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金融危机的教训十篇金融危机的教训十篇

金融危机的教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2:29

金融危机的教训篇1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的形成危机的影响经验教训

由2007年初夏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9月随着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银行及华盛顿相互银行的破产达到了它的顶峰。随之而来的是全球股票市场的急剧动荡,经济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金融危机已逐渐演变为经济危机。本文就这次危机的原因及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也给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金融危机产生原因

1.美国联邦储备的低利率政策

研究此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国次贷危机,不可避免地要回顾一下美国房地产价格在过去几年内的变化。根据美国联邦住房企业监督办公室(简称oFHeo)的数据显示,美国的房地产价格从2001年1月份到2007年1月份总共提高了76%,在佛罗里达和加利弗尼亚的增幅甚至超过了140%。这种房地产价格的暴涨是建立在个人收入的明显增加和失业率持续降低的基础上。但最主要的原因则是相对较低的贷款利率刺激了对房地产的需求。在利率降低的情况下,实物投资(如房地产)比投资于资金市场上收益更大,特别是当房地产的供给在短期内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更推动了其价格的飙升。从2001年1月份开始美国联邦储备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将基准利率从6.5%降到1.75%,到2003年6月时基准利率只有1%。

随着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新经济泡沫”的破裂,从2001年开始,美国联邦储备为避免经济萧条,开始大幅度降低利率。这种扩张性的货币资金政策同样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一方面,通过低利率的方式给市场投入资金,在短期内不会影响资金价值的稳定性。但是另一方面,过多地注入资金会引起资产价格膨胀。美国房地产价格在过去几年里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个观点的准确性。

对于热衷于贷款消费的美国人来说,利率的降低就意味着购买力的增加。那么贷款数量的增加在所难免。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低利率意味着投资传统债券(如国家债券)的收益相对较低。一些机构性的债券投资者如投资银行,休基金会,人寿保险公司因此面临压力,他们基于组合考虑必须将手中的大部分资金投资于债券市场,而传统证券的低收益迫使他们去投资收益和风险相对较高的金融衍生品。那么这些产品是如何产生的呢?

2.金融衍生产品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金融衍生品在资本市场上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造或者购买房屋者一般情况下不能用自用资金承担全部费用,通常他们会用抵押的形式来寻求银行贷款。银行提供贷款咨询、设计贷款合同、通过吸收储户存款进行融资并发放贷款,同时银行将贷款纳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并监管贷款的执行情况。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传统的业务模式已适应不了放贷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高额利润的追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特别是在美国,贷款证券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通过以下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一下贷款证券化的形成过程:

(1)抵押贷款的发放。银行自己或通过不同的中介如汽车销售商,抵押贷款经纪人,商场等等,以抵押的形式发放贷款,房屋和汽车被作为抵押物(在美国房屋抵押贷款公司也可以发放住房贷款,房屋被作为抵押品)。

(2)抵押贷款的转移。银行将抵押贷款转卖给其他金融机构,从中收取手续费。此时的贷款业务已不同于传统的方式,放贷银行成了经营贷款的中间商。

(3)证券化的一级组合。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或投资银行)从商业银行收购符合放贷标准的抵押贷款,再将这些贷款按照偿付的时间顺序和信用等级由评级公司(ratingagent)进行风险鉴定后分类打包,以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简称mBS)或者是资产支持证券(简称aBS)的形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出售,回笼的资金再用于收购新的住房抵押贷款。通过证券化这个渠道,银行系统内成千上万个零散贷款变成了具有定价和流动性的证券,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自由流通。

(4)证券化的二级组合。在组合mBS和aBS的时候,也附带出现了一些风险度较高的债券。在这种情况下,发行抵押贷款债券的机构将次类债券和其它优质债券进行重新混合,推出一种新型债券:抵押债务债券(简称CDo)。这时债券发行机构通过评级公司,借用内部固定的数学模型,将原本评级在投资级以下的抵押贷款(这里主要是指次级抵押贷款)转化为形式上适合各种风险偏好投资者,并且具有较高信用等级的新型债券CDo。就也是为什么将近80%的低值的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变成了受人追捧的aaa级的债券。

(5)结构性投资工具。为满足进一步的融资需求,一些银行又借助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的形式发行高评级的、资产支持的商业票据(aBCp)来重新获得资金用于CDo的再投资,以赚取0.25%的利差。发行aBCp是一种短期的融资方式,它的期限通常只有1到3个月,并且由发起银行对发行的CDo进行担保。

(6)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mBS、aBS、CDo被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所购买。如投资基金、对冲基金、银行、退休基金会、人寿保险公司,个人投资者及许多外国投资机构等购买。就这样,一个完整的融资、投资链条就此形成了。

过去几年里房地产泡沫不停的被吹大,这个链条一直运行顺畅。美联储实行低利率政策,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一些贷款机构借机放宽房屋抵押贷款资格审核。一方面,贷款中间纪纪人可以通过发放贷款收取可观的中介费。另一方面,通过房屋作为抵押品,即使贷款者出现还款困难,因为房价上涨,拍卖房屋的收益仍然可以抵消贷款本息。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有5种:优级、次优级、次级、追加,以及联邦住房管理局和退伍军人管理局给低收入家庭及退伍军人提供的抵押贷款。其中前三种贷款形式是按借款者的信用条件和贷款所占资产的比重来划分的。次级贷款的主要对象是信用等级差、贷款所占比重大、并缺乏资产评估证明、收入证明和贷款记录证明的客户。此种贷款相对风险较大,但在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红的形势下,即使是这种风险贷款也可以在证券市场上变成受人追捧的具有高信用等级的明星债券。于是为吸引更多的客户,一些贷款机构在放贷操作上也提供很多优惠政策:如借款人开始阶段支付较低利息,或者开始阶段只支付利息不偿还本金,或用房屋再抵押来取得更多的贷款。这种宽松的借贷条件根本就不顾及借款人的偿付能力。就这样,次级抵押贷款的金额由2001年的2160亿美元猛增加到2006年的6000亿美元。

此时的次级抵押贷款通过不同方式的组合,已经渗透到资本市场的各个环节,加上世界上很多富余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寻找高收益的投资产品,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片看好的情况下,许多大型投资基金和外国投资机构纷纷购买由次级抵押贷款所产生的衍生产品mBS,aBS及CDo。特别是CDo以它的高信用等级,高回报率而倍受投资者的青睐。次级贷款的风险就这样被传递给全球的投资者。到2007年,美国共计发行了5.8万亿美元各种抵押债券,其中8500亿美元为国外投资者所持有。

3.还贷违约严重

从2004年中期开始,美国联邦储备开始货币紧缩政策而提高基准利率。在接下来的两年的时间内,优级贷款的利率升高了2%,对于次级抵押贷款来说,由于贷款机构在放贷时给予了相应的优惠,在开始两年内采用的优惠利率刚好在这其间结束,利率实际提升了约3%。到2006年6月美国的基准利率已升至到5.25%。由次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低收入的借贷者已经没有能力来偿还愈来愈多的贷款本息,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拍卖他们的房屋。由于房屋市场上此时已是供过于求,房地产价格呈下降趋势。出现了大量资不抵债的情况。银行和各种投资者手头的没有被担保的贷款形式的债权增多。

4.银行资金拆借市场上的信任危机

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持续的利率抬高和房地产价格的下跌,导致次级抵押贷款本息的偿还拖欠率达到了它的顶峰。由于房地产价格的持续走低,评级公司不得不对已有的贷款抵押债券的价值重新估值。结果是次类债券价值出现了大幅度缩水。一些投资者开始放弃贷款抵押债券的收购并在证券市场上抛售。

2007年6月,美国美林银行(merillLynch)试图在证券市场上抛售由贝尔斯登投资银行(BearStearns)下属的两个对冲基金发行的CDo,来降低因两个对冲基金倒闭带来的损失,但是此时的现实情况是:已经没有人购买此类债券,虽然它们拥有aaa或者aa高信用级别。这里要特别提到对冲基金和SiV在金融危机中起到的作用。商业银行和房屋贷款抵押公司将次级抵押贷款以结构性的投资形式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了再融资。贷款的偿还请求权被作为有债权担保的债券在证券市场上发行。同时一些投资银行或者商业银行利用美国近年来监管金融市场的松懈,致力于冲基金和SiV的发展,因为它们在购买(发行)债券时不受最低储备基金的限制,其业务都不纳入发起银行的资产负债表。SiV通过发行短期aBCp来购买高回报率的结构性债券,并且不断发行新的aBCp来偿还到期的aBCp而进行滚动融资。由于此时房价下滑、次级贷出现问题,发起银行必须承担义务。这些严重亏损和资不抵债的对冲基金和SiV不得不重新列入资产负债表。所以当危机爆发时,银行不可避免地要承担其损失。很多对冲基金也不得不关闭和清算。

对冲基金的关闭和银行的巨额损失导致了私人和机构性的投资者对以房地产做抵押的投资工具缺乏信任度,他们不愿意再继续承担投资风险,并在短的时间内从资本市场抽出大量资金或者不再投资于此类债券。投资者们的小心谨慎使由银行和房地产抵押贷款公司操作的以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融资和通过SiV发行aBCp的融资陷入了停顿。造成的结果是发行次类债券的银行,对于已经到期的短期贷款不能通过新的融资进行偿还,他们只能动用自有的流动资金。造成银行流动资金短缺。而此时银行间也出现信任危机,因为没有人知道谁拥有多少这种房地产抵押债券。银行担心盲目地投入资金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银行间的资金拆借也没有象以前那样顺畅。这种通过次贷危机引起的大量流动资金的需求,在资金拆借市场上表现为拆借利率在短期内突然升高。2007年8月9日在世界范围内银行间的拆借利率相比于央行的标准利率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在美国。这一天也被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是金融危机的开始。

二、金融危机的表现及影响

这场被称为自二战以来最严重和最危险的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和前几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不可同日而语。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统计,世界金融机构截止到2008年9月共计损失约13000亿美元。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危机的表现及影响:

美国许多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纷纷倒闭,银行间的信任度急剧下降。这种负面影响也像传染病波及到欧美其他国家的银行,各国央行不得不大量投入资金、降低基准利率对金融市场进行干预。

2008年9月随着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银行以及华盛顿相互银行相继破产,金融危机也到达了它的顶峰。对金融系统安全性的不信任感,以及经济增长预测的大幅度降低造成世界股票市场经历了又一次股市狂跌,仅2008年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世界上几大股票交易所的主要股票指数跌幅高达20%到25%。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开始逐渐扩大。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特别表现在西方工业国家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上。从2008年10月份开始,由于汽车销售量的下降,欧洲的主要汽车生产厂家已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数量。2008年12月中旬,美国政府宣布给通用和克莱斯勒两大汽车公司提供134亿美元的紧急贷款,以帮助其渡过难关。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在2008年11月初预测,2009年将是自二战以来的第一个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全球经济增长率约为2.2%(经济增长率如低于3%就被称为萧条),美国和德国的经济甚至会出现负增长。各国政府纷纷推出振兴经济措施,来避免经济下滑。

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机构机构的直接损失不是特别巨大,据统计,建行,中行,工行共计持有112.56亿美元的抵押债券。相对来说涉及的金额较小。但是由于金融危机已影响到实体经济,所以我国的外贸出口已呈现下降趋势。从目前情况来看,玩具制造业和纺织业已受到冲击。世界银行预测,我国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只有7.5%。经济增长率的降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也给我国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2008年11月初我国政府宣布将在2009年投入46000亿人民币以拉动内需,缓解因经济增长缓慢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

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的干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在将来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类似的连锁反应。只有这样国际金融市场才能恢复正常运转,同时为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一个新的,良好的基础。以下总结出几点我们应该从这次危机中吸取的经验和教训,也可以给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

1.这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因此美国应当首先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这其中涉及到美国人基本观念的改变。其一,美国人崇尚消费,很多人甚至在没有足够的还款能力的情况下借贷消费,造成的结果是私人家庭的负债日益增加,抗风险能力低下。其二,对金融市场管制的极端放松和自由化,以及过分相信市场经济的自我治愈和自我调节能力。当危机出现时再考虑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多年来人们一直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正常运转的市场经济也需要一个稳定的监管机制。此外,美国联邦储备长期实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对危机的形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加强信息透明度

在次级贷款证券市场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信息透明化和重新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在过去的几年里,抵押贷款证券化变得十分复杂,对抵押物财产的价值很难进行正确的估价,特别是CDo。在目前情况下,这种形式的债券几乎已经没有市场。这就要求此类证券的发行者将证券的结构简单化,并且提供债权及抵押物安全性的详细资料。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才会愿意承担投资风险。同样投资者也应要求发行者持续提供关于债权及抵押物安全性的详细资料,以便他们自己对债券的风险性进行评估。而贷款偿付能力的审核和监控属于银行本职业务,这就要求在债权证券化后,银行继续履行这项职责。

3.提高对信用评级机构的有效监督

对抵押资产价值的评估应实行一个国际标准。出于盈利的考虑80%的次级贷款抵押证券被评级机构给予了aaa级的评价。这种错误的评估会直接导致投资者出现决策失误,在这里也要求资产价值评估模型的透明性和对风险较高的债券加以特别注明。

4.风险自我保证

比信息透明度更有说服力的是对风险的自我担保。发行贷款抵押证券的银行和房贷公司应该将发行的风险较高的债券纳入资金平衡表,并且发行者必须持有一定比例的发行债券(至少20%),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发行抵押债券的盲目性,因为银行的自有资金不能全部被占用。一旦贷款出现问题,风险将会被内部消化,吸收不至于引起连锁反应。

参考文献:

[1]trevorevans.Dieinternationalenfinanziellenturbulenzen.Fachhochschulefürwirtschaft,Berlin.2007.8

金融危机的教训篇2

内容提要: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为金融创新领域法律制度防范和控制风险功能研究提供了实证材料,金融创新领域法律制度没能有效发挥风险防范和控股功能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法律责任制度安排不合理。完善金融创新领域法律责任制度应包括:重回适度监管的立场,引入风险、收益与责任对称的理念,建立行为—风险—责任的模式,建立金融创新产品加重责任制度,扩大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

现有法律责任制度都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创设和发展起来的,在实体经济领域是有效的,并且一直被认为发挥着追求公平、提高效率和维护安全的作用。然而,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却证明现有法律制度在虚拟经济领域的作用有很大局限,甚至存在失灵的问题。长期以来,美国的市场经济法制被认为是最发达和健全的,支撑着不断复杂和发达的金融创新和衍生产品交易,制造了美国发展和富强的神话,成为许多国家学习和效仿的典范。但这次的次级贷款危机却证明,即使美国这样发达与完善的法律制度,在控制和解决危机中发挥的作用仍然是极为有限的,甚至是失灵的。如何总结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教训和经验,是次级贷款危机带给法律界最值得深思和反省的问题。这当然牵涉到法律制度改革与完善的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法律责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针对次级贷款危机所反映的法律责任制度的缺陷与不足,我们认为改革与完善的基本思路是:针对虚拟经济的特点,变革法律责任理念,改革现有法律责任制度模式,创新责任类型,扩大某些责任的适用范围。

一、法律责任制度的失灵:次级贷款

危机中的一个基本事实

金融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之一是维护市场的安全,并且一直发挥着这样的功能和作用。然而,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却证明了现有法律制度在防范金融创新的风险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次级贷款作为一种创新产品,其本身包含一定的风险。但问题是,次级贷款的风险虽然可能会影响金融市场,但其影响的程度是很有限的,并不足以导致今天的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在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次级贷款经过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原本可以控制的风险被逐级放大成为难以控制的市场性风险,最后成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风险的诱因。从次级贷款危机已经发生的事件和过程反思,现有法律制度的根本问题在于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出现了法律控制不足或失灵的问题。

(一)放任了信用评级对风险的掩盖

商业银行在发放次级贷款时,放款人与借款人都知道这种金融产品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次级贷款的风险必须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商业银行才能去经营。仅仅从次级贷款本身分析,风险仅仅限于商业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并不会波及整个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的安全,也会自觉地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事实证明,商业银行的确也是这样做的。但商业银行为了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效率,依靠金融产品创新将次级贷款打包后变成可以在市场上自由流通的证券化产品,卖给其他投资者。为了让投资人相信这样的产品是安全的,商业银行委托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关于信用评级,美国有很具体和比较严格的法律规定,必须客观公正地对资产进行评估。为了获得较高的评级,评级机构便将次级贷款打包后的证券化产品进行多次分割,每次分割后较好的资产评级较高。经过多次分割后,信用评级机构将次级贷款中的很多债权评为a级甚至aaa级,次级贷款证券化产品的风险同时被多次分割,次级贷款的证券化产品的真实风险最终被掩盖或缩小了,从而第一次放大了次级贷款的风险。从法律的角度分析,法律对这种信用评级通过分割缩小或掩盖真实风险的行为没有规定任何有效的限制,更没有规定具体的法律责任。如果法律制度对这样的行为规定恰当的限制,并规定合理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评级机构掩盖真实风险的分割资产的行为,避免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

(二)放任了担保对违约风险的放大

次级贷款证券化之后,变成了在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债券,投资人出于安全的考虑,通常不会轻易购买这些投资产品。但是保险机构的加入进一步掩盖并放大了次级贷款的风险,对次级贷款危机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销售次级贷款证券化后所衍生的产品,保险公司创设出新的产品—CDS(CreditDefaultSwap)违约掉期合约,对次级贷款证券化后所衍生的产品提供担保。违约掉期合约实际上是一种债权担保合同,在美国广泛存在。在次级贷款证券化后,次级贷款债券的持有人为了避免按揭贷款的违约风险,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一旦出现贷款人因违约不再支付购房贷款时,由保险公司赔付,保险公司和债券持有人的利益因此紧密联系在一起,次级贷款的风险被进一步放大和分散。同时,保险公司的担保又使那些以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的债券和各种衍生品获得较高的评级,进一步掩盖了违约风险的存在。总的来说,保险公司的担保使次级贷款基础上衍生的债券可以卖出去,并加速了众多债券和金融衍生品的销售和流通,创造了一个巨大的信用泡沫。当风险来袭之时,这些形式上很好的保险产品形同虚设,不但不能保值避险,反而加剧了信用危机的形成。从这个环节看,法律没有对保险公司的产品创新和担保行为规定合理的限制,限制保险公司为次级贷款所形成的各种衍生债券和产品提供适度的担保,放任了次级贷款经由保险公司扩大风险。

(三)放任了金融创新产品的定价权

金融产品定价是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中重要的环节,是分析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规避金融风险的重要工具,然而,现有法律制度对上述金融创新产品定价缺乏恰当的限制和约束,次级贷款基础上所衍生的金融产品定价走向完全的自由化状态。在缺少法律约束的前提下,次级贷款证券化的链条众多,经过包装不断地被转手销售,这个过程涉及众多且复杂的金融产品和大量的相关机构,债权的多次分割带来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金融产品定价的混乱和不透明。在投资市场,金融产品本身的复杂性已经使投资者很难判断其本身的价值。次级贷款经过证券化后,市场信息始终处于不透明状态,即使专业人士也已很难确定其价格,投资者更难以判断金融产品所包含的风险,只能依赖专业评级机构和中介机构对于产品的评级。在缺乏监管又同时存在利益诱惑的情况下,评级机构囿于自身的局限或出于利益的考量,使用了不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了衍生产品的评级结果。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同样存在道德风险,对一些违规做法没有及时披露,而且金融产品的复杂性也使他们无法真正了解核心内容和风险程度,审计结果一定程度上失去准确性和真实性。难以定价的金融创新产品在市场中不断地被抬高价格,产品价格与其本身的价值严重背离,虚拟的财富不断被放大,次级贷款的风险被逐步放大。因此,可以看出,金融创新产品定价混乱是次级贷款危机形成的重要原因,而法律放任金融创新产品定价无疑是制度性原因。

(四)忽视了风险、收益与责任的失衡

在自由主义的影响下,美国法律允许金融机构采用过高的杠杆手段获得高额利润。在利益的驱使下,金融机构热衷于从事金融衍生产品等高风险的投机,并在短期内获得惊人的超额利润。但是,受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传导性的影响,这些投机会急剧放大交易风险,并蕴含着更大的破坏性。同时,美国金融机构高管短期化的薪酬结构,导致了公司管理层片面追求经营业绩和市场地位,经营风格偏于激进,淡化风险管理。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及其高管受有限理性的制约,无法控制市场所形成的系统性风险。举例来说,像美林、雷曼兄弟这样的国际投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体系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最终却难逃破产或被收购的厄运,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法律制度对收益和风险缺乏适当的分配,任由市场主体自由确定。在这样过度自由的制度体系下,金融机构及其高管们可以自由地投机和过度地冒险,成功时则获得常人不敢想的巨额收益,而失败时也无须承担法律上的任何责任。这种法律制度的安排无疑激励金融机构和高管过度投机,因为投资带来的只有收益而没有成本。美联社2008年12月21日公布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正在接受政府注资援助的116家美国银行去年总共为高管支出薪水、奖金和其他奖励等近16亿美元。这一数字足以超过许多银行接收政府注资的数额。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和公司管理层从激进的投资战略中获取了高额利润,给金融市场带来了无法估量的风险,并最终导致次级贷款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的爆发,却不必承担任何法律上的责任,明显违背了风险、收益与责任公平分配的最基本要求和公理。

二、法律责任制度的缺陷:次级贷款

危机形成的制度性原因

为什么美国复杂与庞大的法律体系没有控制住金融风险。是否像有人认为的那样金融风险是自然的,不可能依靠法律制度加以控制。或者说,是否法律制度维护市场安全的功能真的无用了吗?当然不是这样。虽然现行法律制度在虚拟经济领域的作用不是万能的,但法律能否控制住金融风险,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设计和设计什么样的法律制度。恰当的法律制度是可以控制风险或避免危机的,而不恰当的法律制度当然不能有效控制风险,更不能避免金融危机。从次级贷款危机中我们能够挖掘的深刻原因在于现行法律制度尤其责任制度是以实物经济为基础创设与形成的,法律责任制度的理念、设计和运行等都不能恰当适用于金融创新产品。从一定程度上讲,次级贷款的风险被不断放大正是法律责任制度设计不当的后果。

19世纪以来,传统的公司结构逐步形成,公司法将公司股东的责任确定为以股东出资与公司的资本为限的有限责任制度,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然而,在这种制度安排下,股东和公司内部人员分享高风险业务的回报,作为债权人的客户收益则十分有限。当高风险业务遭受损失时,股东的损失仅仅限于其向公司投入的资本,其余损失则转嫁给了债权人(客户),并最终转嫁给整个社会承担。在这种收益与责任不平衡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会出于逐利的目的,在吸收存款资金后从事高风险、高回报的业务,股东则可能纵容管理人员过度介入风险。因此,有限责任公司制度更进一步激励了金融创新中道德风险的产生,为金融机构转移风险提供了制度上的诱因和便利。

保险制度本来是人们创设出来分散风险的,然而,在金融市场中,保险同样会加剧金融风险。这种加剧风险的根源在于法律责任制度的不合理安排。按照存款保险制度的一般原理和要求,因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被保险人的冒险行为虽然加大了风险,但不必增加保费或承担更多的法律责任,冒险行为的成本被顺利地转嫁给保险人,进一步激励已经投保的金融机构从事高风险的经营活动。尤其在保险费无差别的条件下,稳健经营的金融机构事实上付出的成本高,从事高风险经营的金融机构事实上付出的成本低,形成所谓的“存款保险补贴”效果。因此,存款机构更愿意在获得存款保险后从事高风险的业务活动,形成存款保险制度刺激下的道德风险。因此,存款保险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的结合为金融机构逃避冒险责任提供了法律上的便利,为银行股东和管理人员提供了从事高风险活动的激励。

除有限责任制度和保险存款制度外,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从事冒险活动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对政府援助的预期。金融机构尤其大型金融机构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一旦大型金融机构丧失清偿能力,会对整个金融体系甚至整个经济体系产生巨大冲击。政府作为公共机构出于政治、经济上的考虑,为了维护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和社会稳定,保障小债权人或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会努力维护金融机构的信用,明示或默许地对存款人做出担保。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保护小额存款人的利益和安全,但会引发道德风险。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存款保险机构为被保险的存款人支付存款,然后出售银行资产,以出售所得偿还未保险存款人、非存款债权人以及存款保险机构自身已支付给被保险存款人的金额。所以,在清算处置中,无保险存款人和非存款债权人也许部分承担银行倒闭的损失。[1]在收购和兼并处置中,由收购人承担倒闭银行的所有债务,包括存款、非存款债权以及或有债权(contingentclaims),所有债权人的债权均能获得清偿。在另外的处置中,收购者可能只承担清偿存款债权,不承担清偿非存款债权的债务。对于仅清偿存款债权的情况来说,银行倒闭的损失最终转移给了政府,存款人不用承担银行倒闭的任何风险。[2]因此,政府的最终援助也促使金融机构进一步放松了对风险的管理。

总的来说,传统法律责任制度的缺位或设计不合理,成为法律没能有效控制市场风险和阻止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甚至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一)偏离了适度监管的立场

1999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实施以来,美国金融监管的理念从早期的规范金融交易行为、强调对风险的管理和规范,转向放松金融管制以促进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但是次级贷款危机的发生再一次证明,金融创新产品的高杠杆性、关联性和信息的不透明,决定了仅仅依靠金融市场本身的运行机制难以防范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越是发达的金融创新市场越需要相对严格的金融监管,尤其需要政府通过加强监管防范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为金融市场的稳定提供基本保障。就美国的次级贷款证券化链条上的风险传染路径和特点而言,在风险蔓延的过程中,如果监管机构能在某一个环节发挥有效作用,及时实施监管措施,阻断风险的进一步扩大,次级贷款危机就可能不会发生,即使次级贷款出现一定的支付危机,但也不会导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但在美国金融自由主义和放松监管的立场下,金融创新产品脱离了金融监管和法律责任制度的控制。具体讲,监管机构没有承担对金融创新产品风险实施适度监管的责任,没有承担防范市场系统风险的责任,被监管的金融机构也不必承担监管制度规定的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许多义务和责任,以至今天没有任何金融机构为危机的爆发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另一方面,在美国金融监管体制下,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前,任何一个联邦机构都没有足够的法律授权监管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也没有哪个监管机构为监管的缺位负责。在今天看来,虽然导致次级贷款危机的原因很多,对金融衍生产品缺乏必要的监管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二)背离了公平的责任理念

“公平应当是法律正义的第一要旨”[3],它要求人们在社会分工合作中都应当获得合理的收益并承担相应的义务。金融创新本身的复杂特性决定了金融机构更容易投机获利,并给其他的市场参与者带来风险。从公平的角度而言,法律应当对高收益者、高风险的制造者设定相对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最朴实的公平观,风险、收益与责任应当成正比。但长期以来,金融法律制度的设计理念更强调在自由和安全之间寻求平衡,忘却了收益、风险和责任间的对应性。回顾美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发展,因经济发展的需要,法律在不同时期所坚持的价值目标会有所变化,有时更强调效率,有时更强调安全。事实上,美国法律更倾向于强调如何激励人们通过奋斗甚至冒险获得利益,而忽视了金融创新领域的冒险行为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收益、风险与责任应当对称的公平理念基本上被束之高阁。因此,现行法律没有对金融机构及其管理层在经营金融创新产品的过程中带来风险的行为规定任何实质性的责任。尤其在金融创新产品带来高风险和高收益的情况下,法律提供了创新的自由,但没有为了金融乃至社会的安全规定风险制造者们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这种偏离公平的制度理念不仅鼓励金融机构和高管们过度冒险,而且放任制造和扩大市场风险的行为。

(三)构成模式不适应金融创新发展的需要

为什么法律缺少对金融创新领域责任的设定,除了上述两个原因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传统法律责任的构成。就责任构成而言,传统法律以实体经济活动的结构为基础,形成了行为、具体损害、责任的模式。在传统的法律观念中,承担法律责任必须符合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个体的行为具有危害性或有损害后果;二是行为与危害或损害后果间有因果关系;三是必须有具体的侵害客体或对象。在实体经济和传统的法律责任理念中,虽然有的行为所导致的风险必然为社会带来巨大损失,但因为风险在法律的语境中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被视为不可抗力原因或事件,而非个体的行为结果,因此,风险不能作为认定承担法律责任的事实基础,虽然扩大市场风险的行为必然导致损害,但因不属于法律上“损害”或“危害”的范畴,也不必承担法律责任。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这种责任构成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金融创新领域控制风险的需要,因为权利的证券化和证券的自由流通,债权可以被多次分割,债权人已经变得极为分散,而且不能被完全确定。传统法律责任构成模式在金融创新领域的最大缺陷在于不能将导致风险的行为纳入法律责任的范畴。在以金融市场为核心的虚拟经济中,风险的形成很多时候都与人的行为有关,或者是由人的行为所导致的。在次级贷款证券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具有实力的投资者或金融创新产品的经营者们,为了以较少的投资获得巨额的利润,将债券打包、组合、分割,制造虚假的表象吸纳大量的资金,将风险扩大到市场难以负荷的程度,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给投资者和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虽然市场自身的风险的确无法完全避免,但因投机所形成的风险却是可控的。而至今,传统法律责任构成模式仍然没有将风险作为承担法律责任的事实,无疑放任了那些冒险者们为了私利制造和扩大市场风险的行为,从根本上脱离法律制度的基本控制。

三、改革和完善金融创新领域的责任

制度:应对金融危机的基本对策

如何在深入反思次级贷款危机的基础上改革与完善现有法律责任制度,是金融法律制度改革和完善的一个要点。对于这一问题,基本的思路应当是:针对虚拟经济的特点,变革法律责任理念,改革现有法律责任制度模式,创新责任类型,扩大某些责任的适用范围等。具体措施包括:

(一)重塑适度监管的制度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虽然是由次级贷款所引起的,但从根本上讲,政府没有通过监管有效预防和控制系统性风险是重要原因。次级贷款虽然是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但其本身的风险仍然是可控制的。后来为什么其风险不断扩大,形成金融危机呢?重要的原因在于每个企业在经营次级贷款相关的金融创新产品时,就每个单一的企业而言,风险都是可控制的。但两个系统风险则是企业无法控制的:一是美国房地产价格是否下跌、什么时候下跌以及下跌程度如何,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预防和控制,需要监管部门采取措施;二是次级贷款的风险通过多次放大后扩散到更多的金融机构,也不是单个企业可以控制的,需要监管当局采取有效措施才能解决。应当说,如果美国监管当局承担起对金融创新领域的监管责任,对这两个系统性风险实施了有效的监管,次级贷款危机是可以避免的。次级贷款危机证明,系统性风险在金融风险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现代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必须以系统性风险控制为核心,否则,金融风险的监控都可能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同时,次级贷款危机也证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奉行的金融自由化理论和放松金融监管的立场存在一定的错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主流的管制经济学理论,无论是芝加哥学派的“管制俘获理论”,还是弗吉尼亚学派的“公共选择理论”,均表现出对“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的偏好[4],为美国政府奉行自由、宽松的金融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金融自由政策的影响下,过于强调行业自律组织和市场自我约束的作用,忽视了政府监管组织的优势。社会公众监督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不可能成为持续性、经常性的监管力量,因此,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表现出严重的权力失衡现象,导致虚拟经济最终脱离实体经济的运行方向而走向异化,从而导致金融危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市场逐步开放,但没有像美国那样过度放松监管,现在看来是正确的选择。尤其中国监管制度尚不完善,监管技术还不够发达,以及监管水平还比较低,市场不够成熟并且存在许多系统性风险,必须牢记适度监管的立场。在这个立场下改革和完善监管法律制度才是恰当与务实的。具体到责任法律制度,应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金融创新产品经营者必须向监管机构承担更多的控制风险的责任;二是金融监管机构应当承担更多的监管责任,而不能放任金融创新风险的不断积聚。

(二)引入风险、收益与责任对称的理念

法律是人类公平诉求的载体。公平在法律上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合理配置收益与责任,通过合理地分配权利和义务构建一种较为理想的社会秩序。就金融创新产品的特性而言,与实体经济间的关联并不十分密切,甚至可能与实体经济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与具体的财富也并不一致,高风险往往意味着高收益,因此,如果不对金融机构的冒险行为规定合理的法律责任机制,金融机构就会有足够的激励去制造和扩大风险。这种激励冒险的制度设计严重偏离了现代金融法律制度谨慎、安全的价值理念。就整个社会的利益分配而言,金融机构的管理层和股东从冒险的投资中获得巨额利益,却将金融风险的后果转嫁给社会公众,广大投资者的财富因此而减损,明显违背了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法治理念。这种风险收益与责任不对称的法律制度已经严重丧失了维护金融秩序的功能。博登海默指出:“一个法律制度若不能满足正义的要求,那么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就无力为政治实体提供秩序与和平。”[5]次级贷款危机证明,缺乏收益与责任相对应的法律责任的制度,不可能很好地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因此,为了适应金融创新的发展,法律制度应当引入收益、风险与责任对称的理念,并将这样的理念贯穿到法律责任制度的设计、结构模式和追究制度中,针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不作为或激进的投资行为,建立一定的适当的责任追究机制。

(三)建立行为—风险—责任的模式

传统法律责任的追究模式为侵害行为—损害结果—责任承担,侵害行为人与被侵害者之间表现为直接的侵害关系。在金融创新领域,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并不是直接给广大的市场参与者造成损害,而是通过制造金融风险,将金融风险扩大并传染到整个金融市场的方式,间接地给其他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适用于金融产品创新领域的责任构成应当采用新的模式即:行为—风险—责任的模式。这种新型责任模式的引入更加符合金融创新自身的特点。首先,金融风险的形成及程度与金融创新的设计有关。金融创新有不同的动因,或是为了提高效率,或是为了规避管制,或是为了规避金融风险。但是,金融创新毕竟是金融机构高度抽象设计的产物[6],基于金融机构的逐利心理,导致创新产品在规避了某些风险的同时也往往带来新的风险,有可能只是将一种金融风险转换为另一种金融风险,或是暂时避免风险却隐藏着更大的金融风险。而且,金融创新作为一种人为设计的工具,常常成为投机者操纵市场并获取暴利的手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金融创新的繁荣与金融风险加剧一直是国际范围内金融市场最突出的特征。其次,金融风险具有可控性。金融风险虽然很复杂,常常难以避免,但科学的风险管理和合理的法律责任制度设计,可以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防止其进一步扩大。在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中,因为缺少法律责任制度的约束,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投资机构不断地将债券打包出售,以便将风险转移给他人。最终,华尔街的“金融杠杆比例”平均高达15倍,如此大的资产泡沫注定会引发金融危机。早在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的金融机构已经发现了问题,但在利益的驱动下,没有人愿意冷静下来解决问题。如果在危机形成之前,金融机构或是监管机构能够以谨慎的态度防范金融风险,次级债券的证券化链条也不会变得如此复杂,危机的波及范围也不会如此广。所以,金融创新中的许多风险因人们的行为而生成,可以作为责任承担的要件之一,法律应当引入行为———风险———责任的新模式,用来防止风险的发生和扩大。在具体的制度安排上,应当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确定金融创新产品经营的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种类和构成要件。在法律责任构成和认定方面,应当明确规定带来或扩大风险的行为即使没有给具体的法律关系主体造成损害,仍然可以作为承担责任的事实基础,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是规定不同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包括赔偿责、罚款、取消资格等;三是规定经营者承担更多的防止和控制产品风险的义务。

(四)构建金融创新产品加重责任制度加重责任制度最基本的法理基础是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最早作为金融控股公司的责任制度而产生,主要功能是增加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对存款子公司的责任,以及存款子公司间的责任。加重责任制度反映了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基本走向和对传统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的修正,金融机构据此所承担责任的范围超出了公司作为独立法人所应承担的有限责任范围。因此,有学者在讨论加重责任制度后明确指出:“这些法律规则可以理解为是对传统的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的背离,反映了在金融业中对金融控股公司实行无限责任制度(或至少是非有限责任制度)的倾向”。[7]

从次级贷款危机的成因和治理来看,金融法律制度应当引进加重责任制度,以便实现金融创新领域更公平的结果和更安全的秩序。金融创新领域的加重责任与金融控股公司的加重责任虽然所适用的原理基本相同,但适用的范围和内容并不相同。具体讲,在金融创新领域,加重责任制度的适用范围可以确定为:(1)金融创新产品的设计和销售;(2)产品分割包装的限制;(3)金融创新产品的定价;(4)金融创新产品的信用评级;(5)金融产品担保的限制。总的来说,加重责任主要适用于那些具有特殊风险或风险难以计算和预测的创新产品,以追求实质正义为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矫正了传统法人制度和公司人格独立理论所存在的偏差。

在金融创新领域,加重责任的内容主要包括:(1)经营者应当就金融创新产品的设计、特点、风险状况向投资者做出准确和详尽的说明,并向投资人承担充分披露风险信息的义务;(2)经营者应当披露有关金融创新产品的定价信息,包括定价依据、准则、方法、相关因素等信息;(3)对于风险难以计算和预测的创新产品,应当规定向监管机构备案或登记,甚至可以设立报监管部门审批的程序,从而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加重责任制度加重了金融机构从事高风险经营行为的责任,与传统的公司法人人格否定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二者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别:(1)适用条件不同。加重责任制度主要适用于金融机构从事高风险的创新产品的经营行为,而法人人格否定主要适用于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情形,例如公司资本显著不足、利用公司逃避契约义务等。(2)适用机制不同。加重责任要求金融机构及其高管对其经营金融创新产品的行为承担额外的谨慎及担保责任,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源自于衡平法,主张权利的前提是原告已经没有其他法律途径可以使其权利获得救济。[8](3)适用目的不同。加重责任制度是在不损害其他金融业务稳健经营的前提下,要求金融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对高风险产品承担特别的义务,以防止和减少他们依赖金融产品创新扩大金融风险,目的在于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而法人人格否定制度则要求公司股东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以维护公司债权人及其他利害相关者的合法利益。(4)产生的原因不同。对于加重责任制度而言,有限责任制度因为金融机构追求高回报而产生道德风险,存在于创新产品的经营中。对于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而言,有限责任制度因为股权关系而产生道德风险,主要存在于一人公司、母子公司之中。(5)适用标准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法人人格否认具体适用的标准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成为公司法中最混乱的问题之一。有人统计,美国法院对法人人格否定所使用的比喻竟然有35个之多。[9]甚至有人认为,揭开公司面纱是由比喻和形容词构成的法理,是脱离商业现实的一个智力结构,既无助于对作为法院行为基础的政策和事实的理解,也无助于对未来案件结果的预测。[10]相比较而言,加重责任制度则由国家和监管机构通过制定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加以规定,有比较明确的适用条件和标准。(6)责任性质不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法人有限责任制度的例外,仍然属于过错责任制度的范畴。加重责任是基于金融行业及金融产品的特殊需要和金融机构及管理人员的特定身份而产生,属于无过错责任制度,不是有限责任制度的例外,而是不同于有限责任的新的责任形态。

(五)扩大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

20世纪,公司制度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尤其是股权证券化之后,公司权力重心从股东会向董事会的转移成为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金融机构的这种特征更为明显,金融机构的经营相比其他公司更加专业,金融创新产品的设计已非一般股东所能理解,加上经营信息的不对称,公司的经营决策基本上是管理层所掌控,公司的意志体现了管理层的意志,公司的高管也从经营中获得了较多的收益。一些研究结果证明,在过去10年里,美国银行高管薪酬的增长率远远高于支付给股东的股利增长率。因此,如果因为金融机构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激进策略和短视行为造成公司破产或经营困难,他们应该对其破产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对于扩大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与公司法上的经营判断原则相矛盾。我们认为,在金融创新领域扩大连带责任的适用可以有效阻止金融机构的高管利用创新产品从事过度投机和冒险行为,减少金融风险,与经营判断原则并不违背。经营判断原则是对董事和管理层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决策失误的豁免,有四个先决条件:(1)决策是一项经营判断;(2)此项决策与董事和管理层没有利害关系;(3)合理注意;(4)善意,指董事和管理层合理相信他做出的商业决策是为了公司的最佳利益。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很大部分是金融机构高管的贪婪和不负责的行为所引发的,过度投机的策略使他们获得惊人的收益,但却给社会带来了极大损害,明显违背了经营判断原则中的无利害关系和善意标准,而且也很难说他们尽到了合理的注意。

就金融创新领域而言,扩大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主要指,导致金融危机的破产企业的高管应当拿出此前从公司获得的高额薪金补偿债权人或股东的损失,或用来救助需要救助的企业。在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后,这种做法已经在实践中有所体现。企业本身都可以通过自治的方式扩大连带责任的范围,法律更应当将这种合理的做法变成一种正式的责任制度。这种扩大连带责任的做法有利于在金融创新领域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利益关系,也有利于建立安全的金融秩序,真正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在法律责任制度的设计中,可以考虑规定以下内容:(1)因经营创新产品而获得高额薪金的高管,在因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而导致公司破产或倒闭时,应当将此前获得的高额薪金的一部分拿出来补偿股东或投资人的损失;(2)公司因经营金融创新产品获得高额收益,当公司因经营金融创新产品而倒闭时,股东应当从此前的高额收益中拿出一部分用来补偿投资人的损失。当然,股东和高管因为连带责任的扩大而拿出的金钱是有限的,也不可能因此完全补偿投资者的损失,但这种责任至少可在法律上产生两个明显的效应:一是因经营风险高的金融创新产品对投资人产生损害时,股东和高管都不应因此而获得高额的收益。这会促使股东和高管们在经营高风险的创新产品时更加谨慎;二是因经营高风险的创新产品而给市场和其他市场主体带来风险时,股东和高管都不应当获得无风险时所应当获得的高额收益,从而建立更加公平社会财富分配秩序。

注释:

[1]杨勇.金融集团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56.

[2]LissaLamkinBroome.RedistributingBankinsolvencyRisks:ChallengestoLimitedLiabilityintheBankHoldingCompanyStructure,26U.CDavisL.Rev[C]∥.1993:935.

[3]江帆.实质正义的经济法解读.经济法论坛(5)[C].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138.

[4]周林军.公用事业管制要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59-69.

[5][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30.

[6]刘少军.金融法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经济法论坛(5)[C]∥.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322.

[7]HowelleJackson.theexpandingobligationsofFinancialHoldingCompanies,HarvardLawReview[C]∥.1994,(107):509.

[8]朱慈蕴.论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要件[J].中国法学,1998,(5):73-76.

金融危机的教训篇3

在金融危机下,职场人最关注的2009年度持续走红的培训项目有哪些,这些培训项目是否能给他们送来雪中送炭的温暖?《职业》杂志记者就此采访了国际职业培训师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陶建国等业内专家,并对一系列职业培训项目进行了了解和调查,盘点出2009年度热门和冷门培训项目。

五大“多云转晴”培训

金融危机袭来,教育行业受到的影响相对来说应是最小的。因为中国的教育行业和经济的联系不是那么紧密,各层人士对教育的需要是刚性需求。同时,教育是一项终身投资。危机过后,经济复苏,竞争愈加激烈的程度可想而知。而对于求职者来说,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才能增加个人竞争力和就业筹码,所以很多职场人士在遭遇经济低谷时往往都会选择“回炉”继续深造。陶建国预测,在今年的特殊经济状况下,有些培训项目还将火爆。

1.技术类职业证书考试培训

在金融危机的洗礼下,就业难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严峻的就业形势再一次催热了考证经济,“边学习边等待择业机会”的心态让更多人投身于职业培训,为自己“镀金”,因此技术类职业证书考试培训项目在众多科目中脱颖而出,似乎一时间成为职场人必备的求职“武器”。

2.研究生报考持续热门

很多学子为了深造充电或者暂缓就业压力而选择了考研,为此,2009年教育部推出了扩招5万名专业研究生的计划。于是,考研培训市场又在金融危机中持续火爆,甚至出现了“一班难求”的局面。

3.持续升温的国学热

陶建国介绍说,伴随着央视“百家讲坛”等众多国学类讲座的兴起,“国学”成为一个不断被世人演绎的概念,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和生活时尚。国学致力于全方位提升中国社会精英人士的传统文化底蕴与人文素养。很多知名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陆续开设了面向商界、政界精英的“国学班”,企业Ceo学习国学成为精英教育中的新话题。至于国学课程的昂贵收费,陶建国认为,国学培训最终会走向平民化,它应该是一个全民学习的课程,费用在未来会逐渐走低,逐渐成为全民普及教育的先锋课程。

4.新兴培训项目异军突起

记者了解到,一些培训机构也在这个特别时期出奇制胜,研发出新的培训项目,如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国内现在需要中高级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约为600多万人,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薪资水准一般在12000元左右浮动,这样可观的薪资对于任何一个职场人来说都是一种诱惑。危机管理也是受关注率最高的项目。

5.考证培训

“法律职业资格证”“注册会计证”等一直是职场人争先恐后考取而立足于职场的“杀手锏”。2009年的财会类培训会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而法律类的培训市场将会出现新的拐点,即在以前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再次出现一个较大的提升,法律顾问等相关证书将成为求职者叩响未来职场大门的“敲门砖”。考取职业上岗资格证书不仅能证实个人的专业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在金融危机这个大背景下,求职者用自己的实力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使就业有了依靠。

由热变冷的行情

也有一些项目在危机来临后立刻被“冻结”,和经济、金融相关的一些培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金融危机的教训篇4

>>国外管理通货膨胀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日本财政刺激的经验教训和对当前我国的启示德国环境立法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经验教训及启示成熟经济体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经验启示转型期我国农业保险的经验教训及对立法的启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与启示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日元升值的经验教训及启示经济高增长时期的城郊农地流转:日本经验教训及启示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历史\特点及经验教训浅谈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经济外交的经验教训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及启示发达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日本首都圈发展经验教训对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启示发达国家城市流浪乞讨救助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国外消除恐怖主义意识形态对国家安全威胁的经验教训及启示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民营银行与金融民营化的经验教训: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例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p

gv_ref=aio2015&ptlang=2052.

[2]本.S.伯南克.大萧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3]李若谷.金融危机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J].中国金融,2010(5).

[4]周小川.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J].比较,2011(1).

[5]刘鹤等.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J].比较,2012(5).

[6]尹振涛.历史上的救市战役[J].中国金融,2015(14).

[7]熊芳,张雪.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及其效应评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0(2).

[8]刘胜军.股市大反思:现在与过去[eB/oL].[2015-07-13],http:///story/001062954?page=1.

[9]任泽平,张庆昌.股市杠杆到底怎么管[eB/oL].[2015-07-15],http:///open/100002//artic

金融危机的教训篇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领域和相关产业造成了极大冲击,部分企业破产、国际贸易萎缩、消费投资领域出现停滞。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表明,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但从近现代历史来看,历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给世界经济及国别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新兴产业兴起。经济兴起与发展需要大批掌握新技术、岗位适应性强的技能人才的支撑,这给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带来巨大空间,从美、德、日等经济大国战后特别是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轨迹来看,他们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注重职业教育,注重产业工人的培养。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与市场经济联系紧密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应对金融危机面临挑战和机遇,如何进行效果显著的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1 金融危机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挑战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速下滑危险。制造业出口放缓,在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一些地区出现了中小企业停产、减员现象,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业和人才培养带来了严峻挑战。1.1 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金融危机直接导致出口需求萎缩,部分出口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压力,由此将可能带来失业人口增加,社会需求岗位减少。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力市场监测情况看,2008年第三季度企业用人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一些地区新增就业人数增速减缓,而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难较大。出口的减速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势必加大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难度。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下。目前,不少用人单位由于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纷纷取消招聘计划,或延迟招聘时间,但与不断萎缩的就业岗位相比,毕业生人数却连年增加,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3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人数,超过700万人。一边是求职需求连年攀升,一边是不断缩减的需求岗位,特别是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较大的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经营困难加大,使得金融、会计、投资等专业的毕业生将面对比较严峻的现实。严峻的经济及就业形势对毕业生就业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使毕业生产生害怕、失望、迷茫等消极心理,出现求职期间难以调适的心理压力。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全面告急,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1.2 要求高职院校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普遍出现人员富余的现象,但当前这种人员“富余”只是暂时现象,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他们不愿让眼下无法吸纳的具有实践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人才大量流失。“能不能帮我们留住人才”成了众多企业的共同呼声,并对高职院校提出能否一方面适当延长在校生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开展富余人员的培训和提高的要求。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成春提出,希望高职院校对已经毕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售后服务”,将已经毕业的学生召回再进行更高层次的培训,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当前人才储备的困境,另一方面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1]。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不景气,原有的工学结合,实习、实训计划也随之受到影响,需要进行适当调整。2008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百所名高职、百家名企业”合作发展论坛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二周年专业改革成果展示会(以下简称“双百”会议)上,有关院校代表提出:该校往年订单培养的毕业生在70%左右,2008年只有33%左右,到2009年能否巩固住33%还很难讲。当前的经济形势及市场需求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人才培养的“2+1”模式要做适当的调整,“2+1”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一年,然后进入企业,这是企业与学校“订单教育”时期预购人才的模式。如果要延长毕业时间、将人才培养模式变成“2.5+0.5”或“3+0”的模式,还有许多困难需要解决。1.3 要求高职院校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从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来看,大部分院校专业设置立足于为城市服务、为发达地区服务,而对服务当地区域经济、服务三农考虑较少。有些院校为了节省成本,追求短期利益,就选择开设一些投入低的专业,压缩高投入的技术类专业,侧重发展一些投入低的文秘、经济、法律、管理等文科类专业,像工科类的模具制造、机械、电子等需要大投入的专业则因为设备昂贵、投资较多,而较少开设,造成专业设置文科类偏多、工科类偏少的局面。随着国家经济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一些没有自主创新、没有品牌、科技含量低的企业倒闭,加快了劳动密集型企业从用工成本较高的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创新,加快了产业升级。金融危机下的产业升级给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很好的外部条件。面对新的形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不能再走从前的老路,必须有所创新,必须认真考虑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问题,不能总把就业眼光放在发达地区。从长远看,为当地经济服务、为三农服务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主线,为达到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三农的基本要求,适应经济发展中涌现的新兴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在专业结构上必须适当调整改造旧专业、增设新专业,实现专业结构的合理优化。2 金融危机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作为与市场经济联系紧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金融危机全球肆虐的大环境下,在学生就业等方面不可避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金融危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也是“危”中有“机”。为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国务院提出十条旨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大措施,其中第四条中明确规定:“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在此政策导向下,高等职业教育这一块很大的文化消费市场极有可能迎来政策暖风[2]。行业产业的新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为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宽阔的空间。#p#分页标题#e#2.1 产业结构调整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提供平台金融危机虽然导致一部分自主创新率低、技术含量低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困难,但对技术密集型高端企业影响不大。金融危机以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品必须退出市场,企业必须要考虑怎样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届时对技术含量低、素质较低的简单劳动力的需求会降低,对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会加大,这样,高技能人才就有了用武之地,从而实现企业人才的“腾笼换鸟”。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与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必须要有大量的技术工人作为支撑,而实际上,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一直不能很好地满足这种人才需求,技能人才缺口、高级蓝领供不应求的状况没有质的改变。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中央已采取10项扩大内需措施,总额达到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在内的政策措施,另外沿海地区已经发展到中级发达阶段,走自主创新之路,依据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员,这些都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在市场经济变迁的大形势下,人才市场不可避免地会大浪淘沙。2.2 市场需求变化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带来契机“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更应贴近市场、满足企业需求,参加“双百”会议的新疆天海绿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民认为:“职业技术学院如果能跟上市场的需要,能改变办学方法,学生进入市场之后受欢迎,就一定能实现发展,大家一定要有信心。”企业代表的话说明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要还有差距。在谈到最看重的学生素质时,企业代表不约而同地首先强调学生做人的问题,其次才强调专业技能。可见,学会做人与学会做事是职业院校的双重培养任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是否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是否能让用人单位满意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不仅要训练他们的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知识和技能+创新意识+品德和人格+社会责任感”的完美结合。没有基本的服务社会的技能是不行的,但是光有技能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没有一个好的职业操守,技能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还要使他们在知识、技能、人格、素质等多方面都得到提高,要给学生转换职业的能力,为学生打好“宽”基础,以应对发展带来的挑战。2.3 企业人才“富余”为高职院校打造“双师”教师队伍创造条件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使命,既是贯彻“以就业为导向”方针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明确目标定位、深化教学改革、办出专业特色的需要,更是适应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有“足质”、“足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来源比较单一,从企事业进人渠道并不十分畅通,教师来源主要还是高等院校毕业生,而许多企业又不欢迎教师到企业内调研、锻炼,这些都造成了“双师型”教师紧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制约了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危机后,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的情况,大批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离开工作岗位,高职院校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在目前条件下以相对经济上行时期较低的成本“捞”一些从企业出来的实践经验丰富、能力强的人才,“蓄”到高职院校,改善自身师资结构,提高教师队伍中高技能人才的比例。高职院校要把握有利时机,通过面向社会广泛吸引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特别是有专业技能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职,努力打造优秀、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3 金融危机形势下高职教育大有可为高等教育具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它是一个开发和培养人力资源的行业,越是在外界生存环境恶劣、竞争形势加剧的情况下,社会个体越需要增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又具备反经济周期性:随着失业率上升,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会呈现更高速的增长,并具备持续增长的潜力,呈现出和经济形势相反的繁荣景象。当然这种增长和繁荣不会是均衡的,而要看谁能抓住这其中的机会。高职院校必须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只有研究市场、紧跟市场,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才能在金融危机形势下逆风飞扬、大有作为。3.1 关注市场经济走势,正视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金融危机的“初冬”已现,但是不是“寒冬”还难以确定。从目前情况看,金融危机的蔓延给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虽然教育行业具有其特殊性,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要小些,但受社会大环境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很多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企业由于订单量锐减,不少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倒闭,造成大量人员失业,社会工作岗位减少,这些都给尚不具备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就业增加了不少困难。高职院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次金融危机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把目光聚焦在市场上,关注市场经济动态,研究市场信息,把握市场规律,尤其面对世界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和企业倒闭裁员带来的就业需求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由于这一轮金融危机对经济和就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做好就业现状的调研和今后几年就业形势的预判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整合现有资源,形成优势资源,统筹兼顾,提前作好准备,与企业、行业、劳动等部门进行高层合作,有计划、有组织统一组织实施,解决好就业问题,确保高职教育的功能不出问题。3.2 关注行业发展走势,明确专业调整方向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钢铁、汽车等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尽管如此,危机下仍是“危”、“机”并现,许多行业蕴藏巨大的投资机会。国家发改委的有关数据表明,在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9大行业中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当属装备制造业,而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应为轻工业及信息技术业。在9大行业中国务院已出台钢铁业、造船业、纺织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行业的重点产业振兴规划,这些规划必将大力促进我国行业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及就业需求的增长。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趋势,高新技术企业的拓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考验,面对这种冲击,高职院校必须抓紧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育内容,才能适应新兴产业的需求。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巡视员张昭文指出:“过去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是瞄准制造业,现在就要考虑专业调整的问题,如果继续集中在制造业的话,就业可能会存在困难。”为适应轻工业、信息技术业等产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应注重发展轻纺食品大类、电子信息大类中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及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对低端制造业有很大冲击,但对高端制造业影响有限,考虑到人才培养需要3年至4年的周期打出“提前量”,高职院校还应加快培养数控、模具、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发展,以满足金融危机之后的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p#分页标题#e#3.3 关注人才标准动态,健全人才质量保障机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时刻关注产业发展出现的新动向及其对人才质量提出的新要求。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更应关注人才标准的动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质量问题,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问题。面对这次小企业倒闭、大中企业裁员的形势,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其倒闭的原因,被裁员的成员文化、学历、技能等各方面的素质,有的放矢地改变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质量保障机制。针对市场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高职院校应以设立教学质量管理监控机构、完善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体系为先导,以制定教学质量管理监控标准、规范教学质量管理监控行为为突破口,以建立优良学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通过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方位保障,健全以学校为主、用人单位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注重过程与系统管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稳步提高的长效机制。3.4 关注教育教学改革,注重自身内涵建设作为“就业”教育的高职教育,自始至终都应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主线,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为目标。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裁员首先裁掉的是文职人员,而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性员工则工作相对稳定,金融危机的发生,显示了企业员工就业能力的重要性。高职院校要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必须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改革,使课程方案从职业分析入手,根据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明确、具体地规定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和职业技术能力标准,调整好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帮助学生具备步入工作岗位后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建立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主要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使高职院校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和岗位职务能力需求,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把握需求脉搏,加快教学调整,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实现人才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的转变。在探索新的学制、学时与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使教学工作既达到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又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多样性,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3.5 关注与企业的联系,加大“订单”人才培养力度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光荣使命,其教育功能中的职业属性决定了这一类院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管理一线培养人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对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部署,也是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实施订单培养是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学生在学校与用人单位间“无缝转机”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订单教育,深入与职教集团、行业指导委员会的联系,做好人力资源的需求测算,根据企业的用人标准,着力培养企业适用人才,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通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构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平台,实行产学互动、合作教育,让行业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工作,避免产业与教育脱节,进而实现目标培养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专业建设以应用能力为核心,课程结构以模块教学为主导,教学过程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不断提高毕业生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在积极开展订单教育的同时,高职院校必须注意到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企业可能出现停产、减员现象,这就有可能影响到订单教育的开展,甚至出现订单班取消的情况,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未雨绸缪,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将这类风险降至最低。3.6 关注非学历教育和培训,力争成为企业人才的蓄水池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一些企业面对严峻的形势不得不采取冻结招聘计划、裁员等方式“缩身过冬”,以渡过眼前难关。面对这样的形势,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人事部长李成春认为:“经济危机中企业普遍出现人员富余的现象,企业领导尤其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都非常清楚这些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专长的价值,面对不可避免的困境,企业不得不对他们忍痛割爱,毫无疑问,让这些人才流失是社会巨大的人才浪费,企业希望高职院校向他们伸出温暖之手,帮助企业开拓富余人员的培训工作,将这些人才放在避风港和蓄水池里。”[3]在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下,高职院校应与企业“抱团取暖”共度难关,在注重学历教育的同时广开门路,发挥学校的师资优势和实训设备,通过开展针对初次就业者、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市下岗再就业工人的适应性强、学习期限灵活、学习形式多样、学习内容实用的中短期非学历教育培训,敞开大门,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让那些不能在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到职业院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行业从业人员技能水平,等待迎接“春暖花开”时节。这样,就能为我国产业提升储备更多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

金融危机的教训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民办高职挑战发展契机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如海啸一般迅速席卷全球,金融、房产、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首当其冲,投资量大幅缩水,影响颇大。根据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教育与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要受社会经济的制约,并为其服务,特别是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重任的高等教育,更是联系紧密,因而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更为直接。民办高职在全球性金融危机面前,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前景如何,又如何化解冲击,抓住机遇,趁势发展,这些问题在当前看来意义重大。

一、金融危机给民办高职带来挑战

1、家庭收入减少,致使大面积的学生流失,进而将会引起学校财务紧张等一系列危机。当前,金融危机已经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还会进一步加重。收入水平的降低和就业岗位的减少是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数据显示,欧美市场占我国总出口的40%,由于欧美出现经济衰退,我国制造业的出口有所放缓,在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地区,出现了中小企业停产、减员,劳动力市场用工量下降等现象。失业必将导致中国家庭的预期收入减少,而家庭收入的减少则会使民办高校招生和保持在校生规模的减小。对于依靠学生学费维持发展的民办高职而言,没有了学生或者学生规模减小,将直接导致学校财政困难,甚至被迫倒闭。

2、就业压力加大,降低民办高职的吸引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数量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达610万,约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另外,由于有一批学生当年毕业后未能及时就业,历年累积,今年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到700万人以上。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就业需求整体下降,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这必然会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与社会就业供给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对于民办高职而言,形势可谓异常严峻。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过于集中在经贸、计算机、机电、涉外等领域,金融危机必然会影响这些专业毕业生就业;另一方面,就业门槛的限制也影响了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长期以来,社会观念普遍认为“公大于私”,“公办好于民办”,再加上是专科层次的高职,在就业市场上,与公办高校和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相比,显然处于劣势地位。这些原因必然会使得民办高职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二、金融危机带给民办高职发展契机

虽然,金融危机给民办高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民办高职在金融危机的面前也具有良好的发展契机。

1、民办高职更易吸引社会投资和信贷支持。民办高职作为一种民间投资办学形式,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投资其他产业,风险较大,而投资高等教育,则发展前景依旧看好,收入也比较稳定。再加上政府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势必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民办高职也会获得相应的信贷支持。国务院提出系列措施的第十条要求,“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信贷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公司,而往往是这类贷款呆账、坏账较多,风险较大。而教育信贷,则具有偿本付息能力较强、风险较小的特点。金融支持教育有助于金融机构改善自身信贷资产的结构,降低金融风险,开辟新的利润来源,此等利好之事势必促使商业银行积极向民办教育提供信贷支持。

2、民办高职办学机制灵活,适应能力强。自主灵活是民办高校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曾经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现任北京吉利大学校长的江树人认为,民办高校办学的灵活机制表现在,用人制度、办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等方面;并且队伍精干、以岗定人,不养闲人;办事效率高。因此,相比公办高校来说,民办高职在气势汹汹的金融危机面前,完全可以充分发挥民办机制在争取教育资源、人力资源配置、教育活动建构、质量效益诉求等多方面所具有的自主性、灵活性、敏感性、快捷性和经济性等优势,针对人才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销对路”专门人才。

3、民办高职可以适应社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就业培训需求。目前,我国仍缺乏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这严重限制了我国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技术含量,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因此,民办高职完全可以抓住这一良好机遇,积极“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第一线、面向现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同时,面对社会失业人口的增加,民办高职完全可以结合市场需要,积极开展产业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服务,为广大失业者提供各种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

4、金融危机来袭,为民办高职进行校园建设和充实人才队伍提供良好时机。虽然,近几年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比较快,规模也不断扩大,硬件建设有的甚至好于公办高校,但是,从总体上看,民办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条件无论是在学生宿舍环境、教学设备还是校园美化,相比公办高校,仍有较大的差距。金融危机爆发,经济不景气,各种资产价格有所回落,建设成本降低,正是民办高校大力补足教学资源、充实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的大好机会。此外,民办高职长期存在着师资尤其是高水平师资短缺的问题。从目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师资多以兼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所占比例相对较少,仅占30%左右;专职教师中以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为主,中青年较少;中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水平与公办高校相比又较偏低。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人才就业需求冷淡的良好时机,积极引进各类急需人才,培养自己的专业带头人和教研骨干,加强专业建设,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这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化解危机,抓住机遇,趁势发展

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刚刚开始。随着危机的逐渐蔓延,对中国的影响还将进一步加剧。民办高职院校在危机面前,不应退缩而无所作为,而应积极应对,化解危机,抓住机遇,趁势发展。

1、更新观念,强化管理,提高办学效益。首先,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市场经营理念。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者不仅要学会管理大学,而且要学会经营大学,成为善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海里准确把握教育使命和教育规律的人。学会用管理现代企业的手段和产业化运作方式来管理学校,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建立适应自己发展的灵活高效的新型运行机制。

其次,民办高职要强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民办高校是社会力量办学,其性质决定了学校需科学管理,高效运作。当前,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各种制度还不健全,人治现象还很严重,用人机制也存在家族倾向;分配制度方面总体报酬偏低,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大。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益。这样,才能在经济危机面前,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实力。

2、广泛争取社会支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办学投入的持续增加。民办高职院校既没有国家的财政拨款,也没有像公办高校所享受的银行无息、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资金来源主要是学费收入。单一的资金来源,致使融资渠道不畅,从而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民办高职应当积极利用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良好政策环境,坚持多元化办学,增强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与服务,广泛争取社会的支持,积极寻求新的资金投入方式和办学道路。民办高职院校还可利用自己独有的专业优势积极拓宽跟企业的合作领域和合作模式,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从企业的利益出发,努力营造校企合作的双赢氛围。例如,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企业进校合作共建仿真实训基地(中心);借助企业教育培训资源优势,实行校企链式联盟经营,培养培训行业紧缺人才;吸纳企业资金,联合经营产业等。

3、牢固把握培养目标定位,顺应市场需求。民办高职必须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民办高职的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模式上,依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构建以能力为主、基础理论适度、技术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分析,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民办高职在当前经济危机情形下,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坚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寻找市场“空白点”,抢占人才市场空缺领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使学生满意,家长放心,从而提高民办高职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

4、合理配置人才,建设精良教师队伍。人力资源是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师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没有稳定优化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哈佛大学的前校长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教师的质量。”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必须组建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特别是要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重点抓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必要的鼓励措施,做到按需设岗,按岗评聘,对各种人才进行合理配置,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十措施确定4万亿元投资计划[eB/oL].

[2]吴滨如:民办高校信贷可能会更宽松[n].中国教育报,2009-01-05.

[3]梁国胜、林洁:困境下的中国民办高职如何走自强之路[n].中国青年报,2008-11-17.

金融危机的教训篇7

其他行业,培训行业的春天会更早来临――就业市场的艰难给培训教育带来了更多机会。

正所谓“不爱学习的员工不是好员工,不提供培训福利的公司不能称得上优秀的企业”,金融危机的突袭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培训行业的发展?培训机构会有哪些大逆转?2009年还有受职场青睐的培训项目吗?《职业》杂志记者采访了培训业界的重量级专家、国际职业培训师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陶建国先生,展望2009年金融危机下的职场培训。

培训业:洗牌、转型求生机

2009年职场遭遇经济危机的洗礼,培训市场项目招生情况会不会也随之变得低迷?培训费用会降低吗?

陶建国告诉记者,由于金融危机,培训市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企业压缩培训费用、白领钱包紧锁压缩充电费用,导致原来火爆的培训项目的招生在2009年变得冷清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培训机构都面临生存危机,招生情况视具体培训项目而定。虽然从行业趋势和消费市场来看,培训市场目前仍会有可观增长,但行业阶段性洗牌不可避免,那些缺乏课程研发能力、只想赚快钱、只能靠给讲师打工赚小钱来维持生计的培训机构,即使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也迟早会被市场淘汰,眼下的市场洗牌将加速这一过程。经过金融危机洗礼,真正有品牌的培训企业将在下一轮的经济景气周期里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也会大大提升。

动荡不安的经济局势和职场人士不确定的选择,也让职业培训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出现了不可预见的危机。对此,陶建国认为,迅速的发展、同质化的竞争、良莠不齐的状况,让人们对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提出不少质疑。面对培训师,质量培训运作模式改革,企业需求量下降的现实,培训机构必须考虑如何转型升级,适时做出调整。2009年也许是转型的一年。因为在这一轮的经济大调整中,出现了培训行业与各产业资源再整合的机会。

培训师:高质高薪有市场

在大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市场对培训师的需求数量会减少吗?在危机时期培训师是否还能受到企业的“宠爱”?

陶建国透露,现阶段培训师的需求数量只处于缓步增长阶段,没有往年的增长率那么高。总体来看,国内培训师还是存在很大的需求缺口。国内培训师需要量总数为30万人,而现有的专职培训师数量不足5万人。培训师的收入也都参差不齐。有按天计算的,有按培训项目计算的,有的培训师薪酬一天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这样昂贵的培训费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培训师行业缩水也在情理之中。

而对于大家最为关心的培训费用是否有所下降的问题,陶建国认为,这要视培训机构以及培训项目的招生情况而定。有的培训项目会推出赠送礼品或者套餐的方式变相降价,直接打折或者降价的培训项目也有,不过培训机构会考虑这样是否会影响该培训项目的市场含金量,以及考虑之前的结业人员的心理感受。

培训模式:线上线下有创新

2009年,大型培训机构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会不会调整培训计划,推出新型的培训模式呢?

陶建国认为,培训机构确实各有行动。首先,考虑到国际国内的经济因素,不少机构开始采取远程教育、网络在线教育等方式进行培训,这样使得学习者的费用成本大大降低,还免去了培训机构不断面临邀请名师等一系列的困扰,这种互惠互利的模式将领跑2009年度的职业培训市场。

其次,不少培训机构开始去糙取精,割舍招生不好的培训项目,研发或者保留好的培训项目。如一向热门的“国学”相关课程转型延伸,在推广易经,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把其中的道理和企业管理的实战案例加入其中,让学习者既能领略五千年文化的深远魅力,也能用前人总结的规律应对棘手的问题。还有很多培训机构为了打开“国学”市场不惜请来高校名师,让下到普通百姓上到企业高层管理者这些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免费试听,扩大市场影响力。

第三,企业内部培训部门也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战略。例如,时下在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培训中出现的新概念的“军事化培训”,就是一种新兴的内训方式,它比通常的户外拓展培训更偏向军事化管理,更为严格和规范,但是这种刚刚问世的企业内部培训的发展方向目前很难预见。

培训机构:以实力领航市场

在金融危机的大潮中,蜂拥而至的培训机构拼命争抢地盘:制作宣传网站、推广搜索引擎、博客营销、口碑营销……这些关键词在职业培训机构宣传推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学习者在网络上的每一次搜索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润,而利润背后隐藏的又是怎样的秘密呢?

记者了解到,2009年的培训机构在招生推介上下足了功夫,就连广告语也不离“经济危机”,如利用年度关键词烘托广告色彩,用加工过的艺术语言招揽职场人参加培训,宣传单上用醒目的字体标出“金融危机下最重要的技能培训”等关键词。

陶建国向记者说出了隐藏在招生幕后的真相,这些机构在培训内容上并没有做出过多的调整,但因挂上“经济危机”几个字,引来了大量咨询者。除了做广告吸引职场人参加培训外,培训机构还用群发e-mail的方式向众多职场人宣传职业培训的信息。但陶建国指出,这种推广方式收到的效果并不好。

2009是个危机年,但危险中同样蕴藏着机遇,企业培训就是其中之一。即使如此,并不代表培训机构可以掉以轻心,因为企业将更慎重地选择培训课程和培训讲师,对培训效果的期望也更高。因此,培训机构应以严肃谨慎的态度,强强联手、启动市场,以温饱水平为底线,根据市场的接受度来拓展适合不同类型学习者的培训项目。专业实力决定最终的命运,危机正是培训机构提高抗风险能力的一次实战演练,这是未来发展的一次铺垫,经过大浪淘沙,专业性强、服务质量好、信誉高的培训机构将领航培训市场。

海尔的三大员工培训

员工职业生涯培训

上至集团高层领导,下至车间一线操作工人,海尔根据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为所有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搭建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海尔为员工设计了三种职业生涯:一种是对管理人员的,一种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还有一种是对普通工人的。每一种都有一个升迁的方向,只要是符合升迁条件的即可升入后备人才库,参加下一轮的竞争,跟随而至的就是相应的个性化培训。

实战培训

实战技能培训是海尔培训工作的重点。海尔的技能培训主要是通过现场分析等“即时培训”模式来进行。具体说,就是抓住实际工作中随时出现的案例(最优事迹或最劣事例),利用当日下班后的时间立即在现场进行案例剖析,然后利用现场看板的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在集团内部报纸《海尔人》上发表文章、进行公开讨论。通过这种形式,员工可以学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更有利于其技能水平的提升。

金融危机的教训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金融;教学改革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世界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许多经济体至今仍在恢复之中。这场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始于美国,后来逐渐向其他地区蔓延,演化为一场百年难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我们发现,从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次级房屋贷款”的资产证券化和华尔街的高杠杆率运作模式,到金融危机的爆发――“房利美”、“房地美”两大金融机构被美国政府收购,雷曼兄弟银行的破产与美国证券市场大幅波动,再到金融危机的深化和蔓延――以通用汽车公司破产为标志的实体经济萎缩,欧洲、新兴经济体等国家股市集体下挫,最后到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应对――加强金融监管,控制金融风险等,无不与《国际金融》这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紧密相关。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们需要根据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和调整。

一、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原因

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席卷了虚拟经济领域,而且冲击了实体经济领域,给世界各地区、各产业、各部门都带来了负面影响。据估计,金融危机给全球所造成的直接损失不低于30万亿美元。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华尔街,包括雷曼兄弟、贝尔斯登、房利美房地美在内的金融机构纷纷破产倒闭或遭到兼并;美国各州的许多银行也纷纷陷入经营困境,一度曾出现挤兑风潮。实体经济方面,汽车产业遭受重创,美国汽车业三大巨头之一通用公司破产。此后,欧洲、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经济体均受到波及,出现了经济负增长或低增长。中国的出口也遭到严重冲击,产品需求下降,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空间缩小。同历史上许多次经济危机一样,此次经济危机的发源地正是经济体系的核心领域――金融。

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虚拟经济的无限制膨胀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前,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主要是依附关系,国际金融的功能以服务国际贸易为主。8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放松,虚拟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金融产业的迅速膨胀,虚拟经济逐渐从实体经济中独立出来,并凌驾于实体经济至上,成为最大的经济板块。各银行、各投资公司推出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资产证券化趋势愈演愈烈,出现了花样繁多的新型金融衍生工具,如aBS,RmBS,CDo,CDS等。这些金融产品往往具有同样的特点,如高利润、高风险、高杠杆率等,它们不仅无法起到保值和避险的作用,反而将风险转移给了投资者。据统计,1990年,全球的虚拟经济产值与实体经济产值之比约为1.5:1;到了2007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产值的比例已经接近4:1。在这种泡沫膨胀的情况下,一旦经济环境发生改变,虚拟经济的脆弱性就会暴露出来,将整个金融体系推到崩盘的边缘,进而冲击到其母体实体经济,造成经济长期萧条和不景气。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的改革

这场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严重,影响深远,给我们作出了如下启示:首先,以金融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不能无限制地膨胀。因而必须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风险控制。其次,在理论的角度,应该加强对货币危机和国际金融传导机制的认识,从而为及时应对金融危机提供认识依据。第三,从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自身的角度,应该增强风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能在金钱至上观念的指导下,一味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国际金融》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应该体现这些方面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

传统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目标是面对国际金融业人才竞争激烈的态势,培养出国际金融基础知识扎实,语言交流能力强,国际结算和金融投资技能熟练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对这种片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需要根据新形势进行课程教学目标的改革。

首先,在注重专业性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宏观性理论性教育,更加紧密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金融危机中,华尔街的(上接第228页)金融机构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操作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他们能够将信用等级不高的证券产品进行包装后向客户推销出去,然后再通过保险公司把风险转移给其他金融机构。尽管做的“天衣无缝”,但他们忽略了对宏观经济状况的考量,也就是忽视了金融体系运行机制的特点――多米诺骨牌效应。虚拟经济再膨胀,也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上,否则,只要其中任何一个链条“坏死”,多米诺骨牌效应就会迅速把自己所在的企业推到破产的边缘。

其次,在注重技能培训的同时,应该加强道德风险意识教育。以华尔街为代表的众多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金融危机前后的行为,表现出了明显的金钱至上观念和唯利是图性质。法国路透社总结了2009年“美国十大金融丑闻”,其中,纳斯达克前主席麦道夫的“庞氏骗局”高居榜首,该骗局造成难以计数的投资者总共损失650亿美元。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奖金门”事件也位列其中,该集团在接受美国政府180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后安全度过了金融危机,却在事后向其雇员发放了1.65亿美元的奖金,遭到社会舆论的一致谴责。种种丑闻给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坏,也暴露出他们的道德信用水准确实存在问题。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发生变化,应该致力于培养专业技能熟练、理论基础扎实、风险意识明确、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独立反思精神的高素质综合性金融人才。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国际金融是一门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研究宏观层面国际金融体系与货币传导机制等理论问题,还要涉及微观层面的国际结算、金融营销等实践知识的运用。对于国际金融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方面,要加强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形成机制方面的分析。国际金融理论包括国际收支的调节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国际储备理论、货币危机理论和债务危机理论等,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应该加大对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理论方面的讲授,结合东南亚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等案例,让学生更清晰地掌握理论。国际金融政策包括外汇管制、外汇市场干预、汇率制度的选择等内容,应通过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来分析东道国应当采取的策略。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人民币升值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了解金融政策与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第二,在国际金融市场方面,要加大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创新的相关内容的权重。国际金融市场板块包括外汇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货币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和金融衍生工具等内容。由于虚拟经济的极速膨胀,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量迅速增长。金融创新增加了虚拟经济的产值,但也带来了更大的投资风险。在这部分教学中,可以结合巴林银行倒闭的案例,重点介绍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创新产品的知识,使学生了解金融衍生产品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性。

第三,在国际金融实践方面,通过外汇模拟交易,加强学生的风险操作意识。这部分的教学中,以前往往只重视外汇交易操作的基本技术培训,而相对忽视了外汇风险控制操作的训练,通过模拟教学,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外汇金融操作的收益和损失,从而增强其风险控制意识。

第四,紧跟学科发展趋势,加强数理逻辑分析和大量引入数学分析工具。从理论层面看,任何学科都有科学化的趋势,国际金融学也不例外;从应用层面看,金融投资运作的重点是对数学工具的熟练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突出数理逻辑和数学分析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同时加强计算机操作等信息技术的培训,使学生能够适应学科和实践发展的趋势。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必然伴随着教学方式的变化。在国际金融的课程教学中,应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采取更加丰富多彩的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改革国际金融的教学方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参与互动式教学

国际金融是一门实践性和时代性非常强的学科,通过开展社会热点讨论,举行课堂辩论赛、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采取参与互动式教学方法,把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例如,为了理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和造成的影响,可以就金融危机发生机制、传导方式以及后续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在观点的相互交流切磋中提升对于金融危机的理性认识。人民币汇率问题是近年来国际关注的焦点,在教学中,可以“人民币升值利大还是弊大”为题目,举行一场课堂辩论赛。正方和反方分别就各自的观点进行阐述,然后自由辩论,经过双方的总结答辩,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另外,还可以就中国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举行演讲比赛等。采用丰富多彩的参与互动式教学,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适应国际金融学的变化发展趋势。

(二)案例启发式教学

国际金融是一门与时代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其教学内容需要根据时事的发展不断进行更新发展和完善。利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而且能够将抽象的理论通过生动的例子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于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讲到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工具时,可以给学生讲述美国奥兰治县财政破产事件、日本住友商社金融丑闻、日本三和银行亏损事件、巴林银行倒闭事件等案例,让学生了解到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应该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在讲到汇率的决定一节时,可以就1985年的“广场协议”和日元被迫升值事件,给学生谈谈当时日本经济所受到的影响,从而加深他们对汇率决定的认识。这些案例分析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开拓学生的眼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模拟实践式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金融实践技能,模拟实践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学版块。例如,加强国际金融实验室的建设,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下进行金融交易的操作,如黄金期货模拟交易、证券模拟交易、银行前台业务模拟等,使他们获取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有效解决理论上的困惑,熟悉工作业务流程。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网络模拟外汇交易比赛,利用国际公司提供的免费模拟外汇交易平台,与全球外汇行情24小时同步,进行外汇虚拟交易。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给予指导,提高他们的实际分析能力和操盘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与银行、证券公司、期货交易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延请优秀的金融从业人员到学校开展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到金融企业中进行参观等,引导学生与国际金融实践领域发生多方面的联系。

(四)双语教学

为了适应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本课程还应积极推行双语教学,培养学生。采用双语教学大纲,制作外语电子教案,帮助学生阅读有关的英文文献,培养学生撰写英语论文和从事涉外经济活动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国际金融的相关工作奠定必要的外语基础。

参考文献

[1]常亮,刘芳.对后经济危机时代下《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9(32).

[2]邓晓霞.新经济形势下国际金融课程改革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10.

[3]盛宝柱.《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实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7).

金融危机的教训篇9

一、基本情况

1、企业的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在调查的10家企业中,受国际金融危机明显影响的有7家,占70%;其中在调查的4家小型非公企业中有3家不同程度地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占75%。在所调查的大型企业中,出口企业受影响最大,主要原因是订单减少,以前的利润被快速稀释,流动资金较少,有的资金链已到断裂的边缘,导致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

2、职工的基本情况

一是职工队伍明显减少,尤其是太湖和怀宁两县;二是在岗职工人数减少,尤其是集体单位职工减幅较大;三是在岗职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除外)的收入不同程度减少,尤其是集体和非公企业的职工。

3、职工目前的思想状况

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订单减少,有部分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引起许多职工对表未来前途的担扰。调查问卷显示,职工主要是对企业发展、个人岗位、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产生了较大忧虑。

二、工会应对经济危机的主要做法

1、深人调查研究,及时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市总工会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深人企业调研等形式,及时摸清经济危机对职工的影响,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开展思想教育,帮助职工认清当前经济形势。各级工会利用工会宣传阵地,加强对职工的形势教育,引导职工理性看待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以及企业的经济现状,增强与企业共渡难关的信心。

3、开展增收减支活动,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各级工会引导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组织职工积极开展节能降耗活动,许多企业号召职工开展“六个一”节约行动,即节约一度电、一两煤、一升油、一滴水、一块料、一分钱,坚持从点滴做起,从今天做起,努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我为企业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4、组织开展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在加强内部挖潜,做好降本减负的同时,许多企业工会充分利用当前生产不饱和的时机,积极开展系列培训,做到练好内功强素质,为下阶段生产复苏打下扎实基础。

5、关注企业动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市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要密切关注企业发展动态,切实把好企业裁员和降薪的程序关,同时对因为企业效益下滑对困难职工带来的影响及时给予帮扶救助,决不能因为经济危机而加重困难职工的生活困难。

6、做好返乡农民工的转移就业培训。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市回流返乡农民工人数明显增多,预计年内返乡人数将会大幅增加,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显得尤其重要。为此,市总工会决定在20__年,对5万农民工实施援助,简称“1112工程”,即:开展技能(创业)培训1万人(其中40%的培训人数要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职业介绍服务1万人(其中帮助实现就业4250人);维权服务、生活帮扶1万人;社会保障、就业政策宣传2万人。

三、关于应对经济危机的几点建议

1、加强形势教育,把思想和行动凝聚到为__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上来。要利用各种舆论宣传阵地,引导企业正确处理危机与机遇的关系,引导职工正确处理挑战与应战的关系,引导企业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抓起,扩大业务范围,增加经济效益。

2、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市政府应该鼓励金融机构合理扩大贷款规模,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当前这个非常时期,更需要政府、银行、企业密切合作,抱团取暖。金融机构在确保企业按期支付银行贷款利息的情况下,不减少贷款规模,保证企业的资金链不断裂。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帮助金融机构规避金融风险。

金融危机的教训篇10

【内容提要】面对严重的金融危机,欧盟委员会及欧盟国家提出教育领域的应对措施:努力通过提供财政刺激、资助和补助金的方式加大对人力资本投资,同时鼓励私有部门对教育、科研进行投入;重视提高投资效益,包括引进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减少辍学学生数量,尽可能使人力资本投资惠及普通人群;扩大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机会,有效开发终身教育战略和结构,保证每个人在年富力强时期均有机会参加培训;实施技能提升计划,一方面通过教育与培训来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欧盟对技能匹配的监测及信息提供能力,促进就业和复兴劳动力市场。欧盟的应对政策与措施既考虑眼前救市,又着眼于增强欧盟竞争力等长远发展目标。

【关键词】欧盟/金融危机/教育政策/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5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667(2009)09-0039-05

严重的金融危机增加了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预测的程度。然而,为了使欧洲经济能早日走上复苏的轨道,欧盟委员会于2008年11月推出了《欧盟经济复苏计划》,旨在帮助欧盟国家尽量减少目前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并为将来经济复苏做好准备。[1]《欧盟经济复苏计划》包括一个根本原则和两个基本点,即以社会稳定与社会公正为根本,一方面以短期手段刺激经济、保障就业和恢复信心,另一方面着眼于长远发展,以提高欧盟竞争力为核心进行理性投资,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该计划涉及到研究与开发、创新和教育领域里的一些政策与措施。本文以《欧盟经济复苏计划》为蓝本,结合欧盟近期的相关文件,阐述欧盟及其成员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所制定的与教育相关的政策或在教育领域所采取的措施,以为我国制定相关措施提供参考。

一、增加对教育、研究与开发的投入

面临金融危机,《欧盟经济复苏计划》提出成员国应保持各自国家对教育、研究与开发的既定投入目标,并努力通过提供财政刺激、资助和补助金的方式增加对教育、创新、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尤其要鼓励私有部门对教育、研究与开发的投入。

在通常情况下,金融危机、经济下行均会对公共财政和私有资金造成影响,这很可能导致各成员国推延或减少对教育、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欧盟经济复苏计划》特别强调应继续执行既定计划。长期以来,欧盟十分重视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其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总量的比重在世界名列前茅,2005年欧盟27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的平均值为5%。[2]由于欧盟的教育投入以公共财政为主,私有部门投入比例极小,这使得欧盟教育投入在总量上不及美国。因此,鼓励私有资金的投入是未来欧盟筹措教育经费的重点。[3]同时,早在2002年,欧委会就提出要在2010年实现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占欧盟GDp3%的目标。[4]

到目前为止,一些成员国已经开始对欧盟的要求做出回应:

芬兰在2009年的财政预算中提高了教育系统的支出比例,投入在大学的经费增加到21%,投入在科学研究的经费增加到15%,投入在文化、健康和青年项目的经费上升到10%。

2008年10月,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首脑“教育峰会”达成了一致:加强对教育与研究的投入,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要从目前的8.9%(其中教育为6.2%,科研为2.7%)提高到2015年的10%。

马耳他计划将从欧洲地区发展基金(eRDF)中申请约4,105万欧元用于2007-2013年与教育相关的项目,其中包括更新马耳他大学和马耳他文化科学技术学院(maCSt)的设备、iCt设施、仪器和教学设备。

爱尔兰科学基金会(SFi)将投入14亿欧元用于生物科技、信息和通讯技术及可持续能源和能源效益技术等的研究与开发。该基金会创立于2000年,是实施《2007-2013年国家发展计划》和《2006-2013年科学、技术和创新战略》的主要机构。

瑞典投入了50亿克朗的特别资金,用于未来4年医药、技术和气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

有些国家财政十分困难,不得不削减各部门的经费。但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和研究经费削减的幅度都相对较小。如爱沙尼亚在2009年的预算中,大多数部门的经费都被大幅削减,只有教育、科研与内务、国防经费削减得最少。

二、注重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投入和产出的效益

《欧盟经济复苏计划》指出,成员国应当保持经费投入以提高教育质量。在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欧盟也十分重视提高投资效益,提出引进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减少辍学学生的数量,以及尽可能使人力资本投资惠及普通人群等措施。

欧盟的教育虽然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但是与经合组织国家相比,其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却不高。如2005年欧盟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5.03%,美国为4.85%,日本为3.52%。然而根据2005年联合国对世界各国教育成就指数的横向比较来看,美国的指数为0.971,欧盟为0.956,日本为0.946。也就是说,虽然欧盟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较高,但产出却相对较低。此外,从经合组织举办的学生学业成就测验(piSa)结果来看,欧盟国家的表现也不甚理想,尤其在阅读方面,学生不及格率最高。[5]因此,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校的绩效评估成为欧盟的重要工作。

目前,大部分欧盟国家都设立了对学校进行评估的学校监测中心。同时,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北欧一些国家开始设立学校评估的国家标准,一些以学校自我评估为主的国家也开始启用第三方评估的模式。例如,从2009年10月起,意大利将由国家教育、培训和教学评估研究所负责对学校进行评估。[6]德国已为普通教育水平设立基准:2010-2011学年前实现全德统一标准的高中毕业a-level考试即大学入学考试,先在德语、数学和外语三科中实行,2013年将扩展到自然学科,建立促进教育质量发展的机构(iQB)。

近年来高辍学率也是困扰欧盟教育的一个问题。青少年提前离开学校,既不在学校接受教育,也不就业或参加培训。这种“尼特”族(neet,即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ing,类似我国的“啃老族”)现象目前在欧盟十分普遍。过早离开学校,不仅意味着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埋下了社会不稳定的隐患。经过欧盟有关方面的积极努力,欧盟18~24岁年龄段辍学率从2000年的17.6%下降到2007年的14.8%。欧盟进一步制定了到2010年将辍学率降低至10%以下的目标。[7]英国政府最近提出延长青少年留在教育与培训系统内的时间,其目标是,到2013年将学龄延长至17岁,2015年延长至18岁。[8]

同时,欧盟一些国家的学生在大学学习时间过长也是效率不高的表现。欧洲国家虽然启动了“博洛尼亚进程”,调整了学制,但是由于惯性的作用,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延长在学年限。为此,德国决定大学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学习在正常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同时将引入质量管理措施。

三、扩大职业和高等教育机会,实施终身教育战略

金融危机带来的直接影响之一就是失业率上升。因此,保就业成为《欧盟经济复苏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欧盟在《指导就业综合指南》中强调,扩大和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扩大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机会,有效开发终身教育战略和结构,保证每个人在年富力强的时期都有参加培训的机会。[9]

各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主要以扩大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机会为目标。

例如,奥地利国家委员会决定取消政府在2001年制订的大学收取学费制度。此前,关于大学收费问题一直是政府联席会议各党派讨论的焦点,根据目前的报告,各方均同意取消收费制度。

希腊教育部长最近参加了希腊国际大学落成仪式,这是希腊第一所提供全英语教学的国立大学,其目的是吸引希腊国内和国际学生。创办该大学的另一个目的是吸引世界各地的希腊学者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目前该大学开设了经济、人文和社会科学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拉脱维亚开展了“提高初级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活动,希望以此提高学生获得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建筑方面的职业教育,使其毕业后能够从事高科技产品生产和服务方面的工作。

在2008年10月德国“教育峰会”上达成的“优先发展领域共识”包括:促进学前教育,为儿童提供最佳起步发展条件:除了在2013年之前增加儿童照看设施之外,还要融入移民儿童,补充8万名幼儿教师,招聘更多的男性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尽早向残疾儿童提供资助;大学将对手工艺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中介专业机构开放,大学要有意识地引进终身学习计划;增加适龄青年上大学比例:大学入学率要达到中学毕业生的40%(目前是35%);要扩大在公司实习的“双元学习”范围;提供更多的助学金;扩大导师制,更有效地发挥大学的潜力;提供更多终身学习的机会:与社会各界进行更多的合作,参与终身学习的比例应从43%增加到50%,应推进终身教育运动,建立终身学习的社会。

瑞典政府已经宣布了秋季预算议案。瑞典政府将采取措施改进学前教育,将学前教育的年龄提早到3岁,实行儿童照料凭单制度,明确学前教育机构的课程和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等。议案中的其他教育措施还包括加强数学、自然科学和技术教学,扩大学徒制的实验范围,扩大初任教师的职业发展,加强职业培训等。

四、加强教育和再培训,提升技能、促进劳动力就业

为减少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劳动力就业,《欧盟经济复苏计划》提出将投入18亿欧元用于激活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对低技能者进行再培训,对技能升级、学徒制、自主就业等提供补助,对自主创业者提供启动资金,通过技能升级来提高就业能力;[10]同时,加强对技能匹配的监测,与社会其他相关部门、公共服务部门以及大学密切合作,提升劳动力的技能并使之与社会的要求相匹配。[11]为此,欧盟委员会还发起了《欧盟就业支持计划》,其目的也是通过行动、再培训和技能升级等措施,促进就业和复兴劳动力市场。

欧洲目前正面临着向低碳经济的转变,知识经济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iCt的普及和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创造可持续的工作岗位提供了巨大潜能。全球化、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和社会结构的演变也加速了劳动力市场和技能需求变化的节奏。在此背景下,实现技能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估算,在2006-2020年间,欧盟25国较高教育程度工作岗位的需求量将从25.1%上升到31.3%;需要中等教育程度的工作岗位也将从48.3%上升到50.1%;而需要低级教育程度的岗位将从26.2%下降到15.8%。

同时,研究表明,在所有行业中,新增的工作岗位都具有向高低两极化扩展的趋势,尤以偏向技能高端为甚。到2020年,欧盟25国将新增1,770万个工作岗位,这些岗位集中在高技能的非体力行业,如行政、市场营销、物流与销售经理、it系统行政管理者、教学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等。

由于各成员国的情况不同,地区差异显著,各国人口的技能现状以及在各个部门中的岗位分配的不同,因此从欧盟层面加强预测、提高监管,对于增强教育和培训与市场技术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对于缓解金融危机对就业产生的冲击,以及欧盟劳动力市场长远发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欧盟在提升技能方面采取了两方面措施。首先是加强监测与匹配,向国家层面、地区和地方政府、企业、社会部门、培训机构和个人提供欧盟短期劳动力市场变化、岗位需求及项目和技能需求的相关信息,促进专业人才在地区间的流动。为此,欧盟委员会将通过“2009年匹配与筹划”计划,为欧盟公民提供易于使用、透明度高的在线服务,提供有关行业、技能、学习和培训机会的详细信息服务。此网站作为“欧盟就业服务”门户网站的一个分支,将与“欧盟区域学习机会”门户网站和“研究者在行动”网站相链接,它将提供一个清晰的欧盟工作岗位需求的地理分布概念图,对工作岗位与技能不匹配的情况及时反馈,并提供学习机会的信息。其次是提高欧盟预测预报的能力。目前,大部分成员国正在开发预测与预报工具。但是,这些行动在范围和方法上差异显著,需要从宏观上加以调控与整合。为此,欧盟委员会将促进企业和教育与培训机构之间的对话,建立满足中期技能需求的合作关系;从雇用者的角度提供对学生和毕业生的期望和建议。

为了收集成员国、企业和社会部门、教育和培训提供者、学术界和国家机构的意见,欧盟委员会将建立一个小型的专家小组支持“新技能、新工作”活动,提供有效咨询服务。

技能升级对欧洲短期内的经济复苏和长期的经济增长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对提供工作岗位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建设,对于社会公平、性别平等和社会融合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面临金融危机,欧盟委员会及其成员国不仅加大了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也加强了以提高效益及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为目标的教育与培训系统改革的力度。历史的经验表明,这一善于利用经济危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为危机过后的经济腾飞做充分准备的举措,是二战以来那些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的国家的通行做法。正如《欧盟经济复苏计划》中指出的:“金融危机和随后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紧缩的财政资源,可能会导致拖延或大幅度削减有计划的研发教育投资,过去欧洲衰退时曾这样做过。事后看来,在中期到长期发展过程中,这种决策非常消极地影响了欧洲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前景。然而也有一些国家在经济困难时期富有远见地增加了研发和教育开支,奠定了其创新的基本地位。”[12]这表明,欧盟已经认识到要采取积极的、长远的应对危机的策略,即从科技和教育入手应对金融危机,这的确是富有远见卓识的。同时,欧盟所采取的这些措施也有利于实现其在《里斯本战略》提出的将欧盟建设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经济体。

【参考文献】

[1][10][12]CommissionoftheeU.aeuropeaneconomicRecoveryplan.Brussels,2008.

[2][6]CommissionoftheeU.progresstowardstheLisbonobjectivesineducationandtraining(indicatorsandBenchmarks),2008.160,38.

[3]CommissionoftheeU.theRoleoftheUniversityintheeuropeofKnowledge.Brussels,2003.12.

[4]LisboneuropeanCouncil23and24march2000,presidencyConclusions[eB/oL].europarl.europa.eu/summits/lis1_en.htm,2008-12-20.

[5]CommissionoftheeU.anUpdatedStrategicFrameworkforeuropeanineducationandtraining.Brussels,2008.4~6.

[7]CommissionoftheeU.improvingCompetencesforthe21stCentury:anagendaforeuropeanCooperationonSchools.Brussels,2008.9.

[8]Coreteam,europeanemploymentobservatory(QuarterlyReports).2008.26~27.

[9]CommissionoftheeU.onGuidelinesfortheemploymentpoliciesofthememberStates.Brussels,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