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先进的科学技术十篇先进的科学技术十篇

先进的科学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5:14

先进的科学技术篇1

关键词:多媒体;视频;数码技术;显微组织;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280-02

0引言

多媒体、视频、数码技术这些现代化科学技术术语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不再陌生了,它在各个行业中被广泛的应用着并且为人类的科学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怎么样利用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我们的实验教学服务、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是我们这些实验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如果还是抱着过去的老一套的实验方法和手段,不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那么我们就要落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可能落伍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和发展。

工科的人都知道工程材料的金相分析是非常难辨认和分析的,一个经过磨制好的金相试样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由于试样选择的腐蚀剂的不同、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不同、选择的位置不同其金相显微组织都是不一样的,就是同一位置我们看过之后也是很难交流的。所以,我们就力图找到一种好方法来解决这个难题。

1传统的金相摄影及暗示技术

我们开始研究怎么样把显微镜中看到的金相组织转化出来和大家一起观察,由于实验室的条件有限和当时的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视频技术,所以,研究的效果不理想,只能通过金相摄影和暗室技术的方法看到金相图片,金相摄影时,照明光线照射到试样磨面上。由磨面反射回来的光线通过物镜、照相目镜、快门,到达照相机内的底片上,进行曝光。曝光时间与光源强度、光圈大小、滤色片、放大倍数、感光胶片、试样组织等因素有关。曝光时间可通过试验确定。在暗室里把胶卷装到暗盒里到金相室通过显微镜的摄影系统进行金相摄影,然后到暗室里取出底片,进行底片的显影、停影、定影、冲洗、晾干等过程出来金相的底片也就是负片。然后在利用印像机或放大机进行底片的暴光到相纸上,再对相纸进行显影、停影、定影、冲洗、上光、剪切等过程,才能完成一张金相图片。一张好的金相图片时间长、耗才大、技术性强。随着多媒体视频技术的发展,我们把视频采集卡应用到金相显微镜上把图象转到电脑上就可以多人观察分析金相显微组织,后来又通过投影仪投影到大屏幕上就实现了多媒体视频金相教学的效果,方便、直观。

2利用CCD进行图片采集

现在我们利用CCD图片采集系统连接金相显微镜和电脑,主要有金相显微镜、摄像头、采集卡、计算机、大屏幕及电源等组成,用相关的软件进行参数设置和数据采集,形成图像。也可以投影到大屏幕上,进行多人观察与分析。方便、快捷、一目了然;方便多人观察分析,也可以进行金相分析多媒体教学。由于采用数字化图像存储方式,便于网络传输。

3数码摄影技术在金相分析中的应用

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摄影方法被取代,数码摄影技术在金相分析中应用越来越多,光学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等都配制数码摄影系统,使呆板的、很难沟通的金相实验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教师和学生容易交流、容易沟通,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我们还通过校园网把实验室的一些信息挂到网上方便学生有利于教学,如: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讲义、实验报告、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要求、注意事项、实验室开放时间、可共选做的实验等。学生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发给实验室,和指导老师互动,如变动时间呀、有什么好的方法建议呀等。通过几年的实验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实验的兴趣,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结论

4.1通过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实验教学,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4.2工程材料金相显微组织分析采用多媒体视频实验教学方法实现了师、生共视,一目了然,方便了教与学;配合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磨制好的金相试样放到视频金相显微镜的载物台上,通过摄像头、视频采集到电脑中,利用投影仪投影到大屏幕上实现了师生共视的效果,这样我们进行金相观察与分析就一目了然。利用软件还可以进行深层的测量,晶粒度尺寸的测量,组织组成物的测量等。认识了金相之后,学生就可以自己利用金相显微镜进行材料的显微组织的观察与分析了(配有相册和图片等)。

4.3金相显微摄影采用数码摄影技术的实验教学方法:省力、省时、方便、快捷。

过去传统的金相摄影利用照相机或暗盒通过金相摄影装置来完成然后要到暗室里去对底片进行显影、停影、定影、冲洗、凉干;在利用底片对像纸进行曝光印像或放像;在对像纸进行显影、停影、定影、冲洗、上光、切纸等工序,费时、费力、浪费材料。现在利用图像采集技术和金相摄影数码技术将图像传输到电脑通过拍摄、存储、查询、建立档案、排版到统一报告、打印等。取消了繁琐的暗室工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培养开拓型、创新型人才也要靠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和良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满.如何正确辨析金相显微组织的形态成分[J].科技创业家,2013(24).

先进的科学技术篇2

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科学、公正地进行农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省农业科学技术奖各奖项的推荐、评审、授予等有关活动。

第三条省农业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予,实行公开、公平、科学、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干预。

第四条省农业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农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组织。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仅从事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或者组织不得作为获奖者。

第五条省农业科学技术奖是授予科技工作者和组织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六条省农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其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负责,奖励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委员会科技教育处。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一节自然科学类

第七条《办法》第七条(一)所称"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是指该项自然科学发现为国内外首次提出,且主要论著为国内外首次发表,并在科学理论、学说上有创见,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创新,以及在基础数据的收集和综合分析上有创造性和系统性的贡献。

《办法》第七条(二)所称"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是指在学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或者先进水平,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或者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办法》第七条(三)所称"得到自然科学界认同",是指主要论著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或者作为学术专著出版一年以上,其科学结论已为国内外同行引用或已应用。

第八条自然科学类奖的主要完成人应当是主要论著的作者,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提出总体学术思想、研究方案,并指导研究工作。

(二)提出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或者提出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对重要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和综合分析等。

(三)解决关键性学术疑难问题或者实验技术难点。

第九条自然科学类奖的主要完成单位应是在成果的研究过程中,主持或参与研究的制订及组织实施,并提供技术、经费或设备等条件,对该项成果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的。获奖单位必须是第一完成人所在的单位。自然科学类奖每个项目授奖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

第十条自然科学类奖的评审标准为:

(一)前人尚未发现,在科学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学术上为国际先进水平,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其分支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二)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在科学上取得重要的发展,学术上为国内领先水,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三)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在科学上取得重要价值,学术上为国内先进水平以上,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促进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可评为三等奖。

第二节技术发明类

第十一条《办法》第八条所称的农业新产品包括各种仪器、设备、器械、工具、零部件以及生物新品种等;新工艺包括农业、农产品加工、生物工程等各种技术、方法等;新材料包括用各种方法获得的新物质等。技术发明类奖的授奖范围不包括依赖个人经验和技能、技巧又不可重复实现的技术。

第十二条《办法》第八条(一)所称"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或者由发明专利的",是指该项技术发明为国内外首创,或者虽然国内外已有但主要技术内容尚未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物、媒体及各种公众信息渠道上发表或者公开,也未曾公开使用,且经指定查新机构认定的。

《办法》第八条(二)所称"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是指该项技术发明与国内外已有同类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构思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性能(性状)、技术经济指标、科学技术水平及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综合优于同类技术。

《办法》第八条(三)所称"在实施中取得显著效益或者具有明显的应用前景",是指该项技术发明成熟,并实施应用一年以上取得较好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人身和社会安全的技术发明成果,如农业动植物新品种、药品、食品、基因工程技术等,在未获得行政机关审批之前,不得推荐。

第十三条技术发明类奖的主要完成人应当是该项技术发明的部分或全部创造性技术内容的独立完成人。

第十四条技术发明类奖的主要完成单位是指发明成果的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并对该项发明的完成起重要作用。技术发明类奖每个项目的授奖人数一般不超过7人。

第十五条技术发明类奖的评定标准为:

(一)属国内外首创的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新颖,技术上有重要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国内领先水平,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一等奖。

(二)属国内外首创,或者国内外虽已有、但尚未公开的技术发明,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国内先进水平,促进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二等奖。

(三)属国内外首创,或者国内外虽已有、但尚未公开的技术发明,技术上有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国内先进水平,已产生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三节科学技术进步类

第十六条《办法》第九条(一)所称"农业技术开发方面",是指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完成具有重大创新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和生物品种,并将其应用推广。

《办法》第九条(二)所称"社会公益方面",是指在标准、规划、计量、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自然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管理科学、医疗卫生、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推广。

《办法》第九条(三)是指组装、集成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技术),取得显著效益的。

《办法》第九条(四)所称"较大农业科技工程(项目)",是指列入国家和省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综合性农业科学技术工程(项目),包括重要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在项目实施中有协作、攻关内容,技术、组织、实施难度较大。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农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效益显著。

第十七条科学技术进步类奖获奖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提出和确定项目的总体技术方案;

(二)在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中做出重大技术创新。

(三)在成果转化和集成组装、应用推广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

(四)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技术实施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

第十八条科学技术进步类奖的主要完成单位是指在项目研制、开发、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条件,对成果的完成起到重要作用的主要完成单位。科技进步奖每个项目授奖人数,一等奖的不超过11人,二等奖的不超过9人,三等奖的不超过7人。

第十九条推荐为科学技术进步类奖的成果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技术创新性突出:在技术上有重要的创新,特别是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了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名牌产品,或者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装备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增加行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技术难度较大,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行业的领先水平。

(二)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显著:所开发的成果经过一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很大贡献。

(三)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成果的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竞争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第二十条科学技术进步类奖的评审标准为:

(一)技术开发方面:

在技术上有显著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果转化或推广程度高,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用,新增利税显著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创造了较大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有创新,有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评为三等奖。

(二)社会公益方面:

在技术和方法上有显著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农业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行业较大范围应用,取得了较大社会效益,对农业科技发展和农村经济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有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行业得到应用,取得了社会效益,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意义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三)较大农业科技工程(项目),以及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在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项目: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完成了较大技术、组织、实施、管理难度农业科技项目,在技术和管理上有显著创新,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对推动本领域农业可就发展具有显著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应用效果较突出,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对推动本领域农业可就发展具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管理上有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应用效果较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对国防建设和保障国家安全有明显作用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三章推荐办法及评审

第二十一条凡符合农业科技奖奖励办法及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报奖人员和项目,应当在规定时间内,经所在单位审查、批准,统一向省农业科技奖奖励办公室(省农委科教处)提交省农业科技奖推荐书及相关佐证材料。市(地)、县农业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由省农委组织鉴定或书面委托市(地)农委进行主持鉴定,也可以由市(地)科技管理部门组织鉴定。市(地)、县(市)农业科技奖申报项目统一由市(地)农业委员会上报。

第二十二条两个以上单位合作完成的项目,经协商后,由第一完成单位组织申报、申请推荐。

第二十三条推荐项目必须统一采用《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的格式及软件系统,可到中国龙网进入省科技厅网址,或直接点击省科技厅网址

第二十四条推荐项目必需使用推荐管理系统录入有关内容,并制作软盘一同报送。

第二十五条凡已获得过部级、省、部级、市(地)级科学技术奖或者相当于本奖励级别奖励的成果,不得再次推荐。

第二十六条凡存在知识产权以及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争议,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推荐。

第二十七条对落选项目,在此后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活动中又获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并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重新推荐。

第二十八条推荐的项目应当按有关规定交纳项目评审费。

第二十九条奖励办公室负责受理推荐项目,并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为推荐奖励范围、推荐时间、推荐书和软盘录入是否符合要求。推荐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还需审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推广应用情况等。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佐证材料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不能提交评审。

第三十条经形式审查合格的推荐项目,由奖励办公室按其相近学科进行分组,采取从专家库中聘请同行专家主审的方式进行评审。各学科评审组向奖励办公室提出拟授奖项目的奖励种类、奖励等级、奖励人员和单位的建议,奖励委员会在听取奖励办公室的汇报的基础上,对授奖项目进行复审、审核和批准。省农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全体会议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委员参加的会议表决结果有效。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和科学技术进步类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应当由到会委员的三分之二多数(含三分之二)通过。

第四章异议及处理

第三十一条经奖励委员会批准拟授奖的项目,以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自公告之日起一个月可提出异议,逾期未提出异议的或在期限内提出异议的,经复议仍维持原评审结果的即为授奖项目。

第三十二条对获奖项目提出异议者,必须以书面形式写明项目名称、获奖等级以及自己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对所提出的异议,应包括有关证据。凡不按要求提出的异议,不予受理。

第三十三条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对涉及获奖候选人所完成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推荐书填写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评审等级不属于异议范围。

先进的科学技术篇3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教学质量机械类专业

0引言

先进制造技术f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ique,缩-~amt)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资料表明,由于一些企业缺乏先进制造技术等产品开发与制造手段,产品开发周期长、成本高,难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当前高校机械类专业的关键课程之一。本课程是对以前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扩展,主要围绕先进制造技术的各主题,系统介绍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的理念与装备技术。旨在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前沿技术,开阔思维拓宽知识面,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理念与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文中针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提高先进制造技术教学质量进行一些探讨。

1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1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事物的先进性具有明显的相对性,先进制造技术是相对于传统制造技术而言的。某种现阶段先进的技术若干年后可能会显得落后,甚至被淘汰。尤其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电子科学的发展及渗入融合到现代制造系统中,反映现代科学理论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智能理论与控制技术有机融合为一体,导致先进制造技术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因此,先进制造技术体系只有不断补充新技术、淘汰落后技术,才能永远保持其先进性。

1.2多学科集成的特性

先进制造技术并不是指某一项具体技术,而是机械、材料、电子、信息、自动化、管理、环保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相互渗透,共同发展而形成的技术综合体。先进制造技术在性质上跨越自然科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和管理科学;同时又与技术科学和众多门类的工程技术相联系,是多种学科的集成。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人、技术、管理三者的有机结合。

1.3包含的信息量很大

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庞大的科学技术体系,所以本课程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如在管理方面,先进制造技术包含准时生产(Ji、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制造工艺方面包括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纳米技术、激光加工等;自动化技术方面包括柔性制造单-(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而且不同方向之间的联系不是太紧密,系统性不太强。

2提高先进制造技术教学质量的建议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车动力,如学生对先进制造技术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但当前很多学生由于缺少压力,对先进制造技术的认识不足,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学习先进制造技术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和毕业。为此,首先需要从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性、用途等方面对学生加强引导,通过事实说明,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其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挖掘课程中令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实地参观,接触先进制造技术的实际应用,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正如前面所讲述的,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但实际教学中出现一些教案很长时间不更新等现象。要想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教师应密切关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并将相关技术特别是应用性和市场潜力巨大的那些先进技术及时融合到教学内容中,从而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学习这门课,并从中得到终身学习的启示。当前获取相关资料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网络、杂志或电视其他媒体很方便了解到制造业中前沿技术:有条件的教师也可以多参加一些大型的相关技术及产品展览会、学术会议以拓宽视野和积攒素材。这样才可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很好地培养他们以动态的思维看待事物的习惯。

3)丰富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互动。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教学思想。教师应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应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

4)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考核方法主要表现在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两个方面。考试的形式采取开卷考试、上课讨论、演讲、大作业、平时查阅文献等多种形式,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比例分别权重来决定本课程的最终成绩,这样可以改变过去“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局面。考核的内容应尽量多涉及先进制造技术的各个方面,知识覆盖面更宽。考核的内容更全面。另外,可以采用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对本课程进行评价,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便教师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同时可以根据课程评价内容反映该学生对本课程的参与程度,将其当作考核学生的一种辅助方式。

先进的科学技术篇4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教学内容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37-02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为了适应现代生产环境以及市场动态变化,在传统制造技术基础上通过不断吸收科学技术最新成果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技术群,包括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系统综合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机械类本科专业开设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可以大大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掌握制造技术最新发展,以适应现代制造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其重要性日趋显著。然而,由于全球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先进技术的庞大信息量,决定了本课程教学实施的难度。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客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全面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动态,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学习积极性往往不高。而且,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培养学生获取制造技术最新发展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模式,通过课程网站学习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通过自主讲座,培养学生获取制造技术最新发展的能力,为日后推广先进制造技术,提高我国机械制造技术水平奠定基础。

1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特点

(1)内容综合性。先进制造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众多学科的知识内容,授课教师不可能对所有领域都进行过深入研究,采用多位教师授课的教学模式效果会好一点,但一般普通本科院校均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对于不是自己研究方向的内容,往往通过资料查阅和整理再灌输给学生,这样教学效果很难提高。

(2)教材滞后性。先进制造技术是一门前沿科学,教材内容与技术最新进展相比存在一定滞后性。因此,授课教师必须及时检索、查阅相关技术最新研究成果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能够掌握制造技术的最新知识。

(3)理论基础性。先进制造技术涉及众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如管理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这些课程机械类本科专业学生大多都未开设,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学时有限,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各种新技术的内涵与应用。

(4)技术先进性。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制造领域的新兴技术群,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往往还不广泛,作为应用性人才的普通本科院校学生,认为这些技术自己今后工作中大多都不会涉及,影响了学习的兴趣。

2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开展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1]。以自主学习作为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主要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是由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目的决定的。

(1)先进制造技术覆盖面广,王隆太主编的《先进制造技术》教材涵盖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设计、反求工程等6项现代设计技术;材料受迫成形工艺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高速加工技术等6项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其中的材料受迫成形工艺技术又有10余项;制造系统综合自动化技术包括了机床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和柔性制造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包括了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等6项技术。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各不相同,许多技术哲理深奥,理解和掌握都比较困难,往往需要单独开设一门课程才能讲清楚。以课堂教学方式,在一门少学时课程中要将众多技术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都讲清楚,是不现实的。

(2)机械类本科专业开设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建立推广先进制造技术的意识。因此,让学生意识到先进制造技术对制造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知道如何获取制造技术最新发展比让学生了解单项技术的内涵与现状更加重要。由此可见,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改革的方向不是“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而是“怎样使学生感受到先进制造技术的巨大威力,了解获取制造技术最新发展的途径”。

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学习内容,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自主讲座,培养学生获取制造技术最新发展的能力。因此,开展自主学习是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改革方向。

3基于课程网站的自主学习

通过课程网站学习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课程网站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将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的体系结构,各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发展趋势等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供学生通过校园网教学平台浏览学习。课程网站应包括大量图片、动画、电影等多媒体资料,这些资料除了上网查询外,还可以通过参加相关学术会议、邀请专家讲学等方式获取。

(2)结合科研、生产实际,建立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的典型案例库。教师结合本人承担的科研项目、为企业解决的生产难题,进行理论剖析,使学生感到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印象深刻。

(3)建立国内外有关先进制造技术主要网站的链接。重点包括先进制造技术教学、论坛、期刊、公司网站等,方便学生全面了解和学习先进制造技术内容。

4面向自主讲座的自主学习

给学生布置课外论文作业,让学生在给定范围内自由选题,通过作业对有关课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但课外论文是在下课后完成的,学生撰写论文时大多都不太认真,甚至抄袭他人,从而达不到教学目的。互主教学法[2]让学生参与课程的准备与讲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们在布置课外论文作业后,安排了学生自主讲座教学环节。

面向自主讲座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为:根据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把同学按照学号分为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系统综合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四组。每位学生围绕专题收集资料,撰写论文,并做成ppt上台讲课,时间10~15分钟,讲完后老师点评,其他学生提问。每组学生讲课时另安排一组学生给他们实名打分,分a、B、C、D四级,规定各级打分比例原则上各占25%,根据打分结果确定论文作业成绩。

增加自主讲座教学环节,学生普遍加强了论文撰写的投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考虑到大多数学生没有讲课经历,我们预先给出了讲课提纲,让学生针对某项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技术特点、应用条件等展开讨论,并选出学生优秀ppt课件作为样例,供下一届学生参考。

5结语

先进制造技术覆盖面广,普通本科院校教学和实验资源又比较匮乏,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注意力难以持久。为此,我们只选取若干制造技术进行课堂讲授,其余教学内容均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但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先进的科学技术篇5

一、引言

2014年9月27日,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奠基人南国农先生因病去世。南先生的离去是我国教育界的一大损失。南先生在我国电化教育事业中辛勤工作六十多个春秋,为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是我国电化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南先生在电化教育理论和实践,电化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及电化教育事业和产业发展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在教育研究中,对大师和专家的研究是教育研究中重要的部分,研究大师和专家不仅可以深入地了解大师和专家的思想和思维方式,而且对于我们年轻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教育意义。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积极开展对南国农先生电化教育学术思想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还汇聚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中国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南国农先生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一书。该书的作者们从学科理论体系,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电化教育事业及产业,电化教育实践等方面对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做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了解南国农先生的人生经历和学习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南国农先生的学术思想是我国电化教育发展历程中宝贵思想财富,通过对先生学术论文的拜读和学习,发现南国农先生学术思想中包含着许多系统思想,这些系统思想对电化教育的深入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南国农先生学术思想中的系统思想做了一些研究,探讨一下系统科学对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作用。

二、信息化教育是“思想与技术”系统功能的涌现

南国农先生在信息化教育方面的研究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背景下,人们积极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南先生在信息化教育中提出的“双翼说”包含系统功能的涌现思想。南国农先生认为信息化教育是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而信息化教育的本质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并且提出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这一公式;强调只有实现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才能使电化教育事业取得成功;他把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比作电化教育的两只翅膀,提出“电教要发展、要腾飞要靠两只翅膀,一只翅膀飞不起来,只有两只翅膀才能腾飞”。[1]

系统科学是关于整体涌现性的科学。整体性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是系统的整体性包括加和整体性和组合整体性。[2]加和整体性只是简单的数量上相加,组合整体性却依赖于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强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南国农先生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x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这一公式中强调的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体现了系统的组合整体性。系统的组合整体性具有各个要素及数量总和不具有的特性,这正是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另外,在信息化教育发展方面,南国农先生提出的公式2>1+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在信息化教育工作中必须重视团结协作。即信息化教育需要把硬件环境建设、软件资源开发、新型模式建立、基本理论研究等多方进行合作才可能取得成功。[3]这也是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涌现性,是系统思维的直接体现。

三、科学人才培养思想中的系统思想

南国农先生提出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不仅使自己还要帮助他人学会数字化学习,学会创新,不断提高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特别是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做一个创造型的人。他还指出创造型人的其中一个特征就是“‘人脑+电脑’,不仅善于用人脑,充分发挥大脑的聪明才智;还要善于用电脑,能用电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4]

人类的学习具有复杂性,南国农先生提出运用人脑与电脑相结合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学习这一复杂性问题,与我国科学家钱学森、于景元等人提出的利用“人―机”结合体系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综合集成方法论思想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系统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具体应用。综合集成方法论的实质是将专家群体和信息与知识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体系;它能把人的思维以及思维的成果,人的经验、知识、智慧以及各种资料和信息全部集成起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实现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从而解决复杂性问题。[5]正是如此,欧阳明等界定了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的概念:即教育技术“人―机”系统是人(包括教师、学习者、管理者以及教辅工作者)和机(包括硬件和媒体材料)两个要素组成,人机、人人、机机之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交互关系,具有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功能,并且具有人机特性的他组织系统合称为教育技术“人―机”系统。[6]如此看来,南国农提出的“人脑+电脑”思想蕴含着充分利用“人―机”系统促进人类的学习之意,这也正是系统思想在人才培养思想中的体现。

四、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建立与发展中的系统思想

一个理论之所以称为科学理论,就在于它具有严格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是理论系统化的结果,理论的系统化就是根据科学理论的一般结构要求,对某个研究领域所积累的知识,运用一定的逻辑手段进行合理重建,以构成严谨的系统性理论体系的过程。[7]所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系统思维的应用过程。

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是电化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南国农先生多次撰文就理论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体系的构成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先生指出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为总原则,以“你我不同,你我都好”为发展理念。[8]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充分体现了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的原则,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协调性、开放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9]另外,先生提出的以“六论”构成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更是系统思维应用的结晶。理论体系将电化教育领域研究积累的知识分层次,按基础、技术、模式、方法、管理、总论的逻辑结构进行重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由此可以看出,从先生提出的构建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到先生提出的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都包含着系统思想的应用。

除了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在南国农先生提出的“大电教”、协同教育、信息化教育工作者使命等方面也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先生从系统的视角认为电化教育系统是一个大系统,2006年在对以前提出的电化教育系统进一步梳理后提出了该系统由普通学校电化教育系统、高等学校电化教育系统、成人电化教育系统、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10]在协同教育研究方面,先生同样从系统的角度对协同教育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划分,提出了协同教育的“六要素”和“三主体”。[11]南国农先生提出的新世纪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14345工程”更是先生应用系统思想对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出的一个系统工程规划。

五、总结

系统科学作为一个横断性科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而且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无论是在教育技术学学科中还是在其他学科中,系统科学都有广泛的应用。刘美凤教授还曾提出系统方法是技术学的核心和灵魂,因此也是教育技术及其科学的核心和灵魂[12],甚至有学者认为教育技术本身是一项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技术[13];教育技术是一种教育系统的构造技术。[14]

通过对南国农先生的学术论文研读,无论是在在信息化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在电化教育人才培养方面都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南国农先生电化教育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不仅如此,教育技术学学科领域有许多学者都在使用系统科学思维或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教育技术学中的问题,例如黄荣怀教授以系统辨证论的观点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发展等问题做了研究[15];高铁刚借鉴系统理论分析教育技术进化的内涵[16];何克抗教授提出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17];欧阳明等提出的教育技术“人―机”系统等等。[18]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发现系统科学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用系统思维来识物想事,认知教育技术学。系统思维就是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对象、整理思绪的思维方式,[19]它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研究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扬弃了传统科学中还原论或分析思维,强调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相结合,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涌现性。系统思维是当前探索复杂问题的有效手段。教育技术学自身以及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些问题往往是一些复杂性问题。复杂性不仅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复杂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已被许多学者所共识。面对这些复杂性问题利用系统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把握,重视多种因素的相互协调,利用系统的一些特性(如整体性、涌现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系统的进化等),来深入的认识教育技术以及教育技术学面对的一些问题,对于研究教育技术学中的复杂性有很大的帮助。

二是将系统科学作为一种方法论,解决教育技术学中的一些问题。系统科学不仅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了思维方法,而且也为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系统科学也是一种方法论科学。这一类应用主要是人们借鉴系统科学中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对教育技术学研究中面对的一些复杂性问题。例如闻小娇做的“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白晓辉做的“学业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基于CaS理论”,高山做的“复杂性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初探”等都属于这一类研究。

先进的科学技术篇6

1 俄罗斯科技政策系统的“拉赫京模式”

俄罗斯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学者们对科技政策的长期理论研究密切相关。

俄罗斯科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赫京博士(г.а.лахтин)长期从事科技政策理论研究,并参与了俄罗斯科技政策条文的制定过程。他在2000年的《科技政策总论》一书中陈述了科技政策理论,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与社会相关的开放系统。他认为,科技政策是解决上述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问题的思想理念和行动方案,因此也应该形成相应的系统。科技政策系统应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国家总体科技政策,解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以全面实现科学技术与国家经济相关联的总体规模调整。第二层次是各种具体政策,解决科学技术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问题。笔者根据拉赫京的相关理论[1],提出俄罗斯科技政策系统的“拉赫京模式”。

“拉赫京模式”是结合俄罗斯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产物,其意义在于:展示了科技政策对于解决“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指导;囊括了科技政策系统应有的内容;揭示了科技政策系统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于制定科技政策具有前瞻性、普遍性理论指导意义。

“拉赫京模式”既体现了对苏联时期的科技政策的沿袭,又体现了转型期的特点。

“优先发展方向政策”和“保护和发展科学潜力政策”在政策框架上承袭苏联传统,在内容上增加了为适应新时期、解决新问题的调整。例如:转型期俄罗斯从三方面改革了科技人才政策:首先,由从粗放型发展,即只注重人才数量增长,向减少数量、重视质量转化;第二,从对人才的完全行政管理方式向引进市场机制调整;第三,从全部由国家指令强制,向合作伙伴型转化。在国家层面上,需要加强财政和工作岗位的竞争。就私营企业而言,需要调整机制以便吸引青年科技人才与企业兴趣保持一致,更快地将科学技术成果投入市场。

创新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科研和高校一体化政策、商业化政策、科学领域中的私有化政策等是转型期以来出现的新科技政策,正处于探索之中。

“拉赫京模式”的理念在俄罗斯联邦近年来颁布的科技政策中得到具体体现。

2 俄罗斯国家总体科技政策

俄罗斯国家总体科技政策用于协调科学技术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关系。国家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落实财政方面,而且体现在改变落后观念、实现总体规模上的调整。

1996年颁布的《“关于科学和国家科学技术政策”联邦法》(下称《科技政策法》)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第一部有关科技政策的联邦法律,是其科技政策的总纲领。“用于协调科学和(或)科学技术活动主体、国家权力机关以及科学和(或)科学技术产品(工作与服务)需求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科技政策法》明确规定了俄罗斯国家科技政策的概念、基本目标和实施原则。

“国家科学技术政策是社会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它表明国家对科学和科学技术活动的态度,明确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构在科学技术以及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目标、方向和活动方式”。

俄罗斯国家科技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发展、合理安排并有效利用科技潜力,扩大科学和技术对发展国家经济的影响,完成最重要的社会任务,保障对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结构性进步改造,提高物质产品的效益和竞争力,改善生态状况并且保护国家信息资源,巩固国防,维护个人、社会和国家安全,加强科学和教育的相互关系。”

实施国家科技政策根据如下原则:“认清科学实际上是决定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部门;利用各种社会讨论形式选择科学和技术的优先发展方向并且公开化,对通过竞标形式实施的科学和科学技术规划、项目给予鉴定;保障基础科学的优先发展;在科学研究和试验开发过程中,以高等专业教育机构、部级科学院乃至各部属机关和其他联邦权力执行机构的科研组织为基础,建立教学—科研联合体,通过由高等专业教育领域的工作人员、研究生和大学生参与等各种形式,实现科学、科学技术和教育活动的一体化;支持在科学和技术领域里的竞争和企业活动;把资源集中到科学和技术优先发展方向上;通过经济系统和其他优惠方式对科学、科学技术和创新活动给予奖励;通过建立国家科学中心系统和其他结构,发展科学、科学技术和创新活动;促进俄罗斯联邦主体的科学、科学技术和创新活动及其科学技术潜力的一体化;发展俄罗斯联邦的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国际合作。”[2]

《科技政策法》对科技活动的主体、内容、成果鉴定、财政、国际合作等方面作了明确界定,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在联邦预算中民用科学研究与试验开发资金应占联邦预算支出的4%以上”。[2]应该说,俄罗斯《科技政策法》在基本概念的界定及其陈述、对科技活动主体权利的规定等方面表现出学者们的理性思考和战略远见。

《科技政策法》的缺陷在于未把科技体制改革问题与俄罗斯国家现状相结合,未把科技发展道路与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联系起来,未明确涉及科技人员的切身利益,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因此,叶利钦政府尽管颁布了此法,却因陷于经济困境而无暇顾及科技界使之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002年3月30日由普京总统批准的《俄罗斯联邦2010年以前及更长期科技发展政策原则》(下称《政策原则》)[3]内容更现实、深入,措施也更具体,代表了俄罗斯科技政策的新理念。

《政策原则》明确规定:“科技发展要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任务相符合,并且与提高俄罗斯联邦的优先地位相关。”“俄罗斯联邦科技发展政策的目的是实现向国家发展的创新途径转化,保障本国研发产品的竞争力,加速使用这些产品对发展经济的效益,支持国防达到必备的水平,保卫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安全。”《政策原则》规定了俄罗斯科技界的近期任务是“促使科技联合体向市场经济转化”;“把隶属于国家的科学技术与私人资本建立相互联系”;“使国家调节与市场机制达到合理配置,对科研、技术和创新活动采取直接和间接的奖励措施”,从而摆脱科技界的危机状况,激发企业家对科技投入的兴趣,使科学再生;远期目标要摆脱或尽量缩短俄罗斯科学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通过转向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改变俄罗斯目前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工艺缺乏竞争力的状况。

《政策原则》在以下几方面表现了与《科技政策法》的显著区别。

(1)《政策原则》第一次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当作实现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的首要任务,把发展国家实力与提高人民生活放在同等地位上。这是俄罗斯在转型期中实现观念彻底转变的最重要表现。其重要意义在于从根本上调整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把科学技术置于为社会服务的地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把国家利益与民众利益真正地结合在一起。

(2)《政策原则》首次把实现国家发展向创新途径转化当作政策目标。从以往单方面强调科学技术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必须支持科技发展,转变成强调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强调完善科学技术的自我生长发展机制。通过对知识产权——特别是非物质形式的知识产权的管理实现把科技成果引入国民经济领域,从而实现向创新经济转化。这也是俄罗斯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所更新的观念。

(3)《政策原则》首次总结了俄罗斯国家所拥有的科技发展优势:①拥有各种法律形式,拥有各具特色的、与从事科研、技术活动以及培养科学工作者的组织相关联的孵化器和科技综合体,这些组织拥有人才、信息、物质技术基础和设计基地;②拥有雄厚的基础科学、具有特色的科学学派和达到世界水平的科学成就、拥有发展着的高等教育;③拥有可以开展独立生产和发展新型工艺、技术的工业潜力;④拥有能够处理国家机构中复杂科技问题的丰富咨询经验;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着的交通和建筑业。

基于对国情的客观分析,俄罗斯利用政策扬长避短,充分树立振兴国家的自信。

(4)《政策原则》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的任务和具体措施,把发展俄罗斯国家科学技术提高到与世界知识经济时代同步发展的水平上。

(5)《政策原则》强调了扩大并充分发挥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私人投资的作用,体现了转型期俄罗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途径。

(6)《政策原则》提出了比原有目标更加集中的新时期的科技优先发展方向。

(7)《政策原则》首次把科技发展与国际反恐怖主义运动相结合,从政策角度为国家科技发展赋予新的重要使命。

显然,与《科技政策法》相比,《政策原则》更加切中俄罗斯原有科技体制缺少创新途径的要害,反映了俄罗斯顺应世界潮流发展的决心和策略。

3 科技优先发展方向政策科技优先发展方向政策是俄罗斯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保证在有限资源条件下使国家科技实力得到稳定增长,决定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筛选出的科技优先项目上。该政策的核心内容是确定“科技优先发展方向”的对象。

俄罗斯学者在确定“科技优先发展方向”的对象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年)选择优先项目;第二阶段(1996年)确认科技优先方向和关键技术两个等级;第三阶段(1998年)出现优先方向、联邦级关键技术和涵盖所有领域的详细项目的三级分类法。可以说,完成对所选对象的分类并寻找各类的特征构成了科技优先发展政策的任务之一。

1998年俄罗斯科学部“科学研究与统计中心”组织进行了联邦级关键技术和具体项目的评估和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工作。有大约1500名学者、科研管理者、国家科学中心和工业企业的专家共同参与,对70项关键技术进行评估。

这次评估使用了三级分类法:总分类确定7个优先方向;中级分类确定70个关键技术;详细项目分类确定258项针对直接实验对象的技术。其中详细项目分类技术包括:34项信息技术和电子学技术;33项生产工艺;42项新材料和化工产品;57项生命系统技术;15项交通技术;55项燃料和能源技术;22项涉及生态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评估结果认为:俄罗斯在7个优先发展方向中仅有4个方向被认为是满意的。在70个联邦级关键技术中有18项是俄罗斯的“强项”,52项是“弱项”。在“强项”中有3项超过世界水平,15项相当于世界水平。在70项关键技术中仅有6项具有向世界市场销售的前景。在258个详细项目分类技术中有63项技术是相当于或超过世界水平的。

俄罗斯政府主管部门每2—3年必须对科技发展优先方向、关键技术进行一次调整。2002年的《政策原则》规定了筛选俄罗斯联邦国家战略优先发展方向项目所根据的原则: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依靠创新发展取得经济增长成就;加强基础科学;改革教育体制;保障国防和国家安全。由此确认了9个科技优先发展方向(信息通讯和电子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和化学工艺;新式武器、军事和特殊技术;生产工艺;生物技术;燃料和能源;交通;生态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54项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俄罗斯联邦政府批准了《科技优先发展方向研发2002—2006年规划》[4],对实施科技优先发展方向政策给予了进一步明确的目标认定。

可以看到,俄罗斯对优先发展方向的确定极为重视。这说明俄罗斯为保证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继承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同时根据转型期的时代要求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政策调整。这些调整建立在严谨的科学分析基础上,从而保证了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决策的有效性。

4 创新政策

创新政策是俄罗斯为适应转型期提出的具有市场经济特色的新政策。主要包括从信息、组织、财政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科技活动主体探索提高创新绩效的途径,鼓励其主动追求获得利润。

创新(инновация)概念直至20世纪末期才出现在俄罗斯媒体中。俄罗斯“科学研究与统计中心”参照相应国际标准将创新活动定义为:把研发成果或者科技成就转化为新型或改良的产品或服务投入市场,在实践应用中利用新的或改善的工艺流程或者服务、加工的生产方式。[5]

俄罗斯政府的创新政策有:《“关于创造吸引创新投资条件”的政府规定》[6];《“关于1998—2000年俄罗斯联邦创新政策构想”的政府规定》[7],及《“关于科学创新政策”的俄罗斯联邦政府规定》[8]、《2002—2005年俄罗斯联邦创新政策构想》等。

在《“关于1998—2000年俄罗斯联邦创新政策构想”的政府规定》中阐述了政府对创新活动的立法规范以及对创新活动的奖励机制。

《2002—2005年俄罗斯联邦创新政策构想》规定了创新发展目标: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确保创新产品打入并占领国内外市场;逐渐实现以国内产品替代进口产品、促进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上述文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为俄罗斯创新活动发展搭建了政策平台。创新政策的宏观方面解决创新活动的法规、奖励机制、制度转换系统、知识产权保护和把科技产品引入市场的问题。从国家调控角度看,创新政策对调动全社会力量投入创新,把研发机构推向市场,在信息保障系统、鉴定系统、金融系统的联合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突出表现在,通过税收调节扩大资金来源,鼓励私人为创新项目投资。创新政策的微观方面通过与优先发展方向政策相结合,解决创新项目的选择问题。通过政策作用,加速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项目和自然资源再生产项目。引导创新企业在仪器制造、电子、信息技术、通信、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农业、医疗技术、医药等重点领域上发展。

俄罗斯政策专家把一般创新模式分为“原创型”(直接研发成果,如美国)和“追赶型”(间接迅速产生成果,如日本)两种类型,并对应两种创新政策。第一种是从零开始的“全方位”创新政策,即一手牵住科研产品生产的总链条。第二种是“拼装式”政策,即把生产中各单元的各种变化加以统一。在不同领域采用不同的创新政策:对于原有的科学院系统推广第一种创新政策较为合适;在新兴小企业中则倡导第二种创新政策。

在创新政策推动下,俄罗斯产生了新的多级网状式创新组织:小型创新企业——孵化器——技术园——科学城(俄罗斯联邦国家科学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科学院大学——创新开发区——国家创新系统。其中,科学城是俄罗斯特有的创新结构;科学院大学是正在计划建立的新型科学创新组织。

俄罗斯政府充分认识到:从国情出发建立国家创新系统是迅速振兴俄罗斯的有效措施。《政策原则》规定:“建立国家创新系统是最重要的国家任务,是国家经济政策不可分割的部分。”俄罗斯国家创新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经济和法制基础;创新结构;完善国家的科技研发与商业成果相结合的机制”,“应该保障国家管理机关与所有科研机构和经济企业在加速把科技成果用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巩固国家经济发展的利益上紧密结合”。“建立国家创新系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完善相关机制,密切创新过程参与者(包括科研组织、高等院校和生产企业)之间的关系,在新技术投产、提高全体成员水平等方面达成共识;(2)对创新过程参与者实行经济政策,通过预算外财政进行奖励,对高科技项目建立法制服务,发展风险投资;(3)建立并发展创新机构主体(创新技术中心、技术园、技术“商务孵化器”、高等院校部门实验室)和创新活动集中服务网络,巩固建立与发展小型科技创新企业、个别产品的专业生产商和科技服务。”

在联邦预算、地区预算和预算外资金的支持下,目前,在俄罗斯24个地区建立了大约50个技术创新中心、70多个技术园区。2003年1月,俄罗斯政府计划在国家科学中心基础上,在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西北和中央地带建立4个科技创新开发区。这些开发区统一纳入国家创新系统,用于带动科学城自身的改组,促进俄罗斯的科研机构走上创新、自我发展的道路。

5 结论

俄罗斯转型期科技政策的总方针是集中力量和资金,力主自我创新。主要特点表现在:

(1)在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关系上,从片面强调科学技术需要国家资金的支持作用、强调国家从外部对科技资源的保护作用,转变为强调科技主体变被动为主动,从内部走自我创新发展的道路。通过创建国家创新系统,实现科学技术为国家经济发展作贡献的最终目的。

(2)在处理科学技术的服务对象上,从以抽象的国家利益作为对象,转变为以具体的公民利益作为对象;从片面发展军工领域的研发和生产,转变为加强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科技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从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

(3)在处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关系上,通过优先发展方向政策,把二者结合起来。既保证国家对基础科学发展的支持,又集中有限资源突出阶段重点,以优先发展方向项目带动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的发展。

(4)在研发财政来源上,从计划体制中的国家单一来源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种来源,逐渐降低国家科技财政在总体科技财政中的份额,鼓励企业和私人对研发的投资。

(5)强调科学教育一体化的作用,打破多年来科教分离结构,有效整合国家的科技资源。

(6)在全球化背景下,从对外封锁、自我封闭,转化为开放国门,加强国际科技合作。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充分开发本国的科技资源,在促进世界科技发展的同时,保护国家利益,提高国家地位。

这些反映了俄罗斯科技政策研究者和制定者观念的转变。但其科技政策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人才政策力度不够。一方面没有真正解决人才外流的有力措施,另一方面没有吸引人才流入的政策。特别是没有科技移民政策。

(2)由于税收政策不到位,一方面,创新企业缺少研发资金,另一方面又得不到税收优惠,严重影响了企业对创新产品研发和生产的积极性。

(3)缺乏风险资金政策以及与中介服务、产品销售的配套政策和法规,没有真正解决创新环节缺失问题。

先进的科学技术篇7

【关键词】交通科技发展目标措施

20世纪前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必将对交通发展提出更新的要求。交通运输是一个传统行业,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交通运输行业创造了发展空间。科技创新是交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必须利用科技进步实现交通的全面、协调和跨越式的发展。

一、交通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1世纪中期,建国100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此相适应,交通运输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应该是:以科技发展为动力,以科学教育为基础,以技术开发创新改造为根本,使整个交通运输战线成为一体,形成统一领导管理,各部门综合协调发展的格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公路,在“十五”期间,把增加路网建设提高公路通达度作为公路建设的重点,继续加快国道主干线的建设,形成高等级公路规模效益,进一步发挥公路在综合运输系统中的主通道和基础性作用。第一,加快国道主干道线建设。建成“三纵两横”国道主干线和京沪两条重要路段,同时建立“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其他路段;第二,完善国道主干线网络,改善铁路车站、港口、机场集疏运条件,发挥公路综合运输、协调主通道作用,加大中西部地区公路网建设力度;第三,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第四,加强公路场、站和信息系统、智能运输系统的建设,提高公路的综合运输能力,加快公路运输条件的改善,发展集装箱、箱式货车等新的运输组织。

在实现“科技发展纲要”中业已规定的交通运输科技2020年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到2050年,交通运输系统要拥有本行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开发新的制造技术,实现一切技术准备、基础设施成套产品国产化和现代化,达到经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运营管理现代化,形成货畅其流,人便于行,安全、快速、经济的高度综合运输系统,使安全可靠性,航班正常性,装备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旅客服务、环境洁净等经济技术指标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实现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的科学技术全面现代化,达到国际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是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相适应的。

一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发展需要交通科技与之相适应。二是经济的发展、国民的社会生活需要交通科技与之相适应。三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趋势需要交通科技与之相适应。交通运输作为人和物位移手段的运输方式,是社会生产和分工以及专业化志协作不断发展的结果。它是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结构,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以及国际间的密切有效的空间活动范围、活动力度、活动速度无不与交通运输发展事业息息相关。它既是经济生活的纽带,也是国际交流的纽带。

二、交通科技发展的战略任务

我国自然和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幅员辽阔、海岸线长、河流纵横;资源分布、国土开发、产业配置和经济发展等在地理布局上很不平衡:同周边国家和国际上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随着经济的繁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对旅游的需要大幅度增长。所有这些,形成了我国交通运输自西向东,由北至南的高强度货流和迅速增长的多立信客流。全社会客货周转量按2020年将比2000年增长1倍推算,到2050年则客货周转量将比2000年翻两番。因此,我国交通的大发展,特别是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我国交通科技的快速进步。交通战线上的科技工作者利用公路、桥梁、铁路建设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在积极引进技术的同时,通过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展交通运输科技攻关,引进和开发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提高了交通建设的科技含量,加速了交通发展的步伐。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方向应是大规模生产的产业技术和装备现代化及有计划有重点的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在各种运输技术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综合运输效率和装备的利用率。其战略任务是: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注重运用现代先进的适用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对各产业部门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设备设施的装备技术水平,全面实现现代化;认真办好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采取国际合作方式,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引导高新技术产业走国际化道路,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全部国产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水陆空得到综合均衡发展,形成真正四通八达的立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快捷、方便、安全、舒达、洁净、高效、高质量的文明交通运输的面貌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于全社会活动和文化生活。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铁路

让铁路切实担负起大宗货物运输和中长距离客货运输的重任。铁道部已宣布:大力开辟运输通道,在全国范围内,凡拥有20万人以上人口的城市都有铁路相通,县县通火车;人口超过100万的20座城市修建地铁;还在10个大城市中铺设15条地铁和城铁,总长超过380Km;在上海,将建世界上第一条商用磁悬浮铁路等。实现轨道结构重型化,配之以牵引动力电气化、内燃化的大型货车;在客运特别繁忙地区全部由高速铁路运营,采用新型客运电力、内燃机车、双层客车及电控制动系统高速客运技术。特大城市运用电子、新型通信信号装备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旅客运输系统,确保高密度、安全行车;运用先进技术,建成运输、财务计划、统计等统一的运营管理数据库,实现运营管理现代化。

2、公路

公路应发挥短途客货运输主力及在高档工农业产品运输、鲜活易腐货物运输和中距离客运的骨干作用。各省、自治区以大城市为中心,向中、小城市辐射,中、小城市向市镇、乡村辐射,村村通汽车。建成以高速公路和一二级汽车专用公路组成的国道主干线公路交通系统;车辆制造以高速化、高效化、大型化、专用化、洁净化等为技术特点;实现管理、养护、运输服务现代化,形成安全、快捷、方便、经济的现代汽车运输系统。

3、水运

水运应积极发挥外贸运输及大宗散货运输的主力作用,内河水系应力求适应和满足各种客货运输的需求。建成畅通无阻的海上南北运输通道,实现港口设备和管理现代化,装卸、施工作业完全机械化;拥有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技术装备的新船型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武装而成的有国际竞争力的远洋船队:内河运输在干线航道上,采用标准化、系列化和现代化的船舶,在客运和旅游上,全部采用中、小型高速船运载,灵活、快速、舒适、安全、可靠地输送旅客;采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实现水上运输管理现代化。

4、民航

民航应发挥其长途客运和贵重、紧急、鲜活等货物运输的优势。扩大国际航线规模,与世界上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密切往来的国家的主要城市直接通航。在国内,凡拥有3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和口岸均有飞机通航;国内外航线主要采用国产飞机航运;跟踪国际先进技术水平,采用国际标准,技术装备、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全面实现现代化。使安全可靠性,航班正常性,飞机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旅客服务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居世界先进行列。

三、交通科技发展的战略措施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牢固树立大交通的系统观念,优化系统内的经济结构,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大力贯彻落实科技兴交的战略思想,培养和引进高质量的科技人才,建立我国“交通科技园”,加强高技术研究,加快实现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交通企业的现代化和管理经营水平,始终保持交通运输与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步运行。

1、深化交通行业改革,推进技术进步,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

严格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国际惯例经营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用高新技术,把现有企业改造成为具有大规模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和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的能力的企业,为交通科技发展奠定坚定基础。

2、树立科教兴交战略思想,建立交通科技园,实现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

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选择一个知识人才密集的地区,集中高层次交通科技研究力量建立交通科技园区和形成高技术成果中试基地,大力推广具有广阔前途的科技成果,使之转化为生产力。有了本行业科技园区,交通科技跨入国际先进行列有了根本的保证。这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核心力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高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知识的确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保证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关键性条件。这个关键性条件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作保证。将现代管理人才与现代先进技术管理手段相结合,从而在运营管理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明确科技发展重点,实施分类研发

科技研发最终目的是解决交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技术和管理问题,因此,科研的重点必须来源于实践,着眼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在注重科研成果先进性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果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未来交通科技的发展重点将主要集中以下六个重点领域:数字化交通管理技术、特殊地质地理条件下工程建设技术、一体化运输技术、决策支持技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和绿色交通技术。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的基础端和以交通前沿技术为核心的先导端的技术创新。围绕技术标准开展基础性和原创性研究,形成先进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使技术标准能够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并随科技的进步适时修改和完善,逐步与国际接轨。对交通前沿技术开展前瞻性突破研究,形成后发技术优势。针对当前交通存在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要以政府引导为主,借助全球科研资源,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突破技术关键。

4、加强科研管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整合科研资源

建立政府主导、联合攻关、企业开发等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精干高效的战略交通科技开发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和服务于不同层次的交通事业发展和技术进步需求,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努力提高战略交通科技创新的水平、效率和效益。通过市场机制广泛吸收社会科研力量,开放交通科研市场,优化科研资源配置。要搭建科技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信息资源是交通科技开发的基础。要在科学认定和合理确认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资源整合与共享为重点,建成机制上实现共享、技术上手段先进、服务上优质快捷的交通科技资源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先进的科学技术篇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在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的框架内,建立了中俄科技合作分委员会,实现了国家之间、政府部门和地区之间以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对口科技合作,并且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合作的格局。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我目前对俄科技合作的水平与两国的大国地位和不断提升的战略关系还不相适应。

进入新世纪,俄社会经济开始全面复苏,科技体制改革正在经历艰难的转折阶段,其振兴经济和科技事业的重要任务,急需借助外来的资金注入才能完成。今后3~5年可能是引进俄技术人才和先进科技难得的机遇期。我应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紧紧抓住这一转瞬即逝的有利时机,通过观念创新和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对俄科技合作,尽可能多地引进对我至关重要的先进技术。

一、对俄罗斯科技实力的基本评价

如何评价俄罗斯的科技实力和水平?我国政界和学界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看法。社会上总有一种低估俄罗斯科技实力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我管理部门的正确决策和制约了两国科技合作的进程。因此,正确分析和判断俄罗斯的科技实力和水平,走出思想误区,给予对俄科技合作确切定位,是自觉加强和推进对俄科技合作的重要前提。

俄罗斯是前苏联的主要继承国,拥有前苏联60~70%的科技实力,向来有“科教兴国”和“专家治国”的历史传统。经济转轨10多年来,其科技人才虽大量流失,科技实力有所减弱,但是,俄罗斯仍不失为世界重要的科技强国之一,其总体科技潜力仍居世界一流水平。

(一)科研开发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居于世界前列

近来年,随着经济的复苏,俄科研机构和研发队伍已经停止萎缩并开始恢复发展。2000年全俄有各类科研组织4099个,其中,科学研究组织2686个,结构设计局316个,规划设计和设计研究组织85个,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390个,工业企业的研究机构264个,其他科研组织303个;在册人员共有88.77万人,其中,研究人员42.6万人,技术人员7.52万人,科研辅助人员24.05万人。在这些在册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有21949人;具有副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有83962人。俄罗斯科技人员的总数虽然只及美国的2/3,但在技术科学、计算科学等领域具有学位的专家绝对人数却超过美国30~40%。

俄罗斯的科技力量主要分布在三大系统:科学院系统(如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医学科学院、俄罗斯农业科学院等);工业部门的设计研究系统(如苏霍伊飞机设计局、图波列夫飞机设计局等);高等院校科研系统(如鲍曼科技大学、莫斯科大学、萨莫拉航空航天大学、圣彼得堡技术大学和船舶大学等)。俄罗斯科学院系统主要从事基础研究,拥有400多名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下辖圣彼得堡科学中心、乌拉尔分院、西伯利亚分院和远东分院。工业部门的设计研究系统体系完整、创新能力强;高等院校科研系统基础研究扎实,富有活力。除了以上三大系统外,俄罗斯还有一个工程院系统。该工程院系统拥有近千名国内外院士,在俄罗斯89个联邦主体中有54个工程院分院或中心。

俄罗斯的科技实力是在西方长期包围和自我封闭的条件下另辟溪径发展起来的。与西方国家相比,俄罗斯科学家的科学积累丰厚,具有自己独特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蕴藏着较强的、持续的创新开发能力。

(二)基础科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俄罗斯基础科学水平总体上仍居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2000年5月俄罗斯对本国科技实力进行新的评估表明,在当今世界上102项尖端科学技术中,俄在其中的52项保持世界领先地位,27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近年来,在基础研究的所有领域,比如,在微电子和毫微电子、电光绘图新工艺、高温超导、化学、天文物理、核物理、数学物理、超级计算机、分子生物学、气象等领域都取得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在激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先后在实验室合成了元素周期表上第114号和116号超重元素等。俄罗斯科学院院长称,在重点基础科研领域中,俄约有40%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三)在一些宏观技术领域仍保持着国际领先水平

据我科技专家评估,在宏观技术领域,俄罗斯的工业基础设施的全部基本指标与西方非常接近。只是在技术环境方面,比如质量保证系统、标准自动化、计算机化、远程通讯等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在当今世界决定发达国家实力的50项重大技术中,俄罗斯在其中12~17项可以与西方国家一争雌雄。在当今世界决定发达国家实力的100项突破性技术中,俄罗斯在其中17~20项(比如,电子—离子技术、生物工程、等离子体技术、原子能、复合疫苗、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另有25项经过5~7年可以达到世界水平。

俄罗斯是世界唯一能够全面掌握空间站制造、发射和回收技术的国家。和平号空间站超期服役10年后按照预定的轨迹成功陨落,说明俄仍是这一领域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俄的小卫星总体设计技术及其姿态与轨道控制和发射及自主导航、登月飞行技术和空间飞行器系统技术、载人飞船部件、卫星和飞船材料抗高速粒子撞击技术、空间材料加工技术等都居于世界的前列。

另据美国防部的资料,俄在信息交换、处理和信息安全技术方面,在定位、导航和定时技术(包括惯性导航和相关配件、重力仪和梯度仪以及无线电和数据导航系统工程等)方面,在能源储存、整流技术以及生物传感器技术方面,与美国一样,具有全面的研制开发能力;在能源的转换和发电技术方面,领先于美国。

(四)军工和宇航领域的技术与美国旗鼓相当

军工和宇航技术广泛涉及到电子、通讯、自动控制、大气物理、天文、材料科学、动力学等许多技术领域。俄罗斯的大部分科技潜力主要集中在这些领域并用于包括航空、电子、无线电、通信设备、兵器、造船、弹药和特殊化工、火箭和航天技术等国防系统。无论在宇宙的研究和开发方面,还是在各类尖端武器的研制方面,俄罗斯与美国都是各有所长、难分上下,同处于世界遥遥领先的地位。俄空间载人航空技术、运载火箭技术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从苏联时期到现在所发射的运载火箭(2500多次)和航天器(3000多个)就占世界发射总量的2/3;具有21世纪作战能力的第四代战机苏—34和苏—37战机,其关键技术是推力矢量喷管技术,目前美国尚未达到应用阶段。近年来,在导弹和战机等武器的研制方面,俄罗斯创造了许多新成果,比如最新式的“白杨—m”系列多弹头分导导弹、能有效打击隐形飞机的S—400地对空导弹、X—22隐形导弹、反弹道导弹以及能产生等离子隐身的隐形飞机等。目前,俄罗斯武器级的铀和钚大约分别为1200吨和120吨,均多于美国并向美国出口。美国承认,俄罗斯的等离子体武器技术要领先美国5~7年。中国专家认为,俄罗斯载体激光制导武器的射程远远超过美国。在舰船制造方面,俄罗斯潜艇的隐身性和壳体防护性均优于美国同类产品。

但同时也应看到,俄罗斯在科技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诸如:

一是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相对落后,民用产品的技术性能低下

苏联时期,由于体制障碍和指导思想偏颇,其基础研究的先进成果大都集中用于军工和宇航领域,较少转为民用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独立后的俄罗斯,由于军工转产不成功,上述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西方国家普遍认为,苏俄民用技术,除了少数项目比如泥浆的管道运输技术、生命保障系统以及计算技术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外,其总体大约要比西方落后10~15年。美国国防部的资料显示,在生产和制造技术方面,俄罗斯与美国的差距相当大:在生产和加工技术、涂料、冶金、生产设备和机器人的研制技术等方面,美国具有全面的研制开发能力,而俄罗斯只具有一般的或有限的研制开发能力。在科技成果的工艺造型和技术环境方面,俄罗斯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俄罗斯总统普京承认,俄罗斯的科学研究与其成果推广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在世界的科技服务总量中,俄罗斯所占的份额不到1%,而美国却占20%。

二是科技体制正处于困难的转型阶段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的科技体制在经济下滑和“私有化”浪潮的冲击下,一直处于困难的转型阶段。一方面,国有科研机构由于数以十万计的科研人员“外流”而急剧萎缩;另一方面,科研和研制经费急剧减少(1992~2000年各种来源的经费拨款占GDp的比重由0.5%下降到了0.24%;占联邦预算的比重由2.43%下降到了1.66%),许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原发性研究课题中断,创新研制的成果不能中试和实行产业化。为了自谋出路,许多国有科研机构纷纷改组改制,组建面向市场需要的科学中心和股份公司;不少科研人员离开研究所和实验室,去组建自己的私人科技实体。目前,俄已经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科研实体并存的局面,它们的科研和研发经费也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为了加强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水平,俄在保持原有的科研和研发体系框架下,正在着手建立科技创新的新体制。在全国范围内,目前已形成了66个以优势专业方向为主导的科学城(“科学综合体”),并以这些科学城为主体建立了58个各具特色的国家科学中心,即“联邦科学和高技术中心”。面向市场的科技小企业已经发展到5万多个。俄工业科技部已经把技术创新作为该部的工作重点。为此,国家还成立了“政府科学创新委员会”。近年来,普京决心把振兴俄经济的重任寄托在加速科技体制改革和优先发展科技事业上。根据规划,到2010年前,俄科技体制改革将渡过艰难的转折阶段。

近年来,俄科研和研发费用越来越多地来自国外。今后几年,俄众多的科技园区的发展以及大量急待进行的原发性研究课题、中试研究和研制项目的完成,仍急需借助国外资金的注入才能实现。为适应国际经济的一体化,促进国际技术创新合作,2000年俄联邦科技部出台了《2000~2005年俄联邦国际科技合作政策构想》,鼓励俄技术在境外通过合作实现商品化。这种特定的条件为我加强对俄科技合作提供难得的机遇。

二、中俄科技合作的现状

中俄科技合作是中苏科技合作的历史延伸。苏联解体后,经过两国10多年的努力,中俄科技合作已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恢复调整阶段,中期的合作转型规范阶段发展到了现在的高科技产业化及创新合作阶段。

(一)恢复调整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中俄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两国间的科技合作关系开始恢复。1992年两国签订了“中俄政府科技合作协定”,为两国按照国际惯例开展科技合作奠定了法律基础。此协定随即纳入了中俄副总理级的中俄经贸科技合作委员会下设的科技合作分委员会。这一阶段俄的对华方针是:鼓励和支持对口部门、科研单位和地区建立直接的科技合作关系,加强开展技术贸易和技术含量高的合作项目。

(二)转型规范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

1995年在俄的提议下,两国各自建立“中俄科技和高技术中心协会”。其目的在于,利用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和发挥俄罗斯的科技优势并吸引国际资本促进各自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996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的建立,为两国科技合作掀开了新的一页。随着科技合作的深入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两国的科技合作在原有的经贸科技合作委员会下运作的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于是,在1997年6月两国总理第一次会晤中,双方正式决定,在委员会框架下设立科技合作分委员会,以统一协调和管理在科技合作领域中的事宜。两国在分委员会框架下还成立了“中俄重点科研院所合作工作小组”,并采取了各项政策措施,支持两国间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科技园区推广科技成果,加强科技园区管理方面的交流,形成在高科技领域的双边合作机制。

(三)产业化及技术创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迄今)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俄加快本国高新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以及技术产品出口的进程,两国科技合作进入了产业化和技术创新的新阶段。1998年12月,在俄方的倡议下,“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在烟台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式启动。1999年在中俄科技合作分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了“中俄创新联合工作小组”。同年,两国总理在定期会晤期间签署了《〈中俄政府科技合作协定〉框架内知识产权保护和权利分配协定书》,为解决两国间知识产权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2000年11月两国商定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与俄罗斯联邦科技部关于在创新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根据两国政府的协议,中国将在俄建立“中俄科技园区”。2001年在双方的努力下,在哈尔滨建立了“黑龙江省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在衢州建立了“浙江中俄科技合作园”。双方还商定,各自选出5个地方(中方为:北京丰台、无锡、西安、哈尔滨和上海;俄方为:莫斯科2家、圣彼得堡2家、新西伯利亚1家)作为“孵化器”(科技合作创新中心),共同开发对口科技合作的产品。

经过10年的探索和发展,中俄两国在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框架下基本形成了三个层次的科技合作:中央政府间的合作;相应部门及地区间的合作以及科研单位及企业间的合作。在两国总理会晤机制框架下设立的中俄科技合作分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双方通过官方的渠道各自提出合作项目(20世纪90年代每年大约30~40个,2000年大约20个)。经过讨论和商定,双方签订合作议定书,各自进行项目的落实。

在两国的科技合作中,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和俄罗斯联邦基础科学基金会签署的《科技合作协议》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该协议,两国的科技界(主要是两国的科学院及其所属研究院所)以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为方向,以合作研究为主要形式,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方面实行优势互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两国基金会赞助的项目中,化学项目约占50%,数理项目约占1/3以上,材料项目居于第三位。

在两国的科技合作中,两国科技部所属的“中俄科学和高技术中心协会”,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双方的协会互相提供科技合作信息,为各自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提供可以合作的项目清单,推动双方科技合作成果实现产业化。

近年来,中俄相应部门和地区间的科技合作以及科研单位和科技企业间的科技合作进展较快。在全国许多省、市、区,初步形成了“官产学研”为一体的、有效的对俄合作方式。目前,在全国5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39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大都有与俄科技合作的项目。

三、对俄科技合作的成效

最近10年来,由于贯彻执行了“官民并举,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以‘双引(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为重点”的指导方针,我对俄科技合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俄罗斯以及其他独联体国家大约引进上万名专家,2000多个技术项目,其中仅由科技部归口管理的就有400多项。通过对俄科技合作,我已经获得了从西方难以得到或需要用高昂的代价才能买到的高新技术和设备,创造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从俄引进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有的解决了我技术攻关的难题,缩短了研制开发周期;有的填补我科研和技术的空白。这些技术和设备,对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实施经济跨越式发展都起到了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与俄的军工技术合作,我打破了西方的军事遏制和技术封锁,在一些常规武器的研制方面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增强了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

(一)缩短研制开发周期,填补科研和技术空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与俄合作的科技项目大约70%已经得到执行并获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仅以我863计划项目为例,1995年底,在863计划实施10周年之际,我国评选出的10项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就有4项得益于同俄罗斯的合作。这就是:6000米水下机器人、合成孔径雷达、转基因羊和大功率激光器。通过与俄合作开展6000米水下机器人项目的研究,我不仅掌握了全部关键技术,而且提前10年完成了863国家计划中对水下机器人所规定的任务,使我国水下机器人的研制能力跻身于世界前列。我从俄引进受控热核聚变超导托卡马克装置t—7并成功地进行了改建,在短短几年内使我成为世界上继俄、法、日之后第四个拥有大型托卡马克装置的国家。与俄合作研制成功的第二代L波段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在1998年抗洪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与俄——独联体科技合作,“卫星行波管研制线技术改造工程”,在空间行波管研制能力方面实现了由单一管子的研制向整个器件研制的重大的转变。在空间技术领域,通过引进、合作和自主开发,我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掌握了诸如小卫星总体设计技术及其姿态与轨道控制技术和发射以及自主导航技术,登月飞行技术和空间飞行器系统技术,载人飞船部件,空间材料技术等。我许多参与合作的部门、单位反映,通过与俄科技合作并掌握相关的先进技术,我在一些领域的应用技术水平扶摇直上,缩短了10年甚至于20年的研发时间。

(二)促进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对俄科技合作对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一次性买断、技术入股以及联合组建合资企业等多种形式,在不少省区开始出现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合作研究开发机构或基地。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是迄今为止由俄提供银行贷款与我合作的最大项目。在第一期工程施工中,最多时有400多名俄专家和西方专家同时工作。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测,该核电站在技术参数和安全指标的许多方面都超过了俄罗斯和我国现有的同类核电站,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浙江“巨化集团”与俄合作建立的“巨(衢州)圣(彼得堡)化工集团”(“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用短短的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需要15~20年才能完成的聚四氟乙烯等新产品从研发到中试和产业化的全过程,并且通过与俄专家共同研制又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与俄罗斯国家光学院合资建立的“巨兴集团”(“浙江巨兴光学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合作研发,大大提高了我国人工晶体生产技术的档次。哈尔滨“圣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非官方渠道引进俄的专家和技术,共同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属磨损自修复技术(aRt),已经获得一项国防专利,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山东省正在与俄合作建立“良种示范实验基地”、“育苗示范基地”、“急症研究中心”以及“粉末技术及自蔓燃技术实验室”等。这为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先进的科学技术篇9

几十年来,新乡市农科院在党和政府的指引下,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历经风雨,艰苦创业,专心致力于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科研成果推陈出新。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九五”以来,农科院领导班子大胆探索,积极调整科研方向与任务,确立了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紧紧围绕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重要目标,相继承担了国家及省、市重大、重点科技项目201项,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344项,先后选育出各类农作物品种170个,创造了多项全国、全省第一;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农业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百强院所等多项殊荣。

近十年来,在保证科研、生活正常进行的同时,新乡市农科院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科研投入、改善科研条件、强化基础建设,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育种研究、栽培技术研究、实用新技术研究相结合的多学科发展格局,并建成以农作物新品种研发为主的种业、农化、园艺和农产品加工等四个支柱产业,为我国的农业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机制创新,促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快速发展

新乡市农科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目前共有2个国家综合试验站、1个国家星火计划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综合试验站、1个市级科技创新中心和5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创新建设的载体和实施主体基本形成。其中,工程技术中心在我院科技工作中具有核心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科技人员中,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名,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岗位专家2人,河南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岗位专家1人,河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首席专家2人,河南省三农活动优秀专家3人,新乡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新乡市优秀专家17人,从而形成了一支以技术带头人、科技骨干和研究生组成的科技创新群体,年平均科研人力资源位居全国地市级科研院所前列,科研综合实力2006年跻身“全国科研综合能力百强院所”,2008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五好科研院所”。1978年以来,该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9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4项,地市级科技成果奖183项。

队伍建设是课题建设和科技创新的核心,没有一流的人才队伍,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科研院所,也不可能开展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活动,更产生不出一流的成果。实现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是队伍,是团队。没有优秀的人才,没有由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的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秀团队,实现科技创新是不可能的。新乡市农科院始终狠抓科技队伍的建设,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1、树立新的人才观,提高科技队伍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包括学术水平、学术潜力、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完善科研质量评价综合体系,改革和规范科技人员选拔、评聘、管理和考核制度,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人事制度方面,打破管理岗位和科研岗位的界限,强调科研工作是提高专业业务水平所必需的要素。

2、本着以人为本、鼓励创新、长短(期)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科(课题)发展需要,制定优惠政策,形成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及其学术梯队;创造有利条件,整合人力资源,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优化学术梯队,建立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使一批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

3、利用各种机会,同国内外优秀人才建立联系,吸引他们加盟,进行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建立联系网络,采取优惠政策,多渠道、多方式引进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做好拔尖人才的引进工作。

4、建立重大科研项目管理人制度,对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实行学术负责人和项目管理人共同负责制,由项目管理人对涉及项目的人力资源、研究经费、项目进展及其成果等进行总体管理和协调,学术负责人负责涉及项目的专业技术问题的总体管理和协调。并且从政策上承认和激励项目管理人的劳动。

5、加快优秀创新人才的培养,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攻读硕士、博士,培养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实力强的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鼓励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的相关工作,以利于培养接近市场、熟悉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该院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科研队伍,以适应农业全球化趋势,还进一步扩大了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近十年来,相继有美国、英国等国家的6名外国专家来院开展小麦、水稻育种等技术交流与合作;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天津水稻所、河南省农科院等部级、省级、市级的100多个科研单位和中国农大、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先后来院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派出30余名专家到省内外先进科研单位进修学习和技术交流;与国内100多所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关系,承担了一批科技合作项目。通过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使该院在国内外、省内外的声誉和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科技创新,使学科建设不断上水平、增效益

新乡农科院科技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才能使科研工作不断上水平、增效益。

农业科研院所是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综合示范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群体,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在科技发展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都和学科(课题)的发展与创新密切相关。所以,学科(课题)建设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基础,没有一流的学科,没有特色和创新的学科,就很难实现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关键是瞄准国家、省、市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结合学科(课题)建设,抓项目、建基地、促人才,抓住重点,真正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新乡农科院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结合国家、省、市科技发展目标,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重要性。通过承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可以凝聚科技队伍、巩固研究基地,形成和发展研究方向。因此,该院强调以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依托国家、省级重点课题,以凝练课题方向为主导,以自主创新为目标,以拔尖人才为学术带头人,凝聚学术骨干,整合优质资源,加强组织协调,推动科技创新,形成结构合理的科技创新团队。通过项目研究,加强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农业实用新技术研究,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模式,拓宽合作科研和应用开发的新路子,使整体科研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在学科建设上,该院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突出自身优势和特点,以重点学科(课题)建设为重点,提出了学科建设实现三个转变,即实现已有优势学科从国内先进水平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转变,实现常规育种方式向生物工程育种方式的转变,实现以育种为主的学科结构向综合型学科结构的全面转变。同时,在传统优势课题、新课题和交叉课题三个方面实现扇形辐射,真正做到学科(课题)建设的闪光点从重大项目中产生,把有限的资源真正用于体现科研单位水平和地位的学科、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上,为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了良好的平台,从而增强了科研实力,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十五”期间,该院科研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院所行列。

在学科(课题)的创新性、交叉性、融合性,发挥综合优势方面,该院根据地域特色,设立了综合性、跨学科的新乡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探索和开展跨学科、跨部门开展科学研究的实践;并且利用高新技术育种方法改造常规育种,不仅使传统的育种学科向新兴的生命科学和现代农业科学渗透,而且形成了学科(课题)新的增长点。

目前,新乡市农科院在学科(课题)建设方面已经形成自身特色,育种研究、栽培技术研究、实用新技术研究相结合的多学科发展格局。小麦、玉米、水稻、蔬菜作物育种居国内先进水平,食用菌、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实用技术研究居全省先进行列。

“八五”以来,新乡市农科院共承担国家“863”高新技术、农业部跨越计划、河南省重大专项等各类项目153项,累计从国家、省和有关部门争取各类项目资金3260.98万元。其中部级科研项目41项,省级科研项目56项,市级科研项目56项。科技经费自2002年以来逐年递增,2009年科技经费达到400万元以上。

三、观念创新,建立从科研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完整机制

新乡市农科院为使科研紧密地联系农业生产,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科技服务,下大力气狠抓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从科研到成果转化、进而实现产业化的完整机制。

近年来,该院在进一步完善已有国家试验站、省工程技术中心、省试验站和市工程技术中心的同时,积极拓展研究方向和领域,建成成果转化中心、示范展示中心等与产业和新乡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型研发基地。通过与上市种业公司的“强强联合”,将科技成果转化的几项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技术、人才、资金、市场和管理)进行有效的整合,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了“科企联姻”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运作模式。大力拓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先后与省内外100余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合作关系,同时建立了一些地区性的以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技术为主要目标的联合研发机构。通过合作,集中优势力量从事科技项目的研究,拓宽了科技创新渠道。例如,该院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过程中,不仅建立了河南农业大学水稻工程技术中心新乡分中心,而且为该校水稻栽培育种重大项目承担了重要研究任务,从而实现了科研院所和知名高等院校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该院为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先后组建了新乡市新科农化有限公司、新乡市新科园艺有限公司、新乡市新科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等4个经济实体,孵化了农作物、蔬菜种子、农化、园艺、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咨询等多个项目,已基本形成了以农作物新品种研发为主的种业、农化、园艺和农产品加工等四个支柱产业。

2004年,该院通过招商引资,组建了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大从科研到成果再到产业化的转化力度。2006年,该公司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种业五十强”企业。

四、管理创新,为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

在科技管理体制中,新乡市农科院注重正确把握和处理科技管理的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学术管理与组织协调的关系、激励与规范的关系,从而在制度上为科技创新创造有利的条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证。

1、强化院所在组织重大项目上的调控能力

通过一定的调控手段,使得院所主要科研力量集中于符合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发展的研究方向,并通过投入一定经费,引导和组织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研项目。从2000年开始,该院专门设立“培植计划”,主要用于支持科研人员和创新团队为争取国家重大项目而开展的前期预研工作,检验项目完成好坏的主要标准看是否争取到国家、省、市重大项目。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条件,规定了一定的投入产出比,允许一定的失败率。在该计划的实施中,该院特别注意结合国家、省目标进行项目策划和组织多学科(课题)合作。通过实施“培植计划”,研究项目与国家、省、市目标结合更加紧密,同时使该院的科研力量也实现了有效的跨学科联合。

2、充分发挥科研项目负责人的积极性

在科技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坚持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的管理机制,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所进行的科研项目的具体情况,整合与项目有关的科技资源。

3、实行相应的人事改革配套制度

在人事管理方面,打破管理岗位和科研岗位的界限,坚持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相结合的原则,加大科技人员的流动与交流。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必要的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采用固定人员编制,其他大部分研究人员采用流动人员编制,结合研究任务的进展进行聘任,逐步形成“能上能下”、“能走能留”、用科研项目进行人员管理的局面。在人员工作考核中,本着以人为本、实事求是、鼓励创新、长短(期)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量和质的关系,更加关注科研工作的过程考核,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4、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

建立激励机制,支持科技人员的发明创造,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存在和竞争,提倡学术思想交流,重视多课题交叉和非共识研究项目所具有的创新潜力;积极鼓励院内科研力量瞄准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与种业企业合作,联合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和工程项目或相应配套项目,提高集成创新的能力,使科研单位或科技企业掌握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同时建立学术规范制度,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和价值观,尊重科研人员的劳动,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对以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与外单位联合组建的科技开发实体,实行规范管理。一方面积极推进科研工作与产业界和地方经济的联合;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和条例进行统一规范和引导。

正因为坚持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新乡市农科院在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迈出了一串串坚实的脚步,取得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了众多殊荣,已成为豫北广袤大地上一颗熠熠闪光的农业科技明珠。我们应该为之欢欣鼓舞。但是,在我国农业科技快速、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该院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自身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由于该院是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吸引高水平人才存在一定困难,学术队伍相对国内同类研究机构,尚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博士少、拔尖的年轻学术带头人少。因此,发现、引进和培养高水平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已成当务之急。

2、课题结构不平衡,学科的主要优势还仍然集中在育种方面,缺少能够真正适应21世纪主导学科发展的科研基础,学科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在管理体制方面,缺少灵活有效促进交叉课题、新课题发展的机制。课题内部和课题之间互相较为封闭,严重制约课题交叉与融合,影响了科学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先进的科学技术篇10

春节前夕,我们召开这次全市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座谈会,共商学科与卫生人才建设工作。主要目的是了解掌握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管理情况,表达市卫生局对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的重视与期望,感谢各单位对筹集卫生人才基金的大力支持,促进学术技术带头人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把握三个注重,造就名医名家

学术技术带头人是卫生人才资源的精华,是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这些年,我们在卫生人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了《市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管理办法》,建立了卫生人才基金,完善了卫生人才奖励机制,加快了农村卫生人才建设与培养,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证。

在座的各位学术技术带头人,都是经过单位推荐,市卫生局组织专家评选产生的。这说明大家的学术、技术、能力、品行以及价值得到专家认可、市卫生局认可。通过一年的培养与考核,我们认为大家能认真履行培养合同,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学术技术带头人的作用,取得了非凡的业绩,没有辜负局党委的重托,没有辜负全市卫生系统的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希望大家在“三个注重”上再下功夫。

第一、更加注重能力提升。学术技术带头人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优,每三年遴选一次,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而且出版著作、、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学术技术等方面有量化考核指标,在培养期间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在压力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注重知识积累,不善于技术创新,就难以完成学术技术带头人肩负的重任。每一位学术技术带头人都必须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不断吸取新知识,引进新技术,推广新项目,创造新成果,不断提升自身医学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第二、更加注重作用发挥。业务与学识水平、教学与科研能力,是衡量学术技术带头人发挥作用的重要标准。作为学术技术带头人,我们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要发挥技术创新作用。瞄准科学研究前沿和突破点,抓住学科研究的主攻方向,开拓创新、探求未知,发挥自身专长与优势,将学术思想转化为创新灵感,促进学科专业发展。二要发挥技术带头作用。牢牢把握学科建设的动态和发展方向,保持本学科本专业的特色与优势。要通过“传、帮、带”,将学习心得与技术传授给他人,带动人才梯队建设。

第三、更加注重品行修养。医乃仁术,无德不立。历代名医扬名都有良好的品行作支撑。学术技术带头人怎样修炼好品行,我认为:一要“修医德”。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廉洁行医的本色,用良好的医德、人格、气质、情趣塑造好学术技术带头人的良好形象。二要“正学风”。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本领由学而得,事业由学而兴。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处在人生哪个阶段,我们都应当把学习作为“终身伴侣”,博览医学丛书,向着医学高峰奋力攀登。三要“善合作”。学术技术的繁荣,在于整个团队和学科的繁荣。一个人的学术技术再拔尖,如果没有形成团队,就不可能有后发优势,更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诚信对待学术技术,团结每一个人,合作每一件事。

二、把握四个重点,打造医学领先学科

医学领先学科建设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与以往学科建设相比有其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创造了一种新的机制、新的运转模式,更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我认为建设医学领先学科应把握四个重点:

第一、健全三级管理工作机制。就省市共建医学领先学科建设来说,省卫生厅、市卫生局主要是宏观指导与评审验收,项目单位侧重于为学科建设提供人、财、物等方面支撑条件。在医学领先学科建设中,必须明确三级管理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重点,加强动态管理与计划执行情况监督、考核、验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在建设中疏而不漏,计划周全,顺利实施。

第二、明确建设任务与目标。医学领先学科建设,要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人民健康需求,体现前瞻性;要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体现可能性;要围绕解决本学科领域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技术难题,抓好学科规划与人才梯队建设,积极引进新技术、推广新项目、并与自主研究开发相结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各单位要在经费上重点资助,科研上集中攻关,设备建设上实行倾斜,人才配置上大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