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十篇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十篇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40:48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篇1

论文摘要: 科技进步对司法制度的完善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一是科技进步对司法思想的启迪和影响,二是科技手段对司法方法的渗透和充实,三是科技成果对司法手段的更新和提高。科学技术既是建立现代司法制度的重要基础,又是现代司法制度有效运转的基本动力,也是现代司法制度发展完善的可靠保证。

“科学”一般被解释为人类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知识体系,它以概念和逻辑形式反映事物现象的本质规律。所谓”技术“从生产体系的劳动手段角度来看,是人类利用科学知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劳动手段和工艺方法,是劳动手段的总和。在古代,科学知识专属于哲学领域,而技术归由工匠掌握。技术的产生要先于科学。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活跃,科学与技术互相接近,关系日趋密切。直到19世纪,科学逐渐形成体系,技术渐次转向以科学为基础。由于科学与技术相互交叉,以至密不可分,故两者并称为“科学技术”而被广泛使用。科学本身的巨大进步丰富了科技体系结构。过去,我国一般把科技划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门,而哲学则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现代社会的发展,有力地驱动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等多种学科的结合、交叉和融汇,在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中出现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交叉科学的鼎足之势。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广泛利用技术成果,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结构优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强劲动力。科技进步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其一,在生产诸要素中,科技进步发挥关键性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其二,科技进步不仅是科技自身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也是整个社会进步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推动整个社会前进的巨大变革力量;其三,科技进步既是物质文明的主要支柱,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促进社会结构优化,传播科学思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程度。

司法是阶级社会的一种现象,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用以实现国家意志的重要手段。司法活动是适用法律处理诉讼和非诉讼案件的活动,是一种形式特定的执法。司法制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司法制度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变革和发展,并趋于消亡。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看,人类历经了制造人力工具、发明动力工具、生产智力工具三大过程。与此相适应,司法制度也随之不断变革和演进。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显著,人们对这一客观存在的现实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因此,科技进步对构建现代司法制度的作用和地位将进一步被认识。

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高新技术成果的不断涌现,毫无疑问地对司法制度的进步和完善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一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科技进步对司法思想的启迪和影响

司法制度的指导思想贯穿和渗透在司法制度的各个方面,它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在司法上的集中体现。任何国家的司法制度,在其被制定和适用的时候无一不是贯穿着和遵循着一定的指导思想。我国的人民司法制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法律要有自然科学的精确性”的命题。同志在1963年强调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好,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1985年邓小平同志总结了二次大战以来,特别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进一步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包括政治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这是当代我国司法制度的理论基础。根据这一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我国的司法思想也得到了丰富和拓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在实际中也启迪和影响着司法思想。一方面,科技进步启迪和影响着对司法起着指导作用的法律意识,例如,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借助于电脑、网络,甚至卫星广泛开展电子商务、电子信息交流和传播等活动。由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传输逐步数字化,使司法管理从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扩展。再如,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生命科学应运而生,迫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在法律上究竟应继承“心脏死亡”还是接受“脑死亡”;是否要对犯罪的精神病理因素持宽容态度;在法律上又如何对待克隆生物(包括可能出现的克隆人);如何认定基因嫁接、基因修补、安乐死等等。这些社会现实在给我们的司法活动带来困惑和挑战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启迪着我们建立新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视野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科技进步的现实也促进了人们司法观念的更新。例如,基于科技进步的新的法律思想、新的法学理论的不断产生,法律信息论、法律系统论、法律控制论等的产生就是明显的例证。再如,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打破了物理意义上的地理疆界的同时,长期存在的各个法系之间的差别在缩小,法学理论派别之间也在不断地分化、重组和产生。这些变革必然会反映到司法人员的思想中去,引起司法观念的更新,并带动司法工作、司法制度的变革,促进司法制度的完善。

(二)科学技术手段对司法方法的渗透和充实

长期以来,我国的司法工作基本上采用了纯法律的工作方法,对在司法工作中引用或应用科学技术方法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这是亟待改进的。首先,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其应用遍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科学技术和整个社会的关系几乎是密不可分的。司法制度是法律制度的组成部门,是国家制度,也是社会制度,必然与科学技术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表现在科学技术促进着司法制度的进步和发展,司法制度的进步和完善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次,当今社会,许多法律问题都涉及到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司法工作的对象除了表现为法律上的是非曲直外,越来越多的表现为或涉及到科技上的真伪与先进程度。这就迫使司法工作在适用法律时不得不根据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运用科学技术的方法,否则很难不犯错误。再次,司法和科学技术在方法论上是可以相通的。实践告诉我们,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法学达到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精确程度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同时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也为处理错综复杂的法律问题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使得在司法实践中运用科学技术的方法不但是司法制度进步和完善的必要,而且是司法实践的可能。

例如,西方有些法学家在研究法官行为中运用了控制论、系统论等多种科学方法;在解决司法领域内某些问题时运用了概率论的方法;在司法的更多方面广泛采用了计算机及相关技术。我国也有科学家提出了“法治系统工程”的研究课题,其中也包括司法制度的内容;等等。再如,我国司法实践中所进行的改造罪犯的新的措施的试点对比,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领域里生物学分组对照控制实验方法在法学实践中的尝试。科学技术的方法已经不断地渗透到司法制度中,司法制度也在愈来愈自觉地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因而,法学科和法科学已经成为一对亲密无间的孪生兄弟。

(三)科学技术成果对司法手段的更新和提高

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刺激了司法手段的更新,促进了司法效率的提高。首先,科学技术的成果一经推广应用,形成新的生产力,势必导致新的社会关系的相继出现,因而引发一系列有关的法律问题。为了调整这些法律关系,国家必然要进行相应的立法,因而促进了许多法律、法规的产生,进而促进了整个法律体系的发展。这一结果首先就为国家的司法制度及其司法活动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弥补原有司法手段的陈旧和不足。例如,18世纪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发明创造以财产权的形式跃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颁布了专利法,建立专利制度便是最明显的例证。现代高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许多国家纷纷立法,调整科技领域中的新的社会关系,一些高新技术法律纷纷登台,甚至形成了一些高新技术的法律门类。进入21世纪以后,围绕着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必然会产生一系列新的法律,并形成新的法律体系,为司法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手段。

其次,科技知识及其成果在法律领域内的大量运用,使法律内容更趋科学化,科技成果成为许多司法工作的依据。例如,有关亲子关系的司法鉴定,主要是运用dna技术,但鉴定结论则是司法工作的依据。再如,犯罪分子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施高技术、高智商的犯罪活动,这就要求司法人员将先进的科技手段用于侦查、取证等,这些科技成果也就转化成为现实的“破案力”。再次,科技成果直接装备于司法部门,使其成为现代司法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效的基本工具和手段。司法机关把各种现代化先进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司法实践,大大提高了破案率和办案质量,有力地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更有效地维护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为实现依法治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科学技术在现代司法制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居于非常关键的地位。

(一)科学技术是建立现代司法制度的重要基础

现代司法制度的内核是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法律制度的最终体现,也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集中反映。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类的文明在呼唤着整个社会的民主与法治,而国家的民主与法治又离不开国家司法制度的进步和完善。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处于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下的司法制度也只能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来构架和建设,这是人类发展历史的大趋势,是任何力量也不可能阻挡或逆转的。

(二)科学技术是现代司法制度有效运转的基本动力

现代司法制度的运转表现为准确、高效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司法实践。司法实践的准确基于对客观事实的认定,司法实践的高效基于对法律规范的适应,司法实践要适应社会发展则基于对社会发展的融汇和支持。在当今社会里,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为司法制度运转中的准确性、高效性和适应性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手段,使之成为现代司法制度运转的基本动力。必须指出的是,科学技术作为司法制度运转的基本动力是积极的、主动的。一方面,现代科技需要具有相应素质的司法人员去使用、去操作、去控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也抑制其消极作用和破坏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将十分无情地淘汰不具备相应素质的人员,淘汰不合理的设置。因此,科技知识与成果在推动司法制度有效运转的同时,对司法人员的选任和司法制度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和更合理的要求。

(三)科学技术是促进现代司法制度发展完善的可靠保证

科学技术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国家的法制在不断完善,这一些都促使司法制度也必须不断地改革,不断地进步,通过不断地发展,以达到完善的目标。在当今科技时代,社会发展的初始动力来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进步的方向和速度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也将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并在相当程度上循着科学技术进步的轨迹向前发展,这就建立了科学技术和司法制度之间的一种有机的密切联系。因此,科学技术进步也就成为促进现代司法制度改革和发展,并臻于完善的可靠保证。

主要参考文献: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篇2

关键词:农科院所;科技推广;作用

农业科研单位是农业科技的研发和生产单位,处于上游环节,基层农技部门是农业科技的推广、中介和服务单位,农户是最终用户和受益者。显然,新农村科技推广离不开作为研发机构的农科院所等科研单位。2006年国发30号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要逐步构建起“……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文件明确指出了农业科研机构应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但是农科院所在农技推广过程的具体作用和参与方式究竟如何呢?本文着重探讨农业科研机构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市场经济下的农业科技应用中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业科研单位参与农技推广的必要性

(1)农业科研单位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把农业科技视为一种产品或服务,根据供应链理论,科技产品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就构成一条供应链。农业科技供应链的三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效率,就取决于农业技术应用者―农业技术推广者―农业技术研究者三者构成的互动过程。市场经济使农业生产不仅是对产量单一目标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将产量、质量、效果和效率等指标整合为一个目标体系,这种生产目标的多元性和整体性,需要用市场利益机制将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三者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2)科技推广是科技研发的自然延续,是可持续的科研行为。科技开发是科研院所的主业,其直接成果是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工具和新方法。这些成果往往需要通过范围不断扩大的田间试验试种来得以最终完成,并需在正式推广应用中跟踪试验并检验成果应用的效果,以便使成果得到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因此,可以说科研院所的科技推广工作是其科技研发的自然延续,是整个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也是科研院所走向市场实现其科研价值的必要手段。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其成果的转化并取得经济效益,使其成果的市场收益在整个院所经费来源中占主要比例,走出光吃财政饭的困境,使自身走向良性发展的循环。

(3)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成功应用的保障。目前,科技推广的主力军仍然是专门的农技推广部门及其相关机构。但是,农技成果的生产者――高校和院所将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推广应用。他们在技术上有着更大优势,可以在培训、咨询、现场指导等多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他们不仅仅要对推广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还可直接建立推广基地,向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应用培训;不仅在科研产业链上促进了自身业务的健康发展,也大大丰富了科技“三下乡”的内容;不仅增加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渠道,也提高了农业科技推广的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

(4)国外的经验。首先是美国。美国的农业科技推广是建立在大学教育体系基础上的,形成以大学为依托,由联邦、州、地方农业部门为指导,教育、科研、推广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推广模式。州农业推广站一般是设立在州立大学农学院下,推广站与大学农学院联合负责农业教育、科研以及推广工作,从而将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其次是日本,日本的农业科学院和农业推广组织与当地农业、农民的关系十分密切,农业科学院和技术推广中心的合作关系和运作机制较为科学、合理。

二、如何发挥农业科研单位在新农村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1)要发展以院校院所为重要主体的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农业院校院所具有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是农业技术推广的生力军。他们参与科技推广服务是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由前述可知,北美国家就是由农学院负责非物化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我国农业院校院所在科技兴农、振兴地方经济服务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也有一些新的路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目前农业院校院所在科技兴农和为振兴地方经济服务中也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实际困难,其科技优势还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各级政府应大力扶持以农业院校院所为主体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各级政府财政还应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鼓励农业院校院所结合各项兴农计划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网和科技示范点,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组织科研工作者和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基层锻炼与转让成果、推广技术,将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结合起来;支持科教兴农团队带项目到贫困地区开展农技推广,或者以专业生产大户为扶助对象,派遣科技特派员帮助解决技术难题;构建以农业院校院所为龙头,以农技站和农村职业学校为依托,通过农技人员和职业学校学生面向千家万户提供农技推广服务的推广体系,以技术推广为纽带大规模开展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更新思想观念。这既有利于促进农业院校院所投身农业发展主战场,更好地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又整合力量为农村科技推广增加了一支生力军。

(2)发展以高校和院所为主导的技术推广服务模式。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了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应主动投身到农业生产的主战场,为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服务。这种推广模式应以非营利为主,实现成果收益为辅。其推广服务方式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①与地方政府或农村合作组织、农协通过合同协议方式,建立比较稳固的关系,进行技术培训成果转化、技术承包、技术开发、科技示范等活动;②直接将农业应用技术研究中的科技成果物化为实物,通过科技市场流通过程,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机制,使农业科技成果从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进入农户;③与产业主体联合,解决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在经费来源上,有多种方式,包括政府拨款、从国家及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农业部门、教育系统等争取推广项目而得到支持等,单位自筹资金、科技贷款、协作单位出资等。此外,要改革和完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之间的互利合作机制,鼓励成立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从管理体制上实现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

作者单位:株洲市农科所

参考文献:

[1]简小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框架[J].科学管理研究,2006,(6):80.

[2]林伟君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6,(10):101.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篇3

论文关键词:技术本科;国际模式;发展路径

一、技术本科的内涵及发展的必要性

(一)技术本科的内涵

技术本科是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它培养的是通晓相关专业与领域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和相关领域的技能,能将科学研究与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善于综合多领域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是介于工程师和技术员之间的“桥梁式”人才。这里涉及到几个概念需要加以厘清,即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4年制订的《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terminologyoftechnicalandvocationaleducation)》中明确,“技术教育”(technicaleducation)的培养目标是包括“技术员”(technician)和“技术师”(technologist)等技术型人才,学习内容着重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包括普通教育、理论的科学和技术学科的学习,以及相应的技能训练;“职业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skilledpersonnel),学习内容“着重于实践训练”(theemphasisisusuallyonpracticaltraining)。也就是说,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更强调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不做过深、过宽的要求,动作技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与之相比,技术型人才除了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外,其知识基础更加深厚,具有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严密的逻辑,智慧技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

由于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有交叉重叠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分别培养这两种人才的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综合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tve)。我国多使用“职业教育”一词,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同义。但是,从现实来看,我国更侧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狭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对于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技术教育有所忽视,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鉴于我国的习惯用法,下文提到的“职业教育”如非特别说明,均是指包含了技术教育在内的广义的职业教育。)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主。虽然国外没有“技术本科”的专门称谓,且叫法多样,但是均以培养介于工程师和技术员之间,起沟通作用的“桥梁式”高级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其在内涵和本质上是一种面向实际、面向应用的技术本科教育。

(二)技术本科发展的必要性

技术本科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从国际上来看,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技术教育被认为是培养技术员的专业教育,设置在高级中等教育层次和高等教育的初级阶段。随着技术应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职业岗位对智能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技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很多国家开始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技术本科教育便应运而生。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迅速向技术密集型转化,许多原有产业和新产业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产生了大量应用高新技术或具有复合性特征的新的职业岗位,扩大了对受过高等教育,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设计能力和组织能力,并能进行独立操作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大专层次的高职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期望实现高层次、高品质的精神追求,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并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提出要求。可见,发展技术本科已成为我国的现实需求,采取何种路径发展技术本科是我国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技术本科发展的国际主要模式

20世纪中后期,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对于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大大提高,原来仅仅面向某一岗位或某一技术的专科高职,已难以适应一些技术密集部门和复杂工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陆续开始发展技术本科。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几种比较成熟的模式。

(一)升格模式

升格模式顾名思义是指专科高职升格为技术本科。这里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专科高职院校整体升格为技术本科。德国是典型代表。随着德国企业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三年制的专科高职已经不能满足需要。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高等专科学校陆续升格为4年制的应用科技大学。1976年德国《联邦高等学校总法》颁布实施后,应用科技大学的地位得到确立,即应用科技大学和其他大学是“不同类型但是等值”的高等学校。应用科技大学改变了传统专科高职仅仅关注适应某一岗位能力的目标,要求能胜任多个岗位,在强调应用能力和解决现场问题能力的同时,强调具备开发创新能力、设计能力,以及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能力等。在人才培养上重视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制中有2个“实习学期”在企业锻炼是其重要特色。另一种升格模式是专科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本科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对《学校教育法》的修改,部分以培养生产一线实践性技术人员为目标的五年一贯制高等专科学校在自身基础上又开设了两年制的专攻科,专攻科的毕业生可获得学士资格。同一时期,美国部分社区学院开始单独授予学士学位。由于社区学院开设的学士学位专业和课程多数集中在高职领域,可界定为社区学院的技术本科教育。

(二)衍生模式

衍生模式指的是普通大学衍生出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职能。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大力推行的“生计教育运动”催生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受此影响,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等著名高校在内的近300所大学陆续开设技术学院或技术本科专业,学制中的前2年完成副学士学位课程,可以就业,也可以深造,如果继续深造,再续读2年,获学士学位。2年制毕业生一般担任技术员工作,4年制毕业生担任技术师工作。技术师是从事实践工作的人,主要工作是将技术创造原形进行具体化设计并组织、实施于生产实践,参与设备、生产过程、生产方法、生产工艺和程序的维护、设计与开发,并且是技术工作的监督者和指导者,他们是介于工程师和技术员之间的“桥梁式”人才。美国衍生模式下的技术本科课程设置体现宽基础和综合化特征,人才培养与企业密切合作,毕业生深受市场欢迎,并在各行各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美国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技术本科教育主要是在普通大学中进行的,因此,衍生模式是美国发展技术本科的主要形式。

(三)新建模式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上对高学历的追求,经过有关方面的反复讨论和社会各界的要求,为培养具备实践性、创造性能力的“指导型技术人员”,日本政府于1976年创办了长冈技术科技大学和丰桥技术科技大学,培养本科和硕士层次人才。这也是目前日本仅有的两所技术科技大学。技术科技大学有很大比例的学生是来自高等专科学校的插班生。两所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学生到企业实践的学时。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到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和技术开发工作。技术科技大学毕业生特别受到企业青睐,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日本,其就业率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由于新建模式发展技术本科周期长、成本高,因此,在国际上并不常见。

(四)合作模式

合作模式是采取专、本接续的方式,由专科高职与本科院校合作完成技术本科人才的培养。20世纪90年代,美国很多社区学院开始和四年制普通大学合作,采取“2+2”模式培养技术师。学生在社区学院完成大学学士学位的前两年课程,获得副学士学位,然后以学分转入普通大学相关应用型专业中,完成第三、四学年的课程,最终获得普通大学的学士学位,这种学制也被称为转学制。目前,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均接受社区学院转入的学生。日本高等专科学校与技术科技大学以及普通大学应用型专业合作,采取毕业生插班方式进入这些学校。例如,技术科技大学有大部分学生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三年级编入生,即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插入技术科技大学的本科三年级,并接受4年一贯制教育,最终可以达到硕士毕业水平。我国台湾地区的普通大学附设“二技”(技职教育两年制),用来衔接专科学校的课程,从而达到培养技术本科人才的目的。目前附设“二技”的普通大学已有几十所。

以上几种模式在实践中都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为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技术型精英人才。除了新建模式较少被使用外,其他三种是各国和地区发展技术本科最常用的模式,这三种模式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利用已有高等教育的基础来发展技术本科。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国家和地区不只采取一种模式,而是采取多个模式同时发展。这样做是为了能够多方位、快速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也体现了各国和地区构建多元化教育体系满足人的发展需求的特征。在采取多个模式同时发展的过程中各国和地区又有所侧重。实施双轨制教育的国家和地区常以升格模式为主,但从实践来看,升格模式在为一些国家和地区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在部分国家也导致了高职向普通大学趋同的风险。例如,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在升级为大学后,由于定位不清,产生“学术漂移”现象,最终导致多科技术学院的消亡,使英国高等教育丧失了一部分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因此,在借鉴升格模式时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实施单轨制教育的国家和地区以衍生模式为主。美国不少的技术本科由一些知名大学举办,受这些大学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影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合作模式是许多国家都采用到的模式,由于其在不改变高等教育体制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条件培养技术本科人才,最为高效节能,因而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总之,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是当前国际上发展技术本科的共性。

三、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路径

我国技术本科教育已经存在,如普通大学中的技术应用型专业,极个别经济发达省份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高职院校,以及部分普通高校提供的高职专升本专业等。只不过他们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非常少,力量薄弱,且性质不够明确,不足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发展技术本科应有非常明确的路径,形成一定的培养规模,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技术本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选择发展技术本科的路径需综合考虑目标、成本、效益等多重因素,以期快捷、高效又节约成本地培养人才。也就是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的背景下,既要实现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又要考虑教育的成本与收益问题;既要发展技术本科,又要考虑到高等教育资源紧张的现实,还要兼顾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完善等问题。从零开始新建技术本科院校,办学周期长、教育成本高,从时效上讲并不是最优的。借鉴国际上利用已有条件发展技术本科的经验,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客观条件和现实基础,可采取“转型”、“升格”与“合作”的路径来发展技术本科。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为技术本科

应用型本科是承担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它是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进程中产生的新型教育类型。目前,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约有300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向区域经济发展,专业体现地方或行业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其定位来看,已体现出技术本科的特征属性。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没有明确其职业教育的身份,而且,这类院校仍然对学术教育给予极大关注,以学科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培养方案,存在实用性、实践性不足等问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弱。也就是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徘徊于学术型和应用型之间,学生在知识掌握上不如学术高校,在技能操作上不如高职院校,这直接导致了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以及社会上人才供给结构的失调,而这类院校也在大学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将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为技术本科,明确其办学类型与定位,使其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调整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级技术型人才。这种转型是现实有效、快捷简便的,而且能使多方受益,它既满足了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以及社会对高级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又使这类院校获得全新的发展空间,而且还能够推进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完善,促进高等教育生态平衡。

(二)少数办学质量高的高职院校升格为技术本科

经过多年发展,到2010年,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经达到1246所,在校生总数966万余人。[10]在这样大规模的基础上,将部分优秀的高职院校升格为技术本科是最简单可行的方法。高职院校有着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办学经验,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等方面具有举办技术本科的优势。尽管一些高职院校存在定位不清以及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应该看到,一些高职院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走出了一条能够实现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子。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在全国遴选出100所高职院校进行重点建设。这些院校原本办学条件好、办学实力强、办学效益突出,经过几年建设,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更显著的成效。对于这样一些条件优秀的高职院校,可以允许其升格为本科。但数量上要严格控制,并严格审核申请升格院校的各项指标,确保技术本科的办学质量,杜绝高职院校升格为技术本科过程的失控。对于在个别专业上取得办学成功的高职院校,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可以允许其试办技术本科专业。此外,还可以在高职院校专科教育的基础上开设两年制接续班,深入学习,获得本科资格。对升格后的高职院校或专业,应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保证其技术本科的办学方向,防止出现学术漂移。

(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与普通大学合作举办技术本科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篇4

论文关键词:技术本科;国际模式;发展路径

一、技术本科的内涵及发展的必要性

(一)技术本科的内涵

技术本科是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它培养的是通晓相关专业与领域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和相关领域的技能,能将科学研究与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善于综合多领域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是介于工程师和技术员之间的“桥梁式”人才。这里涉及到几个概念需要加以厘清,即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4年制订的《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terminologyoftechnicalandvocationaleducation)》中明确,“技术教育”(technicaleducation)的培养目标是包括“技术员”(technician)和“技术师”(technologist)等技术型人才,学习内容着重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包括普通教育、理论的科学和技术学科的学习,以及相应的技能训练;“职业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skilledpersonnel),学习内容“着重于实践训练”(theemphasisisusuallyonpracticaltraining)。也就是说,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更强调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不做过深、过宽的要求,动作技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与之相比,技术型人才除了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外,其知识基础更加深厚,具有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严密的逻辑,智慧技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

由于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有交叉重叠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分别培养这两种人才的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综合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tVe)。我国多使用“职业教育”一词,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同义。但是,从现实来看,我国更侧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狭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对于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技术教育有所忽视,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鉴于我国的习惯用法,下文提到的“职业教育”如非特别说明,均是指包含了技术教育在内的广义的职业教育。)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主。虽然国外没有“技术本科”的专门称谓,且叫法多样,但是均以培养介于工程师和技术员之间,起沟通作用的“桥梁式”高级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其在内涵和本质上是一种面向实际、面向应用的技术本科教育。

(二)技术本科发展的必要性

技术本科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从国际上来看,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技术教育被认为是培养技术员的专业教育,设置在高级中等教育层次和高等教育的初级阶段。随着技术应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职业岗位对智能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技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很多国家开始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技术本科教育便应运而生。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迅速向技术密集型转化,许多原有产业和新产业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产生了大量应用高新技术或具有复合性特征的新的职业岗位,扩大了对受过高等教育,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设计能力和组织能力,并能进行独立操作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大专层次的高职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期望实现高层次、高品质的精神追求,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并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提出要求。可见,发展技术本科已成为我国的现实需求,采取何种路径发展技术本科是我国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技术本科发展的国际主要模式

20世纪中后期,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对于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大大提高,原来仅仅面向某一岗位或某一技术的专科高职,已难以适应一些技术密集部门和复杂工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陆续开始发展技术本科。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几种比较成熟的模式。

(一)升格模式

升格模式顾名思义是指专科高职升格为技术本科。这里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专科高职院校整体升格为技术本科。德国是典型代表。随着德国企业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三年制的专科高职已经不能满足需要。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高等专科学校陆续升格为4年制的应用科技大学。1976年德国《联邦高等学校总法》颁布实施后,应用科技大学的地位得到确立,即应用科技大学和其他大学是“不同类型但是等值”的高等学校。应用科技大学改变了传统专科高职仅仅关注适应某一岗位能力的目标,要求能胜任多个岗位,在强调应用能力和解决现场问题能力的同时,强调具备开发创新能力、设计能力,以及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能力等。在人才培养上重视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制中有2个“实习学期”在企业锻炼是其重要特色。另一种升格模式是专科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本科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对《学校教育法》的修改,部分以培养生产一线实践性技术人员为目标的五年一贯制高等专科学校在自身基础上又开设了两年制的专攻科,专攻科的毕业生可获得学士资格。同一时期,美国部分社区学院开始单独授予学士学位。由于社区学院开设的学士学位专业和课程多数集中在高职领域,可界定为社区学院的技术本科教育。

(二)衍生模式

衍生模式指的是普通大学衍生出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职能。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大力推行的“生计教育运动”催生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受此影响,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等著名高校在内的近300所大学陆续开设技术学院或技术本科专业,学制中的前2年完成副学士学位课程,可以就业,也可以深造,如果继续深造,再续读2年,获学士学位。2年制毕业生一般担任技术员工作,4年制毕业生担任技术师工作。技术师是从事实践工作的人,主要工作是将技术创造原形进行具体化设计并组织、实施于生产实践,参与设备、生产过程、生产方法、生产工艺和程序的维护、设计与开发,并且是技术工作的监督者和指导者,他们是介于工程师和技术员之间的“桥梁式”人才。美国衍生模式下的技术本科课程设置体现宽基础和综合化特征,人才培养与企业密切合作,毕业生深受市场欢迎,并在各行各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美国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技术本科教育主要是在普通大学中进行的,因此,衍生模式是美国发展技术本科的主要形式。

(三)新建模式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上对高学历的追求,经过有关方面的反复讨论和社会各界的要求,为培养具备实践性、创造性能力的“指导型技术人员”,日本政府于1976年创办了长冈技术科技大学和丰桥技术科技大学,培养本科和硕士层次人才。这也是目前日本仅有的两所技术科技大学。技术科技大学有很大比例的学生是来自高等专科学校的插班生。两所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学生到企业实践的学时。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到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和技术开发工作。技术科技大学毕业生特别受到企业青睐,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日本,其就业率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由于新建模式发展技术本科周期长、成本高,因此,在国际上并不常见。

(四)合作模式

合作模式是采取专、本接续的方式,由专科高职与本科院校合作完成技术本科人才的培养。20世纪90年代,美国很多社区学院开始和四年制普通大学合作,采取“2+2”模式培养技术师。学生在社区学院完成大学学士学位的前两年课程,获得副学士学位,然后以学分转入普通大学相关应用型专业中,完成第三、四学年的课程,最终获得普通大学的学士学位,这种学制也被称为转学制。目前,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均接受社区学院转入的学生。日本高等专科学校与技术科技大学以及普通大学应用型专业合作,采取毕业生插班方式进入这些学校。例如,技术科技大学有大部分学生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三年级编入生,即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插入技术科技大学的本科三年级,并接受4年一贯制教育,最终可以达到硕士毕业水平。我国台湾地区的普通大学附设“二技”(技职教育两年制),用来衔接专科学校的课程,从而达到培养技术本科人才的目的。目前附设“二技”的普通大学已有几十所。

以上几种模式在实践中都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为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技术型精英人才。除了新建模式较少被使用外,其他三种是各国和地区发展技术本科最常用的模式,这三种模式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利用已有高等教育的基础来发展技术本科。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国家和地区不只采取一种模式,而是采取多个模式同时发展。这样做是为了能够多方位、快速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也体现了各国和地区构建多元化教育体系满足人的发展需求的特征。在采取多个模式同时发展的过程中各国和地区又有所侧重。实施双轨制教育的国家和地区常以升格模式为主,但从实践来看,升格模式在为一些国家和地区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在部分国家也导致了高职向普通大学趋同的风险。例如,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在升级为大学后,由于定位不清,产生“学术漂移”现象,最终导致多科技术学院的消亡,使英国高等教育丧失了一部分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因此,在借鉴升格模式时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实施单轨制教育的国家和地区以衍生模式为主。美国不少的技术本科由一些知名大学举办,受这些大学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影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合作模式是许多国家都采用到的模式,由于其在不改变高等教育体制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条件培养技术本科人才,最为高效节能,因而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总之,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是当前国际上发展技术本科的共性。

三、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路径

我国技术本科教育已经存在,如普通大学中的技术应用型专业,极个别经济发达省份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高职院校,以及部分普通高校提供的高职专升本专业等。只不过他们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非常少,力量薄弱,且性质不够明确,不足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发展技术本科应有非常明确的路径,形成一定的培养规模,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技术本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选择发展技术本科的路径需综合考虑目标、成本、效益等多重因素,以期快捷、高效又节约成本地培养人才。也就是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的背景下,既要实现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又要考虑教育的成本与收益问题;既要发展技术本科,又要考虑到高等教育资源紧张的现实,还要兼顾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完善等问题。从零开始新建技术本科院校,办学周期长、教育成本高,从时效上讲并不是最优的。借鉴国际上利用已有条件发展技术本科的经验,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客观条件和现实基础,可采取“转型”、“升格”与“合作”的路径来发展技术本科。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为技术本科

应用型本科是承担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它是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进程中产生的新型教育类型。目前,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约有300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向区域经济发展,专业体现地方或行业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其定位来看,已体现出技术本科的特征属性。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没有明确其职业教育的身份,而且,这类院校仍然对学术教育给予极大关注,以学科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培养方案,存在实用性、实践性不足等问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弱。也就是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徘徊于学术型和应用型之间,学生在知识掌握上不如学术高校,在技能操作上不如高职院校,这直接导致了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以及社会上人才供给结构的失调,而这类院校也在大学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将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为技术本科,明确其办学类型与定位,使其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调整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级技术型人才。这种转型是现实有效、快捷简便的,而且能使多方受益,它既满足了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以及社会对高级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又使这类院校获得全新的发展空间,而且还能够推进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完善,促进高等教育生态平衡。

(二)少数办学质量高的高职院校升格为技术本科

经过多年发展,到2010年,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经达到1246所,在校生总数966万余人。[10]在这样大规模的基础上,将部分优秀的高职院校升格为技术本科是最简单可行的方法。高职院校有着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办学经验,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等方面具有举办技术本科的优势。尽管一些高职院校存在定位不清以及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应该看到,一些高职院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走出了一条能够实现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子。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在全国遴选出100所高职院校进行重点建设。这些院校原本办学条件好、办学实力强、办学效益突出,经过几年建设,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更显著的成效。对于这样一些条件优秀的高职院校,可以允许其升格为本科。但数量上要严格控制,并严格审核申请升格院校的各项指标,确保技术本科的办学质量,杜绝高职院校升格为技术本科过程的失控。对于在个别专业上取得办学成功的高职院校,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可以允许其试办技术本科专业。此外,还可以在高职院校专科教育的基础上开设两年制接续班,深入学习,获得本科资格。对升格后的高职院校或专业,应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保证其技术本科的办学方向,防止出现学术漂移。

(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与普通大学合作举办技术本科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篇5

一、科技档案工作的含义

科技档案工作,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它自身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科技档案工作的专业化,是科技档案和科技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科技档案工作发展和成熟的标志。科技档案原本不是一种独立现象,科技档案工作也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它们都是同科技生产活动融为一体的。科技生产活动形成了它的伴生物――科技文件材料,科技文件材料由它的形成者积累、管理和使用。随着科技生产活动的发展以及科技生产活动伴生物科技文件材料的不断增加,实现了科技文件材料同它的形成和分离,于是就产生了以管理科技档案为内容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的性质是由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的任务以及科学技术档案工作自身的作用和特点决定的。研究和掌握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的性质,是为了正确的认识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的地位、作用,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科技档案工作同其他有关工作的关系,从而了解和把握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的正确的工作方向、工作方法,自觉地履行科学技术档案工作的基本职责,更好地完成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交流的范围扩大,科技档案工作随之变化发展,从目前的档案工作看,科技档案工作逐步从服务性较强的工作,转化为一项专业性、科技管理基础性和条件性的工作。根据档案工作的此种属性,科技档案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建设的速度。

二、水利科技档案工作是发展水利科技的基础工作

水利科技档案来源于水利科学研究、生产建设,同时又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服务。所以,做好水利科技档案工作对于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坚持科学态度,切实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更好地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成果,改进和交流技术,节约和开发能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现代化的生产、建设,要求科学地组织管理。就一个水利工程而言,不仅有复杂的工程地址勘测、设计、施工,还有直接进行生产、建设、操作的人。如果没有精确的设备系统图,就无法确定设备位置和各系统走向,如果没有科学严密的操作规程,正常的生产就难以进行,如果没有施工记录、竣工图纸就很难知道地下管道的布置,检修时就无从下手。

从国民经济扩大再生产来说,无论是加快基建速度,提高基建投产能力的外延扩大再生产,还是挖潜革新、改造,提高水利管理技术的内涵或扩大再生产,都需要有雄厚的技术储备来保证生产的继续发展。在搞新的水利设计时,也必须利用科技档案作为依据和参考。因此内容丰富的科技档案和健全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则是发展科学技术和水利生产建设的基础。

三、水利科技档案工作是水利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科技档案是在水利生产、建设、科技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水利科技档案工作是为了管理水利科学技术档案而建立的一项专门业务,科技档案工作则是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水利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的监督和对水利科技档案的管理并发挥其作用,来参与或实现水利科技管理工作任务。第一,监督科技文件材料的编制、积累和归档。水利科技档案同水利科技、生产活动、科技管理活动关系十分密切。要使一切科技、生产活动和科技管理活动有秩序有节奏地进行,必须有完整、准确的科技档案作为依据。在现代化水利建设中,科技档案的依据作用更为突出。例如:某水利工程在筹建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中,根据原有的地址勘察资料,关于某河床的水位、河床泥沙沉积速度、水流量等一系列数据与原有的科技档案进行对照,取得了关于某水利工程建成后,数年后用水量能否保证的可靠资料,象这样的情况离开了科技档案就无法以快速、经济的方法取得可靠科学的数据。第二,水利科技档案工作是担负着水利科学技术储备的工作任务。水利科技档案是水利科技生产活动的直接记录和实际反映,它真实地记述了水利科技、生产活动的过程和成果,记载了人们的科技思想、科技方法和科技经验。所以一个水利企业如果没有相当的技术储备就不可能在生产技术上不断革新和发展。科技档案工作部门的职责,就在于通过建立归档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对科技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做到科技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为国家和民族,为子孙后代积累丰富的科技文化储备。第三,水利科技档案为水利各项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任何一项科研工作都具有一定的继承性,都需要吸取和借鉴已有的科技成果。因此,合理地组织一切技术工作,为科研、生产、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是科技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科技档案工作部门,在这一管理职能中则起到了“先行官”的作用。科研过程科技档案工作部门应围绕科研课题提供相关的科技档案资料做依据和参考,使科技人员开阔眼界,同时也可以避免科技人员的重复劳动,从而不断提高了科研工作水平。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篇6

新仪器新设备投入不足:近年来,除专业野外测量队以外,其余野外测量工作还仅滿足于测点放线等工作,新的全站仪、GpS定位等先进设备使用和投入不足,这不仅影响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限制了测量工作人员操作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新科技新理论新知识接受速度慢:由于地质勘查单位分布分散,长年野外作业,经常远离大城市,接收新科技新理论新知识渠道较少。有些地勘单位野外测量人员长期不足,又忙于工作,没有机会抽出时间系统地接受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加之计算机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地质测量理论和知识更新发展又快,学习和培训跟不上,与社会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总体实力机构设置有待加强

测量工作总体实力有待加强: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公司)现有测量工作人员130多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53名。有两个单位分别具有测量甲级和乙级资质,其它单位仅有丙级资质,这些单位曾经奋战在陕西和西北地质勘探一线,为行业发展和国家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地质测量工作相对于行业总体发展速度和水平还比较滞后。由于种种原因,现有工程测量人员大多忙于常规的地质测量工作,对新理论、复杂工程条件下测量工作接触少,承担较大工程测量的能力和经验不足。机构设置不健全:多年来全局(公司)机关仅有1名测量主管人员,下属各队地质科有的设有测量主管有的没有,各野外分队(除测量分队外)仅有测量人员,没有测量技术行政管理组织,不利于单位测量工作长远规划和接序发展。总之目前地勘测量科研人员数量少,科技攻关能力弱,科技成果较少,难以适应公司“地勘立局,矿业兴局,多元发展”的工作需要。

对策

1建立管理体系更新仪器设备

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和管理体系:要建立自上而下“局、队、分队”不同层级的测量技术管理网络,根据不同单位规模和技术要求,赋予相应的技术(行政)管理权限,以便进行技术规划和管理、人员交流和培训、队伍建设和长远发展。根据工作需要,更新仪器设备:相对于地勘其它设备,测量仪器设备投入费用并不大。只要局队重视,根据各单位工作性质配备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促使单位测量人员不断学习,使测量能力和水平与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同步。

2配足工作人员加强培训

配备和充实足够的工作人员:各野外地勘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充足的测量人员。要把测量人才发展纳入局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划,从研究生、大学本科、高职、中专技校生中逐年补充优秀学员以充实队伍和培育新鲜血液,形成测量人才在学历、职称和年龄上的梯队结构。加强培训,提高广大测量工作者技能和水平:局队要制定测量人员培训提高计划,分批次分层次逐年提高测量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每年安排适量测量人员到高校及工程单位去学习和深造,更新测量人员知识和能力体系,并聘请高校教师、技术专家进行新理论和行业发展前沿动态讲座,拓展测量人员视野,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要认真落实局“5511”人才培训工程,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导师制”,技术工人“师徒制”,签定“导师(师傅)与学员(徒弟)培养责任书”,落实培训内容,在工作和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培训学习,加强对测量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的培训和考核,将培训考核成绩纳入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及工资定级等范围,逐年提高测量人员技能和综合素质。

3提高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极参加省测绘学会及各分会举办的测量年会和技术研讨活动,鼓励测量技术人员撰写测量技术论文,与同行进行技术交流。积极与兄弟单位开展各层次的技术合作,共同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技术疑难问题。根据国家和行业技术发展需求,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有计划地确立不同层次科研课题(或项目),并积极争取上级和同级单位多方面的资金支持,和相关科研单位合作,有步骤地破解工程建设中的系统性技术难题,比如,煤田地质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现代矿井地质与测量信息系统的建立,以及如何发挥其在现代矿井地质预报和地质保障中的作用等。通过这些技术攻关,提高煤田地质勘查单位测量人员综合技术能力,提升单位测量工作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从管理体制和机制上,鼓励引导测量人员从事测量科研工作。建立课题申报立项制度,认真执行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完善科研激励和奖励制度,确保测量科研工作有组织有课题有经费有制度有保障出成果。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篇7

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科学、公正地进行农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省农业科学技术奖各奖项的推荐、评审、授予等有关活动。

第三条省农业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予,实行公开、公平、科学、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干预。

第四条省农业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农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组织。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仅从事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或者组织不得作为获奖者。

第五条省农业科学技术奖是授予科技工作者和组织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六条省农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其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负责,奖励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委员会科技教育处。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一节自然科学类

第七条《办法》第七条(一)所称"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是指该项自然科学发现为国内外首次提出,且主要论著为国内外首次发表,并在科学理论、学说上有创见,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创新,以及在基础数据的收集和综合分析上有创造性和系统性的贡献。

《办法》第七条(二)所称"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是指在学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或者先进水平,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或者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办法》第七条(三)所称"得到自然科学界认同",是指主要论著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或者作为学术专著出版一年以上,其科学结论已为国内外同行引用或已应用。

第八条自然科学类奖的主要完成人应当是主要论著的作者,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提出总体学术思想、研究方案,并指导研究工作。

(二)提出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或者提出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对重要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和综合分析等。

(三)解决关键性学术疑难问题或者实验技术难点。

第九条自然科学类奖的主要完成单位应是在成果的研究过程中,主持或参与研究的制订及组织实施,并提供技术、经费或设备等条件,对该项成果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的。获奖单位必须是第一完成人所在的单位。自然科学类奖每个项目授奖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

第十条自然科学类奖的评审标准为:

(一)前人尚未发现,在科学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学术上为国际先进水平,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其分支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二)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在科学上取得重要的发展,学术上为国内领先水,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三)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在科学上取得重要价值,学术上为国内先进水平以上,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促进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可评为三等奖。

第二节技术发明类

第十一条《办法》第八条所称的农业新产品包括各种仪器、设备、器械、工具、零部件以及生物新品种等;新工艺包括农业、农产品加工、生物工程等各种技术、方法等;新材料包括用各种方法获得的新物质等。技术发明类奖的授奖范围不包括依赖个人经验和技能、技巧又不可重复实现的技术。

第十二条《办法》第八条(一)所称"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或者由发明专利的",是指该项技术发明为国内外首创,或者虽然国内外已有但主要技术内容尚未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物、媒体及各种公众信息渠道上发表或者公开,也未曾公开使用,且经指定查新机构认定的。

《办法》第八条(二)所称"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是指该项技术发明与国内外已有同类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构思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性能(性状)、技术经济指标、科学技术水平及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综合优于同类技术。

《办法》第八条(三)所称"在实施中取得显著效益或者具有明显的应用前景",是指该项技术发明成熟,并实施应用一年以上取得较好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人身和社会安全的技术发明成果,如农业动植物新品种、药品、食品、基因工程技术等,在未获得行政机关审批之前,不得推荐。

第十三条技术发明类奖的主要完成人应当是该项技术发明的部分或全部创造性技术内容的独立完成人。

第十四条技术发明类奖的主要完成单位是指发明成果的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并对该项发明的完成起重要作用。技术发明类奖每个项目的授奖人数一般不超过7人。

第十五条技术发明类奖的评定标准为:

(一)属国内外首创的技术发明,技术思路新颖,技术上有重要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国内领先水平,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一等奖。

(二)属国内外首创,或者国内外虽已有、但尚未公开的技术发明,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国内先进水平,促进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已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以评为二等奖。

(三)属国内外首创,或者国内外虽已有、但尚未公开的技术发明,技术上有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同类技术的国内先进水平,已产生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三节科学技术进步类

第十六条《办法》第九条(一)所称"农业技术开发方面",是指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完成具有重大创新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和生物品种,并将其应用推广。

《办法》第九条(二)所称"社会公益方面",是指在标准、规划、计量、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自然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管理科学、医疗卫生、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推广。

《办法》第九条(三)是指组装、集成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技术),取得显著效益的。

《办法》第九条(四)所称"较大农业科技工程(项目)",是指列入国家和省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综合性农业科学技术工程(项目),包括重要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在项目实施中有协作、攻关内容,技术、组织、实施难度较大。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农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效益显著。

第十七条科学技术进步类奖获奖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提出和确定项目的总体技术方案;

(二)在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中做出重大技术创新。

(三)在成果转化和集成组装、应用推广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

(四)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技术实施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

第十八条科学技术进步类奖的主要完成单位是指在项目研制、开发、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条件,对成果的完成起到重要作用的主要完成单位。科技进步奖每个项目授奖人数,一等奖的不超过11人,二等奖的不超过9人,三等奖的不超过7人。

第十九条推荐为科学技术进步类奖的成果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技术创新性突出:在技术上有重要的创新,特别是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了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名牌产品,或者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装备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增加行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技术难度较大,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行业的领先水平。

(二)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显著:所开发的成果经过一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很大贡献。

(三)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成果的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竞争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第二十条科学技术进步类奖的评审标准为:

(一)技术开发方面:

在技术上有显著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果转化或推广程度高,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用,新增利税显著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创造了较大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有创新,有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评为三等奖。

(二)社会公益方面:

在技术和方法上有显著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农业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行业较大范围应用,取得了较大社会效益,对农业科技发展和农村经济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有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行业得到应用,取得了社会效益,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意义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三)较大农业科技工程(项目),以及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在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项目: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完成了较大技术、组织、实施、管理难度农业科技项目,在技术和管理上有显著创新,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对推动本领域农业可就发展具有显著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应用效果较突出,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对推动本领域农业可就发展具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管理上有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应用效果较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对国防建设和保障国家安全有明显作用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三章推荐办法及评审

第二十一条凡符合农业科技奖奖励办法及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报奖人员和项目,应当在规定时间内,经所在单位审查、批准,统一向省农业科技奖奖励办公室(省农委科教处)提交省农业科技奖推荐书及相关佐证材料。市(地)、县农业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由省农委组织鉴定或书面委托市(地)农委进行主持鉴定,也可以由市(地)科技管理部门组织鉴定。市(地)、县(市)农业科技奖申报项目统一由市(地)农业委员会上报。

第二十二条两个以上单位合作完成的项目,经协商后,由第一完成单位组织申报、申请推荐。

第二十三条推荐项目必须统一采用《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推荐书》的格式及软件系统,可到中国龙网进入省科技厅网址,或直接点击省科技厅网址

第二十四条推荐项目必需使用推荐管理系统录入有关内容,并制作软盘一同报送。

第二十五条凡已获得过部级、省、部级、市(地)级科学技术奖或者相当于本奖励级别奖励的成果,不得再次推荐。

第二十六条凡存在知识产权以及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争议,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推荐。

第二十七条对落选项目,在此后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活动中又获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并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重新推荐。

第二十八条推荐的项目应当按有关规定交纳项目评审费。

第二十九条奖励办公室负责受理推荐项目,并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为推荐奖励范围、推荐时间、推荐书和软盘录入是否符合要求。推荐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还需审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推广应用情况等。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佐证材料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不能提交评审。

第三十条经形式审查合格的推荐项目,由奖励办公室按其相近学科进行分组,采取从专家库中聘请同行专家主审的方式进行评审。各学科评审组向奖励办公室提出拟授奖项目的奖励种类、奖励等级、奖励人员和单位的建议,奖励委员会在听取奖励办公室的汇报的基础上,对授奖项目进行复审、审核和批准。省农业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全体会议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委员参加的会议表决结果有效。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和科学技术进步类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应当由到会委员的三分之二多数(含三分之二)通过。

第四章异议及处理

第三十一条经奖励委员会批准拟授奖的项目,以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自公告之日起一个月可提出异议,逾期未提出异议的或在期限内提出异议的,经复议仍维持原评审结果的即为授奖项目。

第三十二条对获奖项目提出异议者,必须以书面形式写明项目名称、获奖等级以及自己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对所提出的异议,应包括有关证据。凡不按要求提出的异议,不予受理。

第三十三条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对涉及获奖候选人所完成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推荐书填写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评审等级不属于异议范围。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篇8

正当公司上下深入贯彻落实能化公司年度工作会议精神、誓夺“首季满堂红”之际,能化公司科技大会今天隆重召开了!这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方针,动员全体员工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矿井实际,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加快建设和谐平安能化公司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我代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向一直关心、支持科技工作的能化公司和兄弟单位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贵州煤炭资源丰富,但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煤层瓦斯含量高,甚至多数主采煤层还具有突出危险性。我们进入贵州开发三年来,针对贵州特有的成煤环境和地质条件,紧紧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依托科研院校,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三软”煤层支护技术、斜井支护技术、瓦斯涌出规律等研究。安全揭露了突出煤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突出煤层中进行了安全掘进。**煤矿按时实现了试生产,**小矿顺利通过了生产验收等。回顾过去,我们在矿井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譬如**矿两次瓦斯突出和**公司的瓦斯燃烧,表现了我们在技术管理上不严不细,在技术手段上还比较落后,思想上不够重视。展望未来,我们的任务还非常艰巨。一是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怎样提高矿井地质勘探手段,为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是煤层突出危险性严重,怎样提高突出煤层的单进。三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如何利用物探、化探等先进科技手段摸清矿井的富水和含水情况。四是现有的一些行业规范、细则已经严重滞后于现场的机械化生产程度,怎样防止综掘工作面突出事故。五是如何提高低透气性煤层的抽放效果等。所有这些面临的课题和难题都需要我们尽快去解决。现代先进煤矿企业已经开始从机械化向自动化方向转型,我们怎样在高瓦斯复杂地质条件下实现自动化生产已经成为亟待攻克的难题。所有这些,都需要广大科技工作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课题,我们一定要乘首届科技表彰大会和首届职工岗位技能比武的东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兴企战略,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提高竞争力,实现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目标。

一、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以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和矿井科技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以建设质量效益型高产高效矿井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全面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攻关步伐。总工程师是企业科技管理的第一责任者,我们要在党政的领导下,团结广大职工,带领科技工作者,建立健全各项科技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各类技术行为,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积小胜为大胜,集小成为大成,增强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科技管理是一丝不苟的,不能有半点虚伪,必须做到深、严、细、实。细节决定成败。在技术管理上,只要有一个细节想不到或现场落实不到位,小则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大则矿毁人亡。从国内许多煤矿重特大事故可以看出,他们不是因为投资、设备、人力跟不上而出事故,而是因为技术管理不细、不严所致。科技人员要发扬不畏艰难、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以苦为乐的精神,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步伐,努力把我们的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企业的发展,依赖于科技进步;科技的进步,依赖于人才。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人才兴企”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岗位培训和教育,造就一批行家和能手,切实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要抓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到淮南、松藻、神龙等一些先进企业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请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来公司授课,让大家掌握最新的科技手段,依托大专院校创办各种学习班,提高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扎实开展好“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鼓励职工自学成才,着力培养一批掌握现代科学文化技术知识,适应岗位变化要求和煤炭资源开发建设需要的各类知识型职工。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同时把“创争”活动和职工素质工程、劳动竞赛、安全生产、技术技能比武等活动,与公司发展要求紧密结合,与能化公司的中心任务紧密衔接,通过多种途径,锻造人才。以优惠政策吸纳优秀人才为我所用,认真采纳科技人员合理化建议,并将懂技术、会管理的科技人员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工作上出成绩、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为人才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大搞群众性技术创新,促进矿井安全生产。理论来自实践、实践来自基层。科技工作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今后两年科技工作应放在小改、小革、小发明、小创造上,进一步调动全体员工特别是科技工作者大搞“四小”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各单位完成的“四小”成果,及时核实评议,对符合申报专利条件的,积极推荐申报专利,并大力推广应用,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少投入、多产出,为矿井发展做贡献。

四、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走科技兴企、高产高效之路。一是倡导“拿来主义”。学习借鉴其他煤矿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结合本单位实际,消化吸收、改进提高,为我所用。二是产学研密切结合。紧紧依托科研院校,加强防治瓦斯、防治水和支护技术的研究。三是重装备、重投入。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和科研手段,加强矿井地质、瓦斯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积极探索高瓦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模式,突破制约矿井高产高效的瓶颈,实现企业产能规模和效益规模。

五、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数字化”贵州能化。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是大型企业集团信息时代的要求,是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牢牢把握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构筑强大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的收集、传输与共享,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快企业内外部信息交流速度,增强应变能力,实现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和数字化。

六、确保科技资金投入,管好用好科研费用。科技投入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保证,财务部门要保证科技资金的正常提取,特别要保证关键技术、重点项目的实施。要积极拓宽科技资金投入的渠道,一是要充分利用瓦斯发电及CDm清洁能源发展机制项目所获得的资金,反哺瓦斯治理。二是争取政府部门、集团公司的资金支持,用好国家对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篇9

各位领导、同志们:

正当公司上下深入贯彻落实能化公司年度工作会议精神、誓夺“首季满堂红”之际,能化公司科技大会今天隆重召开了!这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方针,动员全体员工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矿井实际,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加快建设和谐平安能化公司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我代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向一直关心、支持科技工作的能化公司和兄弟单位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版权所有!

贵州煤炭资源丰富,但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煤层瓦斯含量高,甚至多数主采煤层还具有突出危险性。我们进入贵州开发三年来,针对贵州特有的成煤环境和地质条件,紧紧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依托科研院校,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三软”煤层支护技术、斜井支护技术、瓦斯涌出规律等研究。安全揭露了突出煤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突出煤层中进行了安全掘进。××煤矿按时实现了试生产,××小矿顺利通过了生产验收等。回顾过去,我们在矿井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譬如××矿两次瓦斯突出和××公司的瓦斯燃烧,表现了我们在技术管理上不严不细,在技术手段上还比较落后,思想上不够重视。展望未来,我们的任务还非常艰巨。一是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怎样提高矿井地质勘探手段,为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是煤层突出危险性严重,怎样提高突出煤层的单进。三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如何利用物探、化探等先进科技手段摸清矿井的富水和含水情况。四是现有的一些行业规范、细则已经严重滞后于现场的机械化生产程度,怎样防止综掘工作面突出事故。五是如何提高低透气性煤层的抽放效果等。所有这些面临的课题和难题都需要我们尽快去解决。现代先进煤矿企业已经开始从机械化向自动化方向转型,我们怎样在高瓦斯复杂地质条件下实现自动化生产已经成为亟待攻克的难题。所有这些,都需要广大科技工作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课题,我们一定要乘首届科技表彰大会和首届职工岗位技能比武的东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兴企战略,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提高竞争力,实现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目标。

一、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以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和矿井科技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以建设质量效益型高产高效矿井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全面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攻关步伐。总工程师是企业科技管理的第一责任者,我们要在党政的领导下,团结广大职工,带领科技工作者,建立健全各项科技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各类技术行为,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积小胜为大胜,集小成为大成,增强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科技管理是一丝不苟的,不能有半点虚伪,必须做到深、严、细、实。细节决定成败。在技术管理上,只要有一个细节想不到或现场落实不到位,小则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大则矿毁人亡。从国内许多煤矿重特大事故可以看出,他们不是因为投资、设备、人力跟不上而出事故,而是因为技术管理不细、不严所致。科技人员要发扬不畏艰难、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以苦为乐的精神,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步伐,努力把我们的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企业的发展,依赖于科技进步;科技的进步,依赖于人才。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人才兴企”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岗位培训和教育,造就一批行家和能手,切实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要抓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到淮南、松藻、神龙等一些先进企业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请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来公司授课,让大家掌握最新的科技手段,依托大专院校创办各种学习班,提高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理论水平。扎实开展好“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鼓励职工自学成才,着力培养一批掌握现代科学文化技术知识,适应岗位变化要求和煤炭资源开发建设需要的各类知识型职工。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同时把“创争”活动和职工素质工程、劳动竞赛、安全生产、技术技能比武等活动,与公司发展要求紧密结合,与能化公司的中心任务紧密衔接,通过多种途径,锻造人才。以优惠政策吸纳优秀人才为我所用,认真采纳科技人员合理化建议,并将懂技术、会管理的科技人员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工作上出成绩、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为人才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大搞群众性技术创新,促进矿井安全生产。理论来自实践、实践来自基层。科技工作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今后两年科技工作应放在小改、小革、小发明、小创造上,进一步调动全体员工特别是科技工作者大搞“四小”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各单位完成的“四小”成果,及时核实评议,对符合申报专利条件的,积极推荐申报专利,并大力推广应用,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少投入版权所有!、多产出,为矿井发展做贡献。

四、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走科技兴企、高产高效之路。一是倡导“拿来主义”。学习借鉴其他煤矿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结合本单位实际,消化吸收、改进提高,为我所用。二是产学研密切结合。紧紧依托科研院校,加强防治瓦斯、防治水和支护技术的研究。三是重装备、重投入。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和科研手段,加强矿井地质、瓦斯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积极探索高瓦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模式,突破制约矿井高产高效的瓶颈,实现企业产能规模和效益规模。

五、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数字化”贵州能化。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是大型企业集团信息时代的要求,是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牢牢把握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构筑强大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的收集、传输与共享,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快企业内外部信息交流速度,增强应变能力,实现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和数字化。

六、确保科技资金投入,管好用好科研费用。科技投入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保证,财务部门要保证科技资金的正常提取,特别要保证关键技术、重点项目的实施。要积极拓宽科技资金投入的渠道,一是要充分利用瓦斯发电及清洁能源发展机制项目所获得的资金,反哺瓦斯治理。二是争取政府部门、集团公司的资金支持,用好国家对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

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篇10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

185号令形成的背景

《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选拔培养考核办法》(以下简称“85号令”)是由市政府的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是我国立法体系所包含的一个层级。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该办法的部分内容不再适宜。85号令于2008年12月,并于2009年2月起施行,至今已实施了7年多,对于增强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提升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85号令实施的期间,恰逢科学技术革新速率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的形势下,国家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规律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陆续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15〕46号)等新的人才政策、科技政策,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和评价标准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云南省、昆明市也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出台了相应政策。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2013到2016年间陆续了《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云发〔2013〕8号]、《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云发〔2014〕1号]、《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云发〔2015〕33号]、《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云发〔2016〕5号]等文件。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也公布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昆明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昆发〔2013〕8号]、《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昆发〔2015〕15号]、《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创新机制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昆发〔2016〕6号]等一系列政策。在昆明市委、市政府的政策中,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一个重要内容,并将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选拔、培养、考核工作视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对健全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提出了新的定位和要求。现行85号令的部分内容由于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展修订工作。

285号令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定位不明确

作为保障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的地方政府规章,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到底应该作何种定位?是站在全面统筹昆明市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广泛性地、均衡地资助各专业领域的人才,还是着力于培养科技部门定义的科技创新人才,亟待明确。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管理工作由科技局具体负责。从其他省市的情况看,冠以“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高层次人才”名称的人才,其选拔培养考核工作大多由党委组织部领导并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具有较广的辐射面,既支持科技创新人才(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人才为主),也支持人文社会科学类人才、艺术类人才等。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构建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

2.2带头人及后备人选专业领域分布不均衡

目前的选拔和考核标准向自然科学、工程类专业学术标准集中,导致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人才、中小企业技术骨干人才的入选比例较小。由于专业不同、领域不同、职业不同,对人才的专业要求不同,人才开展工作的环境和能够获得的资源也不同,用同一种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不同专业、行业、领域的人才是极不科学的。比如,相较于理工科专业人员,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人员所能申报的项目和用以的期刊资源少得多,相同层级的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项目的经费也远远不如理工科。更重要的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积累和学术影响力培养所需时间往往更长。如果采用理工科的标准来衡量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的人才显然是不公平的。再比如,从事公共卫生防疫工作的医生,其情况与从事临床医学的医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医学学者的情况之间也有很大差异。在公共卫生防疫机构任职的医生,主要职责是利用专业技术服务社会。他们为社会安全稳定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他们能够取得的科研资源则大大少于临床医生,用赋予科研成果较高权重的同一标准对他们进行衡量是不合理的。

2.3科技人才服务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不够清晰

首先,昆明市本地人才缺乏充分支持。由于现行选拔、考核标准注重个人科研成果的量,更有利于科研资源本就丰富的中央、省外驻昆单位和省属单位的专业人员,因为他们所站的平台较高,也较为容易取得科研资源,使得市属单位、区县单位的专业人才入选比例很小。其次,由于缺乏对人才职责的明确规定,非昆明本地人才服务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难以落实。把昆明市建成西部地区人才强市,需要建立一支能够引领和服务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队伍,确立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2.4存在重考核、轻培养的倾向

虽然85号令规定了一些津贴以外的培养方式,如科技项目申报上的倾斜以及资助培训、研修、学术交流、知识产权创造等,但是,这些方式的应用是很少的,也不成体系,未发挥应有效果。在科技项目申报方面,自然科学、工程类人才的确获得了一些支持,但其他专业领域的人才却得不到这种支持,造成了更大的不均衡。这种轻培养的工作模式还会驱使科技局更多的选择那些单位资源本就很丰富的人才,因为他们能够依靠单位资源做出成果,这就导致了人才结构的进一步失衡。

3完善85号令的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85号令现有的规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作出修改:

3.1明确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定位和选拔重点

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定位和选拔重点在《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昆发〔2015〕15号]、《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创新机制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昆发〔2016〕6号]等文件中已经进一步明确。在《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重点培养造就一批掌握关键技术,具有较高科技研发水平和产业化发展能力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并明确把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定位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创新机制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昆发〔2016〕6号]第(二十)项明确提出:“科技创新人才选拔培养要更加突出创新发展理念,在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基础上,从注重学术和技术向注重科技创新转变,进一步调整选拔分布领域,向“188重点产业”倾斜,促进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建设一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为了落实以上要求,可在85号令中突出“科技创新人才”的定位,具体规定:“本办法所称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是昆明市一支重要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并进一步明确“优先选拔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产业和领域的创新人才。

3.2拓宽选拔标准

在选拔标准上进行拓宽,增加弹性,将更加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也利于企业技术人才和基层人才的入选。因为现行85号令设定的选拔标准相对当前社会发展的情况来说较为滞后,且弹性不够,不利于企业人才和基层人才入选。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一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为了实现促进企业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选拔标准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企业人才的选拔标准,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负责人”、“作为第一完成人取得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权、国家重点新产品认定、新药审批其中一项或拥有经鉴定的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得到转化应用,产生了显著的效益”等条件;在现行的选拔标准中中小企业和基层人才因为缺乏相应的平台很难入选,为了有效防止人才的流失,对于中小企业人才和基层人才的入选标准可增加“在本行业或本区域创新发展中,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做出突出贡献,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等弹性规定。

3.3进一步落实科技人才服务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加强昆明本地人才的培养,建立更合理的人才梯度,可考虑将已获得省级以上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的人员排除在选拔范围之外。出于将昆明市资源更加有效地用于培养本地人才的目的,限制那些科研资源丰富、有条件直接申报省级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的人员进行重复申报,占用省、市两级资源。并进一步明确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职责,要求科技人才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来开展工作。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具体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带领团队攻克学术、技术难题,牵头和参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成果转化剂产业化,开展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促进本专业及行业领域创新发展。

3.4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渠道

首先,改变将“评定”作为唯一的选拔方式,业可将“认定”作为选拔方式来选拔人才,“认定”主要针对海内外的高层次引进人才。其次,拓宽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上升渠道。通过择优推荐的方式,将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培养机制与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后备人才、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衔接起来。例如: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由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向云南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推荐为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后备人才或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市级相关部门优先推荐申报省级以上人才。最后,注意增加人才的后续扶持机制。为了激励带头人及后备人努力创造突出业绩,带头人培养期内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实现培养计划目标”,且培养期满综合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可参与“昆明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申报评选。经评定取得“昆明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的人员,给予5万元工作津贴;后备人选培养期内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实现培养计划目标”,且培养期满综合考核结果为“优秀”的,经本人申请、报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审核、市人民政府审批后,可以确定为带头人。

4结语

总之,《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选拔培养考核办法》应随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作出相应地修订,这也是我市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机制的一次革新,以期在人才评价标准、人才培养措施等方面都有一定突破,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永乐,王斌.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现状与创新对策[J].人事天地,2015(8).

[2]张旺等.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反思与当代创新[J].教育研究,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