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十篇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十篇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14:17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篇1

【摘要】

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农村人民生活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美食化、健康化方向发展。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也越加明显。这就要求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必须致力于对发展生态农业环境、开辟绿色农业产品等课题的研究。本文在对发展生态农业的现实意义及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以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发展;意义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ecologicalagriculture)一理念的雏形是英国生态学家阿尔伯特・霍华德(albertHoward)于1935所提出的“有机农业”理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w.albreche)在发展有机农业理论时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他认为,生态农业是将系统科学、生态学理论、经济学原理应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农业模式。它即强调吸取传统农业的优点,保持作为生态一部分的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促进作用;也强调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其提升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速率。它要求农业的发展应当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发现生态变化和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手段遵循规律,促进农业生态的健康发展,保持农业生态的自然活力。

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中国生态农业”与西方那种完全回归自然、摒弃现入的“生态农业”主张完全不同。它强调的是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废弃物质循环利用;规避常规现代农业的弊病(单一连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等);通过用系统学和生态学规律指导农业和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如推行立体种植,病虫害生物防治),改善其功能;以及推进农户庭院经济等。在从村到县的各级生态农业的试点上,曾普遍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能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发展生态农业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起到关键作用,并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发展生态农业能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地位与作用

1、在我国的农业生产正面临重大的历史转型的关键时期,生态农业的发展将会对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生态农业的宗旨和理念以保护农业可再生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将生态观念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能够实现保护环境、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程度、满足人类的需要的多重目的,最终实现生态合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社会生活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丰富和提升,农民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这些事实背后,是农村人口数量的有增无减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这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副作用。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被看做是可再生的资源,但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水资源是有限的,耕地资源一旦被污染将会在较长的时期内难以恢复,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留守在农村的大多为老弱病残弱,这样的一个农村群体怎能承担农业高质量生产的“大任”?因此,有必要彻底改变现状,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农业经济的发展走向国民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存在的问题

1、科学技术及成果转化的限制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农业经济获得了较长一段时期的快速增长,但是,这种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很快就达到了临界点,传统的依靠增加劳动力和资源投入获得产出的方法,并未能使农业经济呈现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转变生产方式,使其转到提高全要素的利用效率和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出的道路上来。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应用和创新方面表现的并不尽如人意,发展的步伐相对缓慢,不但在农业技术的研发方面投入严重短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相对较低,农业科学技术人才也呈现出严重流失的状态,这些都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效果不佳。

2、生态农业的观念还未能深入人心。生态农业的实施有赖于个人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觉醒。由于如下两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生态农业的观念还尚未成为指导人民行动的主导观念。首先,在农村由于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的原因,农民的文化程度还相对较低,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和认识还存在着不足。数据显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劳动力中。35%仅具有小学文化水平,而在德国,接受过专门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占了53%,在日本,75%的农民都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虽然文化水平不一定代表着个人素质的高低,但由于生态农业是一门融合多门现代学科的综合理论,较低的文化程度会对生态农业的理解和实践产生障碍。其次,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还相对不足。农技推广经费在欧洲发达国家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左右,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其比重也有0.5%左右,而在我国,一方面农业总产值还相对较低,农村人口众多;另一方面农技推广的经费只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2%,这表明我国的农技推广经费的总额和人居额度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投入经费的短缺,直接阻碍了生态农业相关理念和技术的传播。

3、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生态农业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涉及到众多领域的学科,比如生态学、生物技术、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等,他需要这些学科的密切配合和相互融合,因此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系统学科。过去,我们往往只将生态农业作为一门独立和特殊的学科,从而重视了某一方面和某一部分,但并不能很好地促进这门系统理论的综合提升。此外,我们过去在产、学、研三个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的环节上,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和分离现象。

五、改善我国生态农业所存在问题的建议

1、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

在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对生态学规律、自然规律保持充分的认识,认真遵循生态农业发展的规则和规律,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促使生态农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为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对农业生态系统及其结构进行整体性的调控和优化,促进资源和能量的合理循环和流动,并以环境的承载为限,与自然环境之间保持相互依存的关系,保持生态农业的开放性和稳定性,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原理组织和安排农业经济活动,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处于高位。

2、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为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友好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3、生态农业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无公害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生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从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畜牧业、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加强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

4、建立适合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必须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当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和运行体制,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制定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六、总结

在我国当前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深刻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必要性,积极探索实践生态农业经济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提出的真实的要求。为此,除了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投入,最大可能获得预期的产出外,还应该积极的推广节能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治理成本,提高农业经济的效益。只有这样,农业经济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贲可平.对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农业发展论丛,2011(2)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篇2

[关键词]水库农业发展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tV6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5-0295-01

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我省近年来不断受到干旱气候的影响,水库可以有效地蓄水保水,其蓄水保水能力大小直接影响到下游农作物收成的多少,明显改善了全省供水不足地区的用水情况问题,文章就水库对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功能作浅要分析。

1前言

水库的建立是一种对水资源极端缺乏地区的很好的开发模式。它们的建成是对环境的一个重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但要抓紧环境保护工作,“发挥”水库改善水质、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这要靠水库管理单位以及水库周边的工厂企业、地震、环保和各级地方政府等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奏效。

2水库对生态环境的利与弊

水库的修建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气候、水文、土壤、地质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都会产生相关的影响。因此水库的修建在造福当地农民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2.1水库对生态环境的有利方面

水库的建立可以调节河流径流,改善库区气候(减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而且它们具有较强的供水供电能力,并在生态环境及地区经济建设中发挥显著作用。

2.1.1防洪

洪水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给河流沿岸地区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国民经济的各种基础设施不仅会遭到洪水的毁坏,还会严重破坏农作物的正常发育生长、企业的正常运营生产、损坏建筑物等,为了进一步减小洪水造成的损失,就必须充分利用水库的蓄洪功能,达到预防洪涝灾害的目的。

2.1.2灌溉

水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尤其是发生旱灾的时期,用水问题就会尤为明显,严重还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的正常发展。据统计没有得到灌溉的土地的粮食收成,要远远低于那些经过灌溉的土地的粮食收成。因此通过水库的建设,可以大大增加灌溉面积,同时,引水浇地工作也可以在最优的时间段内进行,自流灌溉面积得到了增加,扩大农业生产。

2.1.3供水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业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大,因此水资源缺乏问题就显得尤为严重。充分利用水库的蓄水能力,水库的建立可以改善人们对水需求量的问题。

2.2水库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弊端

一般修建水库后,下游工农业发展,人口增加,供水发电效益显著。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水库的溃决时有发生。后果特别严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巨大的防洪、供水或发电效益毁于一旦;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国民经济造成极大损失。

2.2.1水库的淹没、浸没问题

修建水库时,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蓄水造成一定范围的淹没,将使库区内原有耕地以及建筑物被废弃,居民、工厂和交通路线被迫迁移改建,从而造成损失。

水库蓄水后,抬高了水库周围的地下水位,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可以促成库边或库外某些地区出现沼泽等浸没现象。浸没使农田荒芜或单产下降,饮水和居住卫生条件恶化,建筑物地基受地下水浸润并发生沉陷,道路反浆等。

2.2.2水库的淤积和冲刷问题

挟带泥沙的水流进入水库后,随着库区水位的抬升,水流的过水断面增大,水力坡度变缓,纵向流速和紊动流速都大大减少,降低了水流挟沙能力,导致了部分悬移质和推移质泥沙在库区逐渐沉淀、淤积。水库的淤积不仅缩短水库的使用年限,影响水库的有效库容和效益,而且形成“拦门沙”,扩大库尾和支流上的淹没界限,影响其他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2.2.3水库的坍岸和滑坡

水库的土体岸壁,在库水长期浸泡下,土体的物理、力学及水理性质发生了变化。加之,在库面波浪对岸壁的积极磨蚀作用下,岸壁的平衡被破坏,导致库岸的坍塌、再造和滑坡。

3水库对农业、农田灌溉发挥的效益

水库对于农业、农田的灌溉效益明显增强,灌溉效益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源头水库的状况,只有在保证水库能安全蓄水的基本前提下,才能保证其灌溉效益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近年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不仅使得全省病险水库工程安全状况得以改善,且其灌溉能力也大大提升。

4水库的防洪功能与群众生命财产的保障

4.1防洪功能

防洪工程广泛采用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建水库,在防洪渠上游河道建立水库可以调蓄洪水,通过水库可以拦蓄洪水,进一步削弱洪水到达下游的流量,从而减小由于洪水所带来的损失。

4.2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

在汛期,各级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应对水库大埂、泄洪道等进行实地勘查,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责令水库所在地立即处理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求各水库的负责人时刻关注气象预告,密切关注天气、雨情、汛情等变化,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并严格做好水库汛期值班记录,重视巡堤查险,防止突发性灾害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结尾

在当前形势下,我们需要对水库的生态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把生态环境经济评价引入到水库建设项目的评价体系中,才能保证水库开发建设既能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同时也起到了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平衡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福臣.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篇3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生态路径;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简介]华启和(1975―),男,江西临川人,硕士,东华理工学院政法系讲师。(江西抚州34400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思考。但是,笔者认为,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从生态的角度,选择生态路径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生态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容回避的问题

人们谈到污染,更多关注的是工业领域。实际上,近几年,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非常严重,有关环境事故不断出现,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1、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从根本上侵蚀了农业耕作的物质基础,致使农业生产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第一,农村水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生产和生活用水受到严重污染,许多河流出现了“60年代饮水淘米,70年代洗衣灌溉,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的现象。我国农村饮用水符合农村饮水卫生准则的比例为66%,还有34%的人口饮用水达不到准则的要求。[1]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非常大,可导致农业减产、减收,降低农产品质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

第二,耕地污染严重,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加快。全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多达2000万公顷以上,受农药和其他化学品污染的农田约6000多万公顷。[2]农膜及各种塑料制品废弃物,由于极难降解,且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对耕地的污染非常大。耕地污染使其转换为财富的能力下降,加快了土地退化和沙化,削弱了土地的产出能力并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增加了后代农业生产的成本,直接损害后代人提高收入的能力。

2、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威胁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一,农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在20世纪末,农民因环境污染所导致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从1988年的十万分之95.02上升到2000年的十万分之112.57,提高了33.4%。况且,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并不仅仅是恶性肿瘤,还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病、皮肤病、胎儿畸形和死胎等等。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25%的疾病和死亡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全世界每年死亡的4900万人中3/4是由于环境恶化所致,其中儿童是环境恶化的最大受害者。[3]另外,农产品农药残留现象普遍,农民食品安全受到威胁。

第二,农民的生活质量下降。据统计,1995年全国农业污染损失至少为819亿元,相当于当年5196万农民的纯收入。1993年、1995年的全国农业税分别为125.7亿元和278亿元,而环境污染造成的农业损失分别为当年度农业税的3.5倍和2.9倍,最终演变成沉重的生态负担,成为生态灾难。[4]与此同时,对于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来说,因环境污染致病是一个天灾人祸,且不说长期的病痛所带来的痛苦,仅仅医疗费就会使人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3、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诱发农村的不稳定

第一,生态破坏导致生态移民的出现,影响农村稳定。据世界环境监测中心报告,自20世纪80年代起,腾格里沙漠先后吞噬了数万亩农田、近百个村庄,当地群众成了“生态难民”。内蒙古自治区将在未来10年内被迫生态移民20万,山西省将在未来5年内被迫生态移民40万。[5]大量的生态移民严重扰乱了农村正常秩序,也给接受移民地区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与此同时,我国污染防治不公加剧了城乡之间的矛盾。我国污染防治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农民的生存权利受到严重威胁,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

第二,环境污染诱发并加剧社会矛盾。近年来,各类环境纠纷日益增多,环境问题投诉以年平均30%的速度增加,2004年达到60多万件,群众上访达8.6万批次以上,“两会”期间提交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超过1.3万件,一些地方由环境问题引发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如2005年4月,浙江东阳市画水镇因竹溪工业区污染导致严重冲突,造成30多人受伤,数十辆汽车被砸,学校停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6]

二、生态路径:破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效,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必须以生态为突破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路径。

1、生态路径的价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领“三农”工作的突破口,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要素的制约性作用,选择生态路径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生态路径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生产量、进口量均为世界第一,导致了严重的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的环境质量,对食用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我国农产品面向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因此,我国农业只有走生态化的道路,选择生态路径,才能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第二,生态路径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我国农村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农村的发展基础受到严重的损害,这也是我国农村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耕地的梯减难以逆转,人多资源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对农村生态环境资源形成了巨大压力,也扩大了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乘数效应。如果考虑到农民相对落后的粗放经营、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生态化的道路,选择生态路径,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三,生态路径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农民问题最关键的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变贫困的诉求,成为农民谋求发展的最直接动力。由于受资本缺乏以及发展途径的制约,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差的农民无力顾及对生态环境污染控制,走上资源消耗型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实际上是掠夺式发展,以非持续的方式残暴地从环境中索取的发展,从而直接造成土地退还和沙化、森林破坏、河流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因此,走生态化的道路,选择生态路径,能够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提升农村的生产方式,让“生态”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机会。

农村生态环境的危机昭示了生态要素的重要性,选择生态路径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历史的必然。正如有些学者指出:“有远见的政治家已认识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比解决阶级与阶级、民族与民族、政党与政党之间的矛盾问题更为根本。”

2、生态路径的选择

当前,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来指导。如何在生态化发展的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路径为突破口,全面、立体探索农村生态化发展的模式,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要求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强调因地、因时,以便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适应最佳生态环境,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就是要通过实施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庭院生态经济开发、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工程的推广适用,逐步实现农业结构合理化,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害化的目标。当前,主要是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生态农业旅游,把它们的发展都纳入到生态的轨道上来。

第二,加大政府投入,制定生态法规。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公正和公平问题。在我国环保工作中明显存在着重城轻乡的现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把投入重点放在大城市,投入结构放在大工业和大工程上,农村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但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环境状况决定着全国的环境状况,并对能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城乡环保投入平等。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生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基础实施和医疗卫生事业。

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生态法规的建设。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必须走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订了一系列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但从目前的环境现状看,应该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税法》等绿色税法,开征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环境税既可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减少污染,又可以为国家公共财政筹集资金,从而扶持农村的环境保护事业;生态补偿税是指自然资源使用人或生态受益人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所有人或对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税收制度,这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解决好农村问题。

第三,提高人的素质,培育生态农民。

我们现在很多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还缺乏生态环境和生态消费方面的知识,需要加强生态道德的教育。我们要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逐步落实到教育体系和教育计划之中,落实到地区的社会发展计划之中。特别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绿色生态教育,新闻媒体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宣传重点,强化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与他们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使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7]

当前,关键是要引导建立农村民间环保组织,以保证农民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话语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农村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和参与不仅可以约束、监督企业和政府,而且还可以将社情民意全面真实地反馈给政府,便于真正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这种农村民间组织还可以通过农民的参与,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解决好农民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选择生态路径,就是选择一条绿色的道路来建设新农村,这在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3][4]李锦顺.城乡社会断裂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5,(1).

[2]李佩.农业污染:食品和生态安全的隐蔽杀手[J].生态经济,2005,(1).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农村生态文明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人类的发展需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在马克思看来,人们生存或者说继续存在的前提就是自然界,人与自然界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二,人类需与自然和谐相处。马克思认为人作为自然的一份子,应当和谐地和自然相处。第三,人在享用自然的过程中应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其主观能动性。马克思指出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类在劳动实践当中对大自然进行改造,使大自然更好地为人类生存提供服务。农村生态文明的涵义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摒弃过高投入、低利用率的粗放式模式,构建科学的发展方式。二是农民居住环境的优化。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需要做到改变农村的整体风貌,营造良好的居住氛围。三是农民生产以及生活方式环保。应该将农业生产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法染物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承受力。四是农民生态思想观的提高。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不管作为行动力量还是作为坚强的依靠力量,农民都是重要的参与者。

二、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化学工业产品对环境影响严重

由于高污染的工业企业很难进入城市扎根,故而整体出现了高污染的工业迁移到农村的趋势,这给农村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破坏。这是因为一些工业肆意的排放一些未经处理的废物以及工业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化学工业产品,给当地的水源、农作物等造成很大的损害,大大降低了环境的优质程度,污染现象随处可见。

(二)政府环保工作不到位

在治理农村环境方面,虽然政府采取了一定的环境监管措施,但农村的生态环境还在不断恶化,这与政府环保工作不到位有很很大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相对匮乏。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下设的最低一级的单位是县,几乎所有的县以下乡镇没有设立环保机构。第二,实际生活中,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承担的责任归属不明确,就使生态环境工作出现“人人能管但是人人不管”的情况。目前,我国对政府环境责任的界定还很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这就使各部门在对待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时,权利责任界限模糊,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沟通协调渠道不通畅。

(三)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我国农村的土地使用率很高,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会施以大量的农药化肥。这种行为虽然暂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从长期看却导致了土壤的退化。这种现象使得土壤的抗逆性大大降低,再加上自然因素或者是人为因素等的外力作用,土地则极容易出现显性退化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土地的生产力,折射出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总的来说,农民对化肥亦或是农药的使用不当,农作物的产量大大降低或者是处于较低收获状态,这不仅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更是恶化的生态,破坏了环境。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促进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污染控制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必不能过度改造。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保证其高效而又环保地运行。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对传统的发展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向着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迈进,也就是通常所讲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种工业化道路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带动工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生态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前提是我们必须要遵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事求是原则。

(二)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能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生态问题中,政府功能得不到发挥就会大大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在当前农村生态环境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只有充分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能,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问题。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各部门在环境方面的职责,做到权责分明。当前良好的政策需要良好地执行,加大监督机制功能地发挥是使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职能的必要保障。

(三)改善农业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经济层面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但获取方式不当或者过度获取就会导致生态平衡地破坏,因此,从农村生态环境的角度看,需要改善农业的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科技,使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另外,国家应该在农村设立农业服务点,帮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发展现代农业的观念意识。与此同时,政府应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予以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推广节约型的生产生活技术,鼓励农民使用清洁能源,以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晓霞马秋野刘永红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市宽平小学

参考文献:

[1]余克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求实,2014(03).

[2]杨雨婷.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3(12).

[3]赵瑞华,厉雅娇.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J].人民论坛,2015(26).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篇5

关键词滕头村;生态服务;农业;形象传播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2)65-0101-02

1滕头村及其生态服务型农业介绍

滕头村,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让这个已然成为“世界十大和谐乡村”以及“全球生态500佳”的浙东乡村再一次成为低碳环保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关注,视线以及研究开始投入到滕头,这个以生态农业发展起步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浙东一隅。

滕头村与传统村庄一样,都不改变发展农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但其农业类型却有别于常见的生产型农业,是一种紧密聚焦于生态与服务,以土地为基础的生态服务型农业。

1.1生态型农业

滕头村生态型农业的表现,就是农业与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产业的结合。生态旅游以生态和文化的原始自然性为重点,在与农业相辅相成的建设中,使消费者体会到农业中原生态的自然田园风光与文化民俗。滕头村以“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的主旨,规划出了一套完整的具有“滕头”特色的生态型农业发展方案。

滕头村的生态型农业不仅仅是单一的生态旅游项目,还扩展开发了中小学生心理教育拓展项目、生态农业技术示范、产业展览以及农家特色餐饮等。这样大大改善了以往游客被动参观的问题,开始了“体验式”的服务型农业。消费者不再是单纯的观看者,而是可以参与各种农务劳动、民俗活动。在实践之中,获得自然、历史、民风知识。

1.2服务型农业

服务型农业,就是通过对多方主体显性和隐性需求的探索,制定出一种服务最大化、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农业发展模式。

滕头村的服务型农业满足了都市消费者重返自然的心理需要;满足了本村提高村落经济水平,村民的生活水平,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的需求;满足了奉化政府大力弘扬生态型农业并且积极推广城市绿色形象的需求;满足了现代社会在科技与外来文化大量“入侵”的同时,发展与稳固中国江南特色的乡村文化以及乡村经济产业链条的需求。

1.3生态服务型农业

滕头村提出“理念先行”这一指导思想,促成了生态型农业与服务型农业的结合发展。秉承服务消费与生态环境双重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的发展观,90年代初滕头村率先成立了全省首个村级“环保委员会”。生态不仅仅是滕头村发展服务型农业的基本,更加是滕头村民日常生活的基础。在生态服务型农业发展下的滕头村民,十分拥护村政府,处处都是齐心协力建设滕头村的景象。生态服务型农业引领的,是一个美丽富裕的和谐村落。

2形象传播

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滕头村开始着眼于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以及核心价值的提升。

2.1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在最佳实践区,短短6个月时间,吸引了超过100万的海内外游客,相关网络媒体报道超过471000条[1],同时还包括平面媒体以及电视新闻的报道。借助世博会,滕头村的品牌效应有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世博会不仅帮助滕头有效地利用了媒体资源进行有效而广泛的传播,同时本身作为展览会,滕头案例馆作为一个实体的存在,可以实现传播效果的直观性,与公众沟通的双向性,沟通方式的高度集中性,同时这样的形式又具有很好的活动新闻性。滕头案例馆,作为滕头村主动进行对外形象宣传的一次展示,着眼于整体的品牌形象,牢牢定位生态二字,立足于全球化,以及低碳经济发展。滕头案例馆的展示,贴近了时展的潮流以及时下农村发展的新趋势。同时滕头村也因为世博,其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也有了较大的突破,2011上半年同比去年旅游营业额增长62%[2]。

滕头村的形象宣传在借助世博会之前就有了很好的起步,而世博对于滕头则更是一剂强心剂和助推器,加速了其品牌融合和发展的步伐。

2.2多元化传播方式

其实在参与世博会之前,滕头村就已经开始对自身生态服务型农村的品牌进行一系列的构建与传播了。滕头村在确立发展生态服务型农村的思路后,便在践行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宣传自己的地方特色与品牌,使其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和谐度有了质的飞跃。而其传播方式的选择也是多元化。

1)口碑传播。旅游业,生态农家乐的旅游项目,满足了时下都市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而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良好的人员服务都使得来客都对滕头的生态旅游印象深刻。作为消费者同时也作为滕头生态文化传播的受众而言,游客对于滕头服务生态旅游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其口碑传播以及人际传播的效果。按照滕头村现任办公室副主任,团委书记周全的话来说,滕头村不做广告。滕头的生态旅游业对于都市人身心需求的满足则为其带来了良好的口碑效应。而口碑在消费者之间则具有着“零号媒介”[3]的作用,并且被视为当今世界最廉价的信息传播工具和高可信度的宣传媒介。所以滕头村的服务型生态旅游为其形象的传播带来了良好的口碑效应以及经济效应;

2)主流媒体报道。包括电视,杂志,报纸以及互联网。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各种形式。电视包括央视新闻、地方的新闻卫视、以及旅游农业频道,杂志包括旅游以及农业类期刊。而报纸包括了大大小小地方国家新闻报刊,互联网上的信息则更是不计其数,在百度输入关键字“滕头,世博会”则就有133000条相关信息。这一系列的媒体报道量都使得滕头村有很高的曝光度,有效地的提升了其自身的知名度;

3)权威认证。1993年获联合国地球生态五百佳,2007年滕头村被评为世界十大和谐乡村,前国家主席提名为“了不起的村庄”、2010年滕头村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等等,一系列的国际级以及部级的权威认证,使得滕头村的生态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以及具体化。这一系列的权威认证以及荣誉称号都是对滕头村生态事业推进的认可以及肯定,而这些国际性以及部级的认可都必然引起媒体的广泛报道以及高度重视;

4)实物传播。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对于滕头村而言就是绝佳的实物传播的平台;其次滕头村在世博之后计划将滕头案例馆搬回滕头村,作为后世博滕头馆的延续,也作为一个生态旅游的新景点以及项目。而滕头案例馆作为实物传播的载体,承载了生态农村发展以及世博会的文化意义。但本质上它依旧是一种信息传播,而对于滕头而言可以提高信息传达的有效性以及到达率。世博以及后世博时期,滕头依旧会以高效有效的方式,通过实物传播的形式将自己的形象以及价值要素传达到受众。

滕头的形象传播,一路伴随着其生态服务理念的贯彻、落实以及发展。滕头村的成功具有必然性、滕头村的生态服务理念发展之路具有先进性以及预见性。滕头的经济发展与形象传播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4点:起步稳扎稳打,夯实基础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创新传播模式;精准传播平台,提升形象定位;不断改革传播观念,建设发展与传播双行并重。

3对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滕头村的发展以及传播模式,不仅为其自身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效益,并且对于今后中国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种借鉴意义不仅局限于村庄的发展模式的意义,更有着对于村庄发展观念创新层面的意义。它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二化”并重,另辟蹊径。

“二化”即整合化和品牌化。滕头村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后期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整合化,并将整合化的“滕头系”产业都进行了形象上的统一,做到了品牌化的经营。这相对于零散的产品和产业,提升了其整体的竞争力和抵抗风险性。至于品牌化的传播则是一种对于整体形象的整合,广泛受众群对于“滕头”有了宏观上的认识,而对于特定受众来说,例如滕头产品的消费者以及前来滕头旅游者的游客,“滕头”品牌则更使他们能够清晰的定位产品及服务。

2)创新先行,观念提升。

“创新”二字在滕头村的发展和传播模式的推进中,无处不在。从最早大胆的突破传统农业村落的发展模式,到后期目光锁定于高水准的传播平台。都体现了其观念深处的创新意识。可以说没有一个创新的观念意识,就不会产生创新的行为和持续的发展。

另外一个值得称道的创新行为则是,“滕头”始终坚持利益共享最大化的原则,即将村庄发展的获利投入到改善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去。让居民生活跟上村庄发展的脚步,滕头村中整齐的别墅区,日夜巡逻的警卫,以及滕头人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都是滕头多年来成功发展的最有力证明。

滕头生态服务型农村的发展已走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发展的前列,而农村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其品牌构建与形象传播。以生态服务型农业带动滕头品牌形象推广,以品牌效应促进其生态服务型农业的发展。

时下生态服务型农业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热潮,但如何真正使这样的农业在自己的村落里发展起来,滕头的品牌之路则有着很强的指导以及借鉴意义。其他的农村应该因地制宜,吸取滕头村的发展经验,形成自己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共宁波市委党校课题组.走在前列的新农村建设――基于奉化滕头村调查研究.,2006

[2]胡元华,骆政尧,石坚荣,刘浩梁,等.滕头村生态农业建设成效[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1,13.

[3]费国良.从生态农业迈向都市农业――滕头村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3.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村与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循环、可持续繁荣的文化伦理,构建宽容、和谐、和谐的绿色发展模式,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利共赢。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的命运,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事关“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成功实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成功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学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深刻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性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和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环境提升到生命的高度,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不能忽视甚至忽视传统发展观指导下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不能忽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新的时代,我们必须落实新理念,实践新责任,展示新成果,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中国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思想的转变引导着实践的创新。绿色发展理念植根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经济认识的深化。在传统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也存在资源要素紧缩、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事实证明,不顾生态环境承载力,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理念,无异于渔获其利,,忽视生态环境价值,牺牲资源的经济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只有认识和尊重中国经济,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指导思想,才能促进工作创新。

的绿色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发展观现实绿色发展理念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格局。回顾过去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会发现,这种情况往往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在粗放发展理念指导下,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益紧张。在新时期,面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引导思想转变,推进工作创新十分迫切和必要。要深刻理解绿色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和战略意义,切实用绿色发展观指导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以农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底线,为建设美丽的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态环境问题崛起的重要原因是不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因此,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中国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时期,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提高我国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广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改变农产品的生产结构,以协调发展农产品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既是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农业面向世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是提高中国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首先,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向世界开放市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要关注农产品的实际需求,还要深入研究整个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发展。其次,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切实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大格局。最后,因地制宜,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对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关系到农业生产质量的提高、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我们应该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提升我国农业的整体素质。

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包括优质的生态环境,还包括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良好的人居环境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最包容的人民福祉。加强村庄规范化管理,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既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村振兴战略应有的意义。

的乡村治理涉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一味强调经济发展,注重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忽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新时期,农村治理观念需要更新,农村治理水平需要提高。通过有效的农村规范化治理,促进人居环境的切实改善,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整个农村社会发展之中。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即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改善和保护现实的生态环境,营造蓝天、绿地、绿水的宜居环境,还要注意形成和弘扬良好的乡村风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生态环境底线,坚决尊重,服从和保护自然,不为经济发展牺牲资源和环境。同时,要注意建立长效机制。良好乡村时尚的形成和推广也是宜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形成良好风尚,真正实现农村建设的"内外兼修",使农村不仅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示范区,,同时也是一个美丽的家园,聚集着良好的风俗习惯。

保护,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必须重视这些生态历史债,加快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利益,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考虑生态的代际公平,坚决不吃当代食物,割断后代的道路。

对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从长远和全局出发,把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管理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农村振兴战略,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长远征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生态环境的治理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奋斗。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将“功成不必在我”的概念内化为持续斗争的内在动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才能取得成效。

,正如所强调的,“环境是人民的生计,青山是美丽的,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的价值不容忽视。因此,在推进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参考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篇7

关键词: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述评

党的十召开以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也得到了贯彻和落实。农业部办公厅于2013年2月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使全国范围的“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正式开始。“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分为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部分二十个目标。创建活动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目标引导、试点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政策、人才、科技、组织为支撑,以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居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为途径,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示范典型,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新农村建设内涵,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

一.“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义

1.“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因而,“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便是落实十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就要首先将农村的发展建设纳入重点考虑的范畴,进而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在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威胁的今天,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无疑为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从这一方面来说,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也确有其必要意义。

2.“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需要

创建“美丽乡村”活动对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下的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局限。面对不断发生变化的时代形势,农村的经济如何得到良好发展,是一个亟需考虑的问题。而“美丽乡村”活动的一个主要建设目标就是加快农村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提高,进而打造具有高效率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因而农业部进行“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

3.“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农业部开展“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的生态文明,为人民的生活创造一个适宜居住的良好环境;此外,“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还能够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的物质方面极大丰富,从而保障农村人民的生活得到物质方面的有效保障,加之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改善当前的农村生活水平,加快农村地区现代化进程。因此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对全面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内容与效果

1.“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原则

在“美丽乡村”活动的创建过程中,秉持相关原则,从根本上保障“美丽乡村”活动的有效性得到实现。基于此,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时将以人为本,强化主体;生态优先,科学发展;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等作为基本原则,活动开展过程中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遵循自然规律,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制定不同的目标,并在同时发挥一些“美丽乡村”的典型建设模式的榜样作用,推动整个活动有条不紊的展开。

2.“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目标

“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建设目标包括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等方面的内容。而经过活动的有效开展,农村地区的产业形态、生产形式、资源的利用方面、生活的环境与基础条件方面、人民权益的维护方面以及乡风民俗的传承方面都取得了极大进展,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这些目标设置也比较符合创建活动的基本情况,适宜农村地区的建设基础与发展水平,对“美丽乡村”活动的良好开展提供了有效方向指导。

3.“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重点

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首先要确定一些重点内容,这对整体的创建活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具体的工作中,组织乡村试点、创建发展典型、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利用科学技术保障创建活动的开展都是农业部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内容,如此使试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评选出了一些建设典范,极大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并有效推进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运用,促使农村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故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多选择的工作内容重点对整体建设的重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小结

总之,“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开展,对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以及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农村地区“美丽乡村”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农村的传统发展模式,为当前的农村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发展方式。“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的和谐发展实现了当前农村建设中的总体目标,为人们构建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发展了农业生产,也传承并发扬了生态文化,这一积极的农村建设发展模式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们生活幸福程度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秋红,于法稳.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进展综述[J].学习与实践.2014(06)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篇8

【关键词】万山区;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保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具有促进基本农田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人居条件的作用。万山区处于贵州省东部武陵山区,东南与湖南省芷江、新晃两县接壤,西邻玉屏县,北与铜仁市相连。地理位置为东经107°7′至109°24′,北纬27°26′至27°37′之间,总面积842平方公里。作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万山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民生水保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抢抓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支持铜仁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城市异地转型,围绕民生水保、生态水保、资源水保、和谐水保的目标,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加强治理的基本思路,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党中央的伟大号召,作为广大基层党组织的农村干部就应该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对于我区而言,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高度重视水土流失问题,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当前我区农村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刻不容缓。

一、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意义

当前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地质问题,贵州喀斯特地貌就是其中的典型。近些年来贵州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得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峻,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农业产量,农业安全。对农民的经济收入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中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农民的粮食产量,对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保证粮食生产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就必须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

二、当前我区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区的农村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之所以会出现这么严峻的局面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自然灾害频发、矿产资源粗放式开采、人口压力大、干部群众认识不足就是其中的典型因素。加强对这些因素的了解对于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然灾害频发。我区自然灾害非常多,尤其是近些年来滑坡、泥石流、山洪、旱涝等自然灾害不断爆发。这些自然灾害的出现严重打破了原来的生态平衡,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自然灾害的产生也是造成我区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

(二)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采。我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同时又由于粗放式的开采方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当前的矿产开发大多采用的是露天开采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对地貌形态和地表植被造成了严重影响。粗放式的开采方式使得矿区周围出现了土地荒芜,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粗放式的开采地表植被也被严重破坏,在暴雨山洪的冲刷下水土流失现象也变得非常严重。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采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问题,粗放式开采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结构问题,在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中,经济结构转型是必然趋势。

(三)干部群众认识不足。当前在GDp挂帅的大背景下,各层干部群众,尤其是农村干部群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水土保持工作并没有十分深刻地认识。他们虽然意识到了水土流失的危害,但是却没有根本重视这个问题,长期存在着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在治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干部群众没有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这是导致近些年来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

三、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当前在我区新农村建设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今后,我区水保工作的指导思想要向服务新农村建设转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保生态建设工作全局,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核心,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以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当前林果药材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亮点,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着重发展林果药材经济,这对于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为目的,发展生态旅游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小流域综合治理。围绕农村自然环境、农业资源、田园景观,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清洁型小流域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城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不仅有助于发展农村经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能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促进我区生态旅游的建设能够有效增收,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加快培育后续产业,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以封禁治理为关键,建设生态修复工程。在山区林缘乡镇,重点实施生态修复项目,通过界定封域,依法监管,封育保护,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提高植被覆盖度,并结合人工直播造林种草、舍饲养畜、建设基本农田、发展农村能源和生态移民等措施,建设良性生态小区。在稳定现有监督监测站、水保生态监督中队等监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以县级水保执法监管为主体,乡村监管为纽带,流域区监管为核心的三级监管体系;培养一支精干、实干、高效、廉政的水保执法队伍,应把水保执法与重大项目建设的行政许可和水保方案编报的实施有机结合,逐步探索把水保行政执法转轨到司法执法的轨道,为保护水保成果、治理生态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结合小流域治理,加强对水系、道路、农田、村庄等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开展水土保持人居环境建设。积极推进城市优美型、城郊旅游观光型和生态休闲型小流域建设。不断丰富小流域综合治理内涵,在做好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把水源保护、产业开发、人居环境改善、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洁净的水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居住、休闲、观光旅游场所,弘扬水保文化,倡导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王金华.新农村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J].神州,2013(9).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篇9

一、深化认识,解放思想。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农”问题事关全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自2004年以来,连续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做出了一系列新的惠民政策,明确提出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近年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脱贫奔康统揽全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经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农业在自然灾害较多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农畜产品产量增加、质量提高,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多。二是种养业结构调整进展较好,搞种养、上项目、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已深入人心,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县26个新农村示范点累计投入资金7542多万元(村或村民自筹5329万元),完成农房改造953户、村道硬底化改造72.8公里、农村饮水工程19宗、沼气建设491宗;建成农村卫生站30所、村级文化室17个;充实农村调解员108人;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个。四是林业生态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农村其它工作稳步推进,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但是形势越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居安思危。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县农村工作仍然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还处在起始阶段。农产品的品种质量结构、农业的区域布局、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农民生活还不宽裕,农民增收缓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可能性较大。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五是农村面貌还比较落后,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六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有待加强,农村各种不稳定因素还较多,各种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任务还十分繁重。这些情况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推进我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务必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分析,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长远意识、开放眼光和市场观念去谋划农业农村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把握重点,明确任务,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一年农业农村工作要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为总目标,以“立足长远、以人为本,减少农民、缩小农村,抓劳动力进城市、抓农副产品进超市”为指导原则,把握重点,明确任务,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

1、以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为重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进一步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要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积极探索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路子,着力推进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以优质、高产、适应性为主要目标,不断选育、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改良动植物品种,重点推广袁隆平杂交稻、优质水稻种植,大力发展具有紫金特色的三华李、荔枝、龙眼、春甜桔、金萱茶、山楂、优质蔬菜等特色农业,推广瘦肉型猪、蓝塘猪、三黄鸡养殖,逐渐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结构调整格局。二是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做强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引导和鼓励发展农业协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让这些组织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带领农民致富。

2、以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我县农村(包括圩镇)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居环境“脏、乱、差”较为突出的局面。为此,要按照“规划科学,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目标,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要“封管造”并举,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管理;继续抓好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培育和发展生态林业产业,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二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五改”(印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灶)工程,开展“治理农村污染源,建设新农村”活动,达到“三无四有五好”(“三无”,即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溢流、无宜林荒山;“四有”,即有村庄规划、有卫生村规、有环卫队伍、有环卫设施;“五好”,即基础设施好、污染治理好、村容卫生好、绿化生态好、村民意识好),促进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三是要加强村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要抓好村庄规划,以规划促新农村规范建设;另一方面,要抓好农村文化娱乐、休闲活动、商贸服务、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切不能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

3、以加强培育新型农民为重点,提高新农村建设后劲。要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村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一是要加强新农村农民后备军建设,对初中、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知识型和技能型的现代农民。二是要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充分发挥县、镇农技推广中心主阵地作用,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实用技术培训,经常性地开展田间管理现场培训,发放实用技术小手册,努力使每个农户都能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三是要继续坚持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使广大农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点,掌握新技术。四是要经常性地与劳动、扶贫、科技等部门联系,搭建培训平台,通过培训,使农民的素质得到提高,就业技能得到增强。与此同时,要广泛开展“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继续加强农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传统教育,扎实创建和谐农村、和谐家庭,逐步形成农村健康、文明、向上的新风尚。

4、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为重点,建立完善新农村基本保障制度。要进一步扩大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困难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在全县建立完善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着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快解决单纯务农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要尽快完善、解决城郊和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认真落实五保户供养政策,使广大农村的弱势群体实现应保尽保,真正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所有困难群众。

5、以加强班子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全面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要结合今年的村级换届,选好配强村级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村两委换届结束后,组织部门和各镇要认真组织好村干部培训,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要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推行村务公开,完善村民民主理财、民主评议干部、审计监督农村集体财务等制度。要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扎实开展群防群治,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农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做好农村工作,创造农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领导,转变作风,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丰富,任务艰巨,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转变工作作风,狠抓任务落实,确保扎实推进和有序发展。

一是必须做到精力到位。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以夯实农业农村工作基础为着力点,突出以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切实把精力集中到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来。要从调查研究入手,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推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对策与措施,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使我们的工作积极主动,扎实有效,不断提高领导和服务“三农”工作的能力与水平。

二是必须做到投入到位。要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真正做到对农村的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各项支农措施只能加强、不能减弱。在资金的分配上,要防止“天女散花”,“遍地撒网”,不搞平均主义,保证重点工作,保证重点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资金拨付上,实行动态管理,对发展势头好、推进力度大、项目建设标准高的村镇,重点倾斜支持。要引导农民充分发挥积极参与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自筹资金,在增加收入的基础上,增加生产性投入,增加劳动积累。要大力引进外资,积极争取较大型农用工业、食品行业的企业以及有实力的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和涉农产业。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策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仍然沿用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对农业采取掠夺性经营。农业的发展伴随着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物质和能低利用,最终导致农业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显然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放在重要的地位,通过研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阻碍因素,找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策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策略,是针对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其核心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延伸理念,通过农业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地利用农业生物能资源,利用生产中每一个物质环节,倡导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实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和生活环境优美,使农业生产和生活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因此,循环农业的本质特征是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节约。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农民收人,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恰能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摒弃粗放式经营,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这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行集约化经营,增加农产品的生产品种,深化农产品的加工,进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防治污染,采用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都会增加和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这既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又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为农民增收,走向富裕开辟出新的途径。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污染、保护农村环境的必然选择

保护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目前我们的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效地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提倡清洁生产,要求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排放,减少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遵守生态规律,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产品质量,杜绝了农产品污染问题。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推进产业的生态转型,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各种模式的循环链式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化农业、观光农业,带动相应的加工业、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永续利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加人,农业关税被逐步降低,国外农产品大量进人中国,我国农产品面临着更多挑战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也逐渐走出国门,更多地参与到全球化竞争中去。近年来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本国利益,频频设“绿色壁垒”,对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要求尤为苛刻,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境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这给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出口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此,我们必须积极应对,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全面保护和改善环境,大力推行生态农业,清洁生产,以此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障碍因素

当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诸多的阻碍性因素,主要表现在:

1.农业资源严重不足,规模化水平低

我国的农业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水资源不足。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627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是农业大国,是世界最为主要的产粮国之一,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0%。第二,耕地资源不足。据国土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05年人均耕地面积为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耕地面积每年仍在减少,我国的农业形势日趋严峻。第三,森林资源严重不足。国家林业局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公布,我国目前森林面积为15894.1万hm2,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人均占有森林面积、蓄积量为0.128hm2,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和1/8;这种现状极不利于我国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的医乏使得农业生产很难实现生态系统内物质能源的自我循环,不利于循环农业的开展。

2.农业经营者的素质低,组织化程度不高

农业生产在我国虽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我国的农业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村经济现代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农民收人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大部分农村还无力对循环经济进行经济支持。一般地说,必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胜任发展农业循化经济的需要。可是,我国的农业经营者的素质在一段时期内还不能达到要求。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民有较高的组织程度,以应付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而我国农民处于一种分散、无序的状态,这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极不相适应。经验表明农业合作社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益的组织形式,家庭经营可通过合作社加入到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之中。高度的组织化有利于循环经济技术的传播和认同,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目前,我国农村中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不利于新的技术的传播和运用。

3.科技力量薄弱,农户循环经济意识淡薄

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的输入自然资源;遵循产品的再使用原则,以及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按照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同时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尽可能的利用高科技,以知识投入替代物质投入。物质要素的投入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实际上被弱化,而高新技术作用不断的被强化,这就需要完善的科技推广应用体系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如我国的农业灌溉,仍然以漫灌式补水为主,这种方式水的利用率很低,加上沟渠河道的渗漏,以及工业废水、化肥、农药污染,使我国水资源更加紧张。

4.法律保障不健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经济、环保、农业和社会的重大变革,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手段作为支撑和保障。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依赖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只有加大立法的力度,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调整,明确其法律地位和运作程序,严格区分在循环农业经济的各个环节中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管理者之间各自的权责,才能保障循环农业经济有序运行、保证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农业循环经济持续、高效、稳定的发展。为此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研究,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是当务之急。

四、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针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加快观念转变,增强农业循环经济意识

现行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直接危及生存空问,必然导致经济停滞、下降。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全社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不仅需要政府支持和帮助,更需要全社会公民的自觉参与。利用各种媒体及时环境污染状况,让全社会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和严重危害性,宣扬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相关知识及其重要性。树立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发展观、新价值观、新生产观和新消费观,尽快实现传统农业经济观念向农业循环经济观念的转变。

2.加紧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立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场变革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社会经济活动,需要一个明确的导向系统。没有明确的思想概念和价值观念为其指明方向,没有可靠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来统一其行动,发展循环经济就会陷入混乱。循环经济无论作为一种经济理论还是一种现实的经济模式,都需要建立相应的道德规范,通过长期的教育使其深入人心。只有通过法制建设和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把循环经济从一种经济理论转变为人人都能遵守的行为规范。同时,通过法律的约束加速道德教育跨越传统观念,塑造新的道德规程。

3.推广现有先进农业循环模式,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1)以立体农业为特点的循环模式

如种养结合的林间种草养禽,林草为禽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和饲料,禽吃害虫和粪便肥田又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经济收入。这是一举多得的农业循环之路,在各地已有成功的范例,应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

(2)以生态农业为特点的循环模式

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遵循生态学管理和生态经济规律,采用基因工程、不施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合成物质,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体系。这种模式对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稀缺资源,有效防止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打破国际“绿色壁垒”,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结合实际推广和应用。

(3)以产业链为特点的循环模式

主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狠抓农业生产环节的循环利用,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这种模式具有广泛性与应用性,要求各产业之间形成互相关联,上下依存的产业链,并建立良性循环体系,通过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附加值高的生物、环保、绿色产业及产品加工业,用先进设备和工艺,提高产品的使用次数和利用率,做到低消耗,少排放、无污染、多循环、能回收、再利用。

4.加强科技的研究、开发、推广,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我国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做好技术保障,在推广农业循环经济的同时,加强农民的理论培训和技术支持,构建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化服务。如对区城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套种、节水农业等技术推广给农民进行培训等。

参考文献

[1]赵洲.财政对农业投资问题探讨[J].观察与思考,2006,5:40-41.

[2]杜青林.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2:6-11.

[3]刘铁军.生态农业建设障碍的宏观环境探析[J].中国生态农业报,2006,14(2):11-14.

[4]姚天冲,张静.《循环农业经济促进法》的立法刍议[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