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语文教学质量分析十篇语文教学质量分析十篇

语文教学质量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5:23

语文教学质量分析篇1

关键词:教学质量检测;基础性;开放性;人文性;现实性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200-01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检测是对某一阶段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一种综合检测。考试作为学生教学质量检测的重要载体,对于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功能。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下,在新课程视野下,在新课程考试与评价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学质量检测应避免命题功能单一化,命题形式模式化,命题内容重记忆轻感悟、重知识轻能力、重机械训练轻综合运用等倾向,而把关注点落实在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效发挥教学质量检测命题对教与学的正确导向功能的。

一、教学质量检测的意义分析

升学制度的改革和新课程为小学的评价改革营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开展教学质量检测的目的主要是把握学校的教育质量状况,为改进、完善学校教育、教学方法和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供信息。学校教学质量仍是学校立校的根本,没有教学质量的学校最终将会被淘汰。教学质量检测是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措施,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

二、教学质量检测的命题分析

1、基础性: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能力,是基于语言知识的积累之上,它是衡量语文水平的重要指标。教学质量检测注重考查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发挥语文的工具性,言语操作的实用。考查的内容有:①字音字形;②词语运用(包括近义词、虚词、成语运用);③句式运用(含修辞方法运用);④语言综合运用;⑤理解运用名句。

例一:近义词的选择

寂静幽静安静平静宁静僻静

(1)一天夜里,他在()的小路上散步。

(2)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只听见雪花簌簌地往下落。

(3)蜜蜂嗡嗡地飞舞,使这个庭院显得更()。

(4)他担心再遇到敌人,忙跑到()的地方,把文件烧掉。

(5)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地睡着,他们呼吸均匀而()。

这类题是对语言积累的考查,包括积累的意识、习惯、方法和能力等,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积累语言,在生活中积累语言,养成读、记、背、摘、抄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只有“储存”了大量的语言材料,才能形成语感,才能基础扎实,运用自如,“厚积薄发”。默写常见的名句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文学素养。

2、开放性:知识积累迁移,强调鉴赏感悟

吕叔湘先生说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毫无疑问,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乃至提升人的精神品质的一条有益之路。因此,语文命题要切实关注课外阅读的考查,引导学生重视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例二: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答案。

“中秋、除夕、春节、重阳节、端午”这些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排列,最后一个应该是()。

上述试题通过对阅读篇目、传统习俗内容的考查,涉及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类试题传达的信息是:语文是开放的,语文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内容,还要放眼课外;阅读不能只局限于读课文,还要读整本的书,读经典的书。要让青少年的成长与好书同行,要让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经典文化不断浸润和滋养青少年的心灵,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定位。

3、综合性:加强知识的融合,学科的整合

学生的言语实践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而考试的过程,就是把各种语文知识、技能、能力进行相互交叉渗透,以衡量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过程。因此,语文命题要加强整合,改变以往一道题只能考查一种知识或能力的单一功能,在有限的试题中注入多元的考查功能,以综合检测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4、现实性:关注现实生活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现代认知理论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景性。语文命题应遵循这一原则,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考查学生运用语文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情况,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关注生活、观察生活,主动建构“大语文观”。

5、人文性:板块标题、卷首语、提示语的设计

孩子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发展潜能的生命体,其生活世界就是一个丰富的教育世界,语文检测卷人文化趋势明显。试题上都有板块标题,很多质量检测卷中还设计了卷首语和提示语。试题一改过去的机械、呆板、冷漠和乏味,更加关注学生的精神和情感需要。试卷描述变得更加趣味化、人性化。这样能有效缓解考试压力,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答卷,体现了命题者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三、教学质量检测的题型分析

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答案开放的表述题、写作题等。

1、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理解、分析能力。

2、选择题主要用于检测学生的识记、理解、辨析的能力。

3、问答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好的问答题可以给学生提供比较开阔的思考空间,启发学生创新意识。

4、答案开放的表述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书面表达的能力,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质量检测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检验、激励和引导的功能,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真正有效地发挥考试与评价对教学的导向功能,关键在于准确理解语文课程核心价值,准确把握考试与评价的目的。教学质量检测要在探索中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考试与评价改革,才能有所突破,真正成为引导语文教学的航标。

语文教学质量分析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教学质量

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爱好兴趣、价值观、情感态度、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语文学习能为小学生的发展开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广阔空间,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影响着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显得特别重要。

一、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

开学初制定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要因班制宜采用适合班级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某些薄弱的语文能力,应加强培养。如我班一部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较弱,针对他们,就要注重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于是,除上课多让他们说自己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之外,我还让他们在课外多阅读书报、课外书。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课文中的听说训练,结合学生的日记、作文,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辅导中,对优生则提高要求,拓展其思维,以求取得更好的成绩,使他们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对个别后进生,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同时,利用好语文组的教研活动,上好公开课、教研课,听取各个教师的评价,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7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一天中,学生的心理节律呈现着周期性变化,上课开始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逐渐提高。在课堂中段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直至下课。在课堂最佳时间里。学生的精力最旺盛,接受能力最快,记忆最牢。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正确分配时阀,合理使用时间,傲到劳逸结合、讲练结合,从而保证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使课堂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上课以后,同学们刚从课间活动转入课堂学习。这一段时间可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由旧知引出新知。另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要想上得好,开场白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恰到好处的导入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理想的导人语,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美的情境,能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节课学什么+怎样学,从而有力地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一开始就兴致勃勃,乐在其中,很快进入课堂学习最佳状态。教授新知是一堂课的最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里学生的思维已进入最佳活动状态,因此是讲授教学的主要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精力最旺盛的最佳时间,调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和精心利用教具、学具、电教等手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恰当的练习,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反馈消息。练习可以由教师精心设计,做到既突出学习重点,又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由此不难看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还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这样能够进行自主探究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创造

条件,给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感,增强学生语文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是课堂学习情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是问题生成的引导者、问题研究的组织者、问题解决的指导者,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①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经验为学习背景,倡导“创设问题情境。②联系原有知识经验,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③通过类比、推理、归纳创设问题情境。④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⑤利用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探究中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已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了,而是更加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维方式的变化,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有效地创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次教学

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小学时期正是开阔思维的起点。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伙伴教学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应该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结语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灵魂系统工程,教学过程又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从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出发,创造性地选择和重组教学内容,立足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李利云,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08

语文教学质量分析篇3

[论文摘要]传统教学少不了满堂灌,我们应该摆脱读读讲讲、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多加“调味”,应该采用新颖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试对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问题进行探讨。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贵情深。”教学艺术的魅力在于感情,有了感情,就会增进教育的魅力。积极的情感交流,能促使课堂气氛和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们爱学生越深,学生也爱老师越深。爱好的学生是容易的,但是要面向全体同学,一个也不嫌弃,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也要相信他能进步,能对他爱的起来,这就需要我们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有较好的师德修养。

外语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人际交往而达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调查表明: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教师的关系。因此我们重视师生共同进入“外语教学社会”,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纽带将教师的热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

二、采用新颖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师生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关系,还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就是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参与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要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有各种途径,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1.课前五分钟交谈。课前五分钟交谈具有即兴性质,也可称作自由交谈,这种交谈完全体现了外语的交际功能,是一种培养学生使用外语的好方法。这种交谈由于无范围限制,更能培养学生在交际中的应变能力。这种交谈既适应于小组又可在全班进行。要使这种交谈有所收获,关键在于坚持,而坚持的办法是让学生轮流对话。另外,内容上也应不断更新。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提出疑点,求答案。这不仅有利于复习和巩固所学材料,也有助于教师检查教学效果,以便查漏补缺。

2.创设尽可能真实的交际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尽可能真实的交际环境,围绕所学语言内容和知识进行具有交际性特征的语言实践活动。当然这得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它虽然不是完全的自然的交际性活动,但是与机械的语言操作相比,更贴近生活,更真实自然。在这种交际性的活动中学习英语,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帮助他们尽快地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使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

3.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学习。诸如“怎样学习英语”、“单词记忆法”、“句型模仿派生法”、“跳跃阅读法”等。在教单词时,我让学生除了从常规的读音规则、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等方面记单词外,还教给学生一些“趣味记忆法”。我在课堂上恰到好处地向学生传授这些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掌握了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才能多快好省地学习,事半功倍地提高学习效率”。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还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要让学生养成尽力地用英语而不是用汉语思考问题,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口、笔头作业的习惯,形成学习与思考的自觉性,从而取得成功。

4.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也就是因材施教,它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是一个群体,绝对不可能大家站在同一个点上,各人的起步不同,学生成绩、基础可能参差不齐。因此,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知识基础,然后进行分组,把一个班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进行教学,使各类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所获。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向学生提出问题。对学习成绩较差的那些同学,要多带读、多操练,熟记所学的单词、短语、句型;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他们上台表演、复述所学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布置作业要按等级来分,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只布置课本上的练习题;对成绩较好的同学,不但要求完成课内作业,还要布置一些课外习题,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提高英语成绩,迅速成才。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一个明智的教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得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我还把能否找出问题当作检查学生是否对新课进行了预习的标准之一。这样一来,他们在课内外认真预习的前提下,提出不少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问题。我专门安排质疑、答疑的时间,先让学生们在小组内互相解答,再由教师在班里解答,或者由小组长将解答不了的问题进行有重点的讲解。这样就基本上改变了以前教师认为是难点、重点,而学生却认为不难,学生认为难的,教师却在课堂教学时蜻蜓点水,一触而过的那种教与学脱节的现象。自己努力理解了的知识比经教师传授的知识更能使学生感到自豪,经久不忘。于是我在全班形成了以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为荣的良好学习风气。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质量分析篇4

【关键词】语文;质量;评估;效度

教学离不开质量评估,语文教学更离不开质量评估,教学质量评估在语文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质量评估的调查反馈和成功激励功能,对中学语文教学质量评估提出了目标明确、效果显著、分析量化和评价科学的要求,这为我们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一、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就是教学所预期要实现的最终质量标准,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的具体要求。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适当的、科学的教学目标对教和学都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对教学质量标准的实现也具有稳定作用。以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是确定中学语文教学质量评估调查反馈功能的首要前提。

为此,我们首先必须构建一套科学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我们也不妨将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简化为三个水平性层次:一是“知识―技能―情感”;二是“听―说―读―写”;三是“识记―理解―运用―评价”。总之,确保中学语文教学质量评估中目标的明确性,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二、效度显著

任何一宗教学质量评估,都只能是一种抽样评估,都只能从接受评估的总体中选取部分样本用于评估,并以此来推断总体的特征。这是由形式逻辑中归纳推理的原理决定的。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评估调查反馈信息的信度,效度控制是编制评估试卷的关键。效度,也就是指实施所评估的内容(样本)与所要评估的内容(总体)间的吻合度。

“听―说―读―写”,这既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方法。但目前的语文教学质量评估,却往往只能涉及到“读”和“写”,这显然是难以保证评估的效度的。当然,目前的技术手段还很难确保“说”的评估信度。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的语文教学质量评估中,运用电脑“人机对话”的功能,实现“说”的能力的评估因该是完全可能的。而在目前,借鉴英语考试中听力测验的做法,实现“听”的能力评估,也该是不难办到的。

此外,一些研究者还指出,要保证语文教学质量评估有较高的内容效度,评估试题编制者还必须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所界定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代表性取样,知识、方法、重点的覆盖面都要广。

三、分析量化

定量分析的方法可以较之定性分析的方法更客观、更准确,更能发挥教学质量评估的调查反馈功能。我曾在任教班级的一次教学质量评估的定量分析中发现,同样是考查课文知识,问答题的得分率较之填空题低了18个百分点。原来,填空题多出自“课文提示”,书上有现成答案,问答题多出自“思考与练习”,需经独立思考或课后整理笔记才能获得答案。由此发现的问题,是在采用定性分析时很容易被忽视的。

语文教学质量评估中采用定性分析。评估试题的目标指向性要明确、单一。评估字音与字义,评估识记与分析,每条试题都要避免在同一水平目标范围内发生交叉。这样得出的数据才能具有可分析性。采用定量分析,还要求阅卷评分、量分和登分都应逐题进行,这样才能获得更为丰富的调查反馈信息。

定量分析的不足之处在于耗时多、技术难度高,但所能获得的反馈信息量又是定性分析无与伦比的。而且,如果能够编制微机程序进行分析,定量分析也还是可以做到比较迅捷、简便的。

四、评价科学

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本是既针对教也针对学的,而这两者也是有区别的。长期以来,针对教和针对学的评估被混为一谈了。这种误解的后果,就是导致了针对学的评估时对于学习发展的催化剂的作用、成为教师控制教学过程的“权杖”的作用都遭到了忽视,就是导致了传统的貌似公正的评分制。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西什维利认为,这种传统分数脱离了教育过程,失去了教学本性。而且由于传统教学的严重缺陷,又使这种分数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意义,使学生产生了焦虑和压力,引起了师生间的对立与冲突,给整个教育教学带来了灾难。因此,

阿莫纳西什维利主张取消传统的评分制,代之以实质性评定。我国成功教育的实验者们也提出了奖励分数的评价法。这些都是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质量评估中必须予以重视和借鉴的。

语文教学质量分析篇5

【关键词】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指标体系

语文课堂教学是各类学校培养人才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而语文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决定着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抓好对语文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语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围绕着语文的教学活动展开的,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并做出相应的判断,使被评价者明确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促使被评价者把客观评价标准能动地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力,不断地汲取他人的长处,改进教学,从根本上促进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功能

1.1切实促进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教学质量评价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过程,通过提供调整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信息,通过大量的信息反馈与评价,引导师生参与下一步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师生利用获得的反馈信息,适时调节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以促进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1.2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被评价者必须严格按照评价指标的要求努力去做,实际上等于把规范的教学目标要求转变为被评价者努力追求的目标。同时可以直接反映教学目标实现的不同程度,具体所存在的问题及差距,深入加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落实。

1.3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激励作用。

教学质量评价具有非常强的激励作用,评价的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并激发被评价者内在的竞争意识,在学生方面激励学生自觉自主学习,有利于加强学风方面的建设;在语文教师方面评价的结果与晋升职称、聘任、评选先进、年终考评互相联系起来,还应该和语文教师的进修学习联系起来,激励每一个被评价语文教师按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适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被评价语文教师使其自身行为更符合相应的教学质量效果目标。

2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2.1以人为本及导向性原则.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本身要求,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实施时要考虑指标的导向作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树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观念,允许语文教师教学内容上的个性化发展,允许语文教材的多样化,允许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同时发展,对不同层次特点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和不同的客观评价标准。

2.2科学性与完备性原则.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指标体系覆盖面一定要广,能综合地反映语文教师工作质量的各种因素。而且能客观地反映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各个子系统和各指标间的相互联系,能较好地、科学合理的度量评价结果。

2.3符合教育系统工程原则。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真实的基础上,能客观地反映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各子系统和指标间的联系,并能较好地度量评价结果。教学质量评价涉及到语文教师、学生、教学设施与设备、教材建设,还与学校的定位、培养目标和具体教学管理有关,是一个系统综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3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层次分析法是处理多目标、多准则、多因素和多层次的复杂问题方法,可进行定性与定量系统分析、决策分析。将层次分析法引入教育评价领域可以解决权系数的确定问题。基本思路是:首先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且按照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影响极其隶属关系,以不同层次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最后将该问题归结为最低层相对最高层的比较优劣的排序问题。

教学质量是一个总体的概念,它的优劣不是一个单因素的问题,对其评价往往涉及到多种因素。依据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一般可从四个方面考虑:语文教师的教学态度、方法、内容和教学效果。而这四个方面中又包含有若干子因素。故可以将这多目标和多标准的复杂情况看作一个分级子系统,可以应用“层次的组合和分解法”构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1,每一指标的权重可以是由上级领导、教学督导组、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育厅办学水平评估委员及语文教师组成的小组研究讨论确定,其具体人员构成见表3-2。

说明:以上参加人员均为教授、副教授,其中语文教师为语文学科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语文教师。

4小结

本文研究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和原则,应用“层次的组合和分解法”构建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全面剖析,将不易直接测量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实现定量化,从而比较全面的反映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研究结果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找到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采用此方法更有助于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参考文献:

[1]刘新平,刘存侠.教育统计与测评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p238-245.

[2]姚建英.构建21世纪高职教育新体系.《教育与职业》[J].2002.(3).p8-11.

[3]Stevenelliot,“managementofQualityinComputingSystemseducation:iSo9000SeriesQualityStandardsapplied”,JournalofSystemsmanagement,vol.44,Sep.1993.p6-11.

语文教学质量分析篇6

在大部分开设语言类专业的院校,翻译课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在中国文化快速走向世界之际,培养外国语言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与技巧实为重要。翻译教学如何安排,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翻译方法是每位翻译教学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定性定量分析法作为化学成分研究与分析的主要方法,对各领域研究产生深刻影响,翻译领域也无例外。

二?p定性与定量分析理论

定性定量研究源于化学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是对事物质的层次展开分析与研究。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事物的质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好?p所特有的规定性,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就在于他们的质的差异。事物的质是有一物质其内部特征与外部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定性分析研究是通过直觉对事物内部与外部特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运用分析?p抽象?p概括和总结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从而达到认识事物,区别事物的目的。

定量分析是以定性分析为前提,通过对事物量或成份的研究和分析,从量的角度来认识事物,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量的激增必定引起质的变化,定性与定量的研究与分析相结合能更好的认识事物。作为科学的分析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已被广大翻译教育工作者用于日常教学,逐渐形成翻译领域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模式,指导翻译实践与教学活动。

三?p当前翻译教学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与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对外宣传则是一个重活,翻译首当其冲被认为是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的“推手”,如今只要有外语特别是英语的院校皆开设翻译课。然而,翻译的教学质量可谓是七上八下,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翻译水平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部分院校将翻译课当成阅读或精读课来展开,将口译课当成听力与阅读课的结合体,这不免严重损害了翻译课的形象与本质,对学生来说也无法学习到翻译的真实魅力。我国著名翻译家余光中先生说,“翻译教师要有二高,手高和眼高。眼高指老师自身要有学问?p见解,理论。手高指教师自身真能出手翻译,甚至能“能拿出译绩”。

现在很多学校依然遵守的是传统的大学翻译教学方法,片面强调翻译知识而非学生的翻译能力与实践,教师对课文的讲解既传统又随意,这一点最能体现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翻译课中。

四?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在翻译中的运用与体现

在翻译教学与实践中,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即保存了它的本质,又能体现它在不同领域极强的适应性。以英语为例,在翻译中我们所说的定性?p定量分析法指:根据一定的英汉语言表达习惯?p方式,选出不同的译入语(targetlanguage)表达形式,再从已有的形式中选出应用次数最多的那种表达形式。这种方法在翻译实践中能够帮助学生(thepotentialtranslator)自主发现选择最佳的译入语表达形式,使译文更加贴近以译入语为母语的群体的表达习惯。

例;科学发展观

根据定性分析法可得出以下几种英语表达形式:

1.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

2.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

3.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

4.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

根据定量分析法原则,即将上述四种表达形式相互比较,选择其中一种在以译入语(targetlanguage)为第一语言的群体中,运用次数最多,最贴近他们的表达习惯的形式。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再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资料或其他途径来选择最好的。在英语中,concept意思是anideaofhowsomethingis,orhowsomethingshouldbedone.而outlook其中有一条解释则是yourgeneralattitudetolifeandtheworld.在汉语中“某某观”意思是对事物的看法、认识,这种认识已上升到了一种理论高度。以此可见,outlook更为贴切英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思想。

因此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翻译以及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中,让译文更能称得上是“信?p达?p雅”。在日常的翻译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翻译的习惯,帮助或引导学生选择最佳的表达形式,在学生为选择何种targetlanguage而困惑时,教师可按照定性定量的分析法为学生解答选择其中一种表达形式的理由。

语文教学质量分析篇7

学业质量监测工作,为诊断全区七年级学业质量发展水平提供了必要的分析数据。从提高学业质量监测工作的科学性看,需要进一步规范七年级学业质量监测的命题环节,提高命题的科学性。为此,区教师进修学校专门给命题组制定了“七年级学业质量监测命题指导意见”,就命题具体环节提出了针对性要求,明确了本次监测的内容是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应知应会内容及相应的学科能力,具体规定了命题的难度、题型和分值等,为保证学业质量监测奠定了基础。从提高质量监测工作的规范性看,需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监测实施流程的管理。为此,白下区专门制订了“白下区七年级(2012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监测目标与任务、考务管理、数据采集、阅卷组织、诊断反馈、日程备忘等。为保证本次质量监测工作落实的力度和组织的精度,专门召开了全区区初中校长会、全区初中教务主任和信息员会,分层落实监测工作任务,分别提出监测工作要求,确保质量监测阅卷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二、细化监测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质量监测的阅卷是保证质量监测结果信度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质量监测工作的整体性,阅卷中十分注意增进交流和沟通,保证阅卷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加强阅卷教师的选拔(本次阅卷从学区各小学六年级选调了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学科骨干教师各一名,并由小学骨干教师和七年级骨干教师共同组成阅卷教师团队)。另一方面,加强阅卷前的评分标准培训与阅卷指导,明确要求学科教研员就阅卷评分和操作进行专门培训,熟悉评分标准,熟练评分操作。另外,还采取了网络阅卷的评卷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阅卷过程的主观因素,从而确保质量监测阅卷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在阅卷中,学科教研员还将落实阅卷中发现学科典型问题的记录,为后期监测诊断分析提供事实依据。质量监测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是提高本次学业质量监测工作效度的重要抓手,因此,对学科教研员就学业质量监测的分析环节提出了具体意见:要求学科组坚持“让数据说话”,把握核心数据,善于从一般数据中发现蕴含的规律性问题,并能针对问题诊断分析导致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就解决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或行动计划。就数据分析的形式上,要求学科组完成学科双向细目表和质量监测诊断分析报告,召开学科质量监测的分析会,选择阅卷教师进行阅卷工作心得交流,安排相关学科教师交流改进问题的思路和想法,切实把质量监测的功能和效能最大化,真正把质量监测工作作为一个科学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通过专业性分析,提供专业性的意见,彰显专业性的能力和魅力。

语文教学质量分析篇8

关键词:中外合作;合作办学;商务英语;需求分析理论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后,中外合作办学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为我国引进了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质量,加快了我国教育改革步伐,使更多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经验融入中国教育。商务英语一直以来都是中外合作办的重点教育内容,但商务英语具有一定特殊性,并不同于传统英语语言教学。因为,商务英语属于职场中应用的职业英语,其内容涉及商务活动的众多环节,学习难度和复杂度要远远大于一般英语。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如何合理设置商务英语课堂值得研究。

二、中外合作办学基本情况

中外合作办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出现的新事物,是我国加入wto后,为了促进我国教育国际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有效解决了国内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中外合作办学自诞生至今已经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后,是中外合作办学的萌芽阶段[1]。在该阶段,我国颁布了相关政策,为中外合作办学提供政策支持,构建了中外合作办学基本政策框架。第二阶段是一九九五年到二零零一年,这一段中外合作办学格局已基本形成,相关政策逐步完善,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中学位授予管理的通知》,该通知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已经走上依法办学的道路。第三阶段是二零零一年至今,这一阶段是成熟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中外合作办学法制化程度不断提高,教育体系越来越完整。在这种大的背景下,许多境外高校进入中国教育市场,与国内高校进行联合办学。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就在这一时期实施了中外合作办学,与澳大利亚查理斯窦大学、美国库克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并获得了成功。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了外国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提高了我国人才培养质量。

三、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分析理论最早提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第二语言教学界的一个教学理论,最初是为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而提出,而后不久需求分析理论便被应用到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领域[2]。商务英语教学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有着很多共性,因为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需求分析理论认为,想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有效性,就要了解学生需求和工作岗位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使其胜任工作岗位要求。而想要了解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就必须进行科学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中应把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分为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方面,分析需求、差距、愿望三大部分,从而提高需求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首先,要了解学生客观情况,例如,语言能力、语言水平、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客观需求分析。然后,要了解学生情感、意愿、态度,进行主观需求分析。最后,要将主观分析与客观分析进行对比,了解需求间的差距,确定教学方案和内容。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需求分析就是教育实施的一个诊断过程,能够为教育活动和教育计划改进提供依据,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积极融入需求分析理论。

四、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需求分析理论融入商务英语课堂的重要意义,商务需求分析理论的应用优势十分明显,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应根据需求分析结果来设置。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过程可划分为:需求分析、教育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资料编写、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方法选择、评估方法确定等几大步骤。其中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后续教学活动开展质量和效果[3]。因为,后续教学活动都需围绕需求分析结果开展,以学生需求和岗位需求为出发点。需求分析阶段可应用问卷、谈话、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需求。如果需求分析阶段存在问题,缺乏有效性,就难以展开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需求分析后,教师要根据需求分析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减少教学盲目性,提高教学针对性,把教学目标与需求分析结果紧密连接。教学内容安排应将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都考虑在内,如果只考虑客观需求,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缺少对学生个体关注,并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如果只考虑主观需求,学生水平却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就不能顺利展开科学的教学。此外,教学方法选择中必须选择合适、具体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商务英语教学的实践性,为学生营造良好语言环境,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另外,教学活动开展后,应进行评估,检验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教学方法科学性,对教学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吸取经验和教训,对下一次教学活动开展进行改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五、结束语

商务英语与一般英语有着明显区别,具有一定专业性和复杂性,传统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并不适用。通过正文的分析不难看出,需求分析理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针对性,保障教学质量,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积极融入需求分析理论,基于需求分析理论进行课程设置。

作者:申勤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珊.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和设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18:46-47.

语文教学质量分析篇9

第一部分考试组织

20__年春季期末监测已经落下帷幕,我校在市教育局统一领导和我镇中心学校组织下,于七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按上级组织的要求进行了本学期期末考试,为了圆满完成此次任务,我校成立了以王金国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校长罗砚平为副组长的本学期期末考试领导小组。镇对所有的学科进行了调考,相对以往各自为阵的学校自主考试,这种形式能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对全镇的教育质量作更全面的监测,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这种“纸笔测试”能更好的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使之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改革相适应,达到以测导教、以测促教的功能。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更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

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

第二部分质量分析

__一中20__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质量分析表

科目参考数优秀合格均分低分

人数优分率人数合格率均分人数低分率

语文10721.9%6560.7%71.981312.1%

数学1072018.7%5248.6%65.933229.9%

英语1072119.6%5450.5%56.593129%

生物10732.8%2624.3%17.794542.1%

政治10700.0%1615%251211.2%

历史107109.3%4643%20.213734.6%

地理10743.7%109.3%13.047262.3%

__一中20__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质量分析表

科目参考数优秀合格均分低分

人数优分率人数合格率均分人数低分率

语文971414.4%7476.3%80.266.2%

数学972424.7%4546.4%62.33940.2%

英语9799.3%2828.9%45.54142.3%

物理9755.2%2727.8%35.24950.5%

生物972020.6%4041.2%22.12121.6%

政治971313.4%6162.9%31.588.2%

历史9700.0%1515.5%155354.6%

地理9711.0%33.1%8.988486.6%

此次期末考试各年级的主科命题基本符合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各项指标与平时考试情况非常接近,具有实践性,针对性,科学性。但小科中的生物、地理的优生数较少,有的几乎为零。希望以后命题结合教学实践,结合课本,结合学生。

基本情况

我校参加此次期末考试有六年级三个班、七年级三个班、八年级二个班共8个班。其中六年级参考人数125人、七年级参考人数107人、八年级参考人数97共329人。六年级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共四科,为全市统考,这里不作分析。七年级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共七科,八年级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共八科

第三部分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卷由市教研室统一命题,纵观整个试卷,本期末测查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卷分析:

一、试题难易程度就广大老师反映,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学习标准,对学生思维创新有一定的好处,对每个阶段程度的学生都有进一步的提高和发挥,通过测试,学生有了努力学习的兴趣,不偏不离,没有高难度和怪题,知识面广,对知识点,重难点的度也把握的较好。

二、题量适中,整个反映较好,学生学习好的吃饱,中等的也正好,即是学习程度差一点的也能及时把握,考出自己的水平。

三、考查范围,从三个阶段看,比较全面,适中,抓住重点,使老师教有所悟,学有所思。

四、特别提的是,试卷不仅答题卡有了进一步的改革,使教师阅卷省力、省时、方便、快捷。更加简明了,不模糊,但利用代码问题,还需进一步提高。

改进命题建议:在试题的难易度方面略降低一些

语文试卷分析

试卷结构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第二部分考查课外现代文阅读;第三部分考查古诗文阅读;第四部分考查作文。

命题特点

本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的语文试题遵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入手,选材的视野较开阔,角度新颖,突出了语文的实践性、时代性、综合性和人文性,全方位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继续体现对汉语的应用性考查、突出语言规范性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时代精神,突出了能力考查,注重分析探究,符合语文新课程理念;在题目的设计上也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符合学生的实际;此外,在总体把握上,适当地控制难度,并且注意把更多空间留给主观试题。整套试卷设计严谨,整体性强。

语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命题指向与要求——强调积累、立足文本、融会贯通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目的是着眼基础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关注课改背景下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本学年学生语文学科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从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体现客观、公正的原则;力求体现考试的导向功能,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古诗文阅读

命题指向与要求——立足教材、命题规范、拓展空间

作文分析

近来常见报刊披露当前中学生作文“言之无物、生搬硬套,胡编乱造、牵强附会”,其作品“或情感苍白,或无病,或矫揉造作,或勉为其难,缺乏情感体验的素材,脱离生活的内容……”对上述现象的归因分析,有的认为学生是被“奉命作文”所害,有的认为是学生“未能从自己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出发”,也有的认为是缺少一种“积极的评价导向”。

所以,本次命题,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扎根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生活,贴近人的心理而又寻求人与物融合交汇。写作,尤其是中学生的写作,需要教师给与正确的引导,启迪,也需要从“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关注生活细节”等角度加以评价,加以指点,传授谋篇布局的基本方法,训练遣词造句的基本功夫。

作文的对策

从观察和捕捉生活细节入手,引导学生对周围的自然景物细细观察,与之产生心灵对话,即可陶冶情操,又可祛除人们内心浮躁情绪,消除人的多种欲望,净化人的心灵。

把读与写结合起来组织有效课堂教学,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加强从教材文本中去挖掘写作片段训练题材和命题、话题编制,有的放矢的组织专题性作文过关练习,重在启发学生思维,找到物与人事活动连接的点,使联想和想象思维能准确的表达作者内心情感,丰富学生内心心理。

将写作训练与生活观察紧密结合,按观察——写作——观察——修改提高的程序螺旋式上升。

数学试卷分析

试题的特点:

强调能力,注重对数学思维过程、方法的考查

试卷中不仅考查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考查了学生以这些知识为载体,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基本的数学能力,初中阶段数学能力主要是指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求能力的考

试卷积极创设探索思维,重视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设计,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具有开放性、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

从文字、图象、数据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较好地实现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试题做答情况分析:

试题在设计上注意了保持一定的梯度,不是在最后一题难度加大,而是注意了难度分散的命题思想,使每个学生在每道题中都能感到张弛有度。

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研读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面向全体,夯实基

正确理解新课标下“双基”的含义,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运算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等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以课本的例题、习题为素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以期达到初中生“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同时要特别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教育的价值在于“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注重应用,培养能力

英语试卷分析:

试卷注重基础,体现活用,难度和区分度恰当无偏题,怪题出现。

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基础知识的考点突出、覆盖面广;情景设置合理,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题;词汇和语法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注重语感,灵活性强,突出语言形式向语言意义的转化。

试题从知识立意逐渐向能力立意转变。

加大了能力考查的比重。试题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适当增加了测试词汇量,加强能力检测。如阅读理解考查的内容注重了对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对语言的熟练程度和深层次能力考查的力度。如“阅读理解”部分注重了对归纳,推断和猜测整个句子等深层次能力的考查。阅读材料贴近生活,同时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生动有趣,并富有思想性。

书面表达难度控制合理。

书面表达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能力的空间,加大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力度,使试卷更具现实性。书面表达题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要充分运用所学语言记录自己的真实情感,进一步体现了英语学科的交际性和工具性。

试题分析

听力部分

听力部分学生失分较多,尤其是反应题。有待加强。

词汇与语法

大部分学生答得较好,有少部分学生单词掌握得不够好,有个别拼写错误。

单项填空是一种常规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但难度不大。题干设计简洁,情景清楚。语法知识遵循新课标,有助于引导学生不要花大量的时间抠语法知识,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

语言交际

此题的题型比以往的难度降低,绝大多数学生答得相对较好。

语篇理解

阅读部分所选的阅读文章题材多样化,主要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该大题在整篇考卷中得分率相对最低。失误原因是对于常见用语掌握的熟练程度还不够。基本功不扎实,知识掌握不到位。

书面表达

考生在书面表达中所反映的问题主要有:

基础不扎实,语言表述不清楚。主要表现在:语序混乱、语法结构错误、基本句型没掌握、单词拼写错误、时态错误等。

教学建议及反思

通过对英语试卷和考试情况的分析,针对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英语教学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课改理念,钻研新教材,务实英语基础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能力高于基础,但必须依托基础,考查能力,并不意味着削弱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而是要联系实际。只有扎扎实实从基础做起,才能最终达到“一看就会,一做就对”。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等。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是学不好英语的。词汇教学不仅要重视,还要讲究方法,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既教词汇,更关注词汇使用的语境。复习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帮助他们形成知识网络,把基本概念理清,掌握语法规则、习惯用语等基础知识,逐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确立语篇意识和综合意识,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八年级英语试题突出了语篇功能和综合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试题是分值较高的试题。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切实搞好语篇教学,并有意识、有计划地增加英语阅读量,题材、体裁要尽量多样化,通过大量的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熟悉不同体裁、不同题材文章的作题思路,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驾驭语篇的能力。选材要尽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时代性、生活性和社会性。语篇难度适当,措辞浅显、生动、自然、地道,语句灵活且富于变化。在平时要通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多种文体的能力,如何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训练中要注意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同时关注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直接思维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启发他们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表达同样的思想,提高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逐步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提高英语语用能力。

加强英语课外阅读,提高信息素养

英语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是在不断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教材和课堂所能提供的训练还是比较有限的。因此,要加强理解语篇的能力训练,增强英语语感。同时要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重视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试卷分析

本次试题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覆盖面广。每个试题都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认真思考,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重视了对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更有对学生实验探究和实验方法的评估能力考查。就整份试题来说,题量基本适中,难易适度,符合试题的设置要求。

选择题

学生没有理解清题目意图而盲目做答;没有认真看清题目,有将近一半学生出错。

填空题

出错较多的是17、19等小题。主要是一些学生对未来的概念、公式、定则等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且容易混淆,因而判断失误,计算错误,归纳不够严谨。

其他题

学生将虚像画成了实像;有的光线未标箭头,还有的将光线箭头方向标错;完成光路不到位;有的同学画电路图时交叉相连接的地方未打点,有的多加了元件,还有的同学不清楚电路图和实物图的区别把电池实物图当作电路图符号。

有的同学不知道路灯电路的连接情况,受平时做题的影响,认为有的串联有的并联。回答理由时答成了判断的方法;说明理由时,许多同学只说液化不说放热,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掌握不清,不能正确分析吹气感觉到凉的原因。简答题中很多学生书写不规范,答题过于简单,以至于不能针对问题回答,答不清问题的实质要求计算题更是随意不假思索,东拼西凑将几个数字用公式联系在一起。

第四部分思考与建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传授非常重要。不能忽视“习得”的方法,宜将“学得”与“习得”有机地结合起来,边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边在阅读中细心领悟,才能提高更快。如理解重点语句、关键词语的含义及作用,可以借助具体语言环境和上、下文,去推断词语的特殊含义。这些词语中,有的表示的是反语,有的有言外之意,更多的在表层含义下隐藏着深层含义,它们往往与中心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八年级英语试题难度虽不大,但出得很"活",外语的功能性、交际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试题的编制无论从技术层面或文化层面都体现了教学新导向、新思维,语言的灵活性和严谨性使得这份卷子很有份量。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开阔学生视野,多渠道、大容量地给学生提供具有时代感的英语信息,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少讲解,多给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在用中学英语,在学中用英语。科学探究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参与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有着综合功能,教师要深度体会并研究如何将科学探究作为“内容”、“方法”、“精神”和创造性劳动,并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起始阶段可以采取低起点、小坡度、化整为零逐个击破的策略,务必使学生掌握这一科学思维程序,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处于无可取代的作用,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反思我们的物理教学,使我们对未来教学质量的提高充满了希望,课改以后,我们一线的教师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对《课标》的理解不断加深,有些学校已率先冲出了传统教学的“围城”,大胆尝试用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物理教学,对新教材也由不理解到理解,逐步品味到新教材的“新”之处,逐步习惯了用《课标》指导教学,所以教学质量也正在逐渐的走出低谷,向高质量、高效益攀升。但我们也承认在新旧教材交替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的东西仍在左右着我们的物理教学。诸如学习风气不浓、学习习惯不好、一言堂、满堂灌等。针对这次试卷分析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供一线教师参考。

开展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

利用集体备课共同学习《课标》、理解教学总目标及三维的课时目标、明确。一、二级主题对教学的要求,弄清教材中每个具体问题编排的指导思想及意义,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手段、实验探究等主要方面及策略达成共识,每位教师也可根据自己及学生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方式及方法,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潜在因素,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及问题,教师之间要通过听课、评课、说课等活动,取长补短,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注重双基教学,强化学以致用

夯实基础是教学工作不变的主题,在课程改革日益推进的今天,知识和技能仍是教学的重点和核心,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有分析,处理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才能冲击深层次的物理问题,才能谈到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在平时教学中,要防止从概念到概念、从规律到规律、从练习到练习的教学方法,要密切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的实际,将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境理性化,让物理教学丰富多彩,学生感到有趣,而且有用,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强化科学探究,注重实验教学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反思我们的物理教学,使我们对未来教学质量的提高充满了希望,课改以后,我们一线的教师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对《课标》的理解不断加深,有些学校已率先冲出了传统教学的“围城”,大胆尝试用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物理教学,对新教材也由不理解到理解,逐步品味到新教材的“新”之处,逐步习惯了用《课标》指导教学,所以教学质量也正在逐渐的走出低谷,向高质量、高效益攀升。但我们也承认在新旧教材交替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的东西仍在左右着我们的物理教学。诸如学习风气不浓、学习习惯不好、一言堂、满堂灌等。针对这次试卷分析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供一线教师参考。

政、史、地、生试卷分析

语文教学质量分析篇10

关键词:双语教学;质量工程;精益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4;H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182-02

一、背景介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和核心。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加强教育教学管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部门,卓越的教学质量是其自身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综合竟争力提高的根本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成为各国、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现代高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竞争,而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管理水平。这一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甚至关系着学校的生死存亡。在人们把管理视为第三生产力的一种经济资源的当前,高校必须适应和完成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因此,将高等教育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研究关键就是要向管理要效益就转变。

精益管理模式是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将西方的精益管理模式引入我国高校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等教育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尤其是高校扩招之后,社会、家庭和个人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高校都切实感到“质量就是核心,就是生命线”的巨大压力。另外,目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经费短缺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更为严重,经费不足已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改革投资体制之外,还要通过改善管理提高水平,向管理要效益,而精益管理的核心就是强调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优化的效益和效率。

二、经管类专业双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实施双语教育是我国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为适应新形势,我国现在提出了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优化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内容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经管类专业双语教学质量现状

目前,我国多数院校经管类专业开设的双语专业课程有《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商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卓越的商务沟通》及《国际商务谈判》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经管类专业双语教学质量提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双语课程开设数量仍较少、双语教材与教学内容衔接欠缺等。更重要的是双语教学必须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但是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双语教材。困扰双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难题是教材的选择,它影响着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缺乏双语教材是当前我国大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2.双语教学技巧有待改进,主要表现为师生互动效果不够明显、学生掌握课程的程度参差不齐等。

3.双语教学模式有待完善,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师资力量缺乏、课堂授课效果一般等。其中,师资队伍建设对双语教学质量保障的影响,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双语教学过程的执行者,更是双语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和双语课程体系改革的组织者,是传播双语知识和培养高等学校双语人才的主体。高校能否建立起一支适应双语教学的高素质的双语教师队伍,是双语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障的重要条件。

4.缺乏完备的双语教学知识平台,主要体现为缺乏完备的双语交流环境与平台及有效的双语教学实践体系。其中,双语教学物质条件对双语教学质量保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众所周知,双语教学物质条件主要指的是教学和经费条件,它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物质保障。双语教学效果受到经费的缺乏和教学条件落后的影响。所谓的教学条件主要是指包括双语教学用房、双语教学仪器、双语图书资料等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紧密相关的硬件条件,它是开展双语教学活动的现实手段和物质基础。教学条件是学生学习的最基本保障,当其保障功能出现问题时必然会引起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下降。高校双语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费投入量的大小,投入量愈大,愈能获得高质量的双语人才。

5.高校对双语教学的目的与意义认识不足,在实施双语教学之初,与推动其他教学改革一样,也面临很多问题,首先就是认识上的误区。目前,很多教师对双语教学的目的与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双语教学既费时,又费力,收效不大,双语课只不过就是专业翻译课。把双语教学的目的仅仅定位在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上,即单单强调双语教学的语言这一目标,而忽视了双语教学其他方面的目的。比如,实施双语教学的另一重要目标是获取学科知识,双语教学是外语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延伸与发展,是运用外语工具传递学科知识的新途径。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把双语教学当成了单纯的语言教学,将其上成了外语课,使双语教学畸变为学生单纯获得某种语言知识的过程。

三、用精益管理思想构建双语课程质量体系

我们的研究是建立在以下的思路上:引入精益6σ的管理思想构建双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采用DmaiC分析方法:D(Define定义)-m(measure测量评估)-a(analyze分析)-i(improve改善)-C(Control控制),结合现行的经管类课程的双语教学调研以及研讨会的形式,从问卷调查及个体访问所获取的信息分析总结出对策建议,以帮助经管类双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课题过程中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第一,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研究:运用精益6σ的理论,结合财经类双语课的实际考察情况,分析影响财经类双语课程质量的因素及因素之间的关系,奠定全文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严格质量保证体系构建流程:调查研究并确定顾客需求及期望;建立质量目标;确定质量目标实现的过程和职责;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所需资源;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其产生原因的措施;建立持续改进的程序和过程。

第二,通过对已经开设的经管类双语教学的调研,论证开展双语教学要将影响专业教学质量的招生制度与生源结构、目标与发展模式、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教学方法等因素有机协调起来,按照一定的程序有机地运行。并从经管类专业课程“时效性强”的特点,结合所收集的关于受教群体――学生的信息,分析并准确定位顾客――学生的需求及期望。针对教师要细化教学目标,完成规顶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双语教学时,应在英语比例上如何控制,经管类专业术语和定义性知识点如何传述等等都要量化,以便于稳定经管类双语教学的效果。

第三,找出可供测量的影响经管类双语教学质量的因素指标,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已经以量化形式出现的因素,如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自主专业资格考试成绩(例如经济学院学生的BeC通过率、金融学院学生专业FeCt或iCFe成绩或管理学院学生的托业考试成绩等等);另一方面是具有主观性质没有量化的指标,如教师的年龄、英语口语能力、课堂互动能力、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等。课题组成员就这些未量化的指标以打分制的形式,将其量化,来考察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程度。这部分研究内容也是为了之后的控制环节找出容易造成教学质量的瑕疵因素。

第四,分析本校当前已经实施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其他高校此方面的办法措施进行比较。最主要是分析之前研究所得出的瑕疵因素,并分析其原因加以控制及修改。体现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就是利用此研究内容指导下一轮的同类经管双语教学。

第五,按照pDCa方法实现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提升优化”环节。分析顾客要求―建立学校教学质量目标―识别和确定需要控制的过程―按照pDCa模式控制各个过程―根据目标和教育教学的服务要求,对教育教学服务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以此持续改进教育教学的服务业绩。

第六,通过分析的结果,来确定如何有效的控制顾客――学生满意率。依据之前所分析得出的结论,保持稳定既有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因素,同时,控制和避免有碍教学质量的瑕疵因素,以控制经管类双语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苏锦鹿,詹惠雪.英国高等教育品质保证制度新发展:Qaa机构审议的作法[J].教育研究与发展期刊,2006,(3).

[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黄福涛.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的视角[J].评价与管理,2010,(12).

[4]聂永成.全面质量管理在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1).

[5]卢万银,陈小林,郭利.借鉴iSo9000族标准构建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2).

[6]卢志坚,刘兰娟,陈云.eamS在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信息化,2006,(9).

[7]熊玲,李忠.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分析和借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