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十篇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十篇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2:39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篇1

abstract:BasedonthecurrentsituationofHebeiprovince,firstofall,thepaperanalyzesthecontingencyfactorsoftheevaluationindexsystemandestablishesathree-levelevaluationindexsystem.then,onthebasisofthestatisticaldatafrom2005to2010andtheresultsofsurvey,thepaperpresentsanempiricalstudyontheleveloflow-carboneconomydevelopmentinHebeiprovinceforsixyears.theresultsofempiricalstudyindicatetheleveloflow-carboneconomydevelopmentinHebeiprovincehasbeenimprovedsignificantly.However,inordertoachievefurtherdevelopment,itisalsonecessarytoimprovethelevelofeconomicdevelopmentgreatly,developthetertiaryindustryrapidly,continuouslyimprovethelow-carbontechnologiestoreducecarbonemissionsand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carbonsink.

关键词: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Keywords:low-carboneconomy;evaluationindexsystem;aHp(analytichierarchyprocess)method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021-03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的过度消耗、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传统能源的大量使用,以及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膨胀式发展等。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为了使中国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帮助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恶化的矛盾问题。

1河北省碳排放现状及影响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和环境的矛盾现状是一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正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所描述的,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污染问题较轻;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随着经济水平的继续提高,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得到改善。从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揭示出环境质量与收入为倒U型关系。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历了倒U型曲线中的环境污染随经济发展日益严重的阶段,目前已经过渡到了环境问题随经济发展得以改善的阶段。而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环境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的附产品也在日趋严重。

在众多环境问题中,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本文将重点研究河北省碳排放量的治理问题。研究表明,人均GDp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之间同样存在近似倒U型的曲线关系。河北省当前经济发展速度有待提高,且处于产业结构亟须调整的关键时期,选取河北省统计局1980-2011年间的样本分析河北省碳排放量和人均GDp的关系。

碳排放量的计算依据是日本学者茅阳一(KayaYoichi)的Kaya[1990]公式,该公式提出影响一国或地区的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总量、人均GDp、能源消费强度和碳强度,即,碳排放量=人口×人均GDp×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单位能源消耗量的碳排放量。出于数据的可得性和计算考虑,将上述公式进行变形,转换为:

C=∑ci=∑■×■×■×■×p

其中,C为碳排放总量,ci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量,ei为第i种能源的消费量,e为能源消费总量,Y为国内生产总值;p为人口数。因此,ei/e为第i种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ci/ei为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单位:吨碳/万吨标准煤)。由于影响碳排放量的主要能源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因此在计算过程中我们也主要采用这三种能源的数据;碳排放系数采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提出的煤炭0.7476、石油0.5825、天然气0.4435。经过计算得到河北省碳排放量和人均GDp的关系,如图1所示,河北省仍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即碳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加。

由此可以看出,河北省的环境问题仍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继续恶化。但是,我们既然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不能再任由事态呈自然恶化的态势,我们不能重复欧美发达国家的老路,而只能边发展经济边治理环境。虽然这样我们将在经济发展中背负更重的负担和肩负更大的压力,但是,为了能够获得“天蓝、地绿、水净”的生存环境,我们还将竭尽所能解决这一问题。

如何有效降低碳排放量问题的解决对于推进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累计下降20.11%。“十二五”规划中河北省的节能减排目标更加艰巨,需要在“十一五”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实现GDp能耗降低17%。当前,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降低碳排放量的有效方式。因此,为了推进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描述、评价以及预测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权变因素的分析,构建指标体系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权变因素分析

结合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本文将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权变因素分为直接敏感因素和间接敏感因素两大类。直接敏感因素指可以直接衡量某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敏感度最高;间接敏感因素指不能直接衡量某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而要通过作用于直接敏感因素而间接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直接敏感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耗量和排放量,可以直接衡量一个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①经济发展水平包括GDp总值、人均GDp增长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等。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能源消耗量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同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会随之增加。温室气体中Co2含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当前在我国Co2所占温室气体比重约为55%。但是,当经济水平大幅提高到一定水平后,能源消耗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呈现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经济起步阶段,特别是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任何国家都需要大量能源投入,其中化石能源占主要地位,导致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碳排放量呈大幅增长态势;随着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该国家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持环境治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低碳研发治理,最终使得碳排放量显著降低。

从统计数据来看,虽然当前河北省属于低排放高增长的模式,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仍不足以支持能源消耗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绝对降低,碳排放量仍然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可以预测,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能源消费总量才会逐步降低。同时,我们在研究经济发展对促进低碳经济的影响时必须考虑到人口的分母效应,因此,需要引入人均GDp加以研究。

产业结构是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河北省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最大,以2011年为例,第二产业占GDp总值的53.54%,其中工业占48.01%,而这也是能耗最大、污染最高、亟待调整升级的产业。同时,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重点发展的产业,其主要是低能耗、低污染产业,所占比重越大,越有利于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

②能源消耗量和排放量。低碳经济可以直接体现在低能源消耗量和低排放量。大多数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而在工业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需求量较高,出于经济和技术原因考虑,对低碳排放量的新能源需求量较低。而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是高碳排放量的主要原因,这也直接导致了国家在工业快速发展时期碳排放量持续高速增长;当该国家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持时,就可以大力投入新能源领域,以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从而减少能源消耗量,促进碳排放量的降低。统计数据显示,煤炭消费量在河北省能源消费量中占绝对主要地位,近三十年来,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平均高达90.39%,特别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近十年间,煤炭消费量还略呈上涨态势。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首要任务就是降低能源消耗量和排放量,基于能源消耗量和排放量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低能源消耗量和低排放量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可以直接衡量一个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农业和居民领域的能源消耗量而言,工业领域的能源消耗量所占比重最大,所以,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是工业能源消耗量和排放量。

第二,间接敏感因素包括低碳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对低碳经济的支持两方面因素,两者通过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量,进而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①低碳技术发展。低碳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生活低碳技术和工业低碳技术的发展。生活低碳技术主要包括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新型动力汽车相关技术投入等方面的内容;工业低碳技术主要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碳技术研发经费占GDp比重、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等方面的内容。低碳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经济实力为依托,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有能力支撑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推广应用,降低碳排放量,低碳经济水平才会随之提高。

②社会环境支持。社会环境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低碳概念在公众中的普及率和支持率和城市绿化面积、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率等环境因素。低碳概念普及率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公众的低碳意识,促进低碳措施在全民、全行业的推广;绿化环境状况越好,越有利于降低碳排放量,从而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

3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3.1遴选评价指标基于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权变因素分析,去除了部分数据不全和无法获取数据的指标,本文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以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为评价总指标,下设经济指标、能耗和排放指标、技术指标、社会指标为二级评价指标,各二级指标具体下设三级指标为参与衡量测算的基础性指标,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3.2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在遴选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需要对各指标赋予不同权重,而科学合理的权重是正确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前提条件。

本文综合利用aHp法和Delphi法,将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首先将指标体系分发给各位专家征询意见,专家将一层次各指标通过两两相较其重要性进行定量描述,综合专家意见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出反映每一层次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权重。之后,将计算出的指标权重的综合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再次征询意见,各专家依据结果修改自己的意见,然后再进行汇总。经过多次反复最终得出一致的评价指标的权重。

3.3数据来源部分数据来源于2006年—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结果,如公众对低碳经济概念的知晓率等;部分数据来源于计算结果,如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即当年能源消耗量与GDp的比值;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即工业固体废物利用量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比值等。

3.4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由于采集的数据存在异量纲性,影响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评价,因此,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其标准化。首先,要对负指标进行正向化换算,采用的方法是取其倒数使之正向化;其次,采用阈值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采用公式

Yi=(Xi-Xmin)/(Xmax-Xmin)

对数据进行处理,使之标准化。

3.5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本文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

ij=∑YijZi

j=1,2,3,4,5,6,分别表示所评价的各年度,即2005年—2010年;

i=1,2,3,……,n,n表示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含指标总数;

ij表示各年度的综合评价指数;

Yij表示经过标准化的各年度所含无量纲指标指数;

Zi表示各指标的权重。

经过计算,河北省各年度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如表2所示。

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总体来看,2005年—2010年期间,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提高,从0.2744提高到0.7762,特别是2007年和2008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年增长速度高于40%,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具体来看,通过对实证数据以及各指标对总评价指标的影响权重的详细分析,可以得出,河北省要进一步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还需要在下列环节加大建设力度。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GDp总值是影响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在雄厚的综合经济实力之上的,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随之提高。反之,没有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基础,对低碳经济建设的投入和关注度会随之降低,直接影响低碳经济建设水平和速度。

第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特别是包括旅游业、金融业等在内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对评价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河北省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是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必要途径。

第三,碳排放总量对于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起着直接作用,因此,要通过降低地区碳排放总量来提高低碳经济水平,低碳技术的提高是关键因素。在GDp增长的前提下,需要不断加大对低碳技术和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力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继续大力加强碳汇建设。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主要包括森林碳汇、草地碳汇、耕地碳汇和海洋碳汇等,其中,碳汇建设以森林碳汇建设为主。

统计数据表明,河北省虽然小幅提高了绿化覆盖率,但是,在提高森林覆盖率方面仍然进展缓慢,即在碳汇林建设方面没有显著成果。总体来看,六年来,河北省碳汇林建设效果不明显,是制约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要鼓励个人和企业从事育林事业,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妮雅,刘佳.低碳经济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

[2]刘嵘,徐征,李悦.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河北省某县为例[J].经济论坛,2010(5).

[3]肖翠仙,唐善茂.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J].生态经济,2011(1).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篇2

关键词:西部经济发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国家政策倾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受到地域差别,资源禀赋有别,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也在加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行十多年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给西部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导向的评价考核机制下,西部地区工业发展也付出了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的沉重代价,因此,对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西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工业经济发展状况的全面系统反映,分析其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共性和差异,引导和强化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进一步有力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就显得十分重要。

1.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数体系的构建

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且这一系统是由若干多元参量组成。可以将反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分解成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指标,这些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多元性的指标体系,涉及到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各个方面。

(1)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a.经济总量指标

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该指标主要描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规模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反映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b.结构变动指标

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以及外贸结构,其中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优化;以乡村从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来衡量就业结构的变动;以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来衡量消费结构的变动,该指标主要用于描述工业经济发展程度和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对工业经济的依赖程度,客观反映居民的收入、生活水平以及富裕程度。计算公式为城镇居民食品支出总额占居民收入总额的比重;以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外贸结构。

c.城镇化水平

即城镇化率,它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

(2)工业经济结构水平指标

a.工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

b.主要反映工业化水平。

c.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主要反映规模结构。

d.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主要反映工业技术进步水平。

(3)工业经济发展综合效益指标

a.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该指标反映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人数×12÷累计月数

b.成本费用利润率

该指标反映工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也反映企业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c.总资产贡献率

该指标反映工业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工业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集中体现,也是评价工业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

工业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2÷累计月数×100%

d.流动资产周转率

该指标既反映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反映资金利用效果和再生产循环的速度,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产品销售收入÷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2÷累计月数

e.产品销售率

该指标反映工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是分析工业产销衔接情况,研究工业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产品销售率(%)=工业销售产值÷现价工业总产值×100%。

(4)发展潜力指标

a.科技进步水平

科技进步水平指标主要包括R&D研究人员数、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规模以上企业专利技术数量水平以及新产品产值率。其中R&D研究人员和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这两项指标均反映西部地区科技实力和基础,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持。规模以上企业专利技术数量水平:主要用人均专利申请数来衡量,公式为:专业申请数/行业平均就业人数,该指标用于体现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和活跃程度。新产品产值率指标,是一定报告期内新产品产值占企业产品总产值的比率,该指标用于体现西部地区科技产出及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

b.教育水平

教育水平主要包括教育经费占GDp比重、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学校数等。教育经费占GDp比重、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学校数都用于反映西部地区教育实力和基础,是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持。

(5)生态环境水平指标:

a.万元GDp综合能耗

该指标是一定时期标准能源消耗与GDp之比,以能源消耗强度来反映资源利用率。

b.环境保护指标

主要从环境治理水平、环保投资水平等角度来反映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因此,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固体环境质量等成为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单值废气排放量。该指标反映大气环境质量,计算公式为:

单值废气排放量=废气排放总量/工业总产值×100%

单值废水排放量。该指标反映水环境质量,计算公式为:

单值废水排放量=废水排放总量/工业总产值×100%

固体环境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单值固体废物产生量(千克/元)。其中,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是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百分率;单值固体废物产生量也是反映固体废物排放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单值固体废物产生量=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总产值×100%

c.其他指标

主要包括:治理工业污染项目投资额占GDp比重(%)、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

对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公式核心问题,因此选择适当方法,科学合理地确定指标权重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关于权重确定的方法有很多,如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评判法等。考虑到认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作为综合评测的方法。

(1)主成分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假设有n个地理样本,每个样本共有p个原始变量,表示为X1,…,Xp。这p个变量构成的n维随机向量为X=(X1,…,Xp)。对X进行线性变化,考虑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

Z1=l11X1+l12X2+l1pXp

Z2=l21X1+l22X2+l2pXp

……

Zp=lp1X1+lp2X2+lppXp

主成分是不相关的线性组合Z1,…,Zp,并且Z1是X1,…,Xp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Z2是与Z1不相关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Zp是与Z1,Z2,…Zp-1都不相关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

(2)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步骤一:设原始矩阵为X=(Xij)n×p,其中Xij表示西部地区中第i个省市区的第j项指标数据。为了消除各项指标之间在量纲化和数量级上的差别,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矩阵。

步骤二: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R=

r11r12…r1p

r21r22…r2p

……

rp1rp2…rpp

其中rij(i,j=1,2,…,p)为原变量xi和xj的相关系数,rij=rji,其计算公式为:

rij=∑nk=1(xki-xi)(xkj-xj)∑nk=1(xki-xi)2∑nk=1(xkj-xj)2

步骤三: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求解特征方程|λi-R|=0,求出特征值λi,并使其按大小顺序排列

λ1≥λ2≥……,≥λp≥0;并分别求出对应于特征值λi的特征向量ei(i=1,2,…p),并要求||ei||=1。

步骤四: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主成分的贡献率为λi/∑pk=1λi(i=1,2…,p),累计贡献率为∑ik=1λi/∑pk=1λi(i=1,2,…,p)。根据选取主成分个数的原则,特征值要求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特征值λ1,λ2,…,λp所对应的的1,2,……,m(m≤p),其中整数m就是抽取的前m个主成分,即Z1,Z2,…Zm。

步骤五:计算主成分荷载:

主成分荷载是反映主成分Zi与原变量xj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原始变量xj(j=1,2,…,p)在诸主成分Zi(i=1,2,…,m)上的荷载lij(i=1,2,…,m;j=1,2,…,p)。

lij=p(zi,xj)=λieij(i=1,2,…,p)

步骤六:计算主成分得分:

Fm=w1Z1+w2Z2+…wiZi

3.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测算

(1)样本选取本项目拟选取西部地区十一个省市区(除)2010年至2011年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相关统计数据,进行西部十一个省市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数据均来自西部各地区统计年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以及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的测算结果

运用所选取的样本以及所构建的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算得出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结果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知西部是十一个省市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在2010至2011年的两年内,呈现出以下三大特征:

第一,从总体情况来看,西部地区十一个省区市只有重庆、四川、陕西、广西四省区市工业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为正值,而其他七个省区均为负值,形势不容乐观。按指标值来排名,重庆最高,达到1.5031分值,宁夏最低,为-0.8514,排名如下:重庆、四川、陕西、广西贵州、内蒙、新疆、云南、甘肃、青海、宁夏。

第二,从横向比较来看,西部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存在局部波动,如重庆和四川的综合评价指数2011年较2010年分别上升了1.1653和0.0455,陕西、内蒙古以及广西的综合评价指数2011年较2010年则分别上升了0.6574、0.7210以及0.2962,其余省市区则出现下降的趋势。综合评价指数的波动性反映出了我国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性特征,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西部各地区由于选取的发展战略不同以及根据资源禀赋选取相应的优势产业重点发展,从而可能成为综合评价指数在不同时点上出现局部波动的原因之一。

第三,从纵向维度来看,贵州、甘肃由2010年的正值变为2011年的负值,广西则由负值转为正值。并且,西部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存在明显的地区性差异,2010年综合评价指数分布在-0.9379-1.0290之间;2011年综合评价指数分布在-0.8514-1.5031之间,地区性差异显著,这也验证了我国西部地区内部工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现状。我国西部各省市区之间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以及工业基础水平本身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从而使得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性,并有可能使得区域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从而进一步拉大西部各省市区内部差距以及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KRiCHeLDoFHR.Synthesesandapplicationofpoly-lactides[J].Chemosphere,2001,43:49-54.

[2]汪晓昀,吴纪宁.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6):122-124.

[3]李同宁.我国及各省市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监测分析[J].软科学,2006(2):40-42.

[4]陈元江.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与质量分析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05(6):819-823.

[5]任保平.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新型工业化及其创新支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21-24.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篇3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主成分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1)04-0071-06

收稿日期:2011-03-10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CJGZ6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山东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证研究”(2011RKGB1017)

作者简介:朱启荣(1962-),男,安徽巢湖人,山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十分迅速,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但是,我国经济基本上是一种“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大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虽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起到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了投入大、产出少、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下、资源消耗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为此,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变到以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这些提法与要求对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一个较长的高速经济增长期。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新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为此,学术界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指标等进行了研究。刘春宇和闫泽武[1]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自主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探讨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内容。崔立涛从经济增长质量、结构优化、科技投入、资源转化效率、环境影响、经济效率方面设计了评价经济发展方式类型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其构建的指标体系评价了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特点[2]。

现有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评价仅局限于我国个别省份的研究,至今尚没有人对近年来全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进行过评价;其次,已有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较少,而且又多集中于经济增长以及对资源与环境影响方面,而没有考虑改善民生等方面内容,因而,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丰富内涵;再次,缺少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本文将构建一套新的评价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标体系,对1990-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理论与决策参考。

二、构建评价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标体系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定义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3]。据此,笔者从经济发展速度与稳定性、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对资源与环境影响、民生状况4个方面评价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将经济发展速度与稳定性、经济结构优化视为“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它与“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民生状况”一起构成了评价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的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笔者构建了相应的二级与三级评价指标(见表1)。其具体安排是:“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一级指标包含“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平稳性”、“物价稳定性”、“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地区经济结构”与“收入分配结构”7个二级指标,这些二级指标均只有1个三级指标,它们是“经济增长指数”、“前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比值”、“Cpi指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中部与西部地区GDp占全国GDp比重”、“收入分配基尼系数”7个三级指标。由于经济发展对资源与环境影响十分广泛,鉴于数据的可得性,笔者选择了“节约能源”和“污染物排放强度”作为“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二级指标。其中,“节约能源”二级指标包含“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单位GDp能耗”2个三级指标,“环境保护”二级指标包含“单位GDp排放工业废气量”、“单位GDp排放废水量”与“单位GDp产生的固体废物”3个三级指标。“民生改善状况”一级指标包含“国民生活水平”、“国民享受教育程度”、“国民寿命”3个二级,其中,“国民生活水平”二级指标包含“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2个三级指标;“国民享受教育程度”与“国民寿命”这2个二级指标均只有1个三级指标,它们分别是“国民人均受教育年数”与“国民人均寿命”。

三、研究方法

(一)主成分分析法

从上文构建的评价经济发展方式水平的指标体系可以看出,该体系包含的评价指标较多,需要将这些众多指标的信息综合起来,得到一个综合指标,由此来反映被评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整体情况,然后,通过纵向的比较,可以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综合指标评价方法普遍采用加权评估法,如常见的专家评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等。由于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而,它们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叠,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约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被广泛用于指标的合成[4]。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避免专家评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中评价者因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及个人偏好的差异影响[5]。因此,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较理想分析方法。本文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多个指标信息综合起来,得到一个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指数,由此来反映历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情况。

(二)分析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影响因素的方法

以科斯和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6,7]。索洛提出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新观点,揭示出技术进步的重要性[8]。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劳动力”的定义扩展为人力资本投资,强调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9,10]。虽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更丰富的内涵,但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而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资源节约与环保等也有积极作用。因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此,笔者以制度变迁、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状况为自变量,以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为因变量,建立线性方程(1)。利用该线性方程,检验制度变迁、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影响。

Z=α0+α1Y1+α2Y2+α3y3+εi(1)

等式(1)中,Z为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Y1、Y2和Y3分别代表制度变量、技术进步变量与人力资本状况变量,α0是截距参数,α2与α2是相关系数,εi为随机变量。

四、数据来源与加工

本文用于评价经济发展方式水平的三级指标共有16个。其中,“经济增长速度”、“物价稳定程度”、“Cpi指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国民受教育年限”与“居民平均寿命”分别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前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比值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前后两个年份经济增长指数计算得到的。“最终消费占GDp比重”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支出法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消费支出与GDp数值计算得到的。“中西部地区GDp比重”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中西部省(区、市)GDp数据与全国GDp数据计算得到的。“单位GDp能耗”与“单位GDp工业三废排放量”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GDp与用于生产的能源消耗以及工业“三废”排放量计算得到的。“收入分配基尼系数”是依据农村与城镇居民按纯收入分组的户数占调查户比重计算得到的基尼系数平均值。用于实证分析的技术进步变量用时间序列表示,制度变量用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表示、人力资本状况用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表示,后面两个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为消除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本文对1990-2009年上述各变量的原始指标值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五、实证分析

(一)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变化的评价

1.特征根及其贡献率

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算得到表2中的特征根及其贡献率。由表2可以看出,变量相关矩阵中的最大4个特征根分别为9.818、2.838、1.283和1.183,它们的值都大于1,而且它们的综合信息贡献率为94.514%。这说明,前4个主成分能够包含原变量中的绝大多数信息,故选取前4个主成分进行进一步计算。

通过计算,得到表4中的1990-2009年各年的主成分得分,再根据表2中的各特征值贡献率,得到下列以上年度的综合汇总分值(即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计算公式。

Z=0.33118Z1+0.2947Z2+0.17702Z3+0.14214Z4(6)

将1990-2009年的各评价指标值分别代入公式(2)至(5),得到表4中的各年度主成分(Z1、Z2、Z3、Z4)得分系数,再将各年度主成分的得分系数代入公式(6),得到各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见表4中Z项)。

从表4和图1中的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以1998年为分水岭,此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为负值,之后的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为正。从变化情况看,1992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拐点,1990年和1991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不断降低,到1992年达到最低点,从1992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不断提升。

(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利用最小二乘法和1990-2009年自变量与因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对方程(1)进行估计,得到方程(7)。

Z=0.357+2.231Y1+1.807Y2+1.675Y3(7)

(-1.916)(1.862)(2.499)(3.712)

R2=0.892调整后的R2=0.887Dw=2.012

方程(7)情况表明,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之间的正相关显著。这说明,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积极影响。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除1990年和1992年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呈现不断提升趋势。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提出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的实证研究还表明,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积极影响作用。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实现体制与机制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当前,应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体制机制,形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因此,需要加快价格、财政、税收、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利益导向机制。

第二,利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1]。而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引领经济结构优化最重要的驱动力。目前。我国在产业结构与产业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应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弥补和缩小这些差距。一方面能够促进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另一方面,能够引领传统产业改造与优化升级,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克鲁格曼等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要素投入量的扩大,而全要素效率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低,这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12]。促进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提高要素生产率,而人力资本是全要素中的最重要要素之一,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能够促进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此,应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春宇,闫泽武.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研究,2010(6):40-41.

[2]崔立涛.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博士论文,2008.

[3]侯文.对应用主成分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探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25(2):211-214.

[4]杨永恒,胡鞍钢,张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人类发展指数替代技术[J].经济研究,2005(7):4-17.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单行本)[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noRtHDC.institution,institutionalChangeandeconomicperformance[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8]SoLowRoBeRt.aContributiontothetheoryofeconomicGrowth[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56,70(1):65-94.

[9]LUCaSRe.onthemechanicsofeconomicDevelopment[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88,12(9):567-581.

[10]paULRomeR.increasingReturnsandLongRunGrowth[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6,94(5):327-330.

[11]史晋川.论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理论、历史、现实[J].浙江社会科学,2010(4):12-19.

[12]paULKRUGman.mythofasia’smiracle[J].Foreignaffairs,1994(10):102-117.

anempiricalanalysisofthechangesof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

patternanditsaffectingFactors

ZHUQirong

(Schoolofinternationaltrade,ShandongUniversityofeconomics,Jinan,250014,China)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篇4

关键词: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监测方法;综合指数

中图分类号:F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5-0066-04

伴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国际社会逐步认识到,要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的战略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被认为是从机制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考核循环经济发展效果的定量评价工具。对于引导和推动各级发展主体转变发展观,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与统计标准的确定

本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本着精炼、实用、易获取、代表性强的原则,我们认为可以从经济发展水平[2]、资源节约水平、科技教育水平、环境保护水平和社会稳定水平五个方面(子系统)构建循环经济监测体系,每一个方面又由若干相对独立的表征某一侧面发展状态的指标构成。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监测标准是判断循环经济实现程度的依据。在本研究中,确定标准值的主要依据是:(1)根据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确定相关指标的标准值;(2)对于一些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发展指标,应尽量参照目前国际上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确定标准值;(3)根据我国制定的《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重点专项规划及行业规划中提出的有关发展目标和任务,确定标准值;[3](4)参考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影响较大的循环经济评价标准,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确定标准值。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及其制定见表1:

2.循环经济统计监测方法

2.1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各指标间往往存在不可公度性,通过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就可以消除指标间的不可公度性。指标无量纲化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有标准化法、极值法、功效系数法和指数法等。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我们采用指数法进行指标无量纲化处理。指数法是将指标的实际观测值与标准值进行对比来求得各项指标的评价值(个体指数),即:

正指标:评价值=(指标观测值÷指标标准值)×100

逆指标:评价值=(指标标准值÷指标观测值)×100

当某项指标经过指数法处理后的指数值大于100时,只取100作为该指标的评价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使个别指标的超常发展掩盖其他指标发展的不足。经过指数法处理的指标都化成了类型和数量级相同的指数,既满足了指标的公度性,同时还可使不同时期评价监测结果具备可比性。

2.2指标权数的确定

常用的指标赋权方法有多种,按权数的确定方式分类,大体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两类。两类赋权方法各有优缺点,不能简单地认为客观赋权法一定比主观赋权法优越,应根据具体问题的评价监测目的、研究对象的特点等因素来选择适宜的指标赋权方法。[4]在本项研究中,我们采用主观赋权法进行赋权,并通过采取扩大咨询范围、增加咨询专家的数量等措施来减轻人为因素影响。课题组征求了来自高校、研究机构、政府综合管理部门和企业界的数十位专家的意见,参考了国内众多相关研究成果,并对指标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和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2.3综合评价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我们选择线性加权和法作为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模型。线性加权和法的优点是使用广泛、操作简明且含义明确,更主要的是将指标的个体指数值进行线性加权求和后,可以得出各个子系统的水平指数及整个体系的综合指数值,而综合指数满足时间上的可比性,可以用于全国及各地区循环经济进程的动态监测。其步骤如下:

首先对五个方面的评价监测指标的个体指数值与相应的权数相乘,然后再加总,得到各个方面(子系统)的水平指数:

3.全国及各地区循环经济统计监测与实证分析

运用前面提出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和评价监测方法,我们对2000年和2004年全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除外)及31个省、市、自治区的循环经济进程进行了测算。测算所使用的统计数据大部分取自2001年和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还有部分数据是根据科技部,教育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部局年度统计公报中的有关资料整理得出的。将2000年和2004年的数据分别代入评价模型中,测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2000年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开始年,故此选择2000年作为全国及各地区循环经济统计监测的起点和参照点。测算结果显示,2000年全国的循环经济综合指数为46.3,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资源节约水平指数、科技教育水平指数、环境保护水平指数和社会稳定水平指数分别为46.8、20.2、47.1、57.3和80.8。从循环经济综合指数和各项水平指数的数值不难看出,我国的循环经济进程尚处于循环经济初期阶段,资源节约水平还比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科技教育对循环经济过程的支持还有待加强。只有社会稳定水平指数较高,说明目前我国的社会是相当稳定的。总之,测算结果表明,我国的循环经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对于2000年,2004年我国的循环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上表2可以看出,2004年全国的循环经济综合指数达到了55.1,比2000年提高了8.8点,除社会稳定水平指数外,各项水平指数与2000年相比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具体考察,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达到了54.7,提高幅度落后于综合指数。城乡差距扩大及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制约我国循环经济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循环经济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资源节约水平指数在所有水平指数中虽然数值仍然最低,但增长也是最快的,今后我国的资源节约水平若能够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则资源节约水平指数有可能在几年后赶上甚至超过循环经济综合指数。科技教育水平指数也有所提高,但尚未达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要求的科技、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目标,应继续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力度,加快制度创新步伐,使科技、教育为我国循环经济进程提供更大的支持。环境保护水平指数有了进一步提高,达到了63.0,但环境保护的水平还需要大大提高,以更好的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水平指数由2000年的80.8降低到了2004年的62.2,表明我国的社会稳定程度在降低,今后应注意控制通货膨胀水平,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失业率。进一步的分析不难发现,近几年我国资源节约水平、环境保护水平等方面提高的幅度不算太大,能源及其他资源消耗强度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仍然较高,投资规模偏大、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总之,建设循环经济的局面才刚刚形成,今后还需将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到实处,加快推进循环经济进程的发展。

从各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看,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按照循环经济综合指数的高低可以大致分成四个方阵。第一方阵包括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三大城市凭借人才、科技、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势走在了全国循环经济的前列,其循环经济综合指数都超过了79。第二方阵包括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山东、辽宁等区位优势较为明显的沿海经济大省,其循环经济综合指数处于60~75之间。第三方阵包括海南、黑龙江、四川、湖北、河南、江西、河北、陕西、山西、湖南、吉林、安徽、重庆、广西等省市自治区,其循环经济综合指数处于50~60之间。第四方阵包括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内蒙等省区,其循环经济综合指数都在50以下。在空间分布上,全国各地区的循环经济进程基本呈现出由东到西、从南向北依次推进的格局,见图1。

容易看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循环经济进程的不平衡性十分突出。2004年,循环经济综合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共有12个,这12个省市除黑龙江、四川外,其余10个均出自东部地区,而循环经济综合指数低于50的9个省区则是清一色地属于西部地区。三大经济地带的循环经济综合指数由2000年的56.4、44.2和41.0变为2004年的68.9、53.3和46.1,绝对差距进一步扩大,见下图。

根据近几年的发展态势预测,东部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要比中、西部地区早20至30年。如果仅有东部沿海地区实现了循环经济,而占全国人口60%以上的广大中、西部地区不能实现,则很难认为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循环经济。因此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快中、西部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和收入增长效应要高于东部地区,表明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是提高中、西部地区就业率进而提高城乡人民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家可以适当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而中、西部地区各级政府也要努力改善本地区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中、西部地区的崛起将为我国实现循环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金项目]本文是山东省统计局重点研究课题的一部分,项目编号:Kt0509。

注释:

①东、中、西部的划分一般是: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新疆、广西12个省、市、自治区。

参考文献:

[1]黄群慧.循环经济与中国的工业现代化[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4,(6):29-33.

[2]杨华峰,张华玲.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9):123-127.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篇5

关键词:生态城市;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生态城市”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首先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工业化的深入发展,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就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城市之间竞争的焦点,许多城市纷纷加快了城市转型发展的步伐,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近年来,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话题。曾芳芳介绍了国内外“生态城市”的研究背景以及中外学者对其内涵的认识,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理论,并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在生态城市评估方面的不足,为后期的生态城市发展理论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李文君等以西安市为例,对西安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行分析,为以后具体的生态城市的建设研究提供了借鉴等。商洛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之一,加强对商洛生态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商洛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商洛市城市建设实际,构建商洛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商洛市生态城市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打造中国西部最美的山水园林城市规划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一、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一)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本文指标选取主要是通过频度统计方法,参考关于生态城市评价的相关研究论文中的指标体系,结合商洛城市建设的实际,坚持科学合理、针对性强,反映生态城市发展本质的指标作为商洛市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评价,具体指标体系构建详见表1。(二)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指标体系所用原始数据来源于《商洛市统计年鉴》(2007-2016),城市环境质量报告书、统计公报、政府部门的调研数据等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书籍、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本文拟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子系统39个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权重,综合评价商洛市生态城市发展水平。

二、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实证分析

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科技、资源与环境等子系统组成的时空尺度高度耦合的复杂动态开放巨系统的系统工程。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当中,要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生态城市的自身特点,不仅关注生态城市的整体发展,还要关注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子系统在“关系”上的协调。文章从经济、社会与环境三个子系统方面入手,通过SpSS19.0对这39个指标10年来的各具体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影响生态城市发展的因子,更好地为商洛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一)经济子系统生态化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

对经济子系统的12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两个主成分F1、F2,由表2分析可以看出各指标与各主成分之间的相关程度。第一主成分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等指标相关程度较高,均达75%以上,且都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F1中尤其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相关程度高达97%以上,说明这几个指标在反映商洛经济发展水平上,对其影响更大。第二主成分主要与GDp增长率、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率、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指标相比第一主成分指标,相关程度所占百分比较低,但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又不可忽视。经济被视为一个城市、区域、乃至国家发展的“硬实力”,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同时,要统筹好影响经济发展的基础指标和潜在影响力指标因子,才能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发展基础和动力。

(二)社会子系统生态化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社会子系统15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三个主成分F1、F2、F3,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F1)与人均保险费、在校大学生人数、城市化水平、卫生技术人员、医院床位数等指标相关程度较高,其相关程度都在90%以上,这些指标既是对城市功能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成绩的反映,同时也是影响社会生态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社会子系统生态化的发展要对上述指标不断优化和升级,有利于商洛生态城市的总体建设。与第二主成分(F2)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有:城镇恩格尔系数、农村恩格尔系数、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等指标,主要反映了商洛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社保障水平,这是对第一主成分的有力补充,其发展程度必然对社会生态化产生重要影响。第三主成分(F3)主要是常住人口、人均生活用水量、授权专利数指标,其中关于人口的发展又是对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影响。较多的人口可以为区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但是过多的人口也会对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压力。所以,可以将第三主成分解释为人口质量与数量对商洛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

(三)环境子系统生态化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

由表4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F1)与废气治理设施处置能力、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指标其相关程度达到75%以上,这些指标主要说明工业三废的处理水平及环境质量状况。同时说明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应重点放在工业三废的处理方面,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第二主成分(F2)与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人均水资源量等指标有较大的相关性,说明商洛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水资源的保护及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程度。第三主成分(F3)与全年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等指标有关,主要反映了城市环境治理后的天气状况。通过分析说明,商洛生态化城市建设中对环境的保护不仅要注重工业三废的处理,同时还要兼顾水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保护防治,进而使商洛环境质量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三、结论

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经济、社会与环境系统的实证分析结果来看,生态城市建设涉及到各个方面,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要注重整体发展水平,还要重视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促进商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通过经济子系统12个指标主成分分析得出: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经济生态化要把重点放在与第一主成分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方面,主要反映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但由于商洛地处秦岭腹地,自然环境复杂,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因此在生态城市化建设中应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大力发展特色区域经济,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商洛经济生态化建设步伐。但与第二主成分相关的指标也不容忽视。通过对社会子系统的15个指标主成分分析得出: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社会生态化的重点放在与第一主成分(F1)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人均保险费、在校大学生人数、城市化水平、卫生技术人员、医院床位数)等方面,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商洛市社会生态化进程。通过对社会子系统的12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环境生态化重点要放在与第一主成分相关程度高的指标(废气治理设施处置能力、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方面。生态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工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商洛市环境生态化要不断提高对工业三废的处理及利用水平,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防治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优化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环境质量,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高建单位:商洛学院

参考文献:

[1]曾芳芳.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J].科技广场,2011(10)

[2]李文君;田巧娣.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经济视角(上旬刊),2015(1)

[3]周晓唯,王拓.陕西省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6)

[4]赵维良,纪晓岚,柳中权.主成分分析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以上海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3)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篇6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迅猛发展。金融发展不仅表现在量的增加上,也表现为除银行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迅速扩张。从2003年到2013年,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业、基金业、证券公司等的资产规模都快速扩大。我国金融发展的强劲势头,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需求遵从”造成的,即经济的快速增长产生了对金融服务和金融机构扩张的强烈需求,从而促进了金融的发展,也就是说,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结果(Robinson,1952;Stem,1989);另一方面,金融发展也可能是政府引导的结果,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政府相信金融发展有“供给主导”作用,即金融发展会促进经济增长。那么,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尤其是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究竟关系如何?金融发展是否真的能促进经济增长?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促进金融行业发展的背景下,回答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利用2006年~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标,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文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主要介绍相关的研究;第三部分是指标构建和数据说明;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二、文献综述

本文主要研究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因此相关的文献回顾就从这方面展开。

1.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关于金融发展如何影响经济,以Goldsmith(1969)、tunwain(1972)、Sinai和Stoker(1972)等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者认为,金融发展会直接增加储蓄(以金融资产的形式)从而促进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而mckinnon(1973)、Shaw(1973)等金融抑制论者认为,政府对金融的过度管制抑制了储蓄的增长并最终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因此主张废除金融管制,实现金融自由化。无论金融发展是通过哪种方式影响经济增长,只要我国金融发展的“供给主导”方式确实存在,那政府就有必要依靠制度性安排去引导和促进金融的发展;反之,则没有必要去构建复杂的金融中介体系。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分析我国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指标的选取。已有的研究,基本上肯定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马轶群、史安娜,2012)。但所选指标差异比较大,而指标选择是研究的基础,不同的指标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甚至得出相反结论。因此,有必要对已有文献中用到的指标进行梳理。

关于经济增长指标的选择,常见的做法有两种:第一,选择一个或几个指标来反映经济增长:如GDp增长率、人均GDp、人均资本形成等(陈刚等,2006;赵勇、雷达,2010;王志强、孙刚,2003);第二,关注经济增长质量,构建能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指标(肖红叶、李腊生,1998;刘树成,2007;马轶群、史安娜,2012)。

使用的金融发展指标也可以分为两类:第一,选择一个或几个不同类型的金融发展指标,如经济货币化指标、金融相关比、贷款总量/存款总量、非国有经济贷款/总贷款、银行贷款总额/GDp、存贷款总额/GDp、中央政府信贷干预等,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指标分别进行研究(姜春,2008;方文全,2011;崔艳娟、孙刚,2011;m.KabirHassanaetal.,2011;陆静,2012;JinZhangetal.,2012;Khalilmhadhbi,2014);第二,构建一个表示金融发展的综合指标(Beck、Demirguc&Levine,2001;李连发、辛晓岱,2009;樊纲等,2003;邓向荣、杨彩丽,2011;张成思、李雪君,2012)。

关于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已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首先,随着人们对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关注,研究金融发展对“纯粹的”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然有些不够全面;其次,指标的选择不尽合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特别是,使用单一指标的做法(即使选择几个单一指标分别研究)只不能对金融发展整体进行度量;第三,现有的关于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研究,较多采用国家层面数据,或是对某一地区进行研究,用省际面板数据来进行横向比较的研究相对比较少。

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基础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到经济发展指标和金融发展指标的数值更加合理;二是建立VaR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以及它的三个子指标(经济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改进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提高)的影响;三是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体现了样本之间异质性。三、指标构建和数据计算

1.指标构建。

(1)经济增长质量指标。随着人们对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关注,经济增长早已不是单纯的扩大经济规模,更重要的是提高经济和社会生活质量。因此,我们把经济增长分成三个部分,第一,经济量的增长,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二,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对国民经济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对产业、消费、人口等各领域进行调整,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第三,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这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等方面。

根据经济增长的这一定义,我们试图构建一个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指标,该指标既包括经济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改进优化以及经济质量的改善提高。指标构建情况如表1所示。

(2)金融发展指标。有关金融发展指标的数据,我们参照邓向荣、杨彩丽(2011)的做法,把金融发展综合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结构指标、效率指标这三个方面,再选择适合的基础指标对这三个子指标进行细分,具体见表2。

2.指标计算。在多元统计分析中,考虑到各变量之间计量单位和数量级的不同,因此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分析。因此,我们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在计算时,要区分“正指标”和“逆指标”,标准化的过程见公式(1)和(2)。

接下来,我们通过对各基础指标赋权重来计算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和金融发展程度的综合指标的数值。在计算指标重时,我们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来避免主观随机因素的干扰。在计算出各基础指标的权重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最终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综合指标数。所有的过程都在stata12.1中完成。四、实证分析

1.VaR模型。为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建立VaR模型。经过检验,VaR模型是稳定的,且最优滞后期为2。图1是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脉冲响应图。面对金融发展的冲击,经济增长在前两个时期的反应很小,但从第2个时期开始快速上升,并在第7期达到最大,之后缓慢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这说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短期时滞。图2给出了经济增长的方差分解结果。在前2个时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小,但从第3个时期开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扰动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并在20期以后基本趋于稳定。这说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虽不能立刻显现,但一小段时期之后,会越来越明显。

2.回归分析。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而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按照经济增长水平的不同,本文将各地区划分成经济发展水平高、中等、低三组。按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各地区的分组情况见表3。分组情况基本符合我们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观印象。不同分组的经济发展统计性描述结果见表4。各组样本的平均值都落在了我们划定的范围内,可以判定,本文的分组基本合理。

接下来,在不同的分组内,我们以金融发展为自变量,对经济增长以及它的三个子变量(经济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改进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提高)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首先,对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回归结果与某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经济增长程度低的地区,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回归系数是负的;在经济增长程度中等的地区,回归结果为正且显著;而在经济增长程度高的地区,该回归系数为正,并且大于经济增长程度中等地区的回归系数,其显著性也更强。

然后,对经济发展的三个子变量(经济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改进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提高)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量的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回归系数变得更大也更显著,经济结构的改进优化和经济质量的改善提高对金融发展的回归系数由原来的负数变成显著的正数。具体而言,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金融发展除了能对经济量的增长产生正向作用外,对经济结构的改进优化和经济质量的改善提高都有负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经济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改进优、以及经济质量的改善提高对金融发展的回归系数,尽管不显著,但都是正数;而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三个子指标对金融发展的回归系数不仅是正的,而且也都显著,并且数值也都变大。

这就说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某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五、结论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篇7

关键词:农业;牧业;协调发展度;阿勒泰市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7-4294-06

theevaluationonCoordinativ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ofaltayCity

YanQi,LiUXin-ping,ZHanGJie,wUGui-liang

(managementSchool,Xinji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Urumqi830052,China)

abstract:Byestablishingevaluationindexsystemofcoordinativedevelopmentofthe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using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method,thecoordinationdegreeanddevelopmentstatusof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inaltaycitywerestudi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agriculturaleconomicdevelopmentlevelofaltaycitywasontherise,witharapidincreaseduringtheperiodof2005-2011;during2002-2011,thedevelopmentlevelofanimalhusbandrytookonanup-down-uptrendandanoverallupwardness;thecoordinativedevelopmentdegreeofagriculturalandanimalhusbandryofaltaycitytookonanup-down-uptrend,andthedegreewaslowerthan0.7,belongingtotheweakcoordinationandpoorcondition.

Keywords:agriculture;animalhusbandry;coordinativedevelopmentdegree;altaycity

收稿日期:2013-04-10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42107)

作者简介:颜琦(1987-),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资源利用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电话)13164108904(电子信箱)

;通讯作者,刘新平(1959-),男,教授,博士,(电子信箱)。

当前我国农牧业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牧业发展既面临着一些发展的机遇,也存在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使农牧资源循环利用、协调发展,显得愈为重要。阿勒泰市经济结构中牧业比重很大,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阿勒泰市整体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阿勒泰市的农业与牧业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的协调发展状况做了综合评价,以期为构建农牧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模式提供依据。

1研究区域农牧业概况

阿勒泰市位于新疆北部,地处北纬47°27′40″—48°38′46″,东经86°53′15″—88°37′35″。阿勒泰市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递降,自上而下可分为北部山区、中部盆地丘陵区、南部平原区3个自然地貌单元。阿勒泰市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干热,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冬春多风。年均气温4.5℃,年均降水量191.3mm,年均蒸发量1682.6mm,年均无霜期146d。

阿勒泰市因南北跨度大,地形、地貌、海拔高度、生态环境以及土壤质地、社会生产活动的不同,使其不同地区的农作物有明显的差异。2010年阿勒泰市总播种面积为24105.34hm2,耕地面积为39543.76hm2,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96%。粮食作物以春小麦、玉米、花芸豆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葵、食葵、甜菜、打瓜、蔬菜等,饲料作物有苜蓿和青贮玉米,近年来阿山甜瓜等瓜果农作物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发展。

201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759.6万元,同比增长8.6%,其中农业产值43808.2万元,同比增长8.8%;林业产值561.9万元,同比增长32.6%;畜牧业产值37092.3万元,同比增长5.5%;渔业产值521.1万元,同比增长25.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13.4万元,同比增长5.0%。

2农业与牧业循环发展协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阿勒泰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本研究以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循环发展的协调状况为总体目标层(a),以农业经济系统(X)、牧业经济系统(Y)为系统层,共选择了15个具体指标(Bi)来反映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循环经济的协调状况。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循环经济协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表1)的15个指标分别是农业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均GDp、牧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比重、种植业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畜牧业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林业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渔业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草地面积比重、森林覆盖率、水库容量、耕地面积比重、每公顷耕地农药化肥施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比重[1-3]。

3农业发展评价与牧业发展评价

3.1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本研究所需数据通过阿勒泰市国土资源局台账报表和统计年鉴查询获得。其中,经济数据和生态指标数据选自《新疆统计年鉴(2003-2012)》,土地总面积、耕地面积、草地面积、林地面积选自阿勒泰市国土局台账报表所得。

为了消除不同指标间量纲不同或数据悬殊过大导致的噪音影响,将原始数据Bij标准化,标准化后的指标值为Cij。由于在构建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循环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中既有正向指标也有负向指标,有些指标对目标层有正向影响,有些指标对目标层有负向影响,所以需要分别处理[4]。这里用极值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具体公式如下。

正向指标处理公式:

Cij=■(i=1,2,…,n;j=1,2,…,m)(1)

负向指标处理公式:

Cij=■(i=1,2,…,n;j=1,2,…,m)(2)

其中,Bij表示第i个指标第j年的初始数据,Cij表示第i个指标第j年的标准化值。

3.2农业发展评价

3.2.1原始数据的标准化通过用上文数据标准化公式对阿勒泰市农业发展综合指标的初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下列标准化数据(表2)。

3.2.2农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根据经过标准化的阿勒泰农业经济发展数据,对农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本研究主成分分析的运算过程及结果由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计算得到。

在对阿勒泰市农业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Kmo检验及Bartlett球度检验。从软件计算分析结果可以看出,Kmo值为0.712,大于0.6,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伴随概率为0.000,小于0.05,因此认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经SpSS17.0软件计算,得出阿勒泰市农业经济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表3)。

3.2.3计算特征值、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通过计算,得出阿勒泰市农业经济指标矩阵的特征值、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表4)。由表4可知,第一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78.212%,第二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9.600%,前面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已经达到了87.812%,超过了85%的一般标准。所以,所有农业经济指标的信息可大部分包含在这样两个主成分中。其中,第一个成分即农业人口比重的特征值为7.039,第二个主成分即人口密度特征值为0.864。

3.2.4计算主因子负荷矩阵和因子负荷矩阵由表4可知,前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7.812%,超过了一般标准85%,因此可选取前两个主成分作为主因子,计算出主因子负荷矩阵,同时运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求出因子负荷矩阵(表5)。

3.2.5阿勒泰市农业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利用原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R与每一列载荷量fk建立回归方程,经过计算求出系数解,并与相应的方差贡献率ek组合,经归一化处理,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wi(表6)。

3.2.6阿勒泰市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计算在求出阿勒泰市农业经济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后,结合极值法标准化处理后的矩阵,可计算出阿勒泰市各年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eCj=■wi×Cij(3)

式(3)中的eCj为阿勒泰市第j年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w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Cij为经极值法标准化处理后的第i个指标第j年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出阿勒泰市历年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表7)。

从表7可知,2002-2011年阿勒泰市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上升,尤其是2005-2011年间上升幅度较大。

3.3牧业发展评价

3.3.1原始数据的标准化通过用数据标准化对阿勒泰市牧业发展指标的初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下列标准化数据(表8)。

3.3.2阿勒泰市牧业综合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根据经过标准化的阿勒泰市牧业数据,对牧业发展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本研究主成分分析的运算过程及结果由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计算得到。

在对阿勒泰市牧业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Kmo检验及Bartlett球度检验。从软件计算分析结果可以看出,Kmo值为0.609,大于0.6,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伴随概率为0.000,小于0.05,因此认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经SpSS17.0软件计算,得出阿勒泰市牧业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表9)。

3.3.3计算特征值、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通过计算,得出阿勒泰市牧业指标矩阵的特征值、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表10)。从表10可知,第一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63.248%,第二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22.084%,前面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已经达到了85.332%,超过了85%的一般标准。所以,所有牧业发展指标的信息可大部分包含在这样两个主成分中。其中,第一个成分即草地面积比重的特征值为3.795,第二个主成分即森林覆盖率特征值为1.145。

3.3.4计算主因子负荷矩阵和因子负荷矩阵从表10可知,前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5.332%,超过了一般标准85%,因此可选取前两个主成分作为主因子,计算出主因子负荷矩阵,同时运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求出因子负荷矩阵(表11)。

3.3.5阿勒泰市牧业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利用原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R与每一列载荷量建立回归方程,求出系数解,并与相应的方差贡献率ek组合,经归一化处理,求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wi(表12)。

3.3.6阿勒泰市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计算在求出阿勒泰市牧业发展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后,结合经过极值法标准化处理后的矩阵,可计算出阿勒泰市各年的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eVj=■wi×Cij(4)

式(4)中的eVj为阿勒泰市第j年的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w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Cij为经极值法标准化处理后的第i个指标第j年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出阿勒泰市历年的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表13)。

从表13可以看出,阿勒泰市牧业综合发展水平在2002-2011年间呈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2002-2005年阿勒泰市牧业发展水平稳步上升,2005-2007年有所下降,2007-2011年牧业发展水平又逐渐上升。

4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循环发展协调状况综合评价

4.1评价方法

为评价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循环发展协调状况,本研究引入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的概念。协调度是农业经济与牧业经济之间保持相互关联度的数量范围,是农业与牧业协调状况的衡量尺度。协调发展度是用来度量协调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

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本研究选用廖重斌[5]提出的协调度发展模型:

D=■,t=αeC+βeV(5)

式(5)中,D为农业与牧业协调发展度,C为农业与牧业协调度,t为农业与牧业的综合评价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

由于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eC与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eV是两个不同系统的量,为避免把两个不同量纲的数据放在一起比较可能会失去意义,在此引入变异系数Cv来反映两者的协调度。变异系数Cv是标准差S与平均数之比,其公式为[6,7]:

Cv=■;Cv为变异系数,X为平均数,即

Cv=■(6)

式(6)中,X1=eC,X2=eV,则

Cv=■(7)

eC与eV的变异系数Cv越小越好,因此,eC×eV/((eC+eV)/2)2值越大越好。

为计算的协调度有一定的层次性,本研究选用下面模型计算农业与牧业循环发展的协调度。

C={eC×eV/((eC+eV)/2)2}n(8)

式(8)中,C为协调度,n为调节系数,n≥2。它反映了在农业效益与牧业效益一定的条件下,为使农业与牧业的复合效益最大,农业发展与牧业发展进行组合协调的数量程度,C的取值为[0,1]。

当前,倡导和谐发展,农业与牧业发展同等重要[8],故本研究中α、β均取0.5,该计算模型可用于任何区域间、任意时间段的农业与牧业发展状况的评价和比较。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结合阿勒泰市实际情况,确定本研究的农业与牧业的协调度等级和划分标准。当协调度值C≤0.5时为失调,0.5

4.2评价结果

经过计算,得出阿勒泰市2002-2011年农业与牧业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表14)。由表14可以看出,协调度在0.5以下的占20%,0.5~0.7的占40%,0.7以上的占40%。10年发展的分析数据中,没有优质协调数据年,良好协调的数据年所占比例不到50%,同时协调度较不稳定,表明期间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的协调状况较差。

杨士弘[6]提出的协调发展度的评价标准为0≤D

5结论

本研究是对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循环发展之前的协调状况的一个基础性研究。将阿勒泰市农业经济与牧业经济看成一个大系统中的两个互相影响的子系统,构建了农业与牧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分析了2002-2011年间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的协调发展状况,主要结论如下:

1)2002-2011年阿勒泰市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保持着持续上升状态,不过2002-2004年间,阿勒泰市农业的经济综合评价值发展较慢,其值比较低,经济综合评价值都低于0.6。2005-2011年间阿勒泰市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期间的综合评价值从2005年的0.641上升到2011年的0.943,阿勒泰市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2002-2011年阿勒泰市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趋势,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2-2005年阿勒泰市牧业发展水平稳步上升,2005-2007年有所下降,2007-2011年牧业发展水平又逐渐上升。2002-2011年间牧业综合评价值在0.141~0.354之间,阿勒泰市牧业发展已经落后农业的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已是势在必行。

3)2002-2011年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的协调发展度呈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态势。2002-2005年,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的协调程度持续提高;而2006-2007年间,协调发展度开始下降;2008-2011年协调发展度又开始持续上升,其中2010年由于自然条件受干旱限制,小幅度下降,但不明显;2009年和2011年这2年的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协调发展度在这10年间属于较高水准,其值维持在0.64以上。但是从整体角度来看,2002-2011年10年间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协调发展度都低于0.7,属于弱协调,协调状况差。可见,近几年来虽然阿勒泰市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阿勒泰市的牧业发展建设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使得阿勒泰市农业与牧业的协调发展度差,所以必须积极构建适合阿勒泰市的农牧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经济模式,以便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新平.土地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耦合关系分析——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1(1):173-174.

[2]林逢春,王华东.环境经济系统分类及协调发展判据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5,15(6):429-432.

[3]刘艳清.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度研究[J].辽宁经济研究,2000(5):79-83.

[4]畅建霞,黄强,王义民,等.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灰色关联熵的水资源系统演化方向判别模型研究[J].水利学报,2002(11):107-112.

[5]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171-177.

[6]杨士弘.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地理科学,1994,14(2):136-143.

[7]GiLeSatKinSon,KiRKHamiLton.accountingforprogress:indicators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J].environment,1996,38(7):16-44.

[8]吴殿廷.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测度,经济发展

近几年,城市创新发展一直是学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总理曾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本文提出了山东半岛城市群适宜通过中心城市带动其腹地发展的思想,提出青岛应作为半岛城市群的龙头的建议。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也日益加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将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在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解释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山东城市群为案例进行了对比研究和分析。在丰富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的理论和个案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并提供了定量评价新型城镇化的新视角。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2.指标体系的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由社会、经济、生态3个相互依赖的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测度则是考察环境与生态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变量和约束条件,其容量和承载能力的稳定性,因此,评价体系的建立要综合体现资源环境系统与经济、社会、人口系统的协调与动态耦合过程。一个区域的城镇化发展程度,可通过其资源的承载力与人口规模来测度,所以在构建测度体系时人均指标较为常用。通过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构成评价系统的多个因素确定权重,最终确定了包含33个底层评价因子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化发展综合测度体系。该体系一级评价指标有2个,分别为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显示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二级评价指标包括资源占有、资源环境水平、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抗逆能力、经济发展指标、社会进步指标6个方面,两大子系统的功能协调,把生态环境指标划分为水平、压力、抗逆能力3个方面,三级评价指标有生态资源条件、人均负荷、生态环境治理、经济结构、生活质量、基础设施、科技文化等12个指标;四级评价指标进一步从资源占有、生态条件、人均负荷、生态退化、环境治理及改善潜力等方面对生态指标分解与细化;在经济社会子系统中,结构指标、经济总量、效率可以反映出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而社会的发展程度则主要通过居民生活、基础设施、科技文化、城镇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等33个指标来衡量。这些指标在选取时考虑到相似因子的相互替代对主成分提取可能造成的干扰,尽量选取具有显著相对独立性的指标因子。

3.评判过程及结果分析。运用因子分析对33个指标进行提取,因子分析法的优点在于能够科学客观地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能够在最小信息损失的前提下对原来多个变量进行降维处理,避免依靠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影响,能够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4.因子解释和分析。通过统计软件SpSS13.0输出结果可看出,原始指标因子与相应的诸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总体上主成分的提取效果较好,但由于指标体系的高阶性和复杂性,不可避免存在个别属性不明显的因子,因此在解释因子过程中,将对其做出定性判断和调整。

(1)第一主成分Z1与S20、S23、S26、S27、S29、S32,6个指标之间有较大的正相关关系,与S10、S31有较大的负相关关系,这些指标分别从经济发展、居民福利、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表述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S10水资源利用率反映了水资源短缺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制约。因此,第一主成分可作为资源环境调整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指标,这里考虑生态资源的经济成本,与表1建立的城镇化发展一级指标范畴有所区别。农民人均纯收入S25在各主成分中都没有显著相关性,相对在Z1与Z3上载荷较大,分别为0.409和-0.497,由于其更具有衡量城镇化发展的意义,所以将其归入本主成分。

(2)第二主成分Z2可归结为人均生态资源指标,包含优势和负荷两方面:S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S8人均用水量代表人均资源优势;S12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S13人均So2排放量代表人均生态负荷。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S22、交通密度S28不作为社会经济指标纳入第一主成分,这里主要表示城镇化进程引发的生态效应,以牺牲人均资源占有量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有可能使资源优势转变为资源缺口,故为逆向指标。人均生态资源指标被单独提取,充分表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突出的社会问题和人口问题对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制约,同时,资源危机与环境压力也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第三主成分Z3表述人口、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保有量的关系。人口因素是胁迫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人口数量决定了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人均水平,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环境可容纳的限度,会引起人均资源水平下降,延缓经济增长,影响资源可持续性。故用人口自然增长率S33和GDp增长率S21描述该动态正向指标;平原面积所占比重S7和人均耕地面积S2可作为静态正向指标表示资源富足程度。

(4)第四主成分Z4概括为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指标。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选取人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S1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S17(逆指标)等表示工业生产对环境的负效应。

评价结果,把主成分载荷(因子值)与各区域33个指标数据加总求和,可得到8个城市在4个主成分上的得分和综合得分。第t个城市的第j个主成分分值计算:

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得出,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按得分高低排列为:东营、济南、淄博、青岛、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各主成分得分情况反映出以下问题:在经济资源环境调整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评价(第一主成分)中,青岛位于济南、东营和威海之后,排第四位。第二主成分人均生态资源指标除淄博、东营两市所得分数为正外,其余6市均为负值,青岛、济南排在最后两位,这与两个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在第三主成分人口、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保有量的关系上烟台、日照、威海低于平均水平,表明城镇化中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并不协调。第四主成分表明,2005年淄博、烟台、济南3市对环境治理和工业污染控制的投入较大,明显高于其它城市;相反,青岛和威海两市对生态治理的投入较少,如果这些城市今后不重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很可能会丧失其资源优势的地位。

5.结论与对策

(1)城镇化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由传统农村、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转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同时,城镇化又是一种涉及面极广、内涵极其丰富的社会经济变迁过程,既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镇的集中、转型、强化及分异,以及城镇景观的地域推进,同时也包括城镇经济、社会、技术变革等在城镇化体系的扩散。对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无疑应该采用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2)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确定指标权重也非常关键。赋权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因此,该赋权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用此方法对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所得的评价结果客观、可信,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3)山东省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空间分异特征极其明显。在影响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诸多因子中,基础设施因子表现出典型的“两高两低”特征,由东向西高低峰谷交错递减;生态环境因子则明显地表现为东优西劣;而经济发展因子、社会发展因子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吻合,且基本与城镇化发展指数成正相关关系。

根据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来看,坚持走山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是加快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区域的核心,要充分发挥其省会的优势,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提升老城区,加快建设西部新区、东部新区和滨河新区,完善城市功能,努力建设成现代化大都市;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以环胶州湾地区为中心,以组团布局为主要形态,构建“环湾型、组团式、多层次”的城市发展格局。打造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北部高端产业集聚区和青岛“蓝色硅谷”,构筑现代产业高地。

总之,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构建合理的城市群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伴随经济发展,山东半岛地区日益加剧的资源生态危机也不容忽视,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时要在保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兼顾经济增长与生态建设的平衡。

参考文献:

[1]王承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综合承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3-18

[2]李贞,李玉江,孙强.济南都市经济圈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3):77―80

[3]曹文莉,张小林,潘义勇,张春梅.“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2期

[4]吴映梅,李亚,张蕾.中国区域发展资源环境基础支撑能力动态评价―以西南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3):20―23

[5]张海峰.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5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篇9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一、引言

经济发展是社会、国家和某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衡量某一个地方的发展情况主要是看他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同样要想改变一个地方的生活水平,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因此,对经济的发展现状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二、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就是设法将原来的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的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可取几个较少的综合指标尽可能多的反映原来的指标信息。

三、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步骤

1.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指标具有可比性。

2.计算数据表的相关系数矩阵。

3.对应于相关系数矩阵,求其特征根,以及对应的特征向量,,。

4.根据特征根的计算结果,确定主成份分量的个数。计算累计贡献率,称为前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一般来说,当累计贡献率大于80%时,就选取前个主成分量,从而可对个主成分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主成分量,

5.根据各主成分量方差贡献率,计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数。

四、数据的选区

我们选取了全省11个地市的八项经济指标,包括: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收入;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居民人均支配;农村人均收入。数据来源于河北省统计局网。

我们利用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其结果见表

我们可以看到由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已达到91.78%,超过了85%,故选两个主成分就可以了。我们得到下面主成分公式:

第一主成分分析在各个变量上的系数均为正,而且数值上相差不大,大都在0.3~0.4之间。各个变量的系数可解释为在此变量对各个地市的经济发展贡献率,主成分代表各个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小,即的数值越大,该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了城镇居民人均支配和农村人均纯收入这两个指标,可以认为说明了各个地市的人们生活水平,所以的值越大,表明该市的人们生活水平越高。

根据(分别代表第一、二主成分的贡献率)可计算各个地市的经济状况的西欧那个和实力,各个地市综合实力得分和排名见表中。

表河北省11地市经济状况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

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综合得分综合得分

名次

得分名次得分名次

石家庄市3.1022-1.275112.6032

承德市-2.41510-0.1927-2.16110

张家口市-2.2149-0.4569-2.0149

秦皇岛市-0.30361.2282-0.1286

唐山市5.70610.23135.0811

廊坊市0.44541.99610.6223

保定市0.1005-0.765100.0015

沧州市-0.7027-0.3308-0.6597

衡水市-2.61311-0.0664-2.32311

邢台市-1.8288-0.1916-1.6418

邯郸市0.7213-0.17950.6194

五、结果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将河北省各个地市的经济状况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名,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排名的合理性。

1.唐山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最好,综合实力也是最强的。唐山市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重工业城市,现在已发展成为全国的重要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同时,唐山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腹地,与北京、天津构成了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金三角”。

2.石家庄、廊坊、邯郸、秦皇岛的经济发展排在唐山之后,但也在全省的上游水平,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其主要是这几个地市位于河北省中间线,是建设经济发展的隆起带。

3.张家口、承德、衡水的经济发展处于全省的下游水平,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主要原因有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农业占主要地位工业化重要标志的加工工业发展滞后,使该地区经济缺乏必要的自我积累。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篇10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发展;协调度;四川省中图分类号:F291.1

1.引言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之一[1]。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不断增大。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与标志之一[1]。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部分地区逐渐突显,并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协调区域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有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2](Henderson,2003)。钱纳里(1988)利用1950-1970年101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数据,证明在不同的人均Gnp水平上,有不同的经济结构与城市化水平与之对应[3]。对于不同的地区,由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不同,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即使在相同的人均GDp条件下,对应的城市化水平也表现出差异性,关键是两者时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关于两者的时间协调度,近几年已经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吕宾(2002)研究了新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问题,其评价方法简便直观,但指标较为单一[4]。冯俊(2002)研究了中国建国以来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吻合度或偏离度,分析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是否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方面做了一些理论探讨[5]。刘耀彬(2004)在阐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化综合水平指数与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之间协调度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24年的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6]。宁越敏(2005)对比分析了欧洲、亚洲、拉美等发达和发展中地区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缺乏定量研究[7]。陈志

(2006)建立了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协调度测度模型,运用多指标综合测度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评价,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8]。本文以四川省为例,讨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问题。

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评价方法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关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中指出,协调度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多种关联关系和谐一致的程度[9]。协调既可以是对系统状态的

一种特定描述,也可以表示对系统施加的一种作用。作为一种状态,协调指系统各要素之间

或由两个以上系统通过要素间的关系耦合形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之间,通过长期必要的磨合而形成的一种互补、协同、融洽、和谐的关系,从而表现出最佳的整体效应或功能。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就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经济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相互和谐关系,从协同论的观点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就是用来定量描述区域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时,城市化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程度和和谐程度[8]。因此,需要建立指标体系对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进行评价。

2.1指标体系

城市化过程不仅是一个区域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地域环境等方面的城市化过程。为了真实地反映一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必须建立一个全面、真实地反映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本文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生活城市化三个方面来衡量城市化总体水平。经济发展是城市化过程的基础和直接推动力,因此,为了反映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还需要建立经济指标体系,本文参考常规的经济发展指标,如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等作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指标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重

2.2评价步骤

2.2.1指标标准化

本文采用原始数据标准差的标准化方法,将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公式为:

x′=(x-x平均)/δ,y′=(y-y平均)/γ.

式中,x′、y′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指标的标准值,x、y是指标原始值,x平均、y

平均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原始指标平均值,δ、γ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指标的标准差。

2.2.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计算

根据以上建立的指标体系和各指标层指标的标准值,分别计算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和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Xi=a1x1′+a2x2′+…+amxm′,X=∑wiXi

Yj=b1y1′+b2y2′+…+bnyn′,Y=∑viYj

式中,X、Y分别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和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Xi、Yj分别为经济发展

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准则层的得分,wi、vj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准则层的权重,x1′…xm′、y1′…yn′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指标层的标准值,a1…am、b1…bn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指标层的权重值,i、j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准则

层的指标数,m、n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指标层的指标数。.3评价标准范围的确定

经济增长对城市化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城市化的发展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促进其增长。二者彼此作用,相互促进,保持一定的协调关系才能共同促进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因此,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存在着合理的区间。在社会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存在较大差距,但只要二者协调度维持在一定阈值范围内,没有对系统整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并在一段时期内可以恢复为正向发展,也是可以接受的。理想的状态是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整体保持最优。根据以上思路,参考有关协调度的定量研究[6],定义协调度。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C=(X+Y)/(X2+Y2)1/2.

式中,C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X代表经济综合水平指数,Y代表城市化综合水平

指数。C的取值范围是-1.414≤C≤1.414,其值由变量X、Y决定:当X、Y均为正值且相等时,C的值最大,为1.414;当X、Y均为负值且相等时,则C的值最小,为-1.414;其他任何情形C值介于二者之间。根据X、Y值的变化,协调度可以分为6种类型,其描述列入表2。

表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类型

tab.2:typeofcoordinationdegreebetweenurbanizationandeconomydevelopment

3.四川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

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着交互耦合的关系和较强的互动效应,但并不是所有地区、所有阶段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都能达到共振耦合,其协调程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性。[4,10]

3.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动态变化特征

依据1993—2005年数据,采用第1节的评价方法,按照公式(1)计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按照公式(2),计算协调度,得到四川省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图1)。

四川省1993-2005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变化趋势

经济发展水平X城市化水平Y协调度C

图11993-2005年四川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结果

Fig.1:theassessmentresultofcoordinationdegreebetweenurbanizationandeconomydevelopmentofSichuanprovincein1993-2005

由图1可以看出,近13年来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始终处于上升趋势,城

市化与经济发展从不协调转变为协调,协调度界于Ⅰ类—Ⅵ类之间,协调度的标准差达

1.388,说明两者之间协调度存在着波动性。以2000年为拐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00年以前为不协调时期,协调度为负值,2000年后进入协调时

期,协调度为正值。产生上述拐点的原因,主要是在1999~2000年期间,城市化综合水平

指数与经济综合水平指数均由负值转为正值,两者的协调关系开始发生了转化,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使得协调度从1999年的Ⅵ类失调型转变为Ⅰ类协调型,这样的变化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双双长期增长的积累和增长速度提高的推动作用。从图1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和城市化综合水平变化曲线也在1999年左右出现拐点,2000年以后两者的增长速度均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对单指标的分析显示,各指标变化也大多出现类似的情况,如GDp增长曲线在2000年出现了突变,增长率开始增大,即GDp的增长速度加快。人均GDp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此外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在1999年以后同样出现快速增长。其

它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这些变化

均与1999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我国西部的人口大省和资源大省,四川省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区域,资金、规划布局、以及相关政策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促进了该地区在这一时期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两者的综合指数由负值转为正值,协调关系加强,从而实现了协调度“质的跨越”。

图2部分单指标变化趋势图

Fig.2:Changesintendsofsomesingleindicators

3.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以2005年数据为依据,评价2005年四川省各市(州)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图

3)。

2005年四川省各市(州)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结果

图32005年四川省各市(州)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结果

Fig.3:theassessmentresultsofcoordinationdegreebetweenurbanizationandeconomydevelopmentofcitiesinSichuanprovincein2005

2005年四川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各市

(州)缺少Ⅳ类欠协调型,分别属于Ⅰ、Ⅱ、Ⅲ、Ⅴ、Ⅵ五种协调类型。其中大部分地区协

调度较差,以协调度Ⅵ类失调型为主,约占60%。(2)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各地区协调度标准差达1.140,中部以成都市为中心的少数地区和攀枝花市协调度

较高,攀枝花市、成都市、德阳市、自贡市属于Ⅰ类协调型,这几个城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都属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两者之间相互促进,达到整体优化,协调度高。这些区域应把握好

城市化发展规律,促进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更好地实现城市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3)川西

北经济区的阿坝州属于Ⅱ类基本协调型,由于该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以小城镇为主,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影响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消除城市化进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城市化进程。(4)北部的绵阳市属于Ⅲ类,即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为负,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和协调度均为正,城市化超前于经济发展,但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城市化带动经济的发展,两者处于相对优化的趋势,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5)从各市(州)的协调度空间差异来看,对四川省影响贡献率比较大的城市依次是成都市、攀枝花市、德阳市、自贡市等,这几个城市的协调度类型与整个四川省的类型相一致,具有带动和辐射的重要作用。其中成都市的贡献最为突出。

4.结论

(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总体表现为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和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两个方面。本文建立了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的三级共22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对应的评价标准。通过实证分析,说明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等特点。

(2)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耦合协调关系,两者互相影响、互相推动,正是经济的发展,使大量产业和人口在城市聚集,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两者之间的协调度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性特征。本文的实例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2005年四川省人均GDp为8545.50元/人,城市化率为23.30%,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良好。四川省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地区上存在显著的差异,2005年,全省各市州分属五种协调类型,中部以成都市为中心的少数地区和攀枝花市协调度较高,而其他大部分地区协调度较差

(3)通过四川省的研究,揭示了影响两者协调度的主要因素是人均GDp、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同时与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等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为研究区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参考文献

[1]李秀霞.吉林省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关分析研究[J].人口学刊,2007,(3):8-12.

[2]Henderson,J.V.,2003.“UrbanizationandeconomicDevelopment”annalsofeconomicsand

Finance,Vol.4,pp.275-341.

[3]H.钱纳里.m.赛尔昆.发展的形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4]吕宾,张小雷.新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2,6(2):189-192.

[5]冯俊.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2,9(2):24-35.

[6]刘耀彬,宋学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研究[J].科技导报,2005,23(2):48-52.

[7]宁越敏,李健.让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国外的经验与启示[J].求是杂志,2005(6):61-63.

[8]陈志,薛敬华.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3):307-311.

[9]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1(1):7-13.

[10]陈波翀.城市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3):48-52.

aStudyoncoordinationofUrbanizationandeconomy

DevelopmentinSichuanprovince

HeFen

Schoolofna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pRC(100872)

abstract

Usingthenotionofcoordinationdegreeandthetheoryofcoordinationdevelopmentbetw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