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十篇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十篇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3:56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篇1

关键词:公共科技政策;代际伦理;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083-02

伴随科学技术成果在社会应用带来的负面影响,愈发超出人类可掌控的范围,从而给人类的长远生存利益造成冲击,直至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球性的共识问题之一。但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两个基本要素:人和科学技术。所以,在人类发展不可能退回到原始或农耕时代,如何在人与科学技术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本质上就变为人对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应用的认识与评价。公共科技政策是对科学技术社会效应的群体认知,直接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话语程度。因此,从公共科技政策的代际伦理维度,可以为寻求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路径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公共科技政策及其功能

科学技术的线性不可逆发展,使其成果对人类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影响也同样表现出不可逆性。公共科技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政府为了提前干预、预防和弥补科学技术的成果应用中的价值和可能造成的负面作用,通过制定一系列干预、规范和引导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开发,及促进科学技术社会产业化的政策的总称[1],是一种综合化的理论体系。

除了高尖端领域的核心科学技术,如纳米技术、基因技术等的主体范围还局限在一定科技工作者范围内,更多科学技术伴随可认知主体的范围扩大,对其产生的社会变革力及潜存影响的认识也逐步走进公众的能力范围。所以,对于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降低其对社会发展的均衡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如何合理避免其对人类的社会生存利益的负面危害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所涉及的公共科技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等工作,这种相应的话语权已经开始具有大众化的趋向。

公共科技政策虽然在其制定过程、具体执行和后续监督等环节,都要以政府的社会统筹作为核心,但对于如何调整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以及能否最终实现发展需要,则离不开科技公共政策所取得的社会认可。基于此,公共科技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功能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预估性。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要程度以及科学技术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后果,是超前于公共科技政策的制定而存在,公共科技政策真实反映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和预防可能存在的危害,则必须要具有预估功能。第二,共识性。公共科技政策的形成,不是以单一政府或单个部门发展为准绳,而是要以社会共同体对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的社会价值的整体认识与评价作为条件。这就决定了公共科技政策在具体形成和实施中,是对社会公共群体关于科学技术认识共识的直接反映,“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种社会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2]。第三,干预性。公共科技政策的目标是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而服务,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类无法准确预测科学技术造成的各种社会影响,尤其一些影响甚至还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发展,这就需要通过公共科技政策及时干预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

由于公共科技政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体现人类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的理性化认识。所以,尽管核能开发的科学技术、基因编辑工程的科学技术、纳米创造与应用的科学技术等等,大众对其理论认识与实际操作的能力十分有限,但这类技术对人类发展可能造成的未知影响,却可以通过相关的公共科技政策而引起关注。尤其,对这些涉及人类社会长远生存利益的公共科技政策,人类基本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这些公共科技政策实现其功能的同时,不能违背人类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二、公共科技政策的代际伦理解读

从代际发生学的角度看,公共科技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管,都是在“当代人”内完成,满足的也是“当代人”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但是,受限“当代人”对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应用的认识不足,尤其对高尖端领域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的预防和控制,反而促使“当代人”在利用科学技术同时不仅将自身带进发展困境,也对长远发展利益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公共科技政策如何实现“当代人”的生存目的,又不能危及更长远“后代人”的利益,就需要将历史中未出场的“后代人”的话语权考虑到政策带来的影响之中,“承认未来世代人的主体地位,自觉树立起代际责任意识”[3]。基于此,公共科技政策的社会效应符合代际关系的延续性,在公共科技政策形成、实施和监督中,代际伦理的考量成为重要的维度之一。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篇2

关键词:社会分层;科技精英;社会流动

在当今世界进入的“知识经济”中,科技的发展已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科技的发展不可否认地带给人类社会极大的挑战与困境,如核战争、克隆技术等。但核技术也应用于发电和工业发展等,克隆技术有望帮助人类攻克某些疾病。所以,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增强自身国力和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决定性的助推器。科学技术不可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但离开科学技术的社会将面临无数的问题。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技精英则是科学技术的耕耘者和生产者。他们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中坚和关键性因素。而科技精英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他们必然受到社会因素的种种制约和影响。

一社会因素对科技精英的影响

科学社会学史表明,无论从纵向的时间看还是从横向的地域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默顿指出:“人们的职业兴趣转移的情况是随时代而异的。在一个社会里成为智力精英的兴趣中枢点的种种事业,在另一个社会里则很少受到注意。既然这些变化着的兴趣聚焦点全都是同一社会和文化复合体的组成部分……”[2]不仅“智力精英”是否走上科学技术创新道路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科学技术的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已成为科学技术精英的个体和群体也受到社会因素的种种或促进或阻碍的影响。第一,他们受各个社会的科技投入,科技制度和政策的影响。如学者指出的:“除了''''将一切工作在自己头脑中进行‘的数学家外,如今的科学普遍需要''''管理支出,其规模堪与工业企业相比’。[3]所以现在的科技精英们基本在科层制的组织中进行创造与发明。一个社会的科技制度背景对他们影响极大。第二,一个社会的科技精英分层位置,社会职业声望以及社会流动对科技精英产生重要影响。社会存在着社会分层。在一个若将科技创造视为“奇技淫巧”的社会,他们的社会地位会很低下,会有极少的人们从事这一职业。而在一个科学技术精英受到尊敬而仰慕的社会中,会极大地有利于科学和科技精英的成长的。一个开放型的社会分层比一个封闭型的社会分层会给科技精英们的大量出现创造条件。本文主要就我国当前的社会分层对我国的科技精英的影响作一分析。

二当前我国的社会分层情况分析

对于我国目前的社会分层的分析与研究存在着若干不同的理论与观点。有的学者采用收入的标准来划分阶级或阶层,有的学者以职业或职业声望来划分阶级阶层。他们或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划分我国的阶级阶层,或以韦伯主义的“三位一体”划分我国当前的社会分层。当然,就学者们各自关注的研究侧重点而言,这些有关我国阶级阶层的划分是可取的。陆学艺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提出了一种较好的分析视角以及做出了比较客观的研究结果。虽然此书关于中国十大阶层的分类及对各阶层分析引起了一些争论,但作为一部国内社会分层研究领域的实证研究作品,他较好地考虑了我国社会的一些“特殊情况”。从而有别于有些学者生吞某些理论后进行的国内阶级阶层分析。如其所指出的:“中国社会特殊的制度特征,又使人们感觉到一些制度因素也导致了人群之间的差异,因此,他们也提出了一些独特的制度分割标准。近年来已有大量的社会学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些制度性的因素对人们的社会经济分化有重要影响。”[4]有学者指出:“不同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塑造出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不平等的形态这一观点已为学者普遍接受”。[5]因此,此书独特的制度分割维度和组织资源维度的分析对我国是比较恰当的,对社会阶级阶层的划分是比较客观的,是符合当下我国的实际情形的。他的十大阶层的划分为:

从表中我们看到,专业技术人员处于相对较下的社会位置。他们主要的特征是拥有文化资源。而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中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4]他们可以分为三大类。(1)科教文卫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达693%,(2)工程技术专业人员,所占比例为224%,(3)商贸服务业专业人员,主要是经济类业务人员。[4]从以上说明及当前关于十大阶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说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就是科技精英们。

三当前我国社会分层对科技精英的影响分析

从我国当前社会分层的状况中我们可以认为:科技精英群体处于一个相对较弱的社会位置。另有学者在1999年在全国63个城市做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做出了中国的职业声望量表。结果是市长,政府部长,大学教授是声望最高的三个职业。其中,高科技企业工程师和自然科学家分别处于第八和第十位。[6]在一个社会里,科技精英群体一般会经历一个最长的受教育时间。教育在一个现代社会里应该成为最重要的决定社会地位的变量。“早在20世纪60年代布劳-邓肯研究社会地位获得的初始模型中,教育对人们社会地位的获得就起着最重要的支持作用”。[4]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在我国当前很好地体现出来。“我国的教育收益率低于以100多个国家为样本计算的收益率,”[7]在戴维•波普诺的《社会学》中,关于美国的社会阶级与贫困问题一章中,关于美国的五个阶级划分为:[8]

从表2中我们看出,美国专业技术人员是和经理同处于上层阶级。他们有高收入,高职业声望。另一个1996年美国的职业分层结构表明:美国的从业人员分成6个大的职业阶层。第一阶层是高级管理人员、经理和专业人员阶层;其中,专业人员大体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知识分子阶层,包括工程师、建筑师、科学家、教师等。[6]这两份资料都表明专业技术人员在美国处于第一阶层。因此,在美国的阶层分化的社会情景下,专业技术人员会有极少的流动性。他们的教育收益能得到较好的回报。社会地位很好。这和我国当前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分层位置形成比照。也反映出我国社会分层的一些问题与不合理性。而正是这种情况,使得我国当前的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会产生更大的社会流动。造成科技精英的种种流失。虽然科技精英们以科学技术的研究创造应用和献身科学技术为职业的最高目标,他们有自己特殊职业操守和科学精神。但他们也食“人间烟火”,他们在“享受”现代社会幸福的同时,也承受现代社会的重负。所以当他们处在较低的社会分层时,上层社会阶层会对他们产生权威方面,组织资源等方面的吸引。而这种情况也在《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实证调查研究中得到说明。文中指出:“但专业技术人员却又一定比例流向这三个阶层。这种流动的方向性反映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拥有比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更优势的社会经济地位,因而,专业技术人员愿意向上流动进入这三个阶层,而这三个阶层的成员不愿意向下流入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总的来说,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出主要是两个方向:“从政”(流向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和办事人员阶层)和“下海”(流向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4]而留在本阶层内部不流动的专业技术人员是60.5%。[4]但国内接近四成的专业技术人员流向其它阶层可以说是我们这个“科技时代”的不小“逆流”。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其次,国内向国外的社会流动情况是: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人才大量流失。学成回国留学人员基本不足50%。这里应该说明的是,第一,虽然出国留学人员并不全是科技方面的精英,他们也可能是其它方面的人才,但我们可以说,学成而没有回国的留学人员当中,肯定有大量的科技精英。第二,关于国内社会分层情况和科技精英向外流动的关系问题。由于我国的社会各项建设是在一个大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属于“迟发展国家”。社会是“迟发展社会”。因此,我们肯定会受到“迟发展效应”的负面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的物质条件,科学设施环境等方面会比国内更加优越和具有吸引。我在前文的分析中指出,由于科技精英们在国内的社会地位较下,一部分流向了更有优势的社会阶层,那么,他们流向更具优势的国外社会就不是不可思议的了。当然,此处要说明的是,社会分层情况会是影响科技精英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没有决定论的色彩,即没有国内社会分层肯定会导致科技精英的向国外流动的判断。

四结语和讨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当下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现代的良性分层社会。如研究所指出的:“所以还不是一个公平、开放、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还不相适应,存在引发社会危机的结构性因素。[9]此种情况也使当下的社会流动不合时代的发展。即“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社会流动模式尚未最终形成”。[4]因此,科技精英出现了非常态流动。

那么,化解此问题的路径可以是:第一,提高科技精英的社会地位。这应该是制度方面的着手点。当科学技术的春天出现时,科技精英的春天也应同时出现,应该使教育的收益率得到较好体现。第二,营造科技精英成长、发展、创造的社会文化土壤。在一个长期“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文化影响下的智力精英能在多大程度上“回归”科技创造,不仅需要科技精英们的“超脱”。更需要我们社会打造一个符合现代社会的职业观。需科技精英舍弃“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投身治学求真理的科学天地。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刘易斯•科塞.理念人[m]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6]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张衔.人才资本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篇3

关键词:社会分层;科技精英;社会流动

在当今世界进入的“知识经济”中,科技的发展已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科技的发展不可否认地带给人类社会极大的挑战与困境,如核战争、克隆技术等。但核技术也应用于发电和工业发展等,克隆技术有望帮助人类攻克某些疾病。所以,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增强自身国力和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决定性的助推器。科学技术不可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但离开科学技术的社会将面临无数的问题。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技精英则是科学技术的耕耘者和生产者。他们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中坚和关键性因素。而科技精英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他们必然受到社会因素的种种制约和影响。

一社会因素对科技精英的影响

科学社会学史表明,无论从纵向的时间看还是从横向的地域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默顿指出:“人们的职业兴趣转移的情况是随时代而异的。在一个社会里成为智力精英的兴趣中枢点的种种事业,在另一个社会里则很少受到注意。既然这些变化着的兴趣聚焦点全都是同一社会和文化复合体的组成部分……”[2]不仅“智力精英”是否走上科学技术创新道路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科学技术的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已成为科学技术精英的个体和群体也受到社会因素的种种或促进或阻碍的影响。第一,他们受各个社会的科技投入,科技制度和政策的影响。如学者指出的:“除了'将一切工作在自己头脑中进行‘的数学家外,如今的科学普遍需要'管理支出,其规模堪与工业企业相比’。[3]所以现在的科技精英们基本在科层制的组织中进行创造与发明。一个社会的科技制度背景对他们影响极大。第二,一个社会的科技精英分层位置,社会职业声望以及社会流动对科技精英产生重要影响。社会存在着社会分层。在一个若将科技创造视为“奇技淫巧”的社会,他们的社会地位会很低下,会有极少的人们从事这一职业。而在一个科学技术精英受到尊敬而仰慕的社会中,会极大地有利于科学和科技精英的成长的。一个开放型的社会分层比一个封闭型的社会分层会给科技精英们的大量出现创造条件。本文主要就我国当前的社会分层对我国的科技精英的影响作一分析。

二当前我国的社会分层情况分析

对于我国目前的社会分层的分析与研究存在着若干不同的理论与观点。有的学者采用收入的标准来划分阶级或阶层,有的学者以职业或职业声望来划分阶级阶层。他们或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划分我国的阶级阶层,或以韦伯主义的“三位一体”划分我国当前的社会分层。当然,就学者们各自关注的研究侧重点而言,这些有关我国阶级阶层的划分是可取的。陆学艺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提出了一种较好的分析视角以及做出了比较客观的研究结果。虽然此书关于中国十大阶层的分类及对各阶层分析引起了一些争论,但作为一部国内社会分层研究领域的实证研究作品,他较好地考虑了我国社会的一些“特殊情况”。从而有别于有些学者生吞某些理论后进行的国内阶级阶层分析。如其所指出的:“中国社会特殊的制度特征,又使人们感觉到一些制度因素也导致了人群之间的差异,因此,他们也提出了一些独特的制度分割标准。近年来已有大量的社会学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些制度性的因素对人们的社会经济分化有重要影响。”[4]有学者指出:“不同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塑造出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不平等的形态这一观点已为学者普遍接受”。[5]因此,此书独特的制度分割维度和组织资源维度的分析对我国是比较恰当的,对社会阶级阶层的划分是比较客观的,是符合当下我国的实际情形的。他的十大阶层的划分为:

从表中我们看到,专业技术人员处于相对较下的社会位置。他们主要的特征是拥有文化资源。而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中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4]他们可以分为三大类。(1)科教文卫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达693%,(2)工程技术专业人员,所占比例为224%,(3)商贸服务业专业人员,主要是经济类业务人员。[4]从以上说明及当前关于十大阶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说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就是科技精英们。

三当前我国社会分层对科技精英的影响分析

从我国当前社会分层的状况中我们可以认为:科技精英群体处于一个相对较弱的社会位置。另有学者在1999年在全国63个城市做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做出了中国的职业声望量表。结果是市长,政府部长,大学教授是声望最高的三个职业。其中,高科技企业工程师和自然科学家分别处于第八和第十位。[6]在一个社会里,科技精英群体一般会经历一个最长的受教育时间。教育在一个现代社会里应该成为最重要的决定社会地位的变量。“早在20世纪60年代布劳-邓肯研究社会地位获得的初始模型中,教育对人们社会地位的获得就起着最重要的支持作用”。[4]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在我国当前很好地体现出来。“我国的教育收益率低于以100多个国家为样本计算的收益率,”[7]在戴维•波普诺的《社会学》中,关于美国的社会阶级与贫困问题一章中,关于美国的五个阶级划分为:[8]

从表2中我们看出,美国专业技术人员是和经理同处于上层阶级。他们有高收入,高职业声望。另一个1996年美国的职业分层结构表明:美国的从业人员分成6个大的职业阶层。第一阶层是高级管理人员、经理和专业人员阶层;其中,专业人员大体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知识分子阶层,包括工程师、建筑师、科学家、教师等。[6]这两份资料都表明专业技术人员在美国处于第一阶层。因此,在美国的阶层分化的社会情景下,专业技术人员会有极少的流动性。他们的教育收益能得到较好的回报。社会地位很好。这和我国当前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分层位置形成比照。也反映出我国社会分层的一些问题与不合理性。而正是这种情况,使得我国当前的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会产生更大的社会流动。造成科技精英的种种流失。虽然科技精英们以科学技术的研究创造应用和献身科学技术为职业的最高目标,他们有自己特殊职业操守和科学精神。但他们也食“人间烟火”,他们在“享受”现代社会幸福的同时,也承受现代社会的重负。所以当他们处在较低的社会分层时,上层社会阶层会对他们产生权威方面,组织资源等方面的吸引。而这种情况也在《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实证调查研究中得到说明。文中指出:“但专业技术人员却又一定比例流向这三个阶层。这种流动的方向性反映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拥有比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更优势的社会经济地位,因而,专业技术人员愿意向上流动进入这三个阶层,而这三个阶层的成员不愿意向下流入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总的来说,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出主要是两个方向:“从政”(流向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和办事人员阶层)和“下海”(流向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4]而留在本阶层内部不流动的专业技术人员是60.5%。[4]但国内接近四成的专业技术人员流向其它阶层可以说是我们这个“科技时代”的不小“逆流”。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其次,国内向国外的社会流动情况是: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人才大量流失。学成回国留学人员基本不足50%。这里应该说明的是,第一,虽然出国留学人员并不全是科技方面的精英,他们也可能是其它方面的人才,但我们可以说,学成而没有回国的留学人员当中,肯定有大量的科技精英。第二,关于国内社会分层情况和科技精英向外流动的关系问题。由于我国的社会各项建设是在一个大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属于“迟发展国家”。社会是“迟发展社会”。因此,我们肯定会受到“迟发展效应”的负面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的物质条件,科学设施环境等方面会比国内更加优越和具有吸引。我在前文的分析中指出,由于科技精英们在国内的社会地位较下,一部分流向了更有优势的社会阶层,那么,他们流向更具优势的国外社会就不是不可思议的了。当然,此处要说明的是,社会分层情况会是影响科技精英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没有决定论的色彩,即没有国内社会分层肯定会导致科技精英的向国外流动的判断。

四结语和讨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当下我国还没有建立一个现代的良性分层社会。如研究所指出的:“所以还不是一个公平、开放、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还不相适应,存在引发社会危机的结构性因素。[9]此种情况也使当下的社会流动不合时代的发展。即“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社会流动模式尚未最终形成”。[4]因此,科技精英出现了非常态流动。

那么,化解此问题的路径可以是:第一,提高科技精英的社会地位。这应该是制度方面的着手点。当科学技术的春天出现时,科技精英的春天也应同时出现,应该使教育的收益率得到较好体现。第二,营造科技精英成长、发展、创造的社会文化土壤。在一个长期“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文化影响下的智力精英能在多大程度上“回归”科技创造,不仅需要科技精英们的“超脱”。更需要我们社会打造一个符合现代社会的职业观。需科技精英舍弃“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投身治学求真理的科学天地。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刘易斯•科塞.理念人[m]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6]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张衔.人才资本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篇4

〔关键词〕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D2―0;G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2-0048-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信息技术深刻变革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发展方式研究”(10aZD025)

〔作者简介〕文兴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四川成都610071。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邓小平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1〕2006年,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明水平的主要标志。”〔2〕由于这些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等重要思想,并且引导着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故称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笔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核心是“科学技术动力观”。1991年,同志讲道:“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3〕1994年,同志写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4〕这些观点很鲜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并且不是一般的动力,而是“重要动力”、“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这些观点,可以概称为“科学技术动力观”。对“科学技术动力观”作出有系统的论述,是本文的主旨。

一、“科学技术动力观”是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确立的社会发展观

人类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自组织系统。从自组织理论的观点看,一个自组织系统的进化过程,就是该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和有序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只要我们沿着这一思路对社会大系统的进化稍作分析,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为实现其历史进化所必需的条件几乎无一不是靠科学技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社会越向前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也就越快;后来的社会与先前的社会相比,其主要的差异之一,就发生在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不同水平上。例如,在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之所以历时千年而变化不大,其生产和消费都基本上维持着一种准静态的平衡,就因为那时的科学技术不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也不发展。进入工业社会后,以机器大工业为特征的近代生产方式的建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第一次达到使科学的应用成为可能和必要的那样一种规模”,“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同时也把科学变成“应用于生产的科学”,使科学“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使“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5〕马克思讲的这么多“第一次”所指出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科学变成了“应用于生产的科学”而生产也变成了“科学的应用”过程。这样,最终形成了科学技术越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发展,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发展,科学技术本身也越发展的正向良性循环。

二、“科学技术动力观”全面地强调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互动,存在着科技社会化进程。所谓科技社会化,是指将科技知识及蕴藏在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科学信念和科学精神等通过一定的渠道渗透到社会之中,为广大公众所理解和接受,并且内化为自觉的社会生活规范的过程。在古代,科技力量不强,科技社会化并不突出,直到近代,科学技术才显示出其知识的力量。在当代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出其生产力功能后,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即科技社会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强大的历史潮流。科学技术那种实事求是、客观而公正的本性,否定迷信、不承认教条的革命精神,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的创新意识,学术自由民主、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学观念,为真理和正义而义无反顾的科学品格等,对提高社会公众的精神生活质量是非常有益的,是值得借鉴的。

1996年2月,同志在接见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代表时讲道:“我们不仅要靠科学技术提高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而且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创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精神风貌。”〔6〕1996年5月,同志在中国科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进一步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7〕的重要论断。“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这一论断,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搞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搞精神文明建设也要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国民素质。

三、“科学技术动力观”完整地把握了科学技术的多重职能

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后,是科学技术在开发和改造自然的征途上凯歌高奏、所向无敌的英雄时代,也是人类陷入严重忧患和巨大灾难的危机时代: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当今人类生死攸关的全球性问题。科学技术空前放大了人类开发和改造自然的力量,同时也空前放大了人类破坏生态和毁灭自身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和地球的命运。

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与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紧密结合,提出并组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使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规模扩张转到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在《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起来――〈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干部选读)序》一文中,同志写道:“如果用更多的科技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提高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那末,我们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就能够更好地动员和组织亿万人民,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描绘出更新更美的画卷。”〔8〕他不仅全面地把握了科学技术“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多重职能,而且明确地提出了“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9〕的重要论断。这一切,标志着“科学技术动力观”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

依据“科学技术动力观”,科学技术的基本职能和价值目标就不只是开发自然、驾驭自然、索取自然,而是“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使社会生产力持续健康发展,人类文明日臻昌盛;只有把科技搞上去,才能不断地保证人民素质的提高;人民的素质提高了,更多的人掌握了知识,掌握了现代的科学技术,才能导致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朝着合理的方向演化。

四、“科学技术动力观”要求树立“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的大科学观

“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这个论断,是邓小平1977年就作出的。1995年5月,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道:“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科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影响、渗透,联系愈来愈紧密,由此产生的综合学科、交叉学科层出不穷,社会经济和科技已经形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自然科学的发展丰富了社会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自然科学研究有重要指导作用。我们提倡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注意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工作者要注意学习社会科学知识,我们要在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加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深刻认识并掌握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指导实践。”〔10〕

科学是观念地把握对象的特定方式,是通过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对象的特定方式。一般说来,自然科学的功能主要是认识变革“物”,实现物质变换;社会科学的功能主要是研究人和社会,实现行为变换。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科学逐步深化且日益成熟的象征,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构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主要不表现为知识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而表现为各门科学之间既分化又综合的对立统一。一方面,学科越分越细,原来的一门分为两门或多门学科;另一方面,各门学科相互渗透,出现了一大批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交叉学科、综合学科,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又重合在一起。例如社会生物学、生态经济学、人口地理学、社会心理学、生命伦理学等等,都是由一门或数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叉而成。当代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当代任何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等所具有的高度的综合性质,不仅要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主要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求把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结合成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这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2001年8月7日、2002年4月28日、2002年7月16日,同志先后三次就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发表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既为人们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科学指南,也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此间,他作出了“四个同样重要”的重要论断:“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11〕,以及“两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论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懈进行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在这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那种认为搞现代化建设只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就可以了、社会科学知识可有可无的想法和看法,是片面的、错误的,必须加以纠正。”〔12〕

五、“科学技术动力观”是唯物史观的现代拓深形态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通过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者的矛盾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走向,揭示了生产力是最终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过去,生产力一般是指物质(实物)生产力,至于科技和知识生产力,则是直到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和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后,才逐渐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明确起来的。同志从现代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通过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概括、总结、提升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科学技术动力观”,从哲学的高度阐明了科技和知识生产力不仅决定着物质(实物)生产力,并且最终决定和制约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水平、速度乃至方向。其实,一切社会创造物都不过是人类智力(或智能)水平即科学知识水平的外化物化。只要我们承认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的历史,那么我们也就必须承认人的科学化知识化水平是最终决定和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水平、速度乃至方向的。当今时代是科技生产力即知识生产力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科学实践活动已成为所有实践活动中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实践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必须给予定位和确认,确认科学实践的社会第一实践的客观地位,确认科技生产力即知识生产力的客观支配地位及其主导作用。“科学技术动力观”实现了唯物史观的这个飞跃,为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指出了一条基本的实践路线。

六、“科学技术动力观”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

进入21世纪,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既是“科学技术动力观”历史的传承和逻辑的延伸,又是与时俱进的新发展。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

200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4年6月,同志作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的重要论断。〔1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意义是十分重大和深远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他告诫人们:“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末,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14〕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与伦理的疏离、理性与价值的分裂,在当代西方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西方发达国家今天所面临的科技异化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明天所要着力避免的问题。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这就奠定了避免科技异化的政治基础,推进着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和谐统一。

2.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纲推进科学发展

2006年1月,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令。同志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15〕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两个基本方略”及其重要意义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闭幕后,国务院于2006年2月9日、3月20日分别印发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笔者认为:以《科技规划纲要》和《科学素质纲要》为标志,党和国家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实践着“两个基本方略”,即以加强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方略”和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为主导的“科学技术普及发展方略”。

应该看到,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深刻地讲道:“要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把科技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使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16〕这就是说,我国的科技进步不仅要“顶天”,在科学前沿和高技术领域有所创造、有所作为,而且还要“立地”,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科技、理解科技、运用科技,充分享用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巨大恩惠。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两个基本方略,是基于“科学技术动力观”的两个重大的科学抉择。

第一,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方略”是应对知识化的全球竞争新挑战的科学抉择。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有自身的政治意愿和战略利益。为了尽快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数万亿元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这对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不能仅仅依靠引进技术满足自身的科技需求,不能指望别人来解决我们自身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同志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17〕

当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正承受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中国能否成功地回应当代科技革命的冲击,成功地在21世纪实现伟大复兴,不但对中华民族本身意义重大,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前景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很显然,如果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垄断,那就谈不到社会主义的兴旺发达,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直至最终胜利。如何把社会主义建设同当代科技革命的潮流更好地结合起来,始终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也是当代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方面。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与实践,在新时期新阶段实现着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契合。

第二,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为主导的“科学技术普及发展方略”是追求发展的知识化与人民化相统一的科学抉择。所谓发展的人民化,就是指人民既是发展的参与者又是发展的分享者。一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深层学理看,追求发展的人民化理应是现代社会的终极关怀。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也就是依靠知识创造和知识的创造性应用,获取新的经济和社会收益,由此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一个充分使用知识求发展的进程,也是知识经济的发展进程。这个进程,不能只是精英在其间,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则站在其外;相反,它必须有利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参与现代生产和交往,不断增强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不是今天说了明天就能做到;但是应该看到这个趋势,据此进行战略上的安排与调整。

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为主导的“科学技术普及发展方略”,就是要推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学习、运用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以此参与现代生产和交往,不断增强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最终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在最广大的人民最广泛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依靠其发展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3〕〔4〕〔6〕〔7〕〔8〕〔10〕.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0,20,42,68,76,44,57-58.

〔2〕〔15〕〔16〕〔17〕.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06,(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70,572.

〔9〕〔11〕.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82,275.

〔12〕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91.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篇5

一现代科技的社会化本性

“社会化”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化”是指人的社会化,即: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科学社会学家一般在以下两个意义上使用“社会化”概念:一指科学家个人的社会化;二指科学的体制化、制度化过程。11146本文则在上述两个意义的基础上,从更宽泛的意义上使用“社会化”一词。笔者认为,科学技术的社会化泛指科学技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属性、功能及价值取向。具体地说,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包括:科学家个体的社会化、科学建制的社会化、科学技术影响力的社会化、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建构的社会化、科学技术内容的社会化等。

1.科学家个体的社会化

从科学发展史看,科学研究经历了一个从16世纪以前的个体活动时代,经17世纪牛顿皇家学会式的松散群众组织活动时代,到19世纪爱迪生实验工厂式的集体研究时代,直至20世纪40年代以来国家建制乃至跨国建制的更大规模研究时代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科学研究规模的日益扩大,经费投入的日益増多,研究设备的日益大型化、复杂化以及研究课题的日益综合化,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也从分散的个体活动转向日益社会化的集体活动,科学家个体的社会化也愈来愈明显。

当科学研究活动仅仅作为科学家个体活动的时候,科学研究活动并不是一种社会职业,而是依靠某些拥有财富的人的资助或科学家本人拥有足够的家产而得以开展的个体性质的活动,这样的科学研究活动谈不上社会化。然而,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研究活动规模的扩大,科学研究工作己经不再是“供一位英国绅士消遣的适当工作”了。科学家成了一种有报酬的科学职位。今天的科学家几乎完全和普通的公务员或企业行政人员一样是拿工资的人员。这无疑是科学家个体社会化的标志。

据英国科学社会史家贝尔纳的阐述,到了20世纪,在19世纪都还十分重要的独立的科学家实际己经绝迹了。科学研究工作者的职业化使得成为科研工作者的资格要求也越来越高。德国、美国和英国的大学都开始采用学位制度。取得这一学位的必要条件是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现在谁想要在科学界中获得稍为重要一点的职位,都必须有相应的博士学位。

与此相适应,科学教育兴起。在19世纪中叶以前,所有伟大的科学家就其科学知识而言都是自学出来的,尽管有了波义尔和牛顿的先例,科学并没有在较老的大学中生根。18世纪末叶,提供若干充分的科学训练的教育机构只有普里斯特利和道尔顿所任教的英国几所非国教派研究院和拿破仑在那里当过学生的法国炮兵学校。工业革命使科学的重要性提高了。在19世纪,它逐渐开始进入了大学,后来又进入了中学。剑桥大学的第一任矿物学教授克拉克先生,由于就高级僧侣胸甲上的宝石发表学术讲演而获得了教授职位。这是在一个科学学科中最早授予的教授职位之一。12184从此,随着科学教育进入高等学校,科学家的培训开始成为一项社会事业,科学家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呈加速趋势。

2科学建制的社会化

科学家个体的社会化必然导致科学建制的社会化。如上所述,由于课题综合性的増强和研究规模的扩大,科学家个体活动方式已难以适应,“科学共同体”兴起,协同攻关成为国内乃至跨国间科学研究的主要形式。1979年10月至1981年2月,1500多名科学家分别在世界各地的40个天文台,对太阳峰年太阳波动的情况进行联合观测,准确地预报了太阳脉冲的活动情况。1989年美国、日本、加拿大与欧洲9国签订建造太空站协定。共同设计、施工和管理,工程造价232亿美元。1995年,隶属于美国能源部的费米国家实验室向世界宣布,发现并证实了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夸克粒子中的第六种,即顶夸克的存在,从而解决了持续近20年之久的夸克研究中的最后一道难题。这一成果是国际科技联手合作的伟大成就,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以及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34个国家和地区的439名科学家共同劳动的结晶11147这些大规模的“科学共同体”必然促成科学建制的高度社会化。科学建制的社会化己成为大科学、大技术、大生产时代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特征。

贝尔纳认为,从19世纪开始,科学己经不知不觉地成为一个可以同宗教或法律机构相提并论、甚至更为重要的机构了。它也同另两种机构一样,是依存于现存的社会制度的。12116他还指出,科学发展史与科学机构不可分离。他指出,科学发展史不能仅仅是“伟大人物及其成就的一种虔诚的记录”,而必须是能反映“科学机构的意义和它同其他机构以及同一般社会活动的复杂关系”的历史。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贝尔纳分析了各种科学机构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这些科学机构的建制情况:在第三章“英国科研组织状况”中,他集中探讨了当时存在于英国的严密的科学研究体系;在第十章“改组科研工作”中,他详细探讨了科研工作中的专业化控制、实验室组织、协作事业、组织和自由、科学事业的全面组织、大学的地位、科学院的职权、科学界与工业界的双向交流以及工业实验室和实验工厂等建制、组织问题。凡此种种分析,无不放眼全社会,无疑是建立在社会化基础之上的。

3科学技术影响力的社会化

在对科学技术功能的考察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第一种观点来看,科学仅仅同发现真理有关,它的功能仅在于建立一幅同经验事实相吻合的世界图景。第二种观点则认为,真理是一种手段,发现真理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即应用真理。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都必须应用于社会实际。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从本质上说,科学是一种社会事业。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更是离不开现实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技术主要以是否适用和能否带来某种经济效益为标准。而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往往能导致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因此,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力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当然,并非任何科学探索都会导致直接的、现实的经济价值,但科学理论的探索一定具有认识、文化、教育、哲学意义,这也是一种社会影响力。

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我们不能再无视这样的事实:科学正在影响当代的社会变革,而且也受到这些变革的影响。”1216这一论述,清楚地指明了科学技术影响力的社会化。科技影响力社会化的集中体现就是科技的社会功能。贝尔纳指出:科学既是我们时代的物质和经济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指引和推动这种生活前进的思想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学为我们提供了满足我们的物质需要的手段。它也向我们提供了种种思想,使我们能够在社会领域里理解、协调并且满足我们的需要。除此之外,科学还能提供一些虽然并不那么具体、然而却同样重要的东西:它使我们对未经探索的未来的可能性抱有合理的希望,它给我们一种鼓舞力量。这种力量正慢慢地但却稳稳当当地变成左右现代思想和活动的主要动力。”121475这段话简洁而深刻地阐述了科技的社会功能,即科技影响力的社会化。科技影响力的社会化是随着近现代科学家的社会化、科学建制的社会化而凸现的,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日益明显。

4科技发展方向建构的社会化

在《科学的社会功能》第十三章“发展科学的战略”中,贝尔纳专题讨论了“科学工作可以规划吗?”这一问题。他反对不能制定科学发展战略的观点,认为应该制定一个经过自觉的深思熟虑的科学发展规划。他指出:“要制订这样的规划显然需要一切科学领域的科学工作者通力合作。”,这一体现了科技发展方向建构的社会化的思想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日益凸现出来。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国家她区)的科技发展战略方向,不仅取决于某方面的局部需求,更取决于整个国家乃至全球利益。这是因为:(1)全球化造成竞争加剧,一个国家必须和不同的竞争者泡括其他国家的竞争者)竞争,必须综合考虑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必须在多方面的压力下脱颖而出,在综合比较中确立科技发展方向。(2)当今科学理论产生过程的本质正在改变:新的知识往往注重学科间(tiandisciplinary)及异质化(Heterageney的结合,尤其是在应用领域。科学家间也需要更多的沟通和协同研究,政府、企业、使用者之间也需要建立更多的互动关系。(3)科技社会功能的强化使科技发展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因而,对是否应用一项新技术的考虑将越来越跨出纯技术领域而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因素,着眼于科技发展与经济及社会需求的更好协调。这样,无疑提高了科技发展方向构建的社会化程度。

5科学技术内容的社会化

科学技术内容的社会化表现为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日益紧密的结合。当代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如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等具有高度综合性,不仅需要自然科学内部各学科的协同配合,而且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配合才能加以解决。科技与人文的密切配合、相互渗透,是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重大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生态学、管理学、城市学、预测学等产生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层面的科学旨在把自然科学中的课题同时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加以研究,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体现了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整体化趋势,也体现了现代科技内容的社会化趋势。

上述科学技术社会化的五方面表现无不体现了科学技术的本性:科学家是科研活动的主体,科学建制是科研活动得以开展的组织依托,科学技术的影响力是科研活动的落脚点,科技发展方向的建构是科研活动的战略目标,科技的内容则是科研活动的根本。这种社会化本性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体现得更为充分。

二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功能

科学技术的社会化本性集中体现在其功能的社会化上。科学技术的功能即应用科学技术的结果,也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宗旨体现。从本质上说,科学技术的应用必然体现在科技与社会的互动中,离开在社会中的运用,科学技术就没有功能可谈。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的功能必然是社会的,必然具有社会化。

贝尔纳充分肯定科学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他指出:我们不能再无视这样的事实:科学正在影响当代的社会变革而且也受到这些变革的影响,但是为了使这种认识多少具有实在的内容,我们需要比以往更仔细地分析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2|61科学技术从一产生起,就是为了应用于社会,服务于人类,发挥着社会功能。自从近代科学研究活动成为一种社会化活动后,科技功能的社会化就更为明显。

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人在自然中的生存地位,为了社会的进步。发展科技正是为人类解放,为社会发展而创造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诸如:科技革命引发的生产力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人的解放包括从自然的压迫、社会的压迫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获得自由,而无论哪一方面的自由和解放,都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回顾历史,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同步,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而归根结底要以科技的革命性进展为前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31人的体力虽然有限,但依靠科技对劳动力的渗透,就可以极大地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钉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人类正是通过利用科技的力量引起的生产力要素(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巨大变革实现了物质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科技革命引发的知识革命,极大提升了人的理性力量、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从而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源泉和动力。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技术是解放思想的精神武器。科技的发展使“自然界全部无限的领域都被科学所征服,而且不再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科学理论是人们批判宗教迷信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在科学理论的武装下,人们不断突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提高理性程度。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高科技的兴起,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知识己经上升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首要资源,知识和技能成了人力资源的主要内涵。越来越多的人依靠知识获得高报酬,依靠知识成为市场的赢家,依靠知识成为社会的精英。以科技知识武装起来的人类无疑在自然面前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科技革命引发的管理革命极大促进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体制创新,从而推动大量新技术走向产业化,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并进而推动政府职能的转换,推动整个社会的民主化、现代化,并为人类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权力,获得公正、公平和平等创造了社会条件。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管理成为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的思想。他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己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马克思的这一思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得越来越充分。

科技革命还引发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在近代史上,科技革命带来的机器大生产使整个人类社会跨上了工业化的快车人类社会的面貌因此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在当代,信息革命更是把人类社会推上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人类社会因信息化而走上更快的发展道路。

在工业革命的年代,恩格斯曾把蒸汽机称作最危险的革命家。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这篇纲领性文献中,把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他说:没有各种学术、技术和实际工作领域的专家的指导,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不可能的,因为社会主义要求广大群众自觉地在资本主义己经达到的基础上向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迈进。”161160-61又说: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161168他还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口号。在此,列宁所说的劳动生产率、电气化,都是以科技为支撑的。列宁的思想明确地表明:重视科技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力和前提。在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则反复强调,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关键。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171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江泽民更是把发展现代科技,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综合国力,建设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关键。江泽民指出:“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181103在展望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前景时,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在21世纪必将更深入、更快速地向前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我们应该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而中国强大的“关键是要大力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功能的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外思想家的一贯思想,也为科学技术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所充分印证。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在现代科技的社会功能中,最令人瞩目的无过于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科技功能的社会化程度达到空前的高度,呈现出以下诸方面新特征。

第一、在信息时代,科技功能社会化过程更快。

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功能贯穿于任何时代,但社会化过程速度却不尽相同。历史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功能呈加速发展的趋势。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曾谈及科学应用过程中的时间差距问题。他说:“在科学原理第一次发现和第一次加以实际利用之间过去有,至今仍然有巨大的时间间距。这是科学的实际应用过程的最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在科学发展的初期阶段,这种差距可以看作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于第一次发现真空现象和把它应用于大气蒸汽机之间几乎100年的时间差距,我们就没有必要感到惊讶了。可是即在人们己经充分认识到科学的功用的时候,这种差距仍然继续存在。法拉第在1831年就发现了电磁感应的原理,而且制成了第一部发电机,利用机械力来产生电流。但是直到50年后,第一部商用发电机才开始运转,而且直到1881年爱迪生才建成了第一所公用供电站。这种情况至今依然存在。”121154据统计,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即应用于产业的周期,18世纪为100年左右,19世纪缩短为50年,20世纪初为20年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5年左右,目前一般只需3年左右。11145这说明,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科技功能的社会化过程越来越快。而国际间科技竞争的取胜最终将取决于科技社会化功能的实现速度,即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速率和占有率。这是因为,竞争中的科技领先地位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优势,技术的最后受益者往往是掌握该项技术后制成产品而且质量和成本均优于他人产品的人。例如,日本在20世纪的20项重大发明中一项也没有,500项技术中仅占7%,并且改良型居多。但日本善于把别人的发明成果开发成产品,应用于生产现实过程。这是它制胜的一个法宝。

第二、在信息时代,科技功能社会化范围更广。

当今,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扩散与渗透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扩散与渗透不仅导致信息产业内部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更促使社会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变迁。

首先,信息技术突破地域性的局限,渗透、扩散性空前强化。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不到20年的时间里,信息技术以闪电般的速度席卷全球信息技术连接了整个世界。21世纪之初,新信息体系己将全球不同的社会群体与领域连接起来,而这个体系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成型。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诸如跨国公司、策略性联盟等网络生产组织形式的兴起和发展,不少拥有世界领先技术的企业和组织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研发中心、技术研究分支机构,同步研究并推广新技术。发展中国家有机会与世界发达国家共同参与高精尖技术的形成、成熟和发展的过程。技术从原来由技术策源地产生,经由选择性地传播,进入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方式转变为由技术先进国家或地区,通过信息技术传播迅速连接全球在经济、政治、技术研究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渗透与扩散,形成通过网络节点相互联结的传播方式。

其次,信息技术运用注重整体系统性。当代信息技术密集型生产力逐渐形成了现代系统整体型的技术方式,既保留合理的科学的分割和分工,又从整体目标出发,把局部放在整体之中,明确每个局部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把生产过程和自然环境联系起来,使生产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既达到人的生产目的又有利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它把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消费过程联结起来,及时用销售信息、消费信息动态地调整生产过程。这种生产方式把生产活动看作一种系统工程,生产力的发展、产品的生产、产品价值的増加是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局部分割向整体系统转变的过程还包括经济制度、市场结构、贸易方式、投资方式等多方面的转变。

再次,信息技术作用方式的广度空前扩展。如信息高速公路不仅将促成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将对当前社会的科技、文化、教育、军事等各方面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诸如: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行能有力地刺激相关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与多媒体计算机相接合能有力地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还将极大地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善交通,改变医疗方式等。信息技术社会影响的广度是以往任何技术所不能比拟的。

第三、在信息时代,科技功能社会化程度更深。

人类的思维方式历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而人的智力是比例于人学会改变自然界的状况而发展的。”这里所说的“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正是基于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人改造自然界的产物。这一基础不同,人的思维方式也不同。如恩格斯所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

与前信息时代的科学技术相比,信息时代的科学技术对人类思维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影响。具体地说,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学技术引起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如下深层次变化:一是改变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形式,深化了人们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

首先,随着20世纪的科学在理论和实验上的进一步发展,以往那种关于主体反映客体是单向的、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是绝对的、固定的等观点越来越站不住脚。现代科学的发展拓展了主体的功能,认识主体干预认识客体的功能増强,主体知识结构的作用也得到了强化,认识主体性原则日益受到关注。

其次,系统观念的提出使人们用整体性原则来把握主客体关系。计算机技术产生的虚拟主体通过人机界面作用于客体,更凸现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中介性,强化了认识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虚拟空间对象世界的主客体交互性更凸现虚拟空间的交互主体性。系统观和虚拟主体性把主客交融的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再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一种新型的人类实践形态一虚拟实践形态正在崛起。虚拟实践引起了人类实践形式的重大飞跃,促进着人类认知方式的重大变革,并呼唤着社会关系乃至社会形态的重大转型。

二是改变了人们之间思想交往的形式,构建了知识共享思想平台。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使当今社会跨入知识共享的年代。经济全球化势必带来信息、文化的全球化,全球各地区各民族的思想文化往来将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普遍。博客现象的凸现无疑将加快这种知识、文化、思想交流共享的进程,加快构筑这一知识共享的平台。

三是提升了人们思维的理性程度和社会决策水平。

多少年来,理性的完美决策始终是所有决策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然而,凡现实的决策都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由决策的主客观因素所决定的。从决策的客观环境来看,决策中的各个关联因素和预测结果都存在着不确定性;从决策的主观因素看,决策者本身的素质和能力存在着不确定性。同时,决策总是基于某一时刻的环境和当时的信息做出的,而环境是动态的,信息是有限的,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决策的不确定性。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篇6

当前我们科技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要与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结合起来,与学习《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结合起来,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在贯彻“三个代表”思想中的重要作用,抓紧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紧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兴起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高潮,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高新技术已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制高点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论断,同时我们党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为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不懈奋斗的历史。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为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特别是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营造了“科学的春天”,极大地解放了科技生产力,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武汉之所以在50年内成为华中的中心城市,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得益于科技事业快速发展。

最近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进一步论证了科学技术在先进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他指出“在这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刻,如何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作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使我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对此我们应加以深刻理解,自觉坚持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坚持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获得最根本的动力和产生更大的威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作用的最高概括。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人类文明的进程越来越深刻地证明,没有科学技术就不可能有新的发明创造与运用,就不可能有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新发展和新提高。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必须代表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科技发展,以顺利地引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朝着更加宏伟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要迎接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抢占高新技术这一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就必须立足于创新。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紧紧跟上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不结合本国的实际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会落后,就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因此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在全国兴起一个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潮。他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作为科技大市的武汉要带头响应,广大科技工作者率先垂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工作、去奋斗,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非凡业绩。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在优势领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优化配置武汉科技资源,构筑武汉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办好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化、支柱产业高新技术化。

2用科学文化推进先进文化建设

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也必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相联系,关系到党的性质、宗旨、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大问题。

先进的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科学文化概念是指我国公民对科学精神的宣传,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对科学的人文理解与运用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外延与内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科学文化在人们的全部活动中已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成为人们的基本生存状态。当今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人类精神和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科技革命本身就是一种前进的文化,体现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所以坚持用科学精神审视传统文化,探索未来文化,可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如果我们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及时吸收和拥有最新科技成果,不占领科学文化的制高点,就不可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就会失去自己的先进性。

科学技术是推动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一种理性力量。科学是发现、揭示事物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对规律的认识愈深刻愈全面,其行为就愈合乎道德。作为现代文明结晶的科学技术,凝聚人类智慧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无疑是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科学文化是树立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不断地揭示出世界的本质,是当代人们观念变革的强大动力,它引导人们以科学的世界观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同志在强调理论武装的同时,很强调“知识武装”,尤其是“高科技知识武装”。这是因为只有掌握了一定高科技知识的人,才能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掌握邓小平理论。

科学精神是评判是非的重要标准。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深层次结构中所涵括的一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科学文化的核心结构。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科学精神作为科学家共有价值观念的集体体现,在成为科技工作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准则的同时,又以一种文化形态注入整个社会,成为现代文明的象征。因而科学也成为人们把握和判断社会事物、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价值的重要标准和依据。比如“把理想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根本性和基础性。要求全党全社会发挥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

当前,我市要进一步认识先进科学技术对人们思维空间拓展、思想观念转变、道德意识更新的巨大影响,加强科普宣传,引导市民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武装头脑,应用科学方法,全面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推动先进文化的建设。尤其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科学观念,逐步培养起科学精神。 

3加速科技进步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我们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说到底是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当前人民要求我们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所以我们党要顺民意,顺历史潮流,也必须代表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代表科技进步的要求,代表科学技术创新的要求,使我们党成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

21世纪将是一个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技术化的社会。具体地讲,当代的文明是以科学为中心的文明。科技的发展要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着眼点,要体现人文精神,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中华民族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技术进步要从以下几方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篇7

关键词:先进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力代表;知识分子;发展趋势;生态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B0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063-02

一、先进生产力的基本内容

先进生产力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是随着时展而不断发生改变的。自距今八九千年前我国的洞庭湖区域的古人从研究出人工种植水稻的技术开始,先进生产力的变革与创新就从未停止过。例如,在石器时代他们的先进生产力是经打磨后具有一定杀伤力的石头,发展至后石器时代时石块已经变得落后,继而被铁器所替代;工业革命之后的机器代替手工等,都是在某一历史阶段的先进生产力,跟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都会慢慢丧失它的先进性,变成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因此,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在“先进生产力不断淘汰落后生产力,同时又不断被更加先进的生产力淘汰”的过程中实现的。

先进生产力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先进生产力”是相对于“落后生产力”而言的。从时间和空间全方位比较来说,在各个时期的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甚至不同企业的各个生产力要素,都存在先进生产力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由于生产力是在不断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历史上出现过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的各种先进生产力,大部分都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先后从历史舞台退出。还有许多也即将被现代更先进的生产力取而代之,比如当今社会的以“知识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系统集成化和时空一体化为特征的生产力”[1]。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先进生产力要具备水平维度上的先进性、价值维度上的先进性和生态维度上的先进性,即这种生产力首先要具备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并且具有最高的生产效率;要能够满足主体的时代需要、能够实现对于主体的意义和价值,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结合;要遵循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能够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2]。

二、当代先进生产力与当代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关系

当代生产力具备两个要素,一是“实体性要素”,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二是“非实体性要素”,即科学、技术、精神文化等软结构要素。

当代生产力的一大特点在于非实体要素远远大于实体性要素,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知识等要素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邓小平也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即知识,同时,科学技术从知识中来,而知识要发挥作用,不能离开人而独立存在。因此,知识分子是科学技术的载体,知识分子通过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实践,不断积累,从而促进技术的创新。

科学技术的使用是具有两面性的,它作为人类自身活动的产物,必然负载使用者的主体性价值。人是科技活动的主体,没有人,也就不存在科学技术的研发及其应用。但是在研发和应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由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局限性、人们自然观的异化,加上利益的驱动以及私欲的恶性膨胀,导致科学技术的不完善性,例如对某项技术不合理地、片面地、过度地、盲目地发展,甚至滥用、恶用技术,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发、无节制的消耗和浪费,以及随心所欲地排泄“废物”,这些都是由科学技术带来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近代自然科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前,科学技术处于萌芽状态,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方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大自然的影响小。近代自然科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的二百多年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直至大工业生产时期,科学技术的使用在带来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却也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得人类生活的地球早已不知不觉间变得满目疮痍,不堪重负。

邓小平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以此来说明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代表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所谓知识分子,是指有丰富知识,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对于现实持有一定的批判精神的人士,也是智力劳动者的统称。我认为,知识分子不仅掌握着科学知识、技术,更重要的一点是,是他们具有反思和批判的思维,具有强烈的社会道德意识。如果知识分子一旦没有了社会良知和正义感,利用科学技术来破坏生态自然、破坏社会和谐,这样的科学技术就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这样的知识分子就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科学研究是无的,但技术的应用不但有,且要符合人类的价值追求[3],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但是必然有一面是主导的,这一面就决定了事物的基本特性。所以说,科学技术的使用之所以具有两面性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是其使用对象使其具有两面性。

以前我们倡导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与劳动相结合,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在工业社会阶段,这是正确的。但是现在经济条件变化了,工人不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了,再强调这样的观念显然是一种向后看的意识,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现实,知识分子已经或正在成为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但是我说,只有工人阶级当中懂得科学技术的、有反思和批判能力的、同时具有社会良知和正义感的先进知识分子,才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才能使社会经济得以向前发展,使社会和谐、稳定、进步。

三、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向

科学技术从产生的那天起就发挥着巨大作用,人类研究和发展科技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类谋福祉。但事实上,伴随着科技的日益蓬勃发展、造福功能的不断实现,同时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并在不断地扩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很多消极后果,人类的持续发展也因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巴堆・康芒纳得出结论说:“新技术是一个经济上的胜利,但它也是一个生态学上的失败”[4]。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的生态负效应固然给人类带来了生态危机,然而,实践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保障,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某些学者主张放弃科学技术、限制和停止发展科学技术,甚至是回复到古代的田园生活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纵观近代以来,生产力高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但是,近代以来被严重破坏的生态自然也是由对科学技术无制约的发展和无选择的利用造成的结果。因此,有学者认为生态恶化在某种程度上是技术异化的结果,而其实质就是人性的异化[5]。要减轻或者防止科技的生态负效应,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化是一重大举措,即不断加强生态生产力的建设和发展[6]。

目前,人类最迫切的需要是实现生产力的生态化,在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前提下,满足人类从自然界索取生存的资源与空间,即不断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当代社会环境下,一切对生态环境有利的生产力才有资格称之为“先进生产力”。人类赖以生存的绝对前提是不断地与外部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而任何生产力发展方式都会对自然造成一定的影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当代先进生产力的生态化主要表现在:尊重生态系统规律,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要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科学技术本身并无价值取向,关键还在于其主体对它的使用方式。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虽然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无法满足人性的贪婪,人类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发展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人与自然才能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的生态化推动生产力的生态化,是当代生态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7]。

人与自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求生产力的生态化发展,才能满足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需求,社会、经济、生态才能协调发展和保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作为合格的先进生产力代表的知识分子们积极建设生态生产力,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为前提,引领时代的潮流,为人类与自然地和谐发展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领导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元虎.论先进生产力[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5):35-41.

[2]王鲁娜.当代先进生产力的”生态化”特征探析[J].理论学刊,2011,(7):55-58.

[3]王鲁娜.当代生态生产力的基本特征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49-52.

[4]刘军章,白小芳.技术异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J].法制与社会,2008,(26):345.

[5]刘冠军,张玉春.科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克服: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及其解除[J].人文杂志,1998,(4):18-21.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篇8

关键词:马克思;科技观;当代价值

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马克思非常重视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巨大作用,在他看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无疑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巨大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科技观的含义及形成的背景

(一)马克思科学技术的含义

马克思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发展中的作用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忠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1]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生产力,马克思把科学技术划归于生产力范畴,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一种变革生产力和社会的革命力量。而现在,科学技术是指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总和,是指人类掌握、认识和应用客观自然规律的实际能力。科学技术已成为国家与社会共同关注的事业。

(二)马克思科技观形成的背景

在古代社会,科学主要来作为解释自然的一种思辨的认识活动,主要来源于哲学家的思想以及人们的经验。而技术理论成分较少,主要来源于工匠的劳动技能,以经验为其显著特征。那时候的科学与技术还处于分离状态,还没有被联系到一起。到了中世纪,由于宗教神学的笼照,哲学和科学成为了神学的裨女,生产力也还很落后。

从13世纪中叶欧洲各国的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到16世纪世界的经济从家庭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的过渡再到十七世纪,科技在现实中几乎已经发展到了一种神圣的地步,被人们视为"神话"一般。在当时许多人都认为科学技术是万能的,可以帮助人们征服自然和解决一切困难。到了十八世纪,出现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开始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由此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得以确立。恩格斯曾这样描述:"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己经降伏了自然力,迫使它为人们服务;这样,我们就无限地增加了生产,使得一个小孩在今天所生产的东西,比以前的一百个成年人所生产的还要多。"[2]到十九世纪,天文学、机械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从而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科学终于从神学的通知下得到了解放,并且开始了飞速发展,除了对自然科学领域的影响以外,对天文学、解剖学、光学、力学、数学等学科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化学、地学、电学、磁学等基础学科的诞生。此时,在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作为一般生产力的实验科学,已开始向以直接生产力为表现形式的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转化,科学与技术开始结合在了一起,从此,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和现实运用,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在工业方面。以蒸汽机的发明和机器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即产业革命在英国己经完成;之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不仅使生产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且引起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科学技术的运用存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发展,造就了大量社会财富。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开始走上了历史的舞台。马克思恩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分析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应用,形成了他独特的科技观,用来指导社会的发展和无产阶级斗争。

二、马克思科技观的核心内容

从一开始,马克思就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他看来,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力,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重点强调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和社会的变革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代,是工业大革命以及政治大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工业革命的产生,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促进了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机器的广泛使用极大的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效率的,也改变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劳动方式,促使社会大分工出现。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在工业革命时代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越来越便显出它惊人的力量,人类要想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重视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极大地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二)自然科学是产生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自然科学的发展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起着重大的作用。在公元前7世纪到5世纪,中国、希腊、罗马都产生了原始的自发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但是,由于这种自然观缺乏自然科学基础,它只能是是朴素的、直观的,中世纪的自然观在神学的笼罩下,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堵塞了真理的河流,致使科学停滞不前。但是,人类认识自然,追求真理,探索科学的斗争并没有中断。科学的发展终于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开始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从此以后,自然科学开始了飞速发展,除了对天文学、解剖学、光学、力学、数学等学科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化学、地学、电学、磁学等基础学科的诞生。尤其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从而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马克思科技思想中的最重要的观点就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认为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的生产力是用固定资本来衡量的"[3],而固定资本"既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4]因此,"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技术"。[5]此外,马克思还指出科技的发展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因,强调了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等,从各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要想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重视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对当代的影响

(一)弘扬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的影响首先是对人类文明和精神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化,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文化水平。在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以军备竞赛为主,更多的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马克思就认为,科技进步为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科学技术与文化实际上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智力水平,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同时,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认识能力和智力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我们要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就需要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科技思想,马克思很早就看到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而到了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逐渐跃居第一位,各国都开始重视和加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又提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6]1992年邓小平志南巡讲话时又重申了这一论点:"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深刻的认识到了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肯定马克思科技思想的同时结合当代社会实践提出了这一论断。当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毋庸置疑的第一生产力。

(三)依靠科技创新,保障工业化的实现

从工业革命时代科学技术对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各国工业化的总体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工业化还处于中期的水平,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国在工业化的不断实践中逐渐的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即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而新型工业化主要是以新技术革命为动力,由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因此要保障我国工业化的实现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强科技创新。

(四)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在深入研究马克思科学技术观时,我们会发现科学技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人类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极大增强了人类消耗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的能力。现代社会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等日趋加重都是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因此,这几要求我们正确理解科学技术、应用科学技术,使它更好的发挥其有利作用,为我们人类服务,以促进我们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5.

[2]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77.

[3]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0.

[4]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9.

[5]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1.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5.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篇9

1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及其成因

科学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亚文化系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科学在发挥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成果。从严格意义上说,科学文化是伴随近现代科学的产生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科学文化孕育于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初步形成于“五四”运动时期,发展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代。然而,正是由于中国的科学文化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也由于近现代科学在中国是一个舶来品,中国的科学文化当然也是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引入而发展起来的。当近现代科学引入中国以后,“这个充满活力的精灵,遇到了我们这个以儒家文化和能够融合异类文化为自豪的民族,它的独立、自主、灵气和活力似乎都不见了,时至今日形成了今天具有中国特色的然而却带有明显缺陷的科学文化”。

不可否认,中国古代曾取得过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从春秋战国直到宋元明初,在将近20个世纪的岁月里,科学技术始终保持着持续的发展,特别是在数学、医学、天文学等理论科学以及冶金、纺织等应用技术方面遥遥领先于欧洲,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然而,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这样一个让西方人只能望其项背的大国,这样一个曾经有过太多辉煌的科技强国,渐渐地失去了她作为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地位。于是,中国人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科学技术落后了。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深入研究中国的科学技术史后曾经这样发问:从公元1世纪至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科学知识满足于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这个问题引发了中国学术界对‘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广泛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中一点是有共识的,那就是近代中国科学文化的贫乏,中国科学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这就是说,科学文化的缺陷是导致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一度陷入尴尬境地的重要内部原因。

概而言之,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其一,中国科学文化虽孕育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却未能深深植根于民族的文化之中,更没能成为大众的文化;其二,近百年来,中国科学界缺少独立性,损害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系统的独立性,销蚀了科学自主创新的灵气;其三,科学理性弘扬与科学事业发展并不同步,科学精神失落,广大民众缺乏科学素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文化基础上看,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遏制了科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众所周知,文化的基础是经济,作为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科学文化,也必然受制于经济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的确,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对科学技术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科学技术在中国也就没有强大的推动力。而且,根植于封建小农经济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封闭性、保守性遏制了自己的创新意识。显而易见,没有文化的创新,特别是没有科学文化的创新,当然也就没有科学技术的创新。

其次,从文化制度上看,中国长期以来的科举制度尽管也有积极的意义,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制约。不可否认,发轫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客观上造成了学子们“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只是‘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的价值追求。在学子们的眼里,科学技术只不过是“奇技淫巧”、“雕虫小技”,不可能登上大雅之堂。虽然清末也设立了一些新式学堂,但“世族俊才,皆仍志于科举而已”,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科学技术被鄙视的地位。试想,连学子们都鄙视科学技术怎么能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怎么能有科学文化的弘扬!

再次,从文化范式上看,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张扬实践理性,突显经世致用,自然观上的“天人合一”,认识论上的“真善同一”,思维方式上的“重了悟,重知觉”等,也是导致科学文化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张扬实践理性,突显经世致用,贬损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工具理性,从而使得理论思维的翅膀绑上了沉重的铅锤,难以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特别是被后人称为“千秋帝王之师”、“万世人伦之表”的孔子对科学技术的轻视态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心物合一”的思想,由于过分夸大人与自然的统一,掩盖了人与自然的分立和斗争,忽视了各自的特殊规律,不可能激发人们对科学技术研究的热情。与天人合一相伴随的必然是真善同一:求真的最终目的不是认识对象达于真而是去发掘道德理性止于善,真知在于至善,求善就是求真。这种认识也是很难发展成为科学的。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思维方式重了悟而轻论证、重直觉而轻逻辑、重整体的综合而轻具体的分析等弊端,对科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制约就更为明显。

另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述而不作”的研究方式,束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追求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压制了科学技术的创新;排除异己、压抑个性的社会文化氛围,也阻碍了人们在科学研究中创造性的发挥。所有这些,都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近代中国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因而也导致了中国科学文化的贫乏,导致了中国科学文化的种种缺陷。

2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呼唤科学文化的振兴

关注文化、建设文化是人类不断觉醒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文化的进步表征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建设理所当然地包含着文化的现代化。今天,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只有实现了文化的现代化,才能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和活力。这种现代化的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一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高度融合的文化。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接纳科学文化的过程,而接纳科学文化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科学文化本土化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没有科学文化的广泛弘扬,就无所谓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需要科学文化的支撑,呼唤科学文化的振兴。

不可否认,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当然是文化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科学文化作为一个社会亚文化系统,本身就是人类最宝贵的文化成果。科学文化所蕴涵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文化的基石。科学技术进步不但充实先进文化的内涵,而且也为先进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提供技术手段,是先进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因此,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就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进步,高度重视科学文化建设,抢占科学文化的制高点。

其实,科学技术进步不仅仅是一个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竞争或对抗史证明,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越发达,智力开发越充分,国力就越强大,社会就越进步,在全球的竞争浪潮中,就越具有取胜的优势。“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首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贯彻执行党中央为我们国家制定的新的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和任务。但要具体办事,当然要靠科学技术。”,钱学森先生的这个论断,无论是从当今全球竞争的严峻事实来看,还是从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来看,都是非常有道理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文化是第一文化,科学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决定性因素,要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把科学技术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彻底摆脱不发达状态,从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推进现代化建设。何况,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离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科学技术现代化既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首要的而且是必要的条件,又是实现社会现代化基本的而且是有效的条件。因此,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就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而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就必须振兴和弘扬科学文化。一句话,在当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振兴科学文化势在必行,我们必须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科学文化建设。

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是,科学技术为近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物质文明程度。科学文化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制度得以孕育、发展、成熟的土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工业革命,而没有工业革命就不可能有近现代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没有近现代科学就没有近现代这样的时代,没有近现代科学文化的弘扬就没有近现代这样的社会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能否把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有机融合,进而创造一种新的先进文化,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竞争在一定意义说就是科学文化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文化是第一文化,文化力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样化文化碰撞下,我们建设科学文化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提高文化力。实践已经证明,而且还将进一步证明:文化越科学,就越先进;越先进,就越能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因而也就越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

总之,文化是科学的底蕴,科学是文化的锋芒,科学文化的振兴需要我们认真地从文化的深层次上进行反思,振兴科学文化以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科学技术事业以推动现代化建设。可以这样说,历史上没有文艺复兴,就没有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今天没有科学文化的振兴,就没有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胜利。

3振兴中国科学文化的几点思考

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必须重构科学文化,建设科学文化,振兴科学文化,充分发挥科学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威力。笔者认为,科学文化的振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综合创新文化观念:科学文化是第一文化

科学文化既是有科学含量的文化,又是合乎文化自身发展规律,能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文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理应含有“科学文化是第一文化”的意蕴。由此我们说,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如果没有科学文化的渗入,就根本谈不上文化的现代化。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综合创新文化观念。

所谓综合创新文化观念,就是努力树立一种将继承与发展、吸收与创新有机结合的文化观,确立科学文化是第一文化的地位。这种文化观能经受实践的考验,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有了这种文化观,就能唤起民族文化自觉,使文化自觉吸收科技成果,并以科技进步促进文化自身的发展。

回首我们曾经拥有的辉煌,沉思近代以来我们遭受的深重灾难,探究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文明底蕴,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科学技术是改变世界的主导力量,科学技术进步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应该看到,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较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其整体实力远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二是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程度较差,广大民众的科学素养也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在全社会弘扬科学文化,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历史性课题。

国家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的推动,科技创新呼唤科学文化的振兴。科学文化以科学技术为载体产生于科学技术活动,又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惟有科学文化的充分发展,从而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氛围,科技创新才能持续进行。

(2)努力实现科学文化“本土化”中国传统文化确有值得我们自豪的丰富内涵,但这在逻辑上并等于中国文化就一定优于西方文化,更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不需要科学文化的改造。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接纳科学文化,努力建设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

如前所述,近现代科学在中国是一个舶来品,中国的科学文化当然也是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引入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历程本质上是外来文化的本土化过程。否认科学文化的普遍性、取消本土现实的特殊性,都是不明智的,也是有害的。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文化改造我们的传统文化,努力把科学文化有机地融入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中,创造出新的先进文化。这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客观地说,在当代中国,科学文化的振兴和发展面临着两大障碍:一是来自传统文化内部文化相对主义的情感拒绝,二是来自西方文化的非理性主义的理性解构(前者源于情感对理性的遮蔽,后者则是文化的误读)“从文化内部来说我们难以跳出传统文化的情感和经验的功利主义思维习惯来接纳科学文化。从文化的外部来说,如何理解和把握科学理性的自我批判精神,不致让理论层面的理性批判蜕变为实际生活的理性解构和旧道德保守的理论依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的确,如何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实现科学文化的“本土化”或“中国化”转换,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把握科学文化的精神实质,科学文化本土化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3)促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当代融合在现代化文化建设中,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既是趋势,也是共识,更是理想。但是,如何融合却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研究,去解决。

众所周知,人与自然是文化的两大主题,科学文化的兴起弥补了人文文化对自然研究不足的缺陷,也充分显示了人类理性思维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而人文文化则显示了人性的尊严和价值,是对科学文化的必要补充。科学文化中有人文文化,人文文化中也有科学文化,没有人文文化的科学文化是残缺的科学文化,没有科学文化的人文文化则是空洞的人文文化。

其实,斯诺的两种文化的划分仅仅是一种表述上的方便,后来人们将它们作广义上对立的理解是错误的。从本质上说,文化是一个整体概念,在同一社会形态、同一时期,不存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二者仅仅是同一文化内部的不同部门,相生相成,互补互荣,如同奔驰的列车上的发动机和方向盘。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差别在于它们对人类生活的表现方式不同,侧重点不同。它们都是人的一种活动,都是人类文饰自己的一种方式。

两种文化融合既是人文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的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没有科学精神融入的人文主义是蹩脚的和虚浮的。特别是作为价值理性的人文文化对于作为工具理性的科学文化具有引导、制约甚至控驭的作用,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有利于科学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保证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改变两种文化的分裂态势,消除两种主义的对立局面,我们别无选择。

如何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笔者非常赞成李醒民教授的观点:“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既不是削足适履、元刂方为圆,也不是揠苗助长、一蹴而就,而是使二者在相互借鉴、彼此补苴的基础上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一言以蔽之,两种文化汇流和整合的有效途径是,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scientifichu-manism)和人文的科学主义(humanistscientism)即走向新人文主义(neo-humanism)和新科学主义(neo-scientism)这就是双重的复兴人文的复兴和科学的复兴。”

总之,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当代融合,既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不仅必要,而且可能,这种可能性是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共性和互补性为基础的。

(4)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在科学文化中,占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科学精神。一定的科学精神孕育、产生了一定的科学文化,一定的科学文化又反过来培育、强化着一定的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对于科学文化的振兴,对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对于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具有巨大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科学精神产生于科学活动,但并不为科学家所独有,她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对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科学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在现代生活中,没有任何观念比科学观念更有力量,没有任何精神比科学精神更为重要,因为科学是平等、进步、富裕、和平的象征,是真、善、美的统一。然而,“如果说西方现代科学的兴起是在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偷取天火的精神下产生的,那么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生与发展,充其量是引进了一批火柴,她最实质的科学精神却遗憾地在中国失落了。”中国需要科学精神,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让科学精神在广大民众中生根、开花、结果。

从历史上看,在我国提倡科学精神的运动,即使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算起,至今也已近百年但效果却不如想象中的好。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在科学精神的宣传上做的还不够,民众缺乏科学素养。据报载,20世纪90年代的三次民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民众达到基本理解科学术语和概念的约有三成,而基本理解科学进程和了解科学对社会影响的则更少,只有百分之二三。这里特别指出的是,民众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精神的弘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在这方面,欧洲国家做的比较妬在那里经常能看到科技工作者拿着印刷好的宣传册上街宣传科学,做科普工作。英国皇家学会有上百名工作人员,其中有几十人固定地做科普宣传工作;德国马普学会总部办公室人员并不多,但也有十几人专门做宣传工作,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可以肯定,广大民众的科学素养提高了,科学精神真正在广大民众中扎根了,科学文化就会得到弘扬,科学文明就会大大提升,现代化建设也就有了肥沃的文化土壤。

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篇10

关键词:科技文化;生态文明;生态科技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3)10-0126-04

文化与文明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社会现象,文明是文化中积极的、优秀的成果,因而也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作为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社会现象,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科技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导引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向,科技文化发展必须以生态文明为依归,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为首务。

一、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一个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中国作为一个敢于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带着改革开放的成果和自信,高举生态文明建设的旗帜,非常明确地将建设生态文明规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是对当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规范,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次提升,表明我国对社会主义文明和人类文明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众所周知,在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中,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文明是文化创造的结果,没有先进的文化就创造不出高级的文明。显而易见,生态文明的崛起是建立在深刻的文化反思基础之上的,生态文明阶段必然要求有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从科学技术与文化形态的关系来看,人类的文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神话的信仰阶段、哲学反思的形而上学阶段和经验科学的实证阶段。在第一阶段,以神学为主,哲学属于神学,文化表现为一种神话形式;在第二阶段,以哲学为主,科学属于哲学。文化以一种哲学形式出现;在第三阶段,以科学技术为主,科学技术成为文化的主导形式,其他文化都以科学技术为范型。科技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式,也是当代社会文化的主导形式。科技文化作为一种在科学技术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是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文明崛起的前提条件。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文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呼唤科技文化在全社会的广泛弘扬。当今世界,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不断加剧的生态危机,国内外都有“科学技术原罪论”的思潮。将当代生态环境的破坏归因于科学技术的应用。这当然是一种不全面的见解。因为,生态危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危机,是不合理的文化观念指导下的恶果。诚然,科技文化是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尽管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日益彰显,但不断增长的科技力量所担负的巨大责任也越来越突出。有学者指出:“科技的发展已经使风险成为内在于现代科技中的构成要素。科学并不能因此而成为意识形态和一切价值的标准。科学并不能独自完成真理,科技文化也不具有无限的‘合理性’。”因此,从生态文明的视角研究科技文化,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科技文化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那么。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两者之间能否协调发展、如何协调发展?这无疑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理论上厘清这个问题,在实践中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实质及运行原则

(一)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之所以可能,首先是因为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具有共同的本质规定。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都是人类对自身探索自然、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创造的意识和行为的归纳和描述。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共同统一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并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作为一种比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生成和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保护生态环境、走出生态危机的重要手段。正如有学者所说:“在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两者之间面临一种两难境地,而走出这种两难境地的途径,科技进步或许是最富有希望带来根本性转机的一条道路。”因此,为了避免科学技术在工业文明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消除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负效应,人类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科学技术,按照生态学原理的要求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管理和应用。

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科技文化的力量全面渗透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支撑着生态文明的生成和发展。可以这样说,没有较高水平的科技文化的支撑,生态文明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反思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切实解决科学技术的价值定位问题,正确规定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实,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交往实践日趋复杂,也使得科学技术活动后果的影响愈益深远。这种情况迫使人们不得不放弃盲目的科学技术乐观主义,深刻反思传统的科学技术文化观念,勇敢地担当起作为科学技术活动主体的历史责任,切实加强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

就其本质而言。科技文化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对科学技术本身的认识、运用及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以及社会的文明生活。作为科学技术之精神本性的理论表现或理论形态,科技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主要的标志之一。笔者曾经撰文认为:“无论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或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兴起的科学理性和科学思想,还是后来发生的三次大的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科学理性和科学技术都成为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文化上的根源。它使近代以来的人类社会历史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变化。”今天,科技文化不仅自身在蓬勃发展,而且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而广泛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要建设生态文明。没有科技文化的发展和广泛弘扬是不可想象的。

(二)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实质

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质上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科技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渗透于生态文明的各个环节,支撑着生态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规范和制衡科学技术的应用,导引着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向,促使科技文化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这种辩证统一正是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以科技文化为支撑。生态文明的提出旨在破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即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科技文化发展的中轴,科技文化始终是人类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工具,科技文化的使命就是要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因此,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技文化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其次,科技文化发展以生态文明为依归。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客观上要求科技文化发展以生态文明为依归,把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作为自己最基本的价值追求,着力于合理化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努力建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科技文化,以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科技文化的发展和弘扬才能具有明确的方向,因而才能充分彰显其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最后,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可持续发展。科技文化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也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既是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共同主题,也是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机制中,对于促进科技文化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

(三)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运行原则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社会和人三个部分构成的,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这正是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共同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类整体利益,将科技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着力于提升全人类的科技文化素质,建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彰显中国特色。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彰显科技文化的本土化特色和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的,彰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至少体现在两个维度上: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必须由全体人民共享:二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允许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转嫁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

第三,促进双向互动。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又共同担负着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因而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必然体现为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必须以促进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双向互动来推动其协调发展。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弘扬科技文化为首要任务,以科技文化的发展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科技文化发展要以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为价值追求,以建设生态文明引领科技文化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科技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今天,伴随着科学技术成为一种社会活动,科学技术的威力日益强大,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成果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科技文化也无可置疑地占据了社会文化中的强势地位,成为现代文明的基本要素和社会文化的主导形式。但是,作为现代文化和文明基础的科技文化是否天然合理,即科技文化的“合理性”问题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思考。于是,建构科技文化自身的“合理性”,实现科技文化的生态化转向,也就成为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走向。

三、生态科技文化:科技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走向

所谓生态科技文化,一般有两种理解。即生态科技的文化和生态的科技文化。本文所理解的生态科技文化,是指基于生态科学技术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为依归的科技文化。

所谓生态科学技术,或生态科技,“是相对传统科技而言的,它是一种建立在现代生物学基础上的,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科学技术以及全新的科技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自从人类走进文明时代以来,科学技术就逐渐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既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福祉,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为了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人们开始进行反思,于是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科技应运而生。如今,生态科技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这种变化首先基于人类思想观念上的重大变化。有学者分析说:“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们曾经错误地把它当成了一座能够为人类服务的、取之不尽的天然宝库,人类利用先进的高新技术不断加大对大自然的索取,随着家园不断地被自己破坏,人类已经感到生存危机的彻骨之痛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当人类砍倒天然林中第一棵大树的时候,文明就宣告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大树的时候,文明便宣告结束了。”这种认识上、思想观念上的变化,体现的正是科技文化的变化——从传统科技文化走向生态科技文化。

生态科技文化立足于系统整体观的科技文化思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技思维方式、主张保护自然和环境的科技价值观念、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评价标准,代表了未来科技文化发展的方向。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要求人们用生态价值观来评价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应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从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一切的传统科技文化转向主张利用科学技术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科技文化,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生态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成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展开。认识和把握生态科技文化,必须把生态文明与科技文化结合起来思考,加强从生态文明的视角研究科技文化和从科技文化的视角研究生态文明的理论自觉。这是因为,生态问题本质上是文化问题,生态危机实际上是文化危机。今天,面对工业文明对科学技术的滥用及其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必须摈弃传统的文化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引领科学技术朝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建设生态科技文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战略目标的统领下是辩证统一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只有把发展绿色科学技术、建设生态科技文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才能赢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权,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生态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成长的明智选择,也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必然。

其次,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离不开生态科技文化。文明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生态文明一定是建立在生态科技文化基础之上的文明形态。科学技术在不断演化,生成于科学技术活动的科技文化也在不断演化。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态科技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源于现代化进程中生态危机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科学技术必须生态化。而科学技术生态化必将催生科技文化的生态化,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必然离不开生态科技文化。生态科技文化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的文化价值取向,必将有力促进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向,推动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从而实现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

最后,建设生态科技文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了解和适应上,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与生态科技文化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既是衡量科学技术发展合理性的重要尺度,也为我们在新时代认识和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新的视角。因而为科技文化的生态化转向指明了方向。实现科学技术生态化,建立绿色科学技术体系,改造并发展传统产业,走出一条用生态科技产业发展经济之路,是生态科技文化的价值蕴涵,更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所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要了解各种生态系统在自然界的分布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研究生态系统对人类干预所能承载的阈值,因而就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科技文化的支撑作用。这种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起支撑作用的科学技术,一定是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科学技术;这种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起支撑作用的科技文化,也一定是立足于生态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科技文化。

注释:

①[德]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李小兵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70页。

②蒋学杰、刘辉:《科技文化的“合理性”及其界限——兼论科学创新中的计划主义》,《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22期。

③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页。

④吕乃基等:《科技文化与中国现代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

⑤杨怀中:《科学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