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治理主要内容十篇社会治理主要内容十篇

社会治理主要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2:46

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1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实践性生成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作用于客体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意识形态体系,它由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组成。从结构上划分,它包括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它的内容就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特点,可以发现这么一条规律,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在坚持用党的理论做指导的同时,党的理论的每一次创新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大创新。在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的产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方式方法、内容结构等发生了根本变化。事实表明,用这三大理论成果指导、教育广大成员,凝聚力就强,革命和建设就取得成功;而党的理论创新如果停止,教条主义盛行,或者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就空洞无物、苍白无力,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用党的理论新成果创新内容,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正因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成为共产党人的传家宝,也是党的优势所在,而这个优良传统就必须坚持。

二、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新时期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有相应的理论支撑和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党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理论,是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在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它抓住了思想灵魂,突出了时代主题,把握了理论的精髓,打牢了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又是时代的理论诉求,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用它教育和引领群众,就能够发挥理论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二)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现实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融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功能。第一,保证和导向功能。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而保证了和谐文化和和谐社会的性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二,支撑和凝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信仰和理想平台,把各阶层、各群体人们凝聚起来,整合形成强大合力和向心力;作为一种价值评判体系,对社会生活发挥着肯定、褒奖和倡导作用,从而鼓励和促进各种和谐因素的增长。第三,建构和引领功能。建设和谐社会就要科学地认识和回答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探索、引领、回答这些问题,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第四,调节和协调功能。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必然带来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的解决,必然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说服人、调节和协调社会思想关系的功能。第五,评判和教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教育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第六,促进和动力功能。它能产生精神动力,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决定了它的新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体系又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和载体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功能,决定了它的内容必须创新。

(三)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作用于社会成员,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目的性、实践性。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置换它的主题,创新他的内容。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它必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引领文化建设,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在意识领域、文化领域的指导和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特定语境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与和谐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生了必然的联系和契合,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地位和肩负的使命,这就是与和谐文化一起,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是新时期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四)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要求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首先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它的指引下,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中国共产党人郑重地将它写在自己的旗帜上;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人民在百年前进道路上的第三次飞跃,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建了邓小平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境界,中国共产党人又一次将它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反复强调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新时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实践中,党又提出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新论断,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个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内容。

三、新时期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一)突出核心内容,优化内容结构

1.思想教育是先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内容。思想教育主要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等方面的教育,解决的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问题。因此,用思想教育作先导,就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坚持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内容,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它是创新的旗帜和灵魂。在新时期就是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为此,要继续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编写,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充分体现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要处理好一元和多样性、先进性和层次性、广泛性的关系。

2.政治教育是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性内容。政治教育是进行政治理想、信念、立场、观点、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是解决社会成员对一定阶级、国家、民族的态度、认同感问题。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是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个主题,抓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个精髓。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政治教育是核心,决定着其他教育内容的性质、方向和效果,因此,无论内容如何创新,不能淡化政治,降低要求,只有突出核心,才能使内容体系主次分明,结构合理。

3.道德教育是重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道德教育主要是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行为养成的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道德内容创新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通过道德教育,进一步明确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良好的社会风尚。

4.心理教育是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性内容。心理教育主要是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的教育。新时期心理教育要着重强调和培养和谐思维和和谐心理,要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来处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力求解决矛盾而不是制造矛盾,化解矛盾而不是扩大矛盾,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人们正确地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总之,新时期要全面坚持用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和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高扬时代旗帜,摒弃不合时宜的内容和做法。核心价值体系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容,强调了它的重点和取向。这里,突出核心内容有两层含义:一是突出每一个组成方面中的核心内容,其他衍生内容围绕中心有层次地展开;二是突出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和谐文化中的核心作用,抓住了核心价值体系,就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灵魂、主题、精髓和思想基础,也就避免了主次不清,内容混乱的问题,优化了内容结构,形成一个有核心、结构合理的内容体系。

(二)拓宽覆盖面,完善内容体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和研究中,近年来存在着内容覆盖面窄化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研究较多地集中在高校、部队、党政机关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拓宽覆盖面,完善内容体系。拓宽覆盖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随着就业方式、组织形式的变化,出现了更多的“社会人”,教育对象成分越来越复杂,除继续做好农民、工人、干部、学生、军人等的思想工作以外,还要加强新的社会群体的教育内容的研究,如探索对受聘外企的人员、个体户、私企主、自由职业者、中介组织工作者等的教育内容。二是对困难人群,如下岗职工、务工人员、失地农民、孤寡残疾人员的关心、爱护与帮助,研究对他们进行的思想教育内容。三是加强民主与法制、稳定与团结、经济与社会发展、效率与社会公平正义,生态与环境方面的教育内容。四是力求多样性,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内容需要。五是研究适合不同载体、不同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适合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和谐社区建设、和谐家庭建设以及志愿服务等的内容,及时把他们的经验和实践升华成理论,用研究的理论再去指导实践。

(三)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

是党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传家宝和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的生动表现,坚持内容创新,最根本的就是要紧紧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在内容创新中把握好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继承国内外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大胆吸收借鉴。另一方面又要坚持不断创新,特别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创新。二是坚持创新的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指向只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要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情况,探索新规律、增强主动性、创造性,把握主动权。三是明确创新的目的。创新的目的就是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要注重实效,要在思想上、文风上改进,反对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急功近利思想,以清新的内容深入人心。四是坚持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作为创新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这是凝聚各种力量的力的会合点、联系的纽带和中介,只有它才能把各种因素调动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必须以它为动力。

总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是一个恒久而又全新的事业,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立足现实,着眼现实,不断创新,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焕发活力;只有不断创新内容,才能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才不是一句空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者是辩证统一的。

参考文献:

[1]刘云山.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深化拓展创新宣传思想工作[J].求是,2005,(19)7-11.

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要经过一个选择、建构和整合的过程,才能形成一个富有内在逻辑的结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受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内在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依据阶级社会对其成员的根本要求、时代条件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借鉴和结构要求,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植根历史、立足现实、面向世界、前瞻未来,适应与超越市场经济,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批判与借鉴西方文明,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精神。

一、阶级社会对其成员的根本要求

   严格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的特有表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阶级社会中的一项实践活动,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的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发展阶段。其本质是统治阶级为巩固自己的阶级统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社会成员而进行的社会教化活动。第一,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要求。在任何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尽管各个国家或不同历史时期对它的称谓不同,形式也是各种各样,但实质和目的是相同的,即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总是以本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去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成为符合统治阶级思想要求的人,从而巩固其阶级统治。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p98)社会主义国家同任何阶级性质的国家一样,作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为了实现本阶级的统治,不仅要在政治上、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而且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建设,是无产阶级把自己的意志贯彻到全社会的一种活动。在我国现阶段,虽然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但社会生活中对人的阶级性要求依然客观存在,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必然要对其成员实施与阶级性有关的意识形态教育。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意识武装全党,引导青年、教育人民。显而易见,基于无产阶级的阶级统治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中,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内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内容,这些内容体现着鲜明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这些主导的、核心的、根本的内容,才能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

   第二,教育阶级属性的鲜明反映。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涉及教育的阶级属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总是具有阶级性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教育的阶级属性不同,为本阶级培养具有符合阶级所需要的思想意识的人,是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各自都具有的阶级属性。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肩负着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集中体现了教育的阶级属性。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关于教育发展的总方向和指导思想,是对教育性质、目标、任务、功能以及实现途径的总规定,是对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表现为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三个最基本问题,体现了教育的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完整体系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根本特点,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导向,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合格社会成员的素质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理想目标。而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p123)一个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p530)实践表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既有赖于其自身的智力因素,同时也有赖于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因素。合格的社会成员,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合格社会成员的根本条件,而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由一定社会所承担的、旨在促进个体实现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作为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要全面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就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确定的,并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而不断充实和调整。因此,要明确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坚持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有机统一,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时代条件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4](p544)而“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p1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面对国际背景、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传播手段的深刻变化,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情况,面对教育对象思想实际的新特点,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充实、深化、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是一种新的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生成和建设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冲击着人们旧的传统思维方式,更新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催生了一些反映时代特点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的道德要求。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极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这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求我们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要确立市场经济活动中正当求利、合法利己、互惠互利、公平竞争的基本道德要求,充分吸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伴生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各种意识、观念和行为,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入新的活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气息。要深入研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坚持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统一,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第二,与对外开放相适应。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们面对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日益强劲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交汇激荡的思想文化态势、持续高涨的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诉求、相互合作谋求双赢共同发展的外交战略,向全人类提出了许多共同的问题。要适应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面向社会实际,面向整个世界、现实中国和社会生活,向当代世界性问题和时代性课题开放,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不能面对开放的社会格局和多元的价值现实的状况。要密切联系现代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受教育者了解当今世界特别是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用历史的深邃意识和世界的全局眼光来关照事物的发展变化,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感和现实性。要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及时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重对公民进行全球意识和全球伦理教育,使受教育者学会从全球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具有面向全球化所必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形成对待和处理全球问题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律。同时应警醒的是,随着加入wto,我国将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向世界开放,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将更加密切,在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我们面临外来的和本土的、落后的和进步的、颓废的和积极的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复杂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政治意识,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第三,与科技进步相适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科学技术不仅是创造现代物质文明的基本动力,也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力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了人们的思想层次。科学技术发展可以促进人们形成科学世界观,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变革人们的道德观念,革新人们的思维方式,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丰富新内容,增强新活力,为理想信念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思想、知识和事实材料,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也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新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新问题和高要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和引导正确方向。我们要研究现代科技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所形成的有利条件,发挥科学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引导人们热爱科学、相信科学,用大量鲜活的思想、知识和事实材料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思想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不断增添新内容、增强新活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第四,与网络发展相适应。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社会,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渠道、拓展了新空间、注入了新活力,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但是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网上信息良莠混杂,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落后、迷信、黄色的内容。而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最大群体,网络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左右着青少年的日常行为选择。因此,要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的发展趋势,适应受教育者主体性、创造性的需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努力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知识含量、科技含量、信息含量。要加强网络文明、网络道德、网络法制和网络安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鉴别能力和选择能力;要建设具有正确导向的网站,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知识经济时代倡导的知识价值观、科技创新观、终身学习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中,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形势任务教育,拓展和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空间。

   第五,与和谐社会相适应。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拓展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科学内涵。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进行整体性和战略性思考。要加强和谐理念教育,引导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以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要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加强维护社会稳定教育,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促进社会和谐与维护社会稳定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通过思想疏导、精神激励、人文关怀、利益协调、行为规范来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提高公民素质,化解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稳定。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承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着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强烈的时代特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和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借鉴,体现着发展的连续性。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p585)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在继承人类文化优秀成果和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道德文明发展的新境界。因此,科学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必须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国思想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正确借鉴和吸收世界思想道德教育的优秀成果,给继承的内容赋予时代内涵,使之具有时代价值,给借鉴的内容浸入中华民族底蕴,使之具有中国特色。第一,继承传统思想道德资源。思想道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民族同一性的根源,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总是立足于中华民族根基,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有着强烈的民族性。在中国古代贤哲那里,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层次和结构概念,把“道”“阴阳”“天”“地”“人”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天人合一”。中华传统道德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体,同时兼收了墨、道、法以及佛教等各家中的有关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扩展、充实、更新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其内容涉及价值观念、道德精神、情感信念、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儒学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等在内的庞大的文化体系,其中伦理道德是儒学最核心、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儒学大致可分为以礼为基础的伦理规范和以仁为基础的德性原则两个层面。在儒学体系中,伦理之礼与道德之仁是两个不同的维度,礼是具有外在戒律性的社会规范,仁则为涵蕴内在目的性的生活意义和行为品性。孔子曾经把“恭、宽、信、敏、惠”视为仁的具体内容,后来孟子又提出“四德”即“仁、义、礼、智”。封建社会的共同道德或国民公德,集中体现为孔子讲的仁、智、勇“三达德”,管仲讲的礼、义、廉、耻“四维”,董仲舒集先秦儒家之大成而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德”。《大学》一开篇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第一章)朱熹在注释中把这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也”。所谓“三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之间存在着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这一关系表明了道德主体从“明明德”出发,经过“亲民”的发展,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八条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功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基本宗旨。“八条目”的内容是一个由内而外、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论体系。宋代提出了“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到了近现代,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八德”的基础上,加上了“礼仪廉耻”这“四维”,统称为“四维八德”。这些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都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发掘。当今,有的学者主张用“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作为学校德目体系,其中,“忠”是尽己报国的责任,“孝”是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是求真务实的品质,“信”是立身兴业的基点,“礼”是人际文明的规范,“义”是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是清白正气的根基,“耻”是人之为人的底线。[5]这都表明中华传统思想道德在新时代的现实价值。总之,我国灿烂的文明史中蕴涵着深厚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它们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发展壮大起到过非常大的作用,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大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仍是不可偏废的重要部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要吸收中国传统道德的合理内核,活化传统思想道德资源,塑造民族共同价值观,同时又注入时代精神,体现传统继承性与时代创造性的统一。

   第二,借鉴外国思想道德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总是面向世界思想道德发展,有着鲜明的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也就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是一定时代的民族精神,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民族精神,而时代精神实质上是民族精神发展到一定时代的综合表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正确对待国外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重要参照。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存在于世界各国,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不仅有着事实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有着值得我们借鉴的多种思想道德成果。古希腊的“节制、勇敢、智慧、正义”四主德的品德要素结构思想,关于知、情、意、信、行的品德过程结构以及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等,都存在许多可资借鉴之处。研究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发现,他们大都把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国民精神教育、共同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以及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美国,其“思想工作”发挥着“思想旗帜”和“社会水泥”的作用,爱国主义、宗教凝聚、法律规范、政策调节、教育推动、社会监督、道德感召等,是其“思想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6]。1990年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各种族都能接受的五大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调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阶级性,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思想道德价值也具有愈来愈多的时代性和人类性的内涵,对外国思想道德中属于人类共同心理、共同美感、共同道德方面的成果,要大胆学习和有效借鉴。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身是一个结构系统。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要求,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素结构与层次结构的关系,把握教育内容类型之间的互补关系和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既体现内容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又体现内容层次结构的序列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纵向上分层递进,在横向上整合一致,形成要素完整、层次分明、连续衔接、互动有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

   第一,内容横向结构的全面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多类型、多向度、多层次的统一的有机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包括由内容各要素组成的横向结构和由内容各层次组成的纵向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全面性即横向延伸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一层次的各个子系统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及比例关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横向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体现在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整体联系上。首先,社会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具有全面性。“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由多种要素构成,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7](p102)一定阶级和社会总是对其社会成员提出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的全面性要求,体现人的素质的多维性、丰富性、整体性,从而形成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类型结构。其次,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个体社会生活来看,一般是以个人为圆心,覆盖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和世界等各个层面,由此就有相应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的道德教育就包含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个人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一目标既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又反映了个体全面发展的愿望,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性、多样性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的多方面要求。又如,我们国家颁布的中学、大学德育大纲涵盖了理想、科学、学习、考试、职业道德、公德、节约、为人、处世、合作、自尊、互助、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表明德育内容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结构体系。这样,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必定具有多层次、多向度和丰富性、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中,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横向联系出发,从人与人关系的层面、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确定对受教育者在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的要求,并解决现存的内容分散、重复交叉等问题,归纳整合类型相近的教育内容,删减重复性的教育内容,淘汰过时的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第二,内容纵向结构的层次性要求。层次是表征系统内部结构不同等级的范畴,是指系统要素有机结合的等级秩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纵向结构的层次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中高一级层次包含着低一级层次,低层次系统孕育着高层次系统,不仅内容诸形态本身具有层次递进关系,而且各形态内容的内部存在着认知层次、情感层次、行为层次的区别,即使在认知、情感、行为领域当中,也存在低层次和高层次、浅层次和深层次的划分。这就要求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纵向结构的层次性要求,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纵向衔接出发,构建循序渐进的内容系列。一是做到教育目标上的分层设计。我们可以把教育目标设定为培养健全的人、遵纪守法的公民、忠诚的爱国者、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五个层次。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三个层次:较低层次的教育内容,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性内容,如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等,它是“必须”的层次;较高层次的教育内容,即反映社会主导要求的教育内容,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等,它是“弘扬”的层次;最高层次的教育内容,即具有先进性、崇高性和理想性的教育内容,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等,它是“追求”的层次。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呈现出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二是做到教育对象上的分类把握。教育内容的层次性与教育对象思想的层次性是相联系的。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造成了人们思想认识的多样性和觉悟程度的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这个现实出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不同层次的对象,设计、制订出不同要求的教育内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过程中,要坚持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考虑内容系统自身的完整性,使诸多教育内容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功效;又要遵循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避免“一刀切”“一锅煮”,以适应不同教育对象的实际和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三是做到教育内容上的分别实施。要区分不同的教育层次,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科学安排教育内容,用不同的内容和标准去教育和要求不同的对象,使教育内容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螺旋上升、循序渐进,形成从广泛到先进、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递进式的教育内容系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参见王殿卿.传统美德教育之我见[n].人民日报,2005-06-09

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3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内容架构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自由流动加强,大学生获取信息更为便利,而党和国家信息“把关人”的地位相对弱化。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大学生自身接触的信息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客观上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所要思考的不仅是如何借助新媒体改变教学方式,更应思考的是如何对其内容进行适度调整,减少信息不对称情形,保证传递信息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为培养社会主义理性公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并维护党和国家在多元信息社会中的权威地位。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主要架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架构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尤其在新媒体已然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可借其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时代。要了解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的挑战,必须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主要架构有清晰明了的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是为引导大学生树立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从整体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4门课程外加形势与政策,4门课程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在引导大学生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钥匙。马克思借助这把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等思想的钥匙,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分析,进而指出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必然性,并对未来社会做了整体勾画。大学生只有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才能理解当初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成果:一是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思想部分重点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系统讲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本课程就中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状况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祖国统一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做了系统介绍,以使大学生了解国家建设和理论创新的最新动态。

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意在让大学生了解国史与国情,理解共产党成为执政党,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意识与爱国情感。该课程将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分为三个时间段:鸦片战争到前夜,到新中国成立以及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所讲述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哪些探索;二是中国共产党在何种背景下成立,又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成部分,对教材内容进行编排时,与一般的历史学教材不同,该教材更加偏重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传播、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的内容设计,具有鲜明的党性色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与大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涉及到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走好人生路,如何成长为具有坚定信仰、良好道德、遵纪守法、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等问题。所以,本课程在教材设计上主要包括适应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在对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的阐释中,使大学生明确我国对外的基本原则、立场与政策。本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多是根据当前热点事件,分专题讲述,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培养理国情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之间有其内在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其他课程的理论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展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发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详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在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形势与政策并非孤立于上述4门课程之外,换个角度来说,该课程讲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国内外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对外关系中的最新应用。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之困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主要存在以下困境:

其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权威性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用教材是在官方主导下修订的,其内容的权威性一方面来自政府权力本身,另一方面要靠内容本身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来获得。现实中政府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常以不实信息隐瞒真相,推卸责任,使大学生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质疑,自然会对官方所修订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的客观性存在疑问。大学生置身于信息海洋,“会本能地注意那些符合于自己的定势和信念的思想见解”,尤其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自主地关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相左的信息,又因缺乏对这些信息的理性分析,容易形成“官方信息不可信”的心理预设。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这段历史年代较近,史料丰富,新媒体的发展使大量鸦片战争以后的历史信息进入到大学生的视野中,原本深信不疑大奸大恶的历史人物,不少社交软件推送的文章却在为其正名,网络上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评述存在与教材不一致之处,这使一些大学生出现认知失调,少数学生甚至会偏信于不利于党与国家的言论。

其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对现实缺乏阐释力,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问题更为凸显。当代大学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随时随地关注各地出现的热点事件,并且发表对这些事件的看法。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多浮于表面,难以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更多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很多大学生寄希望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希望能够从书本和老师那里得到更为客观深刻的解答。但走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大学生更多听到的是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家政策照本宣科的解读,一旦涉及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多是避而不谈或只言片语略过。出现这类情形的原因: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一些教师选择避而不谈往往是出于对政治立场的考量;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中存在大量“文件语言”,缺乏一个学科应有的理论性与逻辑性,不能直接作为分析社会问题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现实缺乏阐释力,并非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对此,我们应明确开设本课程更多偏重的是理性思维的训练,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的是分析问题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方向,而不是将其苛求为万能的解释工具,涉及具体问题还需要借助专业知识。

其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语言缺乏吸引力,内容架构单一,难以摆脱以往人们对“政治教育”成见的影响。挟裹于网络洪流中的大学生更喜欢幽默诙谐的网络用语,对正统规范严肃的思政课语言充满排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架构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为主线,教材中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引用外,还有大量中央文件中的话语,内容略显单一。尽管“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体系已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要在保持内容体系政治性基础上增加学术性与实用性,绝非易事。让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失去兴趣的不单是乏味的语言,刻板的内容,还有对思政课的成见。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人对“政治”一词的理解存在偏见,认为“政治”就是阶级斗争,就是意识形态的争夺,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意识形态教育,意在进行思想控制。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全方位调动大学生的各种感官,使高校思政课堂更为立体,却难以改变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见。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以及新媒体所带来的开放信息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注点不应仅仅是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更应指导公民合法有序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促进国家政治制度的健康发展。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破困之策

新媒体重塑了时下的信息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困境的同时,也为其在新的政治社会条件下实现突破创新提供了机遇。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大的挑战是信息多元化,这削弱了党与政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要改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力不从心的局面,不能只做形式的调整,而是要把关注点转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上,真正增加这门课程的吸引力与阐释力。根据前文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困境的分析,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三种对策。

第一,明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与功能,这是突破当前困境的前提。新媒体的出现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使命,即该课程不仅要承担传统意义上公民的培养,还要承担网络公民的培养。新媒体赋予了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新方式,改变了公民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此,我们应该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应仅作为意识形态灌输的工具,其真正的定位与功能应是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成功运转,需要高素质民众的积极参与,“而要真正达致这种质素高、范围广的民众参与,首先需要培育健康的公民意识,即普通民众既愿意也有能力以个人身份积极参与到公共政治生活之中。”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递加速,小事件很容易被激化成公众事件,通过近期南海仲裁事件后网民不理智的言论与行为可知,民众的理性公民意识有待提高。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以合法的途径借助网络平台参与政治生活,克服网络民粹主义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侵蚀,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保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积极应对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各种不利信息与言论,维护党和国家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威性。一方面,在丰富史料的基础上,还原历史真相,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党和国家的发展历史。党已走过95年的光辉岁月,历经波折,终成伟业,但出于多方面考虑,对其发展史上的一些事情讳莫如深,简单地盖棺论定,这反而激起了人们对其进行探讨的兴趣,比如。只有客观面对历史,对伤疤不捂不盖,还原党有血有肉的形象,才会更容易获得当代大学生的理解与信任。另一方面,客观描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取得的成就,勇于面对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改变向民众“报喜不报忧”的心态。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用很大篇幅讲述功绩,却对一些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简单带过,容易让大学生对所取得成绩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大学生虽然生活在校园中,但他们的所见与所闻却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展现,是一幅成就与问题交错存在的画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通过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理性思考,防止以偏概全,积极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让爱国化为实际的行动,而不流落为空洞的口号。

第三,建立开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架构,妥善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平衡协调政治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适度减少教材中文件语言的使用,丰富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提高其对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的,内容架构相对单一,不能向大学生提供充分、多元和平衡的信息。而新媒体带来的开放信息环境,能够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使得大学生对“读”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对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设立开放的内容架构,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适当借鉴国外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来解答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充实这门课程的理论基础,不能因这些理论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便将其拒之门外。“学术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基本生存方式”,这并非是要弱化这门课程的政治性,而是要通过周密的逻辑思考,严谨的学理论证克服人们长期以来对政治教育形成的偏见,以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来吸引大学生的兴趣。“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充斥于教材中的文件语言很难说服人,且缺乏思想魅力,难以对现实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尽管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纷繁复杂,但真知灼见难觅,科学的理论不会孤立于现实之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唯有扎实自身的理论基础,才能提高其对现实问题的阐释力。

参考文献

[1]李淮芝,林书兵.新媒体概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2][苏]肖?阿?纳奇拉什维里,金初高译.宣传心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3]阎小骏.当代政治学十讲[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6.

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4

关键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高等院校作为宣传、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要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重要途径,将核心价值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推动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化、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社会主义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体现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目标指向性和价值取向性,即鲜明的方向性。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各项教学内容中的主导地位,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其充分认识到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实现的。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二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他们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核心价值的要求,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科学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既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刻把握上,更建立在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上。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新阶段将会面对更深刻、更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如何才能实现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复兴大业的科学发展。因此,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科学性的关键。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科学性,就必须以“四个坚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点: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只有提升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为大学生所乐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系统性

内容的系统性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它本身具有严密的科学体系。在贯彻、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应表现为以下方面:其一,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构成上,是由各方面内容组成的整体,既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这样的主导性教育,又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这样的基础性教育;既包括“应然”的教育内容,又包括“实然”的教育内容。其二,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配合上,具有整体协调的性质。遵循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由浅入深、由外到内、主次清晰、重点突出、整体协调。通过多方面的分工和配合,使大学生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全面深刻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在教学阶段上,要充分考虑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遵循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既有对普通学生的基础性要求,也有对先进分子的高层次要求;既有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也有对高年级学生的要求。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分层次、有重点、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各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

四、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时代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但要反映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还要反映时代使命、精神、目标、任务和途径。恩格斯说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需要注入生动鲜活的内容,与时俱进,生生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首先,要及时增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灵魂,将科学发展观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要拓展、创新与时展相适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例如,需要大量吸收关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方面的新鲜内容。

五、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网络教育活动

高效可以根据大学生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弘扬正气,提高品位,提振师生的精气神。要加强网络形势政策教育活动,建立健全网络形势与政策教育网页或专栏,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形势政策教学、讨论等活动,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网络信息进行鉴别,并就具体网络案例开展互动讨论,切实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教授、社会名流、成功人士在网上谈经历、讲体会、论人生,用典型事例感染和激励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还可以强化网络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重要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在校园门户网站上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尹红领.加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新思路[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9).

2.李季.学校教育与公民意识培养[J].教学研究,1997(7).

3.韩东亮.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浅析[J].河南农业,2008(8).

4.邹丹蓉.谈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1).

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5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缺失;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90-03

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象征着民族的希望。但大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文化多元化、社会转型加速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判断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的出现,更显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缺失。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法治观,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对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对于贯彻落实十要求,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形成健全人格及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具有重大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理论逻辑

大学生是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共同作用的特殊群体,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使命决定了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

(一)完善人格是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合理诉求

青年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有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讲话中指出:“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1]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法治观念也得到了广大青年的重视。大学生有其自己的理想,有其自我成长的需要,更有完善其人格的必然追求,因此,为达到其立意高远和修好公德的重要目标,法治型人格培育成为其必要内容之一,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适应倡导法治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更是承担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从法治与人格的角度进行考察,法治型人格是指能够适应法治建设需要,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的一种理想的人格类型[2]。作为社会的栋梁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也有义务加强其法治观教育,将权利义务意识、公民意识和公仆意识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区别他人的法治思想,以清除人情关系思想、特权思想和权力思想对大学生法治思想的束缚,从而促使其学会自省和做到自律。这不仅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追求公平正义和依法实施法律行为的要求,而且是完善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内在要求。

(二)提升社会责任感是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社会要求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根本动力。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3];而在党的十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公报指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可见,党和国家对法治的重视性。而这不仅是对于普通公民的要求,更是对广大青年学子们提出的要求。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多变的世界形势,大学生应该了解法的渊源、法的理念、法的价值等知识,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封建传统法治思想和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区别,增强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责任感。同时,广泛开展的社会实践教育,也要求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法治观,这对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并不断地提升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型国家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梳理目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的缺失,是加强当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部分高校和师生对法治观教育认识不足

当前,对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主要存在教师和学生对法治观教育不够重视的问题。法治观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一部分,本课程是将以往“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减为一门,并对其内容进行整合,对大学生不仅要进行法治教育,也要进行以往以法律知识普及为主的法律教育,教育内容较为庞杂[4]。但是,目前高校给教师安排的法治观教育部分的课时一般为3个学时,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的十二分之一。面对如此越来越高的教学要求,越来越少的教学时间,教师讲课要面面俱到,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导致很多教师会有选择地讲授,只向学生讲授一些基本概念或忽略不讲,更有甚者,认为法治观教育对学生用处不大或与学生没有直接的关系,对学生的讲述也难以有效开展。而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他们大多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又由于理论的枯燥,这就势必引起一些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略法治知识的吸收。有学者对某高校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法治观教育调查发现,61%的大学生对法治观知识知道一些,但对其内容了解不全面,学习不深入,70%的学生对法律的学习不感兴趣[5]。除此之外,当前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公共课,是学分较低的一门课,这一情况又使很多学生为了自身利益,对法治观教育选择直接放弃或放在次要位置,由此带来的是学生法治思想观念的淡薄和法治认识上的缺失。

(二)高校法治观教育内容失衡

法治内容的学习是大学生进行法治实践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追求,也是大学生参与实践的重要导向。依据2013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订版的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方面的基本内容[6]。这五个方面强调社会责任和服从与服务意识,而且更多地是强调对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的介绍与学习,却忽略了大学生法治信仰、法治价值和法治主体意识的培养。在内容设计上以法律教育代替法治教育,或存在着重“思想道德”内容、轻“法律基础”内容的倾向[7]。而且注重社会本位,轻视个体需求,不能完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而导致大学生法治教育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同时法治观教育缺乏与时俱进的内容,虽然2013年修订版教材的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善,增加了很多法律的词源、历史发展和法治理念等,以及法治与道德之间进一步融合的内容,但在总体上仍然缺乏教育和引导学生法治观教育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型国家同步的内容。

(三)高校法治观教育形式与方法单一

高校是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培养法治观的主战场和根据地。目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外实践活动为辅。教学的形式仍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有学者进行实证调查发现,71.85%的教师没有运用多媒体,运用多媒体的教师中又有86.13%的电子教案中没有视频和案例分析[8],这种单一的方式导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基本的情感交流。除此之外,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课堂条件设备等原因,法学专业所特有的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等教学方式得不到应用[9]。生硬刻板的授课形式不仅扼杀大学生法治情感的培养,而且会导致大学生难以适应法治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另外,在课外的实践活动教育中,由于大多高校都是采取几个班一起上课的形式,要组织一起实地旁听或参与法庭法治活动几乎难以实现。而校园法治宣传活动、法治讲座和法治社团的缺失,让许多大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对法治教育只能停留在记忆层面。这样的情况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四)高校法治观教育长效机制缺失

建立高校法治观教育长效机制,是依据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出来的重要任务。纵观当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缺乏建设长效机制的认识。首先,高校在规章制度上没有足够重视法治观教育,在法治教育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在人、财、物、场所等方面不能给予很好的保障[10]。认为法治观教育是法学专业的专利,而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教育则放在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或以道德教育代替法治教育。其次,缺乏法治观教育课教师长期考评机制。由于大部分高校的基础课由非法学专业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大部分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宝贵的司法实践经历,对学生的教授只能停留在法律的条条框框上,缺少应有的深入分析和相应培训或制定相应工作规范的制度。最后,缺乏对法治型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由于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知识轻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问题,对大学生社团则采取自由放任、不支持的态度,使大学生社团缺乏指导[11]。另外,社团的活动和场地申请缺乏必要经费的支持,导致许多有益的法治宣讲活动不能顺利进行。

三、当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构建途径

法治不仅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同时也是广大高校教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因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提高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效果。

(一)端正态度,提高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

法治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现代化的主要标志。而法治观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需要在人脑中反映,必须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认同过程。高校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教育的主体,应该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学校要加强支持法治观教育教学工作力度和增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法治观教学学时,以保证大学生对法治观教育有基本的认识。教师作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引领者,理应提高法治观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视度,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遵循大学生心理与生理特点规律,讲清讲透法治观的一些基本内涵、基本价值和基本特征,让大学生真正了解法治观念、法治价值的意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小班授课方式,尽量让每个学生认识法治观教育在我国依法治国及建设法治型国家的重要性。此外,要降低学分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可以采取与其他课程相同学分或在大学生评优与奖学金评定方面,采取基础课与专业课看齐的形式,让大学生端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

(二)与时俱进,完善法治观教育的内容

完善的法治观内容是大学生法治情感培养的基础。而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又与其他群体法治教育的内容不完全相同,大学生法治观内容除了有党和国家法治建设的要求外,还必须坚持以培养大学生法治信仰和法治主体意识为目标。为此,应该增加法治理念、法治渊源、法治特征等内容的讲授。在内容的设计上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服务学生为理念,坚持遵循“三贴近”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贴近,同时又要体现学生的需求。另外,法治观教育内容必须体现我国法治建设的特征,因此,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内容不能落后于时展要求,应该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热点问题,尤其是十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热点,从中引申出社会法治现实与大学生法治行为的关系,使大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法治精神。

(三)互通合作,拓宽法治观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有效的形式与方法是增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面对大学生思想复杂、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应该采取多元化教学形式,综合利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互动。通过互联网创建法治情境或典型法治案列的形式,让学生与教师参与其中,既可以创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又可以克服大班教学而导致无法实地观摩的缺失。大学生校园法治型社团是大学生法治理论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鼓励大学生参与或建设法治型社团、法治型讲座及活动,通过法治认知与法治情感体验,能够更真挚、更鲜活地激发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觉醒,形成明确的法治导向,最终形成正确的法治行为。

(四)创造条件,建立健全法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是用来规范法治观教育的,一套健全有效的法治观教育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是法治观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法治观教育效果得到切实提高的重要保证。第一,学校应该总结一些好的经验,探索建立一些新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法治观教育工作的落实。在制度上确保法治观教育课时、工作人员、场所等得到必要支持,明确区分法治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异同。第二,规范法治课教师的考评与培训机制。把教师教学评定和学生评定相结合,提高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定期举行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活动,及时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关注社会最新法治活动的获取能力。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引进有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司法工作人员现场给学生讲授法治常识,以提高学生对法治的认识。第三,加强学校法治型社团的指导。由于大学生社团大多属于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服务的性质,要让社团真正服务于学生,必须由责任心强的教师进行指导。同时,还需学校在制度规章上给予支持,比如,社团宗旨需要符合国家与大学生需求,社团经费的比例必须明确。唯有如此,才能发挥社团真正作用,才能为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参考文献:

[1]罗容海.做“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新青年[n].光明日

报,2014-05-08.

[2]张德广.法治教育中法治型人格的培养[J].广西社会科

学,2001,(4).

[3]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

[4]杨京.试论大学法律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C]//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

2012,299-302.

[5]钟佩霖.艺术类大学生的法治观培养研究[J].西南民族

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

[6]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3:154.

[7]李婧.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

[8]莫良元.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

[9]舒国兵.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学教育

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2,(20).

[10]李全文,胡鹤玖,杨新宇.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法治教育

[J].教育与职业,2008,(14).

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

专题化教学高校开设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近十年来,在教学的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针对这门课的改革和创新显得越来越迫切。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愿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磋商。

1授课内容的专题化

所谓专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题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行专题化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如何实施?效果如何?这都有待于教学实践的继续探索和及时检验。笔者认为,这门课的专题应该宽泛化,即每一专题可以包含许多选题,并且以课本内容为依托重新规划,分出几个大的专题。这种划分的优点是授课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改变目前内容的零碎化。笔者认为,应该划出至少8个专题的内容:一,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新阶段;二,培养大学生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三,坚持爱国主义的中国精神;四,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五,传承优良道德传统,注重道德实践;六,学习法律基础,树立宪法权威;七,树立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国;八,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塑造完善人格。这8个方面的内容,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等基本的学科理论,为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这8个专题,无论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范围、研究的领域都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我们应尽力从多方位、多学科、多角度开展教育工作,保证教育工作的质量,实现教育目的。

2专题内容要体现主流意识形态观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意识形态领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可动摇。信仰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没有信仰就没有精神依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已成为我党和我国人民的唯一信仰。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密切和加深,各种错误思潮正侵蚀青年学生们的头脑,腐蚀他们的灵魂,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这一信仰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甚至没有信仰或有错误信仰,或者正确信仰受到威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挑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战场。教学内容中,每一专题都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而不应当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思想观念。那么,这门课的教学如何坚持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首先,我们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有些教育工作者本身就没有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这不得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要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科学的理论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批判错误的社会思潮,人们正确的思想观念总是在同错误的思想观念的斗争中形成的。社会无非存在三种意识形态:旧的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新的意识形态。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复杂。虽然人们可以有不同的思想观念,但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意识形态是思想的问题,也是政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这是坚定不移的。

3专题内容要反映一定的学科角度

每一种社会存在都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比如,我们制定宪法,宪法的政治意义在于把人类社会的民主制度法律化,说明人类社会如何走向公民社会,阐述公民、国家、社会的建立,即国家与公民如何分配权利。宪法的法律意义,说明宪法具有国家强制力。它是治国的一种手段,是国家法治的基石。诸如此类。每一专题都会有多个选题,每一选题都可以选择不同的学科角度。哪个学科角度更符合我们的教学实际?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探索的。社会发展变化太快,教学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专题教学要有一定学科理论,不可漫无边际地理论拼凑。

4专题应体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特征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一大特色。没有实际的思想教育是空洞的说教。在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社会问题变化多样,人们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变化迅速。怎样联系实际才是我们的重点呢?笔者认为,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最好是刚刚发生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要突出、典型,而且影响比较大。现实问题可能反映我们的工作在许多方面是错误的。比如,农民种植蔬菜,有时会供过于求,有时会供不应求。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方面可能是我们农民的个人问题,另一方面反映出政府的工作存在失误———没有及时给农民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正确的指导,致使种植带有盲目性。当然,也可能由于自然灾害。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总有主要原因。总体看,政府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思想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求我们对现实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判断,通过现象找出事物本质,对以后的工作起到警示的作用。在此例中,我们使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等。我们找到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今后改进工作提供了依据。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这些社会问题还可以成为判断政府是否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评价政府政绩的一项指标。再如,社会道德问题。道德问题自古以来就存在,但现实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和划分专题时要把一般的道德问题与现实突出的社会道德问题区别开来。当下中国政府采取的惩治腐败问题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就是我们需要迫切关注的社会问题。总之,关注具有一定代表性、时间性、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社会问题是设计好专题的重要因素。

5专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专题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要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往课程的理论体系是讲理论、列举实例去说明理论的正确。但是,当前的专题教学就大不同。如何把握深度和广度呢?笔者认为,专题的内容既要符合课本内容的基本要求,又要抓住课程内容的主题思想,以此为基础来进行专题的深度和广度的扩展。比如,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我们可以从多方面选择专题:其一,人生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其二,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其三,大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等等。这些问题都可能与人生价值关系密切,那么,选择哪些内容既符合我们的实际需要又理论结合实际最密切呢?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专题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其他方面的要求,比如,专题的内容涉及的理论渊源、学术争议的程度、现状、发展前景、意义等。专题的深度和广度是我们专题教学的核心内容,掌握它们,意义非凡。

6专题内容应有一定的连续性

思想修养本身就是思想意识和观念的一种修养过程。虽然,我们把这门课程分为几个专题,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孤立地对待每个专题。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法制意识的教育。无论哪个专题,我们都是希望每个学生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人生不平凡,但是,我们都要对社会、家庭、国家负起责任。遵守社会秩序,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一专题阐述的内容不同,但目的都一样。所以,专题之间互相联系,有时互相贯通。第一专题的内容:青年学子进入大学,是人生里程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人生新的认识过程、实践过程、规划过程。第二专题的内容:大学是以培养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为目标,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和人生的航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第三专题的内容:坚持爱国主义的中国精神,爱国主义是一个人对祖国的一种情感,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自己?祖国的存在和稳定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个人与祖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爱国主义在今天具有新的内容和含义。第四专题的内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祖国的繁荣昌盛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每个人的人生与祖国的命运相连。第五专题的内容: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注重道德实践。我们的祖国历史上崇尚以德治国,今天,我们虽然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的方略,但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以德治国仍然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第六专题的内容:学习法律基础,树立宪法权威。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第七专题的内容:树立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国。法治理念应深入人心,依法治国单靠国家的强制执行不行,需要每个公民的自觉遵守才能实现。所以,完全以德治国行不通,依法治国需要国家与公民的共同努力。第八专题的内容: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塑造完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人格的逐步完善。整个课程的专题之间互相联系,印证着道德与法律是治国的两种重要手段,相辅相成,二者不可缺一。社会秩序的稳定,需要社会规范的约束,更依靠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的人们的自觉遵守。

7专题要反映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等思想教育的内容

授课内容的专题化,并不是简单地将原课程内容分为法律和道德两个部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健康、有理想、有文化、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单纯掌握某种知识。当然,没有知识谈不上是有素质的国民。知识需要内化,才能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之所以把本课程设计成几个专题,显然是因为这些专题涉及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希望学生通过社会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并结合社会实际问题考察,坚定意识形态领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有道德、守纪律、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专题化教学要全面反映思想教育的内容,不可偏颇[1]。

8专题与课本内容要协调进行

课本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与系统性。专题的选题和内容一般是从课程内容中选择性地单列一个或几个内容。所以,专题必须是课本的内容,而不能离开课本的基本内容去选择其他内容。但专题有自己完整的设计体系,可以不受课本内容章节的限制。专题的教学方法与以往的教学方法可以相同。专题也可以使用课堂讲授、学生讨论、多媒体教学、课后实践、布置作业等诸多方法。毕竟,我们是开设一门课程。这些方式和方法也在探索中,如何协调这些内容,需要改革实践。专题化教学不能改变教学目的和任务。

总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改革是时展的需要,尝试专题教学具有现实意义,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实效。

参考文献:

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7

十分重视民主法制教育,自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来,就民主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原则和内容等作了许多深刻的论述。这些重要论述逻辑严密,为我国民主法制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有效应对民主法制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准则。

关键词:

民主法制教育;重要论述;准则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3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民主法制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SKSZG03)的阶段性成果。

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召开以来,就民主法制教育重要性、民主法制教育原则、民主法制教育内容等方面作了精辟阐释。这些理论阐释不仅逻辑严密,而且为我国民主法制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明确了民主法制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为有效应对民主法制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准则。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梳理与提炼关于民主法制教育重要论述的要义,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与指导作用。

一、关于民主法制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容

关于民主法制教育的重要论述主要涉及民主法制教育重要性、民主法制教育原则、民主法制教育内容等方面,以下将分别进行梳理与总结。

1.“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指出宪法宣传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共产党执政、国家机关行政、公民行为的合法性准则和依据。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特别重视宪法宣传教育,指出“要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1],通过加强宪法宣传教育,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明确指出“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2],可见已经将宪法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上升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认为,宪法宣传教育同时也是树立宪法权威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通过宪法宣传教育与宪法法律实施的共同作用,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更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从而实现全民守法的良好局面,牢固依法治国的群众基础。认为宪法宣传教育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有重大意义。明确发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号召,在以往树立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的法制宣传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目标。2013年2月23日,在中共中央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凸显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依法治国新阶段的重要作用,同时明确指出了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明确提出,“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2]因此,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首先是要弘扬宪法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弘扬宪法精神的必要手段,宪法宣传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应有之意。

2.“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结合当前法治实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条件下,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任务更加繁重。“三个共同推进”与“三个一体”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思路,显示了新的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和法治方略。十八届四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除了“三个共同推进”与“三个一体”建设之外,还指出“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提出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这里的法治实践具有依法治国新阶段的特殊性,强调的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的法治实践,是依法治国理政中的法治实践,是依法治理活动以及社会管理中的法治实践。综上可知,是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局上来看待法治实践,是依据依法治国新阶段的法治实践来审视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的密切关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以及历史阶段提出、发展了的民主法制教育与民主法制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提出坚持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的原则。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我们要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高度重视道德对公民行为的规范作用,引导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相一致。此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继承和发扬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治理原则,分析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提出了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的论断,突出了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道德对于法治的支撑作用,对实践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3.“要把宪法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强调要对党员干部开展宪法教育。针对当前公民以及领导干部宪法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的现状,强调“我们要把宪法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1]。这里的“党员干部教育”,确切地说是指党员干部的民主法制教育。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宪法、模范遵守宪法是树立宪法意识乃至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在全社会的示范与引领作用是广泛和深远的。从的相关重要论述中可见,宪法教育在党员干部民主法制教育内容中的重要地位。将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内民主教育的重要内容。党内民主教育是民主教育的重要构成,是针对党内成员的特殊民主教育。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内民主以及民主集中等相关问题做了明确的阐述。在要求发扬党内民主的同时,提出要把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作为一把手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关于党内民主,从严肃党的生活的角度出发,要求发扬党内民主,营造民主讨论的良好氛围,鼓励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允许不同意见碰撞和争论,同时还要善于进行正确集中,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由此看出,党内民主教育尤为必要,这涉及发扬党内民主的效果问题。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必须健全与落实的。又强调一把手在执行民主集中制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指出要把一把手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一把手自觉坚持集体领导,带头发扬党内民主,严格按程序办事、按规矩办事,坚决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

二、关于民主法制教育重要论述的指导作用

民主法制教育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关于民主法制教育的重要论述对于当前民主法制教育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指明了民主法制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关于民主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民主法制教育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必要手段。民主法制教育是党和国家向人民群众传授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点的教育活动,事关社会安定团结、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成败。只有明确了民主法制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培养出坚定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点的合格公民。突出宪法宣传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举足轻重地位的思想观点,为明确民主法制教育重要的战略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为解决民主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准则。关于民主法制教育原则的重要论述为民主法制教育提供了宏观性、导向性以及规范性的准则,突破了就民主法制教育过程本身而研究自身的理论壁垒,拓展了民主法制教育的研究视野,从客观规律层面总结了民主法制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与此同时,关于民主法制教育原则的重要论述还蕴含着深刻的问题意识,深切回应、关照、立足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例如,针对当前的民主法制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的问题,认为应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的相结合、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的相结合。从特定时代出发、从现实问题出发,归纳总结出民主法制教育的原则,为解决民主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准则与依据;将民主法制教育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与时代条件下进行考察,能够客观真实地找准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3.在创新民主法制教育内容的同时,明确了民主法制教育的重点。对于民主法制教育内容的论述,都是从宏观的、整体的视野来展开论述的,没有拘泥于民主法制教育内容的具体环节,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民主法制教育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不断丰富与充实,这就需要党和国家在总结历史经验、直面现实问题以及展望未来中不断创新。站在国家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民主法制教育内容进行了论述,对民主法制教育重要内容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民主法制教育目标和任务的指向。明确教育内容的重点,是增强民主法制教育实效性、针对性以及提高教育效率的有力抓手,如对宪法宣传教育以及对于党内民主教育内容的论述。民主法制教育应当根据现实要求与情况明确教育内容的重点,使人民群众能够准确、高效把握民主法制教育内容的要义;同时,又要从顶层设计、宏观层面为民主法制教育内容的完善与丰富作指导。

作者:董翼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原则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01―0027―02

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增强的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一项长期的工作,以现实社会发展作为大背景,并最终服务了社会的发展。由此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大道理”,同时遵循“激励”和“创新”的理念:

(一)遵循“大道理”原则

所谓的大道理,指的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在宏观的角度,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均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磅内容。然而,在社会实践当中,某些社会群体、个人认为这些“大道理”与日常生活工作毫不相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典型的羁绊性观念。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遵循“大道理”原则,因为只有站在宏观的角度服从这些“大道理”背后的思想内涵,学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热爱人民,才能够在微观生活和工作中,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而不至于做出损人利已、无政府主义、阿谀奉承等不道德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

(二)遵循“激励”原则

社会由个人组成,每个个体一般都有各自的家庭、工作和私人生活,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无权要求每个体为社会发展做出无偿的牺牲奉献,而是鼓励个人在自身的工作和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前提下,乐于为社会作出奉献,譬如环保志愿者、地震捐款等。在此,笔者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强调“激励”原则,即在个人或者团体为社会作出无偿奉献时,给予一定的精神激励或者物资激励,一方面是对作出奉献者的行为予以认可,另一方面是鼓励更多人以此为蓝本,为社会作出更多的奉献。

(三)遵循“创新”原则

社会的动态发展,不断刷新经济、政治、文化等,尤其是知识的更新换代,正面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也恪守“创新”的原则,秉着与时俱进的理念,以保持本身的社会服务生命力。其中需要创新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付诸社会实践,找出、分析和解决思想政治体系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实践中予以不断探索和完善,让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际发展保持同步。

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增强的具体方法

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增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要求我们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进而结合教育对象特点与需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水平。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

社会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理念,但社会是一把双刃剑,各种不良观念也掺杂其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绊脚石。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增强,有必要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认真研究社会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摸索新时代的特征和人们的思想变化状况。一方面是以人为本,了解受教育对象最为迫切的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建立起联系,建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任、理解关系,让思想教育内容更为入情入理;另一方面是博采众长,放眼社会的各种意识和伦理,既要基础思想政治的优良传统,又要学会在实践当中审时度势,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与方法,譬如打造融合社会、学校、家庭为一体的教育环境,使得不同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得益彰,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贴近社会发展实际,方可缩短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感情差距,具体来说,只有让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并且认为所学内容实际有用,方可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目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文化观念源源不断涌入,使得各种思想文化不断的碰撞、摩擦和互相影响,而在这种环境中,不排除类似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渗透,使得思想政治面临严峻的教育工作形式,从正面要求在教育内容方面,针对面临的客观问题,紧扣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大道理”,以这些“大道理”作为价值观的衡量标杆,判断哪些思想文化有益、哪些思想文化有害、哪些思想文化可有可无,然后选择无碍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文化内容,以及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思想文化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当中。目前我国在国际竞争当中,凭借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意识,立足国情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要求在遇到任何险恶情况时,都要处变不惊和开拓进取,这种符合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意识,正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予以强调的重要内容。

(三)结合教育对象特点与需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任何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都是社会的组成个体,这些个体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均有各自的思想基础、言行举止和基本精神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这些教育对象中取得预期成效,就必须考虑教育对象的需求动机,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细化。譬如针对求职、就职范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强调的教育内容是“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医疗范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强调的教育内容是“医德医风”、“以人为本”。以上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站在教育对象特点和需求视角开展,期间要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研究“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点和薄弱点,否则无异于“盲人骑瞎马”,教育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另外在调查“教育对象”的过程中,应拓展调查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各种渠道搜罗“教育对象”群体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难点问题,这样才能够提高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并获得预期的收效。除此之外,网络化教育模式的兴起,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创新契机,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性、直观性、选择性、生动性、即时性等多层面要求,无论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还是创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均将教育效率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将网络教育模式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而且有利于思想政治信息安全的保障。期间应在互联网上建立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宣传主阵地,并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娴熟的信息化宣传教育手段,在继承创新和发展摸索中,自始至终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活力。

(四)加强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传授思想政治理念和引导思想政治行为的教育工作者,这些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鉴于思想政治教育对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四方面要求比较高,因此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必须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中,我们经常强调的“四有”公民,正是教育工作者所需树立的目标榜样,保证自身“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方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足够的说服力和影响力,让受教育者产生愿意接受的欲望和行动。当前全球化形势下的社会转型,各种类型的思政政治文化不断涌入我们生活当中,对于教育者来说,不应该仅仅满足已经掌握的思想政治知识,而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检验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的高低,以及寻求自身的不足,进而围绕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大道理”,在涌入的各种新思想、新文化、新理念当中,去伪存真和去粗存精,将有益于继承与弘扬优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加工创新后,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内容里面,这也是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体现,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和内涵更为宽广。

(五)加强受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受教育主体综合素质同样具有较高的要求,一方面是受教育者的接受性,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始,教育主客体将形成“双边”关系,两者必须达到思想和情感交流的高度统一,才可获得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适时教育者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受教育者保持较高的接受性,尤其是那些已经受到不同思想政治文化影响的受教育者,要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判断和甄别思想政治文化的良莠,进而将正确的思想政治文化筛选出来,作为学习的内容。另外一方面是在自律能力方面下功夫,主要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任务,受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不断的成熟,但面临多样性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各种价值观念、人生理想和生活方式不断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从正面要求我们具备较高的自律能力,在面对多样性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时,譬如在无藩篱的网络世界中,坚决杜绝不健康思想和观念的侵蚀,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不变,并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文化、生活方式强化弘扬,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奉献更多的正能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实践当中,思想政治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建设层面上,而其作用的发挥,需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在遵循以上所提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增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站在社会发展和思想政治利益的双重视角,通过加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结合教育对象特点与需求、加强教育主客体建设等方面,深入研讨具体的教育方法。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高的几种方法,但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上方法还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结合实际予以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守可.人性化视阈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探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106-109.

〔2〕吕F,董有福.深化“五分钟德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J〕.上海教育,2014,(25):74-75.

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9

abstract:thisarticleprofitfromthewesternmoderncitizenpoliticspersonalitytheideaandtheanalysisimmediatelyinChina'spresentsituationfoundation,researchpoliticspersonalityconnotation,structure,characteristic,thusproposedconformstotheChineseobjectiveenvironmentidealdemocracypersonalityconstructionway.establishestheidealdemocracypersonality,regardingthemaintenancepoliticalstability,impelsChina'sdemocracytohavetheimportantmeaning.

关键词:政治人格政治心理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政治稳定民主政治

Keywords:politicalpersonality;politicalpsychology;idealdemocracypersonality;politicalstability;Democracy

一、政治人格的内涵

人格一词,英内涵语为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persona,原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即一种遮蔽性和表演性的伪装,转义为演员本身以及他用这一面具在生命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把人格说成是面具那样的东西,意在说明人格就是表现于外在的、公共场合中的自我。”[1]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斯多葛学派就探讨过人格问题。中国的儒家、道家学派也曾就人格问题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但对人格研究真正做出巨大贡献的则是源于上个世纪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其一,人格是发生在我们内部的,影响着我们怎样行动、怎样感觉的那些情绪过程、动机过程和认知过程;其二,人格是稳定的,可以通过不同时间、不同情景,在不同的行为方式中发现个体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质。

政治人格作为人格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个体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于外的自我,是政治自我。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避免地要涉入政治生活,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政治心理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政治行为。“政治心理是政治主体对一定社会政治现象自发产生的感性的、非系统的、非定型的主观反映形式。”[2]当这种非系统的自发反映形式具有了一种持续稳定的特性时,便形成了政治人格。

综上所述,笔者给政治人格作如下定义:政治人格是政治主体在遗传和现实政治环境双重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政治生活中的持久性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政治主体内在动力系统(隐性)与外在政治形象(显性)的统一体。

二、政治人格结构的心理学分析

关于人格的结构,众多心理学家纷纷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在此,笔者借用荣格的理论,从意识与无意识两个心理层面来简要分析政治人格的结构。

1、政治人格的意识层面

政治人格的意识层面处于结构组织的表层,它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思维、政治动机、政治态度等。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生活的反映,是对政治客体的一种主观规定。情感和思维既是意识的功能,又是意识的内容,其中情感依据的是主体感受,思维判断则更认同于观念。而政治思维则是一种逻辑推理过程,“是在个人欲望、社会规范、道德良知和现实条件中间进行权衡与取舍的过程,是各种价值观念冲突组合的过程”[3]。“政治动机包括对政治参与的责任、对政治问题感兴趣的方面、政治优先考虑的问题、对自己政治能力的估价等等。”[4]在前述政治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被称为政治态度,它是个体对某一政治客体所持有的评价与心理倾向。

2、政治人格的无意识层面

无意识层面包括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包括了一切被压抑的经验和被遗忘的知觉与记忆,每当需要的时候,它就会浮现在我们意识之中。而对政治人格有着巨大作用的是集体无意识,它具有遗传的性质,包括本能的行为模式和“原型”这样的思维模式。集体无意识“不属于个体所有,是人类在种族演化中长期流传下来的一种普遍的原始心象与观念。”[5]其中,人格面具又称“顺从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人获得社会的接受与认同而公开展示出来的东西,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机制。它对行为有某种强迫性的巨大驱动力。

三、现代政治人格的主要特征

中国的传统社会处于一个相对来讲十分封闭的状态之下,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其社会政治形态和文化形态呈现出一种超稳定的状态,在其中孕育的传统政治人格的结构和特征同样具有超常的稳定性。中国传统政治人格由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塑造而成,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专制型的人格特质以及与其相对应的臣服、依附性的人格特质。与传统社会政治人格的特征相对应,我国现代政治人格的发展是以西方现代的政治人格为参照系的,它的主要特征是:

1、政治评价以实际效用为主,政治行为趋于理性化。政治评价的标准从传统上以道德为主,转为以实际效用为主。政治评价逐渐趋与理性化,政治参与有合理的期望值。

2、公民的自我和自主意识增强,反对心理依附。只有具备完整独立的人格和理性精神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现代政治意义上的公民,才能有效地参与政治。

3、主动意识增强,积极主动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如选举,对国家作出的大政方针、决策等等积极支持配合,使之得以有序的执行。

4、突破小集团人格,开放意识强,反对政治人格中宗派残余思想。突破各种由非正式组织形成的人情关系网。反对将小团体的利益凌驾于社会之上。

四、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的形态

现代化人“他是一个消息灵通的参政的公民;有明显的个人效能感;在同传统的影响来源的关系上,他是高度独立和自主的,尤其在做出如理个人事务的基本决定时是如此;他乐于接经验和新观点,这就是说,他思想比较开放,头脑比较灵活”[6],阿尔蒙德和鲍威尔为我们勾画这样一个典型的形象,具体说来应该包括:

1、独立的个体意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既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干涉他人意志自格独立;也不应人云亦云、盲目依附,面对复杂政治生活能够做出独立的认识和判断。

2、主动的参与意识。具有此种意识的人,对政治活动,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及自己对政治活动的影响有着清醒的认识,能正确判断出自己在政治生活中的人权和价值并产生心理上的归属感,具有清楚的权利、义务意识和政治责任感,对政治参与抱有积极的态度。

3、开放创新的意识。现代人面临着一个更为开放和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开放意识或曰全球意识应该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这是说现代的政治主体比起传统的先辈更容易或愿意接受,政治革新和改革并经受新的政治经历。

4、民主与法治意识。所谓民主意识,是指人们对国家民主政治、民利以及法律制度在观念上的反映,其主要内容是公民行使民利和平等、自由的意识等[2]。所谓法治意识,是指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所应当具备的与现代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文明形态相适应的、为法治社会所必需的法律素质、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观念。

现代政治人格是政治主体在现代化过程中通过政治社会化逐渐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是促进政明发展的心理机制和外显形象的统一,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必须具备上述的要素。这也是一个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所要具备的基本因子。

五、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的建构

日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逐步民主公开的政治体制,不断多元化的意识形态以及多层化的社会结构,对当前我国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考察理想政治人格的构成要素和我国传统政治人格的表现形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现我国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的塑造:

1、经济层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变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形态发展的影响是空前的,市场经济所培育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自由和宽容精神、平等观念及妥协思维,体现了现代政治人格的内涵。

2、制度层面。民主的法律化和制度化可以形成有利于现代政治人格发展的稳定机制。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首先要求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了健全的法律体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应有权利便有了制度上的保障。

3、政治文化层面。政治文化以其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规定了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方式,从而也制约着政治体系的运转。我们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发展吸收先进的政治文化,发挥其指导作用,消除传统政治文化中不利于现代政治人格形成的部分。

4、吸收有益成果层面。塑造现代政治人格,应注重对既有成果的批判吸收,它包括这样两个方面:其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政治人格。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道德自律,坚持道德自律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与凝聚力的形成,弘扬道德理性有助于塑造现代政治人格。

其二,借鉴域外政治人格的发展成果。西方政治人格中包含的自由、民主等内容对于今天我国的现代政治人格发展很有借鉴意义,尤其那些对全人类具有普遍价值的内容,可对其直接选择使用。

六、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能有效推动政治民主

就理论上分析,政治民主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制度民主化与人的民主化。这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偏废。不过,两者之中,人的民主化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实现人的民主化,就政治心理学方面来说,也即确立现代政治人格――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政治人格就是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在政治人与政治环境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内化为政治人具备的政治修养、政治伦理、政治德行等一切品格。政治人格因其所具备的人格特性,可以划分为健全的政治人格(民主、公平、宽容等)和病态的政治人格(专断、极端、狭隘等)。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显然属于前者,是一种健全的政治人格。在这里,笔者重点谈“宽容”这一政治品格。政治宽容就是作为政治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及政治组织)的政治主体所具有的对于己方在政治领域有所冲突的一方或多方的包容、容让、理解等一种政治品格。合理地把握和发展这种政治品格对构建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有其内在的促进,进而推动政治民主。

具体到政治民主中,宽容的价值阐述如下:

一般而言,政治民主的核心是政治参与,“在民”或“人民的统治”只是“理想的民主”,而民主的实际意义不在于是多数人的统治还是少数人的统治,而在于群众地广泛参与。政治民主是随着公民权的逐步扩大、政治参与的出现和范围的扩展而出现的。也就是说,政治宽容是政治参与的前提,如果统治阶级不能够有所宽容的对待不同的政治声音的话,也就是“钳民之口”,不同政见者或有意参政者动辄得咎,恐怕会造成人人自危,“莫谈国是”。如此下去,何来民主?因此要民主,首先要政治宽容。因此,可以概括出政治民主出现的规律:政治宽容――政治参与――政治民主。

因此,在现代社会,公民政治人格水平是判断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现代社会,单个个体是构成社会的基础,唯有个体形成了具有理性、宽容、自主性、主动性、参与性、开放性等等特征的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实现了人的民主化,才能带动制度的民主化,从而有效地推动整个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也维持着政治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吴大英,杨海蛟。政治意识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3]王慧然。传统政治人格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演变[J].北方论丛,2001,(3)

[4]陈振明。政治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社会治理主要内容篇10

关键词: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法治教育;法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2-0018-0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此即确证法治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价值地位。法治教育的开展与落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法律意识需要从小启蒙,法律素质需要系统培养。”[1]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成长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法治理念的塑造与践行起着重要的奠基与指向作用。作为法治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载体,小学社会科课程扮演着关键角色。而透彻理解指引课程发展的课程标准,则是有效落实法治教育的核心立足点。然而,我国新颁布的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内容是什么?途径是什么?等等,这些对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关于法治教育表述的系统性、整体性认知在学界则鲜有研究。缺乏对这些问题的了解与认知,将会制约法治教育的实践进程,进而延缓中国法治梦的价值实现。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探析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及途径,进而根据新的政策文本及法治教育实践现状提出改进策略。

一、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目标

法治教育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民主、公平、正义、规则、秩序、权利和义务的教育。自1985年国家全面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以来,法治课程日益成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实验与发展,我国中小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明显提升,法治素养得到显著改善。然而,教育部、司法部等部门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从总体上看,青少年法制教育仍然存在定位不够明确、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教育内容不够系统、保障条件不够有力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效果。”如何克服这一“顽疾”,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界的重大课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了社会科课程的发展,此为法治教育效果不彰“顽疾”的善治指明了未来路向。

所谓社会科指称的是为了提升公民能力而设置的社会、人文科学的综合性课程形态。其首要目标在于帮助年轻一代提高能力,以使它们作为多元文化、民主社会的公民,能够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中,为公众利益作出明智的、理性的决定[2]。质言之,社会科的本质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掌握公民知识,提升公民能力,形成恰切的公民态度。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社会科整合了不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的内容以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机会,法律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自然也包含在内。鉴于此,法治教育进程中的“顽疾”善治,需将法治教育内容充分落实于社会科课程之中。在我国,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主要有两个:《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3](以下简称“品生课标”)和《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4](以下简称“品社课标”)。“品生课标”针对小学低年级设置,“品社课标”针对小学中高年级设置。

通过对“品生课标”和“品社课标”的文本分析发现,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目标旨在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法治知识的积累和法治能力的建构,为学生成为知法、遵法、守法、用法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形成适当的法治意识

所谓法治意识是指社会公民在学习法治知识、参与法治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解、认同、捍卫法治的价值信念[5]。法治意识的生成是沟通法律制度与公民行为的中介桥梁。“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该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6]人们只有将法律内化于心,生成法治意识,才能够从本质上体认法律的功能与价值,践行法律的规则与制度。在“品生课标”和“品社课标”对于课程目标的表述之中发现,培养学生生成恰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始终被放在了首要位置。具体到法治教育领域,树立学生法治理念、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是法治教育的核心价值目标。例如:“品生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意识;“品社课标”规定,要引导学生“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等。学生法治意识的塑造与生成,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梦价值实现的理念根基,中国法治大厦建构蓝图的实现,依赖于青少年一代法治素养的系统培养。

2.获得系统的法治知识

基础知识的习得,是人们认识社会形态、形成价值理念、参与社会实践的前提基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推进过程之中,对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相较改革之初有明显回归,此从“品生课标”和“品社课标”知识、能力与意识三者所占比例可以窥见。具体而言,“品生课标”指出,学生应“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社会常识”、“初步了解有关国家的知识”;“品社课标”指出,学生应“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法治基础知识的习得与法治知识体系的形成,是学生形塑法治意识、开展法治实践的基本立足点,同时也是w生成为未来公民的基础。

3.培养法治实践的能力

学生法治知识的习得与法治意识的形塑,其根本在于培养学生智慧践行法治实践的能力。作为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核心要件,法治实践“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中日渐居于核心地位,其对公民意识的教育作用也日益彰显”[7]。因此,培养学生智慧践行法治实践的能力,是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重要价值目标所在。具体观之,“品生课标”指出,学生要“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并从宏观层面指出学生应生成基本的探究与合作能力;“品社课标”指出,学生应能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法治实践的智慧践行,是提升学生法治素养的核心路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根本落脚点。

二、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内容

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相辅相成、和合共生。教育目标是确立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指引,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必然行为效力。通过对“品生课标”和“品社课标”的文本分析发现,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内容是由“法律规范”、“法治思维”和“法治权利与义务”有机组成的“三位一体”法治教育内容体系,其为学生法律意识形成、法治实践践行以及法治知识习得提供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向度:

1.法律规范

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的法律规范内容,是法治教育有效实施的前提基础。所谓法律规范,指的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旨在调整与约束人们行为的价值规范。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的法律规范,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和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它是学生形成适当法治理念、智慧践行法治实践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学生法治知识转化为法治实践的中介桥梁。通过对“品生课标”和“品社课标”的文本分析发现,“法律规范”知识所占的比例均较多。“品生课标”指出,学生应“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等。“品社课标”对于学生应习得的法律规范做出更加详细的规定,如“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网络道德、法律规范,做到文明上w”“知道我国颁布的与少年有关的法律、法规”等。

2.法治思维

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的法治思维内容,是法治教育有效实施的核心要件。所谓法治思维,指的是人类符合法治的精神、原则、理念、逻辑和要求的思维习惯和程式[8]。“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9],而人们对良法的遵循与执行,则建基于人们法治思维的塑造与建构。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之中,法治思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法治思维不仅是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来源,更是公民追求高级规则理性、展示自身真实本性的理念起点。鉴于此,在小学阶段,就应当重视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以为学生提升法治素养、融入法治社会奠定理念基础。通过对“品生课标”和“品社课标”的文本分析发现,对法治思维的培养多有呈现。“品生课标”指出,学生应“能够初步分辨是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诚实不说谎”等。“品社课标”指出,学生应“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活动,体会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制意识”等。

3.法治权利与义务

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的法治权利与义务内容,是法治教育有效实施的重点所在。诚如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青少年法治教育应“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将权利义务教育贯穿始终,使青少年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有权利就有责任的观念”[10]。权利与义务是一种复杂的、有价值的客观现象。对这一范畴的清晰认识与把握,对于形塑恰切世界观与价值观,理性分析与正确判断权利义务价值,发挥权利义务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指向作用[11]。因此,小学阶段的学生就应学习法治权利与义务的知识,培养法治权利与义务的意识。通过对“品生课标”和“品社课标”的文本分析发现,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对法治权利与义务具有明显规定。具体观之,“品生课标”指出,学生应“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等。“品社课标”指出,学生应“了解在公共生活中存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各种群体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歧视,不抱有偏见”“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三、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途径

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目标如何实现?法治教育内容如何落实到具体课程之中?这是法治教育有效推进的关键点所在,而这些问题的有效解答依赖于建构恰切的课程实施途径。通过对“品生课标”和“品社课标”的文本分析发现,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教学关注经验,强调自主建构

在法治教育过程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核心途径并不仅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其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经验自主建构。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以活动作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教师在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可以深入的教学生长点,通过开展合童心、有童趣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诚如“品生课标”指出的“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教师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相关学科、班队活动、社区活动中汲取素材、创设情境,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经验性知识和对社会的亲身体验。诚如“品社课标”指出的“教师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经验和体验的不断深化中,明晰责任义务、习得法治规范、形成法治思维。

2.评价关注过程,强调灵活开放

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法治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方法、学习结果。如“品社课标”指出,学生应“主动参与、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运用探究、调查、搜集整理资料等学习方法的能力”以及“学习质量与进步程度”等。法治教育评价的途径不仅着眼于学生的学习结果,且更注重对学习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来说,社会科课程标准强调评价过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一方面表现为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突出评价重点。如“品生课标”指出,评价“课程‘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的目标维度……要根据主题的性质和特点突出重点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具有多样性。评价方法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小学低年级阶段主要采用“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评价方法”,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倡导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达成水平评价、作品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根据评价需求,灵活选用评价方法。

3.教材编写关注生活实际,强调综合性

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编写要以学生生活为轴心,立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需求、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选择与其生活情境密切相关的,学习者能感受到、体验到且乐于学习的内容。例如“品社课标”指出:“教材必须关注儿童现实的生活,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有意义的内容。”只有在选材时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把学习者身边的事作为内容主体,才能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结合自身经验建构知识、获取能力、内化情感。此外,小学社会科课程法治教育内容选择与编写应具有综合性。法治内容的编写不仅以知识点的逻辑结构为基础,且要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选取学生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展开,注重知识要素的综合性。例如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中,对交通法规、公共秩序的学习融入到“我们的社区”板块中,对权利与义务、基本法律法规的学习融入“我们的国家”板块。同时,法治教育内容还分散贯穿于社会科课程的其他热葜中。例如在“品社课标”“我们的国家”板块中,学习我国地理特征时贯穿领土及领土的概念,学习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内容时,贯穿与环保有关的法律法规教学。

4.资源开发整合校内校外,强调多样化

分析发现,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注重校内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具体包括充分挖掘图书资源、有效利用音响资料、积极开发校园网络资源等。其次,因地制宜利用社区环境资源,全面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发现具有法治教育意义的社会公共设施和场所,如法院、法治宣传栏、法治教育基地、烈士陵园、纪念馆、博物馆等。再次,学校社区及家长队伍中与法有关的从业人员,例如法官、律师、警察、军人等,也是值得借助的重要法治教育资源。然后,合理挖掘和利用多种隐性资源。可以结合少先队活动、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开展法治教育,例如利用全国法制宣传日的契机向学生普及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在升旗仪式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最后,还可从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社会热点问题中挖掘法治教育资源,例如从选举活动中衍生出对民主与法治的关注。总之,社会科课程法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调多样化,整合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兼顾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

四、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改进

深刻把握现行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特点与不足,切实体悟《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精神内涵,是有效改进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应为之径。

1.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特点

通过对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进一步解读发现,课程目标的融合性、课程内容的生活性和课程实施途径的实践性是其本质特点。首先,课程目标的融合性。分析发现,我国小学阶段现行的社会科课程标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理念起点,突破原有的分科式学科体系,融合了法律道德、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多学科知识,呈现出目标综合化的趋向。具体到法治教育,其目标的设置并非停滞在法律知识与规则的识记层面,而是更多地以道德教育为基础,将法律的规范作用与道德的教化作用相结合,促进学生树立社会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的教化效果。其次,课程内容的生活性。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内容的最大特点就是围绕学生的现实生活展开,内容的选择和编写遵循学习者生活的逻辑与规律。具体表现为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选择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作为法治教学素材。在教学活动中,从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亲历事件入手,向学习者提供或模拟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课程实施途径的实践性。从教与学的方法上看,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以儿童主体性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贴近学生实际的主题活动、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脑、主动探究,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法治素养。

2.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不足

现行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不足表现在三个层面:课程目标模糊不清,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课程实施途径针对性不强。第一,课程目标模糊不清。通过分析发现,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目标缺乏系统性描述,呈现出泛化的发展趋向。具体观之,“品生课标”和“品社课标”仅笼统表述通过法治教育应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法治能力,而对于具体培养学生何种法治能力并未做系统性的呈现。诚如“品社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应“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此一模糊、宽泛的表述,使教师难以把握课程重点,进而造成教学障碍。第二,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通过分析发现,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内容多使用理解、了解、知道等宽泛、笼统的表述方式进行内容界定,法治教育课程内容总体上呈现出重广度而轻深度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在法治教育课程内容之中,缺乏系统性的教学主题设置,且学段梯度区分不明显,此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所规定的“在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相去甚远。第三,课程实施途径针对性不强。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到了小组学习、交流、辩论等课程实施途径,但这些实施途径适用于社会科课程所有板块的教学内容,并没有考虑到法治教育的情境性、实践性特征;课程标准中的法治教育教学建议,单提到“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一条,无法给教师教学实践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建议。

3.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优化策略

课程标准的系统完善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保障。有鉴于此,为实现法治教育的切实推进,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本文从以下三个向度提出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优化策略:

(1)均衡协调目标,保障课程目标清晰性

“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是新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总体性目标所在。法治教育目标的价值实现,依赖于法治目标的协调均衡性发展。“重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合理均衡三维目标间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科课程目标修订工作的重要课题。”[12]在具体法治教育过程中,只有在充分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发展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明晰行为规则、分辨是非,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和制度认同。与此同时,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应充分考虑法治教育大纲中关于小学阶段法治教育目标,综合自身的课程特点、性质,提出紧密契合青少年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清晰性、科学性的课程目标,以指导资源开发、教材编制、课程实施、课程教学评价等工作的开展。

(2)丰富资源渠道,加强课程内容系统性

小学社会科课程中法治教育内容的优化,首先,应提升法治教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课程应充分利用内容丰富、题材新颖、鲜活生动的网络优秀法治教育资源,增强法治教育新引力。同时,学校可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开发学校所在区域的社会资源和家长资源,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律师等行业内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法治教育的实践技能指导,共同开展学校的日常法治教育工作。其次,提升法治教育课程内容的层次性。法治教育的展开应重视层次性。法治教育内容的设置,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为学生提供适合身心发展的课程知识。具体来说,小学低段侧重法治规则的学习,小学高段侧重基本法律、权利义务的认知。最后,法治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有系统性。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学习对象的意义,并将其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当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和有序的知识网络的过程[13]。其强调学习者新旧知识的联系与统整,此即要求知识要呈现出系统性的特征。因此,应提升法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联系性,为学生系统性法治知识的习得与内化奠定基础。

(3)整合多方力量,实现课程实施途径多样性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指出,应“协调、组织政府各有关部门,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鉴于此,法治教育的有效推进,应整合多方力量,实现课程实施途径多样化。首先,挖掘潜在法治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主题活动。学校以各种宣传日、少先队入队仪式、升国旗仪式等为契机,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全过程、全要素地开展法治教育主题活动,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其次,拓展社会资源,给学生创造法治实践机会。学校联合社区、单位、家庭,组织学生进行社区法治服务活动,鼓励学生走进社区、下街道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治精神,并在相关部门组织的协作下建立综合性法治实践基地,安排律师、法官、警察等相关法治人员给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最后,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性。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综合采用故事教学、法庭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习、法律讲座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引发思考与共鸣,提升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从而提升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全国普法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Z].2013-06-13.

[2]美国国家社会科学会.美国国家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m].高峡,杨莉娟,宋时春,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夏丹波.公民法治意识之生成[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5:25.

[6]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0.

[7]李升元.法治实践的公民意识教育价值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21.

[8]韩春晖.论法治思维[J].行政法学研究,2013(3):9-14.

[9]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02.

[10]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Z].2016-06-28.

[11]贺电,孙洪波.法治:权利义务平衡之治[J].广东社会科学,2014(6):238-234.

[12]何平,沈晓敏.社会科课程目标的结构、内容和表述方式探析――基于中美社会课程标准的比较[J].全球教育展望,2008(9):76-80.

[13]曾小平,刘效丽.美国《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的背景、内容、特色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1(7):95-100.

theLaw-relatededucationinprimarySchoolintheperspective

ofSocialStudiesCurriculum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