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十篇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十篇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5:34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篇1

深度探索商业文化的概念、内涵及范畴,需要从“文化”这一商业文化的理论渊源开始。众所周知,文化人类学是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源头之一,而从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的定义中,我们似乎可以比附出“商业文化”研究的核心要素。1950年代,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基础上,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给出了一个他们认为包括了大多数社会科学家认可的那些内涵要素的标准定义:“文化由明确的或含蓄的行为模式和有关行为的模式构成。它通过符号来获取和传递。它涵盖该人群独特的成就,包括其在器物上的体现。文化的核心由传统(即历史上获得的并经选择传下来的)思想,特别是其中所附的价值观构成。文化系统一方面是行为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下一步行动的制约条件。”“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括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如果对上述定义做简单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分离”出一些关键词汇,如行为模式、符号、人群独特的成就、器物、传统、价值观、行为的产物、制约条件、生存式样的系统、群体共享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和构念,我们可以将商业文化的研究细分为传统、人及人群、组织与制度、行为、思想精神与信仰、物质器物、差异等七个层面。需要强调的是,不是说这七个方面就是文化,也不是在它们之后加上一个“文化”的后缀就可以表达商业文化了,而是说,我们可以从这样一些层面或维度来观察和研究商业文化。

1.传统

在文化研究的任何领域,传统都是其核心内容,因为文化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传统就是克罗伯和克拉克洪所说“历史上获得的并经选择传下来的”思想和行为。从商业文化方面研究传统,也就是研究商业文化的传统,包括我国有史以来商业的起源,与商业活动相关的制度、组织、人物、事件、物质与器物、商业文化与社会互动(对当时社会各层面的影响)等等。需要强调的是,关于商业传统的研究,不仅仅或主要不是研究商业发展史,而是从“传统”——流传与统摄角度,看商业文化“传”到今天的是什么。

传统视角的研究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现今为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所谓传统文化对当代商业(企业)及其经营管理的影响。虽然这一方面的研究总显得似是而非,但人们的兴趣却往往有增无减。

2.人及人群

人类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必然把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信仰、道德、智慧、习俗等观念的印记打向自然界和自然物。只有当自然存在物经过人的加工、改造和创造,被人们赋予一定的意义时,才能称其为文化。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威斯勒(wissler)的话来说就是:“文化乃是人类行为的结果”。文化既然是人类行动的结果,我们就可以从人及人群的行动中找到文化产生、发展与变迁的脉络,商业文化也是如此。

从人的视角研究商业文化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人,二是研究人的什么。关于“什么人”,自然是与商品制造、流通、使用等各个过程发生联系的所有的人,包括商品的制造者、销售者、消费者等,所有的人都与商业文化有关,比如企业家文化、企业管理者文化、员工工作文化、消费者(行为)文化等等。但是,商业文化关注的不是这些“所有人”的“所有事”,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就是“研究人的什么”。自然,从商业文化角度来说,它所关注的是这些人及人群在参与商品制造、流通、使用过程中的“工作者文化”和“消费者文化”,而不是他们的全部社会活动。

3.组织与制度

关于组织与制度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从文化学的鼻祖爱德华•泰勒就开始关注。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从它一开始就存在于人类懂得利用环境提供的机会上所进行的有组织的开发之中,存在于对集体完成的活动有助的干劲、技能及精神反应的训练之中。从社会意义上说,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成了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动物的人象所有其它动物一样,生活在一种机体发展的过程中会随之适应的环境里。雷蒙德•弗思则将其称为“社会结构的某些原则”——“把人们的个人利益加以组织,使他们的行为相互协调,以及把人们组织起来从事共同的活动”。

在商业活动中,所有的商业组织及相关制度(包括社会层面和企业组织层面的)所形成的“生存式样的系统”,都对商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塑型与导向作用,比如组织层面的结构设置和权力配置、制度层面的关于企业组成的制度(股权结构)以及关于企业管理与运营的制度等。前述九种期刊中企业与

转贴于

组织文化方面文献的较大比例,也说明了组织与制度在商业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4.行为模式与行为规则

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的突出特征和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行为模式与行为规则,是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这些研究更多集中在这样一个问题上:是什么东西调节着人们在群体生活中的行为?比如,如何合理制定和避免利益冲突、如何让人们的行为遵循一定的规范、如何让人们的态度变得积极起来,等等。毋庸置疑,上述行为模式和行为规则的研究,是商业文化研究的又一重要领域。

5.思想、精神与信仰

思想、精神乃至信仰和价值观等,在任何领域都是文化研究的核心。从商业文化方面来看,这些研究,既可以是一个宏观的范畴,如一个民族、区域或时代的商业思想或精神;也可以是一个微观的范畴,如一个组织、一家企业,或者一个人(企业家或商业领袖)的思想或精神。其中,价值观的研究是商业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

6.物质、器物与形象

在其著名的《文化论》中,马林诺夫斯基在谈到“文化的各个方面”时,首先提到的是“物质设备”,他认为:“人的物质设备,举凡器物、房屋、船只、工具,以及武器,都是文化中最易明白、最易琢磨的一方面。”在商业文化研究方面,作为商业活动最终产出物的商品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但从“物质”层面看,商业活动所包含的“物质”不限于商品,其它的如商品生产与流通场所的设施与形象、与商业活动相关的器物(尤其是传统遗存)、商业组织的形象与品牌展示物、一些以展示而不是出售来盈利的商品(展品)等等,都是商业物质文化研究的范畴。

7.差异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篇2

[关键词]消费消费文化商业伦理

消费通常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果,但随着20世纪生产力与生产规模的大幅提高,以及大众传媒的推动,消费行为却摇身一变,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我买故我在”这一口号就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社会从生产型社会全面转型为消费型社会的体现。

消费规模的几何增长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层出不穷的商业伦理争议和参差不齐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也随之而来。在消费研究领域,不仅需要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也需要关注社会变革,最近的丰田汽车全球召回事件,就是触手可及的例子。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同时保证商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消费研究不仅有助于个人和企业进行正确的商业伦理选择,而且对于宏观经济发展和规范市场秩序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消费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和以人为主导的消费领域中产生的消费心理、原则、观念、伦理标准、价值取向等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的总和。目前,有关消费的研究多从地理差异、人口统计特征等角度出发,从消费文化视角分析的相对较少。但是,消费文化贯穿于每个人的物质与文化消费的全过程,因此对消费心理、消费认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消费文化及中国的消费文化

正如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ms)所言,文化是不能计划的。消费文化也不例外,它不局限于国家或某社会阶层的意志,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化。因此,对消费文化的理解不应局限在某一时期或某一国家,而是应当关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化变迁与文化融合。

文化之所以成为研究消费行为的切入点,是因为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消费者通过选择不同的商品来表达自己的风格。由于传统社会的阶级结构已经瓦解,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消费来体现文化品位和生活方式,并获得社会认同。这些行为标准的集合,就形成了消费文化。

西方的消费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变革、文化符号、意识形态等领域,研究范式也很多,包括实证主义、人本主义、自然主义等,尤其以德里达、福柯、本雅明、詹姆逊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关注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日益壮大的消费群体,并由他们创造的消费文化给社会变革带来的深远影响,而以鲍德里亚为代表的学者则为消费文化开拓了更为具体的研究课题。虽然这些范式不尽相同,却都可以归于消费文化理论体系中。消费文化研究同时倚重定量和定性方法,关注消费者身份认同、社会变革、消费的历史性与社会性,以及大众的意识形态更迭等问题。

总而言之,虽然消费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造就了复杂的理论脉络,但学科间的对话对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高度的劳动分工,在一个复杂分化的社会中共同价值通常是难以维持的。在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仅使消费文化迅速发展,而且其发展趋势和作用机制也日益精微复杂。例如,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由商业行为推广的契约意识,使中国正从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与经济体制的情况类似,我国目前的消费文化也处于转型期,既继承了传统观念,也反映了大众诉求,并呈现冲突――博弈――结合的趋势。

我国的消费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并逐渐渗透至不同学科。例如,消费经济学的主要目的,是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倡导“消费文明”,即具备理性、生态思想和美学价值的消费文明。社会学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则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消费文化采取了批判的立场。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学中所说的消费文化就是消费主义,或者说消费主义文化,强调要对这种文化进行批判,同样表达了对消费文明建设的学术关怀。而管理学关注的,则是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和文化的关系,以及随之产生的企业绩效问题,等等。

二、消费文化与商业伦理

商业伦理指的是蕴涵在生产经营管理等一系列价值创造与交换活动中的伦理关系、伦理意识、伦理准则与伦理活动的总和。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理念的提出,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新的命题。而且,新《公司法》也明确规定了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不言而喻,商业伦理在中国的重要性将会日益显著。企业遵守商业伦理、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在市场竞争力方面,首先体现为诚信,在本土市场得到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从而获取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进军待开发市场,既可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又可获得新的增长点。其次,企业也可通过慈善公益行为帮助发展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事业,既帮助当地逐步发展社会事业,又通过公益达到不可替代的广告效应,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的认可程度,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我国消费者对商业伦理的关注近年有了大幅提高。但是,由于消费行为中广泛存在的“黑箱”现象,即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众多,作用机制也难以量化。这一问题使企业面临两难:如果不注重伦理因素,则随时有可能触发公众的不信任,甚至触及法律底线;但在商业伦理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的物质与非物质回报,却无法准确地进行计量。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业界、学界,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如何更合理地分析商业伦理的现状,以及预测其发展趋势,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的观点是,消费文化对于商业伦理研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兼顾经济绩效与伦理价值,商业伦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包含了看似矛盾的利己与利他的两大因素。因此,在消费领域的商业伦理,除了商家的自律和他律,也包括消费者的自律和他律问题。而消费文化不仅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自律和他律,也通过消费者的选择间接影响企业的他律,因而对于理解和分析商业伦理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

诚然,消费文化的研究并不能完全解释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与商业伦理的关系。但是,由于在个体层面,消费行为往往是随机的、非理性的、难以持续观测的,而在社会与文化层面分析消费,则消费行为就具备了一定的规律、反映集体意识、并提供了可持续观测的定量和定性资料。

因此,关于消费文化对于商业伦理研究的意义,本文就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消费认同。从消费文化研究的后现代主义角度出发,可以认为消费者的行为反映了其社会身份的变化与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如果个体将自身经验作为检验标准,就必须寻找提供经验的源泉和共享经验的人群。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往往将商家和产品当作这种经验的方便、持久、可靠的源泉,并与其他消费者进行经验共享。

由此可以假设,当消费文化改变了个体消费者对自身经验的期待(例如绿色营销理念),将不仅影响个体对商业伦理的理解,而且也可能对共享这一消费经验的群体构成进行打散重组。这一观点,和市场营销理论中所阐述的“细分市场在不断变化”是吻合的。以绿色消费的一次实证研究为例,影响我国消费者的绿色购买行为的因素中,大多数人口统计变量并不能体现显著差异;而且,价值观等文化变量揭示的差异性也各不相同。这正说明了文化因素对于消费观念的影响,以及文化研究对于这一问题的意义。

事实上,尽管理论框架的选择可能存在差异,但是传统的商业研究范式在应用于消费时,正在从地理、人口统计等维度向心理等文化维度过度。由于消费文化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角度提供了一个兼顾社会整体性(holism)与日益显著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范式,与现有的商业研究将文化定义为相对稳定的、内生的系统不同,消费文化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商业伦理对于消费个体与群体的动态作用机制。

2.消费的符号诠释。从消费文化观点看,符号消费是消费的最终本质。所以,可以认为消费者对商业伦理的认知与接受,本质上讲即是消费者的伦理观符号化后的引起的认知与接受。

符号诠释有助于揭示消费行为。例如,资源的占有和支配发生变化,是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后果。研究表明,当消费者拥有更多可支配收入后,往往期待对商业行为进行更多的监管。除了考虑社会阶层的变更,还应该考虑到大多数消费者总是在民族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间游走不定。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消费心理中的国别差异或原产地现象(Countryoforigineffect),即消费者根据产品的国别和原产地对其进行主观评判,而这一评判可能是爱屋及乌的接受,也可能是先入为主的排斥。虽然很多学者已经从消费心理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但正如英国学者安东尼.史密斯(anthonyD.Smith)所言,虽然许多民族国家中的社会中坚力量接受了全球的消费主义,同时也在寻求培育自己的文化习惯、信仰和风格,并且通过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治来反抗文化帝国主义。文化不仅要与消费主义共存,还要以消费为土壤。

国别和原产地现象,可能正是对文化认同和文化自治二元对立关系的实际反映。文化研究符号机制的引入,为商业伦理的执行意图、传播过程和受众接受效果的编码和解码提供了有价值的解读方式,这一思路对于揭示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过程尤为重要。

3.商业伦理研究的扩展。商业伦理的很多相关研究,都是基于特定的研究取向。虽然包括政治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人类学等很多研究方法都被包含在内,形成了庞大的研究框架,却可能无法促成开放性的研究范式。反之,纷繁芜杂的学科脉络,可能令研究者顾此失彼,无法“跳出盒子思考”。由于大众传媒对消费主义的建构创造了丰厚的土壤。事实上大众传媒等消费文化的研究对象可能成为文化研究与商业伦理研究的接口(interface),从而使更多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从多种角度分析商业伦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由于消费是商业伦理研究的重要范畴,而消费文化对于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消费文化对于商业伦理研究的意义应当被进一步揭示。对于学界,这有助于扩展研究范式,从消费认同、消费的符号诠释等角度揭示消费过程中的商业伦理问题。对于业界,则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商业和社会的和谐共存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p194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p38

[3]arnoulde.J.,thompson,C.J.ConsumerCulturetheory(CCt),20YearsofResearch[J].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2005,vol.31,no.4,p868-882

[4]邵晓明,王竹玲.浅议新时期我国消费文化的现状与建设思路[J]《商业时代》,2009~22

[5]黎建新.消费者绿色购买研究:理论、实证与营销意蕴[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p171-179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篇3

[关键词]文献传递 知识产权 数字版权管理 图书馆经费 Z39.50协议 web2.0

[分类号]G252

1 引言

伴随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献传递已成为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方式。它大大降低了信息资源共享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成为深受用户欢迎的服务形式。国外图书馆文献传递历史早于我国,其文献传递理论研究也较丰富,因此,介绍国外图书馆文献传递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国外诸多图书馆学专业期刊中,interlending&Docu―mentSupply一刊是文献传递领域的核心期刊,基本可以反映国外图书馆文献传递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因此,本文主要对interlending&DocumentSupply2000―2008年间发表的文献传递方面的论文进行归纳、分析,以期对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所启示。

2 关于文献传递的障碍研究

2.1 知识产权与文献传递的相关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了文献传递服务的质量和速度,但也限制了信息的自由流通。这是因为先进的知识产权技术或严格的知识产权制度将导致信息所有权和公众信息获取权之间失去平衡。mikemcGrath认为当前欧美等国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权利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①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使用;②由于出版商对政府的游说,欧美政府不断修改知识产权法。如美国自1790年诞生第一部知识产权法后,美国国会不断修改知识产权法,至今知识产权保护期限已经延长至个人作品为生前加死后70年,公司作品为95年。舆论认为这是受到大媒体公司不断游说和施压的结果。JoachimSchopfel认为法律是经济问题的现实反映,而各种专业信息,特别是科学、技术、医疗信息已成为市场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因而知识产权法的实质就是为了解决各方利益冲突。而政府在制定相关法律时应意识到学术研究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国家教育、科学研究和发展的关键,应将公众信息获取权及学术研究需求纳入利益方范围。

paulaDehlez等学者对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图书馆(DelftUniversityoftechnology,tUDelft)文献传递业务中各类型文件数量进行统计,发现pDF文件所占比例已超过80%(截止到2004年),该数据表明电子文献传递活动越来越活跃,但同时也将面对复杂的数字文献版权问题。他支持各图书馆与电子资源出版商以对话的方式进行协商,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国外学者对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rightmanage―ment,DRm)系统在文献传递中的作用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认为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最有效工具,另一方则认为“完全无用”。andrewBraid对大英图书馆与elsevier(学术期刊出版商)合作并使用新的DRm软件情况进行观察后获悉:新的DRm系统控制了用户的非法下载,从而保障了文献传递的安全性;但同时严格的DRm系统也限制了各个图书馆之间的学术出版物传递。这将导致馆际之间学术出版物的交换出现危机,破坏原有的稳定合作关系。因此,andrewBraid认为数字版权管理系统的应用,应该在上述两种观点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总之,国外学者一般支持“寻找平衡点”的观点,即不宜采取法律和技术等过硬手段解决图书馆与出版商之间的版权矛盾。

2.2图书馆经费对文献传递服务影响的研究

经费一直是影响图书馆文献传递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大图书馆纷纷制定各种策略,希望能够减轻由于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和电子全文的采购等问题所造成的经费压力。如大英图书馆管理层建议以商业模式运营某些部门或服务,这些部门包括大英图书馆的文献提供中心(BritishLibraryDocumentSupplyCentre,BLDSC)及该中心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以便所获的额外收入能够抵消自动化设备的部分开支。但mikemcGrath认为各种商业运作模式都不利于文献传递服务的开展。如GoogleScholar提供的快捷免费下载服务,将导致图书馆的收费文献传递服务需求量在一定时间内持续下降。同时多个图书馆所采用的“bigdeals”(捆绑式电子期刊库交易)策略也难以为继。主要原因是“bigdeals”采取捆绑式运作,是一种不平等的商业链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出版商获得了巨大利润,而各图书馆将会陷入高成本与低利用率的困境。这对图书馆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如何保证支付了高额费用所订购的新期刊恰恰是所需的核心期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mikemeGrath认为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文献传递系统要比订购新的期刊更有效,而且能更好地满足校园日益增长的研究需求,从而减轻图书馆的经费压力。JoachimSehopfel和Jae-quelineGillet则建议在和出版商谈判过程中,各图书馆应向出版商阐述自身的要求,以核心电子资源、市场环境及供应方的服务标准作为谈判的主要内容,如提供摘要和提供全文的售价应该有别等。

2.3 文献传递的全球化服务标准相关研究

maurieeB.Line认为文献传递的工作效率较馆际互借高,但文献格式、搜索方式、应答系统、馆员操作程序等规则存在差别,因而导致用户无法准确及时获取所需信息。随着网络化和数字化的进一步发展,文献传递的标准问题也逐渐成为探讨的热点。Z39.50协议是一种在客户/服务器环境下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库检索的通讯协议,目的是解决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问题。尽管Z39.50经过了多次升级,但由于不是所有的图书馆都努力执行该标准,因此还是无法真正消除信息检索时各大图书馆之间的交流障碍。nielsmark也认为虽然数据库的搜索引擎功能刺激了服务标准的发展,Z39.50也很早就已经被提出,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些标准并不成功。因此,制定统一的全球化服务标准尤为紧迫。

3 关于新技术的应用与影响研究

3.1 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影响

paulGenoni和margaretJones认为图书馆文献传

递工作的成败取决于文献所有权、文献定位及传递机制三个关键因素,但信息通信技术革命促使这三个因素不断变化。各大图书馆与其他机构都强调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进行文献定位和传送的工作,但对文献所有权和馆藏方面的关注度相对较低。JoachimSchopfel和JaequelineGillet则将信息通信技术在文献传递的应用划分为前台办公系统与后台办公系统两大类。前者是指由搜索引擎、网络接入口、浏览标准、电子邮件程序和pDF阅读器等技术所构成的办公系统。自动化的前台办公系统使得用户对人工方式的前台咨询依赖越来越低。后者则是从事文献传递工作人员进行文献定位并进行数据库管理的集成系统。此外,后台办公系统还承担着确保整个电子传递过程的安全责任。

信息通信技术改变了图书馆的工作流程,但也给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结构带来了一定的变化。annaVa-glio和manuelaD’Urso对意大利米兰博科尼大学图书馆使用新的自动化系统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从事文献传递工作和流通部门的职员情况随之发生了变化,如计算机技术人员的需求猛增,而一般职员人数骤减,图书馆的员工培训着重于信息技术的普及等。

3.2 web2.0的应用与影响

web2.0并不是一个突然的飞跃,它更多的是一个糅合社会、商业和技术发展等相关因素的集合。网络馆际文献交换系统(networkinter-LibraryDocumentexchangesystem,niLDe)即是典型案例。web2.0为终端用户提供了友好界面和较高的服务水平,使得niLDe的用户数量不断上升。此外由于niLDe遵守高标准和公平服务的原则,真正促进了资源共享。因此,Silvanamangianracina等人认为,如果各图书馆都遵循niLDe的原则建设一个良性循环的网络,将更能提高自身价值。

3.3 文献电子化与网络化对文献传递的影响

GolnessaGalyanimoghaddam等通过对印度科学理工学院利用学术电子期刊进行个案研究,从阅读方式和获取方式两方面证明了pDF格式的电子文献更能够满足用户的研究需求;同时指出,如果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通过他们的个人电脑免费获得电子期刊,那么这将是电子化和网络化最吸引用户之处。电子化与网络化对文献传递的应用与影响具体还包括:

・影响文献传递的市场。一方面,文献传递在公共领域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数字图书馆依然是市场的非主流,但是大规模的电子化进程还是对文献传递服务的开展造成了影响;另一方面,具有商业性和全球性的文献传递公司,如infortrieve公司,提供着高质量的文献传递服务,但是价格昂贵,致使只有能够承担该费用的用户或群体可以优先获取科学性文章,而其他终端用户却无法获取,这将导致数字鸿沟的不断加深。

・传统文献传递服务影响。多方研究趋向于同一个结论:传统文献传递服务的需求量将持续下降。RoseGoodier和elaineDean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电子期刊订阅量的日益增加是导致英国专业图书馆的传统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下降的重要因素。CherifaBoukaeem-Zeghmouri等认为传统文献传递需求量持续递减有4大主要原因:①Stm(Scientific,tech―nieal,andmedical)出版商日益递增的在线全文数据库;②越来越多馆藏的数字化与网络化;③搜索引擎有助于获取网络上的开放资源;④医学用户群的研究资料数字化。

但也有学者对现状保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某种程度上传统文献传递仍将维持正常需求量。mercedesecheverria认为由于现今的全文电子文献仍然无法像印刷型文献那样最大限度地供用户获取,从而无法完全满足研究者的需求,因此传统文献传递的需求将继续维持。Stephenabram也指出对需要寻找高质量学术信息的高校学生和教员而言,图书馆或专业信息机构的国际文献传递能够提供该项服务,而互联网则无法满足该项特定需求。

总而言之,新技术给文献传递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但图书馆不能忽略“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JanetteresaZambri强调,无论技术如何进步,所有的一切都依赖人的参与。我们作为图书馆员必须以用户需求和图书馆管理作为工作基础,两者缺一不可。

4 关于文献传递未来的研究

paulGenoni认为,未来的图书馆将进人“后现代”时代。由于预算限制和电子馆藏的更新,图书馆将停止扩建传统馆藏;多元化联盟会员制将是合作的主要模式,没有任何一个图书馆能够置身其外;一套完善的收藏与服务标准将提高文献传递服务的质量。而未来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将从多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提升用户的期望指数。

4.1 新型服务模式与内容

对于一个组织(企业或其他群体)而言,自身潜能的发挥离不开知识,应将图书馆纳入组织知识管理战略中,并且与图书馆或其他信息中心建立友好关系。其中文献传递服务被认为是建立这种关系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桥梁之一。

未来新型文献传递服务模式与内容都应体现“用户至上”的理念。JoachimSehopfel和JacquelineGillet认为未来的文献传递服务应包括如下内容:能够为用户提供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包括在线资源、灰色文献等);能够提供简单的操作和获取方式;能够提供及时的服务;能够明确免责条款(确保活动的合法性);能够协调后台的管理控制服务并且保障信息资源的可用性及合理收费等。同时,各图书馆文献传递的策略应该是重点收藏、放弃收藏及资源网络化共享三个方面,其中资源网络化则是综合性战略。资源网络化共享模式能够解决用户对内容高质量和高数量的需求,同时也能解决某个单一组织的经费短缺问题。

arimuhonen认为在为用户传递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基础上,也应提供配套的服务方式。如英国许多公共图书馆近年通过网络借阅方式向市民开放馆藏,并提供指定文献配送上门服务。这种新颖的服务方式获得了市民的好评,并能够提高市民识别和获取文献(指目前无法获取的文献)的能力。

4.2

文献传递工作人员职责的转变

文献传递服务的成功主要依靠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经验。在信息化背景下,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活动仍将活跃并且贯穿整个信息资源共享活动,但这两项业务工作者的服务范围将有所变化。avrilpatterson认为从业人员的工作重点将由“提取和传送”转为“搜索和发现”,以满足用户的各方面信息需求,如为用户提供自助获取、完整超链接等新颖服务。同时他们的工作应达到如下要求:①提高自身对用户的认识;②对其所提供的文献版权问题必须确认无法律责任;③认真反复考虑其在线商业服务和其公共服务的范围,而不是与商业出版商之间的较量;④加强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技术应用;⑤进一步推进开放存取业务;⑥推动资源共享网络的建设。

4.3 文献传递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文献传递的未来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尽管许多专业图书馆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业务都发生了变化,但两者在公共图书馆仍然维持着“打杂”的地位。该问题已经引起了众多公共图书馆的注意,各馆也希望通过采取相关措施解决这一难题。由于新技术和新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工作会逐渐减少,但文献传递工作不会终止,只是从以往的工作模式转为对新技术的应用,从而寻找新的信息或获取信息的新渠道。B.L.maufice、elda-monicaGuerrero、maryJackson等对文献传递的挑战与机遇做了如下描述:①文献传递工作不可避免地要与出版商或版权持有人进行授权谈判,争取在购买获取信息权方面达成双赢的局面;②对发达国家而言,这是一个图书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但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资源本身的贫乏、时间限制等因素,只能接受昂贵的价格,或是放弃获取信息的权利;③图书馆管理员能够确保用户在使用文献时,是合理和属于个人使用的,不能够违反知识产权法律法规。④更多用户将被授权允许进行目录搜索,并能够获得所需文献;⑤未来几年,基于国际馆际互借的iSo的标准框架将得到完善,在馆际互借或文献传递的工作中都能够有统一的标准协议。因此,有远见的图书馆将更致力于用户界面、专业门户等一切能够为用户提供最好服务的建设,其中包括文献传递。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篇4

1、网络营销伦理概述

商业伦理是影响企业内部人员进行适当决策和行为的原则、观念和标准,其核心问题是企业或商业活动的正当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商业伦理要求企业的决策和行为不仅要符合个人和组织的利益,而且要符合整个社会的利益;要求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效益。良好的商业伦理能够促使企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顾客的信赖,使企业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

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在被企业广泛认可并接受的同时,也对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及商业行为等诸多方面产生很大影响,对基于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产生着一定的冲击。

网络伦理是道德关系的新的更为复杂的表现形式。传统的企业之间的联系,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因为网络的出现而有着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基于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价值判断效果不明显或者无效。所谓网络伦理,是指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往时表现出来的道德关系。这种道德关系,因为受网络影响而被赋予或产生了新的内容。

2、国内外的研究

在网络营销中商业伦理的专项研究方面,Gauzent和Ranchhod提出了网络营销的7级伦理标准:通知、选择、联系、安全、存取访问、界定、强制接受,并且分析了这7级伦理标准在市场活动中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指出企业应该加强与顾客的伦理相互影响,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创造公司的竞争优势。在网络营销的实证分析方面,美国研究人员VictoriaD.Bush、Beverlyt.Venable和alanJ.Bush通过对292家企业营销部门的问卷调查,归纳分析了美国网络营销中商业伦理方面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交易的安全性、非法活动、隐私问题、信用问题是网络营销中营销人员所面临的主要伦理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internet网上缺乏规范标准。

国内有学者曾提出网络伦理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如无害原则、公正原则、尊重原则、允许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还有学者提出通过消费者树立相互尊重的意识、合法合理的意识、优化意识、安全意识来提高网络消费者的品味,进而推动网络伦理的演化。国内外对网络营销相关领域中伦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计算机在信息服务中的特点及建设商业伦理在信息服务中的必要性;

②社会在信息服务领域具有的权利及企业在此领域应该遵循的社会契约;

③提出企业伦理文化建设的步骤;

④建立评价营销中行为是否符合商业伦理的模型;

⑤研究不同标准的网络营销手段所带来的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⑥网络伦理建设的原则和方法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跨国比较研究,对商业领域进行广泛调查和交流合作,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面向社会提供咨询和培训。

3、国内网络伦理情况

3.1我国网络伦理的特点

在新网络条件下,可能会失去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对称性以及迟滞性所产生的信息垄断的优势。信息的及时性及渠道多样性,使得竞争双方必然寻求新的方式继续保持或获取信息方面的优势,也必然会改变传统的竞争方式。

客户与供应商之间关系变得模糊,客户可能会全面参与自已所需商品的生产过程,供应商也可能通过网络控制客户的库存变化,甚至会详细了解客户的资产与负债。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因为网络的出现会出现变化,一些新的问题会因此产生。另外,随着政府电子政务的开展,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我国企业的网络伦理呈现出以下几下特点:

(1)自主性。我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与传统社会人们的商业道德总识与道德行为相比较,无论是员工个体还是企业,在通过网络进行商业产往中,将呈现出更少的依赖性,更多的自主性的特点与趋势。

(2)开放性。世界上不同国家,一个国家不同区域,有着不同传统文化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交易的完成。企业在与外部进行商业交往,更需要一种开放的心态。由于网络可能会将不同的文化全方位展示在人们面前,传统的道德中会更多的注入开发性的内容。人们在处理商业事宜时,会更多坚持如综合社会契约理论的最高规范的内容,而更少的拘泥于社团的或微观的规范。

(3)多元化。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一元道德受到极大的挑战。多元化道德的特点,要求企业的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管理思想等方面与之相适应。

3.2我国企业网络伦理的不道德行为的行式

不道德行为无疑是不利于经济资源配置,传统的不道德行为在网络条件,会以更隐蔽的方式出现。常见的不道德行为有网络诈骗、偷窃及破坏活动,甚至有的企业利用网络进行不正当竞争。网络诈骗,对企业来说,轻微的有提供虚假信息给用户或者利益相关者,重则有假冒,伪造、仿造等行为。偷窃行为是指有些公司利用特有的技术对进入其他公司的网络以窃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或者财物。这些不道德行为有的可能构成犯罪,扰乱正常的商业程序。

4、我国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

(1)隐私权。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必須给予隐私问题足够的重视,否则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种隐私权可能包括合作方欲来欲透明的企业信息,也可能包括管理层如何尊重员工的隐私权,类似于管理层可以在多大范围内通过网络查看员工的文件、监督员工的等,还可能还包括如何处理采集到的消费者个人信息。由于隐私权而引起的商业纠纷在不断增多,企业应给予足够重视。

(2)知识产权。网络一方面为人们进行信息共享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不利。企业一方面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对核心技术机密以恰当的方式给予保护。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自已有意无意对其他企业或个人知识产权的侵犯。然而,知识产权的确定与传统方式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3)网络安全。安全问题可以由外部如黑客引起,也可能由本企业员工或内部信息管理体制所引起。网络安全与网络开放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对矛盾体,它所引发的问题的很多。在当前,黑客引起的安全问题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内部员工及内部信息管理问题所引起的信息安全问题引起重视还不够。(文/胡丹)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综述;盈利模式;创新

一、引言

电子商务是把传统买卖交易和物流过程置于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路径上,实现电子化和电子交易的过程和方法,它是现实交易活动一个新载体和新手段。电子商务作为新的交易手段和价值创造的新形式。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以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为标志,其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但认真梳理,不难发现其存在诸如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重构内部运营模式、电子商务企业整合供应链和降低交易成本遇到挑战,物流效率难以提升的难题,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和交易安全的棘手问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认真梳理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趋势,有助于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审时度势,加速优化和完善电子商务发展机制,提升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

总体来看,为国内外对电子商务发展的阐述可归纳为总体研究、模式研究、电子商务企业内部运营变革研究、服务质量研究、安全研究、物流和供应链研究、消费心理和购买决策研究、信用及风险研究、知识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共十个方面。

(一)总体研究

吴芳(2012)从应用、技术、经济和环境问题四个方面总结了当时的研究热点问题,总结出不同年份研究热点均为安全技术、供应链管理、现状研究与发展预测问题,并提出加速企业信息化进程,推进银行、商家、用户的标准化环境建设,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库,培养动物流、电子商务、it的复合型人才的发展建议。

(二)电子商务模式研究

李柱(2010)分析了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策略措施和分类,从盈利模式方面陈述了B2B、B2C、C2C三种分类,从行业角度探讨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如旅游电子商务,并初步分析了移动电子商务模式的基本情况;孙艳霞(2012)从商务模式研究电子商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从电子商务的构成要素和交易价值网络视角两方面总结出四种电子商务模式,总结了电子商务的价值驱动因素是效率、创新、互补和锁定;宗乾进(2013)和田雨晴(2013)对社会化电子商务展开研究,认为社会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电子商务,是在社会化媒体情况下,通过整合社交(如自媒体、微博等)图谱和兴趣图谱(如个人兴趣爱好、用户心理、个人行为研究等),来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推广和销售的一种商务模式。田雨晴重点阐述了社会化电子商务的研究框架内容包括: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商业行为、社会媒体和关键指标。

(三)电子商务企业的内部运营变革研究

曾晓娇(2013)重点讨论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内部应从战略高度实现eRp、SCm、CRm系统的集成与协同;孙茂长等(2010)基于创新理论和相关理论,从技术层面、组织层面和环境层面,探讨了电子商务技术与企业流程有效结合的所谓技术扩散问题。同时认为应关注B2G模式的研究;李占(2010)研究了电子商务模式给电子商务企业的收入确认和税务机关的税收监管带来的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逯俊波(2012)从电子商务应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开展研究,总结出电子商务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活动、资源和能力、战略联盟三方面因素。

(四)服务质量研究

张建方等(2012)的研究认为服务质量的内容应包括:网站设计、信息质量、物流配送三方面。质量评价体系包括网站特征视角和顾客感知视角评价两类。评价模型有e-SQ差距模型和服务质量模型等;张小栓等(2007)把电子商务网站评价方法分三个大类九中方法,探讨了评价方法的适宜性分析和网站评价的三大发展趋势。

(五)安全研究

徐少同(2007)介绍了国外电子商务的安全研究情况,重点讨论了安全威胁的概念和形式、移动商务的安全威胁情况,并从技术角度提出了解决安全问题的集中方法。

(六)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张晶晶等(2013)探讨了共同配送的问题,对共同配送的含义、特征、社会经济效应、运营模式、信息平台等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认为在共同配送在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柔性化前提下,应有横向、纵向、区域和末端共同配送;郭双盈(2014)重点研究了“最后一公里”的物流瓶颈问题,罗列了一些当前市场上出现的解决办法如便利店自提、苏宁线上销售和线下提货、天猫的猫屋等;韦宏等(2014)关注物流服务风险问题,阐述了供应风险、物流服务供应风险和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供应风险的相关概念和内容,提出应重点开展研究的内容是:供应风险的识别和评价、基于供应链契约的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服务质量风险防范与控制、物流服务供应中断风险、外包决策者风险态度对物流服务共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的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服务供应风险防范策略等;沈燕等(2006)简要阐述了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采购、物流和应用三个环节,采购应采用B2B模式,物流应采取虚拟物流和全程供应链模式;汤萱(2010)从逆向物流视角开展研究,提出基于系统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应从内部协同、外部协同和全要素三方面开展研究。

(七)消费心理和购买决策

吕成戌(2011)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中消费者购买的理论基础、消费决策影响因素、消费决策定量研究等内容,重点介绍了eKB决策模型、Kolter&armslrong消费者决策模型等,阐明消费者决策的典型行为如认知、态度变化、决策形成等。提出了我国在消费者购买决策方面的研究不足如:以一般性产品市场为基础来划分电子商务消费者的决策类型;研究针对的群体和小样本数据有限;只有影响因素的研究,对研究结果如何应用到经营管理中涉足很少等;孙洪伟(2009)研究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客户忠诚问题,总结了影响忠诚度的六个因素:信任、满意、价值、成本、技术可用性和感情因素。同时阐述了忠诚研究模型:双层模型和多层模型。

(八)信用及风险研究

李彬彬(2013)从信任的定义、度量、性质和信任管理模型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信任研究的基本情况。信任的定义从交易关系和交易环境两个方面思考,类别上分为直接信任度、反馈信任度和总体信任度,各类别可从信任程度、信任值、信任级别和可信度四个方面进行度量。信任的性质分为主观性、反意性、多维性、动态性、非对称性、有条件传递性、实践易步性和衰减性、可度良性。在信任管理模型方面分别列举了国内外包括marsh(1994)、abdul-Rhaman和Hailes(2000)、Song(2005)、almenarez(2006)、LiXiong(2004)、肖虎(2011)、唐伟(2011)等人提出的模型;马红玲、宋光兴(2011)研究了基于制度的信任机制中市场驱动型信任机制和法律绑定型信任机制。从第三方信任(B2C)、信任图章、安全认证、公证服务和履约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对电子商务信任机制及应用进行了梳理;徐昕(2014)研究电子商务市场“柠檬”问题,认为其原因包括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买卖双方信任危机、电子商务平台提供者服务上的缺陷三方面。解决机制上简要地列举了解决问题的四个参与者:政府、第三方中介、消费者和卖家。胡伟雄等(2012)系统地对电子商务信任度评价方法做了研究,对以下方法进行了列举和评价:加权平均方法、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层次分析方法、概率论评价方法、云模型理论、灰色聚类评价方法、Bp神经网络方法。

(九)跨境电子商务

李伟(2015)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企业已超过20万家,电商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据商务部测算,2016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增至6.5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30%”。主要形式包括B2B、B2C和C2C,主要目标市场为美国、德国、英国,其中日本、俄罗斯、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市场增长较快。显然,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具有相当的战略意义。

研究指出,跨境电子商务同时也面临着多重问题困扰,一是跨境物流发展滞后;二是我国出口退税和结汇政策与跨境电商贸易不匹配;三是跨境贸易的买卖双方信用监管困难,纠纷的维权成本高。四是我国海关现行管理政策与电子商务发展不配套问题如动物生鲜产品的检验检疫与贸易便利化和及时性不相匹配问题。

三、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一)现阶段电子商务研究视角的高度不够,电子商务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更待提升

现阶段广大学者仍然聚焦在传统电子商务的商品集散、物流、技术、质量、安全、信任等方面的研究上,从当下情况来看,电子商务是市场中生产要素整合的利器,需进一步发挥其自由整合要素的功能,研究和构建新的企业盈利模式,进一步释放要素的生产力。十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以社会化电子商务为例,就是充分整合要素并在传统电子商务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下一步无论从宏观、中观还是微观,我们都可以研究符合各类主体需求的充分整合各种生产要素的新的盈利模式,推动产业和经济的持续和良性发展。

(二)对消费群体分类研究不到位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消费群体的电子交易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满足。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量的消费数据可以整合和挖掘,应基于大数据分析,对消费者进行分层分类研究,开发适合不同群体的电子交易模式、方法。

(三)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革命成果结合不够

从现状表现表现来看,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便捷的电子交易途径还不够丰富,是限制了部分群体消费需求得到满足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原因是电子商务还不能及时与信息技术革命成果相契合,交易渠道的电子化、人性化程度还不够高。因此,应重点开发和研究适于我国社会环境要求的电子交易技术手段。

(四)电子商务交易的法制基础不牢固

这是一个功夫在诗外的系统工程,随着国家法制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很多现存的安全问题、信用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五)针对电子交易繁荣所引起的社会变化的研究未有涉足

从社会结构功能论和生态学视角看,社会由发挥各种功能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结构组成,并在不同时期达到均衡。当未来电子商务作为主要的资源整合和交易市场后,这个虚拟世界的巨大变化给社会的其他结构功能带来的变化是什么,会引起社会生态的那些变化,特别是给商业伦理、社会伦理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我们应该尽早关注。

参考文献:

[1]孙艳霞.电子商务模式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12(05).

[2]徐少同.国外电子商务安全研究综述[J].中国信息导报,2007(09).

[3]李彬彬.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综述[J].经济与管理,2013(02).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篇6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文化适应性

   商务英语翻译问题概述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间、地区间经济交往的实质是国家文化、地区文化的互动、交流与接触。在不同文化的交互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弱化和消除文化障碍,实现文化沟通和交流。英语作为国家间、地区间经济交往和商务往来的有效工具,具有存在形式的多样性与表达方式的多样性等特点,这些特征不仅反映着国家、地区间文化的差异性,也影响着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必须注重国外企业与本国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

   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文化环境是一个不同区域、行业、特征和性质的文化交织影响、能动渗透的有机能动场,尤其是其中的文化传统有着较强的波及力和辐射力,会对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造成影响效应,商务英语翻译也不例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历史产物,是社会文化在企业组织管理实践中的折射,也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和未来经营业绩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中,又流溢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上,既是企业组织的基因和灵魂,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在动力和重要保障;既是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批判性和继承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的有机结合。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应关注和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重视商务英语翻译的外部环境

   密切关注国外企业文化的最新成果,充分考虑商务英语翻译的外部环境。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国内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渗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学习市场经济国家先进的企业文化逐渐成为培育和创新我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但实事求是地分析,对如何借鉴、学习、吸收和内化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成果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适应性、可移植性等关键问题,并没有从理论上、学术上加以明确描述和科学阐明。目前,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对待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局限和满足于介绍和翻译,而忽视根据本土社会特殊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进行商务英语翻译,以及对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的吸收、修正和创造性地应用。

   忽视文化盘点,即忽视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的制约性,不注重原产地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分析,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未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其来龙去脉,缺乏对国外先进企业文化成果深层次的文化学透视。

   缺乏对我国本土文化独特性的准确认识,未经系统科学地分析就直接从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中演绎出各种关于商务英语翻译的手段、设想、方式与模式,企图在较短的时期内来完成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实践证明,单纯考虑国外企业文化,不会产生与国内企业商务交往活动的英语翻译理论及实践操作方式,也不会促进国内企业商务活动的持续、深入和有效地开展,反而给企业商务交往与活动的有效开展带来很大障碍,造成企业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的巨大破坏。

   把握国内外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与本质差异性

   事实上,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往往被忽视的环节就是文化的适应性。当然,文化适应性的观点决不是否认不同商务英语翻译的相互借鉴和学习,但国外先进企业文化不能原封不动地渗透到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商务英语翻译必须注意文化适应性问题。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东西方管理文化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彼此各有优势,很难找到一条客观、有效的商务英语翻译标准。对于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究其本质是由国内外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与本质差异性所致。因此,在我国企业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化适应性问题,注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反映国外企业文化特性,才能更好的造就企业商务英语翻译在企业商务创新实践中实现实质性转变和历史性飞跃。本文认为,商务英语翻译的首要前提应该是注重国内外企业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与本质差异性,有效体现国内外企业商务活动交往之间的文化适应性。

   全面构建商务英语翻译的内部环境

   文化适应性作为商务英语翻译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要素,说明商务英语翻译要与我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相一致。商务英语翻译是体现企业亚文化的一种手段,是社会宏观的大文化在企业中的投射,因而商务英语翻译必须体现出社会的宏观大文化。所以,中国企业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基础就应该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本原文化,是在与各种文化、思想、观念不断碰撞、借鉴和融合的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表征。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思想,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可道,非常道”的真理追求意识,“无为而治”的管理意识和“有生于无”的创造观以及孙子的“五事七计”以道为首的思想等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培育和建构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的重要基石。

   长期以来,我国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缺乏中国特色,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借鉴和应用到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中。实践表明,只有建立扎根于现实土壤、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商务英语翻译,才能使企业发展具备永续的原动力和发展的持久力。例如,海尔的“ingoodfaithforever”,集中反映了德、信、人尊、人与人之间亲和的传统精神在企业文化中的延续,也正是由于海尔把传统文化作为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来认识,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体系,从体系到高度,从高度到延伸,将诸多竞争对手远远抛于身后。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翻译应置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去深入探讨。研究商务英语翻译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商务英语翻译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体系和模式,加强商务英语翻译理论应用、测量、评估、诊断和追踪的实证性研究,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商务英语翻译管理模式,推动经济组织交往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赵雪涛,王明辉.浅谈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关联[j].商场现代化,2008(24)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篇7

一、坚持与时俱进,做到三大创新

(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凸显理论指导作用

为适应新形势下城乡统筹发展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型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促进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市工商局出台了《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办法》。《办法》建立了研究成果转化的运作机制,规范了重点课题调研活动,为有效推进重点课题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促进重庆t商改革创新和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了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转化的涵义。即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的后续推广、应用直至形成新政策、新制度、新举措等活动。鼓励研究成果成为各级领导层决策参考的依据:鼓励优秀理论研究成果被市级以上主流媒体特别是核心刊物采用:鼓励理论研究成果的实际运用,形成新政策、新制度、新举措。二是明确了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转化的范围和时限。围绕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并列人市局重点课题研究计划已通过鉴定的调研成果。方可进入成果转化项目认定程序。三是明确了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转化的经费标准。

(二)创新合作发展方式,提高理论研究深度

2009年3月,重庆市工商局与重庆社会科学院携手合作,成立了“重庆工商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签订了“合作开展工商行政管理研究协议书”。“中心”依托市工商局的行政资源、信息资源和市社科院的智力资源,秉承合作办中心、开放做研究的原则,组织协调各界专家学者,整合社会研究力量,通过共同努力,把研究成果的质量上升到为党委、政府决策高度,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深度服务。工商部门和专业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重庆工商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成立之后,市工商局和市社科院联合编印了《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2008年度分析报告》,得到了市领导和社会的充分肯定。这是双方依托“中心”取得的首个重大合作研究成果,也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社科院合作开展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范例。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研究报告》,主要对2008年重庆市的内资市场主体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新闻媒体广告投放、商标发展与保护、动产抵押登记情况、中介服务业发展以及企业信用状况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特点,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并对2009年发展态势作出适度展望。第二部分是《相关分析报告》,主要刊录了3篇市工商局已经并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力的调研报告。第三部分是《附录文件》,主要辑录了2008年度市工商局的重要文件。三个部分有机结合,共为一体,相互印证。全面完整地展现了2008年度的重庆工商工作。

(三)创新理论研究项目,申请重大课题立项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市工商局作为市场主体的监管执法部门,审时度势,认真思考缓解金融危机压力,促进企业平稳发展的对策措施,积极向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申报了《金融危机下重庆市场主体发展趋势战略分析研究》课题立项。这是全市工商系统有始以来首次立项的全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项目,打破了以往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做课题的方式,把理论研究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该课题围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掌握的各类市场主体的基本信息展开研究。一是分析研究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重庆各类市场主体的变化情况。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介组织、商品交易市场以及商标品牌等内容,主要将重庆现有的市场主体与全国平均水平、沿海发达省市、西部部分省市以及2007年以前重庆市场主体情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一定的规律性。二是分析研究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重庆各类市场主体变化情况对经济整体状况的影响。三是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发展重庆市场主体的对策建议,供各级领导决策参考,帮助企业及时掌握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为企业科学健康发展引路导航。

二、丰富研究内涵,力促五大突破

(一)变通课题研究思路。促进重点课题设计有新突破

2009年,全市工商系统拓宽重点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探索重点课题研究改革新思路。一是在研究内容上实现“四个结合”。即:与工商行政管理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地方党委、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相结合;与工商职能转型过程中的重点问题相结合。二是在研究形式上注重实证研究。将单纯的学术研究向决策服务转变,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不断把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上升为理论,坚持实践性与前瞻性,应用性与理论性并举的原则,推动重点课题研究出成果、出精品、高质量、有深度,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实践和发展服务。三是在研究方法上坚持“低门槛、高质量、严验收、促转化”的原则。鼓励全系统积极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工作,实行宽进严出,放宽参与门槛,通过数量的提升推动质量的提高。2009年共确定重点课题57个(其中一级课题12个,二级课题45个),是2008年的3倍,创造了全市工商系统重点课题研究项目的新纪录。在研究工作中引入“赛马”竞争机制,以质量为本,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使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在鉴定中严格把关,形成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精品研究成果。对通过鉴定的重点课题,按照《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办法》,实施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目前,市工商局已对2008年度的9个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转化项目进行了评审认定,其中7个项目完成了一级转化,在部级刊物或国家工商总局网站得以刊登发表。或形成了推进具体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措施,有力地推动和实现了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与工商实际工作的有效对接。四是在研究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将过去重点课题研究经费由主研单位承担改变为由市工商局统一解决。重点课题研究经费分为基础研究经费与成果转化工作经费,两者捆绑使用,各占研究经费的50%。通过鉴定的重点课题,由市工商局拨付研究经费,并进行成果转化。

(二)构架理论研讨体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有新突破

学术交流是理论研究活动的有效载体,为促进区县局学术交流活动规范有序、充满活力、富有成效。市工商局出台了《区县工商学会片区学术交流会管理办法》。在片区划分上,采取主城区与远郊区县相交叉。经济发达区县与经济落后区县相搭配的原则,把全市40个区县学会划分为三个片区。为扩大交流面,每间隔三年,对各片区成员单位进行重新调整。各片区成员单位根据各自区域的地理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组成的不同,结合自身实际,调研形成不同视角、不同层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更有利于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与学习。在组织方式上,采取由市工商学会主办,片区会成员单位轮流承办的方式进行,使片区会受到各级领导的广泛重视,地位逐步得以提高。在交流形式上,以理论及调研文章交流为主,也辅以参观考察、座谈会、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并导入处室指导反馈机制,首次实现处室与区县工商局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对接,业务工作与理论研究的充分融合,活跃了全系统理论研讨的氛围。同时还邀请当地党政领导、政府职能部门、工商企业代表及其他社会人士参加交流,扩大片区会的影响。

(三)推广先进经验模式,打造推荐平台有新突破

在对“四个统一”、“四化建设”、“四个转变”和“四高目标”的内涵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大胆探索实验,打破常规,先行先试,总结出了万盛区工商分局“四化”长效机制建设和南川区工商分局职能“转型”的先进经验。并予以宣传推广。万盛区工商分局作为重庆市工商局推进“四化”建设的试点单位,在认真分析、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实施了“44135”转型工程。他们以“四化”长效机制建设为抓手,建立四个工作新体制,强化制度保障,打开转型通道;树立四种服务新思维,突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用服务成效来体现转型成果;整合监管职能,突出一个消费安全重点,凸显工商的监管作用和地位;规范三种行为。强化质量保障,把质量管理控制在过程中;着力五个引导,强化能力保障,把队伍带到新的起跑线。随着“44135”职能转型工程的全面启动,使服务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四化”长效机制逐步形成,重点工作成效显著,干部信心显著增强,队伍形象明显改善,履职能力全面提高。南川区工商分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推进工商行政管理由“传统管理型”向“监管执法服务型”转变为主线,锁定“五个转向”、突出“三个重点”、完善“五项机制”、强化“三个培训”、实施“五项建设”的做法,全面推进工商职能转型。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实践和探索,南川区工商分局以实践科学发展的实绩推动了服务到位、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成效推动了监管到位、以市场秩序的持续规范推动了执法到位。通过对万盛和南川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撰写有关经验材料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发表,组织外地省市工商系统赴万盛、南川考察调研,使万盛分局“四化”建设和南川分局职能“转型”的先进经验逐步走向全国。

(四)丰富理论交流载体,突出舆论宣传成效有新突破

一是打造优秀理论研究成果发表平台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加强与《中国工商管理研究》、《新重庆》等主流媒体的联系,在《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9年1-7期中,推荐发表文章13篇,使重庆工商理论研究的影响力在全国工商系统不断增强。我们还将全市工商系统优秀论文评选改为理论研究成果评选,2009年共收到理论研究文章56篇,评选出17篇优秀文章,并将获评的理论研究成果编辑成册供广大干部职工交流学习。此外,还加强了理论研究工作动态的宣传报道。二是《重庆工商》特色彰显。《重庆工商》牢牢坚持“立足工商、服务工商、指导工商”的办刊宗旨,紧紧围绕重庆工商行政管理的“1356”工作思路,加大反映工商行政管理最新理论动态和前沿研究方面的分量,努力提高办刊质量和水平,使《重庆工商》成为全市工商系统广大干部开展理论研究、学术讨论、政策宣传、业务学习和工作交流的重要平台。《重庆工商》以舆论导向、内容安排、栏目设计、稿件质量、编校水平、合作互动等方面开拓创新为特色,从全市354种内部资料中脱颖而出,连续四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内部资料,影响力日益增强。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发展指标体系;增加值核算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118

1电子商务增加值核算缺失

目前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的模式、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风险监管、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环境都属于电子商务定性研究。而从统计方面对电子商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义、发展指标体系,也为定性研究。定量方面的研究较少,部分研究者对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和发展规模进行了测算,但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增加价值未能进行全面核算。现将相关文献梳理如下。

11电子商务的定义

颜晓珂(1998)认为电子商务是以国际互联网为主的计算机上进行的一切经济和商业活动;李琪(2004)认为电子商务是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的人,运用电子工具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杨坚争(2004)认为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庞淑萍(1999)认为电子商务是买卖双方利用计算机网络,按照一定标准和协议所进行的一切商务活动;吕兴焕(2004)认为电子商务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物流电子化和自动化工具,实现从企业生产、管理,到销售、服务,再到个人教育、娱乐和政府行为等所有现代意义的商务活动的全过程。

综上研究可见,目前理论界对电子商务有很多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即广义和狭义的电子商务。其中,广义的电子商务是运用一切电子工具和电子技术所进行的与商务有关的活动;狭义的电子商务则仅指交易者之间依托因特网为主的计算机网络,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的各种商务活动,包括商务信息、商务管理和商品交易等。

12电子商务发展指标体系

徐国祥、李宇海(2008)从电子商务支持水平、应用水平、安全水平、发展潜力水平等方面构建了上海市企业电子商务指标体系;刘敏、陈正(2008)从基础设施、资源投入、环境、交易规模、安全、发展潜力、对国民经济影响、对社会影响八个方面构建了电子商务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谌楠、杨坚争(2014)从国际可比性和数据可得性这两个原则下构建了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综合评级指标体系,并采用突变理论测算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及各要素指数;曾鸿(2005)从电子商务供需、电子商务交易构成、电子商务交易流向三方面构建了电子商务统计指标体系;刘跃、王文庆(2009)从电子商务交易指数、信息化指数、电子商务人力指数三方面较为全面的评价了区域电子商务的发展。

总的来讲,当前的电子商务主要是从就绪状况、应用水平和影响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基本覆盖电子商务发展的各个方面,但指标体系中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的指标过多,电子商务活动和商务过程的指标过少。

13现行指标体系可行性研究

刘敏、陈正(2008)认为当前的指标体系多涉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的内容,而较少涉及电子商务的具体交易过程,缺少电子商务交易额等关键性量化指标。且部分调查的样本量不足,大大降低可行性;黄灿灿(2008)认为当前缺乏正规的官方的电子商务统计指标体系,由于不具有官方的强制性,使得评估结果会出现系统性偏差;刘跃、王文庆(2009)认为各个经济区域的经济体系不同,统计方法也不同,其指标的统计数据存在难以获得的问题,以此计算的不同区域电子商务水平不具可比性。

综上所述,当前的指标体系研究角度不同,没有形成一套统一、规范的指标体系。同时,现有的指标体系主要涉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基础和发展规模,实物量指标较多,价值量指标较少,缺乏增加值指标来衡量电子商务的发展。

从以上文献梳理可见,目前对电子商务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还没有专门的电子商务增加值核算研究。

2现有服务业增加值核算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增加值核算的需要

对电子商务进行文献梳理后,发现电子商务增加值的核算还是一片空白,为了形成科学的电子商务增加值核算方法,现对现有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文献进行梳理,以期找到适合电子商务增加值核算的方法。现行增加值核算的方法虽然多,但是对服务业,特别是如电子商务这一类的新型服务业的增加值还未形成一套统一、规范和科学的核算方法,并且现行的服务业增加值核算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增加值核算的需要。

21增加值核算方法综述

211传统增加值核算方法综述

郑学工、董森(2012)通过对几种不变价增加值核算方法的比较,指出我国要深入开展供给/使用GDp核算研究,来扩展和改进我国不变价核算基础数据。“新型服务业态增加值核算方法研究”课题组(2013)提出电子商务增加值核算主要求企业的总产出,利用收入法核算增加值。许宪春(2004)介绍了我国服务业从生产和使用两个方面对服务业的现价和不变价增加值进行核算。

212新型增加值核算方法文献综述

吴俏(2012)利用投入产出表算出各服务行业中间需求率,乘以各服务行业的增加值来算出被需求的增加值。赵彦云、吴煜琳(2009)打破常规的增加值核算方法,利用实物量数据和现代数量统计模型方法核算文化产业的增加值。文兼武、刘冰、杨红军、李婧婧(2009)具体阐述了oeCD20个发达国家测算服务业年度不变价增加值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不同测算方法在各国服务业的实际应用情况,并计算了各种测算方法的应用比例。国外地区GDp核算模式研究课题组(2009)分别研究了德国、美国、菲律宾、澳大利亚四个国家的GDp核算方法和经验,以及我国GDp核算的实践,并对这几个国家的GDp核算进行综合比较。

综上可见,目前文献对服务业增加值核算主要以传统的核算方法为主,新方法的提出不多,实际试算就更少。具体而言,现有服务业增加值核算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增加值核算方法,就是继续沿用原来的增加值核算方法,只是针对特殊行业的具体情况做一些改进,例如现价和不变价增加值核算;二是打破常规,采用新的增加值核算方法。具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用模型等进行增加值核算,另一种是借鉴先进国家的核算方法进行核算。

22现有服务业增加值核算存在的问题

戴建军对中美服务业统计分类和口径比较得出,中国的服务业统计口径小于美国,按美国服务业统计口径调整后的国内服务业增加值会上升。王志平(2012)在服务业占比的中外比较中指出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偏低可能由于统计标准和口径的差异引起。赵同录(2006)指出当前的服务业统计制度改革方法明显滞后,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保持不变,使得服务业增加值被严重低估,无法反映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张炎、寻翠翠(2008)从环境核算、资源核算、财富核算、社会经济福利、非市场经济、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政策法规、人为因素等方面研究了当前GDp核算体系的缺陷。国外地区GDp核算模式研究课题组(2009)指出我国存在地区GDp与国家GDp数据有差距、不能衔接等问题。

综上可见,研究者们从不同方面对增加值进行分析后,认为当前我国的增加值是被低估的、是有问题的。造成增加值被低估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与国外相比,统计标准和口径存在差异的问题;二是增加值核算本身的方法和体系存在问题,但是对如何改进增加值核算未进入深入研究。

23现有服务业增加值核算面临的挑战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在江苏省考察新型服务业态发展情况后指出目前我国的新型服务业态发展很快,但服务业的统计基础相对薄弱,行政管理跟不上,统计基础信息和制度方法较缺乏,满足不了新型服务业的核算需要。@(2012)认为新型服务业统计与核算面临的主要问题:行政管理层面存在一些漏洞、新型服务业行业分类、新型服务业跨行业、跨地域难以分批、普查年度和常规年度数据衔接问题。胥传广、朱杰(2002)在浅议市级服务业统计调查基本框架的构造中指出与蓬勃发展的服务业相比,服务业的统计工作明显落后,不能适应增加值的核算。黄微分、高勇(2009)在建立规范统一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的基本思路中提到我国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服务业调查数据与各地区增加值核算制度没有对接。李黎(2010)指出我国服务业存在统计报表制度不完善、调查难度大、部门统计不到位和统计部门监督缺失等问题,使得现有的统计数据不能完整,不能进行增加值核算。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当前的增加值核算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统计基础薄弱、统计调查制度缺乏、行政管理存在漏洞、混业经济产生、部门监督缺失等,从标准的确定到核算的方法各个方面都受到挑战,而现在的研究主要提出了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科学的回答,还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3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目前,电子商务主要还是定性的方面进行研究,定量方面的研究很少,特别是电子商务增加值核算的研究。通过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现在还未有专门的电子商务增加值的核算,还存在这一方面的缺口。因此,通过文献综述分析可见,仍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电子商务的统计范围;二是电子商务交易额的计算;三是从新型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中选取适合电子商务的方法;四是电子商务增加值计算中的分劈问题,如何把各行业中电子商务部分的增加值分劈出来。

参考文献:

[1]李琪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

[2]杨坚争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3

[3]刘敏,陈正电子商务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7):20-28

[4]谌楠、杨坚争基于突变级数评价方法的电子商务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情报,2014(2):3-7

[5]刘跃,王文庆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的重构及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7):144-147

[6]郑学工,董森不变价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研究[J].社会调查,2012(11):14-20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篇9

2000年以来,国内理论界掀起了研究现代物流的热潮,从各类国内期刊中可以检索到几千篇相关的文章,然而,其中研究农村物流或农产品物流的文献却寥寥无几。是农产品物流研究没有价值吗?显然不是,笔者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在长期的农产品流通研究框架下,受制于农产品交易的独特性质及隐含物流的传统模式,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没有像对其他行业物流的研究那样明确找出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研究框架。

一直以来,国内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研究的重视是无可否认的,研究内容随着整个经济和社会环境所发生的变化而变化,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这些成果可高度概括地分为对农产品流通体制的研究、对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研究、对农产品流通运行的研究三个方面。在秉承将流通划分为商流、物流、信息流的传统框架下,对农产品流通的任何一方面的研究都涵盖了商流、物流、信息流三个层面的问题,并以流通的概念统之。这种研究是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中“三流合一”的背景下完成的。

而对现代物流的研究却是建立在“三流分立”的基础上的。显然,如果将现代物流的概念引入农产品流通领域,通过现代物流方式改变农产品流通的效果,就必须将农产品物流从笼统的农产品流通的概念中独立出来加以研究。

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中仍然不存在明显的“三流分立”的前提下,这是一种前瞻性的研究,是有一定风险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看作对农产品流通所研究内容的简单重复,可能被责问是不是仅仅为了追求概念的时尚而做的文字游戏。必须承认,这种责问是对研究的科学性的高度负责,因为,事实上的确如此,如果对这个问题如果回答不清,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要么是不切实际的对企业现代物流概念的盲目仿效,要么是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新瓶装旧酒,都无法实现研究者试图通过引入对现代物流的研究来改善农产品流通效果的初衷。

本文的目的在于阐明农产品物流研究与农产品流通研究的区别和联系,尝试构建一个农产品现代物流问题的研究框架,为今后的研究做一个定性的铺垫工作。

二、对农产品流通研究的回顾

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是以流通理论研究为基础的。

流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将流通置于整个经济运行的总过程中,通过剖析流通与生产过程、流通与社会再生产其他环节的相互关系,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流通在社会和经济运行中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整个社会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能。

一般认为,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行为,是运动着的具有交换价值的物质在流动中寻找通道并得以实现的过程。流通具有双重涵义:一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一是实物在空间上的流动和时间上的延续。

综述文献可以看到,国内对流通问题的研究是从以孙冶方、卓炯为代表的老一代经济学家对“无流通论”进行批判开始的,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流通过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80年代以后,对流通问题的研究在不同的维度上进行。一个维度是根据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形态,将流通相对应地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流通初始阶段、流通一般阶段和社会化大流通阶段,并根据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重点分析流通一般阶段和社会化大流通阶段流通的构成要素、本质及特点等(例如林文益,1994;陈文玲,1997、1998、1999),目的是揭示流通中的经济规律,丰富和创新流通理论。另一个维度是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对流通体制进行研究。“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转换过程,也是对流通研究不断深化的思路的转换过程。这一维度的研究内容集中在对流通体制改革的认识以及各个阶段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和改革思路等方面(例如高涤陈,1994;郭国荣,1995、1996;朱绍文,1996;万典武,1996;范剑平,1996;侯善魁,1998;王德文、黄季焜,2001;罗必良,2003;郭乐欣,2004)。以上两个维度是在宏观层面上的理论和政策研究。第三个维度是对流通经济运行中流通组织、流通渠道等问题的研究,它是从要素运作和职能运行的角度揭示微观层面上的交易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袁永康,1995;罗必良、王玉蓉、王京安,2000;王之泰,2002:曹家为,2003;王晓东,2003;晏维龙,2004;刘星原,2004)。

农产品流通是整个社会商品流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农产品流通是以增值为目的的农产品商品交换活动,是农产品在流通领域的运动过程(李大胜、罗必良,2002)。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考察一定是在社会一般流通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上文所总结的流通问题的研究框架也就框定了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范围。当然,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质,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又有自己的侧重点。

综述文献对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从内容构成来看,流通体制、流通主体、流通运行是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于农产品流通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经历,对农产品流通体制的研究成为农产品流通研究的重点。流通体制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各类农产品的价格制定、市场建设、分级管理、宏观调控等政策的制定和变化(例如姚今观,1996;郭国荣、李冀,1996;丁声俊,1997;石磊,1999;李炳坤,1999;罗必良,2003)。对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研究主要涉及农户、流通组织和流通中介组织(例如纪良纲,1995、1998;曹利群,2001;张磊,2001;卢凤君、寇平君、陈雄烈,2003)。流通运行研究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对整个流通领域的具体交易中交易主体、交易方式、交易行为和交易环境的分析和评价(例如李泽华,2000;贾生华、刘清华,2001;文启湘、陶伟军,2002;张敏聪,2002;寇平君、卢凤君,2003)。从时间序列来看,流通体制的演变是研究的主线。由此可以大致勾画出农产品流通问题的研究框架(见图1(略))。

三、传统上农产品流通研究对农产品物流研究的涵盖

在以上的研究框架下,流通的概念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总和,因此,农产品物流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被涵盖其中了。

首先,传统农产品物流活动的特征决定了其作为一种附属活动被涵盖于整个流通活动之中。物流被涵盖的原因有三:第一,传统的以商流、物流、信息流对流通的划分是以流通过程为视角的,划分的目的是更好地揭示存在于物质流动背后的社会交换关系,重点剖析由商流(即所有权转移)引起的各类主体间相互作用的机理。物流的存在是客观的,对于传统物流来说,其作用仅体现为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等,物流在流通运行中被作为成本项目进行管理,因此,对物流的研究多侧重于相对各种功能而言的技术处理和成本节约。当物流单纯以功能性活动为特征从属于流通活动的时候,它必然被涵盖于对总体流通的研究之中。第二,由于农产品流通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在农产品流通领域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是体制变革,体制变革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自然不自然地使人们忽略了对具体的物流活动改进的需要和研究,从而最终使对农产品物流的关注局限于体制演变的范畴之内。第三,长期以来,存在于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商流、物流不分,使农产品物流必然表现为一种隐含的模式,从而失去了独立研究的价值。在计划经济时期,农产品的销售机构有着严格的地域、系统和等级的划分,机构之间难以互通,物流活动各自承担,没有任何的专业化物流业务。在农村改革之后,逐渐允许包括农户和各类组织在内的主体进入农产品市场,但是,物流仍然作为商流的附属活动随着商流环节的变化不断地由各类主体重复执行,没有被专业化和独立出来。

其次,物流概念的独立性没有被强调,而是经常被涵盖于对其他问题的研究之中。第一,它被涵盖于对流通背景和环境的研究当中。比如,交通、仓储等直接与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都被当作流通运行的环境受到关注。第二,被涵盖于流通技术的研究之中。对储藏、运输、保鲜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事实上都与物流相关,但物流经常被以流通技术的概念来概括。

事实上,从任何一个维度对农产品流通的研究都涵盖了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比如,对流通体制的研究,必然涉及物流的制度及其变迁;对流通主体的研究,必然包含主体的物流行为以及基于物流行为而形成的组织间的相互联系;对流通运行的研究,必然包含各种物流业务运作的方式、环境和行为选择。

四、现代物流理论的发展使农产品物流研究走向独立

(一)现代物流的兴起及其在流通领域引起的变革

传统文化的商业化问题研究篇10

关键字: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库存控制模型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末,传统库存控制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经济环境,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研究库存控制问题成为热点。该环境下,传统的库存控制方法暴露出种种缺点。

二、供应链管理下库存控制研究现状

随着近些年库存控制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学者加快对这方面研究,取得如下成果:

黄培清等提出改善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几项措施:为供应链库存管理而设计;保证在供应链集成管理中的有效信息传递;克服组织障碍,重新设计组织激励,研究和建立供应链性能量度;加强理解不确定性。

徐贤浩等提出了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引入了供应率和需求率两个变量,建立了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根据经济批量原理,求出了最佳订货批量和最佳订货批量周期。

张得良等研究了供需双方在订货数量折扣下,如何运用连续价格折扣和非连续价格折扣的形势,确定经济订购批量问题。

通过对上述库存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库存控制研究有如下特点和不足:

(l)对库存控制的研究逐步向复杂化、集成化发展,越来越重视企业间的协调。

(2)研究只是针对各阶段库存进行成本优化,并未给出整个供应链的最优库存成本。

(3)模型忽视了不确定性因素(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顾客需求)对库存成本的影响。

(4)未能将Jit和供应链延迟等技术融入到库存成本控制模型中。

(5)未能重视信息共享对供应链库存控制成本的价值。

三、供应链管理下常用的库存控制方法

(一)供应商管理库存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Vendermanagedinventory)是指由供应链上的少数生产商、批发商等上游企业对众多的分销商、零售商等下游企业的流通库存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该方式下,供应链的上游企业不再是被动地按照下游的订单发货和补充订货,而是根据自己对众多下游要货方需求的整体把握,主动安排一种更合理的发货方式,既满足下游要货方需求,同时也使自己库存管理和补充订货策略更加合理,从而带来供应链上供需双方的成本降低。

(二)联合库存管理(Jointmanagedinventory,Jmi)

联合库存管理(Jointmanagedinventory,Jmi)是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基于协调的、分担风险的库存管理模式。强调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者、各层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出发,保持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优化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性能。

(三)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

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CollaborativeplanningForecasting&Replenishment),简称CpFR,是建立在Vmi和Jmi的最佳分级实践基础上,同时抛弃了二者缺乏供应链集成等主要缺点,能同时降低分销商的存货量,增加供应商的销售量。这一管理模式的核心是:采取多赢原则,始终从全局观点出发,制定统一管理目标及实施方案,以库存管理为中心,兼顾供应链上其他方面管理,通过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享信息来改善分销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提高预测准确度,最终达到降低库存、提高效率和满意度的目的。

四、供应链管理下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

(一)供应链管理下的多级库存控制基础理论

多级库存控制是在单级库存控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多级库存系统根据不同的配置方式,有串行系统、并行系统、纯组装系统、树形系统、无回路系统和一般系统。

(二)供应链管理下的多级库存控制应考虑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下的多级库存控制应考虑以下问题:

1、库存优化的目标。

2、明确库存优化的边界。

3、多级库存优化的效率问题。

4、明确采用的库存控制策略。

5、多级库存的控制方法。

(三)基于中心化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

基于中心化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主要是研究如何采取中心化控制策略对多级库存进行控制。中心化控制策略将控制中心放在核心企业上,有核心企业来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控制,协调上游与下游企业的库存控制活动。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对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运行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能够对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的库存活动进行协调。

(四)基于协调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

基于协调中心的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联邦式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是对供应链的局部优化控制,而要进行供应链的全局性优化与控制,则必须采用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策略。

五、结论

本文仅仅对供应链环境下库存控制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但由于供应链管理下库存控制问题的复杂性,仍有很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以下内容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l)多目标规划将在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控制与优化中占据重要位置。

(2)库存优化的发展方向将趋向与计算机结合的集成化、网络化。

(3)基于协调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永强.现代常用库存控制模式分析.企业管理,2010

[2]张家善.论联合库存控制.现代商贸工业,2009

[3]沈佳.基于Jmi的供应链库存控制研究.内江科技,2010

[5]宋雅杰.mJo库存控制模型研究.企业活力,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