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际内部审计十篇国际内部审计十篇

国际内部审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4:21

国际内部审计篇1

首先,要矫正对内部审计作用认识的不足。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不是很完善,许多应重视的工作环节习惯性的被忽视。加上审计工作人员对自身的作用认识不明朗,一直认为内部审计是“查错防弊”,以评价为主,不需要做深入的分析和解剖。提交的审计报告重点在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描述上,对审计建议重视不够。西方国家内部审计注重将审计结果的传递作为向管理当局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一种良好机会。实践证明,审计报告中所提问题是否受到重视,所提建议能否付诸实施,直接取决于管理当局的兴趣和决心,而公司管理当局的兴趣和决心又与审计报告的吸引力即审计报告的质量和编送艺术有很大关系。因此,西方内审部门在编送审计报告时,很重视事实的准确性、清晰性、建议的可行性、内容的重要性及报送的及时性。同时,为使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易于理解和令人印象深刻,审计人员还很注重通过图表、照片、幻灯等直观形象的手段来阐述情况,争取管理当局的重视和支持。在企业管理当局要求提供更富有建设和内审部门自身希望扩大审计效果以巩固、提高其组织地位这两个动因的共同作用下,西方企业内部审计的变革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后,西方国家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普遍增大。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扩充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革新工作方法,紧紧围绕企业经营风险的甄别评估、控制和防范开展审计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我国的内部审计的方法和手段还是比较单一的。长期以来,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一直以手工查账为主,极大地限制了审计工作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我国的日常审计工作中,主要是依靠审计人员多年来的个人经验和职业判断能力,通过随意抽样进行。只有遇到较重要和难识别的工作时方运用统计抽样和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而且以事后审计、静态审计为主,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很少开展,这种工作方法很不利于审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不利于及时提出改进措施,避免造成损失。西方国家自20世纪中期就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有利于审计工作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大量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并通过建立各种审计风险模型的方式,减少自身工作风险。同时,西方国家内部审计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大力开展审计调查,对组织中存在的带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组织所面临的财务和经营风险,进行经常性的调查、分析和评估、预测。这种动态的审计方式,能够及时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或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帮助组织改善风险管理,增加组织的价值。我们在这方面应予以借鉴。

我国同西方国家在审计方法和手段上的差异性,必然引起审计效果相差悬殊。要在短时期内削除这些差异是不现实的,我国审计工作要想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审计工作的差距,首先要加大审计监督的再监督力度,把提高审计监督职能落到实处。一是要组建对审计工作质量评价的机构,进一步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二是要加大对不同层次审计工作的检查力度,并实行责任制,制定再监督检查的操作办法和程序,建立再监督检查档案。对没有按规定要求检查或检查走过场,致使发生违规问题未被查处的,要视情节追究有关领导和检查人员的责任。三是要赋予审计再监督检查人员一定的权限,检查中发现审计人员有违规问题,检查人员有权要求限期整改,事后有权追踪整改情况,有权提出对审计违规人员的处理建议。由于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权威性差,审计范围受限制,审计方法落后,审计结果的质量大打折扣。而且由于审计人员对审计职能认识的浅薄,再加上长期忽视后续审计工作,致使审计结果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西方国家在早期就已在内部审计运用各种方法、开发各种技术手段为企业增加价值服务。

国际内部审计篇2

关键词:内部审计服务外包;国际化;创新;交易成本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1)05-0011-06

收稿日期:2010-11-03

一、引言

外包(outsourcing)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讲究专业分工的环境下,为了能够专注于核心业务,维持及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委托于专业水平高的外部企业,即外包承包方通过整合、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以减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满足顾客要求。williamson(2008)指出,外包实质是企业根据交易成本分析,在自己生产(make)还是对外购买(Buy)间做出的一个最优抉择。只要存在对外购买,就会出现服务外包。按照对外包在审计业的一般性引申定义,内部审计服务外包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通过签订合约,将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全部委托给外部机构执行。

中国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发达国家制造业国际外包业务承包国。联合国的《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已指出,服务业外包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企业纷纷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合适的外包提供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印度企业在承接发达国家内部审计服务外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印度一样,中国同样拥有大量优秀并且低廉的审计业务人员,因此,我国也具备发展内部审计服务外包的条件和潜力。

对服务外包的研究正逐渐展开。卢锋(2007)从产品内分工来解释外包,并且进行了服务外包的收益成本分析。徐兴锋(2007)研究了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服务外包承接地所具有的优势,并提出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策略。顾磊、刘思琦(2007)则从中国作为发包方的角度来分析发展中国家进行服务外包的效应。卓悦(2005)认为服务外包的作用有:加速企业再造的优势;促使企业达到世界级的专业水平;促使现金流人企业;释放资金做其他用途;解决职能管理困难或失去控制;提高公司核心业务;缓解货币资金紧张;减少运营费用;降低风险和缓解内部资源不足。但是,有关内部审计服务外包的研究仍然较少,且缺乏系统性。

相对于欧美市场,审计外包服务在我国方兴未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内部审计服务外包业务已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创新趋势,主要体现在外包业务种类日益繁多、外包主体日益复杂、外包业务技术含量日益提升等三方面。那么,内部审计外包业务呈现国际化与创新紧密联系的现象背后的经济学机理是什么?中国内部审计服务外包业如何应对国际化竞争?这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二、内部审计服务外包与交易成本理论

(一) 资产专用性、交易成本与外包

威廉姆森(williamson1985)在交易成本理论中提出“资产专用性”的概念,这一概念与外包有着密切联系。他指出:第一,当资产专用性的最佳水平极低时,无论从规模经济还是从治理成本上看,都是市场采购(Buy)也即外包更为有利;第二,当资产专用性的最佳水平极高时,则内部组织更为有利;第三,对于中间状态的资产专用性来说,当两种成本存在很小的差别时将出现混合治理,即一些企业将从市场上采购,而另一些企业则自行制造,但两种决策都达不到最优;第四,在更为一般的条件下,组织通过外包寻找降低生产成本的机会,但如果节约的外包成本或多或少的被与外包商进行的合同摊派、外包关系的管理以及确保外包对合同的严格执行上所产生的费用所抵消,则组织倾向于实现纵向一体化;如果节约的成本高于合同契约方式的成本,那么组织倾向于业务外包。这种外包理论体现了“效率边界”的思想。

降低交易成本是企业进行外包的根本原因。随着非核心业务在不断地在消耗企业的能量,企业整体的生产效率和产量会因此而越来越低,通过把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一个具有专业水准的外包承接方,或者将不能创造价值的业务外包出去,集中人力物力资源专注于企业的核心业务,从而扩大生产规模,达到降低单位成本的目标。

(二) 服务外包、创新与交易成本

有研究表明,服务外包可以促进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与劳动效率提升,从而大大节约交易成本。比如,Gorg等(2007)分析了国际外包对生产率的影响,发现依赖于外包的中间品投入和企业的出口密集度对生产率呈正的影响。Girma和Gorg(2002)发现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均与外包的程度正相关,且这一效果在外资企业更为明显。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则一方面承接国际外包,另一方面把大量的生产环节外包给发达国家(平新乔,2005;刘志彪、吴福象,2006)。如果发达国家企业外包的目的是寻求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以及提升本国研发能力与劳动效率,进而降低交易成本,那么什么动因决定了中国企业承接国际外包业务的行为呢?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式对于提高中国企业的管理技能、促进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大(易行健、李良生,2007)。与直接利用外资相比,承接国际外包业务确实能够实在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首先,外包业务的发包方和承包方在技术方面会开展紧密合作,承接发达国家外包业务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可以借助“干中学”掌握先进技术。外资企业的员工固然也可以学到一些先进技术,但因为每个员工难以单独从头到尾完成一项业务的技术工作,这些员工对技术的掌握是零散的;其次,在发包方和承包方合作过程中,发包方也会向承包方转让若干技术,而直接利用外资则无法通过此途径获得技术;再次,发包方对承包方的技术水平一般都会产生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促使发展中国家企业必需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郑雄伟,2007);换言之,在发达国家发包企业技术不断进步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承接外包企业就必须不断提高其技术和管理水平以继续承接外包业务。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已经证实了承接国际外包业务对技术进步的作用(田贞余,2004)。

徐毅、张二震(2008)的实证研究发现,外包导致人力资源配置向有利于本土创新方向发展,外包与行业科研人员占比正相关。外包比例越大,行业科研人员比例越高。他们认为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中间投入品包含一定知识,购买者需要相应的智力投入来学习。把进口中间投入品加工再出口也需要一定技术投入。二是中间品进口刺激了本土企业创新。对于国内的中间品供应者,面对不断减少的市场份额,势必会增加科技投入。因此,发展中

国家都期望通过跨国外包获得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加强和改善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加速经济发展。因此跨国外包也有助于技术创新。也即跨国外包与技术创新呈现相互促进关系。

(三) 审计外包与交易成本理论

内部审计服务外包业务与交易成本理论同样密不可分。早期的内部审计服务外包直接源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的需要,尤其是缺乏大量审计专才的中小企业,它们为了节省单独设置审计部门的成本,或者为了从繁冗的财务工作中解脱出来,通常会将连同审计业务在内的一些会计业务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财务会计领域的专业机构就成为了外包服务的承接方。内部审计外包包括四种主要形式:(1)补充,指外部承包人和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共同完成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承包人的工作是对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有效补充;(2)审计管理咨询,是指外部承包人主要完成对原有咨询或审计项目的扩展部分;(3)全部外包,是指把内部审计业务全部外包给外部的承包人完成,这种形式常见于未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中小企业;(4)合作审计,即内部审计工作由一个统一的项目和审计工作组来完成,而工作组由内部与外部审计人员共同组成。随着内部审计服务外包的发展,一些大企业也出现了内部审计服务外包的需求。它们进行外包的目的则更为复杂,有的是为了降低风险,也有的是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公开与公正性,还有的是为了提升业务效率。

我们认为,实质上上述种种审计外包的目的仍然可以总结为企业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无论是保证信息透明度,还是提高财务部门的管理决策能力,抑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归根结底都可将其视为对于企业而言其“专用性”下降,因而可以通过“市场购买”即“外包”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审计行业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审计服务外包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更为突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服务交付方式进一步使得审计外包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大大促进了企业的审计外包需求。而且,当网上交易逐渐成为生活常态,巨大的在线审计服务市场也就产生了,因此,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为跨国审计服务外包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审计服务外包的创新也随之层出不穷。

三、内部审计服务外包国际化与创新:交易成本的视角

(一) 中国内部审计服务外包国际化与四大事务所

中国内部审计服务外包的国际化进程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的成长密不可分。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驻我国,它们不仅承接了大多数的跨国审计外包业务,而且还逐渐垄断了我国国内大企业的审计外包业务。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09年5月9日披露的2008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信息:国际四大已连续7年获得我国百家会计师事务所前四名。四大收入一直排在全国会计师事务所收入前列,并占据压倒性优势,而且每年不断增长。国内优质客户大多都集中到了四大。2008年度我国注册会计师全行业总收入310亿元,较2007年276亿元增长了12%,其中百家会计师事务所收入197亿元,占全行业总收入的64%,其中国际四大的总收入合计近104亿元,占百家会计师事务所总收入的53%。

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地位使得不少会计审计方面的规则、办法都需要与其共同商讨制定。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就根据其《2002年工作要点》,通过招标方式聘请四大所起草了《风险导向审计程序》,以此“构建更完善的政策制度”。四大与一些政府主管机构、行业协会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审计业务的国际竞争一方面使得审计外包业务增加,另一方面也使得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面临巨大的创新与竞争压力。四大事务所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内部审计服务外包的国际化与创新,另一方面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国际化与创新也在不断深化。

(二) 内部审计服务外包国际化、创新与交易成本理论

那么,内部审计服务外包国际化与创新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呢?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地位是如何形成与演变的呢?根据交易成本理论,我们从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对会计服务外包的国际化与创新现象通过图1进行解释。

图1中,各节点(0,1,2,3)代表状态。在状态0,K=0代表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没有任何审计专有技术,只是简单中介。在这种情况下,其业务均可外包出去。K>0代表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拥有专门技术,此时只存在部分外包。在状态1,s=0代表无国际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外包将全部给予其他国内企业,也即外包业务的创新与竞争只在国内企业间进行。s>0代表业务存在国际化竞争,此时外包业务的创新与竞争在国际企业间进行,如果此时完全由市场机制主导竞争,那么外包业务的创新与竞争将十分剧烈;但如果此时政府对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加以扶持,将有利于国内审计服务外包企业的创新与国际竞争。一般情况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不会将全部审计业务外包,因为多数情况下,它们或多或少都拥有一些专门的审计技术。在国际化环境下,境外企业会在国内投资,中国企业也会在境外投资经营。业务的复杂性使得企业会更多地外包业务,以降低交易成本。在市场机制下,要承接这些复杂的外包业务,承接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就要进行充分的业务创新,并由此展开激烈竞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们通过不断的业务创新与整合,把握住了国际化带来的会计与审计业务外包的机会。对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而言,由于在技术、人才、品牌等诸多方面先天上与四大事务所存在明显差距,只能定位于依靠价格竞争、服务中小企业,承接的大多是较为低端的审计外包业务。

另一方面,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企业承接外包业务的水平也影响着内部审计服务外包业务的水平。Long(2005)指出,在企业业务国际化进程中,服务外包并不是一定就是将某个环节都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完成。因为服务外包存在着技术溢出,如果外包输出国不想让外包输入国完全掌握技术,就很可能出现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出现“部分服务外包”的现象。因此,在完全市场竞争机制下,虽然目前外资制造业企业大量进驻中国,但是其让中国企业承接的外包业务往往是产品价值链较低端的业务。与这些业务相关的会计业务往往是较为简单的会计业务,而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承接的大多也就只能是这些简单的会计业务。

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国际化带来的创新与竞争压力并不能促使中国国内内部审计服务外包水平的提升,因而政府政策扶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 政策扶持、国际化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外包创新

事实上,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对国内企业开展内部审计服务外包业务进行政策扶持,内部审计服务外包业务已处于图1所示的状态3环境中。如前所述,目前政策扶持主要就是给予国内审计服务企

业以必要保护,让其能够通过与国际大企业的适度竞争成长起来,而不是在激烈的竞争下日渐衰落。2012年,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的合作期将陆续到期,我国已出台政策强制要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到期后必须本土化。在政策扶持下,国内企业的内部审计服务外包业务,也将像四大事务所那样,走过图2所示国际化环境下的创新过程。第三阶段外包创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科技公司间呈现复杂的审计服务外包。

图2中,横轴代表国际化的时间。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创新的不断产生,审计业务复杂性不断增加。由于审计业务日趋复杂,在作业的过程事务所员工不但要面对复杂的账务数据的整理和抄写,还需要关注对财务结果的风险评估,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需要完成越来越繁杂的审计处理任务,会计师事务所将技术业务外包给科技公司,利用it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技术提升也就成了一种必然。由此,会计师事务所从企业承担的内部审计服务外包业务就从简单到复杂,并逐渐将部分业务再外包给科技公司,最终在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与科技公司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内部审计服务外包业务。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目前正是处在图中所示的第三阶段。比如,外资制造业企业子公司投资中国后,其较为复杂的审计业务一般会选择部分外包给四大事务所,而四大事务所的业务创新一般会由其本部所在公司完成。在此基础上,四大事务所的审计软件、办公软件研发和维护等业务均外包给其本部所在科技公司。当然,这些制造业企业的母公司、承接研发与维护业务的科技公司不少也有审计业务外包给四大事务所的母公司。错综复杂的内部审计服务外包业务因而形成。

对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而言,目前多数仍处于第一阶段,部分进入第二阶段。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仍然承接着简单的会计服务外包业务,业务水平较为低下。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开始与科技公司合作,探索提升会计外包业务处理水平的途径。可以预计,四大事务所本土化后,其长期独占中国上市审计市场的局面将会彻底改变,而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将迈出国际化环境下业务创新的重要一步。大部分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将走向创新的第二阶段,并逐渐向第三阶段迈进。

着眼未来,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应将国际化发展与创新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大胆探索与拓展国际审计业务领域,可以通过设立海外办事处,或通过合并等途径来为它们的主要客户提供全球,同时加快与科技公司的合作进程,加大业务的创新力度,由简单会计、审计业务扩大至融合管理和财务咨询、税务、公司理财、人力资源全球管理在内的复杂会计、审计业务领域。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政策扶持国际化环境下的国内企业内部审计服务外包业务,并不仅限于特许经营权的支持,还应着眼于创新政策扶持、国内审计服务市场公平竞争制度建设等方面。特许经营权的政策扶持只能在短时间内缓解国际审计企业竞争压力,创新政策扶持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国内审计企业竞争力不足的关键。而国内审计市场公平竞争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则是为了避免将来出现不合理的国内审计企业垄断市场的情况。

四、典型案例分析

如上所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与科技公司间的复杂外包现象是内部审计服务外包国际化与创新的必然结果。由于国内内部审计服务外包业务仍处于第一、二阶段,因而会计师事务所与科技公司间开展创新性的服务外包业务势在必行。这类业务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会计师事务所将审计软件设计、开发和维护等业务外包给科技公司。比如,近几年间上海立信、中和正信、羊城、南方民和等6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就采购了广州铭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同研发的《e审通社会审计协同作业系统》(简称《e审通》)。该系统实现了社会审计流程的规范化和自动化,对行业的发展和竞争带来了一场全新的变革,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全面提升事务所核心竞争力。

审计外包业务的创新当然也会在财务软件上有所体现。如上文所述的《e审通》审计软件作为年审、税审合一的审计软件,其设计过程参考了《企业会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准则》、《国家税务总局国税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特别是完全按照中国新会计准则和2007年地方税审报告的要求进行设计开发,并结合了一大批资深注册会计师业务的需要。

这一案例不仅充分说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向科技公司外包已成事实,而且可以由此说明国际化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如前所述,国际化带来的审计外包业务复杂化使得事务所向科技公司的业务外包成为一种必然。举例而言,比如国际化会加速企业上市融资的步伐,而企业要上市就必须将审计业务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日益繁重。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会向科技公司提出审计软件的开发外包要求。这就带来了内部审计服务外包的创新。因此,《e审通》软件的广泛使用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际化确实引致了会计服务外包的创新。

创新也会促进内部审计服务外包业务国际化。从上述案例可看出:通过创新,借助科技公司提升会计服务外包业务承接能力,不仅提升了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处理效率、规范了业务管理、还有效降低了业务风险和业务成本。从而使事务所处理复杂审计外包业务的能力大大提升,国际竞争力得到加强。上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已于2009年与“BDo”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加快了国际化步伐。因而,审计外包创新与国际化趋势紧密相连。国际化趋势导致了内部审计服务外包的创新,而审计服务外包创新,反过来又促进了国际化。

五、总结与展望

内部审计服务外包业务的国际化进程与创新紧密关联。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本文从经济学视角诠释了审计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剖析了中国审计外包业务的发展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发展历程,发现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通过创新降低交易成本是内部审计服务外包呈现国际化与创新相结合趋势的主要成因。业务国际化发展使得审计外包业务纷繁复杂,促进了内部审计服务外包的创新,而内部审计服务外包的创新,提高了工作效率,反过来又加快了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国际化进程。

国际内部审计篇3

考试科目:1、第1科:内部审计基础,具体包括内部审计强制性指南、内部控制与风险和审计工具与技术等;

2、第2科:内部审计实务,具体包括管理内部审计职能、管理单项审计业务和舞弊风险与控制等;

3、第3科:内部审计知识要素,具体包括治理与商业道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风险、沟通、管理与领导规则、业务连续性、财务管理、全球化经营环境等。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报名参加考试:1、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

2、具有中级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3、持有注册会计师证书或非执业注册会计师证书;

国际内部审计篇4

当前,全球经济进一步融合,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不断涌现。它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董事会、管理层、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充分履行职责,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控制和管理风险的系统过程。我国2008年5月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于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这一重要规范的出台,必将会对我国会计、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监管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财务舞弊的根源由来已久,该规范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结合我国企业正处于转轨时期这一现状,我们认为有必要参照世界各国的审计准则来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深入认识。以它山之石,改变我国目前内部控制意识普遍淡薄和内控制度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国际审计准则中,有关内部控制的论述及规定主要的有三个重要准则。

一、pCaoB:对内部控制的审计

(一)产生背景

2004年3月9日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0B,以下简称委员会),为了配合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上价的审计工作,批准了第2号审计准则,即《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的审计》(以下简称准则)。委员会指出,对财务报表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另外,维持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定期评估,并不是无成本的,但是,委员会强调建立和完善一套内部控制制度所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

(二)内容精要

1.审计目标

准则指出:财务呈报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对管理当局“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发表意见,该目标分解为两个步骤:

(1)管理当局必须对主体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并得出结论;

(2)审计人员对管理当局所作评价的结论是否公允作出评价,并发表独立意见。

准则指出,管理当局在财务呈报的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的责任是:

(1)对企业财务呈报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2)用恰当的控制标准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3)有足够的证据(包括文件)来支持其评估结论;

(4)就最近财年末为止的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书面的评估报告。

如果管理当局未完成上述责任,审计人员应以书面形式与管理当局和审计委员会沟通,明确对财报内部控制的审计无法满意地完成,以致无法发表意见。

2.管理层责任

审计准则明确了对内部控制结果满意的前提条件。依据《萨班斯法案》404条款的要求,管理当局必须做到以下各项:

(1)对公司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负责;

(2)按照合适的标准(如C0S0标淮)评价公司财务报告内控有效性;

(3)采用充足的证据支持该评估结果;

(4)在最近的财务会计年度期末提供书面的评估报告;

如果审计师认定管理层未履行上述责任,那么他将不能完成财务报告的内控审计,必须放弃发表审计意见。

3.管理当局的评估过程

根据准则要求,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评估的过程必须包括:确定哪些内部控制需要测评;评估内控失效引起财务误报的可能性;确定有多少下属单位参与内控评估;评估对所有与财务报告中重要项目和信息有关的内控设计与执行情况;确定已经发现的与财报有关的内控缺陷是否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与有关方面就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沟通;确认这些发现是否支持评估结论。但必须强调,管理层不能用审计师所采用的程序和获得的证据来支持自身对内控的评估结论。

4.管理层的证明材料

在确认管理层的证明材料是否支持其评估结论时,审计师应当分析这些证据是否包含如下项目:所有与财务报告中的重要项目和信息有关的判断所采用的内控设计情况;关于重要交易事项、授权、记录、处理和报告的信息;关于业务流程的充分信息,以判断哪些环节会产生错误及舞弊所导致的后果;阻止和发现舞弊的内控措施;期末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资产保管的内部控制;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测试以及评估结果。

5.了解内控情况

了解针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即询问内控的实施人员;观察他们的表现;查看内控指引;将内控指引与实际结果对照。准则指出,了解内部控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公司的重要内控进行穿行测试。

6.评价审计委员会监督的有效性

准则要求审计师应当评价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工作的有效性,以此作为了解和评估公司内控环境、监测财务报告内控的组成部份,并就审计委员会的无效性与董事会进行交流。准则强调,此项评估工作是由公司董事会负责的。

7.测试执行的有效性

审计师每年都要测试内控的执行效果,同时还要确认内控的执行者是否具有必要的权限和能力,按部就班的实施,使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

8.使用其他人员的工作成果

其他人的工作包括内部审计师的工作、公司其他部门的工作、在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指导下第三方的工作等。

9.评估测试结果

准则要求审计师评估所有己发现的内控漏洞的严重性。通常认为下列方面存在缺陷至少是重大缺陷: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的控制;反舞弊程序和控制;非常规和非系统交易的控制;期末会计报告编制的控制。另外下列问题至少是重大缺陷:对已经的财务报告中误报的修正;由注册会计师发现的当前年年报的重大误报;审计委员会的监督无效;无效的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功能,且这些功能对公司报表生成程序的可信赖性是非常关键的;被高度监管防止公司违规的措施无效,特别是一旦无效,违规违法行为就会对财务报告的可信性产生重大影响;发现高层管理任何程度的舞弊;先前发现的、已经通知公司的重大缺陷在合理期限后仍未改正;控制环境无效。

10.缺陷和意见

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就财务报告的内控审计发表两条意见:一条是针对管理层给出的自我评价结论;另一条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11.季度证明

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每个季度应实施一定的审计程序,确定公司根据《萨班斯法案》302条款应当披露的财务报告内控是否发生变化。如有应当与管理层进行交流并采取一定的措施。

二.国际审计准则(iSa)6号:对会计制度和有关内控的评价

(一)产生背景

国际审计准则系由“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所颁布。国际审计准则与美国公证执业会计师协会的"职业道德规范"不同,并非必须执行的标准。国际审计准则是为了有助于理解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的目标和工作程序,以及该委员会所的准则的范围和权威性而编写的。

(二)内部精要

《国际审计淮则6号》由9部分28条款构成,具体内容如下:

第1部分:引言,主要指明了管理当局责任及准则目的。

(1)《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管理当局应负责保持合适的会计制度,以组成适合于经营规模和性质的各种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应对会计制度适用性以及记录的正确性,需要有合理的确信。

(2)准则目的。为在财务资料审计中应遵循的各项程序提供指导。

第2部分:主要明确了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

(1)会计制度可表述为:单位的一系列工作系统用来处理其经济,作为保持财务记录的一种手段。它应当包括对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分类、记账、汇总和提出报告。

(2)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的管理人员为帮助达到目标而采取的组织计划和全部方法与程序,在尽可能实行的范围内保证其业务经营的顺序和有效性,包括严格遵守管理政策,保护资产,预防和揭发舞弊和错误,保持准确和完整的会计记录,以及适时编制可靠的财务资料。

(3)以有效的内部控制作为补充的会计制度,能够为管理人员在保护资产、防止随意使用和处置,以及为完善财务记录、编制财务报告等提供合理依据。

(4)当实行内部控制的环境影响具体的控制程序的有效性时,应当强化控制环境。

第3部分:主要明确了内部控制的目的。

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依据管理人员的批准来完成经济业务;将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正确记入相关账户,依公认的会计政策编制财务资料,并对资产负责;只有根据管理人员的批准方可动用资产;对资产作出负责的纪录,在合理的间隔时间与现存的资产进行核对,发现任何差异应采取适当的行动。

第4部分:主要指出了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

内部控制只能为管理人员达到其目的提供合理依据。故内部控制具有局限性。如控制所付出代价不应高于因舞弊或错误所造成的可能损失;员工共谋等。

第5部分:明确了审计程序。

(1)审计人员对财务报告形成的意见,需要合理的确信各种经济业务都以正确记入会计记录而且无一遗漏。

(2)审计人员应知道在处理经济业务和管理资产过程中那些细节会发生错弊。

(3)为确信审计所依赖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必须进行制度遵守性审计。

(4)要为会计产生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与合法性取得数据证据。

(5)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在执行期初数据的审计程序中所出现的错误,修正先前作出的认为内部控制与他的目的相适合的评价。

第6部分:主要明确了检查与初步评价。

(1)审计人员应当对会计制度和有关内控进行检查,鉴定审计的效果和效能。

(2)内控检查主要通过询问不同阶层人员,查对程序手册、工作说明和流程图等。

(3)通过会计制度,追踪少量经济业务,可作为制度遵守性审计程序的一部分。

(4)审计应查明所依赖的内控是否运用于整个期间,否则应分段考虑审计程序。

(5)记录收集与内部控制制度有关的资料,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方法。

(6)审计人员对内控的初步评价,应当在假定的基础上作出有效地概括说明。

第7部分:主要明确了制度遵守情况的审计程序。

(1)审计人员必须进行制度遵守性审计程序,以获得所依赖的有效作用的证据。

(2)与内控制度发生偏差,可能起因于人员变动、业务量过大、季节性波动和人为错误等因素。对此类事项审计应当提出详细的询问,特别是关键作用的人员。

(3)审计应以制度遵守性审计程序结果为基础,评价内控适合性及资科可靠性。

(4)如发现依赖具体内控己不适当时,应探明有无另外可依赖内控,并加以修正。

(5)审计人员的制度遵循性审计程序,应用于整个检查期间所选择的经济业务。

第8部分:明确了如何看待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

由于小型企业特点,会计程序可能由少数人履行,有的既可能负执行职责,又负保管职责,职能划分可能不清楚或受严格限制。不适当的划分责任,在某种情况下,可能被其业主和经理的控制所抵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数据真实性的审计程序,才能获得发表财务资料意见所必要的证据。

第9部分:明确了内部控制缺陷的通知。

为了委托人的利益,内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和其他审计程序等所得出的结果,以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应以书面形式报告管理当局,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但要说明其检查不是试图确定内部控制对管理人员目的适当性。

上述规范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世界最高审计组织(1nt0Sa1):内部控制准则

(一)产生背景

为了加强财务管理并使政府部门负起应有的责任,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0Sai)成立了内部控制准则委员会。其任务就是制定一套准则来建立并维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该委员会在制定准则的过程中认识到这些准则不仅用于财务控制,而且可适用于所有的管理。故“内部控制”一词涵盖了广泛的管理控制概念。

(二)内容精要

《内部控制准则》共5章85条。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共六条,主要明确了内部控制目标及准则。

1.内部控制目标。

(1)配合组织任务,使各项作业均能有条不紊且更经济地运作,并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品质。

(2)保证资源,以避免因浪费、舞弊、管理不当、错误、欺诈及其他违法事件而造成损失。

(3)遵纪守法。遵守法律、规章及各项管理作业的规定。

(4)财务信息真实。提供值得信赖财务信息资料,并能及时恰当地披露有关事项。

2.内部控制准则。

这些准则构成内部控制制度的架构,其有:合理保证;支持态度;忠诚与能力;控制目标;监督控制;书面文件;交易与事件记录的迅速与适当;交易与事件的授权与执行;职能分工;督导;资源及记录的运用与财务管理责任。

第二章共9条,主要明确了内部控制的标准及限制。

1.有效的内部控制应符合的基本标准,有三条:

(1)内部控制必须在正确地方及涉有风险的地方作适当控制。

(2)内部控制在原计的期限内,必须一贯性的复合功能设计。

(3)内部控制的成本不应超出所获得的效益。

2.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限制,有三项:

(1)无论内部控制制度多严谨,仍无法保证企业均能有效率的运作、记录均能万全正确的制作,无力也无法完全杜绝浪费、错误及舞弊,尤其是在某些涉有特别受权和信赖的情况下。

(2)任何依赖人的内部控制,容易受设计不当、判断和解释错误、蔬忽、误解、倦怠等因素影响。

(3)组织的变动与管理的方式,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及执行此项控制的个人具有深远影响。因此,管理当局必须不断地更新内部控制、详细说明变动所在,并建立一套控制所应遵循的典范。

第三章共48条,主要探讨了六项内容:

1.建立一套内部控制准则是必要的,尤其在政府部门,更须根据其规模、复杂度、业务量、相关档案的卷数、有关的法令规章等妥善拟订。

2.内部控制准则可分为一般准则和详细准则。它不仅对各项作业基本的内部控制架构加以定义,也可作为拟定及评价内部控制时的标准。

3.一般准则包括“合理保证”、“支持态度”、“忠诚与能力”、“控制目标”、与“执行的监控”等,为组织提供适当的环境。

4.详细准则是达成控制目标的方法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特定政策、工作程序、组织规划(含职务分工)及硬件防护,如门锁及火灾警报器等。

5.控制应于实际应用上达成预定目标。

6.有效内控所运用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五种:

(1)关于书面文件的规定:内部控制制度、所有交易及重大事件均以书面形式记载,且随时可供检核;书面文件应包括组织架构、方针政策、作业类别、目标及控制程序,且应附载于管理指南、行政政策、作业程序手册以及会计作业手册中。

(2)关于授权与执行的规定:交易与重大事件的核准与执行必须在授权范围内才能为之。它是确保只有管理层核准的交易或事件方可进行的基本法则。

(3)关于职能分工的规定:关于交易或事件的授权、处理、记录及复核,应划分每人的主要职务与责任,以减少错误、浪费和不当行为引发的风险。

(4)关于督导的规定:有效而适当的督导能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达成。督导者应适当的检阅并核对分配给员工的工作,并给员工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培训,以减少错识、浪费及不当行为造成的损失。

(5)关于资源(记录)运用及财务管理责任的规定:各项资源(及记录)的运用,应限制由授权负责保管或使用者始可为之。为确保财务责任,各项资源应定期与记录相核对,以确保账实相符,并依资产易损性来决定核对的次数。

第四章共7条,主要明确了内部控制架构。

1.设置一特定机关负责制定并公布各级政府内部控制制度的定义、该内部控制制度所要达成的目标,以及设计该结构时所需遵循的准则。

2.在某些国家,内部控制制度的整体目标,是由立法机关所制定,而详细的内部控制准则,则由权责机关所制定。

3.不论权责机关如何,最高审计机关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开发上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而此角色的扮演,不论直接或间接,应视最高审计机关的合法权责与该国家的管理系统的组织架构而定。

4.如果由最高审计机关负责公布内部控制准则,则对于该准则与每一机关所各自建立的特定内部控制程序之间须有明确区分。最高审计机关负有确保受查单位的内部控制符合要求之责,而不应对任何受查单位内部控制程序的执行负责。

5.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或许十分特殊,而在另一方面,特别是管理控制,而又必须更具一般性。因此,内部控制均应允许管理者有适度的裁量与执行权。以针对作业的经济与效率进行改善。

6.负有权责的中央机关应随时检核其内部控制。并作必要的修正。而此内部准则及修正结果,必须有完善的书面文件记载,并立即传送到所有使用的机关。

7.经立法颁布的特定内部控制准则与程序,不应有太多限制,而应允许管理者在作业环境改变时做弹性修正。因为,内部控制因环境变化可能过时、或无效率。为此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定期复核,并随组织环境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第五章共15条,明确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监督。

最高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应鼓励与支持管理阶层建立内部控制,并对其内容加以查核。以确保该内部控制能达到预期效果。

1.管理层的责任。有四项:责内控制度的贯彻实施;负责监督内控制度执行;负责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负责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

2.最高审计机关与审计人员的责任。有以下四项:

(1)最高审计机关应检查机关现行的内部控制作业,评估基本原则的迫切性及执行情况的有效性。

(2)中介机构受委任审查政府机关,中介机构及审计人员应当受审机关所执行的内部控制提供相关的意见与建议。

(3)最高审计机关应确保受审单位的主要作业具有符合要求的内部控制,否则管理层无法测知与察觉严重错误及违法事项。

国际内部审计篇5

关键词:内部审计准则;共同点;中外差异

一、中外内部审计准则差异比较

1、内部审计准则有关概述

内部审计准是有关各类政府机关、各级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所应遵守的原则,是衡量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准绳和尺度,能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2、中外内部审计准则的框架差异比较

中国内部审计准是中国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的关键部分。2003年4月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序言》中指出,三个层次构成了中国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和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三个层次分别拥有不同程度的权威性和限制性,构成了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框架。

本文中的“外”所指的主要是国际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准则,并不是和具体到某个国外国家的比较。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以下简称iia)规定的内部审计准则框架分为三个部分:强制性指南、实务咨询、发展与实务支持。在这一框架中,第一部分的强制性指南具有法定约束力,实务咨询起指导性作用,而发展与实务支持则仅供参考。

3、结构差异比较

从结构上来看,我国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共分为六章二十七条,iia的最新内部审计职务实务准则(以下简称Sppia)共分五个部分。我国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一章为总题,接下来依次是一般准则、作业准则、报告准则、内部管理、附则。Sppia第一部分是导言,接下来依次是属性准则、工作准则、执行准则与术语。

在结构上,Sppia的内容更加具体。不仅涵盖了我国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大部分内容,还包含了国际审计领域的发展趋势,内容更加丰富。

4、基本内容差异比较

从内容上来看,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职能着重于监督和评价的传统职能,审计目标是促进组织目标实现。而国际审计准则已经从传统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过渡完成,内部审计目标也发展成提升价值、完善组织经营,推动组织实现目标。我国仍处在这一转变的过渡阶段。

在Sppia中,规定了内部审计的权力、责任和目标都正式写入iia。我国的基本准则中没有专门规定,只是在定义中有所提及。

Sppia中对于审计独立与客观性的定义和规定都比较具体详细,并列举了几种可能情况加以界定。我国的独立准则中对独立性与客观性的解释不够具体、并且较抽象。

对于内部审计过程中的监督指导,Sppia对不遵循规则做出了规定,该情况出现时要向管理者和董事会通报,我国对于此则没有规定。

二、中外内部审计准则的相同之处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所基于的概念及原则内涵在基本上是一致的。我国和国际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都由“增加组织价值”、“系统化与规范化”、“独立性与客观性”等基本概念贯穿,同时都遵循着“防弊、兴利与增值的共存”的基本原则,都具有“增值的特点。”我国对“控制”的定义与iia定义的基本理念一致,对“控制的概念与责任重”中对控制的界定一致。我国所提出的内部审计范围为“内部控制与经营活动”,其中控制与经营活动不可分割,经营活动的审查以控制为核心,对控制的审查又依附于经营活动。

我国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体系涵盖内容基本一致。迄今我国内部审计体系准则的体系框架已相对完整,有关内部审计国家实务准则框架(简称ippF,是内部审计规范体系的标杆)内容的绝大部分我国的准则体系也都已经做了规范。虽然在具体内容上有些差异,但是在涵盖面上来说协调程度很高。

不管是中国还是国际审计准则体系,都没有将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明确纳入审计准则体系。但是职业道德规范在中国和国际审计准则体系中都居于最高地位,都拥有法律约束效力。

三、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优缺点及其发展建议

1、符合我国国情的创新之处

在具体内容方面,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存在下面三点创新:“三性审计准则和”控制自我评估准则、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准则、针对内部控制以及沟通问题的准则。

我国的第21号具体准则《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及其定义对控制自我评估准则有了明确的定位。作为主体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内控审计前的控制自我评估,是为了寻找审计的重要部分,对“软控制”做出评估。工作人员如果熟练掌握了控制自我评估法的应用,内部审计就可以在控制自我评估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iia中对此则无详尽的实务公告。“三性”准则即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三项审计准则则是我国的独特创新,对于世界的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也是一大贡献。

审计中最为关键的技术问题之一便是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由于其复杂性,iia在审计准则中对于此的定义进行了回避。但我国具体审计准则第19号则《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对这两个概念做出了界定。此外,对于如何运用、确定重要性标准评估风险有了详细规范。

控制和风险作为我国具体审计的核心概念。该准则中对于“内部控制”的见解是非常广泛的:内部控制是指为实现公司经营的目标,组织内部进一步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并积极遵循国家的法律规则,提升组织运营的效果及效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与程序。第5号具体准则《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是总纲,规范了内部控制的定义、要素、内部审计控制的目标、方法等,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准则》对存在于内部控制中的风险管理要素的具体评价与审查加以规范。iia虽然曾有过关于控制的恰当界定,但在后续的准则在改革过程中并没有遵循。

2、落后于国际的部分

从空间范围上来看,显然中国的内部审计准则只能在中国使用,不具备国际性。但Sppia具有很强的国际性,能适应各种法律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

受我国经济以及理论起步时间的影响,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有一些落后于国际的部分。Sppia在导言中提到:适用于内部或外部的审计人员。即内部审计主体可以由组织外部的审计工作者提供,内部审计服务可以由组织外部的专业审计人员或者机构任职。此理论于90年代在西方兴起。我国则是近几年对于此问题的理论才开始研究,尚未付诸实践。

3、发展建议

应该修订内部审计准则,一方面要紧跟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注意吸收国外现有的成果,使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不断发展和完善。吸收外国先进成果具体建议有:一、制定有关独立性的具体准则,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的重视;二、开展风险评估;三、强调专业胜任能力;四、加强内部管理。

紧跟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发展趋势则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在内部审计过程中注意预测未来风险;二、从审计的角度对组织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多角度考虑问题;三、内部服务人员应该掌握真实的经营知识以提供有效的服务;四、开展增值性审计。

四、结论

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内容和发展来看,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将国际内部审计的先进原则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暴露出落后的弊端。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应该继续吸收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先进之处,立足中国国情,打造先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时展需求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作者单位:绵阳市涪城区审计局)

参考文献:

[1]孙立《内部审计准则的国际比较研究》[期刊论文]当代财经2003年12期

[2]刘晓莲《国际内部审计研究》[学位论文]博士2004

国际内部审计篇6

一、内部审计模式向“隶属于查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发展

我国目前的内部审计模式是采用“双重领导模式”,既受本企业主要领导的管理,又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和监督。但长期以来,内部审计无论是在业务安排上,还是在审计结论上都完全依附于国家审计。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公司管理结构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转向对董事会和董事会下设的委员会负责这一形式。该形式能减少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使股东利益得到有效保护,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的公司管理结构的要求,使得内部审计既能作为企业自我钓来的机构又能代表包括政府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对企业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审计。

二、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将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

“监督导向型”内部审计适应内审建立初期,其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服从于国家审计,受国家审计的监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时代的要求,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并与国际接轨是其根本出路。“服务导向型”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侧重于“服务”,即“经济评价”,内审人员除了及时、准确地向组织管理当局报告有关差错防弊和资产保护信息之外,更重要的任务是针对管理和控制的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项措施,合理使用房间,以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导向型过前本质并非排除放弃监督,相反,其目的正是通过对分”职能的有效发挥,促使其监督职能的到位,从而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三、内部审计的工作在点转向经济效益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

当前,经济效益低下和亏损的国有企业的比重较大,而且,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为了加以识别和控制,迫切需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的一个部门,要服从于企业的总目标。因此;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促使实现企业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而风险管理是识别风险共设计控制风险的方法,其核心是将没有预期到的未来事项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另外,国外审计实践也表明,现代内部审计的重点是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并且风险管理也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内。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也进一步明确了这一内容。

四、内部审计技术将向计算机网络审计的信息化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的经营环境与经营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内部审计带来了巨大冲击。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中,经营业务要由系统处理与控制,绝大部分的会计记录要由计算机自动编制。计算机系统是否合法、安全、正确与高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与效益。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认识到新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方式的特点和风险,掌握降低这些风险的控制和对这些控制进行审计的方法。另外,内部审计部门也要适应企业的信息化要求,抓好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软件开发,选择适合的计算机设备、通讯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促进我国内部审计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五、内部审计将逐步向规范化轨道发展

目前,我国还缺少完整的内审法律保障、法律级次明显偏低,内部审计的准则和工作规范等尚未制定。近几年来,我国已认识到《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在内部审计规范化和提高审计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在对其积极了解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制定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另外,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一直是内部审计职业规范的积极探索者和倡导者,至今已陆续了13条关于审计标准的说明,被世界上的许多组织采用或作为其制定执业标准的基础,并被证明是具有综合性和适用性的。随着审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内部审计也将逐步采用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国际审计惯例,再加上国内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中国内部审计必将走向规范化道路。

六、环境审计成为内部审计必不可少的内容

近几年来,由企业经营活动的扩张所引起的环境灾难和污染,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企业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赔偿代价。投资者认为有污染的公司会有更高的风险和成本。因此,在评估企业的业绩时,有关环境利用方面的经济信息正变得日益重要。wto组织四项宗旨之一就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环境维护,并依据不同组织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相应的措施。而目前我们的企业内部审计在审计环境方面还几乎是“零的记录”。要想在国际经济团中站住脚,创造效益,持续发展,环境审计就必须纳入我们企业内部审计的正常议事日程。

七、内部审计从业方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1990年对内部审计的修订定义中明确内审通过向机构成员“提供分析、评估、介绍、建议和有关被审查活动的信息”来达到内部审计目标。而1999年的新定义对内部审计的从业方式仅仅做了“系统的”和“合规的”两方面的规定。任何从业方式,只要符合这两个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均可采取。新的审计方式并不防碍内部审计人员的有效从业,他们可以借助最新技术,将其运用于审计过程中,更为有效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内部审计将由原来的一种考察、评价的职业转变为通过监督机构的整个价值流程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职业,取消从业方式的限制,以有利于拓宽内部审计的范围。

八、内部审计主体和内部审计人员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1世纪内部审计主体和内部审计人员将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其表现为;一是内部审计主体的多元化。毫无疑问,与企业融为一体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仍将是内部审计的主体,但在一些没有内部审计的小规模企业中,会由外部审计人员提供内部审计服务,在一些没有内部审计机构的大型企业中,很多情况下仍需要借助于具有特殊技能的外部审计人员的力量;二是审计人员结构的多元化。不仅有财务会计人员,还要有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专家、企业管理人员、风险管理专家等;三是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审计人员除具有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以外,还需具有企业管理、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

九、内部审计管理将走向职业化管理的道路

从世界范围来看,内部审计普遍采取了通过职业组织进行管理的方式。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于1941年成立。随后,许多国家相继加入,逐步发展为一个国际性组织,它通过制定《内部审计实务标准》、《道德准则》来规范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通过对违反标准和准则的人员注销“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证书”的办法,增加其约束力。实践表明,通过职业组织管理内部审计组织是一种成功的管理方式。我国自内部审计产生至今,一直采用国家行政部门管理的方法,这一做法不利于内部审计的发展。正因如此,我国正准备把内部审计由行政部门管理改为由内部审计的职业组织进行管理,并拟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改组为中国内部审计的职业组织——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可以预见,中国内部审计将是一个完全由内部审计职业组织——内部审计师协会管理的审计职业。这一方式的采用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

国际内部审计篇7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涵义比较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内涵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一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这定义比较笼统和抽象,只是简单提及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独立性,什么是客观性,也没有对损害独立性或客观性的情形予以列举,更没有说明发生损害情形后应如何披露。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实施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给予了明确的解释: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不存在影响内部审计客观性的利益冲突的状态。独立性一般指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时,应以事实为依据,保持公正、不偏不倚的精神状态。客观性一般指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能够促进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提高。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的“属性准则1100号”规定:内部审计活动应该独立,内部审计师在开展工作时应做到客观。并进一步解释: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体现为机构的独立性和内部审计师的客观性。机构的独立性是指审计执行主管在机构内应向能使内部审计活动实现其职责的阶层报告,即内部审计在组织地位上的独立。机构独立性的标志是内部审计活动在确定内部审计范围、实施审计及报告审计结果时应不受干扰;内部审计师的客观性是指内部审计师应有公正的态度,避免利益冲突,即内部审计人员精神上的独立。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关系是,独立性可使内部审计师提出公正和不偏不倚的判断意见,这对审计工作的恰当开展是必不可少的。而内部审计师的客观性要通过机构的状况和客观性来获得,内部审计师的客观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构独立性的实现。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外延依照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2001年提出的内部审计最新定义,认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比较中外内部审计的定义可以发现,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我国内部审计仍处于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过渡阶段,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是监督与评价,内部审计的目标主要是防弊兴利,内部审计所提供的是以审查和评价组织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为主要活动的保证,没有涉及咨询,这也是由我国内部审计实务发展水平和现状所决定的。iia作为内部审计职业的国际性组织,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内部审计实务经验,经过深入的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已制定了一整套科学、完善的职业实务准则框架,并适时提出了内部审计最新定义,恰当地反映了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最新发展。根据iia的定义,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防弊和兴利而是价值增值,内部审计不仅是一种保证活动,也是一种咨询活动,将内部审计的服务领域由审计领域延伸至咨询领域,内部审计通过对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以实现价值增值。

(三)内部审计独立性内涵与外延问的联系通过探讨中外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内涵与外延的规定和解释,可以认为,中外对内部审计独立性内涵的界定以及对机构独立性与内部审计师客观性关系的理解上渐趋一致,即都认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二是内部审计师个人的客观性。机构的独立性主要是指地位上的独立,是保障内审机构“独立”履行其职责的首要条件。只有当内审机构具有独立从事审计活动所要求的良好的组织地位,才能确保内部审计活动在确定内部审计范围、实施审计及报告审计结果时不受干扰,内部审计师的审计行为不受限制,审计意见或决定得到实施,审计建议得到适当采纳。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对内部审计机构组织地位的明确规定,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核心:一是内部审计机构应置于组织内部的一个较高层次。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其隶属关系和领导层次的高低,理想的情况是在行政上隶属于最高管理层(首席执行官或总经理),在业务上隶属于董事会或下属的审计委员会,接受其业务指导并向其报告业务工作;二是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拥有行使职责所必备的充分的权力,如保证广泛的审计范围、依据审计建议采取适当的行动,与组织最高决策层直接交流信息等;三是内部审计活动不受其他职能部门或个人的干扰,要求内部审计师应该取得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支持,这样才能得到被审计者的合作,在不受干扰的条件下开展工作。在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外延方面,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的规定和指导已延伸至咨询领域,这也是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目前尚无法达到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完善,将咨询服务纳入内部审计活动必将成为我国内部审计准则所要面临的新课题。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及其披露比较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没有列举可能损害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因素或情形,也没有说明发生损害情形后应如何披露和处理。但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活动前,应主动对其客观性进行评估,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首先识别可能损害客观性的因素;其次评估这些因素影响的严重性;再次向审计项目负责人或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报告,采取措施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最后向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报告有关客观性受损的情况。同时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提出了可能损害客观性的形态:内部审计人员审查和评价自己以前负责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存在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有密切的私人关系;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有长期合作关系;内部审计人员对于被审计单位或其管理层存有文化、种族或性别上的歧视;内部审计人员对于审计项目存有认识上的偏见;内部审计人员遭受来自机构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内部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等。内部审计人员一旦识别了可能损害客观性的因素后,应对这些因素的严重性进行评估,并考虑是否已存在降低其影响的措施。当发现存在严重损害客观性的因素时,应及时向审计项目负责人或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报告客观性受损的情况,在客观性受到严重损害的情况下,应及时向董事会最管理层报告披露客观性受损的具体情况。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以属性准则形式作出强制性规定:无论独立性或客观性是表面上还是事实上受损,都应将损害的具体情况向有关方面披露,披露的性质取决于损害的具体情况。损害内部审计独立性形态包括:内部审计师应避免评价其以前负责的具体运营工作,如果审计师对其在上一年度负责的运营活动提供保证,客观性就会受到损害;对审计执行主管负责的工作提供保证服务时,应由独立于内部审计活动以外的有关方面进行监督;内部审计师可以提供与以前负责过的工作相关的咨询服务;在内部审计师本人可能损害所要提供的咨询服务的独立性时,内部审计师在接受这项工作之前,应向客户说明情况。为了给内部审计师提供更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实务公告还对损害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某些形态加以进一步解释并给出应对措施,旨在帮助内部审计师作出合理判断。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披露一旦发生独立性或客观性受损的情况,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认为应该予以披露。实务公告提供如下披露的办法:如果已经出现或经合理推断认为可能出现利益冲突和偏见的情况,内部审计师应该向审计执行主管进行报告,审计执行主管应该重新指派审计师;审计范围界限是对内部审计部门的一种限制,该界限妨碍审计部门实现其目标和计划。审计范围的界限可能使章程所规定的审计范围,使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活动中接触与开展审计业务相关的记录、人员和实物财产,经批准的审计工作项目计划、必要审计程序的实施,经批准人员配置计划和财务预算等诸多方面受到限制,以书面形式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其他相关治理机构报告审计范围的界限及其潜在影响;审计执行主管应该考虑就原来已经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其它治理机构报告并通过的范围界限,再次向其报告是否合适。如果机构、委员会、高级管理层或其他方面有变动,可能尤其需要进行这种报告。由此可见,中外内部审计准则关于损害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形态及其披露的规定既有相似之外亦有不少差别。相似主要表现在:两者都对损害内部审计师客观性的形态给予了总结,并且都认为一旦发生独立性或客观性受损情形时,应向有关方面予以报告或披露。差别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两者列举的损害内部审计独立性或客观性的具体形态有所不同。我国内部审计准则只是作出了简单的描述,而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不仅列举了有关形态,还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提供指导性意见,因此更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在如何披露损害形态方面,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只是笼统提出:当发现存在严重损害客观性的因素时,内部审计人员应及时向审计项目负责人或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报告客观性受损的情况。在客观性到严重损害的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及时向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报告披露客观性受损的具体情况。这既没有指明区分客观性损害程度的标准或者哪种形态属于客观性的严重损害,也没有指明何种损害形态应向审计项目负责人报告,何种损害形态应向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报告,何种损害形态则应向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报告以及应采用哪种形式报告,从而显得过于抽象,不利于内部审计人员操作。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提出的披露对象包括审计执行主管、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其它治理结构,披露的层次明显较高。这是因为国外内部审计机构普遍隶属于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具有较高的组织地位和权威性。另外,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还明确指出何种形态下应向审计执行主管报告,何种形态下则需进一步向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其它治理结构报告,且报告最好采用书面形式。

三、内部审计独立性建议比较

(一)我国关于实现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建议在如何确保机构独立性方面,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给出如下建议:内部审计机构应隶属于组织的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接受其指导和监督并取得其支持,以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应由组织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经过适当的程序确定,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直接向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负责;内部审计机构应通过内部审计章程的制定明确其职责和权限范围,并报经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批准,以确保内部审计活动不受到组织内其它部门的干涉和限制;内部审计机构应向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提交审计报告及工作报告,并在日常工作中与其保持有效的沟通;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有权出席或参加由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举行的与审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治理程序等有关的会议,并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保证客观性: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及专业胜任能力;增派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审计项目,并进行适当分工;采用工作轮换的方式安排审计项目及审计小组;建立适当、有效的激励机制;制定并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停止执行有关业务并及时向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报告。

国际内部审计篇8

   1.国际内部审计的职业化。

   1941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的成立使内部审计开始成为独立的职业,内部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登上历史舞台。国际内部审计协会成立以来,在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下,从完善内部审计定义开始,不断加强内部审计标准建设,形成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标准、实务公告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对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际内部审计协会通过持续完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框架,传播内部审计最佳实务,指导全球内部审计实践,在内部审计理论建设和业务实践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对全球内部审计理论建设、标准建设和业务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我国内部审计职业化。

   我国内部审计协会成立以来,为我国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特别是21世纪以来,我国内部审计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在国际先进内部审计实践的影响下,对我国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进行了积极的、艰苦的探索,加快了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步伐。我国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实务发展和理论探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我国内部审计协会秉承“服务、管理、宣传、交流”的工作方针,以推动内部审计发展为己任,推进“内部审计的全面转型与发展”统领工作全局,倡导准确把握内部审计新理念,积极探索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的审计新模式为重点,加强调查研究,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理论创新,组织经验交流,深化准则建设,提高培训水平,扩大国际交往,推动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二是自2003年以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陆续了《内部审计基本了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29项具体准则和5项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初步形成了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三是为促进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改善内部审计环境,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于2012年4月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和《中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分别规定了评估目标、评估依据、评估主体、评估人员、评估内容、组织方式、结果利用等规则、流程、方法,对各类组织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具有较普遍的适用性,为有效提高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执行力,切实推进我国内部审计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制保障。

   二、内部审计质量的溢出效应

   (一)内部审计质量和溢出效应

   1.内部审计质量的概念。

   “质量”一词最先应用于对产品好坏的衡量。《礼记》中的“考工记”曾记载:“令百工审查五库器材之质量。”按照《辞海》解释,“质量”即为优劣程度。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克罗斯比认为,质量是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美国着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博士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质量是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现代质量改进之父戴明认为,质量是顾客需要和想要的任何东西。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的标准是每次都能够在第一时间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内部审计是以增加组织价值、改善组织运营为目的,为组织提供确认和咨询服务的专业活动,本质上是组织内部的一项专业服务活动。狭义的内部审计质量是指内部审计服务的硬质量,也就是内部审计服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程度。广义的内部审计质量还应包括软质量,也就是利益相关各方所感受到的审计人员的形象、态度、知识、修养等文化因素,以及对审计机构的整体印象。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内部审计质量反映了内部审计职能作用发挥的好坏,或内部审计成果满足审计委托人需要的程度。

   2.溢出效应的概念。

   萨缪尔森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行动可能在市场交易之外有利于或有损于其他人的利益,即存在着不发生经济支付的经济交易。这种现象被称为溢出效应,也称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又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外部经济是当一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造成好的影响,而另一个经济主体不能给与相应的补偿,也可以称为积极的溢出效应。外部不经济是当一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造成坏的影响,而另一个经济主体不能获得相应的赔偿,也可以称为消极的溢出效应。内部审计职业协会以促进实现内部审计职业正价值为目标,以职业知识和技术的传播方式,引导内部审计职业的发展,塑造先进的内部审计职业文化,帮助企业组织强化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促进公司善治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内部审计职业组织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其提供职业化服务并不以营利为目标,职业组织获取的回报与其输出价值的不对称性,使其具有类似公共产品的性质,从而符合溢出效应的基本特征。

   (二)职业化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

   1.职业理念培育内部审计的精神品质。

   职业不仅是每个人的谋生之道,也是每个人享受人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说道:“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因此,现代职业应该给人带来崇高感,这也是现代内部审计职业化的方向。这种理念要求从业人员通过创造优秀的工作成果,努力实践自己的职业价值。这种理念激励内部审计人员树立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增强重大风险的识别能力、审计问题分析能力和审计建议能力。这些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将会在客观上提升内部审计服务的品质。

   2.独立精神成就内部审计的职业特征。

   职业化要求成立专业、独立的内部审计组织,从机构设置、人员、报告权限、经费等方面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这是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内部审计结论客观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基本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核心是内部审计机构的报告对象在组织治理中的地位。实践表明,报告对象缺乏权威性,内部审计工作容易受到利益相关方的干扰,进而影响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另外,内部审计必须能够获得履行职责所需的足够的资源,因为拥有财务自由,也是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重要保证。

   3.职业标准建构结论公认的制度基础。

   一是确立评价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审计标准,也就是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立适当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是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也是衡量内部审计服务质量的需要。国际内部审计协会持续完善的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为全球内部审计活动提供了最佳蓝本。二是内部审计应促进组织建立业务标准,这是审计人员作出客观判断的评价尺度。内部审计的职责在于评价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因此需要确立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的规范,作为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审计活动依据的评价标准。建立符合组织整体利益的业务标准是开展内部审计活动的基本前提。业务标准则经过适当的程序,得到组织最高层的批准,是审计评价权威性和审计结论获得被审计单位认可的制度基础。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原会长王道成在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座谈会上表示,内部审计部门代表董事会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制定相应的标准。iia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也明确:“评估控制需要依据适当的标准,以确定目标和目的是否实现。内部审计师必须确认管理层制定适当标准的程度。”在具体审计活动中,两个标准缺一不可。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为内部审计活动确立规范,是建立内部审计服务获得外部信任的客观基础。业务标准是内外部制度的精华,是组织内部业务和管理规范的灵魂,是衡量组织业务和管理活动是否规范的内部法律。从审计实践来看,审计标准和业务标准是审计结论权威性的保证,也是内部审计赢得组织公认的制度基础。

   4.职业团队凝聚质量提升的核心要素。

   内部审计是对管理者的再管理,监督者的再监督,必须要有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内审人员来完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设职业化的内部审计团队是现代内部审计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持续提高的团队胜任能力和职业形象,建立现代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基础。内部审计人员依靠自身的努力,提升内部审计职业的社会价值和职业形象,增加内部审计的职业魅力,共同创造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受人尊敬的现代职业。内部审计职业化为内部审计搭建了经验分享和提升职业胜任能力的广阔平台,帮助内部审计人员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学习国际领先实务,掌握先进的内部审计方法、技术,增强学习创新能力和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职业化有利于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盟内部审计队伍,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

   5.职业方法提供职业胜任的工具选择。

   “系统的规范的方法”是现代内部审计的特征之一。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日趋融合的背景下,风险管理方法成为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方法之一,促进了内部审计技术的创新。先进的审计方法和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内部审计管理和运营当中,提高了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另外,审计对象信息化的推进促使内部审计人员大量使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创新审计手段,实现由手工审计向信息化审计转型。国家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指出,作为内部审计部门来讲,必须要提高审计项目的管理水平,必须要改进审计的技术方法,加快审计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要强化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提高审计的规范化水平。职业化响应了内部审计的要求,有利于在内部审计方法和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方面巩固自己的优势。

   三、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和质量提升之路

   (一)共享职业成果,加快内部审计知识体系建构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发展和深化,需要内部审计业界在积极探索、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加速内部审计知识体系建构,逐步提升内部审计职业含金量。企业组织与职业协会应积极互动,加强职业国际交流,实现全球知识与经验的共享,借鉴中外理论和实践成果,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知识体系,为内部审计服务层次和质量水平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国际内部审计篇9

内部审计是为了适应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是为了适应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而发展的。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发达国家的内部审计已经呈现下列趋势:

(一)内部审计由部门的领导转由最高管理当局领导

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产生之初,管理当局关心的是会计记录的真实性,财务收支流动的合规性,财产物资的完整性等事情,当时内部审计主要履行会计监督职能,由会计部门领导比较合适。但随着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工作依赖程度的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1978年颁布的《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中明确规定:一个组织在建立内审机构时内部审计领导应由组织内一个有充分权威的人负责;内部审计部门领导应与董事会保持直接联系,其任免应经董事会同意;内部审计部门的宗旨、权利和职责应在正式书面文件(章程)中做出规定,且应由经理核准,董事会通过;内部审计部门领导每年应将内部工作计划呈送经理批准,并报告董事会,还应向经理和董事会报告重要的审计结果和审计建议。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审计机构越来越普遍地采取所谓的双重联系和报告制度。即一方面与最高管理当局联系,向其报告工作,以便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能得到充分考虑,查出的能及时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又与董事会联系,向其报告工作,以避免内审活动受管理当局的阻挠。

(二)内部审计由单纯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发展

早期的西方内部审计部门主要开展财务审计,这种事后进行的财务审计,只能提出问题,治标不治本。因此,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其所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中规定,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应包括“对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恰当性和效果以及各项业务活动在履行被赋予的责任方面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1990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颁布的职责说明书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内部为检查和评价其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活动,他要提供所检查的有关活动的、评价、建议、咨询意见和信息,以协作本组织成员有效地完成其责任。在1999年的内部审计新定义中,更是将“独立评价活动”变为“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由“检查和评价其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变为“为组织增值和改善组织经营”,内部审计的目标也由“协作本组织成员有效地完成其责任”变为“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三)内部审计由一种零散的组织活动向一种社会职业发展

四十年代以前,内部审计只是一些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和交流,在组织内部独自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1941年,有人把它称为内部审计的奠基年,该年在美国成立的内部审计师协会使内部审计成为一种社会职业。发展至今,西方内部审计已成为一种成熟的社会职业,内部审计基本上实现了规范化,从事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已经推行注册内部审计师和授证制度,i-ia自1974年举办Cia(CeRtiFieDinteRnaLaUDi-toR)考试至今,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这项考试。考试包括4个部分:内部审计程序、内部审计技术、管理控制和信息技术、审计环境。此项考试的权威性源于“四个统一”,即全世界统一时间、统一科目、统一命题、统一评卷。iia还设置了各种培训和继续课程,制定了诸如《内部审计师道德规范》、《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内部审计法》等行为规范,同时,内部审计已从一种单纯的实践活动上升为一种体系,完成了由“术”到“学”的转变。

二、对策

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职业化程度不高等。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我们认为我国内部审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在企业内部,特别是在大、中型企业内部建立总审计师制度

在企业内部选择熟悉本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有组织领导能力、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担任总审计师职务,总体负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部建立总审计师制度具有如下优点:(1)使企业内部审计在组织上加强,在制度上得到保证。有利于改变企业内部审计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最高负责人只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不利状况。解决内部审计的“有位”问题,为其“有为”打下基础。(2)能够深化和扩展内部审计的深度和广度。总审计师属于企业高层管理领导体系,名正言顺地参与和制定经营方针、经营目标,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为管理审计的开展提供组织保证。(3)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内审效果,总审计师一般要求具有审计师等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为有计划的培训和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供契机。(4)有利于协调审计监督与其他专业监督之间的关系,便于企业开展横向内部审计。

建立内部总审计师制度与目前正在推广施行的财务总监制度有明显的区别,向国有大、中型企业里派驻企业财务总监是一种政府出资者行为,即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凭借所有者的权利,对企业财务进行监督和管理,财务总监主要向所有者负责,而总审计师则主要向管理当局负责。

(二)内部审计应该尽快完成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的转变过程

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是财务审计,其审计目标是查错防弊和评价各分支机构履行责任的状况。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更要善于提出改进问题的建议,时刻注意为管理当局及被审单位提供建设性服务,改单纯的财务审计为全方位的管理审计,如:资源的取得是否经济,使用是否有效?计划建立的目标是否达到?客户对得到的产品或服务是否满意?是否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等。有人认为管理审计对管理咨询、组织和、系统方法及其他检查功能有。实际上,大多数咨调工作都是针对具体情况的、已知的问题并打算提出具体的建议,而管理审计是在没有发现问题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企业的经营业务进行系统的也可能是周期性检查的一部分。为了实行管理审计,要求内部审计借鉴民间审计职业界广泛运用的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即以调查和评价被审单位内部的资料及有关的经济资料赖以形成和存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可靠性为基础进行审计,可使内部审计人员从繁琐的财务审计上节约绝大部分的精力从事其他更加有意义的审计工作一经济、效率、效果、管理、环境等审计工作。

(三)内部审计必须职业化

在民间审计职业化的浪潮中,相当多的内部审计人员被吸引到民间审计,使原本人才短缺的内部审计雪上加霜。内部审计职业化,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也有利于内部审计的规范化。,我国至少应在以下方面努力,为内部审计职业化打下基础:(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师协会。(2)实行内部审计师注册和授证制度。(3)创办内部审计刊物、设置各种培训和继续课程。(4)制定内部审计行为规范。(5)组织参加iia举行的Cia考试。李金华审计长在题为《强化内部审计机制,迎接21世纪挑战》的文章中指出:1997年内部审计学会与iia签订协议,将iia在国际上举办的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引进中国,取得了成功。这些对推动我国内部审计与国际内部审计接轨起到积极作用。我们组织Cia考试的目的,在于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提高我国的科学管理水平,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企业管理人才,为建立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实践证明,参加Cia资格考试,有利于促进我国内审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使已经达到国际水平的专业人才显现出来,向国际同行证明我们的实力;有利于加快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进程,进一步提高我国内部审计的国际地位。但随着Cia考试工作的拓展,取得Cia资格的人数将不断增加。解决我国Cia的注册和执业问题,已迫在眉睫。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和iia签订的Cia协议,我们应该尽快制定Cia的注册办法以解决好Cia的地位、执业、管理以及后续教育等问题。注册办法尚未出台,表明我们还有职责没有完成。

(四)进一步完善部门审计

在我国的内部审计中,独具特色的“部门审计”占有重要位置。这是国家审计机关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发展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一个创举。内部审计虽对国家审计来说属内部审计,但它对下属单位的审计具有外部审计性质。其两重性使它可以承担一部分国家审计机关委托的审计任务,并指导下属单位内部审计的开展。从我国实践看,部门审计取得了一定成绩,做得比较好、发展比较快。这不仅因为部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比单位内部审计强,更重要的原因是部门审计的特殊性使它在某些方面发挥了国家审计不能起的作用。部门审计在对下属单位的经常性审计监督及加强本行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各主管部门对下属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将从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部门审计也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际内部审计篇10

一、目前我国的内审工作脱离实际的表现

笔者凭着在企业总会计师岗位上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加上退休前在总审计师岗位上的短期实践,对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的内部审计制度作了一些研究,感觉其从内审理论、内审立法、内审实务等诸多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实际的倾向,这种脱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脱离中国的实际

从理论界到实务界的一些同志,往往习惯于把国外建立在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基础上的内部审计跟国内比,而无视我国公司制企业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相差甚远的现实。本来水土不一样,总想把人家的“洋果子”栽到自己的山地里,能不产生“水土不服”的问题吗?著名审计学家于光远教授说得好,中国的内部审计“要处理好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国际化不能囫囵吞枣、全盘照搬,而是要根植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吸纳精髓,破除陈旧,从而解决中国当前和未来的实际问题”,这话可谓一语中的。

(二)脱离我国立法的实际

不少研究内部审计的同志忽视了法律层面的一个重要事实,即:在《公司法》这部规范我国企业的法律条文中,找不着有关内部审计的半个字――公司制企业的内部审计竟然没有法律依据!这也许是笑话,但是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偏偏就生存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之中。

(三)脱离我国企业的实际

一些从事内审实务的同志总是习惯于将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相比,比独立性,比权威性,而无视我国的企业一直以来就是把内审作为一个职能部门设置和对待这样一个事实。

由于脱离实际来讨论和研究内部审计,所以从理论到实务,都存在一些模糊的概念和不切实际的要求。

二、对我国内部审计的思考与建议

(一)讨论内部审计的一般属性和特殊性,应该更加注重内部审计的特殊性

内部审计是审计的一个分支,它具有审计的一般属性,比如:它通过与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共有的监督和评价活动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但是,内部审计更是一种特殊的审计类型,“内部性”是其特殊性的集中体现。内部审计只在组织内部实施审计,它同时为所在组织的管理当局(审计委托人)和审计对象(受托责任者,即各业务部门及所属单位)提供服务,它的监督和评价职能局限在组织内部进行,不涉及外部,它代表的利益群体都在组织内部。这种鲜明的特性,决定了它区别于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作用、地位和工作方式。

研究内部审计,应该透过内部审计的特殊性去探索、提炼、总结它独有的概念表述、功能描绘和路径选择。

(二)对比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应该更加注重内部审计的客观性

言及审计必谈独立性,因为独立的地位是保证审计行为客观公正的基础。这里所讲的“独立”,除了指审计机构的独立、审计人员的独立、审计行为的独立之外,更重要的是内涵了审计人员精神上的独立、意识和理念的独立。前者只是形式上的独立,或者叫“外表独立”,后者才是实质性独立。精神上的独立“是指审计人员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专业怀疑的内心状态,”“是指审计人员自身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的一种公正不偏的态度,一种在发表意见时其专业判断不依赖和不屈从于外界压力的状态。”(见华中电力会计学会内审研究会2005―2006年课题研究报告汇编《在内审实践中的理论探索》p105页:重庆市电力公司课题组所写《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相对性和有限性研究》)

然而,内部审计却有它的特殊情况:

内部审计只为本单位服务;它设在企业单位内部,和财务、生产、技术、人事等部门一样,只是一个职能部门;内部审计在机构设立、人员配备、经济待遇、费用开支、职务升降、地位作用等方面无不受制于所在企业(单位)的负责人和权力机构;按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四条的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这就等于企业总经理手里掐着内审人员的“饭碗”和“小乌纱帽”。这种利害关系决定了内审与所在单位之间有很强的依附性,独立性很弱。即使是相对独立,也很有限。

中国内部审计派生于政府审计,当初作为政府审计在企业的派出机构,具有短期的独立性。一旦失去“派出”身份,这种“独立性”也就随着失去了。现在的企业内部审计虽然也在政府审计的指导下进行工作,但它在人、财、物等方面与政府审计不存在任何关联。非但如此,它同样要与所在企业一道接受政府审计的监督。

中国的企业内部审计多半是按上级企业或者本公司总经理的要求设立的,扮演的是上级管理者和本企业总经理的“经济警察”和“消防队员”的角色,它必须听命于委托人的指令,想独立也独立不起来。

著名审计学家于光远教授曾经指出:“传统的观点认为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实质上,客观性才是内部审计的灵魂。”“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依附于客观性”。(《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年3月第2期:于光远“把握时代脉搏,开创内部审计事业新局面”)这是十分中肯的观点。我们不宜强求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独立性方面的同等待遇,那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要着力维护的是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因为客观性是产生审计成果并保证其质量的要素。

(三)讨论现阶段我国企业建立内审机构的动因究竟是“优化公司治理”还是“完善内部控制”?实话实说:大部分是为了完善内部控制

分析我国现阶段,企业建立内审机构的动因,笔者个人认为,大部分企业还谈不上是为了“公司治理”,“优化”二字就更沾不上边,整体上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尚远。因此,判断企业是从“优化公司治理”的角度去谋划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与当前实际不相符。

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没有内部审计的位置――法律规定是空白的,现实做法也只有一个“监事会”的空壳。驱动企业建立内部审计的内在动因有两个:集团式企业成员单位多,管理层次多,集团管理当局利用内部审计延长自己的“管理半径”,弥补“摊子大管不过来”、“层次多管不到位”的缺陷,以加强内部控制。现在的电力、石化、通讯、冶金等大型、特大型企业集团,都属于这种类型;还有一种动因,就是企业总经理出于应付外部检查或上下对口的需要,在职能部门的设置中挤巴挤巴给审计留下个位置,安排几个人,干的活实际上是公关、接待和配合外部或上级单位检查,有时也充当“消防队”,哪儿出了问题就派到那儿去救急,去“灭火”。除此之外,还有虚设内审机构的,光挂牌,不配人,故意装点门面、掩人耳目;还有的在财务、监察或者办公室指定一个人充当内审人员,但从来不干审计的活。这样的单位亦不在少数。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大多是被动式的应付,唯一缺乏的是:出于企业实实在在的内在需要。

笔者认为,如果我国企业界的观念上升到了从“优化公司治理”的高度去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我国内部审计的地位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也就意味着与国际惯例接轨了。

(四)选择内审机构设置模式,不外乎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监事会领导下的内审部门和总经理领导下的内审部门三种,现阶段比较实际的应该是采用“总经理领导下的内审部门”这种模式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隶属关系的确定,是内审实务界争论得最多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说各理,莫衷一是。依笔者看,不管如何设、归谁管,按实事求是的原则处理没有错。

目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监事会领导下的审计部门,总经理领导下的审计部门。前两种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并且为其公司法律法规所规范,比如美国的“萨班斯――奥利斯莱法案”就规定公司治理结构中必须设立审计委员会。我国国情不同,经过几次修订、于去年年初才开始施行的新《公司法》,洋洋洒洒13章219条,居然只字未提内部审计,这只能让人理解为:中国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中尚未确立内部审计的法律地位;即使在《审计法》中要求“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那也只是个一般性的法律规定,连“必须”二字都没有采用,可见其法律层面的强制力是很不够的。采用“应当”的提法,留给了企业单位一个很大的选择空间――可以设,也可以不设。在这样一个法律环境下,如果企业在董事会或监事会下面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没有法律依据;无法律依据的机构叫“非法机构”,不仅不能发挥作用,而且要受到清查,企业怎么会去干呢?但凡在董事会或监事会下面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的,要么是徒有虚名,要么是公司管理层实际控制内审,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监督被虚置。

目前比较现实的选择是:设立总经理领导下的内部审计部门。理由有三:1.《审计法》有明文规定,内部审计在总经理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比“在权力机构领导下”更加明了直接,法律依据更清晰;2.内部审计部门本来就是总经理掌控下的职能部门之一,受总经理直接领导,作为总经理实施内部控制和监督的得力助手,远比在其副职领导下强,地位决定权威,地位高,权威就大;3.单位负责人与内部审计之间“委托”和“受托”关系的存在,既是内审设立的前提,又是内审存在的基础,更是内审服务的内容。我国著名审计学家杨时展教授曾经强调指出:没有受托责任,就无所谓审计。作为企业或单位的内部审计,就是接受企业单位负责人的委托,对本企业(单位)各级管理部门履行各自受托责任的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纠正偏差等改进管理的建议,同时向委托人报告。因此,企业的总经理离内审部门最近、关系最直接、联系最紧密。在我国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时候,选择在企业建立“总经理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应该是一种明智之举。

(五)在企业里,内部审计要在保持相对独立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做出选择,该如何办?正确的选择应该是积极参加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但不负责经营决策的执行

李金华审计长说过,内部审计的特点决定了它要为单位和部门自身完善,为部门和单位的主要领导人服务。他还说,内部审计要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效益上做文章,不要一味讲监督。

从审计长的上述讲话中,不难理解内审必须参与企业管理活动的内涵。实际上,内审的“内向性”服务特点就决定了它必须融入到所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去,藉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尤其是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会议必须有内审的参与,在决策过程中必须有内审的意见和建议。因为内审的视角独特,它可以为决策者提供风险分析和不可行性论证,这是其他职能部门不可替代的。内审的参与,可以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如果内部审计一味只图一个说话公正的形象,在企业里保持那点“相对独立性”,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纯粹扮演“看客”和旁观者的角色,那就只能落得个“不知情”的“聋子”和“瞎子”的境地,等于把内部审计拥有的优势丧失殆尽,变成外部审计。过分追求在企业中相对独立的地位只会严重制约和削弱内部审计参与、支持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

内部审计能够,而且也必须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正是国际内审协会最新定义所要求的。该定义明确: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因此,内部审计对企业的服务是一种增值服务,对企业的管理是一种增值管理,增加价值是其存在的意义和前提。它通过深入到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公司系统的各个层次的审计检查,制止铺张浪费,挽回损失,核实成本开支,每年体现在企业财务账面上的“显性”效益多达数百万、数千万乃至上亿,如果加上“隐性”的效益(如采取规避风险的措施、健全内控制度等而增加的效益)就更可观了。比如国家电网公司系统,2005―2006年,各单位采纳审计意见和建议3万多条,促进增收节支31亿元,通过落实公司下达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收回被质押的国债10多亿元、逾期委托贷款3亿多元和风险投资1000万元,解除担保20多亿元。(摘自《华中电网内审动态》2007年第2期转载的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曹志安报告原文:《服务发展大局,推进审计转型,努力开创国家电网公司审计工作新局面》)又如:河南省电力公司审计部门,2006年共完成审计项目239个,促进增收节支5757万元。(摘自《华中电网内审动态》2007年第1期p21苑洪亮报道文章:“河南省公司2006年审计工作任务提前完成”)

以上数据表明:内部审计通过纠错、防损、避险和改进管理的意见、建议,一方面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增值效益;另一方面也以雄辩的事实证明本身在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反言之,内部审计在为企业增加价值的工作中,如果因为“保持相对独立性”而成为增加价值的绊脚石,那是不可取的。

(六)内部审计在企业里是扮演“经济警察”的角色还是扮演“管理参谋”的角色?时代进步了,“管理参谋”应该是与时俱进的选择

监督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从查错纠弊开始发展起来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企业里的经济警察”。在这一点上,与政府审计没什么两样。

时至今日,对内审的这种传统形象应该进行大刀阔斧的更新,刷上一层时代的色彩了。

国际内审协会前主席安东尼・瑞德里对21世纪的内部审计发展前景曾经作过这样的展望:“我们是改善公司管理水平的力量。我们的业务与其他管理组织相比正逐日增加。如果能继续保持这种势头,我们将成为下一世纪的职业。”这就是说,内部审计要立足21世纪,就必须从传统的监督型审计向服务型的管理审计转变。2005年,国家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将我国内部审计的定位明确为“管理+效益”,也正是糅合了我国国情和国际惯例而提出来的精辟见解。基于此,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的“大戏”已经登上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舞台,在这种形势下,内部审计由企业的“经济警察”转变成“管理参谋”便成了时代的要求,这也正是内部审计区别于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显著特色,更是体现内部审计存在价值之所在。

内审作为企业的“管理参谋”,1.必须改变过去当“经济警察”时的那副面孔。在企业内部,一旦各个业务部门和职工群众把你视为监督他们的经济警察,防审、拒审、避审的心理和行为便会随之产生,对立情绪也就避免不了,内审在企业里就会处于“孤岛”境地,这显然很不利于内审参与企业管理。2.管理是一门艺术。内审人员仅仅满足于懂得财会和审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熟悉本企业的生产流程,了解风险管理要点和内部控制关键,要在企业制订发展战略、审定长远规划、计划重大投资等关键时候、关键环节、关键会议上大胆直言,参与决策,光“参”而不“谋”谓“无为”也!

(七)内审的独立性要求企业的审计队伍相对稳定,保持较高的专业素养,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而企业内审部门经常因人力资源匮乏不得不临时外聘一些专家参与审计,究竟如何办理为好?现实的选择应该是:建立“专家库”,拓宽视野选人才,以满足审计任务需要为准

人才是内部审计资源中的首要资源,惟有具备人才优势才有内部审计的优势。内部审计因编制定员方面的原因,往往在实施审计任务时暴露出人手紧缺的矛盾。怎么办?近几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摸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1.建立“内审专家库”,吸收本单位主要业务部门的部分骨干充实到专家库中来,一有任务便把他们临时借来,先培训,然后安排到有关审计小组去工作,完成任务后仍然回原部门;2.建立协作机制,一遇重大审计任务,从系统内几个单位抽调审计人员,组成专班应对;3.向外委托。一些一般性的审计项目,在本身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委托给社会审计机构去完成。这些办法大大拓宽了“融智”的门道,同时也改善了内审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在现代企业中,内部审计要承担总经理下达的财务收支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基建工程审计、市场营销审计及各种专项审计任务,审计的触角所及,遍布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内部审计要适应企业全方位经营审计的形势,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审计队伍是根本不行的。

内审部门不可拘泥于定员不够和缺员的问题而耽搁审计任务的完成,跳出本部门、本单位、本行业的圈子,人才资源就多了。

(八)在讨论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关系的时候,必须辩证地认识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尤其要认准“内部审计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与生俱来就是一对孪生子: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内部控制又是内部审计的直接对象。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价,进而渗透到业务审计、管理审计各个领域,把握企业的整个管理活动。这种关系显示出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超然的再控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