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地理学科评估十篇人文地理学科评估十篇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10:14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篇1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发展,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强,人们对国家科技发展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1]。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把握机遇,制定和调整发展科技的新战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争在科技的竞争中取得先机,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政府对科技的投入越来越大,科技经费的使用也就越来越受到关注。怎样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成为各国政府和公众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不仅科学界关注科技投入的力度和方向,同时,公众科学素养和参与意识的不断提高,也使得他们希望了解科技经费的使用状况。因此,政府必须向科学界和公众说明科技经费投入的效率以及未来科技经费资助的优先领域等相关问题[2]。作为政府管理科技经费的科研资助机构近年来力图通过分析与评价其资助状况,以显示其资源分配和管理工作是有效的。科研资助机构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为单元进行资助活动,以学科为单元开展评估工作。通过关注所资助学科的研究产出和综合影响力,可以把握各学科的整体状况,确定学科未来的发展战略,这也是开展学科评估工作的内部需求;而随着现代网络、通讯、数据库和资料管理等技术的日趋完善,开展学科评估工作的外部条件也逐渐成熟。

在1990年至1997年期间,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ustralianresearchcouncil,简称arc)对其在数学科学、物理科学、化学科学、生物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应用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8大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24个学科的5年资助工作开展了绩效评估,评价其“分配资源的管理工作”是否有效[3]。与此类似,在1999年至2002年,英国研究理事会(researchcouncilsuk,简称rcuk)下属的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iotechnologyandbiologicalsciencesresearchcouncil,简称bbsrc)也对其资助的一些学科开展评估工作,如生物化学工程,结构生物学,可持续农业等,评估侧重在如何保持英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确定该学科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并且为bbsrc在学科的发展作用中定位,确定政府将来的重点投资方向。以科技实力著称于全球的美国一直非常重视科研的评估工作,美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资助机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简称nsf)也开展了类似的学科评估工作。他们对其支持的一些重大研究计划,如海洋研究计划,地震减灾计划等多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溯性的评估。通过评估帮助国家科学基金会下属的一些机构,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工具和信息,以使得这些机构最大限度地减少资助决定对科学界产生的负面影响,使之能继续保持像过去那样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能力,并且分析nsf在支持该计划中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支持重点。

本研究在上述三个国家科研资助机构开展的学科评估工作基础上,对学科评估的目的与范围,组织与结果以及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学科评估对我国科研管理工作的启示。

2 学科评估的目的与范围

2.1 目的

学科评估的目的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是指科研资助机构通过对学科的评估活动最终希望获得学科状况的整体结果,属于宏观层面。从目前已开展的学科评估活动来看,可以区分两种类型的学科评估:一类是诊断性的学科评估,主要通过学科评估来了解学科目前的现状和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如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开展的学科评估,其目的就是对arc大额类型项目支持下的项目开展研究结果独立评估,考察在这一特定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的个人和研究小组的成果及其影响力,既评估arc大额资助项目的产出状况,同时还对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具体的科研管理过程包括同行评议、项目申请等细节问题进行评估,以便进一步加以改进[4];另一类是战略性的学科评估,即以学科评估为手段,了解学科目前的国际发展趋势和本国所处的地位,为学科在未来若干年内的发展确定战略计划。如英国研究理事会开展的学科评估,在对英国“结构生物学”的需求评估中,委员会要求评估工作侧重在如何保持英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5];而在对“生物化学工程”的学科评估中,其评估目的是建议bbsrc理事会必须适合生物化学工程新的使命,并且建议理事会制定该学科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6]。应当注意,学科评估的这两个目的并不是绝对分开的,通常这两个目的在每个学科评估中都有体现,只是在具体的评估过程中有一个目的占主导地位而已。相对于学科评估的目的,其评估目标则比较具体,主要是指在评估单个学科时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属于微观层面。由于学科之间的差异,同一科研资助机构在开展评估活动时可以有一个统一的目的,但对每个具体学科的评估目标则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学科评估的目标应注重其引导性与概括性,既要包含学科的当前研究和培训概况;也要重视与其它学科的合作关系以及学科的资助模式变化等。

2.2 范围

学科评估的内容直接指向学科本身,即学科的整体产出和综合影响力,以科学分类中的学科作为一个评估单元,通常指的是一类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它并不关注具体的机构和人员,但在学科评估中又离不开机构和人员,它是在相关机构和项目负责人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只是最后将这些结果综合起来分析和考虑。学科评估的范围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评估的时间范围,二是指评估的学科研究领域范围。如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对“天文和天体物理学”评估的时间范围是选择在1988—1992年之间,涉及到arc资助的21个科研项目。学科研究领域范围包括地球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7]。而美国科学基金会对“地震减灾计划”的评估范围确定为以下研究领域:结构工程、地理技术工程、建筑和机械系统和与地震有关的社会科学;其评估时间跨越很长,从第一个资助计划(1958年)一直到最近的研究计划,评估小组将其分为四个阶段逐一考察[8]。学科评估的范围界定是开展学科评估的前提条件,一般由评估小组和科学共同体一起协商确定。只有将评估的范围界定清楚了,其后的评估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3 学科评估的组织与结果

3.1 组织

学科评估是科研资助机构为达到了解所资助学科的发展状况和科研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确定学科今后的发展战略等目的而提出来的,因此学科评估的组织一般由科研资助机构主导。科研资助机构邀请一批该学科领域内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利用已有的数据积累,采用一定的方式、对若干年来在其资助下的某个学科所取得的研究产出和综合影响力进行评估,并进而对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该学科今后的发展战略提出政策性建议。学科评估的组织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总体上包括三个阶段:1、基础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科评估的目标确定评估方案和评估指标;2、数据(资料)收集阶段:根据已确定的评估方案和评估指标,收集准确的相关资料,开展预定的评估活动;3、数据(资料)分析整理阶段: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通过整理分析,形成整体的学科评估报告。

3.2 结果

学科评估工作结束后,评估小组要将结果整理成一份报告递交给科研资助机构,有关部门选取合适的内容向科学界和公众公开学科评估的内容。并及时收集评估对象、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反馈意见,根据评估小组所提的建议及时调整科研资助机构的政策和具体的管理工作,提高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效率。如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学科评估报告分为公开文件和保密文件两个部分,公开文件中省略涉及个人或具体项目的陈述;保密文件则有相关的详细信息,只提供给arc的少数相关人员。公开的评估报告也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评估专家组提供的可公开的评估报告,第二部分是arc对评估报告的回应,尤其是针对评估小组提出的政策建议予以逐项答复。因此,评估的过程既是arc了解其资助绩效的过程,也是改进其政策和管理工作的过程。英国bbsrc对学科的评估工作完成后整理成文向公众展示学科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学科发展的重点方向和资助的优先领域。如bbsrc在对可持续农业的评估完成后立即确定了该学科三个重点资助的优先领域:创新农业实践、新型玉米体系和环境管理生态学[9]。

4 学科评估方法科技评估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定性方法(同行评议)、半定量方法(回溯法或案例研究)和定量方法(文献计量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10]。其中同行评议使用最多,然后是非定量的案例研究,而纯定量方法相对使用较少。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还可以是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通常对基础研究的评估经常用到同行评议,对一些大型的、有多种评估对象和目标的计划则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估工具和手段。本文所论述的学科评估就需要运用多种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方法中较常用的一种就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其特点是简单明了。通过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的经费投入分析,可以了解该学科获得的资助力度。当然,对某个学科的投入是多元的,学科评估主要关心的是政府经费的投入状况。同时,学科的产出比较复杂,它既包括显性的结果如出版物,也有隐性的结果如对科学文化、社会经济进步的贡献等。一般来说,对学科评估简单的产出分析就是用正式发表的论文作为一个指标,在学科评估小组指定的数据库或刊物中,检索出一定时期内在科研资助机构的资助下发表的论文数量有多少。再进行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比较,可以得出该学科在若干年来的发展概况,在全球的总产出中占多大的比例,其国际影响力是增加还是减弱。如bbsrc在对“结构生物学”的评估中,首先分析了英国对“结构生物学”的投入情况,然后对“结构生物学”的产出作了文献计量分析,由城市大学的信息行为和评估研究中心利用研究产出数据库rod和isi,再加上评估小组协商后增加的三种刊物,对英国在1990至1999年发表的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发现:过去的10年中,英国的结构生物学产出有明显增长,该领域英国对全球的贡献比例从8%上升到12%;其中剑桥、牛津和伦敦大学是该时期内结构生物学研究产出的主力,它们三者的论文在1990年至1999年占了英国总论文产出的40%[5]。

4.2 会议研讨

由于学科评估涉及的科学研究领域一般都比较广泛,对于学科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科学家最有发言权,因此召开科学家之间的会议就成为必要。让科学家畅所欲言,发表他们对学科发展的看法,对改进管理机制提出建议,明确学科今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如果是与技术联系紧密的学科,还可以邀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专家一起共同研讨,讨论学科的研究成果如何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也可以明确市场的需求,为下一步的研究确定方向。bbsrc在对“生物化学工程”的评估过程中,1998年9月8日由化学工业协会组织,在英国伦敦召开生物化学工程科学家会议,大约有50人参加,都是英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生物化学科学家。讨论诸如:生物化学工程研究的目前状态如何?未来发展方向怎样?未来生物化学工程的培训需求怎样?新出现的技术是什么等问题[6]。

4.3 实地走访

通常每个学科都会有自己的重点实验室或者重大仪器设施基地,这些部门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资助机构支持的重点,它们的运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科的发展。因此在学科评估过程中评估小组都会到重点实验室或重大设施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对它们的支持力度是否合适,研究产出是否达到要求,接下来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资助。除了走访本国的重点实验室或相关部门,学科评估中往往还需要走访其他国家的类似实验室或相关部门,以此做一个比较,了解自身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等问题,同时拓宽本国科学家的研究视野,为今后的国际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在对“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评估活动中,评估小组走访了帕斯、阿德雷德、霍巴特、墨尔本和悉尼等地的相关实验室,对涉及21个不同项目的17位受资助者进行了访谈[7]。bbsrc在评估“生物化学工程”过程中,bath大学的johnhowell教授组织了一批年轻的英国化学/生物化学科学家走访了美国相关的部门,以此比较两国的研究状况和拓宽年轻科学家的视野[6]。

4.4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是学科评估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方法,几乎每个学科评估都曾采用过。调查问卷一般是面向大型项目的主持人或相关人员及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发放,通过他们了解本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如何,科学研究资助机构的资助程序是否合理,经费是否充足,能否及时地开展研究工作,学科发展对于社会的贡献如何,今后的学科发展战略目标是什么等问题。arc在对“大气和海洋地理学”进行评估时,向arc大型项目负责人发放了一份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普通信息)包括个人和职业信息,如姓名、所在单位、最高学术资格、获得最高学历的时间、开始科研的时间、目前的职位等,也要求列出研究职业中的出版物数目、同时要向他们了解申请不成功的项目并且说明是否从其他什么地方得到资助,以及他们未来的研究方向,今后是否继续申请arc的项目等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包括申请到的项目的一些具体信息等内容[4]。

4.5 信息收集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工作的有力工具。在学科评估中,通过网络可以收集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可以汇集除了本学科领域内的专家以外的一些社会人士对该学科的看法以及发展意见,进一步全面了解学科的状况。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在对“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评估活动中,为了从更广泛的渠道得到的信息,在《校园评论》上广告,类似的信息还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澳大利亚天文学会会员,希望通过这两种方式有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和评估[7]。nsf在对“重大海洋研究计划”的评估中,也在互联网上发放问卷,了解诸如以下的一些问题:海洋学重大研究计划已经带来对海洋认识的显著增加吗?海洋学重大研究计划已经为你提供了研究中使用的其他研究设备和设施吗?并且还通过问卷收集各界人士对海洋学重大研究计划的建议措施。

4.6 国际比较

对学科的评估不能只是在纵向进行比较,横向的国际比较往往更加重要。学科评估中不仅要了解本学科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同时也要清楚该学科在世界上的整体概况,从中了解学科今后发展的趋势,明确本国在该学科今后的发展占据什么样的地位,进而确定一些优先发展领域,保持本学科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如bbsrc在对“结构生物学”的评估中评估小组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在当前的世界上“结构生物学”有三种不同的发展路线,分别是:基于整体基因的方法(结构基因)、基于系统和加工的方法、个体目标(individualtargets)。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的研究集中在“结构基因”方面,其它的研究方向散见于其他的一些国家[5]。

5 启示

我国目前对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经费的使用效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12]。如何有效的利用科技经费,使之达到最大的效益产出,更加合理有效地对基础科学进行绩效评估,是科研管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以上介绍的国外科研资助机构的学科评估,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5.1 学科评估是提高我国科学基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研资助机构通过开展学科评估工作,可以了解学科发展和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有利于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得资助方法和模式更加科学有效,也使得有限的科学基金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我国的科研管理部门开展过许多类似项目评估和人员评估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学科评估针对的是学科整体的发展及基金管理机制等问题,是在整体上把握科学基金资助工作的绩效和管理工作概况,具有项目和人员评估等方式无法触及的角度和深度,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式。通过学科评估工作可以了解我国科学基金对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明确目前的基金项目评审和管理过程是否科学有效等问题,从而提高我国科学基金的使用效率。

5.2 学科评估是制定我国学科规划和发展战略的基础

科学研究必须体现国家的目标和需求[13]。在学科评估中可以了解该学科目前的国际趋势和本国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需求,为制定学科规划的发展战略打下基础,从而引导学科的发展为国家目标服务。目前我国开展的科学研究绩效评估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过于强调微观的、针对研究人员个人的评价,而宏观的评价不足[14]。学科评估本质上是一种宏观评价,并不过多考虑细节,而是分析学科的综合影响力,注重学科的发展战略等问题。因此,在我国开展学科评估可以拓宽我国科研人员的视野,明确国家的需求和目标,同时也为国家制定学科规划的发展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5.3 学科评估可以增加公众对科学和科学基金工作的了解

当今社会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人们对科学的兴趣也逐渐浓厚。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科学,了解科学基金工作,开展学科评估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学科评估的工作,向公众展示科学基金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有利于提升公众对科研资助机构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这也是我国政府管理机制民主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目前不尽如人意,除了其他的因素,与我国的科学宣传和科普工作不力有很大关系。公众对于科学及科学研究一知半解,这也使得目前各种伪科学大行其道,损害了科学的正面形象。通过向公众展示学科评估的结果,一方面让公众掌握当今科学发展的最近进展,另一方面,让公众明确我国科研经费的投入方向及取得的成果,提升公众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基金工作的支持力度。

5.4 学科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是相关数据资料信息的积累

学科评估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有学科内部的纵向比较,也有横向的国际学科发展比较。而这些比较需要相关的数据和资料等信息,大部分基金项目相关结果的数据和资料是开展学科评估的必要基础。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等之所以能够开展大型的学科评估活动,正是由于长期积累的、可开展横向与纵向比较的大量基础数据,而且这些数据能够通过电子系统快速获取。目前我国在科研成果基础数据的积累、获取和共享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从客观条件上制约了包括学科评估在内的一些绩效评估工作的有效进行[2]。因此,科研资助机构应该加强基金项目申请、评审、结题等相关信息的数据库建设与维护工作,促进数据共享,推动网络化建设,为将来开展包括学科评估在内的各种科技评估工作奠定基础。换言之,开展学科评估也是推动基础数据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篇2

关键词:学科评估;学科建设;地方高校;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149-03

一、引言

2013年1月29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正式公布结果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2月5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考察学位中心时强调:“学科评估工作对促进高校学科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高度重视评估结果,推动高校特别重视教育质量,聚精会神抓学科建设,办出特色,满足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1]同时指出:“2012年学科评估工作意义重大,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发展,有利于切实抓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2]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到各高校都已认识到学科评估是检验学科建设质量、促进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地方院校在地域性上特色鲜明,学科评估对其学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以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为背景,结合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现状,探讨学科评估对地方院校学科建设作用,并提出加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的建议。

二、我国学科评估的概念及特点

1.学科评估的概念。在我国,学科评估是指按照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评估对象以高校为主,兼顾科研机构。从总体上看,目前学科评估已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估体制,包括评估模式、程序、方法、指标体系等。

2.我国学科评估的发展历史。大学排名是高等教育评估的一种方式,是促进高等学校竞争与发展的一种手段[3]。现在国内诸多媒体、机构都从不同角度大学排名,包括学科排名和大学整体办学水平排名。但客观上很难对所有大学在同一指标体系内进行排名。为此学位中心结合专家和授权单位的建议,改革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不再进行排名,而是采取不同学校的同一学科进行比较,可比性强,容易找差距,对于推进提高学科质量,宣传学科成就、办学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学位中心前身即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于2000年底开始研究、筹备学科评估工作。2001年3月对学科评估的对象、评估周期、评估指标和方法进行论证,确定了学科评估方案,且不断创新评估方法、技术和模式,不断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信性,积极为参评单位学科建设服务,推进学科建设与管理更好更快发展,为社会、家长提供参考。[4]

迄今开展了三轮,基本形成了三年为一个周期,分别是2002―2004年(分三批)、2006―2008年(分二批)和2011―2012年。

3.学科评估的目的。我国高等教育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数量、规模都已经基本解决,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不是高等教育强国。国家着眼于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着眼于当前高等教育特别是学科建设发展以及未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是把“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5]学科是高校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学科质量就是高等教育、学校发展的质量,因此提高学科建设质量,走以质量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目的的学科建设道路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学科评估作为提高学科建设质量的重要评价手段,突出在“以评促建、以评助改”,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鼓励特色”中寻找差距、挖掘内涵、彰显特色,以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服务社会质量、文化传承质量的目的。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篇3

关键词科研管理;绩效评估;内涵;原则;设计;建议

中图分类号g4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0)21-0032-03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教育规划纲要对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等也作了重要部署。在这样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如何做好科研绩效的管理与评估,已成为科研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单位的科研进展、成果获得、经费使用、效益高低都会产生直接影响[1]。对科研绩效作出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培育创新团队的发展成效;有利于管理部门对科研人员的工作有一个科学的了解,为科研项目的管理和连续资助等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表彰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保持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发现高素质人才;也有利于创造一个公正的学术发展氛围,减少科研上的不规范行为[2-3]。通过绩效评估使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对单位和自己重新定位,及时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效率。有利于表彰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保持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发现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统一、科学的科研绩效评估体系,对于科研绩效的评估基本还是以同行评议为主。在同行评议中,如果所选专家正确,且专家能够实事求是地表达意见,同行评议是完全可以信服的。但现实工作中,由于科学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同行评价也受到诸如专家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学术偏好、人情关系和非学术因素的影响,而使同行评议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因此,搞好科研绩效定量评估,并以此作为同行评议的补充,将提高同行评议的准确性,准确、量化的考核体系对科研绩效评估工作至关重要。

尽管科研绩效评估已逐渐从尝试阶段走向成熟推广阶段,从局部应用向整体应用推进,然而由于科技劳动及其成果表达形式的复杂性和无形资产的多变性,至今未形成较为公认的评估体系。

1科研绩效评估的内涵

科研绩效评估是指在科研活动完成后,对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对科研活动的完成情况、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及影响所进行的系统、客观、公正的分析,并为今后的投资或决策提供意见或建议[4]。科研绩效评估的单元包括研究项目、科技人员、研究机构等。

1.1研究项目评估

科研活动类型的传统划分方法将科研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三大类。基础研究成果强调其学术价值,即重在对科学共同体的影响,其绩效表现形式主要为科学论文和学术专著,因此对基础研究成果绩效的评价实质是对其产生的科学论文和学术专著进行评价;应用研究是针对具体的实用目标,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流程的研究,主要以应用前景为评价标准,即强调其技术性,其绩效表现形式以技术论文、技术专著和专利为主,但一般情况下,应用研究专利形式比论文形式更能体现其技术特征;技术开发研究是对实验室成果进一步扩大或具体化所做的工业性中间试验,主要以商业价值为评价标准,即强调其实用性基础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研究为技术开发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技术开发研究将所遇到的问题又反馈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三类研究既有分工,又有联系,构成整个科研活动。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特别是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有些研究很难明确地区分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开发研究,因此其科研绩效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定量时应综合考虑。

科研绩效评估通过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进行跟踪、评估和反馈,达到优化资金分配,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效率的目的。它有4个层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公正、严格的评价,将政府的有限资金集中在可行的重点研究领域;二是通过对工作绩效的恰当评价,建立能够充分发挥研究人员创造能力的开放、灵活和竞争的学术环境;三是从整体上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塑造科学研究的机制观念;四是积极公布评价结果,使公众理解和支持政府的科研投资,强化对政府能力的信任。

1.2科技人员评估

科研绩效评估通过对科技人员的绩效进行跟踪和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反馈,从而促进科技人员绩效的提升和科研管理水平的改善,达到优化单位人力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本单位整体绩效水平的目的。它有2个层面的作用:一是及时发现科研院所中每位科技人员的客观绩效,让科技人员明晰并认可自己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其他管理活动提供依据;二是让科技人员了解单位对自己的评价,明晰自己在单位所处的位置,使科技人员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和自我评价,以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工作潜能。

1.3研究机构评估

根据研究机构的性质划分为科研型研究所、公益型研究所、科技型企业三大类。科研绩效评估通过对科研院所绩效进行跟踪、评价和反馈,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提高知识创新的能力和效率,促进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5]。它有3个层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公正、严格的评价,对研究所的科研实力和综合能力给予正确评价;二是通过工作绩效的考核,对研究所的发展潜能和团队建设进行恰当评价;三是通过绩效考核,改善研究所的内部管理能力。

2科研绩效评估的原则

2.1鼓励创新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绩效评估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强调数量而轻视质量,结果造成由于创新的难度较大而导致数量的产出较低。相反一些平庸的“成果”由于创新难度和投入的成本较低,出现了一些泡沫绩效。因此,在绩效评估中要坚持“鼓励创新,减少平庸,拉开档次,计量有据,褒贬分明”的原则。

2.2公开公正原则

所谓公开原则是指在绩效评估当中一定要公开其权重设计的依据。公开是公正的基础,也是改进绩效考核的唯一前提。公正、公平、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并接受监督,才能使人们对考评产生信任感,自觉接受考评结果。

2.3分类分层管理原则

应根据不同研究类型、不同岗位和层次,分别制定不同的绩效管理体系,确定不同的考评内容和标准,采用不同的考评办法。评价指标要体现可比性,标准要统一。评估指标体系是整个评估工作的核心,指标体系选取必须建立在对额定的科研活动特征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如同样是“绩”,对管理人员是以其管理和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满意度来衡量;对科技人员是以其主持和参与课题的等级、课题经费、的水平、科技成果等来衡量,对科技开发人员是其研发新产品的能力、成果推广能力及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等来衡量。

2.4定量定性相结合,量化易操作原则

在制定绩效管理评估体系时,既要针对不能量化的内容设置定性考核评价标准,又要有针对能量化的内容设置定量考核标准,所有的考评项目和考核指标清晰明了,易于采集,便于操作,尽量减少主观干扰。科研院所的考评应以其定量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为辅,充分体现考评的客观公正。

3科研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

3.1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

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是科研绩效评估系统的基础。选取评价指标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评价指标的科学性是评估结果真实、可靠的基础。因此,在选取评价指标时,要严格按照农业科研研究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单位实际,尽量选取能真实、准确反映客观实际的指标,科学确定其权重。二是引导性。科研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研能力,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承担科研项目、科技论文、专利和科技著作、奖励成果、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等。对获得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奖励成果、高层次的论文等给予较高的评估分值,引导科研人员投入到高层次的科研活动中。

3.2构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是绩效管理的起点,指标体系的制定要适应现代科研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科研院所的发展与科研人员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立足于科研院所的战略经营计划和对科技人员的工作进行岗位职责分析,并予以界定与说明[6]。因此,优化评估指标,完善评估内涵非常重要。

3.3绩效考核的实施与管理

绩效考核的实施与管理主要是对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跟踪。绩效考核的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一般按年度进行考核评估。科研单位应坚持科研、开发、精神文明并重的原则,绩效评估围绕科研绩效考核、开发创收和精神文明等方面分别进行考核。科研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科研能力。结合工作实际选取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论文、专利和专著、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为一级评价指标;二级指标逐级细化。科研项目根据项目级别和到位经费设置不同的量化系数;科研成果划分为部级、省部级、地市级;科研论文划分sci论文、核心期刊和普通刊物;专利按申请与授权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当量。

3.4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对科研机构来讲,一是以其科研实力、发展潜能和科研团队建设为主要内容。因此,对项目进行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对科研团队进行评价。科研团队是完成课题的重要保证。三是是对合作交流和人才培养进行评估。这关系到科研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四是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绩效评估对科技人员来讲是以科技人员的工作过程中的行为、努力过程和工作态度为主要内容,注重培养和发展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保证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

3.5绩效反馈及结果应用

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织部分。绩效管理必须对影响绩效提高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工作得以改进。通过绩效反馈,促进管理者与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从而有效地提升科研院所的绩效管理水平。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关系到整个绩效管理的成败与否。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和效率,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评议制度和评价方法,形成符合现代科研院所管理要求的制度体系,必须通过后续的评估结果反馈和绩效改进,才能确保评估的结果能产生影响,使评估结果能得到贯彻落实。

通过绩效评估使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在绩效评估中对单位和自己重新定位,及时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效率。有利于表彰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保持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发现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4建议

4.1不断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

绩效评估应充分考虑科研机构属性上的差异,采取灵活、渐进的推进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使绩效评估的结果更加科学、客观、真实,具有说服力。

4.2绩效评估与科研机构战略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相结合

以长期效益为重,避免科研机构追求短期成果或表面效果。科研活动具有探索性、长期性、风险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因此,在对科研机构的绩效考核中,如果只关注即时可见的短期成果指标,致使科研机构倾向于研究风险小、时间短、见效快、容易出成果的短平快项目,这对国家科研事业的长期发展极为有害。单纯地统计数量等,只能鼓励研究人员去追求发表文章的数量而忽视对真正有价值研究的投入;对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强调则可能导致忽视对研发人员能力的培养。评价不应只看一年的绩效,而应往前滚动若干年,看过去几年的累积表现。

4.3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重视专家评议机制的使用。科研绩效要力求可衡量和量化,但对科研绩效完全量化是不现实的,必须与定性的专家评审结合起来。量化可以得到一些客观的数据,但量化指标无法完整呈现研发成果,因为科研工作的产出指标都不具备均一的价值,因此结合专家评审是一个比较适合于研发绩效考核的方法。只有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依目标结果管理模式,由各方面专家参照其定位及研究方向,通过定量和定性指标,以及对科研机构的深入了解,才能对科研机构的绩效作出综合的判定。

4.4提倡互动、参与式考核

使考核过程最大程度地得到研究所和科技人员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打破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考核方式,采用自评估与专家考核相结合,加强考核专家与受评单位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让考核专家与科研机构负责人能一起研究前期的工作总结、成绩和不足以及未来的战略规划与目标,提出意见,这样有助于考核结果的反馈利用。

4.5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绩效管理体系

以科研机构绩效考核为核心,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绩效管理体系,特别是建立严格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从机制上保证绩效考核得到实效。

5参考文献

[1]李庆贺,崔凯.绩效评估方案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础科学,2010,12(3):52-54.

[2]刘莺.关于区域教育科研管理绩效评估的思考[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9):17-18,29.

[3]彭博文,何涛.高校科研绩效评估的现状、矛盾及解决原则[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4):52-53.

[4]吴伟.绩效评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3):114-117.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篇4

关键词:学科评估;学科建设;一流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3-0064-09

收稿日期:2012-04-20

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高校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Bia11006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新兴学科建设研究”(2010ZDiXm046);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世界一流水平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研究”(2011ZDaXm001)。

作者简介:王建华(1977-),男,河南息县人,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传统上,大学植根于文化,是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在不同国家,大学植根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大学本身也有不同的组织文化。现代以前,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或智识场所,大学与大学之间很难进行直接比较,更不存在大学排行榜。现代以降,伴随着研究型大学的迅速崛起,以学科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成为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在功利主义和绩效主义高等教育政策的主导下,在以科研水平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评估机构的影响下,追求一流的学科或科研的卓越成为了世界各国大学发展的新观念。为了实现一流大学的目标,建设一流学科、产出一流科研成果就成为首要的选择。学科原是大学进行学术生产与知识传播的基本单位,学科的声誉维系于那些知名教授和学术精英身上。今天,在那些高度研究型的大学里,学科也高度制度化。为了方便政府的量化管理、评估机构的定量评价和媒体的学科排名,学科知识的整体性被抛弃或忽视,学科诸要素均被指标化或定量化。其结果,所谓的一流学科成为了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名词。一个学科是不是一流往往取决于评价指标的选择或政府的政策倾向而主要不是学科本身的综合实力或学术声誉。那么,一流学科是否真的存在呢?一流学科与学科评估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一流学科评估何以可能呢?

一、学科何以一流

“一流”或“卓越”是现代性话语体系的重要特征,实践中常常需要通过量化的手段来加以把握。今天在现代大学内部虽然对于“什么是一流”以及“如何达到一流”往往没有一致的看法,但“‘一流’(excellence)是学术生活的神圣目标”[1](p1)却是无可争议的。虽然现代以前任何事物也都会有优劣之分,大学也会有好坏之别,学科也会有水平的差异,但不会有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之类的概念。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概念的流行是我们时代的现代性精神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直接反映。这种进步主义的时代精神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其局限性。无论是雷汀斯在《废墟中的大学》一书中对于现代大学作为“一流的技术——官僚体系”的批评,还是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对于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的失望都反映了将“一流”或“卓越”作为现代大学发展理念的局限。相比于历史上的文化大学或理性大学,“一流”或“卓越”的理念背后总是隐藏着大学对于科研成果量化评价方式和学术资本主义的迷信,以及对于科学和学科的功利主义思想的服膺。事实上,无论是对于大学还是学科,也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一流”或“卓越”永远都只能是一种迷思。在对于一流的追逐中,无论大学还是学科都很容易忘记自己的真正使命,从而迷失在知识帝国的无尽征途中。学科是知识的载体,但是学科绝不只是知识生产的机器。一流的大学不意味着“好”大学,一流的学科也不意味着“好”学科。对一所“好”大学而言,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不可分割的两翼。在一所“好”的大学里,学科建设还必须承担起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任。在任何一个国家大学都是造就公民的重要场所。公民教育必须成为所有“好”学科共同的责任。即便是仅在知识层面上,一流大学的理念也有失偏颇。当下在研究型大学的范式下,一流学科建设往往偏重于知识的生产。无论是一流学科的评选还是评估“重点必须超出‘学科的’知识生产与交换,延伸至包括知识的应用、它的受益人,以及被包含进和被排除出关于科学未来方向协商的各方的特征等问题。其重点在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适应性”[2](p204)。一流学科评估中必须摆脱学科就等于科研,科研就等于,一流论文就等于一流学科,学科建设就等于拿大项目、花大钱、出大成果的思维定势;必须注重学科、专业与产业之间的互动,一流学科的建设要着眼于从实践出发,在增进学科知识积累、提升学科实力的同时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毕竟,今天的科学已不再只是科学家的科学(纯科学)而是成为了所有人的科学(公众科学)。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必须对纳税人的合理需求在知识和教育层面上有所回应。

当今,大学内的一流学科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因为国家的重视或评估的结果而成为一流;另一类是因为学科本身的科学能力和学术声誉而自然成为一流。前一类往往是“科学上次要但社会地位很高的部门”;后一类则往往是“科学上居支配地位但社会上只是从属性的专业部门”[3](p59)。不过无论是哪一类,一流学科总是处在学科等级链的顶端。由于拥有学科平台的制度优势,一流学科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学术秩序既是科学性的又是社会性的”[3](p114)。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人们对一流学科建设寄予了太多希望。学科与大学之间确实存在密切关系。一流大学确实离不开一流学科。但有了一流学科并不等于就有了一流大学。更何况,学科上一流的大学未必是一所伦理上和道德上的好大学。今天对一流学科建设的过度重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大学在科研上的深度迷失。在对于科研有用性和大学功能化的强烈预期下,一流学科获得的经费资助非常巨大。政府部门为了能够对如此庞大的经费开支给出合理辩护,以绩效为目标的一流学科评估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不过,这种行政导向十分明显的一流学科评估,由于受到政策正确性和财政公共性的压力,在学科建设中充其量只能起到“劣中选优”的作用而很难“优中去劣”。

无论任何领域,也无论任何事物,一流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一流和认识论上的多元并非不可兼得。相反,多元成就了各种一流类型的存在”[1](p6)。今天的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学科,每一种学科一流的标准以及通向一流的道路都不一样。由于学科的差异,大学里有些学科成为一流是因为教授的研究水平高,有些学科成为一流是因为毕业学生的薪酬高。有些学科因为懂的人少而成为一流,有些学科因为喜欢的人多而成为一流。一流学科评估的组织者总是假设作为本学科的同行对于什么是一流应该存在不言自明的共识。但是事实情况通常未必如此。对于一流没有共识的学科恐怕会比对于一流有共识的学科还要多。简单地说,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硬科学对于一流的共识可能要远多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于什么是一流的共识。当然,对于一流学科有没有共识并不影响一流学科的真实存在。即便在自然状态下,任何一个学科领域都会有一流的存在。差别也许仅仅在于该学科有没有被政府或其他组织贴上一流学科的标签。在一个标签化的时代,有时被称为一流学科的未必真的是一流,没有一流学科称号的也未必真的不是一流。毕竟任何一个学科的学术经典和英雄人物都需要时间来检验,短时距的一流学科评估无论如何都操之过急。这种评估结果充其量只能满足政府、民众或媒体对于大学学科发展状况的好奇,而不能说明任何真正的问题。

当前,一流大学建设中政府投入巨额经费建设一流学科对于大学而言可能并非全是好事。“专项拨款就其本身而言,既非危险的,也非错误的。但它是分配系统中根本缺陷的反映,并且它向科学未来的自治提出了挑战”[2](p141)。政府拨专款建设一流学科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现代大学自身学术制度的失败。如果现代大学的学术制度是成功的,应该无需政府的介入,一流学科就会自然成长。但现实是大学愈成功所面临失败的压力就愈大,由于无法拒绝政治和经济的介入,现代大学最终失败的命运又似乎是必然的。在政府主导的一流学科评选和评估的过程中,大学的自治、学科的自主和学术的自由不断地遭遇到政府行政权威的侵蚀。在政府“胡萝卜加大棒”式的评估政策的操纵下,学术的资本主义化、学科发展的工具化、大学组织的功能化现象将更加明显。一流学科建设中,大学通过与政府的合作从而获得了巨额的经费。由此大学作为政府的合作伙伴将不再在道德层面上有任何优越感。在大学内部,学科也不再是一个学术组织,而是变成了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一个基本单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大学走出“象牙塔”,以科研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必要的。但过分的功利主义的做法仍然会使现代大学在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迷失方向。一流学科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支持,但绝不能完全由政府来主导,否则就会破坏大学的整体性和学科的自主性。因此,如何评选一流学科,如何对一流学科进行评估,必须要尊重大学自己的意见。“当政治家为科学直接分配资源,并使用超科学的标准指导他们的评判时,工作质量和科学事业的秩序就会遭受危害。但在另一方面,如果科学家的分配机制不能够很好地适用于科学领域表达社会的优先安排,那么直接的政治介入是需要的”[2](p141)。客观而言,大学与政府绝不是天敌,但也不能成为共谋或合作伙伴。二者之间必须保持必要的、适当的张力。一流学科建设不应成为大学与政府的“共谋”,而应完全属于大学内部学术自治的范畴。对学科水平的评判以及随之而来的资源分配如果完全服从政治的目标或由政府所操纵,那么,最终受害的将是整个学科共同体和大学本身。因为,随着政府习惯于对学科的直接行政控制,大学学术活动的内在规律将被行政管理的便利性和政府政策的功利性所替代。

二、一流如何评估

一流学科建设理念的提出与一流大学建设工程以及各类或由媒体或由研究机构的一流学科排行榜的风行密切相关。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与信息饥渴同时共存的社会。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大学走出了“象牙塔”,虽然学科高度世俗化,但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大学内部的学科和学者生活方式仍然是神秘的。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为了能够满足大学众多利益相关者对于大学内部学科发展水平的信息需求,为了适应政府组织对于大学的评价标准,以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源于企业管理中的“一流”或“卓越”的理念被引入大学学科建设中。通过媒体的介入,学者学术生活的神秘感消失。在“量化技术”的帮助下,学科的优劣变得一目了然。高深学问与社会大众之间的知识鸿沟被“数目字”填平。一些学科经过排行榜的排名和媒体的宣传开始成为政府和社会大众的“宠儿”。但事实上,一流学科评估本身是十分脆弱的,充满不确定性。学科与学科之间是很难比较的。即使不同大学的同一个学科,由于研究方向的不同也很难直接比较彼此水平的高低。现有关于一流学科的各种评估以及各种排行榜上所提供的与学科水平相关的信息并不能反映学科发展的真实情况,而只是反映了某种评价指标体系下或某个组织机构中的人们对于当前学科发展水平的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信息更多的是市场或行政需要的产物,而非对事实的客观性的揭示。今天基于对一流的追逐,任何一种学科评估总是在尝试把不可比的东西可比化,把不可量化的事物尽可能地加以量化,此过程充满不确定性。正如在普林斯顿大学爱因斯坦办公室里的铭牌上所写的:“不是一切有价值的都能量化,也不是一切能量化的都有价值。”[4]当与学科相关的各种不确定性经过理性设计最终确定下来,那些通过一流学科评估所得到的经过技术处理的数据,其反映的不可能再是客观的真实,而只是“数字化”后的“假象”。评估之后的所谓一流学科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评估技术层面上的一流,并不意味着它真的比其他非一流的学科更好或水平更高,而只是意味着该学科比其他学科在这些评估指标上的表现可能略胜一筹。

为了弥补量化评估技术的可能不足,定性的同行评议机制就成为一流学科评估中的重要方法。在实践中一流学科评估虽然是一项专业活动,通常由评估专家所主导,但学科评估离不开同行是评价科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所有与学术有关的评估活动中同行评议原则都是最基本的。同行评议象征了学术的自治,也维护了学科知识的专业尊严,同时也可以为一流学科评估的诸多利益相关者提供专业,满足了评估合法性和学术性的需要。实践中,各国正是通过同行评议才在大学内部的学科发展和大学外部的资源投入间建立了紧密联系。历史上,同行评议实践最初起源于期刊论文的评审,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基金的分配和大学内部学术人员的晋升、学生学位的授予等学术活动中。“从肇始于17世纪的体制化科学的整个历史来看,同行评价概念是由科学共同体作为质量控制的机制提出来的。同行评议发挥着三个方面的功能:(1)确保科学家对他们受到的公共资助负有责任;(2)保护科学共同体的职业自治;(3)证明科学和技术领域新成果的正确性”[2](p7)。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学科评估是出现得比较晚的一种新生事物。今天在一流学科评估中同行评议机制设计还很不成熟。所谓的同行往往是非常宽泛的概念,对于作为学科同行的资格并没有严格的要求。由于学科本身的高度分化和综合,有时很多所谓的同行对于自己所要评估的学科并不真正了解,对于学科评估的技术也并不专业,他们在评估中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有时候同行评议在一流学科评估中只是起到象征性作用。“由于研究领域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也许更窄),尤其与科学劳动力的数量有关,合格的评议人来源预计在缩小。科学日益的跨学科特征,也导致了合适评议人来源日益窄小——在每一个相关领域,也许都可以找到大批的评议人;但在学科的交叉之处可能找不着几个。而处于离学科交叉之处太远的人,又可能作出太挑剔或者不适当的评议”[2](p73)。对于一流学科评估而言,首要的问题就是选择哪些专家作为同行。由于竞争关系和利益冲突的普遍存在,学科同行的选择往往会面临两难。一流学科评估不是普通的评估,在评估背后牵涉到复杂的利益格局的改变。在一流学科评估过程中,各学科共同体内部不可避免地会展开激烈的竞争和较量,政府的权力、官方的意识形态和学术的价值观等也会介入其中。在这种背景下,同行专家的选择往往会成为各方利益妥协后的产物。最终,在一流学科评估中最有专业性的同行评议机制不得不面临随时滑向“政治协商”的危险。当然,一流学科评估本身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评价问题,而是一个政策导向问题和政治选择问题。尤其是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那些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流学科评估,其本身就会带有极鲜明的政治色彩,体现了政府主导的国家意志。在这方面,我国高校国家重点学科的评选以及各省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评选都是很好的例子。由于其他因素的干扰,在一流学科评估中同行评议的象征意义有时比实际意义还要大。同行评议满足了公众和媒体对于专家主义和绩效主义的需求。通过同行评议的介入,政府可以宣称尊重了大学的自治和学术的权威,从而避开各方面的可能的批评。

在技术性问题之外,一流是真实的存在还是评估的结果,是一流学科评估中另一重要问题。如果一流真的存在,评估的关键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出一流。如果一流只是评估的结果,那么一流学科评估就失去了科学意义。现实中两种一流都是存在的,既有真实的一流学科,也有评估出来的一流学科。一流学科评估的真正价值可能就在于使评估出来的一流尽可能接近真实的一流。而要在真实的一流与评估产生的一流间达成共识,就需要充分尊重学科和学术权威,更多地依赖学科专家而不是评估专家,更多地尊重学术权威的判断而不是对评估指标的统计分析。当前从我国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一流学科与学科评估之间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政府或非政府部门通过评估活动对所有学科进行评审和筛选,从中挑选出符合评估指标要求和各利益相关方需要的“一流学科”。第二种情况就是对已经评审出的所谓一流学科进行诊断性或终结性的评估以检验其学科建设的绩效。无论上述哪一种情况,评估的本意都是在对某种身份进行确认;但吊诡的是,今天由于评估的介入,一流学科的真实性倒成为了疑问。由于评估的盛行,真实的一流学科与评估的一流学科之间的边界已日益模糊。真实的一流也是评估出的,评估出的一流最后也可能成为真正的一流。换言之,今天大学里的一流学科既是评出来的又不是评出来的。一方面,没有评估也可能有好的学科,但没有所谓的一流学科。在这种意义上,一流学科是评出来的。但另一方面,一个学科之所以能被评为一流学科有时可能还在于学科本身的实力,而不全是评估本身。评估能做的不过是给某些强势学科或较强学科贴上一个“一流”的“标签”,但无论如何绝不可能通过评估把所有学科都“评”为“一流”。

由于在一流与评估之间这种吊诡关系的存在,一流学科评估本身可能会面临一个困境。一方面,一个学科是否是一流学科需要通过学科评估来确认;另一方面,一个学科被确认为一流学科之后仍然要面临评估。一般来说,前面一个评估是选拔性的,后面一个评估是绩效性的。前一个评估的目的是优中选优,发现需要的一流学科。后一个评估的目的是保证一流学科建设的质量,强化问责性。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很多时候关于一流学科的评估都是政策性的,错过的学科可能就永远错过了。一流学科评估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择优原则和民主原则的冲突。学科之间本应是自由和平等的关系(虽然学科内部也会有潜在的等级制度),一流学科评估人为地在学科之间造成了一种类等级化的利益分配制度。虽然一流和多样性并不矛盾,但是学科或学术发展上的寡头主义无疑是不受欢迎的。大学如何调和效率与公平、精英与大众、一流与多样之间的可能冲突是一流学科评估中不能忽视的问题。在一流学科评估的过程中,学术质量的标准是多样化的,有科学的标准、行政的标准、教育学的标准,也有科学学的标准。一个好的评估指标体系不应是大杂烩,而应有所取舍。在我国,一流学科通常由政府评选,评优后的一流学科的评估也由政府主导,这种状况很容易给学者和大学一种错觉,即学科建设可以“逃避学术或科学市场的特定规则”[3](p24)。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任何学科的发展归根结底仍要遵守“学术和科学市场的特定规则”。政府的专项政治拨款也许可以为学科发展提供资源,但资源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学术成就。尽管如此,为了避免可能的误导,一流学科评估一定要避免政治化或行政化的倾向,要尊重科学和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

除上述两种困境之外,一流学科评估中还会面临另两种截然相反的困境。一种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另一种是做起来容易说起来难。“恰如在阐释和实施、操作等人类行为从理论到实践过程中有‘说着容易做着难’的现象,在更深层的文化理论推导和研究上亦有吉尔兹所描述的教人骑自行车之类‘做着容易说着难’的相反现象”[5]。在一流学科评估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是就评估技术而言,而“做起来容易说起来难”是就评估理论而言。理论上,对于一流学科的评估方案,专家和学者可以做出严谨而深刻的论述。对于一流学科的成长规律、主要特征、评估的指标体系等复杂问题也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完美的讨论和解决。但所有这些都不足以保证评估本身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都不能为评估的顺利开展提供充分的可行性。无论如何,现行的所有评估对于学科都意味着某种“软暴力”,体现了外界对于学科从业者和学科组织的不信任。实践中在学科自身与学科评估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由于评估理论和技术,评估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之间存在天然的内在矛盾,如果没有本学科从业者的积极配合,所有的评估在某种意义上都只能是“虚假评估”或“数字游戏”。评估理论强调科学性,评估技术注重可操作性;在评估实践中,理论的科学性又让位于实际的可行性。其结果,一流学科的评估就极有可能会成为那些评估专家和学科从业者的“游戏”以及政府官员和高校管理者的政绩,学科发展的真实状况和存在的真实问题没有人感兴趣,评估的结果从属于政府的政策选择,公众、媒体,甚至学科自身关心的只是评估的结果以及可能由此带来的利益。

三、评估何以可能

Carolweiss将评估定义为:“评估是根据一组显性或隐含的标准,有系统地衡量一项政策或方案的执行或成果,其目的是经由此项工具的使用来改善政策或方案的质量。”[6](p6)基于此,一流学科评估也就是根据一组显性或隐含的标准,有系统地衡量一流学科建设政策的成果,其目的是经由此项评估来完善一流学科建设政策,提高一流学科建设水平。一流学科评估中各种不同的评估往往基于不同的目的,很难比较不同评估之间的优劣。不过无论何种学科评估,评估目的与学科建设目的之间的契合度都很重要,学科评估服务于学科建设是最基本的原则。如果评估目的偏离了学科建设的目的,或学科建设刻意迎合评估的目的,那么为评估而评估的现象就很容易出现。当然任何“评估工具的本身总是隐含着一种要达成什么目的的理念”[6](p9),要求一流学科评估完全反映学科建设的全部情况也是不可能的。为了避免评估本身被视为一种目的而非手段,对评估工具本身的评估就成为必要。

对于一流学科而言,评估既是一种技术,又是一种生活方式。长期以来,大学里的学科作为一种无形学院,是同行能够相互认同为同行的重要场域。在学科建设过程中,人们尊重学术权威,追求同行承认。学科的评估属于学术共同体内部学术自治的范畴,一般都是各种学科组织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政府无权插手。学科英雄和学术声誉是一流学科的重要标志。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实践和时间都是人们检验学科水平的最终尺度。实践和时间是人类知识的最公平的评判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大浪淘沙、千锤百炼,各学科的学科英雄与学术经典逐渐在各自学科史、科学史以及人类的知识史上完成定格。现代以来,大学之外的各种势力越来越多地介入大学的学术评价和学科评估之中。政府的政策倾向性、媒介与媒体的偏好以及企业的需求等都成为影响评价学者学术成果优劣和学科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与中世纪和近代社会不同,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变化的社会,凡事强调即时性。大学里的学科发展和知识积累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今天这样一个强调数目字管理的量化时代,学科的评估不再可能完全交给学者自己,更不能一直留待时间和实践检验。为了满足诸多利益相关者对于信息的“饥渴”,评估周期被高度压缩,评估种类也不断增多。今天各种大学与学科排行榜一年一更新已经成为业界的惯例。客观上,无论大学还是学科都是一个变化缓慢的组织,一年之内一所大学和一门学科的水平不可能有明显的变化,能够变化的只能是评估的指标和评估结果(不变的结果绝对无法吸引人们的眼球)。无论是大学排行还是学科排行,各类评估多半是为评估而评估。评估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社会各界对于排名信息的市场需要,而不是为了学科的发展。此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评估文化与学科文化也都是有冲突的。评估文化是专制的,学科文化是宽容的。评估是要得出唯一的结论,学科发展则允许多样化的探索。评估喜欢拿数目字说话,学科更喜欢追逐声誉和名望。评估只为学科的成功喝彩,而学科自身发展的历史表明有时失败也是有价值的,甚至于有时失败的价值还要大于暂时的成功。由于评估过程的神秘性以及对保密原则的坚守,学科评估本质上是一种精英主义的和类“独裁”似的理性活动。学科评估过程中,评估者在被评估者面前成为当然的权威。然而,事实上那些评估者远不及被评估者对于评估对象的了解。

由于一流学科评估可能涉及到外部巨额资源的分配,为了在这种随机的政策性窗口期抓住机遇,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有组织的学术不端和道德失范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学科迎接评估的过程中。“不端行为和政治专项拨款同样发端于现代科学对大量资源的需求和激烈的竞争压力,而且,每一个均对科学的自我管理提出了挑战。研究不端行为表明,科学可能并非如同它主张的那样是利益无涉的,也不是一项自我管理的事业。这种认识削弱了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和承诺,并产生了监督和控制的新机制。政治专项拨款将某些资源分配决定从科学共同体转向了政界,因此对科学引导和管理自身的能力提出了挑战”[2](p118)。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在各学科激烈竞争政府部门一流学科建设专项政治拨款的过程中,大学内的学术不端行为不可避免地被错误的政策导向所激励。而且,由于这种失范是有组织的,具有高度隐蔽性,在短暂的评估过程中很难被发现,从而导致评估有可能失去公正性和合法性。由于评估时间的限制,评估者面对的更多的是被评估学校和学科整理好的一流的文本,文本的技术性处理可以抹掉很多文本背后不想呈现的东西。

为了尽可能地避免由评估所可能带来的道德恐慌和学术不端,在评估技术的选择上以及评估机制的设计上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在一定要评估的前提下,“评什么”与“如何评”至关重要。现代大学里学科建设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无论是第一阶段的评审还是第二阶段的绩效评价,可选择的评估对象和评估方法都很多。一流学科评估过程中是评总量还是评增量?是重教学还是重科研?是论成果还是论条件?是评投入还是评产出?是讲数量还是讲质量?是重规模还是重效率?是强调效果还是强调效率?是注重绩效还是注重水平?一流学科评估到底是评学科的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所谓的一流学科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比较学科水平高低的参照系多大为宜?学科发展的时滞性和评估的时间窗如何确定?一流学科成果的常规性、可预期性与不可预期性的关系是什么?凡此等等,都直接影响最后的评估结果。在确定评估的对象以后,“怎么评”也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在选择评估方法的过程中,除了评估技术与理念的冲突以及评估目的与手段的倒置以外,评估的过程是务虚还是务实?评估的方法是定量、半定量还是定性?评估的结果是线性排序还是非线性排序?评估的目标是选优还是去劣?评估的性质是诊断性的还是战略性的?对评估的对象是分层还是分类?具体评估者是以学科同行为主还是以评估专家为主?评估组织者是政府部门还是中介机构?这一系列问题同样错综复杂。面对这些复杂的甚至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一定要评估的大前提下,如果评估的组织者没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先进的理念,在具体实践中有时只能是“快刀斩乱麻”,为评估而评估极有可能会成为一流学科评估的常态。

对事物做出评价是人的基本能力,但将评估发展成为一门专业性活动则是人类对于自己理性的过分自信,甚至是自负。无论是学科还是大学,事实上都很难进行评估。对一个复杂的系统或一项复杂的学术活动,任何一种评估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削足适履的问题。任何一个一流学科都绝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知识生产机器,同时也必然是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在理论上通过理性设计我们可以为一流学科评估提供各种理想范式或技术手段,但实践中却很难实施。在实践中通过制度建构可以对一流学科进行各种评估,但对其评估的科学性却很难说清楚。对于那些真正的一流学科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人类的理性很难把握。最终,一流学科评估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对学科可量化部分的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评估结果也仅对评估指标体系负责,离开了具体的评估指评体系就无法证实学科之间确实存在着优良中差。此外,理论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可比性也很成问题。比如:同一学科的国际可比性,不同学科之间学科差异性,等等,这些在理论上都仍有很大争议。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在一流学科评估的问题上也不会例外。无论选用何种科学的评估方法、设计出如何完善的评估制度,也无论组织多少顶尖的评估专家、邀请多少资深的学术同行,一流学科评估都应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绝不是越多越好。任何一所大学里都会既有强大的学科也有弱小的学科,但不同学科之间的地位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一流学科评估必须要有足够的前瞻性。由于学科间相互影响的普遍存在且难以测量,仅仅将评估中心从大学下降到学科还是不够的,评估过程中必须尽可能地注意那些一流学科成长的学科生态环境。“今天,科学中许多激动人心的事件是在学术院系和传统学科之缝隙发生的,是在研究所、中心、跨学科计划和新兴的院系及领域中发生的。一个一流的物理系可能受益于一个较低级别的化学、地质学、天文学、考古学、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系,并且可能因为与这些相关领域的分离而消亡。支持和开发‘卓越尖子’而排斥大学的其他部分的政策,可能毁坏新尖子建立于其上的基础”[2](p191)。由此可见,一流学科评估远比想象的要困难的多。由于学科体系的高度复杂性以及学科知识的高度不确定性,人类的理性对此可能根本难以把握。现在之所以各种机构都能轻易地进行学科评估,恰恰是因为我们还未充分地意识到学科评估本身的复杂性,以行政的便利性和强制性代替了理论的严谨性和科学的有效性。其结果,对一流学科的评估往往为政治或行政所主导,学科专家处在附属的地位。一方面由于彼此的不信任,评估组织者、评估专家、高校行政管理者、政府官员以及被评学科的带头人对于学科评估都有抱怨;另一方面由于利益链条的存在,各方又需要“合作”和“共谋”以争取双赢或多赢。

在一流学科评估过程中,政府官员和评估组织者会认为评估结果应当成为政府资源投入的主要依据,高校管理者和学科从业者则认为赢得评估是获取资源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高校与政府,评估者和被评学科间的合作或妥协成为必然。和其他事情一样,对于评估有规则就有例外,有成功就有失败。对于被评学科在“一流”的争夺中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时间和精力的付出都是必须的。面对这种不可控的结果,一流学科评估本身有时会成为各方争议的焦点。当然,争议本身并不必然就是坏事,有原则的争议绝对好过无原则的妥协。在一流学科评估或同行评议过程中,“如果政治家对科学必须独立于政治控制而运作作出让步,或者科学家接受科学必须始终并即时服务于国家目标的话,这就有更多的理由令人担扰,因为,任何一种让步都意味着将带来危险的损失。如果政治家放弃他们引导和监督科学的责任,那么,科学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将会损毁。如果科学家放弃他们科学自治的主张,那么,科学家关于科学的方向与可能性评价所带来的社会收益将会丢失”[2](p31)。无论何时在一流学科评估过程中政治问责性与学科自主性之间都必须保持必要的张力。政府出于向纳税人负责以及保证资源配置的科学,必须对一流学科的建设进行绩效评估,强调效率和问责;大学出于对真理的追求,则必须对于政府的功利主义政策取向时刻保持警惕,力争学科自治与学术自由。在一流学科评估过程中,如果政府与高校、学术与政治公开合谋那才是最坏的结果。如果学科的发展极力讨好政府的政策取向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如果政府部门完全放任学科的自利行为和知识的粗制滥造,那么一流学科的建设将成为空谈。

今天,随着大学规模的增大,学科的规模也在增大。在某些大学内部一流学科本身就成为一个小大学。在这些像小大学一样的一流学科内部,随着研究成本的上升其对于外部资源的依赖日益强烈。作为大学内部自治的基本单位,学科不再是一个自足的和自治的组织,而是逐渐成为一个自利的组织和附属的组织。为了满足组织内部对于外部资源的强烈需求,在一流学科评估过程中学术之外的因素不可避免地掺杂进来。就像有考试就会有应试一样,有评估也就会有“迎评”。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下,评估极有可能成为一种事关资源和利益分配的面子工程,所有参评的学科都很优秀,各方皆大欢喜。这方面英国高校学科评估过程中的“分数膨胀”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于获得优秀等级的学科的比例越来越高,英国最终终止了对于高校的综合性的学科评估,以院校审查来替代[7]。最后要指出的是,无论何种评估,绝对的公正都是一个神话。任何评估都是情境性的,绝对客观的评估是不存在的。“过分接近真实与过分远离真实都同样会构成通向科学认知的障碍”[3](p1)。无论评估专家还是学科专家都是有情感的个体而不是机械的评估工具。在一流学科评估过程中,学科专家的学术专长与学科本身的社会网络相互重叠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当然,强调需要理解评估者的主观性和情境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容忍学科评估中的道德失范和学术不端。相反,任何严肃的评估活动必须坚决抵制道德失范和学术不端。一流学科评估当然也不例外。除了评估本身的主观性和情境性之外,无论评估专家还是学科专家对于知识和学科本身都还会有自己的学术偏好或趣味倾向。这也会在无形之中影响评估的结果。因此,在对一流学科评估指标权重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不同知识习性(intellectualhabitus)。“对学术意义的评判只能由那些具有精湛学识的人来做,他们不仅就某一具体领域现有知识状态来说如此,而且在尚待开发的领域也要如此”[1](p120)。一流学科评估绝不是一项抽象的专业工作,而是与学者和学科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密切相关的一项学术活动。一流学科评估的成败通常会与评估组织者对于各学科学者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的了解程度呈正比。

总之,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大背景下,一流学科评估既是一项高度复杂的专业性活动,又是学术人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学科评估既牵涉到政府巨额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公正性,也会影响到大学的排名和学科的声誉,更会关乎学者自身的学术发展平台和空间。因此,对于一流学科的评估必须科学组织、精心筹划,尽可能减少学科评估带来的负作用,使一流学科评估促进而不是阻碍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美]米歇尔?拉蒙特.教授们怎么想——在神秘的学术评判体系内[m].孟凡礼,唐磊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美]达里尔?e.楚宾,爱德华?J.哈克特.难有同行的科学:同行评议与美国科学政策[m].谭文华,曾国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法]p.波丢.人:学术者[m].王作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4]王义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究竟靠什么?[J].高等教育研究,2011(1).

[5][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Z].王海龙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54.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地方政府绩效评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绩效观,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于我国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创新和效能的提升意义重大。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在要求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根本价值取向。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对于地方政府绩效的评估应该是全方位的,这就要求指标体系也应该是一个包括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质量和生态环境等多种指标构成的多层次系统。

其次,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为公众监督政府行为提供了平台,从而有利于引导政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讲成本、重质量、求效益,促进地方政府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再次,科学发展观为评估主体多元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主张用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这就必然要求我们从以官方评估为主、以内部评估为主、以上级评估为主的单一评估体制,向包括社会公众和专业评估机构等参与的多元评估机制转变。

2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传统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2.1评估价值取向缺乏科学发展理念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在目标设定上片面强调经济总量的增长要求。这种评估价值取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这种缺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评估导向也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2.2评估主体单一化,评估过程单向化

由谁来担任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考官”,是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关键问题。在实践中,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多数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估,单位内部或同行之间的评估,评估主体明显单一化。

2.3评估指标体系不尽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一是评估指标系统性不够。表现为反映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行政成本的指标较少,不利于政府职能转变。二是指标量化不够科学。表现为简单地将一些工作事项与数字相联系,出现了为量化而量化的倾向。三是评估机构和被评估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评估机构很难完全掌握被评单位情况。

2.4评估侧重“事后”,动态性不够

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基本上都是“事后评估”,缺乏“事前评估”、“事中评估”的全面动态性评估,导致地方政府战略管理观念不强,一味追求“结果绩效”,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2.5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立法不完善

我国地方政府依法进行绩效评估仍处于起步阶段和自发状态。由于在全国层面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作保障,不仅评估原则、评估流程、评估时限、评估机构等方面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也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

3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3.1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绩效观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绩效观,首先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首先要看其能不能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其次要体现人本理念,明确创造绩效所指向的价值目标。我国政府的性质以及科学发展观本身要求地方政府牢固树立“为人民群众创造政绩”的施政理念。再次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能否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绩效的根本指标。

3.2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首先,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把地方政府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情况作为评估的主要内容,既要评估其经济发展的成绩,也要评估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成绩;既要重视经济指标,又要重视社会指标、人文指标、环境指标。特别是,要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的要求,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其次,新的绩效评估体系要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绩效评估要评地方政府该做的事,评地方政府履行法定职责的程度,地方政府越位、错位的工作不纳入绩效评估范畴。

再次,新的绩效评估体系要体现不断改进评估方法和技术的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政府的职能转变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技术应有自己的独特性,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断改进完善。另外,我国地区差别很大,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政府绩效指标的设计也应该体现各自的特点。

3.3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多元主体评估机制

首先,推进评估指标设计主体的多元化。无论是学者,还是行政人员、政治家和民众,都各有其局限性,都不能独立完成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的任务,但同时他们又都各有所长,有自身特定的评估角度,有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因而,评估指标的设计首先要实现人员上的整合,界定和安排各方角色;其次,可以向社会公开征集绩效指标设计体系的设计意见。

其次,要整合考核资源,规范评估主体。进一步确立绩效评估机构在政绩考核工作中的权威地位,由绩效评估小组对政府政绩考核工作统一规划,统一考核时间,规范衔接考核内容,切实解决绩效考核政出多门、考核过多过滥问题。在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方面,应建立多重评估体制,不仅包括政府机关的自我评估、上级评估的评估,还应当包括相关专业的专家评估。更重要的是改善社会公众评估办法,不断扩大社会评估范围,逐步实现官方评估与民间评估并重的评估体系。

3.4健全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法律法规

一是要借鉴国外先进政府绩效评估经验,从立法上确定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地位,保证绩效评估成为政府公共管理的一个基本环节,明确评估项目、指标体系、主体、原则、程序、方法等。二是建立和健全政府绩效信息公开制度,缩小“数字鸿沟”,确保评估在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环境下进行。三是要建立健全绩效评估的结果运用制度,这是绩效评估价值实现、行为推动的根本保障。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运用领域有以下几方面:其一,检验政府组织自身及其组织成员预定绩效目标的完成程度;其二,推进政府绩效预算管理,促进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其三,政府内部职务变动与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依据。四是要建立和健全政府绩效考评奖惩机制。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篇6

关键词科研竞争力评估文献计量院系

1机构内科研竞争力分析的意义

随着我国科研的发展,科研资源的配置越来越受到关注,各种科研竞争力评估也应运而生。众多评估案例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的指标来评价机构间的科研实力,也产生了很多版本的高校排名。目前常见评估案例的内容以机构间的对比评价为主,主要为部级别的资源配置提供信息。但对于单个的科研机构而言,其管理部门还经常需要在机构内部的各子机构之间配置资源,因而迫切需要全面了解院系等子机构的科研发展情况,识别出较有潜力的领域和科研团队。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某一机构及其子机构的科研竞争力分析报告,将有助于管理部门准确把握各机构目前在国内外所处的位置,科学判断机构所面临的竞争态势,合理分配科研资源。

2011年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为编写“十二五”规划,委托北京大学图书馆对本校的科研实力进行评估。为此,图书馆信息咨询部逐步探索了兼顾机构内外,全面反映机构本身及其子机构的科研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评估方法,对北京大学学术论文方面的科研竞争力进行了量化评估,最终完成《北京大学科研实力分析报告》。报告通过客观的数据分析,帮助北京大学的科研管理人员更为准确地了解目前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并为科研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

2机构内科研竞争力的评价思路

2.1评价角度

科研的评价角度非常多,如:学术论文产出情况、著作产出情况、获奖情况、科研项目情况、科技会议参与情况、经费的获取与投入产出比情况等。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都要在同行评议的同时,提供一个基于客观数据的量化评估体系作为基准和参考,才能实现公平客观、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估。文献计量学分析将提供有关学术活动的一般特征信息,还是一个保持同行评议过程诚信的工具。因此,本文从文献计量的角度,探讨如何依据事实数据,客观评估机构、尤其是其子机构(院系)在学术论文方面的科研竞争实力。

本次评估从机构科研决策的需要出发,主旨在于帮助管理者发现机构的优势、劣势和突破口,因此既需要评估机构的整体科研实力和影响力,也会涉及各院系及个人的科研情况。此外,由于国内外不同机构的院系设置差异较大,难以实现真正院系级别的比较,只能通过学科评估作为院系评估的参考。因此,本文的科研竞争力评估主要包含三个层次:其一,北大整体科研实力以及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横向比较;其二,北大各学科的发展情况及其在国内外的地位;其三,北大各院系及研究人员的科研实力。

2.2评价标准

在机构整体科研竞争力方面,主要分析机构论文被webofScience(woS)等著名数据库收录和引用的情况,并将其与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对比,客观衡量当前的科研实力水平;考察特定时间段内机构论文的收录及被引数量变化,分析机构科研竞争力的发展趋势。考虑到科研人员在领域内著名期刊或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上发表成果通常被视为科研绩效的一种指标,本次评估增加了机构通讯作者、JCR核心期刊、《nature》、《Science》等的发文量统计;另外,鉴于人文社科领域国内发表的作品较多,将CnKi、CSSCi等中文数据库的收录引用情况作为参考。

在学科科研竞争力方面,主要分析不同学科的活跃程度;分析在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的及被引情况,并与国内外相关机构进行比较;此外,鉴于人文社科领域的特殊性,将此领域内各学科的论文收录情况与国内人文社科重点院校进行比较。

在院系的科研竞争力方面,主要考察各院系论文的收录及被引情况,并分析特定时间段内院系论文被收录及被引用的数量发展趋势;进行JCR核心期刊、《nature》、《Science》、eSi的论文统计,识别出院系科研影响力较高的论文及其作者;此外,对多院系合作的论文进行单独分析,考察多院系合作论文的影响力和优秀率,以及学科交融情况。

2.3数据来源

本文的评估数据主要以woS数据库的SCi、SSCi、a&HCi数据为主,并参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eSi)、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nature》、《Sci-ence》的部分数据。人文社科领域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中国期刊网(CnKi)作为补充。

数据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成员按照作者署名、地址等从上述数据库中提取。由于短期的数据难以全面反映机构的科研实力和变化情况,因此本次评估提取了北京大学从2000年到2010年的科研产出数据,包括SCi中的2.5万余篇,CSSCi中的1.9万余篇,CnKi中的2.3万余篇,eSi中的近300篇文章。

由于数据库中作者、地址等字段的数据信息经常会出现不够规范和准确的情况,因此本次评估对提取出的数据库信息进行了人工清理,保证数据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科研竞争力分析。

3机构科研竞争力评价方法

3.1整体科研竞争力评价方法

北京大学的整体科研竞争力主要从woS总收录论文数、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进行分析,评价了2000~2010年北京大学被SCi、SSCi、a8LH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量、总被引用次数、平均每篇论文被引次数。为降低国外合作对评估机构真实科研竞争力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北京大学科研人员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占总论文数的比重。同时,将北京大学被SCi、SSCi、a&LH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量和篇均被引次数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对比,衡量北京大学整体科研竞争力在国内外的地位。

考虑到不同学科在期刊论文的发表和引用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采取分学科的方式选取优秀期刊,具体做法为:以JCR的特征因子指标为主要参考依据,按照2010年JCR自然科学版和JCR人文社科版的学科分类,选取各学科下特征因子排序前10名的期刊作为优秀期刊。自然科学版分为173个学科,选出1376种优秀期刊;JCR人文社科版分为55个学科,选出462种优秀期刊;两部分去重后共有1759种期刊。最后统计出北京大学在2000-2010年被SCi、SSCi、a~HCi收录的全部论文中发表在JCR优秀期刊上的比例。此外,还统计了北京大学在2000—2010年间每年在《nature》和《Science》上的数量。

此外,在人文社科领域,我们统计了北大发表的中文论文被CSSCi、中国期刊网人文社科领域核心期刊的收录情况,并与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人文社科重点院校进行对比。

3.2各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方法

北京大学各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包括根据woS的SCi、SSCi、a&HCi数据,分析2000-2010年机构发文量最活跃的排名前10位的学科,分别统计理工科和人文社科发文量排名前10的学科。鉴于不同学科之间论文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机构、学科、院系、个人等各个层次的评估都尽量避免不同学科间的比较,主要与国内外同学科的机构、子机构或国际平均水平进行对比。

根据eSi数据分析北大进入全球1%的学科中,woS收录的论文篇数和篇均被引次数,从每个学科选取eSi中排名前5位的各国高校进行比较,同时选取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若干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内高校与北大进行对比。

鉴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殊性,“SocialSciences,General”学科选取人文社科重点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进行对比,并将上述人文社科重点院校被CSSCi收录的各学科论文数量与北大进行对比。

3.3院系的科研竞争力评价方法

北京大学内各院系由于学科的不同,总收录论文数量、总被引次数以及篇均被引次数存在较大差异。评估将2000~2010年各院系发表的论文被SCi、SSCi、a&HCi收录及被引用次数分别按照理工类、交叉学科类、人文社科类进行归类,并分析变化趋势。由于论文数量较少的院系的被引用次数受单篇论文影响较显著,因此只挑选收录和被引较高的前10个院系进行分析。

分析北京大学各院系2001-2010年SCi、SS-Ci、a&HCi收录的论文中,在JCR优秀期刊上按发文量排名前20的院系,并计算这些院系在JCR优秀期刊上的发文比例。根据eSi的数据,统计2000—2011年各院系在本领域进入全球前1%行列的论文数量及通讯作者为机构人员的论文数量。此外,将2000-2011年各院系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补充指标。

3.4识别突出科研人员和科研合作情况

分析北京大学各院系2000-2010年在《Sci-ence》和《nature》上的作者,并根据eSi的数据,统计出各院系进入全球前1%高引论文的作者,尤其是eSi中被引次数高、且通讯作者为北京大学科研人员的优秀论文。通过高被引文章和权威期刊文章识别各院系中成果突出的科研人员。

为了解院系间的合作对科研产出数量与质量的影响以及学科间交融的情况,本次评估同时也分析了北京大学2001-2010年被SCi、SSCi、a&HCi收录的论文中,由不同院系合作完成的论文数量和变化趋势,以及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情况,并分析了合作在JCR优秀期刊的比例是否高于全校整体的优秀论文比例。

4评价小结

此次科研竞争力的评估主要基于SCi、SSCi、a&HCi、中国知网、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中的文献统计信息,并参考JCR、eSi等专业学科评估工具,力图客观、如实地反映北京大学在学术论文方面的科研竞争实力。此外,尝试了院系层面的科研实力、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分析评估,填补了以往科研实力评估中高校与个人两个层面之间院系层次评估的空白,也为学校的多学科交叉与跨院系合作情况提供了一个新的评估角度。

科研竞争力的评价可以为科研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但由于评价方法尚在探索过程中,评价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评估中发现各数据库中的论文署名单位、各院系(实验室、研究中心)名称等信息都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特别是机构(或院系)英文名称不规范或科研人员的论文署名只包含实验室而未体现机构名称等情况尤为常见,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数据导出和分析的准确性。虽然通过人工的数据清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从根源上则需要各机构进一步规范其署名形式和要求,加强署名规范的宣传和培训,从而在今后的评估中得到更为全面准确的机构成果数据,使评估分析更为精准地反映实际情况。

此次科研竞争力评估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开展高端咨询服务的一次有益尝试,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熟悉相关数据库与文献计量方法的特长,以客观、严谨的量化分析为学校的科研管理与决策提供了参考服务,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学科服务与高端咨询服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机构的科研竞争力分析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图书馆可以在此领域继续探索,为更加知识化、专业化的服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邱均平,赵蓉英,余以胜.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理念与实践.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1):31-36

2丁敬达,邱均平.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方法研究——以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为例.科研管理,2010,31(4):111-118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篇7

关键词:本科教学;审核评估;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43-03

我国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体系主要包括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五种类型。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和审核评估又是院校评估的三种形式。合格评估属于认证模式,主要对新办本科院校的本科教学进行评估,结论分“通过”、“不通过”两类,在院校自评的基础上,由评估专家到校认证,达到评估标准即获得通过。水平评估属于分等模式,一般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种等级,在院校自评的基础上,由评估专家依据国家评估标准对院校办学水平进行等级评定。审核评估属于诊断模式,在院校自评的基础上,由评估专家依据评估要点,结合自身的管理工作经验,对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整体把

脉,与被评估高校一起找出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不分等,也没有“合格”与“不合格”结论。

一、正确理解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价值导向

我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是基于把高校作为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责任主体,其理应建立起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来保证教学质量,这样一种前提假设来建构评估要素和工作机制。这种评估理念借鉴了英国院校审计(institutionalaudit)的经验,英国大学副校长委员会

(CVCp)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将财务

审计的方法运用到保证学术质量的工作中来,并于1990年10月开始对所有大学进行质量审计”[1]。其审计的重点不是直接放在被评估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上,而是评估院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有效性。在评估实施方法上,又借鉴了美国高等教育审核评估的经验,主要是对由自评报告展现出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审核。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本着以评促建助建、促改助改的原则,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通过文档复核、深度访谈、现场考查、专业剖析、听课看课等方式,对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详尽而中肯的具体分析,形成写实性评估报告,帮助学校巩固成绩,改进工作。《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明确提出,本科教学评估的总体目标就是为了“切实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2]。审核评估“注重以学校自我评估、自我检验、自我改进为主,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3],高校的主体地位与主体责任是一致的。通过审核评估,意在引导高校完善内部质量标准、质量保障体系及其长效机制。审核评估与合格评估、水平评估的差异,如表1所示。

由于我国高校长期习惯于刚性的管理要求和“实用主义”哲学,容易对审核评估的理念和内在的价值认识不到位,容易导致一些错误认识。一是认为审核评估不如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对学校影响大,因为水平评估不优秀,会直接导致学校的硕士、博士学位点删减;合格评估不通过,会调减招生计划或停止招生。但是审核评估结果不会对高校直接产生刚性影响,原来“谁砸了学校的饭碗,学校就砸了谁的饭碗”的异常重视,往往变为“自然态、没状态”,导致评估工作的促建、促管、促改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二是沿袭过去对待合格评估、水平评估的经验,把主要精力放在迎评材料的准备上、应对审核评估专家上,没有把审核评估作为学校重新审视办学目标定位,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强化内涵建设,凝心聚力抓本科教学质量,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自我反思、改进、提升,促进学校整体内涵建设的重要机遇。

二、科学理解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质量标准

合格评估、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变为审核评估的6+1个审核项目、24个审核要素、64个审核要点,没有了量化指标。有人就认为审核评估没有硬的指标要求,没有硬的质量标准,这是极大的认识误区。相对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审核评估的质量标准更高,更难达到。审核评估的质量标准实际上暗含着四种评估标准。

一是办学条件合格标准。审核评估的对象是已经“通过”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达到“合格”以上的高校,意味着参加审核评估的高校是各种量化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标准,达不到基本办学条件的高校,原则上不具备参加本科审核评估的资格。这个资格的审定首先由教育部评估中心根据学校上报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进行“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这也是作为“五位一体”评估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认为审核评估没有定量标准的理解是不准确的,只是在评估过程中,对量化指标审核的不够严格。严格意义上说,量化指标不达标,应该属于“一票否决”的要求。

二是全国同类院校平均状态(常模)标准。审核评估专家进校前20个工作日要先审计教育部评估中心提供的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这个分析报告有一个常模数据,给出了被评高校每个指标在全国高校所处的位置,如果在常模之下,即使达到教育部基本办学条件,专家会认为这项指标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状态之下,学校质量保障的支撑度相对薄弱。

三是被评学校自身标准(学校自己的尺子)。审核性评估重在审核“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达成度)、“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对这“五个度”的审核评估,既是对学校自身质量标准的检验,又是对质量标准达标情况的

评定。

四是评估专家经验性标准。教育部会同省教育主管部门选定的评估专家,都充分考虑了学校类型、学科专业结构等背景要素,每位评估专家都会有“心中的评估标准”,这个评估标准主要来自评估专家所在学校的经验和已经评估过同类高校的情况,是一个“更高”要求的“水平比较”标准。

虽然从形式上看,审核评估“主要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自身设定的目标,国家不设统一评估标准,是

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4]。由此就理解为审核评估没有标准、没有量化标准,审核评估比其他评估“简单应对”、“容易通过”是非常错误的。审核评估借鉴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克服以定量评价和外部评估专家评为主的

传统评估方法的弊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高校自评与外部专家评估相结合,更能准确地评估高校的实际办学水平。

三、准确把握审核评估的内涵与要求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范围》分为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意从64个观测点、24个关键点、6+1个核心领域去审核“五个度”。相对于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审核评估的质量标准更高,更难达到。

做好审核评估工作,首先要树立系统思维。把握好项目与要素之间、要素c要点之间以及项目与项目之间

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点与要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主导评估范围内在逻辑关系的主线是“五个度”的审核评估“标准”。以6个审核项目为例,“定位与目标”重点考查的是办学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等项目是支撑“定位与目标”实现的基础性要素,重点考查的是其保障度;“质量保障”项目重点考查的是学校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后勤保障体系等保障教学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发展”项目中的“招生及生源质量”、“就业与发展”等审核要素,重点考查的是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当然,在校学生、教师对学校教学水平、办学条件、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的满意度也分散在其他各个要素之中。各个项目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也不是孤立的工作点,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审核评估有助于强化本科教学工作的系统观念,消解长期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积淀下来的条块分割观念,各审核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项目、要素、要点和工作实践支撑之间是一个系统相互支撑印证的关系,体现的是决策、计划、实施、结果、反馈、改进之间的工作链(见图2、图3)。

四、基于审核评估的本科教学内涵建设策略

任何一项评估都是一种工作手段,其目的就是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推进高校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内涵建设、更加突出特色发展,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从重视规模、热衷“更名上点”、争项目、争奖励等显性教学GDp思维,转向更加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走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从而达到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的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办学定位与目标及其发展战略规划的顶层设计,体现的是学校领导层的决策水平和领导力,本科教学水平的提升,是由教务、学生、团委、招生就业、财务、人事、科研、组织、资产、后勤等全校各职能部门和院系协同努力的结果。反过来说,要做好以评促建、促改工作,需要调动全校的正能量,形成工作合力,才能取得实效。学校党委行政领导尤其是党委书记、校长高度重视评估工作是前提和基础。

审核评估是在高校自评基础上的专家诊断,前期做好自评工作,写好自评报告是工作基础。自评工作包括院(系)和职能部门自评整改与学校整体自评整改两个阶段,只有各院系、各职能部门把每个工作板块的经验和问题理清了,把问题原因剖析全面准确了,把整改工作思路弄明确了,学校自评才有了“根”。因此,审核评估是动员全校上下,在国家发展战略转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变的宏观背景下,从外延发展“热闹”回归大学教育的“宁静”。是冷静分析学校发展机遇,认真总结办学经验,找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强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逐院系、逐部门做好自评剖析,鼓励每位教师认真反思课程教学能力,全面理解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处理好科研与教学关系,处理好教师个人事业发展与促进学生事业发展、国家事业发展的关系,唤醒教师的“师德良知”去投入本科教学,才能真正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在自评阶段,学校在全面促建促改的同时,更要设计好若干个有利于教育教学长远发展的重点任务,如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立科学规范、信息化水平高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人事激励制度,做好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做好院系、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完善本科教学保障体系等。同时,把迎接专家进校考察作为同行交流提升的重要机遇,既展示学校的办学成就、办学优势特色,更以“平常心、正常态”参与评估,以“学习心、开放态”对待评估,不造假,不掩盖、不回避问题,真实客观地向专家展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真实面貌,才能更好地发挥评估专家的作用,把专家多年的教学和教学管理经验应用于学校未来的发展,使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abstract:ithasnotbeenlongsincetechnicalcollegesbegantorecruitassetsevaluationandmanagementmajors.therefore,thereisnoexperiencetoreferto.Fromtheaspectsofconstructionorientation,coursessetting,specializedteacherstrainingandpracticebaseconstruction,thispaperputsforwardsuggestionsonteachingreformofassetsevaluationandmanagementspecialty.

Keywords:hightechnicalinstitutes;assetsevaluationandmanagement;teachingreform

一、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及办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时间稍早于本科院校,至2005年,全国已有41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1]。这些高职院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建筑建材类高职院校(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等)、经济贸易类高职院校(广西财经学院、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等)、财政税务类高职院校(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财税职业学院等)、电子机械类高职院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综合类高职院校(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高职院校在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由于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时间比较短,从事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的人员较少,目前尚无比较系统的教学改革经验可供借鉴。

2.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趋同,没有考虑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专业建设方向不明确

根据笔者调查,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是把按照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规格和要求来培养具有资产评估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的,能够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会计核算以及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的业务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笔者认为是不够科学的,没有考虑社会对评估与管理人才的不同需求。笔者认为,资产评估不仅包括机电设备评估、建筑工程评估,还包括企业价值评估、珠宝首饰鉴定、文化艺术品评估、无形资产评估、金融评估、税基评估等,另外房地产估价、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土地评估、探矿采矿权评估等也应当属于资产评估的范畴。目前,国务院批准了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评估专业)、房地产估价师、土地评估师、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师、注册矿业权评估师等资产评估类职业。为社会培养各种从事资产评估职业的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但是,不同的资产评估类职业对资产评估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果只是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规格和要求来制定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是不能满足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不同需求的。

3.高职院校主要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科目来设置专业课程,没有考虑主办院校的实际情况,课程设置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的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都是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科目来设置的,这种专业课程设置方法笔者认为是不合理的。现阶段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多数为非综合性的,一般与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相关的专业不够齐全,导致部分课程难以安排。比如,一些经济贸易类和财政税务类高职院校因在建筑工程及机电设备方面没有相应的教学能力和经验,无法开设建筑工程和机电设备方面的课程,而建筑建材类和电子机械类高职院校对于财经方面的课程则往往难以开设。

4.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缺乏,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本科及硕士毕业生,但是我国资产评估本科及以上层次专业教育招生不久。2004年,南京财经大学和内蒙古财经学院将资产评估作为本科试点专业向教育部进行申报并且获得了批准,并已在2005年开始招生。此后,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高校也先后招收资产评估专业本科生,培养从事资产评估工作的紧缺专门人才。2004年,厦门大学积极申报并且第一个获得批准设立研究生层次的资产评估专业。厦门大学财政系资产评估专业的硕士、博士点是国内重点大学首个设立的该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点。上海财经大学在财政学硕士点下设立了资产评估方向。到2007年才会有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本科生要到2009年才能毕业,况且本科院校和资产评估事务所也需要大量的资产评估专业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短期内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不可能通过引进高校本科及硕士毕业生来解决师资问题。如何尽快建设一支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每一所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的共同课题。

5.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充分保障实践性教学的顺利开展

加强实践性教学工作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的根本保障。实践性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除了要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外,还要有能够组织实践性教学的实习实训基地。由于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时间较晚,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为了保证实践性教学的顺利进行,高职院校必须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

二、对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1.根据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结合主办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合理确定专业建设方向

由于我国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开设较晚,在产权交易、企业改制、司法实践、融资抵押、财产拍卖等活动中,迫切需要大量从事资产评估与管理业务的专门人才。高职院校要想培养能够胜任各种资产评估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合理确定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方向,根据所确定的专业建设方向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笔者认为:具有房地产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房地产估价作为专业建设方向;具有土地经济学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土地估价作为专业建设方向;具有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建设的院校可以发展税基评估;具有金融、保险专业建设的院校可以突出金融资产的估价、保险评估;工科院校可以凭借学科优势侧重机器设备评估,如旧机动车鉴定评估的专业内容;拥有珠宝鉴定专业的院校可以开展珠宝鉴定方面的专业建设;拥有艺术、文物和考古等专业优势的院校可以突出古董和艺术品的价值评估;具有地质和矿业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矿业权评估作为专业建设方向。

2.根据专业建设方向,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专业,其专业课程应当包括财务与管理方面的课程和资产评估方面的课程,具体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考虑专业建设方向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毕业生要到毕业工作后才有资格参加资产评估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这就给资产评估的教育带来了冲击。虽然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参加资产评估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但是这些考试科目却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所必需的,把这些考试科目设置成专业课程也为学生毕业后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以房地产评估与管理为专业建设方向的高职院校,除了要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设置为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把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等课程设置为专业课程。再比如以旧机动车鉴定评估为专业建设方向的高职院校把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师考试科目:汽车原理和构造介绍、汽车性能及新技术介绍、汽车状况检查办法、汽车价值综合评定应用、二手车交易方法与技巧、汽车保险和法律知识、汽车评估基本财务知识、现场评估实习课程纳入专业课程设置也是比较合理的。

3.高职院校通过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兼职教师的聘请来完善师资队伍,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由于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设置比较晚,而且高校资产评估专业本科尤其是硕士毕业生短期内不可能选择到高职院校就业,所以高职院校要想很快解决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在逐步提高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的同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上。高职院校应当创造条件鼓励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通过考试获取与专业建设方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土地估价师等)并委派专业教师到与专业建设方向相关的评估类事务所参加社会实践,以提高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对于有较高职业素质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具备一定的教师素质的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应当创造条件优先引进。对于现阶段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无法完成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可以通过聘请相关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兼职教师来承担。

4.高职院校应当以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为主,充分利用校内已有实训设备,确保把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

根据笔者的市场调研,用人单位对于本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主要有两方面:财务和评估。笔者认为财务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校内模拟实训,评估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当通过校外实训基地来进行。目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2+1”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也可以尝试该模式。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可以用第一学年的时间来完成财务与管理方面的教学任务并完成财务与管理方面的校内实训,用第二学年的时间来完成资产评估方面的教学任务,用第三学年的时间安排学生到相关事务所顶岗实践。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资产评估方面的事务所由于从业人员较少,几乎每个事务所都需要业务助理人员。高职院校可以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兼职教师的聘用结合起来,根据所确定的专业建设方向,将相关的评估事务所建设成校外实训基地,聘请该事务所的评估师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abstract:ithasnotbeenlongsincetechnicalcollegesbegantorecruitassetsevaluationandmanagementmajors.therefore,thereisnoexperiencetoreferto.Fromtheaspectsofconstructionorientation,coursessetting,specializedteacherstrainingandpracticebaseconstruction,thispaperputsforwardsuggestionsonteachingreformofassetsevaluationandmanagementspecialty.

Keywords:hightechnicalinstitutes;assetsevaluationandmanagement;teachingreform

一、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及办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时间稍早于本科院校,至2005年,全国已有41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1]。这些高职院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建筑建材类高职院校(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等)、经济贸易类高职院校(广西财经学院、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等)、财政税务类高职院校(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财税职业学院等)、电子机械类高职院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综合类高职院校(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高职院校在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由于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时间比较短,从事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的人员较少,目前尚无比较系统的教学改革经验可供借鉴。

2.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趋同,没有考虑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专业建设方向不明确

根据笔者调查,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是把按照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规格和要求来培养具有资产评估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的,能够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会计核算以及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的业务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笔者认为是不够科学的,没有考虑社会对评估与管理人才的不同需求。笔者认为,资产评估不仅包括机电设备评估、建筑工程评估,还包括企业价值评估、珠宝首饰鉴定、文化艺术品评估、无形资产评估、金融评估、税基评估等,另外房地产估价、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土地评估、探矿采矿权评估等也应当属于资产评估的范畴。目前,国务院批准了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评估专业)、房地产估价师、土地评估师、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师、注册矿业权评估师等资产评估类职业。为社会培养各种从事资产评估职业的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但是,不同的资产评估类职业对资产评估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果只是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规格和要求来制定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显然是不能满足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不同需求的。

3.高职院校主要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科目来设置专业课程,没有考虑主办院校的实际情况,课程设置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的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都是围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科目来设置的,这种专业课程设置方法笔者认为是不合理的。现阶段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多数为非综合性的,一般与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相关的专业不够齐全,导致部分课程难以安排。比如,一些经济贸易类和财政税务类高职院校因在建筑工程及机电设备方面没有相应的教学能力和经验,无法开设建筑工程和机电设备方面的课程,而建筑建材类和电子机械类高职院校对于财经方面的课程则往往难以开设。

4.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缺乏,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本科及硕士毕业生,但是我国资产评估本科及以上层次专业教育招生不久。2004年,南京财经大学和内蒙古财经学院将资产评估作为本科试点专业向教育部进行申报并且获得了批准,并已在2005年开始招生。此后,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高校也先后招收资产评估专业本科生,培养从事资产评估工作的紧缺专门人才。2004年,厦门大学积极申报并且第一个获得批准设立研究生层次的资产评估专业。厦门大学财政系资产评估专业的硕士、博士点是国内重点大学首个设立的该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点。上海财经大学在财政学硕士点下设立了资产评估方向。到2007年才会有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本科生要到2009年才能毕业,况且本科院校和资产评估事务所也需要大量的资产评估专业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短期内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不可能通过引进高校本科及硕士毕业生来解决师资问题。如何尽快建设一支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每一所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的共同课题。

5.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充分保障实践性教学的顺利开展

加强实践性教学工作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的根本保障。实践性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除了要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外,还要有能够组织实践性教学的实习实训基地。由于高职院校开设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时间较晚,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为了保证实践性教学的顺利进行,高职院校必须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

二、对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1.根据社会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结合主办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合理确定专业建设方向

由于我国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开设较晚,在产权交易、企业改制、司法实践、融资抵押、财产拍卖等活动中,迫切需要大量从事资产评估与管理业务的专门人才。高职院校要想培养能够胜任各种资产评估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合理确定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建设的方向,根据所确定的专业建设方向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笔者认为:具有房地产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房地产估价作为专业建设方向;具有土地经济学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土地估价作为专业建设方向;具有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建设的院校可以发展税基评估;具有金融、保险专业建设的院校可以突出金融资产的估价、保险评估;工科院校可以凭借学科优势侧重机器设备评估,如旧机动车鉴定评估的专业内容;拥有珠宝鉴定专业的院校可以开展珠宝鉴定方面的专业建设;拥有艺术、文物和考古等专业优势的院校可以突出古董和艺术品的价值评估;具有地质和矿业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把矿业权评估作为专业建设方向。

2.根据专业建设方向,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专业,其专业课程应当包括财务与管理方面的课程和资产评估方面的课程,具体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考虑专业建设方向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毕业生要到毕业工作后才有资格参加资产评估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这就给资产评估的教育带来了冲击。虽然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参加资产评估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但是这些考试科目却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结构和业务实践技能所必需的,把这些考试科目设置成专业课程也为学生毕业后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以房地产评估与管理为专业建设方向的高职院校,除了要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设置为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把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等课程设置为专业课程。再比如以旧机动车鉴定评估为专业建设方向的高职院校把旧机动车鉴定评估师考试科目:汽车原理和构造介绍、汽车性能及新技术介绍、汽车状况检查办法、汽车价值综合评定应用、二手车交易方法与技巧、汽车保险和法律知识、汽车评估基本财务知识、现场评估实习课程纳入专业课程设置也是比较合理的。

3.高职院校通过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兼职教师的聘请来完善师资队伍,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由于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设置比较晚,而且高校资产评估专业本科尤其是硕士毕业生短期内不可能选择到高职院校就业,所以高职院校要想很快解决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在逐步提高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的同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上。高职院校应当创造条件鼓励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教师通过考试获取与专业建设方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土地估价师等)并委派专业教师到与专业建设方向相关的评估类事务所参加社会实践,以提高职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对于有较高职业素质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具备一定的教师素质的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应当创造条件优先引进。对于现阶段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无法完成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可以通过聘请相关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兼职教师来承担。

4.高职院校应当以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为主,充分利用校内已有实训设备,确保把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

根据笔者的市场调研,用人单位对于本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主要有两方面:财务和评估。笔者认为财务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校内模拟实训,评估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当通过校外实训基地来进行。目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2+1”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也可以尝试该模式。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可以用第一学年的时间来完成财务与管理方面的教学任务并完成财务与管理方面的校内实训,用第二学年的时间来完成资产评估方面的教学任务,用第三学年的时间安排学生到相关事务所顶岗实践。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资产评估方面的事务所由于从业人员较少,几乎每个事务所都需要业务助理人员。高职院校可以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兼职教师的聘用结合起来,根据所确定的专业建设方向,将相关的评估事务所建设成校外实训基地,聘请该事务所的评估师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人文地理学科评估篇10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通才加专才;联合办学;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学历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分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3个层次。高职高专层次的专业设置不需要经过教育部批准,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向本省教育厅申报,经审批后即可进行招生,因此,相比于本科、硕士层次,高职高专层次的资产评估专业建设时间更长,招生人数更多,为早期的资产评估市场提供了一批实用型资产评估专业人才。

本科层次资产评估学历教育是由国有资产管理专业方向发展而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市场对资产评估业务、人才有了需要,并建立注册资产评估师制度,一些院校专门建立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方向。到21世纪初本科层次资产评估专业设置才真正开始,2004年教育部批准内蒙古财经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置资产评估专业,2005年开始招生。此后,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广西财经学院等十多所高校也先后招收资产评估专业本科生。我国资产评估本科学历教育发展历史短,还处于摸索实验阶段,存在学科归属、专业口径选择、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式构建、课程设置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研究生层次资产评估学历教育发展史近似于资产评估本科教育,最早也是由国有资产管理专业方向发展而来的。2004年以前,各高校要么是在财政专业中,要么在财务管理专业中招收资产评估方向研究生,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评估专业研究生。2004年,厦门大学积极申报并且第一个获得批准设立研究生层次的资产评估专业。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目标取决于资产评估职业对人才的需要。资产评估是一个以提供资产价值判断服务为主要业务的行业,资产评估人员需要面对种类繁多的评估对象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这就要求资产评估人员既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又要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既要有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要有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资产评估职业对人才的要求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必须以此为基础,在上述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和锻炼,以满足资产评估行业人才发展的需要。

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分3个层次,每个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各不相同,因此,我们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区分开来。

1.高职高专层次:培养资产评估实用型人才

高职高专层次培养的是掌握资产评估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资产评估职业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高专层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评估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2.本科教育层次:培养资产评估应用型人才

大学本科阶段学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是宽口径、厚基础和重实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具有综合适应能力的资产评估应用型人才。资产评估本科教育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完成资产评估及其相关理论基础的构筑,系统地学习资产评估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掌握资产评估及其相关的技能技巧,训练面临纷繁评估对象和复杂市场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为他们在今后的资产评估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打下坚实基础。

3.研究生教育层次:培养资产评估高端研究型人才

资产评估高端人才是具有较为扎实的经济理论和资产评估理论功底,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才能,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资产评估高端研究型人才,不仅可以造就一批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评估教师队伍,为推进我国资产评估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师资保障,还可以为推进我国资产评估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保障,从根本上解决评估行业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的实际问题。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可以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模式。

1.资产评估通才加专才的特色培养模式

资产评估通才加专才的特色培养模式是指在培养资产评估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执业技能的基础上,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加上一定的特色内容,如具有土地经济学和房地产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突出房地产估价或土地估价的知识和课程,甚至可以引入这两种资格考试内容;具有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发展税基评估的专业内容;具有金融、保险专业建设经验的院校可以突出金融资产的估价、保险评估和保险公估;工科院校可以凭借学科优势侧重机器设备评估,如二手车评估的专业内容;拥有珠宝鉴定专业的院校可以开展珠宝鉴定方面的专业建设;拥有艺术、文物和考古等专业优势的院校可以突出古董、艺术品价值评估的专业内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