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产技术调研十篇生产技术调研十篇

生产技术调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5:26

生产技术调研篇1

【关键词】生产井;实时监测;调整生产层

前言

目前油田生产井应用的动态监测方法普遍存在笼统、不连续、成本较高和受管柱类型限制等问题,与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调整的需要越来越不适应。生产井实时监测调整工艺技术,不仅能在地面控制油井各个层段的产、堵状态,而且能够实时监测到各层段的压力、温度、产液、含水等数据,为精细地质研究和开发调整提供及时、准确、连续的分层动态资料。

油层压力,特别是分层压力是油田开发的灵魂,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注采系统调整实质上就是对压力的调整。从油井入手对分层压力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分析,对重新认识油层构造(如断层、微构造等)和掌握注采关系变化都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相关水井的对应分析,可提高油水井之间、砂体之间连通性的认识精度,为提高对砂体的平面认识找到一个比较经济的方法。

同时,监测油井各产层温度、产液、含水等数据,对于掌握高含水后期的剩余油分布,了解层间差异,科学评价注水方案调整效果,确定无效或低效生产层,深入调整产液结构,充分挖掘中低含水层的剩余油潜力,控制高含水井层的产液量增长,有效减少异常高压井层,预防套损,反映油田注水开发的局部矛盾等。

总之,生产井实时监测调整工艺技术对于科学开发油田,有效控制油田产量递减和含水上升速度,促进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生产井实时监测调整工艺技术技术原理

生产井实时监测调整工艺技术就是设计一套井下分层管柱及测调执行器,配合多级封隔器及高精度光纤光栅压力计、温度计,一次作业下井,可以进行长期多层的分层测试、分层采油,以便进一步判断油水层,并且了解各层压力衰竭、生产动态情况以及储层物性。其技术原理为:根据油井地层测试工艺的需要,将多个开关装置连同封隔器、生产管柱、以及通讯光纤和动力电缆一同下入井筒内对应的各个生产层段的预定位置(封隔器坐封在两个层段之间的位置,坐封深度在地面已经设定),根据单井实际情况使用地面主机控制器分别控制各层测调执行器打开或关闭,从而达到自动切换各个生产层,进入工作状态的目的。同时各层控制器配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就可以利用地面主机控制器随时对各层进行各种测试工作,测调执行器开关开启时,测得该层的流压数据,开关关闭时,测得该层的压力恢复数据(静压)。由于测调执行器的开关可以由地面任意控制,因此可以在各个生产层位的各个压力变化阶段进行试井试油工作,通过分析各个时期测取的分层压力、温度数值,了解储层参数变化规律,并进行储量估算和产能预算,从而实现多层分层智能化地层测试。在地面通过对各个测试层产液情况进行分析,即可准确判断各层产液量以及供液情况,如果配合地面设备,可以定量录取各个层位的动静液面,实现找水,为有针对性的确定和实施注水方案提供依据。

2.生产井实时监测调整工艺技术监控装置

2.1地面监控装置

激光发生器和光纤信号调制解调器完成井下压力、温度信号的采集,由激光发生器发出光信号给各个光纤传感器,各传感器反射回的光信号,经光电调制解调器解调为电信号,输出到数据采集器,通过R232接口由计算机显示并处理。

数据采集器与光电调制解调器和井下中心控制器连接,计算机输出控制命令,通过数据采集器到井下中心控制器,井下各个生产层段的滑套开关的位置信号和解调后的压力、温度信号送到数据采集器,通过R232接口与计算机进行通讯。

2.2井下调整监控系统

井下中心控制器由工业级单片机电路完成,与地面数据采集器连接,主要用于检测和控制各个产层的开关状态。各个生产层段采用编码器给定不同的地址编码,当地面计算机发出打开或关闭某个层段的控制指令时,控制指令通过地面数据采集器以数据编码的形式,送到井下中心控制器(由于数字编码信号传输,有效防止了信号衰减或干扰),控制器的输出继电器与各个生产层的直线电机连接,当控制编码与某个生产层段地址编码相同时,则对应层段开关动作,同时开关位置检测电路将开关信号返回,计算机可以显示目的层的开关状态。

井下测调执行器是井下调整管柱的核心器件,主要包括光纤压力、温度传感器、直线电机、滑套开关等部件。各个传感器分别检测各个检测点的温度、压力信号,由光缆传送到地面的光电调制解调器。直线电机通过棘轮带动滑套开关动作,实现产层的封堵。

过电缆封隔器主要是封堵各个生产层段,保证光电复合铠缆的穿越,实现光电信号的有线传输。

3.生产井实时监测调整工艺技术现场实验情况

2009年9月18日我们在7-2-B93井进行了现场试验,根据地质方案将该井分为三个生产层段,萨Ⅱ11——萨Ⅱ12、萨Ⅱ13、萨Ⅱ14——萨Ⅱ15,封堵萨Ⅱ13层段,各个生产层段间用过电缆封隔器隔开,每个生产层段都下有井下测调执行器,地面将光纤电缆接好,用防水胶密封好,检测光电信号后下井,在下井的过程中每根油管都有光缆卡子和过接箍卡子将光缆固定好,将管柱下到井下层段后(1160米),地面用水泥车打压释放,由于抽油泵的下部装有支撑器,支撑器将固定凡尔球支起,压力通过固定凡尔将过电缆封隔器释放,密封油套环形空间,将每个生产层段的井下测调执行器隔开,地面计算机显示出各个层段的压力和温度,并将萨Ⅱ11-萨Ⅱ12、萨Ⅱ14-萨Ⅱ15打开、关闭萨Ⅱ13层,并将地面的光缆头固定在井口的箱子内,下活塞及抽油杆,并用活塞将支撑器打掉,凡尔球坐到凡尔座上后起抽生产。

4.现场试验效果

7-2-B93井2007年4月机械堵水,堵前日产液72t/d,日产油0t/d,含水100%。沉没度239.4m,φ57mm泵;堵后日产液46t/d,日产油2t/d,含水95.7%,沉没度263.6m,φ44mm泵;日降液26t/d,日增油2t/d。2008年8月试验没成关井,本次采用生产井实时监测调整工艺技术堵后日产液47t/d,日产油3t/d,含水93.6%。φ44mm泵;日降液25t/d,日增油3t/d,堵水是有效的见下表5-1。

5.结论与认识

生产技术调研篇2

另外,目前实施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迫切需要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需要地质找矿理论、方法、技术、装备全方位的持续创新和突破。

因此,在新建成的46个实验室中,据姜建军司长介绍,将重点覆盖以下四个领域。

土地科学与国土资源综合管理领域(10个):

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南京大学。开展海岸带演变机制及过程模拟、海岸带国土开发规划与综合监测、海岸带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海岸带生态建设与保护技术研究。

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开展农用地质量与过程、农用地质量监测、农用地质量保护与修复、基本农田质量提升、农用地产能调控政策研究。

土地实地调查监测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东南大学。开展土地实地调查理论与方法研究,研制数字化土地实地调查技术及装备,开发土地利用监管装备与系统,构建土地实地调查监测理论与技术体系。

城市土地资源监测与仿真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国土规划与开发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北京大学、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与开发、土地生态安全格局与过程模拟、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等研究,为国土空间和国土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国土资源技术中心。研发建设用地再开发综合调查与监测技术、建设用地再开发优化配置与调控技术及建设用地再开发智能监管与信息服务技术。

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开展退化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的关键技术、未利用土地整治中复配成士关键技术、土地整治规模化与现代农业一体化模式及土地整治工程中不同要素耦合研究。通过土地整治工程,深入探索土地整治中“水、土、气、生”耦合的模式与途径。

国土资源战略研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开展国土资源战略研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战略研究、全球资源战略研究、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分析与模拟决策支持研究。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矿产资源战略与规划、资源产业与政策以及矿产资源国际竞争与合作研究。

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展法律评价工程基础理论研究,国土资源立法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国土资源法律实施过程动态监测研究、国土资源法律实施后评估与反馈机制研究。

基础地质与勘查技术领域(14个):

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发展和应用古地磁学,研究古大陆再造、古环境重塑和典型地层磁性“定年”。重点解决地质学中重大的基础科学问题,在磁性构造学、磁性地层学、岩石磁学和环境磁学等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

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以瞄准国际前沿、开展地层学与古生物学理论创新研究,服务于地质调查、解决关键地层问题为研究特色,立足地球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致力于发展地层与古生物学重大基础理论,解决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关键地层古生物问题,建立和完善新的技术方法体系,开展生命早期演化过程、生物更替与地质环境变迁、重要地层断代对比等基础研究。

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针对我国重点含油气盆地,开展沉积学和油气地质学研究,为国家的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系统研究重要成矿带和矿种的主要控矿因素,进行矿产预测和指导矿产地质勘查。系统开展地质历史时期中地层沉积相研究,为油气地质调查和沉积层控矿产工作部署提供地质背景和科学依据。

东北亚古生物演化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沈阳师范大学。开展东北亚地球被子植物起源与早期演化、鸟类起源与恐龙演化、侏罗纪“燕辽生物群”、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以及东北亚地区化石能源的古生物与古环境背景、古气候与古环境变迁等研究。

航空地球物理与遥感地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开展航空地球物理仪器研制、航空地球物理方法技术与软件开发,发展,矿产资源遥感技术、地质灾害与环境遥感技术、航空地球物理与遥感综合探测与解释技术,为地质找矿和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支撑。

复杂条件钻采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吉林大学。开展大陆深部科学钻探技术与装备研制,发展多工艺冲击回转钻探技术、新能源钻采技术、极地钻探技术。

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开展生态地球化学理论研究、生态地球化学应用研究、生态地球化学测试技术方法研发、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深部地质钻探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开展深部地质钻探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深部地质钻探设备与机具关键技术研及深部地质钻探钻进工艺技术研究。

地球化学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面向国际地球化学前沿和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全球地球化学基准研究、深穿透地球化学探测技术研究、地球化学调查与填图技术研究。普及地球化学科学知识,为科学团体、政府决策者和公众之间搭建桥梁,为相关科学机构与政府组织提供专家咨询,为了解全球资源和环境变化提供有力保障。

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以数字地质调查评价与地质空间技术与应用为发展方向,创新地质调查数字化技术,建立和发展国家空间地质数据基础设施平台技术方法体系,在地质专业各领域拓展信息关键技术的攻关应用研究和实验,为实现地质工作全流程信息化、推进我国地质工作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应用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吉林大学。

地学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成都理工大学。开展“3s”技术地学应用、国土资源信息管理云服务体系研究、遥感/GiS在成矿预测中应用、地学数据处理与三维建模研究。

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以深地震探测为手段开展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结合深部地球化学与岩石学探测、深部构造与浅表变形填图,精细揭示中国大陆三维结构、物质组成、内部各层圈相互作用与变形样式。

矿产资源与综合利用领域(15个):

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开展金矿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研究、金矿深部勘查技术与方法研究及金矿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开展镁铁一超镁铁质侵入岩、中酸入岩成矿理论与找矿技术方法研究,发展岩浆作用成矿动力学和隐伏岩体深部找矿方法。

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陕西省煤田地质局、西安科技大学。

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吉林大学。开展东北亚大地构造体制的叠加与转换、东北亚金属矿产聚集过程与预测、东北亚化石能源形成与资源评价研究。

三江成矿作用及资源勘查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昆明矿产资源监督监测中心、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开展西南三江成矿作用与机理、矿集区资源潜力评价与找矿集成技术、复杂多金属矿综合利用、地质实验测试技术研究。

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开展深水能源矿产探测技术、海底金属矿产资源探测技术以及海洋地质环境观测技术等地质调查技术和地质理论研究,为海底矿产的勘探开发提供基础地质和探测技术支撑。

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开展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技术及应用研究,发展含水合物沉积层物性参数评价实验技术、水合物地球化学异常的模拟实验技术,天然气水合物热力学与动力学实验、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模拟实验技术,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开发和利用做好理论和先进技术储备。

页岩气资源战略评价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通过页岩沉积与储集物性、页岩及页岩气地球化学、岩石力学特点与页岩裂缝发育规律、页岩含气性及其综合评价、页岩气富集机理与分布规律研究,分析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资源特点、页岩气有利方向,为页岩气的调查评价和勘探开发提供基础地质理论。

页岩气资源勘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开展页岩气成矿及勘查选区理论、页岩气储层地质与探测技术、页岩气钻探理论与储层改造技术,发展复杂井型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复杂井型低成本定向钻井技术、页岩气压裂方案优化设计理论与技术方法。

稀土稀有稀散矿产勘查及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湖北省地质实验研究所、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开展稀土稀有稀散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勘查技术研究,研发地球化学样品中稀土和稀有稀散元素分析方法,稀土稀有稀散金属低品位矿、复杂矿、尾矿的选矿工艺技术方法。

放射性与稀有稀散矿产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开展放射性、稀有稀散元素物质组成与工艺矿物学研究,放射性矿产及共伴生有用元素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稀有稀散元素提取与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钒铁磁铁矿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发展低品位复杂难选钒钛磁铁矿高效分选、钒钛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装备,建立钒钛磁铁矿工艺矿物学数据库,开展攀西钒钛磁铁矿共伴生资源高效利用潜力调查研究。

多金属矿评价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发展难选多金属矿产工艺矿物学等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研发、多金属矿产中伴生金银利用技术标准研究,对新发现多金属矿产资源进行可利用评价,促进我国多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体水平的提高。

黏土矿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开展黏土矿应用矿物学研究、黏土矿物的开发利用研究、黏土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以及黏土及非金属矿标准化技术研究。

贵金属分析与勘查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开展贵金属元素全量、形态、价态、活动态、物相、物性现代分析测试配套技术,贵金属岩矿鉴定现代配套技术,贵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现代配套技术研究。研发贵金属深部资源勘查技术。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领域(7个):

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开展地面沉降调查监测新技术、地面沉降机理试验、地面沉降防治试验研究,发展生命线工程地面沉降监测预警关键技术。

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开展岩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形成演化理论研究;脆弱岩溶生态系统(石漠化、退化岩溶湿地、水土流失、洼地内涝或矿区或重大工程建设引发的生态退化等)修复试验研究与示范;岩溶石山地区土地整理及特色农业种植技术试验示范;岩溶地区生态水文及水土保持应用研究及工程示范;岩溶地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监测、评价、规划与区域经济对策研究。

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开展黄土地质灾害早起识别、形成机理、空间预测与临灾预警、防治关键技术、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

地质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开展地质灾害位移、应力应变系列监测仪器、综合监测系统研发,研发地下水动态监测、地下水水质监测、水动力学参数测试、地质体水热参数监测、地下水探测新方法仪器,发展灾害及地下水监测造井技术、快速钻进技术、水工环地质调查与勘查采样技术、成井新工艺和新材料等钻探与采样技术及地球物理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

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贵州大学。开展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开展岩溶环境地质学、岩溶工程地质学基础研究。

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生产技术调研篇3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摘要:根据兵团小麦种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兵团小麦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分析小麦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和科技需求,为促进兵团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粮食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兵团;小麦产业;发展

1兵团小麦种植情况

2013年兵团耕地面积102.77万hm2,种植小麦13.77万hm2,占13.40%。与自治区相比,兵团小麦种植发展较缓慢,如2013年自治区小麦种植面积118.13万hm2,占全疆耕地394.13万hm2的29.97%,同比增加3.94万hm2,同比增幅3.50%,平均单产5487.30kg/hm2,同比增幅3.10%[1],而2013年兵团小麦播种面积13.77万hm2,占13.40%,同比增加0.79万hm2(同比增加5.71%),平均单产6684.00kg/hm2,同比增加1315.50kg/hm2;兵团滴灌技术在小麦上发展较快,如自治区2013年滴灌小麦11.33万hm2,较上年增加3.53万hm2,同比增幅44.16%,而兵团滴灌小麦面积6.99万hm2,同比增加3.54万hm2,同比增幅102.10%。

2兵团小麦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2.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十一五”以来,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战略性转变的号召,兵团各师认真贯彻落实兵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会议精神和“减棉、增粮、增果、兴牧”的战略目标,结合各自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地确定了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努力推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使得兵团粮食面积不断增加,总产也连续5年增长。

针对国内粮食市场变化和新疆经济区域特点,兵团党委高度重视粮食安全,2013年重点支持41个小麦种植面积在667hm2以上的团场,并每年将拿出1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用于补助粮食生产重点团场财务费用和项目建设,促进兵团粮食产业稳步发展。新疆兵团粮食局开始“2013年粮食科技活动周”宣传。

2.2针对区域发展需求,改进种植模式

在大力保证粮食作物发展的基础上,不同地方根据区域农业发展要求,开展了不同粮食模式研究与推广,在兵团粮食主产区,集中建成连片规模小麦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小麦集约化生产技术,创建高产高效优势小麦生产区;在南疆多民族聚集区,主要开展林粮间作制度研究与推广,确保粮食安全和经济效益。

2.3积极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升小麦生产水平

各师开展了小麦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小麦滴灌技术、肥水一体化技术、规范化栽培技术等的研究与推广,使兵团小麦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

2.4探索高效管理模式,推进小麦产业发展

借鉴兵团棉花产业发展管理模式,各团场开展了科技示范田、领导指挥田、高产样板田等示范田建设,加快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实现了小麦标准化生产。

3兵团小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小麦产业发展缓慢

2013年,兵团小麦种植面积超过13万hm2[1],基本完成兵团农业现代化中长期规划中对小麦种植面积的要求,但调研发现,除部分小麦主产区外,大部分团场普遍对小麦种植不够重视,区域被边缘化,一些团场小麦分布在地力较差、条件不良的地块。另外,与北疆相比,南疆对小麦重视程度较低,小麦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较低,这与目前小麦效益偏低、产业链不长有关,同时,对区域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影响。

3.2小麦的科研与生产水平滞后

与棉花和南疆林果业发展相比,兵团小麦生产的科研水平与技术成果推广速度明显滞后,表现在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特用小麦品种和南疆林下间作小麦耐荫品种的选育跟不上小麦生产需求;针对大面积高产优质小麦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与调控技术缺乏;缺少高产、超高产小麦机理与配套技术研究以及滴灌小麦高效生产机理与水肥高效利用机理等理论研究;小麦种植优化决策系统和水肥调控智能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与运用、小麦生长与病虫害空间诊断技术、自然灾害预报预警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

3.3小麦生产的精准技术与主体技术落实不到位

在种植业中,兵团提出了十大主体技术和六项精准农业技术。这些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推广,其技术已达到成熟,并在棉花等作物上运用取得了巨大成功和效益。但由于小麦种植地位不高,技术运用成本较高,使得部分团场在使用这些技术时,没有很好的进行落实和进行集成运用,如小麦的滴灌技术,由于没有掌握滴灌小麦生长特性,采用常规灌小麦栽培技术,造成倒伏、早衰或贪青旺长等,产量和效益下降,阻碍了滴灌技术的运用。又如,针对小麦施肥技术,虽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但落实不到位,认为小麦效益低,不舍得投入,施肥方法不科学,采取简单的“一炮轰”策略,造成肥料效益不高;在精准技术运用中,不注重小麦精准播种技术、精准收获技术等的运用。另外,兵团小麦生产水平发展不均衡,精准智能农业新技术和高效生产技术的运用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超高产高效生产理论与技术组装有待于研发。

3.4小麦种植技术问题

兵团小麦生产水平发展远落后于棉花和林果业,其主要原因是不能很好地运用常规技术科学管理,尤其在南疆林下间作区,人们普遍的思想是保证林果生长,根本不重视小麦管理。主要体现在:(1)播种质量差,播种量偏大。品种越区种植,部分地区改半冬性品种为春性品种,冬季易受冻害;播期播量不适宜,部分地区播期较早,播量过大,致使冬前群体过旺,抗灾能力较弱;密度过大,穗粒数少,千粒重低;播种技术不规范,缺苗断垄,致使群体结构不合理,产量提升难度大。(2)氮肥后移技术未能普遍有效应用。(3)耕整质量差,影响播种质量。(4)优良品种推广力度不大,当地主栽作物中,比较效益最低。(5)生产中管理粗放、作业标准化程度低,很多地区只有种、收两个环节。(6)植保工作不到位,对“一喷三防”技术运用不重视,造成蚜虫、蓟马、锈病、赤霉病、黑穗病等发生有扩大趋势。(7)对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弱,冻害、冷害、干热风、冰雹等灾害防御与灾后恢复生产措施执行不积极,造成小麦减产。

4对兵团小麦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4.1加大小麦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平衡南北疆粮食发展

(1)坚持粮食安全第一的思想,兼顾南北疆小麦生产,保证少数民族地区粮食种植面积,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2)认真执行自治区粮食收购各项惠农政策,保证粮农直补资金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各项收购服务措施,积极做好粮食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工作,以质论价,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积极争取国家把新疆小麦纳入最低保护价收购范围,加大小麦补贴强度。(3)在政策上,实行兵团农业发展项目、涉农资金和良种补贴、小麦农资综合直补、产粮大区财政奖励资金要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调动种粮团场的积极性。提高粮食产业化水平,延长粮食产业链,提高粮食产业效益。

4.2深入推进高产创建,扎实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全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4.2.1积极开展小麦稳定增产行动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粮食生产要坚持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的总要求,组织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制定实施方案,整合资源力量,加强督导检查,强化考核奖励,推动重大政策、重点工作和关键措施落实。

4.2.2深入推进高产创建

按照扩大面积、总结提高、系统集成、主攻“短板”的思路,突出抓好小麦高产创建大面积示范点的建设,探索推进示范片和整建制推进试点师、团、连轮换。通过参与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整体提高小麦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

4.2.3大力实施小麦增产模式攻关

在总结高产创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小麦增产模式攻关,集成推广成熟技术模式,组装成区域性、标准化的增产技术模式,率先在兵团重点小麦生产区(二师焉耆垦区、四师昭苏垦区、六师奇台垦区、九师塔额垦区、十三师哈密山北垦区)推广,并逐步应用到各个团场。

4.2.4突出抓好关键环节指导服务

在春耕、“三夏”的关键农时季节,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制定分区域、分作物技术指导意见。组织督导组分赴主产区,督促检查小麦种植十大主体技术、六大精准技术、小麦“一喷三防”等重大技术措施落实情况,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

4.3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科研成果产出与运用

4.3.1加强小麦高产优质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进一步加大小麦精准智能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开展小麦持续高产、优质形成的生理生态机理与配套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提升小麦单产水平,确保小麦生产效益;加强粮食作物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开展有机小麦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4.3.2加大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力度

开展适于滴灌技术的配套新品种引进和选育工作,滴灌能充分满足小麦的肥水需求,改善田间小气候,促进小麦生长,发挥增产潜力,故引育和应用产量潜力高的矮秆、抗病、耐肥水优质品种,是高产、高效滴灌小麦生产的关键,育种单位应及时调整育种目标,尽早选育出适合滴灌的小麦新品种,为麦田滴灌技术的推广提供品种保障。加大小麦现有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新品种引进与选育工作力度,满足小麦高产、超高产发展的基本科技需求。

4.3.3开展小麦精准生产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

借鉴棉花高产栽培的模式和推广精准农业技术的经验,建立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大幅度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和效益。包括精准农业技术、现代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水技术。

4.3.4研制并推广小麦滴灌自动化控制系统

借鉴棉花膜下滴灌自动控制系统研究经验,开发小麦滴灌自动控制系统,并加强开展灌溉自动化系统关键部件及配套技术的研究,结合施肥推荐系统和农田墒情信息与小气候信息的综合管理专家决策支持与灌溉远程控制一体化服务平台的研发,将极大地促进新疆滴灌小麦的生产。

4.3.5开展小麦空间信息诊断与管理优化决策系统

综合运用3S技术、专家系统,建立区域通用肥料遥感监测模型和县级小麦氮肥调控管理分区体系,利用遥感信息指导精准施肥。

4.4加强小麦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普及与培训

加大各师局和团场开展小麦高效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力度,针对配方施肥技术、中低产田改造与标准田基本建设、小麦滴灌技术、水肥一体化调控技术、综合植保技术、测墒灌溉与控制灌溉技术、智能诊断与决策技术等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团场职工的知识水平与生产能力;编撰小麦高效生产相关技术的图册、宣传画、书籍(尤其是民族团场实行民族文字版本)进行发放,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

5兵团小麦产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

5.1种质创新与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

围绕小麦遗传改良这一总体目标,从不同层次研究小麦的遗传行为,为农作物遗传改良提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为农业生产提供新品种。包括高产、超高产作物育种的遗传基础研究及有关育种材料的创建、抗主要病害优异种质的创建及其遗传基础研究。

针对地域特点,开展小麦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选育,在小麦主产区应用矮秆、小叶、大穗型高产品种,以适于滴灌种植;加快特用小麦品种选育进程,推广强筋小麦种植,改善兵团小麦种类少、单一的现状;在南疆大力开展弱光性(耐荫)小麦的引育,重点推广冬性、弱冬性小麦,实现南疆林下间作产量水平的提高。

5.2新疆小麦高产、超高产机理与栽培调控技术研究

针对兵团荒漠绿洲区光热水土资源优化组合的条件,重点研究小麦持续高产、优质形成的生理生态机理、小麦对逆境的适应性机制及其调控技术,建立充分利用荒漠绿洲资源的小麦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栽培耕作技术体系。包括小麦高效生产优化栽培生理基础;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机理及调控,绿洲作物水分过程与产量形成的协同模型等。

5.3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示范和推广

借鉴棉花高产栽培的模式和推广精准技术的经验,研究解决制约小麦高产、高效生产的主要关键措施为基本手段,建立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大幅度提高特色经济作物的产量和效益。包括高产麦区(7500kg/hm2以上)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优质小麦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技术、间作弱光照生态区超高产技术体系、超高产群体结构与基于目标冠层指标的调控技术、滴灌小麦规模化标准生产技术和小麦精准生产技术等。

5.4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水技术

针对以滴灌技术为主的新型灌溉技术,开展小麦节水、高产、高效机理与管理体系的研究,探讨提高小麦单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与灌区水量合理调配以及降低投入成本的技术途径。包括绿洲生态用水评价与流域水资源管理、节水灌溉定额标准和保墒灌溉技术标准研究、滴灌多作种植制度与关键栽培技术、小麦节水灌溉制度和灌溉预测预报技术方法。

5.5绿色、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建设

开展无公害、有机小麦种植基地建设,进行无公害优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有机小麦生产技术与示范;研发有机小麦溯源机制系统,扩大兵团高品位小麦种植面积,提升兵团粮食商品竞争力。

5.6信息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

以实现兵团绿洲小麦生产信息化和精准农业技术体系为目标。通过开展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小麦专家系统、小麦生长模拟、小麦决策支持系统等农业信息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系统集成,构建数字农业技术平台,为垦区小麦高效生产提供科学手段。

生产技术调研篇4

关键词:军工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建立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以市场运行机制为基础,形成的三者间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合作创新的组织形式。采用产学研合作创新,既能有效解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匮乏和自主创新意识不足的问题,同时又能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向产业转化。因此,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进程,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部军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现状

目前军工企业产学研创新体系的现状是:西部军工企业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各种利益集团,过于依赖现有的技术生产方式和制度环境。第一,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创新动力机制。西部军工企业普遍技术支撑不足,对科技成果的吸收能力低,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承受力弱,没有真正成为创新主体。第二,军工企业技术研究的特点就是开发的研究项目可能技术含量较高,但市场价值低。由于企业不以商业利益为终点,没有形成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许多技术成果形成了不计成本进行技术开发的习惯。第三,没有形成一条有效的从技术突破到商业化的有效链条。许多军工企业仅着眼于一些短平快的项目,缺乏从长远的观点考虑如何提高企业新技术的吸收及开发能力。第四,缺乏敢于在军向民转化和军地合作中实现创新的企业家群体。

西部军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地方产学研发展虽快,但实际的效益比较差。具体情况是:各地各种名目为“科”“企”搭桥唱戏的科技交流会、科研成果会多,而最终成交的项目少;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提供的科研成果、专利项目多,可是能满足企业需要的项目少。在科技交流会上签订意向合同的多,会后达成协议实施成功的少。分析原因主要是,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大量学科及综合高级人才,但是高校的技术成果一般对市场缺乏准确定位,成果多数属于上游实验性研究而工艺技术集成度小,加上投资能力有限,常常难以形成产业化局面,尤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开发一些技术难度大的科技成果,合作项目开发成功率极低,大学的内部制度及研究人员并不适合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要求。而对于西部军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来说,还存在以下问题:

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军地合作技术创新的存在源于共生经济理论,共生经济理论认为独立的经济组织之间以同类资源或异类资源互补为目的会形成共生体。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共生经济主要源于产学研合作创新有助于增强创新能力,有助于缩短创新时间,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全球性技术竞争不断加剧,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面对的技术问题越来越复杂,技术的综合性和集群性越来越强,技术和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严重,单个企业依靠自身能力取得技术进步越来越困难。同时,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的科研成果数量颇多,其中一些新技术虽已取得实验室阶段的成果,但是缺乏投产和商业化准备,不能把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制度缺失。近年来,一些军工企业进行了改制和重组,转变为公司制企业。但由于很少触及产权制度和结构的改革与调整,不能真正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军工企业产权制度和结构单一的问题突出。这一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军工企业就不能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难以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军工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军地合作创新的制度条件,否则,就没有进行合作创新的积极性。

西部军地合作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一)建立西部军地产学研技术创新产权机制

西部军工企业都是国家绝对控股单位,国家应促进军工企业产权的合理流动,除了对战略武器和常规武器装备的总体设计、总体装配、实验检测等特殊技术机构实行国家绝对控股经营外,一般的分系统、加工单位,可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军工企业产权改革意义重大。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由产、学、研三方共同参与完成的。如果这种合作创新只是由单个主体完成,那么,创新者与创新成果之间的产权关系就会很简单。正是由于合作技术创新的多角色特点,创新者与创新成果之间的产权制度安排就变得比较复杂了。人们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通常取决于创新收益的多少,而创新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创新者对创新成果的产权关系。由此可见,有关创新者与创新成果分配的产权制度安排,对于调动参与创新的人员和组织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制度和技术创新的关系有两点:企业能否有足够长远的经营思路,敢于投资有长期收益的创新活动;军工企业通过合作创新,能否获得相应的报酬。深化体制改革,构建企业的产权激励机制,形成有效的技术需求。企业对技术的有效需求不仅包括对技术的充分需求,而且包括对技术积极的、基于其利润极大化的考虑需求。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资的主体,成为技术创新利益分配的主体,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励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需求。

树立高校面向市场,不断创新的观念,以形成有效的技术供给。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创新可以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及时把握技术活动前沿,改善同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为争取科研经费支持创造条件。

(二)构建利益与风险共担的西部军地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

1.建立创新的机制是关键。需要建立相关的投资制度、质量保证制度、产品认证制度等。军工企业是一个以研究为主、生产批量少的组织体系,可以通过建立军工企业的孵化器,鼓励年轻的研究人员创办自己的企业来实现军地合作创新。

2.建立合作创新的激励机制。首先在激励重点上,激励不是以收入为主,而是以成就和成长为主。激发军工企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热情。其次是激励方式,强调个人激励、团队尽力和组织激励的有机结合。笔者建议在军工企业内建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系统管理军工企业和地方科研单位合作形成的技术成果及商业推广。他们对合作创新中出现的许多技术成果可以申报专利的且又符合军工优先采购和保密原则的,应该鼓励申报专利。与专利直接相关的技术人员在技术被转让后可以获得相应的股份或奖励。

3.创建军地产学研联结的人才互补模式。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中,知识面广、善经营的技术开发人才奇缺。对军工企业来说,关键是缺乏熟悉市场经济规则、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人才。“科”“企”双方如能在科技人才交流上打破界限将有利于双方的发展。可通过调整产权结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尤其是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有效激发主要技术骨干创新创业的热情,这样可加快技术创新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再到进入市场的进程。此外,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双向定期租用、借调、互换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合同创新模式、项目合伙创新模式,就某一项目或课题合作研制。

产学研联合的动力机制在于:企业依靠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不断取得优越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包括新产品生产技术),增强了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而且接受学生实践也解决了企业人力不足的难题。学生在实践服务中对企业做出了贡献,企业必然给予一定的报酬和奖励,补充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费用,也调动了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教师、科研人员有了企业作为科研成果的中试基地和产品孵化器,也调动了他们参与产品开发、科研立项的积极性,也为高校、科研机构补充了经费不足的现状。共同的利益催化了产、学、研协作合力的凝聚,成为推动产学研联合的巨大动力。

(三)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环境

目前我国政府对军品科研生产管理,主要采取严格“三证”制度,即军品科研生产许可证、军工保密资格认证、质量保障体系认证。要整顿现行的相关管理规定,调整现有相关制度的适用范围,如军工科研生产许可证、保密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认证、计量制度、标准化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军工产品定型鉴定技术状态管理制度、军代表验收制度、税收制度等。同时,要研究制订军工企业退出部分中间产品市场后的配套保障措施,从而为军工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军工科研生产,推进军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军工企业产权多元化,为建立军地合作技术创新体系创造有利条件。

1.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政府应做好各项宏观方面的工作。给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应有的自主权,制定和调整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通过相关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创新的结合,逐步增加对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的投入,并通过政府投资和税收优惠以诱导、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倡导产、学、研相结合,发挥各部门的协同作用。

2.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在运行机制方面,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调节,使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自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在组织结构方面,改变条块分割,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相脱离,研究开发、中试和成果的产业化隔离的状况。

3.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应通过示范增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中介咨询的了解和需求,并通过相关的措施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使用中介服务。

生产技术调研篇5

高技术企业的成长不仅包括量的扩张,也包括质的成长。其中,前者表现为企业规模的扩大;后者则表现为企业素质的提高[1]。作为企业成长理论的一个具体研究方向,高技术企业成长的讨论主要沿袭企业成长理论的观点,从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实现机制、成长模式、成长动因和成长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遗憾的是学者们尚未取得一致性的结论和意见,也并未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随着高技术企业管理实践和调研实践的不断开展,业内外对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动因、模式等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并取得了一些颇具特色的研究成果。

一、高技术企业成长的环境

高技术企业成长环境问题始终令学者们热衷,不仅在于环境与企业成长息息相关,也在于高技术企业成长所面临的环境的多层次、多主体的系统复杂性。由于研究任务、目的及侧重点的不同,对环境的认知和划分也不同。比较主流的是罗宾斯[2]按环境对企业的作用方式所划分的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

关于高技术企业成长一般环境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地方性特色来展开的。Siqueira和Bruton将研究视角从发达国家拓展到新兴经济体,指出由于新兴经济体存在高税收、腐败、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员工教育水平偏低等现象,因此在运用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源基础理论研究该经济体内企业成长时,必须注意本土环境等的一些具体差别[3]。Chandra和Chao对中国的7个关键城市的12个商业孵化器管理层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指出中国的孵化器从完全受控于政府到引入多样化的赞助商,从通用高技术的孵化业务的类型转向专用高技术类型,为高技术在孵企业的成长提供友好的环境,但仍主要依赖于政府基金的投入,其市场创新也处于初级阶段[4]。Zylberberg等通过对阿根廷的120家生物技术企业的资源、新结构和环境等方面调查,并与巴西的同行业进行对比,指出存在缺乏版税收集系统、专利保护不完善、风险资本来源不足等问题,建议创建有利的监管环境、吸引新形式的外国资本、进行更多的基础设施投资、建立本土及全球研发网络等,以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本土生物技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5]。

关于高技术企业成长具体环境的最新研究,学术界一般是从劳动力环境、资本环境、技术环境、战略行为、企业家行为、企业自身管理要素等方面进行分析。Siqueira和Bruton通过对巴西一些年轻的高技术合资企业进行调查,他们发现在技术投资与生产率的正向关系中,企业家的教育水平和公司的非正式性起正向调节作用[3]。Lin等发现,对高技术企业来说,管理层薪资作为一种控制机制可以显著减少人问题,但高薪政策可能导致他们只关注短期绩效而忽视企业长期的发展,而机构投资者的有力控制可作为对高层激励的一种替代[6]。Lin等的研究发现,高技术企业在选择股东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机构投资者以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从而促使管理者关注企业长期战略方向。Ryoo以韩国电信业为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索了韩国高技术小企业的决策制定者们选择内部或外部研发的决定因素。结合交易成本和资源基础理论,他们发现企业过去的技术能力、企业家的战略定位、技术不确定性程度和投资资产的再调度是决策制定过程的关键标准[7]。Chen和tsou建议企业的管理方案应该针对于发展it能力和服务创新过程,并利用它们来提高客户服务和获得卓越的企业业绩。他们也发现更好的it能力能够带来更高水平的服务过程创新[8]。Kenney等以中国大陆及台湾、印度的高技术企业为调查对象,研究东亚地区的那些拥有专业技术、管理及创业才能的海归对该地区iCt行业成长的作用,指出他们对于企业的创业阶段以及行业稍后的扩张阶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9]。

二、高技术企业成长模式

关于企业成长模式和决定因素的研究作为企业动力学的一个关键主题又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Lee较全面地回顾了近三十年来学者们关于企业成长模式的代表性观点,并对吉布列法则后续研究中的争议进行了阐述。Lee从R&D基础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一个以专有技术知识存量净增长为代表的企业成长能力模型,用技术能力的内生演化去解释企业成长收敛、维持和恶化的三个不同方向。通过对世界银行关于行业技术发展的制度及政策优先级报告数据分析,认为:企业成长与企业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当企业的技术能力高时,企业的年龄和成长呈正相关,而当企业的技术能力低时,年龄和成长负相关;高技术知识阈值可使企业维持一定的成长速度,但当行业技术竞争过于激烈时,可能导致成长情况的恶化[10]。Lee的研究巧妙地展示了研发投入、技术专用性程度、技术环境质量等一系列关于R&D的变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但是他仅根据成长速度变动划分成长模型的做法过于简化。

有些学者根据成长过程中政府及市场所发挥的作用,将高技术企业的成长模式分为自成长模式、合作模式及国家导向型模式,这些模式在后来的经验研究中经常被用来做比较分析。例如,Zhang等探讨了国家资助下中国生物工程行业的创新模式,分析了该行业研发管理的组织结构及规划,指出国家资助模式虽然在人才回流、研发成果商业化方面作用显著,但其限制了投资资金的来源,导致了产学研合作及企业水平联系都很弱,这不利于行业及企业的研发和创新[11]。

随着经济、技术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更多的高技术企业不单单把其业务局限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而是将发展视角投入到更广阔的全球空间。出口需求、跨国贸易、地缘经济、全球化发展战略作为企业国际化的四个主要驱动因素,推动着国际化成长模式研究的深化。Baum等将国际新创企业的研究从理论推进到经验实证,系统性地调查不同类型的195家德国高技术国际新创企业的决定因素,指出成长和学习导向越强烈、先前的国际贸易经验积累越丰富、知识密集度越高、产品差异化程度越大,企业就越容易采取国际化成长模式[12]。

三、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动因机理

技术密集虽然是高技术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要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成长,仅靠技术因素是远远不够的。为给出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合理动因,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交易成本理论、产业组织理论、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等角度试图给出解释。

1.核心能力和知识资产

自Hamel和prahalad提出以技术能力为依托形成的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观点以来,核心能力理论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关注,知识基础观也在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得以扩展。该理论也被运用到高技术企业成长机理的经验分析和理论研究当中。Chyi等研究了新竹高技术产业集群成长的机制,明确指出知识溢出是集聚效益的潜在贡献因素之一,通过经验分析新竹高技术集群中内外部溢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外部R&D溢出可提升净销售额这一结论提供了证据支持[13]。Chiou和Chen以台湾317家it/电子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台湾该行业中学习导向、创新资本和财务业绩的关系,指出开阔思维、组织内知识共享、崇尚学习等对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资产累积有重要的影响意义,从而会进一步积极作用于企业的财务业绩[14]。

以研发人员为代表的高科技人才是高技术企业知识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留住这些人才以及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为企业提供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是最大化知识资产价值的重要考察部分。Chow和Gong通过对中国156家高技术企业进行经验分析,发现知识型和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绩效的作用是不同的,并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成长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创新能力对HR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15]。Yaser和marek研究了研发部门雇员隐瞒其私下创新活动的原因。虽然前人给出了私下研发的诸多原因,但尚未给出这些理由的相对重要性,也缺乏经验的证据去支持。通过与34家高技术企业R&D部门的私自制造者多次深度访谈,发现他们私下行为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减少新想法不确定性,或是提高新想法被高层接受的可能性;其主要动机不是利己的,而是在于试图独自承担能使组织受益的工作;其活动所占用的成本也是比较低的。因此,Yaser和marek建议管理者不要一味制止私下的研发,而是要给与研发人员适当的自由度以在工作及私下研发中取得平衡[16]。

2.创新能力

企业成长取决于以资源支持能力、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为综合的创新能力[17]。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研发效率密切相关。由于高技术企业产品具有专门化、路径依赖的特色,导致其产品附加值大多来自于R&D活动。Luca等以意大利的生物技术企业为调查对象,研究市场导向与高技术企业研发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由于跨部门的协调有积极效应,顾客导向与研发效率的关系受知识整合的调节,而竞争者导向对研发效率无影响[18]。Coad和Rao用企业的专利和历史研发支出代表企业的创新性,通过调查美国两大数码制造业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性与企业就业的关系,指出公司层的创新活动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19]。创新累积效应会带来就业的增长,而新注入人才又会作为投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雇员的增加也是企业规模扩大、企业成长的一种体现。Juan等认同了R&D投资是企业成长的一个重要动因的观点,并选取欧洲18个国家的七百多个不同技术层次的企业做了经验分析,其结果证实了研发强度对销售额增长有积极影响作用,而这种关系在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内显得更加紧密,由此建议高技术部门即使在衰退时也不要放弃对研发的投入[20]。wang等将R&D价值链细化到盈利能力效率分析和市场能力效率分析两个步骤,其中,盈利能力取决于企业的基础生产和R&D工作;市场能力由基础生产带来的销售额增长以及研发带来的专利数量决定,并可用市场价值和投资回报率测定。他们建立了R&D和生产活动的(2×2)矩阵进行盈利能力效率分析,并以台湾场外交易的65家高技术企业为实证,得出了只有均衡发展生产和研发才能提升盈利能力进而提升市场能力的结论[21]。wang等的研究识别了企业研发绩效和高技术行业生产力的驱动因素,弥补了R&D与市场价值这一方面的空缺,他们提出的盈利能力效率矩阵也给企业提供了一种判断生产及研发是否匹配的工具。

创新速度是研究创新能力的一个相关维度。在以往的文献中,有些认为加快创新速度可能会导致膨胀成本和牺牲质量;也有些认为由于协同作用,提升创新速度可能会导致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Lin等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解决这些矛盾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台湾的高技术制造商的168个项目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创新速度对项目成功的影响受开发成本和产品质量调节,并且产品的创新性调节创新速度对开发成本和产品质量的影响[22]。

Fu和Gong把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作为企业成长的一个重要体现,并将其动力因素分解为技术进步及效率提高,通过大样本的中国本土企业经验数据的Dea分析,认为tFp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变革,并指出外资企业在高技术行业领域起主导作用,因此中国本土的高技术企业必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进行技术追赶,从而促进长久的增长[23]。Yang检测了中国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前因变量(前提),以及在长期增长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影响。采用整合了结构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的知识基础理论,探索了促进一个企业增长的核心竞争力[24],其结果支持了创新能力和企业增长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强调了创新意图和基础设施对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3.资金投入和财务因素

almazan等调查了计算机及相关的21个行业近两千家企业在近十六年内的收购案记录,研究集群中企业杠杆比率同投资情况的关系,发现公司的地理位置会影响其成长机会,而成长机会又进一步影响企业的财政决策;那些处于高技术和高经济增长地区中的企业倾向于维持更大的财政松弛,从而能抓住投资机会以求更大发展空间,这些结论也得到了硅谷中软件行业年度观察的支持[25]。inkinen和Suorsa通过对芬兰168家高技术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技术迁移过程中中介机构对高技术企业及区域创新系统间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芬兰北部的中介机构为高技术企业发展提供的资金服务是意义最重大的一项职能,而当地高成长企业的产品创新和研发投资大多受益于这些中介机构[26]。

充足的资金获取是高技术企业研发及创新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保障。由于高技术行业的产品和工艺创新往往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单一依靠企业自身的资金力量可能不足以支撑创新活动的进行。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是高技术企业研发等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Knockaert等从高技术企业管理层的视角,借鉴风险资本行业关于高技术投资特点的相关研究,探索了风险投资机构评估高技术企业商业计划书所考虑的主要标准和因素,即互补性团队、企业家、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和市场接受度、技术的通用性、目标市场、财政预测。通过对欧洲的代表性地区的高技术企业进行经验分析,发现在高技术企业生命周期种子期投资的风投们更看重技术,而成熟期及以后阶段投资的风投们则关注于人才和Rio等财务因素[27]。

四、高技术企业成长研究的框架体系及特点

综合现有文献最新研究成果,有关高技术企业成长问题研究的特征和规律可以通过图1表示。

通过追踪最新的研究进展发现,在高技术企业成长的研究中,四个关系特别受到重视:一是关注政府对高技术企业的作用;二是关注创新能力对研发的作用;三是关注研发对高技术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四是关注生产与研发的平衡与协作。

生产技术调研篇6

为全面掌握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更好地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根据年初工作计划安排部署,我们于11月中旬-12月上旬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高新技术产品企业专题调研活动,调研活动主要通过座谈会、走访企业以及填报调查表等形式进行,主要对企业的基本情况,科技人员情况,主要产品情况,科技计划项目,专利情况,科技成果鉴定情况以及产学研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记录,同时通过调研广泛征求企业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此次活动共走访企业50家,发放《科技法规政策选编》书籍200余册,调查表50份,已收回有效调查表48份,现将此次调研活动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培育新兴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能够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为重点,着重扶持了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促进了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发展。目前,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9家,其中部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9家,济宁市级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11家,高新技术产品企业达到50家。2007年1-11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完成32.04亿元,同比增长32.1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6.14%。专利累计申请169件,同期增长38.52,在全省排72位。

1、企业科技创新意识大幅提升。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踏上高新、高效、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路子,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曲发[2005]30号文),《中共曲阜市委、曲阜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民创新活动的决定》(曲发[2006]35号文),《曲阜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促进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有了大幅提升,绝大部分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科技创新工作十分重视,积极配合这次调研活动,并座谈了近年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取得的成效,遇到的困难,对企业下步科技创新工作也都作了详细的计划安排,对我市科技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2、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为促进我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意识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和企业家,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曲阜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曲阜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管理暂行办法》、《选拔科技拔尖人才规定》、《引进经济技术人才优惠政策》等政策,从“培、引、请、聘、配”五个方面入手,大力育揽人才,并积极吸引高新技术人才来曲创业。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企业的从业人数约16000人,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人员1650人,占从业人数的10.3%,其中本科以上学历840人,占科研人员的51%。为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更是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山东圣阳电源实业有限公司与山东大学建立了长年合作关系,是山东大学的毕业生实习基地。2004-2006年该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代培了10名硕士研究生,以提高公司的人才质量,目前这批研究生已经工作在各个关键岗位上,为公司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企业科技投入不断加大。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重视,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企业对科技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2006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为107.08亿,企业技术开发经费为2.69亿,比2005年提高了55%,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2.51%,比2005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这些资金用于企业的科研开发,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06年,我市纳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统计的企业有50家,比2005年增加14家,在济宁市高新技术产业统计30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纳入统计,除了主要集中在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电池制造、医药制造业、合成材料制造业、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业等领域外,贵金属压延加工、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制造、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等行业都有了大幅度的发展。

4、企业“产学研”合作效果显著。我们通过政府搭台,制订激励政策,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推动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特别是通过推动市校合作以及企校(院)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目前,我市50家高新技术产品企业有38家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主要从事企业的技术管理、自主研发以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其中5家被科技厅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被省经贸委认定为省级技术开发中心。根据调查显示,全市已有43家企业与8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其中一些企业与多所优势高校和科研机构结盟,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5年以来,通过产学研合作形式已开发新产品、新技术60余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6项,国内先进水平的10余项,省内先进水平的30余项。今年,曲阜金皇活塞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大学联合研发原位反应合成al2o3-tiCp/al-Si复合材料及其活塞制备技术获得济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今年11月份,曲阜天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依托信息部第38研究所申报的山东省汽车感温元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顺利通过批复。通过产学研合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5、重点项目带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为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我们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科技项目。2005年以来我市共争取上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5项,争取无偿资金733万元,其中部级计划7项,省级计划13项,济宁市级计划35项。其中部级重点新产品2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个,国家重点火炬计划1个,国家农转基金项目1个,部级星火计划1个。今年曲阜天博晶碳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制造高价位成型活性炭”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农业成果转化基金审核认定,争取无偿资金50万元,这是我市首次争取国家农转基金项目立项。山东圣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攻关的“甜叶菊有效部位创新药物''''糖脂平胶囊''''研究”项目获得省新产品专项资金支持40万元,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企业。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其规模小,实力弱等原因,在资金融通、技术开发、信息获得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困难,具体表现在:

1、科技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全市情况看,部分企业创新的思想观念不够强,信息封闭,还是按照老套路、老办法进行生产销售,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有些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不能及时了解当前国家、省、市的科技政策,特别是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提取方面的优惠政策并没有完全落实。

2、企业总量规模偏小。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全市现有的50家高新技术产品企业中,真正形成规模的不足三分之一,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过5000万元的有18家,过亿元的只有6家。有的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不足60%。

3、高新技术产品领域单一,产业化程度低。2006年济宁市高新技术产业统计30个行业中,我市统计的20个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电池制造、医药制造业、合成材料制造业、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业等领域,这五大行业共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7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79.9%。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发展较好的10家骨干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8.2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58.6%。其他领域的产品生产企业规模小,发展慢,大多数企业生产的高新技产品所占的比重很低。特别是软件开发、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我市还没有企业涉足。

4、科技队伍薄弱,高科技人才缺乏。全市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一线科技人员严重匮乏。由于受经济发展状况等诸多条件所限,从事高新技术及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结构不合理人才集聚能力不强。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很难吸引到合适的科技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更是凤毛麟角,部分高科技企业不得不向外地寻找人才,增加了企业成本。大多数高科技企业以技术引进为主,或与相关科研院所联合研发产品,独立研发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不多。

5、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较低。2006年我市共实施完成科技项目90余个,取得专利140件。而这些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不足三分之一,很难为我市重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许多高新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由于少数部门和企业对高新技术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各部门共同推进高新成果转化的合力不够,许多企业仍然存在着重改制、改组轻高新技术进步的“怪”现象,许多扶持企业发展的税收、信贷、奖励等措施不能及时到位。

三、应对措施

针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将采取对策措施,加以认真解决。在下步具体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观念,进一步加强科技首位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强化认识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强化部门领导及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科技首位意识。切实转变重资金引进,轻核心技术掌握,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跟踪仿制,轻自主创新的思想。充分发挥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科技知识、科技法规,使大家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真正形成学科技、用科技、重视科技的良好氛围。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科研人员的科技政策法规培训,紧密跟踪国家、省、市科学发展规划,学会用好科技政策,使其更好地企业发展服务。

(二)科学定位,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立足自身优势、与当前高新技术发展态势相接轨,从三个方面着手,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力度。一是壮大现有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我市天博汽配、金皇活塞、圣旺药业、鲁强电缆等高新技术企业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技术积累,有较强的后发优势,对此,各部门要在项目立项、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特殊优待,通过重点扶持和引导,使其真正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龙头。二是发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在贵金属压延加工、锻件及粉末冶金制造、食品及饲料添加剂等行业有了一定产业基础,下一步要加速形成产业化,在提高产业的规模上下功夫。三是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把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支柱产业仍将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依靠高新技术的渗透力和辐射力,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提升我市传统产业的竞争力。2008年力争部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6个,专利申请量增长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5亿元。

(三)项目推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通过重点项目带动,大幅提升企业创新和研发能力,增加高新技术储备项目,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一是推进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发展,形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坚力量;二是推进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扶持一批有创新特色的产业基地;三是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宗旨,搭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继续发挥重点骨干企业要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固定资产投入,加快各类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生产技术调研篇7

【关键词】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循环推动

一、环境规制是刺激企业技术创新的最佳方式

是通过市场选择刺激企业技术创新还是通过对市场外部环境的调整来刺激技术创新,这两种不同的途径都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时间、方式和方向产生不同的影响。

市场在创新中的作用体现在市场对科学技术的主动选择,即企业根据潜在市场的可能性以及潜在市场所可能提供的超额利润,主动对某些目前还没有出现或尚不成熟的科学技术领域进行开发和投资,使这一类科学技术开发工作沿着市场所需要的轨道发展,而不是按照科学技术本身的研究规律发展。因此,市场要求技术创新解决的,主要是现实中影响企业利润的问题。

由此可见,市场对创新的技术的选择是通过“看不见的手”引导企业对利润的追求来完成的。在不考虑市场外的干涉的条件下,企业只会选择能给自身带来利益最大化的技术来进行研发和创新,而不管这种技术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或者对整个经济结构的影响,那么这种盲目的刺激方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见得就是有益的。最终,只有在不断的试错下,企业的利益和整个产业整个经济发展的利益达到均衡,此时的技术创新才会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并最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是,这种试错的代价可能是巨大的,资源在消耗的过程中并没有使整个经济达到最优状态,同时也延长了经济向更加合理的方式转变的时间间隔。这个时候,企业的技术创新可以说是无效的或者是不合理的。

因此,当市场无法有效地刺激企业技术创新的时候,从市场外部的环境进行规制,通过外部的作用力来刺激企业向既定的方向研发新技术就成为最佳的选择了。当然,通过环境规制选择的技术创新与市场自动选择的技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种既定方向的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即该项技术并不能仅仅局限于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应当具有调整和优化现有经济结构的功能。所以,以市场以外的环境规制来刺激企业技术创新,既可以避免市场盲目的逐利性,又能使创新的技术有一定的前瞻性,从而达到改善现有产业结构的目的。当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时,与该技术相关的各个产业都将面临重大的调整和优化,并最终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激励环境技术创新活动,另一种是激励与正常生产活动相关创新。由于生产用环境资源受到环境规制的保护,自然资源的供给下降,价格上升,这样就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但这种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和成本的增加,却推动了企业进行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企业只能靠技术创新来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利润不变甚至增加。技术创新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污染治理成本从而减少因环境规制而增加的成本负担,还可能通过改进生产过程和开发新产品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率,从而达到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状况改善的双重收益。

三、环境规制下的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循环推动分析

环境规制对生产用环境资源进行保护,自然资源供给减少,价格上升,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这种要素价格的变化和成本的增加,推动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才能保证利润的不变甚至增加。由于生产需求、消费需求以及出口会受到技术创新的影响,因此技术创新可以通过需求结构的变动来间接影响产业结构变动。首先,技术创新会刺激原有产业升级并催生新型产业,从而促进了产业转型。其次,技术创新引起需求结构变动,提高了相关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或者催生新生产业的发展,进而导致产业转型。产业转型完成了对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使得原有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崛起,落后的产业逐渐被淘汰。当产业结构最终完成调整时,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也由原来的较为落后的方式转变成了依靠新兴技术的先进方式,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转型,这样经济发展的一个循环完成了。

但是,当社会在逐渐适应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新的发展方式所固有的一些缺陷也将逐渐显现,那么针对这些缺陷所需要的制定的环境规制也应运而生。新的环境规制要应对新的发展问题,同时也会刺激企业创新技术去适应新的环境规制并解决新产生的发展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新开发的技术又将影响现有的产业结构,并不断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直至新形成的产业结构能够将现有的发展方式转变为更为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去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这样,一个新的循环又开始了。

综上,环境规制激励了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最重要因素,企业结构的调整最终导致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重新对环境规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去再次刺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这就是环境规制下企业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的作用和传导机制,同时也是这四者间的循环机制。

参考文献

[1]马富萍,茶娜.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

[2]万建香.环境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生产技术调研篇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革命力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发达国家已达到60%—80%,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甚至高达90%以上。科技进步和创新日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日益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战略选择,科学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我国已进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为顺应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中央已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支撑和引领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省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2020年****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艰巨任务,必须依靠科技的不断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认真解决好我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等若干重大问题。本纲要既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相衔接,又充分体现****的特色和实际,是对全省未来科技发展进行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与规划,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滇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与战略选择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发展指导方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立足省情,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全面实施科教兴滇战略,走创新强省之路。以人为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创新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贡献力量。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我省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必须把自主创新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贯穿到创新的各个环节,从增强我省创新能力出发,立足****实际,把大力加强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重点,有选择地开展原始性创新。

——以人为本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重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创业环境,增强全社会参与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机制和制度环境;扩大和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和交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为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服务。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是实现我省科技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创新系统,显著提高全省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是科技发展的根本任务。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超前部署,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开拓新的就业空间,引导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战略选择

****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在优势领域有选择地开展原始创新,多层次创新,重点突破,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集成创新为主的道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与区域创新能力。

——在优势领域有选择地开展原始创新是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在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矿冶新材料、光机电、磷化工等优势学科领域,加强原始创新,集中目标,力争取得重点突破,成为全省创新的重要源泉,为****省的重点、特色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多层次创新,重点突破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整合创新资源的重要因素。要结合我省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实际,科技发展应当着力解决制约我省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层面发展的多层次科技创新问题,支撑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集成创新为主的道路是我省科技发展水平的客观反映。结合我省烟草、生物产业、电力、矿产、旅游等重点、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

二、发展目标与总体部署

(一)发展目标

我省科学和技术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进入西部先进行列,生物技术、有色矿冶、磷化工等优势领域在国内领先。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显著增强,科学和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到2020年,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达到全国中等水平、西部前列,建成具有****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实现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科学和技术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全省科学和技术发展目标分两阶段实施:

1.第一阶段(2006—2010年)

到2010年,全社会科技投入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2.0%,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5%,全省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稳定在2.0%以上,其中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比重达到50%。

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总量比2005年提高20%,形成30个以上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引进培养省级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人才600人;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提高到1.5%。

全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到35个以上,建成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0个,州(市)普遍建立地方企业技术中心,实现大型科研仪器协作共用、科技文献资源和科学数据共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10%以上。

大中型骨干企业创新能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形成在省内外有影响的100户知名企业和100个名牌产品;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60户—80户自主创新型企业,大大提升我省工业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8%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0%左右,培育100户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产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大发展,实施以城带乡工程,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显著提高农业科技转化能力;优势农业产业生产技术和产品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

2.第二阶段(2011—2020年)

到2020年,我省全社会科技投入占全省GDp比重达到2.5%以上,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2.0%以上,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优势领域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重要领域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工业现代化目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服务业的科技支持能力显著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明显支撑。

(二)总体部署

根据战略选择和发展目标,我省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是:

立足****省情和发展需求,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自主创新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和创新环境,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形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科技发展总体布局。围绕****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自主创新为主线,大力加强能力建设。本纲要提出至2020年****科技发展的4大重点发展方向、15个优先领域,遴选出急需发展、具有****特色和较好基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38个重大技术群、12个重大基础建设项目、5个重点基础研究内容,实施9大科技专项,构建3大创新体系,提出4个方面的重大政策和措施,为引领和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三、重点发展方向与优先领域

按照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的原则,筛选出重点发展方向和优先领域并进行规划和布局,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重点发展方向是根据突出政府科技发展目标和职能,结合****发展实际和需求而确定的,他包含****产业关键技术和重大共性技术、社会发展、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基础科学等4个方面。优先领域是指在上述4个方面中要优先发展的重点,包括重大技术群、重大科技基础建设项目和重点基础研究内容。

(一)产业关键技术和重大共性技术

研究开发产业关键技术和重大共性技术,突破产业重大技术难题,对促进产业技术水平长足进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发展思路:结合****农业、工业与建筑业、能源与交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突出对****支柱和重点产业的科技支撑,重点研究对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产生深刻影响、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巨大或潜在经济社会效益的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优先领域:

1.农业

突出区域特色,以促进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和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为目标,以新品种培育、高效种养技术、重大动植物疫病及有害生物监测、防控技术、节水农业技术、农产品深加工及质量检验检测技术、农业节本增效技术等为重点,加强技术的组装配套和集成创新,力争实现农业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重大技术群:

(1)重要作物良种选育、生产技术及推广

研究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分子标记辅助等育种技术;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优质、高产、多抗、特用、专用新品种选育及引进繁育;特色小杂粮良种选育与生产;名、特、优、新、稀农产品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种子产业化关键技术;烟、茶、胶、麻、甘蔗、水果、蔬菜、花卉等良种快繁及种苗工厂化生产等。推广应用优质专用粮及配套技术,农作物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野生稻、野生花卉、马铃薯等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旱作节水农业及测土施肥技术,新型农机技术。

(2)禽畜良种工程

研究重要禽畜优良新品种引进、选育、高效繁育关键技术,****地方特色家禽品种改良关键技术,优质、高效、低耗奶牛新品种引进、改良、高效繁育关键技术,****奶水牛、奶山羊品种改良关键技术,****地方优质外销肉牛品种改良关键技术以及****地方特色肉羊品种改良关键技术。

(3)主要农产品加工技术

研究粮油麻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主要林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园艺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关键技术,糖茶、胶、麻、蚕丝、蔬菜、水果传统加工技术的提升改造;肉、奶制品加工新产品、新技术。

(4)优质高效食品安全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及标准制定

研究主要作物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的标准化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农作物早熟及高产、超高产种植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研制及应用,高效、安全、精准施药技术应用;测土诊断施肥及平衡施肥技术,新型肥料的研制和应用;作物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安全生产技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重要农产品及加工产品标准制定。

(5)林业产业化技术

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持续经营技术;林浆纸一体化经营技术;林木种苗快速繁殖技术;林木良种和新品种定向培育技术;种质资源保存、发掘和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森林重大灾害防治技术;森林定向培育与可持续经营技术;林业生物质材料与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林业生物质能源的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技术;现代林业装备技术。

2.工业

通过加强烟草、矿产资源开发与深加工、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的科技进步,加快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技术创新步伐,研究开发节能降耗生产技术,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重大技术群:

(6)卷烟工业技术

适应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卷烟技术标准;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产品研发及生产;卷烟品牌的控制和维护技术;生物技术在卷烟加工业中的应用;卷烟提质降耗;卷烟产品的安全性评价体系研究;卷烟工业的精细化加工技术;卷烟加工技术的组合式研究;卷烟加工及其配套辅料清洁生产技术;卷烟生产自动化系统;提高片烟质量的技术研究;卷烟制造技术系统性研究;卷烟差异化品牌开发。

(7)大型磷复肥工业系统集成优化

研究硫酸、磷酸、磷肥装置分系统及综合节能技术;控制和降低硫酸、磷酸、磷肥生产中废气二氧化硫、氟、氨的排放过程工艺优化技术;适应各类磷矿的生产工艺技术优化,新型磷复肥生产技术;对引进大型磷肥生产装置和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国产化研究;磷肥装置用特殊耐腐蚀、耐磨损材料的国产化研制。

(8)大型中低品位胶磷矿浮选工业生产技术

高效、低耗、无毒浮选药剂的开发与应用;浮选工艺和流程的优化及大型成套工业化浮选装置的研究与开发。

(9)煤的气化、液化及深加工技术

研究精细水煤浆生产技术;适合****煤种的大型煤气化技术;煤层气开发及利用技术;煤炭工业综合信息化技术;煤深加工甲醇、二甲醚替代液体燃料应用技术。

(10)矿产资源勘探安全、高效、低耗、清洁生产技术

研究先进勘探、采矿工艺和高效技术装备;深部及难采矿床强化开采技术和设备;矿井节能降耗及矿山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绿色”采矿及清洁生产技术;新型高效、高选择性、低毒(或无毒)浮选药剂;真空冶金新技术;含稀散、贵金属的多金属难处理共生矿综合回收技术;生物冶金新技术及选冶联合新工艺;矿物加工过程中清洁生产新技术;冶炼过程高效率、清洁生产新技术与短流程技术。

(11)有色金属材料精深加工

研究有色金属材料的高均质合成和精炼技术;先进粉末冶金技术;特种成型加工技术;低成本有色金属基先进复合材料制备加工技术;有色金属化合物及其制备技术;有色金属纳米及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有色金属单晶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稀散贵金属高纯材料及深加工生产技术;光纤用高纯四氯化锗产品及锗的系列产品开发技术;贵金属化合物合成技术、稀土基贵金属汽车催化剂制造技术。

(12)装备制造技术

烟草打叶复烤、加工、制丝设备制造及相关技术;信息化集成应用技术;自动化物流系统、大型铁路养护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数控机床技术、农产品加工设备、轿车用柴油机设计制造、新型电力装备、光电子设备设计制造、金融电子设备、中药现代化制药技术及装备等。

(13)节能减排技术

冶金、化工和交通运输业等高耗能领域的节能技术与装备,机电产品节能技术,水能梯级开发综合利用技术,煤炭高效开采和利用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化工、建材及大型生产线余热(尾气)综合利用技术;建立资源替代、资源恢复、资源耗用减量化、资源化等技术体系;清洁发展机制(CDm)技术支撑体系。

3.能源与交通

加强我省水能、煤炭等基础能源开发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进步,重点开展能源清洁生产利用技术、替代石油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超高压电网和电力远程输送技术、复杂地形条件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

重大技术群:

(14)高海拔、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及电网建设技术

电网故障超导限流器的开发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及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高海拔紧凑型输电线路研究;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电网可靠性评价技术及电网调压控制技术;互联电网内的调频、调峰、电能质量控制及水电跨流域补偿研究。

(15)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调度关键技术

研究高坝设计和快速施工技术;高边坡失稳模式及支护措施研究;施工新工艺和施工系统优化设计及质量保证系统研究;大坝工作状态、安全检测、缺陷处理技术;拱坝抗震风险分析和抗震措施深化研究;大泄量、高水头、窄河谷泄洪消能、防冲、雾化措施研究;流域梯级水电站调度优化研究;大泄量、高水头、高参数水轮发电机稳定运行技术及实时在线监控技术;水电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16)新能源开发利用

以晶硅材料为基础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制;太阳能发电及并网技术;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热泵和太阳能互补技术;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及高产油植物的栽培技术;生物质固化成型、热解气化、液化技术;生物质发酵产氢技术;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燃料甲醇、乙醇生产使用技术。

(17)交通技术

特殊自然环境下的工程建设技术;山区、高原公路建设、管养技术;安全高速的交通运输技术;事故预防、应急反应等安保技术;高等级公路、口岸智能化数字交通管理技术;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技术。

4.高新技术

大力开发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及产品、生物医药、金属和非金属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应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重大技术群:

(18)应用软件开发及集成技术

微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产品开发平台的研究;大型关键应用软件开发与集成技术;应用软件开发项目的产品化转换研究;企业信息管理系统、eRp和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网络web应用系统软件的研究开发;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

(19)嵌入式计算机及芯片研制

研究嵌入式应用系统及设备,操作系统核心支撑软件,软件固化及芯片设计开发,家用电器嵌入微处理器技术,嵌入式网络音视频技术,自动化与测控仪器仪表、医疗仪器设备。

(20)高速宽带信息网络技术

信息网络的体系结构、集成机制、自组织机制、智能信息业务生成机制的研究;宽带ip技术及ip网络组网、ip传送网技术;分组语音业务的研究;internet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技术;多媒体信息压缩技术;光纤数字传输技术;网络金融综合业务研究;网上安全认证技术。

(21)中药现代化和民族药开发

挖掘、抢救和整理民族民间(傣族、彝族、藏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偏方、验方,寻找先导化合物、医药中间体,研究建立指纹图谱;发展结合西医诊断技术的中医理论;开发云药新品种;重点品种生产工艺技术提升和质量标准提高;新剂型开发及产业化;新临床适应症的研究开发;中药现代化相关技术和标准研制。

(22)重大疾病及传染病药物研制

重大疾病及传染病新药研究开发,天然药物在防治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肝炎、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及传染病中的筛选、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23)重要中药材及天然药物品种选育、引种驯化、繁育,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技术

三七、天麻、灯盏花、石斛、滇重楼等道地中药材引种驯化、种苗繁育和Gap种植技术研究及推广;稀缺、濒危药材栽培技术研究等。

5.现代服务业

采用高新技术提升我省旅游、金融、保险、物流配送、企业咨询、通讯和媒体、商业和零售等产业的科技含量。重点开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安全、监管与规范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重大技术群:

(24)信息安全和信息标准系统

研究开展全省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网络系统监控、安全网络互联与交换系统等相关的网络安全设备;信息技术相关标准及规范的研究制定,运用iSo、Cmm等国际质量控制标准和措施建立信息规范系统。

(25)旅游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及相关信息技术应用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等技术,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省旅游信息网;采用国家电子旅游行业标准,实现政府旅游管理电子化;积极支持旅游企业利用网络技术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建设统一标准的全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旅游电子商务网;应用B/S等技术,建设****省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二)社会发展

开展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和技术研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发展思路:围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研究采用高新技术,解决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优先领域:

6.人口与健康

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全省的医疗服务与卫生保健水平,加强优生优育、艾滋病防治、毒瘾戒断、人口与禽畜突发性及重大传染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构建****省人口健康与公共卫生保障体系。

重大技术群:

(26)重大地方病多发病防治技术

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早期预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综合防治研究;艾滋病中西医结合的防治研究和推广;肝病防治技术和康复治疗研究;****重点地方性、多发性疾病的快速诊断和控制技术研究;恶性肿瘤基因诊断技术的研究开发;矿山矽肺病防治的关键技术研究;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及常见疑难病研究;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及常见疑难病研究与开发。

(27)突发性、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技术

开展对禽流感等突发性、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采用新方法、新技术对畜禽疫病的致病原因和过程进行研究;饲料源性免疫技术、中草药防治技术、生物芯片诊断技术在畜禽疫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建立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预警与监测体系,开展畜禽重大疫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对策性应用研究。

(28)毒瘾戒断技术

开展毒瘾戒断中西医药结合的治疗研究和推广、对戒毒者心理辅导的干预技术、海洛因依赖者脱毒的临床研究、中药戒毒制剂、针灸戒毒的实验研究等。

(29)优生优育技术

研究生育监测、生殖健康等关键技术,开发系列生殖医药、器械和保健产品;预防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建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动态模型、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建立以人口安全为关键因素的可持续发展监测和预警体系;人类遗传基因研究。

7.环境治理、生态建设与资源综合利用

围绕高原湖泊和水系流域的污染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重点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功能保护、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发展循环经济的各种技术,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和替代资源的技术研究。

重大技术群:

(30)退化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技术

研究人工林复合生态系统建设技术、脆弱生态类型区植被恢复技术、水土保持与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干热河谷区植被重建技术、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技术、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河流生态系统管理等。

(31)高原湖泊水体污染防治及修复技术

研究高原湖泊深度除磷脱氮技术、面源治理新技术、高原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高原湖泊流域及高原湖泊周边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整治技术;湖泊径流区的水污染控制实用技术;高原湖泊湿地恢复示范等。

(32)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

主要研究典型城市大气重要污染物的形成条件和控制方法,构建大气重要污染物调控的技术方法体系;研究大气环境二次污染控制关键技术途径;经济实用的中水回用工艺和设备。

(33)资源高效利用与替代利用

研究有价元素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磷化工副产氟硅酸综合利用技术;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及其产品的推广运用技术;黄磷炉尾气及炉渣综合利用生产技术;二氧化碳利用及处理技术。

(34)废弃物利用

研究低硫、富氢、富一氧化碳煤气利用技术;废钢、废塑料、废轮胎和垃圾等大宗废弃物利用技术;矿山尾矿、冶金废渣、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利用技术。

8.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

重点开展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灾害预警预报技术、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社会治安信息化系统及快速反应体系建设、城市报警监控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重大技术群:

(35)灾害监测、预报及评估技术

开展地震、灾害性天气、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预测预报技术及动态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动态模拟技术和数值预报方法;自然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的研究,制定自然灾害评估方法和标准。

(36)灾害防治工程与救援技术

主要研究防灾工程综合技术、减灾工程优化设计;减灾工程试验与示范;智能土建结构、新型建筑减灾技术;重大城市危机管理技术;险堤、险库的加固工程和山区的防塌、防滑工程技术;高等级公路边坡稳定与景观重建技术等。

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

以科技支撑和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改善人居环境、交通、通讯、能源、文体、医疗卫生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民种、养、加工生产技术水平。

重大技术群:

(37)新农村建设先进适用技术推广

农业生产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先进技术研究与推广;优质高效商品粮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及示范区建设;花卉、药材、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林木)先进栽培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商品猪禽、肉牛(羊)、奶牛(羊)生产先进技术研究与推广;农村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应用新技术研究及推广;新农村卫生、环境保护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应用;农业新型适用技术和科普教育培训;农村信息化技术及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乡镇)试点示范。

(38)城镇化建设

开展城镇化科学规划和管理;研究城镇供排水系统健康循环理论与技术;城镇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地下空间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小城镇新型建筑结构研究及其建设适用新技术研究;绿色建材开发;建筑智能化配套技术;城市绿化、美化及形象规划设计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是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是推动自主创新、提高全省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发展思路:围绕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促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实现科技资源共建共享为目标,重点建设产业科技创新、公共科技服务、自然科技资源保存与利用、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等四大平台。

优先领域:

10.产业自主创新平台

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形成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风险投资创新创业环境,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建设以企业为主体、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自主创新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大力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自建和组建商业性科学实验中心及技术开发中心,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1)****科技创新园建设

围绕我省生物、医药、矿冶与新材料、机械电子、烟草、新能源等特色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吸引国内外大企业、科研机构入住园区,形成人才、技术、信息、资金四位一体的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园区,建设高新技术教育培训基地、技术孵化及技术转移基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形成具有我省优势和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2)重点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围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生物产业、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烟草、医药、矿冶、化工、能源、环保等产业为重点,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科研机构、大学或大企业,产学研联合,组建、认定、提升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

加强和提升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和技术、生物多样性研究、动物疫病防治、冶金、有色金属、稀贵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等我省优势学科和重点领域实验室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建成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实验室。

11.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以****省科技信息大楼、****省科学技术馆新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资源、科学基础数据共享,实验动物,计量、技术标准和检测等方面的建设为重点,加强全省科技信息网络环境建设,提高公共科技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4)****省科技信息大楼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综合性的科技信息大楼,大楼由科技图书馆和阅览、现代化计算机房和电子阅览、科技信息数据开发与加工、覆盖全省沟通国内外的网络信息平台、科技成果展览展示、技术转移平台、多媒体远程可视会议系统、科技教育与培训、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等设施组成。

(5)****省科学技术馆新馆建设

****省科学技术馆新馆建设采用多媒体虚拟技术、机器人技术、高科技声光电及数码影视技术等手段,建设智能化网络环境,以现代结构造型、现代材料和独特的设计构思表达科学和技术的超前、深邃和新奇,建成****特色的现代化省级科技馆。

(6)大型科研仪器装备与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网建设

组建跨领域、高水平的基础性研究实验基地,提高重点领域的实验装备水平,营造开放、共享的研究实验环境。重点整合现有科技研发、服务基地和各类大型仪器设备设施,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网;以网络应用为前提,在共建共享原则下,逐步构建网络化的科学仪器设备设施信息服务开放合作平台,增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和应用开放度,促进我省区域创新整体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7)科技文献共享系统建设

扩充、集成科技文献资源,加强专利、工艺、标准、科技报告等文献资源的建设。开辟利用国际国内科技文献资源的渠道,加强数字图书馆标准的研究和应用,逐步建设各类数字化的科技文献资源库。促进相关部门、地方科技文献网络系统的对接和共享。鼓励各类文献服务机构采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和服务方式,构建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的科技文献资源保障和服务体系。

(8)科学数据共享系统建设

对相关部门和行业长期持续积累的数据资源进行整理、汇交和建库;抢救濒临丢失的重要科学数据,实施重要历史资料数字化;提高与国际国内科学数据组织的信息交换能力,推动面向各类创新主体的共享服务网建设,形成科学数据分级分类共享服务体系。

12.自然科技资源保存与利用平台

加强动物、植物种质资源,微生物菌种、人类遗传资源,标准物质、实验材料,岩矿化石标本和生物标本等资源的搜集、保藏和安全保护,整合和完善种质资源库、实验材料和标准物质资源库、岩矿化石标本和生物标本资源库;提高资源加工、利用的数字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形成体现区域特色、质量稳定、库藏不断增加、保存和利用水平持续提高的自然科技资源保障体系。

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9)自然种质资源、科技资源库及标准体系建设

重点建设作物种质资源、中药材种质资源、花卉种质资源、畜禽种质资源、少数民族人类基因、实验动物、地质矿产等自然科技资源库以及古生物和古生命化石标本、岩矿石标本和宝玉石标本的保藏与研究基地,支撑自然科技资源系统评价和高效利用;构建自然科技资源标准体系,初步实现自然科技资源标准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共享。

13.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构建中小型科技企业孵化服务系统,技术转移信息服务系统和技术转移中心;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咨询评估、技术交易、创业孵化、创业投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重点建设一批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

重大基础建设项目:

(10)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采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构建科技成果信息数据库、技术需求信息数据库、技术投融资信息数据库、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政策环境信息数据库、远程可视会议洽谈系统,开发网络信息服务软件,建立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形成有机联系的服务整体,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供信息服务。

(11)中小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支持我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示范园、软件园、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园区二次创业,加强生物医药孵化器公共标准实验室、软件出口加工中心专业孵化器等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孵化器建设,形成集信息提供、投融资、成果孵化、中试推广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高效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2)科技中介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面向全省中小企业,集成创新服务资源,在生产力促进、科技咨询评估、创业投资、技术监督、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重点培育一批骨干机构,形成组织网络化、产业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的中介服务网络,成为联系各创新主体、促进其互动的桥梁和纽带。

(四)基础科学

为加强我省原始创新,促进社会发展,推动我省基础学科建设,培养科学技术研发人才,开展持续创新,需要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

发展思路:坚持稳定支持和超前部署,重视科学的长远价值,围绕全省战略目标,建立和发展具有我省特色和优势的学科领域,开展生命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等对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重点基础研究,争取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形成一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培养一批优势学科带头人和研究团队,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奠定基础。

优先领域:

14.生命科学

针对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开展农业生物技术、生物医药、重大疾病防治、生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科学研究。

重点基础研究内容:

(1)基础农学与基础生物学

主要开展农业动植物资源多样性、遗传改良、抗逆性机理和病虫害及畜禽疫病控制机理的研究;动植物优良种质选育理论及方法研究;****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及有利基因发掘研究;****特异动植物种质资源的生物学创新利用研究;耕地土壤环境的变化机理及持续发展利用研究;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研究;****生物资源及珍稀濒危动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研究;****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2)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

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重大传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环境与肌体相互作用规律研究;重大疾病基础与临床的结合研究;少数民族遗传多态性研究,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基础研究;机体免疫监管和疫苗的研制;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治的基础研究;****地方病、流行病、传染病、寄生虫及重大疾病的致病机理及发生规律、预防途径研究;中医与中药学研究;民族医学与民族药学的研究。

(3)药物学、药理学和毒理学

主要开展云药及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活性筛选、结构整合、改造和修饰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药物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评价研究;先导化合物和药物的筛选、评价;药物新剂型的应用基础研究;中药标准化和云药产业发展相关基础研究;创新药物临床前的基础研究等。

15.工程与材料科学

结合****省及其周边地区的矿产资源特点,开展制造业、矿产资源开发、新材料、能源利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基础科学及其应用研究。

重点基础研究内容:

(4)材料科学

主要开展结构材料的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基础研究;新型高效催化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基础研究;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材料制备/零件制造过程中的虚拟仿真、优化和加工新技术基础研究;材料的纳米效应与纳米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材料制备加工过程中的组织结构演变、预测与应用基础研究。

(5)工程与技术科学

主要开展生物质能转换的化学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大型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灾变防治的理论、方法和控制研究;岩土工程灾害与环境损伤防治基础理论研究;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报与防灾减灾的新理论、新方法研究;现代地质勘查及成矿理论,矿床成因模式理论、地质异常矿体定位预测理论研究。

四、重大专项

为进一步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本规划纲要围绕****省中长期科技发展重点方向和优先领域,进一步突出重点,凝练出若干类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作为专项,通过优化整合科技资源,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提高全省自主创新能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中长期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目标的实现。

确定重大专项的基本原则:一是适应国家和****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重大推动作用;二是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有效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对更新产业技术起关键作用,能支撑重点产业和未来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三是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四是突出****的特色和优势,有一定的发展基础,预期15年内取得明显效果。重大专项的实施,将根据****发展需要和实施条件的成熟程度,逐项论证启动。同时,根据我省战略需求和发展形势的变化,对重大专项进行动态调整,分步实施。

根据上述原则,确定实施安全型卷烟;生物质能源;烟、糖、茶、胶、花卉、果蔬等特色优势经济作物新品种;有色金属新材料;精细磷化工、煤化工;工业自动化与物流自动化系统;艾滋病防治及毒瘾戒断;民族药新药创制;高原湖泊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等9个重大专项。

五、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体系建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产品创新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省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全省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省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是:

(一)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重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省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全省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在大幅度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建立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

一要改革和消除各种体制机制,打破行业和市场垄断,创造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持续引导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引导企业增强战略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和重点领域的集成创新能力。

二要遵循科技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整合科技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企业全面开放。鼓励和支持在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建立由企业牵头、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实施研究开发项目的机制。

三要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加快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力研究和开发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技术标准。

四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活力。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鼓励引导企业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建立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激发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力。

五要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大力发展为企业创新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六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通过部级和省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等,支持引导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加强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二)建立现代化科学研究体系

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促进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建立有利于科研院所做大做强的创新机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

一要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加强科研机构能力建设,调整结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建设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优势学科和研究基地,推动科研院所持续、提高和引领创新的能力。整合和集成现有科技资源,以****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为主组建“****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为全省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提供信息与决策支撑;围绕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做大做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等一批省级社会公益类大院大所。围绕我省支柱和重点产业的需求,组建“****省工程技术院”,面向中小企业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二要建立稳定支持科研机构创新活动的引导和激励机制,改善院所基础条件,支持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建设、基础性工作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三要建立有利于科研机构原始创新的运行机制,完善科研院所院(所)长负责制,进一步扩大科研院所在科技经费、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决策自,提高科研机构创新活动的内部协调集成能力,支持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业化开发。

四要建立科研机构开放合作的有效激励机制,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科研和管理人才,推进科研院所与企业和高等学校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促进知识流动、人才培养和科技资源共享。

五要积极支持省内高等院校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领域的自主创新。积极争取和主动吸纳国内外重点高校、优势重点学科参与****省创新体系建设。鼓励、推动高校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全面合作,加大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力度。

(三)建设科技管理与服务创新体系

根据新时期科技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科技管理与服务创新体系建设,转变和加强政府科技宏观管理职能,做好顶层设计,集中目标,突出重点,强化公共科技服务职能,弱化对竞争性研发活动的具体干预,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推进省、州(市)、县(市、区)各级科技管理与服务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科技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动员组织社会力量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完善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和落实法定财政科技投入等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科技工作考核评价、激励和监督的长效机制,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要强化政府对科技发展的总体规划部署和宏观管理。建立健全科技宏观协调机制、科技决策机制、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协调互动机制、部门之间统筹配置科技资源机制。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方式,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创造保障条件、优化政策环境、建设科技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上。

二要改革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完善同行专家评审机制,建立评审专家信用制度,加强评审过程的监督,加大专业化科技评审与评估机构的建设力度,扩大评审活动的公开化程度和被评审人的知情范围,注重对科技人员和团队素质、能力和研究水平的评价,鼓励原始创新。

三要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要根据科技创新活动的不同特点,按照公开公正、科学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改变评价过多过繁的现象,避免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面向市场的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创新活动,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贡献为评价重点;公益科研活动以满足公众需求和产生的社会效益为评价重点;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探索以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为评价重点。建立适应不同性质科技工作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科技奖励制度,减少奖励数量和奖励层次,突出政府科技奖励的重点,在实行对科技成果奖励的同时,注重对人才的奖励,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

四要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管理及服务体系。针对科技管理及服务行业功能单一、服务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社团在科技管理及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科技管理及服务机构向专业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六、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

为确保本纲要各项任务的落实,不仅要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还必须制定和完善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所有政策和措施都必须有利于增强全省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充分利用省内外科技资源,有利于科技支撑和引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本纲要确定的若干重要科技政策和措施,是针对当前我省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而制定的,随着形势发展和本纲要实施进展情况,将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一)贯彻国家创新政策,建立健全符合省情的自主创新政策措施

1.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政策

全面贯彻国家关于财政、信贷、税收、政府采购和市场准入等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立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要素协调发展的机制,实施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组建创新联盟、产学研联合体和承担政府研发任务的政策,加快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实施增强企业内在创新活力的政策,支持企业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把获得专利、商标、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作为企业考核指标。

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支持企业采用国家和国际标准,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通过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和重点,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采取积极政策措施,多渠道增加投入,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开展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把国家和省级重大建设工程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国家和省级重大建设工程的实施,消化吸收一批先进技术,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品。

3.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

制定****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实施能力。研究提出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专利技术产业化和防范、应对国际技术壁垒的战略措施,为自主创新提供有效支撑。强化省、州(市)、县(市、区)知识产权工作职能,在机构、人员、专项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重点资助在国内外申请和实施发明专利,支持有开发前景的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建立和完善省、州(市)、县(市、区)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及应用服务系统、专利预警、维权援助机制,培育一批知识产权检索、咨询、、培训和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中介机构。鼓励跨学科、跨领域联合创新,形成一批原创性知识产权,引导企业加强引进创新和集成创新,不断增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出能力。完善全省专利、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监管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从业资格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建立专利与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挂钩、专利投资入股等激励机制,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和保护能力。

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要加强对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和协调,并优先采用。推动技术法规建设和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促使标准制定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效能性。引导产、学、研各方面共同推进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及优先采用。

4.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继续加强国家和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产业化基地建设。制定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政策。构建技术交流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对我省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给予政策扶持。

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建立面向农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新机制。把农业科技推广成就作为科技奖励的重要内容,激励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推广活动。支持农村各类人才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对农业科技推广实行分类指导,分类支持,鼓励和支持多种模式的、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支持面向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产业竞争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重点加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新材料、矿产、冶金、环保、节能等领域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技术工程化平台、产业化示范基地和中间试验基地建设。

鼓励和支持用先进、适用技术对我省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进一步促进我省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

5.加大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力度,提高科技发展的层次和整体水平

进一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有效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全面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使我省的科技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上有新的突破,通过扩大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

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加快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实现重点跨越。对外科技合作项目要向应用开发类和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倾斜,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向产学研结合的项目倾斜。继续推进省院省校科技合作,引导有条件的州市深化州(市)院、校科技合作,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市场机制做大做强一批项目和企业。

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国内外研究开发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支持在双边、多边科技合作协议框架下,实施合作项目。建立我省与东盟、泛珠三角地区、滇沪等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与交流。积极主动参与国内外科学研究和学术组织,支持我省科技专家、科研机构和科技社团参与或牵头组织国内外科学工程。建立培训制度,提高科技专家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支持科技专家在重要国内外学术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鼓励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研究开发机构,鼓励国际学术组织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

6.加强科学和技术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贯彻落实《****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制定《****省科学技术普及规划》,把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积极探索科普工作新形式,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技术知识。面向农村、社区、青少年,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工作,支持边远民族地区建立少数民族科普专业队伍。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继续推广和深化现有的、深受群众欢迎的科普活动,逐步建立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系统性的校内外科学探索和科学体验活动,加强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能力。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推动州(市)、县(市、区)综合性科普设施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各级科普教育基地县(市、区)科普长廊等公共设施作用。合理布局并切实加强科普场馆建设,提高科普场馆运营质量和使用效率。建立科普场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制度,提高公众的参观和学习兴趣。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加强与公众沟通交流,繁荣科普创作,打造优秀科普品牌。鼓励著名科学家及其他专家学者参与科普创作,制定重大科普作品选题规划,扶持原创性科普作品。加强对科普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培养更多的科普人才。

建立科普事业的良性运行机制。加强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大型企业等各方面的优势集成,促进科技界、教育界和大众媒体之间的协作。推进公益性科普事业体制与机制改革,鼓励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放宽民间和海外资金发展科普产业的准入限制,形成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

1.提高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要求,确保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激励、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开展技术创新与技术集成。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金参与,吸引民间、海外资金等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化投融资体系,不断提高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加快技术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产权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加速科技产业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促进更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建立健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担保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政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鼓励金融机构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

2.调整和优化科技经费投入结构

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政府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等科技活动,并引导企业和社会的科技投入。加强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以及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和科学技术普及的支持。合理安排科研机构(基地)正常运转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科技基础条件经费等的比例,集中力量加大对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类大型科研机构的稳定投入力度。结合政府财力情况,统筹安排规划实施所需经费,切实保障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的顺利实施,并继续加强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政府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积极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

3.加强监督管理,提高科技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率

建立科技计划与科研项目实施的评价及监管体系、跟踪问效及监管监察制度,提高科技投入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透明度。建立科研项目(课题)预算评审评估制度、科技经费预算管理项目库;探索科研项目经费事后补助机制,建立有效的经费监管机制,形成预算监督、内外审计监督和社会公共监督相结合的全程监督机制。按照国家和省级预算管理的规定,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构筑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我省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围绕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实现科技资源共建共享为目标,重点建设产业科技创新、公共科技服务、自然科技资源保存与利用、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四大平台。我省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要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相衔接,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借鉴其他省区的成功经验,制定各类科技资源的标准规范,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科技条件资源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打破当前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同时体现区域特色,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形成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

(四)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专家和创新团队

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建设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培养和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培养和引进若干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加强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以及高等院校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影响的科学家和科技管理专家。面向国内外聘任一批著名科学家,组建科技发展战略顾问团,为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和提高全省科技进步水平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改进和完善职称评聘、突出贡献专家评审等高层次人才制度,进一步形成培养选拔和引进高级专家的制度体系,使大批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支持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高等院校要适应国家和我省科技发展战略及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及时合理地设置一些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培训,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实用技术专业人才。要在中小学教学中进行科技创新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并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进行技术开发,引导高等院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多方式、多渠道培养企业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鼓励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支持企业吸引和招聘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

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制定和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到****省工作和为****省服务计划,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建立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加大对高层次留学人才回****省发展的资助力度,大力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留学人员为****省服务的政策措施。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公开招聘力度,重点实验室主任、重点科研机构学术带头人以及其他高级科研岗位,逐步实行区内外公开招聘。实行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海外高层次优秀科技人才和团队来滇工作,对境外科技人才实施人才居住证制度。营造引进人才与本地人才和谐共事、合作创新的环境。

生产技术调研篇9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工研院作为一个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对自身定位进行了再总结和再思考,归纳为六个字,即“创新、创造、创业”。所谓创新,主要是技术创新,尤其是核心技术和工程化技术的创新:所谓创造,指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造血;所谓创业,就是要发展产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同时,实现自我壮大和快速发展。通过上述三个层次,实现以“技术一产品(服务)一产业”为载体的赢利模式,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鼓励教师在东莞工研院开展“创新、创造、创业”,华中科技大学在平台建设、人员安排和政策支持等方面也推出了一系列举措。首先,学校将五个与制造相关的部级研究平台在东莞工研院进行延伸,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Ca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均在东莞工研院建立了分中心或者研究部,直接为工研院提供创新的源泉。在人员安排上,派出学校副校长、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专家亲自担任工研院院长,机械学院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工研院常务副院长,组建了一批由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组成的技术队伍,从产业集团抽调具有市场经验、资产运作经验的人员开展技术孵化工作。同时,学校正在制定相关的政策,保障工研院的工作人员能够安心在东莞的科技服务平台工作。

一年多来,正如拨地而起的研究院大楼一样,东莞工研院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从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技术孵化三个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为今后的“创新、创造、创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新是立足之本

广东是一个经济大省,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浪潮中,通过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型经济体系,广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具有非常好的经济基础。东莞是制造业名城,经济总量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前列,是广东发展的一个典型和缩影,创造了无数经济奇迹。但东莞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即使有规模大的,又是大而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类型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等外向型企业为主,研发、营销两大头在外,技术、市场均受制于人,企业只负责劳动密集、利润最微薄的加工制造部分,靠量取胜,难以发展壮大。

最近几年,受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以及出口政策导向的影响,特别是受目前美国次贷以及随之引发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广东众多企业订单锐减,企业生存状况堪忧,广东的产业经济面临着一次重要的调整与转型升级时机。企业逐步意识到了两头在外的自身缺陷,开始自发搞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原来最先是政府意识到了加工贸易型发展模式的缺陷,并通过各种扶持政策和措施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对于搞技术创新多多少少有些“被动”。现在则是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企业积极主动地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工研院在其中又扮演什么角色呢?作为一个企业化运作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工研院也面临着生存的问题。如何将自身的生存、发展与广大企业的生存、发展结合起来,是工研院最应该思考的问题。创新,是连接两者的桥梁!以创新求生存,这是工研院立足的根本,也是企业最需要其去做的事。与高校和一般的研究机构强调的原始创新、理论创新不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应该更加强调技术创新,包括核心技术创新和工程化技术创新。

核心技术创新

工研院自入驻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以来,选择了多个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行业,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目前,在数字化制造装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如机电一体化创新产品设计技术、开放式数字化控制与智能测量技术、高性能关键功能部件等方面,通过组织技术力量攻关,已经取得了相关创新成果,并已成功应用在木工机械、建材装备、电子制造装备、模具制造装备等广东省典型装备行业中,不仅开发出新的行业重大关键装备,为企业创造了较大经济效益,而且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与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工程化技术创新

除了开展重大项目攻关,针对一般行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工研院也积极与企业一起,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开发行业专用技术及设备。目前在广东众多制鞋企业应用广泛的鞋机装备,其高端自动化设备基本被意大利垄断;再如在钣金加工上应用广泛的折弯机,其数控系统基本被荷兰DeLem系统和瑞士CYBeLeC系统垄断。工研院针对这两个行业,目前正在与相关企业合作,研发行业专用数控系统,不仅能替代国外产品,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并能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创新是立足的根本。通过创新,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推动企业及行业技术进步,企业产品附加值得到提升,企业尝到了甜头,舍得投入,也解决了工研院的生存问题,真正实现了共赢。

创造是生存之道

创新不能是空中楼阁。对企业来说,创新要以实实在在的具体成果来体现,要能为企业研发出新产品、新技术,为企业创造出价值,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对工研院这个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来说,就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为企业创造价值,来实现创新最终向价值、向效益的转化。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工研院也能从中获得经济收益,从而实现自我造血。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最好的载体就是产品和服务,尤其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初期,技术服务是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工作。

服务无距离

在与多家企业的沟通中,发现很多企业对与高校合作抱有怀疑态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高校尤其是省外重点高校距离本地企业很远,来回一趟不容易,项目出现问题了不仅不能及时解决,述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工研院在建院之初,就提出了人才本地化的理念,不仅将华中科技大学骨干教师派到东莞本土,常驻工研院。同时从当地招聘具有丰富企业经验的员工,实现人才本地化,拉近与企业的距离,随叫随到。

服务无界限

为企业服务,不仅仅体现在项目研发上,在企业设备引进、研发中心建设、管理咨询、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也同样按

照企业提出的需求,给予最大可能的服务。自工研院成立以来,就多次为企业提供免费服务,如指导部分企业申报项目(非与工研院合作项目)、建立工程中心、推荐人才等。凡是企业提出来的,工研院都认真对待,做好服务,尽可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对企业来说,创新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体现在创造出的具体产品上,看其是否具有经济效益。东莞南兴木工机械有限公司是国内木工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企业规模较大。但多年来产品一直徘徊在中低端,与竞争对手拼价格。国内木工机械行业基本如此,高端设备被国外企业垄断。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打破国外垄断,工研院与南兴木工合作开展高速木材复合加工中心的研发,将先进的数控技术、高速高精运动系统、环保技术、先进材料技术等高性能数控机械的共性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在木工机械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完成设备样机设计后,从试制阶段开始,工研院人员就与企业技术人员吃住在一起,共同调试,一起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在样机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家具及其装备国际展览会期间,工研院人员也随同企业人员一起参加,全程提供技术支持,真正体现了服务的内涵。在此次展览会上,该设备得到了客户高度认可,当即有企业要预订设备。此次展览会后。企业对高端产品越来越有信心,表示将继续加大投入,开展高速木材复合加工中心系列产品的研发工作。

另外,工研院正在建立精密加工和检测分析基地,可为企业在精密与特种加工、产品性能检测与质量分析、加工设备精度评定与调试等方面提供服务,从而建立起包括技术研发、技术咨询、产品检测、精密加工、管理咨询以及人才培养在内的多层次、多功能企业服务体系,能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科技创新平台虽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也要通过一定收入实现生存与自我发展,具备自身造血功能。工研院的技术创新工作通过服务和产品这个载体,最终为企业创造出价值和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企业的支持,才能实现一定的收益,才能实现自我造血。

创业是发展之路

创业就是要将技术和产品变成产业,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和企业合作,推动产业升级;二是发展新的产业,形成工研院长足发展的经济支撑。

工研院瞄准几个广东省典型行业,和行业内龙头企业合作,研发行业共性技术和产品,在全行业推广应用,推动了企业及所在行业、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企业发展了,工研院也就跟着发展了。2007年,工研院组织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包括数控机床业、电子制造装备业、模具制造业、轻工装备业等)中的龙头企业,成立了广东省数字化制造装备产学研战略联盟,针对广东省装备制造产业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实施了数字化制造装备产业共性技术重大专项,开发出多个典型行业的重大关键装备,不仅对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支撑作用和带动作用,还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升级。

例如,针对我国轻工装备中新型墙材装备整体水平落后的局面,工研院和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出新型墙体材料加工生产成套技术装备,不仅产品本身市场空间巨大,而且对整个建材产业的推动作用明显:一是通过先进技术装备的使用,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推动了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的使用,使产业做大;二是降低了下游新型建筑墙体材料行业的设备投资成本,促进了整个新型建筑墙体材料产业的发展壮大。

针对广东省木工机械行业多为低端和低价位产品的局面,和东莞南兴木工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出代表当今木工机械最先进技术水平的高速木材复合加工中心,对行业发展及技术进步带动作用明显一是大力促进了木工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为我国木工机械产业的发展,也为广东省实现木工机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对家具制造业的带动作用明显,为家具制造行业提供了高性能低价位的先进制造装备,推动了家具制造行业在高档家具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广东省家具制造产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三是带动了数字化机械和装备制造业向新的领域和方向进一步拓展,形成新的产业。

针对模具制造装备行业中模内层压技术被国外所垄断的局面,与深圳市群达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出模内层压工艺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将普通注射成型机改造成低成本模内层压专用注射成型机。有助于模内层压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产业化,有助于促进广东省及我国模具企业发挥规模优势,形成产业集群,增强模具产业市场竞争力,促进模具产业的壮大与发展,带动广东省及我国汽车、电子、通信、家电等相关行业做大做强并参与国际竞争。

但是,对工研院来说,仅仅只是以项目形式和企业合作,显然还不足以推动和支撑工研院未来长远发展。因此,工研院为了未来能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产业:选择在未来有发展潜力的行业,自主研发相关技术、产品或者是引入学校已有成果,并通过与企业合作或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的方式,共同发展新的产业。如电子制造装备是我国目前重点发展的装备,LeD产业是目前最热点的产业之一,工研院针对LeD制造装备,自主开发出LeD管芯高速检测设备与分选设备,不仅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为LeD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大大降低LeD产业投资成本,推动我国LeD产业的高速发展,对整个LeD产业链产生重大影响。

生产技术调研篇10

发展农业科技的十项战略对策

1.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

既积极推进改革,又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点。一是优化专业结构,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学合理,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产前,特别是产后的科技力量;二是优化布局,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态类型区为基础的新型科研组织体系;三是扩大开放,更多的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进资金和先进的设备、设施。

2.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形式的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在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下大力气把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为主导,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宏大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3.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针对农业产业化对技术的需求,筛选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适当引进进行组装配套,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大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大力推进农村的科技进步,积极引导东部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出效益。

4.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一是突出应用研究,努力解决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二是抓好基础研究与基础性工作,为农业科技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特别要抓好基因工程、光合作用机理、杂交优势机理和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工作;三是要加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农业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四是要针对21世纪养活16亿人口对技术的需求,抓好超前研究与技术储备。

5.建立一个宏大的、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国的人口多,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还很低,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大。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拥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体系。

6.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由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组成。针对农业科技多头管理、重复和分散的现状,建立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将农业研究开发机构分为技术开发类、科技服务类和基础公益类三大类,采取不同支持方式。技术开发类机构转变为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科技服务类机构转变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公益类农业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项目和基地的形式给予支持。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民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择优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

7.抓紧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

通过信息体系的完善,使科研单位更迅速方便地了解农业生产实践对科技的需要,使生产经营单位更容易地了解和得到农业技术信息,促进科研面向生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8.抓紧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尽快制定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内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

9.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作为科研成果转化和农科教结合的突破口。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按照实现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在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10.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

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各级政府、全社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特别要增加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拨款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设。到20世纪末,使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到0.5%~0.7%以上;到200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

突出科教改革重视三项任务

1.战略重点和布局

在科技项目发展上,不断总结成就,寻找差距,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重要农业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进行攻关。

"十五"期间的重点和布局。"十五"农业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农业新阶段对科技的需求,在原有增产类技术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有关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对技术的需求。拟着重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对科技的需求,大力发展以大幅度提高单产和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的增产技术。(2)针对我国农产品品质较差的现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的优质技术。采用自主开发、引进、消化、吸收、转化等多种途径,尽快改变我国目前的农产品质量不佳的状况。(3)针对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的要求,发展以加速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的高效农业技术,着眼于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等方面,开发新技术,开拓新产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4)21世纪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是国际农业竞争的热点,要针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力加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加速实用化、商品化、产业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5)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公益性强的特点,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性建设工作,特别是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部门的长期定位观测和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开展以农机、节水灌溉机具、肥料、农药、农膜为主的支农工业技术研究,为农村科技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条件。(6)发展以生态建设和保护环境为主的林业科学技术。开展生态林业、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荒漠化综合治理。(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以改善环境为主题的可持续农业科学技术体系。(8)针对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发展区域性综合配套技术。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优势,促进全国农业快速、持续、均衡发展。为提高西部大开发的起点,"实施农科教战略西进紧急行动"。

中远期战略重点。(1)充分利用生物的遗传潜力。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动植物新品种,重视资源与环境问题。(2)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3)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今后,应因地制宜地加强灌溉农业、节水农业、雨养农业和旱地农业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的配套技术研究。(4)食物安全、国人营养和健康。(5)提高科学种植与养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动植物综合生产力。(6)改进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保鲜、加工、储运、包装、销售和综合利用等技术,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保证,尤其要重视发展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7)关注转基因动物和植物的研制和生产,使我国农业紧跟世界高科技先进水平。此外,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等也都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方向。(8)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的实际,利用信息社会即将到来的有利时机,把农业生产中的"软件"部分,特别是管理水平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2."十五"期间体制改革问题

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以结构调整、机制转换、人才分流、制度创新为重点,从农业发展的需求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的特点出发,调整农业科技力量的布局,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制建立的步伐,以改革促进发展。

转制改革的方案设计框架。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将按照分类指导,抓大放小,适当归并,促进发展的思路,积极有序地推进。

分类指导。目前对农口不同类型的科研院所,应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院所定位,分类指导。对从事农业、林业、气象、水利水文资源、生态环境、大江大河治理,防灾减灾、节水灌溉以及重大工程技术等公益性研究及应用基础性研究的科研机构,按非营利性机构的机制进行运行和管理;对从事成果推广、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专业培训、分析测试、质量标准等的科研机构,要转变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或中介机构;对具备研究开发优势并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或具备产业开发能力的科研机构,要转为科技性企业或进入企业。

抓大放小,适当归并。根据未来农业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和目前科研单位专业结构分布情况,应在专业重组,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重点依托综合性科研机构,稳住一支高水平、精干的农业科研队伍。保留若干个研究院,按非营利机构运行,由中央管理;归并若干个科研单位,按非营利机构运行;若干个科研单位转为企业;若干个科研单位转为中介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若干个科研单位进行结构性调整并转化。

促进发展。通过改革,进一步促进科研院所的结构调整和机制转变,同时,配套进行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的改革和创新,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农业科技发展,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有利于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

组建和完善国家、部、省(市)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科技园示范区、开发区、高科技集团等。近期将主要依托农口各部门的直属研究院所,联合有关院所、高校,通过组建部级或地方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科技园示范区、高科技集团等科研机构,集聚农业最优秀科技人才,围绕关系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和技术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在科技的使用上进行革命性变革,重视发挥科技的综合作用,借助综合国力,深层次地改变农业生产的重大机制问题。

由传统的粮食开发机制转向大食物开发机制。由于我国食物资源的丰富多样和人口众多,通过科技的作用,使尚未被用作人类食物的资源成为人的食品以及创造出新的食品种类,其革命性变革的巨大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由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机制转向三元结构机制。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转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这是挖掘饲料潜力,增加我国优质饲料的重要途径。

由传统的耕地资源开发机制转向整个国土资源开发机制。我国广大的丘陵山区、草地、海陆水面和滩涂都可发展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特别是通过高新技术的运用,可以开发出人类未曾有过的农业产业,前途不可限量。

由传统的农产品简单加工机制转向多次增值的现代化农产品制造业机制。使农产品在农村多层次地利用,形成巨型的现代化产业。

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从以下九个方面的比较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农作物品种

我国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但在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的深度如抗性基因的发掘利用,野生种、边缘种优良特性的利用,利用生物技术保存种质资源和人工创造新种质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资源鉴定和品种资源工作体系也不够完善。另外,在良种繁育体系与制度方面,不如发达国家规范化、科学化。

作物生理化研究,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个体、器官或细胞水平上,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

栽培技术

目前我国的耕作栽培技术体系仍停留在常规耕作技术与经验上,同国外开展的以计算机为主的规范化、定量化栽培比较,还有相当差距。在利用化学调节剂调控作物生长发育方面,有的专家认为与国外的差距有15-20年。

在土壤肥料方面,免耕与少耕理论风靡全球,而我国的土壤科学基础研究还很薄弱,施肥方法落后,世界先进国家的肥料利用率稳定在50%-70%,而我国只有30%-40%左右。

防止作物减产科技

据专家估计,我国植病生物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至少相差15年以上。在昆虫行为机制、害虫与寄主植物关系、害虫与天敌间的生理、生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农产品产后运输、贮藏、保鲜、加工设施和技术也有很大差距。据估计,北京因粮食储藏条件而导致虫蛀、霉烂和其他侵害损失的粮食总和达500万公斤。每年约有15%的生鲜果蔬损耗掉,直接经济损失达两亿多元。

植物生物技术

目前国外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程度相当高,形成产业的产品主要有:细胞和组织培养产业,如花卉、草莓、荔枝等试管苗和脱毒苗;微生物农药,如苏芸金杆菌;生物技术农产品;兽医治疗药物和防治疫苗品;农用诊断试剂;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单细胞蛋白;人工种子和胚芽等。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仍然较低,研究设备和手段,工业化生产还相当落后,生物产品商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还不够。

畜牧业科技

目前我国畜牧业科技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总体上落后10-15年。特别是在畜牧业基础学科研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明显。有些研究还几乎是空白。

农田灌溉技术

瑞典、英国、奥地利、罗马尼亚、法国等国的喷灌面积均已超过80%,美国、俄罗斯约为40%,美国微灌面积到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达到总灌溉面积的3%,以色列灌溉面积中约2/3为微灌,1/3为喷灌。我国在地面灌溉方面,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无论在材质、性能、自动化程度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自动控制设备方面差距更大。

农业机械化技术

从大量生产的现有产品来看,机具性能、质量技术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的一般水平或5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亦即落后30-40年。

在应用方面,农业机械化程度,机耕率为80%,机播率为77%,机收率为70%,而发达国家则全面实现机械化。

农业信息技术

计算机进入我国农业领域仅有10多年的历史,但从世界范围看尚属起步阶段,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比较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农业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林业科学技术

我国现有的林业技术水平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落后20多年。科学技术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1.2%;人工林林木每公顷蓄积只有33.3立方米,远远低于我国森林总蓄积每公顷平均83.6立方米的水平;全国有林地面积只占全部林业用地的50%,而美国为95%,瑞典为98%,日本为96%;我国的树木利用率很低,树林出材率只占全树的25%,而林业发达国家已从原来的全树利用发展到全林利用以至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利用;我国每公顷森林年均净生长量仅为2.7立方米,而德国是6立方米,芬兰是4立方米,美国和日本是3.1立方米。

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紧迫性

1.适应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

由于以育种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为主导的农业技术革命的带动,到20世纪中叶,农业得到高速的发展。相应地,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导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新材料、航空与航天、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的兴起,使农业面临启动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并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这次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将导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再次振兴。

2.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生了两次革命性进展。第一次是农业家庭承包制的建立,理顺了农村的经济关系,是农业生产力巨大的全面释放,奇迹般地快速达到农业生产的成倍增长,为终止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创造了根本条件。第二次是乡镇企业的广泛兴起,使农村进行了历史性的产业大调整,农村工业占全国工业增幅的主要地位,开拓了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出路,把农民引向小康。这两次革命性进展,已各持续了一段时间。现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将以突出科技为特点。

3.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方针、道路一些基本问题的客观需要。

我们应着眼于以下几个在20世纪尚未解决好的基本问题:

缺乏可靠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科学技术还没有真正成为农业强有力的第一生产力,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很好消除,等等。

4.及时解决农业发展中面临现实矛盾的客观需要。

农产品质量差、农业效益低,是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它导致农民收入低,结构调整难。在"入世"之后,对农业的挑战更为激烈,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显露出来。在未来人口增长和需求多样化进程中,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更加突出。乡镇企业技术推动的发展后劲不足。乡镇企业是农村非农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由于产品升级、布局调整等问题,使其发展面临转折时期,难度较大,减弱了农村经济实力,成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战略思路和目标

1.战略指导思路。要切实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方向,促进科技与经济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有机衔接和有效配置,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既要加速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大面积推广,又要力争使农业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或集团;既要抓好农业增产技术,又要加速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技术;既要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又要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企业家,并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总体目标。

"十五"期间要把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作为核心任务。

到2005年,使我国农业科技关键领域科技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五年,科技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气象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35%、55%、55%和60%以上,农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到2020年,农业科技的基本任务是:满足食物安全的技术需求。为实现粮食总产达到六亿吨、肉类总产6500万吨,人均日摄入能量2500大卡、蛋白质75克、脂肪75克等目标,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