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十篇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十篇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17:58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篇1

1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工业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我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市场,这对于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当今,世界上的经济竞争十分的激烈,我国在工业制造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将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入到工业行业的制造中来才会提高我国科技的技术含量,打破传统的工业行业中存在的成本高、技术含量较低的不良现象。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时期。最初的阶段是简单的机械与电子的融合,在机电一体化的最初阶段人们只是具有了电子与机械相结合来运用的简单的构想,只是停留在理论思想方面并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实现电子与机械的相互融合。第二段时期主要是技术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出现了很多的理论思想,虽然电子技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把理论思想应用在实践中也仍然不能实现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相互融合。第三阶段就是电子技术朝着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而发展。当今社会,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红外线感应技术等无不在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智能化的世界。计算机信息技术、红外线感应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相应的知识理论。目前,机电一体化在社会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已经实现了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在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最终的目标就是希望通过机电一体化来实现自己国家的工业化快速发展。

2机电一体化的创新发展趋势

2.1采取绿色、环保、轻便和性价比较高的材料

机电一体化在未来的创新方面将会选择采用较为环保、轻便和性价比较高的材料。在机电一体化的原材料方面开始有新的突破。比如说,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选择一些轻便、绿色和性价比较高的原材料,选择原材料之后可以充分联系材料的不同特点来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进而可以保证机电一体化的产品的质量并在保证机电一体化产品质量的基础之上采用更加典型的新型的材料来不断地创新产品,比如,可以在机电一体化中引入高分子材料、智能材料和纳米材料,这样可以使材料的得到一定的回收利用并达到环保、绿色的环境要求。

2.2在造型和功能上的创新

在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下,我国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方面上开始新的创新,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造型和功能方面的创新,机电一体化产品在造型和功能方面上的改进与创新可以较大程度地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产品造型和功能的追求。比如说,在对产品的造型方面的创新时,利用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的外在造型的审美高度,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对产品造型的需求。除此之外,机电一体化也会越来越重视自身产品的功能,会加强对产品功能上的改进与创新。并且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还会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的要求来改变产品的功能使得产品的功能变得多样化与全面化。

2.3机电一体化会实现控制方面的高效化、智能化和便捷性

传统的机械设备在操作方面具有较大的繁琐性,再加上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认为实现机器的操作运行。这往往就会提升人工操作机器设备的危险性。机电一体化就是能较好地避免这些潜在危险的发生,可以有效地实现在机械设备的操作运行中的便捷性、安全性、自动化与高效性。比如说,在机电一体化中运用电子技术、光子技术或者现代新型的信息技术并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创新就会实现机电一体化的便捷性、智能化与高效性,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机电一体化的创新发展的进程。

3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方向

机电一体化并非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它融入了电子、计算机、机械工程等专业的知识。随着信息技术与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逐渐走向智能化、微型化和快速化。因此,集电子、计算机于一身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自然也会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始迈向智能化、微型化与网络化的进程。机电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技术,研究其技能的人员相对而言较少,机电一体化的专业的研究人员的缺乏是目前阻碍机电一体化发展进程的较为关键的问题。所以,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大力推进机电一体化进程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有关专业的培养部门,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培养出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比如说,可以在各大高校中开设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的专业科目,鼓励有关专业培训教育集体的发展,国家还要给这些相关的专业相应的政策扶持,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和了解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专业,才会在此基础之上较快地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进程。

4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的技术的实现可以进一步满足大家对产品的更高要求,只有不断地对机电一体化进行创新才会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要在掌握现有的技能的基础之上了解市场经济的需求,努力创新,在技术创新中不断地创造出更多需求的产品,早日实现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龙头地位。

作者:张杰单位:国投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篇2

机械工业发展现状与可喜成果

机械工业的发展与创新对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机械工业发展突飞猛进,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大装备新成果不断涌现,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高,呈现总量增长速度快、重点产品产量高、效益增长幅度高、经营效率有提高、国际贸易进步快的发展形势。据工信部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机械工业是装备制造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许多世界第一。仅以2013年为例: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稳居世界首位。其中,多数机械装备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发电设备产量1.2亿千瓦,约占全球总量的60%;造船完工量4534万载重吨,占全球比重41%;汽车产量2211.7万辆,占全球比重25%;机床产量95.9万台,占全球比重38%。目前,我国机械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已超过10%。13家中国大陆装备制造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行列,企业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名副其实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大国,我国机械工业各行业都取得了快速发展:

汽车工业:自2001年底加入wto后,我国经历了汽车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至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2000万辆,连续第五年蝉联全球第一,产销量同比增速均回升至15%以上。近年来,乘用车产销量增速持续高于行业整体增速,成为拉动汽车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工程机械:到2013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总规模突破4000亿元,中国也因此正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目前,中国工程机械代表企业,不仅继续巩固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全面满足市场需求,更在门槛甚高的国际市场全力突破。

发电设备:截至2013年末,全国发电装机总量达12.47亿千瓦,发电装机总量连续17年居世界第2位。目前,我发电设备制造业的“领先者”主要有东方电气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哈尔滨电气集团。

输变电设备:在电力传输设备制造领域,我国企业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我国电力传输设备制造业的“领先者”主要有天威集团、南方电网、西电集团等。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说:“我们拥有当代最先进的输变电技术和设备,完全可以媲美欧美国家。”

数控机床:国产数控机床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中低端数控机床已得到用户广泛认可,基本满足国内需求。90%经济型数控系统和一些中高档数控系统由国内制造。部分我国急需、受制于国外的高档数控机床研发取得了新突破,部分军工行业使用的五轴高精尖数控加工设备开始立足国内供给。

冶金装备:我国已能成套提供年产800万吨级钢铁联合企业常规流程设备,宝钢三期设备国内供应部分超过80%,中厚板和薄板轧机等关键设备已研制成功,4000立方米高炉、干熄焦成套装置、高炉尾气回收装置等已实现了国产化。鞍钢与一重合作研制的2150毫米热连轧机采用了当代连铸和连轧的最新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宝钢与二重合作开发的5000毫米宽厚板轧机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重型机械。一重集团自主设计制造的世界上吨位最大、具有当代控制技术的1.5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研制成功,大大提升了我国大型锻件制造水平和能力。上海电气重工集团正在建造1.65万吨锻压机。8万吨级大型精密模锻压力机、3.6万吨中厚壁无缝管挤压机等重大装备已完成前期论证并着手立项研制。

煤炭石油采掘装备:年产600万吨的煤炭综采超重型成套装备的研制取得重要进展,已研制成功采高8.6米的液压支架。太原重机集团公司制造出了43立方米电铲,成为可与美国匹敌的世界三大企业之一。研制成功了9000米超深井石油钻机,正在研制12000米钻机。我国钻机制造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宝鸡石油机械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陆地钻机生产商。自主建成了“渤海一号”“勘探三号”“胜利三号”等海上采油平台。

石油化工装备:4万立方米等级大型空分设备、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成套装置、60~70万吨乙烯改造工程所需的压缩机等关键设备、石油炼化装置的主要设备实现了国产化,并已在石化企业推广应用。pta装置中,国内已攻关研制了22.5万吨/年规模的pta装置大回转干燥机、高温高压钛材换热器、结晶器、真空过滤机等关键设备。

聚酯成套装备:在消化引进10万吨聚酯成套装备技术基础上,国内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20万吨聚酯成套装备,结束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聚酯装备的历史,并已出口国外。产能30万吨的国产聚酯装备预计今年投入生产。国产化降低了造价,粗略统计,这几年我国聚酯项目投资节省1000多亿元。

水泥成套装备:自主建设的日产5000吨的水泥生产装备国产化率已达90%,并开始批量出口,日产10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彻底改变了水泥工艺技术和装备依赖进口的局面。

工业自动化产品:国产火电分散式控制系统(DCS)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0%,其中30万千瓦机组用DCS市场占有率接近50%。6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国产DCS成功投入运行。秦山核电站国产核电设备配用的DCS也由国内提供,百万千瓦核电DCS也将在用户支持下实现国产化。国产控制系统已开始用于钢铁、化工行业。

环保装备:大气治理、城市及工业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烟气脱硫装置等相关装备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断改进,品种规格逐渐丰富,初步扭转了落后局面,有效降低了环保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

然而,我国机械工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设计水平较低,试验检测手段不足,关键共性技术缺失;二是基础配套能力不足,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基础制造工艺落后,关键材料依赖进口;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生产业发展滞后;四是发展质量效益不高,目前我国装备工业增加值率26%,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自主开发能力偏弱仍然制约着机械工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建设。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没有自己先进的装备制造,没有先进的机械工业,就难以确保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更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化。

文化创新成为机械工业创新发展源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的精神支柱和深层次的驱动力,是企业的核心软实力。机械工业文化创新因子,主要体现于创新精神、创新价值观、创新战略、创新主体和创新文化氛围。

创新精神是中国机械工业创新与发展的精神力量源泉――

机械工业发展过程中,一直积极培育敢于冒险、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主导企业坚持把企业精神、创新精神作为推动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力量源泉,形成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文化氛围。

一汽集团大力培育“学习、创新、抗争、自强”的一汽精神。一汽每一次重大跨越发展的关键关头都有抗争、自强的精神所在。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忠诚、自强、学习、创新”的红旗精神为精神基础,坚持打造红旗自主品牌。在诸多艰难谈判中,一汽都遇到对方要求放弃“解放”品牌、除掉鹰字标的情况,一汽断然放弃合作,再苦再难也要自己干!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培育了“求实人和、创新开拓”和“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东汽精神,逐步实现了主导产品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火电、核电、燃机、风电、新能源”多电并举的产品格局。

北京汽车集团培育和塑造了“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知难而进、志在必得”的北京汽车精神,所属北汽福田自主创新平均投入额达到销售收入的3.5%~4%,年均增长率达到153%,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柳工集团公司把“创新精神”归纳为“创业精神、团队精神、多元化、社会责任”,并把新精神视为柳工必须拥有的关键品质,成为柳工自主创新和赢得市场竞争的思想力量之源。

潍柴集团公司孕育出了令全体潍柴人骄傲的“三高精神”,即“锐意探索、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忠于企业、献身事业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永不言弃的团队精神”,成为潍柴员工顽强拼搏、敬业奉献、创新创效的生动注脚。

创新价值观是中国机械工业创新与发展的文化引领――

中国机械工业在50余年风风雨雨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守一个价值信念:装备中国工业的重任一定要由自己的装备制造工业来担纲,“中国装备,装备中国”成为中国机械工业的价值观与历史使命。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与时俱进,把党的十报告向世人传递的“创新驱动”“绿色循环低碳”“美丽中国”等要素融入企业核心价值观,于2012年再次提炼出了东方电机新的核心价值观:“专注于发电科技,致力于清洁能源――让世界更光明、让生活更美好。”将东电价值观诠释为“五为五高”――为东方电机树立高信誉的市场品牌;为客户满意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员工成长搭建高起点的舞台;为世界清洁能源需求研制高科技的产品;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高品质的价值。为东方电机建设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发电设备企业起到了价值观引领导向作用。

一汽集团公司形成了“争第一、创新业、担责任”的核心价值理念。一汽核心价值导向和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把员工和各子企业的价值追求植根于做强、做优一汽自主事业的基础之上,融汇在“争第一、创新业、担责任”的实践之中。

柳工在2013年初就开展了《柳工核心价值观及“创新的文化”实践活动》。柳工各职能部室、事业部及分厂将柳工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与本单位年度经营计划的a1级重点工作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实践文化理念,其中包括将“创新的文化”“品质成就未来”等理念融入重点研发项目提升、重点产品质量改善等关键工作中。

特变电工坚持“创新求变”的核心价值观,使创新求变成为特变电工发展的灵魂,成为特变电工始终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力量之源。

文化创新战略是中国机械工业创新与发展的文化支撑――

企业的核心是战略,战略的本质是文化。文化以战略为导向,战略决定企业走向。中国机械工业成功和优秀的企业都高度重视文化与战略之间的高度匹配,并制定相应的文化战略,并在实践中将其作为企业追求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东风汽车公司一直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与战略之间的高度契合,先后了《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和《公司“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前不久东风公司又了以“和衷共济、和悦共生”为核心内涵的东风文化战略,向全社会了东风的文化宣言和时代主张,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上海汽车集团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断创新引领发展的文化战略,形成敢于国产化攻坚的质量文化,引领产业技术从中国标准向世界标准跨越;形成敢于建设支柱产业的发展文化,引领产业地位从一般产业到支柱产业的跨越;形成敢于建设世界级整车基地的合作文化,引领产业能级从国内先进到世界水平的跨越;形成敢于应对入世、出海跨洋的价值文化,推动产业地域从上海到中国再到世界的跨越;形成敢于建设自主品牌的创新文化,引领产业阶段从合资经营到合资经营与自主品牌并举的跨越。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2013年正式了新版企业文化规划,并与《国机集团品牌发展规划》和《国机集团社会责任战略规划》相配套,系统提出了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为国机集团品牌和社会责任实践实现全方位、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自主创新文化是中国机械工业创新与发展的显著特征――

中国机械工业创新文化氛围不仅影响科技成果的出现,更影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中国机械工业企业创新文化助推科技创新是中国机械工业发展演进的主旋律。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以“绿色动力、驱动未来”作为企业愿景,大力培育“勇于探索、敢于冒尖、甘于寂寞、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企业创新文化,逐步建立具有东方电气特色的科技创新模式和创新体系,形成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特大型水电、火电、核电、重型燃气轮机、风电、太阳能电站设备及大型电站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大型化工容器等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特大型水电产品跻身世界一流,核电装备研制居于国内领先地位。2008年东方电气被国家授予首批“创新型企业”称号,连续8年保持发电设备产量世界第一的记录。

徐工集团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变革创新、勇气坚韧、专注坚守的创新文化,研发出多项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大吨位装载机打破进口产品垄断局面,大型装载机实现国产化并已批量制造。徐工集团以持续自主创新打造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世界顶级品牌。

沈鼓集团把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作为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与发展的“三大法宝”之一,先后研制成功我国首台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组、西气东输长输管线压缩机、国产核二、三级泵、150吨大推力往复机等一大批重大国产技术装备,被党和国家领导人称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与外商抗衡的“国家砝码”。

瓦轴集团公司开展“弘扬传统、创新发展”特色创新文化活动,促进企业打造核心技术。近几年来,瓦轴集团成功研制了3000多种国家装备制造业配套急需的替代进口的“大型、精密、重载、特种、新型”轴承产品,其中,30%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90%的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并正在建立欧洲高端轴承研发中心。

潍柴集团公司近年来坚持“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自主创新文化,搭建起了“五国十地”研发平台,先后承担和参与了18个国家“863项目”、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计划和科技攻关项目,主持和参与行业和国家标准制定40余项,为推动我国内燃机行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才文化是推动中国机械工业创新与发展的创新主体文化――

徐工集团开展以人为本的企业人才文化活动,推行高潜人才能力提升“金引擎计划”、百名海外储备人才“蓝海计划”和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并建立院士工作站。目前,徐工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近30%,其中,博士、硕士达2000多人;拥有高级技师、技师800多人;以大比重的研l费用为支撑,在国内和全球研发平台上汇集了100多名国内最高端工程机械领军型技术人才,有100多位德、美等工程机械专家在全球各地服务于徐工创新工作,突破并掌握了一大批重大产品与核心技术。

一汽集团强化人才文化建设,做强创新人才保障。目前,一汽技术员工(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占员工总数30%,高于行业12%的平均水平。到“十二五”末期,通过培养和引进,一汽拥有产品研发人员100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2.7万人、技术工人5.5万人,技术员工占员工总数超过50%,形成了创新发展的坚实人才支撑。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公司注重人才文化对集团发展的推动作用,探索建立以提升人才核心能力为目标的、与选拔、培养、晋升、激励紧密关联的人才发展综合系统,2014年集团公司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实施“立业东方电机,实现人生理想――为每一个人搭建宽广舞台”的人才文化建设,对科技人员实施了骨干人才专业工作职务评聘制度,专业骨干人才享受和领导干部相应的专业晋升通道和绩效待遇,实行了每年度的重大科技创新奖和科技进步奖;实施青年人才工程规划,每两年颁发东电青年科技奖、青年技能奖和青年管理奖,激励青年职工不断成才。

创新文化氛围是促进中国机械工业创新与发展的良好文化环境――

上汽集团大力营造催人奋进的创新文化环境,坚持“四管齐下”――出好文化精品,办好文化活动,叫响主题口号,学好文化人物;大力弘扬全国劳模上海大众发动机厂徐小平“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三种精神,积极营造催人奋进的创新文化氛围。

一汽集团通过集团报、网、台和基层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忠于一汽的科技创新精神,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积极营造对技术创新中失败的宽容、包容,鼓励全员持续改善,全力支持有助于创造新价值的想法和行动的创新文化氛围。

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引导和支持公司内部媒体传播创新理念,宣传创新案例,报道创新动态,普及创新知识;发现、培育、选树技术创新的典型,运用事迹报告会、成果展览等多种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典型的榜样作用,推动技术创新文化落地。

文化创新助推机械工业快马加鞭

现代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我国机械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有一大批企业早已开始着手以文化创新来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但是,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来看,我国机械工业与世界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还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以文化创新助推企业长远发展,提升机械装备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文化创新助推机械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激发内生动力――

党的十作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引发机械工业生产方式、企业组织方式、市场竞争格局等一系列重大变革。我们要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好后发优势,增强推进机械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实现中国机械工业的产业升级。在这当中,文化创新为我国机械工业转方式、调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抓手。通过文化创新,促进机械工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全面提升机械装备的制造水平。结合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合理规划确定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形成一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机械工业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集中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从而实现从机械工业制造大国向机械工业制造强国转变。

以文化创新助推机械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党的十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我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实施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提出的发展思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征程中,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机械工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我国机械工业要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要围绕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需求,x择一些影响面广、带动性强的机械工业高端装备为主攻方向,在国家专项基金支持下实施重大技术创新工程,加快典型高端装备关键技术的突破。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以原始创新为主攻方向,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不断研发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提高机械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大力支持机械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政策扶持、人才培养、作风建设等方面形成鼓励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大研发的投入和人才的培育,培育先进的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文化创新助推机械工业企业深化改革、转变机制、激发活力――

当前,我国经济正经历着新一轮结构大调整、产业大洗牌、企业大重组,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将为中国机械工业由大变强提供巨大动力,而机械工业企业的改革创新,突破口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一是要深化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创新商业发展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既是竞争方式创新的高端形态,也是企业经营文化的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主观追求目标是“客户价值最大化”,这就要求机械工业企业要提供全新的产品或服务、开创新的产业领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提供已有的产品或服务,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特别是要加快推进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重点发展处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前端服务――设计和研发,重点发展产品生产后端服务,实现服务增值,实现由“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由被动适应市场向主动经营市场转变。二是要深化企业技术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三是要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促进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四是深化人才机制改革,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引进和选拔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用创新的意识、精神、观点、知识、方法来激发人的创新活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动力和资源。

以文化创新助推机械工业全面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塑造品牌新形象――

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是加快机械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善机械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引领和创造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机械工业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建设相对滞后,仅有不到三成的企业将其重视质量的理念和活动传递给顾客、潜在消费者,以提升企业品牌和竞争力。如何塑造自己的产品质量品牌新形象依然任重道远。机械工业企业要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建设主要是着力强化制造基础,全面推进质量品牌建设。一是提升机械工业产品质量。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和基础配套能力为目标,组织实施强基工程,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要通过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在重点领域推广可靠性工程,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一批重大质量工程、质量技术推进工程、质量素质提升工程等全面推进质量品牌建设。二是加强自主品牌创建和培育,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支持企业通过研发核心技术,改进产品外观设计、包装质量与售后服务等,不断提升品牌的质量形象与市场竞争力,塑造我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新形象,不断提高质量信誉和品牌影响力。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引导优势企业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三是加强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引导企业创建诚信文化。推行产品质量企业自我声明制度,引导企业通过产品质量自我声明,承诺和履行保证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建立工业产品质量监测预警平台,建立品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质量竞争力评价体系和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举办质量标杆活动,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加倍努力。

以文化创新助推机械工业实施绿色制造,促进机械工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制造是机械工业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倡导绿色文化发展理念,使机械工业企业在谋划全局、制订发展战略、确定新产业、新产品开发方向时,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同步考虑环境问题,把生态工业思想引入机械工业产业并贯穿其始终,改变那种耗竭型的工业发展模式,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要上升到企业价值观的高度,绿色文化对技术和产品导向做到“既经济又环保”。要积极发展绿色制造和再制造工程,构建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生产制造模式,积极发展高效、节能、低(零)污染的优势产品及清洁制造技术,逐步淘汰落后产品及制造技术。要重点推广兼有产品制造功能、能源转换功能及废弃物消纳和资源化功能的工艺流程,大力开发和推广量大面广的节能、节材和环保技术装备,发展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设备。把节约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公众身心健康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将企业的清洁生产作为主要目标,将建立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作为主要手段,将绿色营销、建立企业的绿色形象作为重要目的,实现机械工业企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成长,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以文化创新助推中国装备“走出去”,培育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机械制造群体――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成为了机械工业由大到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机械企业通过“走出去”,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和相关品牌效益,获取国际销售网络及市场营销经验与信息资源,获取有效的经营管理经验,促进跨国文化融合,有效减少文化冲突,从引进技术、模仿学习,到消化吸收、二次创新,到自主创新、行业领先,再到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中国装备“走出去”,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关键环节、具有产品、资本和技术输出能力的大企业,同时还要着力培养一大批“专精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群体。要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以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为目标,坚持“以我为主、互利共赢”原则,加快机械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步伐。具体来说,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支持对外经济合作的政策体系,推动大型成套装备出口;二要鼓励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成商通过工程总承包等形式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成链“走出去”;三要支持资本雄厚的大企业并购有品牌、技术、资源和市场的国外企业,开展全球资源和价值链整合;四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海外研发资源,最大限度突破技术壁垒限制;五要通过“走出去”参与国际销售,获取网络及市场营销经验与信息资源,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获取有效的经营管理经验,获取相关品牌效益。

中国机械工业企业必须主动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主动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向产业链高增值环节迈进,从而提高机械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篇3

三峡工程以工程总量和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是当今世界技术水平最高的水电工程。在实现技术自主创新的同时,三峡工程还实现了工程建设运作和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的自主创新,如项目法人化、管理契约化、创新体系集成化和技术创新定制化等,探索和实践了一条具有三峡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创新路径个性化

三峡工程立足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向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延伸,不断深化创新过程、提升创新水平。

工程设计安装26台70万千瓦特大水轮发电机组,尺寸之大、水头变幅之宽、设计和制造难度居世界之最。而在三峡工程建设之前,我国只有自主设计制造3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能力。面对工程刚立项、技术基础薄弱的现实,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下称“三峡总公司”)确立了“国际招标,引进技术,联合开发,联合制造”的方针。通过公开招标、以转让技术为条件,把世界一流的技术引进来;再通过国内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掌握了核心技术,把单纯的项目工程优势转变为技术创新优势。

三峡左岸14台机组合同执行结果为:国内制造份额达到50%以上,后4台机组由哈尔滨电机公司和东方电机公司为主制造,其中14号机组、9号机组的国产化率分别达到71%和85%,投产后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这仅仅是三峡工程自主创新走出的第一步。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成果后,三峡总公司不失时机地向集成创新方向发展―在建的三峡右岸电站12台70万千瓦机组中将有8台由国内企业自主完成。此外,三峡工程还实现了部分技术的原始创新。据统计,三峡工程已创造、使用专利技术700余项,创下我国工程施工使用专利技术之最。

创新主体法人化

三峡工程自主创新最具特点的是“项目驱动的创新机制”,而形成这一机制的关键是创新主体法人化。

首先,成立三峡总公司,构建法人化的运作主体。三峡总公司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它不是行政指挥者,而是项目法人,对工程筹划、筹资、组织施工、生产营运、技术创新、还贷等进行全程管理,有效地把责、权、利统一起来,有利于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和投资。

其次,通过项目招标制,集合了一大批具有法人资格的创新主体,使全世界最先进的水电开发技术和设备在三峡集中,使全国最精锐的施工队伍在工程建设中大显身手。法国阿尔斯通公司、aBB、加拿大Ge、德国伏依特、挪威Ken公司、西门子(VGS)等世界知名跨国公司,以及哈尔滨电机公司和东方电机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都参与其中。方圆15.28平方公里的三峡坝区汇集了17家主要参建单位,各自既独立承担任务,又进行整体协作,形成三峡工程法人联合的创新形式。

与过去“会战式”的工程建设和技术创新方式相比,创新主体法人化突出了创新主体的法人地位和责任,便于优化创新资源,也提高了技术创新的效率。

创新管理契约化

三峡工程以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为代表的管理机制,取代了以往建设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成立工程指挥部的传统作法,实现了工程管理体制的创新。其中,对于技术创新的契约化管理,是合同管理制的主要内容,也是三峡总公司在技术创新管理上的重要实践。

契约化管理首先体现在以合同的方式确立三峡总公司与各创新主体的契约关系,形成具有法律约束意义的合作关系。其次,在引进技术过程中,对合作创新在合同上作出明确规定。例如在三峡工程左岸机组最初的招标文件中,就明确了“三个必须”:投标者必须同意与中国制造企业联合设计、联合制造,并对供货设备的技术和经济负全部责任;投标者必须向中国制造企业全面转让核心与关键技术,培训中方技术人员;中国制造企业分包份额的比例不低于总价合同的25%,14台机组中的最后2台必须以中国企业为主制造。第三,在创新项目的组织上,三峡总公司作为工程的业主分别与具体项目法人和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建立双重契约关系,形成层级约束。

创新体系集成化

三峡工程的自主创新贯穿于从研发、设计、生产、分销到服务的整个产业链,形成系统化设计、分包式创新、集成式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三峡总公司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系统集成能力。

一是通过招标实现分包式技术创新。如三峡工程的核心设备26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通过招标形式,分别由阿尔斯通和aBB组成的供货集团中标8台,哈尔滨电机公司参与合作制造;加拿大Ge和德国伏依特、西门子(VGS)联合体中标6台,东方电机公司参与合作制造。

二是由三峡总公司与相关企业共同成为创新的主体。如可大幅降低能耗、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特大型混凝土制冷系统”,就是由三峡总公司与浙江上风集团、洛阳矿山机械厂等单位联合开发研制成功的,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三是以工程项目为统领,带动关联技术的创新。三峡工程建设施工中涉及到大量中、小型机械设备及单项施工技术的开发研制和革新改造,每年都有新技术、新工艺问世,并获得国家专利。仅葛洲坝集团公司就申请了诸如水下管涌探测仪等31项专利,这些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三峡工程建设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

技术创新定制化

三峡工程所带动的技术创新都是为三峡工程“量身定制”的。如用于三峡工程大坝和发电厂房混凝土连续浇筑施工的“LDC6侧卸式混凝土运输车”,由北方重汽公司按三峡二期工程混凝土施工设备要求的有关技术条件设计制造,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可与国际同类先进产品媲美,获得三项国家专利。再如三峡工程中12个电站大型水轮机的蜗壳钢板,由于技术要求非常高,国内是空白,国际企业搞技术封锁。为此,由鞍钢技术中心和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的项目组,以超常规的工作方式,经过多次试验,仅用3个月时间就轧制出替代产品,达到了三峡工程对水轮机蜗壳钢板的要求,既打破了技术封锁,也实现了技术上的自主创新。

这种围绕工程开发建设而组织的技术创新,定向攻关、定制创新,定位突破,使创新成果直接用于工程项目,减少了创新成本,增加了创新价值。

创新成果市场化

三峡工程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把已经成熟的技术创新成果相继应用于新开发的水电工程,形成了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如三峡总公司相继在长江上游开发的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地下电站中,拟安装32台70万千瓦大型机组,就分别应用了三峡自主创新技术。东方电机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合作开发的蒸发冷却技术,在云南大寨电站水轮发电机、陕西安康火石岩电站水轮发电机、李家峡水轮发电机产品上尝试应用。正是由于在发电机新型冷却技术创新上形成了一定优势,东方电机公司2005年签订了岭澳核电站二期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供货合同,2006年还进军巴基斯坦、印度、越南、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市场。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篇4

【论文摘要】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技术有机结合的一门复合技术,常被称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它代表着机械工程技术革命的前沿方向。其发展基础是要有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要求

所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为基本取向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的总称。按照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其特有的要求。

1.1培养目标要求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2专业设置要求

按照“厚基础、宽专业”的要求,厚实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设置大学科、宽口径的专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专业面过窄的局面。

1.3课程体系要求

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增强实践”的要求,辩证地处理好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关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要增开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1.4教学方法要求

着力体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2.机械电子工程创新教育的现状分析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看,参加创新活动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刚开始参与时一哄而上,人数众多,且热情高涨,但往往善始者繁,克终者寡,五分钟热血的情况屡见不鲜。也有很多机电类学生从事课外科技活动粗枝大叶的多,小打小闹的多,起点较低。大多数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仅是靠短时间的突击来完成,追求短、平、快,缺少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态度,达不到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经验总结的目的。这显示了我国创新教育的差距。创新理念远未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学生缺乏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说明高校在创新理念的贯彻与培养上还是欠缺力度,做得还是不够。

其次,从参与创新活动的学生所具备的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上看,当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素养有下降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设计与绘图能力不足。学生基础理论学习盲目,导致基本功底不扎实,同时对传统机械方面的知识有排斥心理,一味地崇尚电子、控制、软件等所谓的流行专业;二是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应用不够。学生往往只知道那些教科书或老师讲授过经典的设计方法与案例,相关领域新的思想与理念很淡薄;三是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实验能力较差。

还有,教师和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两个主体,而教育体制是创新教育的基础。近些年老师压力陡增,大都面临着科研、教学双重任务,面对教学评估、项目经费任务等已经焦头烂额,而指导学生的工作量评价较低,这导致指导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老师的负担;对学生而言,旧有的教学模式,重书本重理论,轻实践轻动手,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浮躁,基本功和实践能力差;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和就业的压力,也显得无所适从。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是创新教育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土壤。

3.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近年来,通过广泛调研就业岗位群工作范围和技术领域,分析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社会人才市场现实与未来发展对人才的有效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为依据,从而确定毕业生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结构和应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形成了“四层两段一贯穿”的课程结构体系,构建了“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创建了“核心技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四层两段一贯穿”的课程结构机械电子学科是基于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所以加强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课程结构体系分为基础教学、专业教学、专长教学、毕业设计与专业实习四个层面;基础学习和主体学习两个阶段。在整个三年教学时问内,专业技能实践培训模块贯穿始终。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四层两段一贯穿”的课程结构的基础学习阶段为第一、二两个学期,学生除进行公共课学习之外,主要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专长学习是专业能力培养的深化,学生将学习到该专业中最新、最具特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学习和专长学习中,学生将利用相关的实训设备进行专门化技能实训模块的培训,这些模块包含了机电一体化领域内的最新应用技术,大量采用“实例”和“真实环境”方式培训。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专业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相结合,独立思考、独立探索能力培养同集体协作、共同交流能力培养相结合。

(2)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开展课外制作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实践活动之一,特别是对机电专业学生来说,是开展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的最佳平台。"。将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教学体系相互平行,融合交叉,把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交叉点和教学重点。相互平行,是指两套体系的教学计划相互平行,课程流程相互平行;相互融合,是指课程知识内容与技术、技能培养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场所相互融合;相互交叉,是指两套体系的功能相互交叉,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的落脚点相互交叉。

(3)“核心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核心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将理论与实验、实训相结合,以课堂与实验(实训)室、实习车间、工厂车间四点为交叉网络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尝试构建“可编程控制技术”、“驱动技术”、“传感技术”等核心技术。为了突出对学生在这些反映工业自动化技术最具代表性和先进性的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我们构建了针对这些核心技术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学生上机编程、调试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较完整地掌握pLC的基本原理、程序编制、程序操作和故障诊断技术。该课程设置使学生既掌握了pLC基本知识和程序操作,同时在相关专业课中又涉及到pLC在不同场合的应用,而在相关实训模块课中学生将pLC技术综合应用到各种不同的生产环境中去。在每个实训室都有一种主要技术单元,同时,还有其它技术单元出现,宾主相拥,多次重复,但角度不同,强调的应用领域和水平不同。

4.结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优势学科方向。要紧紧抓住人才需求变化的大趋势,准确定位,严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使教学紧跟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变化的趋势,为培养出符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岗位实际需要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合格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周刚毅,李国平.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机电模具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3):105.

[2]邱自学,姚兴田,王君泽.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群建设[J].机电工程,2005,22(12):60.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篇5

对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来说,进行产业发展创新的最终任务在于将整个行业优势加以强化,通过对生产及经营方式的变革来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的。从产业发展的不同侧面来说,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从行业发展的整体角度来看,应明确实施产业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第二,在创新过程中应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标,对行业整体的发展机能进行全面提升,积极扩展创新优化的空间,使自身优势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第三,应站在整体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内在结构的高度,对其现存的产业链进行科学化、完善化的管理,引导行业整体向大型化、集中化方向发展,这样就能将生产经营成本降至最低,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总体来说,我国目前的电子信息技术的行业创新可总结为五个主要方面,即生产技术、产业链、产业集中、开发应用及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在长期的发展历程当中,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一直都在不同阶段的创新中取得进步,产业创新的不同方面互为支持并相互作用,并在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使人们能够对电子信息技术行业得到更加准确的认识和了解,达到最为明显的创新效果。

2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创新的有效措施

2.1建立一个集服务与引导为一体的产业管理体制任何行业要想实现创新发展,都必须以建立起良好的产业管理体制为前提,产业管理体制中应当包含服务与引导两方面。为了尽快将这一产业管理体制落实到位,首要任务就是根据现今的实际生产要求,将行业自身的发展理念进行与时俱进的转变与升级,并切实树立起重视服务、加强协调的创新原则,为行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同时,还要在行业的总体指导方面提高能力,将阻碍创新的限制性因素尽量剔除,使区域、产业等方面的瓶颈得以突破,对各生产模块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整合多方生产优势,从而在资源拥有量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最大效益,有利于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另外,产业管理体制还应在科技开发、税收返还等各项资金费用的利用方式上实现转变,使其能够在产品功能升级、新产品研发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电子信息技术企业出于技术创新的需要,需向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及商务部申请项目建设的专项资金。因此,产业管理体制还应在融资方面给予帮助。

2.2加快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⑴将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最终应依靠电子信息技术企业来实现。因此,应对电子信息技术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政策的扶持和奖励。同时,要对整个行业的管理上积极鼓励创新,使企业意识到新技术研发试验、组建测试及其他核心设备、软件等方面的重要性,促使企业主动追求创新。这样一来,就能使整体行业的发展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具体可从三方面来实施:一是针对企业本身的创新机制而言,应从机制的整体角度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二是针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而言,应努力营造适应企业创新需要的政策环境,使企业在行业创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以巩固;三是针对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的优势而言,应注重对企业优势的全方位整合,创新方向应根据企业的优势和发展战略而定,这样才能形成特色型且专业化的创新机制,实施中可重点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及实验场所的技术改造方面。推进区域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在创新过程当中,可首先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领先企业进行重点扶植,并由国家机构进行专门的资金投入建设,从而打造出一个良好的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公共研发平台,并依靠平台使具有共性且较为关键的技术手段得以最大程度地接受扶持。同时,还可通过将现有的创新平台中的优越性加以突出来实现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将创新平台作为企业发展的枢纽,帮助企业从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中找到突破口,为企业创新工作提供有效的协调辅助作用。

3结论: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篇6

关键词传输;传媒;广电网络;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7)181-0033-02

“传输”与“传媒”对于广电网络发展来主说,不是一字之差的问题,在市场竞争与体制改革中,广电网络怎样才能面向多元化产业,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独立走向联合,从传统走向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完成这一重大战略转型。

1广电网络所面临的转型问题

1.1体制的转型

从行政事业的管理体制向现代化管理体制的转变已成为广电网络转型的必然,在此影响下,通过数字技术转换取代模拟技术,广电运营也从被动地为客户提供服务而转型为以用户为核心服务,从“公益”转型为“公益+赢利”的模式,与市场接轨,遵循市场经济运营法则,通过多元化经济发展带动广电网络的进一步发展。

1.2网络的转型

广电网络建设也承载着宣传、纽带与桥梁的作用,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已经将媒体服务推向了新高度,从单向的发送式传输转变为双向互动的信息沟通,这是促使广电网络发展的原动力,各地在争相推动“三网融合”技术的实施,市场需求将网络转型推向了必然。

1.3业务的转型

由于多年来垄断地位的优势所在,除了主流业务外,广电网络已经失去了服务与发展意识,表面上,广告的市场份额占比很大,但实际上,这项高比例的收入只维持在中央与少数几个星级电台中,受新媒体与新兴传播方式的影响,使我们不仅感受到业务转型的危机与紧迫,新业务的诞生是改变这一窘境的最有效办法,如:付费电视、信息、互动点播、线路出租等,都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具个性化与高品质的服务,由此向信息化运营迈进。

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其他网络业务也在不断进行着相互的渗透与融合,有线电视网、互联网、电信网,这3类不同业务相互合作运营,呈现出一片生机。而广电网络在此氛围下,却因资金短缺,市场运作能力差等因素,被迫转型,目前跨行业,跨地域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正在形成,目的就是为了总体提高核心竞争力,并不断增强市场运营能力。

2五大战略实施促进广电网络发展趋势

在广电网络的转型道路上,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数字电视网络平台的建立,为广电网络业务创新提供了新方向,它以全新的框架结构、技术标准与创新收益,使转型业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传输”到“传媒”的实施提供了多层面的转型机制,从这一“华丽转身”开始,我们总结要做好实施五大战略的转型准备。

2.1人才战略

体制改革中最先改革的就是人员的改革,只有把优秀的人才留下来,才能从上到下地实施改革措施,广电行业也应该跟随市场经济运营的指导,吸纳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承担起媒体生存发展的重任,引进新的管理机制,迎合新世纪的发展寻求机遇。这是作为广电企业重新认识人力资源的重要过程,只有人才战略保障的执行与实施,才能适应新发展,新合作,新交流。除了人才素质方面的德才兼备,还应要求人才具备思想活跃、包容与发散等物质,如果说“传输”靠的是技术型人才支撑发展,那么从长远目标来看,“传媒”所依赖是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多渠道地培养、吸引广电行业的人才,一方面要营造出人才成长的企业文化氛围,对选拔、培养、激励等机制进行全面的改革;另一方面也要将战略目标与个人的能力特长相结合,鼓励调动业务能力提升,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为转型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

2.2“走出去”战略

“走出去”战略是我国的对外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其优势在于走出国门,学习先进,既能走出去,还要拿回来,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这项战略对广电行业也同样有作用,我们在改革开放中解放思想,优化重组,合理配置,迎接挑战。从数字化技术的普及,我们应该看出,“走出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这不仅提高广电开放式的经营水平,也增强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整合行业内外资源,主动参与合作竞争,这是壮大自己“筑巢引凤”的过程,同样也是开拓进取“与狼共舞”的新局面。我们应该学习先进的理念,总结成功的经验,并能够积极借鉴与合作,在此战略指导下,一要开放心态,二要勇气十足,三要定位准确。坚持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夯实我们的资源、信息、技术基础,创新经营,积极合作,全面做大做强广电产业。

2.3跟随战略

战略创新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创新的方案与选择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面临创新战略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要通过学习,积累与融合这一系列过程,才能将创新之路走的更稳,将创新战略有效实施,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之为“跟随”。跟随战略,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从我们上面倡导的“走出去”战略来看,我们不仅要做好一个“跟随者”,也要通过学习与掌握先进的技术,积累丰富的管理经验等方面选择好我们所要跟随的对象,在我们不具备竞争优势与战略合作的前提下,跟随,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像蒙牛在创建之初,就是通过跟随战略快速地与伊利缩短了差距,并随之进行了超越。

2.4创新战略

正如我们以上所说,创新战略就是“走出去”的过程,如何“走出去”,如何能走的成功,又如何能改变跟随成为引领者,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得以实现。企业的创新战略是抓住市场机遇的战略转型,是超越同行业获得利益最大化的厚积薄发。广电网络在创新战略的实施中,应该以核心技术、运营机制、组织结构等方面为创新基础,放开姿态,广纳贤良,通过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的推动,走向新纪元。

2.5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战略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所在,也是广电网络的业务转型的必然趋势,无论是经营战略上,还是业务合作上,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是不断整合分散资源,优化运营环境,增强抗风险能力的重要过程,它将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为专业化经营奠定基础,是任何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运营措施。尽管多元化经营道路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好走,但因其为企业带来的丰厚利润与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应积极寻求合作对象,扩大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无论如何面对风云变幻,都有其强劲而灵活的抵抗能力。

3结论

广电网络所面临的问题,应以自身突破为重点,对产品的营销模式、产品设计、促进服务等方面积极开拓创新,为构建商业模式下拥有自带特色的广电网络而不断努力,打破现有运营格局,走向多元化的战略合作,以全新的姿态进入互联网时代,优化整合新资源,突破传统,积极竞争,引领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篇7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能力本位;典型工作任务;综合实训室建设;再制造;创新型人才

0引言

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机电维修与管理综合实训一般包括机电设备维护、故障诊断、维修、改造、再制造、机电设备管理六大模块。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一批“具备机电及自动化专业知识”、“掌握机电设备维护、诊断、维修、改造、再制造及管理综合能力”的现代化创新综合型人才,同时这也是企业对该高职专业的需求。

针对机电设备诊断与维修等相关课程,学院一般进行金工实习、机电设备拆装等基础实训,机电设备管理课程只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但在培养掌握机电设备维护、诊断、维修、改造、再制造及管理综合能力的现代化创新综合型人才方面,这样的实训构建及实施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

1基于能力本位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机电维修与管理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特点

基于“教育部的《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的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工程系统化的教学项目教学模式”的要求,结合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校企合作的企业综合能力要求及实训中心特点,提出了“基于能力本位工作过程系统化”机电维修与管理综合实训中心的建设理念。该理念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基于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通过总结归纳形成专业的行动领域,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经过对企业实所需相关人才的调研,总结出该实训课程体系应具备如下特点:

1)职业性与技能性:基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定位,作为该专业最为关键的实训教学环节,必须紧贴岗位实际,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

2)实践性与应用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性是实训室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的学以致用,使机电诊断与维修等相关知识与技能得到充分的应用。

3)综合性与创新性: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要想让学生走向社会后在机电设备诊断、维修、改造、再制造及管理等综合技能方面能够与时俱进,该综合实训室必须具备培养学生综合及创新理念和能力的功能。

2综合实训中心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及载体的选择

工作工程系统化的教学项目教学模式是企业对高职人才需求的映射,我们通过对重庆神驰机电有限公司、小康汽车、重庆隆鑫股份有限公司、百事达汽车等多家校企合作单位进行走访和调研,结合学院专业教学标准、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工作工程为理念,制定了如表1所示基于实训载体与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培养表。

表1基于实训载体与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培养表

3机电维修与管理综合实训中心总体布局的构建与设计

机电维修与管理综合实训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基于工作工程为导向,结合表1所示典型工作任务、载体选择,把整个实训中心分为如下6个实训区:拆装型基础实训区、电气故障诊断实训区、机械零部件失效分析实训区、机电设备维修实训区、机电设备改造实践区、机电设备再制造实践区,而机电设备管理实训全部贯彻到上述6个实训环节中,综合实训中心的占地面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该综合实训中心的总体布局设计如图1所示。

4综合实训中心工作过程导向构建及运行

为了符合时展和企业需求,全面培养高职既懂机电设备诊断维修、又懂机电设备管理的全方位技能、创新型人才,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机电维修与管理综合实训中心本着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构建了机电维修与管理综合实训工作过程导向及教学运行图(第一阶段),如图2所示。

教学运行实施过程中,共设置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全体学生参加的载体抽签式分组实践性实训并达到预期目标;第二阶段:抽取第一阶段综合实训优秀的部分学生参加的“机电设备改造”或“机电设备再制造”实践,这个阶段作为大学阶段《专业实习》课程的一部分,目的是培养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创新型人才及为学校参加专业相关技能比赛选拔人才。

5综合实训中心投入使用后效益分析

1)多方面培养能力,为技能比赛提供平台,拓宽学生就业面。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的学生可以通过该综合实训中心的全程专业实训,锻炼有关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维修、管理、改造及再制造的能力,为学生在校参加技能比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毕业后可以到汽车、摩托车、机床、机械加工、电梯等机电行业工作,真正地拓宽了就业面。

2)可以进一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部分学生毕业后创业打下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国想创业的人群越来越多,毕业工作一段时间的高职学生更为如此,通过该综合实训中心的机电设备改造、机电设备再制造实践平台,可以培养优秀高职学生的创新、研发能力,为日后有创业设想的学生打下基础。

3)可以采取“专业教师引领、优秀学生参加”的形式为社会上出故障的机电设备进行维修、改造或再制造,为学校进一步加宽校企合作模式提供途径。

6结束语

为培养既“掌握机电及自动化专业知识”又“具备机电设备维护、诊断、维修、改造、再制造及管理综合能力”的现代化创新综合型人才,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以校区搬迁为契机,对我院现有的机电拆装实训室进行了重新构建与设计,以期达到如下目标:

1)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与该综合实训中心的实训紧密结合,培养具备机电设备诊断、维修、改造及再制造的技能创新型人才,拓宽学生就业面、增加市场竞争力。

2)在达到基本培养目标基础上,以该综合实训中心为平台,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或使已有的校企合作深度化,为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学生专业实习、岗前实战提供途径。

目前,机电维修与管理综合实训中心已完成布局构建与设备选型工作,正在进行采购、安装与配置,配套的实训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正在与合作厂商进行联合开发。

【参考文献】

[1]于云程.基于工作过程的《冲压模具与制造》课程教学设计[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25-27.

[2]孙兴民,赵兰庚.高职高专院校实训室建设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4(11):62-65.

[3]欧阳国军,赵艳玲.职业院校网络安全实训室构建与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1):71-73.

[4]张翠凤.机电设备诊断与维修技术.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篇8

关键词:广播电视产业;机遇和挑战;问题;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业才开始由“事业”转为“产业”真正出现并逐渐发展成为传媒业的领头羊。广播电视是电子技术进步的产物,其信息时代特征显著,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产业与国家文化传播建设息息相关,具有突出的媒体属性。在巨大的文化产业市场的需求下,广播电视作为现代电子传媒也具有明显的产业经济价值。伴随文化产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广播电视产业不断扩大自身的领域和影响,向社会开放自身媒体资源,实现了更大的发展。然而,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正面对着互联网等激烈的媒体竞争,为应对新的发展形势要求,发挥广播电视产业独特的价值和潜能和打造具有传播特色和特殊价值的大众传媒,广播电视产业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实现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机遇

首先,在未来20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综合国力都会得以巨大提升。广播电视产业是我国综合实力的体现,基于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政治、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进步与发展为广播电视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再次,在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机制已基本确立,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起到了日益重要着基础性支配作用,正在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预计近几年内完全可以进入全球经济自由50强的行列,为促进传媒加快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最后,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把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和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同时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指导意见。党的十七大拉开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序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我国文化市场。中央对广播电视业的改革非常重视,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措施,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必将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二)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挑战

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首先,我国广播电视业在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总体实力与西方传媒集团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广播电视业所占的份额也相当小,而且区域之间的发展很不均衡。全球化、国际化是最显著的时代特征,广播电视媒体也呈全球化趋势,西方国家的传媒集团纷纷以各种形式向国内渗透,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与西方传媒的较量时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且,由于我国各地区以及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在区域、城乡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特别要指出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不足,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等给广播电视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因素。最近几年来,国家广电总局部署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2131”等工程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为迅速提高欠发达地区广播电视普及水平,缩小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另外,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全新时期和社会变革伟大时期,无论政治、经济、文化体制还是社会结构都在发生重大变化。转型带来的三农问题、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阻碍着社会的飞快发展,广播电视产业也必然会受到影响。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给广播电视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成为信息交流和传播界新的宠儿,传统的电视内容俗套、缺乏新意,在新媒体前所未有的冲击下,广电产业继续稳步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一)广播电视产业的媒体成分单一,规模实力难言强大

尽管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已经在实力、规模和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可在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着传媒产业的全面发展。广播电视产业在区域之间的实力、规模、质量上参差不齐。我国广播电视的一般事业已经成熟,产业化起步较晚,实力及规模化集团与国际发展差距较大,特别是省级以下广播电视媒介竞争力乏善可陈。由于我国的媒体行业中成分过于单一,广播电视产业只能经营广播、电视和少量报纸等产业。西方媒体大多是混合媒体,既有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娱乐、教育等内容,甚至还有石油钻探、航空业、旅游、房地产等媒体之外的业务,就像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传媒集团”,经营范围众多,有许多资源可以共享。而我国目前广播电视产业完全不能实现跨地区、跨媒体经营,使产业化和集团化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作用。

(二)投入资金力度不大

电视产业属于智力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电视节目内容制作和创新更进一步,则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过去几十年,广播电视被定为为国家和党的“喉舌”,一直属于事业单位性质,电视广告收入和有线电视收视费是其主要的盈利模式,缺乏经营性收入的激励政策和措施,盈利模式和业务单一,制约着广电的资本积累和产业规模扩张。盈利能力的相对薄弱,使在开发新媒体业务上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电视产业受体制束缚,很快在媒体竞争中居于下风。广播电视产业高技术、高投入的属性决定了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支持。传统的运作方式总体上依靠自身积累发展,对其他相关领域和吸纳外部资源资本的关注很少,无法突破旧体制的框架和解决资金短缺瓶颈,阻碍了广播电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缺乏核心竞争力

广播电视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收入,并成为电视媒体的绝对支柱性收入,缺乏多元化经营盈利模式,过度依赖广告收入的盈利模式抑制了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空间。广告市场增长幅度持续减缓,新媒介形态对电视广告的分流作用日渐明显,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培育广播电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主体竞争力才是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现代电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有线数字电视为中心的传播网络,以及以电视台为主的内容生产能力为主。面对新形势,应该在掌握市场主动的情况下,合理布局,灵活利用资本运营手段,深度开发受众资源,锻造新媒体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重点突破,抢占媒体市场。(四)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作为“舆论喉舌”,我国的广播电视的事业单位身份使产权关系不清,责权关系不明,产业化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的需要。电视台和电台作为事业单位,市场准入政策不明确,同时缺乏行业发展战略,管理机制在各级广播电视部门中普遍僵硬,经营和宣传理念杂乱不堪。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其管理机制一直无法与国际规则相接轨,在分配机制等方面依旧需要尝试新的路径探索。

三、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趋势

(一)加强政府监管和完善相关体制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建立明晰的政府监管体系是广播电视产业发展过程提出的新要求。政府主管部门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减少对产业领域的直接行政干预,把握既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增强市场机制自发的调节作用,促进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达到产业发展目的。主管部门要遏制电视产业不正当竞争和恶性竞争的出现,以避免对产业环境造成破坏。体制机制改革作为产业发展的动力所在,已具雏形的产业体制急需进一步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全面深入地推进事业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的分离,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市场运作,推进广电产业资源资本化和流动化,支持广播电视产业资源和成本的跨区域运营和整合。克服陈旧观念的约束,行业主管部门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时,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得整个产业向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核心竞争力,以及向满足技术进步和满足市场需求方向发展。在网络媒体异军突起的今天,电视产业的发展与变革要适应媒体市场的客观环境变化,提高新闻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充分尊重宣传规律,创新宣传理念和体系,实现产业竞争力与宣传能力的同步提升。面向未来,产业化需体现于战略目标定位上,构筑电视产业的长效驱动机制,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单一经济目标向全面发展转变,从而使广电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创新生产内容

“内容为王”,这是传媒业的一条“定律”。在新的传播格局下,传媒的竞争焦点将聚焦在高质量的节目内容上,为此,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其内容实现不断创新,尤其意义重大。创新是创优的前提,近年来,各台节目形态大同小异,内容多样性缺乏,节目克隆和抄袭现象比较普遍,创新动力不足,创优更是产业发展的瓶颈。广电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型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行业主管部门应鼓励创新创优,定期评选和表彰原创优秀节目与业务并奖励;打造一批优秀的专业频率频道,建立创新创优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构建节目模式市场;大力治理节目抄袭和克隆,对娱乐节目和电视局实行总量调控,提高创新质量,制订节目版权与模式保护法规。面对新媒体的融合前景,在传统电视生产中,加强对内部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系统内外的各项必要资源。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以及共享稀缺资源为原则,推进横向整合,以空间扩展和战略联盟为目的实施纵向整合。通过优势互补、共享稀缺资源和战略联盟的横向和纵向整合,提升内容生产能力,把内容生产从部门行为和个体行为上升到系统行为。在媒体产业下一轮竞争中,决定因素是创意水平和内容生产能力。只有实现跨媒体经营,充分利用各个资源平台的长项和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源优化配置产生的协同效应,提升内容生产以及创意的水平。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走上信息化发展道路,广电系统要突破传统的传播平台束缚,大力发展增值服务和新媒体内容业务。在这场产业变革中,电视媒体积极寻求内容产品与新媒体经营的契合点,实现跨领域合作、融合、跨媒体发展。

(三)开创多元化经营模式

广播电视媒体应积极分析市场运营环境,突破单纯依靠广告经营,走多元化经营的道路,逐渐拓展业务内容,扩大经营领域,吸取国外成熟传媒集团的经营理念,开拓新市场,创新盈利模式。为了转移经营战略和壮大产业实力,拓展市场空间,不少电视媒体已经尝试发展多元化经营,但许多宝贵的资金投向商业房地产业、大型会展业、旅游娱乐业等。尽管短期内可能获得一定经济效益,这种盲目投资、无序多元化距离主业太远,反而会加大经营风险。合理的多元化创新应当回归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本质,根据传媒经济的发展规律,应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对相关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尤其是随着各种新媒体业务纷纷出现,市场的风险与诱惑同步存在的时候,媒体经济主线更应该被多元化经营牢牢把握,以便形成多元化经营与单一媒体的有机结合,打造以产业链为主轴,以核心资源为中心,以多品牌战略为外延的良好的多元化经营格局。

四、结束语

新媒体异军突起的当前,加上国外传媒集团的渗透,面对“内忧外患”,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加快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和集团化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快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内容与服务产品、开创多元化经营模式,为促进广电产业的繁荣发展、实现广电大国向广电强国转变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晓东.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工作思路[J].广播电视信息,2011,(03).

〔2〕刘书茵.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研究综述[J].新闻传播,2011,(04).

〔3〕李三强.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的应对策略[J].现代视听,2010,(05).

〔4〕余晴,李曙.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新闻传播,2012,(03).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篇9

关键词:事件营销;整合营销;差异化竞争;服务平台

引言

2012年,创维数码集团其营业额同比增长25.4%至163.89亿港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7.4%至6.18亿港元。展望未来,创维集团要在2020年实现1000亿元销售目标。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过往的客厅霸主——电视行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电视巨头创维集团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而出并获得丰硕收益的呢?神秘谜底即将揭晓。

1.创维公司发展现状

1988年,创维集团正式成立,总部坐落在具有创新之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拥有员工3万多名。创维集团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是以研发制造消费类电子、数字机顶盒、显示器件、网络通讯、安防监视器、半导体、3C数码、冰洗、LeD照明等产品为主要产业的大型高科技集团公司。

经过24年的飞速发展,创维如今已跻身世界十大彩电品牌、中国显示行业领导品牌和中国电子百强第十四位。创维集团在国内彩电、安防监视器、数字机顶盒方面市场占有率,LCD市场占有率,彩电行业持续盈利,年发明专利数量等六项行业第一。经过多年的规划和发展,创维集团逐步走向国际化经营模式,营销、服务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如今,创维集团在国内设有41个分公司、209个办事处,拥有超过2万个签约客户,缜密的分销方式、完善的服务体系渗透到众多销售市场。

2.行业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行业迅速崛起,平板电脑、个人pC、智能手机的问世,强烈冲击着传统电视行业的发展。90年代电视曾经的霸主地位,正在风雨中飘飘摇摇,身边愿意看电视的年轻朋友越来越少了。传统的电视行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了自身发展需要跨越的鸿沟。

根据艾瑞数据显示,面对平板电脑、个人pC、智能手机的强烈冲击,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CnniC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每年有大批新产电视机被华丽包装上市,但全国电视收视率却以每13%的速度下降。

3.创维公司面临的问题

面对平板电脑、个人pC、智能手机的强烈冲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维作为传统彩电行业的龙头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首要任务是要找回失去的观众,让昔日的消费者重新回到电视机旁。挖掘传统彩电行业相对于电脑、手机、ipaD的竞争优势,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竞争中实现差异化发展,成为创维集团等各大彩电厂商关注的焦点。

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认为,传统彩电企业与互联网企业、it公司相比,各有特色,各具优势,都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都有机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it公司和互联网企业的主要优势在于后台系统,他们有着设计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如何将这些优势在电视上运营上得以实现,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机互动体验,这些都是创维集团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4.创维公司发展解决方案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带领集团员工积极探索适应市场变化的品牌营销方案,通过广告和事件营销传播模式,打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从“硬件平台”向“服务平台”转型,充分整合营销渠道,积极寻求跨界合作伙伴,在合作中寻求共赢和发展。

4.1广告、事件营销传播,打造企业良好品牌形象

创维集团成功运用广告营销和事件营销,打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2010年,创维高调签约周杰伦作为其旗下彩电产品的形象代言人,强化多媒体家庭娱乐形象,通过名人效应来提升品牌影响力。2011年,创维全国范围启动服务义工进社区公益活动。2012年,“创维健康圆梦行”公益活动正式启动。创维集团通过成功的广告营销和事件营销模式,建立起品牌资产,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4.2从“硬件平台”向“服务平台”转型

差异化发展战略是企业致胜的法宝。但是,随着经营产品的彩电企业越来越难以在实体产品方面实现差异化,他们开始转向实施服务差异化战略。未来智能化电视平台,其内容服务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创维公司开始从“硬件平台”向“服务平台”转型。满足顾客需求的无形服务,有助于提升创维集团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电视产品市场占有率,卓越的差异化服务,为创维集团带来可观的市场收益。

创维营销网络遍布全球,用卓越服务来提升产品品质。创维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产品咨询、报修、投诉、新机安装、售后回访、信息反馈等”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创维网上下载中心,免费为用户提供各类必备软件,优质的售后服务让用户的操作和使用更加便捷。

4.3整合营销渠道,跨界寻求合作伙伴

面对日益激烈的跨界竞争,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认识到跨界寻求合作伙伴,在合作中寻求共同发展,是创维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未来电视行业里,真正能脱颖而出的是“传统电视+it公司、互联网公司”的联合体。

2012年,创维集团正式宣布与互联网电视服务商优朋普乐及南方传媒共同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公司将强强联手,携手运营创维智能云电视中的“直通好莱坞”栏目。“直通好莱坞”栏目是融合硬件厂商、互联网运营商以及内容商三方共同的结晶,是创维集团整合营销渠道,实现跨界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也是创维真正从技术载体到平台服务、从电视终端到片源内容的成功过度。

5.尾声

展望未来,创维集团制定了五年实现500亿元、十年实现1000亿元营收的战略规划,致力于打造数字消费电子纵深方向的产业链,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完美的数字生活解决方案,让创维产品进入千万家庭,让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人们享受数字视听生活的快乐和乐趣。创维集团,致力于成为“全球著名消费电子集团”,让我们共同见证创维集团辉煌的未来!(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

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R·戴维,徐飞译,战略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5。

[3][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2005。

机电一体化创业方向篇10

关键词: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作为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的研究主体机构,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直接关系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应积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管理力度,保证我国的电力行业能够得到较大的发展前景,彻底扭转我国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困境。

1科技创新是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只有保持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保持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雄厚的知识产权和高端的科技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我国现有的一些企业之所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昙花一现,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1]。

“十二五”以来,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呈现加速配置和流动的趋势,学科的交叉和技术的融合不断加快,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能源资源型企业的重要一份子,电力企业也应该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充分考虑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从根本上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积极落实和推进科技创新战略。

“十三五”是我国电力企业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关键时期,我们要着力推进电子企业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人员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必须加快构建电力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逐步形成国际同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以及有利于实施行业领先战略的体制机制好文化环境,赢得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

2电力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趋势

电力科技是指在整个电力工业生产运转中所涉及到的科学技术。电力科技创新是指由科技创新主体所启动和实践的,以成功的电力市场开拓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导向,将科技创新的设想作为引入起点,经过研究与开发,从而进一步改变电力科技创新主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社会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对现有的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一个技术上的创新。

2.1面临困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力企业发展状况还是存在着较大的不足,科技创新的技术不够,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科技创新困境。以中国电建装备研究院为例,中国电建装备研究院在国内拥有25家分支研究所和检测中心,分布于全国8个省市,虽然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然而由于各分支研究所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营业务种类繁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渠道不畅,从而导致部分分支研究所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薄弱等问题。追求具体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国家和相关管理部门对电力科技创新在人才的激励机制和鼓励政策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而电力科技创新是需要较多的科技创新人才。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大多为应届毕业生,对其后续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投入力度还不够,这也导致我国电力企业创新人才特别是杰出的领军人才和科技骨干的缺失。二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现阶段企业没有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电力科技创新建设中,尤其一些需要巨大资金投入的重大电力技术项目的科技创新存在投入资金甚少的现状,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仍然有待提升。我国对于电力科技创新的投入相对比较低,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国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的发展。三是科技创新管理松散。基于我国电力行业的一些控制和管理部门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相互之间联系不够密切,很难对整个电力行业的科技创新进行统一管理,因此难以将先进的电力技术攻关形成产业规模,也难以将国外先进技术引入进来。这种分散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导致了电力行业存在难以跨越式发展的困境[2,3]。

2.2发展趋势

在现代电力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作用之下,我国电力工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呈现出持续性且稳定性的发展趋势。为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力工业发展的有效性,电力科技应当向着安全性、规模性、经济性方向发展[4]。

一是电力科技应当向着安全性方向发展。政府部门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高度重视,正是由于对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重视,使得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电网继电保护以及调度自动化均能够得到显著的发展与提升。从安全性角度上来说,电力科技应当从电力系统分析控制技术、电网安全防御技术、电网事故恢复技术以及多回直流协调控制技术等方面入手,提高电网运行系统的可靠性。二是电力科技应当向着规模性方向发展。国民经济在持续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着电力需求的持续提升,电力需求的增长态势将呈现出显著的快速性与稳定性,由此也使得我国未来的电力科技发展呈现出显著的规模性特点。通过展开对大型水电开发技术、大型核电站建设技术、综合性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深入研究,能够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三是电力科技应当向着经济性方向发展。在我国电力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经济性发展趋势的体现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之上,电力技术水平应当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良好的契合性与适应性。因此,从经济性角度上来看,二次系统的应用优势明显高于一次设备,通过对各种投入少、产出高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电网运行系统的输电能力。

3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近年来,科技管理创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中的作用愈发突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应从组织机构、科技人才、制度机制等多个要素建立符合自己发展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在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各种科技创新项目的不同,结合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由电力企业牵头进行的科技创新项目,各电力企业对于此类项目具备一定程度的技术储备,在研发过程中也是以企业作为主体,可以将研发人员从产品开发部门独立成立单独的研发部门,或者使研发人员的工作独立于产品开发部门的生产技术支持工作。对于以研究院所为主体的科技创新项目,可以将研究院所作为一个整体,扮演研发部门角色,组织开展重大科研课题攻关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其下属的依托企业建立的各分支研究所继续承担工程技术部门的职责,向业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如图1所示。

4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管理举措

在科技创新管理上,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应更多的关注于管理体系的建设,改变各企业科研活动自己负责的分散式管理模式,通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共享平台打造、科技管理方式转变等等一系列管理举措手段,使企业的科技发展规划与国家和集团战略密切相关并进一步激发各企业的创新活力。

4.1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创新能力水平

科技创新活动既有连续性又有超越性,稳定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对于电力企业科研院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研发人员招聘时,除了考核应聘者本身专业技能的高低,同时更应注重其个人品质的考核(例如广泛的兴趣爱好、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这样的人才聚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研发部门工作的整体氛围;在研发人员培养时,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应专门制定,研发人员的成长需要长时间的技术和经验的积累,研发人员的优秀不仅仅表现在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更多的关系到动机和主动思考等个人品质相关的因素;在研发人员的激励上,引入“能上能下”的考评约束机制,建立与创新贡献和绩效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把研发人员的收入与研发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产生的效益相挂钩。

4.2打造协同共享平台,凝聚科技创新资源

以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全面加强资源的统筹配置和对外部优质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在国家电网的影响力。一要建立统一的资源共享信息化平,统筹人才、成果汇编、试验研究等资源,推动科技资源在公司系统内的充分共享;二要建设开发型重点实验室,优化实验室布局,健全实验室协作组功能,建立有偿共享和对外开放的商业化模式,提高整体试验研究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三要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建立产学研联盟,可以针对专项科研项目建立流动研究院工作站或跨专业、跨学科、跨单位的联合研发团队,开展协同攻关[5]。

4.3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高效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可以大大缩短项目的研发时间,缩短新产品上市的时间,及早抢占市场高地。近几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的各类项目发展迅速,为了加快科技创新发展进程,应该改变以往“自下而上”的自发管理模式,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比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引入项目经理制,企业和研发部门不必要对研发项目投入过多的关注,项目研发的进度可以通过定期的项目汇报会确认。此外,还应加强项目统筹策划,培育预研型科技项目,形成储备项目梯度,同时抓好科研工作的两头管理,分别在项目立项和项目成果管理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企业科研成果向高层次、原创型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李立峰.论科技创新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动力[J].经济视野,

2013,12:364-365.

[2]白云.电力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出路解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5,32(5):275-276.

[3]刘松波.电力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出路[J].科学中国人,2014,19:91.

[4]陈奕琴,范乃军.我国电力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