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十篇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十篇

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7:40

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1

首先介绍思考“变迁中的培养目标与教育质量”这个论题的缘由:(1)当下教育学的主题为什么由“培养什么人”(学校培养目标)问题让位于教育公平以及教育质量问题?(2)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如何由“素质教育”所替代?(3)为什么今天的人们必须计划成为一个自足的整体,不能冒相互依赖的风险――即使在富裕和开放的社会中?(4)哪些维护人类共同社会关系的价值消失了?为什么消失?这其中,教育起到什么作用?

一、培养目标与教育质量内涵的变迁

教育质量是与培养目标密切相关的事情。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以经济建设为发展中心的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主义的培养目标经历了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培养适应全球化市场经济“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变迁。

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国家和集体社会组织形态逐步瓦解,培养“集体”的公共社会生活空间也随之消解,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已经由国家转向家庭,由集体转向个人及私人家庭。培养“一代人”的具有共同性、集体性、社会性、民族性、理想性的劳动者目标消解为个体性、私人家庭、竞争性、合市场性、全球性的劳动力或人力资源的培养目标。然而,在大的民族、国家、公共集体社会组织形态和意识氛围中培养出来的个体较之于在“市场―商业―全球化生产”背景中产出的“教育产品”在志向(个人的或社会的)、人生观、全局观、国家和民族态度以及人际关系的认知上都有许多迥然不同的品行。

教育质量,在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中和在全球化经济裹挟的开放国家中,其含义是不同的。对前者来说,培养目标引导质量含义,教育质量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对后者而言,质量重于目标,质量淡化目标,因为质量可以超越集体、民族、国家等而与全球化概念对接。不同的质量诉求主体,常常会有不同甚至冲突的教育质量解读。对于一个民族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跨国公司、一个个体,质量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培养出来的个体是否应该具有“民族特质”“爱国主义”等。教育质量概念替代培养目标概念,其实也是“教育培养劳动者”转向“教育培养劳动力”(即“人力资源”)。

20世纪70年代末期,政治独立、经济自主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开始逐步融入全球化经济的格局中,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革,突显出顺应全球化经济重高科技、重资本、轻劳动社会关系的“改革”特点。教育,应和着全球化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自然会有如下的变革:

第一,去除培养目标与国家、民族、集体相关的政治、道德特质,即“社会主义觉悟”空洞化。例如,红与专、德与智、个人与集体、劳动光荣、民族团结、阶级友爱、共产主义理想等内容几乎在学校教育中消失。

第二,与全球化市场关联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质量概念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目标。英语连同与抽象认知能力发展的相关学科的学习和考试几乎成为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通过考试和分数评鉴学校的质量和声望,也完成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对接全球化劳动力市场的层级化排序。这个对接的过程,与国际资本进入中国是同步的。

第三,教育质量纳入国际测评系统,通过测量教育质量确定和强化学校教育的工作。可以看出,在教育质量越来越科学化(可测量、可监控)、国际化的势头中,越是可监控、可测评的教育成果(教育质量)――常常称为知识和技术的――越是国际化的。英语、数学、科学等学科成绩成为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然而,越是不可监控和测评的内容,恰好是教育所承载的国家的、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对个体和国家有着长远利益的内容,比如说爱国主义、责任感、劳动价值、环境意识、集体意识、历史观等。

目标的改变决定教育质量的改变。“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完全被“劳动力”“素质”“人才”等概念替代。人力资本概念,统领着全部教育的阶段和环节,也统领着生产劳动过程的资方、劳方以及所有社会组织,而略过了这其中“人力资本”在社会生产、消费、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关系。

二、消解和消失的教育目标

1.劳动为本的人性观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几代人耳熟能详的“教育方针”,它的基本内容是包含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劳动者的社会理想和人性假设的:首先,“劳动神圣”意味着每一个劳动者凭借劳动获得生计和尊严;其次,在社会制度的设计上,以劳动者(人)为本,“各尽所能,按劳(需)分配”;再次,劳动本位的人性假设是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基础,例如“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革命工作不分高低贵贱”等所体现的平等价值判断。

从对过去“教育方针”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知道,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基本假设是:尊重劳动者及其劳动;建立在平等的劳动基础上的社会,是尊重劳动者及劳动者的全面发展的,是依赖、保护并维持这种社会平等的公共价值的。“集体主义”“助人为乐”“先公后私”“团结”的价值曾经全面地体现在我们的培养目标中。

然而,我们在反思和清算“”的极“左”路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解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平等社会关系的核心价值,即:劳动高于资本,每个人因劳动而获得尊严和体面,而不是富裕和资本积累;人的发展和幸福,不仅依赖个人天赋和努力,更是依赖良好的社会、组织和集体;所谓的公共社会,是劳动者、生产者共建的平等生活、平等参与的社会,而不是抽象的个人、自由和权利的集合。

2.重个人权力和利益的经济理性人假设

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公平性。教育公平不是只停留在公平地享受教育资源以实现个人权利。教育公平如果不能达至社会成员在生产和劳动关系中的平等,是很难真正实现社会公平的。

在我国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公共空间的狭小甚至消失的趋势,改变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详见表1)。“关心国家大事”退出了培养目标。经济理性人的人性假设,消减了学校教育许多宝贵的教育性力量和资源。“教师职业崇高的精神价值”“百年树人的教育信念”“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在私利性的计算中一一退出,代之以“科学”的计算和考核,竞争、私利和私欲也合理地成为学生发展、教师工作的唯一动机。

不同的教育目标,决定着青少年一生是否具有稳定、确定的个性和社会性特质。市场资本主导的培养目标,最终以“就业―挣钱”来判定人的发展和幸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与生俱来的短视、碎片化、不确定性、拜金、物欲等特质。

全球化资本主义市场,把一切人的丰富多样性、整体性、社会性、民族性等全面发展的内涵空漠化为具体的、细节的、可监控、可测量的“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多少、高低,一方面可以计量化为不同的教育投入和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供资本在全球化从高至低的生产链条中,通过“用工”或“职位”的标准辨析出来;此外,还可从个体职业回报的收入中计算出来。

应该说,这些“素质”,例如积极、能动、时间观念、规则意识、合作态度、劳作技能、专业知识等,也是健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应该具备的。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并不能使这些素质成为一个人稳定的、确保人生幸福的品行。劳资冲突、过渡剥削、失业等,都会使这些“素质”走向反面,代之以个体的颓废、无所事事、反抗。这背后本质的区别便是:在劳动中,不是“劳动者”,而是“劳动力”成为价值和评价的重心――特定社会职位上的个体的劳动意义只有报酬和升迁的价值,而被消解掉“救死扶伤”(医护人员)、“教书育人”(教育工作者)、“美化城市”(清洁工或设计师)等人本意义和社会意义。

个体关于人的本质特征的碎片化、不确定性的感受与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是相互影响和彼此促发的。一切品格和素质,都是根据追求利润、效率(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力)和消费来确定。看似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性格特征、能力表现,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不断追求最新的“消费―生产”方式的同时,却面对除“资本―市场”之外,没有任何教育目标可以凝练人性的基本“素质”或品格的困境。

总之,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观念形态,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观。这种形势对个体而言,直接影响其基本品格、态度的稳定性、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以及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可能性;对群体而言,决定着社会成员之间是否可能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是否可以达成思想和精神的沟通,是否能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持续性关系。

三、公共教育与人力资本市场

这些年来,教育的“公共性”被经济学“公共产品”概念所垄断。公共教育①在公立学校的实现,是以个人、家庭、教育投入者(除去国家)追求私人性(私有性、私利性)、盈利性和追求经济效益为前提的,教育的私有性主导着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教育”。公共教育,只是体现在政府的公共的教育投入、标准化的学校建设(课程、师资标准等)方面,体现为进入人力资本市场“预备训练”的资格平等方面。这样的公共教育概念对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教育质量以及教育公平都有极大的遮蔽作用。

办教育的“市场经济”价值取向,不仅体现在课程和考试上,而且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教育与考试、就业、生计等功利联系变得更为密切。人们通过考试和文凭进行劳动市场的初次分工,这个过程是由国家(公共教育)和家庭(私人投资)承担了培养劳动者的全部费用,并且,国家和家庭的教育投资带来了社会财富和资本积累的最大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近30年来旨在培养各式各类“教育―就业”型人才的教育制度,为社会总财富的增长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然而,当“市场经济”决定着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当现代教育的多方面功能窄化为各级学校为劳动力市场服务,出现这样一些结果。

第一,公共教育演变为服务于个体和家庭“升学―就业求职”等私人利益的工具。学校的培养目标附着于个人或家庭范围内的利益计算上:通过教育,让孩子更好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学校、家庭投入教育的根本动机。无论是学业的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学校对他们的意义都演变为“找工作、挣大钱”。

第二,公共教育全面为市场经济所制约:不仅为市场驱动的“就业―生产”服务,同时也为市场驱动的消费所制约。②“高收入职业―高消费”人生模式几乎成为青年一代学生的全部追求,“教育―就业―高工资―车、房与体面消费―现代化生活”的模式,几乎成为教育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追求目标,造成了应试教育有效、德育教育低效或无效,培养目标轻“人”重“材”,重人的工具性而轻人性和人格的局面。由此,教育忽略社会新生成员的全面发展,忽略公共教育机构的“公共性”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人的全面发展也异化为“挣钱―消费”这一狭隘人生模式。

第三,通过市场在全球化生产链条中谋得中、高端职位,已经成为全社会追逐的真实的教育目标,这导致办学者、求学者、教育投入(公共和家庭私人投入)者都为当前经济利益和效率的追求所制约。例如,大学的招生、专业及课程设置、校历安排都与就业挂钩,忽略教育的多方面功能,尤其是忽视公共教育对个人、社会、民族以及国家根本而长远的利益的影响。

伴随着培养目标具体化为个体“素质”“竞争力”,一代青少年的成长――顺应着他们自身家庭在不同阶层、劳动力市场的位置以及差别化的学校教育处境――也进行着分化。他们的分化不但体现在知识、技能、语言(特别是英语)等方面,还体现在他们的认同、价值和道德取向上。

总之,“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本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和风险必然会反映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实践中。以资本为轴心结成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关系必然带来个体发展本质上的碎片化、不确定性以及物欲化;同时,还带来一代人完全隔离、彼此漠然甚至对立的社会关系。

四、城乡教育之别与全球化分工

在全球化的“资本―市场”格局下,农村有组织的学校教育或自发教育,无不准确地把农村人定义为以“国际市场低端劳动力+传统乡村道德”为核心素质“劳动力”。农民及其子女围绕这一目标,游走于学校、社区和劳动力市场。而城市教育,特别是城市优质学校教育则会发展全球化生产链条中更为高端、更具国际化素养的“劳动力”(堪称“人才”)。

城乡教育的不公平和差距,不仅仅是财力、师资、物质条件的差异,也不仅仅是由此带来的办学质量的差异。从根本上来说,它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中“资本―市场”为城乡教育布局后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在农村,在消解了国家组织(公社解散)和乡村自组织以至完整的家庭结构(打工带来的亲子分离)的状态下,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全部交由越来越封闭、应试、远离社区、集中化的学校,这样既不可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更不可能实施素质教育。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和市场,把每一个家庭都变成劳动力生产的基本单位,变成了承受市场风险、信任缺失、流动迁徙、公共生活碎片化的基本单位。国家、社会、集体等保护性公共力量让位于市场和竞争。在处于竞争劣势的乡村里,劳动力的流动和过度的无保护劳动,破坏了农村家庭最基本的保护和养教功能。正因为此,入学率、升学率、学科考试的合格率、流失率等指标,只能够从数量层面反映农村教育的公平与质量,却无法真实地描述一代又一代农村青少年儿童在人生观、道德、自信心、信念、文化等方面的不利状况――而这些又是支撑个体获得并运用知识与技能的最重要的条件。

最后,再次澄清和关照社会主义的劳动与人的教育观念――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公平的实质在于:通过教育激发城市和农村的孩子丰富的、有人类价值的社会活力和人生活力,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劳作或挣钱的能力和欲望。③

注释:

①“公共教育”是改革开放后逐渐热起来的概念,它本应包含现代化进程中更为丰富的社会进步意义和人的全面发展内涵。对此,本文不赘述。

②市场经济是通过生产和消费两个重要环节实现其价值的。

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2

关键词: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制度;对策建议。

当前,我省的农村劳动力存在着整体素质偏低,以及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这种状况决定了他们在日趋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也是我省经济落后,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成因是我省农村教育落后,且发展缓慢。

一、江西农村教育现状

江西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文化大省,有过“临川文化”的辉煌。随着时间的流逝,江西在各个方面进步较慢,近几年来,经济更是落后了。江西教育与其他省份比较发展较慢,江西农村教育也就更加落后,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人的素质的核心是文化程度,而目前江西农民受教育情况是国民中最差的。据2001年全省农村住户调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2.62%,比上年同期下降1.12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87%,增加1.89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52%,下降0.7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近9成的农村劳动力仅受过初等以下教育,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且低素质的劳动力比重比上年同期上升0.78个百分点。

2.受到的教育质量较差

目前,我省农村学龄儿童受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每年有大批农村中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还有许多中小学辍学生。由此,江西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低,受国民基础教育平均年限不足九年,绝大多数未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虽然他们中有较少部分完成了高中学习,参加过高考,但未能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基本上属于受国民基础教育中质量较差的部分。

3.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教育

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几乎是空白,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形同虚设,加上由于学习费用高和应用方向不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江西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参加正规的职业教育的人数极少,些微的职业教育大多是打工期间的在岗教育。就业后的继续教育更是空白。

4.没有享受现代意义教育

江西农村的教育体系较为落后,与城市的教育体系相比,在各个方面均有一定的差距。由于农村教育硬件不硬,软件缺乏,教师不齐,因此,基本属于传统教育,尚难完全归属于现代意义的教育。其结果,在江西农村,传统意义上的文盲和半文盲占40%以上,现代意义上的文盲可以说几乎接近100%。

二、原因分析

江西农村教育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社会的,也有政府的;有经济方面的,也有指导思想方面的。原因众多,十分繁杂,其中主要的原因有:

1.农村教育体系不全

江西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本身薄弱,未能建立有效的农村教育体系。在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勉强成体系,但是这个体系的质量令人耽忧;而农村职业教育只有一些零星教育,根本未能形成体系。江西农民受教育程度受制于这样的农村教育体系,不但传统意义上的文盲、半文盲率难以降低,而且现代意义上的文盲无法扫除,至今仍然在增加。其结果,江西农民的素质低下就是铁定的事实。在这种现状下,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就成为一种空想。

2.教育保障不力

据有关资料反映,前几年,江西各地均有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但是,据分析,所拖欠部分的95%以上是属于农村教师的。这体现了农村教育的弱质性,对于农村教师的积极性打击较大,也说明了农村教育的地位低下。作为农村教育的中坚的教师队伍心理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不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许多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极为简陋几间破旧房,几块黑板,几张桌椅就是一所农村学校。由于城里人的偏好,国家的绝大多数教育投资投到城市教育之中。结果形成,农村教育硬件不硬,软件缺乏,半死不活的农村教育局面。

3.教育投入不足

农村教育的投资体系难以运转。按现行的教育经费负担体系来看,当地较为贫困的乡镇财政负担着农村绝大多数的教育经费。贫困的乡镇财政一般是“吃饭”财政,根本无力独自进行公共产品投入。国家近几年来,加大对城市教育的关注,将主要教育投资用于城市,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相对极少,而且附加条件多,加上程序复杂,层层盘剥,真正能投入到农村教育中,得到实际使用的资金不多,不能满足农村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从教育经费和教育投资规模来看,农村教育的质量是难以有保障的。

4.教育收费相对较高

从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来看,江西农村教育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从教育大众化的角度来看,无论有没有钱都应享受充分的教育,农民受教育的权利都不应该被剥夺。江西的九年教育不是义务的,仍然是在收费的。相对农民的低收入,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成本实在太高。因为上学的费用较高,让许多收入微薄,且多子女的农民家庭无力负担,结果造成儿童辍学或受教育不充分。没钱受教育是制约我省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5.各有关部门没通力合作

在我国教育体系的形成是由多个部门通力合作来完成,农村基础教育和少量的较正规的职业教育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来管理,除此之外,劳动部门、农业部门等政府职能部门也承担了一定的农村职业教育任务。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大家都在忙城里的事,农村教育被遗忘了,更谈不上通力合作,共建优质的农村教育体系。

此外,农村教育的异化,出现了所谓的“蠢儿理论”、“经济与教育的反比原理”。也是江西农村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江西农村教育落后带来的影响

江西农村教育落后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约占江西人口总量72%的农民,整体素质低下,不但贻误了一代人力资源的优化,还可能形成代际传递。这也是江西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影响将十分深远。

1.难以融入现代社会

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真正转移出去,归根结底取决于农民是否有较高的素质。在城市就业岗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初中以下的学历几乎没有实际意义,必须有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以上的学历,农村青年才有可能在城市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能上高中的农村孩子如此之少,这种局面造成农村年轻一代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素质低下,于是,便为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埋下了隐患,他们是难以融入现代社会的。

2.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缺乏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中,素质低下的江西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可以说毫无竞争力的。他们只能随遇而安,得过且过。因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劳动力市场上,难以受到业主的青睐,只能从事较简单的,较受歧视的体力劳动,在打工生涯中,难得到他人的尊重,备受欺辱和歧视,有的甚至被迫出卖人格,从事色情业。那么,江西农民的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就难以靠他们本身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实现,而是要靠政府的“恩赐”了。

3.无法加速消除江西农民的愚昧

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把江西经济引向现代化,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消除愚昧,把农民变成现代有理性的人。江西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自身素质又无法得到较大的提高。而小农经济发达的江西农村仍然存有大量的愚昧的行为。愚昧的农民仍然死抱“两宝”(死宝——土地,活宝——儿子)不放。他们不明白愚昧与现代化的冲突所在,不理解现代化的真实含义。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是无法加速消除江西农民的愚昧的行动,从而影响江西经济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

4.无法加速江西经济的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江西经济要“在中部崛起”,实现全面小康,就必须是高速的、可持续的发展,其关键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占江西劳动力近3/4的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不能提高他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也就是一句空话。低质量教育是不能对经济作出较大的贡献,难以达到教育对经济建设有较大贡献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加速发展江西经济。

5.将对农村下一代产生负面影响

实践证明,近墨者黑,上一代对下一代有较大的决定性影响。江西农村教育的落后,不但造就了一代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而且,其负面影响将沿续到下一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素质较低的江西农民对教育的认识肯定是较低浅的,他们以自己来衡量下一代需要的教育,决定下一代受教育的方式,从而影响下一代的素质。江西低素质农民对下一代的负面影响的结果不可低估。

转贴于四、几点对策建议

江西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差是造成“就业低层次化,收入长期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彻底解决农民受教育的问题,农民的素质就永远不会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会继续受阻,而“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就会遥遥无期。要大面积地提高农民的素质,除了让他们受到足够的教育外,没有别的路可走。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正视农村教育

江西农村教育发展几乎停滞,要让她有个较快的发展,在原有的思维模式上进行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正视农村教育。

江西农村教育落后,欠账较多,要解决起来困难不少。因此,我们必须克服畏难思想,作好打攻坚战的思想准备,积极寻找突破口,不贻误任何战机。

要树立教育大众化的思想,认清发展农村教育与江西经济发展的关系,江西农村教育不发展,农民不能顺利转移,江西的经济发展只能昙花一现,具有“眼球”效应而已。

要坚定大协作思想,农村教育的发展不能仅仅靠教育部门一家。劳动、农业等政府部门也重任在肩。只有多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卓有成效。

要从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出发,无论是从普遍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以适应科技进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要求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增强农村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角度考虑,都应把职业培训摆在重要位置。

2.建立优质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

提高教育质量,建立优质九年义务教育体系是重中之重。这是基础教育在农村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我们搞九年义务教育不要“挂羊头卖狗肉”,要脚踏实地,把九年义务教育真正送到农村,就应该把九年义务教育的费用减下来,不要让全体适龄农村孩子因各种原因而失学。

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应该是优质的,与城市教育比较,农村基础教育的含金量极为逊色。配合农村人口的转移,城市化建设的加速,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这个体系的质量,其中包括大力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去。

3.加强示范教育,激发农民的求知欲望

极为残酷的就业现实,使江西农民将从正面或反面,吸收打工生涯中的教训。我们应该加强示范教育,用榜样的力量,激发江西农民内心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从心底有个学习的企求,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在全国加强职业教育的大环境转好的前提下,江西农民将有一个参与职业教育,掌握实用生产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低、职业技能低、个人文明程度低的要求和奋发学习的过程。

通过基础教育,他们将提高自身的核心素质;通过较为正规的职业教育,他们将掌握劳动力市场所必须的劳动力应具有的一些基本要素。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改变自己的弱质地位,他们就会以新的面孔出现在省内外的劳动力市场上,将站在较高的平台上,拓宽就业门路,受到雇主的欢迎、尊重和信任,享有较为平等的社会地位,提高收入。

4.认真审视农村教育

针对我省农村教育,我们应该认真审视目前农村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不仅应该考虑如何使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等,紧贴农村新增劳动力就业的现实,更应该采取措施大幅度地降低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成本,让农民在受教育的问题上和城市人享受同等的待遇。

要认真考虑农村教育的投资体系,加大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开放农村职业教育市场,吸引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教育。穷办教育,糠菜代,只能贻误农村教育,城乡教育的巨大反差必须逐渐消除,否则,将影响下一代农村孩子。

5.加强各类教育和职业培训

在劳动力市场中,人的素质、劳动力技能水平是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内在因素,较高的劳动力技能水平是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基础。加强培训是促进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

要大力发展各类教育和职业培训,进一步整合面向农村的社会培训资源,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的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加速形成一批兼有职业需求预测、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介绍为一体的职业培训综合基地。

要加强就业前培训,提高新生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在我省的农村,要对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实行1—3年的就业前培训,使新生劳动力普遍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全面提高新增劳动力素质。

要整体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就业准入控制,引导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使其能面向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6.健全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的教育法律立法基本完善,江西立法机构和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土实际,完善配套,使我省教育的法律体系具有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

从江西农村教育实践来看,“歪嘴和尚念歪了经”,当务之急是加大执法力度,攻打“土围子”,确保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在农村切实得到落实。

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3

关键词:贵州省;劳动力人口;素质

中图分类号:C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038-02

劳动力人口素质是一种智力资源,并通过教育得以提升,所以世界各国的竞争核心无非是教育、人才的竞争。贵州作为2012年国务院二号文件针对的主要省份,劳动力人口素质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贵州省劳动力素质状况的整体水平和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所以,认清贵州劳动力人口素质现状,弄清其存在的问题,寻找出相应的合适的解决方案尤为重要。对这一问题的分析,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劳动力人口素质。

一、劳动力人口素质

劳动力人口是指“劳动力人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②。可以从微观劳动力人口素质和宏观劳动力人口素质两个维度来理解。本文中劳动力人口素质的论述倾向于劳动力人口的结构素质。主要包括像年龄结构、城乡结构、行业或产业结构以及职业结构等这样一些衡量指标。

(一)劳动力人口微观素质

“劳动力人口微观素质包括劳动力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③。首先,身体素质包括躯体和大脑机能的运行。一个人躯体机能状况运行良好,便具有抵御疾病的能力。大脑机能运行良好,其处理事情上更多的讲求迅捷性及灵活性,因此有利于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其次,文化素质是指劳动力人口所掌握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所具有的劳动技能。高文化素质的劳动力人口占有丰富的智力资源,从而促进经济进步。最后,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等。拥有先进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劳动力人口,对世界有着辩证的认识,因此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能够以道德为基础,积极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劳动力人口宏观素质

劳动力人口结构素质包括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城乡结构、行业或产业结构、职业结构。首先,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与非劳动人口的一个重要区分标志。年龄上的偏差会影响整体劳动力素质状况的,从而影响就业情况。一个地区的就业情况与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是有密切联系的。其次,劳动力人口城乡结构是劳动力人口资源分配在城市和乡村的比例大小。劳动力人口的城乡分布差异会影响劳动力质量的高低,进而决定着产业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再次,劳动力人口行业或产业结构,不同行业和产业对于劳动力人口素质的质量和数量有不同的需求。比如,第一产业对于劳动力人口素质的要求普遍偏低。劳动力人口素质数量和质量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各个工种与各个行业间、产业间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最后,劳动力人口职业结,在具体职业结构上的区分,可分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通过相同人数中两种职业类型劳动者所占的比重的比较,能够普遍反映出劳动力总体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的高低。

劳动力人口素质概念的界定在本文中主要就是通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进行解读。宏观素质主要是从结构素质的层面从年龄结构素质、城乡结构素质、行业或产业结构素质以及职业及结构素质四个角度进行理解和分析。下面本文将在对劳动力人口素质基本概念的理解基础之上分析贵州省劳动力人口素质现状。

二、贵州省劳动力人口素质现状

(一)贵州省劳动力人口微观素质

1.贵州省劳动力人口身体素质。贵州省劳动力人口身体素质改革开放后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同时仍然存在问题。以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为参照,2010年死亡率为6.55‰,在全国相比较而言居于较高的位置。同时,2000年的预期寿命比较中,贵州男性预期寿命为64.54,女性为67.57。而全国平均水平男性为69.63,女性为73.33。可见,这就反映出贵州省劳动力人口身体素质相对全国而言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2.贵州省劳动力人口文化素质。从2000年到2010年,贵州省劳动力人口中上初中的人数增加了9.3%,上高中、中专的人数提高了近1.7%,大专及大专以上的人数增加了近3.4%。有进步的同时也存在问题。例如,在每十万人拥有的受教育程度人口的比较中,在各个学历层次上,贵州都处于全国仅次于的倒数第二位的排名。这种差距不仅制约了贵州自身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3.贵州省劳动力人口思想素质。文盲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劳动力人口的受教育程度。2000年和2010年,贵州省文盲人数分别为490万人和304万人,文盲率分别为13.89%和8.74%。由此可见贵州省劳动力思想素质是呈逐步提高的态势。但是,全国文盲率在2000年和2010年分别为6.72%和4.08%,所以,相较全国而言,贵州省文盲率还是很高的。所以贵州省劳动力人口的思想素质较全国而言除了高于和青海之外还处于低水平。

(二)贵州省劳动力人口宏观素质

1.年龄结构。通过对同一年龄段内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的比较能够得出劳动力年龄结构素质的不同。在青壮年劳动力这一群体中,“在全省387.1万未上过学的劳动力中15-19岁年龄段占全省的2.8%,60岁以上占全省总劳动力的1.9%”。④由此说明,贵州省劳动力人口文化素质无论是青年还是老年普遍较低的状况仍会长期存在并急需改善。

2.城乡结构。通过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出的数据,可知贵州省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为36.04岁,其中城镇劳动力人口占25.51%,农村劳动力人口占74.49%。并且有数据显示,在城镇劳动力就业人口中,学历为初中和小学的人数居多,分别达到32.17%和31.27%。高中以上学历人数所占比重达到24.08%。但是在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中46.74%为小学学历,17.95%为初中学历。但是高中及以上学历人数所占比重仅为2.31%。计算出城镇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18年,但是农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4.71年⑤。所以不难看出,学历层次越高,城乡差距越大。所以,要从根本上发展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从而提高劳动者素质。

3.行业或产业结构。受教育程度最低的,第一产业人数居多,农、林、牧、渔行业,达到高等教育程度的比率仅为1.78%,而文盲和半文盲的比重却高达27.35%。在受教育年限上,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平均达到了13.45年,但是农、林、牧、渔行业的受教育年限平均仅为5.18年⑥。所以,不同行业、产业间的劳动力人口素质有很大差距。这与科技投入要素有重要关系,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者往往进入科技要素占主导的行业和产业。这就要求合理安排就业机制,充分保障脑、体劳动者有充分的岗位。

4.职业结构。不同职业要求劳动者具有不同的劳动素质。全国从事农、林、牧、渔相关职业的从业人员,53%为初中学历,但是贵州省48.84%的相关从业人员仅为小学文化水平。同时,同为专业技术人员,全国有30.9%的劳动力人口为大学专科水平,但贵州省的相关人员所占比例远低于全国水平。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在就业人员中的比例不仅低下而且受教育年限仅是12.4年⑦。

三、提高劳动力人口素质的措施

(一)针对微观素质

1.加大基础教育力度。应逐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师资办学力量的注入,才能为基础教育做好基础工作,才能使基础教育真正实现受教主体的广泛性和效用的实际性。但关键是要切实将每一个有关基础教育的措施施行到位。其中尤以进城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2.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发展高等教育。相较之全国30%多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在高等教育水平以上,贵州省应着实发展高等教育,其中对于农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只有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才能使社会财富有所积累,只有培养专门型人才,才会使社会财富积累越来越多。

(二)针对宏观素质

1.完善劳动力市场,发展劳务中介,完善职业准入制度。对不同的工种设置不同的考核机制,对相关领域劳动力人口的进入设置准入评定标准以此来提高劳动力人口的就业能力和自身的职业技能。这不仅可以规范劳动力市场中从业人员的行为也可以对未达到一定要求的劳动者设置了限制,从而提高劳动力人口的整体就业素质。

2.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农村劳动力人口素质普遍不高的事实,可以通过多种就业机制进行改进,例如,教育培训、科技示范等。同时,扶贫开发、科技下乡等多种惠农措施也都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措施。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可以作为推进农业从业人员提高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3.加大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根据市场需求,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方式,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力度,形成终身教育制度体系。同时,通过对培训体系的信息化、现代化、系统化的完善,职业教育终将会发挥巨大作用。劳动者知识的更新与劳动观念的改变可以通过职业培训进行有效引导。这对于从业者在该行业做精,做专都是必要的。

注释:

①作者简介:曲秀丽,系贵州大学马列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经济方向.

②③聂笃雄:《贵州省劳动力人口素质研究》,贵州大学,法学院,2006级.

④聂笃雄:《贵州省劳动力人口素质研究》,贵州大学,法学院,2006级.

⑤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m].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2011.

⑥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m].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2011.

⑦张羽琴:《贵州劳动力就业与教育发展研究》,理论与当代,2007.5

参考文献:

[1]刘祖春,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2009.

[2]宋其超,失业及其治理[m].北京,2004.

[3]张羽琴,贵州劳动力就业与教育发展研究[J].理论与当代2007,(05).

[4]聂笃雄;杨昌军,贵州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03).

[5]许丽君,贵州喀斯特地区劳动力素质的初步研究[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6]聂笃熊.贵州省劳动力人口素质研究[D].贵州大学,贵阳,2006.

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4

一、劳权意识是时代对大学生职业教育的要求

劳权,是指法律所规定或认可的处于现代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在履行劳动义务的同时所享有的与劳动有关的社会权利的总称。它至少包含以下三层含义:其一,劳权的主体是劳动法律关系中的劳动者;其二,劳权的具体内容是由法律规定或认可的;其三,劳权所涉及的是以劳动权利为基础的比劳动权利更广泛的社会经济权利。劳权又有个别劳权与集体劳权之分:个别劳权是指由劳动者个人享有和行使的与劳动有关的权利。其权利的内容主要是工资、工时和劳动条件等劳动标准方面的权利,包括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与卫生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障权、劳动争议提请处理权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集体劳权,又称团结权或劳动基本权,是指劳动者运用组织的力量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包括组织工会的权利、集体谈判的权利、劳动者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等。是否具备劳权意识,关乎劳动者权利保护成效的高低。劳动者较高的劳权意识,有助于督促用人单位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劳动者权利保护机制,有利于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善,促进全社会劳动保障体系乃至和谐劳资关系的建立。

步入21世纪,我国大学教育也已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随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想一步到位越来越难。社会的发展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有了新的要求,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大学职业教育很有必要。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知识和技能的专门教育,其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受过职业训练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劳动者,以满足社会经济结构对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中都存在共通点:培育大学生劳权意识不可或缺,任重道远。

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职业理想养成、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和职业生涯设计等几个方面。倡导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教育有其深刻的时代特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的职业教育把重心放在培育大学生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之上,强调目标是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将来从事的职业,适应社会需要,为社会发展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大学生劳权意识的培育,导致大学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特别是就业陷阱时不知如何有效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市场经济中利益的诱惑下,用人单位受降低用工成本的驱动,为逃避缴纳社会保险和解雇成本的法律责任,往往规避劳动合同的签订,或以就业协议签订代替劳动合同签订。此时,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懂得依据《劳动法》,劳动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此外,试用期的滥用,合同的短期化,格式条款包含诸多“霸王条款”,都使得大学毕业生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因此,非常有必要在职业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劳动者权益保护法规的宣教,使之具备劳权意识。

二、劳权意识养成有助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

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劳动者具备良好职业素质与能力。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职业素质对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良好的职业素质是人们在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大学生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忠于职守、献身事业的乐业和敬业精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在职业活动中团结协作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其次,良好的职业素质也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方面。比如,一个对人热情友好、乐于助人的人能得到同事的好感,一个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能得到领导的赏识,一个谦虚好学、踏实肯干的人能得到师傅的赞扬。

职业能力是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从事职业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实际作用。职业能力可以分为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强调对职业活动技术领域的应用性、针对性;方法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强调在职业活动中运用这些方法的合理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强调在职业活动中对社会的适应性,重视从业者应具有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大学生应重点培养的满足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包括: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由上可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决定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决定我们培养的人才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因而,我们在不断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同时,必须将其外化为职业能力,使职业能力得到同步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劳权作为基本人权,是人权的社会化,是社会经济关系市场化、货币化的产物,是在社会文明进步的今天,作为公民所必不可少的权利。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许多行业已经或逐步走出计划经济篱笆,教育业、中介行业和部分农民均已走向市场,劳动者的市场观念、自由选择意识和劳权意识的加强,将促进社会的发展、法治国家的确立。劳权的确立与保障,为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提供了现实基础。社会化大生产中,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低下或存不良记录的劳动者都将难以生存。而劳权意识淡薄会产生面对就业陷阱束手无策或非理智解决纠纷的窘境,劳动者漠视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信用缺失,劳资关系矛盾尖锐,劳动力市场畸形发展。因此,需要注重培育并养成大学生良好的劳权意识,促进大学生内在基本品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其职业素质与能力。

三、劳权意识培育与职业教育契合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并涉及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社会环境中,人的需求不断满足和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而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又应该包括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或者说应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的不断提高。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迫切需要一支知识广博、技术精湛、爱岗敬业、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大军。努力塑造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赢得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和信任,既是高等教育面临的课题和挑战,又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为此,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

(一)学校教育。必须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修订专业教育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改革课程结构,强化劳权意识培育。在专业知识上,要注重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把劳权意识培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去。对于个人而言,职业可以满足生存、温饱、发展的需要,是谋生的手段,大学毕业生通过职业实现生存的需要,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安全需要。大学毕业生可以通过对职业的选择,发挥自己的特长,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获得职业必须通过为职业做准备的教育,学校教育在此就显得极其重要,必须利用专业素质、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为载体,使劳权意识与职业课程契合作用大学教育之中,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自我教育。虽然每一个体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人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十分重要、直接的动因。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在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准备积累阶段必须注意劳权意识的养成,使自身成为一名合格的准劳动者。通过包含劳权理论在内的职业教育的学习与探讨,将会使大学生认识到劳动个体力量与劳动群体力量的差异,为了在职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不断努力提高其自身竞争力;而为了能够尊严且体面地劳动,需要有勇气通过自身或集体的力量去争取。可以说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但实质上也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5

关键词:农民素质;农民收入;人力资本;最小二乘法

作者简介:尹纪梅(1985-),女,山东临沂人,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2009级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潘寄青(1956-),男,山东临清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理工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带头人,天津理工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山东财政学院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农村农民教育问题和公共财政政策。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面提高我国农民素质的财政政策研究”(课题编号:10BRK004);天津市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天津市农村人口历史变迁与农村现代化”(课题编号:tJSR10-229)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潘寄青。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4-0039-05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整体素质问题。早在土地革命时期,针对农民问题就曾经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邓小平同志曾于1988年强调:“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进入新世纪之后,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民素质问题。2003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明确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型农民的培育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高素质的农民离不开国家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和支持。

提高农民素质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还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从广义上讲,农民素质是指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等相关活动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基本素养。它包括农民的身体素质、教育素质、科技素质、农民经营管理素质、社会心理素质、现代意识等综合素质。本文采用狭义上的概念,农民素质主要指农民的教育素质和科技素质。

一、我国农民素质和收入现状

(一)农民受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3年的4.55年增加到2000年的7年多。[1]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我国农村人口为7.2亿人,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水平。而美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11年,日本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更是高达11.3年。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在逐步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受教育程度仍然偏低。

天津市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和中央直辖市,经济比较发达,农村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0%多,那里的农民素质及其收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天津市农村为例,分析天津市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等。作为大城市,虽然发展水平较高,天津市农民近十年的受教育程度却并不乐观。如表1所示: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各项农村教育政策、惠民政策的实施,天津市农村文盲、半文盲以及小学水平等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力所占比重正在逐年减少;每年在各种教育程度中,受过初中教育水平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一直很大,在50%-60%之间;受过高中及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正在逐年增加,但其所占的比例十分低,尤其是接受大专以上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所占比例低。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1月,中国人口总计为13.39亿人,其中农村人口数为6.7415亿人,占总人口的50.32%。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总数的一半多,是我国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根据2009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末,我国农村劳动力学历构成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6.15%,小学文化程度占25.30%,初中文化程度占52.81%,高中文化程度占11.40%,中专文化程度占2.6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68%。我国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不仅制约和影响着农民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水平,还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据测算,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只有27%-35%,而发达国家则高达60%-80%。[2]这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差较远,因此,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提高农民的素质仍然任重道远。

(二)农民收入现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党和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农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却没有相应的增加,有时甚至减少,“贱谷伤农”现象时有发生。根据Fao对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高低所确定的恩格尔系数标准,目前,我国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比较高,全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2000年是49%,2005年是45.5%,进入新世纪之后,虽然一直低于50%,处于小康的阶段,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却高出了20多个百分点。我国农民的收入普遍偏低,经济比较发达的天津市也不例外,如表2所示: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天津市农村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偏低,大概只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一半;第二,虽然农民家庭和城镇家庭人均年纯收入都在逐年增加,但是农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增加的幅度远远小于城镇家庭人均收入增加的幅度。

我国农民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但其收入水平却十分低且不平衡,不但无法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农民的收入水平相比较,而且不能与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相比较。2005年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83元的标准,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365万人,按年人均纯收入684-944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67万人。如果按世界银行公布的贫困人口最低标准人均每天1美元计算,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还将大幅度升高,总数将不少于2亿人。[3]截至2006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有2148万人,低收入群体数量为3550万人。由于我国城乡差距的扩大,我国农民收入还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时候城乡收入差距是1.8:1,到了2005年却扩大到3.23:1,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了1.8倍,如果加上城镇居民享受而农村居民不能享受到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各种补贴,则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能高达5:1甚至6:1,城乡收入实际差距很大并且有继续拉大的趋势。农民的收入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尤其是教育方面的投资,提高农民素质和收入水平,才能有利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农民素质和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一)理论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许多学者对教育投资与收益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

蔡增正采用明瑟模型分析了受教育时间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得出受教育程度对于收入的影响从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到发达国家,分别是18%、22%和9%(蔡增正,2000)。刘伟利用1952-2004年的数据检验了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表明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教育投资每增长1%,经济增长就提高0.91%(刘伟,2007)。梁国超通过计量分析得出1952-2003年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约为22.62%,并认为教育投资是通过人力资本积累进而影响和促进经济增长(梁国超,2008)。[4]

据美国经济学家D.Galejohson的分析,中国农民在校时间每增加1年,其收入就可以增长3.6%-5.5%,如果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达到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缩小15―20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就会大幅度提高。[5]

(二)农民受教育水平和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源泉”,所以要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并且该理论认为受教育水平与农村收入水平是正相关的;根据人力资本的外溢性,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除了能增加收入之外,还能带来一些正的外部性收益;根据经济学供需理论,在受教育较多的熟练劳动力曲线的均衡点上,厂商往往愿意出更高的工资,劳动者有着更高的收入;由于人力资本具有边际效益递增的规律,因此,其受教育水平越高,带来的效益就越大,其收入水平也就会越高,这都说明农民的素质和收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调研数据分析。本课题组于2009年,对天津市五区一县1200户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技能培训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历时3个月,发放1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60份。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如下:

第一,在教育文化程度方面,被调查的农民所受教育程度属于中等,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最多,有548人,占调查总数的51.70%;具有高中或者中专文化程度的人数其次,有257人,占总数的24.25%;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是180人,占调查总数的16.98%;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数最少,只有75人,占调查总数的7.08%。数据显示,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基本上以初中、高中文化程度为主。

第二,在教育文化程度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调研了农村家庭收入状况,并对农民的受教育情况和收入之间的关系进了比较分析。调研结果显示,农村人口的收入和劳动力文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如表3所示:

从家庭年总收入与主要劳动力的文化程度的关系来看,农民受教育程度与农民的家庭经济收入有极大的相关性。在被调查的农民中,家庭主要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为文盲、半文盲和小学的农户,年总收入重要集中在3000―15000元之间,而家庭主要劳动力为初中、高中和大专及以上的农户,年总收入一般集中在8000―20000元之间。可以看出农民收入与其文化程度具有极大的相关性。

分析表明,农民素质高低对农民收入增长有重要影响,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收入相对也较高。因此,加强农民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成为提高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途径。

2.实证研究。(1)数据选取与转化。本文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年-2010年《天津市统计年鉴》所统计的2000年-2009年的天津市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农民素质由于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因此,我们需要把天津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经计算转化为天津市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天津市农民家庭劳动力不同的文化程度采取不同的年限,采用标准:文盲或半文盲0年受教育程度,小学5年受教育年限(农村成人劳动力受小学教育时间一般早于20世纪80年代,那时小学一般是5年制),初中水平受教育年限是9年,高中和中专一样,都是12年受教育年限,大专15年受教育年限。运用公式: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文盲或半文盲×0+小学×5+初中×9+高中×12+中专×12+大专×15,计算得出(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如表4所示:

(2)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本文以eviews软件为分析工具,建立最小二乘法模型估计,对天津市农民受教育程度和农民收入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天津市农民受教育程度和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得出天津市农民素质和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天津市农民受教育年限和农民收入分别用eDU和inC表示,为了便于分析,对解释变量农民受教育年限和被解释变量农民收入两边取对数将其平减,分别表示为LGeDU和LGinC。

首先,做散点图。通过对天津市农民受教育年限和农民收入之间的数据做散点图,以观察农民素质和农民收入之间的优合度。如表5所示:

由散点图可以看出,农民素质和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拟合优度较好。因此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

其次,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建立模型,并假定相关的时间序列都是平稳的,否则所进行的预测和分析是无效的。检查时间序列平稳性的标准方法是单位根检验,采用aDF单位根检验,并进一步作残差检验,以确定所检验的数据是平稳的,并且确定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对LGeDU和LGinC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检验结果表明:LGeDU和LGinC不是平稳的,但是经过一阶差分或者二阶差分处理,相关数据是平稳的。

再次,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本文采用现行回归分析中的最小二乘法来分析农民素质及其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农民素质为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农民收入,公式:LGinC=a+bLGeDU。

通过对LGeDU和LGinC作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到估计结果为:

LGinC=6.93LGeDU+ma(1)

t=(4.30)(5.173)

R2=0.927Dw=2.099F=44.46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到,R2=0.927较大且接近1,说明回归分析的拟合优度高,F=44.46较大,故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总体线性关系显著。如表7所示,两组数据模型的拟合优度都比较高,且各项参数显著,表明作为解释变量的LGeDU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被解释变量LGinC。

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天津市农民受教育程度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一元线性关系,天津市农民的收入会随着农民受教育年限增加而不断增加。受教育年限的系数是6.93,表明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民的收入就会增加6.93个百分点,农民的收入和农民素质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关系。

白菊红、袁飞对2001年我国农民收入和农民受教育数据建立模型分析得出,当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年以下时,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劳均收入增加36.4元;当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年以上时,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劳均收入则增加112.16元。

最后,残差检验。残差是否平稳是检验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的标准。为了确定上述所分析的变量是平稳的,在截距、趋势项和滞后项为(0,0,1)的检验情况下,残差检验如下,见表8所示:

三、提高农民素质的教育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农民素质高低对农民收入增长有重要影响,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收入相对也较高,农民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是基本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根据教育投资决策分析模型,可以看出对农民进行必要的高等教育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该继续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一)建立“补偿教育”制度

所谓“补偿教育”制度,是指针对那些未能在义务教育年龄阶段接受全部教育的人而提供的一种补偿性教育。[6]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初中甚至是文盲、半文盲水平,由于现实因素和年龄问题,不可能再让这部分农民再去按部就班的接受正规教育。据统计,受教育年限平均每提高一年,可以使人均GDp在长期内年平均增长3.7%,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6%。因此,政府通过建立“补偿教育”制度,使他们继续接受一些基础性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成人教育等;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培训项目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如“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项目,以及2010年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项目,通过对农民以及农民工的全面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各方面技能,还能弥补农民之前无教育、少教育的状况,从而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二)鼓励支持农民继续教育

长久以来,我国农民是依靠出卖体力为生,形成了一种农民不需要高学问、高知识的观点,从而忽视了对脑力、智力的投资和开发。但是在新时期面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需要较高素质的农民,国家提倡培养新型农民,应该支持鼓励农民继续教育。目前,虽然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大大提高,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仍然普遍存在受教育年限短、文化素质不高、有效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等情况,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和内地少数偏远落后地区。

因此,首先,应该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在农村地区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使义务教育切实落到实处,使农村劳动力尤其是使新生代农村劳动力都能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才能保证劳动力的整体基本素质,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其次,支持鼓励农民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叶茂林计算得出,我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17%,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最大。通过调研数据分析,我们也发现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民比接受初等教育的农民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支持、鼓励农民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对破解我国“三农”问题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三)建立国家农民教育基金

基于我国GDp发展和现行的国家财政运行机制,应从财政上“开源”来保障农民的教育工作。即在中央财政预算中基于农民受教育单列一项开支,设为国家农民教育基金,按固定比例提取一定的费用专门用于农民教育,通过直接拨付和对地方的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既可向农民提供基础性教育,又可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等,并最终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使之合理化、合法化。

农民教育基金应区别不同地区进行筹措与建立,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可以本着“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实行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农民三方筹措,以国家财政、地方财政为主,个人适当缴纳的办法。而对我国西部地区及老、少、边、穷地区,农民教育基金应采取以国家财政划拨为主,地方财政为辅的办法。[7]同时完善对教育基金的管理与使用制度,加强财政审计工作,防止教育基金被挪用,保证专款专用。从而逐步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农民教育基金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白菊红,袁飞.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人力资本关系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3(1).

[2]陈淑芬.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提高农民素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3][5]王红艳,栗遵超.农民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状况的研究[J],河南农业2008(1).

[4]张晨琛.山东省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毕业论文.

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6

(一)艺术教育与道德素质教育的关系

传统的道德素质教育主要依靠填鸭式教育,即通过讲事实和摆道理的方式让学生学习道德素质。艺术教育则恰恰与之相反,即可以借助艺术这种媒介将道德素质教育中的说理性的内容和道理用简洁、明朗、生动的方式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能够导致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之后收到道德素质教育的效果。比如对于爱情的忠贞这一素质教育的讲授,若是单纯的摆道理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可是,小说《巴黎圣母院》中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为了救吉卜赛姑娘艾丝美拉达宁愿用舍弃自己生命的方法来诠释伟大的爱情及对爱情的忠贞,这就一下子让受教育者心领神会及印象深刻了。艺术教育通过这种自由的方式,不仅使接受者将原本概念化的东西明朗化,也使受教育者很快收到了学习的效果。

(二)艺术教育与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

1.艺术教育有利于全面开发大脑的潜能

众所周知,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机能,右脑具有形象机能。传统的应试教育为了升学而考虑只是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则忽视了美育等方面的传授,因此导致学生的左脑得到了开发而忽略了右脑的开发。艺术教育通过艺术媒介,使人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直接感知美的事物,从使人们的审美境界得以提高,这对于右脑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对于全面开发大脑的潜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艺术教育有利于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艺术教育含有许多科学文化内容,比如有关历史的、哲学的、语言的等等。例如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围绕主人公获释罪犯冉•阿让试图赎罪的历程,融进了法国的历史、建筑、政治、道德哲学、法律、正义、等。艺术教育利用艺术这种媒介,将一系列社会知识生动具体的传授给受教育者,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

(三)艺术教育与身体素质教育的关系艺术教育能够提高人的身体素质

比如常常倾听音乐,可以让人消除工作紧张、减轻生活压力、避免各种慢性疾病等。在医学研究中发现,经常接触音乐会对人体的脑波、心跳、肠蠕动产生有利作用,进而促使人身心健康。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功能也能够影响着身体素质教育。例如,在观看芭蕾舞、艺术体操表演时,观察者往往会注意到表演者的体态、动作、步伐等显示出的优美感,进而会主动学习这种有教养的行为,这必然会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

(四)艺术教育与审美素质教育的关系

艺术教育的实质是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是通过人们对艺术品的鉴赏来陶冶人们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提高人们的素质。例如,一个从来不会画画的人不会感受到线条、色彩、构图的审美韵味,但是开始学画后经过施教者的讲解和引导,往往能够感知到这种形式美。

二、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促进和完善

(一)陶冶丰富情操,培养完满人格,提升道德素质

由于艺术教育是通过对艺术品的鉴赏来陶冶人们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侧重于意象对心灵的净化,所以说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道德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完满的人格、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因而艺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感和培养完善的人。

1.艺术教育借助艺术媒介提升人的道德素质

艺术教育中施教者对受教者的影响是借助艺术这种媒介的,因而艺术教育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以情感人”。艺术教育在提升素质教育的时候,因为有了深厚的情感作为基础,所以能够使人们在感情的引导下主动追求完美、厌恶丑恶,从而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塑造。比如,当学生在欣赏《自由引导人民》这幅油画时体会到艺术家带给自己的震撼,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了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而使学生在这种艺术情境中陶冶了丰富的情感,提升了道德素质。

2.艺术教育通过艺术家本人提升人的道德素质

艺术教育影响学生的道德素质也不仅仅要借助艺术这种媒介,艺术家的高尚行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心灵的净化产生影响。肖邦怀着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为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在音乐创作中,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病痛,只知道用自己的作品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幸福的向往。这种对和平的追求,对战争的鞭挞,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

(二)开拓学生视野,沟通多元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1.艺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民族通过艺术品这种媒介,留下了他们对文化的独特见解。因此,借助艺术教育可以使学生形象的接触到除了本国家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生活,从而拓展了视野,提高了科学文化素质,进而使学生在全球文化融合背景下增强合作能力。比如,明清时期是小说史的繁荣时期,这些小说广泛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能够使学生形象生动的想到明清时期文化的繁荣和交流的广阔;对古罗马文化时期的建筑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西方文明的起源,也可了解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不同,进而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2.艺术教育有利于文化和艺术的传播

不论是在听一首优美的旋律,还是在欣赏一幅名画,都会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尝试了解艺术的门类、风格等,也需要了解不同的历史文化知识。艺术教育往往就是让人们在欣赏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等传达自己学到的不论是风俗、社会还是历史方面的文化知识,从而促进了文化和艺术的传播。

(三)增强人的体魄,洗涤心灵创伤,提高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教育不仅仅包括体能教育,也包括心理层面的教育。

1.艺术教育与体能教育

体能教育就是指增强人的体魄的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修养、强健体魄。通过学习艺术教育中的体态的优美,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修养,强健体魄。像专业的京剧表演者,他们学习京剧身段,不仅通过优美的动作、灵巧的身姿来达到动作没、造型美的要求,也可以使他们在自然生活中养成优美体态,让人们一看就充满着一种别样的精气神,当然通过锻炼身段,也可以帮着他们强健体魄。

2.艺术教育与心理层面的教育

心理层面的教育是指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减轻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例如,听一首欢快的曲子,可以让自己融入歌曲之中,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统统抛开,可以在艺术情境中得到解脱。艺术家的坚强表现也能够帮助意志低沉的人走出困境,使心灵得到洗涤。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后仍然坚持音乐创作,《第九交响曲》就是他凭借这顽强的意志和对音乐的感悟创作的。在欣赏《第九交响曲》时,人们会在了解作品背景的同时感受到贝多芬坚强意志带来的震撼,从而使自己鼓起勇气走出困境,变得更富有进取精神。

(四)强化审美直觉,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审美素质

艺术品是艺术家按照审美规律创造出来的,反之,人们又能从艺术品上受到审美能力的教育,因此会强化审美直觉,提高审美能力。一般地讲,观赏艺术品的数量越多,就越能够积累欣赏艺术品的能力,越能够培养艺术素养。因此说,多欣赏一些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最具典型的艺术品,有利于提高艺术审美能力,陶冶艺术欣赏情操。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讲的一样,艺术教育能带给人以高尚的影响,通过美的教育和美的影响可以使大学生的道德习惯、信念、理想构成大学生的心理动力,从而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说,“艺术教育能够强化审美直觉,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审美素质,从而使得学生自己觉得的完成审美境界的塑造”。

(五)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劳动素质

艺术教育能够给予受教育者一种审美能力,将这种审美能力融入到劳动素质中,对于改善劳动素质的质量和水平有极大的帮助。将艺术教育中的审美素质融入生产劳动之中,可以调节生产者的情绪,是生产者的心情明朗,有利于劳动者对劳动技术的把握,有利于创新能力的产生,有利于技术的艺术化,有利于将劳动技术活动引上自由发展的道路。因此说,艺术教育能够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劳动素质。

三、素质教育对艺术教育的带动作用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业余爱好者在画画时总是在画布上罗列出一个个的细节,而专业的画家的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画面的整体关系,在这个大关系的带动下才精心勾勒出细枝末节。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属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同时也有着相通之处,因此说,素质教育对艺术教育起着带动作用。例如,要想通过一件艺术品来陶冶人们的情感,培养完整的人格,这件艺术品的创作者就必须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完满的人格,很难以想象一个没有接受完美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教育的创作者怎么能够创作出一件令别人启迪心灵的作品。再比如,一件件创作出来的雕花桌椅能够让使用者感觉到艺术与劳动者的辛勤劳动的紧密结合,但是创作者若没有扎实的技能和高超的技术,没有一定的劳动素质,又怎么能够将头脑中关于艺术的想象变为现实。因此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对于艺术教育有带动作用。

四、现阶段学校利用艺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不足

(一)观念上的误区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艺术教育并不能代替素质教育。比如说有一些学校仅仅开设了诸如美术、音乐一样的艺术课程就认为是进行了素质教育,这种随随便便用兴趣班来搪塞素质教育的做法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素质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方面面,开设兴趣班只是进行了素质教育中单一的一面,并不能真正地做到实现素质教育。

(二)实施上的不足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有一些高中学校因为升学率的原因,甚至都没有开设艺术欣赏课;某些小学和初中的艺术教育缺乏统一的标准……这些事实都显示出现阶段学校利用艺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不足。归结起来就是:没有高水平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教学大纲和教材不统一;教学设施不健全等。

五、加强艺术教育,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寻求大胆的探索,改善教育模式,真正达到艺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要加强艺术教师的素质水平在我国,大部分学校的艺术教师的数量还是很有限的,为了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增加艺术教师的数量。学校也可以聘用一些兼职讲师来进行讲授艺术教育课程,使人尽其才。另外,教师的年轻化,更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二)学大纲和教材统一的教材有利于艺术知识的传播,它们是艺术教育活动的“指挥棒”,指导着艺术教育,从而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三)积极改善教学设施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校的教学设施比较差,那么就会阻碍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学校多添加一些图书资料,多为学生放映一些录像带、幻灯片等,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有利于艺术教育的进行,进而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培养。

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性质特点表现形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劳动生产、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独特的属性。它既蕴涵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社会价值共性,又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价值个性。

1.依存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依存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及其程度,它随着人类社会主导类型经济形态的更替和特定国家中心任务的变迁而改变其自身作用的质与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呈逐渐上升的发展轨迹。循用潘懋元教授的观点①表述为:“农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游离于经济活动之外;工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处于经济活动边缘;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被提高到经济活动的中心”。造成上述景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这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它们的生产要素分别为:土地和劳动力(以数量为主);资本、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并重,以数量为主)和原材料;知识、科技和劳动力(以素质为主,包括思想政治等非技能性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占主导类型的经济形态,取决于这种经济形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①潘懋元教授原观点为: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被推向到经济社会的中心。参见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载《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6期。)资源与生产要素,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限度。由此不难瞥见,伴随着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劳动者的素质、精神性因素在劳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呈线性攀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也逐渐彰显。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与我国正步入工业经济社会进程,少数行业进入了知识经济行列,而且知识经济还必将成为我国主导经济形态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体现,也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在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对经济、科技的发展更为突出和重要。”①而提高人的素质(主要是非技能性素质),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精神转化为物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使命。这从一个视角说明了其经济价值的发挥程度与经济形态的更替是紧密相连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中心任务由政治性任务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从1992年(此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此后,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研究也日趋深入。同志指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服务和保证这个中心任务的完成。经济建设要搞上去,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政治条件和政治保证,社会不稳定,经济就搞不上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保证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②

2.间接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归属于间接性价值之列,即与智能教育、科技教育等直接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往往是通过改变构成经济活动的中介环节或相关因素来实现的。“教育和经济效益并非是一种直接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教育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产生经济效益,它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活动之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③这种间接性具体表现在要素、环节和过程、机制等层面。

(1)要素、环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中的以下有关环节、因素为中介来发挥其经济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形成、培育的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思潮)、经济制度、经济道德、科技精神等,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劳动者与经济组织、劳动者和劳动者以及经济组织和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劳动者除了智能技术以外的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等和潜能发挥程度、劳动态度(含积极性与创造性)、动机水平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效益观念与时间观念等等。

(2)过程、机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实现中的过程、机制的间接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潜能的发挥等,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内化阶段。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传递给受教育者(劳动者),影响受教育者(劳动者)的情感、意志和动机,激发其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外化阶段。受教育者(劳动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发下,把与劳动、生产有关的精神性因素变为实际劳动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物质价值(经济价值)。这个“价值”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活动的“物化”④。在这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劳动者这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就是以间接的途径参与了创造物质价值(经济价值)。马克思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⑤这个过程、机制示意图如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物质价值(①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6页。②《、邓小平和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第8-9页。③范先左:《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8页。④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2期。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0页。)

3.多端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多端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既可以表现为宏观层次对整个国家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也可以表现为中观层次对某个经济组织、团体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还可以在微观层次对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施加影响。

(1)宏观层次。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与保证。”①

(2)中观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中观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个经济单位、组织和团体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层次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价值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而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管理理论”,则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中观层次的经济价值提供了学理支撑。“文化管理强调企业与员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信念、利益、目标远景等的协调一致性,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信仰、道德、习俗和礼仪等文化要素的作用,实现对人的规范作用……从而显示出较强的协调力和控制力。”②

(3)微观层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全面教育。“只有全面教育,才会有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否则,仅仅重视劳动者智能的培养,忽视对其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劳动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培养。教育的经济价值就会降低,甚至是负数。”③就劳动者的主观世界而言,受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劳动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素质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和时间观念等制约。而培育、提高劳动者的上述观念、素质和品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功能。

4.两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两面性具体表述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发挥影响既可以是维护性的,即维持和保存社会既定的经济态势;也可以是变革性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孕育和发展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充当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思想先导。这种变革既可以发挥正面的积极功能,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功能:阻碍、束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正面的积极功能,一方面要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承扬,使那些对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在这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变革功能,主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保证、营造环境、参与管理、精神动力激发等四个方面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保证价值思想理论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对经济发展起(①载《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②吴松强:《“知识经济”视角下文化管理实施对策探讨》,载《江苏商论》2007年第11期。③王殿卿、李春玲:《新编大学德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3页。)着导向和调节作用。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要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社会生产、制约经济发展方向。我国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判断和衡量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先进的思想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灌输于人,成为经济建设的有力保证。

2.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进步的环境营造价值市场经济具有经济和道德的“两面性”,即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虽然具有其经济合理性,但同时也内含着一定的社会风险和道德风险,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单纯的经济利益驱动和效益最大化追求,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实利主义风气和个人利己主义的冲动,而且难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更难以确保人类和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必要的社会规导和限制,它要求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不仅要有清晰的法律规范界定,而且要有明确的伦理道德约束。①

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一旦缺乏良好的道德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往往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并阻碍经济的发展。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价值之一就是为其发展扫除精神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精神环境和社会风气。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认识、道德、社会心理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参与管理的价值社会物质利益的激励、法律与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管理的三块宝石。当代经营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人、文化人的基础之上的,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和开发人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所在。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员工的科学文化技能、敬业精神和劳动积极性等的充分发挥。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方式逐渐被冷落,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普遍重视。对于管理者来说,只有和员工形成精神的真正沟通,才能把管理者的思想、企业的目标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劳动的主要形式成为脑力劳动,其劳动强度和质量均取决于人的自觉性、责任感和角色意识的强弱。创造性脑力劳动必须依靠劳动者自我控制和自主行为。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更加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员工的敬业精神,培养其对企业的忠诚意识,那种认为只有严格管理的规章制度才是有效的组织原则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管理,承担了管理职能,而且是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日益丰富了其经济价值。

4.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主导性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经济活动开展的精神动力价值在于:首先,激发人的活力。即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和行为,联系生产力的内涵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作用,可以具体理解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加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次,变革生产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使人们投入到这一实践中去,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提供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诸多的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精神动力激发价值。

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8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有许多中小学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加强了心理教育的探索,并当作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我们认为,中小学心理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建设、团队活动、课外活动、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等途径,在心理科学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防治心理异常,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一系列活动。为什么要加强学校心理教育?怎样实施心理教育?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基储原则、内容、途径、方法是什么?心理教育效果如何评价?等等,都需要具体深入地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探讨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分析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加强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是现代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近百年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历程,中小学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偏重于传授系统的知识;第二阶段,重视加强“双基”教学,培养智能;第三阶段,既重视“双基”教学和发展智能,又重视健全人格的培养。

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到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和凯洛夫教育学,再到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再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的教育”、阿莫纳什维利等倡导的“合作教育学”、上海一师附小的“愉快教育”、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等等,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了这三个阶段的历程。

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阶段。各国都把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目的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首先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而且特别强调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1972年,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偏重强调使整个人类的各民族掌握生存的技能和能力,因而提出“学会生存”的教育主题,到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又一致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主题,让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关心环境、关心科学。其实质是强调未来21世纪的人要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创造性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成立了从事心理教育的专门组织,如日本中学里设“生活指导部”,台湾、香港的中小学普遍设立“辅导处”,制订有关心理教育的实施纲要并组织实施。人们对健康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正如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界定:“不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或缺损,而是指完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学校的健康教育也由偏重于生理卫生教育而发展为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教育在内的全面健康教育。

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面向21世纪,在调整中小学培养目标时,进一步明确了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如日本强调学生现阶段应具有“宽广胸怀、健康体魄、丰富创造力”,具有“自律精神与公共精神”。1988年《美国的潜力---人》研究报告中指出:“面向21世纪去开发人的才能,意味着应培养人具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在变化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技能的高度适应性;有创造意识,并能不断获得新知识,而且有能力不断克服自身局限。”法国的教育目标中提出:“要使每个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基本的潜在能力,并能创造自己的未来。”澳大利亚未来教育委员会的埃利亚德博士认为:“21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首先是创造,应重视发展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应善于和别人搞好关系。”

与此同时,对学生心理教育研究的国际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如1989年1月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合作召开了“亚太地区小学生情感教育研究会”,会上提出了情感教育的内容、方法,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的情感品质:理解情理、体谅他人、互助合作的精神;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有责任心、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困难,能自控、自信、自爱。

二、心理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的素质可以分为遗传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也可以进一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可以有更具体的分类。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说,遗传生理素质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关键,社会文化素质则是体现。社会文化素质是建立在一定的遗传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因此,社会文化素质水平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而且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弥补遗传生理的缺陷,改善生理机能,促进身体健康。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就是在学生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教育影响使学生的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并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品质,人们通常把学校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几个方面,但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看,还应包括心理素质教育(即心理教育)。当然心理教育与德、智、体、美、劳各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1.心理教育与德育

德育是学校借助一定的手段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习惯,确立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与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密不可分的。在目前实施的《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了培养心理品质的目标要求。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具有初步的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这里的人格包括:人格的基础---体格;人格的价值---品格;人格的特征---性格。

由此可见,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品德水平。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一定也具有良好的品德心理结构和心理机制,因此,可以有效地把教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品德。

2.心理教育与智育

智育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智育的首要任务。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智力心理因素和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综合活动,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心理活动结果。因此,智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上,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思维力和记忆力等都能提高学习效果,提高认知结构水平。而认知结构则是衡量智力水平的标志,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3.心理教育与美育、劳动教育

学生的审美活动伴随着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最终形成审美个性和审美能力。劳动教育是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及劳动习惯的培养。美育和劳动教育都必须建立在学生一定心理水平基础上,通过心理的内化和外化活动来进行,并且整个教育过程始终渗透着心理品质的培养,如激趣、陶冶情感、锻炼意志以及塑造个性。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教育可以为美育和劳动教育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提高美育和劳动教育效果;还可以增强美育和劳动教育渗透心理教育的目的性,发挥其心理教育的功能。

4.心理教育与体育

健康的心理可以提高人的机体活力,调动神经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内分泌活动,协调骨胳肌肉运动,健康的身体可以使人情力充沛,提高活动效率。身心健康具有内在联系。因此,现代学校卫生保健已经由单一的生理卫生保健发展为生理心理卫生综合保剑心理素质对体育活动的影响引起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体育活动,尤其是竞技性体育活动别重视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

体育对心理教育的作用也已被教育工作者所认识。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放松紧张心理,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通过运动中的空间知觉、时间知觉、速度知觉的训练提高观察力;通过技巧动作的训练培养注意力;通过长跑运动培养意志的坚韧性;通过球类运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及团结协作的心理品质,等等。

总之,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影响素质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心理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心理活动的能动性,开发心理潜能,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心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措施

当前中小学生素质现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心理素质欠佳,而且心理素质教育又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心理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对3000名学龄儿童的抽样调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占20%多(而有生理问题的仅占1.3%)。即使被称为学之骄子的重点中学的学生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问题。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上海市重点中学的学生中属心理不健康或不够健康者占25%。近些年,升入大学的学生中因承受不了学习、生活、感情上的挫折,或因人际关系不和谐、孤独、忧郁而导致失眠症、偏头痛症、人格异常甚至自杀者的比例有所上升。据有关资料表明,大学生中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人数占休学、退学人数的64.4%。

众所周知,“后进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难题。许多研究认为:绝大部分“后进生”的智力是正常的,但绝大部分的学生在社交、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适应性水平明显较低,对社会和环境适应不良,社会技能和学习技能落后。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热情,学习意志薄弱,性格偏执等,这些心理问题抑制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导致学习困难和情绪消极。

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较复杂的,但就教育因素而言,不能不说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应试教育”的思想及其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使学生的素质发展走向片面或畸形,片面的知识传授、机械的技能训练等智育活动是以“应试”为目的的,并以牺牲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应试教育”中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德育、审美、劳动教育,更谈不上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教育。

所谓的重视智育,也只不过是重视升学考试学科的知识传授,强化那些直接影响考试分数的能力因素,比如抽象逻辑的思维力、比较机械的记忆力和“纸上谈兵式”的解题能力,对形象性、直觉的智力因素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却比较薄弱。这种教育脱离了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多种多样的需要,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开发。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之中,各种矛盾冲击着学生还不健全不成熟的心理,常常引起他们的心理困惑、冲突和挫折,在无力克服的情况下,脆弱的心理承受力一旦被压垮,便导致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

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9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57-0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是执行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上个世纪末,列宁就曾经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在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始终是我们党的教育路线的基本原则。所以我们应大力开展中小学勤工俭学,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以对立正确劳动观、财富观,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品质。

一、勤工俭学之于素质教育的作用

1、改变传统观念,提高生存意识

勤工俭学可以有效树立学生们劳动光荣,自力更生的生存意识和观念,使他们可以通过劳动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与此同时,还可以以劳动实践强化学生们的切身感受,使之理解解并摒除不健康的封建思想残余,改变劳动低下,学而优则仕的陈腐观念。另外,还可以使学生们在学习中增进劳动技能,改变那种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现象。使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仅可以教育出学习好的学生,还可以教会他们掌握求生知识,懂得生存之道,使他们健康成长为具备科学知识的新型劳动者。所以适当参加劳动,进行勤工俭学是改变传统观念,提高生存意识的有效途径。

2、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劳动观念

在勤工俭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增长劳动知识还可以锻炼身体,培养树立他们勤劳、互助,有效协作的良好品质。使一些劳动技能好但学习不好的学生和一些学习成绩好但缺乏劳动技能的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共同促进。从而使勤工俭学的过程成为学生们提高劳动能力,强化自身认知、树立自信心的过程,并且通过“勤工俭学”,参与适度的适动,可以使学生们的各个方面有效协调起来,培养学生们热爱劳动的情感,开发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发挥他们潜在的创新意识。

3、建立沟通合作渠道,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勤工俭学的实施过程,是学生们团结协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相互沟通共同合作完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使学生们明白,团队的重要性。而且在共同劳动的过程当中,学生们共同参与,携手并肩,不仅可以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更可以增进学生们之间的友谊,强化班集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具有比课堂上更佳的合作意识培养作用。

4、开发校本资源,促进学以致用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因地制宜地挖掘校本资源。所以,创建一个特色的劳动基地,也是校本资源开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其可以给学生丰富的感情认识、取得经验,更可以使学生们可以在劳动中学以致用课本上学到的东西,使理论与实践想结合,通过劳动应用加深学习印象。

二、勤工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原则

1、育人为主,效益为辅

勤工俭学不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是重在育人授理。所以在勤工俭学当中,应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使学生们懂得勤工俭学的目的和意义,懂得勤工俭学的过程是使他们增长劳动能力,认识社会、丰富经历,锻炼自我的过程。由于勤工俭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还可以使他们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自我动手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栋梁之才。

2、加强引导,联系社会

勤工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以及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得到并将一直得到国家政府和教育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就以学校的实验基地来说,有菜地,蘑菇、小型养殖场,与教本上的内容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料理,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宣传勤劳致富等思想,还可以亲自动手实践。寓教于乐,玩学结合,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又可以使学生在实践当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加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热情,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3、合理规划,贴合实际

组织开展勤工俭学要切合本地、本校实际,不能单纯跟风、盲目模仿,而是要根据现实情况,结合现有的场所和劳动项目,看是否符合中小学生的劳动特点,同时兼顾勤工俭学的经济效益,但这不是主导因素,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学生们知识、技能以及情感和品质的增进和培养。

4、常抓不懈,劳教结合

勤工俭学指的是一边求学读书,一边劳动、工作。它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其和其它的教学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活动以及社会公益劳动一样,属于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其进行勤工俭学,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次为之就可以产生作用的,而是需要学校常抓不懈,做好劳教结合才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可见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紧密而又直接地联系。我们应在遵从勤工俭学原则,充分发挥勤工俭学作用的同时,在实施过程当中注意正确处理好育人和创收的关系、教学与勤工俭学的关系以及创收与助学帮困的关系,以便更好的促进勤工俭学在素质教育过程当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要持续扎实的开展勤工俭学,使之在素质教育的过程当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思旭.柳静荣.开展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宁夏教育,2007,(Z1).

[2]汤艳.勤工俭学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10

关键词:全面发展观;学校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07-04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初步提出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在该著中就人的发展提出了“三阶段”理论。即“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其中第三阶段:人的个性和自由得到了全面的充分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科学地揭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以此理论作为武器,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错误观点时,提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指出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是现实的、具体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就将有什么样的人,人将会随着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逻辑起点。说明人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必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也同样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能力的全发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素质与能力、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

1.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类的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解开人类社会一切秘密的钥匙,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生产劳动史。马克思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要从事各种各样的劳动、实践,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体力和智力。人类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付出体力和智力进行劳动的过程。劳动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人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物质和文化财富的能力大小,决定着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大小。劳动能力的大小最终都“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劳动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所以,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劳动能力以及劳动形式、劳动成果的全面发展过程。反之,伴随着人的生产劳动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常用“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等观点来说明人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人的能力又表现为体力和智力两大类,这就要求人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聪明的智慧。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从事各种生产劳动、社会活动、使人的智慧得到有效发挥,才能使人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有了聪明的智慧,人才能用自己的体力去从事各种实践、解决各种问题,把人类社会不断推向前进。所以,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过程。

2.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谈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不是指单个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而是把人置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揭示了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任何人离开了特定的社会关系,把自己当成单个的、固有的、抽象的存在物,不顾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缘、人际等关系,不管其身体多么好、智慧多么高,其价值根本不可能实现,自身也不可能获得全面发展。所以,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可见,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过程。而“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多个人的合作”,是在人们的实践中产生,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非常丰富且复杂的系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血缘、地缘、人缘等各种关系的总和。这说明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善于利用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种关系来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价值。如果一个人自以为体格很健壮、智力很高,唯我为大,把谁都不放在眼里,甚至脱离社会的经济条件、政治要求和文化背景等,其结果只会到处碰壁,最终必将被社会所淘汰。这说明从人的本质上决定了一个人要具有与社会关系和谐发展的良好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形成什么样的思想、能否适应社会的基础,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关系,并形成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道德品质,也才能充分利用这些社会关系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从而使个人与社会得到更加全面地发展。思想品质体现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是否正确。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劳动总是在思想观念的指引下进行的,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但是,只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指引人们,使自身的心理素质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以良好的心态去适应社会,并充分利用社会关系使劳动成功,反之必将失败。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价值能否真正得到实现的前提。一个人不管能力多强,但如果总是自以为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不能正确看待社会的方方面面,不是以积极的心态去改变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甚至自以为清高、与他人和社会对立起来,那终会被社会所不容,再有才能也很难施展,不仅自身不能够发展,还会对社会发展不利。所以,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及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看,要求每个人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和社会适应能力。

3.个人与人类的自由与全面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前面第三点是否意味着人不能自由地发展呢?不是!马克思指出自由个性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一是自主性。关于人的自主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它定义为主体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可见,任何人都有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可以在遇到外界环境时利用环境、能动地改造环境,使环境为人类服务;同时,这种自主性又能够在自我意识的主导下指引自己的行为。有了这种自主性,人不仅能够认识现实、预见未来,而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素质与能力改变现实,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走向未来,实现自我价值。二是独特性。人的独特性是个体间相区别的个性特征。正是这种独特性,使它“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成为不可被别人所取代的存在物。一个人在与他人的关系和比较中,产生了“自我”意识,使自己和自己发生了反思关系。这种反思使个人意识到“自我”有独立存在的地位和价值,有自己的独特性。人正是在这种具有“自我意识”的独特自主中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自由发展的。这就要求:任何人都要有集体主义观念,要有大局意识,要有人类意识。只有把自己当成集体中的一员,当成人类的一份子,个人才能够在集体与人类中不断发展。每个人都有了这样的意识和行为,人类社会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才会不断向前推进。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观点为学校教育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根据此理论,1957年2月,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后来,从全国人大第八届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规定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到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邓小平根据这些观点提出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就是明确:培养的人为谁服务,培养的人必须全面发展。

二、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看学生全面发展素质的缺失和原因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点为学校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即要求学校教育培养的人一定要具有良好的体力与智力,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和社会适应能力,要具有良好的集体意识、人类意识。尽管我国早就据此提出教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实施素质教育多年,但是由于受功利主义的影响,面对高考、升学排名所引发的生源危机,进而影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些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存在以下缺陷,不利于培养的学生全面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

1.受功利主义影响,应试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导致学生学习主要是为了追求学习成绩而忽视身体锻炼、忽视心理、思想品德的修养,不注重社会适应能力,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目前高考仍然是我国当今社会选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尽管国家早就倡导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现实中,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所以,从学校教育来看,与高考有关的课程从时间、人员安排上都受到特别的重视,而涉及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身体状况、参与集体活动、从事社会实践等都认为与高考没有多大关系,因而除了开设非常少的体育课、班团活动以外,其他的几乎都形同虚设。如几乎所有的中学教育都忽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几乎都认为那是政治课教师的事情,完成教学任务了事。政治课教师也基本上照本宣科,很少有针对性地去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导致“两张皮”,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甚至反感。于是学生的良好习惯难以在学校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难以在学校树立。以上表明:由于受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学校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实际中却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致学生素质的畸形扩张。如:以自我为中心、封闭自我、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缺乏感恩之心、团队和集体意识差、没有人类意识;不关心社会和国家大事,难以适应社会;重学校学习,轻社会实践;等等。

2.导致学生素质与能力畸形发展的根本原因还是应试教育的观念没有改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乎所有学校都把教学当成中心工作,而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尺度就是考试成绩。“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成为所有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识。几乎全国各地的学校,都把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看成是学校的生命线,每年升学率高的学校往往“洛阳纸贵”,同时又有一些升学率“名落孙山”的学校倒闭关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会对当地所属的学校划定统考升学成绩比例和中考、高考录取指标,完成、超额完成的给予重奖,完不成的则在社会舆论面前抬不起头。各级“教科所”、“教研室”,其每年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并不是什么真正的教育科学研究,而是捕捉每一年的高考中考信息动态,为所属学校应对当年的高考中考“出谋划策”,为每年拟定出几套“像样的”高考中考“模拟试题”而绞尽脑汁,那些所谓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其实就是把自己磨炼成专职的推行和应对应试教育的“行家里手”。正是由于应试教育一直以来成为指导学校教育的基本观念,加之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使得现实中素质教育难以推进,这必然导致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畸形发展。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来看,这既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必须进行改革。

3.学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学校教育改革不是要全盘否定应试教育,而是要使学校教育和考试内容制度更加符合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更加切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任何全盘否定、肯定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观点。无可否认,学校应试教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推进中国文明进步、选拔人才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只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当今时代各种思潮、互联网等对学校教育、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家长对子女要求的影响,导致当今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新事物总是在曲折中战胜旧事物,由此推动事物的波浪式向前发展。

根据此基本原理,尽管应试教育曾经在学校教育和人才选拔中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面对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了旧事物,学校教育要想适应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必须以素质教育这个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学校教育必须改革创新。

三、基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学校教育创新思考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仍然是学校教育创新的根本指针。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行动,也就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学校教育改革创新的理论指导。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必须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能仅仅凭教育者的好恶、急功近利地进行教育,而应该根据社会与时展对人才的全面要求进行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素质与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2.教育者一定要有以德为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中,“德”是各种素质的灵魂。一个人没有了良好的思想品德,这个人智力、体力再好、最终都不会被社会所接受,相反还会因为、搞破坏而被社会所抛弃。所以,“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素质的灵魂,对其他素质与能力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此,教育者在工作中一定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放在首位,“德”字当头,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学校的所有教职员都应该通过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为学生树立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随时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一旦发现一些不好的思想苗头,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善于对学生及时批评教育帮助,使他们认识到这样的行为、思想观念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而且将使他们误入人生歧途,成为社会所不容的人,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正确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3.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前提。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之成为教育要求的人才的过程。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者一定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教育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教育者首先就要全面发展,所以加强学校教育者全面发展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首先,从学校层面,党政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教育队伍建设,切实把教育者当成是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引路人,落实对教师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其次,作为教育者自身,首先要热爱这项工作,只有有了强烈的情感,才会充满热情地不断加强相关理论知识、技能技巧、方式方法的学习、经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与能力,并使自己的全面发展素质与能力适应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4.改革课程内容与教育方式。(1)改革高考内容与形式。当今中国,高考尽管有很多弊端,考试成绩并不能衡量学生的一切素质和能力,更不能代表学生的未来,但是在教育资源有限、必须选拔人才的背景下,大学招生考试在当前还是必要的,高考还暂时不能取消。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一些中小学学校、学生、家长只重视高考科目,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高考应将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思想表现、行为习惯、身心情况、参与社会、集体活动的情况与学习的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虑,然后与高考成绩加权评定。高考应该在注重基础学科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来进行考核。不同高校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可以自主考试,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监督,使招生公平。(2)开始综合素质课。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进行分班,注重个性教育。同时不管是什么样的班,都应该开设基础课程,注重对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养成的引导,安排一定的课时组织参与集体活动、从事社会实践,交给学生如何看待和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的态度、技巧、方法与能力等。每学期将学生的这些表现情况做好记载归档,作为以后高考综合评定的依据。(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当前的中学教育中,除了不受重视的屈指可数的几节生理卫生课外,几乎没有人关心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没有专门的心理老师、心理咨询机构,而这个阶段从人的心理发展来讲又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因此,根据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建议在中学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使学生了解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外,还应该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使学生能够随时咨询心理问题、疏导心理障碍,保持心理的健康发展。(4)开设社会实践课。根据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观点,教育者一定要善于根据当代学生的不足加强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当代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抵御挫折的能力往往很弱,社会责任感、感恩之心较差。而这方面素质培养的最好途径就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人类本质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其爱社会、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培养责任心、感恩心的不可或缺的途径。教育者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课程内容的设计、社会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切身感受到对社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从而更好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以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