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技术与教育十篇科学技术与教育十篇

科学技术与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3:38

科学技术与教育篇1

关键词:教育技术英语学科整合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正在我国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领域悄然发生,这场变革的中心就是教育技术和英语学科的整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在成为实现高中英语新课标的有效手段的同时,也成为了促进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一、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内涵

1994年,aCe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了著名的“aeCt1994定义”,对教育技术进行了重新界定,“教育技术(educationaltechnology)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中运用教育技术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通过教育技术所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育技术和英语学科的整合就是根据英语学科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特点,寻求英语学科与教育技术二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来解决教学难题,促进教学改革,进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整合是现代教育理念,是教育方式与手段的充分体现,意味着教学体系和教学原则、方法的创新。[1]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过程是把教育技术运用到具体的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过程。教育技术不仅为英语学科教学提供信息资源、研究工具,而且为英语学科的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这种理论指导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相整合,并不是“1+1”的简单重叠,其中心环节在于“合”,在于将教育技术的优点与英语学科的特点进行合理加工、有机结合,以期产生“1+1>2”的最优教学效果。

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教育技术手段能帮助英语教师搜集、整理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的备课环节提供有力支持。其次,教师运用教育技术方法能方便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第三,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有利于英语教师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增进教师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帮助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

二、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

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引发了英语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的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完全由知识的导出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2]这种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比如,教师需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才能合理地因材施教;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全面的专业知识才能有效地授业解惑;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才能更好地优化教学,等等。

为了适应新时期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专业成长”成为了教师们迎接变革挑战的重要法宝。著名学者伊劳特曾总结过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取向(growthapproach),认为“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反思的、进取的,并能从工作中学习和进步”。[3]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专业观念将得到改进、专业知识将得到补充、专业技能将得到提升。

笔者认为,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在课程教学层面,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主要体现为,英语教师对英语语言品质特点的认知程度不断加深;对英语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领悟不断深入;对英语教学实践的驾驭能力不断提高。因为英语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从英美文化比较到跨文化交际,从英语口语技巧到英语写作技巧,这些都应该成为英语教师专业基础培训的组成部分。正如美国外语教育家Brown所言,“教师对语言的认识决定他们如何教语言。”教师的语言和语言学习理论构成会影响该教师的教学理念,而这种教学理念同时也贯穿并反映在教学法的诸多要素中。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现代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文化素质、扎实的专业素质、敬业的品德素质,必须具备教学创新、教学研究、社会交往、信息驾驭和教育预见能力等。[4]对于英语教师而言,英语教学具有重实践和多交互的特点。所以从学科专业的层面看,英语教师需要具备稳固的英语学科知识、现代的教育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是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

第三,从教学研究的层面看,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表现为研究意识的增强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教师不再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对自身的定位不再只是“教书匠”,而是如“专家”般地研究英语教育的各个环节,将实践与

理论结合起来,主动寻求优化教学的方式方法。

三、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专业成长的原动力。有了客观环境的支持,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了解和掌握英语学科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积极反思、主动研究,才能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指导下实现自身专业成长。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着如下问题:

1.英语教师专业意识不强

一项针对青年教师择业动机的调查表明有一大部分人不是真正愿意当教师,而是迫于生活、高考分数、家长劝告等原因选择了师范院校,并在毕业后“顺理成章”地选择了教师职业。其实,就读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日后不见得就适合当教师。即使在教师岗位上的人也不见得就能胜任教师工作。在英语教师队伍中也确实存在着一批专业意识薄弱的人。他们并不是将教师职业视为终身奋斗的事业,而只是将英语教学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思想十分严重。由此,他们也就不关心自我专业知识的更新,不关注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

2.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薄弱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设计者和施行者。英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师运用教育技术进行学科整合的水平。如果教师没有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即使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多媒体设备、功能齐全的校园网络,教师也无法将教育信息化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在日常教学中,虽然不少英语教师学习过教育技术知识,但是在课堂上能使用教学多媒体设备的教师并不多,大多数教师只是在上公开课上使用,而且多以使用简单的powerpoint为主。许多英语教师并没有利用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方式多元化的能力。

3.英语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有待改进

参加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之一。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薄弱的情况可以通过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的方法得到缓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培训内容是无法满足新形势下英语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需求的。目前对英语教师进行的培训还停留在集体授课的陈旧模式,较少考虑到不同教师教育技术的初始水平的差异,导致了有的教师在培训时“吃不饱”,而有的教师在培训时“吃不消”的尴尬状况,培训的效果也不明显。另一方面,教育技术培训与英语学科结合不够紧密。目前很少有针对英语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内容,介绍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方法、策略的材料更为鲜见。所以,英语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还有待改进。

四、基于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教师专业成长策略

从一定意义上,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渐进过程。[6]教师既需要接受学校管理者、教学专家的引领和同伴的帮助,也需要不断发掘新途径来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以下简称“整合”)为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1.英语教师通过整合促进自我反思

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祝智庭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变了,教学方法也得相应变革,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由教师的教育观念所支配的。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7]但要做好一名新时代的“魔术师”并非易事,观念的转变是他们前行须迈出的第一步。整合理念的提出对一向“循规蹈矩”的英语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教师们从认知到理解再到认同整合的过程,就是他们转变观念的过程。教师们可以通过“自我反思”来完成这个过程。自我反思能使教师对于自己、自己的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物、事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的“意义”。[8]英语教师如果能对自己的日常教学进行自我反思,就能逐渐发现英语教学的意义,就能逐步树立起专业自尊,就能总结出经验来解决教学事件。因此,整合促进英语教师自我反思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2.英语教师通过整合促进知识更新

整合主要有“基于网络资源的探究学习模式”和“基于工具的课堂教学模式”两种模式。前者是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功能强大的资源库,在网络环境下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后者是由教师以教育技术为教学工具,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自主、协作学习。无论是运用哪种模式,教师都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从课程选题到收集资料,从分析资源到资料库建设,从情境创设到教学指导,教师都需要全程参与。这就促使了英语教师在前期准备阶段就要吸取新知识、掌握新资料,自觉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

英语学科的实践性较强,因此英语教师在准备整合的时候还需要考虑以下问题――如何创造、利用影像或声音的条件为学生营造自然的英语语音环境;在网络环境下要如何加强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操练;在普通课堂中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和习惯,等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英语教师就需要更灵活地掌握英语学科知识、更深入地理解教育学专业知识、更广泛地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在整合的过程中,英语教师需要搜集、整理资料;需要分析、组织整合的课程内容;甚至需要通过建设专业网站来建立与学生的高效沟通,这些工作虽然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但同时也使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科视野得到了拓展,专业技能得到了提升。所以,通过整合能够促进了英语教师知识的全面更新。

3.英语教师通过整合促进交流合作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整合中英语教师同样需要注重交流合作。因为整合所涉及的学科信息量大、内容繁杂,仅靠教师个人是难以完成搜集、整理、分析等工作的。教师之间只有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才有可能在计划的时间日程内完成整合的准备和实施工作。由于教师个体间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存在差异,教师之间掌握的教育资源也有所差别。教师之间只有加强交流合作才有可能实现新信息的及时共享。小至一段英语影音视频、一次英语课例,大到一个英语资料库、一个教师BLoG网站,各种各样的资源都是教师们可以用来相互交流的材料。参与性和合作性是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活动的特点。整合便促进了英语教师的交流合作,也促进了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周中伟.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探讨[J].2006,(4):143.

[2]张慧霞.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青年教师,2003,(11):41.

[3][8]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69,80.

[4]刘大宇.现代教师素质和能力略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09):27.

[5]张延宜.英语教师知识基础与专业发展[J].大学时代,2006,(07):61.

[6]谌启标.有效学校[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7.

科学技术与教育篇2

1.1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在过去的课堂上,无论哪一学科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将知识重点展示在黑板上,书写的过程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也不利于课堂秩序的组织,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虽然增加了一些老师的课外工作量,但是省去一部分课堂书写时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1.2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传授知识重点一样举足轻重,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尝试情境教学,让学生融入角色,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例如英语课堂上,可以制作一个模拟的商场情境,在环境音的提示下,让学生分角色来进行扮演,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融入感,便于知识的深刻记忆。

1.3课堂教学的延展性

课堂的拓展,一直是教师注重的环节,因为45分钟的课堂学习,不足以让学生完全理解课堂精髓,而作为教育技术的一部分———网络课堂,可以有效地延展传统课堂教学。网络课堂的应用,可以解决学生差异性;网络课堂的应用,便于教师网上布置和批改作业;网络课堂的应用,有利于加强师生互动。

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容易形成的弊端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由于老师素养的参差不齐,以及各级学校对教育技术硬件配置以及师资培训的重视程序不同,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2.1多媒体技术应用过量,忽视知识的本体性

其实在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会走两个极端,一个是不重视,一个是过于重视。不重视便不应用,过于重要又会应用过度,以至于整个教学过程成了一堂欣赏课。过于依赖课件,既忽视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堂课下来,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但是却无法理解教学重点。

2.2忽视传统教学工具的应用,不能将传统教具的使用和现代教育技术结合

只要老师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善于发现,善于动手,很多平时不起眼的物品都可以是很好的教具,例如一杯水、一片树叶、一张纸,一块木头,都能成为教具,在课堂教学中,一些传统教具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领会知识重点。例如数学课堂中,三视图的理解,非常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让学生理解几何体的三视图时,会有许多学生由于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而感到困惑,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当堂制作几个纸质的长方体、正方体、圆锥体,分组观察和讨论,问题就会解决。这个时候,相比较而言,传统教具比现代教育技术要有优势。

2.3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老师一言堂,学生成了单纯的听众

一个好的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也不是屏幕一言堂,而是能将教育技术、老师讲解和学生参与结合起来的课堂,很多老师或者过于炫耀技术的应用,将课堂变成演示型低级课堂,或者老师一言堂,学生只是被灌输的工具,学生成了单纯的听众,对知识的学习变成了观赏,这都是对课堂教学的偏颇理解。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课件制作的再精美,也不能体现出课堂教学的成功。

3针对弊端的解决方法

3.1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的信息素养高低,决定着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适当与否,教育技术的应用要具有多样性,合理性,适用性以及科学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这就要求老师对教材融会贯通,并进行巧妙的教学设计,什么环节该用教育技术,什么环节不用,以适当为原则。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工具巧妙结合。例如地理课堂上的地球仪,一个小小的地球仪,容纳了整个世界,让学生产生无数幻想;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更直观地深入宇宙。两种教学方式,各有特点,前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后者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应用教育技术时,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是情感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有效的课堂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现代教育技术,为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也只是一种辅助学习工具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发挥指导作用,运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投影、录相、计算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与主宰,主动地探究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3.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掌握时机

科学技术与教育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学科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其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基本要求和基本模式和实施途径,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作论述。

一、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意义

在学习与技术关系中,信息技术运用是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情境的创设上,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都突出了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等技能。课程整合是使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是各学科及其内部各分支之间的整合,即各学科互相联系的学习,将课程看做一个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信息素养、掌握不同的知识,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课程整合强调各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

课程整合是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课程整合立足于能力的培养,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任务驱动式。课程整合以不同类型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教学。布置的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学科任务包含在其中真实性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通过一个或若干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完成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仅要学会知识,而且要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有助于学生其他领域的学习。

4.教学结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学生是主体,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优化。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和任务,通过有目的地获取材料实现。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整合不同的任务实现,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完成同一个任务,但同时也要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

三、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和实施途径

在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的总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技术是学习的对象: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学习。教师要设计灵活创新的任务,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创设不同的情境任务教学,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信息技术是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形式,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学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针对学习任务并利用学习素材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也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整合的任务,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研究型课程中信息技术是学习工具: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思维得到训练,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四、结语

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也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教师的观念转变与信息技术能力的调高是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在此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林茂芳.浅议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民风,2008(19):32.

[2]李旭然.浅谈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青春岁月,2013(12):339.

[3]韩仕品.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11):106.

[4].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科技信息,2009(27):301.

科学技术与教育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将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和资源(材料、能量、信息)之一。“信息处理能力”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现在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此教育部已于1999年底拟订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我省从2001年秋季开学的高一年级起,把信息技术课作为必修课,并列入2002年的会考科目,这也是我省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造素质的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标志着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目前“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原则和模式谈几点认识。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

“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广义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合的过程。狭义上,它指的是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之间)的整合,即各学科互相联系的加以学习。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结构。它不是将不同学科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课程整合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的界限,从而防止各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正如国外一些教育家所指出的,课程整合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的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将其他学科和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与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他不按照固有的顺序将信息技术分为不同的章节,而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

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合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

科学技术与教育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学科课程;整合

一、中小学课程整合的含义

“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它不是将不同学科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课程整合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的界限,从而防止各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正如国外一些教育家所指出的,课程整合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的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将其他学科和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与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他不按照固有的顺序将信息技术分为不同的章节,而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二、信息技术整合的基本原则

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能固定于一种模式。

三、信息技术整合的基本模式

(一)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三)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

科学技术与教育篇6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信息技术是一种技术手段,既应用于教师的教,又适用于学生的学;既是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又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整合要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综合应用传统媒体与信息媒体,使二者各扬其长、相互补充。整合要让信息服务于课程,以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又以学生个体符合时代需要的和谐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充分接触、使用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其基本要求是:第一、课程整合是以各种各样具体学科的任务或学科任务包含其中的真实性的情景问题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但这一切都需精心构思和设计。如何与信息技术整合,这是最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例如,自然学科的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不同于其它学科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可以利用丰富的视、听等多媒体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利用视听刺激,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产生厌倦情绪,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自然学科有其自身的魅力,也就在于探索学习者未知的知识领域,因此信息技术的利用,还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利用“问题”吸引学生,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第二、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就必须给予学生自由、独立思考的时间。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信息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把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

第三、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但是不是就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瞎碰瞎撞?是不是每一个概念都要学生自己去建构?教师的演讲、解释、传授知识是不是都是多余的?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和探讨,在教学中教和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都会走入极端。第四、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实现相同的目标。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认识场所,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和实施途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于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一种课程模式,它是将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知识为载体,以学生素质提升和培养综合能力为基本过程。下面,以活动《认识垃圾》为例,谈谈具体实施的过程。首先,让学生进行有关垃圾的调查,考察周围的垃圾处理站,并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研究的课题,查阅相关资料,浏览有关网站。第三,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果在班上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在班上、学校及社区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并将部分优秀作品发送到相关的网站上。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垃圾是放错了地点和时间的资源。”而利用垃圾的前提是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同时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科学知识,学习信息技术,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科学技术与教育篇7

1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应用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教学演示更加直观,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趣味性,解决课堂教学延展不足等问题,在化学、数学、物理和文学等课堂上都有良好的应用。

1.1课堂演示的直观性

很多课堂教学,尤其是文科课堂,学生对世界的理解,都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描绘能力,即使教师的语言描述能力再强,也要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配合,好的教师会扬长避短,因此,通过优秀课件的制作,可以深刻领会课堂上的知识并有如身临其境。

例如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世界搬上屏幕,学生既可以欣赏冬天的长城风光,又可以徜徉台湾美丽的日月潭。配合优美的背景音乐和老师的讲解,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深有益处。以小学课本中《荷叶圆圆》一课为例:首先,通过听一听环节,让学生欣赏教师自制的场景,教师配合场景朗读范文,然后学生各抒已见,描述自己对场景的理解,并根据理解朗读课文。其次,在写一写环节里,利用ppt技术进行生字的学习,通过动画的应用,使学生理解笔画的顺序。再次,通过练一练环节,让学生进行词组的学习。最后,是想一想环节,让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并布置作业。

在以上环节中,均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直观并有效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最好的阐释。再例如数学课堂上,新型教育技术几何画板的应用,能够更加直观地将各种图形展开及合拢,呈现几何图形的立体空间感,快速有效地加强学生空间感的形成。那么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课堂上,多媒体动画的应用,能够使实验过程更加直观地显示,使学生快速掌握实验操作过程的步骤。

1.2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在过去的课堂上,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将知识重点展示在黑板上,书写的过程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也不利于课堂秩序的组织,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虽然增加了一些老师的课外工作量,但是省去一部分课堂书写时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1.3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传授知识重点一样举足轻重,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尝试情境教学,让学生融入角色,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例如英语课堂上,可以制作一个模拟的商场情境,在环境音的提示下,让学生分角色来进行扮演,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融入感,便于知识的深刻记忆。

1.4课堂教学的延展性

课堂的拓展,一直是教师注重的环节,因为45分钟的课堂学习,不足以让学生完全理解课堂精髓,而作为教育技术的一部分网络课堂,可以有效地延展传统课堂教学。网络课堂的应用,可以解决学生差异性;网络课堂的应用,便于教师网上布置和批改作业;网络课堂的应用,有利于加强师生互动。

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容易形成的弊端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由于老师素养的参差不齐,以及各级学校对教育技术硬件配置以及师资培训的重视程序不同,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2.1多媒体技术应用过量,忽视知识的本体性

其实在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会走两个极端,一个是不重视,一个是过于重视。不重视便不应用,过于重要又会应用过度,以至于整个教学过程成了一堂欣赏课。过于依赖课件,既忽视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堂课下来,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但是却无法理解教学重点。

2.2忽视传统教学工具的应用,不能将传统教具的使用和现代教育技术结合。

只要老师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善于发现,善于动手,很多平时不起眼的物品都可以是很好的教具,例如一杯水、一片树叶、一张纸,一块木头,都能成为教具,在课堂教学中,一些传统教具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领会知识重点。

例如数学课堂中,三视图的理解,非常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让学生理解几何体的三视图时,会有许多学生由于缺乏空间想象能力而感到困惑,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当堂制作几个纸质的长方体、正方体、圆锥体,分组观察和讨论,问题就会解决。这个时候,相比较而言,传统教具比现代教育技术要有优势。

2.3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老师一言堂,学生成了单纯的听众

一个好的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也不是屏幕一言堂,而是能将教育技术、老师讲解和学生参与结合起来的课堂,很多老师或者过于炫耀技术的应用,将课堂变成演示型低级课堂,或者老师一言堂,学生只是被灌输的工具,学生成了单纯的听众,对知识的学习变成了观赏,这都是对课堂教学的偏颇理解。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课件制作的再精美,也不能体现出课堂教学的成功。

3针对弊端的解决方法

3.1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的信息素养高低,决定着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适当与否,教育技术的应用要具有多样性,合理性,适用性以及科学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这就要求老师对教材融会贯通,并进行巧妙的教学设计,什么环节该用教育技术,什么环节不用,以适当为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工具巧妙结合。例如地理课堂上的地球仪,一个小小的地球仪,容纳了整个世界,让学生产生无数幻想;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更直观地深入宇宙。两种教学方式,各有特点,前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后者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应用教育技术时,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是情感目标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有效的课堂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现代教育技术,为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也只是一种辅助学习工具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发挥指导作用,运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投影、录相、计算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与主宰,主动地探究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3.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掌握时机

并非所有的环节都要使用教育技术,这样会让老师整个教学过程都无法手离鼠标,也就无法与学生互动、组织好教学环节,在以下环节中可以适当应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需要情境设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时;要突出知识目标时;有知识点要进行必要的多媒体演示时;有知识点要进行对比时;进行总结时总之,只有把握好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关系,才能解决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出现的问题,让教育技术在教学绩效的提高上发挥最大的能量,才能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赵雨云.生物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要求与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

科学技术与教育篇8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创设情境

科学教学注重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自主探究自行获取知识,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小学生年龄小,要使他们认识周围的自然现象,应从具体形象的感觉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学中如果向学生提供实物教材,再适时辅以多媒体手段,就可以为学生自行探求科学知识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为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搭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更快进入探究的环节。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时,可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冬天脱帽、科技馆里的静电球、雷电等视频。然后问: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引出教学内容。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呈现科学内容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有很多自然现象或过程是很难在课堂上用语言讲清的,这些难点如何突破,多媒体的运用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比如《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口腔里的变化》、《食物链和食物网》等这一类课型,以及星球运动、自然现象的形成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对这些内容进行模拟。而多媒体的运用能再现、分解、组合、以及大小、远近的调整,它能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使难以觉察的东西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感官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从而克服人类感官的局限,达到突破难点的功效。

就以《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为例,学生不能直接观察并认识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也是肉眼无法看清的,若学生不能很好地认识,那么本课的难点就无法解决,我是这样设计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食物在体内的消化的动画视频,通过点击人体消化系统各部分的作用利用视频的讲解,让其各部分从中分离出来,让学生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有了大致的了解,课件的图文、声像并茂能使学生清楚知道人体是如何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的。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掌握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只有文本教材,其信息的存储、传递、再现能力受到限制,“动态”展示上几乎是一片空白,尤其在表述一般实验条件下难以再现的内容方面,如大到宏观世界的自然规侓,小到微观世界的精细结构等,教师无法准确表达,学生学得朦胧迷茫。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将微观的、不可见的、抽象的,变化太快的或变化太慢的教学内容,逐层展示给学生观察,形象直观,效果显著。

比如说《怎样让小球动起来》这一课,学生能够单独知道每一种运动方式,但比较这三种运动方式的相同与不同就成了这节课的难点,所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同时出现三种运动方式,并标出中心点,看起来一目了然,难点也一下子就解决了。所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其真正的作用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科学课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为主的探究式教学,一些最基本的动手实验操作技能,应该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掌握。这不仅是中小学教育内容衔接所必要,也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因此,不仅要敢于放手让学生面对大自然进行独立地探索,还要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必要的手段,去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实验器材、材料,学会使用的方法,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在这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配合实验,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利用其它感官辅助学习,这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观察,对研究的问题理解得快,印象深刻。

如讲到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对于第一次接触酒精灯的学生来说它是陌生的,于是,我们拿来真的酒精灯让学生观察,教师通过实物给学生讲解它的构造,但为了加强同学的记忆,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做了一个教学课件:第一步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装配实验,掌握实验的注意事项,让学生认识酒精灯。讲到什么部位,就闪一下什么部位,刺激学生感官,帮助学生记忆。第二步,做一个点酒精灯过程的动画:先出示移去灯帽的过程,再出示怎么点火,最后出示灯芯被点燃,重要的地方,如点灯时手的位置等都能重复播放,并加文字注解,播放时教师讲再配合讲解。第三步,出示一个燃烧着的灯芯的特显,让学生观察比较火焰的三层颜色的区别:外层是淡黄色的,第二层是桔红色的,最里边一层是浅蓝色的。同时介绍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要用外焰加热。第四步,多媒体演示如何熄灭酒精灯,同时强调一定要用灯帽盖灭火焰,再播放一些违规操作所带来的后果,也是进一步提醒学生为什么要用灯帽盖灭火焰。演示完一遍之后,再让同桌同学相互思考、讨论,并且让各小组实际操作一遍。这样学生通过眼手并用增强了记忆效果,对于酒精灯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了。

科学技术与教育篇9

各种多媒体中,计算机具有多、广、省、快的特点,即信息渠道多、展现视角广、记忆时间省、学习效率加快。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创造出一种与传统教学截然不同的崭新的教学环境,引人入胜的图像、文字和声音,创造人机对话环境及动手操作机会,提高学生参与程度,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条有效途径。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必备的教学手段,尤其对于演示性实验能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抽象物理知识的理解。通过与物理教师的共同探讨,总结出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训练科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和科学态度,以及勤于动脑的能力。

一、用图像、文字和声音等创造一种崭新的教学环境

例如:在分子运动论的知识中,分子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一点,教材是通过扩散现象来说明的。在课堂上,学生只能观察到宏观现象,对于微观世界的变化,无法直接观察体会到。如果单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总不理想。我试着把教学软件技术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把现代技术和传统手段结合起来。在课件设计中,在显示扩散现象的同时,配以动画形式及色彩变化,使学生进入微观的动态情境,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件演示气体扩散实验,画面显示一密闭容器内经玻璃板隔离着两种不同气体,以不同颜色的小圆点表示不同的气体分子,当中间的玻璃片抽去后,不同的气体分子向各个方向做不规则运动,彼此进入对方,使学生认识到两种气体彼此进入对方完全是依靠气体本身的无规则运动。

对于液体扩散,传统实验显然不能使学生信服,这时课件的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了。画面分别显示无色的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界面清晰的初始状态和二个月后界面消失,整个量筒中的液体混为一色的状态。这样,课件就跨越了时空,把较长时间的变化,以动画形式浓缩在一起,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了液体扩散的全过程。同样说明液体的扩散也是由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至于固体扩散,所需时间更长,更无法在课堂上演示,因而只能用课件来显示了。画面显示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的初始状态,界面清晰。利用课件,以动画形式显示金块分子和铅块分子也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彼此进入对方,致使界面模糊。下一画面显示经过5年后,金块和铅块彼此渗入界面模糊。由于分子的运动是随机的,即每次按下键盘后,所显示的分子运动的情况是不同的。当一种物资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中后,部分还会返回原物质。因而说明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而不是单向运动。另外,对于不同分子的运动情况,课件也加以区别,气体分子运动幅度较大,说明气体分子距离较大,分子间相互作用较小,因此扩散就较快;液体和固体分子运动幅度较小。说明分子间距较小,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大,因此扩散较慢。课件达到了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无法达到的目的,效果良好。

二、人机对话,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

制作课件过程中,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时,把书本上的图和文字设计成动态化和形象化,通过人机对话,把屏幕画面置于学生自己的控制下。如机械运动,利用FLaSH和powerpoint工具,设计动画把课文内容显示出来,配有声音、图形、提问,使学生不自觉中参与学习,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其主体积极,并把重点、难点通过闪烁和色彩的改变来刺激多种感觉器官。这种主体形式的信息接受方式,有利于学生进行联想,便于记忆,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功能。设计课件时,还应考虑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不同,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启发和诱导学生进行思维。回答不出的,返回到知识点,重修相关知识;对学有伤余力的同学,提供难度较大的练习方式,这样提供高、中、低难度的练习,使学生各练所需。

三、运用电脑创造情景,攻克难题

科学技术与教育篇10

目前,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不断整合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从实际工作中提出现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供大家共同探讨。

首先,我认为教师对学科教学整合的内涵认识不够深刻。许多教师对整合的理论虽有一定认识,但仍停留在“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就是整合”这种极为肤浅的层面上。甚至一些教师过分追求多媒体效果,把课堂上一些不应该“动”的文字和图片放到课件中,结果适得其反,分散了学生学习注意力。我认为学科整合的立足点应该是学科教学,而不是信息技术,应该是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学习的能力。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为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些地方的确建立起了网络平台,提供了一些网址,但教师对信息素养的能力仅理解为网上浏览、提高打字速度、收发邮件等,忽视了学生对信息分析、加工、处理或综合运用等能力的培养。在网络平台的维护方面无法做到良性互动,讨论区的自由发言经常不围绕主题开展,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他的教学资源。诚然,网络为学生的学习带来诸多便利条件,但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传统的学习资源就无法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众所周知,网络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过分依赖会迷失其中,舍本逐末。理想的状态是在传统学习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从学校到家庭进行全方位的引导,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最后,我认为目前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深度不够。部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把大量的素材罗列在一起,使学生在网络上获取的资源没有层次性和系统性,从而给学生带来较大压力,甚至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如何将学科教育的内容与网络资源有效结合更需要教师做基础工作,引导学生做好对无关信息的筛选、过滤工作,有条件的可利用局域网,设立防火墙,以便防止学生受到不良影响。另外,我们不能停留在用课件、文字播放或“呈现内容”的层次上,应该构建一个真正有效的学习环境。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依据学科特点为学生设计多种学习环境,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或协作交流空间,实现学科有机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