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发展的方向十篇经济发展的方向十篇

经济发展的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0:40

经济发展的方向篇1

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关键是看什么样的经济理论能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同志曾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那么,究竟是什么理论解决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问题呢?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26年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不是西方经济学,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纵观历史,直面现实,按照实践第一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就是:“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马学”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学”就是中国化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西学”就是西方经济学。

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统领中国经济学

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一些人眼里不时兴、不管用了,也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只是一个学派。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存在着两种误解: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语言;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解决现代资本主义和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这需要在理论上加以澄清。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体系,是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的著作是奠基之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原创价值。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它还包括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一系列思想。马克思主义并非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更不能说“句句是真理”,不能搞本本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会改变,但它的精髓则是必须坚持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就是坚持它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是最高层次的概括,也适用于中国经济学。当然,还包括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等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著作的研究对象主要是19世纪的资本主义制度,但只要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不变,剩余价值理论就仍然是一把揭示资本主义奥秘的钥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等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这些原理对其进行研究,现在还在继续研究,已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当然包含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基因,但主要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

现在的关键是中国经济学要不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明确,指导思想只能一元化,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论。只有保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济学中的主导地位,才能把握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之类理论的误导,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基本内容

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而不是别国的经济问题。离开了这个主题,就不能称其为中国经济学。中国是一个大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情况非常特殊。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升华,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其内容十分丰厚。经过26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规律性的东西已经昭示得比较充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已经形成。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丰富经验,就连外国人都十分重视,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加以深入研究呢?

有的学者主张用西方经济学,包括西方发展经济学来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实践证明,照搬任何模式都是不成功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论,任何一本西方经济学著作都没有阐述过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能够结合和怎样结合的问题。研究学问首先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仅仅借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作的办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最本质的东西它们没有。比如,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这在西方是不可能有的,但在我们这里却运用得日臻成熟,其中就有特殊的经济规律在起作用。西方发展经济学是西方学者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成果,值得我们借鉴。然而,发展中国家为数众多,情况迥异,中国更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事实证明,靠外国人研究本国的问题,很难抓住要害。因此,西方经济学、西方发展经济学不可能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有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既不感兴趣,更没有进行过认真系统的研究,只是盲从地认定只有外国人那套令人费解的东西才算是真正的学问。这使我们联想起当年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时候,有人说“山沟里没有马列主义”。然而,恰恰是这个“土生土长”的理论,使中国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在改革开放之初,不是也有人说邓小平同志的论述不是理论,没什么学头吗?然而,正是邓小平理论把中国引向了富强。邓小平同志的话很精彩:“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旨在揭示经济发展规律,并非用玄奥的东西吓唬人。现在的问题仍在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我们更应当坚定信心,明确方向。

善于借鉴西方经济学有用的方法

经济发展的方向篇2

关键词:成都经济重心;经济发展方向;转移轨迹

一、经济重心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多的是考察该区域内工业总产值的总量水平。城市内的工业布局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工业集聚和扩散理论。早期的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产业集聚是在不存在规模经济和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主要是最求知识外溢、共享市场、经济外部性。新经济地理学的克鲁格曼认为产业集聚是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形成的结果。当产业集聚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工业园区,这种工业园区的形成模式称为是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为了加速经济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经济增长,我国的园区模式大多是先由政府成立园区,再进行招商引资推动园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园区的集聚和扩散影响着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变化。为了研究一个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经济重心的概念。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的力学的知识,主要是指在各个方向力的作用下,使得各个牵引力的作用能够达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一个均衡点。经济重心是反映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在各个方向上的经济牵引力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一种相对静态的均衡状况。在我国最早利用经济重心来研究和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是周良民(2000)《经济重心、区域经济与协调发展》,徐建华和岳文泽(2001)《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冯宗宪和黄建山(2006)《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赵祥(2013)

在《产业集聚、扩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书中提出了产业重心的概念,认为我国工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会受到产业重心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产业重心变化引起了我国跨区域的产业转移。经济重心的移动可以从长远上把控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导向指明方向,对推动区域内产业集聚和产业扩散具有重要意义。当区域内一个方向的经济发展发展或其他方向的经济弱化都会推动经济重心的轨迹向着一定方向移动。

影响一个区域内经济重心移动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主要考虑本区域内工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本区域内地理空间坐标的位置。一个区域内各个辖区工业园区的建立可以帮助这个区域内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本辖区在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大,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小。在整个区域内空间地理位置也影响着经济牵引力的大小,距离中心区域越远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小,距离中心区域越近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大。

二、经济重心的模型构建

以赵祥的产业重心分析模型为基础,构建区域经济重心模型。前提假设:

(1)推动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是区域内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工业生产总量,只考虑工业生产总值对经济的牵引作用,不考虑农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对经济的牵引力。

(2)以城市的区域地理中心,作为区域内的坐标原点,在坐标轴上来考察区域地理内的各个经济增长点和距离中心原点的坐标位置。

(3)不考虑城市内区域经济所占面积的大小,我们只考虑城市内各个区域方向上经济增长点经济总量的影响。

假设一个城市内有n个经济发展区域,第i个区域内带动经济增长的点的坐标是(Xi,Yi),Vi表示第i个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水平,即该方向上对经济发展的牵引力,(X,Y)表示该城市内经济发展的重心。

X=∑ni=1xivi∑ni=1viY=∑ni=1yivi∑ni=1vi

三、成都经济重心的移动轨迹计量分析

(一)成都经济在成渝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国务院着力培育成渝经济区,将成渝经济区作为推动西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来带动成渝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内的一个核心极点,成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方向、工业的布局直接影响着整个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状况。在整个成都市中,成都的行政辖区为7区12县市。成都的每一个行政区域可以作为成都市县区内一个县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着周边经济的发展。由于成都各个区县之间存在着空间的距离,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各个区县对经济重心移动轨迹的影响力大小也不相同。各个区县内的经济增长点都影响着成都经济重心移动的轨迹向着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方向发展。在成都各区县内的产业集聚总会带动聚集区内或集聚区周边的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外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强的牵引力,总是希望的经济发展,向着集聚区域内发展。

(二)经济重心模型的计量因素选择

1、经济重心模型的计量因素之一――成都经济空间布局

经济发展的方向篇3

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关键是看什么样的经济理论能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同志曾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那么,究竟是什么理论解决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问题呢?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26年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不是西方经济学,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纵观历史,直面现实,按照实践第一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就是:“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马学”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学”就是中国化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西学”就是西方经济学。

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统领中国经济学

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一些人眼里不时兴、不管用了,也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只是一个学派。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存在着两种误解: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语言;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解决现代资本主义和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这需要在理论上加以澄清。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体系,是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的著作是奠基之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原创价值。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它还包括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一系列思想。马克思主义并非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更不能说“句句是真理”,不能搞本本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会改变,但它的精髓则是必须坚持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就是坚持它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是最高层次的概括,也适用于中国经济学。当然,还包括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等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著作的研究对象主要是19世纪的资本主义制度,但只要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不变,剩余价值理论就仍然是一把揭示资本主义奥秘的钥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等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这些原理对其进行研究,现在还在继续研究,已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当然包含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基因,但主要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

现在的关键是中国经济学要不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明确,指导思想只能一元化,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论。只有保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济学中的主导地位,才能把握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之类理论的误导,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基本内容

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而不是别国的经济问题。离开了这个主题,就不能称其为中国经济学。中国是一个大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情况非常特殊。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升华,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其内容十分丰厚。经过26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规律性的东西已经昭示得比较充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已经形成。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丰富经验,就连外国人都十分重视,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加以深入研究呢?

有的学者主张用西方经济学,包括西方发展经济学来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实践证明,照搬任何模式都是不成功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论,任何一本西方经济学著作都没有阐述过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能够结合和怎样结合的问题。研究学问首先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仅仅借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作的办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最本质的东西它们没有。比如,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这在西方是不可能有的,但在我们这里却运用得日臻成熟,其中就有特殊的经济规律在起作用。西方发展经济学是西方学者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成果,值得我们借鉴。然而,发展中国家为数众多,情况迥异,中国更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事实证明,靠外国人研究本国的问题,很难抓住要害。因此,西方经济学、西方发展经济学不可能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有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既不感兴趣,更没有进行过认真系统的研究,只是盲从地认定只有外国人那套令人费解的东西才算是真正的学问。这使我们联想起当年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时候,有人说“山沟里没有马列主义”。然而,恰恰是这个“土生土长”的理论,使中国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在改革开放之初,不是也有人说邓小平同志的论述不是理论,没什么学头吗?然而,正是邓小平理论把中国引向了富强。邓小平同志的话很精彩:“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旨在揭示经济发展规律,并非用玄奥的东西吓唬人。现在的问题仍在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我们更应当坚定信心,明确方向。

善于借鉴西方经济学有用的方法

经济发展的方向篇4

目前的经济增长是物质主义的经济增长

笔者把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叫做物质主义的经济增长,或物质经济的增长。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意味着物质财富的增长。这在中国明显表现为汽车等物质财富的增加,汽车、公路、铁路、楼房都在增加,城市在增多、扩大。这些都是物质经济增长的明显标志。物质主义的增长将导致对野生生物生存空间的大量挤占,湿地、荒野和森林会越来越少。根据生态学,我们很容易推出,这种增长必然是有限度的,在达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发展将导致生态系统的彻底崩溃。在中国强调这一点尤其必要,因为我们的人口密度比欧美大得多。

经济增长不蕴含物质财富的增长。未来的经济增长可能是经济在继续增长,但物质财富不再增加,即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交换中的物质流量不再增加。未来的经济增长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物质经济必须通过绿色科技、生态科技来支持稳态的生态经济。此时,物质生产是一种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已经达到稳态,物质财富不再增长,但物质财富的流动是健康的、不破坏环境的。第二,重点发展非物质经济。重视非物质经济增长是我们谋求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向。

让“资本的逻辑”继续对法律制度起作用

那么,非物质经济是什么样的经济呢?是否就完全不需要物质了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以读书为例,按说这是精神活动,但如果没有纸张、电脑等物质载体,就无法阅读。所以,非物质经济是指。注重精神追求,降低对物质的需要和依赖,生产和消费精神价值的经济。

既然生产和消费非物质“财富”仍然是经济活动,就势必不能回避如何对待市场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采取什么路线,是彻底废除市场经济,废除资本的作用,回到计划经济状态,还是完全诉诸市场?还是走某种中间道路?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

中国30多年来的伟大成就得益于市场经济,得益于“资本的逻辑”,得益于私人产权制度的逐渐建立和私人财产权的逐渐明晰化,得益于货币作用的日益增强。我们改变了以前凭身份和政治地位分配稀缺资源的做法。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市场经济和“资本的逻辑”的副作用。目前,中国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受“资本的逻辑”的指导,即政策法律的制定都是为了保证经济增长。这样,各种政策法律就有利于资本持有者(特别有利于官僚资本家),有利于富人。随着经济蛋糕越做越大,并非如经济主义者所预测的那样,所有人都分享到了发展的成果。并且,“资本的逻辑”指导下的政策非常不利于环境保护,甚至正日益加剧对生态健康的破坏。

完全漠视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是出路。我们很难回到那种仅凭觉悟就焕发出劳动热情的年代。既然人们都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那么,在经济领域就必须继续利用市场机制和资本的作用,让“资本的逻辑”继续对法律制度起部分指导作用。

如何通过制度创新,让个人及企业以追求私利的热情去实现公共目标呢?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从英国往澳大利亚运囚犯的故事。起初,报酬是在英国按人头付给船老板的,船老板得了钱。在路上就不管囚犯的死活,这显然不人道。如何让船老板把囚犯安全运至澳大利亚呢?很简单,把在英国登船时按人头付费改为到澳大利亚下船时按人头付费就行了。这种方法体现在环保领域,无非就是污染权交易、碳交易等。市场可以通过激励私人企业和科技人员寻找新能源、发明新技术,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健康。当然,仅仅凭市场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定政策和法律,才能把负的外部性内部化。

必须实现经济转型和科技转向

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如果我们不能走出工业文明的困境,走向生态文明,人类就只能走向毁灭。中国现在已经成为第三大经济体了,底气越来越足了。但我们应居安思危。在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如果我们不能建设生态文明,中国将因人口众多而率先走向毁灭。所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是走向生态文明。

为实现文明的根本转型,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我们必须实现经济转型和科技转向。

前者包括两个方面:一、物质经济绿化和生态化,变线性经济为循环经济。市场在物质经济领域始终要发挥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但物质财富的增长必然是有极限的,我们不可能无止境地修建公路、铁路,不可能无止境地增建和扩大城市。

二、大力发展非物质经济。物质经济达到稳态后,要想继续增长,就必须发展非物质经济。非物质经济主要指文化产业。当然,信息产业也可以部分非物质化。但假如在每个笔记本电脑的生产过程中都要耗费上万吨的水,那就显然不是非物质经济。真正的非物质经济应该就是文化产业,让人们在文化消费中度过休闲时光。非物质经济发展了,就既增加了GDp,又没有破坏生态环境。发展非物质经济必须要有生态思想的指导,否则,文化产业也可以破坏环境。例如,拍一部影片就毁掉一大片树林,拍下了一幅自然美景后却毁掉了一片自然美景,那就不是非物质经济。

我们必须承认,无论是发展物质经济,还是发展非物质经济,都得借助市场机制。

我们还需要科技的转向。科技转向包括两个要点:由追求终极理论的科学转向理解自然的科学;由征服性技术转向调适性技术。由追求终极理论的科学转向理解自然的科学就是指,科学放弃对终极理论的追求,而致力于理解自然,帮助人类发现自然规律以适应自然环境。

由征服性技术向调适性技术的转变也十分重要。所谓征服性技术就是追求日益强大的征服力和控制力的技术,例如,我们制造越来越大的挖土机,控制规模越来越大的自然过程。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还只能在三门峡上建电站,到了90年代,就可以在三峡上建电站,这表明我们的征服力越来越大。在医疗领域,制造越来越强的抗菌素,也是征服性技术的例子。我们的技术必须放弃对越来越强的征服力的追求,转向追求调适性的技术,研究经济系统如何更好地与生态系统相协调,人类的经济活动如何能不破坏生态系统。比如,消灭害虫的时候,不是研制毒性越来越强的杀虫剂,而是利用天敌来遏制“害虫”的种群。

在许多人看来,资本加上科技,全球变暖、物种减少、能源危机等问题统统都能得到解决。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资本不是万能的,科技也不是万能的,人类造不出永动机就是一个简单的例证。现在的问题是,生态学和主流科学并不一致,一方面有人声称科技就是万能的,另一方面生态学告诉我们,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地球,依赖于生态系统。

必须限制资本逻辑的作用

为发展非物质经济,仅仅诉诸碳交易等制度创新是不够的,还需要改变价值观。如果人们的价值观不改变,非物质经济的市场就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物质经济的绿化也不会水到渠成。对于改变目前物质主义的主导地位,笔者持悲观态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部分人的不断论证、呼吁,批判,促进物质经济的绿化、生态化,同时借助市场经济,发展非物质经济。

物质经济增长达到生态极限后,我们必须限制资本逻辑的作用,不再用其指导制度建设和法律制定,而改用生态学和生态价值观。资本主义很糟糕,它把市场经济推向极致了,它让市场侵入了许多市场不该侵入的社会领域。中国社会的市场化程度已很高,且没有与民主法治结合起来。当代中国之社会性腐败与此直接相关。

经济发展的方向篇5

生态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文章作者:zhshxin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6日21:15生态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县(市)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其改革与发展进程如何,对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04年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成绩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加以重视,一个县域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即将来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县域经济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指的是以具有独立规划和财政职能的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优化配置资源,功能完备并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国作作为一个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一个重大关系:一方面

,没有高技术、大都市和大企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没有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就不可能解决好绝大多数人的就业和收入问题。中国县域人口9.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这就是说,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可见,县域经济也就是地地道道的“民生经济”。另外,县域也是中国目前“三p”问题(pollution-污染、population-人口、poverty-贫困)的集中区域,是民生问题的集聚点。县域经济没有大发展,中国的“民生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县域经济是和中国绝大多数国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生问题”是县域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是发展的一个核心主题,而县域集中了中国主要的贫困人口。因此,消除贫困成为县域“民生问题”的基本主题。同时,县域经济是中国的“稳定经济”。目前中国有7亿多经济资源人口,其中3.6亿从事农业生产,1.8亿从事于农业相关产业。这就是说,县域经济发展将解决我国80%以上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问题。我国目前的基础产业大部分是和县域相关的。而且县域也是目前我国弱势群体最大的聚居地,是二元结构矛盾的突出区域,也是各种社会危机的高发区。因此,稳定问题在传统中国的县域治理中一直没有被解决。我们目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中国经济社会治理遗留下来的稳定问题,而县域“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稳定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生态经济是县域经济最根本的发展方向。目前,县域国土总面积89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93%。中国主要的山川、河流、湖泊、森林、草地、湿地等主体生态资源大都分布在县域。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从根本上维护中国的国土资源和生态基础,建立和维护城市及其城市经济发展的生态屏障。同时,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中国的生态问题将直接影响亚太地区的人居环境。因此说,中国的县域经济是最基本的生态经济,是未来中国及亚太地区清洁生产的环境基础。县域经济工业化必须强调适度工业化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去那种“村村办厂,户户冒烟”的分散污染的工业道路必须停止。如果山川、河流被污染了,那将是几代人的生存苦痛!因此,我们强调,县域招商引资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不能将中国的县域变为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转移污染的场所。同时,县域也应率先在全国实行“绿色gdp”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指标。什么是生态经济?从目前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征服的力度来看,人们为了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对自然资源的享受程度、发现和利用新型原材料,企图改变物理环境;但是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人类对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生物成员的破坏性、甚至毁灭性影响,也越来越增加。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为生态经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所谓“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生态经济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饮水困难。为此重点搞好三大工程:即防洪、除涝和灌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三)种植业生态工程。推广优化测土配方施肥,开辟有机肥源,合理施用化肥农药,运用多种生态模式,改善生态环境。主要是进行亩中低产田的改造和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四)禽畜牧业生态工程。保护和开发海拔200米以下山场,发展畜牧业养殖,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全市畜牧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大力推广适度规模养殖和立体养殖,抓好饲料的综合利用开发,处理禽畜类便的有机污染,使其无害化和资源化。主要任务是建设三大养殖基地和两个厂,即水禽基地、瘦肉型猪基地、蛋鸡肉鸡生产基地和新蛋白源厂及有机生物肥料厂,实施立体生态养殖(内地种蔬菜,水上养鸭、水下养鱼虾);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搞好“三建一改”,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五)渔业生态工程。合理调整结构,抓主导产品。沿江、湖泊、池塘作为重点发展区。新增精养鱼塘和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发展水库河沟放养区;发展稻田流水养殖区。(六)林业生态工程。襄樊地处北亚势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地带,有木本植物117科272属1025种(含变种),其中原生分布归化种92科227属881种,引进树种25科45属114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二级保护树种蓖子三尖杉、香果、杜仲、银杏、胡桃、鹅掌揪、大果青、巴东木莲、峨嵋含笑、枰锤树、山白树、水青树;*保护树种秦岭杉、华榛、领春木、多猥实、厚朴、桢楠、黄杉、青檀、白辛、银鹊树、紫斑牡丹。其他珍稀濒危树种有铁坚杉、巴山松、毛叶连香、川桂、牛鼻栓、棣棠、常山、飞龙掌血、双盾木、檫木、青钱柳、黄果冷杉、天师栗、铁杉、青夹叶、腊梅。调查登记古、大、奇树木58种1280株,初选8个树种的优良林分布28块、976公顷,初选优良单株10种41株。引进树种中引种驯化成功并用于成片造林的主要有湿地松、火炬松和63、69、72等品种的杨树。近年来又陆续发现稀有植物南方红豆杉、野生牡丹、古桩腊梅,引起国内外重视。我们要坚持造管并举的方针,狠抓造林绿化,确保造林质量,实行经济林与用材林及薪炭林相结合,多树种与多林种短期安排和长远规划相结合,提高生态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七)农村环境生态工程。主要是农村能源建设、庭院生态经济建设和改厕工程。襄樊市地理位置的优越,表现在既有充沛的降水,又有众多的河流和库塘,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水蕴藏量都很可观。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属长江水系的汉江、沮漳河两大河流流域面积为全市河流流域总面积的绝大部分。年均径流总量85亿多立方米,正常年过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全市最主要的河流汉江,自丹江口水库坝下陈家港流入襄樊境内,经老河口、谷城、襄阳和襄樊市区,南出宜城市岛口村入钟祥市,境内汉江全长216公里,有30条支流直接汇入汉江,流域面积1735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8%。汉江水系条件与欧洲著名的莱茵河相当。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845座,堰塘88461口。水能潜力巨大,适宜发展各类中小型水电站,实现“发电--灌溉--淡水养殖”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根据“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与“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推广省柴节煤灶,兴建大中型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小型风力发电装置和微型水力发电装置,开辟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充分利用庭院的有限空间,发展立体种植和养殖,提高综合效益。办好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园。(八)绿色、有机食品经济生态工程。襄樊市类型多样的地质地貌和生态环

境,使其生物资源绚丽多姿,并呈现出南北兼备的鲜明特色。就食用植物资源而言,既有亚热带型的油茶、木梓、茶叶、柑桔、等林木,又有暖温带果树,如板栗、枣、梨、苹果、桃等,还有大量的山林土特植物。拥有各类林特产品500种,常见的有300种以上,如山葡萄、猕猴桃黑白木耳、香菌等,以及稀有名贵中药天麻、黄连、当归、灵芝、党参、猴头等等。若就动物资源而言,境内动物也具有种类繁多、南北过渡性明显的特征,但更富于南方色彩。据调查统计,全市常见兽类有40多种,鸟类30多种,属于国家保护的兽类有8种,鸟类有5种。各种时令果蔬和大棚反季蔬菜。绿色和有机两大类食品的开发将遵循“先易后难、稳步发展、建立基地、开发市场”的原则,做好区域规划,确立开发品种。到2012年全市实现茶叶、蔬菜、水果、水产4大类及水稻油菜等18个产品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6个产品国际有机食品组织认证。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的基础。它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利循环、协调发展的关系,不仅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优质、高效、低耗,而且吸收、消化和利用来自生活领域和其他产业的部分排放物,发挥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从襄樊的条件来看,有的地方可以建设大型生态农业园,但是广大农村由于人多地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建立中小型生态农业园比较可行。目前有五种生态农业园模式:一是以鱼塘为中心、周边种植花卉、蔬菜、水果的生态农业园;二是按科学方法进行动植物共育和混养的生态农业园;三是种养植和沼气池配套组合的生态农业园;四是以山林为基地、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园;五是江水、库水和河口养殖加工型生态农业园。建立生态农业园,可在加强技术和管理指导的条件下积极推广。文章出处:自己创作【大中小】【打印】【关闭】

经济发展的方向篇6

【论文摘要】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侵蚀了城郊农村农业的发展空间,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挖掘城郊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壮大经济实力。广大城郊农村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科学调整经济结构布局,合理开发利用有限资源,开创一条既有城市经济发展特点应又具有农村特色的经济发展新路子,使城郊型农村经济步入快速、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如火如荼的都市经济突飞猛进,城市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日新月异,从而有效拉动了城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城乡间经济要素的流动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形成了一个人口密度相对较高、人们经济活动范围较广、与城市经济联系紧密,兼具城市和农村特征的地域空间,人们习惯称之为城郊型经济区域。

近年,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村进步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党和国家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力求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在这种大的气候的影响下,城郊农村凭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打破传统、勇于开拓、锐意创新,以“城郊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城乡一体、和谐发展”为原则,以“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面向市场、致富农村”为发展目标,与都市经济遥相呼应,使城郊农村特别是较发达城市的城郊农村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郊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明确发展目标,走城郊城市化道路

城市要发展,规模要扩大,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城郊农村必然是城市发展的首选之地,使不可再生的耕地资源迅速减少。为了实现城市与城郊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城郊农村必需明确未来经济的发展目标,“依托于城市、服务于城市、致富于农民”,积极地走好“农业特色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环境生态化”的城郊城市化道路。

1、充分利用城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优农产品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做精有限资源农业。

2、借助城市工业的辐射作用,充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夯实工业经济基础,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做强短小精悍工业。

3、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生产为城市配套的蔬菜、花卉、畜禽等副食品类农副产品,搞活三产服务业,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郊农村经济体系。

4、以城带乡,以乡促城。面对耕地逐年减少的现实,引导农民向城市集聚,以“城乡一体,共同发展”为目标,借鉴城市管理的成功经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整治乡容村貌,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郊农村城市化、城郊农民市民化,使城郊农村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的一部分。

二、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合理

多年来,传统的农村经济由于产品缺乏市场性、有限资源配置缺乏科学性、生产技术缺乏指导性、经济管理缺乏规范性,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更是“多劳少酬”。为了摆脱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各地农村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特别是与都市毗邻的广大农村,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城市为依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科学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做法,以“多心、多层、组团式”为空间格局,以“点、线、环、面”为网络格局,以“高起点、新格局、多功能、有特色、服务城市”为区域定位、形态定位和目标定位,使城郊农村经济结构日趋科学合理,其成功做法为远离城市的农村起到了典范的带头作用。

以辽北城郊乡龙山乡为例。该乡是唯一的城郊乡,下辖的12个自然村分布于城市周边。以前,该乡以传统旱田作物为主,品种仅限于玉米、白菜、大葱等,由于耕地资源有限,品种单一,虽然亩产量较好,但却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农民即便早出晚归,仍然收入甚微。为了改变此种状况,本地的区、乡两级政府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一是利用沃土优势,大力开发种植业,从外地引进名优新特蔬菜和花卉品种,一年四季为城市提供新鲜蔬菜和花卉需求;二是利用距离产粮区近的优势,大力开发养殖业,鸡、牛、羊等畜禽产品竞相出栏,充分发挥城市的后厨房作用;三是利用与城市零距离的优势,大力开发农家特色餐饮业,吸引城里人到乡村驻足;四是根据耕地逐渐减少的特点,大力发展加工业,实现城郊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这样,不仅激活了农村经济,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还使部分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投身到其他行业的生产队伍。

三、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农村品牌效应

特色是进步的动力,品牌是壮大的前提,信誉是发展的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财富,谁拥有特色,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为了使城郊农村经济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广大城郊农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力求打造自身特色,营造品牌效应。

1、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在种植结构上有特色。随着城市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城郊农业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延伸,生态农业、精品农业、旅游农业、观光农业、花卉农业、农业度假村不断涌现,城郊农村和农业成为城市的绿化带、景观带和大花园,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观光场所,成为中心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2、坚持在发展上有特色,在特色上有差别,在差别上创优势。大力发展花卉、蔬菜、林果、特色餐饮等产业,形成特色优势和规模效应,推动城郊型特色农业的发展。用工业化手段推进城郊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用工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把农业当工业抓、把农业当项目搞,实现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工业化发展。

3、围绕城市二、三产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提供充足的农业生产资料,满足城市产业发展需要,使城郊型特色农业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大仓库”。着眼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牌,使城郊特色的农村成为中心城市的“后花园”。

四、壮大产业链条,促进工农共同发展

要想把城郊农业做大做强,必须壮大产业链条,促进工农联合,以农业促进工业,以工业反哺农业,使工农业共同发展,实现产业化、集约化生产是广大城郊农村达成的发展共识。

1、服务城市,立足特色。以服务城市为发展动力,加快培育壮大一批有发展前景、有市场、有特色、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名优新特蔬菜种植业、鸡鸭牛羊养殖业、花卉栽培业,丰富城市居民的厨房,美化、绿化城市居民的客房。

2、延伸产业链。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动力,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终端产品的开发力度,积极实施开发净菜袋装、脱水蔬菜等蔬菜制品生产、禽畜肉制品等。

3、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反哺农业为发展后劲,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通过源源不断地吸纳工业生产原材料,扩大农副产品的生产规模,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推行以吸纳农民为主的工业化路线,改变城郊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身份,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以辽北城郊乡龙山乡为例,所属大禾肉禽公司从一家养鸡场做起,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集鸡雏孵化、饲料加工、肉蛋鸡饲养、肉食鸡加工于一体的规模企业,扶持养鸡户30余户,为200多农民提供就业岗位。

4、建设工业园区。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为城郊经济发展提供拓展平台。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实现有限资源的科学整合,有效促进企业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联合,为外地客商前来投资提供融资平台,颇有筑巢引凤之效。

城郊型经济虽然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典型的历史范例,但经过勤劳奋进的城郊农民的大胆探索和创新,城郊农村经济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使城郊农民早日受益,奔赴小康。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的方向篇7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

17日,财政部正式启动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发行总额200亿元。同日,在出席论坛时表示,(1)中央积极支持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和开展产品创新;(2)将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全国;(3)允许以RQFii方式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金额为200亿元。

近期相关政策表明决策层正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国债吸引力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此次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大、期限丰富,显示决策层希望通过借道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助于企业化解汇率风险,也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提供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结算范围扩大至全国表明前期试点基本成功。

而RQFii进入境内证券市场,短期内对a股是个利好因素,但在对a股的实际推动尚须时日。我们认为,a股的进一步表现仍取决于国内外经济基本面的发展,尤其是欧洲债务危机的进展和美国经济复苏情况。RQFii的重要意义在于建立了境外人民币的回流机制,这为人民币资本账户全面开放打下了基础。

房价又现“价涨量跌”

7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持平和下降的城市分别有14和17个,价格同比下降和涨幅回落的城市分别有1和26个。7月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总体涨幅较上月有所回落,价格上涨都趋于平稳,但房价目前仍处于高位,且处于上升通道之中。从前期房地产调控结果来看,大中城市房屋成交价出现反弹趋势明显,同时房屋成交量萎缩。

货币政策趋于明确

7月的m1、m2和新增贷款同比增速均出现大幅回落,超出方正和市场预期。我们认为,货币和信贷增速的回落是央行贯彻7月23号讲话精神的结果,这可能是决策层对当前经济形势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和对全球经济形势恶化风险的估计不足的结果。不过,市场利率的连续下降表明定向宽松的迹象已更加明显。随着8月份通胀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明确,预计决策层将对经济走势形成一致判断,届时的货币信贷政策将更加明确。

经济良好发展势头将延续

经济发展的方向篇8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责任审计;定位;方向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现危害公众安全的重大事件,如:“三聚氰胺奶粉”、“塑化剂”、“肉毒杆菌乳清蛋白”、“汽车召回”等。2016年3月18日,又出现了山东数亿元未冷藏疫苗流入18省份的重特大事件。在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后,我们能看出部分部门、企业社会责任淡薄和政府的监管问题,这种现状与我国目前在经济新常态阶段的要求是相矛盾的。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增强部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依法行政、科学管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关系

(一)宏观性与关联性发展

应该准确的明白宏观性和关联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应该按照审计者实际情况以及经济责任审计来明确位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施,应该以宏观的角度来实现,采取客观的手法,有效的提升依法行政效果,明确科学发展思路,认真开展审计工作,这样才能切实解决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应揭露存在的倾向性和普遍性问题,并落实至社会发展以及地方经济发展之中,最后应该提出针对性建议,完全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宏观性的经济责任审计才得以发挥出来,同时,能要让经济责任审计紧扣主题,那么就应该注意针对性与关联性的增强,做好相应的处理,围绕经济与责任两个方面的问题。

(二)全面性与重要性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应该考虑到全面性和重要性之间的关系,是按照审计资源和制度要求的。要兼顾全面,更要懂得沿着领导干部责任落实和权力行使的轨迹开展审计。因此,全面性与重要性相互结合原则是与搞好经济责任审计离不开的。

(三)合法性与效益性发展

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中,应该按照审计的目的与职责,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整个审计工作中合法性与效益性两者间的联系。其中,合法性是相关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能力的重要前提。要想对经济活动开展的合法性进行评测与分析,并且评析和判定资金与项目效益性,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当两者相辅相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四)建设性与批判性发展

应该重视批判性与建设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实现审计工作的目标与功能前提。一旦领导干部在实施和履行自身经济责任的同时,产生失误问题就必须及时的指出,并且针对领导干部开展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应该给予相应的加分,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前提;积极给予批判性的揭示,如果发现地区与单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提出合理的建议,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治理与预防方面的建设性特点。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批判性与建设性的有效融合成为发展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二、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准确定位

(一)加强权力约束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取利益,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前提应该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完善国家民主政治制度中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环节,为了真正促使监督和制约权力的有效实现,充分保障管理机构的正常发展运行,就必须在国家治理工作当中真正发挥出约束性作用。

单位领导干部所具备的决策权与管理权属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必须要在此方面强化监督的效力。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规程办事,专门评价决策过程的合规性、决策方案的科学性、决策贯彻的有效性,决策方案在决策执行中是否认真贯彻,合理性和有效性在经济活动中是应该得以保障的,这样完善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促使决策权和管理权的使用更加规范,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所具备的制约及监督作用。

(二)明确权责

行政问责,也即是针对政府公共责任的的约束及追惩机制,相应的政府C关和内部工作人员,由于人民授权的原因而要求其必须履行政府方面的职能,所以问责职能的实施很有必要。各级政府间所拥有的权力与责任,主要是为了实现有效的国家治理,进行科学、合理配置。行政问责就在这一过程中,针对相关人员的不作为行为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威慑,因此激励性非常明显。

(三)提升管理效能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国家良治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必须加强政府行政执行力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政府方面应当尽可能的控制好行政成本,大力提升财政资金与公共资源管理活动本身的流动效力,不断的推动资源节约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进程,促使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得以不断完善,最终实现政府绩效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向

(一)审计结果向动机、行为及过程并重

我国的经济增长有了显著的变化,从原本的高速到中高速的状态再进入新常态模式下。在高速的经济增长当中,作为领导干部很难获取客观的成果。领导干部也难以付出显性的、同比例的输出,因为体制机制的弊端和结构矛盾的问题,难以充分证明其成效与产出始终保持在一个任期内。因此,针对任职期内领导干部的工作与业绩水平的审计,在审计方向上就应当向着动机、行为及过程方面发展。根据相应的审计实践表明,审计工作开展所得的结果难以获得最为理想化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在动态控制审查过程中,其行为和动机难以深化,这样才能真正作出最为客观化的评价。

(二)财务审计向机制、内控及风险并重

内控它是一个系统、持续的,有主动性、防风险的功能,是支撑财务会计信息的关键。内控审计中对于风险的控制,是审计工作正常稳定开展的主要支撑。在新常态下,领导要领先的好,完成改革开放,稳增长等任务,主观能动性的积极调配等。建立健全的制度,实现管理风险的保障。履行经济业绩等责任。

(三)会计责任评价向受托、角色及社会责任并重

领导干部的责任很高而且作用大,是国家权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代表,决定了社会的高度。如果人们要认识党和国家就要从干部接触了解。在职业中要求会受到社会视觉的规范和自身角色的制约和拥有极高的标准。

(四)济指标向生态、环境及社会指标方面并进发展

生态指标评价体系的形成主要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系统活力基础上实现,具体可直接通过多方面指标,对领导干部实施多方面的评价。其中,环境指标是指生活、工业、空地等多方面环境类因素,由此进行环境效应、质量以及污染源三个方面的治理评价。其主要核心内容在于结合环境变化实施评价,干部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负一定的责任。社会指标评价主要是看他的个人能力,对社会的价值有多少,为社会发展和资源的使用,名声民意等多个方面来评价。

(五)常规审计向政策、民生审计并进

民生改善目标是国家政策实施的基点,同时也是初始目标。在这个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是必不可少的,它关系到群众的利益审计。同时还是揭露了干部的一系列腐败问题,对受任者的责任、业绩进行综合评价,这对于国家的进步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必须给予明确的定位,要求相关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必须明确两个的必然关系。在现今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也应当积极的转变发展方向,促使其职能越加的协调及完善。本文探讨了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及方向,实现适应新常态的要求与发展目标,只有今后的继续努力,深入研究,将其研究透彻。

参考文献:

[1]李丹丹.论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及方向[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4:75-76.

[2]倪剑平.略论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审计与理财,2015,02:17-18.

[3]季庆,张建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定位及路径设计[J].学习论坛,2016,12:40-42.

经济发展的方向篇9

一、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关系

(一)宏观性与关联性发展

应该准确的明白宏观性和关联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应该按照审计者实际情况以及经济责任审计来明确位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施,应该以宏观的角度来实现,采取客观的手法,有效的提升依法行政效果,明确科学发展思路,认真开展审计工作,这样才能切实解决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应揭露存在的倾向性和普遍性问题,并落实至社会发展以及地方经济发展之中,最后应该提出针对性建议,完全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宏观性的经济责任审计才得以发挥出来,同时,能要让经济责任审计紧扣主题,那么就应该注意针对性与关联性的增强,做好相应的处理,围绕经济与责任两个方面的问题。

(二)全面性与重要性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应该考虑到全面性和重要性之间的关系,是按照审计资源和制度要求的。要兼顾全面,更要懂得沿着领导干部责任落实和权力行使的轨迹开展审计。因此,全面性与重要性相互结合原则是与搞好经济责任审计离不开的。

(三)合法性与效益性发展

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中,应该按照审计的目的与职责,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整个审计工作中合法性与效益性两者间的联系。其中,合法性是相关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能力的重要前提。要想对经济活动开展的合法性进行评测与分析,并且评析和判定资金与项目效益性,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当两者相辅相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四)建设性与批判性发展

应该重视批判性与建设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实现审计工作的目标与功能前提。一旦领导干部在实施和履行自身经济责任的同时,产生失误问题就必须及时的指出,并且针对领导干部开展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应该给予相应的加分,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前提;积极给予批判性的揭示,如果发现地区与单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提出合理的建议,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治理与预防方面的建设性特点。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批判性与建设性的有效融合成为发展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二、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准确定位

(一)加强权力约束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取利益,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前提应该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完善国家民主政治制度中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环节,为了真正促使监督和制约权力的有效实现,充分保障管理机构的正常发展运行,就必须在国家治理工作当中真正发挥出约束性作用。

单位领导干部所具备的决策权与管理权属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必须要在此方面强化监督的效力。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规程办事,专门评价决策过程的合规性、决策方案的科学性、决策贯彻的有效性,决策方案在决策执行中是否认真贯彻,合理性和有效性在经济活动中是应该得以保障的,这样完善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促使决策权和管理权的使用更加规范,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所具备的制约及监督作用。

(二)明确权责

行政问责,也即是针对政府公共责任的的约束及追惩机制,相应的政府?C关和内部工作人员,由于人民授权的原因而要求其必须履行政府方面的职能,所以问责职能的实施很有必要。各级政府间所拥有的权力与责任,主要是为了实现有效的国家治理,进行科学、合理配置。行政问责就在这一过程中,针对相关人员的不作为行为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威慑,因此激励性非常明显。

(三)提升管理效能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国家良治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必须加强政府行政执行力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政府方面应当尽可能的控制好行政成本,大力提升财政资金与公共资源管理活动本身的流动效力,不断的推动资源节约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进程,促使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得以不断完善,最终实现政府绩效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向

(一)审计结果向动机、行为及过程并重

我国的经济增长有了显著的变化,从原本的高速到中高速的状态再进入新常态模式下。在高速的经济增长当中,作为领导干部很难获取客观的成果。领导干部也难以付出显性的、同比例的输出,因为体制机制的弊端和结构矛盾的问题,难以充分证明其成效与产出始终保持在一个任期内。因此,针对任职期内领导干部的工作与业绩水平的审计,在审计方向上就应当向着动机、行为及过程方面发展。根据相应的审计实践表明,审计工作开展所得的结果难以获得最为理想化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在动态控制审查过程中,其行为和动机难以深化,这样才能真正作出最为客观化的评价。

(二)财务审计向机制、内控及风险并重

内控它是一个系统、持续的,有主动性、防风险的功能,是支撑财务会计信息的关键。内控审计中对于风险的控制,是审计工作正常稳定开展的主要支撑。在新常态下,领导要领先的好,完成改革开放,稳增长等任务,主观能动性的积极调配等。建立健全的制度,实现管理风险的保障。履行经济业绩等责任。

(三)会计责任评价向受托、角色及社会责任并重

领导干部的责任很高而且作用大,是国家权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代表,决定了社会的高度。如果人们要认识党和国家就要从干部接触了解。在职业中要求会受到社会视觉的规范和自身角色的制约和拥有极高的标准。

(四)?济指标向生态、环境及社会指标方面并进发展

生态指标评价体系的形成主要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系统活力基础上实现,具体可直接通过多方面指标,对领导干部实施多方面的评价。其中,环境指标是指生活、工业、空地等多方面环境类因素,由此进行环境效应、质量以及污染源三个方面的治理评价。其主要核心内容在于结合环境变化实施评价,干部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负一定的责任。社会指标评价主要是看他的个人能力,对社会的价值有多少,为社会发展和资源的使用,名声民意等多个方面来评价。

(五)常规审计向政策、民生审计并进

民生改善目标是国家政策实施的基点,同时也是初始目标。在这个新常态下,经济责任审计,是必不可少的,它关系到群众的利益审计。同时还是揭露了干部的一系列腐败问题,对受任者的责任、业绩进行综合评价,这对于国家的进步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经济发展的方向篇10

[关键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统GDp导向可持续发展GDp导向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0)07―0061―05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佳绩。但同时,大量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经济问题也依附而生并日益突出。这种具有明显粗放型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对能源资源耗竭式的使用,是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社会良性、健康发展的“顽疾”之一。此外,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就经济冲击力而言,其实质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后危机时代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是我国政府各项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其实质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注重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降低能耗,改善自然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环境,实现人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诚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国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长期以来,该问题不仅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也是学界热议的课题之一。其理论研究也“如火如荼”。这些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初见成效,但效果并不显著。深究其因,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思想观念、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模式和经济管理体制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其中,体制障碍被归结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原因。而政府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政府的角色定位、职能、机构设置、管理方式及运行机制等都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我国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除了这些因素的影响之外,还会面临诸多难题。这主要表现为资源稀缺的压力、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整体发展的制约、制度资源的建设供给和后发优势的微观基础不牢固。而体制难点作为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之“难”,其政府管理体制中利益驱动、政绩考评制度和财税体制不合理性等原因导致单向追求GDp的高增长,进一步加深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度。从单个政府因素来看,各级政府依然把GDp的增长速度作为政绩的主要标志,政府的财政状况和物质生产增长的速度紧密相连等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

由此可见,学者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研究颇多。但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的问题研究则大多还是从资源稀缺角度、从宏观的体制因素、政府因素等角度来进行论述,其理论研究还不够具体和深入。尤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点中,GDp作为测量经济发展的工具导向这一体制转变难点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工具性的改善GDp核算,将GDp发展为可持续发展GDp,从而减弱以其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的缺陷,发挥正面价值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大有裨益。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应着重于GDp导向功能的“转变”,实现从传统GDp导向转变为可持续发展GDp的导向。可持续发展GDp导向无疑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也是一个必要的理论补充。另外,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年。以可持续发展GDp为切入点进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研究,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从传统GDp导向到可持续发展GDp导向转变的难点

(一)从理论层面来看,可持续发展GDp内涵的界定存在争议

体制因素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困难的深层次原因,GDp的追求和测量作为体制因素核心更是直接导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困境。由于传统GDp存在许多缺陷,学界也一直致力于改进GDp的核算体系。在此情况下,绿色GDp、可持续发展GDp等概念相继出现。在我国,可持续发展GDp的概念最早由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于2006年提出,他主张结合自然意义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可持续发展GDp的内涵。但至今,可持续发展GDp的定义尚未明确,可谓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所谓可持续发展GDp是以传统意义的GDp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综合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在当前的国民经济核算中扣除自然资源的耗损成本、环境恶化的损失成本、社会资源的损失成本、人力资源的发展成本后的余额。

GDp的核算方式经历了从传统GDp、绿色GDp到可持续发展GDp的演变过程。相比而言,绿色GDp就是在传统GDp的基础上,在核算内容中考虑环境因素,但绿色GDp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因为它只考虑了环境因素,忽视了经济、社会和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绿色GDp仍然存在核算方法不够成熟、核算体系不够完善等不足。而可持续发展GDp在绿色GDp基础上突出人文因素,它是更科学、更合理的核算指标。对可持续发展GDp这一定义的理解还应把握以下两点:

1.可持续发展GDp是一种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环境、社会与人本四大系统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GDp秉承这一发展理念,以人为本,侧重于民生的经济研究而产生的指标,因此,它是一种反映可持续发展的量化指标。

2.可持续发展GDp是一种对GDp的调整和补充。GDp有其局限性,它纯粹反映经济发展,容易给人们造成一种“经济幻景”,隐藏在经济高增长、经济高速背后的环境、社会、人文问题都没有被充分说明。特别是对矿藏、水产和森林等资源过度依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对GDp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就更为重要。所以,可持续发展GDp是一种对GDp的有益调整和必要补充。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GDp不仅具有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意义,而且它具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法指导意义。曾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GDp突出以人为本,强调民生问题研究是其新颖和科学之处。正是这一点,它对积极促进我国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建设是非常有益的,也必将成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在动力。

(二)从技术层面来看,可持续发展GDp的核算存在挑战

1.可持续发展GDp的核算内容。

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GDp的定义尚未明确,可持续发展GDp的核算内容也仁者见仁。本文认为,由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科学发展观,它至少应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层面的三重含义。在充分理解可持续发展GDp含义的前提下,可持续发展GDp的核算也应综合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三方面的内容。

(1)自然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GDp。从自然意义上看,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要保持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自然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GDp核算方式就是要扣除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污染成本和生态破坏成本,计算出“绿色”GDp。这正是绿色GDp核算的内容。当然,这里也要将生态、环境保护所取得的收益核算在内。

(2)经济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GDp。从经济意义上看,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为前提,最大限度增加经济发展的净得利益。经济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GDp核算方式就是追求单纯经济的GDp,资本利益增值的GDp。这与传统GDp合理性部分核算的内容相吻合。

(3)社会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GDp。从社会意义上看,可持续发展最终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力三者发展的协调可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国民的福祉。因此,社会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GDp核算方式就是要过滤现有GDp中更多的“财富杂质”,呈现更加“纯净”和“健康”的GDp,从而真实有效地反映国民福利。㈣

一是从经济可持续性层次来看,从GDp中扣除因不安全的生产和不合理的消费等造成的GDp损失和支出。社会经济运行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在生产方面,以矿难为例,矿难本身造成的GDp损失、处理矿难问题造成GDp的损失以及技术改造等的支出,这些都应从GDp中扣除。此外,我国居民消费中普遍存在的奢侈消费、面子消费等消费方式也会造成资源耗竭和环境压力,由此形成的经济收入也应从GDp中扣除或者折旧扣除。

二是从社会的可持续性层次来看,从GDp中扣除防范和处理社会信用失效、公共管理失效、社会凝聚力弱化等造成的GDp损失和支出。信用已成为中国目前最为稀缺的资源,信用失效或缺失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增大了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瓶颈”。以假冒伪劣商品为例,国家用于打假、维护公民基本消费权所形成的损失和支出,就应从GDp核算中扣除。同时,为了弥补因市场不公、官员腐败、法治不力等原因造成冤假错案的受害者而形成的损失,也应从GDp中扣除。此外,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凝聚力弱化、人口老龄化造成的损失也应从GDp中扣除。而家务劳动(家政、保姆行业)、小商小贩“路边摊”经营,尤其是地下经济活动(走私、贩毒、等)形成的收入也应纳入GDp核算的范围,做必要的增加或扣除。

三是从人力的可持续性层次来看,从GDp中扣除人力资源的健康、身体、知识、技术、个人情感、心理损失或成本支出。从人力资源的健康方面来说,例如,在建筑的装修、装潢中使用带有放射性或有毒有害的产品导致疾病的医疗费用支出,用于防范和处理此类消费安全事故造成的GDp损失和支出,应从GDp中扣除。此外,劳动者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成为适应经济转型的人才要求,劳动者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培训、心理疏导产生的成本支出,参加社会保障的费用支出也应从GDp中扣除。按照幸福经济学的观点,工作过程造成劳动者休闲时间减少、家庭生活不和睦、人际关系不畅、人际关系淡漠等方面的这些损失在GDp核算中也应扣除。而家务劳动、闲暇活动增加等给人们带来的福利改善以及人们从产品和劳务的消费中获得的福利状况也应在GDp核算中得到充分体现。

2.可持续发展GDp的核算途径。

从发展资本的角度来看,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是可持续发展资本的来源,具体表现为自然资本、人造资本、环境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GDp的核算通过实物量核算和价值量核算两种手段才能实现。以人力资本为例,在可持续发展GDp核算中,首要就是对人力资本的健康、知识、能力等实物量进行量化。然后,在其价值量的核算中,对人力资本中的健康、知识和能力的消费及潜在生产能力的交易价值再进行度量。此外,在可持续发展GDp核算中,五大资本之间也存在实物和价值形态的替代与互补比率的问题。同时,五大资本之间也存在互补性,每种资本都有其最低的存量限制,尤其是自然资本。五大资本之间的替代与互补比率是可持续发展GDp核算的难点。

(三)从观念层面来看,可持续发展GDp导向存在政绩观转变上的难点

以可持续发展GDp导向作为衡量官员政绩的重要参考指标,它就要求在扣除环境资源成本、社会成本和人力成本之后核算真实的GDp,而此时,GDp数字必然缩水,这就会直接影响到官员的政绩和个人发展前途。各级政府官员一直以传统GDp为导向特别是唯GDp为导向,GDp与个人的既得利益相联系的政绩观的存在,也必然阻碍可持续发展GDp导向的转变。这一点从2006年中国第一份绿色GDp核算报告,不仅没有获得地方政府普遍的支持,甚至有不少省份要求退出核算试点的现实中可以得到启发。

(四)从制度层面来看,可持续发展GDp导向存在政府管理体制转变上的难点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政府管理因素作用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社会人文发展不可持续性的重要原因。政府作为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的行政管理者和价格的主要制定者,为了实现所谓地方财政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出现“大修土木”、大搞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以及通过不合理的财税体系进行廉价的资源经营的现象并延生出相应的盲目追求GDp增长经济、行政管理体制。另外,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可持续发展GDp相关的法律制度缺失、公共服务产品的财政责任下降也进一步加剧了追求GDp的高速增长。这些都是造成从传统GDp导向转向可持续发展GDp导向的政府管理体制转变困难的重要方面。

三、可持续发展GDp视角下突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点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可持续发展GDp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

正确的政绩观的核心是民生。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他的《经济学和公共目标》一书中指出,经济学应当关心人、关心社会公共目标。他还说,在一般官员和一般公民的思想里,“经济增长”成了不可动摇的目标和信念,“无论如何不应当妨碍经济增长”成了一把保护伞,遮盖了许许多多不好的事情和做法,对经济增长数字的关心超过了对人本身的关心,对“物”的注意超过了对“人”的注意。领导者一旦脱离了民生这一核心,就有可能陷入以追求GDp为目的的“经济增长主义”,带来很多消极后果。诸如,由于自然资源的掠夺式使用所导致的全球范围内的能源、资源、气候、环境危机;经济的“过头”现象和“过热”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要根本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就要从政府官员的观念人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群众的幸福指数、提升人民的福祉作为经济增长的目的,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同时,积极改革政府对各级官员和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政府应综合考虑人文、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因素,要把可持续的国民收入、可持续的国民储蓄、国民幸福指数等指标引人到政绩考核中,建立可持续发展GDp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使政绩考核体系趋于科学化、合理化。

(二)辩证看待GDp,建立可持续发展GDp导向的核算体系

对于GDp,要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一方面不要看得太重,尤其不能以它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错误的GDp认识,会导致传统GDp导向特别是“唯GDp”导向以及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在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与国际接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GDp指标具有国际可比性。但只能将GDp作为国际比较和自身前后期间比较的一项指标,而不能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因此,要以可持续发展GDp为主要指导目标,积极建立可持续发展GDp导向的核算体系。

可持续发展GDp导向的核算体系指标设计要充分把握以下几点:第一。突出以人为本的量化指标。比如,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恶化导致居民的健康受损、寿命缩短,安全事故致使劳动者的不孕率增加、胎儿畸形增加、人身财产损失、心理创伤,工作过程造成劳动者休闲时间减少、家庭生活不和睦、人际关系不畅等方面的损失在可持续发展GDp核算中的货币量化。第二,充分体现劳动者的技能、知识、领导与服务能力在可持续发展GDp核算中的量化指标设计。第三,社会资源的损失成本量化指标设计。例如,各种安全事故或公共管理事件处理所发生的时间延误成本、机会损失成本以及由于收入分配不公导致的社会治安问题的损失等在可持续发展GDp核算中的量化问题。

(三)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创建可持续发展GDp导向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