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金融危机周期规律十篇金融危机周期规律十篇

金融危机周期规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1:37

金融危机周期规律篇1

关键词: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改革/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内容提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出台的金融改革方案都把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改革作为整个金融改革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防控金融风险和危机的需要和必然反映。从目前来看,加强和健全国际监管规则和标准、健全国际监管责任的划分、建立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等方面,是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改革的焦点。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改革关系着国际间利益的分配,我国对每一项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改革都应视其情况,研究和采取恰当的策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先后出台了多个金融改革方案,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主要层面: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欧盟和英国等)的改革方案,主要国际机构(如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理事会等)的改革方案,G20峰会的努力与成果。这些方案都是在对金融危机深刻检讨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包含的金融规制和监管的法律制度改革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防范未来金融风险和危机的客观需要,同时也突显出金融规制与监管的国际发展新趋势,可能构成国际社会未来金融规制和监管的新地貌。纵观这些方案,其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十分强调国内金融监管的法律制度改革需要有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改革的配合才能取得成效。究其原因,就在于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如果只有各经济体的金融规制和监管的法律改革,而没有国际社会共同一致的监管规则和标准,那么,必然会出现规制套利(regulatoryarbitrage),即金融机构及其金融活动从规制监管严格的经济体转移到规制监管松弛的经济体,造成金融规制和监管的短板,出现金融风险和危机爆发的地域转移,并造成国际间金融业的不公平竞争,导致实行严格监管的经济体的金融业的衰败。而金融机构在规制和监管松懈的经济体开展金融活动所形成的风险,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反过来又会冲击规制和监管严格的经济体,使这类经济体在遭受自身金融业竞争劣势甚至颓败的同时,又不能幸免于难。没有全球一致的规制与监管,各经济体在监管规则和标准上就会出现一种逐底竞赛(racetothebottom)和劣胜优汰,加大全球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因此,单个经济体的金融监管的法律制度改革,必然呼唤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配套改革。从目前来看,加强和健全国际监管规则和标准、健全国际监管责任的划分、建立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等方面,是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改革的焦点。一、加强和健全国际金融监管的规则和标准这场金融危机再度表明:金融、金融风险及其集中爆发而导致的金融危机已经没有国界的藩篱而充分全球化,但防控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利器规制与监管却操持在“各自为政”的不同主权国家的手中,金融风险和危机防控的法律制度建设并没有与金融业及其风险和危机的发展变化保持同步。有鉴于此,国际社会当下所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改革和协调国际金融监管的规则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修改新巴塞尔协议以进行资本监管改革规制资本(regulatorycapital)长期以来一直作为防范和抵御金融风险和危机的利器和主要依靠。有关规制资本的新巴塞尔协议是经过长期、反复修改后于2006年正式定稿的,相比老巴塞尔协议对风险更具敏感性,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不能归咎于新巴塞尔协议,但危机暴露出了新巴塞尔协议的弊端,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和危机,对其修改势在必行。从目前来看,对新巴塞尔协议的修改主要集中在提高资本基础(capitalbase)的质量、一致性和透明度,扩大风险覆盖范围,引入杠杆率补充风险资本要求,提取超额资本以缓解助周期性和提高抗周期,应对系统性风险和关联性。1.提高资本基础的质量、数量、一致性和透明度。这场金融危机暴露出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规制资本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英国的《特纳报告》(theturnerReview)指出,金融危机表明,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核心一级资本(股份资本和储备)以外的低质资本不能在持续基础上有效地吸收损失。例如,二级资本中的次级债(subordinateddebt),并不能持续、有效地吸收损失,失去了规制资本作为风险防护层的作用。因此,该报告提出对金融体系重要的金融机构的资本要求可以考虑删除有关二级资本作为规制资本的资格,用一级资本满足规制资本的要求,以更好地抗御资产风险。2009年4月举行的G20伦敦峰会强调要提高规制资本的质量。同时,国际社会还认为,银行体系应具有更多的资本,规制资本要超过现有最低资本水平。银行在经济繁荣时期应持有更多的资本,不仅要针对金融机构的特有风险,而且也要纳入更广泛的宏观审慎风险。巴塞尔委员会根据国际社会,特别是金融稳定理事会的意见,于2009年7月通过的《加强新巴塞尔协议框架》(enhancementstotheBaseliiframework)和《修改新巴塞尔协议市场风险框架》(RevisionstotheBaseliimarketriskframework),加强了规制资本的监管框架,其中就有提高银行资本的质量的内容。2009年12月17日,巴塞尔委员会的《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征求意见稿)(Consultativeproposalstostrengthentheresilienceofthebankingsector),在以上措施的基础上,借鉴这场金融危机的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提高监管资本基础质量、一致性和透明度的措施,尤其是加强一级资本的要素,使一级资本能够在持续经营条件下全部用来吸收损失,以此降低由银行体系导致的系统性风险。这些措施主要包括:首先,一级资本的主要形式必须是普通股和留存收益。为保证非股份公司制银行持有可比的、高质量一级资本,巴塞尔委员会专门建立了一套适用非股份公司制银行的原则。其次,二级资本工具也将统一,仅用于覆盖市场风险的所谓三级资本将被取消。最后,为强化市场约束,改进了资本工具的透明度标准,监管所有要素都必须披露,并且与会计报表相协调。对于最低资本应提高到何种水平,2010年9月12日,27国央行在瑞士一致通过了对新巴塞尔协议的修改《巴塞尔协定iii》,要求一级资本中的普通股占比从目前的2%,提高到2015年1月1日的45%,包含普通股和其它合格金融工具的一级资本将同期从目前的4%提高到6%。此外,银行还要另外以普通股形式持有25%的资本防护缓冲(capitalconservationbuffer),用于吸收金融和经济危难时期的损失。这样,普通股的总要求最终将会达到7%。2.扩大风险覆盖范围。未能捕捉表内外风险、衍生交易相关的风险暴露是这场金融危机的留下的重要教训之一,交易账户和复杂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资本要求松弛是许多国际活跃银行损失的主要源头,因此,巴塞尔委员会进行了扩大资本框架的风险覆盖范围的改革。2009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完成了对新资本协议框架的一些重要改革,提高了对交易账户和复杂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资本要求。强化后的监管安排引入了基于12个月的严重金融危机条件下的压力风险价值的资本要求。此外,巴塞尔委员会对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的所谓?再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提出了更高的资本要求。改革措施还提高了第二支柱监管当局监督检查的标准以及强化了第三支柱的披露要求。第一支柱和第三支柱的要求从2010年底开始实施,第二支柱的风险管理标准立即生效。2009年12月的《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提出了强化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资本监管的建议。纵而观之,扩大风险覆盖范围的法律规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交易项目规制资本的改革。对交易项目的规制资本要求,源于1988年老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缺陷。老巴塞尔资本协议最初仅关注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即交易对方的违约风险,而没有关注市场风险,即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表内项目和表外项目的头寸因市场价格变动而面临的损失风险。但是,由于国际性银行日益活跃地参与金融市场交易,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已使一些财力雄厚的跨国银行损失惨重,市场风险已不容忽视,因此,1996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了《对巴塞尔协议包含市场风险的修改》(amendmenttothecapitalaccordtoincorporatemarketrisks)(以下简称“修正案”)。《修正案》的宗旨是规制市场风险,核心内容是银行必须量化市场风险并计提相应的资本。《修正案》引入老巴塞尔协议后,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性时,按照银行业务的性质,将银行的表内表外项目分成银行项目(bankingbook)和交易项目(tradingbook)。银行项目包括存款、贷款等传统银行业务,包括与这些业务相关联的衍生品。这些业务不以交易为目的,性质上较被动,较少考虑短期市场因素波动的影响。交易项目包括债券、股票、外汇交易以及与这些交易相关联的衍生产品。这类业务根据市场价格变动而开展,目的是获得短期收益。新巴塞尔协议将《修正案》的规定纳入其中,这样对主要风险为信用风险的银行项目仍然要按相应的信用风险权重,对各类表内表外项目计算信用风险;对主要风险为市场风险的交易项目,要按《修正案》规定的方法计量市场风险和资本要求。在这场金融危机中,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的损失和高杠杆率集中在交易项目。导致这一问题的主因是,交易项目的资本要求松弛,且建立在上述《修正案》基础上的有关市场风险的资本框架没有能够捕捉到一些重要风险。英国《特纳报告》指出,银行资产的增长集中于资本要求宽松的交易项目,而不是银行项目。报告还指出57%的银行资产在交易项目中持有,但交易项目的资本仅占总资本要求的4%。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呼吁大幅度地提高交易项目的资本要求。巴塞尔委员会对此做出了以下反应:对交易项目采取的在险价值法(VaR)进行补充;对于没有证券化的信用产品要增加资本要求,涵盖违约风险和转移风险;对于证券化产品,一般要适用银行项目的资本要求。巴塞尔委员会采取的以上措施旨在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银行项目和交易项目之间进行规制套利。此外,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许多银行的交易项目损失远远超出了按照新巴塞尔协议第一支柱的市场风险规则计算的最低资本要求,为此巴塞尔委员会要求银行加强在险价值法的压力测试要求,同时借此降低市场风险最低资本要求的助周期性问题。(2)对证券化和再证券化规制资本的改革。在这场金融危机发生前,证券化被广泛地认为是重要的融资和分散风险的市场工具,但是,贷款资产证券化构成了次贷危机转化为全面金融危机的传送带。事实表明风险不仅没有被证券化有效分散,反而成为金融风险传播的源泉。证券化打破了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传统关系,造成了市场约束不能校正的利益冲突。资产证券化的贷款发放人不要求提供收入和支付能力的充分证明。证券化机构没有为其愿意购买的贷款制定高标准,从而怂恿了放贷标准的降低。[11]为此,2009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新巴塞尔协议修订稿,加强了对第一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下某些证券化的处理方法。修改后的协议框架对再证券化风险暴露(即所谓的资产支持型证券中的债务抵押证券)赋予了更高的风险权重,以更好地反映这些产品的内在风险,并提高了为表外管道实体提供短期流动性便利的信用转换系数。巴塞尔委员会还要求银行对采用外部评级的证券化风险暴露进行稳健的信用分析。此外,新巴塞尔协议修订稿还包括了对第三支柱(市场约束)的完善,加强了对证券化、表外风险暴露和交易活动的信息披露要求,以降低资本市场业务给银行资产负债表带来的不确定性。(3)强化对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管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主要源于衍生品交易、回购和证券融资活动。《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强化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资本监管的主要措施有:银行必须用压力输入因子决定其对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银行对与交易对手信用水平下降相关的盯市损失(信用估值调整CVa风险)计提资本。[12]持有对一个交易对手大量的、非流动性的衍生品风险暴露的银行使用更长的抵押期限,作为决定监管资本要求的基础。银行若达到中央交易对手的抵押品和盯市风险暴露的严格标准,将适用0%的风险权重。在巴塞尔委员会看来,这些改革措施将提高这些风险暴露的资本要求、降低助周期性,为场外衍生品交易转向通过中央交易对手和交易所交易提供了额外激励,因而有助于降低金融体系之间的系统性风险,并且将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交易对手信用暴露的风险管理。3.引入杠杆率补充风险资本要求。增加总杠杆率以补充规制资本要求,是对新巴塞尔协议修改的重要内容。总杠杆率是总资产与资本的比率。这场金融危机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银行体系的表内和表外杠杆率的过度累积,原因在于新巴塞尔协议规定以内部模型计算规制资本的要求,总是趋于对规制资本的宽容对待。而杠杆率的过度积累导致危机期间银行业被迫降低杠杆率,放大了资产价值下滑的压力,恶化了损失、银行资本下降与信贷供给能力收缩之间的正反馈循环。因此,在对这场金融危机的反思中,国际社会普遍要求增加总杠杆率以补充规制资本要求的不足。巴塞尔委员会也要求引入杠杆率要求,旨在实现以下目标:为银行体系杠杆率累积确定底线,有助于缓释不稳定的去杠杆化带来的风险以及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采用简单、透明、基于风险总量的指标,作为风险资本比例的补充指标,为防止模型风险和计量错误提供额外保护。为保证可比性,巴塞尔委员会将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杠杆率的计算方法,并充分调整会计规则方面的差异。在考虑新资本协议相关变化的基础上,通过校准确保该比例能够作为风险资本要求的一个可靠的补充指标,并拟将杠杆率纳入第一支柱框架。4.提取超额资本以缓解助周期性和提高抗周期。助周期性或顺周期性(procyclicaleffect)一般是指监管标准或要求具有放大经济周期起伏的效果。无论是新巴塞尔协议,还是老巴塞尔协议,都是将规制资本要求与风险资产相匹配,这就造成规制资本水平随着经济周期和经济状况而波动,在经济景气时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小,占用资本少,既有资本数量由于能够支撑更多的贷款,从而使经济趋于膨胀和“火上浇油”,而在经济不景气时风险增大,占用资本增加,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得不削减或回收贷款以满足资本要求,从而趋于使衰退的经济“雪上加霜”。取代1988年老巴塞尔协议的新巴塞尔协议对风险更具敏感性,且同样将资本要求与风险相匹配,亦具有助周期性的效果。这场金融危机中最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是金融冲击遍及整个银行系统、金融市场和实体,放大了助周期效应。导致助周期性的渠道包括盯市计价和贷款持有到期的会计标准,保证金做法,杠杆率的累积及去杠杆化等。金融危机发生后,巴塞尔委员会一直在考虑引入一系列措施,应对助周期问题,提高银行体系抗未来经济和金融压力的能力。2009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在《加强新巴塞尔协议框架》和《修改新巴塞尔协议市场风险框架》中提出的抗周期性措施主要有:降低最低资本要求导致的过度周期性的一系列措施,包括使用更长期间的数据来测算违约概率,引入逆转违约损失测算(downturnlossgivendefaultestmiates),要求银行进行压力测试以考虑经济衰退时信用组合的下降;提高压力时期可提取的缓冲资本储备;引入杠杆率作为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规制资本的补充和保障;用更具有前瞻性的方法来计提准备金以降低最低资本要求的过度周期性波动。2009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的《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对上述措施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强调抑制最低资本要求的过度周期性波动;推动采用更具前瞻性的拨备;建立鼓励资本留存的制度,建立充足的、高于最低资本要求的超额资本,以备出现压力时期使用和经济下行时吸收损失;在宏观审慎层面上避免银行体系信贷过快增长。前文已述,2010年9月12日,27国央行一致通过的对新巴塞尔协议的修改确定,银行需要以普通股形式持有25%的资本防护缓冲。(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流动性是指金融机构在不引起不可接受的损失的前提下,为新增资产和满足到期债务而获得资金的能力。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有助于金融机构始终拥有满足现金流需要的能力,而对现金流的需要由于受外部事件和其他机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流动性固有系统性风险的特征,一个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短缺会带来系统性的负面影响,因此,流动性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并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再次得到了突出的验证。在金融危机之前,资产市场欣欣向荣,银行获取资金容易且成本很低,但在市场急转直下的情况下,流动性迅速蒸发,金融体系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究其原因是这些银行未能审慎管理流动性,导致各国央行不得不采取行动来支持货币市场正常运转,甚至对某些银行机构施以援手。流动性和资本是银行应对外部冲击的两道防线,两者相互补充,共同维护银行持续经营。在巴塞尔委员会框架下,资本监管长期扮演重要角色;而流动性监管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国际社会并没有一套被普遍接受的、类似资本充足率的安排,没有建立起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流动性监管的国际标准。2000年2月巴塞尔委员会了仅适用于银行机构的《银行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稳健做法》(简称《做法》),但这场金融危机突显出流动性是所有金融机构都面临的一个脆弱性问题,且《做法》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收效甚微。此外,这次金融危机还表明,随着金融市场相互融合,资产的可交易性上升,流动性风险向清偿力风险转化的速度明显加快。流动性与资本都是维护银行持续经营的必要条件,必须同时强化监管。为了总结教训,在流动性的管理上与全球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保持同步,巴塞尔委员会在2008年9月了《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原则》(以下简称《原则》),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规定了流动性管理和监管的17项原则。该!原则?以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基本原则为统领,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治理、流动性风险计量和管理、公开披露、监管机构的角色四个向度建构起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强调了压力测试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完善有效的应急融资计划相联系。因此,巴塞尔委员会正在通过引入全球一致的流动性标准建立流动性框架。与全球资本标准一样,流动性标准将建立最低要求,并促进全球公平竞争。《原则》提出了风险管理和融资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具体指引,作为流动性监管框架的基础,有助于提升该重要领域内的风险管理。尽管如此,《原则》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例如,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不应仅停留在对传统的重新定价风险而导致的流动性问题,而应该更多地考虑包括紧急流动性风险在内的对所有系列的流动性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为了补充上述《原则》,巴塞尔委员会进一步强化了流动性监管框架,于2009年12月《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internationalframeworkforliquidityriskmeasurement,standardsandmonitoring),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提出了两个流动性监管量化的最低标准。一个是覆盖30天的流动性覆盖比率,衡量短期压力情景下的单个银行应对流动性中断的能力,目的是提高短期应对流动性中断的弹性。该比率将有助于全球性银行拥有充分的、高质量流动性资产得以经受监管当局指定的压力条件融资场景的冲击。第二个标准是长期的结构性比率,应对流动性错配,度量中长期内银行可供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能否支持其资产业务发展,推动银行使用稳定资金来源为其业务融资。该框架还包括一套监测指标以帮助监管当局识别和分别单个银行和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趋势,并提高跨境监管一致性。这些指标有助于监管当局识别和分析单个银行和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发展趋势。(三)其它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设问题加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以提高其抗风险和危机的能力,除需要完善以上规则和标准外,还需要加强影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的其它制度的建设。值得注意的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稳定论坛、[1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等为加强国际金融体系,建立起了一套涵盖十二个领域的标规(standardsandcodes)。这些标规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由imF制定,涉及金融业及其以外部门,包括数据、财政透明度、货币和金融透明度等标准。第二类和第三类由其他机构制定。第二类主要是一些独立的模块,包括银行监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和支付系统的重要监管原则和标准。第三类主要由对各国和国际金融体系有效运行影响重大领域的标规构成,包括公司治理、会计、审计、破产和债权人权利、反洗钱及金融反恐等方面。不仅于此,imF还在各国提出请求的情况下,对各国执行标规的情况进行评估和报告。评估报告有两类:一是《标规遵守报告》(ReportsontheobservanceofStandardsandCodes,以下简称RoSCs),涵盖以上12个领域。二是《金融评估规划》(FinancialSectorassessmentprogram,以下简称FSap)。对一国遵守金融标规的评估是FSap的核心内容,同时构成RoSCs的一部分。FSap寻求发现一国金融体系的优势与不足,确定如何控制和管理主要风险源,帮助提出需要优先采取的政策措施。此外,近些年来,随着一些离岸金融中心积累了巨大的全球流动资本,对许多国家的金融稳定构成潜在影响,imF也开始对离岸金融中心遵守以上标规及其采取的行动进行评估,以加强对此类中心的监管,使国际规则和安排能够适用于此类中心。可以看出,这些标规的目的明确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较为系统和具体,且辅之行动。当前,这些标规在对这场金融危机的反思中再次受到重视。2009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伦敦峰会决定将金融稳定论坛改组为金融稳定理事会,使其专门负责协调、组织关于国际金融标规的制定和实施,并负责国际金融标规的评估。2010年1月金融稳定理事会了《促进遵守国际标规的框架》,详细阐述了在后危机时代对国际金融标规的评估和实施计划。[14]金融稳定理事会通过设立标规实施常设委员会(StandingCommitteeonStandardsimplementation),并通过同行审查(peerreview)鼓励所有国家和法域提升对国际金融标规的遵守,其主要鼓励措施和手段有三:示范推进标规遵守;定期举行同行审查(periodicpeerreview);制定措施清单(atoolboxofmeasures)。[15]但这些标规要转化成为多边法律守则,还面临一系列待解决的法律问题。首先是标规的制定。一些标规是由miF制定的,另一些标规则是由其他机构制定的,都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如何赋予这些标规以法律效力,取决于各国意志。其次是对标规的执行进行监督的法律效力。miF对会员国具有汇率监督等法定职能,接受imF的汇率监督是imF会员国的法定义务,但是,标规本身没有法律强制力,RoSCs和FSap只是miF应会员国的请求而完成的,充其量只是属于miF提供的具有自愿性质的技术援助。金融稳定理事会对标规遵守的推动由于该机构法律性质和地位的不确定性而难以厘清。这样,由哪家机构负责标规遵守的有拘束力的评判,也需要通过改革来完成。注释:本文为作者主持的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和危机的制度建构研究(批准号:08aJY013)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2007年国家法治和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金融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为重心(批准号:07SFB20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规制是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则而对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进行调整和管理,隐含着公权力对市场的介入和干预,是国家对经济和社会进行管理的方式,在法律上构成国家相关的管理制度。规制可以看作是政府运用权力规定的法律限制,通过这种限制,国家期冀产生在没有规制的情况下不会产生的结果,或阻止在没有规制的情况下会产生的结果。监管是监管机构对监管对象及其活动是否符合要求所进行的监察、督促、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以此来实现法律和政策旨在实现的目标和目的。参见韩龙:《规制与监管:美国金融改革方案对金融法品性的再证明》,载《河北法学》2009年第11期。系统风险通常是指一个金融机构倒闭引起其他金融机构连锁倒闭,并进而扩及和损害整个金融体系,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对于规制资本或监管资本概念应从新老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资本充足率来把握。资本充足率是规制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而不是简单地用会计资本除以总资产。规制资本不同于会计资本。例如,有一些负债,比如次级债、可转债等,如果符合条件可被计入规制资本当中,而这些负债却不构成会计资本。同时,资本充足率的分母也不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而是将资产根据风险的大小进行加权后得出的结果。加权的方法或简单或复杂,但其背后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就是风险越高,权重越高,需要的资本越多。老巴塞尔协议的全称是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的《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internationalconvergenceofcapitalmeasurementandcapitalstandards)。鉴于老巴塞尔协议存在一系列的缺陷,巴塞尔委员会经过数年的修改于2006年正式定稿出台了新巴塞尔协议(Baselii)。资本基础是指公司首次公开上市或后续股票发行获取的资金,加上留利。《特纳报告》是由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FSa)主席特纳勋爵于2009年3月19日提交的。这份长达120页的报告是较为权威、也较为各方接受的关于未来全球金融监管框架的报告,大胆地提出了全球金融体系重建的建议。次级债是指固定期限不低于5年(包括5年),除非银行倒闭或清算,不用于弥补银行日常经营损失,且该项债务的索偿权排在存款和其他负债之后的商业银行长期债务。BaselCommitteeonBankingSupervision,GroupofGovernorsandHeadsofSupervisionannounceshigherglobalminmiumcapitalstandardsathttp://wwwbisorg/press/p100912htm,12September2010.韩龙主编:《国际金融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41-342页。对证券化产品不适用银行项目资本要求的例外,仅限于某些有相互关系的交易活动。在这些例外情况下,监管者在银行遵守严格的最低定性要求和压力测试要求的条件下,可允许银行综合计算针对风险所需要的资本量。[11]韩龙、彭秀坤、包勇恩译:《金融规制改革新基石:重构金融监管与规制》,载《河北法学》2009年第10期。[12]虽然现行的新资本协议包括交易对手违约风险,但没有覆盖CVa风险,与源于违约的损失相比,CVa风险是更大的损失来源。[13]金融稳定论坛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于1999年初由西方七大国发起成立的,是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的产物。2009年4月2日,G20在伦敦召开第二次峰会,决定创立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以取代金融稳定论坛,并扩大其职责。[14]FSB,FSBFrameworkforStrengtheningadherencetointernationalStandards,9January2010,p1.[15]FSB,FSBFrameworkforStrengtheningadherencetointernationalStandards,9January2010,p4.

金融危机周期规律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

一、引言

2008年愈演愈烈的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大量银行面临严重亏损甚至倒闭。随后欧洲债务危机又接连爆发,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相继向欧盟请求援助,欧洲多个国家的信用评级接连被下调。

面对这接踵而至的危机,我们需要再次去认识历次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特征及两者之问的关系。虽然世界各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在表面上看各不相同,但从历次危机中通常都表现出以下规律:债务危机是一个周期性发生的现象;银行危机常先于或者伴随债务危机发生;私人债务和短期债务比重会在银行危机前上升,政府常常存在远高于记录水平的隐性债务。

二、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是一种周期性发生的现象,历次危机本质上是相同的。wynne(1951)通过对八个国家的研究,即指出这些国家的违约虽然从表面上看各不相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结论。Lindert和morton(1989)从19世纪以来国家债务违约的历史数据中也同样发现了这种周而复始的违约现象并分析了国际借款行为的长期规律。Reinhart和Rogoff(2008)从70个国家两个世纪的债务违约历史中更加全面清晰地描述了这一现象。

政府常常存在远高于记录水平的隐性债务。winkler(1933)关于外债的经典研究中就提到了隐藏债务的问题。Kletzer(1984)解释了由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

三、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主要包括货币危机(通胀和贬值)和银行危机,如何定义这两者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Cagan(1956)在其经典研究中将超级通胀定义为月通胀率高于50%的情况。Frankel和Rose(1996)只用(名义)汇率贬值来定义货币危机。Kaminsky和Reinhart(1999)则对货币危机进行了详细的定义,把外汇储备损失与实际汇率贬值也作为衡量货币危机的因素。Caprio和Klingebiel(2005)以事件的发生为标志对1970年后的银行危机进行了权威性的定义。Reinhart和Rogoff(2008)把银行危机具体的定义为发生银行挤兑或者重要金融机构倒闭、合并、被接管或受到政府的援助。

Karainsky和Reinhart(1998)指出银行危机通常会先于货币危机而发生,而货币危机会则进一步加深银行危机。

四、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关系的研究

银行危机通常先于或者伴随债务危机发生。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对此Diazalejandro(1985)认为在拉美金融自由化之后,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政府大量依靠从私人银行借款削弱了其偿还能力,因此当银行危机发生时往往会伴随着发生债务危机。Velasco(1986)指出南方共同市场的国内银行部门是外资流入的中介,政府向这些银行大量借款导致了当外资撤离时银行危机与政府债务危机的先后发生。

在银行危机之前,通常可以发现私人债务激增的现象。Rodrik和Velasco(2000)通过外部借款期限与成本的联立模型指出,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的比例可以有效地预测银行危机。Calvo,izquierdo和Loo-Kung(2006)对银行危机前资本流入陡增的现象进行了论证。

短期债务的比重会在银行危机前上升。Diamond和Dybvig(1983)构造了银行挤兑问题的一个经典模型,通过分析对银行挤兑有预防作用的存款合同指出了在银行危机发生之前,投资者因为对流动性的需求会提高短期借款的比例。Kaminsky和Reinhart(1999)研究了银行危机(以及货币危机)前国内信贷总量的扩张和随后的收缩,认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与金融自由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金融危机周期规律篇3

关键词 金融危机;经济周期;政府干预

2007年的春天,“一只蝴蝶”在美国扇动了翅膀。一年以后,世界刮起了金融风暴,并导致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遏制经济危机的进一步漫延和对国民经济造成更大的伤害,美、欧、日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政府相继出手“救市”。我国政府也及时出台了总额4万亿元人民币的“救市”计划,而各地方政府的“救市”方案则超过了20万亿元。对此,有的专家甚至断言自由放任的经济时代走向终结,现在“只有政府才能解决问题”。政府干预或公共管理真的能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吗?借此机会,笔者就政府经济监管或宏观调控的利弊得失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客观规律

1、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就必然会发生经济周期性波动。纵观近、现代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运行轨迹,都不是直线上升或平稳向前的,而是呈周期性螺旋发展的。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周期(economjccycles),是指一国(地区)宏观经济活动呈现出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的动态发展现象。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主要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它是近、现代主要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海啸,实际上就是各国经济周期性波动陷入了经济危机阶段。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或经济危机并不会发生在人类社会的任何经济模式下。比如,在原始社会的以物易物经济模式、封建社会的自给自足经济模式下,都不会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因为在以物易物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商品经济所占的比重很小,市场交易的范围有限,生产方式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生产规模小,商品数量有限,供求关系比较稳定,因此不可能引起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混乱和危机。而只有人们进入货币信用经济模式、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或经济危机就与我们“如影随形”了。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大量外部性问题的存在,市场机制存在着天然的缺陷,加之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行为的推波助澜,而市场调节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又具有自发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供求矛盾日益凸现,宏观经济中的“扩张”与“收缩”阶段总是交替出现。可见,经济周期性波动,或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2、人类对经济周期的认识是个不断深化的渐进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和市场经济萌芽时期,人们否认经济周期与经济危机的存在。包括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李嘉图,虽然他承认个别商品生产过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一般的、普遍的商品生产过剩则是不可能出现的。古典经济学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萨伊定理”,即供给可以自动创造自己的需求。换言之,市场价格可以完全出清,不存在供求关系的矛盾。因此,他坚决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萨伊认为,“除非政府当局愚昧无知或贪婪无厌,否则一种产品供给不足而另一种产品过剩的现象,决不会永久继续存在”。直到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经济周期与经济危机的问题才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马克思是较早揭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周期性波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一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实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二是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产更新,而且具有周期性。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更是标志着市场万能论的“萨伊定理”彻底破产。尔后,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而且占据着主流经济学的重要席位,并极大地影响着各国政要与经济决策者。凯恩斯主义简单地说就是:市场经济+政府干预。换言之,就是在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适当采取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以“熨平”经济波动的震幅,减轻经济危机的冲击,避免宏观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罗斯福“新政”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最好诠释。所以说在当代,包括美国在内的经济都属于“混合经济”模式,并不存在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

3、政府干预或公共管理并不能消除经济的周期波动。市场失灵与凯恩斯主义为政府的经济干预或公共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选择,但事实证明政府干预并不能消除经济的周期波动,以至消灭经济周期。从罗斯福“新政”到各国政府相继出台经济于预的政策效果来看,虽然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即在一定程度上“熨平”了经济波动的震幅,刺激了经济的加速复苏,但从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经济“滞涨”,以及随后发生的几次经济危机的事实,不难看出政府干预并没有消除经济周期,凯恩斯主义也不是万能的。在此,我们还需要警惕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只要政府干预,推进了企业技术的持续创新,就能打破经济周期的“陷阱”,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有人以美国出现的“新经济”为例,认为美国已经消除了经济周期,无通胀型高增长可无限持续下去。事后事实证明,该论断是错误的。因为美国在2000年初就陷入了经济衰退,目前又遭遇了新一轮经济危机。二是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不存在周期性或经济危机。有人甚至断言只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我国经济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然保持改革开放30年来平均9.8%的增长率增长。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既不科学,也难符合事实。

二、政府干预经济或公共监管的利弊得失

1、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前提。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体制还无法达到完全竞争市场的要求,仅依靠市场机制达不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市场失灵时有发生,这就为政府的经济干预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在混合经济模式下,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是“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政府干预对于促进经济有效运行和缓解经济危机的冲击是必要的,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有利的。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经济尽快走出了萧条,而且产生了长达10多年的快速增长效应,为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奠定了基础。20世纪90年生亚洲金融风暴时,由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政府及时出台宏观调控措施,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大力吸引外资,增加公共投资,刺激内需和出口,从而能较快地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恢复经济增长。

2、政府失灵说明经济调控职能并非万能。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政府经济干预的正面效果显著,但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或失误(失败)的教训也很多,这就是政府失灵。政府经济干预,或者说政府经济作用是当代中外政府的一项基本功能,即经济职能。换言之,是指政府对社会经济进行规划、调节、监管、服务的职责和功能,属于以政府机构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公共管理范畴。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者,垄断、外部效应及信息不对称的规制者,经济秩序的维护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等角色。政府经济职能的界定与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行为目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政府目标,有时并不一定符合客观现实与经济规律要求,因此,它与市场机制一样存在着局限性。也就是说,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解决好。而且政府失灵给社会经济造成的灾难和资源的浪费,有时比市场机制更严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20世纪30—60年代采取了一系列政府经济干预措施,虽然较快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拉动了经济复苏,却导致了低增长、低效率、高污染、高失业与高通胀的“滞胀”怪病。我国在解放初期推行的“大跃进”和文革结束之初的“洋跃进”给社会经济造成的深重灾难,许多人至今记忆犹新。

3、政府干预既是经济波动的“熨斗”也是诱因。在当今各国政府忙于出台大手笔的“救市”计划或经济调控措施时,人们更应该认真检讨、审视政府经济干预的功过是非和利弊得失。人们对于市场失灵的认识逐步加深,而对于政府失灵的教训似乎吸取的不够。事实证明政府能够干预经济周期,但并不能消除经济周期,甚至是新的经济波动的重要诱因。政治周期理论将政府干预看着经济波动的源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学派将政府干预等外生冲击看作经济偏离均衡趋势的原因。谈到当前全球金融海啸及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认为它正是罗斯福“新政”惹的祸。当今世界虽然对银行的监管和金融安全网络逐步完善,但控制了现代金融业半壁江山的“影子银行系统”却难以监管,于是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暴发,衍生金融泡沫破灭,信用链条断裂,一场全球性金融海啸由此引爆。

三、在当前“救市”的热潮中保持几分冷静

1、“救市”重在“救”市场机制。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救市”是必要的,因为市场本身不完善,达不到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因此,需要政府干预或公共管理来调节宏观经济,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但“救市”的前提是存在着市场失灵,而且“救市”的目的在于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市场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如果不存在市场失灵,就没有必要“救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如果确实存在着市场失灵,经济波动起伏过大,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经济危机时,政府应该出手“救市”。但被“救”的对象应该主要是市场机制,而不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商品购销本身。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政府干预重点在于克服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解决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增加公共投资,以刺激和带动私人投资,从而缓解危机,促进经济繁荣。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市场极不完善,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因此政府出台的“救市”措施应该以培育、完善市场机制为重点,以建立市场经济体系为中心,激活市场对供求关系的调节功能,疏导市场价格信号传递通道。当市场经济逐步发育成熟,自身调节功能增强后,再逐渐减少政府干预范围,实现由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向民间主导型市场经济的转轨,而不能“越俎代庖”,或人为限制与阻断市场机制的作用。否则,超市场的政府干预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可能成为新一轮经济波动的起因。

2、“救市”不忘尊重经济规律。既然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是客观存在的,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在所难免,人们就应该尊重这一客观规律,在顺应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出台政府“救市”措施。首先,必须有经济周期的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存在着经济周期,都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经济扩张与收缩就像人的心脏在跳动一样,再正常不过了,不值得大惊小怪。其次,政府“救市”计划必须尊重经济周期等经济规律的作用,宏观调控措施应该符合并体现市场法则的要求,不要企图消除经济周期,改变经济规律;有形之手,只有顺应无形之手运行的规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再次,由于经济波动是周期性发生的,经济萧条或经济过热时有发生,因此不要指望一次政府“救市”措施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或取得一劳永逸的效果;有形之手,只有知道哪里应当无为,才能够有所为,两只手必须有机配合,融为一体,才能很好地治理经济波动带来的危机问题。

3、“救市”切忌盲从与过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经济波动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事先会出现许多征兆。当宏观经济综合指标中的gdp增长率连续多年创新高、cpi和ppi居高不下、外汇储备持续增长时,就意味着国民经济已经过热,经济扩张快要达到顶峰,拐点即将出现。政府干预措施主要是抑制社会总需求,治理经济过热,同时防止经济出现“硬着陆”。此时,经济调控政策要适度,不要过度,并要预测到宏观政策作用的时滞效应和周边国际环境的冲击。由于各国宏观经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并已经形成了自身的运行轨迹和运行特点,有着自身的经济周期,各国经济周期所处的运行阶段并不十分同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而相互传递挤压,对于各国经济走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政府在出台宏观调控措施前必须认真研判,慎重决策,否则,宏观政策作用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令政府陷入被动与忙乱之中。刚刚过去的2008年我们就经历了冰火两重天政策做法的震撼,中央7月份还在部署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以抑制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不到三个月的10月份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连续出台许多宽松的宏观政策,以刺激国内外总需求,保持gdp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在当前各国忙于出手“救市”热潮中,政府应该多保持一份清醒,不要盲目跟风,也不用力过度。gdp增长率慢一点、社会资源消耗减少一点、企业经营困难多一点并不可怕,因为,按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理论,我们这架高速运转了30年的经济机器也该休整一下了。

4、“救市”更需完善政府监管职能。“救市”是短期行为,而完善政府监管职能、避免政府失灵却是长期任务。我国目前正处于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行政改革滞后、政府干预过度、政府职能错位与越位并存、寻租及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在思考如何“救市”的同时,应更多地思索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避免政府失灵的问题,推动政府的市场化、社会化取向改革。一是应该改变观念,摒弃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政府万能”思维定式,高度重视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的适度性与局限性,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慎重确定政府调控的范围、内容、方式及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干预的辅助性作用。二是不断完善公共选择决策机制,推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技巧,熟练驾驭“有形之手”,顺应配合“无形之手”,共同促进市场经济的正常、有效运行。三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法制建设,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分工,明确政府、社会组织(中介机构)与企业的职能,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质量效益。四是加强政风建设、行政监督制度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大反腐败力度,从思想教育、监督检查和激励约束三个方面实行综合治理,着重从制度和机制创新人手,消除公共管理领域的腐败和寻租行为产生的条件和土壤。

参考文献:

[1]胡永刚.当代西方经济周期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谢自强.政府干预理论与政府经济职能[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崔友平.经济周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03,(1).

金融危机周期规律篇4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波;宏观调控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美国次级贷款的内容和特点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

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成功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旺盛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中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1.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自然提高,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易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2.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

3.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

1.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降低进口,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晚19时开始升值,到4月末已累计升值了18.2%,汇率已突破7元的大关。到2008年年末,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外贸逆差,内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美元贬值,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物价都在上涨。所以,面对物价上涨,中央提出“两个防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20美元(七桶为1吨),一吨是8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0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经济高速发达之后,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亿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亿元,让其别涨价。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资源管理不到位,产品成本降不下来,电力、石油、煤炭等资源性的行业都嚷嚷着要涨价,但老百姓又怕涨价,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处在两难的选择中,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4%,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预计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5%左右,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具体有四点:

1.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一个地方出问题,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

2.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大概有8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年的时候,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也很脆弱,就到泰国去了,在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致使泰铢当天贬值,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

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通过抬价,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把股市烘起来,出现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即炒外汇市场,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灾难,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

3.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灾难,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

4.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绸缪,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比如经济过热,基本上是8—10年出现一次。1982—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进行了治理整顿;1994年,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2006年末,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辩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产权多样化,鼓励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负面效应,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经济的主要危险是通货膨胀,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经常供不应求,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市场经济有通胀,也有紧缩,二者交替进行,但主要危险是通货紧缩,即生产过剩、物价低迷、消费不足。在1998—2005年期间,我国经历了8年的通货紧缩,经济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我国又一次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但要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要“点刹车”,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容易造成翻车。如果长期过度地紧缩银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国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货紧缩,5年内经济将无法有大的发展。不能一放就胀,一紧就缩,这几年我国一直是这么周而复始地走这条路,现在要注意掌握调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现1998年的那种通货紧缩,我国就难办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再加上弱势群体多,如果经济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那么很难保就业、保稳定,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李翀.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尹中立.从次贷危机看美国楼市与中国楼市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7,(18).

[3]李翀.论我国的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4]何东.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操作———东亚国家的经验及启示[J].金融研究,2007,(5).

金融危机周期规律篇5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风波;宏观调控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美国次级贷款的内容和特点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了,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一)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06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也就高了,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二)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

(三)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

(一)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降低进口,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晚上19:00开始升值,到目前已累计升值了18.2%,汇率已突破7元的大关。到2008年年末,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它的外贸逆差,内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美元贬值,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物价都在上涨。所以,面对物价上涨,中央提出“两个防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50美元(七桶为1吨),一吨是10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8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经济高速发达之后,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亿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亿元,让其别涨价。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资源管理不到位,产品成本降不下来,电力、石油、煤碳等资源性的行业都提出要求涨价,但老百姓又怕涨价,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处在两难的选择中,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比2006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4%,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预计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5%左右,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

(一)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一个地方出问题,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

(二)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大概有8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年,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并很脆弱,便到泰国的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致使泰铢当天贬值,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通过抬价,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把股市烘起来,出现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即炒外汇市场,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灾难,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

(三)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灾难,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

(四)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绸缪,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比如经济过热,基本上是8-10年出现一次。1982-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进行了治理整顿;1994年,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2006年末,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辨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产权多样化,鼓励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负面效应,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经济的主要危险是通货膨胀,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经常供不应求,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市场经济有通胀,也有紧缩,二者交替进行,但主要危险是通货紧缩,即生产过剩、物价低迷、消费不足。在1998-2005年期间,我国经历了8年的通货紧缩,经济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我国又一次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但要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要点刹车,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容易造成翻车。如果长期过度地紧缩银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国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货紧缩,5年内经济将无法有大的发展。不能一放就胀,一紧就缩,这几年我国一直是这么周而复始地走这条路,现在要注意掌握调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现1998年的那种通货紧缩,我国就难办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再加上弱势群体多,如果经济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那么很难保就业、保稳定,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参考文献:

[1]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从次贷危机看美国楼市与中国楼市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7(18).

[3]论我国的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4]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操作——东亚国家的经验及启示[J].金融研究,2007(5).

金融危机周期规律篇6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次贷低首付,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大概占总额的20%—40%,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有的20年还本息,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即前2年是低息,后18年是高息,越到接近20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

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为1000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孩子18岁以后基本自立了,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次贷刺激了房市,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反正也赔不上,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房价连跌了40%,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英文缩写是mBS),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英文缩写是CDo),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债务链一断,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

(一)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年之前多次降息,从5%降到1%。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又连续13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到20*年初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还贷的成本也就高了,本金滚利息,越滚越大,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而后又高息还款难,最终引发了危机。

(二)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房地产价格大跌,原来售价100万美元的房子,现在只能卖到60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引发了金融风波。

(三)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炒来炒去,炒得扩大化了,波及到全球,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绝非偶然,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

(一)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降低进口,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晚上19:00开始升值,到目前已累计升值了18.2%,汇率已突破7元的大关。到2008年年末,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元,2020年最后升到4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它的外贸逆差,内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美元贬值,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物价都在上涨。所以,面对物价上涨,中央提出“两个防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50美元(七桶为1吨),一吨是10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6800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经济高速发达之后,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亿吨,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亿元,让其别涨价。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资源管理不到位,产品成本降不下来,电力、石油、煤碳等资源性的行业都提出要求涨价,但老百姓又怕涨价,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处在两难的选择中,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石油涨价,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年美国GDp增长率为2.2%,比20*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0.4%,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预计2008年全年美国GDp增长率为1.5%左右,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而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

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

(一)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一个地方出问题,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

(二)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大概有8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年,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并很脆弱,便到泰国的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致使泰铢当天贬值,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1998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通过抬价,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把股市烘起来,出现股市“泡沫”,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即炒外汇市场,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留下的是金融灾难,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

(三)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一种灾难,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

(四)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才能未雨绸缪,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比如经济过热,基本上是8-10年出现一次。1982-1984年,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进行了治理整顿;1994年,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20*年末,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基本上是五“熊”三“牛”,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辨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从而做到未雨绸缪,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产权多样化,鼓励竞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市场经济也有负面效应,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经济的主要危险是通货膨胀,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经常供不应求,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市场经济有通胀,也有紧缩,二者交替进行,但主要危险是通货紧缩,即生产过剩、物价低迷、消费不足。在1998-2005年期间,我国经历了8年的通货紧缩,经济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我国又一次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但要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要点刹车,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容易造成翻车。如果长期过度地紧缩银根,那么到2009年末,我国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货紧缩,5年内经济将无法有大的发展。不能一放就胀,一紧就缩,这几年我国一直是这么周而复始地走这条路,现在要注意掌握调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现1998年的那种通货紧缩,我国就难办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再加上弱势群体多,如果经济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那么很难保就业、保稳定,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参考文献:

[1]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从次贷危机看美国楼市与中国楼市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7(18).

[3]论我国的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4]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操作——东亚国家的经验及启示[J].金融研究,2007(5).

[5]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稳定[J].中国金融,2007(18).

[6]中国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设置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0).[

金融危机周期规律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创新;金融监管

一、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危机

何谓金融危机?众说纷纭。《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其定义为:“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事实上,金融危机是一国金融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但它的爆发时间通常比较短,因此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更加严重。

金融危机是一个逐步形成的概念,它是随着经济以及金融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最初,金融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银行的出现和剩余价值的再分配进行了详细论述,此时的金融还属于经济的范畴。因此,金融危机是包含在经济危机之中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金融领域出现紊乱,进而产生金融危机。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部门越来越独立,影响力也在增强,并逐渐脱离经济范畴而形成一个新的范畴,金融危机也逐渐从经济危机中脱离出来,并具有自身演变的一系列过程。而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产品的大量出现,金融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金融对经济的影响也逐渐增大。而金融危机的概念也随着金融的发展得到延伸,它包括货币信用危机、以及各类金融市场和金融信用关系方面出现的危机,它也逐渐表现为超周期性和超前性。

二、我国金融业风险防范的发展历程

我国自1978年进行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0年。在此期间,世界经济政治环境风云变化,而我国却始终坚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对外开放,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被誉为“中国奇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金融业也不断深化改革,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以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和资产安全需要。而且,我国金融业始终健康运行,没有发生大的危机,这与我国的国情和金融风险管理工作密不可分。总体来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我国在防范金融危机方面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监管机构的设立

1992年,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统一监管体制开始形成。1998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保监会”)与人民银行分别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监管,形成了分业监管的格局。2003年成立了银监会,接替了人民银行对于银行业的监管职能,确立了“三驾马车”的监管格局。因此,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是建立在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业监管的基础上,由中国人民银行执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监管机构对于金融机构的业务指导和风险监控有效地化解我国的金融市场风险。

2.法律体系的形成

1993年起我国开始整顿金融秩序,并于1995年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信托法》、《票据法》、《担保法》,1999年又施行《证券法》等金融法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己经建立了基本的金融法规体系。理论和实践都表明,金融秩序是法制秩序,金融监管、风险防范必须用法律来规范,使其整个过程都受到法律的制约,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相协调,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3.对于金融市场及金融产品的监管

我国的金融业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壮大的。金融市场的发展主要为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而服务的。为了增加企业的直接融资比重,从90年代初,我国在上海和深圳设立了资本市场;为了促进商品以及原材料的交易,我国分别在大连、郑州、上海设立了商品期货交易市场等等,这些都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并降低了企业经营中的风险。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在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教训,如1995年327国债期货违规事件,2002年的中航油事件,尽管有关当事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这些教训对于我们规范市场秩序,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防范金融风险的扩大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4.国家的信誉担保

相对于世界其他的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不景气时,经常会发生银行挤兑的现象。而银行的倒闭会进一步加剧金融体系的动荡和经济的不稳定。在我国,这种情况就不存在,即便原先银行存有几千亿的坏账,原因在于国家对于银行的隐性担保――国家不会允许银行破产。正是由于国家的隐性担保,所以存款人无需担心自身的银行资产的安全性。从2004年开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市场化改革,并已经或准备上市,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但由于其内部国有股一股独大,国有的性质没有变,国家对于其隐性担保依然存在,这也是我国金融业没有大的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最近几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及根源

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在我国金融稳定发展的过程中,世界上发生了四次较大的金融危机,分别是80年代初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80年代末期的日本泡沫经济危机,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从2007年初至今的美国金融危机。这些金融危机都对各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更是席卷全球,引起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甚至可能带来全球性经济衰退。在信息发达、风险管理技术先进的今天,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无可避免金融危机的产生,这充分表明在现代金融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中,如何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已经成为一个困扰世界各国的经济难题。

尽管四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各不相同,各国的国情也有很大差异。但是,透过危机的表面,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共同的原因,金融风暴的前车之鉴,值得我们深思。

1.债务的比重过高

这里的债务不仅指政府的债券,也包括个人的借贷资本。人们持有债务的目的,或进行投资,或进行消费,但前提是人们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预期和偿债能力。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墨西哥金融危机中,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大量使用外债,尤其是短期外债,这使得在国内经济出现问题时,政府的偿债能力受到制约,进而影响到本国货币价值的稳定。美国金融危机和日本金融危机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个人的债务过高。受到经济发展良好预期以及银行低利率政策的影响,两国的居民的投资期望被大大激发,很多人甚至从银行借入大量资本进行投资,金融泡沫不断汇聚。而在经济下滑时,这些人常常资不抵债,并形成银行的坏账甚至是破产,经过一系列的金融传导,金融风暴也就降临了。

2.金融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东南亚各国长期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政府主观地给企业发放贷款,企业出现偿债困难时政府又给予庇护,这不但导致了腐败问题,也把企业风险转嫁给了银行,形成了大量坏账,从而转嫁给了整个金融系统,造成金融体系抗风险的脆弱性。而日本长期强调对金融机构的保护和银行优势地位的确立,这对于其战后金融体系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政府长期严格保护下的日本金融机构逐渐暴露出风险管理和内控能力弱化等弊端。美国的金融体系尽管是当前世界上最为完善的,其监管水平也是最为先进的。但是,通过美国经济学家Kane的“规避管制”理论和动态博弈模型①,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的金融监管水平并未达到和其金融创新相适应的水平,特别是在衍生金融产品的监管方面,这也使得其金融体系具有较大的脆弱性。

3.金融改革过度自由化

这个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受刘易斯金融深化理论和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很多发展中国家开始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但很多的措施没有考虑本国国情,过于激进。如墨西哥在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中走得太快,没有注意到国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政府当局的管理水平,这使墨西哥累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并最终形成金融危机。同样在资本市场的开放问题上,亚洲一些国家在本国的金融市场发育情况还不允许的情况下盲目实行货币可兑换,或盲目减少资本项目下货币可兑换的条件,这为外资的大量迅速抽离提供了方便,并减弱了本国金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为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敞开了大门。

4.货币政策的失误

在汇率政策方面,墨西哥一直坚持“钉住美元”,即使在贸易状况不断恶化,经常项目严重赤字的情况下也一直没有让比索贬值,这严重削弱了其商品竞争力,进一步加剧了国际收支的失衡,同时也使其外汇储备不断缩水,而作为出口导向型的东南亚各国也存在上面的问题。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是,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失误主要表现在对于市场经济的调节方面。美国金融危机和日本泡沫经济的则由于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所致。在低利率货币政策的指引下,经济主体的投资需求上升,其对资本品的投资则极大地推动金融泡沫的产生。

金融危机频繁发生,那么它的根源是什么呢?这是一个让无数经济学家为之争论不休的话题。凯恩斯认为,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总需求的不足,而这又主要由投资需求的不稳定来决定的。货币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费雪认为危机的原因在于对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所引起的过度投资和过度投机导致的,过度负债是经济萧条的直接推到力量,并导致资产泡沫由此泛起,资产价格节节上升。最后由于“意外的负面冲击”使得资产价格暴跌,流动性逐渐紧张,借贷困难,整个经济体系的信贷因此而出现收缩,金融市场变得混乱不堪。后凯恩斯主义学者明斯基则提出了著名的金融不稳定理论,认为实物资产、金融资产等资产品价格则为资产可能产生的预期利润及资产未来现金流之贴现值,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凭借预期进行投资,过度乐观则导致了金融泡沫的产生,而一旦行情出现变化,则会投资需求不足,金融市场动荡。他将影响资本品投资需求的投机融资和庞齐融资②看作为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则强调不稳定的信用体系和货币体系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他认为债务结构在引起企业财务困难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并将危机分为三个阶段:外部冲击改变了经济预期;信用扩张与经济繁荣相互推动;负面冲击和泡沫的崩溃。

实际上,从金融业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金融危机的内容也是在不断演变的。最初,金融与经济紧密相连,金融危机也主要是由于经济危机的产生而导致的,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对此作了很好的解释。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业逐渐独立,金融危机变得超周期性,特别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金融家处于获取金融利润的考虑,发明了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它们的出现,使得金融市场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虚拟经济出现。但是我们知道,资本品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资本品的价格总是围绕其价值变动,这主要受其供需影响,特别是需求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理论显得更具有说服力,也能更好地解释墨西哥金融危机、日本泡沫经济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金融危机。

历史也以事实一再证明,不管处于什么阶段,金融的发展和创新必须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首先,金融业的发展与创新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为目的,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市场结构,促进实体经济的融资以及经营效率的提高,以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其次,金融业的发展不能偏离实体经济,必须以实体经济危为基础,不能为了仅仅牟取巨额金融利润而发展金融,金融的规模与结构必须与实体经济的需求相一致。在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今天,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使外汇风险上升,因此还要加强对于外汇及国际流动资本的管理。

四、不断完善我国金融业风险管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金融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尽管我国金融整体上保持稳定,但其在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我国的金融风险管理应当立足于我国实际,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同时放眼世界,从大量的金融危机案例中吸取教训,以推动我国金融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风险监管

1.改革监管机构

中国金融监管的思路基本上是按照传统金融体系假设,即封闭的市场、稳定的经营区域和在一国运作来建立的。但在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金融混业经营的大势下,这种分业管理的监管模式具有很多的问题,如重复监管,各自为政;银、监分设导致政策冲突;没有统一监管法规等。因此,当前的金融监管机构改革势在必行。而从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国际金融业监管发展来看,走向统一监管是必由之路。因此,在我国逐步实行混业经营后,可考虑实行金融机构统一监管的模式。设立专门的金融管理部门作为中国金融监管的最高权力机构,全面负责对所有金融行业监管机构的管理,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这可以减少职能交叉和资源浪费、提高监管效率,并降低金融风险。

2.完善金融法律体系

我国金融法律体系仍存在不少问题,无法保证金融活动有效、规范地实施。首先是配套法规不完善,大法不少,实施细则和其他规章制度却不配套。其次是法律法规普遍缺乏科学定量,实际执行中尺度不易把握,可操作性不强。而且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各金融机构及其相应的业务界限越来越模糊,特别是对一些金融控股公司,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监管法规。因此,我国的金融法律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具体来说主要有:完善金融法律框架,努力做到规范所有的金融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国内金融立法与国际金融立法接轨,适应银行业务的国际化,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这个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提高法律执行水平。

3.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同墨西哥和东南亚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保持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坚持改革的稳步推进。无论是在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方面,还是在资本项目的对外开放方面,我国的金融改革总是立足于我国实际,决不因一时之利而冒险改革。实践证明,正是由于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才避免了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使我国金融业受到较大冲击,而这正是我们需要坚持的。而对于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审慎地开放资本项目。先放开长期资本流动,再放开短期资本流动,并根据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使资本自由化过程得到有力控制和保障。其次,逐步实现汇率市场化,建立起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

4.保持国家信用担保

国家的信用担保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给银行提供信誉担保,增强其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信用担保不利于银行的商业化经营,会诱使道德风险。银行的无形担保使得银行有寻求高利润、高风险业务的冲动,结果是产生更大的金融风险。因此,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国家信用担保必须恰当使用。在经济运行平稳期间,强调银行的商业行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促进其健康发展;而在经济萧条,金融市场不稳定时,则注重银行的国有性质,为其提供隐性担保,减少银行系统的动荡。

(二)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的启示

1.货币政策要具前瞻性

事实证明,经济、金融内部都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而这都可货币政策进行调控。货币政策的制定既要考虑宏观经济的稳定,实现宏观的经济管理目标,同时也要考虑货币政策对于微观经济实体的影响,特别是人们的投资行为。也就是说,金融业高度发展的今天,货币政策不能仅仅考虑其对经济的影响,同样要注重对于金融的影响。政策决策者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其中存在问题,适时调整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否则,再英明的决策者也只能沦为金融危机的替罪羊,如在9.11恐怖袭击后,为刺激经济,美国的货币政策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过于宽松。然而在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人都认为:“这不是我们的错误;这是艾伦・格林斯潘的错误,他是‘连环吹泡泡者’。”③

2.加强债务风险管理

对于国债来说,首先是要控制国债的总体规模,当前我国国债占GDp的比重已经接近国际警戒线,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其次,加强对外债的管理,特别是短期国外债务,以防范突如其来的外汇风险。而对于个人债务,由于我国居民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节约、朴素、谨慎的历史文化传统,尽管这不利于刺激内需,但是对于防范投资风险,特别是减少投机融资和庞齐融资却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机构或部门在宣传普及金融专业基础知识,提高我国居民的竞争意识和法制意识的同时,也要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积极引导居民的消费意识和投资意识的转变。

3.强化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投资者投资意识的落后以及监管经验方面的不足,在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广方面比西方发达国家通常也要落后几十年。实践证明,相对落后的我国金融体系依然能够支撑我国实体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而发达的金融市场亦可能带来较大的金融风险。但这并不是要我们金融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要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研究,特别是在其市场监管方面。国债期货、权证等金融产品的出现活跃了市场,但后来的非法交易也给了我们的监管很多教训,而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无疑对我们的金融产品的监管又有新的启示。

金融危机同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密不可分,也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长期积累的矛盾的激化所致。而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到确立并不断发展。尽管在此期间,我国经济、金融都保持稳定,没有大的危机发生,但是这也与当前我国低水平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的。我们决不能忽视金融在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问题以后有可能在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显得非常突出和棘手,甚至危害到经济的稳定。新时期,我们提倡和学习科学发展观,这对于金融业来说,就是要支持经济、控制风险、保持稳定。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保持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注释:

①金融机构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会进行一些创新活动以规避监管当局,寻求新的盈利机会。当金融机构的创新出现以后,监管当局可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而进行新的监管,从而形成了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之间的“管制―创新(规避管制)―放松管制或再管制―再创新•••的动态博弈过程。

②所谓庞齐融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借新债还旧债。

③马丁•沃尔夫.金融危机的教训[n].金融时报,2008-8-21。

参考文献

[1]徐滇庆,于宗先.泡沫经济与金融危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徐滇庆.金融危机管理[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3,10(5).

[3]吴昊.防范金融危机的新思考中[J].甘肃农业,2006.

[4]吴有昌.现代货币危机理论及其启示[J].财贸经济,1999.

[5]张灿.金融泡沫理论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金融危机周期规律篇8

当前需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稳健经营问题。一是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加大。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出现回调,企业效益下滑,资金紧缺矛盾突出,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经济下行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开始向银行体系渗透和转嫁。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增加。近年来,国家把不符合环保的高耗能行业企业列入淘汰类、限制类,这部分企业对银行资产质量已形成较大冲击。三是意外事件的冲击不容忽视。2008年初的严重冰雪灾害以及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引发的遭灾银行业信贷客户形成的不良贷款,对银行业的稳健经营产生了重大冲击。同时,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经济总体下行、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破产兼并的力度将会加大,对银行经营也将带来新的冲击。

安全稳定问题。一是部分银行机构的支付风险加大。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实体经济效益下滑、企业资金普遍趋紧和居民收入增长放缓,银行机构总体盈利能力、主动负债能力也将随之下降。特别是那些已经资不抵债,主要依靠新增负债维持运转的问题机构可能因此会发生支付危机甚至倒闭,并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酿成区域性金融风波。二是银行声誉风险逐步显现。近几年,关于银行产品服务问题的投诉纠纷有增无减。特别是随着金融市场大幅度震荡,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宣传策划和营销过程不规范导致的各种纠纷和投诉迅速增加,不仅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银行业形象,也为某些别有用心者提供了反对深化银行改革的借口。三是处置非法集资形势严峻。在宏观环境趋紧的形势下,企业融资难度增加,各类非法集资有所抬头,个别地方和行业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严重威胁着银行机构的安全运营。

资金投向问题。在经济周期性回调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相互叠加作用下,去年以来,社会个人财富缩水和收入下降明显,加之对预期收入不确定的影响,企业、个人的市场信心不足,银行对小企业、个人的信贷业务面临新的风险压力,营销难度进一步加大。在当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银行业机构普遍认为实体经济运行不稳定,风险较大,因此,纷纷把贷款目标瞄准到基础设施等非生产性项目上。同时,银行为了保持流动性,有的通过票据贴现来实现贷款增量,而在票据融资增量中有相当部分是转贴现。这样,资金停留在银行体系内流动,并没有直接用于支持生产型企业和流通型企业等实体经济,实体部门贷款满足度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做好逆周期监管的相关建议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依据经济周期规律性,有必要对目前的监管模式进行延展。

完善宏观风险监管,防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发生。一是研究制订银行业策略风险监管指引,确定银行业机构制订发展战略、风险控制政策的尽职规则,将宏观经济分析和重点行业分析能力纳入逆周期风险监管框架。二是进一步充实银行业金融机构压力测试内容,指导银行业定期开展对宏观经济波动、重点行业和客户遭受意外冲击的压力测试,并依照测试结果补充拨备,依靠监管规范引导银行业克服短期行为,做到“以丰补歉”。三是在加强国际合作,积极研究动态拨备制度的同时,总结近年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冲击的监管经验,不断完善建立应对危机以及经济、社会和自然重大冲击的监管反应机制。做到针对冲击性质和强度,采取动态调整评级标准、资本和拨备要求等,明确上述措施的启动和终止的实体条件、批准程序、及落实检查,充分运用功能监管以及监管规制手段缓解银行业机构“亲周期”行为,防止银行业机构的风险管理加剧经济震荡和放大系统风险。四是在总结美国次贷危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我国跨国以及跨机构重大风险的联合处置机制,防止各自为战的风险规避和控制整个行业新的风险。因此,建议我国监管部门“一行三会”应在“功能监管”方面达成共识,对金融实行并表监管,提出资本金要求,把表外业务放到表内统一监管,降低金融风险。

引导资金合理使用,优先支持“三农”及实体经济发展。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要重点支持生产型和流通型企业以及消费领域的发展,着力解决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和资金周转紧张类企业。贷款有效需求不足的企业,大部分属于外部订单需求下降,主动收缩经营规模的企业,这类企业大部分经营正常,对于这类企业,银行要发挥信息和管理优势,主动上门帮企业分析其经营原因的同时,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企业技术革新,研发新产品、拓展新的市场。资金周转紧张的企业,大部分是因外部市场变化,库存资金和应收账款资金占用增大所导致,对于这类企业,银行要以战略发展的思维来判断企业前景。对仅是受到经济下行的冲击,财务制度健全,有能力度过难关的企业要优先支持;对“两高一剩”、管理混乱、风控能力低下的企业,银行可以适时收回贷款,维护信贷资金安全。同时银行要加大“三农”支持力度。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农村金融改革开辟了新的空间。要充分发挥金融支农合力,加大对“三农”信贷投入,不断创新适应“三农”的金融产品,采取不同的支农、惠农举措,提升整体支农意识和服务水平。

金融危机周期规律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066-02

1研究背景

金融危机的蔓延波及全球,我国经济增速从2007年的高点开始下滑,到2008年经济进入了全面衰退,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周转资金出现困难,而银行基于风险考虑也出现“惜贷”现象,这样中小企业从银行融资就更是难上加难,尤其是处于出口行业的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出口的急速下降使其面临生存困难,如果不能融得资金,它们是很难度过金融危机的。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国家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同时提出2009年全年信贷总量不低于8万亿元。资料显示,仅2009年一季度我国新增信贷将接近4万亿的规模,也即全年的一半。但是,在这场创纪录的信贷风暴下,全国4000多万家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全国工商联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1月,私营企业及个体短期贷款余额4214亿元,比去年12月贷款余额还少。全国1月的短期贷款余额是比去年12月增加了4000亿元,但是私营和个体的短期贷款余额减少了7亿元。

2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2.1金融危机的内涵

金融危机又可以称为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例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金融危机呈现某种形式混合的趋势。

2.2中小企业面临外部环境威胁

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国家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同时提出2009年全年信贷总量不低于8万亿元。资料显示,仅2009年一季度我国新增信贷将接近4万亿的规模,也即全年的一半。但是,在这场创纪录的信贷风暴下,全国4000多万家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全国工商联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1月,私营企业及个体短期贷款余额4214亿元,比去年12月贷款余额还少。全国1月的短期贷款余额是比去年12月增加了4000亿元,但是私营和个体的短期贷款余额减少了7亿元。这说明,政策说的多,各个银行和机构调子也很高,但是实际做的情况并不理想。

2.3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存在障碍

(1)财务管理水平较低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开始成长起来,但是至今大部分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家族式公司治理制度,企业制度创新严重滞后。同大企业典型的层级治理模式和完善的内部财务制度相比,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单一,财务制度不完善,也没有规范的财务报表等。我国有一半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下,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更加缺乏足够的经审计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记录。

(2)银行相关信贷制度不尽完善

银行相关信贷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信贷程序较为复杂,使得贷款的门槛高、程序繁复、操作流程长,不能适应中小企业经营灵活,资金周转快的特点,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难度。第二,为中小企业融资设计的金融产品不足,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金融危机,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了一系列新型的金融产品,但是这些新型的金融产品在使用上,操作流程长,程序复杂,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小、急、频的特点。第三,“人情关”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虽然国家银监会以及金融机构先后出台了有关规范信贷人员行为的规定,但是,贷款“讲人情、重关系”等不正之风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3)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

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另一个困境就是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缺陷直接导致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为中小型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经营状况相对不稳定,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比如金融危机下,经营状况就更加糟糕,经营者往往不愿对外公布经营信息,使得银行就无法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银行为避免借贷风险,往往不愿意给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

3解决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3.1优化中小企业外部发展环境

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中小企业要想能够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首先就要优化中小型企业外部环境,也就是建立健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立多层次的政策性担保体系。

3.2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体系

要解决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关键在于逐步建立一个宏观与微观、外部与内部相结合、配套的信用管理体系,通过增强借款人的信用意识,采取有效的贷款担保方式来提高信贷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我国应建立信用管理法规政策体系和中小企业诚信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这两个体系的职能作用,增大“失信”企业的法律成本和道德成本,达到综合整治社会信用环境,规范中小企业信用行为的目的。

3.3健全银行中小企业信贷制度

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方式是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银行融资渠道不畅通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直接表现,因此,有必要对银行融资渠道进行完善,健全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制度。所有商业银行总行已按央行指导意见设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制定和执行对本地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策略、贷款运营与管理模式,这一举措也应该在一级分行和作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二级分行尽快设置。同时可以吸收借鉴国外金融机构先进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技术,改革现行的贷款审批程序,修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授信制度和程序,应降低企业规模这个指标的权重,变重规模为重效益、重成长性,消除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歧视。

3.4打破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瓶颈

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及所产生的问题,关键要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入手。首先应该创建新型银企关系,构建相互监督的权利关系,还要不断进行宣传教育,把城市和信用作为社会公德教育重中之重,并且从法律和道德方面加大企业失信的成本。然后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企业内外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督,建立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对企业信用进行实时、准确的考核。

金融危机周期规律篇10

发管理与旅游规划设计方面的工作,发表与旅游相关的专业研究论文40余篇。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在中国的很多地方,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或支柱产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毫不夸张地说,一些强烈依赖旅游业的地方,旅游市场一旦大幅下滑,当地国民经济大厦就会震动,税收和就业根基就会动摇,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稳定。

金融危机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经济不景气、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人们对未来充满悲观情绪、缩减开支以及奢侈品消费急剧下滑等等。旅游产品消费属于日常性消费之外的奢侈品消费,首当其冲地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的海外旅游市场占较大份额的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桂林都已经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金融危机带来的阵阵凉意,以海外市场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旅游企业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到了打击,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出现明显跳水。

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业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多大程度的影响以及旅游业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等等,都急需专家学者认真研究、各级政府部门和所有旅游研究者高度重视。本文尝试从旅游业自身运行规律和特点出发,透视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业带来的影响。

一、旅游业的运行规律和突出特点

要把握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就需要充分了解旅游业独特的运行规律和突出特点。

旅游业的运行是有自身规律的。旅游业是综合性的产业,关联产业面广,涉及的部门多,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很可能引起整个产业链条出现“掉链现象”。贯穿目的地旅游产业链条的核心就是旅游市场的规模、停留时间和人均消费水平,旅游市场的向上或向下波动会导致整个旅游直接产业链和间接产业链运行故障,这就是旅游业运行的基本规律。

旅游业的运行还有其突出特点。旅游业的第一个突出特点是脆弱性,抗外界突发性事件影响的能力弱。政治动荡、地震灾害、SaRS、海啸、战争、环境污染等突发性事件都会对旅游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些影响近几年我们都见证过;旅游业的第二个特点是短期内产品供给的刚性与消费需求的弹性之间的矛盾大。国际研究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或减少1个单位,旅游消费需求就会增加或减少近2个单位,消费需求的弹性很大,而短期内宾馆饭店、航空、旅行社、景区等供给却很难随市场波动进行有效调整或转变其用途,表现出明显的刚性,因此,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在短期内难以解决;旅游业的第三个特点是客源市场流动具有明显的单向性。由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而不是由欠发达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这次金融危机重灾区主要在美国、西欧等经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都是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重要客源国,引起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数量下降是毫无疑问的;旅游业的第四个特点是旅游产品的不可储存性。它不能像收藏品那样具有保值增值功能,且放的越久越值钱,旅游产品是一天不卖就损失一天的价值,如一间客房、一个飞机上的座位、一个景区景点,它们如果当天没有被销售出去,其当天价值就蒸发消失了。

二、金融海啸可能造成中国旅游业大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