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单元整合式语文教学法十篇单元整合式语文教学法十篇

单元整合式语文教学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8:09

单元整合式语文教学法篇1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原则;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

一引言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引入单元整体教学法的含义是依据小学英语课本的编写形式与编排系统及每个单元的具体内容,安排小学英语课本的单元教学内容,使各单元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进而科学化地计划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力求突出各单元的教学特点,最终使小学英语课堂形成侧重点明显、既多元又统一的教学模式,这对于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将单元整体教学法引入到小学英语课堂势在必行,这也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单元整体教学法的制定原则

单元整体教学法和之前的单纯课时教学相比,在教学特点与要求上差别很大,因此,在设计单元教学时不能使用课时教学的教学过程及原则,单元整体教学法有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原则及要求,这点在设计课堂内容时要引起重视。下面我们的讨论内容就是设计原则。

1.必须满足新课标要求

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看做是教学模式的一项重要创新,但这种创新必须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也可以被看作是其的指导与导向,而新课程实践也可以看作是其的实施背景。同样的,新课标也是所有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性条件与要求,任何教学活动决不能违背新课标理念。

2.具有可操作性

在设计单元教学内容时要重视对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应用,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有利于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单元教学法的可操作性。

3.具有目标性

单元教学法的实施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所以在实施前一定要细致分析整体教学的目标及优势,如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要求,每个单元的基础要求等。

4.具有情境性

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语言情境能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同时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使小学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三、单元整体教学法的具体实行流程

1、化整为零,逐步实现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作为单元教学的起始点和终点,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教师在规划每节课教学目标前,要充分了解这节课所在单元的教学目标,再将单元教学目标化整为零的加入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在规划每节课教学目标前必须要考虑该目标是否有利于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2、层层推进,分课时实现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规划出每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后,可依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对板块内容作出适当调整,再合理安排课时,规划出每个课时的学习目标。

如: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第一单元的单元教学,教师可按照板块调整、课时规划及课时目标的流程制定教学计划。

教师可将这个单元拆分成3课时,可使用“Howdoyougoto•••”和“traffic,rule”及“excuseme.thankyou.You'rewelcome”,作为每个课时的话题,这三个话题间应实现相互衔接。一到三课时也是课时目标的实现过程,其间学生将由初识教学内容发展到熟练应用,全过程层层推进,变化过程醒目。

3、规划课程,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1)营造语境,方便学生理解

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的差别性较大,英语是一门语言,也是人与人进行沟通的工具,因此,语境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中营造出相应的语境,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教师所营造的语境,必须要在编排结构注重层次感,语境编排常见的三大层次有导入、提供及开放。小学生在实践性强的语境中体会课堂内容,更能起到见其境、明其意的效果。此外,学生身处具体的语境中,将会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2)合理化再构文本,增强学生语感

文本再构的含义就是重组与构建教材中原有的教学板块,使教材的情境性与现实意义更强,更有利于操作,再构后的教材语段在观、读、感上优势也将更明显。相对而言,文本再构对一线教师而言,确实具有一定难度。第一,教师必须明白文本再构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再构,即就是教材必须是英语教学的起始点和终点。而且需要重视的是文本再构的目的在于展现文本适度,绝不是加大文本难度。第二,文本再构是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必须要将学生作为出发点,再构时要将着重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英语基础,务必保证文本的合理性。若经教师再构后的教学文本,既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展现教材主题,并在其中体现出学生需要学习的英语技能及知识,那么该教师所再构的文本就是成功的英语教学文本,也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水平。

(3)“无痕”渗透,通过文化和情感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

语言作为文化中很关键的一部分,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和该语言相关的地方习俗、文化特点及生活习惯等。兴趣、动力、自信、毅力及合作精神是构成情感态度的要素,也决定了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及结果。成功的英语教学离不开对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挖掘。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寻教材中关于文化和情感教育的联系点,并通过渗透的方式将文化情感贯穿进教材内容中,还要注意学生是否乐于接受这种方式,从而形成一种“无痕”教育模式。学生在体验这种情感的过程中,将踊跃向大家表达自身的体验及心情。因此,使用这种方式将使学生在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的过程中,获得文化与情感的双重熏陶。

小结

单元整体教学法作为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所创新的教学模式,对其进行合理设计,将有利于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推广应用,也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教师与学生都有很大益处。因此,要加大该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推广应用力度,进而使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江志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有效整合探微[J],小学教学参考,2012年19期

[2]胡丙彪,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浅谈[J],湖北中小学实验室,2011年02期

单元整合式语文教学法篇2

【关键词】单元整体观习作教学读写结合综合联动

关于习作教学,一线教师和从事研究的专家一直都在探索、实践和研究,大家往往都是针对单篇单元习作进行教材研读和教学思考,更多出现的是在一两节课中对学生进行习作要求分析、素材选择、方法练习等方面的指导,但对基于单元整体观下的习作教学策略却极少关注,本文就此开展了探寻。

一、化零为整,明确目标

综观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都是以主题来划分的,即同一个单元中每篇课文的主题都是一致的。我们认为,对于单元整体观下的习作教学,教师要有“化零为整”的智慧。

要做好单元习作教学的整体设计,前提是深研教材,了解教材是怎样依托文化主题来编排的,预设好单元习作教学目标。然后根据单元的习作目标,确定系统的习作训练要求,让学生在训练中习得写作技法,为单元习作奠定良好的习作基础。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该单元习作主题是“说明文”,单元习作目标是学生能运用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表达方法练写说明文,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在给该单元四篇课文和口语交际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设计了如下习作训练要求。

《鲸》:明确说明文用词准确的特点;学习课文按几个方面来描写动物特点的方法;运用写动物特点的说明方法学写一段话;能用学到的说明方法练写鲸的自述。

《松鼠》:通过对《鲸》和《松鼠》的比较,发现《松鼠》写法的特点,明白《松鼠》的构段方式;学习《松鼠》仔细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方法,仿写一种小动物。

《新型玻璃》:明确课文介绍新型玻璃采用“特点+用途”的构段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特点;运用课文中“特点+用途”的介绍方式介绍一种自己“发明”的新型玻璃。

《假如没有灰尘》: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前3个自然段相同的构段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这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让学生学习这篇说明文的构段方式和语言特点,从正反两方面介绍一种事物。

口语交际:课前搜集、了解一些商品,丰富对商品推销的认识,会阅读说明书,能按照几个方面有序地介绍一样商品;设计一段广告词来介绍一样商品。

交流平台:能说出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能在课文中、习作中或课外找出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的例子;会使用学到的说明方法写句子。

在单元系统教学时,始终明确习作教学目标,并在教学时落实好这些目标,能有效降低单元习作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一样事物时,一定能学得扎实,写得轻松。

这样的习作教学设计模式也可运用在单元导读课上,使其变成导“写”课。教师应当进行整体设计,让学生主动从单元前的提示语中理出单元读写训练的主题,真正提高单元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在导“写”课上,我们应从单元整组教学出发,思考:“学习这组课文,我们在单元系统教学时应该主要抓什么?关注什么?”然后师生共同形成如下的图式。

总之,我们在导“写”课上应该让学生站在整体观下感知单元,明确单元写作目标,将单元主题作文的训练要求落实到单元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达到“化零为整”的效果。

二、分散练笔,巧得技法

所谓单元整体观下的分散练笔,就是教师在教学时立足每篇课文,多角度、全方位地与文本对话,寻找单元习作与课文教学的读写结合点,实施分散训练,让阅读教学课成为学生单元习作的练习课。

(一)于情感触动处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胸怀习作意识,捕捉文章的“动情点”,以文本之情激活学生的内心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时,当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了第1~9自然段,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文中的孩子们会兴奋地谈论什么。然后,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写写父母在自己生日那天对自己表达的爱。这样,让学生以文本为据点拓展到生活,为自己的习作寻找到切合素材,激发了表达情感的联系点,从而在表达中提升习作能力。

(二)于所思所悟中练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组时,学完《扁鹊治病》,教师请学生写下《跨越时空的对话》:如果蔡桓公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学完《普罗米修斯》,让学生写下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的话。再比如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后,可以写写读后感,或者写一写对“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这句话的理解;学完《鱼游到了纸上》后,除了可以写一写读后感,还可以写一写对聋哑青年的看法。这些都是为提升文本价值和深化对教材的理解而设计的练笔。

(三)于阅读做题时练

教师可以利用课后习题、文中的“小泡泡”提示等来提升学生的单元习作能力。首先,文本中的“小泡泡”是一盏明灯,如果我们能利用“小泡泡”的提示,捕捉到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进行训练,那我们就能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文能力。其次,课后的习题兼顾理解和表达,既是阅读思考的重点,又是言语表达的训练点。有些习题完全可以纳入习作教学体系。如《人物描写一组》的课后题:“小嘎子和胖墩儿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这其实就是让学生通过寻找人物的动作体会人物的形象,学会通过人物动作描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于拓展延伸点练

在教学留有极大想象空间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或关注文本的背景,或链接到相关的事件,或引申到类似的现象,启发学生进行想象,让他们在文中言而未尽之处或空白之处进行补白或续写等,从而提高单元习作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从练笔主体角度设计书面表达。可以写写“对自己说”,还可以写写“对课文主人公或其他人物说”。如学了《尊严》《全神贯注》等课文,写写“我想对自己说”;学完《触摸春天》,让学生仿照《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海伦写一封信,写写自己在黑暗中的感受;学完《生命生命》,让学生给作者杏林子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受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练写,提高学生的片段习作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习课文中规范、经典、生动、丰富的语言,发现课文的表达特点、构段方式等进行仿写,在创写中增强学生的单元习作能力。

三、多元联动,整体融通

教师可以从单元整体出发,根据教材特点,多方联动,让学生在大量语文实践中逐步积累语言材料,积淀习作素材,获得习得方法,实现单元系统的整体融通。

(一)与课外阅读联动――拓宽习作训练视野

在学完整组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同主题或同主旨的文章进行阅读,拓宽学生的习作训练视野,加深学生对单元习作的理解。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与动物”主题,我是这么组织课外阅读教学的:首先,回顾主题,展示知识树。让学生回顾第七单元中四篇课文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感受,用一两句话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学生交流时板画知识树。接着,抓典型事例,提炼小标题。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本中的四篇文章和《同步阅读》中的四个故事,想想这四篇文章是分别抓住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主题的,列小标题并交流。然后,品典型事例,抒感。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有哪些地方把动物当成人来进行描写。出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让学生用抓典型事例的方法练写。最后,推荐《有志气有感情的狗》等相关主题的文章,延伸阅读。

在与课外阅读联动时,还可以推荐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也可以对不同年级教材特点,编制“年级推荐阅读书目”,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积累单元写作素材。

(二)与交流平动――总结习作训练方法

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回顾・拓展”(低段称之为“园地”)中,都会根据单元主题安排一个“交流平台”(中段称之为“我的发现”)。我们可以凭借“我的发现”和“交流平台”这两个栏目,让学生围绕单元主题交流自己的发现、收获与体会。如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中的交流平台,第一部分让学生交流对哪个人物的印象最深,为什么会有这么深的印象。这其实是让学生集中回顾、交流本单元描写特点鲜明的人的方法。在第二部分,教材先举例《“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对王熙凤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把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然后,让学生总结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这是对本单元写人方法在学生习作中运用效果的检测与点评。学生在赏析、讨论、点评中优化了习作方法,提高了习作质量。

(三)与口语交际联动――营造习作训练氛围

口语交际和习作联动,可以营造习作训练的氛围。人教版各单元的口语交际大多是与习作安排在同一板块,体现了“口语交际是习作的前提,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伸”这一理念。比如,我们是这样教学习作课《父母的爱》:首先,学生观看漫画故事,说说自己想到的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往事;接着,回忆课文中感受深刻的地方,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口语交际中的几则小故事;然后,让学生畅谈感悟并联系生活中父母对我们的鼓励关心,激起学生书写的欲望;最后,学生落实书写。因为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更为规范,充满个性。可以说,将口语交际与习作结合起来,给习作提供了桥梁,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四)与综合性学习联动――充实习作训练素材

平时,不少学生总觉得自己缺少写作的素材。因此,我们可以单元主题为基点,开展各种丰富多样的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充实学生的习作训练素材。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首篇课文《翠鸟》的课后就安排了一项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笔者设计了一张调查小报告,小报告中包括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人员、调查内容、调查感受和建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开展这项实践活动。经过观察、体验,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自己的思考,为单元习作积累了丰富、真实的写作素材,《永安溪的哭泣》《十年后的家乡》等习作也顺利完成。有的单元如果没有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有侧重地在课文学习时布置综合性、实践性的作业。

教材是很重要的教学资源。如果我们能在单元整体观下发挥教材资源的整体优势和效能,将单元习作目标有意识地进行分解,在单元的系统教学中一以贯之,单元习作教学必定能举重若轻、花开似锦!

参考文献:

[1]徐维娜.围绕“单元主题”进行习作训练的尝试――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为例[J].语文知识,2016,(6):91-94.

[2]崔蕾.基于单元整体观照,优化教材习作指导――刍议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育视界,2015,(10):23-25.

[3]贺蕾.单元整组兼顾下的读写融合的实践与探索――以五下第二组课文为例浅谈读写融合的有效策略[J].作文教学研究,2014,(3):19-22.

单元整合式语文教学法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对策

一、语文单元教学现状剖析

1.教材组元不尽合理。单元教学的优势就是通过迁移达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体验过程、掌握方法、内化情感的目的。现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扭转了过去“工具至上”的编排方法,以人文主题构建单元。这在强化人文教育的同时,却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地位,增加了从单元角度整体建构单元知识点和能力发展点的难度。虽不乏一些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单元,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建筑艺术”,其中,《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等几篇选文均为不同风格的说明文,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及语言特点能进行综合理解。然而更多的单元组合则是“混搭”,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枣核》《最后一课》《古诗四首》等,除了都属于爱国主题外,似乎找不到其他的“语文”联系,教师只能从人文着手进行迁移整合,语文课上充斥着思想品德课的氛围,缺少“语文味”。此外,单元与单元间的组合也很难寻觅逻辑性,无法体现单元教学目标间的层级递进关系,以致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很难循序渐进地进行。

2.单元教学形式化。“以教读带自读”是单元教学最具特征的教学形式,然而,目前很多教师的单元教学都流于形式,如将单元教学当作几篇课文的简单相加,没有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教读课一讲到底,恐有疏漏,却很少给学生讲规律、教方法;自读课则放任自流,缺少引导,无法做到“瞻前顾后”和“篇间联系”,学生学到的都是零碎、片面、局限的知识点,能力训练无法系统、有序进行。另外,在科学化思潮影响下,教师试图总结出单元教学的示范性流程,以期达到效率最优化。

3.读写脱节。我国的语文教学普遍认可以“阅读为基础”,现行教材的编排以阅读材料为主,单元教学也以阅读为中心组织教学,这就导致写作教学处于无时间保障、无系统教学计划的状态。具体表现在:①阅读教学对写作指导的作用薄弱、阅读积累向写作能力转化的效率低下。阅读教学过程侧重于文本分析与情感体验,多围绕内容、选材、结构、语言、立意等展开,这本应与写作教学相融合,但许多教师没有进行整合。除了教学观念和方法不能适应新课改外,编排教材时人文性为主的阅读教学与工具性为主的作文教学间缺少系统联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②有些教师在融入写作知识教学时,或是面面俱到,不分主次,或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很少留有写作实践的机会,因此,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貌合神离,效果很差。

二、提高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进行单元重组,突破教材组元不合理的瓶颈。鉴于现行语文教材偏重人文主题、弱化语言训练的现状,教师需立足教材,在单元教学中进行内容重组,以突破教材组元不合理的瓶颈。一线教师虽无法左右教材体系的编排,但却可从单元教学需要和学情出发,积极进行基于语言运用能力的单元重组:设计合理的单元应予以保留并充分利用;设计欠妥的单元则应在深入解析单篇课文知识点的基础上,将包含相同语文知识点的篇目同类合并,构成以“文”为主的新单元。在此基础上,还可进行调序、增删,调序是指理清新单元中各篇文章的主次关系,确定教读篇目和自读篇目。增删是指忽略一些工具性较弱的篇目,增选一些符合单元教学目标且文质兼美的文章,以满足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值得一提的是,在以“道”组织的单元教学中,因其人文主题是并列的,故单元的顺序排列往往缺乏逻辑性。当按“文”重组时,单元间应符合学习规律的合理排序,以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层级递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2.转变教学观念,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单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利于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高效语文课堂。针对单元教学中出现的形式化弊端,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单元教学观念,并以此为指导,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单元教学的突出优点是通过“以教读带自读”,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教读课承担单元教学的主要任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注重规律性内容的梳理,切实起到“举一”的作用;自读课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主要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体验中灵活运用教读课上习得的知识,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真正达到“反三”的目的。其中,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是提高单元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这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找准教读课和自读课之间的连接点,架起从教读到自读的桥梁,进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在单元教学的组织方面,教师可从1987~1988年版的人教社初中语文教材中汲取营养。根据单元目标,每单元均由一两篇教读篇目领衔,由此让学生对单元目标产生较为深刻的理性认识,然后“举一反三”,以两三篇自读篇目为拓展,以此巩固学生的认识,最终落实到写作教学上。

3.坚持以读促写,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针对读写脱节的教学现状,教师应将单元阅读教学中的相关语文知识与写作教学相整合,引导学生把阅读中积累的素材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切实做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首先,教师可针对单篇课文中的某些写作亮点进行课堂练笔,这既有利于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写作教学课时不足的缺憾。文中精彩的段落,可仿写;课文的留白,可续写;有悬念的结尾,可改写;文章学完后,还可写读后感……教师也可综合运用这几种方式,通过写作实践,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融合。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个单元内的课文侧重点不同,训练点也不尽相同,并非每篇课文都需找到其写作训练点,只要择其一二、为我所用即可。

单元整合式语文教学法篇4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179-01

摘要:单元整体教学可以使学生相对集中地学习某一方面或某一内容的知识较为系统的了解、认识和积累,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习惯,提高动脑能力与自学能力。加强单元整体教学,实行综合施教,讲求整体效应,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整体单元;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学生在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其认知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也基本上能够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编排的单元内容为整体,通盘考虑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加强单元整体教学,实行综合施教,讲求整体效应,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一、提炼主题内容

从课程内容上看,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单元整体性非常鲜明,学习目标更明确。所涉及的篇目可能同时有中外文章,也会古今同存。在一个单元内,学生会接触到多种文体及不同时期的作品,可大大拓宽视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单元整体教学,既有系统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用性。文章内容丰富,适合使用不同板块来组织教学,能够充分考虑个性化、差异化教学需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阶梯式学习需求。把一个单元有共性的文章,看作一个捆绑在一起的整体,教学时采用整体式教学,即把语文教学中零散的知识点化为知识块或知识链,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结构。单元整体教学,要弄清它和单篇教学的联系与区别。单篇教学要求教师对单篇课文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教会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层次、思路和写作特点。而单元教学要把由同一类型的几篇课文组成的一个单元作为一个基本教学单位,它既不能脱离单篇教学,也不是单篇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要重视各篇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共性,提炼主题内容。如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标题为“花之君子”,涉及篇目有《爱莲说》、《芙蕖》、《清塘荷韵》、《水龙吟》、《竹》等,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一直以来是文人墨客借以抒写心中情感的对象,并赋予其特定的人格形象,这些篇目围绕植物美好的品格而说,围绕作者对这些植物的喜爱而说,文章有古有今,有文有词,或描写、或叙述抒情,情景优美,意味深长。授课时,首先抓住这些植物所代表的共通的美好品性做贯通性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不同时期的作家对美好品性的追求;其次,对比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从篇章结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等方面分析,通过比较使学生提升理解分析和阅读写作能力。单元整体教学,理论性、整体性、比较性都会加强。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还可以感受到文章的形象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情感美、情趣美。

二、连贯知识结构

从学生角度来看,单元整体教学可以使学生相对集中地学习某一方面或某一内容的知识,对这类知识有较为系统的了解、认识和积累,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习惯,提高动脑能力与自学能力。单元教学要从整体上考虑教学设计,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照顾教学环节的衔接,注重知识的连贯与概括,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从而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渐渐与自然疏离,地球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忧虑与思考。涉及的文章有《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和《喂-出来》,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按照文章内容和教学的需要,调整课文顺序组织教学,讲一两篇示范课文,如《敬畏自然》和《喂-出来》,让学生先充分理解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明白人类与其他生物体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彼此是平等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自己试着分析讲解其他篇幅短小、内容简单的文章,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认识与见解,加深对人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并拓展从自己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大大增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连贯知识结构,让学生建立起较清晰的知识体系。

三、巩固教学效果

从教学效果角度看,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加强语文教学的系统性,提高教学与学生学习效率。单元教学将内容相同的文章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有利于改变旧教法,创造新教法,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还可将学生在课内所学的内容、能力,拓展到课外阅读中,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一方面能帮助教师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教授提出,语文教学要“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强调要打破以往封闭的教学格局,要从社会教育系统的角度来审视语文教学,最大限度地实现拓展延伸。所以,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后应开展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读写知识,运用到阅读课和独立课外阅读中去,巩固教学效果。单元整体教学更有利于教会学生怎样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并加以提炼、分析和整合,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写作能力得到提升。这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钻研同类课文并解决问题的方法,起到带路引导的作用。突出单元及教学目标的重点,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性,侧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用“授之以渔”的理念,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单元整合式语文教学法篇5

【关键词】小学英语;整体教学;方略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144-01

小学英语教学应以“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四项基本技能为主干,以单元教学内容为脉络,摆脱逐课呈现的限制,采用“分类集中整体教学”方式,将单元内容整体化、灵活化,即将每一单元的语音、词汇、句子、语法等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类,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

一、语音、词汇基础教学

依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对一单元的语音、词汇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避免枯燥乏味,注重教学形式。主要以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认读单词,然后就本单元的个别词性、词义、词的数及各种词的构成进行延伸,还可利用口头形式进行造句游戏,接着进行语音归纳游戏,写出尽可能多的字母及字母组合的读音或者根据音标写出字母(字母组合发同一个音的)或按单词的字母个数来编排。最后利用一点时间就练习册提供的资料进行一些基础训练。这种课快节奏、高密谋并穿插游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竞争的意识,让他们主动去思维,锻炼记忆力、反应力和归纳能力。

二、单元重点听说训练课教学

将一单元的重点词组、句子、口语,以话剧或小短文的形式集中在一起进行重点讲练。在教学过程中,以本单元的重点口语内容为主导,辅以已学过的内容。具体方法如下:

①听:训练的目的是欣赏内容,获取信息,培养听说习惯和技巧。可以是听——回答问题;听——模仿语音、语调;听——抓关键词;听——复述;听——表演;听——画;听——写等。

②听说:听说能力的训练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可以采取值日生报告——这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每天两人,报告内容包括日期、天气、出勤、天南地北、师生交心、开心一刻等,鼓励学生把已学会的知识运用到报告中。

③增加单元话题:每个单元结束时,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结合单元内容,布置一个供学生练习的话题,让学生尽可能地使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具有实际意义的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④建立口头作业制度,增加口试项目:口头作业相当重要,应每天坚持布置口头作业,按学生四人小组进行活动,第二天进行抽查。

三、语法讲练课教学

对于语法教学,采取“语法提示、集中教学”办法,可就一单元或一学期出现的语法项目进行集中讲授,方式上采用讲练结合。许多教学实践证明,在相同条件下,一定的语言、语法知识对流利口语的形成起着良好的辅助作用。每项语法都是一个完整的概念,视具体情况,并不是每单元都要进行语法教学,语法教学在讲练过程中要与品评教学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学好语法是更好地为口语交际服务,语法教学要有条理性和层次性,必须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过程,让学生有空间和时间思维去找出事物的本质,不但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也容易。

四、对话、课文整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四种技能的训练应落到实处,训练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使学生始终处于主角地位,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想。这样教学,节奏快、密度大,形式多样,提高教学效率,扩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面,加速知识向能力转化。具体操作如下:

(一)着眼于理解课文大意、提高阅读能力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课文教学的指导思想。阅读的过程是主动积极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首先应该培养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全篇大意的能力,让他们经过教师的指导反复接触全文,了解大意和要点,获得文章所提供的全部信息,从而抓住主题,明白文章所阐明的道理和作者的的言外之意。因此,教师要善于疏导学生寻找段落的主题句(也就是段落的中心)和全篇的大意。

(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经过一次次接触课文,理解不断深化。教师应该针对课文的段落和情节设计问题,先一般疑问句,后特殊疑问句,进而是展开性的、跨度较大的、能深化学生认识的问题,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

(三)课文整体教学并不回避语言的知识的讲授,但是讲解分析词句的目的也还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必须放在学生已理解了全文大意之后进行。知识讲授也有一个讲和练的关系问题,讲是为了更好地练。教师应当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既要讲透也要练好;是重点而不是难点,就可以少讲多练;是难点而不是重点,或者暂不是重点,就讲清楚少练或暂不练,以后逐步加深巩固。在目前班级学生偏多、无条件小班上课的情况下,教师更要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巩固语言知识,发展交际能力。课文教学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每个课时都应该有听、说、读、写的活动,当然,每节课应该有所侧重。

五、答疑解惑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发展能力。教师在解答学生疑难问题时,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巩固性练习

此环节在单元整体教学后,解答了学生疑问,排除了学生学习障碍的情况下,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性练习。练习的内容要确定好,要练得既精又透。练习的内容可根据单元内容重点、难点来确定,如本单元的语言知识点、本单元的重点话题等。练习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分组操练、扮演角色、编对话、讲故事、做游戏、复述等。学生通过大量的反复训练和练习掌握语言知识,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方技能,并进行多层次的运用,使这种技能进一步发展为交际能力。

单元整合式语文教学法篇6

【关键词】单元导语把握信息教学策略

静下心来,阅读人教版语文整套教材,发现编者从二年级开始在每个单元前面都编写了一段话,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这话由一段扩充到两段,阐述的内容也越来越具体,目标与训练点越来越清晰。编者、学者称之为“单元导语”。“单元导语”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编写的一个亮点,它集中体现了编者对一组教材的整体设计意图和理念,为一线教师组织实施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是,根据观察,许多语文教师没有重视“单元导语”这一教学内容,没有真正发挥“单元导语”导教、导学的功能。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同时也促使我们去关注、实施“单元导语”。

一、细读导语,把握教学信息

一个单元的导语总是那样吸引我们的眼球,语言是那么亲切而简练、短小而精悍。“单元导语”编排在单元之初,占有专门的版面,一般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常是亲切交谈或娓娓道来地提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第二部分通常以精练的语言提示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单元导语”犹如一盏明灯,指引老师和学生准确地把握一组课文学习的方向,照亮我们学习语文的心。

1.感悟整体教学理念

“单元导语”放在单元之首,必有统领的功能,体现了整体教学理念。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导语”,把单元主题与单元能力目标整合起来,构成整个单元的语文教学目标。一册的单元导语揭示了一册的语文学习重点、能力训练方法和目标。10册教材80则单元导语涵盖了小学六年应该达到的语文学习目标。它们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分散走向整合,为语文老师提供了教学的航标,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整体教学,而不至于零打碎敲,把知识搞得支离破碎。

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导语: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组课文,去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我们还要通过听广播、看电视、读书看报,关注世界上发生的大事,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并想一想:我们能为世界和平做点什么。第一句话就向我们指明了在教学这个单元时,要整体把握“战争与和平”这个教学主题。

2.理清两条教学主线

认真阅读单元导语,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提炼,我们可以发现“单元导语”给我们提供了两条教学主线,一条是人文性主线,即单元主题,一条是工具性主线,即语文能力训练的落脚点,两条线穿起来互相融合,就成了一个整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最本质的特点。人文性和工具性相辅相成,是一段绳子的两条线,螺旋上升。

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导语:“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奇花异草,高山深谷……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它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撼。本组课文再一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还可以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以丰富我们的见闻。”细读这则单元导语,第一、二句话点明了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即人文主题――“走进大自然”,并用这些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的d趣,探索大自然的欲望,人文教育隐藏其中。这既是教学内容的主题,又是人文教育的主题。再看第三句话,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在教学落实这一重点的同时,再去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描写的。这凸显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凸显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第四句话可以说是教学资源的拓展,其实也在引导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同时,走进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把人文性教育推向另一个高潮。

单元导语表述的体例达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夯实了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老师要充分利用单元导语,把握好这两条主线,和谐地开展教学。

3.建立四种语文意识

细细涵泳每一则单元导语,走进单元导语的深处,倾听单元导语的声响,其间,向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传递了四种语文教学的意识。

(1)训练意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抛弃过多的内容讲解,向分析内容说再见,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单元导语中这种意识是很明确的。如单元导语中提到的“阅读本组课文,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思考一下课文讲述的这些故事”等语句指明教师在落实教学重点的过程中,必须扎扎实实地训练,才能落实。我们指导“理解重点语句,讲述故事”这样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教师进行长期训练。

(2)整合意识

单元导语将人文性主题与语文能力的培养目标和方法分两条主线编排,并不是将两者分离,而是将两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以求达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单元导语中经常提到的“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这些话引导教师在感受文本主题时,整合落实言语训练,在言语训练的同时提升人文内涵。

(3)体验意识

语文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独特的生命体验,特别强调不应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单元导语中这种体验意识很突出。如单元导语中提示的“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在操场上游戏、去科技馆参观,到小河边钓鱼摸虾,到树林里采集标本……”等导语暗示着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体验。这样的体例在每册语文教材中都有。

(4)拓展意识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一个单元四五篇课文,一下子落实教学目标,形成语文能力是有一定难度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单元导语”体现了很强的拓展意识。如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导语指出“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再找一些神话故事和传说来读一读”。这些导语,默默地在指引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拓展阅读。

二、涵泳提炼,寻求教学策略

单元导语的表达很优美,语义丰富。它虽然处在单元的首席位置,可将镜头聚焦到“单元导语”的教学现状,发现许多教师忽视了单元导语的存在,或轻描淡写地与之擦肩而过,没有充分利用“单元导语”导的作用,成了语文教材中的附庸物。究其因探其源,是广大语文教师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单元导语的内涵与价值,给学生起到的引导作用。单元导语作为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教师必须重视,必须认真研读以把握教学。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根据单元导语的功能与性质,结合语文的学段特点和学习目标,总结出三种策略。

1.把握整组教材导读教

单元目标清晰又相对集中的单元可以放在整个单元的开头,作为导读课来教,以统领整个单元,理清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训练重点。“单元导语”具有导学功能,旨在指导,贵在巧导。单元导语导出了单元主题,导出了单元重点与语言训练点,导出了情感线索和学习方法,导出了与生活的链接点。

人教版语文教材围绕专题组织教学内容,这样的编排打破了过去课文独立成篇的格局,突出了单元主题,加强了单元整合,单元导语是单元教学的“路标”“向导”,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要求。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语文教学中,发现语言形式学习的生发点,触发形象思维往往以秘密的形式被人秘密地忽视。单元导语浓缩了一组课文多方面的重要信息,语言形式丰富而经典,尤其是第一部分语言。从课文中找出单元导语语言表达形式的影子,让学生感受语言形式无处不在,然后学以致用。

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导语:“你是否留意过鲜花的开放?你是否观察过星星的闪烁?你是否注意过蜜蜂的飞行?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妙。让我们认真阅读本组课文,一起去了解作者发现的秘密。我们还要留心观察,看谁有更多的发现。”这样的单元导语提示着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单元导语简单的表达为我们明确了行动的方向。

2.剖析目标分层分块教

如果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相对来说比较分散,我们可以根据单元内的课文分层落实,因此,我们可以把单元导语放在学习了两篇课文后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初识一定的语文知识后,带着单元导语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进行落实。分解语文学习的难度,减缓语文能力提升的坡度。单元导语中涉及朗读、写作不同教学要求时,我们也可以适当分层分开教学。

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单元导语中有这样一段话:“下面的课文,为我们描写的就是这样的乡村生活画面。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并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根据这则导语提示,我在学习了《乡下人家》和《牧场之国》之后,教学单元导语。其中用意是分解教学目标,分散教学任务。《乡下人家》和《牧场之国》两课重点落实“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目标,在学古诗前后收集相关的古诗词、文章,为综合性学习做铺垫。

3.为单元习作导学教

如果卧导语中所指引的目标,侧重于写作训练,我们不妨把单元导语放在学了课文之后来进行导读。此时的导语,不仅仅是导,更是一座桥,一座架起阅读与写作、积累与表达的桥。

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回味童年。单元导语第二段写道:“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单元导语侧重写作训练,我们在习作前重点教,引导学生用真实的体验进行真实的表达。

单元导语为教师导教,为学生导学,充分展示了独特的导的功能。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单元导语充分展示了独特的“导”的功能。“导语”引进门,“使用”在个人。只有善用、常用、活用单元导语,才能发挥单元导语的最大功能为教学服务,才能实现编者的意图和匠心,使教学更有效,学生最得益。

【参考文献】

单元整合式语文教学法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模块整体教学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英语模块整体教学模式探究》(2015YQJK225)研究成果

1.研究背景

1.1模块整体教学模式的概述

“模块”一词原意指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标准砌块,后为计算机行业中广为运用,指将系统或完整程序控制功能分解成若干个彼此具有一定独立性、完整性,同时又有一定联系的部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将其演化为一种新的课程形式--模块整体教学,旨在通过其更强的开放性、灵活性和综合性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郭华教授在《一种整体的教学视视野--“模块”的意义及其教学要求》一文中指出,模块整体教学教学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都致力于共同说明一方面的问题,而学生在学完一个模块后会对模块的共同目标产生清晰而全面的整体把握。

1.2初中英语模块整体教学模式的提出

本校所用教材为上海牛津版,其编写体系为“buildingblocks”(模块建筑体系),它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思想编排,以话题为主线,任务为主导,辅以功能和结构项目,能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往不少学校都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式来进行授课,但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存在其一些固有的不足之处,如教师课堂上兼顾的内容过多而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单元间联系不紧密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较为零散等。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就要改变现在单一按照教材顺序一课课教的单元教学模式,重新整合教材,探讨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模式--模块整体教学模式。

以八年级下册为例,模块整体教学模式将其划分为四个模块,其中1、2单元为一个模块,话题为Socialcommunication;3、4单元为模块2,话题为artsandcrafts,以此来加强单元间联系的紧密度,让课堂教学中心更加突出。

2.初中英语模块整体教学模式的分析

2.1六大模块的提出

本文所提出的初中英语模块整体教学模式,以牛津版初中英Z模块为主要内容,结合仁爱版、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将整本教材的词汇和短语、听力、写作及阅读等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划分为如下六个模块:

第一,模块总动员。模块总动员就是在具体模块教学开始前,让学生清楚了解教学要求和课堂教学活动的各项任务,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奠定心理基础,也为他们自主与合作学习搭建平台。在模块总动员中,教师不仅要对模块的学习重点进行重点讲解,还要提前布置相应的活动任务,将学习任务安排到具体的组或个人,这样又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如《牛津初中英语》8a的模块总动员课笔者通过introduction&Vocabulary;ask&answer;Unitactivity;Skillteams技能公关小组等活动项让学生了解本模块的内容,操作流程是previewGettingReadyintroductionask&answer。

第二,阅读课。阅读课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教师可以将主旨大意、细节理解、段落理解、推理判断、作者意图、词语猜测和长句分析等阅读技巧分成七大部分,先进行分块训练,再进行技能整合。比如在进行长句分析这一模块训练时,首先要抓住主句或句子的主干部分,再弄清从句或短语的修饰关系,就会突破难点。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阅读课采取――读前、读中、读后三大环节,

读前,用多种方式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和好奇心,或者欲望,通过话题引入,或者重要生词讲授来设置语境,激发学生头脑的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读中,用多种方式维持他们阅读的注意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激发思考力;读后,设计具体任务和练习,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表达篇章结构和语言意义。

第三,听说课。上海牛津版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固定的话题,并且不同单元间的话题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教师可以将有联系的单元整合为听说模块,不仅让学生整体掌握该话题,而且也能为学生的口头操练提供充足的时间。操作流程通常是:听前技巧渗透(Listeningstrategy)听录音(Listening)解答习题(Settleproblems)再听(Listenagain)核查(Check)(speaking)。

第四,写作课。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写作课的训练主要包括句子训练和篇章训练这两个部分,句子训练是篇章训练的基础,为此教师可以在写作训练中将句子的主语、谓语、定语、状语等分为若干个训练模块,并把这种句子训练放在语段中来进行,做到句不离篇。操作流程是:写作前,让学生知道写作的目的、对象、内容,教师点拨学生对写作基本策略知识的理解,如该写作材料所包含的“写作”的策略知识如“开头――维持――结尾”的框架;设计一些热身活动引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并给学生明确具体的写作体裁要求;写作时,让学生熟悉基本篇章结构和表达情感和观点为目的的练习,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运用;写作后,评点学生写作使用的策略是否恰当、体裁交际功能、篇章结构、语言特点等是否恰当。

第五,语法课。传统的语法教学侧重于语言结构的组合手段和方式、语言结构特殊性的描写及显性意义的分析,通过大量的控制性练习来让学生对语言结构的形式和表层意义有充分的感性认识。而模块整体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其划分为时态、词类、语态和不定式、从句、句型等几个小的模块,每个小模块学习内容虽然不同但知识点却相互关联起来,为学生掌握语法知识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从而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和总体上把握语法的本质规律。总之模块整体教的语法教学模式就是让教语法的过程成为建立关联性的一个整体,即语法教学之初向学生列明三维目标,突出相关语境;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如看图、讨论等思考性的活动理解语法;之后,在听、说、读、写结合的语言活动中强调语法,进行真实情感交流和自然语言交际课型。英语语法教学的目的是英语运用,而不是英语知识的简单掌握,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时,以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

第六,综合提高课。在上述模块开展的基础上,综合提高课就是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进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操作流程是:检测核查更正。在设计综合提升课时首先,旧纳入新,融新于旧,更新认知结构,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把旧有知识纳入到新的知识结构中,或把新知识融到旧知识中去,以形成新的认识结构,充分发挥同化和顺化作用从整体上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其次,由词到句,再由句到章,由易到难地循序渐进;最后读写结合,融入情景教学中。

2.2模块整体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施初中英语模块整体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在每个模块教学实施前,要对该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确保该模块教学内容在教学时间上的安排是合理的。受升学考试压力的影响,现阶段不少初中英语教师将授课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英语素质(如口语会话能力、文化常识等)的培养,导致听说课等模块的教学时间整体偏少,为此我们必须在这方面予以改进,确保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其次,要充分考虑模块的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对于初中英语而言,模块整体教学模式必须要充分考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共同实现,不应该将与知识直接相关的教学内容作为划分课时的唯一标准,而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更有效地实现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再次,根据教学目标来将整体模块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对于整个模块的教学时间划分,较可行的办法是根据内容不同的实现阶段,可将模块划分为几个单元(或主题),相应地也把时间进行单元(或主题)分。

最后,根据不同模块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以听说课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互动探究的方法,在任务型教学原则的指引下为学生搭建合理的学习交流平台,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和责任要求,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同桌讨论或小组交流的形式来相互表达。如《牛津初中英语》7aUnit2“myday”的Reading“Schoollife”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what’sthecharacterofschoollife?”这个题目,通过同桌讨论和小组交流的形式来相互表达,这样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教材文本的理解感知,还能够在表达交流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高语言交际运用能力。

3.结语

本文所提出的初中英语模块整体教学模式,旨在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的实践相结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结合,强化初中英语学习的新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不断寻找和试验初中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有效方法,通过实践、反思、协同合作与改进,逐步加强初中英语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从而达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秀玮.初中英语“模块式”教学模式初探[J].课外阅读,2012(2).

[2]朱倩倩.论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模块的构建与运用[J].都市家教,2013(11).

单元整合式语文教学法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教学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094

课程单元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载体,以各个单元的主题为主要线索,积极将主题课文进行整合,并通过主题课文的教学,将知识教授给学生,继而使得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加的明显,并推动学生知识积累的不断丰富与完善。因此以课程单元为载体,积极开展好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对于语文教学整体效果的提升以及学生知识积累的提高都有着显著的重要性。但是现阶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仅仅是按照课程安排机械化的完成教学的任务,实际教学中对于单元教学的重要性意识不足,对于单元教学实际意义还没有充分的领会,因此很少有针对性的开展单元教学工作,课程单元的设置无法发挥出其有效的作用。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积极探究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重要性,并探索相关的教学策略有着显著的必要性。

一、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重要性

文章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以及小学语文单元设置的实际特点,在本节首先探究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重要性,继而为分析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效果以及探索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策略提供有效的参考。

1.单元教学有利于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题。小学阶段的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还不够充分,学习方法也有待完善,因此在很多时候,学生很难全面的把握整体的知识,尤其是语文课程,其蕴含的丰富的背景内容,以及情感的整体贯穿,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能够完整的把握仍然存在比较大的难度。而通过单元课程教学,整个单元的教学主题得到了明确的表述,教师开展文化知识教学可以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展开,继而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明确学习的主题,明确课文所表达的含义,提升自身的领悟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都起着良好的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看,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意义。

2.单元教学有利于推动模块化教学,为学生分类掌握知识提供了基本前提。根据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实际特点,现阶段小学语文课本主要根据主题情感、文体形式、古典与现代经典文章分类等形式来开展单元分类,并在教师教学工作的推动下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别的知识。因此通过单元教学工作的开展,小学语文教师能够直观的将一学期的语文知识进行模块化处理,而学生也能更好的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继而对相关知识的区别与联系性进行梳理,明确所学知识的特点,应用的方法以及后期探究的主要方向。这种情况下,学生知识积累更加牢固,而且对于知识的应用也更加的明确,继而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延伸。

3.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有利于知识的进一步巩固。通过单元课程的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在一个阶段掌握某一类特殊的知识,而在单元结束后,教材往往会安排一到两个课时,以教学活动或者练习的形式来指导学生进行单元知识的巩固。因此在单元木块学习的框架下,教师不仅可以进行知识的充分教学,还可以借助单元木块的特点,对课程教学进行单元小结,实现学生知识积累的动态巩固,强化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主要策略

结合前期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有利于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题,同时也能为学生分类掌握知识提供了基本前提,并能够动态的促进小学阶段学生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单元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探究相关的教学策略,继而实现单元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1.对单元教学主题进行升华,强化单元教学的实际意义。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用好单元课程的主题意义,更好对教学单元的主题进行升华,继而强化单元教学的实际意义。例如在景物描述的单元课程教学内,教师可以以“探访自然,感受我们校园的美”为教学主题,对原有的单元主题进行升华,并在单元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对课文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介绍,要求学生主动的探寻课文中描述景物的经典佳句或者手法,继而在课堂中尝试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在这一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必要景物描述词汇与佳句,感受语文的主要文体,更可以通过课堂的学习掌握景物描述与抒发对美景感叹的相关情感,继而实现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效果的延伸,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以单元教学为载体,指导学生找寻相关文章开展拓展阅读。拓展阅读是扩充学生知识面与知识积累的一个良好方法,而由于小学阶段的读物相对有所限制,同时学生对于读物找寻的盲目性,很多时候扩展阅读很难发挥其有效的作用。而通过单元主题的指导,小学阶段的学生不仅能够明确读物寻找的方向,更可以通过课文内容与课外读物的比较来不断的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在结合单元主题开展阅读交流课,使得学生的知识积累实现共享。例如“小小阅读课”,“我推荐的一本书”,“我发现朱自清”等等,使得小学语文单元内容不断的得到扩充,使得学生的知识积累不断的丰富,继而以知识面的扩展以及知识积累的丰富来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情感表达能力,最终凸显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3.积极开展单元动态巩固教学,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模块化c单元动态巩固。因此在教学完成后,教师要积极的开展知识巩固教学。以景物描述单元为例,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可以结合课程的内容,开展单词默写、经典段落背诵等复习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将单元课程教学内容与作文课相对接,让课文中的佳句内容指导学生情感的抒发,提升学生景物描写的水平,继而实现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效果的延伸以及作文课教学效果的不断拓展,凸显单元教学的基本优势。

单元整合式语文教学法篇9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语文提倡教师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更是关注实现课内外衔接,实现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一理念。但是一直以来,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都不太重视语文学科本身丰富的课程资源,只是紧抠教科书,隔绝与学生生活及实践的联系,以致充满生命力的语言文字成了学生眼里枯燥乏味的学习任务。而单元主题教学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同时,努力开拓视野,让学生在活动中吸纳多种多样的知识,真正做到在结合生活中去体验,探究语文,主题单元教学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主题单元教学”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们的重视。

主题单元教学是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水平目标,根据学生的阶段特征和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主题为线索,对小学语文教材及有关的内容进行重新开发和重组,在教学上采用连续课时单元教学的方式。这种设计方式突破了以往教科书封闭、零散和乏味的结构体系,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主题单元教学着眼于语文学习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更强调课程资源的整合与生成。

一、建构主义:主题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渊源

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来说,“单元”是具有结构性的,“主题单元”的设计就是创设了一个共同的学习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完整的单元学习架构,重视了学生“学”的过程,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范围,实现教学内容、时空、方法的全面开放,引导学生在多种类型的学习内容中自我建构,使学生在多种学习内容、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熏陶情感、发展思维,在不增加负担的前提下,使其获知数量和获知能力得到最优增长。

二、整体与灵活:备课两个重要关注点

首先是整体性:教师要站在教材课文的整体编排的高度,把握每一个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任务,综合考虑各个单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的步骤和方法,从整体上落实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

其次是教学的灵活性:教师要视学情的需要积极调整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地点都可以根据学情的需要进行调整。因为“主题单元”的编排是弹性的,它鼓励教师根据学情以及当地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让学生在广阔、多维的空间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提升语文素养。

三、综合、比较、升华:教学实施的三项措施

1.综合。综合,在这里是指综合性学习,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语文学习模式,强调跨领域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强调自主合作学习,注重探索和研究。如六年级上册“轻叩诗歌的大门”的第一版块“诗海拾贝”中,安排了6首诗歌阅读材料,在主题生成课中,教师可先组织学生对六首诗进行粗略品读,然后引导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提炼,生成活动主题,如走进诗歌的世界,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解主题,如:各代诗歌的主要特点、古诗与现代诗的异同、中国古诗的历史文化、中国各代的著名诗人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自主选择学习主题,组成活动小组。探究的主题一旦确定了下来,学生就要着手制订活动方案,自主制订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活动步骤、活动将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活动交流汇报的形式等。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根据自己选择的主题,进行研究,通过各种途径去收搜集积累活动材料,并进行合作与交流,让各小组成员聚集在一起,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互相展示成果,互相启发探究,从其他成员那里获得资料准备、思考方式和成果形成等方面的有益启示,共同发现问题,提出下阶段活动措施。最后是进行汇报与成果展示,教师进行综合性多元评价。

2.比较法。把同一单元两篇或两篇以上相应的课文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鉴赏和辨别,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受到更深刻的情感熏陶。

首先是同一主题单元中同一作家相同文体的两篇课文的对比教学,如老舍的《猫》和《母鸡》。《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母鸡》写了作者对母鸡的感情由讨厌、恼恨到喜爱、敬佩,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

其次是同一单元主题中不同作家相同文体的两篇课文的迁移教学。如讲都是描写动物的两篇文章《白鹅》和《白公鹅》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首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白鹅》这篇论文中白鹅的基本特点,思考作者所用的表达方法,接着从行文结构、描写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白公鹅》这篇文章进行对比,总结出两篇文章在表达、行文、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这种比较学习强调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有助于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迁移与提高,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写作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单元内主题升华法。主题升华简单讲就是同一主题,层层感悟。如以六上第二单元一组围绕“热爱祖国”组。该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热爱祖国”的内涵。因此,在具体教学中,应让学生在逐课阅读的同时层层感悟整单元蕴涵的情感内涵。如首先是从不同的角度,侧重引导:《中华少年》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体会中华少年立志报效祖国的坚定决心。《怀念母亲》可通过游戏或者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国之情。彩色的翅膀》让学生感受海岛战士建设海岛、扎根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感。《詹天佑》激励学生立志为国争光的情怀。接着是组织学生召开一个“热爱祖国“为主题的交流会,通过展示与交流升华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从浅层感知到关注体验,再到深层感悟,逐步实现感情的升华。因为感情的产生,是需要环境和过程的,特别是爱国主要的情感,现代学生已经远离战争年代,很难从简单的文字和描述中去激发真正的爱国情感,容易流于形式,甚至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感情的激发与升华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种主题升华的方式能集中把握单元“主题”,课内持续反复渗透,有利于学生认识得到升华,情感得到熏陶,言行得到净化,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综上所述,单元主题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而且在实践中证明,这种方法也是有显著效果的,特别是它把单元作为一个系统,以一个单元的所有课文为单位,用大语文教学观统领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各个知识点放在一个大的语文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掌握方法,提升能力,更关键的是有利于知识体系与框架的建立等,这些理念与方法,对于浮躁的现代社会教育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但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的效率和质量,更关键的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单元整合式语文教学法篇1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是课改中的一种新教学方法,它符合新课程教材的编排特点。着重从单元整体教学的构建及实施策略,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单元主题;整体教学;策略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使用,新课程的实验教材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原来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单元练习为重点编写的,语文教学的模式是以单篇课文为单位,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是独立的,没有站在宏观的位置上来设计,教学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以至于单篇课文和单元整体联系不紧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零散的、凌乱的,因而造成长期以来课堂低效的现状。

一、实践“单元主题整体教学”的背景

现行的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每一组教材都以单元主题合理安排组织内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教材变了,我们就不能仍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逐课去教,学生逐课去学,否则课程教材再先进,新课程带来的变革都将是浮光掠影。

单元主题教学在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定义,它是一种教学意识形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单元主题教学是主题单元为平台的备课与教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单元主题教学是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相结合,添加外界知识体系,系统整合教师备课与教学,形成有效的教学资源。

二、“单元主题整体教学”的实践策略

目标导向对一堂课来说很重要,对于整个单元,就更显得重要了。

我们以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为例,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探索实践,我深刻感受到,进行单元目标导向意义重大。从整体感知单元,让学生了解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掌握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疑惑点又是什么,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在一个比较宽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目标。

我们将“单元整体感悟”独立成一个课时,激趣、导学、引读,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树立了“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1.激趣――激发兴趣,贯穿始终

过去的课堂中,我们经常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激趣导入,引出新课:“同学们,作者去山中访问哪位朋友呢?”谈一谈以后,我们就揭题《山中访友》。单元整体感悟,要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渗透。教引导学生联系亲身经历和体验,为整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单元主题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并且能保持长久的作用而贯穿始终,对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有着有效的催化作用。单元主题整体教学是贯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意识,唤起学生对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好奇心,并对其进一步挖掘和感受体验。单元主题整体教学是以和学生聊谈的形式出现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消除隔阂,使得学生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经历与老师沟通,这可以让老师根据学生个人情况为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2.导学――读好导语,确立目标

单元导语实际上是学习该单元的“航标”,几乎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把握了单元导语,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教师更要利用好单元导语,让学生根据单元导语的指向和自己的求知兴趣,来制定单元学习目标。要让学生自由地读,反复地读,读出思考,读出目标。通过读好单元导语,学生更增添了一份理性思考,也增添了一份阅读期盼。在确立学习目标的同时,学习主人翁的意识也逐渐增强。

3.引读――图文结合,整体感知

引读,让学生粗读整个单元的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内容,从整体上接触,感知教学内容。只要掌握好引读的度,就可以加深对整组课文的感受。引读,与整组课文接触,不仅仅接触语言文字,还可以欣赏插图,交流感受和体会。

从课文插图入手,我们就能抓住事物的特点,也就抓住了阅读和写作的关键点。学生在轻松自由地赏读赏玩中学习,愉快地谈出自己的感受,如“大自然的景可真美啊”“草虫的村落可真神奇啊”。其生动的语言,美好的情趣,借助画面,让心灵与作者自然沟通,激起了浓浓的阅读情趣。此时,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想读的课文读一读,一定有种痛快淋漓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