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五年级语文教学重点十篇五年级语文教学重点十篇

五年级语文教学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9:12

五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1

参考文献:

[1]赵爱玲,张莉.二十一世纪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高建宏.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3-56.

五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2

关键字:新课标小学五六年级语文阅读

一、小学五六年级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

影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的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即教学中阅读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

(一)学生方面

1、阅读方法不当

阅读方法不当会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彻底。学生阅读方法不当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只是对文章进行草草的阅读,对文章的深层次含义不求甚解;很多学生对于应该略读的文章却长时间的不肯放手,造成精力和精力的大量浪费;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候没有计划性和目的性,对阅读也只是敷衍了事,不做读书笔记,读后也不深入思考。

2、阅读兴趣低下

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阅读的巨大作用和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对于阅读没有兴趣。这种想法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极为普遍。他们许多时候都是在等待老师为其分析文章内容和要义,而懒于自己动脑,这种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感,严重的破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阅读时间稀少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在思想不够成熟,自控能力弱,很容易被周边环境影响。同时,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学习负担很重,有的学生不只是要在学校学习,回家还要应付父母为其安排的艺术教育等。所以,平常的上课学习或者是培训时间,已经占据了一天中的大半,这使得学生很少有时间去阅读课堂内外的书籍。此外,电视、游戏、网络等现代的娱乐工具,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吸引力非常巨大,很多学生宁愿将多余的一点时间消耗游戏上,也不愿意去阅读。

(二)教师方面

1、阅读教学盲目

目前教学中,很多教师指导学生阅读都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对课本上的文章解释的很随意,导致学生也只是一知半解,掌握不透。同时,老师在课程上讲的过多,会让学生的学习很被动,会占据学生独立思考和阅读时间。适时的诱导学生自主发挥,教师从旁指挥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要重视应用各种新颖的课程资源,但是也不能忽略课本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空泛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部分老师拟定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容易出现如下情况:老师对文章的解读不够深入,本身没有理解到文章的真意;生搬硬套书本上的教学目标,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间应该有着前后联系,而不是相对孤立,这样会使教学过程顾此失彼。

3、语言训练滞后

老师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时,求多求全,没有突出重点,目的性不够明确。忽视了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对预感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语言训练滞后,跟不上阅读节奏。

二、小学五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提升对策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基础

作为教师,要时刻充实自身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认知面。以身作则,为学生带好阅读的榜样。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掌握的各种知识综合运用到教学中,将课堂打造得生动有趣。教师应该突出自己的口才,让自己的语言魅力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模仿天性,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目的。

(二)改善阅读方式,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语文课文都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和普遍性的方法,老师可以悉心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下去实践,去改造成为自己的阅读方法。经常传授学生阅读技巧,教学生哪些地方该仔细研,读哪些地方该略读。另外,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精选阅读文章,针对班上学生的特点仔细备课。老师也可以布置给学生一定的阅读任务,并强调要进行抽查,督导学生勤于阅读。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出现了难理解等问题,老师要常帮助学生理解,避免学生因为屡遇困难不解,从而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三)杜绝盲目指导,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老师要制定不同的阅读教学目标,不能对所有年级的学生一概而论。制定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不同年龄段、知识面、语言能力等因素,结合教学资源,做出最合理的教学目标。否则,随意制定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就是盲目教学。在学生进行阅读时候,老师要多做指导,哪些地方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哪些地方指导学生浅略阅读,哪些地方该让学生自行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四)夯实语言基础

阅读教学是一种考校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综合能力等多方面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从低年级就开始培训学生的语言功底,帮助学生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做到读通、读懂、读好。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需要老师从平常的课程中就要时常训练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根据文章的意境,读出文字背后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挑拣出文章中的重点段落、重点字段、重点词语,让学生推敲理解,进而将局部的字、词、句、段放回到整篇文章中,再推敲意境。

参考文献:

[1]邵利平.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五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

五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3

摘要: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语音教学一直是困扰着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教师对语音知识体系的认识不清严重制约着教师英语语音教学水平的提高。英语作为一种表音文字,其单词的音与形之间遵循着音位与字母或字母组合相对应的规则。对这一规则的掌握,就如同掌握了语音与文字之间的解码工具,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单词记忆的压力,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语音;知识体系;拼读教学;音标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语音教学一直是困扰着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教师对语音知识体系的认识不清严重制约着教师英语语音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对语音教学的基本认识

新课标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对语言技能的要求分为“听、说、读、写”,对语言知识的要求分为语音、词汇、语法、动能、话题。而我们从这些要求的顺序不难看出语音的基础地位,新课标中语言知识二级和五级目标中对语音做了具体要求(参考新课标18、19页)。

我们很多教师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语音教学简单地等同于音标教学。音标与语音的关系是所属关系,即音标知识是语音知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音标以其准确性和工具性成为国人学习外语的很好手段。但是在学习之初,音标学习必须在学生已有了充分的语音感知的情况下,时机成熟的时候适当出现才会事半功倍,绝不应该成为语音教学唯一内容。因此,熟悉小学英语语音知识体系是对每位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中小学英语语音知识体系

英语语音知识体系庞大又复杂,但中小学阶段要求掌握的比较简单浅显,现在我们以新版pep教材语音知识来分析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英语语音知识体系――“字母名称音辅音字母音元音字母音字母组合辅音连缀语音、语调”,这样的安排体现了语音学习的规律性和渐进性,由此我们按pep教材的顺序来总结小学英语的语音知识体系。

1.三年级上册――字母的名称音和辅音字母发音

本册看似简单的26个字母教学,其中包含的语音知识却非常丰富,所以三年级上册在语音学习中任务比较繁重:(1)学生能听、说、读、写26个英文字母;(2)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的发音,并且能听出每个字母名称音中所含的音素,为以后的词汇学习打下基础;(3)掌握21个辅音字母的字母音,也就是在单词中对应的发音。

2.三年级下册――五个元音字母在重读闭音节中的发音

本册的学习重点是五个元音字母的短音发音,即五个元音字母a、e、i、o、u在闭音节中的发音――

/?V,e,i,?蘅,Λ/。教材的Listen,repeatandchant先通过拼读单词(拼读每个字母的LetterSound)来复习辅音字母发音,同时引出短元音的学习,再通过chant进行兴趣激发与知识巩固。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phonics语音教学法在单词拼读中的应用。phonics是英语为母语国家的语音教学法,其核心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英语字母或字母组合(letterorletterpattern)与语音(sound)之间的对应关系。以phonics的眼光来看,单词不是由字母组成的,而是由音组成的,音是由字母或者字母组合组成的。一旦掌握phonics技能,就基本可以做到“见词会读,听音会写”,从而大大减轻学生识记单词的负担。因此,phonics是我们小学语音教学的核心。

3.四年级上册――五个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音节中的发音

本册的学习重点是五个元音字母的长音发音――/ei,i:,ai,?藜u,ju:/。教材的Listen,repeatandchant以“元+辅+e”和“辅+元”字母组合的形式来呈现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音节中的发音,这样安排是为了对比元音字母在开音节与闭音节中发音的不同,我们在教学时也应将二者的对比作为重点,同时其他相关语音知识,如开闭音节、重读音节等可以涉及但不必深入。

4.从四年级下册到五年级下册――字母组合的发音

四年级下册主要是单元音的字母组合:er的发音/?藜/;le的发音/l/;ir的发音/?廾:/;ur的发音/?廾:/;ar的发音/唬/;al的发音/?蘅:/;or的发音/?廾:/和/?蘅:/。

五年级上册单元音字母组合和双元音的字母组合:ee的发音/i:/;ea的发音/i:/和/e/;ow的发音/?藜/和/a/;ow的发音/e/和/ay/;ai的发音/e/;ay的发音/e/;ou的发音/a/。

五年级下册的重点则是辅音字母组合及辅音连缀的发音:辅音连缀cl的发音/kl/,pl的发音/pl/,br的发音/br/,gr的发音/gr/;辅音字母组合:ch的发音/t?蘩/,sh的发音/?蘩/,th的发音/θ/,th的发音/?奁/,ng的发音/?耷/,nk的发音/?耷k/,wh的发音/w/和/h/。

三册教材皆是通过Read,listenandchant部分来呈现这些语音知识的。先领读字母组合及其发音,再通过chant加以强化。但这里Read的设计给予了学生自主尝试的机会。

5.六、七、八年级――字母组合、简单的语调、重音、连读等语音知识

六年级则初步涉及重音、连读、语调等语音知识,并对前几册所学语音知识进行了归纳和复习,使小学阶段的语音教学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中学阶段是在小学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随着学生词汇量加大,例词增多。

三、自然拼读训练和音标学习相结合的理念,灵活运用小学英语语音知识体系

我们课题组提出“拼读教学常态”化,逐步建立w生的拼读能力。但是据资料表明:在最常用的1000词汇中,只有65%的词是规则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形成了“自然拼读训练和音标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我们从五年级开始潜移默化地进行音标符号的渗透――教师只是在教学中呈现音标符号,并不做记忆要求,久而久之,学生便不同层次地记忆了音标的读法和写法,以及相对应的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在六年级下册的时候水到渠成地将48个音标符号系统地集中讲解,做到自然拼读和音标学习的完美结合。

从上述对小学英语语音知识体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阶段的语音教学任务看似不重,但是如何让处于英语启蒙阶段的小学生积极、快乐地掌握语音知识,这是摆在所有小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需要大家不断提升自己的语音教学水平,灵活运用小学英语语音知识体系,探索丰富而有效的语音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pep新版小学英语教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五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4

【摘要】深读教学是小学中高年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教学环节。深读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教学设计时要明晰课文研读的主线,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深读教学中,紧扣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内容自主探究。在学生亲自经历、探究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情进行点拨、恰当讲解。在阅读实践中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切入点的选择要紧扣课文研读的主线。问题情境是沟通学生、教师、文本的桥梁。

关键词切入点;问题情境;自主探究

深读教学是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细读教学,是引导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教学环节。经过初读,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粗浅的理解,但是学生提不出深刻的问题,洞悉不到深入探究的方向。进入精读环节,教师若能针对学生的疑问来教,必然能激起浓厚的探究兴趣,因此,教师引发学生质疑意识与策略成为教学高效率的关键。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特点和年段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确定课文研读的主线,选准恰当的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在亲力亲为的阅读实践中,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用有效的引导促成深读教学的高质量,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力。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单项讲问,学生被动应答和过度情节分析的阅读教学模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选好一个切入点,设计一条引领学生奔向学习目标的最短程。切入点的选择要紧扣文本和文本研读的主线,抓住学生探究文本的思维支点,从学生对文本的关注点——文本的重点、难点、矛盾点、朦胧点和学生学习文本的兴奋点展开阅读。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根据清晰的教学目标直指研读的重点。直指表达,问在语言形式的奥妙处;直指心灵,问在文本主旨的核心处;直面疑难,问在学生的困惑处。问域要大,解答距要长。问题情境要有可操作性,要指明学生探究的方向、途径。

一、检复铺垫,抓住特点切入

经过初读,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粗浅的理解,但是提不出深刻的问题,洞悉不到深入探究的方向。教师引发质疑的策略与意识成为关键。教师要在激疑起思中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学习需求,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如: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语文出版社S版下同)

检复铺垫

1.指读课文,理解“壮士”含义,说说狼牙山五壮士都是谁?

2.说出课文记叙,完成填空:接受任务顶峰杀敌

3激疑,创设阅读情境:文中“五位战士”“五位壮士”,为什么前后称呼不同?仔细研读课文,注意五位壮士言行,划出令你感动的词句。

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画出使自己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在交流中引导学生体会五壮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领悟表达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感情朗读“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

二、紧扣标题,抓住题眼切入

题目对于课文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文章的眼睛,抓住了文章的眼睛,也就抓住了学习课文的关键。很多问题都有中心词,抓住问题的中心词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直奔中心展开研读。如四年级上册《倔强的小红军》

1.指读课题,出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从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什么?

2.抓住题眼,创设问题情境:“倔强”是什么意思?课文哪些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现小红军的“倔强”?小红军为什么这样倔强?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仔细品读课文,了解小红军的品质,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随机点拨:领悟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在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

再如六年级上册《奇异的琥珀》:

指读课题,理解“奇异”。创设阅读情境:为什么说这块琥珀是“奇异”的?学生在理解琥珀的奇异后,继续追问:人们是怎样推测出发生在一百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的?这样以切入点的移动,形成学生研读的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在自主探究中学习语言。

三、抓住结尾,从重点词切入

有些课文的结尾或是交代事情的结果,或是总结全文,或是抒发作者的情感。抓住文章结尾的语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逆向探究,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又加深对文章特点的把握。

如四年级下《桂林山水》: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

(一)仔细研读这段文字,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二)引导学生体会引用在文章中的作用。

(三)创设阅读情境:“这样的山”是怎样的山?“这样的水”又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美。在学生交流中,教师借助课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词句所描述的情景。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把漓江的水,桂林的山写具体、写形象的方法。

又如五年级下《孔明借箭》:

结尾“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抓住“神机妙算”创设阅读情境:孔明是怎样神机妙算的?都在哪些方面体现出的?

再如,四年级上《一只贝》:“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抓住“可怜”、“可敬”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四、抓住过渡,分层切入

课文中的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抓住这样的语句,创设阅读情境,将原文划分两个板块,引导学生探究,目标明确,层次分明。

如五年级下《猫》:教师检复铺垫后,出示句子“满月的小猫更可爱”。理解句子后,比较:满月的小猫真可爱。体会“更”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抓住“更”创设阅读情境,作者抓住“猫”和“满月的小猫”怎样的特点,描写“可爱”和更可爱的?

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两个研读的板块,有利于促进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在合作交流中,教师随机诱导、点拨,理解重点词在文中表达的效果,同时,学习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的方法。

再如三年上《锡林郭勒大草原》“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分析句子,创设问题情境:文中哪部分描写草原的美丽,哪部分描写草原“欢腾的世界”?划出文中重点词句跟同学交流。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学习语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探究文本,从而达到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目的。阅读探究的过程是欣赏和接受的过程,也是思考和感悟的过程。在深读教学时,教学起点要高一点,跳一跳摘果子,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到学习挑战的乐趣,同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要把握好指导、点拨的时机、尺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学生已经关注到的重点词句,要适时总结;学生已经关注,但感悟比较浅的,要创设情境加以点拨;对于学生没有关注的,教师应适度讲解。深读教学是多姿多彩的,教学时受各种文体和文本内容的限制,需要灵活变通。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深读教学不变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从设计教到设计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五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5

一、中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编排体例上的差异 二、中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具体内容上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总目标方面。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这样概括的:“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日本的教学大纲作了这样的规定:“培养对国语的正确的理解能力和适当的表现能力、思考力、想象力以及语言感觉,同时培养学生对国语的深切的关心和尊重的态度。”从中我们看到两国都把培养正确地理解语言、表现能力作为语文学科的首要目标。不同的是我国强调“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日本不把思想、道德教育列为小学语文学科的任务,而强调“培养学生对国语的深切的关心和尊重的态度。”通过对国语的尊重态度的培养,使学生对这一重要性能够自觉地去认识,对国语进一步关心。当然这种态度的培养,是与国语教育、培养一定的表现力、理解力和充实、丰富学生的语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第二,表现在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方面。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听说方面,主要从听说内容、方法和习惯的培养上提出要求。如“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听话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再如“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别人说的一件事,能转述内容”,“听别人读程度适合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能边听边想象”,等等。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日本的教学大纲主要从“正确地听”和“主体地听”两方面来要求。如“正确地听”,体现在听话的姿势和态度上。一年级,“听话时看着说话的对方。”二年级,“听对方把话说完。”三年级,“没听明白的地方反问或复听。”四年级,“一边听一边记下话的要点和中心点。”五年级,“注意细节。”六年级,“考虑话的内容中事实部分和想象部分之间的关系。”再如“主体地听”:一年级,“话的内容大体能听懂。”二年级,“考虑对方说话的顺序。”三年级,抓住对方说话的重点,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试着总结归纳。”四年级,“抓住话的中心点,总结自己听后的感想。”五年级,“理解对方说话的意图,讲出自己的评价。”六年级,“将话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观点进行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主体地听”,在听话的程度、方式方法上不仅作了具体要求,而且逐步与“自我”联系起来。使听话这一“客体”行为很强的活动逐步变成一种能动的“主体”行为。在说话训练方面,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要求上同听的表述形式大体一致。比如“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当众说话,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等等。日本在说话训练方面分两部分,即“有对方意识和目的意识地去说”与“正确的说话方法”。如“对方意识和目的意识”,一年级,“被询问的事能回答,并主动寻找话题来说。”二年级,“根据对方说话的内容来继续话题。”三年级,“听取对方话的内容,深入话题来说。”四年级,“对应不同的听说对象和不同的场合,考虑说话内容的主次来说。”五年级,“对应不同的听说对象和不同的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并考虑具体情况来说。”六年级,“对应不同的目的,考虑时间和说话的顺序,有计划地去说。”很明显,强调带有明确目的和注意听说对象,针对不同需要、不同场合、不同目的,选择不同话题,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来陈述自己的意思,是日本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具有较强时代气息的听说训练要求。也是日本听说训练的重要特点。在“正确的说话方法”方面,日本的教学大纲将听说读写的有关内容相互渗透,同时进行。如一年级,“经历过的事,考虑顺序来说。”二年级,“理清事情的条理后再说。”三年级,“为了突出说话的要点,考虑一定的段落、层次来说。”四年级,“为了突出说话的中心,有主次地去说。”五年级,“有明确的意图和确切的根据说。”六年级,“对应不同的目的和意图,恰当地说。”另外,在说的方面,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特别强调从一年级开始讲普通话,重视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在日本,只是从四年级开始,提出“理解共通语和方言的区别,在必要的时候能用共通语来说话。”

在阅读训练的要求上,中日两国的教学大纲都比较重视朗读、默读和背诵的基本功训练。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强调阅读中要注意“感想、意见”和“有目的地去读”。如三年级要求“读后小结感想,并考虑如果是自己会怎样去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不要落掉了去读。”四年级,“注意读后个人的不同感受。”“对应不同的读的目的,归纳重要的地方,注意必要的细节。”五年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看法、想法和感受。为了收集必要的知识和情报去读文章。”六年级,“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对应不同的目的、需要,选择适当的书来读,并下工夫寻找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读书方法。”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在阅读训练的要求上,突出读书和自身生活、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读者与作者情感上的密切联系。在另一方面,日本还比较重视阅读态度的培养。比如,一年级就要求“培养愉快地去阅读浅显读物的态度。”二年级,“提高对浅显读物的进一步阅读的欲望。”三年级,“培养阅读各种各样读物的读书态度。”四年级,“扩大读书范围。”五年级,“通过读书,加深思考。”六年级,“培养选择适当的读物来阅读的习惯。”显示了对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重视。在读写结合上,日本强调“依照文章的表达思路来读”,“区分事实和想象(感想、意见)来读”,“想象、鉴赏”以及“读后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发表看法”等等。

五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年级阅读能力解决方案

小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单词、听力、阅读、写作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些内容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新课改内容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这种课程安排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提升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之后的英语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的基本内容

小学五、六年级的英语阅读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其它内容,比如语法、单词等进行更加全面的掌握。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字母和常见的单词。学生们掌握的词汇量更加丰富,可以进行完整的英语阅读。五、六年级的英语阅读基本包括阅读前准备(pre-reading)、阅读中分析(while-reading)以及阅读后延展(post-reading)内容这三个部分。其中,阅读前准备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后的延展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更多的阅读,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其它表达方式。

二、目前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学生的英语阅读量偏低

目前普遍存在着学生英语阅读量不够的情况,只有在老师或是家长的监督下,他们才可能进行一定量的英语阅读。并且,他们的阅读内容基本只局限于英语课本,很多课外的英语阅读内容他们都不会涉猎。五、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较大但是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再没有人对其进行监管的情况下,他们很难进行自主学习。英语学习对他们而言是一项难题,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阅读难以理解而且十分枯燥,所以他们用于这方面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少的。

(二)教学方法缺少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变。但是,这项工作的进展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让学生进行背诵。并且,由于受到影视教育观念的影响,面对日益紧张的升学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偏重于对于重点难点的讲解,而不是让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一来,阅读课程就会失去其原有的趣味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们对英语阅读的意义不够明确

英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越来越重视对英语的学习。英语阅读能力是一项非常实用的英语能力,但是很多小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受到语言环境或是社会环境的限制,小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一些英文图书或是英文报刊等。虽然我国每年都会从海外引进大量的动画产品,但是通常都会改为国语配音。在这种环境下,小学生很难了解英语阅读的现实意义。为了完成课业目标,他们更乐意将精力和时间用于背诵单词、练习语法或是做练习题。虽然这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阅读作用,但是,这些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无法帮助学生练习语感,提升阅读能力。

三、关于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相关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可以对提高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方面起到一定的在作用。

(一)加大对学生英语阅读的监督

这项工作不仅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监督,也需要家长对学生在课余时间的英语阅读行为进行监督。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是比较差的,很多小学生并没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英语学习在他们看来是十分困难和枯燥的。教师和家长一定要注重改变他们的这种观念,必要时要对他们的英语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进行严格要求,当学生的应阅读量达到要求时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反之也要制定一定程度的惩罚措施。

(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为了改善目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方法。

1.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注重改变课程的设计方式,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体。五、六年级的学生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周边事物也有着自己独立的看法和观点。传统的英语教学大多是教师进行讲解或者是监督,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使用“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课堂讨论,对其无法理解的知识进行讲解和帮助。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投票的方式,让学生列出最感兴趣的话题,并对其进行分组。为每一个小组安排不同的阅读任务,具体的任务内容由学生通过自主讨论的方式决定。在后续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相关的提问,并让学生在讨论后得出结果,进行汇报。目前,我国部分小学已经开始试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的英语学习,全方面的提高了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

2.强化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可以在英语阅读课程中增加一定的游戏形式,提高英语阅读的趣味性。例如,针对某一章节的重点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找到相应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对其进行情景化模拟。并且在此过程中,为了检验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教师可以适当的提出一些问题,并让没有进行情境模拟的学生进行回答。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小规模的英语阅读比赛,在这个比赛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讲述自己读过的英文故事,这可以激励学生用更多的课外时间进行英语阅读。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阅读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需要注意的是,提升阅读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学生要进行长期的英语阅读,积累大量的英语词汇。教师们要注意不只是要让学生在课上进行阅读学习,也要督促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进行英语阅读,全方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元.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策略[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1.

[2]马艳.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话题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201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江苏省教育学会:2014:7.

五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7

【关键词】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情境教学方式

(一)创设真实情境,再现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采用了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体系,以结构为主体,辅以情景,将交际功能的训练贯穿始终。教材内容的选择符合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交际情景,如现在五年级上册课本中的家庭、国家、旅行等。语言教材也较多地采用日常交际用语,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教授第十五课一课时,教师大胆地使用教材,在课堂上创设现场打电话的情境进行教学。通过听电话录音,整体感知篇章,进行语言知识的新授。这种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英语篇章的教学方法,因为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学生们感到英语就在身边,兴致极高。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学习空间

在课堂上,运用大屏幕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英语交际情景,它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学生可以边看边听,积极参与对话,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在讲授五年级上册第七课《China》时,在讲完本课新授知识外,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中国的图片,感受祖国的恢弘气势,同时增强爱国情怀,培养国际素养。然后

教师又拓展了一个关于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这样的方式寓教于乐,而且真实,信息量大,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

(二)以导图演示创设情境,形象感知,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者对提供的教学形象能迅速感知,教学所展示的形象越是鲜明具体,就越能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到了小学高年级,知识难度增大,大部分课文都是以篇章的形式呈现。所以,教师在教授文本时,可以通过多种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复述,如在黑板上利用图片、关键词句进行导引巩固,这种方式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文章整体脉络变得更简易、快捷,同时也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如在教授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theU.K.》一课时,教师可以就利用导图的形式来给学生以具体的呈现。本课是一个对话阅读教学,教师将该篇章总结为四方面:国家的语言、国旗、首都及其有名建筑。讲完文本之后,教师在黑板上以表格导图的形式对该文本进行了复习与巩固,孩子们一节课下来对本文的知识有了整体的把握,表达起来相对简单了。整个第二单元都是介绍的不同的国家,孩子们有了这次示范,在学习其他国家时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自学,设计不同形式的导图。并进行习题反馈,效果很好。由此可见,这种导图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理解、记忆所学新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观察、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以表演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感知和创新能力

高年级学生头脑灵活,喜欢表演,因此,教师可创设情境呈现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表演和创编新,然后展示出来。在教授第十五课一课时,重点句子运打电话用语Hello,thisis…mayiinvite…to…willyou…?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先通过表演形式示范,让孩子们感知这些语言的含义及运用,然后鼓励孩子们进行两两交流,同时加以创新,然后孩子通过表演展示出来,有的孩子在表演r除了运用本课的重点句型,也加加上了自己的语言,形成了本课的亮点。通过这种创新表演的形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我校“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下,创设合理的情境进行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坚定课改信念,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进行科学分析,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孩子们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五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8

一、做到了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小班教学的实际,针对不同年级教学目标的不同:让三四年级学生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认读单词的能力,还让学生试着模仿教材书写单词;让五六年级在保持兴趣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加大听写单词的力度。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对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基本做到了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我讲得尽量少,让学生有更多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英语课,尤其是五年级的学生。

三、虚心请教。由于学校英语师资力量的缺乏,平日在网上搜索名师课堂展示,有机会到杭州进行听课,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四个年级的学生,培养小组长帮助我检查其他学生朗读、背诵课文。

五、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目前,由于课堂仍是绝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使用英语唯一的方式和场所,我坚持多用英语与学生交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语言的环境。具体做法是:

1.给每一个学生起英语名字。尤其是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经过两个个学期的训练,每个人都能说并写出自己的英文名字。在课堂上用英文名字来点名,叫学生回答问题。

2.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用语尽管大部分相同,我注意不断适量增加新用语,逐步扩大用语量,使学生保持兴趣,经历挑战,从而日积月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3.用英语授课。不管上对话课还是课文课,我都坚持使用英语。尽量采用学生学过的词汇,但难免有不少学生不懂的词汇,如在用英语介绍课文背景知识时,这时辅之于实物、挂图、简笔画、表情、手势、表演等,或者借助板书形式加以说明。总之,注意所用的语言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

4.力求自己的语音、语调、语言规范和准确,并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我就调整语速的快慢。

五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9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人教版

随着社会交流的圈子越来越广,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课程,已经成为小学高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英语教学作为另外一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依赖母语,不敢说,排斥性,这些现象都是很正常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人教版小学五、六年级英语教材为例,从“说”入手,通过创设英语交流,以环境、英语故事会、英语演讲比赛、实物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英语的教学质量。

一、学习英语要敢于说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培养学生对英语持续性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为目的。在英语教学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组织教学。鼓励用英语大胆地发言,去参与到英语教学中来,不断产生复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

例如,我们在学习到五年级上册mynewteachers这一部分的内容时,设计了邀请新来的历史老师参与到教学情景的环节,让学生利用本课的old,short,thin,tall,strong,young,funny,kind等等这些单词,来谈论一下新来的历史老师的样子,不但可以让学生记住本课所学的单词,还在现实交流中迅速地掌握了运用的方式。重要的是通过“说”和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加了英语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口语交流水平,也提高了学生整体的英语学习质量。

二、学习英语要会说

英语与我们的母语汉语相比较起来,共同点都是作为十分重要的交流语言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使用。不同点是二者之间在语言表达和用词上,有着一定的差异,并且语言习惯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对于学习经验不足的小学生来说,用惯了母语交流的方式,英语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习惯问题,因此学习英语会说很重要。

例如,在上五年级上册whatcanyoudo这单元的内容时,请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表演,不同的角色和能力,可以让学生掌握到本课所学的单词,更让他们在情景中自然运用,合适的词语和用语习惯,让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三、学习英语要大声说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明明学习成绩不错,英语讲得也很好,只是不敢大声说,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而英语作为一种交流语言,始终是离不开说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鼓励学生大声地用英语说出来,表达出来,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

在这方面,我们也相继开展了一些命题或者自由发挥式的英语竞赛,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学生都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大胆地说了出来,明显地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敢于去说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邝惠春.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探讨[J].英语教师,2012,23(05):12-17.

五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篇10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1.为全面了解蒙语授课中小学生蒙文课外阅读现状,包括蒙语授课中小学学生的蒙文课外读物(纸质)的种类、数量;学生获得课外读物的渠道、方式;学生对蒙文课外读物的需要情况;教师对蒙文课外辅助学习的读物对学生学习成长的作用;《花蕾》等蒙文课外读物在当地学校的反映等方面的问题。

2.家庭环境与学生阅读的关系,其中包括家长的文化层次和学生阅读的关系等。

3.根据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

4.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生更好地提供课外读物的措施。

二、调查时间和地点

2011年10月至12月,为了全面而深入地调查研究,本课题选择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部分城市和旗县的蒙语授课中小学校开展。

三、调查方法

1.实地走访调查。

2.问卷调查: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家长问卷。

3.开座谈会、个别访谈。

四、调查情况与分析

(一)样本的分布情况

1.东部地区受访学生共2148人,受访教师共293人。

兴安盟:

小学部:(1)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小学受访学生246名。其中,三年级学生57人,四年级学生54人,五年级学生68人,六年级学生67人;受访教师31人。(2)兴安盟巴彦呼舒一小受访学生共189名。其中,三年级41人,四年级学生49人,五年级学生48人,六年级学生51人;受访教师19人。

初中部:(1)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受访学生共201名。其中,七年级68人,八年级66人,九年级67人;受访教师30人。(2)兴安盟巴彦呼舒第六中学受访学生共199名。其中,七年级67人,八年级65人,九年级67人;受访教师28人。

通辽市:(1)通辽市蒙古族学校受访学生共487人。小学部:其中,三年级69人,四年级71人,五年级75人,六年级78人;受访老师33人;初中部:七年级59人,八年级63人,九年级72人;受访教师28人。(2)科左后旗蒙古族实验小学受访学生共221人。其中,三年级45人,四年级56人,五年级57人,六年级63人;受访教师35人。(3)科左后旗蒙古族中学受访学生共210人。其中,七年级72人,八年级68人,九年级70人;受访教师30人。(4)科左中旗蒙古族实验学校共395人。小学部:其中,三年级51人,四年级56人,五年级57人,六年级55人;受访教师30人;初中部:其中,七年级60人,八年级59人,九年级57人;受访教师29人。

2.西部地区受访学生共1043人,受访教师共65人。

呼和浩特市:(1)呼和浩特民族实验学校受访学生共427人。其中,四年级学生124人,五年级学生168人,六年级学生135人;受访教师17人。(2)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受访学生共284人。其中,四年级学生89人,五年级学生72人,六年级学生103人;受访教师19人。

鄂尔多斯市:蒙古族小学受访学生共287人。其中,三年级78人,四年级66人,五年级67人,六年级76人;受访教师18人。

包头市:蒙古族小学受访学生共45人。其中,四年级学生11人,五年级学生13人,六年级学生11人,七年级学生10人;受访教师11人。

(二)结果与分析

1.学生方面:

通过调查3191名蒙古族中小学学生之后,了解到他们对蒙文课外读物的种类、数量、获得课外读物的渠道、方式及需求的情况。从调查结果看“不读课外读物”的学生比较少(11.2%),“读课外读物”的学生比较多(88.8%)。“不读课外读物的学生为什么不读”的原因中:(1)“认为没有好读的内容”的学生人数占38.3%;(2)“提出读不懂内容”的学生人数为占19.3%;(3)“因为没有蒙文而不读”的学生人数为占42.4%。当问卷以“读课外读物的学生获得蒙文读物的方式”的问题提出后:回答(1)“自己订阅”的学生人数占46.2%;(2)“借同学的读”的学生人数占53.8%。当问卷以“怎样知道有合适的课外读物”的问题提出后:回答(1)“家长订阅”的学生人数占6.9%;(2)“从同学那里知道”的学生人数为占26.6%;(3)“老师或家长外其他长辈介绍”的学生人数占48.1%。从问卷得知“读过《花蕾》的人数”为2006人,占被访问学生的93%,其中“认为《花蕾》好读、愿意读的人数”为2560人,占受访学生的80.2%。(详细情况请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