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十篇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十篇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8:17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篇1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问题;策略

符合现代教学实践的教学策略定义是以一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化的总体评析、研究,进而策划、形成可以具体操作的整体化实施方案。并进一步保证教学过程中的监控与调节,从而保证教与学的生动、活泼、主动而高效进行。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不浓、态度不积极。学生升入高中以后,认为地理不重要,当地理教师反复强调其重要时,学生己经产生了极大的反感情绪,态度消极,更谈不上兴趣了。所以,在教学时地理教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入手,培养学生地理审美情趣、爱国情操、人文地理情像、积极的学习态度等。

(2)学生地理知识基础薄弱。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总体了解不够,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加强,特别是对地图知识的基础极为薄弱,连最基本的中国行政区划有多少个都知之甚少,半数以上的学生对地理知识范围了解较少,这对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非常不利,以至于高三毕业生也对地图知识掌握不到位。

(3)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较差。由于不重视地理实践活动和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了解很少,而地理学科恰恰是离不开实践的,这也正是学生对地理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4)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思维拓展不大。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课程目标也日益深化。地理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问卷中看出,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的思维拓展不大。

(5)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学生认为地理是文科,只要背就行了,特别是女生,其实不然,任何学科靠死记硬背也是学不好的,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自学习惯。还有,学生没有统筹规划时间的习惯,学习时喜欢观望,或者推着走,哪科老师追得紧,就多学一点,缺乏计划性。

二、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分析

(1)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教学过程中,一般可以采用播放视频、讲述故事、描绘神话传说等形式,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器注意力。其次,让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推理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社会现象,找出其中蕴含的地理现象。因为生活情境真实、形象,易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把枯燥的地理知识转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入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装状态,创造有意义的、高效的课堂教学。

(2)地理教学过程要以活动为中心。实践证明,开展多种自主学习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去探究地理问题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形成独立人格。为此,最大限度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自主的地理活动,必将成为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具体方法是:第一步,老师先将学习内容布置给学生,并结合教学内容提出若干难度不同的问题。第二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自学,并在自学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咨询有关专家。第三步,小组内部总结知识结构,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小组成员之间提出的问题,以使小组各成员都能完成大纲要求。第四步,小组间相互提问与解答。第五步,教师总结。总结的主要目的,一是点拨学生还比较模糊的内容,二是进一步突出重点,三是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

(3)提倡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新课标提倡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教学主体,促使学生真正地展示自己,充分地提高自己。比如,在讲“工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节内容时,首先采取情趣导入法导入新课,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快速进入自主探究情境:“假设你是一名企业老板,想创办一个工厂企业,那么,在选择地点时,你将考虑哪些因素呢?”无论学生的答案是否合理,我都从中找出“发光点”予以肯定,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让同学们了解到影响工业区位的有关因素,从而一方面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增强自主探究的动力。我在给予学生充分肯定、提高自信心的基础上,继续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边设疑边释疑,能激发学生从各个角度和层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相对较难的知识点上作适当点拨,从而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孟成伟.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6)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篇2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改革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研究

本次的调查问卷总数为400份,经过筛选,选出来有效问卷388份,其中男生193人,女生195人,基本实现性别平衡比例。

1.高中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不强

由调查的数据可知,能较主动地学习社会生活中与地理有关的现象和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为34%,一般是在教师的敦促之下学习地理知识的学生所占比例为44%,不喜欢学习地理知识的学生所占比例为22%。由此可见,高中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不强。大部分学生虽然有意向,但不能将地理知识与现实问题相联系,学生的积极程度整体不是很高。

2.高中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待提升

由调查高中生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的数据可知,28%的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地理知识,20%的学生认为地理课学到的知识有益于自己的生活,但是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52%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中。由此可见,地理生活化教学没有切实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地理生活化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同时,关于教教学模式方面,如今的课堂,仍有74%是以教师讲课为主,而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课堂和师生互动的课堂只占26%。大部分学生很想参与到课堂之中,喜欢与教师互动、与同学合作的教学模式。5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死板,方法不灵活,课堂没有吸引力。52%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不能真正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学习没有意义。

二、打造高中地理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探析

1.以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应当以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并从中引出学习课题,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动力。

同时,为了使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建构,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事实证据,灵活导入,将生活现象引入地理教学,并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有力的支撑。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大气环流”部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最近的气候变化情况,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各地气候类型,以及形成此类气候变化的原因。

2.以互动合作为落脚点,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互动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思维、修养的全面提升,实现知识技能与人文修养的高度融合。首先,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提问的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搜集信息,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思维,逐步培养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就要改变传统的教法。在预习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3.以学生的发展为根基,面向全体学生的成长

所有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整个过程都必须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终身发展的能力,使全体学生都能成长为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

4.以灵活激励为主线,构建师生互动机制

首先,教师应该及时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努力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从讲台上走下来,融入学生中,运用情感策略,与学生建立双向沟通的合作关系,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促进学生发展。

其次,教师应该改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技能与方法,转变工作方式。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着力提升自己的思悟能力。只有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才能丰富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笔者在高中地理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深刻的反思与总结,提出了当前解决高中地理教学问题的一些途径,希望更多的学者和教师能够关注高中地理教学,使更多的智慧投向高中地理的教学改革。笔者相信通过无数教育实践者的不断努力,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的实践水平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邵志豪.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1转变观念,明确高中地理的重要价值

一直以来,地理都被当做是“副科”而存在于高中教学中,学好数理化,走遍中国也不怕的观念仍然存在于广大的师生当中,这就导致了学生和老师对于地理的不重视。为了帮助学生和老师们摆脱这样的观点,作为教师,就要时时刻刻注意提醒同学们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高中地理是学生们中学课程中唯一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科,因为这个学科不仅涵盖了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自然地理环境,还囊括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和未来发展趋势。要让学生们意识到,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培养学生们的地理思维方式,而且还能够使学生们注意从政治、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各个方面思考问题并及时作出对策。此外,还应该让学生们意识到地理知识的学习还能够使他们将眼界放宽,注重合作,全面提升自己。

2积极利用多种教学策略。拓宽教学思路

2.1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印证教学

多年来,高中地理一直在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不仅严格限制了学生们的思维,还使教师教学越来越枯燥。而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引入,给地理知识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尝试。运用多媒体教学地理,可以让学生们更深刻的体验地理,认识世界。例如,在教学世界地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在讲完课本上的内容之后,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拓展。如讲解美洲地理状况时,教师可以播放《美国国家地理》的科普片进行辅助教学。《美国国家地理》科普片向来以精彩的画面,旖旎的风光著称,学生们在听完教师讲解后,可以马上开始欣赏雄壮的景色,秀丽的河山,两相验证,不仅能够加深学生们的印象,而且将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形象,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开阔了视野,可谓是一举数得。此外,不光是美国,当讲到澳大利亚时,可以播放澳大利亚的《国家地理》,当讲到加拿大时,可以播放加拿大的《加拿大地理》。通过这一点还可以暗示同学们,世界各国都注重地理知识,这也容易提起学生们对于学习地理的重视程度。

2.2时时活跃课堂,互动教学

唐代大教育家韩愈曾有语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但《礼记·学记》亦有“教学相长”流传于世。两种教学观点看似冲突,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两者实际上是相同的,尤其是应用于高中地理的教学中两者更是相益得彰。作为高中地理教师,首先就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在教学领域,一直就有这样一种说法,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那么教师首先就要有一桶水,因此,教师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在笔者看来,充实教师自己知识的方法就是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而课堂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和学生们畅所欲言,讨论学习,那么不仅是老师,就连学生们肯定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这对于学习来说,自然也是一种促进。比如,课堂准备教学大自然水循环的知识,教师就可以首先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将全班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接下来由小组派出同学分别上讲台上讲解,最后再由教师针对同学们讲解的知识和技巧进行评析和解答。利用这种方法,不仅促使同学们互相之间进行交流,让学生学会思考,同时还让同学们体验了当老师的感觉,与此同时,学生们还可以就教师讲解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从而形成互相促进、互相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们通过一些课外读物进行交流,在我国就有很多的地理性质的杂志,如《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地理科学》等指导地理教育教学的刊物,这些刊物不仅教师可以用,学生也可以进行借鉴,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就会对知识有一个更直观的印象,满足了双方对地理知识的需求。

2.3启发式教学引入课堂,鼓励存疑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篇4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性;策略

地理这一学科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结合从而产生的学科,所以高中地理是具有特殊性的,这就造成了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伴随着新课改的贯彻落实,全新的教学目标更加重视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有效应用。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于地理学科的不理解,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心态、学习地理的兴趣与信心。[1]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高中地理属于高考的范畴,虽然是文科的科目,但这个科目具有很强的理性,针对一部分文科生来讲,想要学好地理这一学科是很有挑战性的。因此,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老师需要联系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杜绝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对学生学习不利的方面,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身较为抽象难懂的知识变成具体实用的知识。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讲台上长篇累牍地讲述,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这种方法是有很大问题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太低。在现如今的教育体制下,老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地理学科的学习成绩。只是老师可能对于考试的成绩会更加重视,而没有意识到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要学的知识,这就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是无法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索意识的,从而更加不愿意去学习,不学习就更加学不会,这样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很好的沟通,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枯燥乏味。每次上课时,都是无精打采或是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课堂的效率极低,更不用说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了。

二、细心分析教材,注重师生之间互动

地理新教材拥有较为活泼的形式以及新颖的版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例如,一些章节中融入了当下较为热门的阅读材料,思考和活动题也是较为新颖的题目,都是与当下社会联系紧密的话题,这些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此同时,这也是有一定弊端的,比如,这样的活动题太过于复杂,很多案例出现的地域偏离了学生的生活,让本来很容易理解的知识变得复杂,反而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怎样把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老师认真研究课标,同时细心地研究教材内容,去除对教学不利的内容,同时自主地去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有关“世界气候”的学习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狮子王》这部电影来学习地理知识。运用学生较为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优于单纯讲述的方式,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另外,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开辟了一条新的教学途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堂互动的水平跟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务必要注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需要加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运用合作探索的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去研究问题,要求学生分成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集体合作的能力,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人口合理容量”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设计具有探究性质的问题:“世界人口增长会给资源带来什么影响?”让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老师还需要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任务锻炼、建议提问、自我反省等一系列学习的清单,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图,使学生将学习的知识更为系统化,同时也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2]

三、合理应用多媒体,整理教学媒体资源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与学生认知的范围相吻合,学生更容易接受,也使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尽最大可能把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讲授给学生。然而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不是每一堂课都可以使用的,老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时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来决定是否运用多媒体,或者是如何运用,对于多媒体教学资料进行整理。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板书、板画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是可以把理论知识直观地展现出来。虽然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出更好的板书以及板画,但是,这种同时进行讲述和板画产生的效果是多媒体技术无法取代的。比如,在进行洋流的学习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先尝试去画出大洲的轮廓,之后在黑板上画好每个大洲的大概轮廓,之后要求学生上来写出对应的洋流;在进行有关锋面和天气的教学时,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在黑板上画出冷锋与暖锋简单的示意图。针对学生画出的示意图进行重点讲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升学生识图和画图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可以对知识加深印象,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是现如今高中教育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培育和提升当今社会人才素养的重要渠道。老师需要知道,虽然考试成绩很重要,但是教学不能被高考所束缚,学生假如不能更好地获取知识,而是只会“读死书”,这对于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是非常不利的。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篇5

一、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教材的特点

高中地理“必修3”教材是在“必修1”自然地理原理和“必修2”人文地理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区域,以案例的形式体现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选择的通路,是对自然地理原理和人文地理原理的应用研究。在“必修1”和“必修2”模块中虽然也有很多的案例呈现,但在呈现案例的目的、方式和时机上与“必修3”有很大的区别;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中有许多的案例,主要有例说型和例证型两种案例,在呈现的时机上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安排在地理原理教学之前,起情境导入的效果;也可以安排在地理原理讲述之后,起到印证地理原理的作用。因此在教材中体现为案例安排在地理原理之前或者之后,和地理原理同时出现在教材的章节中。其案例呈现的目的性很明确,主要是为了解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加深对自然和人文地理原理的理解。而“必修3”的案例呈现方式和目的却有明显的不同,“必修3”教材的各个章节是直接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的,是以案例为主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原理则是隐含在案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中提炼出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因此其实质是要求学生在前两个模块学习的基础上,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所以,地理“必修3”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教学策略的探究

针对上述“必修3”教材的特点,对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其核心应当是如何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适时铺垫地理基本原理,寻求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地理问题的能力

由于地理“必修3”完全以案例的形式来探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地理的基本原理隐含在案例中,这对于刚接触教材的教师和学生而言,它更像是一些案例的大汇编,内容显得有点杂乱,因此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学。虽然“必修3”是在“必修1”和“必修2”的基本地理原理的基础上编排的,但学生无法从这许多案例中把握住其中隐含的原理,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开始教师应当适当的铺垫地理基本原理,让案例的呈现形式同“必修1”和“必修2”一致,起印证地理基本原理的作用。如果在教学的开始时只注重对案例的分析,会让学生陷入区域研究的误区,认为掌握区域的特征是“必修3”学习的重点,从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忆各个区域的具体的特征。因此,在“必修3”的第一节课的教学中,本人认为不要急于介入教材的教学,应当让学生先明确教材研究的主题是什么?是研究地理环境与区域的发展的关系,地理环境是什么?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这些要素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对地理“必修1”和“必修2”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复习,对“必修3”的学习做必要的地理基本原理的铺垫,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地理课程标准对其学习提出的具体要求,这样,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就不会茫然,不会陷入只记忆区域特征的误区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2.用好教材中的地图,穷尽围中信息,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并进行迁移的能力

地理“必修3”教材的核心是通过研究区域的地理环境寻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案例的研究中提炼地理的基本原理和研究区域发展的基本方法。案例体现的不同区域环境特征,许多是以地图的形式呈现的,因此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从地图中穷尽地图的信息,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从地图中获得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例如在《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一节的教学中,对“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一图,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入手,从纬度位置判断其所处的热量带,从海陆位置判断其水分的状况,再从地形状况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从中得出西北地区总体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西北地区的轮廓特征,从而得出干旱程度的差别是从东到西是越来越干旱,得出区域的整体性特征和区域内部的差异性,指出地理事物分布的地带性特征并分析其原因。然后再指导学生观察西北干旱地区的非地带性现象的存在。这样本部分的知识点的教学基本撇开了课文的繁杂描述,围绕一张地图,从图中获得了所需的信息,并且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为以后的区域地理地图的分析打下了基础,有利于读图能力的迁移。

3.利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章节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发散性和广阔性

思维导图就是要求学生把对问题分析的思维用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类似于计算机中对文件的管理是用目录树的形式管理的。思维导图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思维的方向和方法对问题的研究可以较为深入和开拓。由于地理“必修3”是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的,每一节的案例的设计实际上就是一个问题的中心。因此,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在明确章节研究主题的基础上,先撇开书本,设想本章节围绕本主题可能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描述出来,然后再回到教材,对比分析,这样学生更加容易从中掌握区域研究的方法,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例如在《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为例》,让学生从本节主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入手,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在作业纸上画出对于本主题可能阐述的方向的思维过程,以类似目录树的形式表达在作业纸中,然后教师通过调板的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合作,加以指导,最后通过阅读教材,与教材进行对比,来达成课程目标。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有利于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和广阔性的培养。“授人与渔”,使学生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时很容易进行方法上的迁移。课程标准更多的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通过这种体验性目标,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精心设计活动,呈现新案例,培养学生活用地理基本原理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目标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163-01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

地理课程的学习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打造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大力量。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优质的教学水平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引导他们熟练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学会运用这些地理知识,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巩固。如此,教学改革目标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愿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地理课程教学的正确方向。高中地理教学实现高水准发展,才能更加顺利的彰显我国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力量。可见,重视高中地理教学,普及地理知识是实现高中教育长远目标的重大举措,学生再有办事能力,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也很难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真正发挥出自身的综合能力。重视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提升,就是要为积累优质的社会人力资源做出应有的保障。

二、高中地理教学现存的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价值毋庸置疑。然而,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否则,必然会对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和水平造成阻碍,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1.领导教育观念不合时宜,影响课程教学的改革地位

很多高中学校的领导普遍认为,这是一门不重要的课程,没必要将过多的时间放在对该门课程的研究上。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需要他们自己去付出努力,不需要学校及老师做出努力,严重忽略了学校的社会地位及老师的重要作用。殊不知,学习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需要老师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因此,高中地理的教学理念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等都存在很大的漏洞,进而忽视了课程设置的初衷。

2.教学模式仍然以课堂为主,缺乏开放式教学思维

很多高中老师在面对高中地理教学时,仍然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依然保持着教学的封闭性,无法在教学思维上寻求突破。这样,学生空学理论知识,缺少了开放式学习的机会,无法让自身得到实际体会,理论知识也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最终课堂教学氛围比较低沉,缺乏活力。

3.教w教材标准老旧,无法体现时代要求

很多高中关于这门课程的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标准也无法适应时代特点,这些教材内容、标准等仍然是依据封闭式教学而形成。毕竟,法律存在滞后性,有些内容已经进行了修改修订,而教材却依然没有更换。无形之中为教学改革设置了阻碍,致使很多崭新的知识无法体现出来。

三、解决高中地理教学现存问题的策略

面对高中地理教学的现存问题,我们必须深刻剖析,并积极采取有效的策略,为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此实现高中整体教学效果的不断巩固。

1.着力改变领导思想认识,还原地理教学的应有地位

地理课程有其设置的必要意义和价值。其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对老师教学能力的改善,对高中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都有很明显的作用。学校领导要时刻重视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不断转变思想认识,充分考虑地理课程的特点,考虑学生的特点,考虑教育考试形势的要求,依次来还原并巩固地理课程应具备的地位,从而使学校领导、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重视地理教学的氛围,为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共同做出努力。

2.将课堂教学引入开放式,促成学生思维的灵活开放性

学校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选择能力强且有责任感的教师带领学生,从而保证学生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打造优质的理论功底;同时,老师应及时认清教育形势改革的步伐及成果,将开放式教学理念灵活的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成为教学主人的优越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老师可以定期将教学内容从课堂影音室,带到学生在相应的地理事件案例中,学习相应的地理课程内容,从而不断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打造良好的学习能力,转换成未来工作当中的专业能力,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

3.注重知识点的更新,认清现代教育形势

教材承载了很多教学内容、教学标准、教学理念等信息。因此,注重高中地理教学教材的及时更新,也是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环节。老师要对现代教育形势形成清醒的认识,将科学有效的教材及时引入,并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学生的地理学习具备坚实的基础,使教学改革的成果更加丰硕显著。总之,高中地理教学的教材应当与时代潮流紧密相连,体现时代特色,注重知识点的革新及教材的更换,毕竟,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可能对整体的教学水平造成影响。

四、结语

面对当前的教育形势,高中地理教学应充分尊重客观的教育规律,在充分认识其教育目标的前提下,深刻体会高中地理教学于学生、老师、学校之间的密切关系,并针对现有问题采取各种可行性措施,以便切实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篇7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程的特点

在高中地理的传统教学方法中,老师都是根据学校要求和教师们统一制定的目标进行教学,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保证全学校的地理课程的进度,但是却只能让学生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老师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新课程更加重视课程的建构性和生成性特点,并且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更加注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可以在学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且逐步养成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老师定位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老师扮演着课堂主体的角色,掌握着学习进度和讲课内容;而在新课程理念下,老师扮演的是沟通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因为新课程下的地理有效教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理信息传授的过程,所以说老师要在课前把上课要讲的知识进行熟悉和梳理,再利用一种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扮演的是传播者的角色,而老师除了负责传播知识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了解和记忆,这就需要老师根据传授的知识来创建一些情境,借此来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纠正和补充,以保证学生学习和记忆的地理知识的正确性,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就是沟通者了。

三、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索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策略非常重要,老师只有选择了正确的教学策略,才能保证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有效的地理教学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作为基础,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量放低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话要和蔼,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给予鼓励和适当的帮助,要少批评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就不再是老师给学生灌输一些地理知识,而是老师和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并且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融洽的课堂氛围的形成,学生也会觉得地理课程并不是那么地枯燥无聊,更自觉地学习地理知识,促进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是高中地理课堂的主体,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或者任务的时候,都要以学生为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而学生要学会自己进行思考和探索问题的答案。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学生可以自己查找答案,也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得出答案,或者询问老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不要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变成“填鸭式”教学法。(三)创设问题情境。老师在进行地理的有效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导出问题,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在地理教学中,老师大多是采用问问题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探究能力。老师在讲课之前要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地理基础能力来设计问题,并且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之间的联系和渐进关系,以便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相互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得出结论。老师在让同学之间进行讨论的时候,要克服两种倾向:第一种是让学生自己随意讨论,不加以控制和引导;第二种是在同学讨论之前先把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或者暗示给学生。最后老师让一名小组代表进行发言,让别的同学进行补充,最后由老师点评每一个小组的观点,并且进行总结。而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帮助教学,毕竟有时候老师的描述并不能让所有学生都集中注意力并且想象出情境画面来,而利用多媒体教学,老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一些和情境有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们对这个情境有所了解,最终想象出问题情境。(四)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时,老师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们学习和记忆地理知识。例如老师在讲解“保护地球”这类课题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察自己身边有哪些保护环境的措施,让学生们在下一节课上积极发言,而且老师可以为学生们补充一些现实中有效的保护环境的做法,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而在讲解案例的时候,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为同学们展示案例,通过形象的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

总而言之,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是现在的地理教学必须要重视和完成的目标,因为其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所以说,老师们要采取一些方法来实现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

作者:李莉单位:西和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篇8

关键词:高中;地理;策略

现代世界要求呼吁科学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地认识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其中包括人类和自然资源、人类和环境、人类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的发展关系。让人类明白,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科学的发展,给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地理教学案例开发概述

1.1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的概念。地理教学案例是指具有特定具体的地理学科内容的教学案例。地理案例就是用于地理知识有关的事例,对地理理论知识进行具体的解释。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它一般是按照描述式或者叙述式的格式进行介绍。二是在案例中不会出现具体和详细的相关原理的概念,只是在其中隐约地包含着。三是地理学科的教学案例出了具有真实的特点以外,还会引起学生的探究精神,因为案例会引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是每个案例都是独特的,这样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案例中学到不同的知识,了解到不同的地理环境。1.2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的意义。案例教学的发展对学生和老师都具有极大的意义。首先,它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充分的发展。因为案例可以使非常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容易,深刻的理解知识。案例可以使外部的地理知识变得内在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可以终身的利用和学习知识。案例使相似的地理知识形成清晰地知识结构模式化,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式和科学观念。案例可以引出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可以带动老师专业化的发展。老师参与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有利于提高老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使老师的地理知识结构更加的完善。简言之,案例教学可以增强教师专业能力。1.3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的现状。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的现状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现象。首先,案例开发的来源主要来自于教材,教材之外范围涉及很少。这样还是无法带领学生脱离教材的视野。其次,接近教学的案例使学生所认知和熟悉的,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案例开发都是由老师整理的,缺少学生的参与,所以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2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的理论依据及其开发原则

2.1理论依据。首先,因为案例就是为了更好的讲解教材知识,所以还是要根据教材进行教学案例开发,要注意教材知识结构的核心层次特征。这是必要条件。但是也要注意教材只是一个素材,要加入问题的设置,引起学生的兴趣。案例开发的活动也要符合认知规律———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其次,要发挥“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要注意加入学生的参与,这样才会更加的符合学生的学习角度,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后,要注意案例开发的系统化。系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整体性,然后构成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相关的联系。教学案例的开发要注意各个组成组分之间的联系,使得各个知识形成系统的框架。2.2开发原则。首先,要开发地理教学案例就得具有地理特点,所以要符合地理性原则。其中案例素材要有地理意义上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要能够客观的反应地理规律,反应地理现象和地理样貌之间的关系。其次,要符合参与性原则。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的专业性和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所以对于开发案例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参与,才会达到预想的效果。再次,要符合教学性原则,要注意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开发。开发的案例必须适合学生的学习,更好的完成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目标;符合教材的设计和教学内容,拥有多样性。最后,要符合“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即可行性原则。要注意案例开发的可行性,因为不能浪费学生的时间,但也不能随便找一地方进行简单,粗略的研究,那样得的数据是不准确的。

3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策略

3.1了解开发主体是开发的必备起点。高中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参与地理案例开发的前提。在地理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指他对案例教学所持的比较持久的内在反应倾向,它由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构成。它既是先前地理案例教学的结果,也是后续参与地理教学案例开发的前提。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是有效参与案例开发的保证。学生已有知识必然会影响到新知识的获得,新知识只与原有背景中的某些观念相联系,才能够被保持并加以利用。学生优化的智能结构决定参与的最佳方式。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智能结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开发时,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智能结构,组织相应的活动或设置会发挥其优势。3.2明确开发目标是开发的必要前提。首先,案例开发目标的确定要依据学生特点。其次,依据课程标准制定开发目标。最后,依据教学目标制定开发目标。总之,地理教学案例既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也要符合地理知识的逻辑要求,同时还要符合教学规律。3.3熟悉开发渠道是开发的重要途径。开发渠道的多样性,有利于增强案例的真实性。渠道包括:地理教材、高中地理教辅资料、乡土地理资源、报刊杂志和网络及其它信息化资源、社会资源。这样可以提高案例的可靠性,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3.4掌握开发方法是开发的有力支撑。这种方法的信息是师生从现有的资料中直接搜到的,由于所搜集的信息是现成的,因此成为地理教学案例开发最容易实施的方式。其次,社会调查法。这种方法是指运用社会调查获得地理信息材料,编写教学案例,再用案例分析来进行地理原理学习,一般侧重于社会性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研究课题。最后,地理实验观测或野外考察法。地理研究离不开科学地观测,所以需要这两种方式进行科学地研究。

4结束语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地性质,地理案例开发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育科研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案例开发的行动研究有益于教师专业化,对于促进学生更充分的发展,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有重要作用。所以进行案例开发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规划,争取发挥案例开发最大的效果。

作者:乌日娜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篇9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是当前高中地理改革急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那么我们应如何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一、设计好教学内容

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首先要设计好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适中,同时尽量将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学生的主动学习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例如,我们在讲述“近地面风向形成规律”时,力的分解合成方法就没必要让学生自己探索,我们只需要直接陈述结果就行了,而对于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风向之间的关系,则需要学生们自己去探讨,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意志品质的全方位培养。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积极参与到地理教学中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老师在课前和课中可以通过观察、调查以及谈话等方法,深入了解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情况,并掌握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需求特点,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满足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需求,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学生们对自我的认识,只有当学生感觉到自己重要、有成就、有能力时才会主动地去学习。

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以来,很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主动探究,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地理知识。例如,当我们在教“等高线地形图”这一内容时,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事先准备好的黄沙堆制模拟的地形,观察得出山地、盆地等相应地形的结论,在树立起对常见地形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气流、光照、径流、土壤、道路、村庄、大坝等地理事物与地形的关系,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等高线?用什么办法能将它直观地在模拟地形中表现出来?”学生讨论得出结论:采用白线之类的东西附着在沙堆表面。让学生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得出等高线形状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四、开展好第二课堂

开展好第二课堂,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去实践,例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采集地理标本,搜集地理数据,野外实地考查,乡土地理调查,编排地理板报,组织地理竞赛等。通过学生们的亲身参与和亲身体会,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使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能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同时,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老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们开辟好第二课堂,并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使学生们把地理知识带入生活,并能服务于生活。

总之,为了进一步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我们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应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参考文献:

[1]桑青松,江芳,王贤进.学习策略的原理与实践[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树声.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篇10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情境策略

问题情境教学,就是把学生置身于一种可以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的未知问题的氛围,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方法。在情境中呈现问题,突出问题更能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形成学习技能。而且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更注重学生对地理技能的形成和运用,以及能否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提出问题的假设,独立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交流探究结果等。因此探讨问题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1]

一、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1.创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对所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从而形成一种学习的心理倾向,因此在教学中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否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了让原本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让学生产生认知需求。

2.给出问题,引发思考

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后,就会去思考,此时教师要明确指出当中的问题所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让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促成新旧知识的链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2]

3.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之问题的综合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在探讨中教师可以铺设一些符合学生认真规律的子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归纳总结,及时点评

合作交流之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自己发现的现象中去总结规律,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类比,对其共性进行分析,突出差异,从而让学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和规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5.迁移拓展,教为不教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获得启发,从而对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获得解决问题的方式,然而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教师应及时通过问题情境再创设,引导学生变化角度与方式,把结论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让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到实际中,从而促使知识得到迁移、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的几点策略

1、实验问题情境

教育家苏赫曼认为:“实验能够提供探索的途径,实验可以训练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推导理论的能力。而且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笔者认为把实验教学融入到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能力、智力的发展,并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上升补偿流教学,我创设了这样一个实验问题情境:用一个透明的大茶杯泡好茶叶,然后沿着杯口轻轻的吹动茶叶,引导学生观察茶水的运动,并注意茶叶的运动,由此小实验联想到海水也是在大气的动力下进行运动的,然后对风海流和上升补偿流的性质及其性质进行讲解。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置问题情境

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局部放大等手段,把地理知识中那些难以理解、难以表达的抽象内容形象化,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学生想象思维得到更大的拓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增强直观感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2.1“引趣”情境

地理学习中有很多是学生现在缺少,或是难以到达的接近真实经验的情境,此类学习内容如果仅是教师讲述,长久下去必然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引趣”情境,可以借助其生动形象的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寻找答案,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起到启迪学生智慧与探索精神的作用。

如,黄土高原形成的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设计了如下动画情境:①西亚及蒙古西部戈壁、沙漠上的沙粒在西北风的作用下向东南方向转移(强烈的沙尘暴)。②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产、生活、建房等各方面的活动导致森林的严重破坏。③暴风雨导致水土流失。让学生观察动画情境,让学生思考、分析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这样的教学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3]

2.2“联想思维”情境

发展学生的联想思维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而且还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一定的发展联想思维情境,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引发学生主动观察地理现象,并通过联想、想象、思维、判断、分析、归纳等方法通过地理现象去揭示其内部的规律。

如,长江教学时,我以《长江之歌》为背景音乐,运用多媒体展示长江沿岸的地形地貌、支流、水文等图片,以此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歌词中的“雪山”、“健美的臂膀”、“高山”、“大海”、“乳汁”……分别指什么?通过这样的“发展联想思维”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积极探讨的兴趣。

3、利用诗歌、谜语创设情境

教学中可以借助一些谚语、诗词、歌曲等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如,在讲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时候可以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讲地球自主时,赤道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引用这些言语等不仅具有科学性,还可以客观的反映地理事实,寓意深刻,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结束语

高中地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还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习更为有效。在问题情境中教师不是简单的给予,更多是引导,让学生自主的去“获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让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谢政.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应用[J]软件:教学.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