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消防工程造价估算十篇消防工程造价估算十篇

消防工程造价估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2:40

消防工程造价估算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消防;预算;管理;编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编制是一项对知识储备和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它展现了项目的综合特性,展现了工程项目总体的投资回报率水平等等。在建筑工程中,概预算编制不仅在核算与节约工程项目造价时被广泛采用,还对工程设计经济性与适用性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建筑工程行业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而出现了重大的变革,一方面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项目资金也更为充实。一方面推动了我国工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我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人员的整体水平。此外,在建筑过程项目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受人为或是市场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实际的工程造价高于预期的资金投入。只有在实际的工作中增强概预算编制员工的整体工作能力,改善概预算编制的整体水平,严格做好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坚持施行对投资风险的控制,对整体工程预算施行动态管理,对建筑项目的投资估算工作做到进一步的强化,并且保证对预算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就能够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建筑工程中的消防经费预算管理。

一、消防工程概述

消防是防火和灭火的总称。一般的消防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为感应机构,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二为执行机构,即灭火、联动控制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报警器、警报器、事故广播、显示和联动控制器等组成,完成火灾检测火情并及时报警的任务。

火灾及联动系统有液体灭火、气体灭火、事故照明、疏散指示、防排烟设施、专用通讯系统组成,完成接到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的任务。

消防工程包括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水灭火系统中包括消火栓灭火和自动喷淋灭火两部分;消防工程项目包括灭火管道安装、部件及阀门法兰安装、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消火栓、气体驱动装置、泡沫发生器等。

消防工程适用于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与其他有关工程的界限划分:(1)水消防管道的室内外划分,以建筑外墙皮1.5m处为分界点。如入口处设阀门时,以阀门为分界点。(2)消防水泵房内的管道为工业管道项目,与消防管道划分以泵房外墙皮或泵房屋顶板为分界点。(3)消防管道与市政管道的划分,以计量井为界。无计量井的,以市政给水管道的碰头点为界。

二、建筑工程概算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建设工程概预算是指在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参照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

它是建设工程项目在不同建设阶段经济上的反映,是预先计算和研究建设工程价格的费用性文件,是对工程投资进行决策、分配、控制、管理、核算和监督的主要依据。现代建筑工程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做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要,控制风险投资,改进和完善工程投资估算,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有效地指导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

三、加强消防工程概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3.1了解项目工程现场情况和施工组织的特点

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并考虑可能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措施是编制好设计概预算的必要环节。

3.2熟悉设计图纸,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正确计算工程量

概预算编制人员必须充分熟悉各定额册说明、总说明、章说明、节说明及定额所含工作内容,熟悉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阅读图纸应从设计说明和总平面图开始,要清楚工程的性质、类型、规模,依次阅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材料做法,了解各类图纸所示部位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工程量计算。正确合理地套用定额,力争做到定额项目和实际相符,不重复计算、不漏算。

概预算编制人员要依据设计图纸准确地计算出与设计图纸相对应的工程量,这要求编制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施工经验表现在编制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工艺的把握上。

3.3客观分析价格因素,价差调整要留有余地

概预算定额表中的设备材料价格反映的是编制年的价格水平,编制设计概预算使用定额时,其价格水平是按市场价格来确定的,需要进行价差调整,也就是所说的动态管理问题。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往往是历经数年。其间设备材料价格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动,为使概预算起到控制投资的作用,必须建立工程造价价差预测系统。首先预测出未来设备材料价格的演变情况,然后预测出与之相关的各项工程造价指标的变化趋势,合理确定价差,适时地调整价差,使估算、概预算的编制在动态中进行。

3.4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概预算编制

因为工程的概预算编制时间紧、任务急,难免会出现多算、漏算或重复计算的情况,另外概预算编制人员也不得不在大量的定额条目以及各种项目计算表之间反复抄录和校对,所以在大量的重复计算中花费了过多的时间,这样计算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现在研究出的很多计算机软件在概预算编制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大大减轻了工程概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概预算编制的工作效率,是提高概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根本保证。

3.5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设计、材料设备采购、现场工艺、工程整体结构、投资分析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应熟悉。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全面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等工作都要了解掌握。所以,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结束语

工程概预算编制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工程造价水平,随着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造价已经进入了一个改革和完善的新时期,这就要求概预算编制工作不断提高和完善。要做到结合工程各方面需求,掌握影响工程造价的各个因素,编制出一套合理、准确的概预算方案,保证工程整体施工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GB50500-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

[2]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刘艳平.探析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0,(11).

[4]钟山.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存在问题探究[J].企业导报,2010,(05)

消防工程造价估算篇2

关键词:建筑;消防评估;方法;步骤

引言

我国建筑消防设计规范仍处于“处方式”阶段,与国际上正积极向“性能化”规范的转变还存在差距。性能化规范能针对特定建筑的用途,灵活运用各种设计方法进行设计。消防安全评估正是其中关键环节。消防安全评估即是对消防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对各类安全因素参照现行消防法律、法规,运用火灾安全工程学原理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价分析,得出全面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时效性的量化结果。

1消防安全评估的必要性分析

1.1科学预测建筑消防安全等级的需要

目前大型复杂的现代建筑、多功能区域性场所不断涌现,其使用功能、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及配套设施等方面都给消防安全带来新问题。而处方式规范对此近于束手无策,这就需要依据实际对可能发生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确定其真实的消防安全等级,采用以火灾性能为基础的人性化防火措施,并逐步制定相应的性能化防火规范,使火灾安全目标、火灾损失目标和设计目标良好结合,实现火灾防治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统一。

1.2准确反映火灾发生客观规律、确定消防监督模式、制定阶段性消防工作方案的需要

人们都有这样一种误解,即只要达到规范要求、检查合格就不会发生火灾。这就易使人们思想懈怠、意识麻痹。而事实证明,火灾的发生常出乎人们意料。可见传统的消防监督机制局限性很大。消防安全评估作为一个动态过程能反映消防安全现状及当前状况下事故结果的预测,反映相对安全与绝对危险的关系,为有针对性的确定科学的监督机制提供依据。

1.3实现消防监督机制与市场经济运作机制有机结合、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的需要

消防安全评估具有系统性、科学性与时效性,能将隐蔽的、抽象的消防安全状况以量化结果显现出来,直接反映消防安全等级。依据此结果人们可以将消防安全与资产评估、保险、信贷、产品价格、人才选拔等市场运行机制有机结合,实现消防工作的社会化管理。

1.4发挥社会技术力量参与消防工作、增加消防监督工作的科技含量的需要

引入消防安全评估机制,可充分发挥社会各部门、行业的作用,利用社会上的技术力量,委托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社会消防评估机构或科研机构承担消防安全评估工作,强化其中的科技含量,为消防执法监督提供技术依据或专家意见,共同做好消防工作。

2建筑消防安全评估的方法分析

2.1对照规范评定

以处方式规范为依据,逐项检查消防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这也是我国进行防火设计审查采用的基本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符合现行消防规范的一般建筑,但对应用最新技术成果、结构和功能复杂的新型建筑可能不适用。

2.2逻辑分析方法

基于演绎分析,运用运筹学原理对火灾发生原因及结果进行逻辑分析,揭示其中的逻辑关系。该法能对导致事故的隐患及其逻辑关系进行定性描述,构造有关事故隐患的逻辑图,并对各隐患以事故概率的形式进行定量分析。但因涉及因素多,数据量大,于大型事故进行逻辑分析较难。

2.3计算机模化法

应用计算机数值分析建立火灾模型,对火灾过程的各方面(如火灾发生发展、烟气产生与扩散、消防设施情况及人员反应与行为等)进行动态模拟,计算火场温度、压力、气体浓度、烟密度等参数,并考察其影响,估计对人员和财产的危险程度,从而做出安全性评价。该法能定量比较不同方案的火灾危险程度,方便、科学地进行火灾模拟与评估,选定最经济合理的消防措施,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模型的精确性,需要丰富的数据,涉及面广,工作量大。

2.4综合评估方法

基于数据统计建立评估对象的影响因素集,并确定它们的影响程度等级和权重实施计算。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考察各系统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建筑物火灾发生发展的影响,做出对整个建筑物消防安全性能的评价。此法面而实际,但过多依赖专家,主观成分较大,且评估结果仅能确定危险等级,不能得出精确的定量结果。

上述几种方法笔者认为最具推广价值的当属计算机模化法。该法离实际的普及虽尚待时日,却是研究消防安全评估的主要工具,也更符合火灾工程学的发展方向。计算机模化法的步骤主要分为设定消防安全目标、确定定量分析方法、设定指标参数、设计火灾、定量分析等几个步骤,下面本文就通过实例对计算机模化法步骤进行分析。

3消防安全评估的实例分析

建筑概况:以某地下服装商场为例,该工程建筑分为五个区域,总面积约5000,营业面积约4000层高4m,吊顶下净高约3m,有三个防火分区面积约为800,另外两个分区一个面积约为730,一个为700,这五个防火分区通过0.5m高的的固定挡烟垂壁划分为两个防烟分区,烟分区面积为防火分区面积的一半。

3.1设定目标

作为基础性工作,设定目标主要是减小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保证安全疏散、防止火灾扩大成为区域性火灾并要保证消防活动的安全。消防设计首要考虑的就是对人员生命安全的保护。

3.2确定方法

建立火灾模型必须对消防安全进行定量分析,其方法有确定性分析方法,概率风险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相对较优的确定性分析方法,是运用各种数值模型对火灾发生发展、烟气流动、各消防系统对火灾的反应、消防队的反应及由此造成的对建筑的影响及对其内居民的危害进行绝对数值形式(如伤亡人数、及财产损失等)的量化分析,其分析结果准确度依赖于数值模型的精确性。

3.3设定参数

根据选定的分析方法,设定指标参数。对于确定性分析方法,要采用确定性安全标准,确定火灾的危险条件及达到该条件所需的时间。生命安全的威胁主要是高温、有毒气体、低能见度、烟层界面高度及建筑结构坍塌等。设置合理有效的消防系统,防止或延缓危险条件来临的时间,为人员疏散赢得宝贵时间,是消防设计的首要任务,必须确保以下条件:aSet>RSet,其中aSet为你能够获得的安全疏散时间,也就是从火灾发生之时到危险条件产生之时的时间间隔,RSet为需要获得的安全疏散时间,也就是从火灾发生之时到人员全部疏散至安全地点所需的时间。因此必须保证aSet>RSet,这样才能满足消防设计的安全要求,否则就不符合。

3.4设计火灾

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火灾进行分析并无必要,仅对危险性足以造成重大伤亡与损失的那些火灾进行详细量化分析即可。这就要考虑可燃物数量、材质、位置及消防防护系统失效的可能性等因素,对预期危害有个粗略的估计,在此基础上确定一系列有待分析的火灾事件。在进行确定性分析时,为了简化处理问题的复杂程度,常分析一些最为严重的火灾情况。设计火灾有两种方法:t方火灾曲线(通过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的火势大小进行粗略估计,用t方火灾曲线来粗略描述火灾的发展情况)和火灾实验(通过火灾实验获得实际火灾时的火灾曲线)。t方火灾曲线的规律为Qg=α(t-ti)2,符合此公式的火灾成为t方火灾,其中Qg为热释放速率,t为时间(s),ti为点燃时间(可设为0),α为火灾增长细述(kJ/s³);火灾实验的燃烧条件与实际火灾时可能不同因而得到的火灾曲线会存在一定误差,不过与t防火灾曲线相比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3.5定量分析

根据确定的一系列有代表性的设计火灾,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运用相关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对建筑物的消防安全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确定的安全指标参数评价防火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设定的消防安全目标。定量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计算RSet和aSet。本例中aSet可由火灾计算机模型模拟得到,RSet可通过人员疏散模型模拟火灾时期人员的疏散过程计算得出。

通过输入相关参数(建筑结构参数、人员密度参数、火源位置、时间参数等)后的模拟得到不同火源位置的RSet结果,楼梯间门厅处RSet为430(s),疏散走道/店铺RSet为270(s),防火门处RSet为460(s)。

对于aSet采用的设计方案:系统采用快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水强度8L/min.m²,动作温度68℃,系统作用面积160m²,闭式喷头Rti为30;排烟系统排烟量标准36m³/h.m²,排烟机风量33000m³/h,全压500pa。经过模拟,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不能满足安全要求,一是没有安装消防系统或各消防系统全部失效;二是只有防排烟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失效或没有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三是只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失效或没有安装防排烟系统。

因此,考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机械排烟系统联合作用方案的有效性。经过各方面综合分析,通过计算机模拟解算,烟层界面能够始终保持在2米以上,能够保证人员有充足的时间疏散到安全的地点,符合安全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进行定量分析后方案达不到设定的安全水平,就要对原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对原设计进行修改之后,再次进行火灾模拟与人员疏散的计算,如结果表明,人员仍不能安全地疏散出去,就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二次修正,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最后人员能安全地疏散出去,消防设计至此才符合要求。通过前面的模拟解算,初步方案能够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需要,符合安全要求。

结语

建筑消防安全系统研究是个复杂工程,其安全评估要考虑的内容很多,需进行大量调查、统计与实验。本文仅就消防安全评估的必要性、方法及步骤进行了初步分析,构建了消防安全评估基本框架,更多内容还需进一步研究。只有不断丰富和完善消防安全评估,尽早实现性能化防火设计,才能提高建筑防御火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孟帅.大型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综合评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S1)

消防工程造价估算篇3

    关键词:城市区域  火灾风险  评估 

    一、火灾风险评估的概念 

    过去,人们往往依靠经验和直观推断来做出决策。随着计算机容量不断扩大和模块技术的发展,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和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技术作为复杂或重大事项决策的必要辅助手段,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在决策分析、管理科学、运营研究和系统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和应用[1]。 

                       

    通常认为风险(risk)的定义为:能够对研究对象产生影响的事件发生的机会,它通过后果和可能性这两个方面来具体体现。风险概念中包括三个因素: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的认知;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后果[2]。因而,火灾风险(fire risk)包含火灾危险性(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火灾危害性(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的后果)双重含义[3]。 

    现在,在文献中可以看到的与“火灾风险评估”相关的术语有fire risk analysis, fire risk estimation, fire risk evaluation, fire risk assessment等,但基本上火灾风险评估都是指:在火灾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火灾风险进行估算,通过对所选择的风险抵御措施进行评估,把所收集和估算的数据转化为准确的结论的过程。火灾风险评估与火灾模拟、火灾风险管理和消防工程之间有密切关系,为其提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简单地如消防安全设施检查表,复杂的就会涉及到概率分析,在应用方面针对的风险目标的性质和分析人员的经验有各种变化[4]。 

    较多的人倾向于从工程角度来定义火灾危害性(fire hazard)和火灾风险(fire risk)。火灾危害性指:凡是根据已有的资料认为能引起火灾或爆炸,或是能为火灾的强度增大或蔓延持续提供燃料,即对人员或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任何情况、工艺过程、材料或形势。火灾危害性分析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针对性,目的是确定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发生的可预见性后果。这种设定的条件称为火灾场景,包括建筑物中房间的布局、建材、装修材料及家具、居住者的特征等与相关后果有关的各种具体信息。目前在确定后果方面的趋势是尽可能地利用各种火灾模式,辅以专家判断。此时,危害性分析可以看作是风险评估的一个构成元素,即风险评估是对危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权衡的一系列危害性分析。 

                       

    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看,风险具有系统特性和动态特性。风险实际上并非某一单一实体或事物的固有特性,而是属于一个系统的特性。若系统发生变化,很容易就会使事先对风险所做的估算随之发生变化。火灾风险评估模式包括:系统认定,即明确所要评估的具体系统并定义出风险抵御措施的过程;风险估算,即设定关于火灾的发生几率和严重后果及其伴随的不确定性的衡量标准或尺度,计算和量化系统中的指标的过程;风险评估,对该标准或尺度进行分析和估算,确定某一特定风险值的重要性或某一特定风险发生变化的权重[5]。 

二、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的意义及发展概况 

                       

    在消防方面,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建筑设计性能化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的安全评估日益受到重视,比如美国消防协会制定的“nfpa101生命安全法规”是一部关注火灾中的人员安全的消防法规,与之同源的“nfpa101a确保生命安全的选择性方法指南”,分别针对医护场所、监禁场所、办公场所等,给出了一系列安全评估方法,多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评估方面[6]。 

                       

    目前,我国在火灾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某一企业,或某一特定建筑物为对象的小系统。例如,由武警学院承担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石化企业消防安全评价方法及软件开发研究”,以“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等消防规范和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为基础,设计了石化企业消防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道化指数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模型得出炼油厂的消防安全评价结果[7]。以某一特定建筑物为对象的火灾风险评价也比较多,如中国矿业大学周心权教授,在分析建筑火灾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因素集,并运用模糊评价法对我国的高层民用建筑进行了消防安全评价[8]。 

                       

    与上述的安全评估不同,城市区域的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火灾风险级别,配置消防救援力量,指导城市消防系统改造,指导城市消防规划。对已建成的城市区域的火灾风险评估必须考虑许多因素,即城市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区域内所存在的对生命安全造成危险的情况、火灾频率、气候条件、人口统计等因素,进而评价社区的消防部署和消防能力等抵御风险的因素。除此之外,在评估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情况是要关注社区从财政及其他方面为消防规划中所要求的总体消防水平提供支持的能力和意愿。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综合功能增强,在居住区商贸中心、医院、学校、和护理场所增多,评估方法还会相应的改变。现有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出于以下两个目的: 

   (一)用于保险目的 

    在火灾保险方面的应用的典型事例为美国保险管理处iso(insurance services office, iso)的城市火灾分级法,在美国已经被视为指导社区政府部门对其火灾抵御能力和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和自我评估的良好方法。iso方法把社区消防状况分为10个等级,10级最差,1级最好。 

                       

    iso是按照一套统一的指标来对每个社区的客观存在的灭火能力进行评估,确定该社区的公共消防级别,这套指标来自于由美国消防协会和美国自来水公司协会所制定的各种国家规范。iso对城市消防的分级方法主要体现在它的“市政消防分级表(commercial fire rating schedule, cfrs)”上。cfrs把建筑结构、用途、防火间距与公共消防情况(用公共消防分级数目表达)相关联,再以统计数据加以调节后,来确定相应的火险费用。iso级别仅被保险公司用作确定火险费用的一个成分。iso分级系统虽然无法反映出消防组织的其他应急救援能力,但实际上也常用于各个区域的公共灭火力量的确定。 

                       

    市政消防分级表从1974年开始使用,主要考察某城市区域的7个指标情况:供水、消防队、火灾报警、建筑法规、电气法规、消防法规、气候条件。随着技术进步,该表也不断改进。1980年版抽取了cfrs中对公共消防分级的方法,给出了修订后的灭火力量等级表,指标只包括前3项。被删除的指标或者确少区分度,或者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评估时太过于主观,而且74表格中包含许多评估标准是具体的规定,如果某一社区的情况没有满足这些规定,则归属为差额分,规定降低了表格可使用的弹性范围,无法正确评估情况和技术的变化。故而iso分级表被视为越来越“性能化”[9]。 

   (二)用于消防力量的部署 

                       

    当今的消防组织和地方政府要担负日益加重的安全责任,面对来自公众的对抵御各种风险的更多的期望,以及调整消防机构人员、设备及其他预算方面的压力,迫切需要确认某一给定辖区内的具体风险和危险的等级。 

                       

    具体地说,城市区域风险评估在消防方面的目的就是:使公众和消防员的生命、财产的预期风险水平与消防安全设施以及火灾和其他应急救援力量的种类和部署达到最佳平衡。 

                       

    关于火灾风险对于灭火救援力量的影响,美国消防界对此的关注可以说几经反复,其间美国消防学院、nfpa等都做了许多工作。直至20世纪90年代,国际消防局长协会成立了由150名专业人士组成的国际消防组织资质认定委员会(the  commission of fire accreditation international, cfai),经过9年的广泛工作,制定了“消防应急救援自我评估方法”,和制定标准的社区消防安全系统。另外,nfpa最终还制定了nfpa1710和1720两个指导消防力量部署的标准,分别帮助职业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和改进为社区提供的消防救援的水平。根据nfpa最近的调查,nfpa1710将在全美30500个消防机构中的3300~3600个得到正式的应用,也推广到加拿大有些地区[10]。 

                       

    英国对消防救援力量的部署标准是依据内政部批准的“风险指标”,把消防队的辖区划分为“a”、“b”、“c”、“d”四类区域,名为“风险分级”系统。其目的是对消防队的辖区进行风险评估,确定辖区内的各种风险区域,进而确定该风险区域发生火灾后应出动的消防车数量和消防响应时间。1995年,英国的审计委员会了一份题为“消防方针”的考察报告,认为这种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建筑设施的占用情况、社区的人口统计情况和社会经济因素,也没有把建筑物内的消防安全设施纳入考核范围。故而由审计委员会报告联合工作组与内政部的消防研究发展办公室一起,设立了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开发一套供消防机构划分区域的风险等级,对包括灭火在内的所有应急救援力量进行部署,用于消防安全设施的规划并能解决上述问题的风险评估方法,再对开发出的方法进行测试。最后entec公司开发出了计算软件,并于1999年4月以内政部的名义出台了“风险评估工具箱”测试版[11]。

  

    三、国内外近期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一)国内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张一先等采用指数法对苏州古城区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级[15],该方法的指标体系考虑了数量危险性,着火危险性,人员财产损失严重度,消防能力这四个因素。1995年李杰等在建立火灾平均发生率与城市人口密度﹑城区面积﹑建筑面积间的统计关系基础上,选取建筑面积为主导参量,建立了以建筑面积为单一因子的城市火灾危险评价公式[12]。李华军[16]等在1995年提出了城市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中城市火灾危险性评价由危害度﹑危险度和安全度三个指标组成,用以评价现实的风险,不能用来指导城市消防规划。 

    (二)美国的“风险、危害和经济价值评估”方法[13] 

                       

    美国国家消防局与cfai于1999年一起,在“消防局自我评估”及“消防安全标准”的工作的基础上,更突出强调了“火灾科学”的“科学性”,开发出名为“风险、危害和经济价值评估(risk, hazard and value evaluation)” 的方法。美国消防局于2001年11月19日了该方案,这是一个计算机软件系统,包含了多种表格、公式、数据库、数据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采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以确定和评估辖区内火灾及相关风险情况,供地方公共安全政策决策者使用,有助于消防机构和辖区决策者针对其消防及应急救援部门的需求做出客观的、可量化的决策,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把消防力量布署与社区火灾风险相结合的原则。 

                       

    该方法的要点集中于两个方面:1、各种建筑场所火灾隐患评估。其目的是收集各种数据元素,这些数据能够通过高度认可的量度方法,以便提供客观的、定量的决策指导。其中的分值分配系统共包括6类数据元素:建筑设施、建筑物、生命安全、供水需求、经济价值。2、社区人口统计信息。用于收集辖区年度收集的相关数据元素。包括居住人口、年均火灾损失总值、每1000人口中的消防员数目等数据元素。 

                       

    该方法已在一些消防局的救援响应规划中得到应用。以苏福尔斯消防局为例,它利用该方法把其社区风险定义为高中低三类区域,进而再考察这些区域的火灾风险可能性和后果:高风险区域包括风险可能性和后果都很大的以及可能性低、后果大的区域,主要指人员密集的场所和经济利益较大的场所;中等风险区域是风险可能性大,后果小的区域,如居住区;低风险区域是风险可能性和后果都较低的区域,如绿地、水域等,然后再把这些在消防救援响应规划中体现出来。 

    (三)英国的“风险评估”方法[14] 

                       

    英国entec公司研发“消防风险评估工具箱”,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评估方法的现实性,是否在一定的时限内能达到最初设定的目标。经过对环境、毒品管理、海事安全等部门所使用的各种风险评估方法的进行广泛考察之后,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对这些方法加以适当转换,就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消防队应该接警响应的不同紧急情况进行评估。二是建立了表达社会对生命安全风险可接受程度的指标。 

                       

    entec的方法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对消防队应该接警响应的各类事故和各类建筑设施进行风险评估,这样得到一组关于灭火力量部署和消防安全设施规划的国家指南。对于各类事故和建筑设施而言,由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数据各不相同,所以对于国家水平上的风险评估设定了一个包括四个阶段的通用的程序:对生命和/或财产的风险水平进行估算;把风险水平与可接受指标进行对比;确定降低风险的方法,包括相应的预防和灭火力量的部署;对不同层次的灭火和预防工作的作用进行估算,确定能合理、可行地降低风险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国家指南确定后,才能提供一套评估工具,各地消防主管部门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在国家规划要求范围内,对当地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并对灭火力量进行相应的部署。该项目要求针对以下四类事故制定风险评估工具:住宅火灾;商场、工厂、多用途建筑和民用塔楼这样人员比较密集的建筑的火灾;道路交通事故一类危及生命安全、需要特种救援的事故;船舶失事、飞机坠落这样的重特大事故。 

                       

    第三个阶段是对使用上述评估工具的区域进行考查,估算其风险水平,与国家风险规划指南对比,并推荐应具备的消防力量和消防安全设施水平。 

   参考文献: 

     1、thomas f. barry, p.e. risk-informed, performance-based industrial fire rotection. 

                     tennessee valley publishing, 2002. 

 &n  2、hb 142-1999 a basic introduction to managing risk:as/nzs    4360:1999 

     3、iso8421-1:1987(e/f) 

     4、richard w. vukowski, fire hazard analysis,fire protection   handbook, 18th edition, 1995. 

     5、brannigan, v., and meeks, c.,“computerized fire risk  assessment models”, journal of fire sciences, no.3  1995. 

     6、nfpa101a guide on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life safety. 2000 edition. 

     7、赵敏学,吴立志,商靠定,刘义祥,韩  冬.石化企业的消防安全评价,安全与环境学报,第3期,2003年 

     8、李志宪,杨漫红,周心权.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技术初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年第12卷第2期: 30~34. 

     9、fire suppression rating schedule, iso commercial risk services, 1998 edition. 

     10、nfpa1710: a decision guid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ire chiefs, fairfax, virginia. 2001. 

     11、entec, review of high occupancy risk assessment toolkit. 23 august 2000. 

     12、李杰等.城市火灾危险性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95年第二期:99~103. 

     13、information on the risk, hazard and value evaluation, usfa, 1999. 

     14、michael s wright, dwelling risk assessment toolkit: 1999. 

消防工程造价估算篇4

关键词:防范性养护;造价;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现在中国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市政道路交通和大家的生活紧密联系,因而市政道路路面防范性维护的造价研讨和影响要素与操控对策的分析对工程费用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二、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市政道路路面养护一般分为日常养护、矫正性养护、预防性养护等。通常意义上的养护都是指被动式的矫正性养护,即哪里路面出现破损,就优先进行维修。而预防性养护是一种在路面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采取的对现有道路系统进行有计划的、基于费用-效益的养护策略。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的实质就是早期预防性养护,一般是全面的、整体的。其作用在于通过一些前置的措施方法,使道路及其构造物内部和外部的病害隐患与不利条件得到遏制、改善,保证其在正常的运营条件下,实现或延长设计使用寿命。在大规模建设时期,及时养护已有路网,对于保持道路完好率、防治早期破坏、控制养护成本尤为关键。

预防性养护实际上是对道路的又一次成本投资,成本属于整个寿命周期成本的一部分,成本发生的时间段为整个运营期。我们应该在道路使用全寿命周期内综合分析道路使用各阶段的成本投入,合理投资,获取最大收益,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长时间的使用功能。

三、市政道路路面防范性养护造价中存在的问题

1、市政道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未形成科学体系,造价动态管理严重不足

由于我国长期把养路费定位为事业费,实行养护工程拨款制,养护工作具有指令性和强制性,而对养护工程项目的投资管理和价格管理研究不多,缺乏对市政道路养护投资性质和价格形成的深入研究,也未能根据养护工程类别,有选择地确定投资估算、概算、预算、清单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竣工决算,形成从投资计划、设计概算、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合同价)、计量支付(工程结算)到竣工决算全过程完整的养护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导致养护投资效益不高、养护资金紧张、造价控制不利、价格高于价值等问题发生。

2、轻视市政道路养护工程前期造价管理工作,对养护工程概预算管理缺乏深入

养护概预算编制体系里的项、目、节不按照不同市政道路的性质来划分,无论是高速道路,还是普通市政道路的大修工程的项、目、节体系都一样是不符合现实的。由于我国目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市政道路养护工程市场还极其不完备,养护定额的指导性对规范养护市场行为会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我国养护工作定额是宏观定额,按“年公里”或“千平方米”为单位测定消耗量,不是针对具体养护工程的,无法确定具体养护工程工、料、机消耗量。目前有些省市修订的养护定额中工、料、机消耗量的测定与实际差距也很大,对不同性质市政道路的差别考虑较少,不利于定额养护。养护施工企业由于缺乏历史资料积累,未形成企业定额。

3、不重视市政道路养护工程设计,割断了市政道路养护工程设计与投资计划、造价管理之间的联系。

虽然交通部要求大、中修工程要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设计,确定设计工程量,编制预算,但实际上由于市政道路养护工程比较琐碎、零散,而且缺乏养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对养护工程设计一直做得很少(除桥梁养护工程会考虑一些设计外)。没有设计,也就不能为概、预算和工程量清单提供较为准确的工程量,更不能在设计阶段通过工程造价管理影响设计、优化设计,而仅凭经验粗估工程量进行概预算,是不能有效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的。

4、没有统一的养护工程量清单体系,不利于养护市场价格的形成,也不利于计量支付

各省市由于市政道路管理模式多样化,造成不同的养护业主有不同的养护工程量清单体系,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量清单内容和细目划分也是千差万别的,不利于公开、公正的社会化招投标。

5、对耗费大的养护工程缺乏必要的工程可行性分析

有些省市市政道路养护注重对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养护决策、费用计划、技术经济分析和费用控制都依赖于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系统。但由于我国高速市政道路网络体系不够完整,路况和车流量都不稳定,而且缺乏丰富的历史数据,养护工程造价信息收集少、更新慢,养护方案选择范围小且不能自适应,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系统对路用性能和养护费用预测精度很差,常常会导致一些错误的养护决策。因此,对一些耗费巨大的大修工程及改建工程还应通过实地调查勘测进行养护方案比选,对它们进行必要的工程可行性分析,并在方案设计、测算工程量的基础上作投资估算。

四、加强市政道路维修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1、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进行维修工程之前,首先要完成市政道路日常维修养护资金的申报工作,它是由财政拨款,相关的管理部门会通过评定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定一年的造价总资金。只有确保市政道路维修养护资金能够足额到位,才能保障市政道路养护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故需做好施工前的造价管理准备工作。

(一)估算维修工程的造价投入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资金一般比较匮乏,也是有限的,所以在许多城市中,制约其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资金短缺。作为控制维修工程造价的前提,维修养护工程造价的估算工作尤为重要,所以必须在投资与决策阶段,及时、准确地估算工程的造价,如此,方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合理利用固定资产的投资,经济与社会效益也才得以提高。在实际的造价管理工作中,需严格遵循《市政工程设施养护维修估算指标》中的规定,具体要做好以下3点内容。统计好市政道路维修工程的设施量,将道路等级、数量、结构类型、修或改建年限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施工材料、机器设备与人工成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最新的市场价将单位实物量的指标单价计算出来。计算单位实物量指标单价与各类型道路数量的乘积,经汇总得到的就是直接的工程费用,然后根据规定计取维修工程的管理费、税金与利润等,最后得到一年的道路维修养护资金费用。

(二)拟定合理的维修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较为复杂,制定一份合理的维修方案,可以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所以,在养护维修方案中,需明确各类资源的分配,如人力资源,还要选择好施工的机械。拟定方案时要综合考虑施工要求与维修技术,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以免造成资源浪费。此外,还需将维修养护计划、施工的规章制度纳入其中,因为维修养护的工期与质量的控制会受其影响。

2、维修过程的造价管理

道路的损坏是无法预见的,在实际中只能依靠日常的巡查对维修养护的工程量进行估算,修补工作也是根据巡查发现的路面破损程度进行。故需根据中标单价计算出工程造价,并要合理使用维修资金。此过程的造价管理,应做到以下工作熟悉路况,日常巡查任务要到位。发现道路破损应及时修补,根据原本的道路结构、施工面积、维修养护方案进行预算的编制。进行造价比对工作,针对经常性维修的路段,应找出其受损原因,同时提出维修养护的方案,并进行维修养护方案的造价比对。记录现场维修养护的情况,因施工过程无维修设计图,故可通过拍照记录下维修的现场。

3、维修后的造价管理

此阶段属于“竣工验收”的阶段,需完成道路维修养护工程的结算审核工作,该工作应以道路维护工程的完成量为依据。维修后的造价管理工作包括:核实工程量,尤其要核查隐蔽的工程量,同时采取内业资料计算的方式与现场抽查的方式进行核查。检查维修质量,对使用砼的标号、道路铺砖的强度、砂浆的轻度、维修后路面的平整度等进行现场查看,观察其是否满足规定要求与标准。根据现场维修的记录照片,对维修工序进行审核,审核施工操作是否规范、是否做到文明施工等。以上面的审核情况为依据,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工作(应将旧料的回收价值扣除)

五、结束语

由于国民经济的不断完善,市政道路建设得到不断的发展,路况是衡量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注重路面维护是非常有必要的,加强市政道路路面防范性维护的造价能够有效控制路面施工的成本。

参考文献

[1]陈胜.市政道路路面防范性养护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

[2]夏春晖.浅谈市政道路维修工程的造价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消防工程造价估算篇5

关键词:灭火救援,指挥员素质,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判

1引言

在消防部队遂行灭火救援的各项任务中,基层指挥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层指挥员,即消防大队大队长、教导员,基层中队中队长、指导员,在灭火救援的现场是最末一级指挥员,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对于灭火指挥活动以及灭火作战行动是否发挥出最佳的效能,具有决定性作用。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见于各兵种部队中,如苏飞[1]对于炮兵旅作战能力进行了评估,确定了部队作战指挥能力评估标准;熊刚等[2]对防空兵作战指挥中指挥员的可靠性的评估指出,指挥员的持续作战能力和人体极限强度的作业能力对于指挥决策中差错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对现役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能力素质评估,目前研究还较为缺乏,文献较少。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的综合素质评估,是促进消防部队基层管理和灭火救援战斗力的重要措施,对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指挥最佳效能的发挥提供前提条件。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对基层消防指挥员素质进行了合理评估。

2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素质评估方法

指挥员综合素质的评估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对于这类主客观评估分析都存在的问题,常用的评估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模糊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方法等。

aHp,即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该方法以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以及系统、灵活、简约的优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将要求达到的目标分解为多个组成因素,并按因素间的隶属关系,将其层次化,组成一个层次结构模型,然后按层次分析,最终获得最低层次因素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重要性权值。

模糊综合评判[4],模糊综合评判法是美国控制论专家艾登于1965年创立,是模糊数学集合论与层次分析法的有机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过程中,主要工作是因素集合(指标体系)的建立、各因素权重的获取和隶属函数的建立,其次是模糊算子的选择和评价结果的处理。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本文采用aHp确定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各个评估指标以及各因素集的权重,再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指挥员的素质做出综合评价,进而得到较为科学准确地评价结果。

3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的综合素质评估的内容根据其为灭火救援指挥行动中的贡献的权重判断。由于灭火救援行动是一项复杂、综合、全面的任务,指挥员只有具备基本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才能履行其担负的职责。因此笔者从指挥员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构成进行综合评估。

指挥员的知识结构即个人掌握或储备的知识在量与质上的分布及彼此间的配置状态[5],主要包括指挥员的文化知识结构和消防专业知识结构。因此对指挥员知识结构的评估主要由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和消防科学知识学习情况两方面进行评估。

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能力是其立足本职岗位,凭借技能和知识完成各项灭火救援任务的基本条件。由以下7个方面组成:谋划决策能力、管理部队能力、组织训练能力、统筹全局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计划控制能力。

消防部队基层指挥员的基本素质,主要指政治素质、消防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和任职经历。为了客观、准确、完整地对指挥员的综合素质做出评价,必须要筛选出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反映指挥员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反映其多指标评价的层次结构。根据这一原则,对基层消防指挥员知识、能力、素质涉及主要因素进行细化,形成各个结构的共性评估指标,构成指挥员评估标准体系,见图1。

评估体系中,指挥员综合素质为总指标,其下有3个一级指标,即,每个一级指标下有不同的二级指标:

4消防基层指挥员评估步骤

4.1应用aHp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4.1.1构造层次模型的权重判断矩阵

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将上一层次的某一元素作为判断准则,由专家根据该准则对下一层次相应元素按9标度法[3],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a。

以指标集U为例,邀请消防部队专家及经历丰富的指战员两两比较各个一级指标,进行判断,建立判断矩阵a。不妨假设汇总专家打分表,得到矩阵a,如表1所示。

判断矩阵a,表示成矩阵形式为:

4.1.2指标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aHp的指标权重计算问题,可归结为判断矩阵a的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的计算,本文采用方根法进行计算。其具体步骤如下:

计算判断矩阵a的每一行的元素乘积:

(4-1)

计算mi的n次方根:(4-2)

对ωi进行归一化处理,即:

(4-3)

则所求权向量:。

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式中,是aw向量中的第i个元素。

为了提高权重评价的可靠性,需要对判断矩阵做一致性检验。

算法为:(4-4)

式中,n等于矩阵的维数,实际为同一矩阵指标的个数,当指标数较多时,一致性指标还需要加以修正。算子如下:

(4-5)

其中Ri为修正因子,取值见表2

通常情况下,当CR

按照(4-1)—(4-5)式对矩阵

进行处理得表3结果。

计算数据结果得到三个一级指标权重,并且矩阵a满足一致性要求。

不妨假设通过专家打分获得二级指标;的评判矩阵:

。则按照以上算法,通过分析计算评判矩阵,得出表4-6。

根据CR1,CR2,CR3的值,判断矩阵a1,a2,a3,全部符合一致性检验。

4.2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

4.2.1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建立相关评价集。二级指标U11可采用评价集V={很好,较好,一般,不太好,很不好},5个评价等级来进行评价;U12可采用评价集V={很高,较高,一般,较差,差},U33采用评语集V={很丰富,较丰富,一般,较欠缺,欠缺},其他指标则可采用评语集V={很强,较强,一般,较差,差}。

对于单因素评判采用专家评判法,由专家对指标做出评语,确定每个指标集到评价集的模糊关系矩阵R1=(rij)2×5,R2=(rij)7×5,R3=(rij)4×5,。rij表示某一个指标属于评价集V的程度,rij的值为做出相应评语的专家所占专家总数比例。

4.2.2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评判

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指标层的模糊权重向量,

a=(0.110.580.31),a1=(0.750.25)

a2=(0.250.150.110.060.130.230.07)

a3=(0.110.410.120.36)

计算模糊判断分析集,运用取大取小模糊算子进行矩阵计算:

B1=a1R1,B2=a2R2,B3=a3R3

对于模糊算子),有

归一化判断分析集,由B1,B2,B3组成一级判断矩阵:

进行二级综合评判:,归一化后得最终评判矩阵。

4.2.3对基层指挥员个人素质进行综合评判

由灭火救援专家通过对某指挥员履历、火场及救援现场作战指挥情况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分析判断,给出相关指标的评语,然后根据对应评语的专家比例得出模糊矩阵,进行评价。不妨假设得到二级指标的三个模糊关系矩阵:

运用)模糊算子进行矩阵计算,

同理,

归一化得

于是由二级综合评判矩阵得,

B=aR=(0.110.580.31)R=(0.190.190.190.310.19)

将B归一化得B=(0.1780.1780.1780.2900.178)

将模糊综合评价转化为百分制,按最大隶属度原则,该指挥员的能力素质综合评价一般以上的得分为100×(0.178+0.17+0.178)=54.4分。

4.2.4对基层官兵整体素质进行综合评判

对某支队或某总队全体指挥员,灭火救援专家通过分析判断指挥员的各方面材料,给出全体指挥员的相关指标评语,然后根据对应评语的专家比例得出模糊矩阵,进行评价。同样假设得到总体评价的三个模糊关系矩阵:

通过模糊矩阵计算,并归一化得

由二级综合评判矩阵得,

B=aR=(0.110.580.31)R=(0.240.310.280.160.11)

将B归一化得B=(0.220.280.260.140.1)

将归一化得,转化为百分比为:22%,28%,26%,14%,10%。

5结论

对灭火救援基层某一指挥员个人素质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该指挥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还没有达到及格(综合评分分数为60分)的要求,还需要很大程度的提高,才能适应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的实际需求;对某支队或某总队全体指挥员的综合素质情况分析表明,该支队或总队有22%的基层指挥员综合能力素质很高,28%的基层指挥员综合能力素质较高,26%的基层指挥员综合能力素质一般,而有14%及10%比例的基层指挥员综合能力素质评价为差和较差。

本文中,层次分析法可以定量地计算出灭火救援基层指挥员综合素质中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计算指挥员总体的综合素质水平。两种方法的相结合评价不但可以分析出指挥员综合素质中指标的重要程度,并且可以做出总体评价,从而有针对有侧重地提高单个或者全体基层指挥员综合素质的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

参考文献:

[1]苏飞.炮兵旅作战能力评估[D].南京理工大学,2011.

[2]熊刚,王炳华,庞志兵,等.防空兵作战指挥中指挥员的可靠性评估[C].中国云南昆明:2001.

[3]董尤心.效能评估方法研究[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7

[4]宁晓秋.模糊数学原理与方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消防工程造价估算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一、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

工程设计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要立足于事先控制,即主动控制,以尽可能地减少以至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离.也就是说,我们的工程造价控制,不仅要反映投资决策,反映设计、发包和施工,被动地控制工程造价,更要主动地影响投资决策,影响设计、发包和施工,主动地控制工程造价.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但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为有效的手段.长期以来,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技术与经济相分离,难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二、控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措施

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发包阶段、合同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额控制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够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最终实现使竣工决算控制在审定的概算额内,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得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

1、编制投资估算的必要性

投资估算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可靠性研究报告批准后,估算就作为设计任务下达的投资限额,对初步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并作为奖金筹措及向银行贷款的依据。因此,在经济工作中应该实事求是的反映设计内容,反映建设地区的经济状况,从估算开始就要正确完整地反映工程项目的建设投资。

2、投资估算必须是设计的真实反映

在投资估算中,应该实事求是的反映设计内容,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从工程规模和项目内容上真实反映设计意图。主要工艺要进行多方案比较,方案要优化,设计方案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更应合理。所以工程经济人员从建设方案的优选开始,就应该渗透到设计的全过程中去,按照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尽可能打足投资不留缺口,这是编制投资估算工作的关键,也是下阶段的重要依据。

(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

1、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设计质量和尝试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而且在建成交付使用后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国外专家指出,虽然设计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很小,不到1%,但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到75%.很显然,搞好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重施工、轻设计的观念必须克服,控制工程费用应从设计抓起。

2、对工程项目实行限额设计

控制工程造价,在设计过程中采用限额设计。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

初步设计阶段应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进行限额设计,控制概算不超过投资估算,严格按照限额设计所分解的投资额和控制工程量以及保证使用功能的条件下进行设计,力求将工程造价和工程量控制在限额内。

(三)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政策性变化,材料设备价格,市场供求波动大等等……要提高建设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发挥投资效益,就要在工程实施阶段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从而加强了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的造价控制。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变性的特点,工程实施阶段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费用。

1、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的,但要进行有产的控制。为防止在施工图设计中产生漏洞,除在审核时把关外,还应在甲乙方的图纸会审、设计院的技术咨询中消除,总之,应消灭在开工之前。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帐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2、严格审核工程施工图预算

根据施工图设计的进度计划和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及时核定施工图预算。对于预算超出相应概算的施工图设计部分,要加以详细分析,找出原因,并及时与项目负责人通气,调整或修正控制目标,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

3、择优确定专业分包单位,防止少数垄断性行业任意抬价。

在工程建设中,有些特殊专业工种不得不委托专业施工单位承担,如变赔电所安装工程、通讯工程、绿化工程等,而这些行业往往又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质。如:每个建设项目的变配电系统必须由供电部门所属的三产负责从设备采购到安装高度的总承包。而且价格是一口价。在这些项目中,首先应该尊重供电部门的“规定”,由他们总承包变配电系统,另一方面要求允许另一家供货商参与竞争,最后终于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设备采购价比借贷电局原先指定厂商的报价降了20%左右。

消防工程造价估算篇7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174-02

近年来,北京市加大了对高校基本建设的资金投入,基本建设成为各高校瞩目的一项工作。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创造了优美的校园环境。但是,高校建设项目超概算现象极为普遍,有些高校甚至因超概算资金没有着落,长时间拖欠工程款,被诉上法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所以,超概算问题应该引起基建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尽量提早采取措施,避免发生。本文以某高校教学楼项目为例,分析超概算原因,进而提出预防措施。

一、建设项目超概算案例概述

某高校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31669平方米,地上12层,地下2层,主要功能是教室和行政办公用房。2012年5月开工,2014年12月竣工。概算批复总投资14912万元,实际总投资19121.9万元,超概4209.93万元,超概率28.23%。超概算主要原因如下:

1.提高建设标准。外墙面层由仿石涂料变更为干挂石材,超概2300万元。概算批复外墙面层为仿石涂料,施工过程中变更为干挂石材。

2.设计漏项或设计不准确。

(1)增加室外电缆工程超概211.99万元。引自学校配电室的8条低压电缆在设计时被遗漏,初步设计概算评审时也未发现。

(2)网络、安防技防、多媒体教学等弱电工程超概703.62万元。学校设有独立的网络、安防技防、多媒体教学监控机房,设计时没有考虑与机房设备、设施的匹配性,设备安装后无法使用,只能更换。

(3)增加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超概算226.49万元。消防设计是与校园内另外一栋高层建筑共用消防水池和泵房。施工时发现老建筑泵房空间狭小无法增加设备,没有操作空间,只能另外选址新建配套的消防水池和泵房。

(4)增加节电系统,超概算87.22万元。学校内所有建筑物都建设有计量节电系统,该项目设计任务书中明确要设计此项内容。但设计时漏项,评审时也未发现。

3.施工过程中重大变更。强电工程:概算批复898.3万元,洽商发生费用231.9万元,则实际完成投资1141.60万元,超概243.3万元,

4.暂列项目没包住增加投资。

(1)增加护坡桩,超概算140万元。招标时基坑土方大开挖工程以暂列项计入总价。开工后,总包方提出场地狭小,增加钢板桩护坡。

(2)木门暂估价700元/m2,确认价750元/m2,价差6.39万元。

二、超概算的原因分析

通过案例,可以分析出引起超概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建设标准。高等学府承担着教??育人的重任,高校中教学科研用房建设应该以满足功能为第一位,其次是创造和谐的教与学的和谐氛围。高校的建筑绝不能雷同于社会上的写字楼和政府办公楼。但这些年高校建筑有追求这类建筑的趋势。视概算批复为摆设,不执行批复的建设标准,搞面子工程,一味地追求高大上,使用高档材料、豪华装修。

2.设计质量差、缺项漏项严重。导致设计质量差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设计周期短。设计人员没有合理的时间对工程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技术与经济分析,以至于工程设计图的质量和深度都没达不到指导施工的要求,存在漏项和缺项。二是调研不充分。设计人员在没有对现场进行细致的勘查情况下,盲目进行设计,造成设计图纸与施工现场严重不符,设计变更单满场飞。

3.各类文件审查不严格。招标公司缺乏投资控制意识,在编制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制定合同条款时,简单地按格式文本填写,缺乏针对具体项目的分析、研究和描述。建设单位对文件的审核流于形式,对有些重要内容和条款没有特别注意。甚至于工程量清单中漏项或与设计图纸不符的内容都没有被查出来。造成中标价款没有完全准确地包含图纸范围内所有内容,为调整中标价款、突破投资埋下了伏笔。

4.变更随意性大,开口项目管理欠规范。工程变更尤其经济洽商是导致项目超概的主要因素。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履行变更审批程序,不做经济方面测算,随意签订变更,势必会造成超投资。尤其是施工单位出于省时省力或减少风险考虑提出的变更,对建设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和功能的完善没有任何益处,却还要增加投资。开口项目指以暂估价、暂列金额的方式计入总包价款的项目。这类项目资金使用的决定权仍在建设单位。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盲目地提高这类项目的建设标准或无序的增加内容,必然会导致投资增加。相反,建设单位疏于管理,任由总包单方操作,会降低这类资金使用效率。

5.未严格按照建设程序开展前期工作。通过对上述案例深层次分析,发现该项目没有严格按照建设程序开展前期工作。一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合二为一,改为项目建议书(代可研);二是施工、监理招标与初步设计及概算报批同步进行,用立项批复投资作为招标控制价,招标清单和图纸以申报的初步设计图为基础增加部分节点做法。因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招标清单中最大限度地列入暂估价、暂列金额。

该项目前期工作时间大大缩短,导致前期调研论证不足,尤其是初步设计图纸及概算质量不高,再加上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对暂估价材料、暂列金额的使用缺乏内控制度约束。诸多不利因素累计在一起,造成了该项目超概28.23%。

三、超概算的预防措施

通过列举超概算现象和原因分析发现,抛开不可抗力和政策性调价等客观因素,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减少或避免超概算问题的发生。

1.加强制度建设。建设单位作为项目法人,要充分认识概算批复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将其作为刚性文件严格执行。建设单位还要将这种思想传递给设计、咨询、施工、监理等各个项目参建方,使参与建设过程的每个人都有投资控制意识和行为。认识提高了,还要加强制度建设,让组织中的每个成员知道该怎样做,让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如上述案例中的高校最近修订了《基本建设工程管理办法》、《变更审批制度》,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工程变更必要性论证程序和审批程序,其核心思想是在项目实施阶段尽可能少地签订变更,杜绝随意变更。必须变更的内容,要经过相关论证、审核、投资估算并经审核后,按审定额度和审批权限批准后执行。

2.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当前,高校大多仍沿用基建处自建自管的管理模式。由于体制和机制问题,基建处没有条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可算是先天不足。后天补救的办法之一是引进项目管理公司,利用项目管理公司拥有各类各层次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质,与之形成相互协同工作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高校中有过成功的案例,其成功的经验是取长补短,分工合作,形成组合拳。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是项目管理公司在建设单位授权范围内,协助建设单位完成各项管理工作,实现建设目标。采用这种管理模式的关键环节,是要明确协同工作双方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做好界面划分,减少真空地带。基建处要借助管理公司专业和经验的优势,安排其侧重经济技术咨询方面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合同管理、变更管理、设计管理、信息管理等。基建管理人员工作的重点则放在协调,包括对学校内部的协调和对外各种审批手续的办理、接受各项检查等。监理公司侧重质量、进度管理。这样,各建设管理参与者各司其?,共同协作,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3.配合概算评审。概算评审是确定项目总投资的关键环节。用“开源节流”四个字形容投资控制的话,概算评审是开源环节中重要一搏。评审工作不能图省事、简单、快捷,宁可慢一点,也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投资总额。通常,政府部门随机的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承担评审工作,建设单位要积极配合,接受评审。尽管评审公司和建设单位在评审这件事上站的角度不同,但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都是为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做工作。所以,在评审过程中,建设单位要积极主动的递交、补充各种文件,及时回答评审公司提出的各种问题。对双方有分歧的问题,要重新调研和论证,寻找新的有力的政策支持文件,并耐心说服评审人员,实事求是,该争取的政策和资金一定要据理力争。因为,该争取的建设资金没有拿到,意味着项目实施的时候必然超概算。

4.切实做好各个阶段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投资控制的有效手段和措施,包括两阶段工作,一是在批准的可研报告和投资估算控制下,开展初步设计并编制初设概算;二是在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下,开展施工图设计并编制施工图预算。

(1)保证合理的初步设计周期。初步设计是投资控制的龙头,它决定着项目投资的合理性和可控制程度,必须要保证有合理的工作周期。这样才能保证设计人员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基础资料、数据的收集工作。才能保证设计过程中有时间扎实地做好多方案比选,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2)加强设计前调研和需求论证。设计人员要了解建设单位当前需求和长远发展规划。要进行充分的功能需求调研,要和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面对面的讨论交流,在直接的沟通过程中,设计人员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以探讨问题的方式引导使用者说出功能需求和条件要求,这样才能做出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方案。设计单位要重视现场踏勘工作,设计人员必须亲自到拟建项目选址周边查看地上物、道路,地下管线等情况,了解现有基础设施是否满足项目建成后使用要求,如果需要更换,要将此费用纳入总投资中。

5.减少工程变更,严格控制投资。建设工程具有工期长,技术复杂的特点,实施过程中发生工程变更在所难免。但要尽量避免或减少两类变更,一是避免颠覆性的重大设计变更,如建设标准、规模、结构形式、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变更。避免此类变更发生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前期调研论证,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宁可慢一点,也要把设计方案做实做细。二是尽量减少施工单位提出改变施工工艺变更,这类变更大都会引起投资的增加,而受益者往往只是施工单位。减少此类变更的措施是严格执行变更程序审批。加强变更前的论证,主要包括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对项目的影响、投资估算等。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因学校或国家政策调整,必须改变在建项目功能、设计方案,扩建设规模等,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项目批准部门汇报,并按照有关规定申报,批准后执行变更。

6.加强开口项目管理,提高投资使用效率。开口项目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最大效率使用好这类资金,在限定的估价内完成预期的工程内容。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做好如下工作:一是明确功能定位,编制详实细致的设计图纸,以保证确定的开口项目范围合理和估价准确;二是重视合同等文件的编制和审查,以保证开口项目在可控的范围内执行;三是执行招投标管理办法,以保证开口项目在竞争的环境下优选供货商或施工队伍和确定合理价格;四是加强实施过程监督,以保证保质保量完成工作。

消防工程造价估算篇8

北京国宇祥工程咨询公司认为国家已从战略层面上肯定了智慧城市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社会管理和城市运行水平中的积极作用,并成为国家鼓励支持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也为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

一、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2、建设单位概况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二)项目实施的背景及必要性

1、实施背景

2、实施必要性

(三)项目概况

1、拟建项目

2、建设规模与目标

3、主要建设条件

4、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四)主要问题说明

1、项目资金来源问题

2、项目技术设备问题

3、项目供电供水保障问题

二、市场预测

(一)项目市场分析

1、智慧城市简介

2、国外智慧城市建设

3、国内智慧城市建设

(二)市场需求预测

(三)主要竞争企业分析

(四)营销策略

1、服务策略

2、技术领先策略

3、客户定位策略

三、项目架构方案及商业模式

(一)项目总体架构方案

(二)重点领域架构方案

1、数据中心

2、公共信息平台

3、智慧应急

4、智慧交通

5、智慧城管

6、智慧医疗

7、智慧养老

8、智慧农业

9、智慧排水防涝

(三)项目B2B、B2C、o2o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四、场址选择

(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地点与地理位置

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3、土地利用现状

(二)场址建设条件

五、技术方案、设备方案、装修方案

(一)技术方案

1、数据中心

2、公共信息平台

3、智慧应急

4、智慧交通

5、智慧城管

6、智慧医疗

7、智慧养老

8、智慧农业

9、智慧排水防涝

(二)技术要求

1、数据中心

2、公共信息平台

3、智慧应急

4、智慧交通

5、智慧城管

6、智慧医疗

7、智慧养老

8、智慧农业

9、智慧排水防涝

(三)设备方案

1、设备及软件选配原则

2、设备选型表

3、软件选型表

(四)数据中心装修方案

1、编制依据

2、装修要求

3、装修工程量及造价

六、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一)主要原料材料供应

(二)燃料及动力供应

(三)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价格

(四)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表

七、场地使用、公用辅助工程

(一)场地布置

(二)公共辅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电工程

3、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4、通风采暖工程

5、防雷设计

6、防尘设计

7、接地系统

8、安防系统

9、消防系统

八、节能措施

(一)节能措施

1、节能规范

2、设计原则

3、节能方案

(二)能耗指标分析

1、用能标准与能耗计算方法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九、节水措施

(一)节水措施

(二)水耗指标分析

十、环境影响评价

(一)场址环境条件

(二)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项目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1、设计依据

2、环保措施

(四)环境保护投资

(五)环境影响评价

十一、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1、设计依据

2、设计执行的主要标准

3、设计内容及原则

4、职业安全

5、职业卫生

6、辅助卫生用室

7、职业安全卫生机构

(二)消防

1、设计依据

2、总平面布置

3、建筑部分

4、电气部分

5、给排水部分

十二、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组织机构

1、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2、管理机构组织方案

(二)人力资源配置

1、工作班次

2、项目劳动定员

3、职工工资福利

4、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5、员工培训

十三、项目实施进度

(一)建设工期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目实施进度表

十四、招标方案

(一)编制招标计划的依据

(二)招标内容

十五、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依据

(二)建设投资估算

1、建筑工程费

2、安装工程费

3、设备购置费

4、软件购置及开发费

5、期间费

(三)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四)项目总投资

(五)投资使用计划

十六、融资方案

(一)资本金筹措

(二)融资方案分析

十七、财务评价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项目测算参考依据

2、项目测算基本设定

(二)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1、销售收入

2、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

(三)总成本费用估算

1、直接成本

2、工资及福利费用

3、折旧及摊销

4、修理费

5、其它费用

6、总成本费用

(四)财务评价报表

1、项目损益及利润分配表

2、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五)财务评价指标

1、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

2、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六)不确定性分析

1、敏感性分析

2、盈亏平衡分析

(七)财务评价结论

十八、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十九、风险分析

(一)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1、规划风险

2、组织机构风险

3、人才体系风险

4、技术风险

5、资金风险

6、实施风险

7、运营模式风险

8、信息安全风险

9、支撑环境风险

(二)项目风险防控措施

1、规划风险防控措施

2、组织风险防控措施

3、人才体系风险防控措施

4、技术风险防控措施

5、资金风险防控措施

6、实施风险防控措施

7、运营模式风险防控措施

8、信息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9、支撑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二十、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附表:

1、附表1项目设备购置费估算表

2、附表2项目软件购置费估算表

3、附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

4、附表4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5、附表5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表

6、附表6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

7、附表7项目摊销估算表

8、附表8项目折旧估算表

9、附表9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消防工程造价估算篇9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意义

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模式计算、类比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和减缓不良环境影响措施的技术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是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律手段。

2.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做为一种环境管理制度,使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环节。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三.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也称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对负面的环境影响,应估算出环境成本;正面的环境影响应估算出的是环境效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和环保措施的经济损益评价。

(一)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包括的内容:

1.环保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按照技术先进、可靠、可达、经济合理的原则,对建设项目可研阶段所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多方案比选,推荐最佳方案。

2.污染处理工艺达标排放可靠性论证

3.环保投资估算

4.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

(二)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步骤:

1.筛选环境影响

2.量化环境影响

3.评估环境影响的货币化价值(最重要的一步)

4.将货币化的环境影响纳入项目的经济分析

纳入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计算出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两个重要的可行性指标,判断项目的环境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可行性。

(三)环境经济评价方法

1.环境价值的衡量

(1)最大支付意愿是价值的恰当量度

市场价格在有些情况下(如对市场物品)可以近似地衡量物品的价值,但不能准确度量一个物品的价值。市场价格是由物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来决定的,它通常低于消费者的最大支付意愿,二者之差是消费者剩余。三者的关系为:

价值=支付意愿=价格×消费量+消费者剩余

(2)最低补偿意愿

环境价值也可以根据人们对某种特定的环境退化而表示的最低补偿意愿来度量。

2.环境价值评估方法

•第Ⅰ组评估方法:

(1)旅行费用法

其基本思想是:消费者为了获得娱乐享受或消费环境商品所付出代价为旅行费用。

(2)调查评价法

范围:可用于评估几乎所有的环境对象。

调查评价法通过构建模拟市场来揭示人们对某种环境物品的支付意愿,从而评价环境价值。它通过人们在模拟市场中的行为,而不是在现实市场中的行为来进行价值评估,通常不发生实际的货币支付。

调查评价法应用的关键在于受到严格检验的实施步骤。

(3)成果参照法。

是把旅行费用法、隐含价格法、调查评价法的实际评价结果作为参照对象。最大的特点是节省时间和费用。

成果参照法有三种类型:

①直接参照单位价值。

②参照已有案例研究的评估函数。

③进行meta分析。

第Ⅰ组评估方法的特点:

该组都有完善的理论基础,是对环境价值(支付意愿衡量)的正确度量,可以称为标准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

•第Ⅱ组评估方法:

(1)医疗费用法

范围:用于评估环境污染引起的健康影响(疾病)的经济价值。

如果环境污染引起某种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治疗该疾病的费用,可以作为人们为避免该环境影响所具有的支付意愿的底限值。

医疗费用法估价健康影响的缺陷是,它无视疾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2)生产力损失法(市场价值法)

范围:用于评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工农业等生产力的损失。

该方法用环境破坏造成的产量损失,乘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来表示该环境破坏的损失价值。

(3)恢复或重置费用法

范围:用于评估水土流失、重金属污染、土地退化等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

用恢复被破坏的环境(或重置相似环境)的费用来表示该环境的价值。

(4)影子工程法

范围:用于评估水污染造成的损失、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等。

用复制具有相似环境功能的工程的费用来表示该环境的价值,是重置费用法的特例。

如果这种复制行为确会发生,则该费用一定小于该生态环境的价值,只能作为该价值的最低估计值;如果这种行为可能不会发生,则该费用可能大于或小于环境价值。

(5)防护费用法

范围:用于评估噪声、危险品和其他污染造成的损失。

如果这种防护行为确会发生,则该费用一定小于该损失的价值,只能作为该损失的最低估计值。如果这种行为可能不会发生,则该费用可能大于或小于损失价值。

第Ⅱ组评估方法的特点:

该组方法都是基于费用或价格的。通常可作为环境影响价值的低限值。

第Ⅲ组评估方法:

(1)反向评估法

反向评估不是直接评估环境影响的价值,而是根据项目的内部收益率或净现值反推,推算出项目的环境成本不超过多少时,该项目才是可行的(数据严重不足时,可考虑使用)。

(2)机会成本法

消防工程造价估算篇10

【关键词】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计量;公允价值

森林具有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环境、森林防护、森林游憩、森林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的过度存在,导致森林生态产品的供给积极性萎缩,不利于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森林生态效益及其外部性纳入现行会计体系,以反映森林经营单位森林生态建设业绩,并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提供显微式数据支持,成为缓解森林生态产品的供给不足和顺应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及其计量属性选择

按照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某一经济活动的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就是该种活动行为的社会影响和私人影响之差(张宏军,2007)。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等于森林生态产品的边际社会收益与边际私人收益之差。因此,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价值=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净额-森林生态收益。式中“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净额”指采用合理的价值计量手段确认的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是森林生态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条件的公允价值。“森林生态收益”指森林生态产品的市场(含政府补偿)均衡条件下实现的实际收益,包括政府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和市场化的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内在化收益。

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的计量是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计量和森林生态收益计量的综合。森林生态收益的计量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采用历史成本模式。因此,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计量的核心问题就落在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计量身上。森林生态效益是依附于特定森林土地和森林生物的森林生态系统发挥的一种外部效应。无论是森林生物资产还是森林生态效益,对其采用历史成本模式进行计量均存在致命局限性。从森林生物资产来看,森林生物资产是人力和自然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且大部分属自然力形成(如天然林),其历史成本很小或无从考证(岳上植,2002),森林生物资产具有的增长能力和生物转化功能又主要依靠自然力和自身生物转化功能来实现。从森林生态系统来看,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组织和自我修复功能,其外部效应的发挥也主要依赖自然力,人为作用影响很小甚至起负作用。因此,森林生态效益往往没有或只有较低的历史成本,以历史成本属性计量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显得力不从心,公允价值模式成为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计量的必然选择。

二、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公允价值获取方法分析

公允价值的获取是一个严密的技术过程,须遵循既定的程序和步骤。公允价值借用经济学中的效用价值概念,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活跃市场上的公开报价;第二层次为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存在类似商品的活跃市场,以类似商品的公开报价作调整而得;第三层次为相同和类似商品的活跃市场均不存在时,使用估价技术。就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而言,可根据各项生态效益满足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条件的程度,选择不同的公允价值获取层次。美国SFaS157中规定公允价值估价方法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规定对森林景观资产公允价值可选择现行市价法、收益现值法及重置成本法。

(一)市场法

1.费用支出法。该方法主要从消费者角度对森林游憩价值的评估,它以森林游憩者费用总和(包括往返交通费、餐饮费、住宿费、门票费、入场券、设施使用费、摄影费、购买纪念品和土特产的费用等)作为森林生态游憩价值。该方法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和收益资本化理论,输入参数直接来源于市场,符合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场导向要求。

2.市场价值法(生产率法)。对于没有直接市场交易,但其生态效益载体具有市场价格的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可采用该方法。它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1)森林固碳释氧价值评价,即以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量及Co2、o2的市场价格共同确定。近年来,全球碳贸易市场发展迅速,2007年全球以Co2排放权为标的交易额达600亿美元,是2004年交易额的60倍,森林固碳功能的公平公开市场机制正在形成。(2)森林涵养水源价值评价,先根据地下径流增长法或水量平衡法确定特定森林生态系统在特定时期涵养水源量,再以其影子价格(市场上水价)作为单价,计算其价值。(3)森林保育土壤价值获取,森林所具有的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的价值等于其减少氮、磷、钾等元素量乘以由化肥市场价格换算出的养分元素单价。

3.人力资本法(工资损失法)。用于森林净化环境价值评价。通过市场价格和工资多少来确定个人对社会潜在贡献,并以此估算森林净化环境减少人体疾病的价值。森林减少健康损害价值等于该健康损害造成的工资收入减少加医疗费用。健康损害包括疾病和过早死亡,损害的价值计量包括医药费、疾病误工造成的工资收入减少、早逝造成的未来工资收入的丧失(李金昌,1999)。改进的人力资本法用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和统计生命价值等方法,计算森林净化环境减少人的健康损失和生命价值。

(二)收益法

1.预期收益(年金)资本化法。该方法主要用于有相对稳定或持续收入的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价,如森林防护效益、森林游憩效益、森林生物多样性。某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等于该项生态效益未来净收益的现值。它是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法的具体应用,运用的关键点在于合理确定预期收益额、未来收益期和折现率。

2.条件价值法。条件价值法通过对游客进行调查,直接询问某种森林生态效益的支付意愿(wtp)和对某项森林生态服务损失的接受赔偿意愿(wta),以确定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该方法广泛用于森林游憩和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如运用条件价值法对森林旅游景区估价时,一般步骤是先进行游客调查,得出游客对该景区门票的平均愿意支付值;然后以该平均愿意支付值作为合理的门票价格,计算出景区的年门票收入,加上其它经营项目的年预计收入,得出该景区的年总收入;年总收入扣除各种成本费用即得景区的年纯收益;最后以年均纯收益除以适宜的投资收益率得出该森林风景区的评估值。

3.机会成本法。任何一种资源和环境都有多种互斥用途,因此将其作为一种使用的选择就存在机会成本。我们将森林生态系统的机会成本作为其价值。机会成本法的基本数学表达式为Ck=max{e1,e2,…,en},式中Ck为k方案的机会成本;e1,e2,…,en为k方案以外其他方案的收益。机会成本法是费用-效益分析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常被用于某些资源应用的社会净效益不能直接估算的场合,这些场合包括生物多样性评价、森林保育功能评价、水污染损失评价等。

(三)成本法

1.替代(影子)工程法。影子工程法属于重置成本法,主要应用森林涵养水源功能、森林保育土壤、森林防护效益评价、森林固碳释氧价值评价的造林成本法和工业制氧法等。影子工程法的优点在于,通过这种技术将本身难以用货币表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用其“影子工程”来计量,将不可知转化为可知,化难为易。如假设存在一个蓄水功能与森林涵养水源量相同的工程,那么森林涵养水源价值就被替代为该工程的价值。运用该方法可为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内在化过程中的产权交易价格确定提供依据。

2.生产成本法。生产成本法指因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存在而引起生产效率和成本的变化,而导致利润和产值的变化。如森林保育土壤和防护的价值可由森林给农业带来的增产增收效益来估计。

3.恢复费用法。恢复费用是指为恢复到一定标准的环境,减少或消除已积累的损害所需的成本。如果没有某种森林生态服务,灾难将无法避免,那么人为恢复该灾害所造成的损害所需费用就是该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如森林生态系统对水体的净化可以避免由于污灌而造成的土壤污染,那么恢复污染土壤的费用就是森林净化水质的价值。恢复费用估价往往是根据“最小成本选择”来进行,但计算的恢复费用并不代表环境退化的损失。

4.防护费用法。防护费用是指用于消除或减轻自然资产直接压力(如来自排放气体或倾倒废弃物所产生的压力)的支出。防护费用的计算只需知道环境质量水平的降低,其金额理论上应该是额外防治措施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之和。用于评价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物种保护基准价法就属于防护费用法,这种防护费用是指保护该物种生存所需要的最低费用,物种的保护费用受物种种群发展阶段、物种的生态位、物种分布的范围三因素影响。

三、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实施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