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宏观经济发展现状十篇宏观经济发展现状十篇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3:06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指标;宏观经济;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福建省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对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沟通两岸经济的重要区域。福建、厦门、泉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发挥着集聚和辐射作用,通过带动闽东、闽北、闽西区域发展,加强与浙南、赣南、粤北的协作,形成区内互动、融合的区域经济合作总格局。因此,该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因子分析方法简介

因子分析是一种降维、简化数据的技术。它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抽象”的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这几个抽象的变量被称作“因子”,能反映原来众多变量的主要信息。原始的变量是可观测的显在变量,而因子一般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

因子分析数学模型可简单表示为:Z=aF+CU,其中a称为因子载荷矩阵,Z为m×1m×pp×1m×mm×1。可能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F代表独立的公共因子,CU为特殊因子。上式需要满足几个基本假设条件:(1)pm;(2)CoV(F,U)=0,即F与U不相关;(3)e(F)=0,F1,F2,…Fp不相关,且方差皆为1,均值皆为0;(4)e(U)=0,U1,U2…Um不相关,且都是标准化变量,假定Z1,Z2…Zm也是标准化的,但并不相互独立。

二、城市经济发展评价因子模型构建

1、样本选取。本文选取2007年福建9市6方面10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分别是:(1)X1:地区生产总值(GDp);(2)X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X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4:工业总产值;X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X6:出口商品总额;X7: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X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X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X10:金融系统年末存贷款余额。

2、将数据降维,确定主因子。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分析所得到的10个公因子总方差中,选取两个主要因子来反映原始数据的信息,累积贡献率达到93.056%。(表1)

3、建立因子得分表达式:

F1=0.150X1+0.085X2-0.162X3+0.179X4+0.100X5+0.163X6+0.107X7+0.0174X8-0.013X9+0.055X10

F2=-0.053X1+0.157X2+0.480X3-0.165X4+0.122X5-0.102X6+0.058X7-0.148X8+0.361X9+0.230X10

综合后可得:

F=F1×7.502/9.306+F2×1.804/9.306

最终计算出各城市的最终得分,如表2所示。(表2)

三、方案结果分析

从最终结果来看,厦门位列第一,且与其他城市差距明显。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后,厦门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并逐步实行了自由港某些政策。随后,国务院相继批准设立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实行经济特区现行政策。1992年又批准设立象屿保税区。其间,国务院还批准厦门市为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经济管理权。厦门特区经过近30年的改革与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均保持迅猛增长。在对外开放中,厦门已形成了经济特区、台商投资区、保税区、经济开放区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经贸关系。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和个体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相互促进的格局。市场体系建设上,开辟了九大类生产资料市场。

位列第二至第五位的是沿海开放城市福州、泉州、漳州和莆田。

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市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上,至2008年,福州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7,775万美元,外资企业出货总值占全市出口总值的80%以上。福州市已形成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融侨开发区、高科技园区等部级开发区为龙头,以福兴、青口、金山等省级开发区为基础的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基础设施逐渐由滞后型向适应型过渡。集中财力、物力,新建、改建了长乐国际机场、马尾新港区、市境内的国道和省道、20多条市区主次干道、明达电厂、榕昌电厂、西厂水厂一期工程、Bp石油液化气基地等一大批重大交通、能源项目,进一步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2008年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29亿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泉州先后被国家列为闽南厦漳泉沿海经济开发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和全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泉州发展出以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道路,成为福建经济发展最快、最具实力地区之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形成了纺织服装鞋帽、石油化工、建材陶瓷、食品饮料、建筑房地产、旅游服务等6大支柱产业和机械、电子两个重点产业,涌现出许多规模大、竞争力强、效益好的企业,并创出“安尔乐”卫生巾、“七匹狼”服装、“匹克”运动鞋、“富贵鸟”皮鞋、“金鹿”蚊香等一批名牌产品。

位列于综合得分后几名的城市是南平、龙岩和宁德。经济相对最为落后的是宁德市。以下是宁德市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经济总体规模较小;2、经济发展速度缓慢;3、经济发展质量较低;4、产业结构升级缓慢;5、区域发展不够均衡。

制约宁德市经济发展的因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政策制约。长期以来,宁德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国家不仅没有在宁德布局重大项目,而且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和直接支持很少,使中小企业较为集中的县域在发展中处于不利地位。2、体制制约。县级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越来越弱,遇到经济发展中的难题,缺乏调控手段。3、结构制约。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没有质的突破。工业化进程滞后造成大多数县缺乏大宗税源,影响了城乡居民就业与收入的提高。4、资金制约。投资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财政无力扶持;二是银行贷款困难;三是民间融资不畅;四是吸引外资不多。5、环境制约。

与周边城市相比,宁德在环境建设上显得滞后,尤其山区县交通相对不便,信息闭塞。同时,县域信用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相对较差,有待进一步优化。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宏观经济走势调控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

宏观经济的调控是以间接调控为主,以计划经济为指导,以经济手段为主要调控方式的综合调控,其调控的经济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宏观经济的发展更应该站在世界化、全局化的角度进行了。因此,就需要把握宏观经济发展规律,不懈地探究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

一、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

我国宏观经济总体上就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运行的,逐渐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宏观经济为辅的经济现状。因此,根据现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进行探讨。

(一)促进我国宏观经济与环境效益和谐统一。

据以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来看,经济发展速度都超过了百分之十,在这样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宏观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当我国一心关注于经济效益时,却忽视了环境效益。又随着人们经济实力的上升,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就逐渐由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转变为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经济重任上。促进我国宏观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不仅是人生追求更好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是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大力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

一个国家合理的经济结构应该是第三产业最为发达,其次是工业,最后才是农业。然而,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结构的发展相对来说具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因此,为了使得我国宏观经济未来长远健康的发展,就需要改变我国工业最为发达,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落后的现状。构建一个新型的、合理健康的产业结构。

(三)发展资本型的产业经济。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我国在国家竞争中一直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只能够凭借密集型的劳动力占据廉价优势。因此,在未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就需要转变为资本混合型经济发展模式,促进高新科技的研究,培育新时代科技人才,使得我国的经济不仅能够发挥廉价优势,还能够以高质量、高技术站在世界经济舞台。

(四)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

现阶段我国经济整体发展不平衡,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比较落后。然而,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严重背离了我国社会主义理念的本质,严重阻碍了中华儿女共同富裕的宗旨。所以,在我国未来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就迫切需要变革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促进经济的全局、全面发展。

二、针对宏观经济未来发展的调控政策

促进我国未来宏观经济的合理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还需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节。下面笔者就根据未来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对相关的调控政策进行探讨。

(一)有效进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进行宏观调控政策的两种主要手段。合理利用财政政策就需要发挥财政收支的功能。为了使得我国未来经济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那么就可以对具有高污染的产业进行更高标准的税收,达到抑制该产业更大规模的污染。针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就可以利用财政补贴与减少第三产业的税收进行,从而使得第三产业在政策的支持下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所以,在促进第三产业的同时,也能够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平衡东西部发展就需要通过财政资金的扶持,可以通过财政收入,把东部的税收用到西部的基础建设等,使西部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经济力量,从而转变西部经济落后的现象。

(二)合理进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执行一般是通过银行实现。所以,为了改变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弊端,规范未来经济的走势,就需要合理的进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就可以让银行对政府需要扶持发展的对象,放低贷款要求,降低贷款利率,从而缓解其资金不足的现状,促进其长远发展。就拿为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为例,为了使得第三产业能够大力发展,就可以对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降低贷款要求,放宽还款日期,使该产业能够在经济运行中具有勃勃的生命力。

(三)完善宏观调控中监督职能。

发挥调控监督职能是使得宏观调控政策保质保量的有效途径。质监部门发挥监督职能就应该严格审核各种制度实行标准,严厉打击财政支出不落实处的现象,并以身作则。完善质监部门的监督职能,才能够有效反馈调控政策的实施结果,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宏观经济未来走势的正确方向。

在推进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具备长远性目光,准确把握我国宏观经济的未来走势,并采取相关的调控政策,才能够更好的使得我国经济更健康、更合理、更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贺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吕靖,葛孟,段密密.试论宏观调控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2).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宏观税负差异区域经济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

宏观税收负担指国家征集的税额与社会产出总量或总经济规模的对比关系,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税收能力的体现。我国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社会经济总量来计算宏观税负率,2006宏观税负率为18%,接近我国理想宏观税负率。然而,区域间税收负担与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GDp负担率偏高,宏观税负率较发达国家偏低是我国宏观税负存在的问题。

一、地区税收负担差异状况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税负的高低与经济增长和经济总量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税负差异程度应当与区域经济水平(贫富)差异相适应。即经济越发达,发展速度越快的地区承受税负的能力越强,其税收占GDp比重;反之,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承受税负的能力越弱,其税收占GDp比重越小。然而,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却极不均衡,这大大阻碍了不发达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地理位置,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域,东部包括京、津、冀、辽、沪、苏、浙、闽、鲁、粤、琼等11个沿海省市;中部地区包括晋、吉、黑、皖、赣、豫、鄂、湘等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内蒙古、桂等12个省、市、自治区。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东部地区2006年的税收收入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税收总额最高的省份也都属于东部地区。不过,税收收入增幅最高的是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基本持平,税收收入增幅较高的省市中,中西部省市占了绝大多数。而且,宏观税负水平是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税收总收入额东部地区高是理所当然,除上各地区GDp之后,宏观税负水平和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就明显体现出来了。

由表1可以看出,虽然东部税收总额比中西部要大得多,然而除上各区域GDp之后,中西部的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并没有比东部低,表中,宏观税率东部大于西部,西部大于中部,这与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有关数据显示,1998-2006年,西部与东部相比,平均经济增长低1.6个百分点,而平均税负仅低0.7个百分点。如除去三个比较特殊的直辖市,东部其他九省平均经济增长比西部高1.4个百分点,而平均税负反而低1.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西部与中部相比,平均经济增长低0.7个百分点,而平均税负却要高出3.8个百分点。而且从全国来看,税负偏高的有北京、上海、广东、云南、辽宁、陕西、四川、贵州、宁夏等地,除了三个省有特殊情况――北京为中央企业集中缴税地,上海和广东各有一个证券交易所,证券印花税在这两省集中缴纳,所以除这三省市的税收负担较高之外,其余多是经济不发达的西部省区。而税负偏低的有浙江、福建、山东、江苏等东部经济发达省区。西部经济所承受的税收负担要远远大于东部地区。而且由表1可知,西部地区税收收入增幅要高于东部地区,说明这种经济与税负的不平衡状况有拉大的趋势。

西部税收负担过重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利,这将会进一步拉大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阻碍西部大开发总体改革目标的推进,促使地方保护主义加速,加剧社会矛盾加剧等。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无法避免地区间经济水平差异较大,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缩小贫富差距,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要探求如何利用税收缩小地区经济不平衡,必须先寻求区域间税负差异的原因。

二、区域税收负担差异原因分析

1、政府有意识地实行不平衡经济增长战略。改革开放初期,政府不可能在全国所有区域进行大规模投资,只能有意识地倾向东部地区以带动东部经济率先增长。其所采取的行政手段、计划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中,税收倾斜措施能有效构造地区税收优势,发挥经济调节作用。使得这一地区的税负比起经济落后的西部反而更轻。中西部虽的税收优惠政策一般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这些政策与税收收系不紧密,且没有针对性,没有从中西部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差的实际情况出发,税收优惠作用并不明显。

2、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结构决定税源结构,从而决定税负水平。我国目前免征农业税,第一产业水税负水平非常之小。即使在没有免征农业税的时期,第一产业税负也是十分轻的。第二产业受自然约束条件较小,税收增长弹性强,因而税收负担较重。第三产业虽然税基宽、税源广,可以承担很重的税负,但长期以来,我国对第三产业采取鼓励发展的政策,因此对其常课以低税负,长期的低税制使之所作的税收贡献不及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所带来的税收收入约占总收入的50%)。例如,京、津、沪的第一产业比重仅为3.67%,第二产业接近50%,这就不难理解三市的税负远高于其他地区的原因了。2004年,就三大经济区域平均水平而言,第二产业税负最高,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税负最低。东中西产业构成比例不同,且地区GDp构成中一二三产业比重悬殊,因而产业税负各不相同。一般而言,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的地方,税负必然比较重。所以,产业构成比例是影响三大经济区域之间税负不同的原因之一。

3、所有制结构的影响。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我国对非国有经济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包括众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一般而言,国有企业税负高于非国有企业,内外资企业实行两种不同的所有制,且外资企业享有更多的税收优惠。使得非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得到迅速提高,而起对税收收入的贡献却极低。东部地区非国有经济发展最快,民营、外资、股份制企业占大多数,非国有化程度高。而中西部还是主要发展国有经济,非国有比重很小,这使得区域间不同的所有制结构造成了不同的宏观税负水平。

4、物价水平差异的影响。物价变动对税收收入的影响比较敏感。我国的税收体制以流转税为主,商品流通加速,物价上涨,将引起流转税收入从而税收总收入的增加。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商品物价基本由市场决定,但由于各地区资源禀赋差异以及地区间运输费用,使得各地物价有所差异。这就使得地区物价指数差异引起地区间税负水平差异。

5、预算外收入差异的影响。大量的预算外收入严重侵蚀税源,影响了税收收入,加重了税收负担。预算外收入与税收收入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预算外收入增幅大的地区税负相对较轻,预算外收入增幅较小的地区税负则相对较重。这种预算外收入增幅的不断变化造成了地区间税负差别的不断扩大。

三、我国总体宏观税负水平

以上分析了我国各区域的宏观税负状况,那么,由这三大区域宏观税负组成的我国总体宏观税负水平如何呢?名义宏观税负偏低,实际宏观税负偏高是我国宏观税负的现状(现有政府收入可分为三类:以税收收入为主的财政收入即预算内收入;纳入统计但未纳入财政预算的预算外收入和基金;既未纳入预算外收入也未纳入统计的体制外收入。税收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是名义宏观税负率,三类政府收入之和占GDp的比重是实际宏观税负率)。我国总体宏观税负水平是三大经济区域宏观税负水平的加权平均,其存在的问题必然与各区域宏观税负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般来说,高税负的地区的GDp占全国GDp比重增加,则宏观税负升高;低税负的地区的GDp占全国GDp比重增加,则宏观税负降低。我国东中西部税收负担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GDp高的东部地区税收负担反而偏低使得我国名义宏观税负偏低。区域宏观税负差异影响因素同时也可以用来揭示我国宏观税负的现状,因为其源于我国实际经济状况、现行经济政策和税收制度。

1、优惠政策。政府为扶持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而给予的大量税收优惠政策是造成东部地区税收收入偏低的直接原因,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快,收入最高,而优惠政策却大大降低了税收的缴纳,直接造成我国名义宏观税负偏低。

2、产业结构。我国不同产业税收负担不同,我国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税收弹性最大,税基宽广,税源广的第三产业理应可以贡献大量税收,但是我国第三产业的低税率使得税收收入降低,名义宏观税负水平下降。

3、所有制结构。我国非国有制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国家税收收入却并未完全适应变化了的经济格局。目前,税收收入的60%-70%来自国有经济,而非国有经济创造了大部分产值却没有带来相应的税收收入增长。这样,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越多,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反而越低。

4、预算外收入。近年来,政府税外收入的规模日益扩大,甚至出现“费大于税”的情况。所以虽然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连续下降,但政府税外收费猛增。并且过多的收费侵蚀了税基,形成“费挤税”,使实际宏观税负水平上升的同时,名义宏观税负水平却在下降。

四、优化宏观税负的一些建议

1、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减少针对东部地区的税收优惠,改变对西部地区的税收优惠方式,调整优惠重点。国家对西部地区的税收优惠应按产业性质及税种特点设计。以扶持相关产业或地区经济发展为目的。

2、调整税费关系,规范政府收入形式。各种乱收费是造成宏观税负低、企业负担重的原因。要推行税费改革、推进依法治税,规范政府收入、增强宏观税负的透明化、法定化。将具有税收性质的基金和收费,通过扩大现有税种或设置新税种的办法实施“费改税”。

3、改革税制,促进税负公平。要统一不同产业,所有制形式的税率。例如,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内外资企业的计税依据、享受税收的优惠应相同,税前扣除、投资处理政策要一致。

4、调整税收结构,严格税收征管,减少税收收入的流失。应合理扩大部分税种的税基和扩大非企业税。强化个人所得税,在增强收入调节能力的同时,提高居民缴纳税收的比重,改善税收格局。可以通过逐步完善法人支付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和个人财产、收入申报制度,强化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制度。建立强有力的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保证税收及时足额入库。

合理宏观税负水平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是调节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的保证,也是政府有效履行职能的保证。优化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才能有力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吴朝霞:我国宏观税收负担的优化及策略[J].经济师,2007(1).

[2]段雨澜:地区间税负差异与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J].财经论丛,2003(5).

[3]郭江:税收负担差异的测度方法研究与应用[J].东北财经大学报,2005(2).

[4]林菊红、徐礼辉:我国不同地区宏观税负差异[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3(8).

[5]刘普照:宏观税负已处于最优税负上限[J].经济研究参考,2005(63).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金融发展不稳定;中国宏观经济;市场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02

从当前理论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都对金融不稳定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但是至今为止仍然缺乏完整的方法能够切实度量金融不稳定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因此,对金融不稳定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对于推动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发展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金融发展不稳定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关系研究现状

虽然全球对于金融发展不稳定这一话题关注度较高,理论研究也十分深入,但是金融发展不稳定这一概念依然没有统一结论[1]。JohnChant(2003)认为,金融不稳定主要是指通过金融市场来对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进而对社会经济形成消极影响。金融不稳定主要表现在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两个方面,借款者与潜在借款者所拥有的财富有限,加重了委托的风险,加大了金融脆弱性。向新民(2005)认为,金融不稳定是金融系统无法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并且还会对实际经济运行效率造成消极影响的金融状态。总的来说,金融发展不稳定即为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信用机构与借款人的特点导致金融体系存在天然的潜在不稳定性。在现代金融环境下,不稳定是其基本特征。金融不稳定性会对国家的宏观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

孙立坚(2004)在研究中从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角度入手,通过建模与CHow结构化检验的方式验证了金融体系如果处于非完全市场化环境下基本功能是否能够依旧实现,以此来分析我国金融发展不稳定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金融发展不稳定与宏观经济影响机制,进而给未来我国金融发展与创新改革提出了相关的建议。蒋丽丽(2006)在基于资本外逃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的角度进行研究,在参考国外经验结合国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金融稳定性的评价指数,并且得出结论:资本外逃是影响我国金融稳定性的隐性因素,并且其还存在一定的延时性。周纪恩(2010)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从外部资本环境与内部制度和效应分析三个角度入手,对引发金融危机的不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且得出,在经济中投资行为的不协调与不通畅是导致企业经营不善的主要原因;通过构建代际模型得出,协调补偿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机制,结果反映技术投资中的协调不顺畅会直接阻碍经济增长。

二、金融发展不稳定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关系

1.金融发展不稳定与中国宏观经济

在深入研究金融不稳定性的相关数据资料后可以得出,金融压力或金融风险仅仅只是在金融不稳定因素不断累积到某一程度后所导致的情况。因此,金融评价指标相对于金融稳定性来说更加滞后,同时也无法真实的体现金融系统所处的真实状态。并且金融结构的信贷价格也不能够作为金融不稳定性指标数据作为参考,因为其无法真实完整的反映我国金融的不稳定状态。目前,我国关于金融系统稳定与宏观经济影响方面的理论研究涉及范围较广,深度较深,然而对于金融不稳定与中国宏观经济关系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根据minsky研究提出的“金融不稳定性”可以认为,金融系统其自身就天然带有不稳定性,并且在不同周期状态中会呈现不一样的特点[2]。影响金融系统不稳定带有因素与变量有可能出现同步的改变。根据当前已建立的动态因子模型进行分析可以一试到当前影响到我国金融不稳定的潜在因子,并且可以在模型上对金融不稳定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金融发展不稳定对GDp的影响

现以广义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信贷总额以及股票市价总值作为自变量,我国的GDp作为中国宏观经济的因变量,来对金融不稳定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次研究选取的为最近十年的月度数据,金融发展不稳定指标的数据源自于中国人民银行数据统计库,我国经济GDp数据源自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在建立回归模型后,根据模型结果可以得出,广义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信贷总额、股票市价总值的改变均会导致我国经济变量产生直接影响。这就说明,金融不稳定会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总量产生影响。从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广义货币供应量与金融结构信贷总额对我国宏观经济总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股票市价总值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3]。

3.金融发展不稳定对部门经济的影响

以城市居民消费支出总量、我国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预算支出总额以及贸易进出口总额作为指标。选择城市居民消费支出总量是因为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量的数据获得难度较大,并且城市居民消费支出总量在能够某种程度上代表我国居民消费支出。选择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由于我国投资状态较为复杂,无法获得详细的具体数据,因此以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作为判断我国投资状况的指标。选择财政预算支出总额的原因是由于财政支出总额同时为经济的组成部分与消费的支出部分,金融不稳定对财政预算支出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也展现了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选择外贸进出口总额是因为伴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量的增加与发展,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外贸经济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愈加明显,要研究金融不稳定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其中外贸进出口总额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样,现以广义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信贷总额以及股票市价总值作为自变量。

对国民消费的影响。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民消费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金融不稳定对其产生的影响需要进行重点研究。本文主要针对VaR模型建立下的结果来对金融不稳定对我国消费情况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建立了VaR模型并且进行脉冲响应函数计算后可以得出,金融不稳定性指标中只要任意某一指标出现变化,国民消费水平都会被影响,只是被影响波动的时间与程度有所差异[4]。相对来说,金融不稳定体系中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对国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最为明显,即为国民消费水平受到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十分显著。虽然被影响程度深,但是影响时间不长,无法形成长时间的效应。金融机构信贷总额与股票市价总值两个指标对国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弱,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够感受到两个指标出现了变化。但是上述两指标所形成的影响时间较长,能够形成长时间的效应。但是总的来看,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是短时间内进行快速调节的方式,而选择调节控制金融机构信贷总额和股票市价总值是长期战略的调节方式。

对投资的影响。长时间以来,投资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在全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行为对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在经过VaR模型处理后可以得出,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价总值都会对投资产生影响。其中,货币供应量对投资的影响最为明显,但是货币供应量对投资的深度影响持续时间较短,无法形成长时间的效应。在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信贷总额以及股票市价总值三个指标中,金融结构信贷总额的变化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最不显著。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十分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金融不稳定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其处于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状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对金融发展不稳定与中国宏观经济进行研究后,政府能够采取宏观调控手段,例如货币政策、税收政策、行政政策等,来对金融体系进行调整优化,以实现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姚耀军,彭璐,曾小懿.中国金融发展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平抑效应――基于eGaRCH模型的经验分析[J].江汉学术,2013,(06):5-10.

[2]obstfeldmaurice.Globalizationmacroeconomicperformance,andtheexchangeratesofemergingeconomics[J].monetaryandeconomicSthdies,2004(12):29-55.

[3]本刊编辑部.国内外宏观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及工商银行业务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举办小型学术研讨活动[J].金融论坛,2010,(09):81.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篇5

论文关键词中国经济周期宏观调控灵活性

经济周期实质上反映的是一国的经济体系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对其均衡状态偏离与调整的过程。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方式一直都是不断变化的;经济在沿着其总体发展趋势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经济活动的上下波动,表现出周期性的特点。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有时发展地很繁荣,有时又会出现低迷现象,经济在其总体发展趋势中,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特征。

一、经济周期的简要解释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上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此后经济学家们开始注重对经济周期这一问题的研究,他们给经济周期下了此定义:“经济活动水平的一种波动,它形成一种规律性模式,即先是经济活动的扩展,随后是收缩,接着是进一步扩张。这类周期随着产量的长期趋势进程而出现。”从经济学家们的描述中,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经济周期:经济活动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出现并不断重复的现象就是经济周期。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运行阶段与历次宏观调控措施回顾

关于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存在着争议。一般根据经济增长率的“谷—谷”划分法,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运行的阶段划分为:1978-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1991-1999年、2000-2009年、2010-至今。

(一)1978-1981年间的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措施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运行速度猛增、财政赤字较为严重、外贸赤字出现及外汇储备接近于零,此即第一轮经济过热。

针对以上问题,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调控措施:搞好整体平衡;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抽紧银根,大力减少货币投放和各项贷款;加强物价管理,严格控制物价上涨。

(二)1982-1986年间的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措施

经过1982-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投资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能源、交通、通信和各种原材料的供应出现短缺和价格的快速上涨。因而,1982-1986年宏观调控面对的形势是宏观经济出现了过热现象。针对这一时期的经济情况,政府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措施: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控制银行借贷规模、控制自筹投资、加强对新开工项目的管理等;同时,政府还采取了管理和监督检查物价、对信贷进行全面检查等措施。这一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行使央行职能。

(三)1987-1990年间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措施

1987年为上个经济周期的恢复期。1988年我国实行的价格改革引起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抢购热潮。伴随抢购风潮的是银行存款挤兑风潮,从1988年9月到1991年年底,我国进行了为时三年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调控主要集中在1988年和1989年,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主要是:加强调控物价;加强控制信贷规模,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缩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

(四)1991-1999年间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措施

1991年中国经济增长走出低谷后,我国经济开始迅速启动起来,步入高速增长时期。从1993年开始,我国经济开始出现经济过热现象,金融秩序混乱。

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政府注意到信贷和投资过快扩张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199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进行宏观调控的通知》,提出了有关调控措施。1993年6月,国务院提出了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央行于1993年5月、7月分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1993年12月,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实行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分离的金融组织体系。自1994年开始,财政出现赤字后向银行透支不再被允许;1995年1月、7月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1995年、1996年继续实行双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这次调控的最大特点是政府综合运用各项调控措施有步骤、分阶段地逐步推进,特别是通过充分运用利率政策调控经济取得了很好的调控效果。财政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通过发行国债来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这一时期是政府配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手段调控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阶段。

从1998年开始,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国内供求关系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通货紧缩与有效需求不足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对此,宏观调控措施由适度从紧、稳中求进转向扩大内需、稳健的货币政策。

(五)2000-2009年间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措施

2001年开始,我国经济周期进入上升阶段。到2003年,随着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我国经济走出了通货紧缩。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局部过热的迹象和一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较快增长,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决策和安排。此次宏观调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货币政策特别是公开市场操作在调控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呈现出过快增长的特点,一部分行业出现了投资过剩,经济出现局部过热,通货膨胀日渐加大。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政府于2004年年底将宏观调控措施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向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转变,以此避免投资和资产价格的过度攀升。

2006年,全球各类资产大幅度上涨,导致国内资产价格也随之上涨,流动性过剩成为我国经济的首要问题。此外,旺盛的消费需求也为新一轮通货膨胀埋下隐患。另外,由于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和强劲的出口势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2007年和2008年我国经济再次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因此,反通胀成为这一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同时,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于次年蔓延至全球范围,形成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在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情况下,我国外部需求显著收缩,国内失业比例增加,加上全球通胀压力开始缓解,通缩风险同步增加,我国经济面临着刚刚“降温”又急需“升温”的境况。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可能面临的经济下行趋势与通货紧缩,2008年11月,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确定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货币政策由“从紧”到“适度宽松”,显示出在多种的调控目标面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变化更具有灵活性。

到2009年,我国各项经济数据全面下降,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一起下降,并且降至了近十年来的一个相对低点。但在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2009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开始有所起色。而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经济在其带动下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增长。

三、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分析

“法律必须是稳定的,但不可一成不变。”美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法学家之一罗斯科·庞德的这则名言揭示出了这样一个真理:法律应当并且必须具有稳定性,但其稳定性是一种相对稳定性,而不是绝对的,法律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而是应该根据社会政治、经济、人们的价值取向等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唯有这样,法律才是有价值的法,才是“活”法,才是“良法”。笔者将此界定为法律的动态性,即法律的灵活性。经济法的灵活性在一国每轮经济周期发生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作为经济法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调控法,则更能充分体现经济法的这一灵活性。

(一)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界定

如前所述,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即: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和市场的变化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此来实现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的职能。

(二)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在经济周期中体现的特征

1.变动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经济周期阶段发生的背景既有“市场失灵”问题,亦有市场虽处于正常状态,但市场经济形势却发生了变化。

就前一种情况而言,在我国市场经济出现缺陷时,国家当然要伸出“国家之手”,调整相关的宏观调控法规和政策,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使市场恢复正常和健康状态,此时,宏观调控法便相应地呈现出了变动的特征。

另外,“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国家针对每次经济周期产生的背景“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其进行干预,使市场恢复正常,这也体现出了宏观调控法的变动性的特征。

此外,即使市场处于正常状态,但这一时期的市场仍然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此时,国家不需也不应时时刻刻对某种具体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国家的宏观调控法应该以市场经济的需要为前提,若市场经济形势发生了改变,则国家的宏观调控法也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宏观调控法又呈现出变动的特点。

2.扩张性和回复性

一方面,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是国家运用公权对私权的一种干预。政府权力如果不受制约,极易走向专制,从而就成为了破坏市场的“利维坦”。因此,作为经济法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调控法律,其必然也具有潜在的扩张性的特征,这种扩张性会给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市场出现“失灵”现象,经济出现波动时,需要国家公权的扩张,对那些在市场经济形势正常时不应干预的经济关系进行干预,此时宏观调控法律应对经济周期的“扩张”是为弥补市场缺陷而“扩张”,是为了使经济波动趋向平稳和正常化。

对于所述第一方面的宏观调控法律的“扩张”一定要加以控制,使其回复到“原貌”。这时,宏观调控法就呈现出了回复性的特征。而对于上述第二方面的宏观调控法律的“扩张”,其实也并不是没有限制,也需要对其加强控制,这是因为国家干预也同样存在着“政府失灵”的风险。如果对国家干预不加以控制,任由政府无限制地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就会导致出现新的市场缺陷,使市场再度失灵”。所以,对第二方面的宏观调控法律的“扩张”也同样需要控制,使其回复到干预前的“原状”,因而从这个层面讲,宏观调控法呈现出了回复性的特点。

3.相对稳定性

虽然每一经济周期运行阶段所呈现的特点和暴露的问题不尽相同,与此相对应的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也不相同,但并不能就此否定宏观调控法的稳定性。宏观调控法在具有动态性特点的同时,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宏观调控法具有动态性,但从细微处具体来看,正是一个个具体的相对稳定的宏观调控法律才促使宏观调控法持续、稳定地发展。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篇6

一、财务经济监控与预警:一般原理分析

财务经济监控与预警的一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财务经济指标的选择

财务经济指标的选择就是从复杂的财务经济过程中,选择能够反映财务经济运行中主要方面的运行特征和各个方面关系特征的财务经济指标,这些指标主要由现行会计系统提供。财务经济景气状态在性质上的差异会表现为数量上的差异。不同景气状态下单一变量和综合数量指标的取值和走势均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景气状态下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特征和变动倾向也有所不同。财务经济过程种类繁多,关系复杂,不可能—一进行观察,而且—一观察结果也不会有助于人们对总体运行特征进行把握。所以,监测系统中只包括反映财务经济运行特征的指标。

(二)财务经济变量的预处理

各个特征变量的具体观察值有其产生的客观条件,也存在着观察误差的可能性。财务经济监测所依据的是财务经济变量循环波动相互之间关系的稳定性,财务经济过程受季节性变动的影响也不利于反映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所以,有必要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如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依据逻辑关系选择的指标进行筛选,经过筛选后的财务经济变量作为特征变量。对特征变量的预处理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对极端值的剔除和修正;时间序列的季节调整。

(三)景气状态数量特征的确定

根据历史经验划分各个时期所属的景气状态,确定不同景气状态的数量特征。景气状态的划分是数量分析和经验分析相结合的产物。根据特征变量的历史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把景气状态相同的时期合并为同类,这样处理就是把各个历史时期分为若干个不相同的类别,然后计算每一类各特征变量的取值范围和集中趋势、离散程度,从中找出各类之间差异显著的数量特征,以此作为确定具体时期景气状态归属的依据。

(四)财务经济景气状态的评估

利用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财务经济运行状态进行估计,并结合状态变量的数值,对其所属的景气状态进行评估。

二、基本构思:对几个问题的讨论

如前所说,宏观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是以指数的形式,从宏观的角度,综合反映财务经济状况的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它是整个经济监控预警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财务经济的一种晴雨表,其主要功能一是监测,二是预警。所谓监测是指通过反映财务经济运行特征的指标对财务经济运行过程进行观察,对观察结果进行识别,判定观察到的财务经济过程特征属于何种景气状态以及预示着何种景气状态;所谓预警是指预报财务经济运行过程将要走向的景气状态。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财务经济监测与预警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财务比率的设计和选择

财务比率的设计和选择是建立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的重要前提。预警离不开监测,监测离不开财务比率。财务比率的经济内容就是财务经济过程的数量特征和财务经济过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特征。因此,建立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必须首先在分析系统的环境、目标、结构。功能及其与整个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科学设计、合理地选择宏观财务比率。

财务经济指标的选择应遵循灵敏性、超前性和稳定性原则。灵敏性是指被选择的财务经济指标要能够比较灵敏地反映财务经济运行的主要方面;超前性是指被选择的财务经济指标应当有一定的先进性;稳定性是指对被选择的财务经济指标的变化幅度进行不同状态划分后,划分的标准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应特别注意的是,计人财务经济指数的宏观财务比率不在于数量的多寡,关键是要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所谓相关性,是指宏观财务比率与财务经济现实之间内在相关的一种特性,这种内在的相关性是确保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具有科学性的先决条件;所谓可靠性,是指宏观财务比率本身应当是如实的、不偏不倚的、可以验证的,这种自身的可靠性是确保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基础。

为了保证宏观财务比率具有科学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构成财务经济指数的主体财务比率,应包括有关财务经济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四个方面,以便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综合反映财务经济状况。具体地说,评价债权人所关注的资产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应选择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评价投资者所关注的盈利能力和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应选择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和资产保值增值率;评价国家和社会所关注的社会贡献能力,应选择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

(二)财务经济指数的制作

为了分别反映国民经济整体和各行业的财务经济状况,财务经济指数应包括宏观综合财务经济指数和宏观分类财务经济指数两大类。

宏观分类财务经济指数的制作。应当分制造、商品流通、金融、房地产等行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作为“样本”,采用适当的权数,将各个“样本”的财务比率相加,得到行业平均财务比率,再选定一个行业平均财务比率的基期数,将以后各期的行业平均财务比率与基期数相比,计算出百分数,便可得到以后各期按行业的宏观分类财务经济指数,据以反映各行业的财务经济状况。建立宏观分类财务经济指数的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几何平均法等等。分类财务经济指数除采用基期数表现形式外,还可采用当期数表现形式。

宏观综合财务经济指数的制作。综合财务经济指数的建立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一种是在分类财务经济指数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合理的权数,将宏观分类财务经济指数相加,从而得到综合财务经济指数,据以反映国民经济整体的财务经济状况。另一种是在国民经济整体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作为样本,直接建立宏观综合财务经济指数。

财务经济指数的制作有三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1、样本的确定。国民经济中的企业千姿百态,纷繁复杂,决定了财务经济指数的制作需要从为数众多的企业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样本,通过这些企业的财务经济状况来反映国民经济整体的财务经济状况。因此,样本的选取就显得十分重要。2、权数的选择。无论是建立分类财务经济指数还是综合财务经济指数,都存在着一个权数选择的问题;权数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指数的科学性。可供选择的权数有财务比率的重要性程度(计分确定)、被选取样本的资产规模等等。

3、综合评价。计人财务经济指数的财务比率往往具有不同的量度,这就使财务经济指数的宏观综合评价变得比较复杂,不过,这一计量问题在计量经济学界已经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从我们要建立的这一系统考虑,似乎最佳的选择是,用多目标规划的原理进行综合评价。其思路是:把各种不同量度的宏观财务比率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转化为同度量指标,然后再将这些同度量的指标加权平均,得出一个综合指数,并用这个综合指数去评价综合经济效益和财务能力。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来源于“系统工程”和“多目标规划”。

现实地看,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立应有计划地逐步进行,首先可考虑建立上市公司财务经济指数,这是由于上市公司的财务资料相对比较规范、完整,且容易取得。由于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可以先建立“100家上市公司财务经济指数”(简称“财务100指数”),据以反映上市公司整体的财务经济运行态势。当条件成熟时,再建立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完整的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

(三)系统的运行和调控

1、财务经济指数的主体和时间。分类财务经济指数应由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综合财务经济指数应由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共同,上市公司财务经济指数应由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会同中国证监会共同。的时间应当按月至少按季定时进行。

2、财务经济指数的运行轨迹和合理界限。财务经济指数在长期的运行中客观上会形成一个合理的数量界限,这一界限是判断财务经济状况的重要依据,指数的运行轨迹一旦偏离这一界限,就发出了财务经济的预警信号。

3、财务经济指数的失真、误判及其修正。财务经济指数可能由于某些突发事件或由于“权数垫高指数”的现象而出现失真或者误判,这需要对指数进行必要的修正,以便使指数能够如实地反映财务经济状况。

三、系统有效性的假设与检验途径

财务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了选择适当的财务经济指数来反映财务经济运行动态的可能性,因此,建立我国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有其理论上的合理性和技术上的有效性。

(一)财务经济指数能够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

与一般统计信息系统相比,这一特性是十分明显的。用统计信息系统的信息建立的模型来解释宏观经济状态或行为时,存在着一定的“残差”(Residualerrors),当引入财务经济指数后,更易于消除随机波动因素,对这一部分残差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因为制作财务经济指数的先行宏观财务比率是在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再加工的基础上建立的,信息的再加工过程实际上是消除随机波动因素干扰的过程,从而有利于提高财务经济指数的精确性,增强财务经济指数的解释能力。

(二)财务经济指数不会出现高频波动

财务经济指数的方差发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一般不会出现高频波动的现象。当我们取若干连续季度或月度的财务数据,计算出财务经济指数,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可以对这一假设作出经验检验。

(三)财务比率的宏观“加总”具有经济意义

这是由于我们可以提供前面已经提到的概念上的理论基础,即用多目标规划的原理,把各种不同量度的财务比率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转化为同度量指标,然后再将这些同度量的指标加权平均,得出一个综合指数,并用这个综合指数去评价综合经济效益和财务能力。而且,在合理选择宏观财务比率的条件下,我们还可以证明财务经济指数与其说明的财务经济现象之间具有重要的相关性。

财务经济指数的效力可能在于解释长期趋势,因为它不像价格指数那样具有短期的敏感性。

四、对现存理念的挑战

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赖以建立的信息基础主要是财务信息,财务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为此,有必要对现存财务理念和会计理念进行更新。

(一)对现存财务理念的挑战

人们一般把财务看成是一个纯粹的微观范畴,这是一种误解。由于这种误解,现有财务理论研究注重研究微观财务问题,忽视宏观财务问题。事实上,财务是具有层次性的,微观财务和宏观财务就是财务的层次性在范围上的一种体现。虽然我们对宏观财务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的将其理解为国家对财务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有的将其理解为宏观财务主体的财务问题,但无论如何,宏观财务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客观存在着的。因此,从建立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出发,也是从财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有必要重新审视财务的范围问题,确立“财务不仅具有微观属性,而且具有宏观属性”的观点。确立这样的观点,就是要求我们既要研究微观财务问题又要研究宏观财务问题,这对于拓展财务学的研究领域,促进财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财务经济监测和预警系统就是宏观财务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问题,是微观财务向宏观领域扩展的一种具体表现。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篇7

1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快速的增长,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做了很大的贡献。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隐患。 

1、宏观经济的发展速度在逐渐变得缓慢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宏观经济已经进入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而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这就表明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速度在放缓,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2、宏观经济的结构不合理 

经济结构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进行划分,我们常说的经济结构指的是国家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在我国,农业所占比例大约为10%,工业所占比例为50%,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为40%。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要小很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因此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调整经济结构。 

3、经济的驱动力较为单一 

从目前来看,我国经济的驱动力还较为单一,其主要表现在经济的增长大多依靠投资和外贸,没有足够的消费力量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这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驱动完全不同,而投资以及外贸驱动的经济模式弊端也在不断出现,例如产能过程、环境污染、经济波动大等问题不断涌现。 

2宏观经济的发展前景 

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前景可以从短期以及长期两个方面来看,短期看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宏观经济速度还会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但是增速会放缓,预测将维持在百分之七左右。短期来看,经济发展的质量依然不会有较大的提升,在经济发展速度不降的压力下,要想实现经济转型,将以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颠覆显然是不现实的。长期来看,我国宏观经济速度将会逐年回落,预计会在10年以后稳定在5%左右,因此我国经济规模可能会在2050年左右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在未来的几年到几十年时间内,我国经济的质量会得到很大的改善,经济效益会大大的提升,产业的结构也会更加合理,宏观经济不再仅仅依靠资源来推动,而是靠国民的智慧。大约在五年之后,我国将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将谁我国宏观经济的最大源泉。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目前我国的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过一段时期会出现人口数量下降的现象,虽然是短暂性的,但对经济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我国人口的减少可能会造成市场规模的萎靡,对产品的需求会大幅度的减少,这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3宏观经济发展的路径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对于宏观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时代正在不断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发展。因此,未来宏观经济要想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要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也是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中央政府一项重要工作的原因。我国应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践证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本身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点在于加强科技创新,让科技引领经济发展,从而确保我国经济发展本身所具有的可持续性,减少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资源以及环境的危害。 

2、采取措施扩大内需 

从目前来看,我国社会的总需求存在不足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国家需要从各个方面去提升社会消费能力,促进宏观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使我国目前储蓄过高,消费不高的情况得到一定的缓解。其次,国家在未来应将通货膨胀的降低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这样能够保证居民的收入增长少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当人民的收入提高,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小,生活水平也会随之提升。最后要尽快解决目前房价收入比过高的问题,当前我国群众收入的平均水平整体还不高,对于买房存在很大的问题,大多因为房价过高而选择租房,尤其是年轻的一代,这就制约了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威胁到经济发展的基础。 

3、调整宏观经济结构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工业所占比列较高,而第三产业所占比列过低。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的比例,第三产业将会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增长点,如果说第二产业主要是依靠投资形成的,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在我国已经是弊端频现,产能过剩、重复投资问题严重,那么第三产业就是依靠消费拉动的,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可以减少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因此,我国未来应该进一步的调整产业结构,运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 

4结束语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宏观经济遇到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增长速度在逐渐放缓。但就目前的状况来说,这些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有限,在给经济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因此我国要根据经济发展的现状,利用自身的优势,破除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使我国经济在未来的时间里能够很好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邱晓华.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J].中国地产市场,2002,(8):48-52.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篇8

一、会计指数的现实意义

会计信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能够对于这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经营成果等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反映。而会计指数是经过提炼以后的会计信息。从微观方面来看,它可以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富状况、运营效率并作出客观的评价;从宏观方面则可以反映出整个行业,甚至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在一定时期的状况,帮助行业进行管理,政府进行决策。因此,会计指数的研究是很有必要,也是时代所需的。具体而言,会计指数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会计指数研究。自从改革开放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在摸索中逐步的完善、提高,到现在,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市场经济中,资源是稀缺的也是异常珍贵的,信息资源更是非常宝贵的。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相对于其他信息资源来说更为科学和严谨,这是因为它有一套从填制凭证到登记账簿再到编制会计报表这一完整的“会计循环”。会计指数基于企业编制的会计信息,充分利用了企业的会计资源,在进一步提炼,提升了会计信息的集成度,有助于更好的利用企业会计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第二,加强经济管理,需要加强会计指数的研究。政府在参与经济管理活动中,不仅要把握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更好深入了解微观经济发展。而企业的经营状况则是相关部门判断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参考。会计指数则能作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富积累的重要反馈手段,为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深入分析企业会计指数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可以及时把握、监测经济运行状况,对于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分析解决,更好的发挥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对于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

第三,会计指数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增强会计的社会影响力。截至目前,会计数据主要是用于分析单独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相反在与国家宏观经济和行业综合评价方面联系甚少,所以对于小微企业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反映这一行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进而可以有助于提升会计的社会影响力。

二、会计指数的研究框架的构建

在借鉴指数编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充分考虑宏观经济理论与会计理论,构建了一套企业会计信息的指数体系。在该指数体系当中,可以全面综合反映了企业正常运营条件下的行业评价会计指数,通过该指标体系,可以分析单一企业股票的投资价值会计指数,具体如下图所示:

在上图中,价值创造会计指数主要展示了微观企业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企业价值贡献,通过利用企业会计信息编制可以更加有效的直观地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的得到运行状况和变化趋势。价值创造会计指数又可以细分为价值创造效率和价值创造额两个指标。会计投资价值指数是在充分分析企业市场表现和会计信息,为了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资产定价中的基础性作用上构建起来的,该指数反映了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该指数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成长能力、盈利质量、盈利能力下的投资价值。行业评价会计指数主要是通过对宏观层面价值创造会计指数在细分行业和大行业的深入分析,表现的是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内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指数,可以综合反映某一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反映行业发展状况的基准数据。

三、对做好会计指数的研究工作的建议

会计指数的研究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实施难度大,影响范围广,技术性强,同时国内外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由此开发出一套“叫得响、立得住”的会计指数体系,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进行经济预测、反映经济运行趋势,是中国会计应承担的重大责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实践检验,有效落实,从而推动会计指数的广泛应用。会计指数的研究也离不开实践的土壤,指数的需求源自实践,否则就成了无本之木。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篇9

关键词:会计指数;宏观经济;经济决策

会计指数一直被誉为经济决策的“风向标”、“预警器”、“监测仪”,它不仅仅能够准确、生动、直观的反映出经济运行态势,而且拓宽了会计工作的思路,开辟了会计工作的新的里程碑,更是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为世界会计行业所作出的新的贡献,将会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一、会计指数的现实意义

会计信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能够对于这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经营成果等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反映。而会计指数是经过提炼以后的会计信息。从微观方面来看,它可以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富状况、运营效率并作出客观的评价;从宏观方面则可以反映出整个行业,甚至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在一定时期的状况,帮助行业进行管理,政府进行决策。因此,会计指数的研究是很有必要,也是时代所需的。具体而言,会计指数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会计指数研究。自从改革开放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在摸索中逐步的完善、提高,到现在,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市场经济中,资源是稀缺的也是异常珍贵的,信息资源更是非常宝贵的。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相对于其他信息资源来说更为科学和严谨,这是因为它有一套从填制凭证到登记账簿再到编制会计报表这一完整的“会计循环”。会计指数基于企业编制的会计信息,充分利用了企业的会计资源,在进一步提炼,提升了会计信息的集成度,有助于更好的利用企业会计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第二,加强经济管理,需要加强会计指数的研究。政府在参与经济管理活动中,不仅要把握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更好深入了解微观经济发展。而企业的经营状况则是相关部门判断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参考。会计指数则能作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富积累的重要反馈手段,为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深入分析企业会计指数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可以及时把握、监测经济运行状况,对于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分析解决,更好的发挥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对于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

第三,会计指数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增强会计的社会影响力。截至目前,会计数据主要是用于分析单独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相反在与国家宏观经济和行业综合评价方面联系甚少,所以对于小微企业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反映这一行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进而可以有助于提升会计的社会影响力。

二、会计指数的研究框架的构建

在借鉴指数编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充分考虑宏观经济理论与会计理论,构建了一套企业会计信息的指数体系。在该指数体系当中,可以全面综合反映了企业正常运营条件下的行业评价会计指数,通过该指标体系,可以分析单一企业股票的投资价值会计指数,具体如下图所示:

在上图中,价值创造会计指数主要展示了微观企业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企业价值贡献,通过利用企业会计信息编制可以更加有效的直观地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的得到运行状况和变化趋势。价值创造会计指数又可以细分为价值创造效率和价值创造额两个指标。会计投资价值指数是在充分分析企业市场表现和会计信息,为了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资产定价中的基础性作用上构建起来的,该指数反映了企业的长期投资价值。该指数可以综合反映企业的成长能力、盈利质量、盈利能力下的投资价值。行业评价会计指数主要是通过对宏观层面价值创造会计指数在细分行业和大行业的深入分析,表现的是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内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指数,可以综合反映某一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反映行业发展状况的基准数据。

三、对做好会计指数的研究工作的建议

会计指数的研究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实施难度大,影响范围广,技术性强,同时国内外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由此开发出一套“叫得响、立得住”的会计指数体系,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进行经济预测、反映经济运行趋势,是中国会计应承担的重大责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实践检验,有效落实,从而推动会计指数的广泛应用。会计指数的研究也离不开实践的土壤,指数的需求源自实践,否则就成了无本之木。

第二,精心设计,多部门加强沟通合作,解决指数编制的数据源问题。应该加强与证监会、国资委等部门的合作,拓宽指数编制的数据来源。

第三,集思广益,多管齐下,营造会计指数研究的学术氛围。会计指数研究的扎实推进离不开企业和政府部门、学术界的共同参与,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阎达五.谈谈“社会会计”的若干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2004.3:49-52.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篇10

虽然每年都会产生数量惊人的宏观经济研究论文,但是,坦率地说,我们对宏观经济本质的了解仍然肤浅和矛盾。学者们在方法论层面莫衷一是,从未达成一致的看法。在此背景下,阅读斯诺登的名著《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了解宏观经济学思想从发韧到如今的观念分歧,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宏观经济学始终围绕凯恩斯的思想展开。凯恩斯是一座界碑,后来者不是顺着凯恩斯指出的方向继续向前,就是朝着反方向而去,却都离不开这个参照路标。目前,主流的宏观经济学研究可以分成两大流派:一支是新凯恩斯主义;一支是新古典主义,又被称为真实经济周期学派。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方法论基础。前者从经验出发,归纳总结当下经济的背后逻辑;后者则从逻辑出发,试图从简单假设中演绎出复杂现实。

经济学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兴起一股公理化浪潮。阿罗与德布鲁证明了一般均衡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许多学者据此认定,宏观经济学也应该重建微观基础,使它能与微观经济学完美对接,一同构筑系统性的经济学框架,变成真正的科学。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即在这个背景下逐渐兴起。

经过几代经济学家和数学家的共同努力,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日臻完善,已经能够为货币功能、经济政策以及经济周期的产生原因作出解释,为“看不见的手”作出有力辩护。与之相比,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始终未能建立起有说服力的微观基础,也不能同发展迅猛的微观经济学相互衔接,恐有空中楼阁之虞。

然而,有一个重要领域,却被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占了上风:失业。凯恩斯理论为大规模失业的现状提供了许多有力的解释,如工资刚性、菜单成本、内部人歧视等,都已为实证研究所证实。而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框架中,坚持“看不见的手”会协调各个市场出清,由于搜寻等原因导致的临时失业总会被消除,这一点却未能获得实证研究的支持。

因此,尽管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在大学教学中极受欢迎,但是,在实际政策研究时,它还不能完全压倒新凯恩斯主义的分析范式。两套话语已经暗暗较劲了许多年。本轮经济危机降临,表面看来,对真实经济周期学派的打击更大,因为它很难有效解释宏观经济何以如此严重地偏离均衡。但是,这一派学者也可能这样看问题,逻辑推演永远不会错,如“一加一等于二”一般。问题只可能出在“人是理性的”这一前提假设上。偏离了这个假设,就已不再属于经济学家所应关心的领域了。

好在还有很多经济学家不会这样撇清干系。宏观经济学者的主要使命是研究和解释宏观经济,而非画地为牢,圈起一块自娱自乐的理论小天地。故而本书作者没有一味沉溺于新、旧凯恩斯主义与真实经济周期两大学派之间的恩恩怨怨。他力图在更宽广的思想传统中,把握宏观经济系的发展动态。奥地利学派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作者的视野。

与奥地利学派相比,新凯恩斯主义与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分歧,大概只好算是兄弟之争、内部矛盾。奥地利学派主张的是完全另一套观念。奥派根本就反对均衡概念,强调要把宏观经济视做一个动态、演化的复杂过程。当主流学派的经济学家,还将宏观经济的希望寄托于保持增长、消除波动时,奥派学者干脆认为,经济周期才是经济活动的常态,由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推动,绝不可能消除。经济增长是经济运行中的特例,只是一轮一轮周期性繁荣的特定阶段。

随着经济发展和研究手段的进步,经济学者中很容易出现“致命自负”的现象,认为能够解决经济中的盲目行动,也可以将创新转换为“研究与开发”,使之日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可是,熊彼特早就指出,被规范化的创新便已不是创新。那些几乎没有风险的“创新者”,如那些用复杂衍生产品拖垮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身上又怎么可能拥有真正的企业家精神?而正是这些精神的匮乏,使得宏观经济失去活力,不知不觉陷入泥淖之中。

本书作者并不想引导我们追逐宏观经济学的前沿进展,这才能充分注意到各个学派之间的冲突和紧张关系。我们读书也应时时反思,经济思想发展与经济发展一样,不可能单向度地进步,只能在辩论和竞争中循环反复,默默深化。■