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耕文化教学设计十篇农耕文化教学设计十篇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34:34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童耕课程;实践能力;立体探索

一、童耕课程的开发缘起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学习以外的一切几乎都由大人包办。教育中发现,学生“五谷不分”的笑话时有发生,城市里属普遍,农村小学也是屡见不鲜。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精神、坚韧不拔的品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海门市德胜小学地处农村,土壤肥沃,校园内虽不适合种植大片的庄稼,但开辟小型的菜园、果园,均可作为学生农耕实践的课堂。为了让久离地气的孩子回归自然,学校筹建开辟了一个集“一带、一室、五区”于一体的童耕园。

环园宣传带:在童耕园四周设置4块宣传橱窗和12块宣传牌,宣传橱窗按春、夏、秋、冬四季设计,配上精美的图片和相应的诗歌;12块宣传牌上布置的是24节气、传统农谚和与农耕有关的奇闻逸事。

童耕文化室:以农耕文化的历史变迁为主线,以农耕器具、模型、图片等形式展示在陈列室中。

教材映射区:将教材中涉及的植物分门别类,然后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教学需要,搭建农业试验大棚,分季节组织相应年级的师生参与种植栽培。

五谷时蔬区:分成若干小块,由各班认领承包,分别栽种一些适宜种植的五谷杂粮或时令蔬菜,在童耕文化节上品尝分享。

土特示范区:种植草莓、葡萄、西甜瓜等具有德胜特色的土特品种,让学生在劳作、观赏、采摘的过程中掌握农耕知识,培养耕作兴趣,塑造朴素人格。

贝母种植区:学校所处地素有“贝母之乡”的美誉,开辟贝母种植区,从垦地、放种、施肥、除草、摘花,一步步做起,亲身经历贝母生长的整个过程,收获果实,收获劳动的苦与乐。

花卉盆栽区:由学校花卉盆栽社团负责栽培和管理,一位有兴趣特长的教师负责辅导,另再外聘一位老园艺师定期来校指导。

二、童耕课程的建设纲要

【课程性质】

“童耕课程”是学校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自主开发的特色课程。发挥农村小学的优势,结合学校“童耕园”的建设、开发与利用,以知识拓展、实践探究为活动形式,该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

【课程总目标】

通过“童耕课程”的实施,帮助学生普及农耕常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中华五千年农耕文化的认同与热爱;通过开展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意识;通过动手动脑的科普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课堂知识,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实践能力。

【教材设计框架】

开发的校本教材《快乐童耕》分五谷时蔬、土特瓜果、中医药材、花卉盆栽等单元,每个单元下均设有“作物小名片”“知识超链接”“微型童耕园”“农具展览馆”“农谚知多少”等栏目,还穿插童耕文化的变迁史等,使教材中既有童耕文化的实践,又有童耕文化的阅读,更有古诗诵读的欣赏、文化育人的渗透,努力让单一、枯燥的童耕实践裂变成立体可感的童耕课程。

三、童耕课程的实施策略

1.教学做合一+品牌活动

将校本课程的实施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之中,每周安排一节地方课程。在班级成立童耕认领责任区域的基础上,学校专门组建童耕社团,努力让热爱童耕的学生有更大的发展。

每年举行童耕文化节。内容包括农耕文化知多少、农耕诗歌朗诵会、农耕手工擂台赛、农耕实践大pK、农耕果蔬共品尝等若干环节。通过展示、分享、pK、收获、游艺等,感受田间劳作带来的无穷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团结合作的精神。

2.师资建设+多元评价

把提高童耕工作室教师的敬业意识和专业水平作为重要抓手,组织外出参观学习,邀请有关的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讲座。

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进行总体规范,为课程有效实施保驾护航,学校将教师对于童耕课程的落实情况列入年度考核的范畴,并与文明班队的评比挂钩。

四、童耕课程的实施成效

“童耕课程”作为学校自主开发的特色课程,它的实践研究旨在拓展课堂知识,激发学科兴趣,培养实践能力。该课程的实施达到了课程预设的如下成效。

1.童耕课程促进了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的齐头并进

童耕园里是学生亲手种植的农作物,在种什么、怎么种的活动中,学生经历的过程是复杂的,不管是种与培,都需要智慧与汗水,所以这种实践体验活动带给学生的感悟是丰富的。学生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达到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的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2.童耕课程收获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硕果

童耕园里收获的蔬菜、瓜果,均为学生自产自食,在每年的童耕文化节上共同分享交流;童耕园里培管的花草、盆栽均用于绿化校园、美化教室,学生自培自赏;贝母种植园里收获的药材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这笔可观的收入成为童耕园里进一步发展的运转资金。所有这些,对学生的能力发展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家成.敬畏家校合作的力量[J].人民教育,2014(6):33.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林业技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0引言

退耕还林是关系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对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可以调整我国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可以保障我国农业和林业的高速发展。当前,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在个别落后地区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据此,以下笔者将从各个角度分析目前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深入地探讨利用林业技术推广,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1进退耕还林工作中林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相关部门宣传不到位

在当前的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着部分地区的农民群众,甚至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对退耕还林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林业技术推广不重视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部分政府部门,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宣传工作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这样的宣传工作显然无法改变落后地区,人们存在的思想观念保守僵化的问题,导致部分农民不愿意接受先进的林业技术,不配合甚至是阻挠退耕还林的相关工作,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速度和工作效果。

1.2相关人员缺乏理论知识,农林技术培训能力不足

目前,部分农村和林区居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在接受新信息和新技术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一情况,导致了部分贫困落后地区的居民,甚至是当地的领导干部,缺乏对退耕还林工作的相关政策和理论知识的基本理解,对林业技术知识更是知之甚少。这不仅不利于林业技术知识的推广,更阻碍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1.3技术与退耕还林脱节,科技创新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林业技术推广与退耕还林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些沟通障碍。林业技术与退耕还林之间不协调统一。在推广林业技术的过程中,部分地区的技术发展程度无法满足退耕还林的需求,林业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技术创新的成果并不完善,准确性有待提高。这种技术支持上的缺陷,会影响到退耕还林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2利用林业技术推广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措施

2.1提高对林业技术的重视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推广方案

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部分落后地区出现因当地相关部门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导致的林业技术难以推广,退耕还林工程进展缓慢,退耕还林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相关部门机构要提高对林业技术的重视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推广方案,转变当地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将林业技术运用到当地实际的退耕还林工作中去,推动退耕还林工作的进展,提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效率。例如,关于林业技术推广的方案问题。首先,相关政府部门要提高对退耕还林工作的重视程度,履行本部门机构的相关职责,大力推广林业技术的宣传工作,促进相关思想观念和技术知识的普及。相关科研部门和机构要发挥带头作用,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研究国家退耕还林的相关政策,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林业技术推广计划,和具体细致的退耕还林实施计划。相关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动员林业科学技术人员,参与目前正在进行的“耕地退耕”调研工作,做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各方面的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技术支持方案,并将林业技术支持落实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各方面,推进科学技术高效地转化为退耕还林建设的动力。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还要注意林业技术的知识更新,用理论知识联系退耕还林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困难,推动科学的退耕过程发展。在退耕的同时,有计划的不断提高山林的面积和林业的效益工程,最终实现把耕地还给山林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其次,相关宣传部门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加大退耕还林工作政策和林业技术的宣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尤其是当地农民对相关技术和政策的认识程度,使农民在思想上接受退耕还林政策,认识到退耕还林工程对其自身生活的益处,促使广大农民能主动去学习相关的林业技术。目前,大部分退耕还林地区属于经济落后地区,人们生活水平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和保守,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农田对他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退耕还林过程中可能会伤害到农民的当前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甚至是阻挠。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把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放在首位,加大宣传力度,针对农民困惑的问题和误解的政策,给予准确而切实的解答。从实际上改变农民的陈旧观念和落后思想,做好广大农民的思想动员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林业技术宣传活动,为农民了解退耕还林,学习林业技术,创造必要的条件,鼓励农民主动参与退耕还林的相关工作。发动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基层干部可以组织当地的群众参与退耕还林的讨论和建设中来,以提高广大农民对退耕还林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2.2建立退耕还林技术推广示范点,切实做好林业技术培训工作

针对当前退耕还林工作中,由于相关人员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导致的退耕还林工作进展缓慢的问题,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在农村和林区建立专门而固定的林业技术培训机构或学校,对当地居民进行必要的退耕还林知识培训,和林业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当地居民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例如,关于林业技术的培训工作问题。首先,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合理位置设置固定的退耕还林示范点,进行退耕还林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工作。在退耕还林工作中,林业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关的林业技术知识以及政策知识做基础支撑。在林业技术推广宣传的基础上,对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农民、林区居民进行教育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关系到退耕还林政策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情况。在缺少学习资源的落后地区,建立固定的退耕还林示范点,通过示范点向农户进行退耕还林的成果宣传工作,理论知识教育工作和技术培训工作,不但能给退耕还林工作打好基础,还能提高当地居民农业和林业相关的知识水平,促进当地农林业的长远发展。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大林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投入,保证林业技术培训学校正常的运转。研究发现,在实践中,由于资金短缺,许多好的科学技术没有办法被落实,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基层的林业技术宣传工作也进行缓慢,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的进展。因此,当地政府部门一定要保证专项资金的投入,提高研究人员的研究资金,保障基层人员的基本工资待遇,确保林业技术推广示范点的正常运转。最后,相关部门要加大林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力度,注重示范点的教学水平和教师水平的提升,提高农民的林业技术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为了提高林业技术培训的效果,需要加强对林业技术培训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注重示范点的教育教学质量,要鼓励教育人员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高效学习方法,提高农民的学习观念和意识。此外,培训教师还要多组织林业技术现场操作的培训,组织学习的人员参观退耕还林的现场,提高农民的直观经验认识。此外,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农民思想观念的引导,在讲授林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让农民认识到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退耕还林不仅可以体现林业技术的实用性,同时也可以促进相关经济产业链的发展。退耕还林的目标是为了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培训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参与,使其认识到退耕还林对他们自身生活的好处,使农村居民能主动加入到退耕还林的工作中来。示范点可以通过设立先进农民代表的方式,以点带面的调动起当地居民参与退耕还林建设的积极性。另外,相关部门和示范点一定要注重加强,对林业技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再安排这些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去示范点授课,可以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水平。

2.3推广数字林业技术,运用新技术促进退耕还林

针对目前,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林业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不到位,退耕还林过程中科技含量水平较低的问题。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可以运用数字林业技术开展退耕还林工作,此办法可大幅度提升退耕还林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依托于大数据库的数字林业技术,还可以关注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林业发展的模型,在提高林木数量的同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体来说,首先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根据相关市场的变动调整退耕还林的计划细节,强化林业技术信息的设施建设,同时根据当地的现实需求建立重点退耕还林区域,发展林业经济,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此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要全程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严格把控数字林业技术的具体使用过程。其次,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要学会应用数字林业信息技术,对“退耕”和“还林”两大环节的具体细节,和意外情况进行监控,尽量避免自然意外或人为情况造成的经济损失。例如,利用数字林业技术来完成“还林”工作。一方面,对于林业相关的自然灾害,数字林业技术可以用来预警,在问题发生时制定适当的工作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比如,在数字林业技术中,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可以与定位信息系统相结合,这样能妥善监测森林火灾的发生,捕捉火灾的原因和情况,分析火灾造成的损失,并及时制定恢复的计划,减少农户的损失,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通过数字林业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信息,相关部门可以对“退耕”面积进行适当的预算和研究,找出“还林”过程中,种植树木的最合理的种植数字与距离。同时通过对林业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树林中占优势的树种和树种分布,根据树林面积、环境和气候变化,选择树林中种植的规划。这种稳健而科学的“还林”计划,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林木的健康生长。

3结语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代价,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是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长久稳定的有效措施。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环境问题,尤其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退耕还林问题。利用林业技术推广促进退耕还林工作的高效发展,解决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在更好地改善环境问题的同时,可以提升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保民.依靠林业技术推广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探讨[J].农家科技(下旬刊),2020,(1):196.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篇3

探究式教学方式

首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互动方式。比如,可以采用主题探讨式、精选案例式、归纳问题式等。学案的设计,大多都是采用归纳问题式。其次,探究是课堂的互动节点,也是上课的刀刃之处,要动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上。例如,有些探究中的材料,可以采用歌唱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在歌唱中体会材料的内涵;有些材料也用朗朗上口的诗歌让学生找出关键词。让学生动起来,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最后,互动主体是学生,要体现“师导生学”的教学模式。采用“师引生入”“师设生行”“师拨生悟”的方式学习,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

教学片断:运用材料探究学习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第一个内容: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这部分知识由于距离现在的时间有点长,学生很难理解刀耕火种和以牛田的具体方式。所以,运用材料来合作探究学习比较合适。

师:“大禹和他的继承人”属于生产力范畴。我们下面来看第一个生产力因素:刀耕火种。千百年来,农民是如何耕种土地的呢?请同学们完成第一个合作探究。

生:合作探究,完成以下材料题:

材料一《广东新语》中说:“澄海山中有(畲族)户……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虫蛇死,曰火。”

材料二《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意思是说原来作为宗庙祭祀品用的牛,如今变成田亩耕作的畜力。

问题一:材料一反映了哪种耕作方式?此耕作方式是由什么决定的?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耕作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三:这种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有何重要影响?(在课本中勾画、注释)

学生通过这两则材料,初步了解了古代的耕作方式及其变化,通过讨论并找出材料关键词得出结论。具体的每个朝代的耕作技术的进步和农具的改进则通过表格形式完成,学生可以在课前完成该项任务。由于书本都有该项知识点,学生对照书本就可以知道答案,教师在上课时就没有必要“教”,而是让学生自学得到知识。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使学生学习有主动性。

教学片断:合作探究方式

对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课的难点,也比较适合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师:农业是立国之本,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独特的辉煌的农业文明,请问,古代农业有哪些独有的特征呢?请同学们合作完成探究2.

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

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的土地较少。――摘自教材必修二第6页

探1: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提示:可以从耕作方式、土地制度、经营方式、生产技术、农业结构、历史地位等角度思考。)

师:解读材料一般都先找关键词。请同学们先看材料一,会唱吗?(师唱,学生鼓掌)谢谢,关键词是?

生:耕田、织布。

师:请同学们继续找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关键词,再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后)请每个小组准备好发言人,我们来看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生: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经营方式: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生产技术:精耕细作。农业结构: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历史地位:主导地位。

师:那么,这么多特征中,哪个是最基本的特点呢?

生: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师:这个知识点是本课的难点,请同学们认真掌握。

结束语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农耕文化;核心价值观;传承

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据考古资料显示,大约距今一万二三千年到七八千年左右,我国有意识的农业生产已经开始,黄河流域以种植粟类和长江流域种植稻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定型。苏州农耕文化也可以上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稻作文化“马家滨文化”时期。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先民们创造、累积了宏富多姿的农耕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和主干,温润滋养着代代华夏儿女,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成为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纽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深厚沃土、思想资源和源头活水。

一、农耕文化的内涵

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其内涵在农业文明的历史演进中日渐丰富扩大。学者们对其进行研究时见仁见智。统括而言,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农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在物质文化层面上,农耕文化主要指民居、农具、生活用具、服饰饮食、水利设施等有形的器物文化形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农耕文化不仅体现在天人合一、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等哲学思想观念上,对河岳山川、自然神灵祭祀崇拜的上,还体现在农事活动、节日庆典等民间习俗上,以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民谚、游艺活动等民间文学艺术等等这些无形的精神文化形态上。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千差万别,物候气象千变万化。中原大地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地带,江南地区则多湖泊河流的水乡泽国,大西南崇山峻岭环抱着沃野千里的盆地,等等。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农耕文化,中原农耕文化、江南农耕文化、巴蜀农耕文化等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体现中华农耕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呈现出各有特色、各自不同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内涵,体现了中华农耕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特征,也将悠长久远的中华农耕文化塑造得内蕴丰厚、多姿多彩。

二、农耕文化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一)农耕文化在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表现与作用

中华农耕文化有着“农本”和“民本”的传统。农业是国人立身的基业,也是统治者治国的根本。从西周时期开始,天子要亲耕籍田,后妃也要亲蚕,成为一种“农为邦本”的象征性仪式。“农为邦本”意味着耕耘土地的农人是立国的根基,中华农耕文化有着浓厚的民本主义思想。《尚书》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主张,儒家道统的继承人孟子做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价值判断,凸显了民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农耕文化注重和谐,天、地、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是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对土地、对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依存性,与自然(天地)建立和谐关系是本有之义。先民们对河岳山川的祭祀崇拜,不仅是人们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心愿表达,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呼唤与期待。在天、地、人的关系中,中华农耕文化尤其注重人际的和谐。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成为民间的生存智慧。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最具代表性的是唐寅所作的《一团和气》。画面夸张变形的娃娃团成一个滚圆,弯眉、笑眼、圆圆的脸,手捧一张“一团和气”的字幅,将苏州农耕民俗的“和”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中华农耕文化“农为邦本”“民为邦本”的思想,以及对天、地、人之间和谐共生关系的建立和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

(二)农耕文化在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表现与作用

中华农耕文化在社会层面有着对自由、平等的价值追求,以及对公道正义的置重和向往。农耕文化根系于土地,美丽的土地山川等自然环境陶养出中华农耕人对自由的渴慕,对理想的桃源乐土的向往。误入尘网30年的陶渊明,冲破“樊笼”的桎梏,开荒南野,回归园田,追求的是一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生命自由的境界。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一生不仕,悠游于吴地清幽浑朴的自然山水田园间,他的《耕读图卷》描画了心目中摆脱功名羁绊、沉醉田园山水间耕读相伴、性灵自由的理想生活图卷。有题诗云:“两角黄牛一卷书,树根开读晚耕余。凭君莫话功名事,手掩残编赋子虚。”

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也深深根植于华夏农耕文化土壤中。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并且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这些思想观念都可成为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价值追求的源头活水。

(三)农耕文化在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表现与作用

中华农耕文化也特别推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为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培育提供了深厚的沃土。中华农耕文化重视土地、家园,中华民族历来有着不畏,胸怀家国、心系故土的忧国忧民、为国为家的笃深情怀。苏州土地上也培育了无数爱国为民的仁人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们为国为家为民的事迹彪炳史册,光照千秋,激励来者。

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十分崇尚敬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敬业乐群的价值观念。敬业乐群的根基点在于诚信为人,诚信守则成为中华农耕文化的基本信条。这些精神要素可以成为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基本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的丰富营养和有益补充。

三、农耕文化传承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农博馆农耕文化大观园――进行农耕文化的展示与体验

当人类步人工业文明时代,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老的农耕文明已渐行渐远,昔日多姿多彩的农耕文化已淡出人们的视野。留住农耕文化的历史记忆,就是留住民族的生命之根,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建立农博馆和农耕文化大观园无疑是留住我们民族记忆最为直观、便捷和有效的途径。

位于苏州永联的江南农耕文化园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农耕文化园。园内布设了农耕历史区、土地整理区、江南养殖区、农家休闲区、乡村能源区、江南作坊区、农耕谚语区、农户设施区、生肖区等九大农耕文化功能区域,以不同的类别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苏州江南农耕文化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不仅使久居熙攘喧嚣城市里的人们在清新宜人的田园风光中放松身心,并在亲历的农事活动中对农耕文化有着更为直接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将苏州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发展对接起来,使新老苏州人在对江南农耕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协力共建美丽苏州,为促进苏州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推动农耕文化的活态保护与保护性开发

农耕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博物馆、大观园的展示与体验,更应是活态的保护与保护性开发,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相结合。首先,要对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民居和古村落进行普查,传统民居和古村落是体现中华农耕文化的经典建筑、民俗风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在普查了解的基础上,加强对传统民居和古村落的维修保护,挖掘其富有内涵性的农耕文化元素,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保护乡村清新古朴的乡野气息,保护古村落原汁原味的风土民情,保护传统民居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这些都是乡村生态旅游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古老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在。

从2012年起,苏州计划在五年内完成对17座古村落的修复保护工作,形成苏州古村落群。“试问最幽处,号为明月湾。”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对苏州明月湾古村落发自心底的赞誉。今日的月亮湾以其幽幽的古巷、古宅、古祠堂、古寺、古码头,还有村口矗立了1200年的古香樟树,迎接着八方来客。在这江南古老淳朴的乡村,徜徉其问的人们自会放慢脚步,聆听心灵深处最真切的呼唤。回归乡土是人们心中无尽的眷恋。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出村民开始陆续回归古村落,古村落日渐“活”起来。苏州东山陆巷古村落每逢节假日都会推出东山猛将会、东山台阁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当演出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令人叹为观止。古村落“复活”使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得以再生,苏州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有助于苏州地域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人口激增;土地减少;现状;矛盾;对策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3-0345-02

土地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任何其他的物质都不可以取而代之。但是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它将制约着我国粮食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科学地分析人口的激增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今后更好的进行粮食生产。笔者针对我国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现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矛盾带来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我国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现状

我国的人口在全世界人口中占的比重非常大,2011年全国人口已达13.4亿人,比1950年增加了7.98亿人,导致耕地面积与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全国土地面积960万km2,而农耕地由1957年1.45亿hm2降至目前1.2亿hm2,人均耕地仅0.09hm2,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1/4,约为美国人均耕地的1/11,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还会继续减少,由此可见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如果按照年净减44万hm2计算,50年后我国人均耕地将只有0.04hm2。

2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带来的问题

2.1粮食危机

目前我国1.2亿hm2耕地红线已突破,有的省市搞经济建设占地闲置不用,江苏省近年“圈地”闲置的土地72.9km2,耕地在减少,粮食生产失去了土地支撑,这是一个危险信号,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续9年获丰收,总产超过5.89亿t,但是人均粮食仅388kg;农民的食物结构75%靠粮食,在正常年份,农民粮食支出占全年粮食80%,收支比例表明粮食只能“糊口”,节约甚少,若遇灾年粮食短缺,国家向国外进口粮食的压力将会加大。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粮食处于低增长态势,粮食递增率为0.6%,由于人口增加和畜禽大发展,粮食需求递增率超过1%,土地提供的生活资料难以满足人口日益增多的需求,因此在今后我国粮食问题始终是一个难以扭转的危机[1]。

2.2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我国人口多,人为了生存与发展,必然对大自然进行开发,因而带来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占用土地增加,耕地减少,从1992年起,全国大兴开发区7000多个,占用耕地2200万hm2,至2010年,北京、武汉、深圳、重庆4个城市耕地面积分别减少38.9%、38.0%、38.5%、39.0%,如重庆人均耕地已降至0.056hm2。此外,由于乱伐开垦,植被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km2,占国土面积38.2%,每年流失土壤泥沙50亿t,土壤变薄变瘦,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土地生产力下降,制约了粮食增长[2]。

2.3土地沙漠化石漠化不断扩展

我国是世界沙漠化(Sandydcstigication)严重国家之一。2011年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173万km2,占国土总面积18%,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由于缺水,植被稀少,超载放牧,沙漠化面积逐年扩大,每年扩展3300km2,土地沙漠化后,成了不毛之地;在西南地区的贵州、广西、云南、重庆等省市的岩溶山区,多是喀斯特地貌,植被破坏后,石漠面积扩大,以广西为例,溶蚀造成石漠化面积4.8km2,占山区面积47%,大量耕地草场消亡,土地生产力下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2.4土壤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城市人口生活污水排放总量达584亿t,在农业上每年施化肥5648万t,喷施农药160万t,塑料薄膜630万t,畜禽养殖排放36亿t,使水土受到面源污染,水质变坏,耕地土壤受重金属(Cu、pb、cr、Zn、as、Cd)污染后,造成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耕地生产力下降,目前全国有2000hm2耕地受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万t,影响了粮食的安全生产。

3对策

3.1搞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目前我国人口已达13.4亿人,预计到2030年人口将增至15.5亿人,每年需要粮食8亿t,如果再不采取措施,以后的土地资源与人口之间的矛盾将会加剧。因此,我国还是要加强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做好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恶性增长,通过普及中小学教育,干群的生态经济教育和适用增产技能培训,提高人们的科技素质[2]。

3.2加强土地管理,控制非农业占地

建立健全机构,充分发挥国土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监察执法,强化土地管理,特别是乡镇一级的管理,做好《土地法》的宣传,增强人们土地法制观念。严肃处理农村建房占用耕地,并公诸于众,以儆效尤,教育群众,从而抑制住乱占耕地建房的歪风。在农村要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以多种形式公开,建立多样化的土地与劳动力相结合的形式,经营权可以继承或有偿转让给专业种植大户,使之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国家要提高粮价和对农民种粮实行补贴,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

3.3建设基本农田,缓和我国人多地少对粮食的矛盾

加大基本农田的建设,以解决人民最基本的粮食问题。同时要将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有效集中起来进行基本农田的建设,用法律形式固定基本农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基本农田,在充分利用和保护好现有耕地的基础上,加强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提高单产;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草原、滩涂,因地制宜发展经果林、木本粮油和畜牧水产养殖,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无污染食品[1,3]。

3.4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走生态农业的道路

根据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多地大的特点,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走中国生态农业(Chineseecologicalagriculture)的道路,加强林业建设,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恢复生态,当前特别要重视土壤肥力的保持与提高,严禁陡坡开荒,控制水土流失[4];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多施有机质肥料,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扭转目前某些地区大量单独长期施用氮素化肥的习惯和种地不养地的掠夺式生产,保持我国粮食持续增长[5]。

3.5组织复垦,扩大耕地面积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必须在抓好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同时,努力开发新的耕地资源,加强土地复垦和垦复工作,扩大耕地面积[1-2,6-8]。

4参考文献

[1]唐治诚,周厚发,刘光明,等.试论云阳县人口激增与土地锐减的矛盾及对策[J].生态学杂志,1990,9(5):63-65.

[2]蒋次兴.论人口激增与土地锐减的矛盾及对策——以云阳县为例[J].中国西部科技,2010(2):67-68.

[3]宋金平.我国人口与土地矛盾及协调发展的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0(2):173-177.

[4]唐治诚,向连华.我国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及对策[J].生态经济,1999(5):22.

[5]宋金平,张学勤.我国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的潜力及对策[J].临沂师专学报,1994(1):71-73.

[6]朱红波.论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安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3):161-164.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篇6

1.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联合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新公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0.106公顷(1.59亩),仍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人均耕地较多的一些省,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这里自然条件较差,粮食产量较低;人均耕地较少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京津沪三市,这里自然条件较好,粮食产量高,但也是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地区。全国还有607万公顷(0.91亿亩)的耕地坡度大于25度,而在耕地面积中,无灌溉设施的耕地比重高于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全国还有30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土地流失的危害。这些都说明,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也是不高的。

新《土地管理法》着重强调了加强耕地保护问题,其目标是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新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我国耕地资源的主要特征却是耕地面积占土地资源比例小,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低,人均耕地少,且日益减少。在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所允许的条件下,绝大部分能开垦的土地已被开垦。此外,目前我国人口还在以每年一千多万人的速度增加,经济建设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吃饭”和“建设”给耕地带来的压力,有增无减,并没有缓解。近年来,耕地面积连年锐减,尤其是一些优质耕地的减少,很难靠开发来弥补。目前这种趋势还在发展。仅仅1997年、1998年两年,全国耕地就净减少近600万亩。地方开垦条件差或土地后备资源的匮乏,致使其既实现确保耕地不减少的目标而又同时不影响经济的发展相当困难。据有关方面预测,到1010年,我国还要增加一亿多人口,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陡坡退耕、灾害毁地三项,可能还要减少耕地近一亿亩。

2.城市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有一定土地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3.8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30.4%。但与世界相比,发展还是很慢,1996年世界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45.5%,而日本在1990年就达到77.4%。据专家预测,我国到1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土地是城市的依托,城市化建设必然要有一定的土地做保障,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平方米计算,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

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并转变为城镇人口,推动大批新城市的建立。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城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旧城的更新改造。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一部分土地,包括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

3.缓解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途径

在客观上,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城市的发展和扩大必定要占用一部分土地,但是,城市又不能不发展。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展城市与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必须较快地发展城市,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切实地保护耕地,使两方面得到协调和统一,在发展城市中尽可能地减少耕地的占用。

因此,必须找出一条既能减少耕地占用,又能及时为城乡各项建设提供必需的建设用地,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以缓解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道路。土地集约化利用包括四个方面:(1)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2)农村非农用地的集约利用;(3)农村农用地的集约利用(主要是大城市周围的高投入高产出);(4)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的提高。其中前三条是被大家所共识,而最后一条则未引起高度重视,而此条正是解决用地紧张的主要途径。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不但要从局部如某个城市或农村、某个地区或某块土地的角度来考虑,而且要从系统整体(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加快城市化进程能更好地集约用地和节约用地,能够提高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的目标,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下面就加快城市化进程对减少耕地占用的压力谈几点看法。

二、发展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化利用关系

1.城市化建设有利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从而减小众多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城市和乡村代表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单元,由于城乡经济水平、妇女职业类别和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而使两者的妇女生育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镇始终低于乡村的生育率。生育期一孩率城镇大大高于乡村,高达90%以上,乡村二孩率超过城镇的1倍多。1998年我国城镇人口出生率为13.67‰,自然增长率8.36‰,而县出生率为17.05‰,自然增长率为10.04‰。以上海市为例,1998年人口出生率仅为5.10‰,自然增长率为-1.80‰。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生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对比见表1。

表1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单位:‰

199019911991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市镇出生率16.1415.4915.4715.3715.1314.7614.4714.5113.67

自然增长率10.439.999.709.389.609.138.818.948.36

县出生率11.8011.1719.0919.0618.8418.0818.0117.4317.05

自然增长率15.7914.0411.1811.1711.0411.0911.0810.5310.04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有: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经济水平越高,总和生育率越低;反之,则总和生育率越高;第二,文化教育水平。无论是生育率、多孩率,还是平均孩次,有文化者都低于文盲、半文盲,并且,文化程度愈高,生育率、多孩率和平均孩次愈低,两者呈相反关系。造成城乡生育水平差异的另一重要原因也是妇女文化程度的差异。乡村文盲、半文盲率多,女性文盲、半文盲多及农、林、牧、渔业妇女文盲、半文盲多,这“三多”已成为乡村生育水平高于城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第三,职业与劳动性质。劳动性质与文化程度有一定关联。脑力劳动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生育率低;体力劳动者,尤其是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者,文化程度较低,这一因素与经济和其它社会因素共同的影响,使他们的生育率较高。职业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生育率的高低,农、林、牧、渔业妇女的生育率高于其它职业妇女生育率的2-3倍。而城市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减少农业人口,降低生育率。此外,计划生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和加速生育水平的下降,而由于城市社会经济较发展,文化教育程度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较容易,能够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人口的减少又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2.城市化建设有利于集约化利用土地,从而扩大耕地面积

如何做到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两不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主要是转变用地方式,走集约利用土地、节地挖潜的路子。这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整理宅基地,二是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而大力发展城市化建设,有利于实现粗放用地变为集约用地,并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是既积极而又有效地保护耕地的思路。一方面,城市容纳人口多,城市人均用地比农村人均用地少,土地利用集约度高。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见表2。表2显示,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农村始终较城市高出2-3倍。1998年城市人口为37941万,人均居住面积达9.3平方米,而农村人口为86868万,占总人口69.6%,人均居住面积达13.7平方米。以山西省为例,1996年5个地级市人均占地119平方米,农村人均占地则达191.93平方米。此外,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中心功能越强,人均用地也越少。与小城市相比,要素的投入产出率和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也较高。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见表3。表3表明,1996年全国城市增至666个,人均用地99平方米,其中,100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人均用地66.1平方米,100-100万人的特大城市人均用地86.2平方米,50=100万人的大城市人均用地99平方米,10-50万人的中等城市人均用地105.3平方米,1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人均用地131.6平方米。而且大城市与小城市相比,产业密度(人均GDp)高,第三产业比重大,另一方面,城市化建设能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利于耕地内部挖潜。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空闲出许多宅基地和非农用地,使这些宅基地和非农用地变为耕地,增加耕地数量。如前所述,5亿农村人口进城,若农村按人均160平方米计算,可减少占地8万平方公里,扣除城市建设用地5万平方公里,则全国可节约3万平方公里,即4500万亩;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可以使农民统一经营,连片耕作,减少不必要的路和田坎,增加耕地,使农业生产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粮食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表二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单位:平方米/人199019911991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6.76.97.17.57.88.18.58.89.3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17.818.518.910.710.11111.711.413.7

表三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表

全国666个城市平均超大城市100万人以上特大城市100-100万人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50-100万人小城市10万人以下

城市个数(个)666111344195393

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公里)1.011.511.161.010.950.76

人均占地(平方米/人)9966.186.199105.3131.6

人均GDp913815811144551306084006181

第三产业比重(%)37.149.343.838.834.119.1

3.城市化建设有利于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

科技进步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集约化用地程度,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生育率的降低,从而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城市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集约用地,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越是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越高,农业人口越少。而城市化程度比较低的国家则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具有经济落后,农业人口多,出生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等特点。

城市化的发展使科技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假如我国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去开垦后备的土地资源和复垦荒芜的土地,从而增加耕地数量;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农业先进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对农田精耕细作,从而可以提高耕地质量,达到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反过来农业的发展又保证和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三、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城市化建设中,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这两方面的关系,存在着在加速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忽视保护耕地的倾向。在如何处理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1.城市土地闲置与撂荒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一些地方出现了城市土地闲置,甚至撂荒。从广义上讲,城市土地闲置是指:(1)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及时对土地加以利用,或土地利用率未达到规定要求,致使土地处于未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状态;(2)各种非法批地所造成的闲置状态;未经批准已圈占了土地,以及未征、未用或利用不充分所造成的闲置等。1995年,全国开展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清理工作。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全国共清查出非农建设闲置土地600平方公里,为1994年全国各项建设用地总量的17.3%,其中耕地170平方公里,占45%。通过清理,已复耕140平方公里,占闲置耕地的88.9%;限期开发建设9000公顷;调整使用1000公顷;收回土地使用权4000公顷。另外,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目前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累计约为133300平方公里。其中,由于从事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和建设活动废弃土地约为33300平方公里,其中70%左右为耕地;全国因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废弃的土地及农村坑塘、建筑取土等零星废弃土地约为100000平方公里,这之中耕地也占到50-70%。

2.城市违法用地现象严重

1995年,全国有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按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要求,结合贯彻国家土管理局《关于全面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的通知》精神,对1991-1994年贯彻执行土地法律、法规的情况开展了土地执法检查。据《中国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个省,1991-1994年共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32万宗,违法用地面积达500平方公里,浙、粤、桂3省区违法占用耕地达753300公顷。晋、辽、浙、津、鄂、闽等省,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41617宗,违法用地面积7687公顷。在土地资源短缺的江苏省,1993-1994年便查出违法用地8010宗,违法用地面积达3445公顷。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占用土地和违法滥用土地,不仅远远超出了经济建设的正常需求和实际可能的开发能力,而且是外延发展、粗放经营、以牺牲大量土地资源为代价的。

3.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根据1995年城市建设统计年报,全国640个城市建成区19164.1平方公里,空闲土地按10-15%计划,这些城市用地潜力达1916-2890平方公里,如按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用地指标城市人均用地100平方米计算,可安排城市人口1916-1890万,此潜力仅是充分利用城市空闲土地得到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有城市建设用地有很大的内部挖潜改造能力。此外,我国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太低,1990年全国455个设市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只有0.31。城市用地结构亦不合理,在结构上存在工业用地比例过大,商业用地比例偏小,道路用地比例过小的问题。用地结构不合理造成地不能尽其用,土地产出效益差,土地价值不能体现。1991年全国城市土地平均工业产值7177元/平方米,地均利税715元/平方米,且因城市规模而差别大,10-50万人口城市地均工业产值6615元/平方米,地均利税515元/平方米,10-50万人口以下城市地均工业产值1459元/平方米,地均利税165元/平方米。

4.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用地规模过大

1996年全国共有乡镇企业单位数1336.33×104个,职工1.35×108人,全国乡镇企业集聚在县镇的仅占1%,在建制镇的占7%,其余98%的乡镇企业少数在集镇,绝大多数在村及村以下。由于过度分散,使用地规模至少增加1/3,出现了不注意节约用地,大量圈占农田,削弱农业生产的问题。

5.城市用地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增长需要相应的土地供应,从而占用部分耕地,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盲目扩大占地规模,把城市的合理发展不适当地变成乱占耕地,应予以纠正。1986-1995年,我国城市数量由311个增加到640个,增长近1倍,城市人口和城市非农业人口分别增长65.1%和51.6%,城市用地面积和建成区面积分别增长41.5%和90.1%,建成区平均每年扩大1015平方公里。城市越小,人均建设用地越多,小城市(10万以下)分别为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和大城市(50-100万人)的1.91倍和1.61倍。

四、发展城市化建设,保护耕地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已面临耕地不断减少的严重威胁,保护耕地是我国一个基本国策,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既加快城市化进程,又切实保护耕地。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

通过供地机制的变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进而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通过调查研究,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体现城市人均用地标准、城市容积率、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等。使所建指标体系,既有利于城市化建设,又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既达到发展建设的目的,又起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的作用,缓解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变矛盾为协调和统一。

2.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调控土地的基本手段,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潜力,科学地预测未来土地需求,调整各类用地结构和数量,从而综合平衡土地供需形势,达到宏观调控土地的目的。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研究城市密度的前提下,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的总体设计,并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来落实。必须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起来,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方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3.控制乡镇企业的发展,避免乡镇企业占用过多的耕地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财、物等资源必然流向城市,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以及服务等便利条件引导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城市集中,可以避免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占用过多的耕地,达到节省建设用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4.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

城市的发展建设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多地通过实施旧城改造,确定以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容积率、产出率,增加城区容量;搞好城市规划工作,坚持城市建设不求最大,只求最佳的原则,利用市场机制不断调整区域城市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考虑城市、集镇相互协作、取消重复设置,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不必要的耕地浪费。把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土地。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服务。

5.根据具体情况,改革现有有关不利城市化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制度和政策

制定出一系列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政策,改革现有有关制度和政策,以利于技术、资源和人才的流动。如改革城市户籍制度。凡是基本上放弃农业生产,脱离农村,在城市做工、经商、经营企业,并成为自已和家庭的生活来源;长期居住城市并有自己住房,或有能力长期租住房屋的农村居民,应该改变户籍关系,变农村户口为城市户口,享有同其他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对于已经获城市户口的原农村居民,不再作为农村居民,也不再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收回分配的责任田或口粮田。同其他城市居民一样,脱离同土地,特别同耕地的直接联系等。

6.依靠法律、法规制止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

对于城市化发展中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必须依靠教育,法律、法规,严格审批手续,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对重复、潜力挖掘不够等乱占耕地的项目则严格禁止,防止借城市化发展理由使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总之,城市化建设对减小耕地的占用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十分有效,我们应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搞清城市化建设(规模、速度)、耕地、经济承载力、人口等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节约利用耕地角度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措施和政策,探索城市化的发展途径,不断挖掘城市土地的潜力;另一方面建立有利于城市化建设的土地管理体制。

城市化道路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发展同社会生产力存在着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客观存在着。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人口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方式城市化,既指示了经济结构的现代化,也衡量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当然城市化建设尽管占用一部分耕地,但远远低于限制城市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及农村人口非农业占用耕的数量。因此,为了实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发展城市化建设。但在发展城市化进程中,要处理好保护耕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1999

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7

3.国际统计年鉴,1997

4.刘岳等编:国人口分析与区域特征》,海洋出版社,1996

5.杨重光著:城市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耕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构建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其中城镇老年人口3180万,占城镇总人口的6.30%,农村老年人口为5631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为7.35%,农村老年人口的绝对数是城镇人口的1.7倍,老年人口中有64%居住在农村。因此,当前中国养老问题的真正重点和难点不在城市而在农村。目前,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家庭养老是最主要和最普遍的方式。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个人劳动收入,丧失劳动能力时才依靠儿女供养,生活保障主要依靠土地等生产资料。其中以耕地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民数量最多,且只拥有土地使用权,占有的社会资源很少。同时由于不断扩大的城乡差别及社会分配关系的不公平,使得以耕地为主的农民生活日益窘迫。本文以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为切入点,拟按照低水平、广覆盖和可持续的方针,对适合耕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思路进行探讨。

一、耕地农民及其养老保险现状

(一)耕地农民的界定。耕地农民主要是指从事农林牧渔业等农业生产,拥有农村户籍且长期居住在农村,以农业为生的农村劳动力。耕地农民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户籍在农村;拥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如土地、河流、草原等天然资源;从事以农业为主的经营活动。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对耕地农民做精确的统计比较困难。因为统计面上的农业从业人口常常包含那些长期或短期在外打工的流动人口。根据相关学者的估计,1999年乡镇企业职工约为1.4亿人,流动人口约为1亿人,两者相加为2.4亿,如再加上其无劳动能力的直系亲属,这一数据将达到3亿。从总计8.07亿农村人口扣除,则耕地农民数目约为5.07亿人,约占农村人口总规模的62.5%。2001年全国农业普查中“农业从业人员”项目下的普查数据表明,2000年全国农村实际从事农业经营的人口约为5.19亿人。在全国各省区中,农业从业人员超过l000万的省份有20个;农业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的省份有11个;而农业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的省份则只有6个,即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南、四川,其中山东、河南与四川三省的农业从业人口甚至超出了4000万。

(二)耕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现状。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在农村还未真正建立起养老保险制度。中国的农村养老保险于1986年开始探索。1991年根据《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开展了建立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1997年7月国务院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向商业保险过渡。1998年,农村养老保险由民政部转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农村养老保险开始进入清理整顿阶段,清理整顿一直持续到2002年。这一时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下降,出现了倒退的现象。在这一阶段,耕地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状况和效果更加不理想。具体表现在:

1.参保的耕地农民少。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这种以个人储蓄为主的完全积累模式近乎于商业性养老保险,偏离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时的本质要求。其最大弊端是能参保的多是有收入保障的农村户籍人口,他们即使不参加养老保险,今后的养老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而最需要养老保险的低收入和贫困农民往往被排除在养老保险之外,不能从养老保险中受惠,使得该制度既无法体现社会保障性质,更无法体现济弱扶困的社会公平原则。另一方面,农村社会养老是以自愿原则为基础,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政策的态度、对当地政府的信任度及其年龄、文化程度、子女数、所在地的经济实力等,均会影响其是否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参保农民的工作业态细分,以村干部、民办教师、农业大户等收入稳定、收入水平较高或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参保居多,而以耕地为主的农民参保较少。

2.耕地农民养老保障水平低。对大多数的耕地农民来说,由于目前农业生产的非现代化和农业收入的水平较低,这部分人大部分属于低收入和贫困阶层,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年老体弱者,除维护家庭的日常开支和必要的教育、医疗外,其用于养老的积蓄极其有限。现行保险费征缴实行的是低标准、多档次,从2元到20元分为十个档次,由农民自由选择。由于制度设计的缺陷和政府推行中的问题,加之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考虑,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最低档次。同时,由于中国农村的经济水平低下,农民可支配的收入更少,所以针对各地现行的大多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投保大多选择缴费基数低、缴费额度小的档次,这直接导致农民年老时所领取的保险金少,根本无法满足农民老年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障碍

以耕地为主的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同度低,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不高,以致良好意愿难以实现,农村养老保险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养老观念影响深远,耕地农民参保意识不强。社会保险的使用价值是分担的,作为公共品,不存在排他性和可让渡性,每个人都有使用机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农民被排斥在社会保险体系外。当时的原因是认为农民拥有了国家给予土地的使用权,从而获得了土地保障。因此,与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目前中国的养老制度也呈现出二元化的特征:在城市,以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在农村,则以家庭养老为主,自养为辅,社会养老次之。有关资料显示,从农村年轻人对自己将来养老问题的打算来看,94%的农村青年人希望将来在家中养老,72.2%的青年人希望将来依靠子女养老。可见,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将在相当长的时期起主要作用。

(二)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耕地农民参保能力不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1979年全国农民年均纯收入不到602元的水平相比,2007年全国农民的平均收入已达到4140元,提高了近6倍。但与城市居民的收入相比,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缓慢,且绝对水平也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明显拉大。一些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生产经营支出和子女教育费用支出之和甚至大于其总收入,这就使得农民存在收不抵支的现象,根本无力缴纳保费。另外,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由于农业收入较低及城市生活的影响,年轻和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农民更加具有非农转化的趋势,外出打工的人以年轻人为主,外出流动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3.4岁,并且外出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较高,初中学历以上者的占比为59.5%,比全部调查对象的比例高出16%。因此,留在农村务农的往往是一些文化水平低、年纪较大的农民,这一群体的老龄化程度较高,对养老保险有迫切的需求。因此,从经济收入的角度,耕地农民属于农村人口中的“弱势群体”,参保能力明显不足。

(三)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水平低,转移支付能力弱。无论是国际的经验,还是中国的实践都表明政府的财政补贴和支持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城镇,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规定保险费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而在农村1991年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坚持资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为筹集原则。这严重违背了社会保险的社会公平性原则,实际上是农民个人的养老保险或理解为农村居民的个人储蓄型的养老保障,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对以耕地为主的农民而言,更加难以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以湖北省农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规定为例:投保对象应平等享受集体补助;乡镇企业对职工及其他人员的集体补助,应在缴纳所得税前按允许扣除的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最高不超过17%)提取并税前列支,意在调动农民加入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但以耕地为主的农民很少在乡镇企业工作,并且集体经济不断萎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村级三项提留,大部分村依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运转,加之债务包袱沉重,无力对农民养老保险进行补贴。从湖北省农村养老保险调研的情况看,得到集体补助的主要是村干部、民办教师,而普通的耕地农民很少得到补助。’

(四)农村保险制度存在缺陷,经营管理状况不佳。农村养老保险属于社会保障范畴,需要政策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显然对此考虑不足。政策层面,尽管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出台了各种指导意见和暂行办法,但至今10多年没有明确的调整和完善,在保险费缴费方式、管理机构经费保障、保险基金运营管理、养老金的计发办法等方面,都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国家支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政策相比,形成巨大反差。由于缺乏财政支持,农村养老保险机构依靠按保费一定比例提取的管理费难以维持运转,养老金依靠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难以实现保值增值,加之参保农民少,收缴保费少,提取管理费少,养老金收益少,陷入机构难运转、业务难开展、兑付难保障的恶性循环和尴尬境地。

三、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基本思路

(一)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在制度构建要考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特殊性。按照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1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如果能以平均每年7%的速度增长就是相当不易的成绩,而城镇居民收入的年均增速很难低于9%,城乡差距将继续扩大。因此,制度构建时要综合考虑耕地农民与企业职工参保的不同特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地方财政支持的承受能力等诸多因素。耕地农民数量大、收入不稳定,因此,耕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应从制度构建上比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更优惠,要体现国家财政的作用,要将游离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之外的全部农村居民纳入新的养老保险体系,调动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二)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要考虑保费标准的合理性。设计的保费标准要与耕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匹配,避免形成农民参保动机上的瓶颈。按照社会平均工资核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养老金计发标准是国际通行做法,既是考察现阶段参保人员缴费能力的标准,也是今后参保人员养老生活保障水平的参考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考察农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民的缴费能力和生活保障水平。耕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组成方式可由个人账户资金和财政补贴的统筹账户组成。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的缴纳,原则上按照预期领取的养老金不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高于本地区上一年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平均水平,规定农村社会养老金的缴费率,确定缴费金额,并根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该地区上一年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平均水平的变化做相应调整。在个人养老金的计发上采用结构式的计发办法,强调个人养老金的激励因素和自身劳动贡献差别。

(三)耕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要考虑缴纳保费的灵活性。保险费的缴纳要体现灵活性,可按月缴纳,也可按年缴。财政补贴账户设计类似城镇居民的统筹账户,财政部门应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不同的补贴标准,并记入耕地农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账户。政府应承担耕地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费用。中国城镇养老保险管理费用是由国家财政列支,同样,耕地农民养老保险管理费由国家财政列支才更能体现社会保险的公平性,同时也有利于将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设立农村养老金待遇调整储备金。各地区劳动保障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生活消费指数、物价指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因素,制定本地区待遇调整方案,合理安排专项资金,作为调整储备金,用于对参保的耕地农民年老后领取的养老金进行调整。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篇8

上街区地处河南省北部、华北平原、黄河冲积平原扇轴部,为豫东平原和豫西丘陵的相交地带。土地总面积61.6857平方千米,上街区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西38千米,上街区域辖1个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面积64.7平方公里。上街城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17.855平方公里。共23个行政村,9475农户,总人口140500人,城镇人口128628人,农业人口11872人,城镇化率91.55%。上街区耕地面积约1129.1公顷。

近年来,上街区重点依托南部五云山,规划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上街区南部山区五云山是郑州城区最近的一座浅山,最高海拔588米,植被茂密,空气宜人。

一是加快方顶驿文化旅游片区建设,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特色文旅度假区,目前样板区景观完成80%,西街外立面完成75%,东沟主体完成90%,西沟主体完成65%,方顶塔基础完成,截止2020年9月底累计完成投资额3500万元。

二是优化五云山康养片区发展模式,规划建成郑州西部特色休闲康养小镇。五云山小镇着力于发展养生养老、生态农业、亲子教育以及民宿酒店四大产业,尤其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社群养老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致力于打造以健康促进为核心的服务体系。

2020年,五云山小镇处于转型阶段,加大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对现有农业进行专业化鼓励与提升。生态农业示范园的打造逐步完善,在确保园区景观的完整性,原始性和生态性的基础上,增设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户外自然课堂,山居民宿体验,农耕教学课堂,农事采摘等配套。利用山上农业特色与上街区红色登山步道旅游路线相结合,形成红色旅游,休闲观光,餐饮住宿的一条特色线路。同时小小亲子园增设了户外农耕课堂、亲子农耕、亲子手工课堂等,在逐步完善园区体验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商家招商共创,为科普教育研学基地申请做准备。

明年计划: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篇9

关键词:耕地非农化;驱动因子;相关分析

作者简介:周长江(1977-),男,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6―0017―03

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力是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动因,其在耕地非农化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作为耕地非农化的研究内容,其范围包括自然和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只有在深入研究把握驱动力的作用条件、影响范围、影响力度、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才能正确把握耕地非农化的规律,正确理解和辩证地看待耕地非农化产生的影响与作用,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措施。

一、研究方法

对数据的分析采取相关分析法,并通过相关分析法选择主要的耕地非农化驱动因素。相关关系是指各变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检验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度,或多个变量两两间的相关程度。不同变量间一个量的增长若导致另一个量的下降,此种情况称为负相关。如果相关系数是一个介于-1~1之间的量,两个量之间如有相关系数小于零,称为负相关:大于零小于1称为正相关:若两个量之间相关系数为1,则为绝对相关;相关系数为0时,则表示两者不相关。

对任意变量X和Y(Xi,Yj),i=l,2,…,n,当Y和X之间存在某种线性关系时,拟合的直线才有意义,在数学上称作相关系数。用r表示检验二元分布的相关性,公式为:

其中,X为X的平均值,Y为Y的平均值,相关系数r的范围在-1~1之间,即|r|≤1。(Xi,Xj),i=l,2,…,n,其相应的相关系数r都满足|r|≤1。一般而言,…的值越接近1,X和Y的线性关系越佳;若它接近于0,可以认为X和Y之间无线性关系。即在r=1或r=-1时,所有的(Xi,Yj)都落在一条直线上。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示两个因素之间不相关。

如果变量Y与x问是函数关系,则r=1或r=-1;如果变量Y与X问是统计关系。则-1<r<1;如果X,Y变化的方向一致,称为正相关,r>0;如果X,Y变化的方向相反,称为负相关,r<0;而r=0表示无线性相关。一般而言,|r|>0.95存在显著性相关,|r|≥0.8为高度相关,0.5≤|r|<0.8为中度相关,0.3≤|r|<0.5为低度相关,|r|<0.3为不相关。

二、数据的选取

根据相关分析法的要素选择要求,结合对耕地非农化分析所需求的乌鲁木齐市现有资料情况,选取9个与耕地非农化相关的因素,即:X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X2城市化水平、X3第二、三产业比重、X4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5粮食产值(元/公顷)、X6固定资产投资额、X7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X8农业机械总动力(千瓦)、X9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Y耕地非农化面积(公顷)。具体数据如表1。

三、相关因素的分析

应用统计软件SpSS11.0,对样本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相关系数矩阵(见表2)。

由表2可见,在影响乌鲁木齐市耕地非农化的9个影响因子中,与耕地非农化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Xi、X2、X3、X4、X5、X6、X7、X9与耕地非农化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8、0.616、0.667、0.672、0.695、0.608、0.101、0.552;X8与耕地非农化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19。其中,0.5≤|X1、X2、X3、X4、X5、X6、X8、X9|<0.8与耕地非农化中度相关:|X7|<0.3关系极弱,认为不相关。

在分析时,由于耕地非农化面积受政策影响较大,因此。个别年份耕地非农化面积随着政策的变化。面积变动较大,出现1999年耕地非农化面积快速增加和2001年耕地非农化面积降为最小值的情况。在进行相关分析时,耕地非农化与影响因子之间相关系数并不很高。在研究的9个指标中,有8个指标与耕地非农化中度相关,占到研究指标的88.89%:一个不相关,没有高度相关。

四、结论

综合考虑各指标代表的含义和X值的大小及正负性,对耕地非农化影响的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X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3第二、三产业比重、X4农民人均纯收入、X5粮食产值,可以归结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些指标与耕地非农化面积呈不同程度的中度相关,这说明经济发展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很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从而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来满足大众居民的需求。二、三产业发展越快,耕地非农化的速度也越快:一方面,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导致工业用地增加,这会增加相应的配套设施,使耕地向工业用地转化;另一方面,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类用地均要占用土地,从而推动耕地向非农化转化。粮食产值与耕地非农化相关系数为0.695,可见,粮食产值增加,农民收入相对增加,温饱得到解决,人们开始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必然向城市转移或是提高现有居住条件,致使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

第二,X2城市化率、X9人均居住用地归结为社会因素。城市化率是用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率来计算的,即农业人口非农化率,它与耕地非农化的相关系数为0.616,属于中度相关,对耕地非农化有较大影响,人均居住用地与耕地非农化相关系数为0.552,属于中度相关,对耕地非农化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究其原因,一是乌鲁木齐市二、三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占用许多耕地。1997―2005年间,独立工矿用地占各类

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的31%。二是本地区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1997―2005年间,交通用地占用耕地160.87公顷,占到各类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的15%。三是当前农民进城门槛高,入城成本过大,主要是农民的就业、住房、劳动用工、人事、教育等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造成他们长期在城镇就业、但在农村仍然占有一片土地,最终形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彻底,农村中仍然保留宅基地,甚至赚上钱后回家扩建或新建宅基地的局面,造成即使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耕地面积仍然呈现减少状态。四是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变化会对建设用地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人均居住面积的增加,会增加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从而带来对耕地的非农化。

第三,X6固定资产投资额可以归结为政策因素。由于规划、法律都属于政策因素,只是不好量化,因此没有进行相关性分析,只能对固定资产投资额进行分析。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诱导因素,土地的引致需求非常明显。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的对土地的需求很大一部分用于城市、工业基础设施和场地建设,这直接拉动了耕地非农需求量的扩大。另外,从1999年和2001年耕地非农化面积大起大落上看。政策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非常大。

第四,X7有效灌溉面积、X8农业机械总动力可以归结为农业科技进步因素。从X8系数可以看出(|X7=0.1011<0.3属于低度相关,在此不作讨论),农业科技进步对耕地非农化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农业机械总动力与耕地非农化负相关,相关系数-0.619,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农业剩余劳动力便增加,必然会促使一部分农民向城市转移,提高耕地非农化水平。但在城市经济现有的发展水平下,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来满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致使部分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会出现农业机械总动力与耕地非农化的相关性的偏离。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缺乏对耕地投入的积极性,农业机械化投入减少,同时农民对耕地保护的主动性减弱,减少了耕地非农化的阻力,耕地非农化面积将会增加。

通过分析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科技因素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及结合各因素与耕地非农化的相关性系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政策因素对耕地非农化影响最大。199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坚决制止突击审批耕地的紧急通知》,1997年耕地非农化面积较少,仅有48.65公顷;1999年和2001年耕地非农化面积受到规划用地指标的影响非常大,出现耕地非农化面积大起大落;2004年中央作出暂停农用地审批半年的决定,致使2004年在2002-2005年期间耕地非农化面积最小,足见政策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很大。第二,经济因素对耕地非农化影响次之。X1、X3、X4、X5的系数分别为0.678、0.667、0.672、0.695,平均相关性为0.678,大于科技因素的0.619和社会因素的0.584。对耕地非农化影响程度排在第三、第四的分别是科技因素和社会因素。

参考文献:

[1]诸培新、曲福田.耕地资源非农化配置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2,(05).

[2]隆宗佐、盛智颖.论我国耕地非农化[J].生态经济,2004,(11).

[3]高淑萍等.耕地非农化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05).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篇10

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

(200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余姚市农机局

今年上半年,我局在市委、市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年初所确定的农机化工作目标,按照市局的“农机三大工程”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兴机富民”为主题,转变作风,强化服务,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使全市农机化工作更上一层楼。

回顾上半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以效能建设为契机,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理论学习,促进思想建设。为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打造学习型机关。局领导班子制订学习计划,安排时间,落实内容,以中心组学习为先导,坚持一月一次的学习制度,在全局上下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全体同志能认真学习各种政策法规,重点学习《道路交通法》、《行政许可法》,不断丰富理论水平,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服务水平,牢固确立农机干部心系农机、关心农民、服务农民的思想基础。

2、组织各种活动,加快素质建设。我局积极组织各种学习活动,在实践中加强干部队伍的素质建设。组织中青年和中层干部参加写作培训班,提高他们会写、会讲、会传、会做的能力;组织全局同志参加今年的“我为慈善一日捐”献爱心活动,共计捐款10300元;为纪念建党83周年,我们邀请检察院同志给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还组织全局党员去上饶进行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内容的“七一”活动,同志们缅怀先烈,重温入党誓言,激发了工作热情。通过各种形式,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建设。

3、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为了更好地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我们着立于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先后制订了文明办公制度、财务公开审计制度、廉政责任制及违规责任追究制,落实首问责任制、aB岗位制,实行了四禁四倡,以制度规范人,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4、培训专业人员,加强队伍建设。为了提高乡镇(街道)农机人员的业务知识,更好地为农服务,我们会同人事局、经济发展局联合举办农机专业初级职称培训班,对乡镇农机编制人员进行《机械基础》和《金属工艺学》等农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农机发展现状的教育,共培训58人次。通过这次培训提高了乡镇一线农机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加快知识更新,增强为农服务积极性,也为我市的农机发展添砖加瓦。

二、以蹲点、办方、联基地为载体,不断加快农机推广步伐。

1、围绕“双增”搞调研,摸清底子谋发展。为了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我们开展了农机调研活动,由局领导亲自带队,分成四个小组在各乡镇、农机大户中广泛听取意见,还邀请了来自全市包括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及农机服务队等领域的16个农机示范基地、专业大户代表参加了农机大户座谈会。要求各个示范点充分发挥带动效益,带动周边的农机化新技术的应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企业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加快先进农机的推广与应用,进一步加大机械化程度。

2、蹲点、办方、联基地。我们在加强干部职工对先进农机学习的同时,科教下乡,对全市29个农机示范基地各确定一名科技人员,并要求他们把先进知识学以致用,指导示范点合理使用先进农机,创办机插高产示范方和全程农机化作业示范方,使农业机械化配置更加优化,更加合理,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3、明确补助政策,把握农机发展导向。为加快新式农机具的推广步伐,发展示范点的机械化建设,我们明确了2004年度农机专项资金补助的范围,对大棚作业中耕机械、专业服务队的小型植保机械、大中型配套的旋耕机等进行一定的资金补助。对具有典型代表又能体现现代农业水平的农机示范基地,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植力度,加快基地建设,提高农机化程度,以省时、省力、快捷、高效,增加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

4、以示范促推广,积极推广新式适用农机。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我市作为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市,农机化作业水平较高,但水稻播种和栽植机械化难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为此,4月26日在马渚召开了春季水稻机耕机播现场会,希望通过示范促推广,积极引导农民投资农机,切实解决农民种田“三弯腰”问题,全面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在今年上半年,推广拖拉机231台,柴油机594台,旋耕机22台,其他各类新式农机153台,提高了我市的农机化综合水平。

三、以深耕灭荒为重点,打好复耕扩粮攻尖战。

1、急农所急,深耕战荒。由于今年政府各项扶农政策的出台,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不少农民想把原先已改种其他作物或抛荒的农田种上粮食,但由于土壤板结,普通的手扶拖拉机根本无法耕种,我局急农所急,出资16万元购买4台奔野304型拖拉机及配套设备,组织复耕扩粮服务组,对全市33台大中型拖拉机实行统一调度,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收费价格,复耕扩粮面积达8500余亩,制止了全年性抛荒,抑制了季节性抛荒,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为农民解决了实际困难。

2、工作到位,服务春耕。备春耕期间,我局及时布置落实了今年春耕生产农机化各项服务工作,在认真组织好常用农机的同时,还重点配备了旋耕机100余台,开沟机70余台,大棚作业机械70余台,变型运输机300余台,备送农机及配件达300余万元,也确保了春耕用油,并抽调人员,分成4个小组,深入农村,如实掌握农村基本情况和春耕生产农机化工作重点,合理调度农机,顺利完成了今年春耕生产各项服务工作。

3、组织农机,跨区作业。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农业机械设备闲置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全市的闲置农机设备进行了一次调查,对外信息,并在春耕期间对有关农机进行了调配。对闲置突出的联合收割机,继续组织跨区作业,今年参加省外跨区收割机子35台,参加省内收割机子22台,平均创收2万余元。

四、以拖拉机专项整治为抓手,加强农机安全监理。

1、加强路检路查,开展“打假保农”。加强路检路查是促进农机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今年上半年农机监理站路检路查438人次,检查车辆1800台次,纠正违章294台次,总查扣车辆215台次,扣证25本次。农机事故四项指标为事故4起,死亡1人,重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1602元,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在开展路检路查的同时,我们开展了“打假保农”活动,对全市农机生产、经营、维修网点进行了检查,确保了农民的合法利益和农机安全生产。

2、加强宣传,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和安委会对安全生产月工作的要求,更好地开展200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我局结合农机工作实际,坚持贯彻“安全生产,以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采用横幅、标语、宣传画等形式进行安全宣教,形成安全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

3、加强领导,开展拖拉机专项整治。针对当今社会上“黑车非驾”严重的现象,我们开展了拖拉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强化现场管理,加强对乡村的监管力度,加大对拖拉机违章查处力度,重点整治拖拉机人货混装、严重超载超速等问题,消除事故隐患,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

五、以专业特色为路子,积极拓宽培训领域。

1、立足农机,培训新型农机人才。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农机的推广与普及是广大农民普遍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及时调整、改进培训计划、内容,集中精干力量,加强学员的机械常识、道路交通法规及术课训练的学习,注重培训质量,熟练驾驶技能,培养新型农机人才。今年上半年,举办拖拉机培训班五期、培训变型拖拉机驾驶员161人,为加快农村经济建设输送了生力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与时俱进,发展汽训事业。随着汽车培训学校的增加和考核难度的加大,而周边地区考核难度相对较低,使得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继续推行汽车教练奖励政策,同时继续推行教练员自己购车,学校负责上好教练车牌照,定额上交管理费,统一服从管理的政策。这一政策有利于教练车的更新和发挥教练员维护车辆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教练员的管理,定期召开教练员会议,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稳定教练员队伍,增强教练员责任心,提高服务意识。今年上半年更新教练车一辆,新增教练车二辆,投入运营教练车24辆,共培训学员1020人。

3、发挥特长,开展发电机操作手培训。我们坚持为民服务的方针,紧跟时代潮流,贴紧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根据现在用电形势紧张,企事业单位大量购置发电机组,而许多操作手缺乏基本技能,安全隐患严重等实际情况,无偿抽调师资力量,主动与供电局、安委会联系,采取送教下乡,上门服务的方法,与部分乡镇、街道一起对企事业单位内操作发电机组的人员开展操作安全培训。上半年共举办发电机组培训班六期,培训学员近350人。通过培训,使操作人员掌握发电机的基本操作技能,预防了发电事故的发生,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不断推广应用新农机科技,以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做好农机化各项工作,把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活动贯穿到各个层面,使全市农机化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强推广,延伸农机服务项目。我们要积极推广适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农业机械,同时,推广的面要拓宽。农业要效益,农机也要求向效益型发展,一要认真做好大棚作业机械的推广和使用工作,提高农机为效益农业服务的功能;二是加快榨菜收割机械的研制,提高榨菜收割机械化水平;三是继续鼓励进行农机跨区作业,寻求农机经营高效益,并成立跨区作业服务队,为机手提供作业市场信息、配件供应、机子维修以及纠纷协商等配套工作。

(二)重点扶植,加强农机示范点建设。我们计划进一步投入资金,在现有的基础上抓紧完善农机示范点建设,对全市29个农机示范点进一步落实职责,使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各项建设进一步完善。

(三)提高能力,增强农机监理执法力度。《道路交通法》的出台,对农机安全监理带来新的要求。为此,农机监理部门要拿出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以适应变化的新形势。一是要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规范行政行为,从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以争部“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窗口为主要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推进作风建设;二是加大依法行政力度,以安全宣教和路检路查为主体,开展农机监理工作,从源头上抓好安全监理,年度检审率要求在85%以上,减少无牌无证、脱检脱审车辆上路行驶,使农机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推进全市农机监理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