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健康教育服务内容十篇健康教育服务内容十篇

健康教育服务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6:42

健康教育服务内容篇1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促进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使健康状况得到提高。要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就要采取各种方法帮助群众了解他们自己的健康状况,根据卫生保健知识做出自己的选择;为他们提供技术和方法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而不是单纯的强迫他们改变某种行为。健康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卫生知识的宣传,它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开展教育,才能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健康教育更需要提供物质的、社会的、经济的、环境的支持,提供积极的卫生政策和可获得的卫生服务。因此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活动,也是社会活动。

1现代社会发展对社区健康教育的要求

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变化,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长寿已成为人们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慢性病以及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已逐渐成为危害健康的主要疾病,当代社会竞争力加强,工作节奏加快,造成人们精神紧张,也增加了青壮年对健康的需求。

2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根据居民不同需求,为其解决存在或者潜在的健康问题,更好的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健康教育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帮助了解增强个人和人群健康的基本知识的一般性健康教育;针对社区特殊人群常见的健康问题进行教育的特殊健康教育内容;帮助居民了解法规,提高责任心和自觉性的卫生管理法规的教育。

3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3.1健康教育讲座

举办健康讲座是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促进社区人群健康最经济有效的途径。顺利高效开展社区健康讲座,需要精心科学的计划安排、积极组织,事先安排好讲座时间、地点、听课对象以及讲课人员,授课时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词汇,避免使用生僻的医学术语,以此帮助听课对象接受理解讲课内容。

3.2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是医务人员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针对辖区内主要健康问题和居民健康教育需求,面向公众或目标人群开展义诊、健康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为群众答疑解惑,帮助群众作出健康行为决策,以增进身心健康的过程。每次活动前,需先确定活动主题内容、时间地点、目标人群、专家领域及人数和宣传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准备活动中需要用到的横幅、展板、发放礼品、相关仪器设备。并提前通知周边居民活动?_展的时间地点,确保服务到人。

3.3个体化健康教育

个体化健康教育就是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治疗控制均需要临床治疗与生活方式密切联系,而很多患者没有认识疾病的危害性,在饮食与运动等生活方式方面不加以控制,在充分药物治疗前提下仍然不能取得理想效果。而个体化健康教育就是根据病人的特殊病情给出特定的治疗方案,这个治疗方案不单单包括临床意义上的治疗,还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干预措施。因此说有针对性的适时地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特别的意义。

3.4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

通过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模式,使家庭成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增强,自觉主动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水平,达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通过完善家庭支持系统,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患者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明显增加。

3.5视听资料的应用

视听资料的应用是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有效手段。它具有传播知识快、新、广、精的特点。新科学、新技术通过录音、录象,即刻可以与居民见面,而且可感性强,形象、生动、易懂,是一种很便捷有效的知识传输方式。

健康教育服务内容篇2

1.1方法

1.1.1选择与培养健康教育督导员选择健康教育督导员,其准入标准是:护理师及以上职称,在本专科工作5年以上,是本专科的专科护士,有外出接受专科培训的经历,能就各专科的疾病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熟练电脑及网络应用技术。对督导员进行培训,包括健康教育技能,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人际沟通技巧,病房健康教育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健康教育单张的设计以及发放时的宣教技巧。邀请健康教育工作做得较好的病区及专科护士现场介绍健康教育经验。要求督导员能善于收集临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就存在问题与健康教育服务部分析并协商解决的办法,能就不同的病种及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应用不同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同时,健康教育督导员还要担当本病区出院患者的跟踪随访工作,在随访过程强化本病区的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使患者出院后能达到自理和进行合理的康复锻炼。

1.1.2加强与督导员的联系沟通针对健康教育督导员上班三班倒的状况,健康教育服务部设立Q群与督导员联系,临床健康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患者的反馈,健康教育个案分享等均可以通过Q群与健康教育服务部专职人员和全院健康教育督导员沟通交流。对于患者的反馈,健康教育服务部专职人员做好记录,并及时与科室协商解决。

1.1.3开展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对于工作繁忙的科室,细化健康教育单张的内容,最大限度减少临床健康教育的时间;制订适合专科特色的健康教育手册,内容包括住院服务指南,常见治疗饮食,专科常见检查指南,常见专科治疗、护理指南;专科常见疾病治疗配合及康复、保健指南等,放在每个病房供患者阅读后签名,管床护士进行质控,以保证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对人力较为充足的科室,由病区健康教育督导员集中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讲座,1~2次/周,每次时间约40min;到患者床边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知晓情况,同时利用这个时间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鼓励患者间进行相互交流,督导员解答患者的问题。

1.1.4更新健康教育单张内容,增加新病种健康教育单张由于临床专科的病种越分越细,且每种疾病在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内容都不尽相同,这给临床护士健康宣教增加了较大的负担。为此,在健康教育单张设计上我们根据疾病制订,与具有高级职称的专科医生与健康教育督导员一起制订健康教育单张内容,对于涉及到饮食、药物、检验项目等内容时,与医院营养部、药学部和检验部门医生的合作,力求健康教育内容正确性和真正符合患者需求,保证健康教育的实用性。当科室新收新病种时,与健康教育督导员一起,查阅资料,制订新病种的健康教育内容,设计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宣传单张,增加护士和患者阅读兴趣,达到强化健康教育的目的。针对罕见病种的健康教育,要求病区健康教育督导员对此类患者加强反复教育和宣教,出院时打印疾病健康教育内容发给患者。

1.1.5开展老年慢性病患者讲座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及老龄化趋势的愈发明显,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中老年健康的主要问题。老年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要知道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很多;同时,老年人因为年龄问题,又是健康教育知晓率最低的人群。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疾病护理与预防方面的需求是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主要的护理需求。集中相同病种的出院和住院患者,邀请医院医疗专家就各疾病的饮食健康、安全用药、健康生活方式、家庭自我护理常识、功能性锻炼等方面内容进行讲授。这种集中式健康教育讲座不仅普及了院内大量的慢性病患者,并满足了大量本市出院患者的需求,在讲座结束后,他们可以自由向讲课的专家提问,并能得到满意的回答,提高了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健康教育讲座后举行病友会,由专科护士主持,让患者就讲座内容结合自己的病情和生活状况作交流,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与医院网络中心合作,把每次的健康教育讲座内容挂网,便于患者能随时上网阅读。

1.1.6设置健康教育交流园地将病房健康教育宣传栏作为护患交流的平台,健康教育督导员引导患者或家属阅读,并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将宣传栏设出一角分享患者提出的健康教育问题,健康教育督导员针对问题做相应的解释和说明,达到护患交流的效果。同时,健康教育服务部和科室根据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对宣传栏进行更新,以保证宣传栏内容贴近临床和患者的需求。

1.1.7质量控制制订健康教育质控表,将健康教育作为每天常规的质控内容,由护理组长负责落实质控。同时设立每月的月报表,内容包括病区健康讲座及小课、举办健康咨询活动情况、一对一宣教情况、对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及健康教育宣传单张的派况等,健康教育督导员每月填好相关的内容通过网络发给健康教育服务部,健康教育服务部做好汇总上报护理部。

1.2效果评价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问卷内容包括:住院期间您知道您的主管医生及主管护士吗?您知道本病区健康教育资料的用途及取阅位置吗?您是否有阅读过病区的健康资料?护士有否派发健康教育资料给您?您清楚怎样使用床头呼叫机吗?您了解医院的作息、陪护、探视、卫生、安全、请假制度吗?您在检查前或检查时(如胸透、心电图、B超、Ct等),能了解相关检查的目的及配合要求吗?您在进行特殊检查前或检查时(如穿刺术、造影、胃肠镜、鼻内窥镜等),清楚相关检查的目的及配合要求吗?住院期间您对您的饮食要求和饮食目的清楚吗?您对您住院期间所使用药物(包括口服、注射、输液等)的主要作用了解吗?您对您住院期间使用的特殊药物(如化疗药、激素、扩张血管类药、抗结核药、抗排斥药等)的注意事项清楚吗?您知道该怎样向护士及时反映自己的病情吗?您在接受护理时,对护理操作的目的及配合要求了解吗?住院期间对自己的、休息、活动和/肢体功能锻炼的要求及目的清楚吗?您对出院后有关疾病的预防、保健、康复及随诊等注意事项清楚吗?答对为知晓,否则为不知晓。调查者为健康教育部人员,共发放调查问卷6009份,回收有效问卷5988份,回收有效率为99.65%。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统计描述。

2结果

健康教育部1年期间(2011年1月~2012年1月)共举办健康教育讲座88次,有6009人次参加,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为96.70%(5790/5988)。

3讨论

健康教育服务部作为全院健康教育统筹的一个部门,在健康教育的落实、协助病房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及健康教育的质控方面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本院健康教育服务部成立于1998年,在14年的健康教育管理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健康教育管理经验,制订了临床健康教育提供了健康教育的标准、宣教资料及健康教育指南,在增进患者健康、减轻痛苦、促进康复等方面起着较大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病种的多样化以及临床专科护理的发展,临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等级医院评审中要求医院的健康教育必须能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适宜的指导内容和方式;有符合专业特点的健康指导、出院指导、健康促进等资料,方便患者自理;提高临床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本院健康教育部根据卫生部等级医院对健康教育的要求,同时针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制订一系列贴近临床和患者的措施

①健康教育服务部统筹管理全院患者的健康教育,而真正的实施者是病房的健康教育督导员,督导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对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健康教育服务部在制订贴近临床的健康教育措施时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健康教育督导员。针对督导员的状况重新设定督导员的准入标准,在保证专科工作年限同时尽量选取高学历、有专科护士进修背景的临床专科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督导员,专科护士是临床专科护理发展的骨干力量,她们制订专科流程,对专科疾病知识非常熟悉,同时,她们善于学习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和国外先进的专科护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同时,健康教育部还通过培训,提高她们宣教的沟通技巧,多方位满足临床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

②健康教育单张和健康教育宣传栏是临床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特别对于工作量较大的科室,完善这两方面的管理能保证患者得到最基本的健康教育知识。由高级职称专科医生参与健康教育单张内容的制订,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宣教单张的临床实用性和准确性,让单张内容真正贴近临床和患者。同时,在宣传栏上设立护患交流园地,让患者参与健康教育的管理,方便科室和健康教育服务部收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建议和意见,及时改进健康教育流程,从而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疾病知识的知晓率。

③针对科室实际的工作量制订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流程,有利于工作量大的科室节约健康教育时间,使护士有足够的时间护理患者。针对专科特色制作的健康教育手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功能锻炼的项目进行详细讲解,患者能学以致用,配合健康教育单张的内容,患者能全面了解住院过程的治疗和护理程序,提高饮食、锻炼和服药方面的依从性。而对于人力较为充足的科室,健康督导员能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开病友会,对全区患者进行床边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详细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问题和提议,及时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并使健康教育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

④老年患者年龄大,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需要护士进行多次反复的宣教,且效果不明显。集中相同病种老年患者进行讲座教育,由知名专家对疾病治疗和护理进行讲授,课后对患者的疑问现场咨询和提问,满足老年患者的需求,提高了他们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讲座后由专科护士召开病友会,在病友会上,患者可以相互交流治疗和护理的经验,有问题时及时得到专科护士的指引,加深他们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

健康教育服务内容篇3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乡村医务人员

资料与方法

2004年我院全科医学专业共招收173名学生,其中有121名学生来自辽宁省的不同村子,利用暑假,对自己所在的自然村的与人群健康有关的一切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人手一份调查表,包括:各村的地貌、人群和医务工作者的自然状况,健康教育的机构、健康教育采取的形式、医务人员和各类人群对健康教育的态度及健康教育对患者所发挥的作用等。

为了保证材料的真实性,调查前对调查者进行1天的培训,培训内容有调查的内容、方法、形式,通过录像、幻灯、实例等对调查内容逐项讲解、规范。调查表最后要求村委会盖章。发出调查表173份,收回调查表173份,合格调查表161份,删除重复的8份,剩下合格调查表156份,其中反应村级卫生所101份。

结果

村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情况:医务人员对健康教育内容完全了解的只占18.4%,经常对社区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占15.8%,采取书面形式教育占6.0%,定期对社区群众培训占1.8%。从调查结果还能看出乡村健康教育设置、医务人员对群众健康教育采取形式、对健康教育内容的认识程度及对群众健康教育的态度,郊区乡村明显好于远离城市的乡村。

讨论

社区健康教育[1]是从整体上对社区群众的健康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社区卫生服务之中,无论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还是患者[2],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调查结果表明:辽宁村级医务人员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的程度、对群众的健康教育的认识与社区医师的职责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村级医护人员对群众健康教育的程度和社区对群众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说明社区医学在乡村还没有完全开展起来。

村级医务人员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只能对一些常见的躯体疾病进行简单诊断和处理,理念比较落后,不懂社区卫生服务是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功能,也不了解健康教育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对社区医学重视、干预程度还欠缺,没有形成或未形成完善的健康教育机构。越远离大城市的乡村越明显。

健康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维护和促进健康不仅仅是卫生部门和医务人员的事,而是政府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3]。因此,首先要实现行政干预,健康教育应列入社区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组织领导、制定政策、法规、经济支持、考核评估等行政管理手段来推动健康教育工作;其次医务工作者兼管社区健康教育,要更新观念,同时要掌握向群众开展健康教育和在社区开展健康促进的方法;再者加强对乡村医务人员的培训,经典的“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客观上要求乡村医师必须对社区居民的个体健康和整个社区的健康状况及时准确的认识,并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形式的多种的健康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2.

健康教育服务内容篇4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是提高医疗质量、扩大医疗服务范围的有利措施。一年来我们医院利用丰富的健康教育内容,广泛的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收到很好效果。具体做法和体会如下。

加强健教组织建设、落实责任制

在医院党委班子的领导下,组建了健康教育委员会,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保健科长和各科主任为委员,各科护士长为组员,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均是义务健康教育宣传员。年初健康教育委员会作出可行工作计划,医院全员职工各尽其责,施实计划。医院和各科室提供健康教育设施和场所,必要时投入人力和物力。

提高医务人员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

采取大力宣传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通过科主任、护士长会议上学习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明确了环节干部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发挥环节干部作用,及时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提高认识,及时开展各项健康教育工作。

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要突出中心主题

要求全院医务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活动中,要围绕中心主题:“运用健康教育工作与医疗质量相结合;健康教育工作与温馨护理相结合;健康教育工作与医疗服务相结合”的主题思想,全方位的开展工作。

健康教育与医疗质量相结合:运用简捷、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流,及时了解患者发病的病史及临床症状等信息,为医生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宝贵的依据,及时对症用药,大大的提高了治疗效果,为提高医疗质量发挥了作用。

健康教育与温馨护理相结合:护理工作是围绕病人需求而进行的护理活动。温馨的护理服务离不开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贯穿于护理活动之中。能够增加护患关系的和谐,我院护士在工作中耐心的说教,指导病人在住院期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怎样配合治疗,如何睡眠,怎样服药,如何观察自己的病情等,指导患者掌握恢复健康的常识。

健康教育工作与医疗服务相结合: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活动时,运用健康宣教这门科学来宣传医疗服务,是开展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医院两个效益的最佳途径。

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服务于社会

每个科室每个月召开1次患者工休座谈会,广泛宣传科普知识,入院介绍、宣传单、提示牌等内容图文并茂,病人及家属了解后在防病保健、康复方面得到初步认识。针对不同病人进行有针对性地施教施治,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从而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

定期更换宣传板内容,在工会的大力帮助下内容不断的更新,预防疾病的新知识及时与广大读者见面。

印制健康教育处方。在各科室主任的大力支持下,认真收集资料,编印了各种各样的健康教育处方21个种类,21000余张,深受患者的欢迎。

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2次/年,听课人数达350人/(次•年)。

门诊服务台发放健康教育处方15000多张/年。每天电子滚动屏幕和电视播放健康知识,深受患者欢迎。同时,门诊大厅设立了电子触摸屏,方便了患者。

每个科室病房内设“健康专栏”,定期更换健康知识内容。

医院工会宣传部每月出一期院报,广泛宣传健康教育知识,深受大家欢迎。

健教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定期督促检查工作质量

健教办公室对健康教育工作效果定期检查,重点是门诊、科室病房、工会、预防保健科等科室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收集工作信息,作好记录。及时总结、分析、评价、反馈信息,同时作好健康教育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健康教育服务内容篇5

开放教育旨在促进个体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支持是开放教育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运用《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上海开放大学系统587名在校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需求处于中间水平,并不强烈(m=2.58),在年龄、婚姻、户籍、工作年限等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开放教育学生社会支持总体较弱(m=34.87),在性别、年龄、婚姻、户籍、工作年限、经济收入等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性正相关(r=0.199,p=

【关键词】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社会支持;开放大学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58x(2016)01―0051―06

一、问题提出

开放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进教育公平、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任,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当班人”。开放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校园式封闭教育而言的,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思想的开放、教育对象的开放、入学条件的开放、学籍管理的开放、教育时空的开放、教育内容的开放、教育媒体的开放和选修专业的开放等,旨在促进每一位学习者充分而全面的发展[1]。开放教育学生大都是成人,相比普通全日制学校的学生,他们承担着工作、家庭、学习等多方面压力。研究显示,开放教育学生存在年龄跨度大、背景差异大、心理压力大、工学矛盾突出、学习的坚持性不够等现象[2],对心理健康服务有一定的需求和期待。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就是建立在对自我心理健康感知基础上所迸发出的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途径、人员等的需要,这并非是对已有心理健康程度的评价,而是为将要达到的心理健康目标进行评定和规划[3]。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支持,包括来自各种人群或组织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与帮助[4]。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个体社会技能、工作绩效、自我概念和身心健康有着显著正相关[5],良好的社会支持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沟通、经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程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6]。

根据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现有研究,可以推断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必然存在一定关联。目前,学者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学习支持等开展了一定数量的研究,但尚未有学者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以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研究拟建立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的虚无假设,通过标准化量表,在上海开放大学在校生中随机取样,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等方式推断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以此丰富开放教育的理论研究,为开放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二、方法与工具

(一)被试样本

在上海开放大学在校生中随机发放问卷620份,回收有效问卷587份(回收率为94.7%)。其中,男生239人,女生348人,平均年龄24.93岁,平均工作年限4.62年。

(二)研究工具

采用开放教育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7]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8]。开放教育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共有37题,包括需求服务意愿、公众服务需求、亲缘服务需求、需求服务途径、需求服务内容和需求影响因素6个维度。量表采用Likert5点法记分,按照“毫无需要”“很少需要”“可能需要”“比较需要”“非常需要”的强度进行排列。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79,分半系数为0.892。各维度的系数在0.874-0.969之间,分半系数在0.795-0.927之间,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社会支持量表共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量表的总分是10个条目计分之和,其中客观支持是第2、6、7项之和,主观支持是第1、3、4、5项之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是第8、9、10项之和。量表的重测一致性为0.92,各条目的一致性在0.89-0.94之间,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

(三)施测过程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堂进行问卷施测。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在授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协助下,由被试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填写。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以及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处理,显著性水平取α=0.05(双侧检验)。

三、结果与分析

(一)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分析

1.总体服务需求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总体需求平均分为2.58,处于“可能需要”的水平。量表各个维度的得分在2.21-2.91之间,得分最高的是需求服务内容(2.91±1.06),得分最低的是公众需求服务(2.21±0.98),具体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开放教育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但是程度并不强烈,处于中间水平;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内容占据重要地位,如职业发展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家庭关系问题等,其需求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实用取向;在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各维度中,公众需求服务尚未引起开放教育学生的认同。

表1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总体情况(n=587)

[维度\&均值\&标准差\&排序\&需求服务内容\&2.91\&1.06\&1\&需求影响因素\&2.84\&1.15\&2\&需求服务途径\&2.57\&0.98\&3\&亲缘服务需求\&2.45\&1.02\&4\&需求服务意识\&2.23\&0.91\&5\&公众服务需求\&2.21\&0.98\&6\&]

进一步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各维度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在需求服务意识方面,开放教育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较高的期待(2.37±1.224),但是对于专业的服务需求较低。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认为身边的亲人朋友接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程度高于自己,这可能与量表作答时的社会赞许性有关,从侧面反映开放教育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存在一定的排斥和羞怯心理。

在公众服务需求方面,开放教育学生更多倾向于向私人健康专家(2.30±1.18)以及专职教师(2.27±1.67)进行求助,而对于医生、精神卫生专家等与医院相关的人员需求较低。与公众服务需求相比,开放教育学生更愿意找具有亲缘关系的人员为自己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但是,消极处理又是开放教育学生对待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方式,他们在遇到心理困惑时,自我消化(2.63±1.26)以及任其发展(2.39±1.26)是最常见的方式。对于父母家人,开放教育学生更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并不希望他们为其提供心理健康支持与服务,这可能与中国内敛的家庭文化以及传统的父母观有一定关联。

在需求服务内容上,开放教育学生认为人际关系(3.16±1.26)是他们最迫切需要提供辅导与支持的问题,而职业与自身管理(3.14±1.28)的需要也较为强烈。有学者在对沿海大中城市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调研时,也发现个人情绪、人际关系等问题是社区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9]。由于开放教育学生大都是成人在职学生,因此职业发展问题也是这一群体较为关心的内容。

在需求服务途径方面,开放教育学生最愿意通过书籍(2.74±1.17)来获取心理健康服务支持。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面谈,网络服务也受到开放教育学生较高的青睐;而传统的电话、书信等方式,已经不再成为其寻求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方式,这一点在开放教育学生以外的学生群体中也有所体现[10]。

在需求影响因素方面,费用问题(2.90±1.29)是开放教育学生寻求心理健康服务首要考虑的问题,便利性和有效性也是影响其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因素,而个人的观念意识,并不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实用性与实际性是影响开放教育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因素,这点与学者对国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调查基本一致[11]。

2.人口社会学变量差异检验

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户籍、工作年限、经济收入等方面的检验,发现在各个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总需求在服务需求意识、服务内容、服务途径以及影响因素上,均呈现显著增长(F=2.009,p=0.01

在婚姻方面,未婚群体的总需求得分最低,已婚尚无子女的群体得分位居第二,已婚有子女的群体得分位居第三,选择其他选项的总需求得分最高,且呈现显著性差异(F=8.735,p=0.00

在户籍方面,不同户籍的学生在总体需求上呈现显著差异(F=3.144,p=0.25

在工作年限方面,不同工作年限的学生在总体服务需求、需求服务意识、公共服务需求、需求服务内容、需求服务途径、需求影响因素上均存在显著差异(F=2.561,p=0.000

(二)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1.社会支持总体情况

开放教育学生社会支持总体平均分为34.87。其中,客观支持平均分为6.18,主观支持平均分为21.57,对支持的利用度平均分为7.13,具体如表2所示。与已有学者的调查相比[15],开放教育学生相较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社会支持相对较弱。

表2开放教育学生社会支持总体情况(n=587)

[维度\&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总分\&12\&61\&34.87\&8.629\&客观支持\&1\&18\&6.18\&3.504\&主观支持\&8\&35\&21.57\&5.499\&对支持的利用度\&3\&12\&7.13\&2.121\&]

2.社会支持在各个因素上的差异

对开放教育学生在性别、年龄、婚姻状态、户籍、工作年限、收入水平等方面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在各个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性别方面,开放教育学生的女性组得分普遍高于男性组,其中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达到显著性差异(t=-2.617,p=0.009

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开放教育学生在社会支持的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22.368,p=0.000

在婚姻状态方面,不同婚姻状态的开放教育学生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F=28.551,p=0.000

在户籍方面,非上海农村户籍与上海户籍在客观支持与对支持的利用度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4.746,p=0.03

不同工作年限的被试群体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15.250,p=0.000

在经济收入方面,不同收入的被试群体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与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F=4.518,p=0.001

(三)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

1.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

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心理健康服务总体需求与总体社会支持相关系数为0.199(p=0.000

2.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的回归模型

对开放教育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为因变量,社会支持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总分=69.012+0.698[×]社会支持总分。

进一步细化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回归模型,删除第一次模型中尚未达到显性的主观支持维度,建立方程: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总分=72.499+1.117[×]客观支持+2.025[×]对支持的利用度。

四、对策与建议

为开放教育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支持,可以统一划入学生支持服务的范畴。为此,学校需要在部门建立、工作开展、途径拓展、队伍健全等方面有所作为,提升学生支持服务工作的品质。

(一)设置相关部门,重视内在需求

无论是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还是社会支持需求,都是学生内在的需求,它既不同于外在的、直接的学习需求,又与学生的学习、成长密切相关。调查发现,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较为明显,且社会支持现状并不乐观,学校需要重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建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如设立学生支持服务中心、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等机构,专门服务于学生各类需求。这些专门的服务机构,需要在充分了解开放教育学生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做好研究调查,听取学生心声,关注学生思想,不断健全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功能,将学生的需求与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努力创造双赢共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丰富工作内容,关注各类群体

一方面,开放教育学生属于大学生群体,有着与普通高校学生相似的需求,如学习、交往、自我管理等需要[22];另一方面,开放教育学生又大都是成人在职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普通高校学生有所区别,如增加了职业发展、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需求。目前,开放教育领域的学生服务大都集中在入学报名、招生咨询等功能上,忽略了对学生非学习性的支持,如技术支持、就业辅导等[23]。开放教育学生不仅关注职业发展,还关注人格健全、家庭建设、亲子关系等主题。除了这些普遍性的服务内容以外,学校还需关注特殊群体,如前文调查中所指出的女性学生、非上海农村户籍学生、18-23岁的学生,等等,应针对特定群体开展特色服务工作,深化工作内容,注重支持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创新工作载体,拓展服务渠道

学生支持服务的载体,除了学校提供的各类正式渠道以外,还需重视学生非正式自治组织,如社团、协会、兴趣小组等。非正式群体往往以共同的利益、观点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除了完成工作和学习的任务,还有交友、娱乐等各种功能,帮助成员获得某种需要,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较高的行为一致性[24]。这些非正式自治组织较正式组织而言,可以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合作性社会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服务目标。因此,学校应当鼓励并提倡学生自治组织的建设,鼓励志愿者团队的建设,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等情感支持,帮助不同班级、院系的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心理上的关照以及资源上的共享。此外,调查也发现,开放教育学生较为倾向于通过网络寻求各项服务。因此,开放教育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网络支持服务,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及时互动,提高服务效率。

(四)建立师资队伍,提升工作质量

开展学生支持服务工作,师资队伍成为各项政策措施贯彻的重要抓手。鉴于此,开放教育应该重视学生支持服务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开放教育学生支持服务工作队伍。对于专职教师应给予教学、科研、资格认定、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同等待遇,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与平台。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专、兼职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开放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是学生支持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和成才不可或缺的部分。开放教育应开展各项举措,整合各方资源,发动各方力量,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环境,为每一个学生的梦想绽放提供机会。

[参考文献]

[1]全德.关于开放教育概念界定研究之研究[J].教育探索,2004,(6):38-40.

[2]张幼芳.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1,(12):74-76、80.

[3]黄希庭,郑涌,罗鸣春,苏丹,陈本友.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与评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5、198.

[4]林初锐,李永鑫,胡瑜.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J].心理科学,2004,(5):1116-1119.

[5]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5):1175-1177.

[6]李慧民.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03):263-264.

[7]傅蕾.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的编制[J].中国远程教育,2015,(3):46-49、80.

[8]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90.

[9]刘影,张灵聪.中国沿海大中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调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6):88-91.

[10]罗鸣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0:53.

[11]江荣光,李凤兰.国民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5):81-88.

[12]李彩娜,邹泓,段冬梅.幼儿母亲育儿压力的特点及其与婚姻质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2):136-138.

[13]王桂新,苏晓馨.社会支持/压力及其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上海外来人口与本市居民的比较[J].人口与发展,2011,17(6):2-9.

[14]郑先如.职业倦怠研究在我国的回顾与思考[J].龙岩学院学报,2005,(4):123-125.

[15]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38.

[16]施建锋,马剑虹.社会支持研究有关问题探讨[J].人类工效学,2003,(1):58-61.

[17]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7.

[18]李树茁,杨绪松,悦中山,靳小怡.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7-76.

[1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9.

[20]和红,智欣.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J].人口研究,2012,(5):37-46.

[21]余秀兰.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1):33-42、118.

[22]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3.

[23]靳会峰.远程教育学生支持服务的学生满意度测评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4):93-98.

[24]乐国安.社会心理学教程[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233.

收稿日期:2015-07-20

健康教育服务内容篇6

社区卫生服务,是随着现代医疗保健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卫生服务模式,它是“以社区医院全科医生为主体实施的,以保护和促进社区健康为目的,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老人、妇女、儿童、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人群,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模式。”[1]其目的是把服务模式从医疗为主转变为以保护和促进社区健康为主;把服务对象从以病人为主体扩大为以社区全体人群为主体;把服务内容从以治疗为主扩展为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多个方面。这是新形势下医疗服务模式的必然转变。这种服务目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的转变,无疑会给社区居民的健康带来良好的影响。

1口腔健康教育是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重点之一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口腔健康为中心,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其中口腔健康教育是促进社区居民口腔健康,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最实用、有效的途径。口腔健康教育就是通过传播口腔健康知识,提高人们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改变人们那些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人们口腔健康的观念和行为,提高居民对维护个体口腔卫生和社会卫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最终在全民形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这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重点之一。

1.1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世界卫生组织把口腔健康作为人类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口腔健康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口腔健康的标准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因此,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了解口腔健康的标准;了解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危害,如龋病、牙周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氟化物的正确使用;窝沟封闭剂防龋术;龋齿的预防及早期充填;乳牙的保护;青少年牙列畸形的危害及早期治疗;孕产期口腔保健;如何正确刷牙,延缓避免“老掉牙”[2];牙刷、牙膏的选择;义齿的正确保护及使用;饮食与健康;吸烟与口腔癌等。另外,随着健康教育的深入,口腔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口腔疾病与糖尿病的关系等。

1.2口腔健康教育的形式针对社区不同的人群,不同对象,像儿童、青年、老年人、孕产妇、流动人口等,采取不同的方式:利用会议、广播、图片、文字、宣传栏、扫盲学校、家长学校等,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不同内容的普及教育,利用候诊时间进行候诊教育,向患者及陪护人员播放口腔保健知识的电视录像,发放《牙病常识》、《爱牙专刊》等健康教育资料。在就诊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口头讲解和宣教;社区医师还可以利用家庭访视、出诊的机会,和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进行入户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针对不同健康问题进行卫生指导,适当安排预约就诊和就医咨询。

1.3口腔教育的目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传播口腔健康知识,意在改变人们陈旧的知识结构与信息,改变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口腔健康的观念和行为,摒弃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和行为方式,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提高人们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并掌握自我口腔保健的方法和技能,使人们能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口腔卫生健康素质,以达到终生保持口腔健康的目的[3]。

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就是普及口腔卫生常识,提高人们对口腔疾病的认识,减少龋病、牙周病的发生,让缺牙者尽早镶牙,恢复美观和咀嚼功能。强化口腔健康意识,养成定期口腔检查的卫生习惯。口腔健康教育就是要提高人们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最终在全民形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

2口腔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性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维护健康是人们的第一需要,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口腔健康作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疾病不断成为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常见病之一,龋病、牙周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但是人们的口腔健康意识薄弱,预防口腔疾病的知识知之甚少,对口腔疾病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有些地方人们都不刷牙,导致口腔疾病发生率增高。如果人们预防保健意识淡薄,一旦发病,大多为牙病的中晚期,病人痛苦不堪,高额的医疗费用必将成为人们的负担。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向人们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强化口腔健康意识,动员人们自觉地参加到口腔卫生保健和口腔疾病预防中来,对于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们基层医院的工作重点,健康教育又是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通过健康教育,提倡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并帮助人们看到自己的行为对健康产生的影响,从而鼓励人们选择一种有益于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社区这个大家庭,作为一个基层医务工作者,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应以人的健康为重点,健康教育为龙头,围绕社区卫生保健,为社区居民开展一种综合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其中口腔健康教育是我们社区口腔医务工作者在社区首要开展的工作,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观念,积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不能仅满足于对口腔疾病的诊治,应不失时机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干预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居民增加对维护个体口腔卫生和社会卫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积极参与社区口腔卫生保健活动,达到口腔健康的目的。提高社区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使健康教育真正起到预防疾病、改善健康、提高全民素质的强大功效,这是我们每一个口腔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施嘉聪.试论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和地位[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3):172-173.

[2]梁青.口腔门诊健康教育的初步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1999,2(34):121-122.

健康教育服务内容篇7

1.1收集生活资料

实施合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对患儿及其家属具有充分了解[4]。因为患儿一般发病较急、病情变化速率快、加上家属亲人由于非常担忧迫切希望马上就诊,所以护理人员应在儿科患儿等待诊断的时间中,监测患儿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询问家属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心理情绪及生活习惯等基本资料并详细地记录下来,同时护理人员应尽力安抚患儿的激动情绪及家属的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待患儿和家属的不良情绪平复之后,护士可根据患儿的疾病类型宣传教育与该疾病相关的饮食限制、营养需求、治疗方法等内容。不同年龄层次的患儿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且随其监护人学历不同沟通方式也需要一定的变化。因此在患儿候诊时应当由护士依据病情进行分诊,在等待过程中可以分发调查问卷以了解家属健康需求。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两块:①家长对合理用药、疾病防护和自我护理的了解程度;②合理喂养,保障患儿身心健康的能力。通过调查问卷对患儿及其家属有基本了解。

1.2制定教育内容

依据患儿的年龄确认是否需要对患儿开展健康教育,我们认为对于3岁及以上患儿可以通过口头沟通和鼓励的方式指导患儿服从医生或护士的安排,接受检查。让患儿了解到他们的配合可以减轻自身的痛苦。回收调查问卷,并统计相关数据:患儿或家属对儿科药物的了解程度、对合理用药的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了解,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的了解,自我护理知识的了解,家庭饮食习惯,膳食结构,营养供给情况,生活作息习惯。同时依据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护理的认识开展健康教育,确保家长对于合理用药、按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并对家长平时的喂养习惯进行纠正,预防疾病的再次发生或加重,提高家长自护理能力,预防因家长护理不当而导致的患儿二次伤害。使护理人员明确健康教育的目标: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有关疾病内容的认识了解,缓解其焦虑、不安的不良情绪,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家属的配合程度,及早发现自己的不良生活、饮食、作息、卫生习惯并予以改正,提高患儿和家属的健康保健意识。

1.3健康教育实施

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包括:①口头教育:由于门诊接诊时间较短,因此口头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健康教育实施方案,门诊护士应当结合患儿的病情对家长和患儿实施健康教育,依据患儿的候诊时间调节健康教育的内容,优先说明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内容,以增加患儿和家属的治疗依从性,提高预后。护理人员进行口头教育于患儿及家属沟通交流时需态度温和、诚恳,语气亲切自然,应灵活应用语言技巧,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以便达到更好地诱导患儿和家属回答提问,增加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②分发宣传材料:由于门诊时间有限,因此难以做到让家长完全了解所需知识要点,因此需要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供家长阅读。护理人员应根据调查问卷的相关内容制订一份宣传材料,其内容应包括:各种儿科常见疾病的内容介绍、主要临床症状、预防与治疗的具体方法、合理用药注意事项、健康护理方法,最好应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同时,宣传材料还应当做到准入低,即简单易懂,不会让家长存在理解困难;无歧义,即不会误导家长或让家长推测教育内容的实质含义;趣味性,对于已具有阅读能力的患儿也应当发放宣传资料以增加患儿对疾病的了解,在为患儿提供的资料中不仅需要运用更为通俗简易的语言还应当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有趣的插图以增加患儿兴趣。③播放宣传片,在门诊循环播放宣传片,宣传片的主题应与多发病和季节性疾病为主,如流感,小儿咳嗽等使家属在候诊过程中增加对疾病的了解。④设立咨询热线,在患儿诊治过程结束后发放咨询热线电话,以方便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方便家属随时咨询各种疾病知识、防治方法、护理措施、指导合理喂养,不仅给患儿和家属提供方便简捷的解答疑问的方式,同时也方便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进一步使患儿和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增加。⑤每个月组织1次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专业知识全面,治疗、看护患儿经验丰富,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操作技术水平熟练的医护人员作为演讲嘉宾,且应留足时间让家属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相互讨论及提问。

1.4健康教育的评价

护理人员应根据需要制定健康教育的评价标准、评分表,每3个月进行1次抽查,了解患儿和家属对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并且依据评价准备和评分表进行评估和打分,以便护理人员及时了解和统计健康教育实施后的临床效果,并且找出健康教育实施的不足,制定措施不断改进。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定期调查患儿及家属对护理质量、医疗质量、医护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具体不满处,以便收集患儿和家属对医院的反馈和建议,从而吸取经验制定措施使医护工作得到改进,使健康教育得到提高,促进儿科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使患儿和家属的需求得到尽可能地满足,尽心尽力地服务患儿,为患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提供有利的条件和保障。

2讨论

在儿科门诊开展健康教育在满足患儿和监护人个性化医疗服务需求的同时增加了护理人员对护理的认识及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护理人员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必须以患儿为服务中心,为患儿提供随叫随到、周到、细心的全面服务,主动询问患儿的需求并及时满足,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该研究发现年轻父母对于婴幼儿的护理和喂养知识缺乏,同时存在较多误区。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父母获取喂养知识和护理知识的途径也在发生变化。由于网络资料良莠不齐,因此家属的喂养和护理知识也存在较多误区。通过在门诊实施健康教育,一方面及时纠正了患儿家属的错误认识,改善了护理和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门诊健康教育为患儿家属提供了获取正确知识的来源和通道。要求家属需积极主动地配合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逐渐形成护理人员、患儿及其家属一起共同积极参与、配合的健康教育模式。

潘素关[5]证实通过在门诊实施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可以增加护理人员自身的服务意识和素质。且已有研究证实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护患关系[6]。在该研究中发现,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处理方法具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通过增加家属对疾病和护理的认识增加了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认可。而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让家属了解到医院一切为了孩子健康的服务理念。让家属了解到部分有创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戒备。

健康教育服务内容篇8

“临床路径”是当前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一种指导思想方法和原则。如何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临床路径溶于一体,对特定的患者人群,实施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是当前健康教育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内,护理工作人员应成为执行的主体,患者作为受体,住院第1天即应做好护理与健康教育方面的记载。一直到出院贯彻始终。而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内也应列入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工作的反馈意见。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生、护士和其他患者人员对一定的诊断和手术作出最适当的、有顺序的和有时间性的照护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完全恢复健康,避免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顾品质,而且这种教育是无偿而能得到的。维护患者的权益,维持优秀的服务照顾品质,健康教育这种形式是最能直接实现的。对患者的照护必须在整体思想观念的指导下。简单地说:“病”是阳性体征,而“人”是心理思维的个性化人。只重视“病”的因素,只注重诊断治疗而忽略了人的心理活动,是违反了整体的医学指导思想,同理:“医”是指医务工作的手段、方法、措施,而“疗”又是心理健康指导,我们不能把“病”和“人”隔裂开来,也不能把“医”和“疗”混淆起来。

2搭建健康教育的交流平台

健康教育是调整患者思维的一种方法,它能满足人对自己目前所患病的治疗及转归的要求。有知情选择的权益,医院有知告的义务,因此搭建健康教育与临床医疗环节中交流的平台,是一件势在必行的工作。以后的各病种中主要护理工作也不能丢弃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有的医院开展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医生与患者沟通,护士与患者沟通,均离不开健康教育方式与方法。健康教育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针对有病的患者,还能够针对健康人或无症状的亚健康人开展一二级预防,大力发展健康教育等卫生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

3共享网络信息的最大化

共享网络能推动医疗服务质量和健康的透明度,患者通过医院信息网络,可以进一步明了自己目前的治疗护理过程。这是直接为患者免费服务的网络平台,不但教育一个人,而且可带动周边人群的认知进而向更多更广的人群,扩大健康理念,一病一防,一病多防的影响,并且能带动医务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健康教育管理机构的监管,现在许多医院的患者,都具有城镇居民健康保险、工伤事故保险、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院为这些管属部门提供健康风险评估,通过为患者的健康干预等服务,医患更和谐,同时弥补管属部门自身管理能力的不足。政府以民生领域服务,争先创优的指导思想,指导医疗卫生机构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也是对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要求。健康教育以患者理解和认识为先导,切实制定出单病种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并能贯穿于临床之中,比如对持续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应教育及家属绝对静止卧床的重要性;直流电转复以及气管插管的必要性患者及家属明白了,就会主动配合在10min之内能得到救治;0~30min卧床、禁食水、心电、血压和血氧监测、静脉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当病情稍稳定转入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病房。患者的配合往往是抢救成功的基础。

4把健康教育与医德医风建设结合

医德医风是医学人文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医院的各项创建都是一切为了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充当了医患、护患沟通的“连心桥”。“大医精诚”的大医是胸襟坦荡,廉洁文明行医的楷模,医护人员通过精至诚恳的服务,才能赢得患者的满意度提升。重视对相关人员培训。实施者有敬业精神,有相关知识,懂医学又懂心理学。抓健康教育环节质量。健康教育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带领患者摆脱疾病纠缠的一个手段之一。由把“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使健康教育方法新颖,内容得体,对号入座。有患者说:“医生一句话让我释然了,心情开朗了”。这就是契机与环节上产生了效应。

健康教育服务内容篇9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士;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100-02

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护士在日常护理中针对患者或健康人群所开展的一系列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是优质护理的重要部分,也是医院内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的深入,护理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变化,其服务项目逐渐增加,领域范围逐渐扩大,同时人们对护理服务的数量及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健康,深化优质护理的服务内涵,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也就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取得患者信任、理解、支持的关键,也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1]。

1健康教育的初步宣传

患者入院后,护士主动全面地介绍住院环境并根据患者对自身病情疾病的认知理解程度,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消除患者的顾虑与担忧,让患者更好的融入医院环境,配合治疗。

2健康教育的形式

2.1通过视频、广播等媒体。定期进行疾病健康教育的宣传,结合患者病情,制作相应的电子资料。

2.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展板。宣传科室相关疾病知识,定期更换展板内容。

2.3建立科室健康教育处方单赠阅架。将印制精美、简明而实用的健康教育宣传单按疾病类型分类放置,免费提供给患者或家属。

2.4集体教育。每周开展健康教育大课堂及小讲课,同时科室定期组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协调会。

2.5一对一教育。护士可以利用基础护理、治疗或巡视时间,按照单个患者

的健康教育执行单为患者宣传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加强护患沟通,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2.6定期进行健康教育调查。及时反馈,利于掌握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及其对健康教育的了解程度,从而随时调整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3健康教育的内容

3.1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3.1.1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对患者自身疾病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要点进行个性化指导,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2-3],让患者能更好的融入角色,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3.1.2用药知识指导。积极向患者解释药物的重要性、适应症、禁忌症、用法、剂量、副作用等。

3.1.3相关检查的指导。解释并落实患者相关疾病的检查,包括其目的、注意事项,检查结果等。

3.1.4术前、术后的指导。术前包括手术目的、术前饮食及适应行为训练如术后配合、管道护理、疼痛的反应等知识;术后包括带管、翻身、有效咳嗽,排泄、活动等。

3.1.5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病情,介绍相关疾病饮食,让患者能根据自身病情合理选择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1.6心理指导。及时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解除其顾虑与担忧,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3.2出院时的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相关疾病注意事项,自我保健,定期复查,告知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建立良好卫生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3.3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及时有效的进行电话随访和居家护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指导。

4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是当前医疗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主要任务[4],是医院顺利开展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健康教育的工作在其中也就成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及医院的满意度。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增强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也能加强护士对科室相关疾病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通过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护士能积极主动的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并予以解决和满足,从而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5-6],强化了优质服务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吕银雪.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7):313.

[2]范盈盈.临床路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指导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4):562.

[3]冯丽.骨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710.

[4]蒋蓉,温贤秀,张义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践体会[J].四川医学,2011,32(4):619-620.

健康教育服务内容篇10

【关键词】web;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量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7―0089―03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成长,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以网络为载体,构建一个功能性强、互动性好、易操作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种科学、先进、高效的信息化平台,对预防、排查、预警、疏导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安庆师范学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始建于2009年,是安庆师范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建构一个先进的、通用的、面向全院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网络环境。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应用推广,极大地拓展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面,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与深入。

二构建基于web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目标

构建基于web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旨在运用网络技术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网络化管理,即利用计算机系统全面、准确、及时地记录和处理高校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信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传统的教育手段改变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上登记、建档、统计、查询等工作,建成一个质量高、效率高、信息化的教育与管理系统,逐步形成心理健康教师、心理专家、年级心理辅导员、学生心理互助组织对学生个体的心理教育机制,以规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其具体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服务对象上看,它既面向心理健康教师、心理专家、年级心理辅导员,为他们提供心理学知识、学术论文交流,心理教案参考,心理咨询手记、国内外心理教育动态报道、学生心理档案等资料;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提供心理教学视频、心理阅览室、心理测试,提供心理学专家主持的个别咨询和专题讲座等。

其次,从服务功能上看,它是一种自主、自助式的心理教育。对想获取心理学知识的同学,有心理教师的在线课堂及相关资源;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有专家主持的在线辅导;对想深入了解自我的同学,有心理测评及分析系统;对想参与朋辈交流的同学,有参与式网上互助平台。

第三,从服务内容上看,既可查阅各类心理学资料,如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心理辅导课教案、咨询手记,心理书刊、音乐、心理影视等。又可进行互动交流式心理辅导,心理状况的自测及结果分析。还可了解国内外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动态。

三基于web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成及功能

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基于web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由存储式自助服务平台、参与式互助服务平台、智能式心理测评服务平台等三个相互关联的信息化平台构成,每一信息化平台都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服务内容。其结构可用图1表示:

1存储式自助服务平台

存储式自助服务平台是整个体系运行的基本保障,此平台会以大量的“存储”为基础,以动态网页、心理黄页、搜索引擎和大量链接作为技术支持,扩大“虚拟库存”,以方便“用户”各取所需[3]。其主要服务内容如下。

(1)资料类服务。资料类服务主要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方便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即将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上网,为大学生获取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素质训练的方法,促进个性的健全发展开辟新途径。具体来讲,资料类服务有以下内容:①心理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心理教师教学的视频、课件、教案、训练内容等。②心理书屋。主要包括有关心理学的著作、文摘、资料、研究动态,使大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各种有益的心理学知识,把握心理学科研究动态。③心理调适方法。针对大学生成长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传授预防、调适的技巧和方法,使大学生能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调适或预防。④优秀心理影视。介绍优秀的心理影片,使学生们通过观看积极健康的心理影片,加深对自己所处环境的理解、以及对自己生命意义的完整把握。⑤心理健康讲座。请心理专家或心理教师在网上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学生解决自我管理、环境适应、人际交往、交友恋爱、学习成才、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问题。⑥典型个案研究。通过典型个案的分析,使具有相同心理体验的学生获取相关的心理知识,进行心理调适技能的迁移,对其自行缓解轻微的心理失调具有一定的帮助与启发,以便及时地把心理困惑消灭在萌芽状态。

(2)检索类服务。检索类服务是一个具大的“虚拟库存”。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知名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排行榜。主要介绍、引导学生浏览具有积极意义的心理健康服务类网站,使学生获得有关心理健康维护的知识。②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包括全国各声讯台的咨询电话、精神门诊的地址、电话和部分咨询专家的联系方式。③设置动态网页扩大链接面。整合网络心理资源,分门别类地把心理学的各类网站、网页综合起来,方便大学生自由选择。

(3)自便式服务。设置搜索引擎,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输入搜索项目,内容自便。这对大学生来说是极具个性化的服务平台。

2参与式互助服务平台

实践证明,网络打破了人们在信息交流方面的时空障碍,带来了全新的人际互动模式。参与式互助服务平台的建设使学生通过网络上的交互平台,与朋辈群体、心理教师、心理专家进行毫无顾忌的心灵上的沟通和感情上的交流,从而得到及时的指导,及时缓解、减轻、消除心理障碍,解除心理困惑,更好地适应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心理健康。参与式互助平台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点―点互助模式。这是网络技术支持下的网上个体服务模式。主要是针对个性化问题开展的服务。既包括点-点朋辈互助,也包括点-点专家引领。其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e-mail、QQ等提供咨询服务,二是利用网站设立咨询服务台,由互助组成员或专家轮流值班,进行在线个体咨询辅导。

(2)点―面互助模式:这是BBS技术支持下的论坛和社区建设。其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BBS技术支持下的主题论坛和社区建设。针对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等心理问题,针对大学生生活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倾向性心理问题,开设论坛主题或开辟主题社区,让学生有选择的进入论坛,如果对该主题感兴趣,就可以参加讨论,如果不感兴趣,还可以退出。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形成关心某一主题的学生群体,也就形成了同质性团体。通过网络交互式论坛,同质性团体中的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二是BBS技术支持下的自由论坛建设。在此不设主题,不须注册,完全随机,给参与者以充分的自由,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的渠道,一个自言自语自助的机会。

3智能式心理测评服务平台

智能式心理测评服务平台一方面为学校建立分级管理的学生心理档案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为有特殊测量需要的学生提供专业性、高质量的心理测量及分析服务,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为其进行生涯设计及人生发展提供参考。以安庆师范学院为例,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心理健康测量与分析。该平台融合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通过让用户选定心理量表和特定问卷,系统根据用户提供的答案测定其心理问题的类型和程度。其中,模型库中包含基于各种心理量表、问卷及其诊断的步骤和方法建立的模型,数据库则包含用户填写的量表、问卷的结果,以及对各种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建议。决策支持系统组织协调多模型运行输出初步测验结果。由于人的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基于模糊逻辑分析框架的心理量表的测定往往只能反映问题的某个侧面,并且缺乏对非结构化问题的处理,不够完整与准确,因此必须建立心理量表之间、典型设问之间的逻辑联系,通过建立推理知识库,由专家系统测评得到更为全面可靠的结果[4]。心理测评专家服务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2)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该平台能为首次登陆用户建立普查档案。适合高校每年对入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普查建档。高校利用各院系的学生机房、微机实验室,统一组织新生登陆注册。注册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及常规心理测试,前者包括一般家庭情况、社会交往状况、学习情况、身心健康状况、自我评价与心理困难等方面,后者包括基本心理量表的测试结果。系统能够对档案各项内容实施单项查询与组合查询、统计并输出结果。该系统的实施既可方便检出存在明显心理倾向的学生,又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跟踪式咨询服务。

四反思

基于web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将在最大程度上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突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空界限,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心理问题的预警功能,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将大大推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网络维护、网络道德、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不是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解决。因此,学院在使用和推广基于web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同时,如何扬长避短、趋利弊害是值得深入思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何玲,缪盛.基于网络的多元交互式心理咨询平台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07,(6):42-46.

[2]张兰生.“运用网络技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实验研究阶段报告[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4):36-38.

[3]龙朝阳,刘琴,易菲.基于web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平台的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2):63-65.

Constructionofweb-basedmentalHealtheducationSysteminCollege

――illustratedbytheCaseofanqingteachersCollege

SonGZhi-yingFanLi-gang

(anqingteachersCollege,anqing,anhui246011,China)

abstract:inordertousenetworktechnologytomanagethementalhealth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weconstructedthesystemofweb-basedcollegementalhealtheducation.thissystemintegratedstore-styleself-serviceplatform,participatorymutualserviceplatform,andintelligent-stylepsychologicalmeasurementserviceplatform.Byusingthissystem,thecurrentsituationofcollegestudents’mentalhealtheducationwillbegreatlyimproved.moreover,thesystemwillraisethescientific,standardized,informationizationalleveloftheeducation.

Keywords:web;mentalhealtheducation;psychologicalmeasur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