、南、北、天、地。

10.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盛行于东汉到唐。

11.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12.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

13.公姥:公公和婆婆。

14.适:出嫁。(始适还家门: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

15.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16.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17.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18.古代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或五夜。

19.建安:汉献帝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1)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3)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4)年号: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短歌行》

1.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2.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3.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4.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5.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6.《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兰亭集序》

1.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年。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3.禊,一种祭礼。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4.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赤壁赋》

1.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2.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3.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4.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5.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6.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7.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8.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1)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游褒禅山记》

1.浮图:也作“浮屠”“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

2.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姓氏流源与文化寻根》

1.上古时期,姓氏有别。姓的偏旁为“女”,反映初民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只有通过不同的姓来区分不同的部落。

2.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为二,贵族男子称氏,贱者有名无氏。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避免同姓通婚。

3.夏商周三代,常以封地名、国名、官职名、居住地、职业技艺及祖先的字为氏。

4.秦汉时代,姓氏合二为一,而一般的老百姓只有名,不配有氏。

必修三

《杜甫诗三首》

1.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2.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蜀道难》

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蜀国古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常作伤春、悼亡的象征。

《琵琶行》

1.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

2.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

3.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4.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了。

5.京都声:唐代京长安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6.贾人:商人。

7.出官:(京官)外调。

8.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9.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0.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11.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李商隐诗两首》

1.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2.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传唱报晓。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

3.“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

所指因时代不同而不同: (1)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后来把“六军”作为国家军队的统称。如《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且四方之寇,莫大於河北;河北平,则六军盛而天下震。” 宋范成大《州桥》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廻。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2)晋代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南齐书·百官志》:“领军将军、中领军,护军将军、中护军……左右二衞将军,骁骑将军,游击将军。晋世以来,谓领护至骁、游为六军。” (3)指唐之禁军六军。《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号六军。”而《旧唐书·职官志三》说六军指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羽林。

4.当时七夕笑牵牛:指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发生“马嵬事变”五年前的七月七日的海誓山盟。七夕,农历的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间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

5.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

《寡人之于国也》

1.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2.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3.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4.粟:谷子,脱壳后成为小米,也泛称小米。

5.庠序:古代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劝学》

1.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3.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过秦论》

1.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

2.八荒:八方最偏远的地方,也代指天下。

3.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也作“连横”。

4.合从(从,通“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5.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春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歇;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他们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四公子”,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6.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履至尊,登帝位。六合,天地四方。

7.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8.俯首系颈:意思是愿意服从、投降。系颈,颈上系绳,表示投降。

9.迁徙之徒:征发的人。指陈涉被征发戍守渔阳。

10.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边。

11.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12.一夫作难:指陈涉起义。作难,起事,首事。

13.七庙隳:宗庙毁灭,就是国家灭亡的意思。七庙,天子的宗庙。

14.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 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15.陶朱:春秋时越国范蠡,他帮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回到陶,自称陶朱公。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后人以此作为富人的代称。

16.戟:以戈和矛合为一体的长柄兵器。

17.九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代指中国。

《师说》

1.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寿、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2.百工:各种工匠。

3.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又称作“六经”。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5.传: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②人物传记。

6.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处为读。

《祝福》

1.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2.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林黛玉进贾府》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诏令的专称。

必修四

《窦娥冤》

1.缥缃:代指书籍。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故以此作为书籍的代称。

2.春榜: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

3.宫调: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变徵、羽、变宫七音,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4.祗(zhī)候:比较高级的衙役。

5.刷卷:上级官员考察下级衙门的刑狱案件。

6.下官:做官的人对自己的谦称。

7.《本草》指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药书。

8.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好人。

9.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1)旦是女角,正旦是女主角,配角有小旦(少年女角色)、贴旦(丫环)、搽旦(不正派的女人)。

(2)末是男角,正末是男主角,配角有小末(少年男角色)、外末(老年男子)等。冲末(男配角)。

(3)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如李逵、张飞。净的次要角色称副净。

(4)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次要人物。(注:元杂剧原本无“丑”的行当,明刊版本中的丑是明人增改的)(元杂剧中无“生”之称,“末”即“生”也)

(5)杂,杂角。如: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洁(和尚)、驾(皇帝)、邦老(强盗)、徕儿(小厮、小男孩)等。

《辛弃疾词两首》

1.把吴钩看了: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吴国的利器已经超越刀剑本身,上升成为一种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符号。

2.一片神鸦社鼓: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主要是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

3.封狼居胥: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拿来主义》

冠冕:(1)指仕宦的代称。《北史·寇洛等传论》:“冠冕之盛,当时莫与比焉。”(2)指第一;首位。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钟嵘《诗品序》:“此皆五言之冠冕。” (3)指体面。《官场现行记》第五十六回:“有些老一辈人见他话说得冠冕,都说,‘某人虽有嗜好,尚还有自爱之心。’”

《廉颇蔺相如列传》

1.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2.列观:一般的宫殿。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3.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故称。(司空、司徒、司寇、司马)

4.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5.汤镬:古代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

6.寿(为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7.位在廉颇之右:秦汉以前,以右为尊。

8.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愿受责罚。这是向对方请罪的一种方式。

《苏武传》

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西汉的历史,作者班固。

2.丈人: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

3.节:又称“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

4.假吏:临时充任的官吏。

5.斥候:侦察兵。

6.阏氏:匈奴单于的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

7.蛮夷:古代用以指边远民族。四夷:为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之泛称也。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8.奉车: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

9.后土:地神,相对皇天而言。

10.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

11.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12.上林、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

13.相坐:相连坐(治罪)。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叫“连坐”或“相坐”。

14.株连: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株,本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

《张衡传》

1.《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东汉的历史,作者范晔。

2.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区为三辅,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3.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4.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5.六艺: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6.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7.公府:太尉、司徒、司空三公的公署。

8.两都: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也称“二京”。

9.傅会: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也作“附会”。

10.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11.阉竖:对宦官的蔑称。

12.豪右:豪族大户。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13.下车:官吏初到任。

14.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15.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16.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1.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2.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仙境。

《滕王阁序》

1.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青草湖、丹阳湖,南昌在五湖之间。

2.下榻:在某地住宿。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典故: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

3.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4.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5.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6.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7.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8.投笔: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逍遥游》

1.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2.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陈情表》

1.表:古代臣下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2.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3.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3.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4.郎中:尚书省的属官。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5.洗马:又叫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6.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7.牧:古代称州的长官。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篇2

[关键词]高棅唐诗品汇时代影响性

一、《唐诗品汇》产生的原因如下

(一)符合明王朝建立初年“重振汉唐雄风”的需要。唐的繁盛和强大,是后世之人有目共睹的,每个帝王,尤其是有着雄才大略,知道建国之难的开国之君,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像唐朝那样是个太平盛世。朱元璋也不例外,他提倡盛世之音,反对宫体诗的靡靡之音等。这政治的需要和皇帝的提倡,使得世人的崇唐的复古思潮成为可能,也有了其发展的社会土壤。当时的士人也积极响应了,如高棅的老师林鸿的诗集就起名为《鸣盛集》。

(二)有明一代,士人爱好唐诗蔚然成风,刻书业的发达又为刻印大型书籍创造了条件,编纂了许多隋唐五代的作品总集。

(三)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或选家自己的文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凡是对于文术自有主张的作家,他所赖以发表和流布自己主张的手段,倒不在于作文心、文则、诗品、诗话、而在于出选本。--鲁迅《选本》(通过选本来表达作者的诗学思想)

二、对《唐诗品汇》主要的批评

明代前中晚期对《唐诗品汇》批评最厉害的分别是方孝孺、杨慎和钱谦益。三人的理论角度各异,与明代的诗学辨体理论相关。

(一)近世之诗大异于古:工兴趣者超乎形器之外,其弊至于华而不实;务奇巧者窘乎声律之中,其弊至于拘而无味。或以简淡为髙,或以繁艳为美,要之皆非也。--明方孝孺《刘氏诗序》。举世皆宗李杜诗,不知李杜更宗谁?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诗。…前宋文章配两周,盛时诗律亦无俦。今人未识昆仑派,却笑黄河是浊流。--方孝孺《谈诗五首》(按:是出于正统理学意识,对诗学辨体的形式主义特征表示不满,主张“发挥道德即成文。是批评《唐诗品汇》的辨体理论的“过”)

(二)杨慎批评《唐诗品汇》的“不及”,批《唐诗正声》选诗古律不辨,体例不严,不足以“正声”:《唐诗正声》首以五言古诗,而其所取如陈子昻“故人江北去,杨柳春风生”,李太白“去国登兹楼,怀归伤莫(暮)秋”,刘眘(“慎”的古体字。刘昚虚,字挺卿,世谓江东人。天宝时,官夏县令。生性淡泊,深于经术,与贺知章、包融、张旭称“吴中四友”。存诗十五首,多五言。)虚“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崔曙“空色不映水,秋声多在山”,律也,而谓之古诗,可乎?譬之新寡之文君,屡醮之夏姬,美则美矣,谓之初笄室女则不可。于此有盲妁,取损罐而充完璧,以白练而为黄花,茍有孱壻必售其欺。髙棅之选,诚盲妁也。近见苏刻本某公之序,乃谓《正声》“其格浑,其选严”。噫!是其孱壻乎!--杨慎《升庵诗话》卷七

《杨升庵诗话》谓高棅所选《唐诗正声》,……即(使)古人有误,谈艺者何忍痛骂至此极耶?杨升庵该博之士,见今人尽学唐诗,流入庸鄙,深可厌恶,独取六朝清新流丽之语,使耳目一新。即如升庵议论,便当另开门户,以古人所未道者为佳,而取其高出人意表可也。

(三)钱谦益深恶明代诗学格调派陈陈相因的流弊,反思明代的诗学理论的发展,把《唐诗品汇》作为明代复古格调派的始作俑者加以抨击,恨之深,言亦厉。“膳部之学唐诗,摹其色象,按其音节,庶几似之矣。其所以不及唐人者,正以其摹仿形似而不知由悟而入也。神秀呈偈,黄梅谓以此修行,免堕恶道。昔人亦谓,‘日模兰亭一纸,終不成书’。自闽诗一派盛行永天之际,六十余载,柔音曼节,卑靡成风,风雅道衰,谁持其咎?自时厥后,弘正之衣冠老杜,嘉隆之颦笑盛唐,传变滋多,受病则一。--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乙集。

(四)《曝书亭集》巻三十八。顾正嘉以后,言诗者本严羽、杨士弘、高棅之说,一主乎唐而又析唐为四,以初盛为正始、正音,目中晩为接武遗响,斤斤权格律、声调之高下,使出于一。吾言其志将以唐人之志为志,吾持其心乃以唐人之心为心,其于吾心性何与焉。至谓“唐以后事不必使,唐以后书不必读”,则惑人之甚者矣。韩退之有云:惟古,于辞必已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夫。辞非已出,未有不流为剽贼者。转贴于

三、《唐诗品汇》的辨体意识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长河中,明代的中心和议题就是对诗文体制规范及其源流正变的探讨。“辨体”是明人比较普遍的意识,比如格调说和性灵派都讲辨体。许多诗文评和文学流派之争本质上都与“辨体”有关。明代的文体学是继南北朝之后的另一个文体学极盛的时代。如徐师曾的《文体明辨》、杨慎《绝句辨体》、许学夷《诗源辨体》等。明代的诗学辨体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乐府、古体诗必宗汉、魏,近体及歌行体必法初、盛唐。明代的辨体理论与唐诗关系非常密切,在诗学辨体理论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批评家大都是复古格调派,而复古格调论的真正先驱是高棅。明代批评家受宋代严羽影响最大,这从高棅的《唐诗品汇》的总序就可以看出来,我这里就不再列出了。关于辨体,我们课堂上专门花了五六节课的时间讨论了五古、五律、七古、七律、五绝、七绝等的发展渊源、具体的界定,及在每个诗体方面的大家等,此处不赘述。关于辨体,当然,前辈们的意见纷呈,如:“研究明代诗话,因该注意到有明诗坛在复杂纷争中的这样一个事实:即在各个不同派别之间,他们的诗学理论,往往不仅存在着排他性,同时也存在着互补性,而这种诗学思想之间的相互吸引与中和”。--吴文治《明诗话概说》

“杜之诗法,韩之文法也。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尔”。--宋代陈师道《后山诗话》对杜、韩的破体不满。

有的觉得很难界定清楚,不能过于破体,有的认为辨体不够清楚,或以文为诗,或以诗为文,均不工。实际上,古人辨体的目的从本质上还是为了追求文体的个性,以形成文体的丰富性。

四、《唐诗品汇》对明代崇唐的复古文化潮流的推波助澜作用

明诗之所以宗乎唐者,高廷礼之功也--明末谢肇浙《小草斋诗话》。相对于元朝末年,明代初期,社会较为昌明,文人士大夫的心理回复了常态,人生哲学从灰暗的隐遁转向了积极入世,审美情趣也由萧条变为昂扬开朗。盛唐诗的雄深壮阔,成为诗人们追求的目标。在此风潮之下,林鸿推严羽的盛唐理论,高棅编《唐诗品汇》。《唐诗品汇》使明诗宗唐走上了正道,即从元、明间的宗李贺、温庭筠走上了宗盛唐格调。在明代,复古思潮的线或隐或现,一直都没有断过,其人物简线大致如下:李梦阳、何景明杨慎(诗论主张方面与复古派趋向一致)谢榛(曾与李攀龙结社)李攀龙、王世贞(随后出现了反复古的公安派和竟陵派,但是复古派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而是在个别的诗论家那里得到了发展和成熟)胡应麟許学夷胡震亨。总之,高棅的《唐诗品汇》对我们研究唐诗及和相关的批评理论、文体理论、明代的唐诗学、明代的复古运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明)高棅,唐诗品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清)永瑢等著,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4]陈国球,明代复古派唐诗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邓新跃,明代前中期诗学辨体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篇3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古代汉语;策略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指导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教育部早在2005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部2019年颁发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也指出,要强化科研育人功能,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支持学生早进课题以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可见如何强化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实施研究性教学以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而如何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更是高校各任课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及核心课、必修课,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课。为实现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古代汉语课程理当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古代汉语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笔者的教学体会。

一、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研究的意识

(一)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不迷信教师,不迷信教材,甚至要敢于质疑教材大学教材不像中学那样统一,这是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重要表现,比如古代汉语教材,目前所见的有几十种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教材当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但学者们依然指出该教材在文选、注释、常用词、通论、音读、引书、本书的内部矛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错误或可商榷之处,富金壁为此建议重新修订王力《古代汉语》,并撰写了《新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考》,该书共讨论王力《古代汉语》有关文选注释问题约630条。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妨在第一堂课布置一个课题,以所使用的教材为研究对象,去发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的研究意识得到了启发,创造力也会真正释放出来。(二)树立研究意识,应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通过探究问题得出结论,并有所创造。因此教师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不是把语言规律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尽量引导学生从语言材料中发现问题,总结出语言规律。比如讲解《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这两个“请”字的用法是否相同?讲解《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因烧其券,民称万岁。”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一般认为,“万岁”用来指称君王,而这里的“万岁”是指孟尝君,那么“万岁”一词的词义是怎样演变的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比如《左传•鞌之战》中韩厥在抓捕齐侯时的一系列动作是“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左传》的投降礼仪;讲解《战国策》的《苏秦始将连横》《庄辛说楚襄王》等篇章时,可以指导学生探讨《战国策》谋臣策士的辩论技巧。总之,只要教师牢固树立寓教于研,寓研于教的思想,在平时的教学中,用心备课、讲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究性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课题,在主动与自觉的状态下完成知识的汲取,参与感受、发现、研究、创造的全过程”。因此,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根据古代汉语课程的特点,教师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教学生使用语文工具书和各种学术资源网站学习古代汉语,阅读古籍,常常会遇到字、词、句等方面的障碍,这就需要学会查阅常用的语文工具书。比如《说文解字》《字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等,这些语文工具书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诸多疑难问题,是学生自学古代汉语的好帮手。此外,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各种学术网站,包括中国知网、读秀、汉典网等,还有收集了多种电子工具书的国学大师网,更是查阅古代汉语资料的快捷方便的工具。(二)教师指导学生试讲文选是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试讲文选的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便于开展讨论和协作,安排小组成员发言或派代表试讲。第二步,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布置教学任务,指定文选材料,要求能准确分析文选中有突出特点的语言、文化现象及相关问题。第三步,教师督促指导各组的准备情况,适时指出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备好较高质量的讲稿或教案。第四步,各学习小组集中讨论问题,请各小组代表上台试讲,其他同学当场补充或提问。最后是教师点评。教师总结整个活动过程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补充学生漏讲或错讲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试讲过程中需要广泛查找相关资料,对相关语言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恰好是自主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

三、激发学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培养起对本学科的兴趣,研究性教学就无从谈起。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以下着重谈两点体会。(一)重视研究的过程研究性教学模式不再仅仅重视结论的习得,而更重视学习的过程,把获得结论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和思维过程作为教学的重要目的,这就是所谓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索语言规律,在探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讲解甲骨文、金文的特点,不妨先指导学生释读甲骨文、金文,再引导学生逐步总结分析出甲骨文形体结构不定型,金文的异体字相对减少,偏旁渐趋固定;甲骨文存在相当多的合文,而金文的合文大大减少;甲骨文行款无定式,金文行款渐趋固定等特点。又如讲解古代文化常识有关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就不妨以《论语》为例,将《论语》中的人名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名与字之间的各种联系,同义的联系如宰予字我,反义的联系如曾皙字点,连义的联系如司马牛字耕。(二)重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研究性教学的内容,必须把课程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因此古代汉语的教学要善于把语言理论和语言实际结合起来。教师要启发学生多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材料,从中发现可以研究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母方言,学生对自己的母语既有亲切感,又很熟悉,有强烈的兴趣和愿望去探讨未知的语言问题。方言中的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现象都是有待研究的好材料,比如讲授异体字,不妨以有方言特色的俗字为例;讲授中古四声,不妨与方言的声调系统进行比较;方言中还有诸多词汇、语法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社会调查,去历史博物馆、风景区、公园、街头辨别和搜集繁体字、异体字等用字现象,分析对联中的平仄、押韵等语音现象,对保留古代语言面貌的历史遗迹进行调查,等等,通过以上社会实践,学生把课堂教学的理论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培养了运用语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研究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研究和语言规范的社会责任感。

四、传授符合学科特点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人们解决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一些基本手段、途径和规则。任何一项研究都离不开方法的支撑。不同的学科研究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古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学工具课,其研究的对象是语言学,语言学是一门兼具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特点的学科,这种性质特点决定了语言学所应采取的研究方法。语言学除了采用一般科学所共有的研究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还创造了一系列特有的研究方法(如层次分析法、转换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与此同时,语言学在引进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自己学科的特点加以改造,形成了一系列同时适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统计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实验法等。下面择取三种常用的古代汉语研究方法进行介绍。(一)归纳法归纳法是一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即从大量的语言事实出发,概括出语言现象中蕴含的语言规律。以探讨先秦“访”字的用法为例:王访于箕子。《尚书•洪范》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从句法特点来看,以上两例中的“访”的直接宾语是事,而不是人,因此第一例中有“于”字,第二例有“诸”字,“诸”是“之于”的合音,“之”指袭击郑国这件事。再考察“访”的词汇意义,第一例中,箕子是商朝遗老,不是周的官员,因此有“广泛征求意见”之义。第二例中,秦穆公向蹇叔咨询关于袭击郑国的意见,也不是简单的拜访。《说文》:“泛谋曰访。”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此言泛谋,谓广问于人也。”因此“访”在先秦的词汇意义是“广泛地征求意见,咨询对策”。通过以上对先秦“访”字词汇意义的归纳,指导学生认识到语言理论来源于语言实际,理论是在实际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总结,因此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材料出发,归纳总结语言的规律。古代汉语的内容由文选和常识部分组成。文选提供了客观的语言事实,常识是语言理论的总结,古代汉语教学应重视文选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选出发归纳出语言的规律。(二)比较法比较法是一种普遍适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比较法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法在古代汉语研究中是非常重要而常用的方法。古代汉语的比较研究既有共时的比较,也有历时的比较。以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与发展》为例分析,本文先后论述了甲骨文、西周金文、先秦典籍中“于”字的用法及汉代以后介词“于”的衰落,通过历时比较,分析了动词“于”到介词“于”的演变及被介词“在”代替的过程。本文也运用了共时比较,比如动词“于”表示“往”义在《诗经》中使用了22次,而在同时期的其他典籍中很少出现,一般多用作介词。古代汉语的历时比较有不同时期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的比较,共时比较有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语言材料的比较,共同语和方言,方言和方言之间的比较,等等。(三)统计法统计法是指有关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并对其所反映的问题作出一定结论的方法。统计法应用于古代汉语研究,主要是对语言材料进行整理,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用以探讨语言规律的一种方法。如祝中熹《先秦第一人称代词初探》列表统计了先秦部分文籍第一人称代词“我”“余”“予”“吾”“朕”“卬”“台”的出现频率,详细列出了各第一人称代词出现的次数和所占百分比。通过统计,作者总结出第一人称代词在金文、《尚书》《诗经》《左传》《国语》《论语》《孟子》《楚辞》等文献中的使用特点。这种通过统计方法用确切的数据说明问题,避免了主观臆断,因而得出的结论比较科学。总之,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本课程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学生读懂相关学术论文,并为学生从事学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教会学生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技能

指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撰写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就需要传授给学生有关的技能。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完成的学术创作包括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或研究报告。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需要经历选题、搜集和研读资料、论文撰写和修改等流程,以下重点介绍选题和搜集、研读资料的过程。有价值而合适的选题对撰写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多方思索、互相比较、反复推敲,在确定题目之前,还要大量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直到最后选取一个有价值而合适的选题。有价值的选题是指选题所阐述的问题具有理论或现实的意义,合适的选题是指学生通过努力可以保证写作顺利进行。选题来源既可以是平时教学中学生学习书本时发现的问题,或跟教师、同学交流时的领悟所得,也可以是社会调查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还可以来源于教师的课题。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研读资料。在选题确定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选题有计划地展开资料的搜集工作。

古代汉语研究的资料,包括书面语的文献资料(包括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和口语的方言资料。文献资料主要通过广泛搜集所得,方言资料则需通过田野调查才能获得。搜集、占有充分的资料是写好论文的重要基础。在搜集资料工作基本完成后,接下来是对大量的原始资料进行研读。所谓研读是指在深入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认识逐步深化,系统化,从而有所发现,萌生新的观点,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观点亦即论点,论点一旦确立之后,就可以根据论点取舍材料,安排结构,着手撰写论文了。

参考文献:

[1]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36-37,42.

[2]富金壁.新王力《古代汉语》注释汇考[m].北京:线装书局,2009.

[3]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中国语文,1997(2):131-138.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篇4

[关键词]“年”词族;词汇意义;文化内涵;互动

词族这个术语是随瑞典学家高本汉的《wordfamiliesinchina》一书进入我国的,不同的语言学词典对词族有不同的理解,如《实用中国语言学词典》:“广义的词族是指在语音、语义、结构来源和构词材料等方面有某种联系的一系列词的聚合……狭义的词族专指包含有同一词素的一系列词的聚合……”[1]《汉语知识词典》:“词族?指某个词及由其繁衍孳乳出来的所有词的总和……?只包含相同词根的词构成的集合……”[2]另外,《语言文字百科全书》、《语言学词典》都对词族作了不同的解释。目前,语言学界对词族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是指同源词;一是指由同一词素构成的一系列词的聚合。本文所说的词族是指后者。

一、“年”的意义体系

“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汉语词汇,在长期的发展中意义不断丰富,引申出许多义项。本文查阅了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辞书和工具书,对“年”义项的收录做以下整理,以便明晰“年”义项的发展轨迹,希望通过对比研究,更好地反映不同时期“年”义项的不同。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古代辞书所收录“年”的义项不超过4个,而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义项最多可达18个。由此可视“年”的词义演变:年,本义指谷物成熟、丰收(尔厥有干,有年滋于洛——《书·多士》),后来引申为一年的收成(丰年多黍——《诗·周颂·丰年》),因为庄稼一年一熟,故引申为时间单位,12个月为一年(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齐篇》),进而引申为年龄(年,谓男三十,女二十也——《礼记·礼运》),后来引申泛指岁月、年代(经营上元始,断于宝应年——《寄题江外草堂》),这个演变过程,体现了两千多年来先民对“年”的认识不断深化,随着“年”义项的不断丰富发展,同时由于汉语构词方式复合化趋势不断加强,以“年”为原始词素与其他语素或词素组合,先后派生出许多亲属性的复合词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现代汉语“年”词族。

二、“年”词族的意义分类

“年”作为基本词,具有全民常用性和构词的能产性的特点,由“年”构成的词和词组数量众多。《汉语大词典》收录了199个含有“年”的词语,《倒序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80个含有“年”的倒序词语。《词汇》收录了350个含有“年”的词语,网络在线汉语词典(/zd/zi)中收录了近700个含有“年”的词语。以《汉语大词典》和《倒序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录的总共279个词语为研究对象,从词汇意义所反映的事物、现象的不同,将“年”词族作以下分类:

1.表庄稼成熟与收获情况的,这类词语共有22个,所占比例为7.89%。例如:

年成年荒年饥年祥年景年登年稼年丰年馑年俭年侵熟年丰年

2.表时间单位与时间相关的,这类词语共有131个,所占比例为46.96%。例如:

年月年年年份年把年辰年限年始年底年末年计年首年时年租年流年常年深日久视日如年千年万载百年大业

3.表人的年龄与年龄划分的,这类词语共有70个,所占比例为25.09%。例如:

年力年少年幼年轻年中年艾年次年壮年长年事年祚年耄年衰

年寿年辈年高德劭忘年之交年老体弱龟年鹤寿

4.表节日名称与年节相关的,这类词语共有31个,所占比例为11.11%。例如:

新年年帖年物年夜年画年假年茶年酒年货年敬年饭年开年节年禧年羹年面年糕拜年年三十儿年团子

此外,还有表示科举时代同年登科关系的词语,如“年弟”、“年翁”、“年谊”等;表示春天、春色的词语,如“年柳”、“年芳”等;以及佛教用语,如“年腊”等。这些词语暂不列入本文的研究范围。

从“年”词族看词汇与文化的互动

三、“年”词族的文化内涵

社会语言学提出了“语言的词汇与社会的发展共变”的理论,文化语言学也提出了“词汇是社会文化的镜像”的主张。从中可视词汇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年”词族植根于中华民族古老历史文化的源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可以透过“年”词族的意义及发展来探寻先民的各种生活遗迹和文化心理,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年”词族按词汇意义分类所得的第一类词汇,就其指称对象而言,充分显示出农业在古代汉民族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的传说,追忆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诞生。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平原,沃野千里,灌溉便利,农业生产对人们的生活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风调雨顺,谷物成熟,人们才能获得丰沛的衣食资源,旱涝灾害便会给人们造成很大的威胁。语言是社会的产物,一个社会的物质状况必定会对该社会所使用的语言,乃至词语产生影响。“生态语言学”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中,最早的词都可能以某种方式与物质的、可感觉到的东西有联系[3]。而且,早期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总是先关注眼前的、接触多的具体事物。谷物的生长状况在当时是人类最关注的,是关系生存的首要因素。因此,古代的农耕文化产生了“年”。甲骨文的“年”字,形体结构是从人负禾,义为谷熟。随着农业的发展,“年”又引申出收获季节的意义,其词族也不断发展壮大,产生了反映收成的“年景”、“年丰”、“年荒”等词语。可以说,语言中每个词语都可以从使用它的民族那里找到根源。语言是一面镜子,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透过语言棱镜,特别是它的词汇系统,我们可以观察到文化的种种景象。“年”词族中,“年祥”、“年登”、“年丰”反映了五谷丰登、喜获丰收的年景;“年灾殃月”、“年饥”、“年荒”则是谷物歉收、民不聊生的荒年写照;“祈年宫”、“祈年殿”、“蕲年殿”不仅体现了先民祭祀天地,祈求天神降恩,获得五谷丰登的朴素世界观,而且表现了人类早期“天人合一”的思维特征,将天象、气候、物候、农事和人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年”词族按词汇意义分类所得的第二类词汇,就其指称对象而言,直接反映了中华民族在感知和切分时间过程中形成的时间意识和时间划分经验。在人类语言各类词语的形成顺序上,总是先有实体词,后有抽象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事物的性状、属性,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概括。当谷物一年一熟这种现象进入人们的视野时,人们便开始注意这一特征,日久天长,“年”便有了表示时间这一新的意义。可以说,语言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文明发展的一种象征。一个民族的语言投射出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年”词族中,“年始”、“年中”、“年尾”体现了人们对时间的细致划分;“年下”、“当年”、“那年”表现了对某个时间段的强烈关注;“年度”、“年租”、“年刊”说明“年”作为时间单位的普遍使用;“千年万载”、“百年大业”表现出人们具有了时间眼光和历史眼光。这类词语体现了人类的认识随心智的进化而发展,这是中华民族“时间哲学”的成熟与科学的表现。

“年”词族按词汇意义分类所得的第三类词汇,就其指称对象而言,透视出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中华民族早期注重直观和类比的思维方式,而且汉文化心理强调把主客观世界作为一个连续统一体来认识,这使得“年”由表客观世界的时间单位引申出表示人的年龄及年龄划分的新词义。“年”的表意由客观世界转入人的本体,积淀着先民对生命的鲜明主观感受,具有独特的文化解读功能,从中不难窥见汉民族的文化气息。“年”词族中,“年幼”、“年少”、“年青”、“年老”是对人的一生的细致划分;“年衰”、“嘉年”“古稀之年”、“翩翩少年”等含有“年”的描述性词汇,直接表现出人们对生命的真切体验和无限感慨;“当立之年”、“年少及时”则劝勉人们应当发奋努力、成就功业。中华民族的形象性思维使人们很少抽象地观察时间,总是把物理时间置于人文场景中体验。因此,这类词语除了感叹春华短暂,岁月催人老以外,还论说人生的可贵,强调人应该对生命好好把握,渗透着汉民族对生命的感觉、观念和看法。

“年”词族按词汇意义分类所得的第四类词汇,就其指称对象而言,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画卷。正如申小龙先生所言“一种语言蕴含着该民族的全部文化和历史……它的生命之源之一正是生活习俗。”[4]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它发源、存在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反映特定的习俗风貌,寄予特定的民众精神。“年”在《牛津字典》中的解释只有三个意义:(1)ayear;(2)aperson’sage;(3)aperiodinone’slifeorinhistory.相当于汉语的时间单位、人的年龄和人生或历史中的某一阶段。丝毫见不到表示年节和与年节有关的含义,这恰恰印证了社会文化背景对词语的巨大影响。“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负载着多重文化意义,也是最深远影响着普天下炎黄子孙的一种文化。正因如此,“年”词族中产生大量词语来记录和反映丰富的节日活动和文化内涵。“年”词族中,“年糕”、“年羹”、“年饭”渗透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南方多数地区过年家家吃年糕,苏州年糕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说苏州人民是为了纪念和铭记伍子胥的功绩和忠烈,就在春节这一天家家吃年糕,后来流传到全国各地。“年画”、“年联”、“年对”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形式。年联源于古代“桃符”。古书载:度朔山桃树蔽日,内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白鬼。故百姓在除夕时画二神于桃木之上,悬挂门外,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为中国传统的春联。年画也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因在过年张贴而得名,其中传播着中华民族和睦、和顺、和美的理想。此外,“年三十儿”、“大年夜”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称谓,强调了过年的隆重时刻,“拜年”、“年禧”不仅反映了汉民族悠久的社会习俗,还表达了古人对年节仪礼的重视,折射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光芒。

总之,一方面,“年”义项的发展,“年”词族意义的丰富,记录了社会文化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轨迹,从中可见社会文化的发展给词汇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发展的词汇也透视了该民族的文化特色,显示了词汇与文化的渊源,从而体现了词汇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共变。

[参考文献]

[1]葛本仪.实用中国语言学词典[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126.

[2]董绍克,阎俊杰.汉语知识词典[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98.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篇5

【关键词】国际经贸合同用语英汉对译

前言: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与外商的经贸合作必将继续快速发展。国际经贸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的语言来签订合同和协议,需要大量的翻译工作。但是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特性和表达方式,如何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更为妥善的表达合同的含义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国际经贸合同的翻译不仅需要比较好的英语基础,还要广泛的了解国际商务、国际金融等等领域的知识,了解行业的惯例和常态。

一、惯用外来词的翻译技巧

国际经贸合同大部分需要用英语来表述,但是仅仅了解英语并不足以应付国际经贸合同的翻译工作,因为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经贸合同中需要大量使用其他语言的词汇。在历史上,拉丁语和法语都曾经是欧洲通用语言,因此留下了比较强大的文化惯性,拉丁语词汇和法语词汇经常会出现在国际经贸合同中。在翻译时遇见不懂的词汇,先不要慌张,先确定这是否是英语词汇,如果不是,那么是哪一种语言的词汇。再通过相关领域的专业词典来确定这个词的具体含义[1]。

其实外来词的翻译相对简单,许多外来词由于夹杂在英语中已经形成了使用习惯,同化为英语的一部分,难以区分出是否是外来词。比如sic的意思是“这样”,consilium的意思是“计划”,velut的意思是“例如”。这些词汇一般也是欧洲各国都经常使用的词汇。欧洲各国有着相近的文化渊源,不少拉丁语和法语词汇都存在于欧洲各国的语言中,掌握这些词语能够让翻译工作事半功倍,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2]。

二、惯用古体词的翻译技巧

与现代汉语中时常夹杂着文言文一样,英语中也有许多古代词汇存留下来,比如hitherto的意思是迄今,wherein的意思是在其中。这些词语在古代曾经是正体,但是经过许多年的沧海桑田,词型慢慢发生了变化,新词取代了旧词。但是我们今天在阅读古代书籍时,仍然能够看到这些古体词。所以这些词尽管在日常生活中不太使用,但是在书面语中仍然会出现。近些年来,大部分古体词的使用频率都在逐渐降低,更符合口语表达的新词渐渐开始应用于书面。但是一些古体词的构成方式仍然被保留了下来,比如在here、there和where之后加上介词的复合模式,因为构造灵活、意义丰富、简明易懂而大受欢迎。

单纯的古体词比较简单,只要作为书面语的特殊用词掌握就好。而古体复合词就比较麻烦,需要掌握一整套的翻译规则。总的来说,here指代this,there指代that,where指代which。所以whereby可以直接翻译成bywhich[3]。

三、惯用近义词的翻译技巧

在英文合同中还经常出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在进行形容表述时,常常把一连串意思相近的词语排列起来来表达一个意思。因为商业合同要求的准确性,为了能够在合同中尽可能的表达全面,就需要把每一个方面都考虑到。被并列使用的各种词语尽管意义相近,但是仔细考虑又有着细微的变化。还有的固定搭配常常两个词并列到一起,中间使用and或者or来连接,久而久之成为了合同之中常见的固定短语[4]。许多同义词之间尽管意义差不多,但是任何一点微小的差别都有可能让人钻了空子,比如power和authority这两个词,无论使用哪个都会丢失掉另外一个词的独有含义。把这些并列到一起的意思就是,以上的种种情况全部都算在内,防止有人利用语义的微小差别找出合同的漏洞。

比如说forandinconsiderationof的意思是考虑到和鉴于,furnishandprovide的意思是提供,forceandeffect的意思是效力,powerandauthority的意思是权利。这些有着微小差异的词如果并列在一起,就能够比较完整的涵盖意义。

四、惯用缩略词的翻译技巧

由于许多英语中的固定搭配都比较长,为了表达起来比较简便通常要使用缩略词。缩略词对于商务活动有着重要意义,在商务人员进行商务交流时,往往有许多需要重复的固定词语搭配,使用缩略词能够提高商务交流的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缩略词的应用十分广泛,无论是贸易、金融、税务、政治,各个领域都有大量的缩略词,而这次缩略词经常会出现在国际经贸合同中。如果我们不了解缩略词,那么理解合同就非常困难。在英文合同中如果碰到了缩略词,那么翻译作汉语时也要尽可能简洁。比如如果碰到把freeonboard缩写为FoB,那么在汉语中也要缩写为离岸价。商务合同中的习惯用语习惯于把所有词都取首字母,比如foryourfile会缩写为fyf。对于国家和机构的名称缩写,首字母要全部大写,且要忽略虚词,比如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就要缩写为wto。对于人名,要注意不能缩写姓氏,只能缩写名字。比如美国总统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BarackHusseinobama,就可以缩写为B.H.obama。

缩略词翻译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翻译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如果在字典中也查不到的缩略词,就要根据经验和知识去判断。

五、惯用短语的翻译技巧

惯用短语也常见于国际经贸合同,这种固定搭配都有标准的翻译方法。比如exceptashereinotherwiseprovided这个短语就经常出现在合同的篇首,可以翻译为“除非本合同另有规定”。再比如integralpartsof的意思是“整体的组成部分”。

六、惯用合同长句的翻译技巧

惯用合同长句是指在合同中经常出现的超长句式,是国际经贸合同中的一种习惯句式。面对这样的长句,需要我们先进行句法分析,找清楚不同的句法结构,然后再遵照汉语习惯重新表达。

结论:国际经贸合同的翻译问题十分复杂,涉及到许多的语言应用问题。本文意义列举了外来词、古体词、近义词、缩略词、惯用短语和惯用合同长句等六个在翻译中容易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和建议。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对对方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把翻译处理的更加地道。

参考文献:

[1]赵鸿雁.商务英语在合同翻译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2,15:237-238.

[2]岳军.商务英语函电的英译汉技巧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3:157-158.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篇6

[论文摘要] 在传统的词汇教学观影响下,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大多认为掌握了一个单词的发音、拼写和一两个主要的汉语意义就算掌握了一个单词,片面追求词汇量的扩大词汇知识是由多层面、多维度组成的集合体,因此词汇的教与学绝不仅仅是单纯的音形和主要的汉语释义的教学。在本文中,作者试图探讨一种促进词汇深度知识习得的途径——词源教学。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词汇传递信息,在语言交流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词汇之于语言,恰如砖石之于楼宇。词汇是组成语言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单位之一。学习一门语言,要首先掌握这门语言的词汇知识。学习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前提。词汇在英语教学中,尤其在培养学习者听说读写技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国际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交流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对学生进行成功、有效的词汇教学将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外语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以及培养什么层次的人的问题。而词汇是文化的载体,它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词汇教学就是文化教学。众所周知,通过对英语中一些常用词词源的学习和掌握,可以使我们在学习中把英美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贯穿其中,增加对英国、美国文化、历史、传统和现状的了解。这样不仅可以激发我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对词的记忆和理解和开阔语言视野,从中领略英美人的智慧和幽默,从而获得美的感受。同时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掌握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词源的定义及渊源  

  

词源,英语叫etymology。顾名思义,词源讲的是词的来源。从根源上说,现代英语中多数的词都是从古英语、中古英语衍变而来的。英语的历史一般从公元5 世纪中叶(449 年)即日耳曼民族———angles,saxons,jutes 侵入不列颠(britain)算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从欧洲大陆中北部来的几种人先后定居于britain,成为现在英民族的老祖宗。当时他们使用的语言大同小异,现代英语就是这几种人在britain使用的语言的混合物。一千多年的英语史,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从5 世纪中叶到1150 年,叫做古英语(old english)时期;这以后1500 年左右称为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时期;从1500 年到现在称为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时期。在词汇方面,古英语时期比较单纯,绝大多数的词汇都来源于日耳曼语,有些词不是从古英语、中古英语来的,而是从英语所属的印欧语系中发展而来的中古英语时期,斯坎的纳维亚语、拉丁语、法语、希腊语各种外来成分日益增多。到了近代英语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交往扩大,英语从各个领域汲取了大量的词汇,产生了很多新词,到今天达到近100 万左右的数目。英语中还有很多词,要是我们知道它本来的意思,我们就会对它的理解要深透一些,印象要深刻一些,并且能帮助我们认识其他的同根词,有助于扩大词汇量。  

  

二、词源教学效用分析  

  

1.词源教学法中对词根有效的语义分析,可以弥补形态分析的不足  

传统教学中对词源也有所涉及,主要是对一些基本前缀、后缀的介绍,以及对词汇单位从结构方面进行的形态分析。通过词缀的增减等结构上的变化,使词义发生一些如大小、数量、褒贬、时间等外延上的改变,或者词性的变化。这些词缀知识,作为当今大学生的英语必备常识,在扩大词汇量上的作用是十分明显和重要的。但单词的词义主要是词根赋予的,词缀是在词根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的。对于一些复杂、抽象的词汇,通过去除前后缀,最终得到的是一些不为学生所知的拉丁语、希腊语的词根,虽然在形态上得到简化,却仍无法简化其复杂、抽象的语义。而词源教学可以提供词根信息,介绍词根的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各义项生成的历史。因此,通过词源教学,可以将形态分析和语义分析相结合,有效增加词汇量。  

2.词源的学习有助于了解英语词汇丰富的内涵  

现代英语中出现的新词语一般来说都是有理据的,即使是旧时产生的词语其中不少都是有其来源或出处,甚至有段典故。然而,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许多词语在形式上和意义上都发生了变化,原义可能逐渐丧失,因而理据也变得模糊。如今我们在遇到这些词语时,往往会觉得他们喻义隐晦,难以理解。比如,学生们不理解为什么gossip是“说三道四的长舌妇”,追根溯源,gossip在古英语里是godsib(“上帝的孩子”,它在现代英语中的同源词sibling“子女”),所以gossip原指那些无所事事、整天闲聊的教父教母们。了解了词源后,gossip就不再是几个枯燥字母的组合了,而是一幅生动的欧洲中世纪教母聊天图。又如,医学生可能不理解为什么“病人处于危险期”在英语里是the patient is in a critical condition.这里的critical意思是病人正处在生命的十字路口(crossroads)上,critical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public health crisis,以及red cross(红十字会)、crucial(至关重要的)都是同源词。用这些同源词来解释critical显然要比用同义词dangerous、serious的效果好。可见,词源意义在词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同源词的讲解利于扩散学生词间联想的方式  

词间联想就是看到一个词时而想到其他的词。如看到table 这个词可能会想到chair、food。经过同源词的讲解,可以扩散词间联想的方式。如:arrive、river、rival 这三个词虽然词形相似,但意义却相差甚远。如果不讲解词源,学生很难把这三个词联系到一起。古时候出门旅行是很危险的事,而各种旅行最危险的莫过于海上旅行,因此一旦上了岸,就有了安全感,就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地了,因此arrive 意为“到达”。rival:古时人通常临河而居,不同部落经常为争夺水源而发生斗争,因此rival有“对手”的意思。从中可以看出,arrive、river、rival 属于同源词,通过同源词的讲解可以扩大英语心理词汇的存储方式,激活学生不同的词间联想。  

  

三、词源教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词源教学法的运用在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词源分析法  

目前在英语课堂上很少有教师能有意识地传授词源知识。有的教师认为讲词源太深奥,学生听不懂,也不肯学,其实不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香港中文大学的外籍教师herbert pierson就特别注重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词源学习的爱好,他发现,学生不但愿意更多了解词的历史和来源,而且喜欢有关词源的训练活动。更为奇妙的是,这些学生后来在撰写专业学术报告时常常以阐述关键词的历史作为开篇。虽然我国绝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没有受过词源学的系统教育,但这并不妨碍词源教学的开展。教师可进修一些古英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参考一些词源词典或词源学专著,选择一些重要词来讲授,这是不难做到的。  

2.词源教学要与其他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词源教学是传统教学方法必要、有益的补充,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根据不同词汇的特点和难度,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相对抽象的词汇,挖掘其词源是十分有帮助的,但有的单词词源信息不充分或者词义在发展过程中古义和今义相比变化较大,甚至单词起源时的词义已经消亡,这时再应用词源教学进行词源分析,明显是没有效果的。  

3.词源教学需要各方面的重视和配合  

由于传统认识将词汇词源信息的研究和应用,归为专业语言词汇学的研究领域,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大学英语课本中几乎没有涉及到词源知识,根据大学英语课本所编写的各种配套学习读物,教参也都几乎没有涉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常用的字典,如朗文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英华大辞典,新英汉词典也都没有提供词源信息。可见,词源教学的普及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编写教材和学习资料的出版机构的配合。例如,在课本课后的单词表上简要标注一下各单词的词源信息。此外,可以考虑在大学英语的课文或者课后阅读中,加入介绍英语发展历史的文章,甚至介绍词源学的文章,这都有助于广大师生对词源信息的获取以及对词源知识的了解,使词源教学得到普及和发展。  

  

总之,英语词汇广泛的来源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使我们不能忽视词源教学的巨大作用,一些教师也已经意识到了词源教学的重要性。传统的词汇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结果的呈现,而词源教学是去追溯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及过程。词源教学使英语学习者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能够更好地促进词汇深度多层面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read j.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easure of l2 vocabulary knowledge[j]. language testing,1993,10(3).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篇7

   文化是整个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的总和。它包括抽象的语言、思维等等。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文字符号系统。它的基本成份是词汇和语法结构。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它的内涵。英语和汉语存在着显着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自然也体现在语言的词义语法及文体等方面下面以几个典型词的词义就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进行一些比较。词汇是语言的根本要素,是语言得以存在的因素。语言学家对语言的研究已有悠久历史。然而长期以来,他们关心的是语言的形式和结构,研究的是语言的内在体系,而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其它外在因素的探讨则是最近三十年才开始的。现在他们中很多认识到,在语言中至少有两套规则,其中一个是结构规则,即语音、词汇、语法等;文化的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比较突出,涉及的面也很广。(胡文仲,1994)

   1、英汉文化各自特点

   汉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文特性。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文化无论诸子百家、礼乐刑政都是建立承认人的认识能力、调动人的心理功能,规范人的道德情操和维系人的相互关系这种人本主义基础上的。中国文化的侧重于把握“生命”但其并非对生命科学的把握,而是道德上的“把握”,重点是如何调养、安顿生命。中国人运用心灵是内敛的,追求的是至高的“人天合一”。(申丽珊,2007)

   然而英文化或西方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的基础上的,它的重心在于把握自然。西方文化从古希腊学术思潮和哲学思维开源而起,始终注意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把探索自然的奥妙作为重大的课题,具有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的色彩。人们运用心灵是外向的,即在把握自然宇宙所以形成之理。西方在追寻探索自然奥秘,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其根本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人的价值的根本宠信。这也决定了西方人与此相关的其他价值观念,如勤奋努力工作、个人成功、开创进取、注重实际。

   2.英汉词汇比较

   2.1英汉亲属关系词汇比较

   亲属关系词汇常常在理解双方意思上造成一些麻烦。汉语里的伯母、姨妈、舅妈、姑姑等词在英语里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词。英语只用只用“aunt”一词来称呼。而英语的“uncle”一词可以表示汉语里的伯父、叔父、姨夫、舅父、姑父等多个词义。在这个句子中tangisayoungparentwithnoexperience,buthealwysasksforsuggestionsfromhisparents.唐是一个毫无经验的新科父亲,但是他总是向自己的父母汲取经验。前面一个“parent”可根据说话人的性别指父亲或母亲,而后面的“parents”则指父母二人。而在tom’ssistermarriedmike’sbrother这样的短语中人们难以搞清楚是汤姆的姐姐还是妹妹与麦克的哥哥还是弟弟结了婚。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英语词汇普遍存在着一词多义的现象,英语词义较为灵活而且使用范围较广。而汉语表示亲属关系的词义大都意义严谨,意思明确,要求严格地加以区分。同时这也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人们价值观的不同。在中国,从古代至现代都要求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内外有分。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倾向使中国人形成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对年轻人的一句忠告。在传统中国文化的熏陶下,大多数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家庭观念,光宗耀祖便是最好的佐证;而西方,人们大多崇尚自我,追求平等,注重独立奋斗与个人成就。在西方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晚辈通常不用亲属关系词汇来称呼长辈,而是直呼其名。这可能与西方人比较尊重年龄上的隐私有一定关系。

   2.2英汉潜义词汇对比

   潜义词是指一个词除基本意义以外又含有明确指称或描写的事物的暗示意义词,有时是由附加于理性意义上的色彩引起的。在此处试举两个例子:

   “龙”(dragon)一词的英汉意义来进行比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龙一词解释为:

   1、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奇动物能兴云降雨;

   2、封建帝王的象征如龙床真龙天子;

   3、活跃喜庆吉祥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

   而dragon一词在牛津现代英语词典中的解释则是:

   1神话中似鳄鱼或蛇的一种动物常生有翅及爪能吐火;

   2指凶狠残暴之人如theolddragon魔鬼。

   显而易见“龙”这个字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因而具有了不同的内涵意义。在汉语中“龙”是集力量智慧权力于一身的神圣之物,代表着吉祥富贵;而英语语言中的“dragon”却是一种满口喷着火焰的长着翅膀的怪物是恶魔的化身,为人们所痛恨。为了填补这种文化差异,西方提到中国的“龙”时候,很多都不约而同的翻译成“Chinesedragon”。

   “狗”(dog)在东西方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又是刚好相反。在英美社会“dog”作为人的宠物,人们通常把狗当作家庭成员。狗是忠实的象征。吃狗肉被当作是禁忌。因此有“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而狗在很多中国人心中却是一个奴性十足的象征,“狗屁不通”“狗急跳墙”“狗血喷头”等成语也正是这样一种感情色彩。用狗来形容人时也有“走狗”“狗腿子”“狗东西”等带贬义的词语。而在英语里却是用“aluckydog”来形容人走运。

   由此可见“龙”和“狗”这两个词由于不同的地理历史渊源造就了不同的民俗文化从而被人们加上某种感情色彩后其内涵意义也就有了区别。

   3.英汉词汇文化的构成比较

   汉字来源于象形文字,这就决定汉语言文字形意的特点。在汉字赠、财、贡、货等字中,它们的词义都由“贝”而来。“贝”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货币,是古代代表信誉的工具。许慎在《说文解字》说:“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是说中国秦朝以前的货币是“贝”,秦以后才开始改用金属钱币。所以汉字中有很多与钱币有关的字部首都是“贝”。例如“贡”字,义随贝,音随工(拼音为gong),形左上音下;“财”字,义也随贝,音随从才,形右音左(拼音为cai)。上面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汉语系统很大程度上是形、义相异的语言体系。英语则有很大不同,英语是音、义基本相一致的语言体系,字母拼写和发音和词义之间没有什么大的差异,它属于拼音文字体系,拼得出,写得出。例如mother,father,brother,只是通过26个字母不同的顺序变化组合成不同的词而已。

   4.英汉词义方面的比较

   汉语不隶属于印欧语系,所以在词义组合上没有形态变化,不受形态成份的约束,然而主要受制于语义因素。中国人语言思维习惯和文字起源因素决定了汉语是意合性很强的语言,例如:“东”和“西”两个表示方向名词,我们把它们合成双音词“东西”,如果我们说“东西方来了个和尚”,它仍是表示方向。但如果我们换个说法,“他去买东西”,这句话里的“东西”就不是指方向了。从例子中可以看出,汉语是极依赖于语义意合的语言,用词、短语、句子、分句和复句,把它们搭配起来,就可以连在一起,构成一个句子。英语就不能像汉语那样联系了,如果我们拿英文“east”和“west”来合成搭配,不管你怎样配搭,它还是表示方向,不可能变成“something”。(高永晨,1985)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篇8

隐喻传统上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法,是一种语言现象。webster’sthirdnewinternationalDictionary(《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第三版)》)这样定义:“afigureofspeechinwhichonethingislinkedtoanother,differentthingbybeingspokenofasifitwastheother;impliedcomparison,inwhichawordorphraseordinarilyandprimarilyusedofonethingisappliedtoanother.”可见,隐喻的本质是通过甲事物理解和经历乙事物。原始人类倾向于用隐喻的方式看待他们生活的外在世界,几乎所有的自然活动都被赋予人类活动的特征,天被看作父,地被看作母,天地交合产生了世间万物。“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古代人们认识和描述事物的基本原则,人们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以彼物喻此物认识事物。然而,随着近年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对语言如何在自己脑海中运作越来越重视。隐喻的认知研究揭示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思想,以及行为当中,它为研究隐喻提供了新的认知视角。

二、颜色和颜色词及社会引申意义

世界由填满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不同色彩的物质组成,所以颜色在我们的脑海里总是会产生一些特别的联想,最后引起特殊的反应,这就是颜色的社会引申义。颜色的概念几乎可以在任何语言里找到,但是不同文化赋予了颜色词汇不同的文化引申义,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往往给予一种特定的颜色两种或者更多典型的不同意义。很多颜色词都反映出了英语和汉语中的不同的文化精神和情感色调。汉语中自古就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词汇,也有很多颜色词汇可以反映西方文化。因为中西方在地理环境、社会系统、本地习俗、实际生活、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很多区别,它们的引申义也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英汉语中颜色词的隐喻差异

颜色词是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词汇。这是因为颜色从它的原始意义中可以演化出其他许多新的重要内涵。在中国和西方都有很多颜色词,它们形成一个特定的词汇组群,是自有词汇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1.红色

中国人对红色有着特殊的感情和喜爱,传统认为红色代表喜庆、温暖、明亮、成功和财富,因此,有大量的习语与红色有关,如:开门红(tobeginwell;tomakeagoodstart);红光满面(one’sfaceglowingwithhealth;inthepink);红颜知己(abosomfriendwithaprettyface/abeautifulintimatewomanfriend);红极一时(bewellknownforatime/enjoypopularityforatime);红颜薄命(beautifulwomensufferunhappyfates);空破红尘(seethroughthevanityoftheworld/bedisillusionedwiththemortalworld)。红色在英语里的用法也有好有坏,如:Red-blooded(英语中指强壮的,有勇气的);Redhotmiracle(美语中指意料之外的结果,如赛跑得胜的马);aredletterday(过去教堂的一种习惯,节日都用红字在日历上显示出来。今天用来泛指任何喜庆和值得纪念的日子。);Redhot(热狗,红肠面包);Redhands(血腥的手,杀人的手);Becaughtred-handed(当场被捕);Red-headed(狂怒的)。

2.白色

中文成语“红白喜事”让很多外国人都感到很迷惑。因此在我们翻译成英语的时候最好不要把白色翻译出来,因为在西方国家,白色通常都是婚礼上新娘专有的传统颜色,表示美好,幸福,希望和快乐的含义。圣经故事里,天使总是以白色的样子出现,所以在中国用白色形容丧事,让外国人觉得不可理解,更不用说把丧事也说成喜事了。这些习语也反映了英汉两国的人们对于死的不同心理态度。如:whitehands(公正廉洁的);whiteknight(白衣骑士指政治改革家或事业上的得胜者);awhiteday(吉日);whitelie(小谎,圆场谎,为了不使人难堪而说的话);Daysmarkedwithawhitestone(幸福的日子)。

3.绿色

“tobegreenwithenvy”,“thegreeneyedmonster”都是指和嫉妒有关的,表示眼红。但在中国,是说“眼红”。完全不同的颜色表达同样的意思。英语中,绿色经常被用来形容缺乏经验、培训和知识。“greenborn”经常用来形容那些缺乏经验的人或者用来形容初来乍到还不了解当地习俗的新人。然而,“tobeingreentree”用来形容各方面的情况都很好。在英汉文化中,绿色在某一象征意义上是一致的,就是象征和平、友善、希望和生机。绿色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绿色食品”表示自然,安全的食品。“agreenwinter”(温暖的冬天);“agreenoldage”(老当益壮);“inthegreenwood”(在青春旺盛的时代);“keepthememorygreen”(永久不忘)。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常用“绿”字描写年轻貌美的女子,如:“红男绿女”,以“绿窗”指代闺阁。

4.蓝色

在英语国家,蓝色通常都是和忧郁的情绪联系起来的。“inabluemoodorhavingtheblues”指悲伤的,忧郁的或低落的心情。同样的意思在“abluemonday”也是表示过完一个快乐美好的周末后要重返学校或单位上班的郁闷心情。蓝色也用来表示高社会地位或具有贵族气质的。“blueblood”指出身在名门望族。然而,“abluecollar”(蓝领)却是指在工厂从事体力活的人。

5.黄色

自古以来黄色在中国都有着很高的地位。黄色代表着尊贵,借着谐音,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居五色之中,是帝王之色。这体现了古代对地神的崇拜,渊源于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黄色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班固,《白虎通义》)《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谥也。”黄色是大地的自然之色,亘古不易。这种色彩代表了“天德”之美,也就是“中和”之美,所以成为尊色。黄色总是与皇族有着紧密的联系。皇上的龙袍是黄色的,宫殿的瓦片颜色是黄的,所以我们有“黄袍加身”的说法。然而在英语国家,黄色就未能享受如此礼遇了。英语文化里,黄色常常是忧郁的、病态的、令人讨厌的、胆小的等含义。“yellowdog”(卑劣的人);yellowdogcontract(以不加入工会为条件的雇佣契约);yellowlivered(胆小的);yellowlooks(阴沉多疑的神色);yellowstreak(胆小,卑怯);yellowback(19世纪流行的通俗小说);“黄色”在汉语中也有用作贬义的,如“黄色书刊”、“扫黄打非”。但究其原因,这里的“黄”的贬义用法是受西方影响的结果。

四、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承载着浓重的文化信息。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的隐喻概念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对隐喻的理解必须依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色彩词的文化隐喻具有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只有了解隐喻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正确理解其喻意,进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在英语学习中,不同的民族文化及颜色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联想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对隐喻意义的正确理解必须建立在其社会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安林,王青.从文化角度看英汉颜色词的象征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04).

[2]李杨.论颜色词语[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篇9

关键词:日译新词;王国维;严复;梁启超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173-03

一、日译新词的流行

后,康有为、梁启超东渡日本,汉字数量占“十之六七”的日译西书以及日本人撰写的西学论著吸引了他们的注意。赴日不久,梁启超即作《论学日本文之益》一文:“乃大声疾呼,以告我同志曰:我国人之有志新学者,盍亦学日本文哉。”又撰《论译书》,宣传翻译日本书籍的好处。同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作《劝学篇》,其中《游学》、《广译》两篇集中论及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的益处。《游学》篇提到:“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省费,可多遣;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一、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广译》篇也极力强调“取径东洋”是学习西方的捷径。

政治见解相左的张、梁二人在这个问题上出乎寻常地达成一致,这无疑反应出当时某种时代趋势。明治时代的日文中包含大量汉字,相对于英、法等西方文字而言,中国人翻译日文显然容易得多,日本作为沟通中西的捷径开始受到大量关注。此外,张、梁的言论也表露出近代学人心目中东洋之学与西学的等级关系:从学理的层面来讲,东洋之学不及西洋之学,但从效率、功用的角度来看,学西洋又不如学东洋。

1896年起,清政府开始派遣留日学生,此后数年间,科举遭废,赴日留学人数激增。日译西书以及日本介绍西方书籍的著作,甚至日本教科书等都纷纷译介为汉语,大量日译新词随之流入中国。所谓日译新词,简单来说,是指近代日本在大举学习西方时借用汉字翻译的西学术语。日译新词虽然在形式上都是汉字,但大多与汉字的传统构词法不同。根据实藤惠秀等人的总结,日译新词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日本人通过组合不同汉字、新创造的词汇,如“哲学”、“说明”等。

2.中国古代汉语中固有却罕见的词汇,日本人用其表达新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古汉语的词义被改变了。如“科学”在古代汉语中的本意是“科举之学”,日本则将该词用作“science”的对应词,改变了其原始汉译。

3.十六、十七世纪在华传教士和中国开明知识分子曾合作翻译了一批西书,日本人将其翻刻训点,吸收了其中的汉译词汇。这些词汇在中国长期未见流行,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又通过翻译日文的热潮回流入中国。比如“市场”、“民族”等,①属于刘禾在马西尼(Federicomassini)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回归的书写形式外来词”(returngraphicloan)。

在追求“效速”的心理以及“和文汉读法”②的影响下,这个时期汉译作品的水平普遍较低。翻译者对日译名词大多生吞活剥,招致很多批评。1915年,一本题为《盲人瞎马之新名词》的书中讥讽说:“其中佶屈聱牙解人难索之时髦语比比皆是。”该书作者彭文祖③尖锐批判了带有“日本语臭”的中国翻译。不过,他所攻击的五十九个新名词大多变成了现代汉语常用词,比如“取缔”、“积极的/消极的”、“目的”等。

相对日语原文而言,当时的翻译几乎全是“直译”,汉语译文中夹杂着许多日译新词,由于国内读者对这些新词的涵义不甚了了,译者遂附加冗长的注释,一系列解释日译新词的词典也应运而生,比如汪荣宝等人编的《新尔雅》(1903年)等。日译新词的大量引入对汉语系统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词汇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进而为现代汉语的生成打下了基础,具体影响表现在双音节、三音节甚至四音节词汇空前增加,改变了以单音节为主的中国传统词汇,其中尤其是抽象名词数量激增,前缀、后缀式构词法变得普遍,比如“性”、“化”、“的”等等。同时,动补结构的新词大量出现,如“扩大”、“加强”等。此外,还出现了一些不符合中国传统构词法的新词汇,比如“手续”、“取缔”等等。

二、近代学人的态度

针对日译新词大量涌入中国的问题,近代学人的态度十分复杂。以下拟选取张之洞、梁启超、严复、王国维为代表,考察近代大批日译新词进入中国后,在知识界引发的震动。

1905年,张之洞负责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申明:不准乱用不够“雅驯”的日译新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杜绝使用日译新词,在张氏本人的《劝学篇》中,“代数”、“牧师”等新名词赫然在目,原因是对于传统中国所无之物,如果不用新名词则很难表达。张之洞的态度表明,清末部分学人注意到日译新词对汉语系统的威胁,本能地予以抵制,但由于古代汉语体系不足以应对大量新事物,再加上耳濡目染的“习得”力量,他们仍不得不使用这些词汇。从根本上说,这反映出以往稳定的词与物的对应系统在外界影响下发生紊乱。张之洞对日译新词的抵制还反映出在中西碰撞的时代主题下,晚清学人的心理落差巨大,他们虽然依恋并维护古代汉语体系,但却只能为其吟唱挽歌。无论如何,以“雅驯”与否作为接受或排斥日译新词的标准的确缺乏说服力。时任京师大学堂日本教习的服部宇之吉就曾援引唐代译经的例子加以辩驳,说明“雅驯”的标准并不是本质化的:“然学术欲随时而进步,学者随事而创作新语,亦势所不得免也。创作新语,中国不乏其例。……即唐代玄奘等译佛典亦多用此法。……玄奘等所创作之语,在当时未必皆雅驯,而今人则不复问其雅驯与否。由是观之,语之雅驯与否,毕竟不过惯与不惯而已。”④

日译新词流行中国,梁启超应属最主要的倡导者之一。流亡日本后,梁启超使用的重要术语绝大多数都变成了日译新词。除了动笔翻译以外,他还将新词汇和日本文体风格融入文章当中。然而,梁启超本人对日译新词并非全盘肯定。比如,他在《释革》(1902年)一文中指出日本将“revolution”译为“革命”并不确当:“革命”一词出自《易》、《书》,携带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特有的意义,与“revolution”在英语中的意思不尽相符,梁启超建议改译为“变革”。梁启超把日译新词放在古代汉语传统中进行考察,由此提出的批驳意见应该说是有根据的,尽管如此,个人的提议在时代大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最后,梁启超本人也接受了“革命”一词:在两年后成书的《饮冰室文集类编》中,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俄罗斯革命之影响》等篇名。

相比之下,严复的态度更为明确,他坚决反对日译新词,并通过翻译实践自创新词。从1895年《天演论》到1909年《名学浅说》,严复反对移译“东文”,主张自创新词,用文言译西文,而他自创新词的态度是十分严肃的,自谓“一名之立,旬月踟蹰”。在他看来,要领会西学的真谛必须学习西文,不应借助日本的媒介;同时,日译新词破坏了汉语固有体系,不值得提倡。翻译时,严复总是竭力从古汉语中找出与西文对应的词汇。比如《与梁启超书》一文中,严复解释了他如何把“economics”译为“计学”:首先考察“economics”一词在西方语境中的原初意义,然后再返回古汉语中,找到与“economics”古意对应的词汇“计学”。尽管“economics”在现代英语中的含义已变,“计学”不足以概括这一词汇的现代内涵,但如此翻译能够确保“不隔”,胜过日译“经济”。

梁启超曾在《新民丛报》上批评严译过于古奥,严复反驳说:“文辞者,载理想之羽翼,而以达情感之音声也。是故理之精者不能载以粗犷之词,而情之正者不可达以鄙俗之气。”严复的目标读者正是“多读古书”的学者。尽管严复选取的译名大多没有保留下来,比如“logic-名学”;“evolution-天演”;“librarian-秘书监”等,但它们代表了一种可能性,即通过翻译沟通古代汉语与西方文字,打破中西传统之间的隔断,显得弥足珍贵。当然还应注意,严复师从桐城派吴汝纶,同时又有留学英伦的经历,他所受日本文化影响甚微,使得他的观点有别于梁启超等留日人士。

与同时代其他人相比,王国维对该问题的见解颇为独到,值得详细分析。王国维的态度集中体现在1905年的《论新学语之输入》中。该文开门见山,指出“新语之输入”是近年学术界“最著之现象”。语言和思想之间联系紧密:“夫言语者,代表国民之思想也,思想之精粗广狭,视言语之精粗广狭之为准,观其言语,而其国民之思想可知矣。”这一观点与前文严复所谓“理之精者不能载以粗犷之词”颇为神似。语言是国民思想的表现,中国人重实际,西人尚思辨,因此西人“长于抽象而精于分类”,擅用“综括Generalization及分析specification之二法,故言语之多,自然之理也。”比较而言,“抽象与分类二者,皆我国人之所不长。”

翻译过程最容易凸显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王国维认为文化差异决定了语言的差异,但他也注意到语言对思维的反作用:“在自然之世界中,名生于实,而在吾人概念之世界中,实反依名而存故也。事物之无名者,实不便于吾人之思索,故我国学术而欲进步乎,则虽在闭关独立之时代犹不得不造新名,况西洋之学术而入中国,则言语之不足用固自然之势也。”与王国维不同,清末主张采用日译新词者大多持语言工具论的观点,认为语言只是媒介。王国维对语言的思考超出了“文以载道”的观念,他认识到语言对思维、观念的反作用,语言即“事物之名”,在概念世界中,人们依赖语言而思考。

语言是思想的表征,因此“新思想之输入,即新言语输入之意味也。”这个看似简单的过渡揭示出,言语不仅仅是传播思想的工具,它几近于思想本身。王国维将时人对待日译新词的反应归为两类“好奇者滥用之,泥古者唾弃之”。两种态度都不正确,因为在他看来,增设“新语”的目的不是为求新奇,而是为解决“言语不足用”的问题。王国维据此分析严复的翻译,指出部分严译新词并不恰当,虽然古雅,却失之含混,比如将“space”译为“宇”,将“time”译为“宙”,就犯了“举其部分而遗其全体”的毛病。王国维承认,日译词汇有时不够精确,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因之而废,因为借用日译词汇不但更为方便,而且更能促进中日学术和思想的交流。概言之,王国维认为,借用日译词有两点好处:“因袭之易,不如创造之难,一也;两国学术有交通之便,无格之虞,二也。”

日译新词的问题说到底是语言的问题,与同时代其他学者相比,王国维的思考更接近语言的本质,得出的结论也更富有启发。在他看来,翻译是以异文化为参照,对本国夙无之学、夙无之物加以命名的过程,新事物自然应该赋予新名,而既然日本已经确定新名,中国何妨拿来一用,如此不但省时省力,还便于两国的学术交流。与张之洞那种“欲罢不能”、复杂纠缠的心态不同,王国维在论述此事时体现出反躬自省的明察,反映了大学者的胸襟。日译新词能够在汉语体系中扎下根,直到今天仍然广为使用,大概就在于王国维在这里所点明的两条益处。

三、词汇的转变

翻译是在旧有的语言系统中为新事物命名,并确立新词汇在该语言系统中的秩序的过程,因此,它不可避免会与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发生关联。在现代汉语生成的过程中,翻译功不可没,而日译新词所起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索绪尔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包含能指/所指、隐喻/转喻、内涵/外延等多重关系的符号系统,能指在其中通过自身的差异性获得意义。据此,能指的迁移未必伴随所指的迁移,翻译不是地在异文化、异语言中单纯寻找对应词,文本在翻译中不断被替补、被更改。日译新词是日本人利用汉字对西方术语的翻译,当日译新词大量涌入中国汉语系统后,势必会给固有的汉语系统造成混乱。近代中国汉语系统中的能指、所指数量极大丰富,能指相对于所指数量过剩,加剧了能指与所指关系的混乱。总之,一方面,日译新词的确丰富了汉语系统,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并影响了汉语的文体和句式表达,促进了汉语的现代化转型;另一个方面,日译新词的输入也干扰了汉语固有系统,在短时间内造成了汉语系统的混乱,对日译新词生硬的移植,也割断了汉语本身的连续性,使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错综纠缠。

列文森在《儒教中国及现代命运》一书中提到“词汇”之变与“语言”之变,并以此为标准确定一个社会是否发生了质变。日译词汇在中国的流行与传统社会的瓦解同步,词汇方面的剧变不仅反映出、而且实际上也加速了中国社会“语言”的变化。近代历史中,日译新词曾如鸟群般迁徙到中国大地,其中大部分在今天的汉语系统中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当这批词汇在清朝末年与中国学人邂逅时,它们曾被指认为“新词”,但在现代中国人眼中,它们只不过是司空见惯的常用词。这说明,昔日的日译新词早已演变为中国汉语的另一种“传统”,一种活生生的、向未来延伸开去的传统。

社会语言学发展规律表明,语言从经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渗透,近代大量日译新词进入中国便体现了这一规律。中国学习日本主要目的是以日本为媒学习西方,日译新词原本又是日本借用汉字对西方术语的翻译,从这种纠结缠绕的关系中,我们注意到近现代汉语在中国-日本-西方互动的大背景下生成,其中反映出语言交流所受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发展影响,以及跨文化交流的复杂性。

注释:

①LydiaH.Liu:translingualpractice:Literature,nationalCultureandtranslatedmodernity-China,1900-1937,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1996,p.318;另见Federicomasini,theFormationofmodernChineseLexiconanditsevolutiontowardanationalLanguage:theperiodfrom1840-1898,Rome:UniversityofRome,1993,p201.

②据称由梁启超所创。这是一种学习和翻译日语的速成方法:首先找到日语句子的主语,然后从句尾找到动词,最后再回头阅读句子的宾语。根据这种方法翻译出的汉语,虽觉生硬,但句子结构已接近中文,句意也不难领会.

③原书署名“将来小律师”.

④转引自实藤惠秀著.中国人留学日本史.

参考文献:

[1]王国维.王国维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

[2]实藤惠秀著.谭汝珍、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3年.

[3]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类编.东京:帝国印刷株式社会,明治37年(1905年).

[5]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弥尔自由主义思想的认识与批评.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6]刘禾著.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

[7]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篇10

一、语音形式特点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音是语言的最基本形式。语音形式指的是某个语言片断的语音,是从说话人口中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店铺名的语音形式通常是组成店铺名文字的字音。音节是语音中最小的自然单位。按照汉语音韵学传统的字音分析方法,把一个字音(音节)分成前(声)后(韵)两段,前段为声母,后段为韵母,把贯穿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叫声调。[1]每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

(一)音节特点音节是人自然而然地感觉到自己语言里的最小语音单位。在汉语中,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比如“老百姓”三个字,读出来就是三个音节。从音节方面考虑,笔者走访的餐饮行业中,最短的店铺名是由一个双音节构成,最长的店铺名是由12个音节组成,平均为4.69个音节。48个店铺名为偶数音节,所占比例是43%,62个店铺名是奇数音节,所占比例是57%,奇数店铺名要比偶数店铺名所占的比例高7.7%。其中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六音节的店铺名最多,一共94个,占统计总数的85.4%,一、二音节的店铺名的音节数很少,导致这些店铺名所含的信息量相对较少,被使用也较少。而七、八、九、十二音节的店铺名,信息涵盖量相对大,但是太过于冗长,不便于人们的记忆和识别。因此,店主在给店铺命名的时候,一般也不太会选择音节太少或太多的店铺名,其分布特点是以五音节为高峰向大于五音节和小于五音节两个方向逐级减少,呈现出金字塔阶梯形。

(二)声调特点汉语是世界上声调丰富的语言之一。声调就是声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声调的组合形式可以促成汉语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韵律感。语言的节律就能被这种韵律感组织起来,以便加强语言的协调性。一般声调的组合方式可以分为叠音、双声叠韵、平仄组合三种[1]。叠音是由音节重叠而成。一部分店铺偏爱使用叠音的方式命名店铺。例如:果果坊、天天美食、涵涵面庄、坝坝老火锅、久久自助火锅城等等。这种店铺名的好处就是便于顾客记忆与识别,但也加重了重名的可能性。笔者所走访的美食街就有两家以“天天”这个叠音方式命名店铺。双声是由两个声母相同的音节组合而成,叠韵是由两个韵母相同的音节组合而成。双声和叠韵都可以构成同一语音现象的反复,从而产生特殊的韵律,增强店铺名的音乐美。这种特殊的音乐美也能达到让顾客更易识别记忆的效果。例如:青柠、奥照面、沁茗轩、菠萝蜜茶饮。平仄指的是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根据平上去入的音调划分,阴平和阳平能产生声调上扬,发音相对洪亮的特点。因此,店主在命名店铺的时候,更加倾向于使用阴平或阳平的音节来结尾。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以阴平或阳平的音节结尾的店铺名更能营造出一种欢快兴奋的气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刺激顾客的消费欲望,增强消费者的食欲。比如:星月面庄、串串王、毛哥老鸭汤、麦翁大鼓烧、久久自助火锅城等等。

二、词汇组合特点

对于一个店铺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其名使用的词汇选取。来来往往的顾客对店铺最直观的印象来自于店铺名;对店铺名最直观的印象来源于店铺所使用的词。因此,店铺名的选词十分重要。

(一)词汇来源词汇是语音和意义相结合的一种语言单位。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一个有意义的词汇,总是借助于一定的语音形式来表达的。语音结构与词的构成和词的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1.地名。川渝两地在全国范围内是着名的美食胜地,两地的很多特产都和美食有关。因此,川渝两地的地名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饮食行业店铺名里浑然天成的金字招牌。这也是商家集体品牌意识的集中体现,更是彰显川渝地区的特色饮食文化的一种方式。从命名风格来看,以地名命名虽然十分传统,甚至还有些许老土,但是会给消费者一种贴心安全感,以及一目了然的即视感。笔者在所走访的美食街就有不少这样的店铺名。比如:万州烤鱼、成都冒菜、巴蜀烧鸡公、台湾烤玉米、段记北京烤鸭等等,占统计总数13.6%。2.外来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启,一大批跨国餐饮企业也涌入我国市场。加之某些商家为了给店铺增加一些国际色彩以吸引顾客,因此越来越多的外来词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店铺名里。一种是运用外来词音译后当店铺名。比如:麦当劳、德克士等等。一种是用中文词和外来词组合的新颖方式当店名。比如:好吃go。这样新颖的命名在饮食行业并不是很多,仅占统计总数的7.2%,但是这种命名方式有增多的趋势。3.数字。运用数字给店铺取名字的优势在于一目了然,令人印象深刻,在视觉上比起其他店铺名略胜一筹;劣势在于,由于人们对某些数字的偏爱程度很集中,因此增加店铺名的重名率。例如:168灌汤包。168谐音和汉语“一路发”类似。这种数字组合就容易重复。在笔者走访的大学城片区商业街中,这样命名的餐饮店铺并不多,仅占统计总数的2.7%。4.人名。我国自古以来都有以人名做店铺名的传统。从古代“武大郎炊饼”到运动品牌“李宁”,再到现在耳熟能详的“王老吉”。它最早的命名形式是“某记”。这个用法也被原原本本保留了下来,比如重庆市着名的餐饮企业“阿兴记”。除了对这种命名方式的继承,当然也有发展,一种是在“某记”后面加业名,例如:邓记三合鱼。一种省略了“记”字,后面加业名通名,比如:涵涵面庄,这种命名方式直接把人名和商铺名连接,也是一种品牌意识的体现。和使用地名命名不同的是,地名命名体现的是集体品牌意识,人名命名体现的是个人品牌意识。因此,选择这种命名方式的店铺较多,占统计总数的15.4%。5.古语词。古语词包括历史词和文言词。历史词通常不会出现在我们的交际当中,文言词在口语中已经不常使用。店主为了提升整个店的品味,为了吸引顾客,也会启用部分古语词。这既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发扬。例如:沁茗轩的“轩”字,大帅锅掌上传奇食尚汤锅坊的“坊”,林凯豪益食府的“府”字等等,占统计总数的7.2%。店主在使用这些古语词的时候,无形之中也增强了店铺的文化涵养,这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和人文风貌的体现。

(二)词汇组合根据前面的统计结果可以得知,店铺名的长度不宜过长,字数不宜过多,简短有力即为佳。这就要求在命名选词的时候,尽量在有限的字数里体现出店铺的自身特色和自身优势。重庆饮食行业的店铺名主要由三个部分组合

而成:专名、业名、通名。1.专名。专名指标明商店所属或区别性特征,最能体现商店个性特征。[2]它是店铺名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灵活多变的的部分。这部分承载着店铺特色,其任意性和创新性非常大。根据性质的不同,一般分为人名称谓、地域名、民族特色、美好愿望、自然景物、文化底蕴、制作食材、音译词外来词。其中制作食材最多,占统计总数的57.2%,例如:三顾冒菜。人名称谓其次,占统计总数的17.2%,例如:阿兴记。地域名和美好愿望并列第三,占统计总数的13.6%,例如:成都冒菜、久好餐馆。2.通名。通名,即商业单位的通用称呼,表示商铺的性质,是一种商业的标志。餐饮行业的通名灵活性比较小,因为它不仅要和专名相搭配,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店铺的规模和档次。根据通名不同,一般分为馆、店、庄、楼、吧、城、家、餐厅、村/坊/轩/林、食府,等等。根据统计数据,“楼”“馆”的使用频率很高,除此之外,原本不用作餐饮行业标识的词也出现在店铺名中,其中“坊”“轩”的出现频率较高,这也体现了店主为提升店铺人文气息的用心。3.业名。业名,是对通名的限定,进一步标明行业特征或者经营特点、范围等。餐饮行业店铺名通常都会包含业名,其业名通常和饮食有关。但是某些跨国的餐饮行业在给店铺命名的时候,不会使用业名,比如:麦当劳、肯德基等。此外,某些新兴的时尚餐厅在给店铺命名的时候,也不会使用业名,比如重庆着名时尚餐厅———流浪地图,这种命名方式的好处就是新颖、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不足之处是不够一目了然,消费者看了不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该店的经营特点、范围。(三)组合特点根据收集的商铺名来看,重庆市餐饮行业的店铺名主要由三个部分组合而成:专名、业名、通名,这三个要素并不是缺一不可的,而是相对灵活地组合。其中,店主都倾向于使用“专名+业名”形式和“专名+业名+通名”形式的店铺名,前者占统计总数的52.7%;后者占统计总数的22.7%。以“专名”命名的,占统计总数的14.5%。以“业名”命名的,占统计总数的2.7%。以“专名+通名”命名的,占统计总数的3.6%。以“业名+通名”命名的,占统计总数的2.7%。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用“通名”作店铺名的极少。

三、文化心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现象背后都体现出某种文化心理。店铺名这种具有极强特色的语言现象,其背后也隐藏着其代表的文化心理,反映出某个地域、某个时期的社会文化心理。虽然店铺经营大小、经营项目各有不同,其命名方式也各种各样,但归纳起来,体现较突出的文化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地域性地域性一般都体现在地名,可以是大的地名,例如:重庆;可以是很小的地名,例如:熙街;可以是地名的简称,例如:巴蜀;可以是地名的旧称或别称,例如:山城。根据地域范围大小的不同,地域性具有两大功能:较大地名具有品牌功能,较小地名具有指引功能。各地的饮食繁多,出产地域名自然就成了一块无形的“品牌”。比如一家火锅店在命名的时候,就非常有可能提到“重庆”“渝”“巴蜀”等地域性的字眼。这是为了向顾客们暗示这家的味道是最正宗的,并且突显了地方文化。一方面,对于顾客来说,这些地域性词语除了起到暗示性作用,还给顾客提供了一个参考,缩短了顾客的鉴别选择的过程,降低了顾客的搜寻成本和消费风险。另一方面,一个店铺名使用了带有某个地域的词语,它们的产品就会带有该地的印记,这会让身处异乡的该地域的人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一种“情怀”,这也就在消费者心理上领先了一步,成功地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占据一席之地,大大降低了在新市场宣传推广的时间和成本,更利于店铺的营销。此外,对于小地名,其地域性还体现在地理区位上。因为地域性词语能启发人的联想,从而起到指引的功能。有些店铺名中带有所在区域的词汇。比如重庆着名的九村烤脑花,九村只是重庆市江北区的一条街区,该店面就在九村路口,一提到该店铺名,顾客就能立即知道其地理位置,这省去了顾客的时间成本和搜索成本,并且让顾客有记忆点,容易寻找。

(二)吉祥性吉祥文化在餐饮行业最有所体现,不仅仅是“民以食为天”传统文化心理与饮食安全与卫生的心理诉求,而且其根本原因还是吉祥文化暗藏了国人的祈吉心理。期盼吉祥、平安、生意兴隆的民族心理,这是一种传统的、稳定的、在共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共同心理素质。根据各店铺名对吉祥性词汇的使用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直接使用吉祥性词汇。但这种心理是多角度的,这也影响了店铺名对吉祥性词汇的选择。有的店铺名从祝福顾客角度出发,选用“福”“好”“乐”“安”等词汇,这是表达对幸福安康的向往,以此来获取顾客的青睐;有的店铺名从经营者角度出发,选用“旺”“富”“来”“顺”等词汇,来表达对招财进宝、生意兴隆的理想心理;有的店铺名从食品质量角度出发,选用“香”“好”“养生”等词汇,来表达对一种食品质量的自信,借此宣传以吸引顾客上门。不管是哪种心理角度,都是对追求美好的生活本能的共同心愿,取一个吉祥如意的店铺名就是店主寻求心理慰藉的一种方式。

(三)传统性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古老文明的民族,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规范,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儒家道德文化,成为商家命名的依据之一。因此,诚信为本、宽厚仁爱、尊人谦己、义利结合等思想融入店铺名当中。[3]这样的店铺名可以提高店铺的档次,可以吸引有品味的顾客,借用传统文化的典雅特征在众多店铺中脱颖而出。在专名中,很多店铺名带有“龙”“红”“德”等字眼;在通名中,很多店铺名爱用“轩”“居”“庄”“府”等字眼。比如:德庄火锅。此外,除了在词汇选择上下功夫;在字体的选择上,有的店铺名会使用繁体字或异体字;有的店铺名会使用手写体、隶书、楷书等。这样既弘扬了民族文化,也体现出对我国优良传统的继承,使商家在时尚之风以外营造出古朴典雅之情。

(四)新颖性一个吸引人的店铺名能起到广告的作用,新颖的店铺名本身就是一个吸金的手段,这也是为了迎合顾客追求新奇的消费心理。为了达到营销好的目的,店铺名追求新颖的方式不尽相同。一类店铺名靠吸收外来文化来达到新颖的效果。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来文化也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文化的交汇、竞争与融合不可避免。有的店主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汇的大背景下,采用这种命名方式,例如:好吃go。该店铺名就是在俗语“好吃狗”的基础上,加上英文“go”演变而来,这既有新意吸引眼球,又侧面地体现出“心动不如行动”,在心理上对顾客起到引导的效果。一类店铺名靠吸收网络文化来达到新颖的效果。随着网购的兴盛,团购网站也悄然兴起。这促使了饮食行业线上线下联动的现象。有的店主为了提高销售业绩,会在店铺名旁边标注自己的网店的网址,或者印上二维码引导消费者手机付款或网上预约订座。此外,有的店主会在命名的时候融入网络语言,这本就是借助网络文化吸引顾客,比如:萌物甜点。“萌”本来就是网络术语,形容人或物的外观十分可爱或小巧玲珑。“萌物”指的就是那些可爱的小巧的精致的东西。新颖的命名方式还有很多,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