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地理学科素养十篇初中地理学科素养十篇

初中地理学科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0:21

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篇1

关键词:地理会考;地理学科素养;兴趣

一、应试背景下初中阶段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升学考试催生的教学“导向性”错误

笔者在初中阶段担任地理教学工作已经快接近20年了,结合和多个学校的同仁交流,普遍有同感的是地理教学在初中阶段是个谁都能胜任的一碟“小菜”,地理教师更是可有可无的一根“鸡肋”。不是领导看不起地理老师的人,而是应试教育让领导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地理教学,整个学校的舆论环境就不利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开展。在这种导向错误的影响下,初中阶段地理教学课时严重不足,教师很难按照自己的预定计划开展教学。这样,初中阶段的地理或被视作“偏房”得不到正视,或被永远打入“冷宫”。

2.知识本位的陈旧思想泛滥

“这节课我们上……,重点内容是……,下去背诵记忆……”这些话基本上是很多地理老师每节课要说的经典台词,一方面是受到课时不足的限制,如果要展开来教学,那就在会考之前完不成教学计划,唯有忽视了学科综合素养的训练这一环节(学科素养的培养往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直奔主题方能快速奏效。

3.“宅”在课堂学天书,不从身边探真知

地理就是“大地”之“理”,研究的对象就是我们身边真真切切的地理事物,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地理教学很难在实验室开展地理实验教学。最大最完备的实验室就是我们身边的环境。由于学生很难与生活中身边的地理现象结合,再加上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局限,渐渐地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越来越淡。

二、从问题入手,培养学生做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教学“走进生活、走向大自然”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地理教学的不二法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时事热点等地理素材引入地理课堂中,让学生亲近地理,注意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学习内容,增加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内容,建立地理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现实世界的结合。例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优势资源,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动脑思考,这样获得的知识是活生生的,学生理解得深刻,也许终身不忘,还会激发学生保护植被、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培养地理应用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世界观,更好地认识事物、认识世界。比如,索马里海盗为什么那么猖獗且能够劫到货船?我们首先要知道索马里是在非洲东北部,相当穷,因为不能生活所以那些人才都成了海盗,而且索马里附近的红海是重要的国际货运航线,所以有很多货船,才有劫持的可能性。试想,如果索马里是一个很富有的地方,那些人还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当海盗吗?这仅仅是个例子,但却可以简单地说明培养地理应用能力对学生世界观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由于目前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实,在此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无定法,教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思维状态,让学生、教师进入各自的角色。以“中国地理”教学为例,对照《标准》,我们不难理解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必要性。《标准》中,每一部分的学习内容都有“运用地图,说出……”“运用资料说出……”“举例说出……”三大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提出问题运用地图提取信息找出答案(问题教学)

阅读资料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开放性教学)

举例探究成因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探究性教学)

提出假设运用地图结合地理现象提出新观点(创造性思考教学)

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篇2

关键词:初中化学科学素质培养探讨

所谓科学素质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身完善与适应社会发展所具备的品质。初中化学属于基础自然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学科,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教学实践中,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质量。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现状

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其中以下问题最为突出。

1.不重视化学教材中科学素材的讲解。初中化学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与依据。多数初中化学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将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很少讲解教材中涉及的科学素材的内容,导致学生学习的化学知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无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给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造成一定的阻碍。另外,化学是一门比较重视实验的学科,在教材中编排了很多有关实验的内容,但初中化学教师的重视度不足,未认真讲解所有实验内容,不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更好地满足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需要。

2.学生缺乏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意识。初中生学习化学知识时,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化学知识的重要性。然而事实却是,初中化学教师只重视学生化学考试分数的高低,缺乏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引导,导致学生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意识缺乏,更不用说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

3.化学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现代化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然而调查发现,部分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实践中,仅仅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上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课后为学生布置较多作业等,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产生较大制约。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策略

1.重视化学教材中科学素材的讲解。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除重视化学理论知识讲解外,还应重视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内容的讲解,将更多的科学素材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化学教师教学实践中,还应重视科学素材的考核,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

2.提高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意识。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时,化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提高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意识。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解教材理论知识时,应充分挖掘化学教材与科学素质培养相关的内容,一方面通过讲解化学教材中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知识,消除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陌生感,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让原本枯燥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意识。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充分利用与挖掘教材中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认真备课,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讲解化学知识,以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3.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学思想不仅影响实际的教学质量,而且给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思想,注重更新教学方法,尤其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促使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发现化学知识的奥妙,养成自主探索与学习的良好习惯。

4.充分发挥实验作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实验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因此,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通过增加实验内容,认真讲解实验知识,充分发挥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上的作用。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验过程中适当的设问与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自主的探讨与验证,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的规律与精髓,为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做好铺垫。

三、结语

化学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为积极响应素质教育要求,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培养效果,教育部门及化学教师应认真分析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作为教育部门应合理编排化学教材内容,增加科学素材内容。同时,初中化学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实践中注重理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并转变教学思想,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尤其突出中学化学实践的重要作用,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孟庆梅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4,10,89。

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06-026X(2013)04-0000-01

一、素质、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

素质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将所学的知识与书本忘掉之后所剩下的东西;它不是指具体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指所有外部事物、知识文化等内化于人的心灵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因此,人文素质是指个体把人文知识与思想品格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素养。它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的总体表现。

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生活技能修养,即教学生做怎样的人、如何做人。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致力于用人类历史中的智慧和精神陶冶人、教育人,强调人的道德精神价值,注重对真美善的理解,引导学生求真、从善、爱美,使学生洞察人生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二、制约初中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因素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日益凸显出人才和教育的重要性。科教立国战略已成共识。同时,科技的负面作用、人的心理问题、社会问题等的出现,反思以前的重理轻文的功利主义以及应试教育,提倡素人文素质教育成为我国重点。但是,因应试教育仍有存在的空间,升学率和中考的压力,多数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漠视。初中人文素质培养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文科理科尚未在理念上的统一。初中人文素质的培养,主要由文科教师(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等)来承担的。因此,理科教师就有一个意识(部分文科教师中也存在):人文素质教育应由文科教师担当,与理科教师无关,甚至认为只有数理化才是真才实学,人文知识只是虚无的“乌托邦”。为了应试造成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脱节。

其次,文科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仍偏少。在初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文科相对于理科承担的任务多一点。但因每周的课时量一定,教学知识点又多,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展开和拓展,因而质量欠佳。

再次,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的主动性和自由性为尺度的教育。提倡主动学习、自我意识、人的主体能力。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轻视学生的精神问题,一般都是“教师滔滔地讲、学生默默地听”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课后也不与学生接触、谈心。学生即便是接受了人文素质教育课但也是“身人而心不入”、不能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精神并外化为实际行动。

最后,初中师资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教师是开展初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力,是“导演”也是“演员”。因此,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1999年扩招后大学生人数开始增加,受过人文素质教育的进入教师岗位的大学生开始增多,这对提升初中的人文素质素养是有利的。但是在县镇乡村,初中教师仍是应试教育下的60后、70后,这需政府部门对他们的人文素质继续教育的培训。

三、初中语文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优势

俄国乌申斯基说过,“民族语言不仅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总之,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语言里。”通过语文课本的语言文字,人们可以通古博今。语文作为初中的文化课程,由于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在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精神方面有优势。

首先,初中语文具有德育功能。初中的语文教材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如散文、诗歌、剧本、小说、文言文、国外小说等。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把文中的人物、情境等通过绘声绘色的教师语言和直观的多媒体视频或图片,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与作者共鸣,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在春风化雨中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力量渗透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高尚的人格。

其次,初中语文具有审美功能。课文中包含了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的美,例如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等。初中语文同样具备这些美。通过生动的形象,情境交融的意境,健康向上的情趣,优美的文章结构和形式等等,把一个个的人物、自然、社会、情感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例如,李白、杜甫、嫦娥、长江、黄河、地球……,都以它们丰富多彩的意境,给学生意境美、意象美、语言美、情感美,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愉悦、净化、提升。

最后,初中语文具有培养创新思维的功能。初中语文的各种文学形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有利的。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经过体验品味,达到对形象的深刻理解。因此,在阅读时,学生的想象力极其活跃,心灵空间特别开阔,可以达到“心游万仞”的境界,从而在锻炼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在写作时,更需要创新思维来探讨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外化出来,不受固定模式与规则的制约。

因此,初中语文课程由于自身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它担负着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趣等多方面功能,更利于对初中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四、初中语文在实施人文素质培养的举措

在初中课堂上发挥初中语文对初中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发挥主体和客体的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从教材、课外阅读、写作等三个方面人手。

首先,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文中的人文素材,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例如,在讲解古文《爱莲说》时,可以启发学生在新时代如何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如何做人等问题,同社会上的种种人性的扭曲等社会问题进行联系。在挖掘语文教材中人文素质时,要注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全新的认识,把零散的想象变成完整的美丽图景。

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篇4

【关键词】初中生;综合阅读素养;课题设计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近几十年来,国外学者对阅读理论的研究给予极大关注。他们从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各个不同角度,对阅读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诸多研究者以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学生的阅读现状作了调查和分析表明:阅读尚未成为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实现专业维持的教学方式。此外,纵观国内对初中阅读素养的研究,都只局限于某个具体学科的阅读素养研究,未见从整体上对初中生“阅读综合素养”的研究的报道。因此,本课题提出了在对不同学科阅读素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纵向、大跨度思维,从整体上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综合阅读素养的策略和方法。

依据上述背景,抚顺十九中学聚集了本校语文、英语、数学、史地生等不同学科的骨干教师参与到本课题的研究中,根据不同学科对阅读素养培养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分别对不同学科的阅读素养培养的关键问题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找出不同学科的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一般规律和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纵向、大跨度思维,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和改进本学科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策略和方法,进而从整体上全面提升初中生阅读素养的综合能力培养,构建省时、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

二、课题的含义

阅读素养是指阅读的动机、情趣和阅读技能、阅读习惯等阅读心理的构成和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通过阅读获取信息、接收知识、培养能力。因此,本课题中涉及的“阅读素养”实际上是指“阅读综合素养”,涵盖了初中语文、英语、数学、史地生等不同学科的阅读素养的培养。不同学科的阅读素养的培养既有紧密联系,又具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因此,对于初中生不同学科阅读素养的培养策略和方法,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不能以偏概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部分研究力求从纵向、深层次探索出培养初中生综合阅读素养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进而有针对性的指导各学科教师在培养本学科学生阅读素养的研究中有所突破和创新,探索出更加有效的阅读素养培养模式。

四、本课题的创新点

1、紧贴我校的学生资源现状(学生群体的阅读基础均较为薄弱),以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根据不同学科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各学科的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新策略和新方法研究。

2、进行纵向、大跨度思维,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和改进本学科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策略和方法,进而从整体上全面提升初中生阅读素养的综合能力培养,构建省时、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1、本研究首先利用文献分析法,查阅文献资料,整理国内外阅读理论及阅读教学研究现状,分析其研究成果与不足之处,确立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利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对部分学生和老师交流、听课,在平时状态下搜集、研究第一手资料,分析目前初中生不同学科阅读教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初中阅读教学模式的具体改进方法。

3、采用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不同学科的阅读素养培养的理论基础性研究。主要侧重于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方法和策略融入到阅读中的教学设计研究。

4、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不同年级的平行班进行对比实验教学研究。实验班采用以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比班采用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定量采集实验教学前后的考试成绩和分布情况等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分析学生实验前后阅读能力和阅读综合运用能力的变化,以验证以新的教学模式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通过教学实验修改、充实、完善课题研究方案,不断提升实验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

六、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本课题属于基础研究,研究周期为3年,实验教师具有较为充足的理论研究时间和实验实施时间。此外,学校具有充足的研究资料、研究经费和研究技术设备,可以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2、本校具有优良的教学改革氛围和创新意识,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大力支持和倡导具有创新方思维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学校后勤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经费落实到位,能够保证本课题的顺利进行。

3、我校与省内众多中学有着广泛的合作和交流,通过邀请不同学校的英语学科的专家和骨干教师进行讲学和交流,可以及时调整和修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能够保证本课题始终具有正确的研究方向和实施方法。

4、目前,课题组成员已经开展了本课题的部分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得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即将发表在国内教育期刊《新课程》和《读写算》,基本上建立了本课题的研究雏形。

七、预期研究成果

1、提交体现“培养初中生综合阅读素养研究”创新教学思想的教学案例设计;

2、提交“培养初中生综合阅读素养研究”的课题研究报告;

3、提交省级以上教育期刊发表的有关本课题成果论文3篇以上。

参考文献

1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

2邢娜.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第2期。

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篇5

素质教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课题。汉语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汉语素质和其它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汉语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外,还参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素质以及审美、创造能力、人格情操的培养,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发挥汉语学科的优势,探讨学生素质在汉语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汉语学科的教学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素质和能力为己任的。其次,汉语学科的特质决定了它担负起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任务。再次,汉语学科的特质使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得以潜移默化的进行。还有,汉语学科的特质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也是和谐自然的。

虽然汉语学科特质和参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获得共识,但如何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发挥汉语学科的特殊功能,提高汉语学科教学的效果?

一、当前农村初中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理念不符

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课思路听讲,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方式,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是应试教育产生的必然结果,“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的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往往是事倍功半。

(二)汉语学科的基本把握不够

在汉语教学中不能够很好地处理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的三个维度的关系,将汉语作为科学的工具与人文性对立起来,知识与能力不能相容。汉语学科作为基础性学科,具有人文的性质,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一些教师没有将汉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起来,而是看做汉语学习的两个方面,从而忽视了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

(三)教材的设置不尽合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的快速更新,教材内容远离现实生活,教材内容与当今时代的差距加大,不能跟时代的发展同步。初中汉语教学的设置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选取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范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内容不能和时代的需求相结合起来,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的安排中,为了应付中考对部分课文死记硬背,而不是出于学习语言的热情。

(四)阅读教学设置不合理

初中汉语阅读没有形成正确教学理念和思路。在传统的初中汉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是给出阅读的思路,仅仅是让学生找出文章的字词,划分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种教学方式犯了“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的错误,没有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教学规律。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对课文只是形成片面地理解,无法总览课文的全局。

(五)初中汉语教学以中考为中心,阻碍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但是考试成绩依然是衡量教师汉语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成为教师评职称的依据。在应试教育为中心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依然围绕教学大纲开展,对课外的知识只是轻轻点水,忽略不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以“标准答案”作为唯一的标准,缺少新颖的观点,这就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创新培养。

二、提高农村初中汉语教学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做到:一是教学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的落实。当前的农村初中汉语教学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完全为了中考。因此,初中汉语教师应该做好素质教育和创新型教育相结合,改变教学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二是改变落后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汉语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和善于思考能力,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同时鼓励学生多提问和敢质疑的求学精神,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三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授课提出疑问,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教师可以进行详细地解答,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二)提高农村初中汉语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

汉语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发扬教师教书育人的传统美德,有助于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农村初中汉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个人的专业修养。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各种教学研讨,同时,农村初级中学对汉语教师的交流与学习不够重视,也缺少资金的支持,这些都制约了教师业务素质提高。因此,农村初中汉语教师要克服困难,利用现有的资源,在工作之余充分利用网络和继续教育的机会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

(三)汉语课程改革,重视人文品质的培养

在初中汉语学习中,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汉语学习的人文精神修养,将文化的学习与汉语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相互渗透,通过学习汉语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选取一些优秀的课文作为课外学习材料,更多地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文章与学生分享,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和哲理。

(四)建立新型的汉语教与学观念

教师要建立以听、说、读、写立体化的汉语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的阅读教学观主要包括:一是改变过去平面的教学结构,建立师生同参与的立体化网络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做事、合作及生存;二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实践中存在的事物,从实践中感受教学内容的内涵。

(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农村初中汉语教学中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能够开拓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农村教师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诗歌朗诵、读书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故事会等。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大语言观念,让学生们懂得语言源于生活,生活有多广阔,汉语就有多广阔的道理。同时,引导学生勤写生活随笔、日记,努力把学习汉语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

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篇6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科技节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在课题引领下,城头实验学校组织开展了初中物理科技节活动,将学生的一系列体验性活动形成常态化、课程化、自觉化。下面,笔者将城头实验学校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科技节活动的实施过程及感悟分享如下:

一、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打造创新实践的舞台

在初中物理科技节活动期间,学生们都勤于动手动脑,勤查资料,勤问教师,勤于合作探究。图书室里,科技类图书一度成为学生的最爱;课间休息,同学之间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自己或其他同学的小创新、小发明或小制作。

这次活动展示了学生独特的创造力。活动初赛时,各班交来的作品大部分是学生利用废旧物品或玩具改装加工制成的小型实验器材和小巧的工艺品,充分体现了环保、节约的活动主题,表现出学生在物质条件不甚充裕的情况下,善于利用已有条件自娱自乐的生活智慧。如有的学生利用废弃的塑料瓶子做成一个“太阳能净水器”(如图1),有的学生发明了“地震自动报警器”(如图2),还有的学生做出了“热动力风车”(如图3)。虽然有的学生的作品看上去比较简单、粗糙,但每一件作品都凝结了他们的智慧,体现了他们爱动脑、会思考、能创新的精神。

通过初中物理科技节活动的开展,不少学生明白了科技创新其实就来源于生活。这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给学生足够的信心与帮助,使学生获得坚持创新实践的动力

在活动开始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只要方向对,制作过程可以进行多次修订与改良,最终能够获得胜利的勋章。”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帮助与指导。如在合理分配时间上,教师可以适时地提供帮助;如在材料的選择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寻找或购买材料,以节约学生的宝贵时间;在制作过程中,如何制作出最佳作品,教师可以提供参考意见。

三、初中物理科技节活动的几点感悟

首先,初中物理科技节活动提高了师生认识,明确了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师不仅要教授科学文化知识与经验,还要培育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形成可持续探究未知领域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素养。

其次,初中物理科技节活动深入学生,培养了学生积极稳定、持久钻研的兴趣爱好。教师只有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的认识和需求,才能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改进适合学生学习的物理教学模式,在学科素养培养方式上找到突破口。

再次,初中物理科技节活动加强了教师间的交流、探讨,使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并以学生的学习实际为教学基础,找到了制约学生自制小教具、小制作应用研究的因素。经过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找到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初中物理创新小发明、小制作的有效方法。

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篇7

初中科学课程对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扫除愚昧,增强理性认知,提升国民科学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21世纪之初的2001年,教育部就颁发了我国第一部科学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而在10年之后的2011年,新版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应运而生。但到如今,我们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一直所诟病的师资力量问题,却一直无法有效地解决,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远远满足不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1.优秀科学课程教师缺少的原因

1.1初级教育的综合模式与高等教育的分科模式的矛盾

各学科在早期发展阶段,都是一体的,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只有发展到后期才分化出各自独有理论体系。而处于初级中学的学生,过早地分学科来认知,容易割裂物理、化学、生物及自然地理等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因而,初中教学只能将所有学科综合成一个理科体系。而高等教育中基本上实现了学科分化,不论师范类学生还是一般的大学生,作为未来教师的主力军,却一直处于分学科的学习中。虽然已有一些高校调整了一些课程,开设了一些综合类的课程,但积重难返,很多大学生都已经适应分科的学习模式。

1.2科学课程优秀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优秀老教师的流失,而新教师难以成长。目前教师待遇虽然有所提升,但相对一些热门行业,收入仍显单薄。一些优秀的教师,在市场化的冲击下选择收入更多的行业,比如在线教育等。而对于新教师来说,科学课程的知识体系、科学的本质和内涵认识,一时半会儿是无法深刻理解与深入实践的,难以快速成长。一个优秀的科学教师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积淀与磨练。

1.3科学课程教师的科学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决定了其所教授学生所获得的能力以及对科学认识。在目前的教师中,科学知识水平还是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但是在科学实践能力方面,大多数的教师明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动手能力差,这与以前落后的培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作为综合评价的科学文化素养,更是令人失望。科学素养薄弱,有些基本的科学常识也无法回答,一些落后的迷信思想倒是根深蒂固。科学教师不信科学是最大的讽刺。

1.4重书面学习而轻实践学习的陋习

受困于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现有的科学教育着重在于课堂知识的讲解,而与科学实践结合的能力非常弱。在教学中只概述学习规律,只讲解成文的理念,而不开发学生创造力去寻找规律与社会生活中运用规律。目前的考试体制也扼杀了学生主动性、创新性,使得我们的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在未来成长的过程中明显发现没有创造力,容易陷入自身发展的瓶颈期。

2.探讨科学课程师资问题的解决之法

为弥补现阶段中学课程优秀教师的流失,新入教师的不足,以及整体科学素质的偏下,本文试图从以下四方面来改善。

2.1提升优秀教师的待遇

目前虽然有各种教师评级,特级教师相对普通教师确实有所提升,但相对其他行业,最优秀的教师显然还没有得到最合理的报酬,尤其是国家为学生减负而严格限制学习补习等一些制约措施,使得最优秀的教师没有能力获得最合理的收入。在高校系统有各类人才计划,有各类基金辅助,而在基层的教育阶段,却缺失了合理的激励机制。虽然直接涨薪资有点不合适,但也应该像高校教授那样,提供大量的人才计划,解决优秀教师的后顾之忧,全力培养学生与新入教师。

2.2针对性地开设综合科专业

供与需的矛盾,在高校所设置专业与社会所需求人才体现得淋漓尽致。高校分科设置专业,而社会的需求在于全科。高校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设置专业,而社会需求要创新性、综合性人才。当然,高校的专业设置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并非说改就完全改的,但理应设立一种机制来逐步改变,逐步设立新兴专业,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在校师范专业中,从大一就开设专业性的科学专业以应对未来初中课程的需要,而不是接配,硬把一些物理专业或化学专业的,转成科学教师。

2.3加强对教师科学探究的能力的培养

动手能力一向是中国学生的弱项,独立思考也仅停留于思考。科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生活的总结与归纳,要想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必然要通过实践。以科学课程自然探究的方式来培养教师,而人的学习有路径依赖效应。自己怎么学的,会教自己的学生也怎么学,这样的传递是正面的。为高校学生设计一些与中学科学课程相关的探索性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使他们充分认识科学探究是科学作用为科学的核心所在,是科学所具有的首要特征。教导他们以科学本质为依据,深刻理解科学素养的内涵。科学是反映自然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同时就其过程来说是一种对自然的探究活动,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这充分说明在科学领域不但要重视科学结果,更要培养学生探究过程。通过顶层设计来传递科学素质,科学能力。

2.4加强与初中学生的互动

传统方面,老师就是权威的观念严重制约着学生天性的释放与创造力的培养,同时,也使得科学课程教学自我调整机制的缺失。目前的教学安排基本都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设置,再初中学生往往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教学是一个互动过程,缺失一方的反馈,等于自断一臂,未来的调整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闭门造车是教育的天敌。因时因人而变化,才是培养人才的核心。

3小结

本文着重从师资力量问题来看待初中科学课程的一些问题,强调初中科学课程教师在数量、实践能力、科学素质方面的薄弱问题,希望加强优秀教师的待遇与地位,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来提升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原.对初中科学课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2)

[2]辛丽春.科学课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1(09)

[3]王小静.论当前初中科学课改革困境及出路[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4)

[4]程瑶,崔鸿.初中生科学课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02)[1]袁运开.

[5]袁运开.对中学阶段科学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J].教育科学研究,2004,(6):5~9.

[6]吴丹红.关于初中科学新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构想[J].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2004,(10):129~131.

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篇8

关键词:培养;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虽然新课改后教师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也做出了很多改变,但是一些学校的初中历史教学依旧没有起色。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很多学生开始出现偏科现象,九门功课同步进行更容易让学生偏向于在不知不觉中有了选择心理,根据目前的学科特点来说,很多学生会偏向理科,觉得文科特别是初中历史枯燥无味,没有意识到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有必要对培养学生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进行探讨。

一、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意义

新课改以后,我国各学科的学习难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顺应这种变化,教师开始进行科目式教育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并加强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科特点找到合适的具有一定特点,吸人眼球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达到学生课堂效率提升的目的。初中阶段安排历史教学是基于我国国情和对学生个人三观培养的基础上的。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的历史,对于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在课堂中融入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培养就尤为重要。

(一)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我们都知道,很多学生之所以成为国家的未来的栋梁,是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是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他们有着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为基础。但是,这种个人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产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初中历史的改革教育就是在学生最容易接受知识熏陶的时候,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今后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对青少年的教育十分重要初中阶段正是懂事又懵懂的阶段,很容易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从而产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在课程繁多、任务量重的初中阶段,初中历史这种具有感情及故事情节的学科就很容易打开学生心目中的世界,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国家发展历程的不易,从而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开始萌芽。

二、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问题

(一)太过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学校甚至教师将考试成绩看做教学考核的唯一标准,将成绩至上作为办学教学的原则。国家推进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培养是要从根本上让学生爱国,提高素质,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不单单只是为了文字知识的死记硬背。而这种传统的唯成绩论的教育方法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初中历史教育的初衷。

(二)教学形式保守且僵硬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传统的寓教于学已经达不到教学要求的深度,教师不再仅仅传播知识、讲解知识。传统的学习生活是十分枯燥的,不仅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教师也会觉得心力交瘁。所以教学生活化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初中历史这样贴近生活的学科,更需要注入生活的血液。但是,在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课堂节奏紊乱、教学进度慢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三)学生对初中历史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初中虽然不及高中紧张充实,但在这个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语数外等主要科目所占比例居多,而相较于物理、化学、生物这种理论性学科,初中历史又显得过于简单,所以学生不能对初中历史这一学科产生正确的认识,很容易导致偏科现象的出现。

三、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学校改变学科考核策略针对初中历史这一学科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现阶段一些教师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关心的并不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收获什么,学到什么,而是期末考试得了多少分。可以说,这种教育形式使分数成了学生更加重视的方面。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改变考核策略的方法,让学生重新了解初中历史,如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一起制作一部情景剧,或者制作访谈节目来批判讽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事件或者还原某一事件的原型,教师通过学生的表演形式、表演过程及产生的现实意义,现场打分并一一点评,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考核过程中的优点或不足。此外,学生在准备剧本以及排练的过程中也能够亲身感受到我国发展历程的不易。

(二)教师要不断摸索创新型教育方式,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既然知道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弊端和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教师就应该身先士卒,积极查找应对策略,摸索新的教学模式。比如,人教版教材中关于一些具有丰富含义的语句学生不容易理解,也不能体会到我国先驱者面临的艰难处境。这时教师可以提前备课,将一些不易区分的战争分模块总结,然后运用多媒体立体化或者剪辑相关视频供学生观看,这样一来,就能快速地把学生代入当时的情境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对我国发展历程的含义,还能加深学生的记忆深度。此外,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很多事件发生的时间及目的等,并且这些时间点及目的是很多考试中的必考内容。所以,在这一方面学生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低就显得尤为明显。关于这些历史事件的时间等细小、繁多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历史图片进行展示,还可以将这些图片配以适时的背景音乐,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被带入到事件氛围中,也能够在自己的记忆基础上加深对每一个事件发生的知识点的记忆,其时空观念自然会得到提高,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也能够得到培养。

(三)尊重学生主导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讨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在心智发展不成熟、对社会环境不了解、价值观人生观未完全稳定的情况下,很容易被舆论带跑,对学生的心智发展造成影响。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一定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要及时掌握时事热点,关注热点新闻,并观察事态走向,引导学生对事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至于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观产生误解,在引领学生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初中历史课程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要思维定式,特别是像历史这种有些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课程,运用思维定式的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不仅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不到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得不到提高,很容易产生一定的挫败感。所以活跃课堂氛围对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在讲解时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某一种做法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自主探讨。例如,教师在讲解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可以提出如果当时的清政府足够强大,会不会造成之后洋务运动的性质有所变化。如果教师觉得自己的问题在探讨过程中得不到一个准确的答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该问题展开历史辩论赛,辩论的正反方由不同小组的学生组成,其他学生作为评审,给出最终的评判结果。这样的授课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也能够使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得到提高,同时这样的做法也使得学生占据该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对于建立良好的历史学习观念和认知理念有积极作用。

(四)学生要加强对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认识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是不可离分的整体。在学校和教师都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做出改变的同时,学生也应该对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是主动转型也可以是外力推动。主动转型即学生自己试着了解初中历史这一课程,通过自己查阅课外资料、观看视频、课本预习等方式,提前了解下一节课程的所学内容;外力推动即学校通过开展主题讲座、游园、参观等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初中历史并对其加深了解。当然,这样的方式相对于教师授课来说很简单,有些教师可能会觉得其占用时间长,只有正常的课堂授课才能够加强学生的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建设。其实恰恰相反,这样的方式反而让学生以亲身行动、亲身经历的方式更快地清楚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明白为什么国家会如此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对我国国际历史和本国历史发展的认识有什么影响。

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篇9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其中“核心素养”一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课堂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呼声越来越高。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地理素养是指一个人通过地理学习而获得的地理知识、技能、方法与观念,或者说是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知识、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因此,地理核心素养应是地理学中最具学科本质的东西,是不能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而获得的,是学生借助地理学习过程而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

依据众多专家、学者的探讨,结合多年从事地理教学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地理核心素养应由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四大方面构成:

1.地图技能。地图既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图的类型相当丰富,既有传统的纸质地图,又有现代的电子地图。引导学生把握地图的“三要素”,且能从地图中获取、整理和运用信息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是初中地理教育的主体任务之一。也就是说,初中地理课程中的识图、绘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是地理素养的关键所在。

2.空间视角。空间视角是在观察确定地球表层各种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展开范围和排列状态等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科能力品质,是认识空间位置、空间分布格局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地球表面上的一切地理事物、地理效应和地理过程,统统发生在地理空间之中,空间视角就是对这些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和空间关系进行正确透视,涉及“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在那里”等问题。地理对这些问题的揭示,有助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发展中的空间关系,如空间位置、形态、组成、层次、排列、格局、联系和制约关系等,而上述认识将进一步引导人们深入思考人类如何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培养学生的空间视角是初中地理教育的又一价值追求。

3.综合思维。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又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无论是对区域环境特征的归纳,还是对区域发展问题的理解,都需要调用区域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需要综合考虑区域内各自然要素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选择合适的地理知识或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学科知识,探究区域中的地理事物,具有明显的综合思维特征。因此,综合思维的培育理应成为地理教育核心的内容之一。

4.人地关系。地理科学以研究人地关系为主线,以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主旨。通过地理学习,除了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形成人的生命发展质量及终身发展所需的地理意识和观念。可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观、环境伦理观、科学的人口观和资源观,运用正确的“人地观念”审视人类自身的各项活动,让学生成为对环境、未来有强烈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是初中地理教育的重要使命。

二、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

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始终贯穿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中,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抓住地理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以落实在课堂主渠道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与任务。下面我们结合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用与知识点相关的形式来归纳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对地理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具体分析如下:

1.对地图技能有集中体现的知识点:地图三要素,经纬网地图,等高线地形图,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世界的气温、降水分布特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规律,根据气温年变化曲线与逐月降水柱状图来判读该地的气候特点等。

2.对空间视觉有集中体现的知识点:认识地球,各种聚落的区位与形态,城市分布的规律,各大洲、各代表性地区与国家的地理位置,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中国行政区划,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国铁路干线分布与铁路枢纽等。

3.对综合思维有集中体现的知识点:河流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东南亚为何盛产稻米,西亚(中东)为何冲突不断,西欧居民饮食为何偏好乳肉制品,日本的工业布局为何是临海型而俄罗斯却是资源型的,中国的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影响中国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分析等。

4.对人地关系有集中体现的知识点:生活中的地理,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世界人口问题与对策,非洲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巴西的热带雨林保护,中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国的伏季休渔制度,北京的环保经验分析,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等。

三、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

地理课堂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当然,学生通过完成课外作业、参加复习考试,以及参与各种地理兴趣小组活动等,都能提升学生自身的地理核心素养。下面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利用课堂教学阵地采取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1.教师心中应有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意识,做好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嵌入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这是先决条件。在具体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下面几点:

(1)吃透课标,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有用的知识点。

(2)不要因为某些知识点不是考试重点内容而简略处理,放弃有利的培养时机。

(3)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这是地理学科最大的特色,也是地理素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某些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对地图的使用、运用很少,这是不允许的。

2.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形成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他们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能力和思维。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尽快掌握基本地理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合理设计问题,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关地理知识。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要把握好,即问题的设计与提问的方法、技巧。

(1)问题的设计应有趣味、带有层次性和开放性。问题的趣味性是指问题设置带有生活体验或有足够的情境创设,提出问题自然而然不突兀。问题带有层次性是指问题的提问所涉及的对象要兼顾好、中、差各种层次的学生;而开放性是指问题的答案不是规定的唯一性,应允许有不同角度的尝试。这样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才会积极思考,敢于回答;教师也才能由问题导向结论,实施启发与发散思维教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2)有效的提问是指不同难度的问题应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遵循“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不要把深奥、需要综合分析的问题让“差生”回答,这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同样也不要把简单的问题让优生来回答,使他们丧失好奇心,久而久之,对回答问题失去兴趣。

比如在进行“世界的人口分布”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有这么四个地方――南极冰原、撒哈拉沙漠、人间天堂苏杭、青藏高原,让同学们选一个地方安家,你愿意选哪里呢?请说出选择的理由?请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判断一下你的选择与世界上多数人的选择一致吗?下面请同学从气候特征、地形类型、海陆位置等地理环境条件来解释一下人口分布稠密区有什么有利条件?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由简入繁、由易入难,充分调动各层次的同学参与问题的讨论与回答,把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3.设计、选择有趣的活动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能力与思维的培养是在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初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的活动内容,它们与文字、图像内容共同构成了教材的主要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活动内容是文字内容的深化与补充,更是图像内容的延伸与发展。学生参与活动就是课堂上实施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活动内容的开展,能使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讨论等诸多能力得到训练与发展,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地理综合思维的全面发展,是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比如在“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设计了“制作中国行政区拼图板――进行拼图比赛”的活动。因为我认为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拼图板,一定要事先把中国行政区图转绘到硬纸板上,再用小刀逐个把每个行政区一一刻下来,然后组装成一套拼图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反复熟悉34个行政区的名称、外形轮廓、相对位置、分布情况,才能最后完成一套拼图板进行拼图比赛。这对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空间思维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对比传统的反复做填图练习来说,学生更乐意接受、参与。

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与任务,每一位地理教师都应熟悉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与构成,结合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利用课堂主渠道落实好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汤国荣.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1).

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篇10

刘洁民:首先必须承认,中小学科学课程的综合化是一个国际趋势。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研制和课程实验,正是因为我坚信这门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符合我国初中科学教育的需求。但是,全面实施综合化的科学课程,需要在师资、课程资源、评价等方面有坚实的基础,还需要全社会对新的科学教育理念有足够的认同。2000年开始研制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时,我们希望从少量实验区开始实验综合科学课程,用大约十年时间在全国大范围推广。现在看来,我们当时是太乐观了。经过这十多年的努力,目前科学课程资源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师资与评价等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制约着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社会认同程度也有待提高。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中国很大,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不可一概而论。因此,从我国初中科学教育现状来看,初中科学课程究竟应该采取综合的形式还是分科的形式,既不是单纯由课程本身的价值与合理性所决定的,也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我们希望新的科学教育理念获得更广泛的理解和支持,也希望有更多的科学教育工作者在初中科学课程的师资培养、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做更多的努力,为综合性的初中科学课程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机会,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中国教师》:初中科学课程被确定为“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实验稿并没有明确界定什么是科学素养,但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作了明确界定,您能否对此做一点说明?

刘洁民:“科学素养”概念是西方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2000年研制实验稿时,国内尚没有一个得到公认的科学素养概念,国际学术界的说法之间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为避免争议,实验稿没有正面给出界定,但其中对课程总目标的表述实际上代表了研制组对科学素养的理解。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其中明确写道:“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此后国内大多数学者较为普遍地接受了这个界定。在修订课程标准过程中,修订组专家一致认可这个界定并将其写入前言,作为“课程性质”第一条的主要内容,只是根据学术界较通用的说法将其中使用的“科学素质”改为“科学素养”。我认为,明确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对于读者更深刻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显然有直接的帮助。

《中国教师》:与实验稿相比,2011年版课程标准关于科学本质的部分篇幅增加了一倍,请问其中的主要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刘洁民:科学本质是当代科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增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近年来各国科学教育高度关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科学教育家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倡导一种将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History,philosophyandSociologyofScience,简称HpS)融入中小学科学课程和教学的科学教育模式,以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美国科学促进协会“2061计划”丛书都有较多篇幅谈科学本质,将其放在重要位置;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也对各个学段的科学本质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要求。在中国,长期以来,科学本质主要是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等学术领域关注的话题,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明确进入科学教育领域。2001年的实验稿明确将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作为课程基础,并将“体现科学本质”作为课程基本理念之一。

与实验稿相比,2011年版对科学本质的表述更为明确和详细,增加了对科学知识基本形式和建构过程、科学探究过程以及科学伦理的描写。全部内容分为四段:

第一段从科学知识建构的角度概述科学的性质,也是大家普遍所了解的,即科学是一个有价值的知识体系。

第二段着重谈科学探究。在教育的范畴中谈探究,探究往往被作为教学的手段,但在科学的范畴中,探究是本质,是人类发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鉴于教学实践中大家对科学探究的片面理解甚至误解,课程标准中给予了非常清晰的表达:科学探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实验活动和逻辑推理交互作用的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循环,不断有新的发现和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推动科学的发展。

第三段说明科学是开放的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可以借用一些科学史上的著名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的开放性和发展性。例如,根据直接的观察和朴素的推理,世界各古代文明都曾产生过原始的地平说,并认为日月星辰都围绕大地运转。公元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前人的观测结果,构建了一个相当精致的地心说理论体系,代表了当时的科学认识水平。但是,随着观测仪器精准度的提高和新的观测结果的积累,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无法用地心说解释的现象,1543年哥白尼发表了日心说理论,其正确性直到17世纪以后才随着其他科学理论的发展而逐渐确立。19世纪以后,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再比如,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对生命本质的认识,都是随着人类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改进的。所以,科学不是僵化的、封闭的,而是在不断发展进步中。认识到这些,对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世界观非常重要。

最后一段说的是科学伦理。科学家是人,科学是人类活动,科学家在从事研究和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既要受到人类社会基本法律和伦理的制约,还要受到科学规范、科学伦理的制约。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自身安全的影响越来越深远,例如核能、人类基因组、转基因等研究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为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提供了基础,而克隆人研究则带来一系列伦理和法律问题。正因为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太大了,因此其发展必须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虽然历史上多次发生世俗伦理和法律阻碍科学发展的事件,但必要的法律、伦理制约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以上对2011年版中关于科学本质的部分作了十分简略的解说,课程标准解读对此有更详细的说明。由于初中科学课程是体现科学本质的课程,因此,正确认识科学本质,对科学教科书的编写和科学课程的教学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国教师》:实验稿基本理念中有一条是“突出科学探究”,2011年版中改成了“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中对科学探究的表述也有明显的改变,请问主要变化是什么?对科学课程的实施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刘洁民:课程改革之前,我国的理科教学习惯于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多学校的理化生课程连学生需要完成的最起码的理科实验都不能保证,更谈不到以科学探究的方式实施教学。针对这种情况,实验稿对与科学探究有关的内容在表述上作了强化处理,试图引起广大一线教师和科学教育界的重视。经过十年来的课程改革,科学探究的理念已经较为普遍地为人们所接受,但在课程实验中却出现了两方面问题:一是表面化,即看起来像是探究式的科学教学,其实不然,例如师生问答、学生活动及动手实验等,表面上在探究,实际上学生根据教师安排好的套路作出机械反应,缺少真正的思考和理解;二是模式化,即把科学探究过程固定为一个统一的模式。为纠正表面化的倾向,2011年版强调“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其含义不言而喻。为纠正模式化的倾向,2011年版在表述科学探究的课程内容时明确指出,“科学探究的方式和过程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并将实验稿中明确概括的六要素改以举例的形式表述。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学生的探究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有些探究活动是完整的,有些只包含部分要素,但无论何种形式,均须体现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和特征”,“探究教学不是科学教学中的唯一方式,它应该与其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

实验稿中,关于科学探究的课程目标完全按照所谓“六要素”设定,2011年版则增加了理解科学探究过程、能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要求,并明确提出了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要求,特别是对观察、实验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

从总体上看,2011年版对科学探究的要求比实验稿更为深入、细致和全面,同时也更为务实,并且力图纠正表面化和形式化的倾向,科学教科书的编写和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落实这些基本要求。

《中国教师》:科学课程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整合,在这方面2011年版有什么新的内容?

刘洁民:首先,“确定了科学课程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统一的科学概念与原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事实、概念、原理、观点和思想;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容;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内容;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以及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关系的内容”。强调“通过对内容的整合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理解科学,并不刻意追求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程度”。

其次,突出统一的概念与原理的地位和作用,例如物质,运动及其相互作用,能量,信息,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化平衡,守恒等。在具体知识内容方面,调整、合并了部分内容,删除了一些较难的内容,并明确提出了对学生相关技能的要求。

《中国教师》:我一直认为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制定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非常好,凸显了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2011年版的课标将原来的4条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整合为3条: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对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处理事务与人际关系的态度。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些目标,仍将是初中科学教育实践中的难点。在此,可否请您给教师们提出一些建议?

刘洁民: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一定要避免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忌讳空洞地讲大道理。这应该是一种“鱼在水中,不知有水”的教育境界,教师要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首先要有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的明确意识,将其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之中。可以说,所有科学知识都富有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价值,就看教师心中是否有这类目标,眼中能否看到这些教育价值。例如,在天文部分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解释地球是唯一的一个拥有高级生命的星球,让学生感受珍惜和爱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展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学生了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通过观测星空,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奥秘,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热情;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认识过程,提高区分科学理论、神话传说、迷信及邪说的能力;通过介绍天文学家为探索宇宙奥秘不畏艰辛,甚至不惜献出生命的事迹,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热爱科学的情感。

《中国教师》:教师们曾经反映初中科学课程中天文学的内容过难,为什么本次课标修订仍然保持了对天文学内容的较高要求?广大初中科学教师应该怎样适应这种要求?

刘洁民:天文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领域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及亚洲的许多国家在初中科学课程中都对天文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单纯从实用角度考虑,对于现代人来说,天文学几乎完全是无用的,但从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角度看,天文教育无疑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

(1)基本的天文知识是现代公民科学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现在在哪里?这是自蒙昧时代以来人类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有自我意识的人或早或迟必然要遇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给出与现代科学相协调的回答,而不是归之于臆想、神话和玄学,当然体现了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在做出这样的回答时,天文学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天文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日月辉煌灿烂,星空神秘幽远,每一个注视它们的人,或为之震撼,或引发遐思。古今中外,无数哲人、艺术家和科学家为之倾倒。星空对中小学生来说,既是熟悉的,也是陌生而神秘的。天文学以神秘的宇宙作为研究对象,永远是激发人类好奇心和挑战人类想象力的重要源泉,是一门适合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兴趣的学科。

(3)天文学有助于陶冶性情,启人心智。学习天文,观测星空,可以开阔人的眼界和胸襟,使人变得博大而深沉。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还有天文学家说:“与浩瀚的宇宙相比,尘世间那些鸡毛蒜皮算得了什么?”天文学首先是一门观测的科学。天文学的观测,要求精细、持久、有系统,从而可以培养人们精细、耐心、有条理的心理品质。学习天文,观测星空,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启人心智。

(4)天文学有助于学习科学方法。天文学首先是一门观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的天体。观测(观察)是非常基本的科学方法。此外,天文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还产生或运用了其他一些重要的科学方法,学习天文也就同时学习了这些科学方法。

(5)天文学有助于培养科学世界观。所谓世界观或宇宙观,指的是我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天文学的研究对象是天体,是宇宙,它为我们客观地、理性地认识世界、认识宇宙提供了科学的基础,所谓科学的世界观,追根寻源,来自我们对宇宙的认识。

(6)了解天文学家的探索历程,有助于培育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伟大的天文学家都是执著地追求真理的人。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哈雷、哈勃、霍金,这些伟大的名字,他们的辉煌业绩和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关于教师在天文学教学方面遇到的困难,我想,解决的办法,一是希望大学本科教育中加强天文学教育,例如地理系开设天文必修课,物理系开设天文选修课;二是可设计一个约30个课时的天文学培训课程,对在职科学教师提供直接的帮助;三是进一步密切科学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的联系,给一线教师提供更多帮助和引导。实际上,只要有较好的参考资料和好的建议,初中科学课程中的天文内容大部分都是容易自学的。

《中国教师》:2011年版课程标准将实验稿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改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其中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刘洁民:主要有四方面变化。

(1)增加了主题“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在其中增加了环境教育的内容,并对四者关系给出了较为具体的表述。

(2)将“科学史”调整为“科学技术史”,参照“科学的本质”改写了“科学技术史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使其更为具体并有所深化;将“科学史进入科学课程的基本方式”改写为“科学技术史融入科学课程的若干建议”,使之具有更明确、更具体的指导意义;删去“科学史料举例”,因其已包含在内容标准的有关部分。

(3)增加了对技术素养的界定,重新表述了技术设计部分的内容及要求,使之更为具体、确切和具有可操作性。

(4)重新设计了“当代重大课题”,对设置这部分内容的意图作了更明确的表述。由于具体课题的内容目标和活动建议实质上已出现在内容标准的前几部分,故删去细节,仅列举若干重大课题。

与实验稿相比,这部分内容变化很大,限于篇幅无法详细说明,有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阅读课程标准解读的相关内容。

《中国教师》:在过去的十年中,初中科学课程步履维艰。接下来的几年中,为使这一课程健康发展,需要做哪些努力?

刘洁民: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过去十年中,虽然科学课程实验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但一些地区的实验表明,这门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和结构基本符合国际科学课程的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初中科学教育的需求。对目前实施科学课程的实验区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科学教师对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是普遍认同的,初中科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是值得肯定的。现在修订过的课程标准已经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初中科学课程未来的发展,需要教育界以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通力合作。

科学教育界内人士可集中力量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科学教科书的编写、科学课程学业评价改革以及科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初中科学教科书要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充分体现科学教育的价值,为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提供适宜的平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现在曾在实验区使用过的几套初中科学教科书正在修订,有过去十年的工作基础和实验积累,我相信修订版教科书在整体构思和细节处理上都会有明显的提升。

评价改革一直是科学教育改革的难点。这次课标修订,我们下了很大工夫对评价建议作出较大修改,旨在更好地指导评价实施。例如,在评价原则方面首先提出导向性原则,“评价应以本标准为基本依据,评价目标要与课程目标一致,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应有利于引导教师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体现本课程整合和探究的特点,增进学生对科学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包括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和公平性原则,评价内容和方式也在实验稿的基础上作了更为细致和准确的说明。由于目前科学课程尚未确立具有足够针对性和权威性的评价体系,我们希望这些评价原则能为科学课程的学业评价提供一个基本的依据,使学业评价成为科学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力量,而不是干扰与阻碍因素。

师资队伍是目前我国实施综合科学课程的另一个主要瓶颈。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着眼于高校本科层面的教育改革,培养优秀的准教师;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尽快提升在职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由于目前国内部分高师院校在本科教育中直接培养初中科学教师的模式存在争议,其实施也遇到一定困难,所以加强继续教育会是当前提升科学师资队伍专业素养的主要途径。过去十年的经验表明,“短平快”式的培训不能真正解决科学教师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建议统一规划科学教师培训项目与内容,例如经过专家论证和实验区调研,制定专门的科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将其纳入常规的教师在职培训总体方案,从而使之既具有足够的针对性又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又比如为每个科学教师提供三年一阶段的培训机会,使他们在完成初中三年的科学课程教学之后,有机会交流、总结、充实和提升。培训内容可由三大板块组成:一是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方法,二是学科基本知识,三是科学实验与设计、科学史等专题课程,使得科学教师在学科知识、学科方法和技能、学科思想、学科文化等四个层面上全面获得提升。

还有一些工作,则不是科学教育界所能解决的,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例如,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初中科学课程实验区要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在财政上要确保科学课程的实验经费(例如科学教师的培训经费、科学实验室的配备经费、购买科学图书的经费等等),并使其生存和发展获得一定程度的法律保障,不致因某些临时性的动议就导致实验区下马,使广大教师和科学教育工作者的多年努力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