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语文教材特色十篇高中语文教材特色十篇

高中语文教材特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1:47

高中语文教材特色篇1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材;特色化;模块化;实用化

教材建设是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教材的改革将带来教学方法的改变。优秀的教材是教育思想、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体现。2006年6月笔者就高职公共英语模块教学和模块教材的认可程度向本省高职院校的相关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教师和学生对模块教学的认可程度较高,但对现行使用的高职模块教材的满意度却较低。尽管这些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新理念进行了探索,注意了交际性、实用性、趣味性、活动性和配套多样性,但对英语基础差、学时短、生源复杂的高职学生来说,在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公共英语规定的180~220学时内,很难完成学习目标。多数学生仍然是听不懂、不会说,尤其是就专业知识方面进行一般的涉外交际和业务资料翻译和阅读能力差,不适合岗位要求。为此,笔者提出改革现行的教材,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模块化英语教材不仅符合高职教学大纲“一纲多要求”和“一纲多本”的原则,也符合高职定位、市场需要和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一、教材建设特色化

(一)高职定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为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只有实施具有高职特色教材,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二)市场需要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课程开发的原则之一,这要求高职学校根据就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及时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根据工作岗位的变化、技能要求的变动调整课程内容,以培养出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劳动者。现今的高职英语教材要么沿用专科教材,要么借用规划教材,显然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三)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多元化,职业变化加速,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紧扣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校本资源,开发符合本校特色的英语校本教材,或利用同类院校和不同院校同类专业资源,联合开发特色教材。我国的高职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正是高职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健康地开展下去取决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和特色,职业特色教材的开发则是特色学校的必由之路。

二、教材建设构想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原则

1.重视基础语言技能的训练。英语教材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在基础阶段侧重基础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语言技能的训练要通过学习规范的语言和正确的用词,通过较新的训练项目和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反复操练关键词和重点句型,熟悉语言的运用规律。语法和词汇是手段,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语法和词汇来发展使用语言知识、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2.重视语言共核。新教材十分重视语言共核这一教学思想的贯彻,这对教材的编写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认为,语言共核是指各个语言间共同的词汇、语法结构、功能和一般意念等。新《基本要求》中规定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可分为a级(标准要求)和B级(较低要求)。B级的起点词汇为1,000个词,认知2,500个词汇。a级的起点词汇为1,600个词,认知3,400个词汇,另加认知英语专业词汇400个。

转贴于

3.重视“实用为主”的原则。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做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这种教学内容和模式,一是在听说教材中集中完成各种情景的对话训练,二是综合阅读中加强应用体裁(如广告、业务来往信函等)的编排和写作训练,使新《基本要求》的主体思想有了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同时使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特色得到充分显现,为我国这一层次的外语教学作出了实际的贡献。

(二)教材设置上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相结合

根据调查,目前高职阶段一般都是基础英语开设三个学期,专业英语开设一个学期,有的学校甚至没开设专业英语。各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和Cet4的通过率逐年提高。因此,要实现《大纲》规定的基本目标,根据高职课时少,专业应用性强等特点,笔者提出改革课程教材设置,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融为一体。基本设想是:第一册编写本校、本地区概要,认识自身所处的环境,高职的现状和展望,国内外职业发展状况,高职新生心理,职业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等;第二册编写基本的职业应用英语知识,如应用文写作,办公室英语,日常英语等;第三册编写针对性强的各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如各种职场英语。

以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英语教育,按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重组内容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英语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职业英语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英语应用实践教学要占到50%或更多,减少不必要的理论知识,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职业英语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注重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追求实效。(下转第134页)(上接第127页)

(三)教材结构上模块化、并采取循环扩展式的排列

《教学要求》在教学性质和目标中规定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在教学要求上根据我国大学教学现状,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四)教材编写的参与者

近年来,高职教材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绩,出版的教材种类有所增加,但体现职业型、技术性的教材少与高职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部分教材还没有真正过渡到以培养职业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体系上来,高职特色反映也不够,教材内容或太浅或太难,这些都对高职人才培养十分不利。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共同编写特色英语教材,二者可以发挥各自的特长。二者结合,则正好可以取长补短。在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队伍中,既有专业教师,又有英语教师,有利于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和特色英语教材的编写。

三、结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三大基本建设之一,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和技术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改革和建设,编写和出版一大批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优秀教材。然而,要推动高职高专教材改革和建设又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保障制度,同时还要尽量克服现有困难,使高职高专教材改革和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推动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坚民.科技英语教学研究文集[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高中语文教材特色篇2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 编撰 特色化 实用性 民族内涵

一、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

大学英语教材是贯彻实施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大学英语教师组织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参照物”,教学重点、指导思想和训练方法在教材中都有集中的体现。随着我国高校英语教材发行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理念和方向也在发生变革,符合时展和高质量英语教学要求的教材需要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1.大学英语教材编撰的目标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与特点

大学英语教材的最终用途是指导学生学习,在编撰英语教材前,编者首先需明确四个方向,一是教材的内容设置要改进以往教材“实用而又薄弱”的地方;二是教材要很好地辅助现有的教学情况,使教学任务顺利开展;三是教材的伸缩性,留有让学生思考的空间可让学生发挥个性;四是教材内容的难度设置要呈现坡度,即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大学英语教材编撰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

很多大学生一提到学习英语,首先想到的就是背单词,

“背会单词就等于学会了一半英语”这句话有一定道理。英语学习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是语言表达,语言训练的基础是语法,而语法训练的基础是词汇,所以语法和词汇作为英语的两大基础,在以往以及以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仍旧是教材编撰的侧重点。英语词汇和重点语法的反复训练有助于大学生理解、记忆和熟悉英语语言规律,培养英语语感,为英语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3.大学英语教材编撰应着重体现语言共核

英语语言共核,简单的理解就是英语词汇、语法、句型以及一般意念等方面的共通部分。英语词汇数量众多,但表示特定含义的前缀、后缀屈指可数,如表述重复含义的“re”前缀、表形容词的“ful”后缀,英语表达的句子众多,而句型却只有十几种。从这个层面来说,掌握英语语言共核有助于在国际交际事务中灵活运用英语语言,这也是现阶段我国从小学英语教育直至大学英语教育,乃至成人英语教育都持续重视英语词汇和句型训练的主要原因。

二、大学英语教材的“通识化”特色

大学英语“通识化”教学理念在2010年才为有关学者重视,这一理念的提出可谓开创了“后大学英语教育时代”。通识教育为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更准确的方向。通识化英语教材的编撰是与以《文科英语》《理科英语》为代表的第一代英语教材编撰理念相背离的,所谓英语的“通识化”指的是以教授内容为导向,摒弃了以语言技能教授为重点的教育理念,蔡基刚(复旦大学教授)曾在《外语教学与研究》撰文提出目前大学英语教育不具特色,仅仅是高中英语教育模式的延续,这种毫无特色的英语教育模式也是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育“费时低效”的根本原因。基本的语言技能应在高中英语教育阶段完成,大学英语教育要以内容为依托,走向“通识化”的特色之路。

在后大学英语时代,具有通识化特色的英语教材应在编写理念上加以改变,在教材的内容设置上,应以学科背景为依托,逐步引申,加入专业知识、教育理念、教与学的新型模式、学生自我评估及学业管理等内容。在通识化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材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材类型,教材的编撰要体现出专业化、对接化,且要兼顾综合化理念。大学英语教材的编撰需要向“双模”方向迈进,“双模”指的是eap(学术英语)和eSp(专业英语),eap类教材属综合类学术教材,是教材整合框架下的基础教材,主要用途是指导学术交流和学术写作。eSp类教材的编写则能很好地契合“通识化”的特色,由于大学特殊的专业环境,存在多种学科分类,如工学、农学、医学、哲学、法学等。随着中国国家化进程的加快,具有专业英语素养的人才紧缺,大学生专业方面的英语应用技能已经成为各大企业和政府机构门槛的“准入证”。所以,eSp英语教材的编写在体现通识化特色的同时,也填补了外语教育的空白,比如eSp英语教材可以是传媒英语、工商管理英语、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法律英语等。在2010年广州“外语通识教育和课程改革教育高层论坛”上,来自各地区的专家一致达成共识,即外语通识化教育以及教材的“双模”改革是中国高校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需在综合外语教育的大环境下,兼顾专业需求,培养学生的外语技能,拓宽学生的外语知识覆盖面,促进学生语言学习和实际运用的双向发展,迎合市场需要和就业需求。当前,为了英语通识化教育的需求,已有一些省份和高校组织相关专家编撰适合自己高校专业的英语教材,这类教材在编写格式上还不统一,内容设置也不科学,但其时效性确已得到验证,所以笔者建议,在外语教材“通识化”发展方面,教育部应尽快制定编撰流程,统一选材,统一定位,统一进行教材分析,积极做到基础和专业内容的统筹兼顾。

三、大学英语教材编写要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即指教材编撰要体现时代特色,在教材中适当加入具有代表性的新闻信息,在内容选材上的新颖,在网络技术运用上的成熟常常会极大地刺激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材编写的时代特色可从内容和技术上的特色两个方面达成。

1.内容选材的特色

旧版大学英语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多以情景对话、记叙文、阅读理解的形式传授教学内容,且取材单一,与高中英语教材内容设置相近。学生们学习起来不仅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且收效甚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英语教材的内容设置限制了英语教学水平。英语教材的内容选材上要加以改革,具体编写操作中要紧握人物、社会和自然三大主线加以拓展,适当加入科技、政治、情感、商贸等领域的典型话题,有助于为学生营造与时俱进的学习氛围。在内容选材上颇具特色的典型教材当属上海地区的《大学英语精读》教材,其秉承特色化的理念,在内容选材上充分体现了“广泛、大胆、精彩”的特点,此教材内容不仅体裁多样(评论性、记叙性、游记、人物传记、小说等),且涉及面广泛(包括政治、社会、生活、科技、哲学)。大学生学起来普遍反映有趣、实用,贴近生活。

2.技术上的特色

由于英语语言教学的特殊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教本已不仅限于纸质教材,还包括网络化教材。我国大学英语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向信息化教学方向发展,由此也诞生出一系列的电子版教材和网络软件教材,现今的英语教材,无论是《大学综合英语》《新概念英语》或《新版大学英语》,其随书都会有光盘和教学软件赠送。可以看出,信息化时代下,网络技术将全面覆盖英语五大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网络教材将呈现立体化、全方位化的发展模式。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了英语教材的信息化加工,不仅包含内容设置,还包含言语和听力测试,本文将着重介绍DVLLes英语网络特色教材。DVLLes简称DVes,是一种分布式虚拟言语学习平台,旨在为学生提供近乎真实的语言场景,如英语使用国度的景观介绍和仿真、外国风俗知识介绍、日常习语交际场景、英语基础课程、英语拓展课程等。DVes网络教育技术以学生为中心,推行英语素质教育,其核心思想在于“仿真”,即最大限度地为学习者提供真实自然的英语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理解,刺激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是一种融入学习过程的辅助工具。从二语习得理论方面来说,DVLLes教材的仿真性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我国英语学习情境缺乏和失真的弊端,这类教材很好地将英语学习内容融入情境,通过反复练习加以巩固,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技能。基于DVLLes理念的英语网络教材的开发仍具有很大的前景,适宜向综合化、仿真化和个性化的特色方向发展,如基于Dves理念的在线学习交互系统、虚拟社会交流场景、虚拟网络课堂,甚至可以将英语网络教材开发为游戏的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训练成果进行打分和升级。基于DvLLes理念的网络教材的编写才真正做到了特色化、时效化,不再仅仅是纸质教材的电子版形式。

高中语文教材特色篇3

1.1中医护理学双语教材匮乏

十多年来,各类中医护理学基础或中医护理学教材发展迅速,通过搜索引擎及联合书目查询系统等方法可检索出近60本教材,已经基本适合和满足高职、本科等多个层次的教学需要。但由于中医学及中医护理学起源于中国,国外没有相应的课程,无法像其他专业课程一样直接引用原版教材,双语教材编写的难度较大,因此截止到2009年,国内尚无该课程的双语教材出版。

1.2中医护理学双语教学的需要

为了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同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校更需要培养具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教育部在2001年的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积极推进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或进行双语教学的要求。近年来,高等中医药院校为促进中医国际化开展了多种学科的中医双语教学,中医护理学也紧跟中医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国内一些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学院不仅开设了护理的涉外专业方向,而且也在中医护理相关课程中设置了双语教学,旨在培养既掌握现代护理理论与技能,又掌握中医特色护理理论与方法,且能承担中医护理国际交流的人才。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双语教学,而双语教材是实现双语教学的基础,因此编写合适的双语教材对有效实施双语教学至关重要。

1.3中医护理学国际交流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当今世界范围内中医药热潮的涌动,中医已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护理学科也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陆续有国外院校来国内中医院校护理学院洽谈并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项目。以我学院为例,2011年以来我院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多所大学护理学院开始洽谈中医护理培训的项目。虽然中医护理学科的国际化交流逐渐增多,但东西方地域、文化和语言等差异还是严重的妨碍了中医护理的国际交流和推广。为了适应国内外对中医护理人才和中医护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要,加快中医护理国际化进程,培养出具有对外交流能力的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护理人才,编制一本既适合国内护理专业所用又同时兼顾涉外专业及国际交流的双语教材是非常必要的。

2中医护理学双语教材的编写思路

2.1编写人员由多学科背景专家组成

中医护理学双语教材的编写不仅考虑了国内中医护理学教学的需要,也考虑了外籍学生学习需求的特点,并借鉴了国内外现有中医英文版教材编写的经验与教训。一方面由国内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和循证医学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编者编写中英文稿,以保证教材学术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并突出内容的实用性与适应性;另一方面又邀请母语是英语的外聘海外护理专家参与审译,对国内医学和中医学英语专家的翻译稿进行语言的润色和修饰,确保英语的原味性和可读性,尽可能做到学术水平与本土化两方面的兼顾,以推出高质量的中医护理学双语教材。

2.2编写内容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强化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该课程自身的特色和国内外学生的学习特点,编写者通过多次会议商讨,确定教材的编写大纲和编写内容。编写内容的组织、章节设置、字数分配、知识点的强弱程度、整本教材的系统层次等方面,在参考国内出版的同类优秀教材及《中医护理学基础》双语教材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了编写者多年来对本课程教学经验,最终确定了教材的编写框架和内容。为了切实适合国内教学和针对国外学生的短期培训班的教学需要,本教材在内容的取舍及深广度的把握方面遵循如下原则:力求知识结构科学实用、整体优化、内容简洁够用、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和实用性。因此,本教材由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部分组成,具体内容涵盖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中医基础理论概述、经络腧穴概述、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一般护理、传统中医护理技术、中医自我调护以及常见病症的中医调护。

2.2.1精炼“中医基础理论”内容

鉴于中医基础理论对国外学生而言,学习难度大,而国内学生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已学习该部分内容。因此,该部分内容的选择以“必需、够用”为度,仅介绍最能体现中医理论特点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在文字的编写上删繁就简,尽量减少陈述,力求精炼。

2.2.2增加“中医自我调护”和“常见病症的中医调护”内容

中医护理学科的中医特色主要体现在慢性病管理中融入中医养生康复理念与方法和发挥中医护理技术的“简、便、廉、验、效”的优势。本教材充分体现了中医护理未病先防、注重养生的思想,发挥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养生、康复、保健和防治中的优势。因此,教材中加入了“中医自我调护”和“常见病症的中医调护”的内容。“中医自我调护”涉及口腔、颜面、头发、眼睛、耳部、鼻部、颈椎、手足、胸背腰腹等部位的调护。“常见病症的中医调护”精选了国内外常见、且能体现中医护理防治优势的8种病症,包括感冒、不寐、胃痛、便秘、痛经等。

2.2.3加强“中医护理常用技术”内容

中医护理有一套不同于现代护理的独特护理技术,具有鲜明的特点与优势。常用技术包括针刺、灸法、拔罐、刮痧、熏洗、贴药、敷药、热熨、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离子导入、推拿、穴位按压、穴位注射疗法等内容。在以往的对外交流中,发现国外来访者对中医护理技术兴趣浓厚,希望有机会学习并进行实践操作。因此,加强传统中医护理技术内容的编写对推动中医护理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虑到国外来访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可程度及技术自身的可操作性,本教材精选了最具有代表性和得到国际广泛认可的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包括穴位按压、推拿法、艾灸法、拔罐法、刮痧法、热熨法和熏洗法。

2.3创新版式,增加可读性

有研究发现,学生更乐于接受配有图示,并附文字说明的教材。本教材借鉴原版教材多配以彩色图片的特点,更注重图文并茂,增加了插图量、调整了教材页面设计,使教材更加生动而直观,增加教材的可读性,以适应外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

2.4体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高中语文教材特色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校本教材 建设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紧扣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利用校本资源,开发符合地方特色的高职英语教材。 

一、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首先明确大方向:培养目标,一线岗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内容,校企共研;培养方法,工学结合。高职各门课程都必须围绕目标展开教学,为目标服务。高职英语课程也须遵此。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相关英语文献的初步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打下一定基础。强调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紧扣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利用校本资源,开发符合地方特色的高职英语教材。然而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从教材选择、教学环节到教学方法大体上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未形成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1]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学习的差异较大,且受客观条件所限,不能开展小班化教学。尽管国家制定课程标准、国家组织专家编写教材,虽兼顾了不同的学生群体,然具体到各地区、各行业、各学校就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更不能很好的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重在结合校本情况及毕业后就业岗位,内容要以应用为主,语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却受制于教材的开发。”[2]因此,“职业院校要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量身定做具有本学校和专业特色的教材迫在眉睫。”[3]而“优质、高效的校本教材必定是教材开发者在全面考察市场及企业需求之后选择教材内容的,……如此培养出的人才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3]才能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加速高职院校校本教材的开发成为必然。 

二、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建设的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开发英语校本教材不是帮助学生把英语理论知识学得更系统更精深,而是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就业时用得上的基本语言知识和外语交际能力,突显英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就要走上工作岗位,这就决定了英语教学也必须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英语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根据岗位需求进行教材建设,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材内容,……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调整教材内容,……围绕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针对专业职业能力构成来组织内容,以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以及这些知识与技能在工作过程中的排列顺序组织教材内容。”[3]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它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任何外语教材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一定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体现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校本教材建设是未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基本取向。”[3]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也应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及时对劳动力市场变化做出反应。根据用人单位岗位技能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以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未来员工。 

高中语文教材特色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校本教材 建设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紧扣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利用校本资源,开发符合地方特色的高职英语教材。 

一、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首先明确大方向:培养目标,一线岗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内容,校企共研;培养方法,工学结合。高职各门课程都必须围绕目标展开教学,为目标服务。高职英语课程也须遵此。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相关英语文献的初步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打下一定基础。强调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紧扣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利用校本资源,开发符合地方特色的高职英语教材。然而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从教材选择、教学环节到教学方法大体上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未形成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1]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学习的差异较大,且受客观条件所限,不能开展小班化教学。尽管国家制定课程标准、国家组织专家编写教材,虽兼顾了不同的学生群体,然具体到各地区、各行业、各学校就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更不能很好的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重在结合校本情况及毕业后就业岗位,内容要以应用为主,语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却受制于教材的开发。”[2]因此,“职业院校要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量身定做具有本学校和专业特色的教材迫在眉睫。”[3]而“优质、高效的校本教材必定是教材开发者在全面考察市场及企业需求之后选择教材内容的,……如此培养出的人才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3]才能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加速高职院校校本教材的开发成为必然。 

二、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建设的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开发英语校本教材不是帮助学生把英语理论知识学得更系统更精深,而是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就业时用得上的基本语言知识和外语交际能力,突显英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就要走上工作岗位,这就决定了英语教学也必须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英语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根据岗位需求进行教材建设,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材内容,……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调整教材内容,……围绕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针对专业职业能力构成来组织内容,以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以及这些知识与技能在工作过程中的排列顺序组织教材内容。”[3]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它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任何外语教材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一定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体现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校本教材建设是未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基本取向。”[3]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也应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及时对劳动力市场变化做出反应。根据用人单位岗位技能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以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未来员工。 

高中语文教材特色篇6

关键词:语义等值线上对外汉语n程材料生词英译

一、引言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英译曾被认为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进展最为滞后的方面”(施光亨,2003),但其作用不容忽视。生词英译能帮助英语背景或以英语为媒介语的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词汇的词义,它直接影响到汉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的效果。因此,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英译质量至关重要(徐品香,2010)。为了方便汉语学习者,不管是线下教材还是线上课程材料,对汉语词汇普遍都标注有英文译释,以帮助学习者理解词义。我们发现,线上课程材料的生词英译存在不少问题,忽略了线上课程材料的实时性、多样性以及情景虚拟性等特点,因而会对汉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造成误导。目前,学者们已对线下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英译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对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研究较为鲜见。本文选取Chinesepod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语义不等值问题,并探讨在生词英译中更好地实现语义等值原则的方法,以提高线上课程材料中生词的英译质量。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一)语义等值研究概况

张亚非(1987)提出,在语句翻译时要做到“语义等值”。语义等值的具体内容是将两种不同语言的表层形式和一个共同的深层结构相联系,而这一深层结构所代表的正是这两种表层结构所共有的语义内容。虽然张亚非研究的是句子层面的翻译,与词汇层面的翻译有所区别,但其提出的语义等值原则对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也具有指导作用。

对于线下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英译的探索,学者们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多数只是分析具体教材中的生词英译问题,提出指导生词英译的策略。许多学者尝试从对等角度(鲁洁,2009;唐智为,2014)、偏误角度(鲁健骥,1987;周国光、徐品香,2009)和词汇教学角度(徐品香,2010)等来分析线下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生词英译问题。鲁洁(2009)提出可以从对等(等值)翻译的角度出发,对生词英译的不足进行重新分类,并探讨翻译问题产生的原因。但其并没有对对外汉语教材生词在翻译过程中如何遵循语义对等原则进行具体的分析,只是提到词汇的对等(等值)只有最近似的,而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唐智为(2014)认为,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中的语义对等(等值)并不是简单的词汇对等。在多数情况下,因为汉英语言中许多词是一词多义,两种语言的词汇完全对等是很不常见的。因此,他提出生词要做到语义对等,不能只看生词的字面意义,还要把生词放进上下文中分析其具体意义,灵活地处理词汇间的对等。

我们未发现关于线上对外汉语课程材料中生词英译的研究。对此我们作出分析:第一,线上对外汉语网站形式多样,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学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网站建设以及国内外汉语学习网站对比上,对线上对外汉语课程材料不够重视。第二,线上对外汉语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问题与线下教材中的相似,因此,线下教材研究中的部分生词英译原则和策略同样适用于线上对外汉语课程材料。但我们不能忽略线上教学的一些特点,即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等(祝智庭,2001)。这些特点使线上对外汉语课程材料不再局限于像传统线下教材那样的文字材料。在很多对外汉语网站中,线上课程材料还包含音频和视频材料(以下简称音视频材料)。我们认为这为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遵循语义等值原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要充分利用音视频材料的优势,以求更好地达到生词英译的语义等值。

(二)Chinesepod研究概况

Chinesepod()是一家采用网播为主要教学媒体,辅以博客、社区、维基等产品,从事在线汉语教学的网站(沈孝亲,2009)。根据Chinepod官网提供的数据,目前其注册用户数量超过100万人,课程总数已超过3500个,并且每天都在更新。Chinesepod课程特色是一中一外两位主播搭配(只有高级课程是两位中国主持人),这样的搭配模式为跨文化对比提供了契机。两位主持人常就某一个具体的语言点或其背后的文化因素进行对比、讨论和分析,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文化对比视角,并将汉语背后的中国文化、理念、价值观传达给学习者(沈孝亲,2009)。其课程内容主要采用阶梯型递进模式,分为入门级、初级、中级、中高级、高级、媒体课程,主题时效性极强,内容多样。此外,网站中还设置讨论、对话、词汇、扩展、语法和练习区域,以配合课程教学。

Chinesepod的课程材料除了类似于线下教材的文档材料外,还包括音视频材料。线上课程材料以音视频材料为主,文档材料包括音视频材料中的原文对话,以及从原文对话中提取出来的生词和扩展生词。课程结束后,学习者可以在其网站上下载四份课程材料:节目音视频、对话音频、词汇复习音频以及文档材料。因此,选择这一发展较为成熟的线上对外汉语教学网站来研究更具有代表性,研究材料更全面,对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也具有指导作用。但研究中我们发现,Chinesepod的课程材料仍沿用线下教材中的生词英译方法,没有突出线上课程材料的特点。在生词英译中实践语义等值原则只是一味地在课程提供的原文对话语境条件下寻找与生词概念义相等的英文释义,而忽略了生词的附属义,并且没有发挥音视频材料对其生词英译的辅助作用。

三、Chinesepod课程材料中语义等值方面的生词英译问题

词汇的意义是极其丰富且复杂的,英国语言学家Leech把词义分为“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七种类型(GeoffreyLeech,1974)。黄伯荣和廖序东认为,词义可分为概念义和色彩义。概念义是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色彩义附着在词的概念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也可称为附属义(黄伯荣、廖序东,2011)。综合上述学者所述,我们将词义分为概念义和附属义(除概念义外词汇意义的其他成分)两部分。下面分析Chinesepod的n程材料特点造成的生词概念义和附属义的英译问题。

(一)课程材料中生词概念义的英译问题

在Chinesepod中,线上课程每周的更新进度保证了其课程与材料的实时性。部分课程主题涉及国内最新实事以及社会热点话题,因此,这类主题的课程材料中出现的生词往往带有中国特色或是时下最新最热的一些词汇,其含义涉及中国的社会背景及文化。要让英语背景的学习者通过生词英译对这些生词的实际理解与在原文对话的语境下以及音视频材料的模拟语言交际情境下要求学习者所达到的理解相当,英译不仅要准确、简明地传达生词的意义,必要时还需要作出一定的解释说明,避免学习者在理解过程中出现偏误。

1.新词热词的英译不准确

张元(2007)指出,新词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余义勇(2010)也指出,热词是通过旧词翻新、词义引申或是利用某些修辞手段创造出来的,这就意味着不能从其字面去处理,也就注定了不能直译。但Chinesepod课程材料中部分新词热词的英译只专注了其字面上的含义而忽略了其深层语义,这样的英译显然不够准确。

(1)宅男shut-in(male)(来源:中高级课程材料aGamer'sCollectibles)

“宅男”一般指长期足不出户的人,课程材料中将其译为“shut-in(male)”,但“shut-in”指的是因病(或残疾)外出困难的人或卧病在家的人,与“宅男”的意思不符。吴光华主编的《汉英大词典(第3版)》(2010)收录了“宅男”,并将其译为“otaku”。因此,建议将“宅男”译为“otaku,indoorsman”。

2.中国特色的生词译释不完整

课程材料中明显带有中国特色的生词对于英语背景的学习者来说是陌生的,因此过于简单的英文释义不利于学习者的理解掌握。要达到语义的等值,对生词需要加上一定的解释说明。

(2)委员committeemember,leader(来源:中高级课程材料aFormalapology)

“委员”来自于原文“不愧是学习委员”。根据对话内容,这里的“委员”指“班委”中的一份子,这对于英语背景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新概念,是在他们的生活中所没有的。课程材料简单将其释义成“committeemember,leader”不够准确,将这个词在对话语境下所包含的含义扩大了。在整体语境下,译为“memberofclasscommittee”更为准确。

(二)课程材料中生词附属义的英译问题

1.英文译释忽略生词的语体色彩

Chinesepod课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内容新颖,主题多样,涵盖生活、工作、学习、政治、文化、经济、旅游等各方面。主题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课程材料中带有不同语体色彩的生词的分布。部分主题的课程材料中,带有口语色彩的生词多于书面语色彩的生词,如学习、生活等主题;在其他一些主题的课程材料中,则是书面语色彩的生词多于口语色彩的生词,如政治、经济等主题。此外,Chinesepod的课程内容主要采用阶梯型递进模式,分为入门级、初级、中级、中高级、高级、媒体课程。入门级、初级以及部分中级课程将多数课程主题设置于日常生活情景中,涉及内容偏生活口语化,因此课程材料中带有口语色彩的生词占多数;随着课程难度加大,课程材料中口语色彩的生词随之不断减少。口语色彩的词用在书面语体中并不合适,同样书面语色彩的词也不适合用在口语语体中。但课程材料在生词英译过程中,却常常忽略了生词的语体色彩,导致生词的英译与生词的语体色彩不对等。这可能会导致学习者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词误用的现象。

(3)要不然otherwise;perhaps,howabout(来源:中高级课程材料employmentpermitissues)

“要不然”在汉语中常用作口语表达,而释义中的“otherwise”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常用“or”来替代。而其余的两个释义常用于口语表达。课程材料在编辑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生词的语体色彩。

2.英文译释忽略生词的感彩

在Chinesepod课程中,生词的英译不仅是在原文对话的具体语境中,也是在音视频材料的模拟语言交际情境下,因此其课程材料还具有情景虚拟性的特点。原文对话语境提供了生词的具体搭配、感彩等语用方面的信息,音视频材料则通过两位主持人将原文对话绘声绘色呈现出来的方式留给学习者对部分生词感彩的一个初印象,并在解释过程中根据课程难度以及学习者程度给出了适当的词汇搭配和具体适用情况。这都为学习者理解生词的感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课程材料只是简单地通过英译将生词的意义传达出来,却忽略了生词所包含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者拒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会导致学习者在生词使用过程中出现偏误。

(4)谦虚humble(来源:初级课程材料YourturnatKtV)

“谦虚”在汉语中是褒义词,义为“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英语释义“humble”虽也有“谦逊的、虚心的”这一层意思,但其表示的态度却不够真挚或认真,汉英两个词所含的感情略有不同,可能会使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些误会。建议译为“modest”。

总体来说,Chinesepod的课程材料仍沿用线下教材中的生词英译方法,没有突出线上课程材料的实时性、多样性以及情景虚拟性等特点。在生词英译中实践语义等值原则只是一味地在课程提供的原文对话语境条件下寻找与生词概念义相等的英文释义,而忽略了生词的附属义,这会对汉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语义等值原则对线上课程材料中生词英译的启示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中的语义等值并不是简单的词汇对等。在多数情况下,因为汉英中许多词是一词多义,两种语言的词汇完全对等是很不常见的。因此,词汇要做到语义等值,不能只看词汇的字面意义,还要把词汇放进上下文中分析其具体意义,灵活地处理词汇间的对等(唐智为,2014)。同样,线上课程材料中生词英译实现语义等值的前提是译文要准确反映出生词的概念义,同时也要反映出生词在特定语境下的附属义。为了更好地达到词汇间的语义对等,线上课程材料要结合其自身的优势与特点,以补充单纯的词汇翻译所不能达到的完全对等效果。

(一)合理利用音频、视频和文档材料所提供的语境条件

在线上课程材料中,音视频材料已完成了大部分文档材料中所罗列生词的解释翻译,并在其中根据课程难度以及学习者的学习程度给出了适当的词汇搭配和具体适用情况。此外,文档材料中还提供了原文对话及其对应的译文。因此,音视频材料为学习者营造了一个逼真的语言交际情境,同时文档材料中的原文对话为学习者提供了语境以补充释义不足,并提供生词的搭配信息和用法帮助学习者理解释义。因此,线上教材生词材料有着明确、丰富的语境条件。语境条件下的学习可以提供与第二语言词汇相关的多种联系,从长远效果来看,语境条件有利于深入地理解词汇,因而有助于记忆效果的保持及词汇的灵活运用(孙燕青,2000)。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这一优势以求更好地达到生词英译的语义等值。

刘佩斯(2013)认为热词的英译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我们认为新词以及中国特色词的英译亦然。此外,新词、热词和中国特色词的译释如果简单地采用“直译”法,可能导致学习者理解困难,使生词的翻译不为学习者理解接受。而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这些词最重要的是理解其内涵意义,因此在Z境条件下还需要一定的解释说明,为学习者的理解提供便利。

(二)利用听觉和视觉的多渠道输入

李黎等人(2009)在对词汇学习效果影响机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中,通过实验发现,视觉输入和听觉输入均能引起听觉中心和视觉中心的强烈激活,并且视觉输入和听觉输入的处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视觉刺激会导致听觉中心刺激,反之亦然。线上课程材料中的音频材料通过听觉输入刺激学习者的听觉中心,视频材料通过视觉输入刺激学习者的视觉中心,多渠道输入使得信息更有可能进入长时记忆。线上课程材料采用多渠道输入的方式,帮助学习者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以达到词汇语义上的等值。

音频材料的听觉输入刺激和视频材料的视觉输入刺激为学习者理解生词的语体和感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生词的英译若忽略生词的语体和感彩,只会造成音视频材料与生词英译在生词语体和感彩这一信息上的前后矛盾,让学习者感到困惑,也会让之前音视频材料为学习者打下的良好基础功亏一篑。因此,在线上课程材料的生词英译过程中,译释要与生词的语体色彩和感彩一致。

五、结语

本文从语义等值理论出发,以Chinesepod的课程材料为例,分析了线上课程材料的特点造成的生词英译语义不等值问题。研究发现,线上课程材料中的生词英译仍沿用线下教材中的生词英译方法,没有突出线上课程材料的实时性、多样性以及情景虚拟性等特点。我们认为,在遵循语义等值的原则下,线上课程材料要合理利用音频、视频和文档材料所提供的语境条件以及听觉和视觉的多渠道输入等优势,以提高线上课程材料中生词的英译质量和使用价值,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线上对外汉语课程。由于受到时间和本人研究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仅挑选了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网站作为研究对象,后续研究还可以选择多个网站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在线上环境中最优的生词英译策略。

本文为2015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15R405063]。

参考文献:

[1]施光亨.对外汉语教学整体设计再思考及其他[a].中国人民大学

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汉语研究与应用(第1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徐品香.教材生词英译问题负面影响的解决对策――从词汇教学

的角度谈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鲁洁.从对等的角度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生词的英语翻译问题

[J].安徽文学(下半月刊),2009,(3).

[4]唐智为.从对等理论看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注释[D].长沙:湖

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7,(4).

[6]周国光,徐品香.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语译释和汉语词语学习偏

误[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7]张亚非.试论双语翻译的结构等值、语义等值和语用等值[J].现

代外语,1987,(1).

[8]张屹,祝智庭.信息时代全球化教育的知识结构[J].全球教育展

望,2001,(11).

[9]沈孝亲.网播podcasting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

Chinesepod为个例研究[J].湘潮月刊,2009,(4):97-98.

[10]GeoffreyLeech.Semantics[m].London:penguin,1974.

[1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2]张元,王银泉.中国特色新词英译现状及其翻译策略[J].南京

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3]余义勇.汉语流行语的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10,

(4).

[14]吴光华.汉英大词典(第3版)[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15]刘佩斯.浅析网络热词“中国式”英译的问题[J].成功教育,

2013,(5).

[16]孙燕青.语境与第二语言词汇学习[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

学版),2000,(5).

[17]李黎,李霄翔,居胜红.感官型学习风格对词汇学习效果影响

机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

[18]eugenea.nida.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on[m].

Leiden,thenetherlands:e.J.Brill,1964.

[19]eugenea.nida&C.R.taber.thetheoryandpracticeof

translation[m].Leiden,thenetherlands:e.J.Brill,1982.

[20]J.C.Catford.aLinguistictheoryoftranslation[m].

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65.

[21]钱多,李雷.试论对外汉语初、中级教材生词的英文翻译问题

高中语文教材特色篇7

成为实施教学和进行教学评估的参照,以及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基于此功能,教材的体例结构应力求突出职教特色和专业特色,使教材的体例结构服务于教材功能。首先,在教材的选文上,打破了学科体系的老套路、依据文体选文的局限,以话题组织单元,在话题范围内进行选文,所列话题暗合儒家传统思想,作为单元选文的取向,可以提高作为高素质劳动者必备的人文素养(包括必备的职业素养),使之成为感染和熏陶学生的载体,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其次,在结构体系上,为避免话题组元随意性较大的局限性,从构成体系上进行了统筹设计,考虑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要求,改变了以讲读为中心的模式,构建了以语文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新体系。根据新《大纲》的要求,采用总体设计,模块组合的结构形式,即基础模块加职业(提高)模块,把教学内容分成“阅读与欣赏”和“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以两线混合并行的方式,把阅读和表达两大能力目标,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纵向发展的方式在各单元中得到呈现,同时横向延伸,把基础知识、学习方法贯穿其中。因此,这个体系注重基础,强调能力,有利于体现职教特色。再有,就是教材体现了专业特点。语文的学习仅仅考虑识字、阅读、写作、口语等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还应在语文课中渗透专业思想,这种专业性内容的选编在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材要让学生学以致用

中职学生生源素质急剧下降,学生基础差,以目前语文教材的内容总量让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必需、够用”并不是降低中职文化课教学的整体水平,而是在教材的编排上控制容量,注重质量的提高,以学生生活以及未来工作中必须懂得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必备的语文能力为主线编写教材。一方面精选阅读材料,使课文成为学习的范例,而非要掌握的内容。另一方面适当降低知识难度,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摒弃那些与中职生实际需要关系不大的知识,如文字学、修辞学和文章知识,保留对中职生语文能力确实有用的内容,如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文写作和具有职业背景和导向的听说训练,在“学得会,用得上”前提下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

高中语文教材特色篇8

本文在分析苏教版高中文言文编写特色的基础上,探究了如何在课堂实践中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的方式与方法,以期高中语文教师能够更好的利用苏教版教材。

【关键词】

苏教版文言文教学策略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文学语言,以其凝练性与简约美传承着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折射着中国古代先贤对于社会、文学和哲学的人生思考,闪烁着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它不仅是中国文字的瑰宝,更是人类悠久传承的见证。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增加文言文教学的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本国文化精品,增加文化自信,而且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增进学生爱国情感。因此,研究苏教版文言文教材编排的特色所在,以便让高中教师更好的利用教材开展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一、苏教版高中文言文教材编写特色

新时期,时代的发展对于人才的特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领域也在广泛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标改革,因此,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编排的过程中,从内容和形式上都作出了极大的变革。其中文言文教材内容的编写上将独特的审美意蕴与科学的编排思想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变革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让文言文能够更好地走入学生的“内心”。

1.人文化价值取向

苏教版高中文言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文章选取方面人文化凸显,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语文学科传授的是一门语言知识,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在点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受到语言所传播文化的熏陶。相比于老版教材专注于字词句意的解读以及古今异义比较的工具性特征明显而言,新版的苏教版高中文言文教材在编写理念上更加倾向于人文性,在文言文选编上,编者更加注重课文内容所传递出来的人文气息,当然编者并没有忽视对于文言文知识的解读,而是在选择能够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及时代气息的基础上,找到文言文知识与人文价值的契合点,将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2.专题化课题选编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体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专题化”,当然在文言文板块也不例外,在每一个专题之下选取同样题材的文言文,有助于学生在横向对比之间加深对于相关文言文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材的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文言文板块以“求学之道”为主题,收录了两篇《劝学》与《师说》古文,让学生在进入高中的第一课中便知晓了古人的求学之道,学生在学习这两篇古文时,可以相互借鉴与印证,综合分析与理解古文知识,以便快速提升古文素养。

3.探究性文本学习

苏教版高中文言文教材在编排上新增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板块,探究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在新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得以凸显。在文本研习板块,编者希望读者能够自行阅读体验,并且与同学和教师交流阅读的心得体会,在自学之中提升文学鉴赏能力;而问题探讨板块则是寄希望于问题的提出与解读,在探索相关问题的正确答案之中加深对于文本的理解;活动体验板块更是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相关的文本情节,以亲身体会感悟人文内涵。在活动体验板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体会各个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苏教版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文言文的知识体系与现在相去甚远,语言的学习难度明显加大,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体会教材编写者各个板块设计的奥妙,善于利用各板块文本内容进行针对性教学。

1.整合性策略培养学生欣赏能力

根苏教版高中文言文教材编写体系趋向人文化,以及专题化选题的特征,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运用整合性策略,将文言文知识的学习视作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改革传统的分散式学习语法以及词句的方式,而是通过整合性策略将文言文知识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古文语感以及人文素养,整体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通过朗诵或者阅读,将古文抑扬顿挫的文字美通过听觉让学生体悟到,而不是一味的教授枯燥的语法知识体系;其次是注重对于内容的解读,将学生带入到古文描绘的意境之中,而不是单调地解释课文词句。

2.探究性策略发掘古文之美

苏教版高中文言文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就强调了对于探究能力与精神的培养,特地设计了相关的“活动体验”板块,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此板块,有效组织同学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自我探究或者合作探究式文章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融入到古文所述的历史情境中,体会古人在彼时彼境之下的心理活动,进而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涵主旨。此外,我们也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拓展,在充分理解古文主人翁心理及特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合乎情节发展的拓展古文,将古文进行进一步解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科技性策略助力教学相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运用于教育领域的科技日益现代化,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开辟新路径。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文的创作环境,让学生对于文章有一个宏观的掌握。例如,在教学李商隐的《锦瑟》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名家解读,让学生得以把握文章主题具有多义性;同时,还可以播放一些优秀的朗诵音频,体会其中蕴含的淡淡忧伤之情。通过多媒体设备的运用,不仅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理解的广度与深度,还培养了其善于利用科技自学知识的技能。

【结语】

文言文不仅是我国文化的瑰宝,还是我们民族文明的象征。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是学生学习汉语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知晓我国古代之灿烂文明,又可以增强民族自信。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编写的特色,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开展文言文教学,让学生于轻松之中接收古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王红匣.文言文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9)

高中语文教材特色篇9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教学理念新教材人文教育

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从微观层次看实现教育改革的关键又是什么呢?在于教师的理念与教学实践。我结合自己对《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理解及新教材的实际,以教师的视角,谈谈在新课改中如何有效实施中职语文教学。

一、深入大纲,转变观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面对新课程,惟有更新观念,建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方能有效实施新课程。当务之急是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转变教学观念。

(一)“语文学科本位观”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关系

长期以来,在教学中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学科本位观”,即以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或学科本身的发展为本,没有或较少顾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学科本位着力关注的是学科自身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完备性和独立性,没有或较少地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真正形成。而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即我们的教学目的和手段方式均是从人出发,最终指向也是人。现阶段我们应该切实推动“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树立“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并以此认识语文课程,建构课堂,组织语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二)中职语文教学与普高语文教学的关系

中职语文的教学的目的侧重于“应用性”,而普高语文教学目的则侧重于“学术性”,进而我们可以认为前者所达成语文素养相对较低,仅是侧重于实用、应用而已,而普高语文教学则偏重于学生“语文全面素养的提高”,对知识积累、能力层级的要求都相对较高。

我们要合理地扬弃普高的一些教学模式、方法和教学手段,正视差异,切实探索职教语文教学的特色,切忌照搬,否则就会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情况。

(三)“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与“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关系

新大纲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于是,有人为了迎合所谓的“职教特色”,提出了“专业化的语文”和“语文专业化”的一些想法,说“学电子的就是电子语文,学导游的就是导游语文”,“机械专业不必读《荷塘月色》、《阿Q正传》”等,笑话百出。言者没有真正明白“语文职教特色”的内涵,连语文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人文熏陶性”都被他们数典忘祖了。语文不但缺少职业教育特色,连自身具有的特色也化为乌有,异化了语文,模糊了语文“公共”、“基础”的定位。

换言之,中职语文教学说到底,还是姓“语”,必须遵循语文的教学规律,这一点在新大纲中有明确的表述。因此我们不必迎合所谓的“专业化”,而“异化”语文教学,中职语文要具有职教特色,主要还是从语文这个本体上增加职教元素。其职教元素无非是说语文教学在“工具性”上定位在什么层级,“人文性”上定位在哪些类型上而已。

二、把握新教材体系,用活新教材

从纵向看,新教材以“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编排,满足了各个层级的学生需求;从横向来看,新教材则以“阅读与欣赏”、“交际与交流”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编排,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选择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依据学生已经达成的应用能力,恰当选取,灵活取舍,并增添合理的教学资源。譬如我在上《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时,提前布置学生利用班级的网络媒体观看了《赤壁》,并附加了要求:“在看时,要注意电影里的人物语言与我们书上语言有哪些异同?”这样自然整合课内课外资源,让学生有目的地看,在上这篇古典小说时感到饶有兴趣,不但关注了人语言的表达效果,而且顺利理解了人物形象,效果非常好。总之,教师应合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根据职教实际,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同时注重人文教育

我们应该明确中职语文“应用能力”的内涵,即“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培养学生这些能力呢?

(一)口语交际课

着眼于现代社会高信息化、高交际化、高效率化的特点,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根据职校生基础普遍较差的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话题,设置口语交际的情境,组织教学,强化口语训练。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诱导,及时鼓励,解除心理障碍,使学生丢下包袱,自由表达,积极参与评价,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应用文写作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应用文的作用越来越大,无论企业生产计划、产品说明书、质量分析报告、广告宣传还是职务聘用、调职申请等都离不开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学生则连最基本的请假条、寻物启事等都写不完整,又如何能够满足社会、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及学生个人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呢?依照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目标,我们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今后的工作需要,经过深入调查、广泛交流、共同协商,慎重而又大胆地选择了最适合的内容,补充了典型的例文,供学生借鉴、模仿与批评,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中掌握有用的应用文写作知识。

(三)文学欣赏课

新教材选择了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体现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的”、“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文章,以及能够启发学科间的联系,特别是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联系的代表性的文章,按照诗歌、小说、散文、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体例编排,形成有序的欣赏系列。在优秀作品的欣赏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发挥想象力和审美力,感受艺术与科学的美,提升审美境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与思考,深入文本,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探讨时代精神和人生价值,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在不断探异求新中,拓展新的学习空间,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并逐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高中语文教材特色篇10

英语口语的学习,离不开一定的氛围和环境,初中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在练习口语时,往往因为怕说错,而不敢放开练习。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种符合学生练习口语的环境,让学生融入这种环境,并且可以大胆的和同学进行对话交流。

1“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从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来看,初中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掌握基本的英语基础,可以使用简单的英语口语。而情景教学,主要是在练习英语口语过程使用,通过模拟相应的情景,可以丰富学生的实际口语交流经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技能。

2情景教学法的定义

情景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把枯燥的语言现象在情景环境中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

3情景教学的优势

3.1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对于新事物的认识和学习,主要还是习惯于直观的方法。遇到比较抽象的难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抗拒感。他们在这个年龄段,活泼好动,对于情景法教学,十分热爱,能够积极主动的融入相关情景。在合适的情景中,学生们可以发乎个人的特长,变现出自身的个性特点。

3.2符合教材特点

在改版后的初中英语教材,更加注重对学生基础能力的教育,在综合素质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教材的变化,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环节,一方面要强化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英语的学习,要从听说读写全方面进行,在情景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口语。

4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4.1根据教材内容,在课堂上创造贴近生活的英语语言情景对话

教师要把教材中,符合生活实际的应用对话,迁移到合适的情景中,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情景对话的内容要不断丰富,一些经典的英语课文、外国诗歌、音乐等,都可以模拟成不同的情景。例如,可以通过教学生英文歌曲,提高学生英语的发音水平,在口语对话练习过程中,通过结合生活实际,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意义差别,提高学生英语实际交际能力,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纯英文电影,让学生在纯英文的故事片中,发现英语的真正魅力。

4.2利用游戏进行情景教学

初中学生还处在玩耍的时代,他们对游戏保持着童真的热爱,在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练习一些英语游戏,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游戏中出现的英语词汇、对话,可以让学生牢牢记住。

例如,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情景,将学生放在真实情景中学习英语,这也要求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表演才能。教wheredidyougoonvacation?的有关内容时,利用灵活多样的角色表演,让学生去感觉、理解、掌握知识。实践证明,在这种既逼真、又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运用英语进行说的能力,比枯燥地读一读、翻译解释,效果要好很多。

4.3运用情景对比,启发英语思维

英语的学习,离不开一定的英美文化基础,汉语和英语在表达习惯和使用环境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情景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不用语言环境下的情景对比,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语言使用习惯,英语口语的练习内容,要和实际的事物相互联系,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记忆的更加深刻。在不同的情景模式下,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对于学生掌握英语口语的练习技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4运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表演是在使用英语新编教材时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使用的表演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要求“进入角色”,即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角色的心理变化。第二种表演是“扮演角色”,这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在学完教材内容之后,除了让学生按教材要求完成各项练习外,还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或英语兴趣小组等活动中表演所学内容,如“打电话”“问路”“借物”“购物”“看病”等日常交际活动。由于学生进入角色、表演角色,对课文中的角色就容易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强了内心体验。同时,表演的过程也是把所学英语知识转化为英语交际能力的过程,这一点正是英语教学课标所强调的。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