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信息化优势十篇企业信息化优势十篇

企业信息化优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4:46

企业信息化优势篇1

【关键词】竞争优势;信息化;企业

伴随着互联网逐渐进入了千家万户,我国企业界的信息化进程也越来越快,而且逐步成为其主要发展趋势,有很多企业因为坚决走信息化的道路而取得了成功,也有很多企业正在彷徨和徘徊,虽然实现了信息化,但并没有从中获取到经济效益,寻根究底,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实现信息化。

1.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企业信息化的根本目的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就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等领域逐渐渗透信息技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提高了信息资源利用效益,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活动实际上也是信息技术不断完善、改进和创新的过程,又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其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企业面临着多方面的竞争,其中包括销售商和供应商对价格的一再要求、行业外出现的替代产品、行业外出现的新进入者以及行业的内部竞争等,企业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要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和支持作用。

首先,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有利于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开发。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当企业能够开发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或者能够开发出专门的产品或服务提供给高度专门化的市场时,其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成本必然会大大增加,让侵入者因为身处成本劣势而最终选择退出,企业的成本优势得以体现。

其次,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有利于开拓市场。对于那些潜在的进入者或者竞争对手,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来进行研究,而且也能够通过信息系统获取一些有价值的市场数据,进而不断推动企业对其市场和销售能力进行改进,这样,企业的市场渗透能力和运行效率会不断得到提高,有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确立。

再次,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有利于帮助和增强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联系。信息化不仅仅为客户提供了方便,还能为客户节约了成本,相比较而言,客户是不会轻易或愿意将自己的供应商进行更换的,企业的销售市场得到了保证,也有利于推动企业对信息化的发展。

最后,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有利于企业运行成本的降低。客户与供应商、市场与组织在信息化的前提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方面,让企业更容易进行组织内部的操作,如计划和人事控制和管理控制等,一方面还能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成本降低了,利润就增加了,企业的总体效益也就提高了。

2.目前形势导致企业信息化不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在我国,信息化已经在很多重点行业的大中型企业中得到了较大的推动,基本得到了普及。但是当覆盖到所有行业时,实现信息化的大中型企业大约只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如果再涉及到那些中小型企业,这一则会更低,因此,我国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仍处于初级阶段,有一些因素还导致企业即使实现了信息化也不能带来竞争优势。

第一,企业高层管理部门对信息化所带来的优势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很多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认为没有必要提高信息化建设,在当前的情况下企业照样能发展得很好。信息化的作用只是用来显示自身实力的花瓶,是可有可无的,这些严重阻碍了信息系统的开发;另外,部分企业的高层管理部门期望信息化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认为要提高企业的效益,只要买了计算机并将计算机连接到网络中就可以了。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到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没有考虑到与技术、业务和管理的同步发展;还有很多中小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不知道该怎么做,该为自己的企业配置什么样的设备,也没有一个可以提供咨询的地方,为此,他们甚至产生了恐网症,直接排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使企业的信息化难以获得相应的竞争优势。

第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需要有必要的软硬件设备的支持,而且还需要长期定时的对这些设备进行维护,为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然而很多企业没有对信息化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投入,导致了信息系统没有全面的信息来源,也没有完全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只能得到一些较分散的基础数据信息,达不到共享和交流的要求,使得信息化的优势难以得到良好体现。更重要的是,我国的企业往往缺乏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在我国的企业中,大多数信息化管理工作是由纯粹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完成的,他们往往都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识,更有甚者这些计算机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只是处于一个较低的层面。

3.为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要从整体上规划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企业要通过信息化的实现来提高竞争优势,可以借鉴一些国外好的做法和经验,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的前提下,从整体上规划企业的信息化进程,通过信息化的实现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一方面,提高竞争优势是企业的根本目标,在要制订信息化发展目标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好这一根本目标,另外,还要对企业的信息化资源、设施、人员、文化、方法和愿景进行深入的研究,具体包括:研究企业现有的可以组织的相关资源;研究企业的发展目标会对信息化产生的影响;研究改变企业的组成结构对信息化产生的影响;研究当前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在充分研究并认识这些内容以后,就可以明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达到的目标,为信息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且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都必须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当前,很多企业应用的信息系统得功能都比较单一,往往难以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共享和沟通,不能让获取到的信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进而浪费了信息资源,企业难以实现全面的优化,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无从说起,因此,企业的信息系统要能够将企业的各个部门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从整体上进行考虑,要让所有资源在整体上得到最优配置,使企业的整体优势得以发挥,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最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前必须先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在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旧的企业管理模式会对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产生阻碍作用,如企业的内部控制模式等,而且如果不进行改进,就会让企业的信息化由于不了解企业的未来变革情况而失去其应有的效果,因此,要想最终更好的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必须及时改进企业的管理模式。

综上所述,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必须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从整体上规划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排除那些不利于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才能使企业的信息化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解东辉.信息化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6,(09).

企业信息化优势篇2

【关键词】云计算;中小企业;信息化

一、引言

工信部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从法定的环境,项目资金的支持,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强中小企业的两化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已成力当今信息化的重点工作。中小企业在其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如项目开发周期长,成本投入大,风险高,缺乏专业信息技术人才。云计算无疑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机遇。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免去了用户大量繁杂的工作,用户可以通过按需支付方式获取所需要服务,由于云计算的灵活部署、随需随用、按需定制、性价比高、无需太多it基础设备投入等特点,为中小企业节省了构置硬件、软件,配备人员的相关成本,而受到中小企业用户的青睐。

二、云计算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优势

目前,我国众多中小企业已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积极投入信息化建设中,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无论是从资源利用水平还是信息化基础建设程度上还处于较低层次。云计算的出现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带来了发展机遇,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应用优势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便捷的信息化服务。中小企业无需要部署硬件设备和安装软件,只需按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能力和资源。云服务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用任何可以连接互联网的终端设备即可获取。大量的数据可以保存在云计算的数据中心服务器上,用户只需一组云计算服务的登录账号与密码,就可以在任何地点工作。在iaaS(云计算设备服务)模式下,企业可以提出要租借的服务器数量与存储空间,并且可以依照所需随时增减服务器。(2)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云计算降低了硬件购置的成本,没有软件许可证或软件升级管理所产生的成本,也不用租用设施,避免了隐性成本的支出,只需按照使用率采用计量,按需使用,按需付费,使用即买即用方式购买资源,大大降低了企业自行购置的资源成本。(3)有效解决信息化人才缺乏问题。中小企业的应用软件都运行在服务商端,由服务提供商负责维护,无需聘用信息技术员工和技术顾问,当租户在使用软件时如遇到问题,只需通知服务提供商的维护人员去处理,无须自己花费精力和财力去解决。(4)投资回报率高。通过利用云服务,中小企业能够改变因it资本支出太大而对网络资源望而却步的现状。对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而言,投资建立数据中心的投资回报率较低,并且很难与业务的快速成长匹配,云计算的租用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合适的解决方案。云模式可以使中小企业集中时间、精力和投资在利润较大的核心业务中去,企业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将自己的产品快速推广给用户,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取得更快更大的产出和高回报。

三、云计算应用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云计算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契机,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资金、人才等主要问题。但是云计算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问题诸如数据安全性和隐私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将阻碍云计算在企业中的应用。

1.存在的问题分析。(1)用户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云计算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观念和接受程度。中小企业需要改变以往“眼见为实”的传统观念,实现从购买产品到购买服务的it系统构建理念的转变。当前,广大中小企业应用传统的信息化软件,企业员工不愿放弃已经熟练的信息系统和应用,对云计算这一新鲜事物感到非常陌生,不愿接受。云计算的应用实施将面临巨大挑战。(2)安全性问题。云安全问题是企业接受云服务担心的首要问题。云计算从本质上来说是提供了公共而不是私有网络,用户需要把自己的业务数据、it业务流程等核心资源保存在第三方,并且由于虚拟化,用户并不清楚这些资源被实际存储在何处。因此会遭受到更多的攻击,面临更加复杂的安全威胁,需要相应的保障措施,企业也需要处理和承担与之相伴的各种安全风险。云计算的安全性问题,不是传统的数据安全性问题,除了数据安全外,还涉及到服务可靠性和可用性问题,是一个涉及到公信力、制度、技术、法律甚至监管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3)相关制度、法规不够健全。信任问题是云计算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不具备建立自己云计算中心的中小企业,会因为云计算运营商数据中心的数据安全没有任何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在制度上的保证和相关法律的保护,不敢把数据放在运营商的数据中心。(4)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运营标准。当前中国云计算产业参与者未形成一套共同遵循的技术标准和运营标准,具体表现在数据接口、数据迁移、数据交换、测试评价等技术方面,以及SLa、云计算治理和审计、运维规范、计费标准等运营方面,都缺少一套公认的执行规范、不利于用户的统一认知和云服务的规模化推广。

2.策略分析。(1)积极转变观念。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it服务模式,是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种理想解决方案。广大中小企业员工应适时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内部应开展新技术领域知识培训,使员工熟知云计算的概念以及在中小企业应用的优势,认清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及早部署,抓住发展机遇,创造更大价值。(2)云计算对企业的适用性。可以考虑借助云计算经济模式去分析,从而做出正确决策。详细分析企业是否采用云计算需要考虑的一些关键要素:诸如it资源规模、资源使用模式、数据敏感性和公司业务标准化等这方面综合考虑是否将it应用迁移到“云”上,并给出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以供公司Cio及相关管理者提供参考,做出正确决策。(3)选择优质云服务提供商。选择信誉好、可信度高的云服务提供商,通过分析他们的盈利手段,阅读隐私声明,防止企业信息从云计算运行商那里泄露。建议企业选择知名度高的服务提供商,如iBm、Vmware、微软等。为保障服务质量,中小企业应该和服务提供商签订服务水平协议(SLa),衡量对方执行这些条款的情况,并在合同款中列出准确的限定准则、安全和隐私协议以及服务提供商违反SLa的惩罚规定。(4)采用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云环境由多个“租户”共享,其环境为公有网络而不是私有网络,因此会遭受到更多的攻击。为避免数据丢失和被窃,对于敏感数据建议企业采用对称密钥或非对称密钥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再放入云端来保证数据安全性。以Davida.patterson为领衔的伯克利研究团队认为企业在放置数据到云端之前将数据运用加密处理可能比在本地数据中心中不加密存放更加安全。(5)相关政策、法规的健全。云计算在中国掀起的热潮不仅受益于it的推动,政府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促进作用。没有政府的规划和引导就没有云计算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政府一方面对新兴的云计算服务模式可以充分鼓励其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需要花大精力集中在云计算相关产业政策和立法上面,如检查厂商对客户承诺的不合理性、厂商信守承诺的程度、厂商对待客户数据的审计和监管力度,全面对云计算厂商的安全性进行规范和监督,以构建适度宽松的云计算发展环境。

企业信息化优势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

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化网络的现代化商业手段,它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企业的市场信息问题。国际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网络信息的信息不因机构的大小、距离的远近而有所不同。我国企业可以通过浏览网络资源获得与国外同样丰富的信息,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动向,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水平上考虑产品的创新,从单一的成本优势发展到兼有低成本和歧异性的全面竞争优势。

通过电子商务参与国际水平的产品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产品创新对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形成非常重要。我国企业要立足于国际市场,不仅要发挥低成本优势,还要充分了解国际市场信息,积极参与产品创新,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的作用及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近20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速,尤其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配套技术的成熟,电子商务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得以发展。电子商务将成为发展最快的商务活动方式,并在零售、批发、服务等各种商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电子商务之所以得到发达国家企业的重视,是因为它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电子商务以现代化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手段为基础,利用了国际互联网在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方面的特长,在成本节约、信息获取、企业管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企业经济活动成本。电子商务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和信息手段,直接降低了企业经济活动的成本。电子商务的功能与传统商务活动相差无几,而且成本非常低。电子商务的低成本优势决定了它必将在广泛领域替代传统商务活动的方式,并能够见此促进商务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电子商务加快了社会流通,降低流通费用。基于国际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于通过电脑网络使信息低成本传播。商品选取、购买都可以在网上实现,电子化的支付也是实时的。由于可以找到商品销售的实时资料,商家只需要保持较少量的存货就可以满足需求,减少了存货中积压的资金,无需设立零售商店,不需要承担店铺的租金费用,也不需要承担店铺零售人员的雇用费用,从而降低了商业流通成本。

2.降低信息的获得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得到信,即是获取商业机会的第一步。电子商务有效地降低了信息的获得成本。现代化的电子商务是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的特点是开放性和信息的共享性。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到接入网络的信息,理论上这种信息是跨地区跨国界的,而且与传统的书面广告、传真、电话相比,其成本是非常低的。信息获得成本的降低间接地减少了经济活动主体的经营成本,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环境。

3.推动产品创新。电子商务的创新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电子商务本身包含着传统商业服务和新产品职务,基于网络的商品销售属于传统的商业服务;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娱乐、通讯等是新的产品,是基于电子商务的产品创新。现在世界知名大公司的大部分产品服务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在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营业中有超过70%与网络创新的产品有关。另一方面,电子商务通过产品创新推动了市场创新,并且带动了新型信息企业的崛起,成为经济的新增长力量。

4.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管理环境。电子商务将信息传递数字化,使用标准的数据传输数据,能有效的改善管理环境。在企业微观上,企业内部网络实现了企业内部信息的低成本共享,管理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迅速传递到每个部门和责任人员,实现信息传递的扁平化,从而可以实现中间管理人员的裁减,降低管理成本,信息的传递也会更快捷而准确。同时通过接人国际互联网,企业可以实现外部信息的内化,管理人员可以获得及时的商务信息,加快决策速度。

5.扩大企业影响力,构成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电子商务本身的技术含量较高,属于前瞻性的行业。率先使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将在同行中树立起进取的形象,体现出容易接纳新事物、具有创新的精神,将有助于企业建立健康、向上的良好形象。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使用电子商务树立领先形象,使商业伙伴对企业形成良好的商业印象,建立未来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可以对企业已有的传统商务活动产生良好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电子商务能够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较明显的作用。(1)电子商务可以节约企业经营成本,成为企业成本优势的重要来源。(2)电子商务通过积极的产品和市场创新,加强了企业标新立异的能力,使企业保持创新优势,是企业歧异性的重要来源。(3)电子商务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内部的信息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并通过国际互联网建立与外界相联系的广泛的企业信息网络,使企业获得市场的最新动向,对企业创新和产品服务的歧异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分析表明,电子商务通过影响企业的成本和创新提高其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社会经济已经走出一国的范畴,无论是在宏观层次上还是在企业的微观层次上都要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实现资源配置、产品生产和市场的国际化。在这种环境下,信息、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就至关重要。电子商务是企业获取信息的现代化手段,是企业产品创新的重要动力,它必将在企业的国际竞争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使企业获得成本、产品差异等方面的优势。

我国电子商务经过近十几年的宣传和推广,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已经有部分企业认识了电子商务,也出现了阿里巴巴商城等典型的电子商务机构。在消费者群体上,2006年突破了5000万,发展速度非常快。高速增长的网络使用人数为电子商务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消费者市场,众多潜在的网络使用人群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更是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会。但同时我国的电子商务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例如,电子支付和安全问题没有妥善解决,传统消费习惯难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程度较低,等等。我国企业在使用电子商务的时候将会遇到不少的困难。

综合以上分析,我国企业应该将电子商务作为企业优势的重要来源,作为企业的战略性目标予以发展。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

1.使用电子商务实现企业成本优势的升级。

2.专家指出,相对低成本是企业最根本的竞争优势,具有稳定低成本的企业可以在市场上保持长期的领导地位。我国企业的成本优势主要来源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逐渐削弱了我国企业的成本优势。我国企业可以加强电子商务的应用,使用信息技术降低企业的经济活动成本,从以劳动力要素为基础的低层次的成本优势升级到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层次的成本优势。同时通过积极的产品创新获得动态的成本优势。

3.通过电子商务参与国际水平的产品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4.企业产品的歧异性是企业竞争优势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基础。

5.因此,产品创新对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形成非常重要。我国企业要立足于国际市场,不仅要发挥低成本优势,还要充分了解国际市场信息,积极参与产品创新,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化网络的现代化商业手段,它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企业的市场信息问题。国际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网络信息的信息不因机构的大小、距离的远近而有所不同。我国企业可以通过浏览网络资源获得与国外同样丰富的信息,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动向,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水平上考虑产品的创新,从单一的成本优势发展到兼有低成本和歧异性的全面竞争优势。

企业信息化优势篇4

通过电子商务参与国际水平的产品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产品创新对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形成非常重要。我国企业要立足于国际市场,不仅要发挥低成本优势,还要充分了解国际市场信息,积极参与产品创新,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的作用及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近20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速,尤其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配套技术的成熟,电子商务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得以发展。电子商务将成为发展最快的商务活动方式,并在零售、批发、服务等各种商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电子商务之所以得到发达国家企业的重视,是因为它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电子商务以现代化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手段为基础,利用了国际互联网在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方面的特长,在成本节约、信息获取、企业管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企业经济活动成本。电子商务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和信息手段,直接降低了企业经济活动的成本。电子商务的功能与传统商务活动相差无几,而且成本非常低。电子商务的低成本优势决定了它必将在广泛领域替代传统商务活动的方式,并能够见此促进商务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电子商务加快了社会流通,降低流通费用。基于国际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于通过电脑网络使信息低成本传播。商品选取、购买都可以在网上实现,电子化的支付也是实时的。由于可以找到商品销售的实时资料,商家只需要保持较少量的存货就可以满足需求,减少了存货中积压的资金,无需设立零售商店,不需要承担店铺的租金费用,也不需要承担店铺零售人员的雇用费用,从而降低了商业流通成本。

2.降低信息的获得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得到信,即是获取商业机会的第一步。电子商务有效地降低了信息的获得成本。现代化的电子商务是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的特点是开放性和信息的共享性。

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到接入网络的信息,理论上这种信息是跨地区跨国界的,而且与传统的书面广告、传真、电话相比,其成本是非常低的。信息获得成本的降低间接地减少了经济活动主体的经营成本,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环境。

3.推动产品创新。电子商务的创新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电子商务本身包含着传统商业服务和新产品职务,基于网络的商品销售属于传统的商业服务;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娱乐、通讯等是新的产品,是基于电子商务的产品创新。现在世界知名大公司的大部分产品服务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在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营业中有超过70%与网络创新的产品有关。另一方面,电子商务通过产品创新推动了市场创新,并且带动了新型信息企业的崛起,成为经济的新增长力量。

4.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管理环境。电子商务将信息传递数字化,使用标准的数据传输数据,能有效的改善管理环境。在企业微观上,企业内部网络实现了企业内部信息的低成本共享,管理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迅速传递到每个部门和责任人员,实现信息传递的扁平化,从而可以实现中间管理人员的裁减,降低管理成本,信息的传递也会更快捷而准确。同时通过接人国际互联网,企业可以实现外部信息的内化,管理人员可以获得及时的商务信息,加快决策速度。

5.扩大企业影响力,构成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电子商务本身的技术含量较高,属于前瞻性的行业。率先使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将在同行中树立起进取的形象,体现出容易接纳新事物、具有创新的精神,将有助于企业建立健康、向上的良好形象。因此,企业可以通过使用电子商务树立领先形象,使商业伙伴对企业形成良好的商业印象,建立未来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可以对企业已有的传统商务活动产生良好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电子商务能够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较明显的作用。(1)电子商务可以节约企业经营成本,成为企业成本优势的重要来源。(2)电子商务通过积极的产品和市场创新,加强了企业标新立异的能力,使企业保持创新优势,是企业歧异性的重要来源。(3)电子商务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内部的信息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并通过国际互联网建立与外界相联系的广泛的企业信息网络,使企业获得市场的最新动向,对企业创新和产品服务的歧异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分析表明,电子商务通过影响企业的成本和创新提高其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社会经济已经走出一国的范畴,无论是在宏观层次上还是在企业的微观层次上都要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实现资源配置、产品生产和市场的国际化。在这种环境下,信息、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就至关重要。电子商务是企业获取信息的现代化手段,是企业产品创新的重要动力,它必将在企业的国际竞争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使企业获得成本、产品差异等方面的优势。

我国电子商务经过近十几年的宣传和推广,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已经有部分企业认识了电子商务,也出现了阿里巴巴商城等典型的电子商务机构。在消费者群体上,2006年突破了5000万,发展速度非常快。高速增长的网络使用人数为电子商务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消费者市场,众多潜在的网络使用人群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更是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会。但同时我国的电子商务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例如,电子支付和安全问题没有妥善解决,传统消费习惯难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程度较低,等等。我国企业在使用电子商务的时候将会遇到不少的困难。

综合以上分析,我国企业应该将电子商务作为企业优势的重要来源,作为企业的战略性目标予以发展。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

1.使用电子商务实现企业成本优势的升级。

2.专家指出,相对低成本是企业最根本的竞争优势,具有稳定低成本的企业可以在市场上保持长期的领导地位。我国企业的成本优势主要来源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逐渐削弱了我国企业的成本优势。我国企业可以加强电子商务的应用,使用信息技术降低企业的经济活动成本,从以劳动力要素为基础的低层次的成本优势升级到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层次的成本优势。同时通过积极的产品创新获得动态的成本优势。

3.通过电子商务参与国际水平的产品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4.企业产品的歧异性是企业竞争优势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基础。

5.因此,产品创新对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形成非常重要。我国企业要立足于国际市场,不仅要发挥低成本优势,还要充分了解国际市场信息,积极参与产品创新,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化网络的现代化商业手段,它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企业的市场信息问题。国际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网络信息的信息不因机构的大小、距离的远近而有所不同。我国企业可以通过浏览网络资源获得与国外同样丰富的信息,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动向,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水平上考虑产品的创新,从单一的成本优势发展到兼有低成本和歧异性的全面竞争优势。

企业信息化优势篇5

关键词:

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营销环境;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3703

我国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在交通运输部相关政策、规划的正确引导和各级运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信息化的发展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和提高。随着信息化应用逐步覆盖和深入到客运、货运、维修、驾培、执法、安全等业务领域,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正逐步得到加强和重视。作为一个存在高成长性的行业,如何在事企分离的大环境下继续发展,回避劣势、扬长优点、利用机会、应对威胁、解决问题,并且在下一步的激烈市场竞争中清晰定位,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机会,是企业待解决的当务之急。

本文拟通过运用内外部环境分析法、Swot分析法对甘肃省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的营销环境进行分析,以期能对其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1背景

随着国际社会信息化脚步的加快,世界经济已转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增长方式,在信息化加速发展的国际背景下,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也有了长足发展。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在信息化大发展的环境中应运而生。企业在成立之初受到政府及交通运输行业的大力支持,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市场上成立的信息化企业越来越多,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市场逐渐饱和,作为具有甘肃道路运输特色的信息化企业面临行业市场缩小,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转变企业营销策略。分析营销环境是制定企业营销策略的基础。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同时也是为了使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深入细致地对企业市场营销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才能准确而及时地把握消费者需求,才能认清本企业所处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扬长补短。

2信息化企业简介

2.1企业概述

信息化企业紧紧围绕甘肃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大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在行业资源、技术能力和人才效率等方面的优势,迅速拓展行业信息化市场,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领域,逐步发展成为集高新产品开发、软件、系统集成、公路机电集成以及安防为一体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取得的资质及证书有:系统集成二级资质、高等级公路机电集成资质、安全防范一级资质、高新企业证书,信息公司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证书、火炬计划证书。

2.2主营业务

主要经营业务为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综合布线、监控对讲、数据接入、视频会议、办公室设备自动化、智能卡销售、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专业培训等。经过近10年的发展,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成果的积累,在主营业务资质方面取得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二级资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承包资质”。

2.3经营状况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信息化企业的销售网络已经基本覆盖全省,深入到高新产品开发、软件、系统集成、公路机电集成以及安防等领域,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地位,但近年随着市场环境变化,政企分开制度的推进,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缺乏完全推向市场后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以致所占市场份额逐年下降,销售额增长乏力,不仅传统业务遭遇增长瓶颈,而且由于未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管理经营模式,新业务发展出现困难,难以取得有效突破。

3外部环境分析

3.1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阶段,是抢占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制高点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促进我国交通行业信息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自2010年起,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交通领域的发展规划,系统规划了“十二五”期间我国道路交通领域的发展建设蓝图,主要包括《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国家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等。“十二五”期间,随着公路、铁路、城轨、水路、航空建设的进一步加快,交通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必将加快其步伐,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以超过2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由此可见,未来几年我国交通信息化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商机诱人。

经济环境(economic)。根据信息产业部报告中数据,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效益继续提高。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支柱产业。

社会与文化环境(Social&cultural)。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居民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征,对交通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运输信息化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对交通运输的时效性等的要求。

科技环境(technological)。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在市场导向下得到明显调整,产业的投资结构开始从过去注重投资加工组装转向软件、网络、信息服务等领域拓展;从过去注重硬件转向加大对研究开发和计划的投入。甘肃省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面临的更多的是来自于技术的不断更新的挑战和同行的激烈竞争。

3.2行业环境分析

该企业成立初衷是为了满足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逐步形成智能交通系统,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为交通智能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保障。目前的智能交通才刚刚进入导入期。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突出了物联网智慧交通的地位,使智能交通受到政策的持续扶持。

从行业环境分析来看,由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由原来只专注于道路运输信息化项目可转为面向整个智能交通的市场。

3.3顾客行为分析

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的主要客户是甘肃省交通运输系统的各行政事业单位及相关企业,顾客需求相对稳定,应归类于忠诚度较高的客户群体,这部分市场比较稳定,风险较小,了解顾客行为的成本较低。而要开拓更大的市场,则需要与相关行业,如:政府、公安、军队、教育等行业加强交流和沟通,了解这些行业的业务需求,了解对信息化产品与服务的偏好和态度。目前,这些行业在选择信息化产品时更注重国有信息化公司,认为国有信息化公司在技术和信誉上更有保障,因此,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在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

3.4供需关系分析

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空间较大。“十二五”时期,甘肃省交通运输业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道路运输站场配套信息化建设、客运联网售票、移动稽查、道路运输物流平台、监测站综合服务系统等都需要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提供与项目相配备的各项信息化产品,因此,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拥有的不仅是社会的大市场,交通运输行业的市场潜力也很大。

4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的物质、文化环境的总和,包括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文化等因素,也称企业的内部条件。企业内部环境或条件分析目的在于掌握企业历史和目前的状况,明确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它有助于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有效地利用自身资源,发挥企业的优势;同时避免企业的劣势,或采取积极的态度改进企业劣势,扬长避短,更有助于百战不殆。

4.1资源分析

公司营销资源主要涉及三部分:一是省道路运输管理行业范围内的所有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甘肃省道路运输管理行业是信息化企业的重要客户,因此,其涉及范围内的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是企业较为稳定的项目;二是甘肃省交通系统所有机构。积极争取交通行业内各单位、企业的合作是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继续发展壮大的有利保障;三是社会各行业的建设项目,凭借企业资质以及企业全员社会关系所能获取的有价值项目信息。

4.2核心能力分析

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其科研与开发能力。科研与开发能力是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企业科研与开发能力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企业科研成果与开发成果分析。企业已有的科研与开发成果是其能力的具体体现。如技术改造、新技术、新产品、专利以及商品化的程度,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等。

(2)科研与开发能力分析。分析科研队伍的现状和趋势就是要了解他们是否有能力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是否有能力改进生产设备的生产工艺。该信息化企业虽设有专门的软件开发部门,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人员无法满足科研和开发产品的需求,由于受企业体制制约,人员进出不能像完全市场的企业拥有自,因此,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障碍。

5Swot分析

5.1信息化企业的竞争优势

尽管由于体制机制的问题,企业在自主经营权的发挥上有所限制,但在甘肃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领域,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行业优势、网络基础设施方面:

(1)行业优势。企业自取得工信部颁发的《系统集成资质》之后,借助行业的优势,取得了2005年至2011年之间大部分甘肃省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项目建设经验,建立了多渠道的供应商合作体系,为企业发展,增加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网络基础优势。网络设备开放平台、基础网络设施比较完善。10年多来,自主开发建设了甘肃省运政信息系统、GpS监控系统、监控指挥系统、交通战备应急指挥系统等多个跨行业和部门的综合型社会公众平台,开发了《智能化信息系统》等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建成了覆盖全省、以光缆为主、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先进的基础数据接入、通信网等。同时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备了向相关专业延伸的基础和实力准备。

5.2信息化企业的竞争劣势

虽然企业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企业内部创新与发展的矛盾。长期形成的面向道路运输行业的职能化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组织模式,以及围绕企业自身发展所形成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已经呈现出与企业快速发展追求的不相适应,并逐步成为制约企业参与更广泛市场竞争的重要桎梏。

(2)服务方向的矛盾。为面向行业用户提供服务,信息化企业虽然拥有比较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但这与大众化市场存在距离,设备利用率未达到峰值,导致设备的性能无法充分发挥。

5.3信息化企业面临的机会

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将为我省信息化建设和通信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信息化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主要表现为:

(1)高速公路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信息化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十二五”时期甘肃将重点推行“122攻坚计划”,即力争建成1圈(兰州南北绕城高速圈),打通2条重要通道瓶颈路段(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甘肃段、延安至九寨沟高速公路甘肃段),连通2条重要迂回线(乌鞘岭、六盘山高速迂回线)。根据规划,力争到2015年,全省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5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600公里以上,实现省会兰州与各市州政府驻地全部以高速公路连通。大量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的开工建设,会将公路信息化市场推向一个新高潮,必将为信息企业带来诸多参与公路机电项目的机会与挑战。

(2)政府大力推进智能交通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决策,为甘肃交通信息化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的机会。国家将重点围绕特大城市智能交通技术应用、高速公路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同时,国家将鼓励采用智能交通新技术,为新技术和新产品运用提供金融支持,形成智能交通产业;还将加强和加快智能交通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制订,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推进智能交通更需要加快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产业的支撑,信息化企业在政府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的背景下,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3)系统集成市场潜力巨大。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消费层次之间的差异决定了需求的多层次和多样化,尤其是甘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将大力推行信息化改革步伐,促进政府、行业的办公、政务等活动的信息化升级换代和业务的推陈出新,激发出新的消费需求。

5.4信息化企业面临的威胁

任何事件的影响都是相对的,信息化企业在迎接巨大机会的同时也将面临巨大的威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系统集成市场竞争格局由局部转向全面、简单转向多元。省内市场竞争将由价格竞争向核心能力创新竞争过渡。信息企业长期欠缺的核心竞争力首当其冲地受到较大冲击,对企业的稳定增长产生影响。

(2)信息化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信息化企业数量日益增多,规模迅速扩大。信息化市场上的强劲竞争对手增多,同行业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都在不断提高,而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拥有的只是交通运输系统的行业优势,并没有足够的力量阻止强劲对手分割行业利润,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更大的挑战和威胁。

对甘肃省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的营销环境的分析,有利于企业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及时采取措施,科学把握未来新的经营机会可以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和差别利益或扭转所处的不利地位。当然,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机会与威胁并存,且可能相互转化。好的机会如没有把握住,优势就可能变成包袱、变成劣势,而威胁即不利因素也可能转化为有利因素,从而使企业获得新生。这里,关键在于要善于细致地分析市场营销环境,善于抓住机会,化解威胁,使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变化中谋稳定、在经营中创效益。

通过以上分析,甘肃省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应充分利用面临的机会,发挥自身优势,在保持甘肃省交通运输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完善营销策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冲突企业发展瓶颈,在交通运输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环境中继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杨米沙.服务营销:环境、理念与策略[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7).

企业信息化优势篇6

传统行业信息化势在必行

近年来,广东省“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家具制造、家用电器、金属制品、轻工造纸及中成药制造等8个行业为支柱的优势产业体系成为重点支持行业,促进信息化技术应用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基本任务。

为此,广东省加大优势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力度,进一步实施传统工业数字化改造示范工程,推广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产品数据管理(pDm)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资源计划(eRp)等计算机辅助研发和制造软件,提升企业研发、生产控制、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精度和资源利用率。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高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服务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能力。通过实施“智慧广东”计划,推进物联网、传感网在优势传统产业率先应用。并加快建设南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广东省与全国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对接,强化区域物流信息化合作。推进嵌入式、智能化、可重组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集成软件在优势传统产业生产、流通等各环节的应用。

为推动落实这一任务,2011年8月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委员会认定了“广东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的名单,确定了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等300家企业为“广东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含100家龙头企业),共有16家陶瓷企业上榜,其中佛山的新明珠、欧神诺、蒙娜丽莎、东鹏、鹰牌、金意陶6家企业入选“转型升级龙头企业”。

新明珠陶瓷集团董事长叶德林表示,“这对于整个陶瓷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喜讯。陶瓷产业一直被认为是‘三高’企业,这次6家企业的入选标志着陶瓷企业也可以成为高科技、清洁生产的企业,这是对我们行业的一个肯定,也是对新明珠陶瓷集团通过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相互融合、和谐发展,用高科技、新思维、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再一次实现新的跨越的充分肯定。”

据悉,“广东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的认定,旨在发挥示范企业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带动和典型示范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相关规定,获得认定的示范企业将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信息化、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等多个方面获得省财政专项资金的优先支持。

佛山陶瓷制造业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被誉为“南国陶都”。是拉动佛山经济、引领佛山走向现代化都市的重要“火车头”,在佛山甚至全国的产业结构中,都举足轻重。目前,从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转型的已成趋势。在佛山,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家具制造、食品饮料、陶瓷建材、商贸物流等传统优势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适用的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已成风尚。相关数据显示,佛山是年完成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达170多亿元,居全省之首。

目前,一个清晰可见的脉络是,佛山产业无论是在研发设计、过程控制、经营管理、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生产经营环节,还是在工业企业重点关注的品种、质量、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等环节,信息化如影相随,贯穿于整个产业链。

新风向

在当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转向信息化、机械化、功能化的陶企将会获得更多机遇和竞争优势。原本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花几个月时间才能设计出来的马桶,如今通过电脑设计等数字化手段,仅用1个月左右就可实现,产品研发周期大大缩短。从禅城经促局,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陶瓷材料烧成过程的专家数据系统”于近日通过专家组的鉴定和验收,卫浴企业若通过该系统进行新产品研发,开发周期将比原来缩短约四分之三。事实上,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在禅城的陶瓷企业中已非常普遍,这也使陶企在国内的竞争力大大增强。

而陶瓷行业的高污染、高能耗曾被广为诟病,节能降耗也一直是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之一。据了解,通过近几年的整治,禅城陶瓷企业的节能降耗已取得不错的效果,区内拥有生产环节的陶瓷企业都实现了清洁生产,所消耗的资源、排放的粉尘都大大减少。在这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新明珠陶瓷集团是禅城规模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目前拥有员工两万多人。据该集团副总经理李重光介绍,近年来,面对节能减排的挑战,新明珠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两化融合建设,促进了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等工作的开展,光是耗电的降幅就超过10%,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还实现了在线监测。据了解,由于节能效果突出,新明珠在2010年获得了全国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的荣誉,成为全国建陶行业唯一获此资格的企业。

强辉陶瓷也是南庄陶瓷整治中保留下来的企业之一。据了解,该公司运用自动控制技术,改造了生产环节中的湿法除尘脱硫系统和干燥窑系统,将系统中产生的烟气、粉尘及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集中处理,既减少了处理环节,又节约了处理费用。系统实施后,二氧化硫和粉尘浓度下降均超过60%,节约效益可在10%到15%左右,每条生产线每年节能超过200万元。

除了节能减耗之外,禅城陶企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佛山陶瓷行业的龙头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经销商众多,但以前只能以人工服务的形式处理经销商的订单、对账等,效率较为低下。

为此,东鹏的信息工作团队花了大量的时间对一种成本只有十几万元的计算机中间件进行“二次开发”,使经销商不用支付任何费用也能利用东鹏eRp系统,“这种中间件的使用在2009年底正式投入大规模的运用,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节约了一大笔一次性投资,再加上维护费,到现在为止至少节省成本近亿元。”

企业信息化优势篇7

企业在成立之初受到政府及交通运输行业的大力支持,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市场上成立的信息化企业越来越多,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市场逐渐饱和,作为具有甘肃道路运输特色的信息化企业面临行业市场缩小,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转变企业营销策略。分析营销环境是制定企业营销策略的基础。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同时也是为了使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深入细致地对企业市场营销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才能准确而及时地把握消费者需求,才能认清本企业所处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扬长补短。

2信息化企业简介

2.1企业概述

信息化企业紧紧围绕甘肃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大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在行业资源、技术能力和人才效率等方面的优势,迅速拓展行业信息化市场,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领域,逐步发展成为集高新产品开发、软件、系统集成、公路机电集成以及安防为一体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取得的资质及证书有:系统集成二级资质、高等级公路机电集成资质、安全防范一级资质、高新企业证书,信息公司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证书、火炬计划证书。2.2主营业务主要经营业务为系统集成、软件开发、综合布线、监控对讲、数据接入、视频会议、办公室设备自动化、智能卡销售、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专业培训等。经过近10年的发展,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成果的积累,在主营业务资质方面取得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二级资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承包资质”。

2.3经营状况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信息化企业的销售网络已经基本覆盖全省,深入到高新产品开发、软件、系统集成、公路机电集成以及安防等领域,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地位,但近年随着市场环境变化,政企分开制度的推进,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缺乏完全推向市场后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以致所占市场份额逐年下降,销售额增长乏力,不仅传统业务遭遇增长瓶颈,而且由于未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管理经营模式,新业务发展出现困难,难以取得有效突破。

3外部环境分析

3.1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阶段,是抢占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制高点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促进我国交通行业信息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自2010年起,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交通领域的发展规划,系统规划了“十二五”期间我国道路交通领域的发展建设蓝图,主要包括《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国家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等。“十二五”期间,随着公路、铁路、城轨、水路、航空建设的进一步加快,交通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必将加快其步伐,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以超过2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由此可见,未来几年我国交通信息化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商机诱人。经济环境(economic)。根据信息产业部报告中数据,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效益继续提高。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支柱产业。社会与文化环境(Social&cultural)。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居民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征,对交通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运输信息化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对交通运输的时效性等的要求。科技环境(technological)。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在市场导向下得到明显调整,产业的投资结构开始从过去注重投资加工组装转向软件、网络、信息服务等领域拓展;从过去注重硬件转向加大对研究开发和计划的投入。甘肃省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面临的更多的是来自于技术的不断更新的挑战和同行的激烈竞争。

3.2行业环境分析

该企业成立初衷是为了满足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逐步形成智能交通系统,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为交通智能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保障。目前的智能交通才刚刚进入导入期。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突出了物联网智慧交通的地位,使智能交通受到政策的持续扶持。从行业环境分析来看,由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由原来只专注于道路运输信息化项目可转为面向整个智能交通的市场。

3.3顾客行为分析

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的主要客户是甘肃省交通运输系统的各行政事业单位及相关企业,顾客需求相对稳定,应归类于忠诚度较高的客户群体,这部分市场比较稳定,风险较小,了解顾客行为的成本较低。而要开拓更大的市场,则需要与相关行业,如:政府、公安、军队、教育等行业加强交流和沟通,了解这些行业的业务需求,了解对信息化产品与服务的偏好和态度。目前,这些行业在选择信息化产品时更注重国有信息化公司,认为国有信息化公司在技术和信誉上更有保障,因此,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在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

3.4供需关系分析

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发展空间较大。“十二五”时期,甘肃省交通运输业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道路运输站场配套信息化建设、客运联网售票、移动稽查、道路运输物流平台、监测站综合服务系统等都需要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提供与项目相配备的各项信息化产品,因此,甘肃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拥有的不仅是社会的大市场,交通运输行业的市场潜力也很大。

4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的物质、文化环境的总和,包括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文化等因素,也称企业的内部条件。企业内部环境或条件分析目的在于掌握企业历史和目前的状况,明确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它有助于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有效地利用自身资源,发挥企业的优势;同时避免企业的劣势,或采取积极的态度改进企业劣势,扬长避短,更有助于百战不殆。

4.1资源分析

公司营销资源主要涉及三部分:一是省道路运输管理行业范围内的所有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甘肃省道路运输管理行业是信息化企业的重要客户,因此,其涉及范围内的机构信息化建设项目是企业较为稳定的项目;二是甘肃省交通系统所有机构。积极争取交通行业内各单位、企业的合作是道路运输信息化企业继续发展壮大的有利保障;三是社会各行业的建设项目,凭借企业资质以及企业全员社会关系所能获取的有价值项目信息。

4.2核心能力分析

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其科研与开发能力。科研与开发能力是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企业科研与开发能力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企业科研成果与开发成果分析。企业已有的科研与开发成果是其能力的具体体现。如技术改造、新技术、新产品、专利以及商品化的程度,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等。(2)科研与开发能力分析。分析科研队伍的现状和趋势就是要了解他们是否有能力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是否有能力改进生产设备的生产工艺。该信息化企业虽设有专门的软件开发部门,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人员无法满足科研和开发产品的需求,由于受企业体制制约,人员进出不能像完全市场的企业拥有自,因此,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障碍。

5Swot分析

5.1信息化企业的竞争优势

尽管由于体制机制的问题,企业在自主经营权的发挥上有所限制,但在甘肃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领域,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行业优势、网络基础设施方面:(1)行业优势。企业自取得工信部颁发的《系统集成资质》之后,借助行业的优势,取得了2005年至2011年之间大部分甘肃省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项目建设经验,建立了多渠道的供应商合作体系,为企业发展,增加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网络基础优势。网络设备开放平台、基础网络设施比较完善。10年多来,自主开发建设了甘肃省运政信息系统、GpS监控系统、监控指挥系统、交通战备应急指挥系统等多个跨行业和部门的综合型社会公众平台,开发了《智能化信息系统》等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建成了覆盖全省、以光缆为主、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先进的基础数据接入、通信网等。同时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备了向相关专业延伸的基础和实力准备。5.2信息化企业的竞争劣势虽然企业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企业内部创新与发展的矛盾。长期形成的面向道路运输行业的职能化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组织模式,以及围绕企业自身发展所形成的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已经呈现出与企业快速发展追求的不相适应,并逐步成为制约企业参与更广泛市场竞争的重要桎梏。(2)服务方向的矛盾。为面向行业用户提供服务,信息化企业虽然拥有比较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但这与大众化市场存在距离,设备利用率未达到峰值,导致设备的性能无法充分发挥。

5.3信息化企业面临的机会

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将为我省信息化建设和通信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信息化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主要表现为:

(1)高速公路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信息化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十二五”时期甘肃将重点推行“122攻坚计划”,即力争建成1圈(兰州南北绕城高速圈),打通2条重要通道瓶颈路段(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甘肃段、延安至九寨沟高速公路甘肃段),连通2条重要迂回线(乌鞘岭、六盘山高速迂回线)。根据规划,力争到2015年,全省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5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600公里以上,实现省会兰州与各市州政府驻地全部以高速公路连通。大量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的开工建设,会将公路信息化市场推向一个新高潮,必将为信息企业带来诸多参与公路机电项目的机会与挑战。

(2)政府大力推进智能交通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决策,为甘肃交通信息化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的机会。国家将重点围绕特大城市智能交通技术应用、高速公路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同时,国家将鼓励采用智能交通新技术,为新技术和新产品运用提供金融支持,形成智能交通产业;还将加强和加快智能交通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制订,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推进智能交通更需要加快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产业的支撑,信息化企业在政府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的背景下,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3)系统集成市场潜力巨大。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消费层次之间的差异决定了需求的多层次和多样化,尤其是甘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将大力推行信息化改革步伐,促进政府、行业的办公、政务等活动的信息化升级换代和业务的推陈出新,激发出新的消费需求。

5.4信息化企业面临的威胁

企业信息化优势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企业;社会化服务

本文系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工作研究会课题“高职院校图书馆面向企业社会化服务的研究”(项目编号;2014039)研究成果之一。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转型和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新形势下,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接轨的最佳方式,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定位,在满足学校的教学、科研的前提下,积极有效地开展面向企业社会化服务。

1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面向企业社会化服务的意义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02年修订)》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这表明,高校图书馆以面向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服务内容为基础、以服务方式为保障,面向企业的信息资源收集、组织、传递而开展的社会化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履行好服务本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的主要职能前提下,开展面向企业社会化服务,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带动图书馆的制度改革,对于图书馆与企业而言是双赢的。

2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面向企业社会化服务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2.1面向企业社会化服务的优势

1、高职院校的属性优势。高职院校一般都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专业优势凸显。各个高职院校图书馆根据本校重点建设专业的需求,逐渐形成了实用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藏书体系,具备为企业服务的优势。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为是以服务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及其配套专业为特色和优势的教学和培训院校。根据学院的专业优势,学院图书馆建设了具有石油管道特色的综合性文献馆藏体系,充分利用管道行业唯一专业的培训机构的地位,积极融入企业服务之中。

2、馆藏信息资源优势。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类型多样,不仅有传统的纸质资源,还有大量的数字网络资源。电子资源的获取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检索功能更加强大,使高职院校图书馆占据着一定的资源优势。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重点收藏了“管道运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油气储运”、“城市燃气工程”等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针对企业培训建设“开放获取石油管道特色数据库”,逐步完善馆藏开放获取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3、人才优势。作为高职院校的情报信息中心和教学科研服务的机构,高职院校图书馆具有从事信息检索工作的专业人员,具有丰富的检索经验和较强的检索技能。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建有信息检索教研室,长期从事信息检索的理论研究,负责全校信息检索课教学任务,还为学院的科研和企业培训工作提供信息资源查询和检索服务。

2.2制约因素分析

1、服务企业的意识不强。在当前,积极有效地开展面向企业服务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很少,缺乏实践性。不少高职院校图书馆仅满足于为本校师生服务,服务范围有限,内容单一,缺乏主动向企业宣传和服务的精神,是开展企业信息服务所遇到的主要障碍。

2、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尽管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一般都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但大多缺乏为企业服务的阅历、经验,亟需提高馆员的专业化、综合化的信息处理能力。

3、缺乏与企业的沟通。高职院校图书馆普遍缺乏与企业的沟通,缺乏信息服务的经验和营销意识,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加强沟通与了解,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是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企业服务的最核心的问题。

3高职院校图书馆面向企业服务的策略

3.1转变思想,主动服务

高职院校鲜明的行业背景和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特色、服务、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为企业服务的基础。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转变思想,走出高校,从单纯的教学服务转向企业开放图书馆,从坐等上门到主动联系企业,充分考虑企业的信息需求;加强馆员的业务学习与实践,结合实际开展学术研究,不断提高信息服务意识、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

3.2处理好教学科研与企业服务的关系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在优先保证教学科研服务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服务企业与教学科研的关系,结合自身条件,力争做到相互促进。在满足本校师生的借阅需求前提下,应尽量满足企业的文献资料借阅和检索;有针对性的考虑企业的需求,不断地增加与企业需求相关的馆藏资源。

3.3面向企业开放资源,拓展服务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整合、利用现有资源面向企业开放服务,提供各种纸质和电子资源的服务,开设专门的阅读场所,并通过构建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方便、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其所需的信息服务。河北石油职业学院图书馆为石化企业开放样本书及报刊阅览室,利用本馆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特色资源,为企业科研、培训提供定题检索与咨询服务;为推进QHSe管理体系建设和企业培训要求,建立了QHSe资料室。

3.4加强区域图书馆联盟,积极参与共建共享

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积极加入所在地图书馆联盟体,加强与所在地高校图书馆的合作,扩大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的范围,弥补馆藏资源的不足。河北石油职业学院图书馆一方面加快与本系统企业的合作步伐,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可行性调研;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廊坊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与公共图书馆及其它高校之间的图书馆联盟,实现高校和地方图书馆的资源共享。

4结语

高职院校图书馆面向企业社会化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拓展服务项目,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完善服务方式,力争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社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磊,职业院校图书馆管理方式创新浅谈[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12),94-95.

[2]周燕,应贤军,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企业的策略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o12,(12),102―106.

[3]夏波,高职院校图书馆校企合作社会化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3,(12),79-80.

[4]张嫒,高职图书馆面向行业的信息服务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4),121-122.

企业信息化优势篇9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本文分析了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在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所拥有的机遇与挑战,利用Swot分析法,得出供“黄金水道”的物流信息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Swot分析;黄金水道;物流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040-01

收稿日期:2015-02-05

作者简介:邓昀(1990-),男,广东广州人,硕士,广西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文以Swot分析模型为基础,结合“黄金水道”的物流信息化现状,总结出适合“黄金水道”建立物流信息系统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对推动广西物流业发展和港口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Swot模型框架

Swot(strengths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s)分析法最早在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的KennethR.andrews提出。学者可以利用Swot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在Swot分析模型中罗列出来,使用系统分析思想将各种因素通过综合匹配与分析,提出针对研究对象而制定的发展计划、战略与措施

二、“黄金水道”物流信息化分析

(一)“黄金水道”物流信息化优势分析

1.广西具有廉价的劳动力:随着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我国东部地区的劳动力价格也水涨船高。广西目前的人力资源价格尚处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这减少了“黄金水道”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

2.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惠:自“十二五”期间我国提出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起,广西物流业受到了来自党中央的大力支持。

3.广西西江现有的较完善的物流网络:广西西江经济区域各主要城市已经拥有了一套覆盖面广的物流网络,这能更好地利用“黄金水道”物流信息系统对各类物流信息进行有效地收集与整理。

4.“黄金水道”沿线企业有政府的支持:2010年4月27日,广西省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领导小组、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自治区发改委颁布的《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中就提到了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规划问题。

(二)“黄金水道”物流信息化发展劣势分析

现阶段,“黄金水道”物流信息化过程中尚未大范围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上广西对信息化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导致“黄金水道”的物流信息化进程进展缓慢,以下是“黄金水道”物流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劣势分析:

1.广西企业较少地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指导物流业务。

2.“黄金水道”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技术、库存技术与大连、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物流技术相比均存在发展滞后性。

3.部分政府人员、企业高管未认识到利用miS指导业务的实用性。

4.企业现有的物流信息较为混乱。

5.广西对高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三)“黄金水道”物流信息化机遇分析

随着广西西江区域的经济不断发展,“黄金水道”在两广地区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让“黄金水道”的物流信息化建设迎来了良好的机遇。

1.“黄金水道”沿线企业物流业务量增加的机遇,信息处理量、对信息处理的准确率的要求大大增加。

2.企业对物流信息系统需求的机遇:在“黄金水道”沿线的物流服务企业中,很少企业拥有定制的物流信息系统。因此在广西大多数企业都急需拥有一套具备能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对物流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系统。

3.物流技术得到发展的机遇:智能化设备、RFiD、gps等现代化物流技术已经能广泛应用到物流业务中去。

(四)“黄金水道”物流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分析

1.广西毗邻东盟各国,同时处在“改革开放的窗口”广东省西面,“黄金水道”的物流业务时刻存在着被其他地区物流公司侵蚀的可能。

2.各第三方物流公司会减少广西物流企业的业务量:随着顺丰速递、emS和“三通一达”等公司的物流网络逐渐覆盖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黄金水道”沿线的物流公司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竞争对手。

3.来自我国物流市场开放的压力。

4.跨国物流企业进驻广西:我国物流市场中的跨国物流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以空运为主,如UpS、tnt等;一类是以海运为主的物流企业,如马士基等。两类跨国公司都拥有一套成熟的信息管理体系,都会在未来对“黄金水道”的物流公司形成业务上的威胁。

三、“黄金水道”物流信息化发展战略分析

根据态势分析法的分析结果,结合“黄金水道”发展信息化物流的机会,结合其优势资源,归纳出未来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发挥广西自身的优势,在信息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上结合自身优势,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努力减少自身与其它省市港口、企业之间的信息化建设差距,将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作为理论指导,加快广西西江“黄金水道”的物流信息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闫涛.基于Swot及aHp的企业战略优选研究[D].长安大学,2012.

[2]刘丹鹭.竞争合作:长三角与珠三角共赢[J].当代财经,2005(10):90-93.

企业信息化优势篇10

关键词:企业管理;计算机技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10-0000-02

一、计算机技术概述

(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概述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可谓不够迅速,而企业正是看中了计算机技术能够给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和工作效率而纷纷将其应用到自身的管理和生产中来。但是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速度逐渐落后于企业的需求,怎样应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将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取得的利益最大化始终是企业关系的问题。完善的企业信息化平台意味着功能更加强劲的服务器和工作站的搭建。这样才能综合企业提出的频繁运算、图形处理、操作完善和大规模的数据库集成等要求。但是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升级势必会给企业造成更高的成本压力,更高端的服务器和工作站意味着更高的投入和运维的复杂化。所以一味的追求极致的性能和高端的平台会违背企业引入信息化平台的初衷反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资金压力,这样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便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合理的引进高端机型来处理相对复杂的大型数据运算和图形处理,而将简单的系统应用保留在原有的低端服务器或工作站中。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成本更可以使得不同层次的机型物尽其用。不仅如此,从计算机技术的利用率的方面来看,我们可以转换繁琐的交互性操作为多进程的分散进程统一处理,并且促进企业提高数据分类和数据存储意识,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计算机工作效率更加能够促进企业计算机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引用。这种做法类似计算机优化技术中的进程优化,不同是我们将计算机技术中的进程优化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管理制度当中去。

(二)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优势

节约成本只是企业中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优势,但这并不是全部。首先,集成企业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已经在长期的灵活运用当中取得了良好的表现。其主要进展不仅表现在它的动态性管理和系统性管理策略更加表现在通过对互联网络技术的应用企业能够实时的对项目的进展或经营业务活动进行监控和操作。其次,实时的企业自身监控和调度给企业管理层带来巨大的便利,企业的运营状况的及时反馈给企业带来了更高的资金周转空间和更好的对自身企业的运营实际情况的了解。最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办公成为现实,在移动办公条件下管理人员能够远程报账、查询和下达指令等等。并且计算机安全技术的发展同样给企业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带来数据安全的保障。总之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带给企业科学和现代的管理方式、快捷高效的生产模式和最新的企业资讯等等特有的优势,这些优势无疑会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并且最终转换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二、企业管理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现状和需求

(一)当前企业管理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自身管理问题不够重视:无论是集团企业、单体企业、流程企业还是离散型企业首先要对自身企业的类型和管理制度拥有足够的认识。因为不同种类的企业会拥有特有的管理和发展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的策略往往不尽相同。只有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寻找必要的解决途径和措施才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唯一思路。

2.缺乏明确的信息化目标:无论企业对自身的信息化发展抱有什么样的态度,明确的目标都是企业完成信息化转变的根本。很多企业对信息化抱有怀疑和观望的态度,并且对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不够重视甚至根本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只是一味的跟随形势盲目发展。这一问题会造成企业成本模糊化、管理方针落后和缺乏竞争优势。

3.曲解企业信息化:这一问题在中小型企业中常有发现,不同与大型或者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对信息化的理解往往处在模糊的状态。因为资金和技术的种种问题中小型企业在信息化转变中体现的更加谨慎,一经投入就对其抱有极大的希望反而忽视了自身的管理和与企业信息化的融合。

4.资金问题:我们刚刚说到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道路往往会因为资金问题陷入困扰,其实在任何企业中这一问题都会存在。在摸索阶段,企业的资金问题会很大程度上限制信息化的进展并且会给后续的技术提升阶段埋下进阶困难的伏笔。

(二)当前企业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

企业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首先表现在成本核算问题上。传统的企业管理过程中这一进程的主要资源是人力,面对海量的数据和运算人力资源逐渐显得力不从心。并且由于效率问题往往会给企业带来信息延后的问题,信息的延后会影响管理层的决策最终给企业带来不可挽救的错误。其次,资金核算和管理需要完善和稳定的计算机平台。只有计算机运算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才能应对市场中动态的商业数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企业的基础管理和规章制度的落实需要依赖计算机系统保障。企业的基础管理包括:生产资料管理、人力资源分配、生产进程安排和精细生产等等方面。尤其是财务信息的管理在传统管理方法中存在巨大的劣势,造成这一劣势的原因包括财务信息的延迟和市场信息动态性过高等等。而企业的规章制度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能否落实到实处缺乏必要的硬性措施,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正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