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语文补习课十篇高中语文补习课十篇

高中语文补习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2:51

高中语文补习课篇1

[关键词]主题学习;补充型;低年段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07-0029-01

补充型主题学习以语文课堂为基础,通过对教材阅读内容的补充,扩大学习容量,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举一反三,以提高阅读效率。补充型的主题学习模式主要应用在低年段的语文课堂中,以阅读教学为抓手,旨在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补充字词,建构识字用词的学习框架

补充型的主题学习课型主要是补充识字词,目的是使学生对字词学习更加到位,过好识字、用词和造句关。具体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汉字大串联”

在教授偏旁部首的基础上,教师出示相关卡片,引导学生选择卡片上的偏旁与汉字进行自由组合,产生新的汉字,让学生想象新产生汉字的字义。教师适时引导,扶放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词语大工厂”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词语按照不同形式和内容进行整理、分类,找出词语的构词规律,并结合生活积累,找出更多同类的词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三)“词语大碰撞”

教师出示课内外意义、用法易混的词语并提供不同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积累、运用词语。

(四)“词语大练兵”

教师创设情境并提供部分词语,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若干词语,进行连词说话。教师相机评价指导。这样,让学生在积累词汇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补充朗读,建构朗读能力的训练框架

补充朗读训练是针对低年段朗读的重点、难点开设专门的朗读课,有针对性地攻破朗读这一阅读关。

(一)朗读基本功训练

在语文学习的初始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梳理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尤其是轻声字、儿化音、断句、特殊标点符号等,引导学生自主练习,并相机点评,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诵读经典训练

文质兼美的儿童文学经典是最佳的朗读训练材料。在指导朗读好教材重点段落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文学经典片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提高学生的素养。

(三)丛书拓展朗读训练

教师结合教材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精选其中有练习价值的片段,制定训练目标,利用午读时间,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四)创意朗读训练

语文主题学习将“读”创造性地使用在教学中。比如,针对生字词朗读的“速读”“闪读”训练,针对古诗词的“唱读”等。

三、“补充”文本,建构理解感悟的引导框架

低年段学生还未具有基本阅读理解能力,因而对教材中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课文难以理解。补充型主题学习教学针对这一问题,充分利用《从书》对教材文本进行补充,降低阅读难度,打开学生的思维。

(一)课前阅读,激发阅读欲望

《彩椤分械牟糠制目是教材课文的“引子”,或是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童话、儿歌,或为富有童趣、激起疑惑的故事。这些文章适合在课前让学生借助拼音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时,教师可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样把《从书》中的文章作为课文学习的“前奏”,不仅可以打破孩子与课文之间的陌生感,还可以激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

(二)课中阅读,建立理解梯度

针对教材中有一定理解难度的文章,如古诗和说理类的课文,教师可准备《丛书》中对应的一些资料性、说明性的片段,在学生理解出现困难的时候,适时出示并引导学生整合阅读。这样,用《丛书》填补教材中的空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让学有困难的学生通过阅读补充材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三)课后阅读,保持阅读惯性

高中语文补习课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困生开发潜能

如何看待学困生,一直有所争论。悲观者认为,“朽木不可雕”,乐天派则坚持“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态度。其实这两种极端的观点都有片面性。第一,“学困生”原本就不是“朽木”,何况“朽木”也可雕。第二,“天生我才必有用”作为对后进生的激励,无可厚非,但它无助于学困生问题的解决,因为不正视学困生的缺陷所在,等于放弃了对他们的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明亮更长久的照耀。因而,如何挖掘他们的潜能就有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教学失误积累所致。这个观点似乎有些偏颇,但是,做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挖掘学困生的潜力,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热情则是责无旁贷的使命。通过对语文学困生潜能开发的探究解决存在的学困生语文学习问题,营造全程、全体、全面的高效学习的初中语文课堂。

确定了他们的现状,辅导时才能有的放矢。开发学困生的潜能,我认为主要抓两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后辅导。课堂教学方面,要给予学困生特别关注,提供优先参与机会。

1、课堂发言优先

多数学困生不喜欢举手发言,其实有时也是没有机会轮到他们发言,久而久之,对上课所学的内容毫无兴趣,成为课堂学习的陪客。我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让学困生发言,比如:新课一开始复习旧知时的发言机会,例题讲完后巩固练习是的发言机会以及复习课上的发言机会,我都会优先留给学困生。开始他们不举手或很少举手,回答时吞吞吐吐,声音很低,但坚持一段时间后,他们就逐渐会比较自觉地举手,只要他们会一般就会举手,而且发言时越来越爽快,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2、课堂板演优先

学困生一般都会害怕到黑板上板演。而我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偏偏选一些学困生到黑板上板演。主要是一些难度不高的例题、配套例题的练一练以及练习中的基本题。开始几次他们往往会因为胆怯而处处出错,甚至会心慌意乱而不能板演。到后来就会慢慢习惯,甚至抢着板演。

让学困生优先发言和板演,首先能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教师有时还可以收集一些“反面材料”;其次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也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同时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变学习无动力为有压力、有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困生优先发言和板演在初步实施阶段可能会对教学节奏有一定影响,教师要注意时间的把握。

3、巡视指导优先

当学生独立试解题和课堂练习时,我们总会有目的地巡视,我的主要巡视对象就是那些学困生。开始,我一站到他们身旁,他们会紧张地做不出来,或者用一会儿写一会儿用橡皮擦的动作掩饰,我们可以与他们交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善意,然后随着次数增多,就会慢慢习惯,这样,我们发现了问题,就可以及时指出,当面辅导,否则,他一个人愣在那儿也是浪费时间,这也是帮助学困生当堂掌握知识的方法之一。

除了课堂教学中给予学困生优先参与机会外,还要进行适当的课外辅导。

1、帮助学生调整补课心理

我们在补课过程中可能碰到过这样的现象:老师们放弃休息时间,辛辛苦苦地帮学困生补课,而学生们呢,有的毫不领情,趁机逃走或心不在焉,这与学生的对抗心理、逆反心理有关,这样的补课只是老师的一相情愿,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补课前要先帮助学生调整补课心理,让他们高高兴兴地来,高高兴兴地补。我在实际操作中有这样几个做法:(1)改变以往命令他们来补课的语气,而用商量的口吻。比如,问问他们什么时间有空(因为有时会利用双休日,这毕竟是孩子的休息时间)什么时间到校,(如果是上午,我都不会太早,让他们稍微睡个懒觉)这样孩子们会觉得你老师也在为我们考虑。(2)了解他们想补什么,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学生,自己知道哪些地方是薄弱环节,让他们在补课前说一说,一方面教师可进行有关准备,同时,孩子们也可以有目的地补。(3)让学困生进行小范围的竞争,在补课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采取有吸引力的鼓励措施,如:给他们的平时成绩适当加一些分。

2、作好充分地补课准备

前面提到在补课前了解学生想补什么,但有时孩子们说不全、说不清,因此,教师自己也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和班级自身情况确定补课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学困生共同的薄弱环节。补课时,我一般采用先归纳知识点,再进行分类练习的方法。归纳时,可从纵、横两方面进行。横向归纳就是将某一知识点所能运用的题型进行整理,并配以相应的例子,使学生在做到某一题型时,迅速反应出相应的知识点,从而确定解题方法。纵向归纳就是将有前后联系的众多知识点整理成纲,形成网络。分类练习需要在补课前参阅各种教辅材料,补课时边讲边练。

高中语文补习课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困生潜能开发

语文“学困生”就是那些在学习语文学科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语文学困生表现在自学语文的能力特差,对该科不感兴趣,缺乏学习语文应有的听、说、读、写的语感。上课不知老师所云,与课本有盲距,不懂词语的认读、识记和积累,更谈不上对句子的理解和文章的整体感知和把握了,要是写作更是无从下手,或即便是动起笔来也离题万里,不知所云。时间一长,麻木了语言文字,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教学失误积累所致。这个观点似乎有些偏颇,但是,做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挖掘学困生的潜力,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热情则是责无旁贷的使命。通过对语文学困生潜能开发的探究解决存在的学困生语文学习问题,营造全程、全体、全面的高效学习的初中语文课堂。

确定了他们的现状,辅导时才能有的放矢。开发学困生的潜能,我认为主要抓两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后辅导。课堂教学方面,要给予学困生特别关注,提供优先参与机会。

1、课堂发言优先

多数学困生不喜欢举手发言,其实有时也是没有机会轮到他们发言,久而久之,对上课所学的内容毫无兴趣,成为课堂学习的陪客。我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让学困生发言,比如:新课一开始复习旧知时的发言机会,例题讲完后巩固练习是的发言机会以及复习课上的发言机会,我都会优先留给学困生。开始他们不举手或很少举手,回答时吞吞吐吐,声音很低,但坚持一段时间后,他们就逐渐会比较自觉地举手,只要他们会一般就会举手,而且发言时越来越爽快,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2、课堂板演优先

学困生一般都会害怕到黑板上板演。而我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偏偏选一些学困生到黑板上板演。主要是一些难度不高的例题、配套例题的练一练以及练习中的基本题。开始几次他们往往会因为胆怯而处处出错,甚至会心慌意乱而不能板演。到后来就会慢慢习惯,甚至抢着板演。

让学困生优先发言和板演,首先能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教师有时还可以收集一些“反面材料”;其次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也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同时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变学习无动力为有压力、有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困生优先发言和板演在初步实施阶段可能会对教学节奏有一定影响,教师要注意时间的把握。

3、巡视指导优先

当学生独立试解题和课堂练习时,我们总会有目的地巡视,我的主要巡视对象就是那些学困生。开始,我一站到他们身旁,他们会紧张地做不出来,或者用一会儿写一会儿用橡皮擦的动作掩饰,我们可以与他们交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善意,然后随着次数增多,就会慢慢习惯,这样,我们发现了问题,就可以及时指出,当面辅导,否则,他一个人愣在那儿也是浪费时间,这也是帮助学困生当堂掌握知识的方法之一。

除了课堂教学中给予学困生优先参与机会外,还要进行适当的课外辅导。

1、帮助学生调整补课心理

我们在补课过程中可能碰到过这样的现象:老师们放弃休息时间,辛辛苦苦地帮学困生补课,而学生们呢,有的毫不领情,趁机逃走或心不在焉,这与学生的对抗心理、逆反心理有关,这样的补课只是老师的一相情愿,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补课前要先帮助学生调整补课心理,让他们高高兴兴地来,高高兴兴地补。我在实际操作中有这样几个做法:(1)改变以往命令他们来补课的语气,而用商量的口吻。比如,问问他们什么时间有空(因为有时会利用双休日,这毕竟是孩子的休息时间)什么时间到校,(如果是上午,我都不会太早,让他们稍微睡个懒觉)这样孩子们会觉得你老师也在为我们考虑。(2)了解他们想补什么,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学生,自己知道哪些地方是薄弱环节,让他们在补课前说一说,一方面教师可进行有关准备,同时,孩子们也可以有目的地补。(3)让学困生进行小范围的竞争,在补课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采取有吸引力的鼓励措施,如:给他们的平时成绩适当加一些分。

2、作好充分地补课准备

高中语文补习课篇4

一般,上级提供“习题”,教师利用它,让学生选做其中题目谈不上新奇,但要学校把它当作课堂必做作业,像山东、吉林、北京等地没有接受上级如此规定的教师,大多觉得不可思议吧。江苏省是教育大省,下文就从江苏推行的小学“习题”说起,抛砖引玉,以引起大家对课堂作业及课改的反思。

近三年,江苏较多市、区教育局,要求学校都做“省编”与教材同步发行的《小学语文补充习题》、《小学数学补充习题》、《小学英语补充习题》(下文简称“补充习题”)。视导检查,首先检查三科“补充习题”是否全部完成。教师对其高度重视,都把完成它当作重要教学任务。

从2008至200年语文、数学“补充习题”封面上的“使用说明”,可窥见江苏省教委的态度。上下学期语文、数学“使用说明”都是两句话。看语文,上学期为:“《小学语文补充习题》由苏教版小学语文编辑部组织编写,是教材的有机补充。它立足课堂,紧扣教材,注重基础,重点、难点突出,适合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课堂作业”四字还特地加重)下学期“使用说明”前句未变,后句改为:“它立足课堂,紧扣教材,注重基础,重点、难点突出,是学生必须完成的课堂作业。”(“课堂作业”四字也特地加重)。数学与语文的“使用说明”同出一辙,下学期第2句也改为“……是学生必须完成的课堂作业”。它们封面上都有“作者”:“苏教版”“教材编辑部”,“经江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等字样。难怪各市区教育局特别重视。由此也不难看出,江苏省教委对前段时间“补充习题”的统一布置抱有成就感,大有要加大工作力度的势头。

如此统一布置“课堂作业”,该褒该贬?

赞同的教师说:江苏的语文、数学“补充习题”近似教科书一样大小,使用方便,英语像一般杂志一样,也较方便使用。它们市场价格非常便宜。近来,与教材一样,都是免费下发,不可误会是为了赢利才编之。内容设计,说其“紧扣教材,注重基础,重点、难点突出”实不为过。“补充习题”是编者精心编出的,足见其良苦用心与智慧。以语文为例:注意抓好语文教学读写瓶颈,为教师提供较多可利用资源,设计较多读写训练的切入口。全做其中的题目,便于约束急功近利、严重淡化读写训练的教师。有了补充习题,不再让学生抄写题目,也省去师生很多麻烦。

反对的教师说:如此“约束”,治标不治本。从推行的实际情况不难看出较多问题:很多教师为了让作业顺利通过检查,常让学生听写答案,或把答案抄出来让学生写在补充习题上,学生的阅读能力、习作能力不会因此有多大改变。这样告知答案,化费精力不少,副作用不少,难见高明之处。不用抄题目、不用教师动脑设计作业,见其得,也要见其失:抄写有利于帮助识忆,也在培养学生动笔习惯与能力。总让教师“拿来主义”,容易滋长惰性,不利激发教师挖掘生活中更鲜活有效的教学资源。

反对的教师还说:再看,各校师资条件等不同,学生基础一定存在较大差异。如某区调研考试,学校之间,班级平均成绩相差约30分。且不谈市与市、区与区、班级与班级、班中优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单把很多学校看在同一起跑线上也是问题。视导检查,虽然见到各校作业都在“认真完成”,甚至基础较差的学校作业貌看水平较高,能说明什么?语文、数学每周一般五节课,英语更少,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让学生做完“补充习题”要占用相当多的时间。为了让眼下过关,避免检查及习题中的困惑与麻烦,即使是责任心很强的教师,往往也会违心地把不少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把“补充习题”包装成认真完成的样子。在课堂,教师要用很多精力围绕“补充习题”转,要把其中的题目“讲透”,让学生把他“做好”。除此之外,再想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其他作业、则往往力不从心。

立足点不同,对其褒贬,包括褒贬的程度差异往往很大。我们需要立足课改,站在一定高度反思课堂作业问题。

目前为止,难见教育专家为江苏省及类似江苏省一反常态的“课堂作业”叫好。只要我们关注教师现状、课改精神,不迷信权威,即使是普通教师,也不难见其问题多多。

“教师有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法》),要切实提高学生素质,应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鼓励教师依据新课标精神进行教学。但课改至今,教师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较多的支持与维护。如此统一布置课堂作业,岂不是在原本就缺少教育自的教师头上再捞一把?新理念要我们“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要灵活运用教材”,不能“以教定学”,不做“教书匠”,但如此一反常态的“课堂作业”是否符合新理念?几位山东的朋友告诉笔者,山东抵制各类辅导练习进课堂,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强的作业。近来,较多报刊以“山东课改动真格”为标题,报道其为了落实课改精神所采取较多不寻常的举措。且不谈在众多阻力面前他们能否达到理想目标,我们感到,山东省的“动真格”给了本省及他省教师一个明确的立场――山东要坚决落实课改精神。拥有这精神,多人都在暗中为其加油,对其产生敬意。相比,如此统一布置各校“课堂作业”,谁能为你加油?怎么为你加油?

高中语文补习课篇5

【关键词】复习;方法;策略

1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集体备课是“集体智慧的操练场”。中国有句俗话,“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强调的正是集体的智慧与力量。我校中考语文取得好成绩是集体努力的成果,我们没有忽视集体的力量。在校长室的直接关心和组织下,备课组每周二在规定的地点共同备课两课时,这种有组织、有固定任务的活动提高了效率,促进了教学工作。一年来,初三备课组成员做到了集体备课、集体批改作业和试卷,合作整理出各专题的复习资料,供整个年级的学生使用。正因为依靠集体的力量,避免了复习走弯路,做无用功,老师在繁忙的复习中能保持较旺盛的精力,有较充裕的时间研究近年来中考考点、热点、难点、重点,以及出题的方向、方式、解题方法、技巧等,经过集体备课活动,力争做到复习省时、高效,达到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

2关注复习细节管理,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性

复习课是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概括性地整理和加深,形成新的认识结构,它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复习阶段.因此复习课的设计应以唤起记忆、巩固消化为中心,以打牢基础、强化能力为目的,以精讲巧练、讲练结合为原则,老师既不搞“一言堂”、又不“散放鸭子”,在引导上下功夫,这样课堂效率就得到了充分提高。首先,要求老师必须把复习的某一单元或某一类型的知识进行反复研究,抓住关键,理出规律,必须精心设计思考题,运用自如地驾驭教材,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发挥启迪和引导作用。其次,让学生读书,即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在老师指导下读书。边读边思考,把书读懂,唤起记忆初三语文工作总结,把知识反复咀嚼,带着的问题解决了,知识梳理、唤起记忆的这个初步目的就达到了。读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读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四管齐下: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真正读书。最后,采取多种形式的检查和矫正。学生练习后,不能一做了之,老师一定要采取简便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及时查缺补漏,或同位批改,或全班批改,或组长批改,或老师评讲、兄弟班同学交换改,或老师抽样改等,收取改后的试卷,迅速了解情况初三语文工作总结,对练习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必须及时“回炉补火”,进行个别辅导,或发挥学习优秀者――“小助手”的作用来解决。

3以学生为本,精心选择,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犹如一艘航行在海上的航船,了解学生犹如掌握海况资料,资料越详尽,航船就越有可能少遇“风浪”“暗礁”。复习课担负着查缺补漏、系统整理及巩固发展的重任。以往的复习课初三语文工作总结,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题海战术。课堂由教师操纵,学生缺乏自主复习的机会,缺乏复习的动机和兴趣,复习的效率不高.。因此,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完成好初三语文的复习,便成了中考成功与否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复习课上,我们常常讲得头头是道,口干舌燥,而学生则是若有所思,索然无味。整个复习期间我们要力求做到劳逸结合,学会减压。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科目的之一是使学生阅读的时候自求了解,了解不会了才给学生帮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老师应帮助学生制定精密复习计划,让学生在老师制定的复习计划下,有自己的个人计划,包括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也包括复习的方法和巩固的手段,并采取措施督促学生落实。老师还要帮助学生选择复习资料。没有经过精心选择的复习资料,不但不能提高复习效率,反而会降低效率,甚至是出现负增长。我们在资料选择上,要有针对性,严格筛选,决不能滥用,应该在众多语文复习资料中,为学生选择一种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能有条理地编写出语文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知识等内容的复习资料。教师在练习安排与处理上,要抓好基础训练、专题训练、模拟训练,突出训练方式的科学选择,即要科学安排分层训练、循环训练、规范(性)训练以及限时训练,从而达到有效训练的目的。其中,巩固性的作业训练尤其要注意减轻学生负担,以提高教师工作效率为前提。具体的衡量标准是:作业的布置要以“学生能做得了,教师能改得完”为基本衡量尺度,严禁教师布置惩罚性作业,或为了挤占学科复习时间布置没有针对性的作业。

4调整心态,关注学生的情商

在中考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因此,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指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使学生学习得法,增强自信。

高中语文补习课篇6

关键词:金融专业英语“补缺假设”高职英语教学

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经济的迅猛发展,金融行业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核心,滨海新区坐拥响螺湾金融区――其被规划建设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区,这为该地区的大学生带来了就业的机遇,同时也为高校教育者带来了挑战。近年来外籍专家的参与,教学方法的革新,教材的日趋优化都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乐观的效果。全国各大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不同方向的专业英语课程,其中,金融英语是较为热门的一门课程。各高校的金融英语课程都致力于培养从事到金融方向的各种一线的工作的就业型人才,他们不但能够零距离与外国人沟通,还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金融、银行、债券、保险等专业知识。

众所周知,高职高专的专业英语课向来难开展,很多学生因英语基础不扎实,对英语课兴趣不高等原因在专业英语课学习的最开始就掉队了。要改变这种老师讲着累,学生学着累的现象,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金融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材形式陈旧,内容滞后于时代步伐,与社会需求脱节据调查,多年来各大高职院校采用的金融专业英语教材,内容及形式上多侧重大篇幅的英文段落结合专业词汇的学习。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局限于翻译和语法分析等教学手段,加之大量的课后练习及翻译,写作任务,使课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原本英语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对英语学习更显力不从心、缺乏兴趣。此外,许多教材包括的专业金融和英语知识不能被学生们运用到毕业后的工作实践中去,无法满足社会及市场对金融类从业人员能力的需求。

2、学生实际从业能力的培养有待于提高

根据作者进行的历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我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多为理财顾问、保险销售、银行柜员等服务类职业。这些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水平的英语交际能力与金融行业的必要专业知识。然而,我们从近年来的毕业生招聘会,人才市场得到的信息则是,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上人的两难的局面。许多毕业生的本专业知识学的马马虎虎,英语一塌糊涂,金融专业英语更是拿不出手。外资银行从金融专业毕业生里挑不出几个用英语完成最基本的业务交流的求职者,最后多半是从英语专业毕业生里选拔英语口语较好的学生,为其进行数月的金融业务知识培训,然后勉强上岗。这样的现象如何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3、课堂教学形式陈旧,内容单调,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作者掌握的课堂教学录像等资料的反馈,作者发现,学生们整堂课的学习活动集中为伴随着老师的讲授,学单词,做笔记,分析课文,做练习,教学过程比较单调乏味。课堂教学不能激起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和主动习得知识的渴望,因此,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我们探索的目标。

针对以上这些影响教学效果的弊端,作者结合了“补缺假设”理论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许多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实践倍感推行艰难,效果平平。一些高校过分的注重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对能力的拓展,教学过程往往成为填鸭式的单词,句型积累,忽略了英语学习的根本规则,使学习过程事倍功半。事实上,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离不开语境。要学会流利、准确的英语知识必须要结合正确的语境知识。“补缺假设”是由王初明教授首次提出,并进行了深入探讨的一个全新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该假设认为:“语言形式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正确流利使用的前提。由于外语环境缺少与外语表达方式匹配的真实语境,在外语理解、习得和使用的过程中,母语语境知识介入补缺,进而激活与母语语境知识配套的母语表达式,母语迁移因此而发生,这就是我们英语课上老师常常遇到的学生的中国式思维,中国式语序,中国式语言方式的“中国式英语”。我们曾戏谑的称之为“Chinglish”。对此,作者提出了三点意见:

3.1专业英语教材要侧重口语

教材是学生输入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口语教学是创设良好语境的一个途径,语言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可以被正确,恰当使用的前提。英语学习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先有信息的输入,才能够发生信息的输出。视听教学是信息输入的良好途径,而口语训练使输出得到有效的练习,以实用的专业词汇和地道的英语实用语句相结合的教材,配合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学习者可以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外部语境。

3.2课堂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课堂教学要伴随着多媒体进行,增加听力练习,教材的编写中应该在视和听的部分多注入些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帮助学习者建立起一个外部语境,避免内部语境补缺,从而使学生习得地道的英语。此外,教师可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各种英语活动,如环境讨论、对话表演等,充分调动学生动口说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依照学生英语基础,兴趣,展开小组学习模式,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基础和积极性稍差的学生在一个团队里各有分工,共同完成课堂布置的教学任务。此外,教师要尽量使用全英文教学,尽管在最开始推行的会比较困难,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生会慢慢适应这样的授课方式。在教学内容中,教师应适量的为学生灌输地道的英语国家文化,常识等信息,使课堂变成一个生动的英语环境,避免学生用中文的思维方式去学习英语,让学生们在到处是英文的氛围感召下找到本土的感觉,融入到英语学习的世界里。

3.3创设各种情境,从实践中习得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营造虚拟的业务环境,使学生们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去运用语言及专业用语。同时,教学环境将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到各银行网点参观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市场调研、邀请银行从业人员来到教室里指导学生模拟业务操作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这些活动将大大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他们的专业视野,也将为其更好更快的在适应到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奠定很好的基础。

改变专业英语课程的“哑巴式英语”的学习效果;解决学生们“不知道怎么去学,学完了不知道怎么去用”的难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切实需要为教学思想依据,才是专业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出路,也是每一位有责任感,使命感的高校教育者所不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初明.“补缺假说”与“哑巴英语”和“汉式英语”[J].外语界,2003,(05):2-5.

高中语文补习课篇7

一、句段模仿式

小学生是天生的模仿者,指导学生进行句段模仿式的读写结合,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途径。借助课文这个范例,针对课文的重点段,或是有特点的句段,引导学生仿写,这样不仅降低了作文的难度,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了他们的作文兴趣。比如《匆匆》中的语段:“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盘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仿写,这样使学生不仅感受到语言的美,还潜移默化地学习了本课的言语表达方式。

当然也可以对那些在结构上具有显著特点的课文进行整篇仿写。如课文《秋天的雨》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两课文的结构具有显著的特点,可以指导学生写《夏天的雨》和《美丽的家乡四季》。作为三年级写作的起始阶段,你若告诉学生写文章如何成段、如何布局谋篇、如何能首尾呼应等作文技能,学生肯定不懂。但如果引导学生对着课文进行仿写,来帮助学生了解段的构成,逐步形成段的概念,提高构段能力,初步形成布局谋篇的能力,这比空讲理论要强得多。

句段模仿式的读写结合,主要目的是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达到作文训练的目的,顺利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

二、空白补充式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不少课文留有空白,可引导学生进行空白补充式的读写结合训练。“补白”作为一种阅读教学技巧,是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完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体悟文本所表现的情感。让学生进行补白,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还挖掘了课文潜藏的意义,使学生乐于学习、探索和表达。教学《秋天的雨》的第二自然段结尾处的省略号时,教师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发挥想象,补课文的空白,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合理地补上言语的空白、情感的空白以及意境的空白。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还提升了其言语的能力。

三、情节增减式

情节增减式即对课文情节扩充或缩减。情节扩充的读写结合,最常见的是将语言高度简洁和缺少具体叙事情节的古诗,改写成具有一定具体情节的现代白话文。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诗人送朋友远行时,当时酒店周围情况是怎样的?两人又是怎样把酒叙友情的?他们又是怎样依依惜别的?指导学生抓住环境描写,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细致的刻画,这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内容,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情节缩减的读写结合就是将叙事性强、篇幅较长的课文情节进行缩减,即平常所说的缩写。对课文进行缩写,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锤炼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语言的精炼度。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对原文缩写。

四、文尾后续式

这种读写结合式就是针对一些课文文尾没有进一步交代的内容进行“狗尾续貂”。如《穷人》和《凡卡》这两篇课文在结束时,都没有交代主人公的最终生活结局。所以教学时,我们可以挖掘这一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展开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进行续写,但要要求学生续写内容所表现的主旨与课文保持一致,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文体变换式

高中语文补习课篇8

1开设语文类选修课的必要性

传统语文教学以应试教育为基础,讲究“题海战术”,重点集中在文章中心思想、古诗词、语法等方面,但这种教学方式对职业教育显然并不适用。职业教育类学校通常采用各自地区的教材,或根据自身需要开发校本教材来应对各自学生群体需求。从应试教育到职业教育,其间的跨度是很大的,职业教育的学生语文基础通常不高,从“题海教学”到“按纲教学”不仅学生的学习状态突然间发生松懈,一步步对学习放松心态,甚至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本着按大纲教学的基本原则展开教学活动,造成了学生不爱听、教师没动力的情况产生。另外,由于原有学习基础的限制和个别知识基础的欠缺,如果按照现有大纲继续进行语文教学,则会有大量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从而一步步放弃学习,进而丧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最终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在没有针对性的补齐“知识拖欠”的前提下,是无法按照教学大纲正常开展语文教学的。而且,虽然有校本教材作为弥补,但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得知,教材内容的编纂、汇集、审核需要很长的时间跨度,这种情况在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下,就造成了教学知识的滞后和学生需求的脱节。所以,即使是校本教材,由于课时、学生基础等条件的限制,也不可能完全满足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在当下环境中,开设语文类选修课,有针对性的对感兴趣的学生进行特定语文教学,提升其文化素养,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2开设语文类选修课的可行性

职业教育的初衷是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所以对基础教育的要求不是很高,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高,学习基础不牢靠,所以,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对基础知识进行一系列的查漏补缺。另外,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学生在入学时自主选择专业,这就形成了职业教育在教育方式上有天然的“自选性”、“自愿性”,所以,职业教育可以根据自身的这一特点,广泛的开设选修课作为学生专业课程的辅助。以语文教学角度来说,经过对学生的广泛观察、调研,历届学生的语文入学成绩普遍不高,语文基础较差,那么如果要开战语文类选修课就应该对应这些特点并结合学生需求来开设。经过长期的选修课实践,长春职业技术学校总结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选修课程内容开设、修订、研发之路,在开设选修课之前,开展广泛的学生调研,了解学生希望学习哪些知识,解决哪些问题,而后根据现有条件和可建设条件来开设对应选修课;而后让学生自愿选择,考察每门选修课的选课率,对选课率高的选修课进行大班教学、对需要校外活动的选修课安排车辆接送(如?v史遗迹考察、参观博物馆、绘画采风等选修课),而对选课率低的选修课则进行重新研讨,找到对应办法或果断取消。学生选择选修课的原则是自愿按兴趣选择,所以学习的欲望更强烈,教师在准备教案和各种资料的时候也自然更有针对性,所以教学效果也更好。

3语文类选修课的特点和建设

语文类选修课在设置时,不应只关注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既然是选修课,不妨将知识面进一步扩展,如历史、地理、政治这些在职业教育课程中通常不会单独开设的课程都可以列入语文类选修课教学的内容当中,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可以让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更感兴趣。另外,在开设语文类选修课的过程中应该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而不是强制教学、强制灌输造成逆反思想,开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一步步的通过教育主题的引导,教育思想的融入,教育方式的多样来逐渐引导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对学习知识的渴望。

3.1选修课的开设

语文类选修课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延伸,是弥补学生语文基础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增进学生学识的有力补充,所以,选定语文类选修课的主题就尤为重要,以长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在开学前基础教研室语文组会在开学前对上届学生的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对学生兴趣进行调研,对上学年选修课的选定率进行总结归纳,并开始研讨新学年的选修课进行研讨。在开设选修课之前,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另外,一些在职业教育中没有的学科课程也可以归属到语文类选修课当中。比如对应当下流行的网络小说开设《网络小说赏析》、对学生中广泛探讨的穿越问题开设《穿越的必备技能》、对在学生群体中有广泛受众的网络游戏开设《网络游戏发展历程》等广受学生欢迎的语文类选修课选课率普遍在40%(同年级学生群体的百分比)以上。所以,职业类学校可以根据各自学生群体的特点进行设置,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归纳总结、优胜劣汰,在不断革新中逐渐完善语文类选修课体系。

3.2选修课的选择

选修课的设置是为了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补充,开阔学生的视野,所以选择的注意必须是学生,这是选修课程的主要原则,而不是学生为了修满学分,随便选择几个好通过的课程。所以,在开设选修课之前必须对学生群体的学习欲望进行广泛调研,根据自身情况和教学条件有针对性的设立对学生有益的选修课程。由于在在学生选择的过程当中,不应该添加任何强制环节,在各学期、各学年选择选修课的过程中,不应该强制选修课程的门类和数量(可以根据学时、学年的实际情况提醒学生每年如何选择),在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有针对性的调研后不断对选修课进行重新核定、对内容进行重新审核,不断对选修课进行改进。

3.3选修课的内容

高中语文补习课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其核心就是课堂中的这40分钟的高效利用,而且尤其是新课改以后,课堂更是变成了提升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既然课堂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那么就要把握课堂教学的各个切入点,像以学生为核心,学生对语文的探索兴趣,以及运用现代化手段全面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

方面。

一、从实际情况出发,抓住语文教学的核心

1.教学计划是按照既定的教学任务制订的一种有秩序有节奏的课堂教学

它是让课堂教学有序运用的基本保障。而且,它也对小学这个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计划的制订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以及学习的兴趣等方面出发,运用逐渐递进的方式将韵味深藏的语文知识被学生吸收到自己的脑海中。

2.想要真正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去牢牢抓住“课堂”和“学生”这两个核心

第一核心就是课堂,课堂是破获课文中重点和难点,解决学生心中疑虑的一种重要平台。能否使学生心中的疑虑得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这种豁然开朗的效果,课堂就成为教学中一个关键点。因此,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效果。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越来越多的课外补习班开始出现在小学生的生活中,许多教师因为开设额外补习班,为使更多的学生来参加补习班获取工资以外的利益,将许多课堂上应当做细致讲解的重点知识保留在课外补习时讲解,而家长也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习起步的时候就落下,就盲目地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这样忽略语文课堂教学的现象最终不仅不会起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使学生的学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第二个教学的核心就是“学生”,新教学理念也是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传统教学方式中老套路,总是重复着老师先领读,接着就将生字给学生画出来,最后老师就开始了对课文滔滔不绝的讲解的这些旧教学模式。尝试一下让学生在没有任何人的指导之下,先用自己所掌握的汉字词汇量去读课文的这种开课方式,让学生自己先读过之后将自己读不出来的生字画出来,让所有学生一起交流汇总生字,教师再对生字进行讲解。而且,在这个全体学生交流生字的过程中,同学与同学之间交流得来的知识可能会比教师重复地读的效果好得多。之后,教师不要直接切入讲解这一环节,课堂教学还是始终以学生自主交流为主。例如,就课本中《奇妙的海底世界》这一课为例,让学生先讨论一下自己对海底世界的了解,可以说出自己知道的生活在海底的动物的名称等等,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再逐渐引进物产丰富等等教学重点。这样的教学模式就充分响应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以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为语文教学的切入点

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是学习一切新知识以及新事物的前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方面是教育事业中重要的切入点,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在平时将课中遇到的拟人句或者短语作为一个引导,让学生练就一种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例如,《白鹅》这篇文章,作者将白鹅的许多神态运用“高傲”这类形容人的词来形容一只白鹅,让学生举一反三将其他事物也进行拟人化。运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会让学生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走出来,并且以最积极的学习兴趣去吸取这种拟人的写作手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还同时扩展了学生的创造和联想的思

维。同时也更加实现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的教学这个终极目的。

总之,真正加强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基础,就要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那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要抓住教学的核心,并且以此为切入点,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不断更新,不断探索,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因材施教,让更高效的教学质量为祖国培养出更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丽娜.语文教学中运用课堂讨论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7).

[2]钮添美.课堂表演:为语文教学添活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1(01).

高中语文补习课篇10

关键词:多元互补模式;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证研究

一、引言

自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国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题型做了局部调整,其中翻译分数比值由5%增加到15%,题型由句子翻译改为段落翻译,更加突出了对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然而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多元互补模式

多元互补的翻译教学模式能够使得教师和学生融入到创新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互动及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实践和创新,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独立思考,互相启发,真正的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使得翻译学习变成非常愉快的一个过程。

三、多元互补模式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具体实施

1.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制订教学目标,因为它是教学实施和评价的基础和依据。多元互补模式强调传统教学与建构主义教学完美结合,进一步深化翻译教学,因此让任课教师和学生都明确地认识到培养英语翻译能力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逐步消除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边缘化地位,从“教学翻译”逐步转变为“翻译教学”,使教师在观念上得到改变。

2.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学内容

多元互补翻译模式的教学内容体系包括:①语言基础学习体系,由教师指导,课下完成,课上呈现,旨在提高学生双语能力;②翻译理论专业知识体系,旨在从认知层面让学生理解翻译过程,拓宽在翻译领域中的视野;③学生自主选材,旨在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实践;④翻译技术体系,旨在使学生有意识地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主动获取翻译知识。

3.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法

多元互补翻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设计原则:①发展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教师为指导者的翻译课堂教学模式;②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能力、学习风格和策略;③创设真实自然的翻译情景,从练习转移到实践;④广泛采用真实的、有趣的和实用的语言材料;⑤注重语篇意识的培养,把语篇作为翻译练习素材;⑥用任务型和主题式的活动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4.大学英语翻译课程考核方式

对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考核方式应该与开设的大学英语翻译课程(必修课或选修课)挂钩,由终结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即大学英语翻译课程考试的方式由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使其测试形式,测试内容和测试题型多样化。

四、多元互补模式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1.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护理系专业二年级本科生,抽取两个班a班和B班(人数分别为60人和61人)。实验前,搜集上一学期大学四级考试成绩,考卷检测两个班的综合水平,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t=0.091,p=0.928>0.05),即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同质。且实验班写作与翻译单项总分均值125.56,对照班为126.06,二者差异极小。

以上数据表明两班综合能力和翻译水平基本相当,随机指定a班为实验班,B班为对照班。

2.实验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大学四级的前后测、多元互补教学模式翻译水平测试卷、访谈、问卷调查和SpSS22.0版本。大学四级考卷的前后测在于分析该模式下,学生翻译关联的具体英语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多元互补教学模式翻译能力测试卷,依据该模式下的翻译课程考核模式,题型分别为:选择填空,改正错误,回答问题,段落翻译。满分为100分,段落翻译由两位老师进行评分,取平均值为最终成绩。同时,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共28题,均为客观选择题,问题涉及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认可度。

3.实验过程

对照班采用传统翻译教学模式,而实验班采用多元互补模式视角下的翻译教学模式,包括:①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②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合作学习;③多元化考核评价。实验班的具体教学流程为:首先用两课时时间介绍多元互补翻译教学模式。接下来将全班60名学生分为10组,学生可以利用搜索技术查询相关资料,利用交流平台技术共享文本相关信息,最终进行翻译题材的选材和最优译文产生,最优译文将由组内负责人进行ppt演示,全班讨论,最后教师点评。为期一学期的实验结束后,两个班学生同时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多元互补教学模式翻译水平测试卷,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4.结果与分析

(1)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使实验更具有针对性,我们只收集翻译与写作项数据并进行t检验。从统计结果来看,实验班前测单项均值为126.06,后侧均值为134.02,标准差为6.583,t值为-2.870,p=0.0040.05,对照班无显著变化。

(2)多元互补教学模式翻译水平测试卷。实验班试卷前测均值为63.01,后侧均值为70.41,标准差6.531,t值为-1.756,p=0.0420.05,对照班无显著变化。以上两项数据充分表明多元互补翻译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

(3)问卷调查与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集体施测,当场收回其中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从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来看,实验班学生对于该模式认可度较高。80%学生完全同意“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合作意识”;75%学生完全同意“学生自主选材,激发了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78%的学生完全同意“加深了对于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的认识”。

多元互补翻译教学模式,融入了教学目标、课程资源、翻译主客体等因素,具有更鲜活的内容以及更广阔的视野,是一种新的翻译教学形式的整合。它既注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也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以优化教学效果为最终目标。上述模式把项目式、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与翻译教学进行常态化融合,能帮助学生提高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

[2]许建平.从Cet4翻译考试看学生翻译能力的欠缺[J].中国翻译,2000(6):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